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心理分析论文

时间:2022-06-12 01:38:46

导语:在心理分析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心理分析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了,首先对我们的奥运健儿在本届奥运会上的优异表现高度赞扬;其次,我国进入了奥运后经济时代,全国掀起了全民健身的浪潮,无论是儿童、学生、中年还是老年,都积极踊跃的投入到健身的行列当中。但是光有热情还不够,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问题,不同的群体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地选择身体锻炼的项目、进行活动的时间、锻炼的强度等等,而且锻炼应该合理科学;最后,由于不同的群体进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机是不同的,本文正是以这个为出发点,通过对不同群体的心理效应进行分析,探索引发他们产生不同方式的身体锻炼的心理动机,从而为指导他们参加最有效的身体锻炼提供理论依据,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他们身体上和心理上健康和谐的发展。

Abstract:BeijingOlympicGameshascometoanend,weshouldspokehighlyoftheoutstandingperformanceofourathletesatthisOlympicGames;Thesecond,ourcountryhasenteredeconomiceraaftertheOlympicGames,NationalsetoffthewaveoftheNationalFitness,Whetherchildren,students,middle-agedorelderly

Hasapositiveinputtothelistoffitness.Yet,itisnotenoughtohavetheenthusiasm,italsoneedtopayattentiontoacertaindegreeofmethod,Differentgroupsshouldbe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theirownphysicalexerciseareasonablechoiceofprojects,sportstime,strengthtrainingandsoon,Exerciseshouldbeareasonablescientific;Finally,Thegroupsdonothavethepsychologicalmotiveforphysicalactivityisdifferent,thisarticleisthestartingpointforthis,tostudythepsychologicaleffectsondifferentgroups,leadthemtoexploredifferentformsofphysicalexercisepsychologicalmotivation,inordertoguidetheminthemosteffectivephysicalactivity,Theultimategoalistopromotetheirphysicalandpsychologicalhealthandharmoniousdevelopment.

Keywords:PhysicalexerciseEffectExercisepsychologyMentalhealth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健康一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们现在不单单只追求着身体上的健康,心理健康也已经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并逐渐成为生活中的主导因素。那么什么是健康?什么又是心理健康?可谓人云亦云。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成立时,在其中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健康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话题,多少年来人们在不懈的努力着,研究它,创新它进而完善它。健康包括两部分的内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由于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起心理健康,这就使得对于它的研究尤为重要。

心理健康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概念,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人们进行身体锻炼不仅仅是为了使身体强健,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能愉悦心情,陶冶情操,使自己感到满足,最终完善自己的个性特征,在这其中,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不能盲目的从事一切身体活动,应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选择什么方式来锻炼,合理有效的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从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的互动关系、不同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以及产生动机的原因着手,对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进行进一步探索,为锻炼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身体锻炼与心理的互动关系

1.1学术界关于两者关系的理论假说

实践表明,多参加身体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还可以预防和治疗一些生理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炎、皮肤性疾病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并非就了解进行锻炼还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心理特征,例如情感、意志、认知水平等等,所以这里就引出了一个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

1.2身心的解释假说

1.2.1唯心论

该理论认为,唯有精神存在,对世界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心理事件的知觉基础上的,所假设的知觉基础的物质只存在于人们的精神之中。

1.2.2唯物论

该理论认为,唯有身体存在,身体才是一个真正的原子和分子的世界,而精神仅是一种幻觉。

1.2.3万物有灵论

该理论声称,精神控制身体,但精神不受身体的影响,精神活动引起身体现象,但物质事件不能引起精神事件。总之它认为灵魂使身体存在。

1.2.4副现象论

该理论认为身体事件引起精神事件。精神活动被看成是来自大脑的秘密。

1.2.5相互作用论

基本观点是,身体和灵魂、大脑和心理、物质过程和精神过程同时存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关键问题是,非物质的精神如何影响物质的身体和生理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心理事件。

1.2.6双面论

该理论指出,精神是大脑的特性,也是大脑的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精神被理解为来自大脑特别部分的自我知觉。

1.3生物学理论假说

第一种理论认为,身体锻炼引起的体温升高可使人产生短期安静的效果。该理论似乎有道理,但缺乏研究。

第二种理论认为,身体锻炼可以促使人释放儿茶酚胺,它随着度锻炼而增加。

第三种理论认为,身体锻炼可导致内啡肽的释放,这种物质具有像麻醉剂一样的效应,可使人产生愉和减少疼痛。

1.4心理学理论假设

第一种理论认为,身体锻炼可促进身体健康,使个体从中更多地获得竞争感和成功感,从而使自我效能得到提高。

第二种理论认为,锻炼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

第三种理论认为,锻炼可使人产生恍惚状态,它是一种“变更的意识状态”。

1.5存在的问题

以上各种假说都试图去解释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但都存在着片面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充分的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参加锻炼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愉悦一个人的心情,使其身心全面发展。以下是对不同的群体参加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研究。

2儿童锻炼的心理效应

2.1参加锻炼的动机

少年儿童参加锻炼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要锻炼身体,掌握运动技能,更多的属于一种从众行为。他们认为这个运动项目很有趣就会不自觉的参与进来,从身体锻炼当中获得一种愉。他们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导致内部动机的不稳定性,因此他们参加锻炼的行为大多是不自主的。

2.2身体锻炼与儿童的心理健康

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的黄金阶段,除了补充必要的营养之外,还要多鼓励他们参加锻炼,身体锻炼不仅能够促进他们的发育,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自尊。想像一下,如果一个儿童在要求参加某项身体锻炼时被拒绝,他肯定会心里难过,自尊心受挫,从而产生自闭心理,不利于他的成长。

2.3身体锻炼的坚持性

大多数儿童对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不会只局限于某个或某几个锻炼项目,因此会出现中途退出的现象,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退出不代表他们不继续进行身体锻炼,而是他们的注意力转向别的身体活动中去了,这种现象受儿童的锻炼动机、年龄、性别、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影响。

3学生锻炼的心理效应

3.1参加锻炼的动机

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一生最系统全面的教育,这个时期学生的各方面发育都趋于成熟,他们会自主的选择自己所擅长的项目进行锻炼,动机水平也逐渐稳定下来,对于他们的研究相对容易。我国对学生时期的心理效应研究比较关注,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身体锻炼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心理效应产生影响。

3.1.1身体锻炼与认知水平

研究表明,认知水平与身体锻炼有着某种规律似的联系,身体锻炼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能产生积极的情感,这些积极的情感可以减轻他们进行锻炼的焦虑、恐惧、自卑心理,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更好的投入到锻炼中来。

3.1.2身体锻炼与应激

随着知识数量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增强,无形中给了学生们极大的压力,他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他们常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中,所谓应激是指个体对应激源或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即个体认为所拥有的资源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并对其健康产生威胁。只有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他们才会全面发展。多进行身体锻炼可以使他们暂时从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活跃自己的思维,放松绷紧的神经,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消除疲劳,从而完善心理特征。

3.1.3身体锻炼与人格品质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学生参加身体锻炼可以达到实现自我的一种心理满足,在这个过程中要克服很多困难,如果他们能坚持下来就可以使意志品质加强,自信心树立起来,更驱使他们继续进行身体锻炼。

3.1.4身体锻炼与情绪

学生的情绪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老师的批评、考试的失误、知识的复杂等等,一旦这种情绪产生后,会持续很长时间,严重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而参加锻炼可以使这种不良情绪得到宣泄,使大脑充分放松,从这个情绪中解脱出来,从而维护心理健康。

3.1.5身体锻炼与人际交往

大多数锻炼活动都属于群体活动,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配合来完成。多参加体育锻炼可以结识很多新朋友,扩大自己的交友面,使人际关系越来越融洽。

4中年人锻炼的心理效应

4.1锻炼的一个现状

目前的研究说明处于这个时期的人进行身体锻炼的是最少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锻炼意识浅薄、工作压力大、家务事多、社会责任重等,这就使得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来进行身体锻炼,身体各机能都明显降低,不能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

4.2参加锻炼的动机

4.2.1兴趣的需要

中年人在工作之余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锻炼项目,既锻炼了身体,又满足了一定的心理需要。可以从百忙中找到属于自身的乐趣。

4.2.2审美的需要

为了给自己的老板或同事留下好印象,中年人通过多参加身体锻炼,可以保持一个好的体型,使自信心大增,通过锻炼还能提高自尊水平,使其有了主观幸福感,体育锻炼也就容易坚持下来。

4.2.3健康的需要

繁琐的工作使中年人的身心不能很好的发展,几乎每天都在一种紧张状态中度过,再加上来自家庭的压力使他们的身体条件每况愈下,而进行身体锻炼可以改善这种现象,延缓衰老,增进健康。

5老年人锻炼的心理效应

5.1锻炼的动机

人到老年后,无论是体力、脑力还是精力都明显下降,而且随着衰老的加剧,各种疾病也接踵而来。为了抵抗这些因素,他们会通过少负荷的运动量来缓解自己的衰老,这个时期的人们有大量的时间来进行锻炼,但由于身体机能的低下,应妥善的选择锻炼项目,还要注意安全,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延缓衰老。

5.2锻炼的注意事项

锻炼要合理有效,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项目来活动,锻炼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还要持之以恒,最后最重要的也就是安全第一,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其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6结论

综上所述,多进行身体锻炼不仅可以从生理上影响着人们,比如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还能从心理上作用于人们,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而且能够减轻或消除某些心理疾病,帮助个体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虽然我们还不能全面的理解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有规律的身体锻炼绝对有助于心理健康,让我们一起投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来吧!

参考文献:

[1]毛志雄,付舒,高亚娟.锻炼心理学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69-74

[2]刘鎏,唐旭.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综述[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2):50-52

[3]季浏,李林,汪晓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1):37-41

[4]马蔷,佟立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状况的相关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3):137-138

[5]李曼.简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7):77

[6]曾庆贺,张然.论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J].科教文汇,2007

[7]司琦.身体活动的行为科学理论综述[J].体育科学,2007,27(9):72-79

[8]肖磊,林泰昌,陈作松.儿童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J].福建体育科技,2003,22(4):20-22

[9]任波.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型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644-646

[10]李金平,徐德均,邓克维.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5):1505-1507

[11]郭英梅,仇银霞,侯选莉.浅析中年人体育锻炼与其心理健康[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19(2):48-49

[12]毛志雄,高亚娟.大众锻炼领域心理学研究的演进(一)[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32-37

[13]武晓兰.老年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探讨[J].黄山学院学报,2008,10(5):121-124

[14]范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27(6):114-116

[15]李响.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效应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8):132

[16]刘芳.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6):93-95

第2篇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上拥有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社会竞争。学生的就业心理对其就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对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医学生招生人数以每年10%~50%的速度增加,这必将极大地增加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尽管我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还严重不足,但由于地区分布、队伍结构、用人机制等问题,现有医疗机构人员数量趋于饱和。然而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医学本科生有很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医学生不愿意去。民营医院大多采取人才租赁形式,为办出特色,尽快显出效益,愿意聘用大批离退休专家或向大医院租借,对培养大学生不感兴趣。

二、对医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

1.自傲与自卑

随着国有医疗机构的扩编增岗、民营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疗机构迅速增长,对高校医学生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同时,部分学生由于对医生的职业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自我感觉良好;加上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过高的期望,导至这部分学生在择业时认为自己什么工作都能胜任,好高骛远。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表现为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2.焦虑与恐慌

毕业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轻重不一产生各种焦虑心理,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特长,利于自己工作的单位等,一些专业性强或内向或成绩不佳,能力一般或临近毕业单位仍无着落的学生,表现的更为焦虑。调查显示,34.7%的优秀学生焦虑的问题是能否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单位;86%的成绩不佳的学生焦虑的是没有单位选中自己怎么办;来自边远地区的同学为不想回本地区而焦虑;恋人们为不能继续在一起而焦虑;89.8%的女同学为有些用人单位“只收男性”而焦虑;还有一些大学生优柔寡断,竟因不知自己毕业后向何处去而焦虑。

2.嫉妒与攀比

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同时,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比,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拿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标准,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

3.积极与消极

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医学生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一方面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参加卫生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无形中给家庭经济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贫困的学生。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参与竞争,参加“双向选择”,为争取到就业的机会,与不同学校的毕业生激烈竞争。同时,他们的择业心理从整体上讲也趋于理性,能够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改变观念,先就业后择业,树立自主创业的美好愿望。然而,有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三、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从就业指导入手,改变就业观念,正视现实

学校要把就业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改变常规的教育模式,区别医学生与其它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差别,形成医学院校独特的就业教育体系,切实研究出适合医学专业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课程。建立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基地,有计划、有组织、有定点地为毕业生实习提供保障。建立校院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就送到有专业教学能力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去,专业课教学在临床一线实施,这样有利于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保证基础。

2.从积极的心理调适入手,振奋精神,增强信心

调整心理首先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的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通向成功的起点解决医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对策是使其学会自我调适,主动、自觉地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协调,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

3.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及时排除不良心理情绪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激情。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把就业教育融入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中得以启发,把自己的兴趣与社会生活、与未来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转移不良的心理情绪,调整认知偏差,建立客观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积极向上的认知系统,以有利于就业顺利进行。完善防御机制,及时调控,合理宣泄,辩证分析,适当转移。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积极参加心理咨询,预防因就业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3]陈烈.医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调适[J].南华大学学报,2005,(3):107-109.

第3篇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心理原因;教育措施

考入地方性院校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是中学时不爱学习、懒于学习的学生,或者是接受能力差,虽经努力,仍成绩平平的学生。这些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于是就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可以休息了。于是贪图安逸,在学习上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不求进取,只等着早一天毕业,拿个文凭,有事可做就行了。

还有一些学生,中学时努力的方向是考上大学,上了大学后,原来的目标实现了,新的目标没有确立起来,于是漫无目的,不知道应该追求什么,向什么方向努力,无所事事,久而久之,便感到空虚、寂寞、无聊,学无兴致。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努力学习呢?

首先,要帮助学生尽快确立高远的志向,使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努力的方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论什么学校,不论什么专业,只要你勤学苦练,有真才实学,将来都可以成为某一行业、某一方面的佼佼者,都可以大有作为。要使学生领悟到,自己的未来常常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你把握好今天,你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其次,让学生懂得学习历来就是很艰辛,甚至很苦的,不下苦功,轻而易举就想学有所成是不可能的。正由于如此,古人一惯以“苦读”、“苦学”来教育年轻人在学习上要肯下功夫。只有不怕吃苦,肯于吃苦,能够吃苦的学生,才能取得好成绩。

其三,帮助学生订好学习计划。努力的方向、目标确定以后,还要做好学习计划。没有学习计划,没有具体的行动,再好的愿望也不会成为现实。在帮助学生确定学习计划时,既要有远期的、中期的,更要有近期的。尤其是近期的计划,一定要具体明了。

在地方性院校里,不喜欢所学专业的学生为数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进入地方院校的学生高考分数普遍较低,他们无可奈何不得不选择他们并不想上的大学和专业,于是也就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其次,是一些学生一心要上重点大学、一流大学,结果来到了地方院校,事与愿违,于是长期处于消沉沮丧的情绪状态中,萌生不了学习的兴致。第三,是有些学生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填报志愿的,而是屈从于家长、亲友、老师等的意见,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第四,是有的学生填报志愿时觉得某个专业很时尚、很好,但入学以后,才发现这个专业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有趣,那么美好。

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热情,热爱学习,乐于学习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面对现实。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现实中,就会受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关键是要能够面对现实。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现实,那么,我们就改变自己。也就是说,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横下心来,顺应现实,努力学习。

其次,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学习中形成的,是可以培养的。没有兴趣,经过努力可以培养出兴趣。要产生兴趣,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深入进去。不深入进去,了解的只是某一专业、某一学问的皮毛,自然就会觉得没有多大的意思。如果深入进去,了解了深层次的东西,就会觉得它是很有意思的,甚至奥妙无穷,于是就容易产生兴趣,就会从无兴趣变为有兴趣。可以说,那些对某一专业,某一学问有浓厚兴趣的人,都是对该专业、该学问深入钻研过的人。

第三,取得成绩,激发兴趣。人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绩,有了成功的体验,人就容易在哪些方面产生兴趣。为什么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普遍学习兴趣比较浓厚,甚至很浓厚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良好的,甚至优异的成绩,使他感到骄傲自豪,而这种骄傲自豪的情感引发和强化了他的学习兴趣,使他越学越想学,越学兴趣越大,形成了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的良性互动。

第四,学校也应该拓宽专业面,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学习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比如,在专业设置上、在课程设置上、在选修课中,都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设置一些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课程,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学习需要,从而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学生谈恋爱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地方性院校的大学生由于缺乏高远的志向和学习的兴趣,谈恋爱现象就更为普遍,更为突出。在大学生的恋爱中,虽然不乏真诚相爱者,但也有相当多的大学生的恋爱是缺乏诚意的。他们或者是出于盲从,看到别的同学谈恋爱自己也谈,或者是空虚、寂寞,用谈恋爱排解孤独、惆怅。对于这种现象,虽然无法避免,但要加以教育引导。

首先,要使他们懂得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为谈恋爱,荒废了学业,一无所成,实在可惜。

其次,要使他们意识到大学生应该有更高的人生境界,恋爱是人生的重要内容,但不是人生的全部,也不是人生的主旋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不在于恋爱,而在于学习、工作、事业。只有恋爱,没有能力,没有工作、事业,爱情也不会稳定、持久。

第三,要引导他们在恋爱问题上不要盲从,也不要用恋爱排忧解愁。“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一个大学生没有自己的主见,盲从别人,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这是很可悲的。同样,不甘寂寞,为了排解孤独谈恋爱,自欺欺人,不仅是很不道德、很不负责任的,不仅亵渎了爱情的真诚性、纯洁性,而且也很容易引发其他的纠葛和麻烦。

第四,要使他们尽可能地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努力做到不因恋爱而影响学习。让他们领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道理,懂得真正的爱情在于心灵的沟通,在于志同道合,不在于整日卿卿我我,形影不离。甚至为了不影响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减少双方见面的次数。

大学里上课时间少,作业少,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多,于是就有不少学生乐道于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的活动。这些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甚至很差。但由于他们好多是学生干部,与老师的接触较多,关系较密切,于是好多老师在评定成绩时,常常对这部分学生手下留情,否则这部分学生不及格者不在少数。

还有一些学生,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满脑子只想挣钱,不想学习,挣钱的兴趣比学习的兴趣大得多。于是在校园里做生意,忙得不亦乐乎。学习反倒成了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事情。怎样避免和克服这种现象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要让学生懂得大学里上课时间少,作业少,课余时间多,正是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的大好时机。应该珍惜这一大好时机,勤奋学习,最大限度地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其次,要让学生分清主次。曾说,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意思是说,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和任务;学生首先应该保证学习好有关的功课,然后才去参加各种活动或勤工助学。也就是要分清主次,不要喧宾夺主,不要因参加学生组织和社团的活动,或者因做生意赚钱而放松了学习。

第三,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不能因为一些学生参加学生组织和社团的活动,或因做生意赚钱就可以经常迟到早退,甚至随意旷课。也不在评定成绩时对他们“高抬贵手”,而是与大家一样,一视同仁,严格要求,以使他们重视学习,认真学习,耐心学习。

高校扩招以后,毕业生越来越多,使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地方性高校由于学校层次低,知名度小,社会评价不高,学生整体素质欠佳,以及老专业不吃香,新专业实力不强等原因,使毕业生的就业就更加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有必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就业思想,排除对就业的过度担忧。

首先,要转变就业观念。地方性院校一般都远离大中城市,地理位置普遍比较偏远,交通、信息都比较闭塞,学生也主要来自当地,学生的思想比较滞后,在就业观念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为严重,好多学生和家长仍然把就业目标盯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上,使就业的范围狭小,竞争更趋激烈。所以学校要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扩大就业视野,积极主动地到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到乡镇就业,甚至自谋职业。

其次,要找准位置。地方性院校的学生要敢于面对现实,正视自己,找准位置。如果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在就业上总是与一流大学、重点大学的学生攀比,挑肥拣瘦,那么就很难就业。如果找准了位置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就业就比较容易了。

第三,要相信自己。地方性院校的学生虽然头上没有重点大学、一流大学的光环,没有耀眼的招牌,但毕竟还在15%的范围内(按国际惯例,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与那些未上大学的85%的同龄青年相比较,毕竟有着明显的优势。那些没上大学的青年好多都可以找到工作,都有事可干,都可以自食其力,难道上了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地方性院校的毕业生就无事可做。所以,要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古训,只要转变就业观念,敢于面对现实,正视自己,不挑肥拣瘦,那么就一定能够比较顺利地就业。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与老师的教学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现在好多地方性院校在职称评审中重科研轻教学,甚至把评职称简化为评科研,教学被完全地边缘化了,出现了在课堂教学上,上好上坏一个样,上与不上一个样的现象。在课时津贴的分配上,也只考虑数量,不考虑质量,结果是导致了好多教师责任心不强,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教学效果差,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致,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既抓学生,又抓教师,从学与教两个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陈(文-心).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曾文星.青少年的心理与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第4篇

【摘要】目的探讨未婚先孕女性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41例未婚先孕女性(研究组)与41例已婚孕妇(对照组)采用自拟性生活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87.8%感到有明显精神压力,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偏执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未婚先孕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有较大的影响,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关键词】女性;未婚;妊娠;心理健康

Aninvestigationonmentalhealthystatusofunmarriedpregnantwomen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mentalhealthystatusofunmarriedpregnantwomen.Methods41unmarriedpregnantwomen(studygroup)and41marriedpregnantwomenweretestedwithselfdesignedsexuallifequestionnaire,symptomchecklist90(SCL90),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and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theresultswereanalyzed.Results87.8%womenofstudygroupfeltobviousmentalstress,theirscoresof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ensitiveness,anxiety,depressionandparanoidweresignificanthigherthanthecontrolls’(P<0.05or0.01).ConclusionUnmarriedpregnancyhasmajoreffectsonthewomen’sphysicalandmentalhealth,whichshouldbepaidattentionto.

【Keywords】Woman;unmarried;pregnancy;mentalhealth

近年来,受西方“性解放”思想的影响,青少年中婚前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未婚先孕导致的身心问题已不容忽视,我们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5年3月~12月在某院门诊连续就诊的未婚先孕者为调查对象。入组标准:(1)未婚,有性生活史,无生产史;(2)停经30d~70d,经妇科检查、尿妊娠试验及B超检查等确诊为怀孕;(3)年龄在15a~30a;(4)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5)知情同意并愿意加入本研究;(6)排除患有严重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者。共入组41名,平均年龄(21.6±3.8)a,平均孕期52±18d。随机抽取已婚初次怀孕女性41名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平均年龄(22.4±3.2)a,平均孕期(54±19)d。两组平均年龄、平均孕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采用自拟性生活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1]、焦虑自评量表(SAS)[1]、抑郁自评量表(SDS)[1]对入组者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1)性生活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性生活史,包括初次年龄,与性对象交往时间及感情等;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精神压力程度。(2)SCL90每条按0分~5分评定,分析9个症状群因子分和总症状指数,总症状指数≥2为精神异常。(3)SAS按焦虑症状“很少有”至“绝大多数时间有”分别记1分~4分,分析各指标和总分,总分>50为有焦虑。(4)SDS采用4级评分,按抑郁症状出现频度分别记1分~4分,结果分析同SAS。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性生活调查结果(1)性生活史:平均年龄研究组(19.3±4.2)a,对照组(21.8±3.4)a,两组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与异往时间:研究组2mo~6mo5例(12.2%),6mo~1a22例(53.7%),1a~2a10例(24.4%),>2a4例(9.8%);对照组为1例(2.4%)、12例(29.3%)、15例(36.6%)、13例(31.7%),两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对性知识了解程度:研究组一无所知4例(9.8%),一知半解32例(78.0%),了解5例(12.2%);对照组分别为6例(14.6%)、27例(65.9%)、8例(19.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3)精神压力:研究组重度精神压力6例(14.6%),中度19例(46.3%),轻度11例(26.8%),无压力5例(12.2%);对照组分别为2例(4.9%)、4例(9.9%)、13例(31.7%)、22例(53.7%),研究组精神压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2.2两组SAS评定结果研究组SAS总分(48.91±7.36)分,对照组为(39.94±5.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研究组重度焦虑12例,轻、中度24例;对照组分别为3例、14例、24例。两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性(χ2=6.46,P<0.01)。

2.3两组SDS评定结果研究组SDS总分(52.71±6.81)分,对照组为(42.9±4.31)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t=5.79,P<0.01)。

2.4两组SCL90评定结果比较,见表1。

表1两组SCL90评分比较(略)

注:*P<0.05

表1显示,研究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本研究表明,未婚先孕者中度以上精神压力达60%以上,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躯体不适、敏感、偏执等,这与傅改玲、王文敏等[2,3]报道结果相一致。怀孕作为一个应激事件,对孕妇的心身可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原因为:(1)在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念里,婚前并未被大多数人所接受。(2)未婚先孕者多数还不存在结婚的成熟条件,因此,对胎儿的“去留”心存矛盾;此外,对堕胎的恐惧、怕以后不孕不育,也是导致心理负担增加的重要因素。(3)由于未婚先孕者多数年龄较小,没有经济来源,因此堕胎或手术所需的费用也是造成心理负担加重的原因之一。(4)由于未婚怀孕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使得她们对周围事物感觉敏锐,反应强烈,情绪易激动,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

为了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作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1)普及和加强性知识教育,使之了解未婚先孕对身体及心理的影响,了解避孕方法。(2)实施心理减负,对未婚先孕者进行心理辅导,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伦理道德观。帮助其克服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困扰,尽最大可能减轻对其心身健康的损害。(3)做好妊娠终止后的心理护理,由于多数未婚先孕者需要堕胎,因此,做好妊娠终止后的心理护理尤其重要。应针对患者的自卑和羞怯心理,选择个体化心理护理方式,充分保护患者的尊严和隐私权;以理解、关爱、尊重、同情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以协商的、建议性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护理方案,增强患者的认同感,提高患者的合作程度和适应能力。

总之,未婚先孕对少女的身心健康有较大的影响,需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7~131

第5篇

【论文摘要】老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其生理、心理均有明显变化,易患许多疾病,因此了解老年期的变化特点,及时予以心理护理,能提高生活质量,使其愉快度过晚年生活。

【Keywords】oldagethepsycho-analysispsychologynurses

【Abstract】oldageisalifespecialtime,itsphysiology,thepsychologyhavetheobviouschange,easilymanydiseases,thereforeunderstoodoldage

thechangecharacteristic,promptlygivesthepsychologytonurse,canimprovethequalityoflife,causesithappilytopasstheoldagelife.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世界人口老龄化已日趋明显,这已成为21世纪各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全世界大于60岁的老人已达6亿,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亿多人,为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5,80岁以上的人口达900余万。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环境的改善,躯体疾病得到良好的救治,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老年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实现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生活适应能力的下降,身体状况的减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因此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1老年人的特点

1.1老年期认知变化:随着年龄增长,感知觉的适应性变化最明显。表现为视力明显减退,出现所谓的“老花眼”;听力下降,尤以70岁以后明显;味觉、嗅觉、皮肤觉在60岁以后都有明显下降;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均减退[1];思维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质量和脑细胞数减少,萎缩,思维迟缓。但现实生活中各国政府官员和大中型企业中的决策者大多是50岁以上,甚至70岁以上的老人,表

明思维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虽然思维速度逐渐变慢,但可以用经验、技能或专业知识来弥补。

1.2老年人的社会变化:由社会人变成自由人,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短期内可能不适应,随之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消沉、郁闷、烦躁等。

1.3人格的变化: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经济保障两方面。由于权势的失落而诱发的孤独感;由于子女关心照顾的较少,或失去配偶等因素而导致的孤独和苦楚。适应性差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趋于被动,依恋已有的习惯对新环境很难适应,拘泥刻板,速度减退,趋于保守。

2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2.1焦虑紧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躯体各器官功能减退,易患许多慢性疾病,由于对身体健康问题的担忧,惟恐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给家人带来烦恼,给自己带来痛苦而焦虑,紧张不安,甚至夜不能寐,食欲不振,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躯体疾病,造成恶性循环。

2.2抑郁:由于离退休后,社会角色的转变,一时难以适应,认为自己对社会、对家庭没有贡献了,成了社会、家庭的负担,而导致抑郁,也有的丧偶后,一个人独自生活,子女都忙于自己的事务,对老人缺乏关心、照顾,老人长期生活在孤独与寂寞、单调等待之中,久而久之,便觉得生活毫无意义而导致抑郁,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也有的长期生活在躯体疾病的

折磨之中感到生活没有希望而采取自杀行为。

2.3沟通障碍、人际关系紧张[2]:老年人由于脑组织萎缩,脑细胞减少、脑功能减退而导致智力水平下降,记忆力减退,敏感、多疑、爱唠叨,对人不信任、斤斤计较等,造成与家人及周围人沟通困难,人际关系紧张。

3心理护理

3.1确立生存意义、正确对待身体的变化: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年人也一样。老年人应客观地意识到岁月不饶人,要正确地对待身体的变化,要定期体检,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不要抱侥幸心理,麻痹大意,欺人自欺,延误治疗;也不要被疾病吓倒,要坦然面对死亡,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认真地过好每一天,不仅应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3.2保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这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愉悦心情,又可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在退休之前先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工作,认识到退休是将工作岗位让给青壮年,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社会发展,避免“养老金死亡”。退休后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

余热。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使生活丰富多彩。

3.3生活规律、适度脑体劳动:让老年人学会安排规律的生活与合理的作息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体质状况有选择性、有规律地进行运动。

包括跑步、打球、爬山、太极拳等体力运动,下棋、打牌等脑力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延缓大脑功能的衰退,有效地延缓记忆力的减退,思维能力和精力等高级心理功能的减退。

3.4家庭的和睦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础:老年人常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家人的关心、爱护和照顾,因此子女应经常与老人沟通,遇事与老人商量,使老人得到应有的尊重,丧偶的老人独自生活,会感到寂寞,因此子女应理解老年人求偶需求,支持老年人的求偶行为,满足老年人的愿望。

总之,老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是身体及心理极易出现问题的时期。因此应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变化特点,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变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及时治疗慢性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使之愉快地度过晚年。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心理护理;康复

突发性耳聋亦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1~2天内听力减退,甚至发展到严重的耳聋。其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清,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变态反应、听神经炎、自身免疫、代谢紊乱及内耳压力突变有关。突发性耳聋发病率为5/10万~20/10万,多为单耳患病,双耳患病占7%~10%,双耳同时发病占0.2%~2%,目前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1]。突聋给患者造成了生活上及心理上的不便和痛苦。1998~2005年在对117例突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缩短了治愈时间。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17例,为我院1998~2005年的住院突聋患者,其中男66例,单耳聋62例,双耳聋4例,年龄30~58岁,平均44岁;女51例,单耳聋48例,双耳聋3例,年龄29~49岁,平均38岁。在药物及高压氧治疗同时,对其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1.2方法首先了解患者发病的诱因及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认知情况,向患者讲解耳的解剖特点、功能、疾病的转归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患者了解此病的预后情况,从而初步解除心理上的负担。

1.2.1心理支持及指导突聋患者平均年龄35~46岁,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存在着社会、家庭、工作等方面的压力,受到工作紧张、生活节奏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因人施护,注意与患者的非语言交流。心理学家指出:信息交流=7%语言+38%语调+55%面部表情[2]。护理人员要注意自己语言的整体效果。与突聋患者交流时注意力集中、态度诚恳,并不时加以点头及手势,以增添语言的力度,使患者消除不信任感及消极心理。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长期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及情绪调节能力。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及指导,解除患者的身心痛苦,使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促其早日康复。

117例患者中,有78例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给予突聋伴高血压患者合理药物指导及心理护理,休息、劳逸结合;病室内保持安静;加强心理护理,避免一切可使患者情绪激动的不良刺激;遵医嘱给予各类降压药物、监测血压、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应用扩血管药物告诫患者起卧和各种活动动作要缓慢,保障患者安全。突聋伴糖尿病患者按医嘱规定的治疗,按时就餐,按时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认真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基本了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自觉配合治疗,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1.2.2饮食指导对于突聋患者,饮食很重要,做到饮食规律,且以清洁、易消化、少油腻为基本原则,增加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1.2.3行高压氧治疗前的护理交待患者应穿棉质的内衣、内裤、外衣、外裤,避免穿化纤及腈纶质量的衣裤,减少静电的产生,防止在高压氧治疗时发生爆炸,降低危险的发生。

1.2.4出院指导详细交待出院注意事项,患者认为住院期间应用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治愈、好转,出院后不注意按时服药、休息、饮食、受凉、劳累等都会影响疾病的恢复及转归,导致复发。患者出院后1周后随访,了解患者的情况给予一定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促使其早日康复。

1.3结果本组117例突聋患者,经药物及高压氧常规治疗,同时对其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后,出院之前复查电测听,42例恢复至正常,40例患者听力部分恢复,35例听力无改变,治愈率35.9%,好转率34.2%,无效率29.9%。较1998年之前的突聋患者,治愈率及好转率提高了约5%,缩短了治疗疗程,对促进本病患者的痊愈起到很大的作用。

2讨论

现代医学已进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心理学不但使医务人员在许多疾病的病因、病理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更使其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上取得了有益于人类自身的进展[3]。面对突发性应激事件,人们一般会出现“惊吓-否认-侵入-不断修正-结束”这样一个典型的心理反应过程,但当突发事件超过患者心理承受的极限或心理反应过于强烈,就会出现生理和精神上的病理性变化[4]。因此,每位医务人员都应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的知识治疗和护理患者,帮助其解决紧张心理,解除患者身心的痛苦,促其全面康复,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护理时应注意:(1)语言规范,尊称患者姓名,查房时向患者问好,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做到请字开头,谢字结尾;(2)表情规范,面带笑容,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及良好的沟通技巧,接待患者及做各项护理操作时,语言、语气、语调恰当,善于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感到亲切友善;(3)仪表规范,形象端庄大方,衣帽整洁,戴工作牌,坚守岗位;(4)行为规范,经常巡视病房,护理工作做在前,及时更换输液,降低病房噪音,接听呼叫器及时,主动协助患者日常活动[5]。为患者提供便捷、舒适、全程、全方位服务,营造一种充满人性、人情味的,以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6]。

【参考文献】

1姜泗长,顾瑞,王正敏.耳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36.

2杜鹏.ICU综合征的防治与护理.护理杂志,2002,19(1):27-29.

3杨瑞,李亚洁.创伤病人的心理学效应及心理护理.护理研究,2004,18(7):577-579.

4StroebeM,SchutH,FinkenauerC.Thetraumatizationofgrief?Aconceptualframeworkforunderstandingthetrauma-bereavementinterface.JPsychiatryRelatSci,2001,38(3):185-201.

第7篇

1.墨守成规观念制约管理创新。在企业经营中,由于管理人员的观念陈旧,无探索精神而导致创造性思维障碍,如管理中缺发乏实验新观念的资源与支持;功能性的“缺乏远见”的思维方式;害怕批评;害怕失败;害怕冒险;抵制变化墨守成规;对创新采取消极态度及眼罩式思维方式,制约了管理创新的进度,使许多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萎缩沉沦。

2.盲目创新裹胁了管理创新的初衷。许多创新成果不切合企业经营实际,而是采用一些华而不实的辞藻、纸上谈兵的文章、故弄玄虚的技法来博取“功名”;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刻意“创新”,摒弃了传统、移植或嫁接的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拼凑一些看似先进,实则落后或无法运行的方法称之为“创新”等等,这些伪创新势必影响我国管理创新活动的顺利发展,裹胁了管理创新的初衷。

3.配套措施不全使创新成果运行困难造成短命。许多已获奖优秀成果,因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或经营运行过程中的不协调而无相应的配套措施,导致成果运行困难或难以维持而短命。

4.宣传推广不力导致了管理创新的资源浪费。获奖成果的宣传力度不够,创新成果的经验交流欠缺,导致常有相似内容的成果出现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二、管理创新成功的对策研究

论文毕业论文

1.正确的创新观念是管理创新的必要条件。在环境不断变化中,企业的衰退首先开始于企业的领导集团。这种衰退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集团只面对过去,而不面向未来;只习惯于常规决策,而不敢面对挑战性问题;只愿意同持传统观念的人在一起工作,而不愿意接受具有新思想、新文化的人。领导集团陈旧的观念,必然会或早或晚、或快或慢地导致整个企业的衰退直至倒闭。所以必须更新企业领导集团沉旧的观念结构和管理行为。第一,企业领导集团要努力开阔视野。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管理信息和动态并善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行为和管理方法。第二,要有超前意识。企业领导集团要积极参与创新,全力营造一个适合于创新的气氛和环境,激励全企业员工的参与意识。第三,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明确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推行企业发展的两个驱动轮缺一不可,必须协作运行,甚至有时管理创新创造的效益要大于技术创新。所以建立奖励机制时不可厚此薄彼。特别是管理创新的启动者往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并要承担比技术创新大得多的风险,因此,企业应设计出一个合理、明确和及时的激励机制,以鼓励创新行为。第四,要建立管理创新的预算计划。因管理创新过程中,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对重大管理创新立项课题,建立可行性分析和批复制度,确保课题经费的及时到位,促进管理创新课题的顺利完成,以利创出更大的效益。

2.正确理解管理创新的内涵,处理好创新与应用的关系。管理创新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企业运行中发生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新矛盾,从人员组织、管理流程、管理技法、管理程序、管理制度等多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重组,采取继承、学习、借鉴、开拓和创新的办法,创造出一套适合本企业运行的管理方法。要明确,“创新”不一定非要赶时髦,不一定非要带上流行名词的帽子,只要它是从实践中来,又可以回到实践中去。我们就应该承认它,鼓励它,哪怕它可能只是一种简单的做法和理念。创新如此,应用更应如此,从目前来看,有的单位不具备创新的内外部条件,应用成熟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仍是十分必要的管理进步的捷径。因此我们不能一哄而上,一提倡创新企业就必须都创新成果,而成熟和优秀的应用成果就“低人一等”变成一无是处。要提倡“简约、朴实”也是一种美,要明确衡量成果的唯一尺度是成果的效益,而不是成果的复杂或时髦的程度,所以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运行状况来确立管理课题,正确认识应用与创新的关系,明确应用与创新是知识发展内部矛盾的表现。

3.明确创新程序,完善配套方案。在创新方案的运行中,如何保证创新的成功和生命力,本文认为建立完善的创新配套方案至关重要。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内外部沟通交流,与内外部环境相融洽,不断接受和采纳外部新构思。其次要将创新看成是整个企业的任务:建立有效的交叉职能联结;从创新的早期阶段开始,企业所有部门都要一体化地参与创新。同时要配备关键人物,包括有影响的项目倡导者和管理守门人,保证创新方案的顺利进行。

4.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巩固和推广工作。在我的管理创新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管理成果。如邯钢的“成本倒逼法”、由于企业的宣传到位,政府的大力支持,做到了家喻户晓,掀起了全国企业学习邯钢的活动,为许多企业管理创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但也有一些优秀成果,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中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由于宣传、推广力度不到位,未引起企业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足够重视,而成为昙花一现,导致了人力和资源的浪费。所以在开发创新成果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优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宣传工作,并要稳扎稳打,做到发现一个,宣传一个,推广一个,充分挖掘每一个优秀成果的潜力,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尽量避免管理上的重复探索,避免人力、资源上的浪费。因此,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服务”意识,增强与各专业管理口的沟通。对成果的实施进行系统内和系统外的跟踪调研,争取各专业管理口的支持和领导的支持,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各种媒体加大对成果的宣传力度,提高成果的影响力,起到典型引路,学习推广的良好效果。

三、结论

社会在发展,市场在发展,企业也要发展。而发展中就会出现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新问题。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要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用发展的思维、发展的眼光来解决出现的问题,要用积极的态度,敢冒险的精神向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挑战。在激烈竞争中,谁胜谁负关键在于创新,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之本。企业在经历了“生产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型后,适时转向“创新管理型”,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将创新体现于企业制度当中,更好地发挥投资者、经营者、生产者甚至消费者的创新积极性,才能取得企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传益:知识经济与创新管理.《党的生活》,2002.9

[2]赵志莉等: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河南社会科学》,2002.5

第8篇

公民心理障碍将是21世纪的忧患。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将是21世纪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如果他们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知识一无所知,缺乏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能力,那么,其将来在适应现代生活的过程中就必然会面临始料未及的困难。近年来,报纸和电台先后报道了教师打学生耳光,用刀片刮学生脸,发动学生给有过失的学生用墨水刺字等体罚学生的事件,一方面给学生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心灵和身体的伤害,另一方面极大地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通过对这些事的分析及反思,我们不难发现,除了部分教师的师德差以外,多数事件是教师因为情绪烦躁,不能自控所致,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若特说:“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我得出了一个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式和每天的情绪是影响学生气愤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可以是创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因此,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哪怕知识再渊博,学问再精深,也绝不是称职的教师。这一切都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诊治自己的心理健康,使自己百分之百健康,才有可能培养出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学生。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总主动地向学生施加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而且体现在对学生成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上,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1.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心理障碍

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尤其是喜怒无常的情绪状态常常会成为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一个人如果有了心理疾病,除了伤害自己外,还可能危及他人和社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角色接触的广泛性和长远性的影响。如果教师存在心理疾病,将给所教的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性和示范性对学生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这一点讲,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又将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如果教师时常带着情绪工作,把来自家庭、社会、同事、领导的不满转嫁到学生身上,使学生蒙受不白之冤;或在与学生交往中表现出过于情绪化,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掺杂个人的喜好,对学生进行讽刺、人格侮辱、习惯性谩骂,等等,都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2.教师的不健康心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怎么搞的,又有许多学生没写完家庭作业”。面对眼前的学生,我的愤怒,我的质问已无济于事,只有冷静思考该如何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所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心理不健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是可想而知的。由于前任班主任的不当教育,致使我班部分孩子撒谎、弄虚作假、拉帮结派……我深深地知道,如果单纯地抱怨、惩罚学生,学生的学习效率肯定不会有所提高,效果也不佳,学生依旧会我行我素,把教师的话当耳边风,师生对立,从而使教学“杯水车薪”。另外,教师的人格形象是学生做人的榜样,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决定了学生无法独立地辨别是非,只会直观地模仿,简单地看待问题。教师对待工作、对待学生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3.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

如果留心关注教师的闲聊,就会经常听到有老师以使学生害怕为荣,以把学生管理得服服帖帖为能。为达到这一目的,有些老师甚至不择手段,讽刺、挖苦、罚站、打骂、体罚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无意中看到一个老师拿着板凳腿在猛打一个孩子,我问:“怎么了?”老师气愤地说:“不写作业,家长也不管。”我拿过那孩子的作业一看,是呀,一学期快结束了,作业却做了不到三分之一。我问:“早干吗呢?”老师说:“我天天要,她不做,我有什么办法。”我说:“算了,已经这样了,何苦呢?”“考试不及格,影响总成绩怎么办?”说着又朝孩子打了几下。此类老师的心理是健康的表现吗?在教师的这种心态下,很多学生形象地把师生关系比作猫与老鼠、警察与小偷、老虎和兔子、留作业的工具和做作业的机器,等等。这足以证明师生关系存在着问题。有一个说明连带责任的典故:“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教师主观上不想毁了孩子,所以千万不能让孩子客观上因我们而毁。

心理学研究证明:教师的性格特点对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慈祥的教师懂得关怀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形成活泼、向上、合作、宽容的良好个性;冷漠的教师由于缺乏对学生的理解关爱,学生与教师之间形同陌路,常常会我行我素,自私淡漠,缺乏热情;暴躁的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耐心,常常会使学生的自尊受到严重伤害,使学生经常处于戒备状态,有时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担惊受怕,产生抵触情绪。一天我因学生作业问题很生气,随口叫学生马某上讲台,本意是给他当面讲讲,谁知他看我起身连忙抱头,不仅他如此,学生任某也这样。我问:“你们干吗?”其他学生则大声说怕老师打,听后我无言了。怕老师打,可见老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有多深;学生或者察言观色,以至于形成口是心非、玩世不恭的不良个性;而自卑,缺乏自信心等不良情绪同样也是暴躁型教师教育管理不当的产物;教师的偏爱往往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嫉恨……因此,教师要自觉

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心理健康人才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教师是学生健康教育除家长之外最直接、最主要的医生。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开展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健康教育,培养心理健康人才,是广大教师的责任。

1.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积极开展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每位教师都应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增强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提高解决学生问题的策略水平,并注意维护自身的心理和行为健康,减少日常教学行为的伤害,杜绝心灵施暴并有意识地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要像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身体一样关心学生的心理,而且把这种“关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教师要完成这一任务,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心育能力。心育能力包括许多内容。比如:全面了解和深入理解学生的能力,与学生充分沟通并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能力;对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鉴别的能力,确定心育目标并设计、实施心理训练活动的能力;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能力等。要具备这种能力,教师的心理首先要健康,用健康的心理准确地为学生把脉诊治,正确区分正常与异常,并对症下药,正确引导,及时让学生的心理获得健康,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教师是学生的直接心理医生

当今教育的发展决定教师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者,还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心理保健工作,也许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但教师绝对是学生直接的心理医生之一。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心理的辅导和咨询工作,就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会向社会输送有心理障碍的人才,马加爵就是典型的例子。每当听到这类触目惊心的消息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疑问:我们的学生有如此脆弱的人格,如何肩负起21世纪振兴中华的大任呢?所以,教师要明晰自己肩上的重担和使命,努力提高自己,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为社会培养健全的公民。

总之,一个不注重健康教育的学校是对社会、对家庭、对学生不负责的学校,一个不懂得健康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没有竞争力的民族,只有重视学生健全而健康的心理教育,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郑红.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

[2]刘艳.教师心理健康浅论.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

第9篇

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一样,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也伴随着与之相关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在继承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基本思想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且体现出鲜明的时代背景。如近年来的新福利经济学、地区主义、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环境优先等新贸易保护理论关注的对象不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更关注政治、社会、环境等综合问题,更强调人、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具有强烈的人文化导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隐蔽性。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支持

为了使贸易保护措施“合理”、“合法”和更具隐蔽性,西方贸易保护论者积极寻求和提供理论依据。因此,与此相关的贸易保护理论,便成为新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一)新福利经济学

新贸易保护主义为什么日益具有表面的合理性?增进国民福利是其最大理由。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家认为,单靠自由竞争不能达到最大的国民收入量,需要国家干预。国家对边际私人纯产值大于边际社会纯产值的部门征税,使经济福利增加,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1939年卡尔多提出了福利标准或补偿性原则的问题。此后,希克斯、西托夫斯基等人对福利标准和补偿性原则问题继续进行探讨。新福利经济学继承了庇古方法论基础和“最大社会福利”原则,但指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未必存在于现实中,因为增加一部分人的福利的同时可能意味着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为此。新福利经济学提出补偿性原则,即增加社会福利允许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只要增加的福利在补偿损失之后还有剩余。政府在其中应采取适当政策使受损者得到补偿,如对受益者征收特别税、对受损者给与补偿金,使受损者保持原有地位。补偿原理在美国贸易政策上的实际运用便是在立法授权总统或贸易代表降低关税的同时,又设立了某些“保护”条款或免责条款。

(二)地区主义新贸易保护理论

这种理论以蒂姆·朗和科林·海兹为代表。蒂姆·朗和科林·海兹认为自由政策存在着自身固有的缺陷,在当今世界环境下,自由贸易政策所带来的问题比其期望解决的问题更多。例如,自由贸易政策本欲提高经济效率,增加就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但带来的却是过度竞争,导致全球失业人数的增加,居民平均生活水准的下降和世界经济增长的缓慢。又如,自由贸易政策本想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增加世界经济蛋糕的规模,并认为这一结果一旦产生,世界便可能有更多的东西分享,其中的一部分会流向贫穷的国家,缩小世界不平等现象,但带来的却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为短期利益掠夺性开采资源,廉价出口,国家通过削减社会开支来鼓励出口,造成相对贫困的扩大。再如,近20年来,世界环境的急剧恶化与自由贸易政策导致的全球贸易迅速扩大,以及自由市场自身没有能力把环境损失计入贸易成本有着重要的关系。由于自由贸易政策存在着缺陷,因此要实现经济、公平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就必须放弃自由贸易政策,由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所取代。

他们认为,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后,既可以利用本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福利,又可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为使地区经济发展,实现贸易平衡和保护世界环境,一国需要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三)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

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学说源于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价格均等化说。他们认为,国际贸易是因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导致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所引起的,但是国际贸易反过来也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他们认为,国际贸易最重要的结果是各国都能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使各国的要素价格趋于均等。以劳动力这一要素为例,假设有甲、乙两个国家,甲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稀缺,即在甲国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会较低,资本的价格会较高;乙国劳动力稀缺,资本丰富,即在乙国劳动者的工资会相对较高,资本价格会相对较低。如果两国之间没有贸易往来,处于完全隔绝状态,则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将是最低的。若存在自由贸易,甲国将会集中优势力量生产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并用以交换乙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交换的结果会导致甲国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增加,劳动力价格上升;反之,资本密集型产品需求相对下降,资本的价格会相对下降。如此反复下去,在国际贸易的影响下,各国生产要素价格会自动趋于均等。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的提出最初并未在贸易保护方面得到运用,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出口事业的迅速发展,西方各国国内主张对这些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该理论就成为西方工业国进行贸易保护的理论工具。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莫里斯就是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倡导者,他认为,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欧美等发达国家也持有这种观点,据美国经济政策协会机构估算,仅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议的签订就使美国失去50万人的就业机会。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受到低增长和高失业率的困扰,增加了大工业的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1993年发展中国家将近1/3的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的配额制和其他非关税壁垒限制。

(四)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

由于近20年来全球工业化加速,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以及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导致诸多国际公约的产生。各国政府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希望政府通过对自由贸易政策的干预,实现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在此背景下产生了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它主要表现为借保护环境为名来限制商品的进口。其主要论点是:由于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采取保护措施,限制对环境产生威胁的产品的进口。同时,企业要将保护环境所耗费的成本计入产品价格之内,这就是环境成本内在化。事实上,进口国还主要采用以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为核心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健康安全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评析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基于人文化的贸易导向

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通过生产实践活动改变着自然,通过劳动过程来完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然而,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物质资料的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因此,为了使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人类必须学会预见人类行为对自然界的影响。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环境优先论就是倡导人们保护环境,当贸易的发展威胁到环境的时候,要优先考虑环境。绿色技术壁垒就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用来贯彻其理论导向的重要手段。一些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借口,凭借其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制定了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措施和高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环境质量标准,以此来作为市场准入条件,限制竞争对手的产品进口。例如,2005年欧盟以保护环境为借口,颁布了《欧盟电子垃圾处理法案》,将保护环境的成本计入电子产品的价格之内,从而提高了电子产品向欧盟出口的价格。根据中国有关部门的初步调查显示,由于该法案的实施,中国对欧盟出口约120亿美元的机电产品被拒之门外。

新贸易保护主义倡导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近年来欧盟等发达国家推出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是全球第一个有关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生产商以及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的要求。SA8000标准在童工、强制雇佣、健康安全、联合的自由和集体谈判权利、报酬、管理体系等领域内提出了最低要求。如在报酬方面,要求工资必须达到法定和行业规定的最低限额,并在满足基本要求外有任意收入;在工时方面,要求企业保证工作人员的正常休假时间等。SA8000劳工标准,将贸易和社会责任标准挂钩,一方面可能会起到促进人类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可能会对自由贸易产生极大的限制

在传统贸易保护理论中,不论是16-17世纪的倡导货币、贸易差额论的重商主义。还是20世纪的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传统贸易保护理论、政策的导向均是为了维护保护本国的贸易顺差地位,确保本国贸易经济的良好发展。而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由贸易政策开始延伸到对方国家的社会政策,甚至政治政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贸易人文化倾向让贸易平台承载着贸易中的环境、经济、福利、代内与代际公平等诸多因素,追求非贸易利益使得知识产权、环境、劳工标准等问题成为焦点,并有着不断扩大的趋势。事实上,将贸易和社会、政治等非贸易利益挂钩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非贸易利益问题,但可能使新时期的贸易保护看起来似乎更合乎常理,从而混淆了问题的本质。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衡量公平开展国际贸易的尺度

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保护环境、保护劳动者工资水平和就业、保证地区经济发展等观点,都一致认为无障碍的自由贸易已经不再是一种公平的贸易。当今国际贸易要公平开展必须有一套衡量的尺度,如劳动力价格均等化理论认为,目前在劳动力市场上就存在极大的不公平性,发展中国家低劳动力成本和发达国家高劳动力成本之间的竞争导致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存在大量的逆差,因此要采取贸易保护干预,制止这种不公平的开展。

那么,新贸易保护主义所推崇的公平贸易尺度是否真正合理?事实上,新贸易保护主义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从本国的劳动生产率、技术水平、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出发,来确定世界范围内开展公平国际贸易的劳工标准、环境标准、产品质量标准,这种公平贸易尺度的本身就有失公平。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ZC)下辖的大部分技术委员会(TC)与分委员会(SC)的秘书一职均为西欧各国所担任。被认为协调世界贸易秩序的第一大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其决策也大多受发达国家成员的左右。

可见,发达国家的公平贸易尺度最终还是以维护自身利益为标准的。目前,这种尺度只对发达国家有利,而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实质

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从根本上削弱甚至使对方丧失国际竞争力。其主要表现在:通过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等削弱对方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通过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发展中国家丧失高附加价值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设置动植物检疫标准、劳工标准等。使发展中国家丧失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