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景观设计施工总结

时间:2022-02-08 10:19:31

导语:在景观设计施工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景观设计施工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画施工图;施工图设计;体育公园;制图规范;航向标

“画施工图”还是“施工图设计”?看似相同的事情在我看来,确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因为前者可能会使你成为一名出色的绘图员而难成为优秀的景观设计师。而后者却是有目的的设计过程,仍是需要脑力的付出和燃烧激情的创造过程。

自我参加工作以来,已参与了多个景观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幸运的是我所参与的景观项目,从方案的投标到施工图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我都经历其中。慢慢的对这一过程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而对景观施工图这一块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1 下面我结合一个项目设计的过程来逐步阐释我的观点

项目概况:独山堡体育公园位于天峨县新城区中心。总用地面积59023 平方米。用地内有一座孤山矗立其中,山体拔地而起、巍巍壮观。此山名为“独山堡”,独山堡体育公园因此而得名。公园在功能上分为大型活动区、体育运动场、器械健身、儿童游乐园、生态休闲、登山健身六个功能区,六个区域围绕独山堡山体,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的生态休闲体育公园。

景观设计主题:独山堡作为城市标志,将在顶上建一座球形观光塔,内部设计为观景台和展示厅,可以在上面俯瞰天峨县城也可以流览天峨的历史发展变化。设计构思以“溢彩明珠”为主题,昭示龙滩水电站给天峨带来的巨大变革与无限的发展空间,让这颗养在红水河源头的明珠放发异彩。

2 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的目的是让工人照着图纸将设计师的意图建造出来。所以画施工图的人首先应在自已的大脑里把它修建起来。因此施工图应具备通用性,即人人都能看得懂,所以画图就要严格按照制图规范来做,切忌心所欲的去画。 同时一套完整的景观施工图也需要景观、园林、建筑、结构、水、电多个专业互相配合下完成,并且要做到:一是各专业图纸之间要相互一致,自圆其说。二是每一种专业图纸与今后陆续完成的图纸之间,要有准确的衔接和连续关系。

一套完整的景观施工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2.1 总图部分:总平面布置图、分区平面图、竖向设计图、放线定位图、铺装设计图、种植设计图(包括平面、立面、剖面及苗木表) 、供电系统图(包括强电与弱点,需与专业人员合作) 、给排水系统图(需与专业人员合作)。

2.2 详图部分: 建筑物或构筑物全套施工图、小品设施大样图、铺装构造大样图、水景施工详图、道路与铺装场地详图(铺装设计图应表明铺装道路及广场的材质、颜色、及规格的搭配艺术)。要勇于创新,大胆做自己的设计。并注意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多选用一些环保材料,树立环保意识,做一名合格的景观设计师。

3 本人对景观施工图工作体会的几点总结,如下:

3.1 景观施工图实际上有别于建筑施工图,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无论参照什么样的标准,关健在于正确反映设计师的想法。我认为施工图是设计人员要告诉施工人员该怎么做,注意什么?其实施工图也就是用最条理得手法把你的设计表达给施工工人。如果图纸反映不清楚,一定要用文字来说明,有时候文字比图更重要。施工图提供给施工者的信息非常重要,施工图的设计者也很重要。

3.2 景观施工图是做好一个景观项目的重要环节。同样的设计理念,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是一个智慧的结合体。施工图很重要,设计是大脑,施工是肢体,都是不能缺少的。我刚做施工图时也有这样的矛盾,甚至于会因为施工图不好画而放弃了原本很好的设计,而后悔以前的“知难而退”。事实上以现在的技术,“不怕你做不到,只怕你想不到”。

第2篇

关键词 高职 模块化教学 园林工程技术(景观方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景观设计是一个发展非常快的新兴学科。自1858年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提出了“景观设计”这一名词之后,1901年美国哈佛大学开设了世界第一个景观设计学专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英国、日本等国家景观设计发展也较早,相当多的大学开设了景观设计教育。我国的景观设计教育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关于人才培养和教育的知识结构和侧重点也在不断的探讨中。2011年国家学科委员会正式将风景园林定为一级学科,确定了博士、硕士、本科和高职不同层次的培养模式,学科将会对大地生态环境、城乡建设和人居生存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依托专业发展的良好背景,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景观方向)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对于园林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就业零过渡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以培养专业技能为核心, 在课程设计上探索全新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1 课程的专业背景

1.1 专业特点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是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重点专业, 2006年8月专业引入一流设计企业泛亚开展联合办学。2008年又引进上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校企合作单位,实现专业结构性的转变。

在引进企业合作之后,联合济光、同济和企业的专业力量对传统园林工程专业进行专业改造。依托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发展的趋势,对教学技术、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确定培养目标为景观设计师助理,与同济大学形成梯度培养模式。

1.2 结合校企合作开创的课程特色

校企构建的桥梁型联合办学模式开辟了济光学院高职高专型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思路。企业为学校提供了富有工作经验的工程师、设计师、预算员等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开展课堂教学和实践技术教学。同时企业为专业实现“2+1”模式中的一年顶岗实践提供场地和工作岗位,将学生毕业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全部统一纳入到一年的顶岗实践中去,实现学质量和教学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1.3 结合“2+1”模式开创的课程特色

专业打破原有固定模式,建立“2+1”模式,开创了课程改革。专业开拓两个“2+1”培养模式,一个是以学期为时间节点的分段式培养模式,4个学期在学校,2个学期在企业;一个是以济光学院为主体,以泛亚国际设计有限公司为办学伙伴,以上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为定岗实习基地构成整个培养主体;形成了景观设计课群教学以泛亚设计有限公司为主体,施工设计与管理教学以上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为主体,济光学院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管理的培养模式。

1.4 模块化教学体系

结合专业特点,建立模块化教学体系,打破原有的由简单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形成的教学模式,建立六大模块化教学体系。在六大模块中,专业基础板块、基本技能板块、设计板块、施工板块是专业基本教学模块,“设计板块+顶岗实习”组合成为培养设计师的核心板块;“施工板块+顶岗实习”组合成为培养施工员的核心板块(表1)。模块化教体系的设置成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实现从毕业到就业的零过渡。

2 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内容

景观设计课是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上海市精品课程,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景观设计一、景观设计二、景观设计三和景观综合训练,贯穿了从大一到大三的三个学年。景观设计课程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做了很大的调整,突出模块化教学的特点,其中景观设计一作为设计技能的基础内容,其教学内容包括景观学概论、景观空间设计理论、景观元素设计理论、景观行为设计理论和景观生态设计理论。景观设计二是小尺度的小庭院景观设计、道路景观设计和广场景观设计,景观设计三为中、大型尺度景观设计,包括滨水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和附属绿地景观设计。景观综合训练在定岗实践中完成。构建的设计技能模块通过系统的调整课程,形成梯度学习、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这里以景观设计一为例,探讨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

2.1 课程背景

2.1.1 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特点

景观设计课程是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也是专业唯一一门贯穿整个大三学年,从学校到企业,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真实课题综合训练的一门课程。

景观设计一是景观设计课程的第一环节,与后续课程景观设计二、三和在企业完成的景观综合训练形成课程体系,课程是由景观设计原理转化而来,在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中,专业与企业、专家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多次论证,强调课程理论够用,突出技能的特征。

2.1.2 课程的教学目的

景观设计一的教学目的,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熟悉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景观设计的实践领域;二是了解职业岗位需求,明确景观设计的一般流程;三是为配套证书景观设计师(三级)理论部分进行辅导;四是为景观设计二、三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根据高职学生的知识背景与特点,培养学生景观观察、分析的思维方式。

2.1.3 课程性质与特点

第3篇

吊杆自起点到中点由短变长,排列有序,强弱渐变,体现了其对称及韵律的美感。结合以前城市系杆拱桥的建造实例总结,得到城市系杆拱桥景观设计基本原则如下:1)尺度合理,比例和谐。尺度是指建筑体给人的感觉与真实尺寸之间的关系,作为城市建筑应考虑其尺寸应与城市整体建筑群相融,在城市区如具有特殊标志性和纪念性的系杆拱桥,一般采用雄伟尺度,其他一般尽量采用亲切尺寸和自然尺度,使得桥梁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更好地融入城市建筑群当中。系杆拱桥的各个部分都应有适当的比例,从整体上看,拱、杆、梁的比例在空间上应协调。根据以前系杆拱桥在城市的建筑资料统计:对于简支梁系杆拱,其矢跨比在1/10~1/5;对于中承式连续梁系杆拱,矢跨比在1/6~1/3.5之间较为合适,边、主跨均衡合理的跨度比为1∶2.5∶1;对于下承式连续梁系杆拱,合理的矢跨比为1/8~1/5,边主跨比为1∶2∶1,这样就能使人在视觉上更为舒适亲切。2)协调统一与变化多样,融入城市环境。系杆拱桥的美观应与城市环境相协调,这样就能为城市增色,成为城市中标志性建筑物,同时由于城市美观取决于城市整体布局的协调以及建筑外貌上的个性变化,系杆拱桥应与城市建筑的整体风格协调一致,同时力求自身的多样,轮廓线性的丰富变化,为城市景观增彩。每个城市都有其特殊的人文背景,地方特色以及丰富的民族风情,所以城市中的系杆拱桥作为一种地标性建筑物尤其是旅游名城和历史名城,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人文特点和风土人情,以求将桥梁更好的融入到城市景观当中。3)韵律优美,结构对称。对于系杆拱桥,其吊杆平行分布,由两边向中间逐渐变长,连续变化,具有极强的连续韵律感,而多跨连续系杆拱中的拱肋曲线从拱顶至拱脚逐渐降低,到二跨后又逐渐提高,体现出其丰富的渐变韵律,更显生动活泼,产生奔腾跳跃的动感。作为城市的系杆拱桥,因通过对称来表达规律性并引发平稳安定的情感。系杆拱桥的对称主要有其在平面上沿桥面中心线的镜面对称,又有其在侧面时沿拱轴线的镜像对称,同时其立面上的镜面对称,不但简化了设计和施工,也体现了庄重和和谐的审美形态。

2城市系杆拱桥景观设计步骤

参考桥梁景观设计的一般步骤,城市系杆拱桥景观设计有如下几个步骤:1)了解建设机关对于所建桥梁的基本定位及该桥梁所在地区的整体规划,结合景观设计基本原则,考虑总体的景观效果及方案。2)通过实地调查,深入的了解该城市的文化背景,该桥所在地区地形,地物和水文特征,以及其他的桥梁调查结果,初步拟定可能实现的景观设计方案。3)通过试验比选,从技术,经济,美观上综合论证,选出更能符合城市整体规划的桥梁设计方案。4)系杆拱桥的景观的初步设计主要对系杆拱桥的结构,钢管拱和吊杆进行分析。5)对系杆拱桥附属设施的艺术造型,色彩,建材涂装,以及桥梁夜景照明进行景观设计。6)制订出总体景观设计的方案文件以及各细部设计的景观设计效果图,并展示系杆拱桥的效果且交付施工单位。

3案例分析

为了对龙井市海兰江大桥作系杆拱桥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并得到效果图,以此为例,探讨城市系杆拱桥的景观设计要点。1)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龙井市是中国朝鲜族最集中的区域和朝鲜族民族文化发祥地。近年来,龙井市大力发展民俗旅游,努力成为朝鲜民族文化名城,仁化村位于延龙图中心地带,为进一步拉近与周边城市的距离,兴建仁化海兰江大桥,以更好地建设成为朝鲜族特色村寨,海兰江大桥主桥长287m,在下部为连续梁桥的基础上,以景观设计为目的在上部加以新的装饰体系,使其成为当地一座集通行和景观为一体的标志性建筑物。2)设计原则。a.海兰江大桥是建于龙井市内的城市跨河桥梁,而龙井市是文化旅游名城,因此,该大桥不仅需要满足结构上的要求,其景观设计也是一大重点,所以该桥不仅应具有时代性,还应该考虑与该市的人文环境相符合,并成为该市的一道旅游风景线。b.必须遵循安全耐久,经济美观的桥梁基本设计原则。c.桥梁结构应该便于施工,施工方案安全可靠,施工所用建材必须满足低温使用的要求,由于当地处于东北地区,在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冬季施工。d.坚持可持续发展与城市总体相协调的原则,与周围建筑群相结合。3)景观设计方案。根据龙井市的城市特点,以及该地区的人文特色,朝鲜族的民族风格等,同时考虑到桥梁的跨度,以及和背景的结合程度,在七组景观设计的比选方案中,最终选定桥型方案为下承式系杆拱桥,以江面上的彩虹为主题思想,展现该城市的朝气蓬勃以及该民族对多彩生活的热爱。桥型设计方案:桥跨全长287m,为了使其与城市整体规划及周边建筑群相协调,既不张扬突兀,又体现其标志性,最终采用三跨下承式连续梁系杆拱桥,桥梁跨径分布为70m+147m+70m的方案,矢跨比为1/7,中拱最高点距桥面为20m,边拱最高点距桥面10m,符合尺度合理,比例和谐的设计准则。同时桥梁整体刚劲有力,拱圈线性柔和平顺,与城市建筑整体风格协调一致,其拱圈建筑涂彩以白色和红色为主,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使其融入到自然环境中,融入了民俗风情。桥梁各跨拱肋首尾相连,形成波澜起伏的连续拱形结构,具有连续的韵律,同时中拱较边拱高而大,又形成一种高低起伏的韵律,充满了节奏感,桥梁在平面,立面,侧面上镜像对称,让人赏心悦目。同时,整个建筑大拱与小拱相连,犹如一道道彩虹横卧在江面上。根据景观设计方案,为该桥所做景观效果图如图1所示。

4结语

第4篇

关键词:灾后重建;农村景观

彭州市磁峰镇位于龙门山脉中南段,彭州市西北部。距彭州市区33km,距成都市区70km。该镇辖11个行政村、1个场镇社区,全镇处于山区,居民区集中在地势最低的蒲新河两岸。

磁峰镇的景观规划设计背景是在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已经完成的基础上展开工作。规划设计原则:紧扣受灾群众的实际生活生产需要,统筹考虑好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在解决好群众的居住的同时,重点放在怎样解决好群众的长远生计。灾后重建规划同时体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高度融合,体现多样性、相融性和共享性,体现乡村风貌和地域特色。

1 灾后重建景观设计的侧重点

1.1 以保护还原生产用地为原则,保证农民生产利益

灾后重建,首要意义便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需求。起初依照规划原则,设计重点放在了突出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景观效果上。在中心地块“千亩荷塘”的中间河道两侧驳岸空间,布置了大量休闲步道、平台、亲水驳岸等公共空间,这是整个磁峰镇景观设计的重点、亮点,也是我们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之处。

1.2 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其次才是美观性

组团式住宅建筑的间隙,留足硬质广场以方便收获季节村民的晾晒需求,将有限的场地凑整,为村民提供容得下整村居民集会活动的广场空间。

1.3 低造价的设计方针

灾后重建,为受灾群众提供优质的住房、便捷的道路、合理的市政管线、大量的农业生产用地、灌溉沟渠等基础设施都是非常重要的。景观建设资金,均摊到需要提升形象的农村土地面积,其建造单价非常低廉。制定了以下设计方针:

1.3.1 统一施工材料。减少材料种类,施工单位就便于统计并且控制材料成本,对选购、运输的造价控制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相同的材料也便于统一施工手法,减少管理环节,集中施工人员管理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1.3.2 严格筛选植物种类。①乔木:选择价格低廉生长迅速的品种,例如,水杉、女贞、天竺桂、厚朴、油桐、枫杨、核桃树、杜仲、黄柏……同时,兼顾到落叶和常绿植物比例合理,大量运用慈竹、南竹、菲白竹等竹类植物,兼顾美观性和乡村特色。②灌木:选取蜀葵、黄馨、木槿、棣棠、杜鹃、美人蕉、栀子、蔷薇等零修剪型的灌木,甚至用到了油菜花、海芋这样的农作物来提升景观效果。③大量运用地被类植物:例如,蕨类、狗尾草、芦苇等,使用银莲花、小冠花、白三叶等开花型地被,减少草坪的面积。

1.3.3 运用当地现有材料。了解当地材料种类和供应方式后,采用了大量的卵石、毛石、竹制品等材料。

1.3.4 采用零成本维护。在选取极少维护的乔灌草品种的同时,设置一些居民门前的“入户小花坛”。把挑选开花植物品种的权利留给农户,让居民自己打理入口的小绿地,不仅解决了日常维护的难题,而且丰富了景观层次。

2 农村景观设计的侧重点

第一,农村景观的特色。农村景观应该是开阔、大视角,不是狭隘、微小的细节景观处理。就像用大尺度的画纸作画,要用粗的画笔来绘制。“粗狂”源于材料的选用,统一材料要有乡村的风味,对材料的施工工艺也要做到“不细腻”。

第二,农作物本身的景观价值与景观展现。在设计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影响景观视觉,更多体现在表现大面积的农田与村落。千亩荷塘景观、猕猴桃生产基地、金银花基地、葡萄园、黄秋葵示范田……它们充满了肌理的变化美,它们是结合人工与自然美的最优质景观。把这些美好的景色用最好的视线效果展示给游客,才是我们景观设计的重要课题。视线的引导,视角的遮蔽与打开,利用高差寻找最佳观赏平台……避免将设计停留在一片景观墙,一个亭子这种小尺度的着眼点。

第三,零散、不精确的景观场地用科学的编号系统梳理,现场照片结合设计效果图成为后期施工落实设计的技术支撑。零散、涉及界面大、不精确的设计条件,前期大量繁琐的现场调研是农村项目的特点。对分散无序的点位进行详细的系统编号,这也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前提。

第5篇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变化

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仍采用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且缺少植物景观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内容,学生很难想象出园林植物景观建成后的效果。虽然部分教师借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能直观、形象地展示乔木、灌木、地被等植物组合在一起的群落特征和景观效果,但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缺少板书,导致理论讲述和图片展示速度过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记忆。长时间处于多媒体教学的高度紧张状态,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僵化影响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国内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名称不同,内容也有差异。多数农业类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都以生态学、植物分类学为基础设置教学内容,缺少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教学中所强调的景观美学、空间构成等内容,同时存在着重视理论内容的讲授,缺乏对实验课、实习课等实践教学的重视。多数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实验、实践课程仍停留在写实验报告和实习论文等传统方式上,与“城市规划与设计”“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相关教学内容缺少联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课程体系的完善。

(三)具有园林设计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不足

杨学成等将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为6个字,即“引导—示范—实作”,并指出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具体的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一个教学过程结束后能够掌握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农业类院校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授课教师多具有园林、植物学、农学、生态学、林学、果树学、园艺学等专业背景,缺少园林设计专业背景,所以园林项目方案的设计水平与表现能力不是很强,授课中难以利用手绘形式或电脑辅助制图的方式来进行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具体引导与示范操作。多数授课教师都把“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视为园林植物教学的范畴,只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无法用图示语言讲解植物景观设计的内容。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授课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缺少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实战经验,因此实践教学中的很多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都是虚拟的,任务书中缺少对设计项目场地环境的界定,没有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阶 段的评图训练。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设计,课程结束后学生除了记住相关的理论知识外,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要领和表现技法掌握得较少。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严重脱节,导致很多风景园林本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独立承担复杂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只能完成简单的方案描图和景观建模工作。

二、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兼顾工科和农科院校课程教学特点确立教学新思路

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培养风景园林本科生的平面构成和空间构成的设计能力,这一做法对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农业类院校授课教师受自身专业背景的限制,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中对植物群落空间布局和平面构成讲授不够深入,学生作业显示在平面线条、空间安排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可借鉴工科院校的授课形式,在突出地形、道路、水系、建筑小品等影响景观规划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园林植物这种软质景观要素参与方案的平面构成和空间塑造,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植物只能成为景观“配角”的问题。

(二)基于“一课+三课”课程群重构教学内容体系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涉及植物规划、植物设计、植物种植及成果表达等4个方面,设计尺度包括宏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观的绿地景观设计和微观的植物种植设计。为了较好地完成课程作业,学生应具备场地规划、场地设计和植物种植设计能力。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中建立配套课程群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东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课程设置的特点,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与“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和“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等3门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了统筹安排。教学中以城市居住区为设计对象,在完成居住区规划、居住区场地设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居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宅间和宅旁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等内容,形成“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群建设的新体系。

(三)构建“网络+软件”教学平台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植物分类知识和空间塑造能力。为了进一步强化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植物景观的空间感知,课程组编写了一系列多媒体网络课件,同时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积极采用AutoCAD、3DStudioMAX、PhotoShop、SketchUp等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制图软件来完成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补充设计等各种过程。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不同地域、不同种类园林植物的组合模式和空间效果。授课教师在教学中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VR软件教学,以动态的方式展示不同类型场地、不同设计阶段的植物景观设计效果。虚拟与现实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设计的积极性,提升了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

(四)项目教学与基地实习相结合

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学院与哈尔滨多家园林公司和部门开展了密切合作,为本科学生的绿化实习提供了基地。同时,在教学中采用了4种项目教学方法。

1.虚拟项目法

在没有具体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多途径搜集居住区、道路、广场、公园、厂矿、机关等一些典型绿地的图文资料,编写相应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教学任务书,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中的要求,独立或合作完成虚拟项目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

2.真实项目法

授课教师将自己主持或在校外实训基地参与的植物景观设计项目作为授课内容的一部分,针对实际项目进行场地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补充设计等阶段内容的讲授,并安排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设计,使学生充分了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各阶段的进度安排和成果要求,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3.引导项目法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定期去广泛查阅国内外植物景观的经典案例,对比分析各经典案例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在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典型案例,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电脑和手绘形式进行植物景观节点的临摹,并以汇报的方式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案例的解读能力。

4.互评项目法

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验课的考评多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实习论文等为主要内容,这种考评方式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客观评价学生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能力,教师采用了互评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相互点评其他同学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增强学生对植物景观设计方案的鉴别能力与方案点评技巧。

(五)确立科研与教学互促共进的发展模式

在东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中,逐形成了“以研促改、教研结合”的发展新模式。授课教师申报了多项横向、纵向科研课题,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6项,授权专利3项,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科研成果。同时科研成果提升了授课教师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这种从教学中来,凝练为科研方向,形成科研成果,最终又将科研成果服务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耦合发展,促进了教学效果。

三、农业类院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精品课建设的成效

第6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地产商;景观管理

中图分类号:S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190-1

工程质量相接近的楼盘最终销售价格差距有的能达到百分之三十的差距,开发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使得景观最大限度地提高楼盘的附加价值呢·

首先,景观设计最理想的介入时间,是在总图规划过程中。在这个阶段景观设计的介入可以统筹整个楼盘的规划进度,避免重复施工与不合理布局。并且规避一些不适宜景观设计的规划,例如:住户窗前,高压线下等,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切身需要,合理安排活动区域。

其次,选择合适的景观设计公司。地产商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慎重选择,不可盲目崇拜国外景观机构:倘若与国外的设计师合作,就要在植物配置方面找本地的设计师。种植适应在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国外的设计师擅长的是西方园林的布局特点,对工艺要求高,尤其是装饰方面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本土设计师擅长的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人与自然浑然天成,讲究和谐自然。所以把国外和国内的设计有点有效地综合起来才会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目前多数成熟的地产商会选择有外籍设计师的国内优秀景观公司,一般单价为20-30元/m2,这样既可保证各阶段的系统性,又有最高的性价比,国内的设计公司设计单价相对较低,所以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应该两者结合达到平衡。

最重要的是对景观设计品质的控制。

概念阶段:这个阶段也被称为设想阶段。一般由主要负责项目的设计师根据甲方实际要求,参照当地的人文、自然风情拿出至少2套方案。

发展商应先为项目定位,明确客户需求、相应的景观造价等,同时在概念方案阶段应确定景观风格,发现规划中的不足和面对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设定合理的景观框架,主次分明,繁简得当,并考虑景观的均好性,解决好功能分区和交通流线,重点把握人流密集区的景观设计,增加景观的视觉价值,以有效提升销售业绩。

方案阶段:应由项目公司组织,一般由集团公司分管领导、项目公司负责人、规划设计部、总师办、建筑设计公司、营销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工程部相关人员及景观设计等单位参加。

1.设计方案与项目总体规划是否相符;

2.设计是否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3.结合建筑设计进一步评审景观设计是否合理,彼此之间风格是否和谐;

4.使用功能能否满足需要,功能分区、动静分区等是否合理;

5.交通组织是否合理,小区的出入口分级(主次)是否合理;

6.是否最大程度利用自然景观及原生植物;

7.景观设计公司是否已尽可能提供了多方案供比较;

8.绿化率等技术、经济指标能否达到要求;

9.配套设施与建筑关系是否统一,是否与营销承诺、楼书等文件相符;

10.是否方便物业管理和满足安保要求等;

11.别墅项目应考虑山体排水和花园分界;

12.泳池、水景设置是否合理等。

深化方案阶段:本阶段,设计大的方面和重要细节都应得以明确。

1.设计文件的深度是否符合设计委托书的要求,即方案的意图贯彻,如:有无符合要求的效果图、电子设计文本等;

2.合理统筹,建筑,景观,排水,供暖。供电之间是否有矛盾;

3.设计方案提出的调整意见是否得到改善;

4.园路设计是否满足消防要求,与建筑出口相互关系是否合理;

5.进一步审查交通组织的合理性,如:小区入口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考虑人车分流及满足物业管理需要等;

6.地下车库入口、自行车库入口、地下室采光通风井等位置与周围景观衔接的合理性、统一性;

7.综合管线、窨井盖、配电设备、弱电设备、煤气调压站、垃圾房等的景观处理是否得到综合考虑;

8.水景结构、园林小品的基础及设备、设施的位置、标高与有关管线、窨井位置等是否有冲突;

9.路灯间距是否满足照明要求,有无考虑节能;灯光的颜色、布置的位置及形式是否合理;

10.排水组织是否合理,有无喷灌系统;

11.水景效果,如:驳岸、动静等方面的处理手法等是否理想、到位及可行;

12.绿化植栽配置是否合理,品种、规格等是否符合要求;

13.总造价控制能否满足经济性要求,是否合理等。

施工图设计阶段:

1.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和规程,尤其是编制深度是否达到要求;

2.扩初设计评审提出的调整意见是否得到落实;

3.各专业设计之间是否存在互相矛盾,如竖向设计与综合管线、室内地坪、道路标高、室外附属建筑物、构筑物等之间是否矛盾:

4.各种主材及设备如:花岗岩、道路砖、路牙、木材、自然石、灯具、室外家具、喷头、水泵等是否合理选定;

5.各种节点构造是否需调整,水景有无考虑防水等专项措施;

6.假山、塑石的风格、体量要求;

7.室外家具、灯具的布置是否合理;

8.植物竖向层次等各个界面的配置是否丰富合理;

9.不同季节的景观效果是否得到充分考虑;

10.植物种(移)栽的季节和时间;

11.喷灌能否满足绿化养护要求等。

施工服务阶段:

1.应选择有经验的施工队;

2.在重要节点处有效控制:材料样板的确认,放样,大的形体的控制,植物选型等问题;

3.现场的把控和调整,力求每个角落都富有意境。

第7篇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城市道路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施工来说,一方面它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其严重影响着城市整体建设以及文化形象。所以,注意对于城市的基础建设以及文化、生活等的影响,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建设施工来说,这是一个重点问题。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建设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建设,还有对于其它方面的影响。但是,一个好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项目,不仅对于建设以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每个市民也是一件好事。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建设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总结起来大体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的建设设计部分不够详细,往往存在单一化的设计,没有特色和创意,没有把城市的活力和色彩表现出来。第二,城市道路绿化植被的种植与移栽过程中,考虑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过程中的移栽,以及种植的道路绿化植被特点不多,没有考虑生长适应环境等问题。这样在后期建设部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往往存在一定问题,整体建设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绿化建设施工部分与城市的地下管网、高空线路的架设相互影响,所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道的施工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尽量使得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与地下管网、高空线路之间形成的矛盾得以有效解决。

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重要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具有多重作用,从以下角度进行阐述:

从绿化角度来讲,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最直接的功效就是增加了城市的绿色面积和覆盖率。

从气候角度来讲,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主要以花草树木等植物组成,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我们呼吸的氧气;植物叶子的蒸腾增加空气湿度,吸收热量降低温度;增加遮阴的面积,从而局部地调解着城市的气候和大气循环。

从美化角度来讲,绿色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降低了车辆、人流的噪音,吸收尘埃,净化空气;绿色植物以各式各样呈现,美化着街景,衬托和改善着城市的容貌。同时,当司机看着美丽的街景时,能保持愉快的心情,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讲,每个城市利用绿色植物分隔与组织交通,通过诱导、指示作用保障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2、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及注意问题

对于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施工的重要一部分的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建设设计来说,要想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施工能顺利开展,同时又能保证建设施工质量,就应该在初始阶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工作。

首先,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应该进行调查和了解相关城市道路绿化施工路段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条件,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中才能尽可能避免相关矛盾问题的出现。施工地段、施工环境与施工条件的了解与调查,应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前尽可能的准备周全,主要包括相关绿化种植地区的土质情况,施工城市道路的绿化现状,绿化景观施工周围的管网,架线分布情况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城市道路绿化的设计与施工部分应该特别注意相关道路绿化景观中的分车带施工部分,道路绿化的中心环岛,道路绿化施工的林荫带,道路绿化景观施工中的行道树部分等。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设计中就能了解主要的设计主体,针对要实现的不同功能进行不断地改进,完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效果。对于不同功能的城市道路路段的绿化景观施工设计,以及包括相关绿化植被的种类选择,应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时进行有特点的区分。比如,在不会对城市道路主要功能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城市道路中的主要行道路段绿化植被,可以应用一些行道树进行绿化建设。绿化景观的施工在城市道路中有高空架设线路的路段过程中,耐修剪的绿化植物应优先考虑。考虑结合该路段的功能基础上,分析城市道路中分车带的绿化施工设计,同时,选择合适的草坪或者花木作为绿化植被或者景观,这是根据相关地下管道线路的分布情况而进行的选择。

第三,进行绿化景观施工道路行人的交通出行特征等问题。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才能更好地进行道路绿化植被的选择,力争做到美观大方,而且不影响城市道路功能,这样道路绿化植被才符合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另外,为了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效果,道路绿化植物之间的协调,还包括城市气候环境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植被生长情况的影响等,也应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时充分考虑。

3、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结束后的工作就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这是完全根据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情况而展开进行。

第一,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具体施工开始初期,为了避免出现一些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实际不符的问题,一定要严格审查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施工设计图纸。为了保证道路绿化施工的顺利开展,对相关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现象的清理工作也应该及时进行。

第二,在移栽树木以及植被的挖掘过程中,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应该注重树木植被的根部不受损伤,目的是为了能够保证移植栽种后树木能够成活。为了提高树木栽种成活率,应该有效控制栽种过程中的浇水量,以及树坑的深浅等。相关的防护措施应该在树木移栽时及时采取,比如,为保障树木的成活和安全可做一些固定支架等。

4、道路绿化养护措施

第一,为调整群落层次及生长势,应该合理地整形修剪,这样会较为容易形成植物种类的良好株形,从而构成相应的群体美的效果,有利于大方美观的效果形成。另外,对于植物共同生长生活的良好环境,修剪整形也是一种有效手段,能够提升生态群落的景观。

第二,考虑到植物群落的最好肥源是枯枝落叶,应该积极做好枯枝落叶及表土层的保护工作。许多微生物存在于表土层若干cm之内,营养物的加工者细菌都覆盖在表土层的枯枝落叶层。若去除这些枯枝落叶,则丧失相关的营养物,使得土壤肥力大大降低,影响到了植物的生长发育。

第三,在充分考虑符合植物生长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群体结构的合理调整,比如,及时的移植、调整、重新配置措施,应该在发现植物种类之间,上木、下木之间互相抑制、竞争、对抗的现象存在之后立即执行。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容易有规律地组织好各种植物,从而更为容易形成层次分明的人工生态群落。

第四,基于园林植物生态学原理,首先要弄清楚各植物的生长习性。包括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生长、发育及群落的结构层次,季相变化等情况,然后进行科学护管各植物的具体操作,从而使得养护水平不断得以提升。考虑到道路植物的立地条件差,环境恶劣等特点,科学养护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说,城市道路的养护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这是验证了“三分种,七分管”的说法,也说明了符合植物生态群落养护基本要求的重要性

5、结语

结合城市自然环境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的功能特征,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中进行道路绿化植被的合理选择。为了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效果,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标准进行规范施工,只有这样才可能进一步推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实验课程;教学实践

我国开设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的院校较少,发展起步较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研究。

1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课程脱节

园林景观设计的学习,需要多种学科大量知识的积累,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以艺术类院校为例,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虽然在审美方面有其独特的见解,但在植物栽培技术和园林建筑方面,基础知识却很少涉及。在艺术院校的园林景观设计课程中,只有一门课程涉及植物学,而且还是有关植物形态的课程,对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栽培技术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建筑学方面只有1节选修课有涉及到,没有专门的课程对学生的建筑学基础知识进行培训。不仅是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对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感到吃力,农林类院校、建筑类院校等开设园林景观设计课程院校的学生,也会受到基础课程脱节的影响,导致学习上困难重重。

1.2教学方法落后

在我国专业院校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课堂的教学还是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许多有关实验的课程,也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将简单的实验项目作为课后的作业留给学生自行去完成。这也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脱节,理论无法与实践相结合。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很多学生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中,逐渐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由于实验项目多数都是在课后完成,导致学生的试验项目多数都是独立完成,缺乏团队合作,作品的设计质量不佳。

1.3缺乏正确的引导

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中,会涉及到很多实践方面的内容,由于课堂时间紧迫,教师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讲解也过于简单。学生在实验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基本属于独立完成,而教师也只是对试验项目的设计给予一个分数作为评判标准。学生对于自己设计的作品存在的优缺点都不了解,失去了对未来努力的方向。

2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2.1课程内容的创新

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方面,要在试验项目开始前,详细讲解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相关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引用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再以教师的讲解为引导,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理论知识教学的重点内容不是对理论知识量的积累,而是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实验项目教学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条件,尽量以小型的设计为主。在进行大型项目设计实践中,最好是教师自身正在进行的真实项目,这种实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提高实际设计的能力。

2.2教学方法的创新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图片往往比文字更具说服力,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多媒体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可在课程开始前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在学生面前展现相关图片和知识结构图,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这门课程,完全通过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办法是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对实际的工程项目进行模拟操作,培养学生对空间氛围和尺度的把握,这是将理论结合到实践中的最优选择。如果无法进行现场模拟设计操作,还可以使用相应的软件,设计一个三维立体的施工现场,让学生通过软件模拟施工现场进行设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3采用项目分组制进行教学

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分组法进行实验课程教学。具体操作如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设计工程项目,并将设计的结果拿到教室进行集体评标,学生既扮演了投标人,又充当了评标专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3总结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学习才能取得进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因此,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不仅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进步,也对今后的研究与探索提供了相应的资料与依据。

作者:张慧芳 单位:石家庄农业学校

参考文献:

第9篇

将“人本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的“五化”方针切实落实到景观设计中,以高效、低碳、节能、环保、原生态等的设计思路对沿线景观资源进行整合、重组。

1.1景观设计原则与“五化”方针的体现

(1)安全性:将安全放在首位,改善行车视觉效果,提高行车舒适度,愉悦度,充分做到“以人为本”———人本化。(2)保护性:保护并且再现公路经过区域原有自然、历史、人文景观———人本化。(3)尊重地区特性:“大昆明”规划中的卫星城市(宜良、晋宁等)都具有独特的优势资源,在设计中加以提炼、升华,最大限度推动城镇发展,打造宜居环境———人本化。(4)科技性:本项目的景观设计,引入了国际前沿设计理念,运用了高新的生态恢复和造景技术,使得本项目的景观与公路工程本身及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相契合———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5)节能性:合理利用现有地形、合理配置植物群落、适时适地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使本项目公路从线形、造景充分展示节能型公路的魅力———专业化。(6)和谐性:通过绕城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氛围的营造,提升“大昆明”城市“投资软环境”的建设,推动滇中片区经济的发展———人本化。

1.2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措施体现

(1)互通式立交绿化景观设计。采用混合式的设计手法,突出生态形象为主题;以采取少量点缀观花、观叶灌木,不种植乔木不遮挡驾乘人员视线的手法。充分考虑立交的美观、使用者的舒适性,以及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合理利用环境景观,突出诱导栽植、标志性栽植和明暗过渡栽植,兼顾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的功能。(2)中央分隔带绿化景观设计。根据本项作为绕城高速公路的的特点,中央分隔带植物树种选择具有感观美、施工成本低、养护费用少、生长速度慢、对土壤要求不高、易成活,耐旱耐寒、抗废气污染、寿命长等经济实效的物种。采用绿篱式与间植式相结合的种植方式。(3)边坡及垂直绿化景观设计。根据景观分段情况、各段落土质类型的区别,结合生物防护,合理选用施工工艺、植物品种及植物配比方案,尽可能构建层次较丰富的复合型植物群落,兼顾边坡绿化的近期、中期和远期效果。边坡在兼顾坡面稳定的前提下选择常绿或是观花物种,且根据段落海拔、气候特点选择相应物种,避免了全线边坡景致单调的现象,以防止冬季无景可观。(4)路侧绿化景观设计。路基两侧绿化是沿公路主线两侧具备场地及需生态恢复的绿化带,与道路中央分隔带一起构成“二板三带”的基本结构形式,是连续景观线的辅助表现形式。设计通过植物群落的合理搭配,体现出绕城公路的路侧景观。(5)观景平台绿化景观设计。从景观构成的角度来看,观景平台本项目景观设计较集中、景观设置可塑性较强的部位,以安全、美观为前提,景观风格与路线的景观相协调一致;并结合地区的文化特色,营造风格独具的人文景观和休憩的环境。以当地乡土植物和花卉种类,将乔、灌、花、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用植物枝条颜色和花色进行搭配,加之季节变化,构成丰富多彩的四季景观。与外界的隔离均采用自然的“软性隔离”,种植乔木、竹类、灌木等营造良好的景观氛围。(6)隧道口区域景观设计。以大树营隧道、上清水沟隧道、三家村隧道、龙潭隧道为设计重点,其余隧道洞门设计通过材料的选择,从而达到低碳、环保的设计效果,三角区绿化以自然式为主,在有条件的场地,局部配以小品,提升隧道口区域整体品质。(7)取土场、弃渣场景观设计。根据土地资源的适宜性和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采取乔、灌、藤、草结合,以绿色覆盖为指导思想,绿化与美化结合的方式,提高取弃土场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在具备条件时可利用取弃土场作为公路绿化苗木的培育基地。

2景观设计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2.1生态环境保护设计原则

(1)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生态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2)“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为原则,并结合工程实际开发和利用环境,尽可能地改善和提高公路环境质量。(3)以贯彻预防为主要原则,加强设计中环境敏感地区或环境敏感点的避让(环境保护及生态环境敏感区综合分析图见图1)。

2.2贯穿整个环境保护设计中5个生态方面的设计

(1)跨河跨水源地路面桥面径流应急事故收集系统设计本项目所在区域为,金沙江和珠江流域交汇区图1环境保护及生态环境敏感区综合分析图域,水系比较发达,又处于昆明水源上游区域,路线跨过了众多的水系,同时区域内又有规划中的杨林工业园区,各种工业用原料运输车辆较多,发生危险品泄露事故风险较高,针对区域中的各种跨河桥,如通过设计路面桥面的径流收集处理系统将公路建设、运营所对河流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保护当地的水环境。(2)噪音防治工程设计通过设计噪声防护措施如:声屏障、隔音窗、防噪林等措施,让公路和沿线居民和谐相处。(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设计设计了环境保护应急事件的措施方案如桥梁、路基段设计应急事故池;预先设计应急预案、在管理中心设置应急管理措施等来保证道路的使用安全。(4)特殊环境环保工程处置方案设计本项目中的特殊地质环境为煤矿采空区,煤矿采空区对给公路环境的主要影响主要为水源枯竭,生态恶化,水循环破坏。在环保工程设计中针对经过采空区的道路的排水进行专项调查和梳理,做到专渠专排,同时加大采空区的复垦措施,使区域环境逐步改善。同时本项目中的特殊环境敏感点为南盘江,本路线多次跨越南盘江。环保设计中会针对跨河的桥梁设置合适的应急事故措施和施工措施已保证公路的建设和使用不想影响南盘江的生态环境和下游人民的用水安全。特别针对本项目中环境敏感点为抚仙湖,本路沿抚仙湖左所地区经过,抚仙湖是是云南省重点保护的高原湖泊,敏感系数高,保护难度大。环保设计中会遵循《云南省抚仙湖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避让和工程保护;同时针对次区域的跨河的桥梁设置合适的应急事故措施和施工措施已保证公路的建设和使用不想影响抚仙湖的生态环境和湖边人民的用水安全。(5)环保节能设计在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面均采用低耗能或者不耗能的污水处理工艺,如土壤污水处理工艺,同时于景观绿化相结合,既体现了国家环保节能的要求,又可以起到很好的景观效果。

3该项目中先进生态环保技术的应用

(1)使用先进的生物膜或者生物氧化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2)沿线设置中生活污水的综合利用,做到污水零排放。(3)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先进LED照明技术的合理使用。

4生态措施在景观设计中的效益分析

结合项目实例,生态措施在景观设计和建设中实施后,其景观多样性可得到保持与提高,自然景观类型作为景观基底的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整体景观生态质量可基本满足风景区规划建设的要求,从而达到改善现有环境和景观生态问题的目的。同时,景观稳定性得到保持,并增强了高速公路景观功能发挥,巩固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5景观生态体系

结合项目,总结景观生态体系结构图如图2。

6公路景观设计与生态规划设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