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3 03:29:50
导语:在民众文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山东龙山文化;生存环境;考古研究
研究古代人类生存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现代社会更好的认识人类生存、发展等诸多问题。考古遗迹的研究是最直接的历史证据,近几年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通过考古遗址点附近的水系、地貌、植被等能较好的反应出山东龙山文化时期民众的生存环境。龙山文化是海岱文化的重要组成,考古研究表明其当时的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文化都处在海岱文化的鼎盛时期,在中国史前文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1 山东龙山文化的自然环境
山东龙山文化目前已经发现的考古遗址多分布在河岸湖滨和浅山丘陵地带,这符合了早期的人类社会以农业为主的特点,在这些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水源充足而且土壤肥沃,便于耕种,同时丘陵和湖滨地带也能从事狩猎、捕捞和畜牧,是古代人类理想的栖息地。而从各个遗址已经出土的文物来看,当时的农业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并形成了以家禽饲养建立起来的畜牧业为主的经济,从墓葬出土的动物骨骼来看,鸡、犬、马、牛、羊、豕六中最主要的禽畜都已经具备,其中以猪为主,狗、羊、牛次之,而鸡和马则较少。家畜的大量繁殖也说明居民生活环境温润。孢粉分析结果显示山东龙山文化的早期植被非常茂盛,早期的植物还发现了环纹藻类,这种藻类只能够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存。子而在滕州庄里西遗迹发掘中还发现了人工培育的水稻,种种迹象表明山东龙山文化早期气候温润,自然环境非常舒适。而到后期,云杉、冷杉、松树等针叶林分布广泛,说明原始的阔叶林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充分显示出在晚期发生了气候上的变化,而在泗水尹家城遗址研究发现,5000a B.P.以后,扬子鳄的分布北界向南推进,而在上世纪30年代还在遗址的灰坑中发现了碳化竹节,也验证了气候变化导致了植被分布上的改变。
研究当时的全球气候可知,在距今约5000~4500年也就是山东龙山文化早期,全球气候湿润温和,水热条件较之前稍有下降,而到距今4500~3600年,气候略干,温度稍微上升,导致水分相对减少,草原植被得到发展。到达,山东龙山文化的晚期也就是距今约4000年时期,由于温度逐渐上升,降水量减少,湖泊沼泽水域收缩留下了大面积的肥沃土壤,比较适合农作物生存,在栖霞杨家圈附近发现的稻谷、粟也显示这一变化。研究发现,在日照两城镇遗址也就是山东龙山文化中期阶段,水稻在整个农作物中的总量占比高达81.2%,而到山东龙山文化的末期,水稻的占比为37.5%,尽管由于全球气候向干冷过度,但水稻在整个农作中的占比仍然较高,充分说明了尽管气候有所变化,但水稻的大面积种植表明山东龙山文化中的居民的生存环境仍然是比较温暖潮湿的。推测可能是人类在选择居住地时,会尽量选择在躲避洪水灾害,保持一定的高度,且距离水源较近的河流两侧。
2 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沂沭河流域龙山文化遗址研究发现,人们在建设部落时会受到地面坡度的很大影响,地势和坡度升高后,房屋的建造难度也相应增加,而先民为了减少能量上的消耗,活动范围也基本围绕在房屋周围。而对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形态研究发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的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是人类早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对于土地的坡度有很大的要求,当坡度超过8°时,土壤的水土流失情况会加重,而且耕作难度也会提高,并影响作物产量。因此先民民往往选择坡度较低,适宜生产的地区进行生活,而人类的耕作、狩猎和捕捞等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先民一方面寻找良好的聚集环境,适应自然,同时也改变着自然。
研究表明,史前时期的黄河曾经多次改道,而鲁中南山地恰好处在黄河冲积扇的范围之内,最先受到黄河泛滥的危害,并且黄河改道后还形成了较多的沼泽地带。面对恶劣的环境,先民为了生存只能选择迁移,为了躲避洪灾,修筑高达的囟眩充分显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征服和改造,而在这个过程中显著提升了适应自然的能力。
但后来山东龙山文化逐渐的被岳石文化多代替,岳石文化的制陶技术明显低于山东龙山文化,且居址的规模和分布密度、文明程度、生活水平等都远低于山东龙山文化,分析这种突变可能为两种:一种是外族入侵,一种是自然环境的剧变。俞伟超先生认为距今约4000年的一次大洪水是导致山东龙山文化没落的直接原因,黄河泛滥导致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严重缩减了农作物产量。再加上当时的全球气候在距今4000年是转向干冷,综合分析,大洪水事件和全球降温是导致山东龙山文化逐渐没落并形成地理限制的原因。
3 结语
初步分析可知,山东龙山文化在发展的早期和中期,气候温和,自然环境舒适,而到中晚期也就是距今约4000年时,气候开始转向干冷,先民的生存环境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再加上大规模的洪水导致了山东龙山文化逐渐没落,并被后来的岳石文化所取代。
参考文献
[1] 徐倩.山东龙山文化日照黑陶形态特征演变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
关键词:民间立场;民间话语;批判性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030-01
《酒国》是莫言于1989至1992年间创作的一部奇特的作品,自问世以来,评论者对其评论褒贬不一,褒颂其者认为它是“莫言90年代最出色的小说”,持含糊态度者认为其是“一部无法评论的作品”,莫言自己称其是“迄今为止最为完美的长篇”,“是我美丽刁蛮的情人”评论者以及作者本人对其不同的评论,反映了该作品内涵的多义性。诚然,正如有学者所言,对文学作品的任何一种评价都可能是误读。即使评论同一部作品,评论者不同的文化知识背景与动机立场也会得出截然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酒国》是一部立足民间文化视野,富有民间传奇色彩又带有异质性,暗含现实批判性的作品,它表达了作者对不合理的官方文化秩序的危害以及在其影响下所造成的欲望化、狂欢化社会风气的焦虑。
《酒国》中所讲述的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在“酒国”这座充溢着酒肉之气的城市,咋一看,以城市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所似乎与作者的民间文化立场相去甚远,其实不然,作者的文化立场与作品故事发生的场所没有必然的联系,之所以将其认定为民间文化立场在于作者在作品中寄托的民间知识分子的情怀与焦虑,而不是宣扬一种官方文化或城市文化。小说中写丁钩儿奉上级命令去酒国调查地方官员偷吃“红烧婴儿”的案件,烹食“红烧婴儿”的事件明明是存在的,但是久负盛名的侦察员就是找不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以酒国宣传部副部长金刚钻为首等人的犯罪事实,反而沉溺于酒国酒海的巨大漩涡中难以自拔,因与一个女人不正当的情感纠缠而变成了一个杀人犯,最后醉死茅坑。
究其原因,主要不是侦察员自身的侦查能力的低下和自身力约束力的不足,而是整个酒国社会在不良的官方文化秩序影响下所形成的腐朽的体制与追逐狂欢享乐的文化氛围所导致的。初到酒国市郊的罗山煤矿时,雄心壮志的丁钩儿决心要严惩偷吃“红烧婴儿”的罪犯,可当矿场党委书记和矿长对其略施手段,为其献上一盘“麒麟送子”的名菜时,姑且不论这道菜是否就是“红烧婴儿”,看着“那男孩盘腿坐在镀金的大盘里、周身金黄,流着香喷喷的油,脸上挂着傻乎乎的笑容,憨态可掬……身体周围装饰着碧绿的菜叶和鲜红的萝卜花”,“侦察员丢魂落魄般望着男孩,吞咽着翻卷而上的胃中液体”,侦察员本身是极度痛恨吃婴儿的罪犯,可当他自己面前就摆着这样一盘香艳可口的“菜”时,侦察员还是控制不住人本能食欲的“蠢蠢欲动”,侦察员犯错误不是本身控制力低下,而是周围有太多的诱惑。小说最后一章,作家莫言之所以亲临酒国赴宴的原因之一,用莫言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已经无法把丁钩儿的故事写下去,因此,我来到酒国,寻找灵感,为我的特级侦察员寻找一个比掉进厕所里淹死好一点的结局。然而,从小说最后一章内容中,最悲哀、最隐含深意的事情发生了。作家莫言亲临酒国赴宴,受到了酒国李一斗、余一尺的隆重礼遇。在欢迎宴会上,酒国市领导王副市长、金副部长等人的频繁敬酒,让不胜酒力的作家莫言出于礼节不得“不由自主地张开了大嘴,让那仙人一样的王副市长把那一大碗酒灌下去,他听着酒水沿着自己的喉咙往下流淌时发出的声音,嗅着从王副市长胳膊上散出来的肉香,心中突然地充满了感激之情,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不满自己小说中主角经受不住酒惑而导致悲惨结局的作家莫言,在酒国亲历了与小说主角丁钩儿相似的心理感受,最后被酒国的酒所灌醉,“嗓子发着颤说:‘我好像在恋爱!’”
一言以蔽之,体制上的痼疾与文化里头流行的不良风气才是偷吃“红烧婴儿”事件的罪魁祸首,也是导致侦察员丁钩儿悲惨命运结局与小说中作家莫言醉倒的根源。显而易见,莫言不是以统治者代言人的身份去痛斥顽固腐朽的政治体制与民众的低俗愚昧,而是以一位现代的启蒙知识分子的身份,从民间文化这个角度,用民间传奇故事的形式,以一种戏谑调侃的话语方式去言说作者对不合理的官方文化秩序及其影响下造成的不良社会风气的焦虑。其小说主题内涵的涉及面是深广的,“如果说‘吃人’主题在鲁迅那里是一个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性主题的话,那么,在莫言笔下则主要是一个关于人性的和现实政治性的批判性主题。”不少评论者认为《酒国》是一部“无法评论的作品”,持这种含糊批评话语者,其实多少带有一点置身事外,害怕与现实政治扯上关系从而使自身利益与安全受到威胁之嫌,这不是一个文艺评论者应有的客观公正的批评态度。
综上所述,《酒国》其实是一部暗含现实批判性,富有民间传奇色彩同时又带有异质性的文学作品。莫言立足民间文化视野,居于民间立场,以富有正义感的民间文人知识分子身份,借鉴民间传奇故事的叙述模式,通过戏谑调侃的民间话语方式去言说作者对不合理的官方文化秩序与民众过于欲望化的心理欲求的焦虑。
关键词: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审美
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苗族是我国较大的少数民族之一,它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全国有八百多万苗族同胞,其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贵州占一半有余,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族文化最为丰富。人称:“歌舞之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东靠湖南,西迁广西,与都匀、铜仁相邻,黔东南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有全国最大的苗寨:雷山县的西江,有全国最大的侗寨:黎平县的肇兴镇,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台江姊妹节”以及世界上独木龙舟的发祥地:台江的施洞“龙舟节”,还有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台江反排木鼓舞,有苗族的飞歌,悠扬的“侗族大歌”,有色彩斑斓的苗族服饰,在黔东南可以领略到“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民族生活。美丽的黔东南还具有厚重悠远的历史文化,奇异纷呈的歌舞文化,原汁原味的节日文化,斑斓典雅的服饰文化,独特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的婚俗文化等。
一、少数民族的分布和特点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在凯里,少数民族人口有81.87%,其中苗族人口42.09%,侗族人口占31.86%,苗族人口所占比例最大,它主要分布在台江、从江、剑河、雷山、黄平、三穗、麻江、榕江、丹寨、镇远一带。苗族人民能歌善舞、勤劳勇敢、质朴、善良、热情好客。他们的生活和着装很有特点;1、居住的房屋以木结构为主,多数是搭建两层楼,楼房底层用来喂牛、养猪、养鸡,人们居住在第二层楼上。苗族的木楼冬暖夏凉。2、苗族汉子的衣服一般是大袖、无领,裤子的裤脚很大,便于下田劳动,宽宽的腰带束身,冬天缠裹脚保暖;妇女的着装多穿百褶裙子为主,上衣开襟,一般都不用扣子,以花带束腰,常戴头帕,手镯、耳环、项圈,男女的服装材料多半是用苗族妇女自己纺织的布料制作,以青色和蓝色为主。
二、多彩的少数民族节日
由于地区的分布,各个苗族的节日很多,号称“百节之乡”。如:台江县的“二月二”,跳芦笙、反排木鼓舞,镇远的“三月三”对歌,黄平的“四月初八”斗鸟、芦笙舞,施秉的“二月十五――十六”姊妹节,踩鼓,姊妹饭。雷山的“苗年”,踩芦笙,斗牛、踩鼓、游方等等,各个地方的苗族节都有它们的风俗和特点,这些节日主要是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幸福、喜悦、快乐。如:“斗牛”,黔东南是斗牛文化的腹地和中心,苗族本身就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斗牛的历史十分久远。苗族人民喜欢斗牛,人们斗牛不是戏牛取乐,而是以斗牛的方式,展示苗族敬牛、爱牛、崇拜牛的特性。因为牛是忠心的,它默默地、无怨无悔地为主人耕种,牛是守信的,它全神贯注地为迎接丰收的到来而工作,牛是无所苛求的,它不需要追求荣华富贵,牛是毕生的,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注视着那未耕完的田野。牛始终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苗族人民跟牛结下特殊的情感。苗族是一个爱和平的民族,很多年以前,苗族人为酝造一种劳逸结合的生活纷围,丰富民族的生活,就把斗牛纳入了节日活动的范畴。如“正月初一”,“四月四”,“苗年”等节日就放牛打架。黔东南的斗牛非常具有观赏性,它体现苗族民众热爱生活、懂得生活。斗牛具有神秘的东方文化寐力色彩。
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间歌舞
(一)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黔东南苗族的“飞歌”家喻户晓,它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黔东南苗族歌曲中最具有挖掘价值的歌曲,是苗族民歌的经典与珍品。飞歌在苗族民歌中具有独特的演唱形式与结构特点,它的曲调高亢、豪迈奔放,穿透力强,节奏十分自由,旋律的起伏很大,音域也很宽广,由于苗族在当代是没有系统文字的民族,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就是歌,是祖祖辈辈传唱的歌,苗族人民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有情等,就是以歌来抒发,如:“酒歌”、“伴嫁歌”、“孝歌”等。苗族的男女青年追求爱情的幸福,互相需要恋爱就产生了“游方歌”,男女青年约会需要对歌,也叫“摇马郎”。它成了苗族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人们在山上砍柴或放牛需要休闲时,便随心所
欲地用苗语真嗓高歌,把歌声传递到对面山,如果山那边的人有
意,便用歌声呼应对方,这叫做人们常说的把你的歌“飞”过来,我就把我的歌“飞”给你,曲调十分高亢。劳动中用歌声进行传情,在大自然中享受这种苗族的原生态的歌唱,声音映山映水,悠扬嘹亮,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人们从歌声中获得更多的精神财富。他们的歌唱让人懂得劳逸结合,在大自然中感受歌声的美。
(二)苗族的“伴嫁歌”,它是在姑娘出嫁前夕进行的歌唱,即新娘家的亲戚坐在一起,清唱“伴嫁歌”,亲戚朋友为姑娘伴嫁。唱“伴嫁歌”是表示感谢亲友,留恋父母养育之恩和兄弟姊妹离别之情。“伴嫁歌”的唱腔低沉,旋律优雅自由,流畅,音域不宽,但它的曲调十分感人。亲戚朋友唱“伴嫁歌”新娘听了会“哭嫁”,姑娘的“哭嫁”表示她懂得感情,姑娘“哭嫁”时会有亲人陪哭,亲人陪哭是在嘱咐姑娘去到郎家要尊重对方老人,有时间常回家看看父母,莫忘家乡姊妹情等等。这种“哭嫁”的形式是教育人们懂得感恩,理解亲情、友情、传承人与人之间的情。苗族姑娘心灵手巧,她们在出嫁之前,要把自己亲手一针一线制作的千层底绣花布鞋摆放在“堂屋”中间,布鞋是为男方的爷爷、奶奶、父母、哥、嫂、兄弟、姊妹专做的,待出嫁时带到男方家,以表示姑娘的勤劳、善良、心灵手巧。新娘出嫁时要摆“离娘席”,表示在新娘出门前接受及长辈的教诲,懂得去到郎家好好做人。新娘进了郎家门,一家人要洗“和气脸”,即全家人共用一张毛巾和一盘水洗脸,表示新娘与新郎的家人永远和睦相处。由此可见,唱“伴嫁歌”和“哭嫁”、 摆“离娘席”和洗“和气脸”等习俗具有一定的美德教育意义。
(三)“孝歌”,它是在老人去世时,主人招集亲戚朋友在老人下葬的头一天晚上进行的一种歌唱。“孝歌”的曲调深沉,暗淡,歌唱中伴有鼓点,速度比较缓慢,十分忧伤。多以男声歌唱为主。在歌唱时主人要围着安放老人的棺材慢慢旋圈,表示敬仰怀念老人,“孝歌”所表达的含义是回顾老人在世时养育子女的劳碌和艰苦,让人们听后感捉极深,懂得“百善孝为先”的美德。
(四)苗族的舞丰富多彩,十分独特,如:台江的木鼓舞,剑河的芦笙舞等,反排木鼓舞,它是反排规模隆重的祭祖舞蹈,表现热烈、豪迈,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民间舞蹈,它是以甩手,身体扭转幅度大,头手脚的摆动是随鼓点的变化而变化,动作十分粗犷豪放,被誉为“东方迪斯科”。人们经过播种、耕耘,丰收在望或隆重的苗年都会舞蹈,大家围绕着木鼓起舞,一边舞蹈,一边饮酒。飞歌,酒歌和欢乐的吃喝声及“咚咚”的木鼓声交结在一起格外显得苗族节日的隆重和喜头。反排木鼓舞现在已从过去的祭祖性舞蹈改变成了群众欢乐性舞蹈。苗族的木鼓舞和芦笙舞主要体现苗族人民勤劳、热情、豪放的性格,更能表现他们不怕困难的、乐观的、热爱生活的风格。
为了黔东南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木鼓舞已走进了课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由于电视、网络的影响,人们追求发展经济,追求富裕的物质生活成了文化的主流,过度地追求和向往现代流行的文化艺术,苗族原生态文化已在消亡的时期,如苗家芦笙的吹奏等,面临失传的危险。苗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可忽视。目前,全州的少数民族50岁以下的都改讲汉语为主,而30以下的则多已不会讲本民族的母语。60岁以上的老人还保留穿戴民族服饰,30岁以下的青年改穿汉装,例如: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的台江,现穿苗服的人已很少,虽然许多家庭都将留有本民族服装,但仅是在逢年过节或重大庆典时才穿出来照照相而已。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在自然状态下,没有经过人为的影响和干涉的原始生态或生态原状。它具有天然美、自然养、原始美,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丢失令人惋惜。为此,它的保护和传承已迫在眉捷,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主编:杨金科,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西部教育教学论苑》[M], 2007.6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范畴与特性
民俗文化是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并且随着精神生活的丰富而不断进行着各种演化与动态发展,逐步延伸出特有的文化现象,融合着多元化的历史元素,是一种深入内心的意识符号,因为载体的多元而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进而形成独特的符号视觉系统。应该说各地的民俗风情积淀着某一地域人们的价值观念与历史情感,具有普遍性以及约定俗成的效应,满足着特定时期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中国民俗文化的形式丰富多样,贴春联、祭门神以祈祷平安,挂蒿草、舞龙狮来消灾降福,年画、剪纸、刺绣以及衣食住用行的各个方面都囊括其中,孕育出形式多样的民俗艺术文化并得以延续下来。
中国民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性,了解了这些特性才能在平面设计中将二者进行更好的结合。一是历史继承性。民俗文化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历史传统经验与丰富经历的凝聚。比如每年端午节对屈原的缅怀就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并且在其他国家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二是民俗文化都具有一定的规则性。这些规则对人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进行了有效的界定,有很多都是具有道德约束价值的,有利于良好文化生态的构建与意义的生成;三是伴有审美特性。很多地方的民俗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延伸出的其他元素形态上都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如果能够将这些具有民族与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到平面设计中,将会带来清新且极具个性的视觉传达效果。
二、中国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延伸价值
1.商业价值“民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认同性,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民俗文化的商业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极大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成熟。在提升企业形象和促进品牌营销的过程中,将民俗文化应用在平面设计当中,一方面有效提升了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俗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如何选择一种民俗文化来契合时代的发展,是关乎企业形象的关键。
“民俗文化”的商业价值在于其具有广泛的文化认同感,这在平面设计中可以降低不可控因素对于设计宣传的干扰。首先,选择契合实际的民俗文化可以缩短受众对于产品的文化认知时间,降低企业宣传成本;第二,平面设计的元素可以有效借鉴民俗文化的部分元素,缩短设计的时间维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的附加价值,提升企业的文化认同度,有效提升企业形象。
2.文化价值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融合发展,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民俗文化”呈现不断发展交融的态势。如何在发展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保留文化独特性的同时,提升文化发展的创新性,是当前关乎文化发展的关键。民俗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人文特色的文化,其包罗万象的呈现形式,体现了世界万物的多样性。其文化价值在于传承发展民俗文化的同时,增加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民众对于社会存在的认同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得到极大的发扬,各民俗文化的发展逐渐趋同。民俗文化的文化价值在于提升民众对民俗文化认知度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存在,提高与社会和谐共处的能力。在社会活动中,人是最基本的单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式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民俗文化的传承是加强彼此了解及和谐共处的有效途径之一。人与人之间个性的不同,从本质上也说明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利用民俗文化进行企业品牌形象设计宣传的过程中,要将民俗文化的差异性有效融合到平面设计当中。
3.美学价值“民俗文化”作为文化载体的一部分,从其侧面来讲,是各地区自然风貌、人文历史的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不受任何形式元素的限制,其发展带有充分的自由性和多元性。其美学价值在于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自由性,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种美。在平面设计中,融入“民俗文化”的美学元素,从深层次来讲能够还原真实的历史影像,增加人们的文化认知和品牌认知。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民俗文化”的元素,能够迎合中国民众对于自身文化认识的内在性特点,降低品牌宣传的成本,提升企业的形象。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化理解的不同深度,更重要的是使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接受民俗文化逐渐趋同的发展趋势。
三、中国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延伸路径
中国民俗文化在与平面设计的结合延伸中想要发挥出最大价值,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注重深层意义上的融合和迁移,同时不失对自身民族个性的传承。
1.挖掘有意味的民俗形式民俗文化应用于平面设计主要是能够挖掘出跟现代平面设计有机契合起来的有意味的民俗形式。可以说有意蕴并具有广泛传播价值是艺术品最重要的性质,否则艺术品就失去了其作为艺术的价值。平面设计作为设计艺术品更是要在符号形式的基础上着重进行意义阐释,从而使民俗文化与平面设计产生内在的联系。在进行平面设计时,要知道形式和意味是一个整体,形式通过图形、文字以及民俗文化元素的组合表达出一定的符号意味,给受众以最直观的感受和最贴切的解读。比如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代表,图腾具有丰富的象征力和独特的宇宙观,使置身其中的受众感受到真实与虚空的对接,超脱而厚重的历史印记使人们产生膜拜,神秘而精美。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凤鸟图形台标,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凤鸟“喜相逢”的意味,体现现代媒体的多元变幻意境,彰显出和谐、平衡、力度。当然有意味的民俗形式能被挖掘的前提是平面设计师对相关民俗艺术的深度认知和理解,能够通过民俗文化元素的嵌入延伸出一定的文化意境,从而激发出创意灵感和精神内涵,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重新诠释中国民俗艺术符号。
2.促进创意转化、意义生成设计师在进行民俗文化与平面设计的融合中,不能只是自说自话或者传达出表面意思即可,还应注意对民俗文化元素中的符号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意义构建,让受众进行自我反思与解读,且不同的受众从不同的方面能够读出不同的意蕴,达到在意境中引发多元思考的效果。也就是说要有意识地对民俗文化进行编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将要传达给受众的信息转化成便于大众解读的创意,让平面设计的主题因为民俗文化元素的融入能够在作品中无限度延伸。一是要从大的格局上,敢于采取大破大立的态度去丰富创作素材的内涵并移植到平面设计作品中,符合大众对于作品的定位和审美需求。艺术具有无限的想象力空间,如果囿于思维局限,不敢将原有的传统进行延伸变化,将最终走向虚无的形而上学;二是保持文化意蕴又不能随意变幻,从文化中去寻找与现代设计结合的突破口,少一些商业气息,多一些民俗的亲和力和凝聚性,取其最能深入人心的意义。比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是盘长纹的变形,佛家意义上的形式已经逐步淡化,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促成了无限沟通的内涵,象征着联通公司的通信能够畅通有序。
3.体现文化认同、民族个性中国民俗文化在应用平面设计时也不是无限延伸的,还应该注意保持“天人合一”的文化认同和民族个性。一是重视文化认同,只有受众在看到作品时产生深深的认同感,这件作品才能具有更为广泛的传播价值和社会效应,比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是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代表了吉祥和美好的寓意,象征着公司要给人们带来平安祥和的信条,符合大众的价值观和对航空事业的期待;二是设计的作品要体现本土文化特色。当代一些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作品,能够将民族特质与视觉传达诉求有机结合在一起,自然流露出民族的个性化色彩,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就是借助了中国传统书法的特点,将文字、篆刻和书法杂糅起来传达中国艺术和东方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中所彰显的力量,正是平面设计所要寻求的灵感,两者结合在一起不但不会淡化文化或者弱化作品效果,还会因为文化的延伸而增强作品的生命周期和传播力度。
现代优秀的平面设计绝不只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文化竞争的体现,而无限变大的设计格局,也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延伸提供了多种可能。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对民俗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尝试对多种结合形式的本土化进行探索和创新,从而找到中国民俗文化与平面设计作品的有效结合点,在现代化形式中凸显民族个性,使中国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2]陈璐.中国民俗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品鉴,2016(4).
[3]陈奕瑾.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16).
关键词:民国时期 乡村教育 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1
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发展过程是一个缓慢的、崎岖的过程,在民国乡村教育推广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挫折和阻碍,在文化方面,民国乡村教育是随着我国近代以来社会的转型和思想观念的转变而不断发展的,在我国这种新文化和旧观念彼此对立时期,乡村教育将面临着比较突出的文化冲突,这种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过去几百年来的农民意识、乡土文化、儒家思想、私塾教育等传统乡村教育和以新式学校为代表的新型乡村教育的矛盾上。下面将主要对乡村教育文化冲突进行具体的分析。
1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中城乡文化之间的冲突
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国民教育,是城市教育的一种延伸,其无论在教育方式还是在教育目标上都跟都市化教育是一体的,跟当时的欧美工业社会教育形式差不多。可是,在民国时期,当时的乡村社会乡土习俗和传统文教比较浓重,从而导致乡村民众对于工业化和都市化取向的民国乡村教育较为抵触,使得当时的乡村教育跟乡村社会文化产生严重的隔膜。可见,民国时期乡村教育所面临的第一个文化冲突就是城乡文化之间的冲突。民国时期的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工商文明和农业文明之间的差别,一个是工业生产,一个是农业生产,它们的经济基础不同,从而致使城市和乡村的社会习惯和风俗也不一样。一味地将西方工业社会工商化、都市化的教育模式照搬到当时农业气息非常浓厚的乡村教育上,难免会造成城乡文化的冲突和矛盾。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中的城乡文化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度化、规范化的学校教育在乡村农业生活中并不适用。民国时期所倡导的乡村学校教育都制定了明文法令,规定了周、寒、暑假以及修学年限等,而这些在乡村教育中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执行,跟乡村生活的节奏不符,村民们将这种学制长、规范化的学校教育看做是一种华而不实、贵而无用的奢侈消费。第二,新式乡村教育的学校教师难于跟乡村社会达成一片。许多新式学校的教师们并不善于跟村民打交道,他们不能融入乡村礼俗文化。这些教师大多毕业于城市,他们对乡村的人情世故和乡村的世俗文化不大了解和理解。他们受城市文化和环境的熏陶,其在习惯和观念上跟乡村民众大相近庭,彼此很难接近,更谈不上农民对这些教师的信赖。而恰恰相反,那些能放得了架子,从不装腔作势,穿着跟农民一样非常朴素的教师,却深得农民的信任和喜爱,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接近农民,懂得乡村的人情世故和世俗文化。
2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中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
在国民时期,大兴学堂和学校,推动乡村教育。而在当时的乡村,村民们大多认为新式的学校是外来的“洋学”,它是西方文化侵略我国并强加于乡村的东西,因而非常抵制。其实,在当时那个新旧教育并存的时代,私塾和学堂本质上就是中西文化的两种产物,它们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彼此存在着较大差异。民国时期将这种西方的学堂教育强行在乡村中推行,势必会引起私塾教育和学堂教育的冲突,引起“汉学”与“洋学”的冲突。这种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乡村中普通的民众认为,新式学校就是“洋学”,在乡村中办学校势必将造成我们传统文化即“国学”的失传,他们认为读书就是“四书”“五经”“三字经”,要他们去学什么“国语”,完全就是要其放弃认为真理的“四书”“五经”“三字经”,从而造成乡村民众对“洋学”的恐慌。第二,在新办的乡村学堂中,其不教纲常伦理,不教四书五经,教的仅是那些西方的东西,如测算、技巧、格物等工艺。村民们都认为这是中国文化和学术的堕落,是中国风俗文化、学术传统以及社会结构的崩溃。第三,由于我国近代历史和政治背景,在乡村民众的心中,“洋”,无论是“洋教”、“洋学”,还是“洋物”都看成是贬义的东西。因此,在乡村教育中,被冠以“洋教”的老师们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他们被看成“洋书先生”和被诬蔑是常见的事。在如此环境中执教,可想当时乡村教育中老师们的惶惑与不安,可想当时乡村教育的艰辛。
3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中官民文化之间的冲突
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其实是自上而下的实行的,它体现的是一种政府意志,是官方的意识强加于乡村民众的行为。因而,在民国乡村教育中,势必会引起官民文化之间的冲突,即村民教育意识跟政府意志的冲突。对于大多数处于文盲或者是半文盲的乡村民众来讲,他们读书或者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做官发财”,实现自身地位的上升,比较看重“实利”。而在新式学堂教育中,其所要体现的是“国家至上”的意识,其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些乡村民众塑造成共和政治统治之下的新型国民。从而使得许多乡村民众认为办学堂、搞乡村教育其实就是政府的事情,跟他们的需求和生活无关,甚至有些村民一开始就觉得新式学堂教育就有害于他、有损于他。可见,乡村民众意识与官方政府意志之间的文化冲突非常突出。
同时,在民国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政府和少数精英分子推动着“教育救国”的旗帜,以振兴中华为出发点,在乡村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以图实现普及教育。乡村教育从一开始就是国家权力在基层社会进行的一场革命,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自筹自办的私塾,实现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的新式教育体系,其所体现的就是当时政府极强的国家意志。可是,对于那些仍处于贫穷和无知的农民来说,根本没有那些精英们的眼界,有没有政府那广阔的胸怀,其生活环境和知识条件的有限性使得他们无法紧跟国家政策或者意志的脚步,这也就难免会引发官民文化上的冲突和矛盾。
总之,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面临着巨大的阻碍和挫折,其发展势必走了不少的弯路。其在文化上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城乡文化、中西文化和官民文化上面。因此,发展乡村教育,其首先必须将这三种冲突给化解。
参考文献
[1] 刘纪荣,李伟中.清末民初“废庙兴学"的历史人类学考察[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6).
[2] 吴连芬.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启示[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一个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广场舞”,风靡中国大地、波及国外。广场舞起源于社会生活,它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舞蹈,是属于人民群众的舞蹈。广场舞在民众中不断发展盛行,在我国已经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生根于社会群众的生活中,繁衍于基层百姓的日常中。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民众的文化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视。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政府在县级以上城市建立了许多文化休闲广场和场所。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表现形式成为我国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舞以其阵势庞大、参与方便,群众基础好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广场舞已从乡村走进城市,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
在中国各地从早到晚,都能看到广场舞爱好者。全国各地县县都有自己的广场舞蹈,村村都有广场舞蹈活动,而且各地都在举办多种多样的广场艺术节,舞蹈节目中更多出现了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等等。这些舞蹈都非常适合广场表演。所以广场舞蹈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广场舞可以健身,娱乐,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项目。这一民间艺术之花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代代传承,世代相沿,久盛不衰。
一、人们对广场舞的需求因素
人们对广场舞的热衷和需求是具有一定的因素的。一是健体:广场舞具有体育锻炼的价值,经常进行排舞练习,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改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消化,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缓衰退。广场舞是一种健身减肥的舞蹈,广场舞中也有一种舞蹈叫做瘦身舞。通过跳舞不仅可最快最有达到减肥目的,同时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不少朋友通过减肥瘦身舞参与运动减肥,并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减肥效果。这是广场舞吸引群众的主要因素。
二是健心:在美妙而具有节奏的音乐中,翩翩起舞的过程,就是身体其他部分的机能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就是消除紧张情绪和缓解生活、工作压力的最好过程。舞者在优美动听的音乐、美妙的舞姿中,消除疲劳、陶冶心灵,感受到愉快的情绪,调节情绪、调节生活、调节人际关系,增加社会交往,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三是健脑、健美:在跳舞的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形象记忆、概念记忆,而且还要运用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这对不同年龄的人,具有记忆力减退的人群,通过广场舞活动以及对大脑神经的不断刺激,来减缓记忆力减退,可以达到良好的健脑效果。同时,广场舞是在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中,用心灵把细腻的情感注入舞姿中,塑造出各种美妙的组合,体现出美的姿态、美的造型。因此,广场舞对形态、姿态、健康等方面都有较高的作用,经常参加广场舞是很好的形体训练,提高协调能力,强健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群,以及增加骨骼的骨密度,具有十分积极的健美作用。
二、广场舞成为新的群众文化的必然性
广场舞已不光是一种群体活动,它已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一种新的人类文化。它能很快就被广大百姓所认可、运用和发展,很快和人们的工作、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体,可想它的魅力所在,可想它的影响之大。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它的科学性、进步性、实用性、真实性、趣味性等等。这就是广场舞成为新的群众文化的必然性。
当代广场舞融入现代舞蹈的意识、行为和形式,从而形成具有现代广场舞蹈的风格。21世纪的广场舞,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肯定,大家都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互动也为广场舞增加了许多的乐趣。广场舞作为在现代城市广场文化发展的产物,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成为了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目前,广场舞已成为各地大小城市、乡镇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亮点,群众文化活动上都少不了广场舞。各种各样的广场舞专场比赛、艺术节层出不穷。它一方面反映着城市社区的完善程度,一方面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活满意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象征。
三、群众是广场舞文化的生力军
乡镇社区是人类社会的最基础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区域性社会。是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内,具有一定人口和建筑规模,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存需求。是具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硬件设施、相对独立和稳定的地域。具有数量集中、种族广范的人口资源。具有家庭、邻里、商业、学校、医院、民间团体、政府机关等一系列群体和组织所构成的地域。社区是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休闲最集中、最频繁的地方,人们在这里为了工作而努力,为了学习而刻苦,为了生存而奔波,为了繁衍而抗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喜、怒、衷、乐在这里都表现地淋漓尽致,丰富多彩。人们在这个社会单元里,利用最便捷、最经济、最实用广场舞去享受生活,传播文化,加强情感。所以说群众是广场舞的创造者、享受者、传承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基层群众文化体育尤其是对县市一级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力度很大,取得了很大的实质性发展,有效的提高了群众文化体育水平。基层的群众文化体育不论是从活动内容、形式、阵地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各地大力投资新修、重建各类广场,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广场舞的活动需求。广场舞发展了,喝酒赌博的少了;广场舞发展了,邻里的笑脸多了;广场舞发展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好了。广场舞不光让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健身。更是社会安定团结、和谐共处的重要因素。
四、让广场舞成为群众文化的新亮点
广场舞像一阵春风很快风靡中华大地。西部边城不到三十万人口的奎屯市好象一夜间到处都响起了广场舞的弦律,人们很快接受并溶于其中。广场舞以一种新的文化亮点在群众中普及、升温。奎屯市文化馆抓住时机,本着群众喜欢的事就是文化馆应做的工作理念。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很快在奎屯开辟了群众广场舞大舞台。让广场舞成为一项文化惠民的大型文化工程。
(一)组织; 首先建立组织机构。文化馆成立以馆长负责制的广场舞领导小组,在文化馆建立起“奎屯市文化馆户外广场舞活动基地”,对全市各大广场的群众广场舞群体进行组织,统一化管理。分别在各广场成立起了“雪莲广场舞蹈队”、 “美美广场舞蹈队”、 “联通广场舞蹈队”、 “天北广场舞蹈队”、 “西花苑广场舞蹈队”。每个队跟据参与群众的数量分别配备了队长和数量不一的舞蹈教练人员。通过有组织的领导,群众性广场舞活动一下子更加火热,群众感觉到我们的活动有组织了、有人管了、政府认可了。
(二)管理; 队伍的组织工作很重要,管理工作也必须跟得上。文化馆首先对各舞蹈队的队长进行集中学习和培训, 给各舞蹈队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要求每位广场舞教练员必须通过严格的培训才能上岗。每晚准时上岗,服装整齐,精神抖擞。每日坚持教练员上岗考勤制度、参加活动群众人数登记制度。队长和舞蹈教练员不光要热情周到的为广大群众服务好,还要保证队伍的安全防范和防止扰民现象的发生。
(三)培训; 每位广场舞教练员在必须通过严格的培训才能上岗的同时,文化馆创造条件组织广场舞教练员赴外地进行轮换培训。每年冬季六个月时间为文化馆对广场舞教练员的馆内培训期,由文化馆舞蹈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常规培训。各队队长时常要对本队的教练员进行新舞蹈的传授,以确保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准确性、规范化 。
(四)待遇; 目前,文化馆广场舞蹈队共有队长和教练员十五人。这十五位教练员被聘为文化馆的群众文化志愿者,长年在文化馆为群众广场舞服务,每晚要进行两小时的强体力工作。为了鼓励她们,文化馆从免费开放经费里给每位教练员每晚补助十元钱的交通费和茶水费,每年给每位教练员配发两件练功服装。她们时常有机会代表文化馆或奎屯市对外参加演出和比赛。对于她们来说这一切就是最高的待遇。因为,她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运动。
(五)成绩;从2010年奎屯市文化馆正式组建了广场舞蹈队,当时只有一支雪莲广场舞蹈队,每晚参加活动的群众也就是百十号人。几年来,经过文化馆不懈的努力、不断加强组织和管理。目前,奎屯市文化馆已发展到六支广场舞蹈队,每晚有上千群众参加广场舞活动。2014年夏季六个月里,参加广场舞活动的群众就有十六万多人次。在近年的奎屯市百日文化广场活动中,文化馆广场舞蹈队都要组织三百人的广场舞表演队进行精彩表演。2014年奎屯市文化馆广场舞分别在伊犁州、北疆片区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5年6月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疆广场舞大赛中又一次荣获金奖。
关键字:中学语文 民俗文化 渗透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渗透民俗文化的基本保障
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基本途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虽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渗透。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那么,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完整、不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正确的分析,详细地讲解2.通过开拓中学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在借助优质课程资源、开拓中学语文学习新渠道时,如果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成分的支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素材,可以拓宽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3.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5.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能够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切勿盲目的渗透民俗文化
[关键词]道教;民俗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088-01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最好呈现形式。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一文中提到:“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其产生和发展中,势必对我国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各类民间风俗中我们常能看到道教的影子,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道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在民俗节日、神灵信仰、民俗禁忌、民俗祈求等方面都有所表现。
一、对民俗节日的影响
古人对一年中一些特殊的日子做出规定,成为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道教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长期发展融合过程中,对中国古代民俗节日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
在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春节中,处处都能见到道教的影响。“京师谓元旦为‘大年初一’,每届初一,于子初焚香接神,燃爆以致敬。”这其中的“焚香接神”就是受道教的影响。
以祭灶的习俗为例,农历腊月廿三过小年,小年为进入春节的开始。民间多于此日夜礼拜灶神,祭灶反映出民众通过对道教俗神灶神的祭祀,以求达到保佑全家的目的。相传他是掌管一家生死祸福的,道教里崇尚此神,是因为灶君司饮食及火。道家一般敬灶时都要上表酬神,有送灶科仪,包括净灶、祀灶、净橱、送灶、迎灶几个部分的内容,蜡月二十四后灶君回宫,所以又要迎接他下凡回宫,希望能主一家之事,奏善定福。
民间还有扫除的习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屋”的习俗由来已久。民间腊月二十四为扫除日,又称“扫尘日”或“扫房日”。民间认为鬼魂到了腊月将离开人间,人们如果不把身体和房屋彻底打扫一下,鬼魂就会躲藏在灰尘当中,这实际上也源于道教。道教传说人身上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常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人的坏话。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帝误信谣言,令三尸神把各家的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为记号,令王灵官凡遇有记号的满门斩杀。灶君发觉此事,便让每户人家扎个长扫把将蜘蛛网扫掉,将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人间避免了一次杀戮,人们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二、对民间神灵信仰的影响
道教在形成过程中曾广泛地吸收民间的信仰内容,加以改造后纳入自己的神灵谱系,成为道教崇拜的尊神或俗神。俗神是指流传于民间而被道教信奉的神祗。主要有与自然现象相关的自然神,如雷公、风伯等;执掌读书人命运的魁星神;专门保护个人、家庭和城乡公众安全的守护神,如门神、灶神、土地神、妈祖等;护法神将关帝圣君等。但也有道教尊神直接影响民俗文化的,如三官大帝等。可见道教与民俗相互影响与促进,但是道教更系统化、规范化,从民俗中提炼出来,但又深深影响民俗,而民俗又为道教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对民俗禁忌的影响
在道教与民间习俗互相渗透的过程中,道教禁忌对民间禁忌习俗的影响,成为民间礼俗的重要内容。根据卿希泰、詹石窗的研究,道教与民间禁忌礼俗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
以灶神禁忌为例,人们对灶君的崇敬,除了毕恭毕敬的祀奉外,还表现在许多忌讳上。由于对灶王爷既尊重,又畏惧,在心理上有很大的反差,便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忌讳来。这些忌讳,主要是灶前什么东西不能放,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做:尤其是对女人,禁忌就更多了。在《敬灶全书・灶上避忌》中对灶君避忌做了非常详细的记载。如严格规定:“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在灶前小便、吐唾沫;不得在灶前赤身露体;月经未完的妇女不得经过灶前;披头散发者不得烧饭做菜;不得将污脏物送入灶内燃烧”等。人们认为做这些事情,会冒犯灶神或火神。
事实上,因为道教是从民间发显,早期的巫术、方术,甚至阴阳五行、老庄哲学、医学都浸润其间,成为道教禁忌的一部分。反过来看,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得到相当的重视与信仰,其本身的禁忌无可厚非地也就影响了民间礼俗的内容,从而达到两者水融的境界。
[参考文献]
如今,不重视民族文化的事件屡屡曝光。小到游客们在文化古迹上随便刻字,大到省市打着修缮壁画的旗号肆意涂改原作。这是由于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知之甚少,并且将外来文化神圣化,由此可见,现今社会需要提高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而提高语文成绩比例正好可以引领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提高本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
提高国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单单是为了保护遗迹,更可以提高国人自身的道德、人文、文学修养,从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神,《论语》《孟子》《诗经》各个都是经典,通读中华文化经典有利于自身文学修养的提升,从而提高自身实力。鲁迅从小通读文化经典,将经典内化于心提升自身文学修养。用文学铸成的唇枪舌剑成就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而这样的鲁迅也让国人的文字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让国人在国际社会中更加自信。青年时终日浸泡在书籍的海洋之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华夏民族的智慧,丰富了自身的文学知识、提高了自身文学素养,成就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代伟人,而这样的也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国人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立足之地。由此观之,为了提高国人自身的道德、人文、文学修养,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需增强国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高考改革便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国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不仅能使国人更加自信,更能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让国家更加自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软实力已经占据了各国竞争中相当重要的位置。现今各大强国之间拼的不仅仅是军事的强大,还有经济,更重要的是文化。为了是中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需防止文化入侵。为此中国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国人自身文化修养,增强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自信,立于不败之地。由此观之,为此需要增强国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从娃娃抓起便是最好的办法。高考是指挥棒,它指引着国人学习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国人便会从小将文化内化于心、不断发酵,将民族精神领悟至心,从而达到提高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