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专市场营销论文

时间:2022-06-13 18:12:38

导语:在大专市场营销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专市场营销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战略资本经营通信网络

论文摘要:市场营销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最核心的思维方式,受到现代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文试从邮电企业的管理与运营出发,谈谈市场营销与邮电企业的关系。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主要研究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律性,其核心概念是交换。交换的一方是销售者,另一方即是有特定的欲望和需求,而且有能力满足这种欲望和需求的全部潜在客户,前者构成行业,后者形成市场。各种行业与市场通过交换纽带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国家和世界的整体经济概念,作为研究他们之间交换关系的市场营销学就成为了当今世界上一种最核心的思维方式。市场营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为各方面所重视。

市场营销活动是在一定的经营哲学指导下进行的,也就是受企业在处理企业、客户和社会三者利益时所持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不同时期、不同的经济体制有着不同的经营观念,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直到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观念决定着市场营销在企业中的地位。生产观念和产品观念不注重客户,营销仅处在一般职能地位;市场营销观念以客户为中心,营销作为整体职能处于企业的中心地位。

一、市场营销与邮电企业人力资源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在现代市场营销活动中,如果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和优势,实现人才最大价值,就达到了市场营销的最高阶段:人才经营阶段。从资本经营到人才经营是现代营销的又一次飞跃。在这个阶段,企业的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邮电企业“三足鼎立”的基本战略构想中,实行人才经营不仅可夯实人才这个企业基础,而且还可以通过人才纽带把效益、服务和新业务及网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企业营销的最高境界。与财、物一样,人才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资源,必须运用市场的观点,在市场中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管理体制,对企业的人才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综合管理。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人力资源的预测及合理配置,建立起对人才的使用、考核、培训和管理一体化体制。在奖金分配及待遇问题上,要体现按人才贡献大小分配的原则,要面向人才市场,招募企业所需人才。与通信网的基础相比,邮电人才基础显得非常脆弱,邮电职工队伍素质整体偏低,因此夯实人才基础非常重要和紧迫。要通过强化在职培训、吸收大专院校毕业生和政策性分流等三种形式调整职工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在此基础上重点搞好三支队伍的建设,建立跨世纪的领导干部队伍、经营管理干部队伍和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尤其是要培训出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懂得现代管理、具有市场观念和创新思维的邮电企业家。只有培养出懂得市场经济的企业家才能培育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二、市场营销与邮电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对企业总体性的谋划,是企业纲领性的文件。在制定企业战略的时候,必须牢牢树立市场营销的中心地位,用市场营销这种核心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战略问题。邮电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营销为中心,以网络为基础。营销(经营)由效益、服务和新业务三部分组成,网络表示邮电通信网和邮电人才队伍两个部分。因此用营销观点论述企业战略思想,即效益、服务和新业务三者有机结合构成营销总体,立于网络基础之上,这就是“三足鼎立”的邮电基本战略思想,其中效益是代表企业内部收入与成本的关系,是典型的企业营销目标。服务则代表企业在社会上和用户心目中的形象、地位和信誉,服务是现代市场营销一个新观点,充分反映了企业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新业务代表企业未来的效益和服务,是企业创新观念的体现,特别适合于属于高科技信息产业的邮电通信业。网络基础的硬件可视为通信网络,这是邮电的最大竞争优势,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反映了保持网络统一性、完整性和先进性的重要性。网络基础的软件部分可视为邮电人才队伍,体现了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的原则,是企业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根据“三足鼎立”的战略构想并加以具体化,企业就可以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市场营销与邮电企业资本经营

在邮电企业“三足鼎立”的战略构想中,营销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以及与网络之间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联系运作是营销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的企业从自身出发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以达到目标的管理方式称为生产经营。现代市场营销认为,要通过资金纽带把他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生产资源得到最佳效果从而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把财务和资金当成经营管理的核心,这就是资本经营。要实现资本经营,企业就必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进行改造,造就一个合乎要求的市场主体。考虑到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邮电全程全网特点和普遍服务的责任,要在一个地区内实行完全意义上的资本经营还需要一段时间。实现资本经营归根结底还是要按市场要求配置资源,资本增值也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实现。因此,资本经营是市场营销的一个新阶段。要逐步创造条件推进资本经营,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企业内部模拟公司制运作,拓宽融资渠道,面向资金市场、发展多元化投资结构,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制,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和预测基础上确定投资方向、加快资金周转、确保资本增值,要通过资本经营发挥网络优势提高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益。

四、市场营销和通信网络

邮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最大的优势是拥有规模容量大、技术先进、覆盖全国的通信网络,保持网络的三性是邮电企业发展始终不能动摇的战略基础。网络的建设与发展关键是要把握市场和技术发展变化趋势。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话音业务为主的通信网已不适应。邮电企业一方面要继续加快基础通信网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速向信息网的转变,加快通信宽带化进程,构筑能够容纳所有信息业务的宽带大平台。对长途干线、长途和本地交换机和本地接入网的建设要大胆实施规模投入。对具有市场潜力的业务,如移动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网要加大投入、扩大覆盖面,提高综合通信能力。要积极跟踪,适时采用新技术,特别是要把握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视像技术三者的发展与融合趋势,把握IP技术和ATM技术发展方向,不断提高网络的技术层次,努力建设以数据处理为基础的新一代通信网。在信息行业,技术领先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美国电信业排位第二的MCI公司被排位第四的Worldcom公司兼并,就是因为后者采用的IP技术比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优越。信息业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网络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信息资源建设的问题。信息业务是通过采集、加工、处理并传输信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信息业务是以信息资源为本的。我们在基础网络建设方面成绩很大,经验很多,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也可以把握方向、逐步推进,

但在信息资源建设上仍处在摸索阶段。还是要按市场营销的观点,认真分析买卖双方市场,本着联合建设、开门纳库、突出作用、讲究全网效益的原则进行。首先要建立自己的专业采编队伍,建设好各地的信息港或信息热线借以引导,带动其它行业数据库入网和用户使用,培育市场。其次是鼓励、动员、接受各种专用数据库入网,实现联合建设、共同受益、服务社会。数据库的多少,信息量的大小、信息更新速度和信息源的档次是衡量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要统筹规划协调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步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企业效益,才能有效推进信息化进程。网络营销是邮电市场营销的特点。邮电经营的就是网络,要努力提高网络中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全网接通率、电路使用率、交换和实装率,增加网上的业务流量。

参考文献:

[1]胥学跃,何山东.知识经济时代的邮电市场营销.四川通信技术.2000.6.

第2篇

Ⅰ论文研究的理由和意义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8.9万亿元,咨询业的营业额却只有近100亿元,咨询业占的比例仅有0.11%,而且这100亿元中还包括移民、留学服务和部分广告设计方面的收入,真正面对企业的战略、管理咨询的营业额不超过10个亿,大概只能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万分之一。而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咨询业的营业额已突破300亿美元。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咨询业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人重视,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

从1980年开始,在国家经贸委的倡导下,由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牵头,通过学习与引进国外咨询业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的国情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正式开展企业管理咨询。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国人对咨询业功能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咨询机构更多是持怀疑态度,甚至一部分人还把他们当骗子对待;从业人员素质低,行业专家也不热心参与;国家对咨询业重视不够,行业管理漏洞多等等,导致咨询活动不广泛,市场容量狭小,与国外咨询业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尽管目前我国咨询业发展不尽人意,但有专家分析说,一旦某个咨询业企业专注于某一类特殊的咨询服务,就有可能开始“自我创造”的过程,一方面累积了提供此类服务的经验,另一方面树立了自己在此领域的品牌,有助于锁定一部分客户,锁定一部分需求。因此,我国咨询业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管理咨询就是如今较被看好的咨询业种类之一。

据专家介绍介绍说,“2000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有效需求总额约1亿美元,美国达到1600亿美元。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管理咨询行业需求将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加,到2010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有效需求总额将达到100亿美元。”尤其是面对目前陷入困境的国企、私企,管理咨询正好能派上用场。依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发展报告(1999)》的调查数据来分析这个市场:到1998年末,我国共有工业企业及生产单位797.46万个,如果按1/3国有企业需要管理咨询来计算,我国就有42.27万个国有企业需要管理咨询;我国民营企业大约有300万家,按6%的民营企业需要管理咨询服务,就会有18万个民营企业加入到管理咨询需求行列中。全部加起来60多万个企业,就有60亿元的管理咨询投入。偌大的市场,目前已经吸引了数家外国管理咨询公司进驻我国,抢占咨询业滩头阵地。

尽管由于中国企业的管理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形成,管理咨询业主缺乏准确的核心业务定位;资金实力有限、咨询质量不高、管理咨询队伍规模小且素质不高、整个行业组织管理较弱,中国管理咨询行业与国外管理咨询行业相比还处于劣势地位。但是中国管理咨询业也自有其优势。比如,中国的管理咨询业经营者们,对于中国的国情、历史与文化要比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理解的深透、全面、具体;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低成本以及交易费用;对细分市场信息有着更多的了解;便于联系和保持更多的客户关系与营销渠道;更能够与客户沟通等等。

中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状况呈现以下特点:咨询水平不高、企业对咨询缺乏认识、国外咨询公司垄断市场和同业竞争无序。

中国咨询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企业对咨询的需求不断增大,但中国咨询业存在很多问题,在面临国外咨询公司的冲击,特别是中国即将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咨询业将在一个真正意义的市场环境中发展。中国咨询业除了走联合之路,实现优势互补、苦练内功、提高素质、利用IT进行创新管理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及实践外,要加强与客户互动和通过最优的性价比来拓展市场等自身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

咨询业的市场营销需要识别顾客的需求和欲望,确定某个组织所能提供最佳服务的目标市场,设计适当的产品、服务和计划方案以满足这些市场的需要,其目的是通过与重要的客户建立有特定价值倾向的关系,创造顾客满意并且获取利润。营销手段必须要满足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当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中国管理咨询业在面对巨大市场和问题时,更应建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运用合适的营销方法和技术,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把握住市场的机会,将中国管理咨询业这个巨大的新型产业推向良性发展,与国外进入中国的咨询公司抗衡,占领应有的市场份额。所以研究中国管理咨询业及其市场营销有着重要的意义。

Ⅱ国内外管理咨询业发展及其研究情况

从历史的角度看,管理咨询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以泰勒为代表的“效率”顾问工程师将其科学管理理论运用于企业之中,他们不仅从事改善企业管理的研究活动,而且深入企业生产组织领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从而很快被社会所接受和承认。

20世纪30年代,美国又形成一代新型的管理咨询顾问队伍,他们具有多方面才能,能正确提供各种专门的服务,并向经理和委托人提供所需的目标及其实现方法。1935年,心理学家博思(EdwinBooz)建立了博思咨询公司,管理学教授兼注册会计师麦肯锡(James0.Mckinsey)创建了麦肯锡咨询公司。在这些管理咨询公司中,管理咨询顾问形成了强有力的管理专家集团,他们通过具有独立性和开创性的管理咨询活动,帮助企业经理作出客观、有利的选择。通过把专门的管理知识转变为具有高效生产性的能力,管理咨询组织为管理咨询建立了信誉,并且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促进了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二次大战后,西方国家先后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企业间的竞争空前激化,以用户为中心的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复杂化。进入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1973年,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了“滞胀”,加之高新技术不断涌现,新产品换代加快,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化,给企业进一步成长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西方管理咨询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革界市场瞬息万变,经济和科技竞争日益加剧,信息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电子商务和网络企业如日东升,企业跨国经营迅速发展。这种变革不仅给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且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管理咨询业的飞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咨询业连续5年以两位数的高速度增长,1994年咨询业在全世界的从业人员达250万人,总收入为500亿美元。

中国咨询业先天不足,发展天生畸形,后天还发育不良。从1978年起发展至今,大约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官商主导期。在由“领导决策”转向“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后,出现了较多由社科院、科协系统和大专院校筹办的非独立的咨询机构,这类有政府背景的咨询机构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占据了咨询业的主导地位。这时期,国内经济仍是以计划为主导,由于商品短缺和价格双轨制政策的存在,也出现了一些打着“信息咨询”招牌的咨询公司,依靠政府资源,利用政策上的空隙倒卖计划内紧俏物资、进出口批文和计划额度等。难怪人们对咨询公司一开始就产生了投机取巧的误解。80年代中后期,中国咨询业开始了第一次大整顿,民办咨询机构纷纷歇业清理,咨询业遭受了第一次沉重的打击。

第二阶段:“点子”“策划”期。随着九十年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市场化方向越来越明显,国内对信息咨询的市场需求开始增加,主要来自外资企业、部分合资企业以及少量民营企业。一些外资和国内民营“信息咨询”和“市场调查”公司也开始涌现。但是,国内的咨询公司大部分不规范,从“公关热”到“广告热”,“CI热”再到“策划热”,大约一两年就是一个炒作周期。舆论界最关注的大概要数北京的何阳,一个点子卖了40万元,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加之紧随其后的“点子公司”和几本“点子”畅销书,让咨询的名头着实火了一阵。结果不少人把管理咨询业和“点子公司”联系在一起,以致最后“点子”“策划”走下坡路并最终为企业所厌弃时,人们对咨询业也失去了信任感,更没有亲合力。成长中的市场几乎被无序混乱的竞争毁掉了。

第三阶段:萌芽成长期。九十年代下半年开始,市场上的咨询公司才真正开始出现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趋势。这个时期成立的咨询公司主要有博峰营销、派力营销、博通经纬、零点调查、慧聪信息、浩辰商务以及后来的新华信、汉普咨询等。这个时期的咨询公司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专业化程度提高了,由许多国外归来的学者创办咨询公司,二是规模较小,品牌还很弱,三是市场发育落后,先天不足,四是国外咨询公司的进入,如盖洛普、麦肯锡等,基本上成为国内咨询市场的主力。

第四阶段:网络增长期。九十年代末,随着互联网开始融入咨询业务,一方面是独立的网络咨询公司产生了,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咨询公司向网络咨询转型。由于互联网带来了一大批新生的行业与企业,如CISCO、LUCENT、EBAY、SINA等,无论从咨询的基础理念还是到应用层面,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使得传统的咨询公司难以满足网络公司全新的、变化迅捷的需求。这就是互联网咨询公司出现的市场动力。

从以上分析可知,中国咨询业的发展至少在前两个时期耽误了10到15年。

管理咨询业在中国是一新型的和高速发展的行业,国外对咨询业的研究,比如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便开始实践和研究;国内在80年代才开始实践,在管理咨询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在开展该课题的研究时,发现国外对管理咨询业的实践介绍较多,也有些相关的研究,比如专著《麦肯锡方法》、《造就卓越的咨询顾问》和《培训与发展手册》等,以及KarlScholz关于管理咨询的系列文章。可能咨询公司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解决企业的问题,而对自身和产品的营销考虑较少,所以在管理咨询业地市场营销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在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更缺乏相关的研究。随着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将要加入WTO,中国管理咨询公司对自身的市场营销应作为公司的战略考虑。可以预测在该方面的研究将来国内外会愈来愈重视的。

Ⅲ论文研究思路框架

第3篇

论文关键词:营销;战略营销;顾客价值:营销方法

一、新的营销理念:战略营销

所谓战略营销就是指营销策划人员站在整个企业竞争战略的高度考虑营销问题,进行营销策划,目的在于通过营销活动获取尽可能大的竞争优势。

我国的企业要长期稳定的发展,在市场营销方面,必须实行战略营销。以前的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过分地依赖一些短期见效的营销点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长远规划,更没有把企业的营销战略融人企业的竞争战略之中。新型的战略营销,则是指将企业的营销活动融入企业的竞争战略之中,使企业的营销活动以获取竞争优势为导向,通过获取竞争优势保证企业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这是营销活动的一种长远观点。有了这样一种观点或认识,营销策划的重点就由“出点子”转变为考虑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的整体营销策划;企业也会由注重短期效果的“点子”营销转变为注重长期效果的战略营销。目前战略营销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种潮流,它是一种比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观念更新、更深刻的观念。我国的营销理论界、营销策划人员和企业必须要站得更高一些,使市场营销成为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工具。

二、新的顾客观:重视顾客价值

当前的营销观是,营销就是“给顾客他们想要的东西”。公司应弄清购买者想要什么,尔后想出行之有效的办法予以满足。而从根本上讲,营销是一种发现行为,主要的臆断前提是购买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发展中的营销观与此不同,新兴的观念认为,营销就是半学半教。半学是指了解买主在知道些什么和买主的学习过程如何,半教是指在买主的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消费者学习的实质大多在于促使其学习的目标。所有个人和机构都有各自千方百计想实现的目标。个人的目标也许是“看上去更年轻”;公司的目标也许是“成为行业之首”。为了实现目标,个人和机构求助于各种品牌。人们需要的许多品牌或产品种类是显而易见的。与产品类别和品牌相关的目标会从一系列以实用为目的的简单目标变成一系列既重实用又重爱好的复杂目标。品牌与目标紧密相联的观念对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观点认为,顾客只就一个侧面对个人品牌进行比较,品牌之间的对比非常简单。新兴的观点认为,购买者追求许多目标,在同一类产品中某些品牌可凭借独特的组合而与多个目标相联。这是一种既受市场驱动又驱动市潮的行为。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营销与战略学教授肖恩·米汉和伦敦商学院管理和营销学教授帕特里克·巴维茨联合著文倡导重视“顾客价值”,这也许是对“顾客就是上帝”的另一种重新解释。“顾客价值”是指顾客对以下两个方面的权衡:从某种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总利益与在购买或拥有时所付出的总代价的比较。顾客在对可供选择的产品进行比较后,选中了他们认为会给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产品。一家公司创造顾客价值的能力首先取决于它认识市场的能力,即了解顾客现有的正在出现的需求的能力,了解竞争对手的能力,以及了解技术、社会和人口发展趋势——它们将决定未来的市场和竞争格局的能力。

三、新的营销方法:重视创新

1.观念创新:这是企业营销的先导。21世纪的中国企业,不能以树立市场营销观念为满足,而应追求与2l世纪相适应的新营销观念。如全球营销观念。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趋势,现代化大生产本身的客观规律必然要求实现全球化分工。在这一经济规律的趋动下,各国企业和产品纷纷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机会,许多产品都已成为全球产品,许多支柱产业也已成为国际支柱产业,而不是某一国的产品或产业;知识营销观念。知识营销观念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新营销观念。它高度重视知识、信息和智力,凭知识和智力而不是凭经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营销战中取胜。为此,主要充分捕捉和利用市场信息,开发和生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选择和运用现代化营销手册;绿色营销观念。绿色浪潮的兴起带来绿色需求的迅速增长,推动绿色市场的蓬勃发展。绿色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企业以绿色营销观念为指导,尽力满足各国消费者的绿色需求。绿色营销观念强调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把市场需求与环境保护有机的合起来,大力开发绿色产品,尽量减少乃至消除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

2.市场创新: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出现,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步入“战国时代”,面对愈演愈烈的营销战,企业是拼力争夺已有的市场还是去寻找消费者尚未得到满足的潜在需求,或创造一种新的需求呢?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是去抢现有的“蛋糕”还是另做一块新的“蛋糕”。市场创新不是去抢现有的“蛋糕”,而是去做新的“蛋糕”。有的企业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采用“让利不让市”的低价位策略苦苦支撑已有的市场,结果往往得不偿失。着眼于21世纪,企业应高度注重拓展的市场如高科技市场、农村市场、旅游市场、老年市场等。

3.方法创新:企业在营销实践中,一方面应敢于把国际先进的营销做法创造性加以应用。另一方面要大胆提出和实施新的营销方法。营销方法创新如网上营销,即在互联网络上开展营销活动的一种方法。企业可通过国际互联网建立网站,传递商品信息,吸引网上消费者注意并在网上购买。有人预计,网上购物将是21世纪人类最主要的购买方式;零库存营销,即采用先接订单后生产、库存为零的一种营销方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关键是要争取到足够的订单,因而加强产前订货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无缺陷营销,即在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不给顾客留下任何遗憾的方法,包括产品无缺陷——100%的保证质量,销售无缺陷——l00%的保证挑选,服务无缺陷——100%的保证满意;事件营销,即通过或借助某一有重要影响的事件来强化营销、扩大市场的方法。开展事件营销的前提是充分抓好和利用某一有影响的事件,并把它与企业营销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借风”的目的。

四、开拓市场,搞好市场调研,应变市场需求

对于企业而言,搞好市场调研也是能营造出良好的企业信誉的,产品质量就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牢固的感情基础,本着这一点。作为企业应该以顾客为上帝,以质量信誉为桥梁,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在企业与客户之间搭建起了坚实牢固的供销交易渠道,达成销售。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想要生存必须走向市场,倡导营销策略理念,搞好市场调研,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有目的地搜集、记录、分析、研究与市场营销有关的信息,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为企业营销策略服务,营销决策是应变市场需求的重要依据。作为企业就其生存的目的来看,一是多赚钱,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二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那么搞好市场调研就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市场环境调研,包括行业竞争者的性质,竞争者经营情况,竞争者营销策略和手段。

2、市场需求调研,包括现实需求及潜在需求。通过需求调研,使企业做到等待需求,寻找需求,创造需求。

3、客户能力调研:包括主要对客户的购买行为进行考察,顾客产品的用途、性能等。

4、营销组合调研:包括产品调研,即顾客对本企业产品评价方面的考察,价格调研,销售渠道调研,促销手段调研等。

笔者认为,企业只有搞好各项市场凋研,从而加以正确的生产、创新改造,使企业围绕市场进行良性循环,才能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比如,在十几年前,南京金陵化工厂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到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将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新的变化,房屋建筑的门窗由铝合金门窗和塑料门窗材料逐步淘汰了木制及铁制的材料。一些企业开始关注这方面的信息,研制和生产复合稳定剂产品。根据这些市场信息,我们的企业根据企业自身产品特性,在单体稳定剂产品的基础上与大专院校共同开发研制了复合稳定剂系列产品。现在,我们的单体稳定剂和复合稳定剂产品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已有多种复合稳定剂系列品种在众多塑料制品厂家中使用,满足了市场需求,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且广泛用于PVC塑料制品行业,为企业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

第4篇

【关键词】会展人才;青岛会展行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作为信息交流和专业化贸易平台的会展业引起了全球经贸人士的瞩目。我国的会展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法律法规建设、会展业的区域间合作交流、会展业国际化进程、协会组织的发展和会展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人才问题成为国内会展业发展的“软肋”,会展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

本论文主要是基于对青岛市会展行业的30多家企业的人员现状与人才供需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研究,为解决青岛会展人才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对国内会展人才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青岛市会展行业人员现状分析

会展业包罗万象,相应主体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专业的会议或展会组织者,如会展公司;会展场馆;相关的服务性企业。我们从青岛市在册会展公司中筛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20家会展公司进行重点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到两个方面主体:会展企业和会展中心。

(一)会展企业人员现状调查分析

1.公司规模

调查的20家公司中,员工人数在50人以上的仅有4家,分别是嘉路博会展公司、金诺会展公司、海名会展公司和欧亚美会展公司,其它公司规模普遍较小。

2.员工的性别结构

由图1可看出会展企业中女性所占的比例较大。据公司负责人介绍,由于会展公司的主要工作之一为电话营销(招展招商),而女性在语言方面较男性有较大优势,因此公司在招聘时更愿意选择女性。

3.员工年龄结构

由图2可以看出,会展企业员工的年龄层次偏低。26-35岁的居多,45岁以上的很少。会展产业本身就是个朝阳产业,它所需要的员工自然也应该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会展企业是个年轻的企业,企业在招聘时也更愿意招聘年轻的员工,从而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带来全新的思想。

4.员工的专业结构及项目人员的专业结构

(1)员工的专业结构

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有营销专业人员,80%左右的公司有管理专业人员,70%左右的公司有旅游、外语专业人员,有计算机和物流专业人员的公司相对较少,财务专业人员涉及很少,对口的会展专业人员基本为零。在会展服务企业当中亦有少量的装饰设计专业人员,但其专业学习当中基本不含会展设计方向。

(2)项目人员的专业结构

项目人员的专业结构基本与普通员工结构相同,以营销与管理专业的居多。

5.员工的学历结构

由图3可以看出,会展企业员工的学历结构总体来讲较低。大专占大部分,硕士及以上基本没有。员工进入企业之后基本就是做电话营销(招展招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现阶段会展企业相对于其它企业学历门槛较低,员工入门较容易些,会展企业更注重员工的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

6.员工的来源

一般基层人员90%都是外部招聘。这类职位技术性要求不高,无须长时间培训,员工跳槽基本不受影响,但员工流动性太快带来相应成本增高。管理人员90%从内部培养、选拔。

调查的公司中大多数都选用人才招聘会来招聘员工,校园招聘的公司占少数。有部分公司采用网上招聘的方法,该方法成本低,见效快,信息传播量大,能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应聘。

(二)会展中心人员现状调查分析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自开馆运营以来,5年共计使用展览面积达170万平方米,共接待国内外来宾近520万人次,为青岛市带来综合经济效益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其中2004年全年举办48个展会,2005年全年举办52个展会,平均每周一个展会,共计使用展览面积近40万平方米,接待国内外来宾近120万人次。

二、青岛市会展人才供需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青岛有主营会展业务的企业约100家,按平均每家需求量为10-20人计,共需专业人才1000-2000人,其中诸如营销人才等中级人才需求量约占80%,高级人才约占10%,其他人才约占10%。

据有关研究表明:目前会展业从业人员真正经过专业培训的仅占1%。目前青岛市内只有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等为数不多的学校有会展大专专业。

业内专家认为会展业人才缺乏,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多会展专业、会展培训只是时尚,并未进行长期规划。其次,目前会展专业的老师大多数为市场营销或旅游管理的老师,本身对会展知之甚少。

三、结论及建议

从目前青岛会展业及会展从业人员现状分析可见,高素质的会展人才极为缺乏,尤其是策划和营销人才,而会展专业教育重点也在于此。对于会展人才需求而言,策划人才必不可少。不过,此类人才在整个会展业犹如“金字塔”的塔尖,需求量极其有限。

第5篇

关键词:营销理念;竞争观念; 稽查工作

Abstract: the system of market economy of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is different from the planned economy, in the power grid and gradually optimized, under the premise of quickening business flow speed, for the customer to complete the task soon pick up, is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to realize the basis of exploitting potentialities of sales, with the deepening of marketing audit monitoring platform application, marketing inspection center can at any time in various business interface, through the function menu and data monitoring to marketing business of screening flow speed, and the extended work order and abnormal customer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in the future to provide the basis of a detailed field inspection data.

Keywords: marketing idea; Competition concepts; Auditing work

中图分类号:D91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利用营销稽查监控平台开展营销业扩流程的监督

1.1、对业扩报装流程规定的期限进行检查。检查申请受理、供电方案答复、现场勘察、工收及送电等环节是否在规

定的时间内办结。

1.2业扩报装是供电企业为客户服务的窗口单位,开展供电优质服务,要从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和解决客户的用电困难出发。

2、强化客户用电设备及计量装置管理的监督

2.1、对不同用电类别客户的计量装置进行检查。检查其计量方式、电压等级、准确度、二次回路导线长度及截面积是否符合标准。检查计量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使用情况,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周期试验和更换。

2.2、对计量装置的产权及换表情况进行检查。计量装置的产权要明明晰,更换电能表的各种参数尤其是表的底数要准确,强化部门之间的约束机制,杜绝资产不明,防止通过更换电能表人为放大或减少电量事件的发生。

2.3、对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设备、计量装置进行检查。积极推广使用节能变压器、多费率宽负载电能表、准确度高的互感器。

2.4、对客户的供电线路、电源及高低压配电装置进行检查。掌握客户的供电线路长度、导线截面及负荷组成情况,熟悉客户的用电规律及特点,为进一步服务和指导客户用电提供依据。

2.5、对客户的继电保护配置进行检查。熟悉客户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和运行状况,防止保护装置配置不全、准确度低,造成的越级跳闸和不跳闸带来的安全用电隐患。

2.6、对客户故障计量装置更换的时间进行检查,防止客户计量装置长期在故障状态下运行,造成少收或漏收电费。

3、强化客户电费、电价管理的监督对客户电费的收取和电价的分类进行检查。

3.1、通过开展客户现场用电检查,及时掌握客户用电负荷变化情况,并对有多类电价客户的计量装置进行检查,防止有高电价的负荷搭接在低电价的线路上用电的违约情况。

3.2、对现场不具备装表条件的客户,应根据实际情况,每年或每半年重新核实电量,防止客户多类用电负荷私拉乱接,造成安全用电隐患及到户均价偏低的违约现象。

3.3、针对客户连续付费的信誉度及市场变化的规律,开展电费缴费情况稽查。掌握市场运行规律和客户电力使用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客户收费及缴费方式,为客户缴费提供方便,防止发生欠费。

4 创新供电营销方式

供电公司的营销目标不仅要系统化,且要突出重点,目标值尽可能以量化的形式来表现。要通过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坚决杜绝务虚倾向,将公司经营目标的管理纳入经济责任考核。比如,在用电营业管理方面,在实行定期同步抄表制度的同时要切实做好电费的回收。可以通过半年结零、季度结零和当月结零,彻底扭转计划体制下年底电费结零的做法,以促进供电营销方式的不断创新。

5树立人才竞争观念,全面提升供电员工的素质

由于当前供电公司仍有一定的垄断地位,这就很难保证电力市场中各主体之间的完全平等。而且,垄断经营的优越地位也会使得供电公司员工感觉不到社会、市场的竞争压力,质较差的员工职业道德低下,从而会滋生一些违反市场规律的想法,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来,如以电谋私、权力电、关系电、服务质量低劣等现象,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会影响电力公司的信誉和形象,失去客户的信任,甚至导致客户的流失,最终会严重影响到供电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供电公司要树立人才竞争意识,面向市场这个“大海”,重点要加强营销管理,重视人才竞争。公司要实现转轨变型,就要起用一批掌握现代化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知识的人才,公司要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全过程管理,从招聘、选拔、使用、待遇和培养全面管起来,只有把公司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全体员工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全面提升供电员工的素质,使之为供电公司的共同目标去奋斗,公司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强化营销工作事前和事后分析,积极开展防止窃电、防违约及反窃电工作。

6.1、实现营销稽查监控平台数据和营销自动化数据的唯一性目的。通过开展周期性检查和营销普查,对系统客户的异常数据进行修改,并实现两系统的资源数据共享。

6.2、对客户的线路、设备及计量装置设定阀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的修改。

6.3、在数据真实有效的基础上,进行电价、线损、售电量及售电均价的事前分析。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和生产、运行、计划等单位的联系,积极掌握客户的用电规律和发展潜力,未雨绸缪争取超前发展电网,为客户的负荷增长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

6.4、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开展事后分析。分季度对客户开展用电调研,了解客户在用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客户协调,积极改善客户的用电环境,为企业增供扩销提供机遇。

6.5、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客户及台区的改造。加强台区抄表质量的管理,对老旧台区和防窃电技术落后的客户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

6.6、加强电力法、电力法规及安全用电常识的宣传,与公安机关和电力监管部门不定期地开展规范用电秩序的专项整治活动,对窃电和违约用电起到积极的震慑作用。

6.7、通过营销稽查监控平台异常客户数据的分析和同类行业的数据对比,确定重点排查对象进行现场检查。

7、强化营销全过程业务的闭环管理

7.1、加强对客户计量装置信息化改造的进度,使客户的检查工作由常规检查和排查的方式变为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

7.2、强化营销稽查监控平台和营销自动化系统数据的无缝对接。共享信息资源,对在核算过程中发现的异常及追补电量电费中出现的差错,及时进入异常检索工单,并由稽查部门进入现场进行核实查处。

7.3、根据异常工单和监控部门提供的各类资料,制定稽查工作计划,针对性地开展稽查工作。减少漏收电费金额、降低电量、电费流失的风险。

总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采取网络稽查的方式和异常工单现场核实的闭环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拓展营销稽查的工作面,促进营销稽查的工作的发展,提高营销稽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最大限度地防范了电费、电量的流失,达到提升营销工作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熙瑞,张康之.现代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宋小敏,宋先道.市场营销学[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3]董舜琪.现代公司经营 管理[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5.

第6篇

Ⅰ论文研究的理由和意义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8.9万亿元,咨询业的营业额却只有近100亿元,咨询业占的比例仅有0.11%,而且这100亿元中还包括移民、留学服务和部分广告设计方面的收入,真正面对企业的战略、管理咨询的营业额不超过10个亿,大概只能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万分之一。而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咨询业的营业额已突破300亿美元。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咨询业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人重视,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

从1980年开始,在国家经贸委的倡导下,由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牵头,通过学习与引进国外咨询业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的国情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正式开展企业管理咨询。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国人对咨询业功能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咨询机构更多是持怀疑态度,甚至一部分人还把他们当骗子对待;从业人员素质低,行业专家也不热心参与;国家对咨询业重视不够,行业管理漏洞多等等,导致咨询活动不广泛,市场容量狭小,与国外咨询业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尽管目前我国咨询业发展不尽人意,但有专家分析说,一旦某个咨询业企业专注于某一类特殊的咨询服务,就有可能开始“自我创造”的过程,一方面累积了提供此类服务的经验,另一方面树立了自己在此领域的品牌,有助于锁定一部分客户,锁定一部分需求。因此,我国咨询业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管理咨询就是如今较被看好的咨询业种类之一。

据专家介绍介绍说,“2000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有效需求总额约1亿美元,美国达到1600亿美元。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管理咨询行业需求将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加,到2010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有效需求总额将达到100亿美元。”尤其是面对目前陷入困境的国企、私企,管理咨询正好能派上用场。依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发展报告(1999)》的调查数据来分析这个市场:到1998年末,我国共有工业企业及生产单位797.46万个,如果按1/3国有企业需要管理咨询来计算,我国就有42.27万个国有企业需要管理咨询;我国民营企业大约有300万家,按6%的民营企业需要管理咨询服务,就会有18万个民营企业加入到管理咨询需求行列中。全部加起来60多万个企业,就有60亿元的管理咨询投入。偌大的市场,目前已经吸引了数家外国管理咨询公司进驻我国,抢占咨询业滩头阵地。

尽管由于中国企业的管理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形成,管理咨询业主缺乏准确的核心业务定位;资金实力有限、咨询质量不高、管理咨询队伍规模小且素质不高、整个行业组织管理较弱,中国管理咨询行业与国外管理咨询行业相比还处于劣势地位。但是中国管理咨询业也自有其优势。比如,中国的管理咨询业经营者们,对于中国的国情、历史与文化要比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理解的深透、全面、具体;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低成本以及交易费用;对细分市场信息有着更多的了解;便于联系和保持更多的客户关系与营销渠道;更能够与客户沟通等等。

中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状况呈现以下特点:咨询水平不高、企业对咨询缺乏认识、国外咨询公司垄断市场和同业竞争无序。

中国咨询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企业对咨询的需求不断增大,但中国咨询业存在很多问题,在面临国外咨询公司的冲击,特别是中国即将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咨询业将在一个真正意义的市场环境中发展。中国咨询业除了走联合之路,实现优势互补、苦练内功、提高素质、利用IT进行创新管理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及实践外,要加强与客户互动和通过最优的性价比来拓展市场等自身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

咨询业的市场营销需要识别顾客的需求和欲望,确定某个组织所能提供最佳服务的目标市场,设计适当的产品、服务和计划方案以满足这些市场的需要,其目的是通过与重要的客户建立有特定价值倾向的关系,创造顾客满意并且获取利润。营销手段必须要满足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当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中国管理咨询业在面对巨大市场和问题时,更应建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运用合适的营销方法和技术,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把握住市场的机会,将中国管理咨询业这个巨大的新型产业推向良性发展,与国外进入中国的咨询公司抗衡,占领应有的市场份额。所以研究中国管理咨询业及其市场营销有着重要的意义。

Ⅱ国内外管理咨询业发展及其研究情况

从历史的角度看,管理咨询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以泰勒为代表的“效率”顾问工程师将其科学管理理论运用于企业之中,他们不仅从事改善企业管理的研究活动,而且深入企业生产组织领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从而很快被社会所接受和承认。

20世纪30年代,美国又形成一代新型的管理咨询顾问队伍,他们具有多方面才能,能正确提供各种专门的服务,并向经理和委托人提供所需的目标及其实现方法。 1935年,心理学家博思(Edwin Booz)建立了博思咨询公司,管理学教授兼注册会计师麦肯锡(James 0.Mckinsey)创建了麦肯锡咨询公司。在这些管理咨询公司中,管理咨询顾问形成了强有力的管理专家集团,他们通过具有独立性和开创性的管理咨询活动,帮助企业经理作出客观、有利的选择。通过把专门的管理知识转变为具有高效生产性的能力,管理咨询组织为管理咨询建立了信誉,并且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促进了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二次大战后,西方国家先后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企业间的竞争空前激化,以用户为中心的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复杂化。进入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1973年,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了“滞胀”,加之高新技术不断涌现,新产品换代加快,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化,给企业进一步成长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西方管理咨询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革界市场瞬息万变,经济和科技竞争日益加剧,信息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电子商务和网络企业如日东升,企业跨国经营迅速发展。这种变革不仅给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且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管理咨询业的飞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咨询业连续5年以两位数的高速度增长,1994年咨询业在全世界的从业人员达250万人,总收入为500亿美元。

中国咨询业先天不足, 发展天生畸形,后天还发育不良。从1978年起发展至今,大约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官商主导期。在由“领导决策”转向“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后,出现了较多由社科院、科协系统和大专院校筹办的非独立的咨询机构,这类有政府背景的咨询机构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占据了咨询业的主导地位。这时期,国内经济仍是以计划为主导,由于商品短缺和价格双轨制政策的存在,也出现了一些打着“信息咨询”招牌的咨询公司,依靠政府资源,利用政策上的空隙倒卖计划内紧俏物资、进出口批文和计划额度等。难怪人们对咨询公司一开始就产生了投机取巧的误解。80年代中后期,中国咨询业开始了第一次大整顿,民办咨询机构纷纷歇业清理,咨询业遭受了第一次沉重的打击。

第二阶段:“点子”“策划”期。随着九十年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市场化方向越来越明显,国内对信息咨询的市场需求开始增加,主要来自外资企业、部分合资企业以及少量民营企业。一些外资和国内民营“信息咨询”和“市场调查”公司也开始涌现。但是,国内的咨询公司大部分不规范,从“公关热”到“广告热”, “ CI热”再到“策划热”,大约一两年就是一个炒作周期。舆论界最关注的大概要数北京的何阳,一个点子卖了40万元,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加之紧随其后的“点子公司”和几本“点子”畅销书,让咨询的名头着实火了一阵。结果不少人把管理咨询业和“点子公司”联系在一起,以致最后“点子”“策划”走下坡路并最终为企业所厌弃时,人们对咨询业也失去了信任感,更没有亲合力。成长中的市场几乎被无序混乱的竞争毁掉了。

第三阶段:萌芽成长期。九十年代下半年开始,市场上的咨询公司才真正开始出现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趋势。这个时期成立的咨询公司主要有博峰营销、派力营销、博通经纬、零点调查、慧聪信息、浩辰商务以及后来的新华信、汉普咨询等。这个时期的咨询公司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专业化程度提高了,由许多国外归来的学者创办咨询公司,二是规模较小,品牌还很弱,三是市场发育落后,先天不足,四是国外咨询公司的进入,如盖洛普、麦肯锡等,基本上成为国内咨询市场的主力。

第四阶段:网络增长期。九十年代末,随着互联网开始融入咨询业务,一方面是独立的网络咨询公司产生了,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咨询公司向网络咨询转型。由于互联网带来了一大批新生的行业与企业,如CISCO、LUCENT、EBAY、SINA等,无论从咨询的基础理念还是到应用层面,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使得传统的咨询公司难以满足网络公司全新的、变化迅捷的需求。这就是互联网咨询公司出现的市场动力。

从以上分析可知,中国咨询业的发展至少在前两个时期耽误了10到15年。

管理咨询业在中国是一新型的和高速发展的行业,国外对咨询业的研究,比如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便开始实践和研究;国内在80年代才开始实践,在管理咨询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在开展该课题的研究时,发现国外对管理咨询业的实践介绍较多,也有些相关的研究,比如专著《麦肯锡方法》、《造就卓越的咨询顾问》和《培训与发展手册》等,以及Karl Scholz关于管理咨询的系列文章。可能咨询公司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解决企业的问题,而对自身和产品的营销考虑较少,所以在管理咨询业地市场营销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在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更缺乏相关的研究。随着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将要加入WTO, 中国管理咨询公司对自身的市场营销应作为公司的战略考虑。可以预测在该方面的研究将来国内外会愈来愈重视的。

Ⅲ 论文研究思路框架

本文作者作为中国管理咨询业从业者,亲身感觉到中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的潜力和中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的问题和困境。在结合作者的实践同时,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包括书籍、期刊、网上文章和作者工作记录,了解了中外管理咨询业的情况,分析了中国管理咨询业的现状、问题、优势和机遇;同时对国内企业和管理咨询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国内咨询业在解决许多问题,包括苦练内功时,需要加强自身的市场营销,需要建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培育和开拓中国管理咨询市场;根据上述分析,作者对中国管理咨询业市场营销进行了研究,包括对中国管理咨询业市场分析、市场定位、营销规划等方面,并在咨询业的营销方法、营销技术和顾客营销等市场营销的主要专题进行了学习和总结;最后作者介绍和分析了作者公司的一咨询产品的市场营销的案例,来对本文的研究进行实践和支撑。

中国管理咨询业在中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同时企业对咨询的需求虽大,但认识和实实践不够;而国外的咨询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也有很多不成功的案例,所以本论文研究的难度也较大,主要是参考文献不多,特别是在管理咨询业和市场营销相结合的实例和研究非常少。本论文根据作者在咨询业工作的经验和对理论的学习及研究,对中国咨询业市场营销进行研究和探讨,也是市场营销理论在咨询业中运用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创新特色。

第一章  中国管理咨询业

1.1 引言

管理咨询业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迅速发展的知识密集型产业,1995年全球管理咨询业的年收入已超过500亿美元,在欧美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管理咨询业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世界500强的企业中,50%左右的公司拥有自己长期合作的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100%的公司接受过多次咨询服务。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8.9万亿元,咨询业的营业额却只有近100亿元,咨询业占的比例仅有0.11%,而且这100亿元中还包括移民、留学服务和部分广告设计方面的收入,真正面对企业的战略、管理咨询的营业额不超过10个亿,大概只能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万分之一。而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咨询业的营业额已突破300亿美元。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咨询业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人重视,同时,咨询业作为创业板最青睐的六大产业之一,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

1.2 管理咨询业的发展情况

1.2.1 国内外管理咨询业的发展情况

从历史的角度看,管理咨询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以泰勒为代表的“效率”顾问工程师将其科学管理理论运用于企业之中,他们不仅从事改善企业管理的研究活动,而且深入企业生产组织领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从而很快被社会所接受和承认。

20世纪30年代,美国又形成一代新型的管理咨询顾问队伍,他们具有多方面才能,能正确提供各种专门的服务,并向经理和委托人提供所需的目标及其实现方法。 1935年,心理学家博思(Edwin Booz)建立了博思咨询公司,管理学教授兼注册会计师麦肯锡(James 0.Mckinsey)创建了麦肯锡咨询公司。在这些管理咨询公司中,管理咨询顾问形成了强有力的管理专家集团,他们通过具有独立性和开创性的管理咨询活动,帮助企业经理作出客观、有利的选择。通过把专门的管理知识转变为具有高效生产性的能力,管理咨询组织为管理咨询建立了信誉,并且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促进了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二次大战后,西方国家先后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企业间的竞争空前激化,以用户为中心的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复杂化。进入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1973年,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了“滞胀”,加之高新技术不断涌现,新产品换代加快,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化,给企业进一步成长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西方管理咨询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革界市场瞬息万变,经济和科技竞争日益加剧,信息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电子商务和网络企业如日东升,企业跨国经营迅速发展。这种变革不仅给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且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管理咨询业的飞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咨询业连续5年以两位数的高速度增长,1994年咨询业在全世界的从业人员达250万人,总收入为500亿美元。

中国咨询业先天不足, 发展天生畸形,后天还发育不良。从1978年起发展至今,大约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官商主导期。在由“领导决策”转向“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后,出现了较多由社科院、科协系统和大专院校筹办的非独立的咨询机构,这类有政府背景的咨询机构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占据了咨询业的主导地位。这时期,国内经济仍是以计划为主导,由于商品短缺和价格双轨制政策的存在,也出现了一些打着“信息咨询”招牌的咨询公司,依靠政府资源,利用政策上的空隙倒卖计划内紧俏物资、进出口批文和计划额度等。难怪人们对咨询公司一开始就产生了投机取巧的误解。80年代中后期,中国咨询业开始了第一次大整顿,民办咨询机构纷纷歇业清理,咨询业遭受了第一次沉重的打击。

第二阶段:“点子”“策划”期。随着九十年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市场化方向越来越明显,国内对信息咨询的市场需求开始增加,主要来自外资企业、部分合资企业以及少量民营企业。一些外资和国内民营“信息咨询”和“市场调查”公司也开始涌现。但是,国内的咨询公司大部分不规范,从“公关热”到“广告热”, “ CI热”再到“策划热”,大约一两年就是一个炒作周期。舆论界最关注的大概要数北京的何阳,一个点子卖了40万元,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加之紧随其后的“点子公司”和几本“点子”畅销书,让咨询的名头着实火了一阵。结果不少人把管理咨询业和“点子公司”联系在一起,以致最后“点子”“策划”走下坡路并最终为企业所厌弃时,人们对咨询业也失去了信任感,更没有亲合力。成长中的市场几乎被无序混乱的竞争毁掉了。

第三阶段:萌芽成长期。九十年代下半年开始,市场上的咨询公司才真正开始出现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趋势。这个时期成立的咨询公司主要有博峰营销、派力营销、博通经纬、零点调查、慧聪信息、浩辰商务以及后来的新华信、汉普咨询等。这个时期的咨询公司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专业化程度提高了,由许多国外归来的学者创办咨询公司,二是规模较小,品牌还很弱,三是市场发育落后,先天不足,四是国外咨询公司的进入,如盖洛普、麦肯锡等,基本上成为国内咨询市场的主力。

第四阶段:网络增长期。九十年代末,随着互联网开始融入咨询业务,一方面是独立的网络咨询公司产生了,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咨询公司向网络咨询转型。由于互联网带来了一大批新生的行业与企业,如CISCO、LUCENT、EBAY、SINA等,无论从咨询的基础理念还是到应用层面,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使得传统的咨询公司难以满足网络公司全新的、变化迅捷的需求。这就是互联网咨询公司出现的市场动力。

从以上分析可知,中国咨询业的发展至少在前两个时期耽误了10到15年。

1.2.2 我国管理咨询业的现状

中国的管理咨询业出现于80年代初,起步低,发展缓慢。最初的点子公司,比较著名的有何阳金点子、王志刚策划案等,新闻媒体作过大量报导;还有一些咨询公司从事信息收集、市场调查、招商引资等业务,这些只能说是管理咨询的初级阶段,因为点子公司更像是个人行为,其它业务也不是建立在高智力的事实基础上,实效性不强,实施结果带有炒作的成份。由于总体水平较低,整个队伍鱼龙混杂,缺乏管理,咨询业的口碑也不是很好。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目前工商登记有信息咨询业务的公司约13万家,其中在科委等有关部门注册的约 4500-5000家。而真正从事咨询业务、有一定实力、在相关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的在1000家之内。据零点调查公司对293户企业单位的电话访问,和对全国209户咨询服务机构的面访结果,管理咨询业务约占整个咨询业的15.4%,企业对接受管理咨询的满意率为55%。

与国外的大型咨询公司相比,国内的管理咨询公司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为没有成型的咨询体系;没有咨询案例数据库;咨询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咨询和企业管理经验,因而难以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可见无论从管理咨询业的队伍、业务量还是服务质量,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不协调的。总之,国内管理咨询企业不成气候。

1.2.3 国际著名管理咨询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一些国际顶级管理咨询公司都迫不及待地进军中国国内市场,如麦肯锡、安达信、罗兰·贝格、波士顿、盖洛普、普毕·水道等,刚开始主要为在华外资企业或机构服务,现在逐渐渗透到国内企业,做许多精典的案例,创造了相当的业绩。据麦肯锡中国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欧高教先生介绍麦肯锡公司已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先后帮助4家上海机构和制药企业,围绕着商业战略、机构重组和投资协议等共同制定了改革方案,进而帮助他们转变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商业化经营体制。罗兰·贝格公司,1995年在中国的营业收入占集团全球总收入的9%,1997年这个比例已上升到14%,预计到1999年,将进一步上升到l/3。 公司名称所属国家业务强项服务客户麦肯锡美国战略发展、组织结构康佳、乐百氏安达信美国战略咨询丽珠集团尼尔逊美国营销管理、市场研究 今日集团永道美国财务管理、会计审计 罗兰·贝格德国营销管理、战略咨询科龙SAP德国ERP软件及实施咨询乐百氏、黑妹美晨

1.2.4 我国管理咨询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

虽然我国现在的咨询市场还很小,需求也不足,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不需要咨询产业,而是因为市场经济是咨询业发展的沃土,我国的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而随着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提高,社会对咨询产业的需求将迅速上升。我们可以从一些发达国家咨询市场的现状看我国咨询市场的前景:

美国 100家最大的公司 1995年在咨询方面的支出高达145亿美元;可口可乐公司1996年投入咨询费2亿美元;AT&T公司1995年的咨询费用3.5亿美元。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很多企业的转型需要咨询公司的帮助,同时,大量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市场,我们企业要应对他们的挑战,他们要了解我们的市场,都需要咨询业的帮助。目前,一些目光远大的企业越来越重视咨询对企业的重要作用,1997年沈阳和光集团投资 1000万元请世界著名的安达信咨询公司协助其向国际化发展;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也拆资1.2亿元,请世界顶级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制定规划远景。中国的咨询产业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萌芽期),它的市场将会迅速成长起来。

尽管目前我国咨询业发展不尽人意,但有专家分析说,一旦某个咨询业企业专注于某一类特殊的咨询服务,就有可能开始“自我创造”的过程,一方面累积了提供此类服务的经验,另一方面树立了自己在此领域的品牌,有助于锁定一部分客户,锁定一部分需求。因此,我国咨询业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管理咨询就是如今较被看好的咨询业种类之一。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黄东涛先生曾介绍说,“2000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有效需求总额约1亿美元,美国达到1600亿美元。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管理咨询行业需求将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加,到2010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有效需求总额将达到100亿美元。”尤其是面对目前陷入困境的国企、私企,管理咨询正好能派上用场。黄东涛先生还依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发展报告(1999)》的调查数据来分析这个市场:到1998年末,我国共有工业企业及生产单位797.46万个,如果按1/3国有企业需要管理咨询来计算,我国就有42.27万个国有企业需要管理咨询;我国民营企业大约有300万家,按6%的民营企业需要管理咨询服务,就会有18万个民营企业加入到管理咨询需求行列中。全部加起来60多万个企业,就有60亿元的管理咨询投入。偌大的市场,目前已经吸引了数家外国管理咨询公司进驻我国,抢占咨询业滩头阵地。

尽管由于中国企业的管理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形成,管理咨询业主缺乏准确的核心业务定位;资金实力有限、咨询质量不高、管理咨询队伍规模小且素质不高、整个行业组织管理较弱,中国管理咨询行业与国外管理咨询行业相比还处于劣势地位。但是中国管理咨询业也自有其优势。比如,中国的管理咨询业经营者们,对于中国的国情、历史与文化要比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理解的深透、全面、具体;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低成本以及交易费用;对细分市场信息有着更多的了解;便于联系和保持更多的客户关系与营销渠道;更能够与客户沟通等等。

1.3 中国管理咨询业面临的问题及特点

1.3.1 一个关于管理咨询的调查反映的问题

随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随着近年来一批驰名策划人及典型策划案例在全国的广泛传播,咨询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咨询”、“策划”已成为企业界以至于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正所谓“策划热”或“策划现象”。然而,企业到底怎么看待咨询业,企业愿意和什么样的咨询公司进行合作?咨询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咨询公司该如何健康发展?针对以上问题,北斗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对100家大中型企业及部分咨询公司进行了调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一、企业的咨询意识已有了普遍提高。就“你的企业是否需要外脑帮助”一题。有87%的企业明确表示需要,且有 1%的企业已进行过整体或专项咨询。二、多数企业不知道怎样找到或找不到理想的咨询公司,在对有关问题的问答中,76%的企业认为:策划人满天飞,但不知谁有真本事,真能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三、多数企业对咨询公司的运作方式和作业质量不满意。在与咨询公司接触过或合作过的37家企业中,有29家表示不满意甚至反感。鉴于此,我们认为,咨询业的发展已到了一个转折时期,即由无序状态向规范化转变的时期。咨询公司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自觉地加速这种转变,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也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1.3.2 我国管理咨询业面临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市场状况而言,大多数企业缺乏竞争力已是一种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传统的管理方式和工业经济时代的经营方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经济的需要的时候,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和创新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但是现今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思想和技术还难以实现这些变革,所以必须引进咨询公司的智力支持。从西方国家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可以看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咨询的支撑。然而现在我国的管理咨询业还难承担如此之重任,我国管理咨询业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1)学院派咨询难成气候。在西方发达国家学院派咨询也普遍存在,这派咨询最明显的优势是理论和思想的沉淀。但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咨询方案尽管很系统,但缺乏有效的操作性,而管理咨询最终的目的是让企业能够有效的实施。二是缺少真正咨询公司必备的组织体系和人力体系。通常由导师带领几个学生为企业咨询,而缺乏一个咨询公司必须具有的资讯、研发、咨询和培训开发的核心体系。

(2)除去学院派咨询,活跃在我国管理咨询市场上的咨询机构还有各种各样的咨询公司,但是他们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A 缺乏咨询专家,缺乏企业管理理论和经验基础。咨询公司是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长期积累的经验帮助别人成功,这就要求咨询公司有足够的专家群体以及专家网络来满足咨询的需要。因此咨询专家也就构成了咨询企业的关键要素。但是由于我国咨询业发展历史短暂,并且发展过程之中缺乏人才的积聚,我国咨询业人才缺乏并由此引起的缺少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和经验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

B 大多数管理咨询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竞争要素。决定咨询行业竞争能力的要素很多,但价值观和市场定位至关重要,价值观是咨询公司的核心,比如麦肯锡公司的“客户利益高于一切”的职业道德观念。市场定位也非常重要,它代表了咨询企业提供的产品定位,又比如麦肯锡就是把客户群定位在CEO等领导决策层。纵观我国的管理咨询业,还没有那一家这方面有明显的趋向。

C 缺乏企业品牌。我国的咨询业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国有十大策划家,却没有让业内人士脱口而出的咨询企业,我国的咨询企业数以千计,却至今没有一家众望所归的管理咨询权威。

D 咨询公司的服务并不规范。与国外的大型咨询公司相比,国内的咨询公司还有一定的差距,没有成型的咨询体系,没有咨询案例数据库,并且动态信息源不够。这样至少有一点企业不能提供严谨、详实、规范的文体表达,那么咨询的需求方明显的感觉就是产品没有档次。

(3)缺少配套环境,缺少运营规则也是制约管理咨询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包括:

A 国家工商系统对管理咨询企业存在理解上的分歧;B 国家统计系统也没有建立对一套正确的、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要么将其混在服务业中,要么将其概括在信息服务业中;C. 新闻媒体对咨询业的报道也含糊不清;以上这种政策使得咨询业至今没有自己的行业组织,没有自己的运营规则,没有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与职业操守。也正是由于整个行业没有运营规则,企业的利益缺乏有效的保障同样企业也缺乏责任约束与道德约束,在这种情况之下,企业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也不能不断壮大,那没有知名的企业也就很正常了

(4)企业与咨询公司之间缺乏理解与共识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咨询业的发展。A由于咨询服务所提供的是一种无形、动态的知识产品,而用户支付的咨询费用则是有形的、静态的,在买卖发、公平上须供需双方共同作出努力。对于提供咨询服务的一方来讲,需要尽可能的细化咨询方案,提高操作性,同时注意通过成功案例塑造,树立信誉增强需方的信心;对于需方来讲,必须以前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及创新的价值尺度评价咨询公司的工作。正确评价在新经济的条件下,创新策划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营销模式对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往往看的见有形的物质财富,对创新经营观念、科学管理模式、机制等知识性资产在企业有形物质财富创造过程中的全局性渗透和制约作用的认识尚有模糊之处。B 在咨询的前后两者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差距。咨询需求者不知道自己需要咨询什么,选择谁来提供咨询服务,以及在咨询过程之中双方的不信任和在时间、费用、咨询目标等方面的背离使得咨询的成功性大大的降低。

1.4 中国管理咨询业面临机遇,但需要树立市场营销观念

1.4.1 中国管理咨询业的优势和机遇

正如上述,我国的咨询业存在很多问题,并与国外成熟的咨询业相比差距很大,那么面临强大竞争对手的挑战,我国的咨询公司是否就毫无优势了呢?也不尽然.差距固然要找,但也要善于发现我们的优势,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才是取胜之道。

l、本地化优势

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文化习俗,有不同的国情。文化习俗和国情对管理的影响非常大。国外大公司虽然经验丰富,但由于文化背景及观念不同,对中国管理殊的文化方式不能理解,而中国企业的体制问题也常使国外咨询公司感到迷惑,使得一些咨询改善方案的可操作性差。因此,许多国企在改制过程中仍倾向聘请中国咨询公司。除了文化对管理的影响,文化还深深根植在市场、消费者行为中。许多跨国公司希望打入中国市场就必须了解中国消费者习惯,在这方面中国咨询公司较之国际竞争者就占据了优势.不过,中国咨询公司必须抓紧发挥这一优势,因为跨国竞争者已经在努力弥补这一不足,正在进行人才本地化的工作。

2、灵活性优势

咨询业和任何行业一样,都能进行细分,可以根据咨询内容分,如针对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或某个财务系统的管理等;也可按客户对象分,目标客户是小客户还是大客户。总之,一个咨询市场就象一块海绵,看似一大块,其实里面有无数小空隙。国外进入中国的咨询公司通常都是大公司,一般要价较高,较适合大型、有西方管理模式的企业,这些国外竞争者还无暇顾及也难以顾及那么多小空隙。而我国的咨询公司则规模有大有小,可采取较广的覆盖面,也可采取单一的业务内容,比较灵活多变,有利于占领那些小空隙。

3、经济体制转轨和加入WTO带来的机遇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许多国有企业都被迫离开政府保护投向市场浪潮,它们要适应这一变化,会产生大量对咨询业的需求,我国咨询公司了解它们的过去、理解它们的现状,能对症下药。除此之外,我国即将加入 W TO也使更多外国公司想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的咨询公司则是对中国市场最有力的发言人。但这些机遇还取决于我国咨询公司是否能够抓住。

1.4.2咨询业应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培育和开拓咨询市场

根据前面谈到的我国咨询业的问题,我认为我国的咨询公司要创出品牌应该做到一下几点:(1)走联合之路,实现优势互补;(2)苦练内功,提高素质;(3)利用IT进行创新管理;(4)学习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4)与客户互动,共同实现目标;(6)通过最优的性价比来拓展市场;(7)争取政府扶植;(8) 加强行业规范。

当然咨询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除练好内功外,对于属于服务业的咨询业是以顾客和市场为导向的行业,也应注重其自身的市场营销。咨询业有自身行业的特点,如前面谈到的行业特点、顾客需求特点和有潜力的业务方面,所以我们在进行市场营销时,一样要按菲利普·科特勒博士描述那样:分析市场机会,研究和选择目标市场,制订营销战略,设计部署营销策略以及实施和控制营销计划。而考虑到咨询业以顾客为导向,我们了解的市场营销又要有特殊的含义,正如菲利普·科特勒博士给市场营销下的定义“Marketing is not the art of finding clever ways to dispose of what you make, marketing is the art of creating genuine Customer value” ,即“市场营销不是发现巧妙的方法去处置你生产的产品的一种技巧,而是一种为真正顾客创造价值的艺术。

中国的咨询业的发展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的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咨询机构对培育和开拓咨询市场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需求是拉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工程咨询同管理咨询相比之所以发展较快,主要原因是我国政府在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审批过程中引入了要求建设单位上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等文件及要在施工中进行监理等一整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为工程咨询业开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拉动了我国工程咨询业的迅速发展。而管理咨询业等咨询却没有政府来为之开创市场。这样,就要靠咨询业者通过艰苦的努力,来培育和开拓市场,在一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培育和开拓市场的重视程度

咨询业的产品和生产型的产品一样,在发展的初期都有一个培育和开拓市场的过程但同生产型的企业相比,咨询企业往往忽视这个过程或对它重视不够。这对咨询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咨询业的产品也有一个被消费者认知和接受的过程。如果不为消费者认知和接受,其市场的存在也就无从谈起,即使咨询企业人才济济,也是无用武之地。因此,我国的咨询机构一定要对培育和开拓市场充分重视,主动去工作,而不是坐等市场的出现。当然,只有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有所行动。所以,转变观念对我国咨询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二、了解咨询服务的特殊性,运用正确的营销方法和渠道

虽然市场开拓和营销对于咨询企业和生产型企业同等重要,但其营销方法和渠道还是大不相同的。这主要是咨询产品是无形的智力服务,而生产型的产品是有形物质。咨询在大类上可划归为服务业。向客户提供服务就是服务业销售自己的产品。这种特殊的产品同有形产品相比有如下三个特点:

1.一是无形的。服务是无形的。不象一般的产品,在得到它之前,服务是感觉不到的。客户在得到咨询专家的服务之前,是不能确定其效果的。也就是说,咨询公司的客户在受益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2.二是服务提供者和服务的不可分性。提供服务和消费服务一般都是同步进行,不象有形产品那样一般是先生产出来,再入库,然后再经过分销商进行销售,最后到客户手上进行消费。顾客和生产者见面的机会很少。而服务者是服务的一部分。由于提供服务时客户就在服务现场,或者是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服务者和客户要进行多次接触,所以服务者和客户之间的交流是服务行业营销的特点。而有形产品的生产者则是很少介入产品的营销活动,一般都由专门的销售人员来进行。

第7篇

总结促进了观念的转变 ,总结促进了工作的提高。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4s店实习销售顾问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4s店实习销售顾问总结范文一: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完成课程之后进行的综合实习,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实现院校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模块,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了解市场营销的实际操作模式,熟悉一般的业务手段和方法;了解市场现状,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提出改进建议;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认识自我,磨砺意志,锻炼心态,考虑就业方向的选择。实习生应端正态度,克服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实习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一个良好的过渡。

二、实习内容

根据学院教务处的要求,我们市场营销专业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分散实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集中实习学生的实习单位由系里联系,集中实习的单位有专业教师指导。我选择的是自主实习也就是自己联系工作单位。从事的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销售和市场推广。

刚接触这份工作的时候,是充满信心的,只是后来慢慢地发现一次次被现实打败。顶着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的光环,一开始瞧不起身边一些学历低的人。但销售人员是靠业绩吃饭的,当他们的业绩一路飙升而自己仍在原地的时候,才真的是羞愧难当。大学生带来的不是荣誉而是一种耻辱,所以我从此不再说自己是混过大学的人。也知道了外界对大学生的一些看法,每天只是恋爱、游戏、用父母的钱挥霍着自己的青春。所以时下流传一句话:高学历有能力的是打工一簇,低学历的都当老板去了。虽然有点夸张,却有一定的道理。学历高的人由于知识太多思维被禁锢,有时连基本常识都不懂。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

销售人员的职责就是把自己的产品卖给别人,把别人的钱财收为己用。每次都要自觉主动的联系客户,拉拢关系,然后推销自己的产品。也就是主动出击,广泛撒网,重点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有几件事让我感触极深。

第一件事是有次陪客户去吃饭,虽然说是饭局其实就是酒局。一群人在一起喝酒吹牛然后生意不知不觉就谈成了。那次是有一个所谓的女?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诔。凶约旱墓荆瞎皇且桓銎胀ǖ拇蚬ぷ小H思页K狄桓?a href='//xuexila.com/success/' target='_blank'>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默默支持的女人,而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有一个窝囊的男人和一群追逐的色狼。话说这女人酒量那是海量啊,陪酒技术是一流的,我以为她的业务就是从酒桌来的。结果远没有这么简单,听说她的客户经常会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不答应就不签合同。她为了自己的事业有时候只能献身。这时我才懂得有时候就算是一个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远不如一个懂得人情世故的女人。而女人在当今社会仍然是一个弱势群体,要想在社会上建立一番事业必须付出一些特有的东西。抛头露面的女人很多并不喜欢这种生活,甚至厌倦,但因为各方面的压力只能扛下去。

第二件事是我在实习的途中,常与一个高中好友保持联系。此人是属于有理想的人,却总是眼高手低。大专毕业后找了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因为嫌弃工资低就辞职了,认为作销售赚钱就去找这方面的工作,找了份电话营销的工作,因为一个月都没有业绩,感觉没有想象中那么有钱,承受不住压力就又辞职了。此时听说搞汽车美容赚钱,竟然去做起了学徒,不禁让我感叹他大学白读了。心想这次总该稳定下来了吧,他自己也信誓旦旦要做出一番成绩。结果没几天觉得太累了又不干了。现在好像在深圳工作了,也不知道会坚持多久。这让我思考大学读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收获了什么?为什么有些用人单位不愿意招大学生?仅仅是因为薪金的原因吗?我认为大学至少要学会一种思维方式,不同于别人的思维方式,因为我们接触的人群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可有些人养成一种优越感,这不是说其自信,而是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千里马却没有伯乐来赏识,于是频繁跳槽,眼高手低最后抱怨这个社会的不公平。

第三件事也是关于同学的。其实还在我实习之前我就知道钱的来之不易,特别是实习后更明白钱是自己辛苦赚的,要花也要花在刀刃上。就在我实习的时候同样有位同学的行为和想法让我思考很多。他就一个月一千多的水平,却想着买手提电脑和考驾驶证。据说买电脑是为了方便以后工作,考驾照也是为了以后的工作。但凭我的了解,他如果买了电脑多半是拿来做游戏机。在外面工作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奔波不止,为了家庭和事业。而我们这次实习后就不再是学生了,要相应承担起一些责任和义务,不能再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想法。以前假期勤工俭学挣的钱可以作为自己的零花钱,但实习后挣的钱得为将来做打算了。成家也好,立业也罢,都离不开钱做支撑。在美国过了十八岁就要独立了,父母不再约束。我们不能和西方国家一样,但至少大学毕业了不可能再要父母负担了吧!如果我们的家庭宽裕,我们可以挥霍,但家境一般就没必要了。我们的消费要切合实际,快毕业了要学会生财和理财。

在实习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学做人的过程。要懂得低调做人,比自己厉害的人大把大把的是,虽然做人非常重要,但专业知识也不可或缺。每天过得一样却又一样,有人在成长有人在死亡。时间长了,如果没有目标,会陷入无聊的漩涡。每次我都如此鼓励着自己:今天是我们这一生里最年轻的一天,我们没有理由不活得精彩,过得充实。

4s店实习销售顾问总结范文二:关于实习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我在实习单位受到领导的认可并促成就业。四是为我的毕业论文设计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资料。

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许多的人生道理,看清了许多的社会现实。在当今社会,能力并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在社会立足必须拥有强大的人际交圈,雄厚的资金和一个好的项目,最后才是个人的能力。懂得了失意时不要气馁,得意时不要忘形。在市场营销工作当中,失败者总是找理由借口,成功者找方式方法。做销售的时候,心态远比能力重要,积极乐观的心态,自信的心态,包容的心态和平常的心态可以助你走向成功。

实习给了我很深的体会,懂得了打好基础非常重要,因为基础知识是工作的前提。实际工作与书本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需要在工作不断地学习。即使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对应,仍会在工作中碰到许多专业知识中没有的新知识,所以要想胜任工作,必须边工作边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取更多新的知识。要有拼搏的精神,人生的道路有起有伏,犹如运动比赛,有开心,有失意,要经得起考验,需要不断的拼搏。而学校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实习中了解到,目前社会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可是,我们的学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客观表现为企业一般招聘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其实企业的真正需要的是人才,这里折射出来的是:应届毕业生不算是人才。我们不能改变招聘条件,只能使自己成为人才。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人才,是我们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首先,要研究营销人才的内涵,然后以此调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学生知识和素质要求等。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重视就业率,就业率是学院生存的重要基础。但就业率不能敷衍了事,随便推荐一个工作,例如进厂做流水线,只是让学校的就业率上去了,但对学生意味着虚度时日。

毕业实习的结束,意味着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将结束。在此,非常感谢学校和实习单位给予我实习的机会。通过实习,让我看清自己需要什么,同时也让我吸取了许多工作和社会经验,这将对我以后踏足社会,谋生立业有很好的借鉴和帮助作用。今后,我会带着这些宝贵的经验,在人生的旅途中勇往直前,迎接时代的挑战。

4s店实习销售顾问总结范文三:。虽然我们学习有关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已经两年多了,但是我们还不怎么了解一个企业是怎样进行营销工作,怎样进行生产的。通过学校组织我们到茂名铁路运输公司,茂名石化物质供应中心,众和化塑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听取企业工作人员讲课,学习讨论,我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而且还认识了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

二、实习时间和过程

本次实习的时间是:20_年1月4日到20_年1月6日。

本次实习的过程是这样的:20_年1月4日,学校组织我们到茂名铁路运输公司进行了参观和学习。20_年1月5日,学校组织我们到茂名石化物质供应中心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听取该公司的李主任讲课。20_年1月6日,学校组织我们到众和化塑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和学习讨论。

三、实习内容

通过本次的实习,我了解了铁路运输公司的运输系统及操作和日常工作和管理的情况;了解了茂名石化的原材料是怎样供应,怎样采购,怎样储存和管理;了解了该公司的生产原材料的化学装置,生产原材料的运作和制成成品——塑料编织袋的生产流水线。通过这次的实地见习,我还了解到了各种营销手段是怎样被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和各企业的营销管理特色。

四、实习体会

这次的实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可是,我已经收获良多。以下几点是我这次实习的心得体会。

(一)深刻了解茂石化

虽然来到茂名读书已经有三年多了,可是对于茂石化的了解说起来真的很少。平时,只是听别人说茂石化很厉害,有了茂石化才有了茂名,自己并没有主动积极地去了解茂石化。但是,听了茂名石化物质供应中心李主任的详细讲解之后,我对于茂名和茂石化终于有了一个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听了李主任的课之后,我不仅对于茂石化的起源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对于茂石化生产的产品、产品的特点、产品的用途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听了李主任的课之后,我对于石油在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又有了深刻了解。这次的见习,给了一个让我深刻了解茂石化的机会。我也充分地利用了这次机会,好好地学习了茂石化的历史和生产过程。

(二)深刻认识到机械化在生产中的作用和管理

我平时都是生活在学校的象牙塔里面,很少有机会出去见习,就算寒暑假出去兼职工作,也是在劳动密集型的工厂里面做些手工活。在没有去见习之前,我对于生产机械化这一词真的没有什么概念。虽然通过教材的学习也知道现在的社会已经很发达了,很多的生产已经进入机械化生产,苦力已经渐渐退出生产环节了。可是,没有亲眼看到,亲身经历,我不能深刻体会到机械化在生产中的作用。来到茂名铁路运输公司,看到来来往往的火车在运输着各种各样的产品,可是,却看不到有很多很多的工人在现场指挥操作。一走进他们的信息楼,看到有几个工作人员在一个很大的电子屏幕面前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操作,我才明白到他们的这些运作是靠系统指挥操作的,已经进入半自动化了,所以并不需要很多的工人在现场进行指挥。而在现场的工作人员也不是去指挥工作的,而是通过系统了解到下面的机械出现了故障,下去维修的。再来到众和化塑集团有限公司,一个做编织袋的厂,年产3千万吨,我以为会有很多很多的工人在车间工作。可是,一来到车间,我知道我原先的想法是错的了。倘若大的车间,一排排机械有序的排放着,高速运转地工作着,只是有一两个工人在工作。看着这些高速运转的机器,我终于明白到3千万吨的产能是怎么来的了。现在的生产已经是机械化地生产,再也不是传统的人力劳动了。机械化的生产,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大大地提高了产出,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为企业的竞争提供了很好地保障。

(三)熟悉自己的产品和竞争对手

在见习的过程中,听了三家企业的主任,厂长的课之后,我发现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非常熟悉自己企业的产品,尤其是产品的特性,用途,优越性和不足。不仅如此,他们还非常了解他们的竞争对手,如竞争对手的产品特性,竞争对手的产出量,竞争对手采取了那些营销策略等。各位主任和厂长的经验之谈,很好地印证了老师教导的内容。在学营销基础理论知识的时候,老师教导我们在销售自己产品的时候,我们要非常熟悉产品的特性才能把产品很好地销售出去;在销售产品的时候,我们要宣传产品的优越性从而吸引顾客的眼球;在制定营销策略的时候,我们还要关注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我想理论与实践就是这样相结合的吧。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四)质量保证贯彻到实际生产中

第8篇

【关键词】医院医院管理管理创新

医院管理创新是新一轮医院改革及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医院管理大胆地进行管理创新,是当前医院必须解决的新课题。在实践中,无论是医院知识创新还是医院技术创新都需要经过医院职能逐步实现及多个环节的执行,这就需要医院管理者应用管理创新来作最后的协调和安排。笔者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医院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医疗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医院在观念转换的痛变中,面临生存的考验,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目前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经营活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需求严重不相符合,因而管理创新是医院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个医院如果没有经营创新意识、创新的战略及措施,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难以实现社会主义医院的基本功能。

二、医院管理创新的思路

创新思路源于创新的目标,医院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技术领先、优质服务,也就是为群众提供优质房效、经济、文明、便捷的医疗服务。欲实现此目标,医院管理创新的思路可从以下工作着手:

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力资源是世间最宝贵的资源,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优秀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对医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大的作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体现在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营造适合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氛围,以事就人,人尽其才,使组织的成长配合个人能力的发展,让组织目标与个人的目标有机地统一,激励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资,鼓励、奖励优秀人才在新的学术领域进行探索。

2、医院管理体制的创新。首先将医院内部机构设置权下放,不要求上下对口,应以保证中心工作为前提,减少层次、精简机构。其次将中层干部任免、考核权交给医院,重点考核院级领导班子,班子的好坏关键在“班长”,因此应重点管好“班长”。第三对工资、奖励进行总额控制,使医院有权进行工资奖励,充分调动医院员工的积极性。

3、引入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以病人的需求为标准,简化就医流程,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就医环境;建立长期利润观念;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走质量效益型发展的道路;适应环境、发挥优势结合与整体市场的整合营销观念;不断完善医疗市场观念;通过扩大对外宣传、开展义诊咨询活动、开设健康课堂等形式畅通传播渠道,有效扩大潜在的医疗市场。

4、品牌战略优势。品牌可为医院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为保护并不断扩大医院品牌的感召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精”。建立高起点、上规模的诊疗中心,形成更多的重点学科,同时注意发展重点学科的特色专业,全面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使医院品牌更具社会效能。

5、重视医院文化建设。管理是一种文化。以现代企业文化为参照,营建医院文化,提倡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团队精神的结合,建立医院整体利益至高无上的信念,将医院精神融汇于医院整体形象设计中。同时注意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医务人员的创新潜力、热情并付诸行动,这将极大推动医院医疗技术的发展。

6、加强对医疗风险的防范。医疗卫生事业是个高科技、高风险的行业。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及疾病谱和病种的改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风险呈现新的态势。防范要以预防为主,同时完善内外制约机制。

7、法律、法规、政策管理的创新:针对医疗纠纷上升趋势和医疗事故赔偿给医院带来的经济上的损失,考虑医务工作属高风险职业,应健全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建立医疗事故鉴定仲裁委员会,并将其法治化。另外应考虑设立强制性医疗责任保险。这些既有利于医疗事故的妥善处理,维护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医院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创新。应设立医院管理专业技术职称,这是多年来的一大空白,急需填补,减少管理者与临床争职称的现象,使管理者全身心地专务管理工作,防止“身在首营心在汉”。

8、用人用工方面的创新。这是制约医院发展的根本问题,用人没有自,想要的人才进不来,不想要的硬向里进,尤其近年来医院效益比较好,一些人蜂拥而至,结果是干事的人少,吃饭的人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如果经营管理跟不上,随着医疗市场的竟争日益激烈,医院就有可能面临着破产。因此,在中央政策范围内,要积极探索医院内部用人用工机制的改革,按照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环境。同时,不惜花重金引进一批医院有用的人才,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工作环境和创业平台,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薪水留人。卫生行政部门保留医院编制管理权,将人员的录用、调进、调出权交给医院,使医院能够根据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科学安排人员进出。一般来说,二级医院应大胆高薪引进博士生、硕士生和部分有业务专长的医学骨干力量,有计划的敞开引进正规院校医学专业大本毕业生,根据需要慎重选择医学院校大专毕业生,严格控制非正规院校医学生和非医学生的进入。

三、医院管理创新可能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医院管理创新难免与目的理念、机制、模式产生矛盾。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观,如低工资槁就业与高效低耗的冲突,以及垄断思想与服务意识的冲突将浮出水面。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但只要我们把握好医院管理创新的原则,建立健全医院管理创新机制,问题是可以得到妥善解决的。

1、合理设置医院组织机构。医院的组织机构是发挥医院管理功能,达到管理目标的工具。医院机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管理效率。医院的机构设置管理,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机构设置增加和撤并上,而应向科学化、正规化、规范化的目标改进。因此,在医疗改革深入发展和医疗服务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要重视对机构设置的原理和原则的研究,要科学、规范地根据医院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机构,减少层次,适当加强调节、监督、信息部门,充分发挥其工作效能,增强对医院的调节、控制能力,以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2、合理定编,竞争上岗。必须科学合理地定编、量化工作指标,做到岗位有人,人有指标。在合理定编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激发个人才能的发挥,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做到人人有责任、有目标、有压力、有希望。

3、科学量化指标。改革分配制度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按劳分配虽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但在计划经济时代,奖金制形式单一,过多强调补助的性质,人人抱着一个铁饭碗,极少数医师为了经济利益,干起了第二职业,有的甚至违背职业道德,拿药品回扣,收受红包,等等。因此,分配制度不改革,医院其他改革就难以进行。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量化考评体系和配套措施,按不同专业、不同技术岗位制定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标准。这样既5、转变服务理念,强化全体员工的市场服务意识从病人求医转变成医患双求。如今医院经营管理再不能停留在“等、靠、要”上,不要期望政府投入,向政府伸手也没有用。

4、医院一切工作围绕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医疗运行。医疗、保健、管理、后勤保障都要强化服务理念。将院内服务作为医院内部市场,院外服务作为医院外部的服务市场,全体员工确立市场服务意识,才能把医疗服务市场做好、做强、做大、做优,才能使计划经济下的被动医疗服务,即病人求医现象得到“改头换面”,让每个门诊、住院病人满意而归才能培养忠实的顾客,增加服务信誉感召力。强化员工的市场服务意识,必须进行市场营销培训、危机感教育、医护人员价值取向等观念更新,从而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医院生存发展“千斤重担大家挑”目标一致、协力同心才能最终赢得医疗服务市场。

总之,创新是时代的精髓,是民族的灵魂,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他的创新既来源于学习新知,更重要是来源于医院管理的实践。只有在不倦的学习中,不断升华自己的管理创新思维,才能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才能使你在管理工作中少失误、少走弯路,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易学明.拓展医院发展思路建设创新型医院[J].医院管理杂志,2006,13:5-7.

2、岳增文.论医院管理创新[J].医院管理杂志,:.

3、朱锡光孙梯业颜伟等.新世纪医院管理创新的思路[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4):427-428.[4]刘伦.医院管理创新全功略[J].中国卫生产业,2005(5):82-84.

5、王小才.注重医院管理创新,促进医院健康发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20-23.

6、刘文华.管理刨新促进医院全面发展[J].中国医院,2006,10(9):41-43.

7、马中立邹志康.加强医院法制建设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1):14-15.

第9篇

一、培训组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行培训会议精神,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经过培训使全体员工成为一支凝聚力强、能征善战、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优秀团队,经行党委研究决定,成立员工素质培训委员会,主任由××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同志担任,成员由行机关各部室、直属单位负责人组成。培训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管理部,办公室主任由××同志担任,成员由人力资源管理部、办公室、工会办公室、物业中心、科技处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培训工作的计划、组织、安排等。

二、培训重点

在当前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按照省分行党委提出的“创建学习型银行,争当知识型员工”要求,以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为目标,推行目标清晰,任务明确的分级分类培训。根据我行的实际情况,培训工作将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

1、对支行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的标准和要求,重点充实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知识、经济资本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等知识,加强对管理艺术、商务礼仪、 1

营销技巧、员工激励、企业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培训,强化领导方法和管理技能的训练,培养稳健的素质和创新精神,提高系统思考、驾驭全局的能力。通过培训,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方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效率。通过培训,提高支行高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使支行高级管理人员能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其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2、对优秀专门人才和后备干部的培训。加强对优秀人才和后备干部的培训,重点加强对现代银行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现代银行管理知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培训,强化对优秀专门人才和后备干部思维方式、管理理念、经营思想等的转化和培训,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科学工作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训,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文化修养的培养,人际关系沟通和对外工作协调方面的训练,培养一批未来能够担当高级管理和专业技术职务的后备中坚力量。为了加强对科级后备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将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出外进行拓展训练。

3、对基层营业网点负责人的培训。对他们培训重点是牢固树立依法合规安全经营理念,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培训,培养创新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加强对上级行经营管理理念、工作措施、政策的学习培训,加强营业网点负责人对现金管理平台、网上银行、国际业务、业务等新业务的学习培训,加强业务能力、社交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的技能培训,提高营业网点负责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提高其严格规范管理的自觉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4、对一线操作员工的培训。对全行基层一线员工以提高职业文 2

化素质为重点,以岗位培训为依托,强化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新业务、新技能的培训,拓宽职业技能、增强岗位责任意识。加强信贷、会计、客户经理等要害风险岗位员工的教育,牢固树立规范经营、遵章守纪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推行岗位资格制度。推行各个岗位的分级分类测试,进一步明确岗位资格标准,把取得岗位资格作为上岗的前提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上岗、在岗、转岗培训,搭建以岗位资格培训为基础的全员岗位培训平台。对经办岗位员工要根据业务发展要求,及时进行新业务新知识的培训。

业务一线的员工,全面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各经办岗位员工必须通过岗位培训考试,取得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通过在职教育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临柜人员要按照综合柜员制的要求,做到一专多能,熟练掌握会计、储蓄、出纳和计算机操作等综合技能,同时加强对电脑操作、客户服务、商务礼仪、新业务品种和业务操作流程的培训、以及防假反假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客户经理的培训,重点是加强对客户经理管理思想的转变,市场营销方法、营销手段和营销技巧的运用、日常客户关系的维护和管理知识和技能上,加强对企业管理、企业财务分析、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综合理财业务的培训、加强对银行规章制度的培训、商务礼仪知识和技能培训。

三、培训方式:

培训工作要从我行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培训方式,使培训既有针对性、目的性,又有成效性,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克服僵化的理论说教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取生动活泼的培训方式对全员进行培训,提高大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变“要我提高”为“我要提高”,从而增强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 3

1、集中授课。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都要针对培训内容进行一些集中授课,通过集中授课,使大家对概念性、理论性的知识内容能有系统性的掌握和了解,提高大家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集中授课还可以用较短的时间、花费较少的培训经费尽可能多地培训较多的人员。

2、专题调研。对高管人员、优秀专门人才、业务骨干为主体的核心人才的培训,要组织培训人员深入金融同业市场、客户群体和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把我部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课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有效措施,并总结经验在辖内加以推广,提高学员的思考、分析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专题分析。举办业务经营分析会、专业研讨会和座谈会,邀请系统内和社会上的知名专家学者对商业银行领域的前沿知识、信息资讯、市场趋向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中探讨,培养学员敏锐的市场意识和对前沿知识的追踪能力。

4、素质训练。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综合素质的需要,在中青年管理人员和青年骨干员工培训中要开展体格、品格、心理素质等内容的训练,引入体验式培训,每年组织他们进行拓展训练,增强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良好的品格修养、生活志趣和健康的体魄。

5、以会代训。各部门要结合本专业实际,要通过各层面、各专业会议,做好规章制度宣讲、贯彻工作,增强全体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提高化解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6、在岗培训。由于处在业务发展的关键时期,我行辖内工作任

务十分繁重,人员相对偏少,为了正确处理公学矛盾,我们将采用以自学为主和集中学习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引导自学: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部根据各时期培训重点,准备教材,制定出自学计划,由相关人员按照要求,对其内容进行自学。在此期间,写出学习笔记或按照规定的题目写出论文。

集中辅导:按照学习计划的安排,在适当的时候对受训人员进行集中,集中后按照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讨论,如现场给定题目和准备时间,由受训人员即兴发挥演讲;参加培训人员宣读自己的论文;每次组织3至5人就某一个题目各抒己见;播放相关资料,供大家讨论等。在集中学习讨论时可根据情况随时采用各种方式,必要时我们还可安排评委现场打分和营业部领导现场观摩。总之集中时,我们将较少采用考试方式,而更多的以讲演的方式来考核受训人员自学的成果,为的是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参加培训人员的语言表达与沟通的能力,通过培训增加凝聚力,提高执行力,增强竞争力,为我行的有效发展献计献策。

四、培训内容及具体安排

培训内容:常规业务、新知识、公司治理结构、行业形式分析、金融形势分析、经济形势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等。人力资源管理部对培训教材的选取将本着实用的原则,采用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成熟的教材,并且以后根据培训的需要与大家的需求,随时进行变更,目的是始终将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吸收进来。

具体安排:以职工夜校为平台,方式灵活多样;以城区、各县行为单位组织自学,培训对象:基层主任、会计主管、监管员、柜员、信贷从业人员,分门别类,做到及时学,所有员工应知应会,营业部

将组织巡讲团到各行巡讲指导学习,巡讲结束后统一组织出题、考试,检验学习成果。机关每周五2个小时时间,看录像或各科室新业务品种讲座,以会代训。科长、行长与时俱进,与股改、新台阶、环境变化相结合。

常规业务简要分类:

1、财务会计

培训内容:

(1)总行、省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文件;

(2)新财会管理系统、操作流程;

(3)新会计准则、制度;

(4)会计工作的重点和风险防控点。

(5)柜员业务培训。

2、信贷前、后台业务

培训内容:

(1)法人客户贷后管理、个人住房贷款操作、第三方存管业务操作规程。

(2)小企业信贷管理办法、小企业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操作流程。

3、国际业务

培训内容:外管政策、外币鉴别、外汇会计、国际结算和外汇产品。

4、银行卡

培训内容:贷记卡业务、银联国际标准借记卡(6228卡)业务、ATM操作和管理、网上银行操作和营销。

5、法律专业知识培训

培训内容:

(1)《新公司法》、《破产法》、《担保法》等;

(2)案件管理系统的录入和维护;

(3)法律审查及合规管理。

6、计算机相关知识及业务操作培训

培训内容:

(1)柜员业务操作培训;

(2)办公软件OFFICE知识及操作培训;

(3)计算机网络技术(路由器和交换机技术);

(4)服务器设备管理技术(DELL服务器、IBM服务器和联想服务器);

(5)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五、有关要求

1、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要切实转换观念,摈弃培训浪费时间、占用精力的旧观念,树立培训是的福利观念,真正把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花大气力把培训工作抓好,通过培训挖掘现有人才潜力。

2、建立培训档案。各部门要将培训组织情况、选用教材、培训内容、参训人员、考试成绩、培训效果等建立档案。同时要将整体培训情况报营业部人力资源管理部备案,以确保培训效果,达到提高员工素质,适应商业银行经营需要之目的。

3、制定措施,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培训情况将纳入机关部室业绩考核,每次培训由人事部门负责组织对培训情况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