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学硕士论文

时间:2022-10-29 13:24:48

导语:在农学硕士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学硕士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裂褶菌;活性;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1-0000-00

裂褶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食药兼用真菌,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裂褶菌多糖、提取物和发酵产物等作为极有开发前景的生物活性物质已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

1 裂褶菌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裂褶菌经过液体培养可以产生具有抗癌活性的孢内和孢外多糖。日本学者铃木宗司等最早发现裂褶菌多糖除了可以明显增加脾脏产生抗羊红细胞抗体的细胞数外,还可以增强迟发性皮肤过敏反应,可以非常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这些都可以达到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临床使用裂褶菌多糖治疗一些以消化道癌为主的胃癌、胰腺癌及直肠癌时,发现也可以用裂褶菌多糖作为免疫治疗剂有效治疗进行性癌症。邵伟从野生的裂褶菌子实体中提取出的裂褶菌多糖,可以显著抑制63%小鼠艾氏实体瘤。赖晓莺等发现裂褶菌多糖可以较好保护外周血白细胞,是一种较好的多糖免疫调节剂,可以回升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导致的白细胞下降指标,迅速恢复受抑制的骨髓造血机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李兆兰[3]研究发现裂褶菌多糖可以促进网状内皮系统机能,明显提高白细胞介素产生的能力,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同时对巨噬细胞、自然杀伤性T细胞均有激活作用。日本已经使用裂褶菌还原糖来制作药品,名为Sicofilon(施佐非兰),该药品可用于治疗子宫癌并且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肌肉、腹腔或静脉注射裂褶菌多糖都可以发挥免疫作用,还可以表现出很好的抗肿瘤活性。陈莹等研究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ne Fr)胞外多糖(SPG)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各项指标的影响,发现高剂量SPG具有明显抗衰老作用(P0.05)。李雪通过实验研究提取出的裂褶菌的胞外粗多糖可以较好抑制肝癌H22小鼠和肉瘤S180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进一步证实了裂褶菌胞外粗多糖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的说法。

2 裂褶菌提取液的生物活性研究

李洋等对裂褶菌蛋白粗提液进行了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活性测定,发现裂褶菌蛋白粗提液通过诱导抗病性和体外钝化作用达到了控制TMV和CMV的作用。

3 裂褶菌发酵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李雪发现裂褶菌的胞内多糖可明显抑制小鼠肝癌H22和肉瘤S180的生长,从另一个侧面验证裂褶菌胞内粗多糖可以增强小鼠机体的免疫能力;裂褶菌胞内粗(外)多糖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可以明显抑制由于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肿胀。夏冬等发现裂褶菌多糖对延缓衰老有帮助,原因是它可以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集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并且在恢复老年动物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功能方面有良好表现。刘伟峰等裂褶菌胞内多糖(SPG1)、胞外多糖(SPG2)对环磷酰胺(CTX)化疗S180荷瘤小鼠的减毒增效作用,研究表明裂褶菌发酵多糖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提高CTX化疗作用的同时减轻其毒性,起到了减毒增效的作用。刘伟峰[11]等通过动物试验对裂褶菌发酵胞内多糖(SPG1)的祛痰作用进行研究,发现裂褶菌发酵胞内多糖能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P

从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现在裂褶菌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裂褶菌多糖的部分,提取液和发酵产物的研究相对较少。发酵产物的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胞内多糖部分,没有添加其他成分观察发酵产物的活性,可以作为以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项目名称:2011年安徽省特色专业暨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建设”;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校级科研项目:裂褶菌发酵酸枣仁产物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

参考文献

[1]邵伟.从野生担子菌筛选抗肿瘤多糖的试验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6(4):44-49.

[2]赖晓莺,彭大为.裂褶多糖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白细胞减少3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9(4):242.

[3]李兆兰.裂褶菌多糖的结构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0(3):482-487.

[4]乃用.由裂褶菌发酵生产的乳酪状食品[J].工业微生物,2002,32(1):57-58.

[5]陈莹,才媛.王琦. 裂褶菌胞外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代谢产物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02:274-277.

[6]钟昕.裂褶菌多糖的固体发酵制备及辐照改性[J].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2010.

[7]李雪.裂褶菌液体发酵条件及发酵产物的药理活性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8]李洋,周莹.李兴红,王红青.裂褶菌蛋白粗提液抗植物病毒活性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2(24):250-255.

[9]夏冬,林志彬,马莉,等.裂褶菌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0,25(3):161-166.

[10]刘伟峰,陈莹,王琦.裂褶菌液体发酵多糖对荷瘤小鼠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2(02):321-322.

[11]刘伟峰,于浩然,王琦.裂褶菌液体发酵胞内多糖祛痰作用的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09):19-20.

第2篇

关键词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开题报告;质量影响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7-372-03 

Analysis on Quality Factors of Part-time Program of Agriculture Master Thesis Proposal 

QIN Fang1, WANG Tai-qun2, HUANG Jia-nan3 (1.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2. Central Agricultural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School, Beijing 100125; 3.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Zhejiang 310021) 

Abstract Statistic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379 questionnaires by using STATA 12.0 software, the main quality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sis proposal of part-time agriculture master were obtained, an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proposal quality were put forward. The aim is to improve thesis proposal quality through exploring efficient training mode.

Key words Part-time Master of Agriculture; Proposal; Quality impact factors; Analysis

1问题的提出 

社会进步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扩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空间,同时,也对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与提高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2013年11月教育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并再次强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及培养目标,并对培养模式与论文质量做出明确要求。 

农业硕士是与特定的职业背景相联系、与相应学科的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的新的学位类型,与学术型学位重点培养理论科研型人才相比较,它主要培养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培养指向上,它主要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强调在专业理论指导下,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因此又和学术型学位有着一定的区别,是“农科”的MBA[1]。 

学位论文是课程知识与研究能力以及领悟创新能力的体现,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完成更多的贯穿于学位论文的创作之中,而论文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的文字说明材料,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以及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具有定位作用,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的起点。作好开题报告有助于研究生进一步厘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把握研究重点,熟悉研究方法,以便顺利开展论文研究工作。 

做好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非常重要。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在校学习时间短,理论水平薄弱,与导师沟通不方便,致使学生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选题对社会急需关注和要解决的问题关注不够,选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对选题研究的前沿了解不充分,文献综述不完整;对研究内容缺乏足够的实际调研,对其实践发展和应用性缺乏足够的了解;论文的论证缺乏逻辑性等,从而影响了开题报告质量。 

2影响开题报告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该文对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申请并参加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及论文答辩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91份,回收有效问卷379份。专家评定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级。其中,“优秀”占总人数的22%,“合格”占总人数的73%,“不合格”占总人数的5%。该文应用STATA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寻求影响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得出,导师指导力度、选题与学生工作岗位及实际工作需要的一致性、研究有无经费支持、学生技术职称或行政职务及学生年龄等影响因子与开题报告质量相关度高,对开题报告质量影响大,是影响开题报告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研究方便,分别对上述影响因子进行定义: 

(1)导师指导次数:导师指导次数在10次以上,取值为3;导师指导次数在1~10次,取值为2;导师未曾指导过,取值为1。 

(2)学生工作岗位性质:学生工作岗位性质为科技人员、教师与农技推广人员,取值为3;学生工作岗位性质为行政管理人员,取值为2;学生工作岗位性质为企业,取值为1;学生工作岗位性质为其他,取值为0。 

(3)选题与学生实际工作需要的一致性:选题与实际工作需要非常一致,取值为3;选题与实际工作需要基本一致,取值为2;选题与实际工作需要不一致,取值为1。

(4)研究是否有经费支持:研究有经费支持,取值为3;研究无经费支持,取值为2。 

(5)学生职务与职称:职务或职称为科员或初级,取值为3;职务或职称为科级或中级,取值为2;职务或职称为县处级及以上或高级,取值为1。 

(6)学生年龄:年龄在22~30岁,取值为3;年龄在31~45岁,取值为2;年龄在46岁及以上,取值为1。 

影响开题报告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导师指导、工作岗位、是否有经费支持、选题与实际工作需要的一致性、职务或职称、学生年龄, 

相关系数分别为:97.73%、91.73%、89.85%、88.29%、77.66%、47.99%。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影响开题报告质量的主要因子以及相互关系为: 

(1)与导师指导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学生与导师沟通越充分,开题报告质量越好;与导师沟通不充分或未沟通,开题报告存在问题较多。 

(2)与学生工作岗位性质存在正相关关系。学生如果从事科研与学术研究等相关工作,其开题报告质量就高;如果从事与科研或学术研究等相关不大甚至无关的工作,其开题报告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 

(3)与选题是否与学生实际工作需要一致存在正相关关系。选题与学生实际工作需要越一致,开题报告质量越高。选题与学生实际工作不太一致或不一致,开题报告存在的问题较多。论文题目与工作内容有关的开题报告质量等级数量是论文选题与工作内容无关的1.865倍[2]。 

(4)与研究有无经费支持存在正相关关系。选题有经费支持,试验可以顺利的开展,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高;选题无经费支持,开展试验缺少经费,甚至无法进行试验研究,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低,存在问题较多。 

(5)与学生技术职称或行政职务呈正相关关系。学生技术职称或职务越低,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高;学生技术职称或职务越高,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低。 

(6)与学生年龄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学生越年轻,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高;学生年龄越大,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低。 

通过相关系数与主要影响因子分析表明,开题报告质量与跟导师沟通是否充分,选题与所从事工作岗位与实际工作需要是否一致,论文有无经费支持,技术职称或行政职务及年龄等影响因子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其中导师指导对开题报告质量有着最直接和最明显的关系,导师指导越充分开题报告质量越高,这是写好开题报告的最主要和最关键影响因子;选题与工作岗位及实际工作需要越一致,论文研究的现实诉求就越强,研究中需要的数据资料等素材也丰富易得,开题报告质量一般较高,这是写好开题报告的外在驱动力与内容源泉;技术职称或行政职务越低,学生求学动力越高,要求提高研究能力与获得学位的需求也越强,开题报告质量一般较高,这是写好开题报告的内在驱动力;选题有经费支持,开展试验或调研工作相对较容易开展,开题报告质量相对较高,这是保证开题报告质量的基础与条件。但由于不同因子在开题报告质量中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在统计中各因子的显著性也不尽相同。 

3提高开题报告质量的对策建议 

3.1强化导师指导,突出导师任职责任 

由于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工学矛盾突出,时间与精力投入不足,再加之导师工作繁忙,与学生沟通不及时等问题,致使开题报告存在很多问题。俗语说“名师出高徒”,但对于非全日制农业硕士来说是“严师更出高徒”。因此,建议加强导师指导,突出导师任职责任,实行开题报告写作过程的关键环节质量把控措施管理。在此过程中,导师与学生在每个关键环节面对面沟通与讨论,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主要任务与研究重点,把开题报告写作的整个过程规定为一个有严格研究程序、使用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过程,并将此过程分解成各个关键环节来分步指导,具体任务一环紧扣一环,质量要求一步紧跟一步。 

关键环节可设为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案的讨论、论文提纲的讨论、初稿的讨论和完善。 

3.1.1确定选题和研究方案。首先,导师应研讨学生的工作背景与学习背景,指导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其选题是否可行,帮助学生确定论文选题。确定选题后,应要求学生把选题的意义和目的、研究前沿、做此项研究的方法与途径都确定清楚,并且必须要求学生做好文献综述。其次,指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方法训练。导师有责任要求和指导学生学好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这一点很重要。 

3.1.2确定论文提纲。在确定选题与研究方案后,导师应与学生再作充分步沟通,拟定出一个初步的提纲,使论文结构基本合理,同时初步讨论确定研究的工作过程、采用的技术手段或方法,以及分析判断预定的研究结论,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3.1.3确定开题报告写作初稿。首先,导师一定要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论文题目。其次,重视论文的写作格式与文字的规范性。导师应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学位论文规范写作,使其从一开始就养成规范写作的意识。 

3.1.4对开题报告全面指导。主要是对开题报告中各要素的写法、论文提纲中各章节的安排及内容等作一个全面的讨论并提出明确修改意见。在这一环节中,导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其耐心反复修改,对于文字功底较差的学生,导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其尽快提高。 

3.2严格把控论文选题关 

在问卷调查中,有67%的生源工作单位为科研单位、高校或政府机关,有80%的生源工作岗位为科研、农技推广与教师或行政工作,在选题类型中,选题为技术推广或现代农业等与农业相关及自然科学专题的占了总人数的86%。根据这一数据,结合开题报告质量主要影响因子分析,说明农业硕士生岗位与选题一致性匹配较好,有一半多的学生工作单位性质有助于孕育出较好的选题,大部分学生的工作岗位利于写出较高质量的开题报告。 

要把好论文选题关应遵守三条选题原则。①与社会、科学发展趋势相一致原则。选题一定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作为农业领域高层次的复合型培养人才,学生必需加大对社会发展趋势的研究,了解社会迫切关注和要解决的问题,充分了解选题研究前沿,对研究内容做足够的实际调研。②应与学生工作单位建设目标及工作岗位相一致原则。积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的重点项目,或者单位有经费支持的项目,此类项目研究目标明确,基本以解决社会、国家在某领域的重大问题为研究目的。③与导师研究方向相一致原则。学生在入学时就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学习背景,明确选题的大致研究方向,确定导师及同行的第二导师,结合导师课题或研究方向做好选题。农业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如果一致,更能获得导师系统的指导和支持。

3.3提高生源质量,为开题报告把好源头关 

生源质量对开题报告有着直接的影响,生源质量好,其研究基础相对较扎实,开题报告质量一般较好。因此,在招生工作中,首先应拓宽招生渠道,招生对象应以工作在农牧业一线的农业基层骨干技术人员为主,这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大部分都具备农学学士学位。其次应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实行优中选优的淘汰原则,重视学生工作背景与专业背景,考核学生对农村相关知识、论文写作与研究能力水平等,对考生专业背景、工作单位等与所报专业差距大的学生,应采取不录取原则,尤其是音乐、美术等专业毕业的考生,做到严把生源质量关。 

3.4规范并加强开题报告教育管理,为开题报告做好保障工作 

3.4.1加强导师管理工作,督促导师指导。导师是学位论文的负责人,作为教育管理者应积极探索有效措施加强第一导师对开题报告的指导。①加强导师培训,对导师全面讲解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培养的整个管理流程,突出导师的任职责任与能力。②配备充足的导师队伍,细致导师管理工作。严格把关导师的任职资格,不仅要求副教授或以上职称的教师方有资格担任导师,而且要求是热心或非常熟悉非全日制农业硕士教育的导师方可担任,主要目的就是做到让更有资质的导师能者多劳,使双方工作意愿都很强,从而保证开题报告质量。③在开题报告环节设置环节管理,督促导师指导。 

积极推行双导师制,加强第二导师指导。这一制度不仅符合全国农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积极要求推行的双导师制度的指导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解决了农业硕士与导师沟通不便的矛盾,大大加强了导师的指导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开题报告质量。因此,应积极鼓励学生申报第二导师,并要求申报的第二导师尽可能为学生本单位具有一定职称、研究能力与研究条件的人员,便于提供指导。在第二导师资源中,各培养单位也应积极与相关行业和企业合作,把优秀的研究人才与高级专门人才等作为第二导师资源。 

3.4.2重视开题报告组织工作,提高专家指导效用。农业硕士在校时间短,开题报告写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导师指导不充分,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并组织好开题报告会,尤其是组织好开题报告会中的专家队伍,提高专家指导效用,加强开题报告指导。首先是重视开题报告会专家队伍建设,制定聘请专家的标准以及专家点评依据,点评一定要熟悉并符合农业硕士特点。其次是建立一支稳定的、了解并且热衷于农业硕士教育的专家队伍。再次是在开题报告会上,每组配备3~5名同专业领域专家,要求学生使用PPT向专家组汇报开题报告内容,专家组按照开题报告点评要求,对开题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点评并提出具体修改措施与意见。对不符合开题报告要求的,专家应要求其重新修改并予以下次重新申请。 

3.4.3有针对性地开设特色课程。非全日制农业硕士选题大都与本职工作紧密联系,有很好的工作基础与积累,但是对于如何做研究、写好学位论文、做好论文开题报告却没有系统地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在课程培养方面专门开设学位论文设计与写作以及如何选题及写作开题报告等有针对性的特色课程,可将农业硕士开题报告与论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实行案例教学,同时,还可设置开题报告会现场观摩等实践式教学,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4结语 

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一般都具有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既是工职人员又是学生的双重身份使其培养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既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又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践和工作中,更好地服务社会。但因其双重身份,在校时间短,工学矛盾突出,导师指导有限,对教育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保证培养质量,又要降低工学矛盾对培养的影响。因此,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应根据其特点,结合开题报告质量影响因子分析,加强开题报告的过程管理,探索积极有效的培养方式,提高论文开题报告质量。 

参考文献 

[1] 

接玉玲,刘孟臣,王振林.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状况调查与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6):45-48. 

第3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评估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3―0093―08

一、研究背景

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研究型大学除了承担发展科学技术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外,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仍然是其基本的、最本质的职能。目前,我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两种类型――科学(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不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主要从事实践工作的专门人才。从层次结构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现有的专业学位中硕士专业学位39种,博士专业学位5种(教育、口腔医学、兽医、临床医学和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本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从类型结构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两种类型。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主要以非全日制在职教育为主,仅有少数专业实施全日制培养。2009年开始实施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0年起实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逐步增加专业学位推免生的数量和比例,鼓励、引导优秀生源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收比例持续增加,预计2012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将达到30%,2015年将逐步提高到50%。从学科结构来看,截止到2011年3月,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涉及管理学、法学、工学、农学、医学、教育学、军事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除理学和哲学外,基本涵盖所有学科领域。研究生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标志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转变。因此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突出其培养特色成为摆在各专业学位培养单位面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二、问卷设计

发展研究报告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作为切入点。关于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引入了满意度的概念。冯伯麟对教师职业的满意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师职业满意度是教师对其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总体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朱新秤和卓义周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进行了分析与调查,认为职业满意度是个人背景因素、个人内在因素和个人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个综合概念。林杰对全国普通高校的现行制度安排满意度进行了调研,认为高校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取决于工作环境,而他们对工作环境,尤其是对各项制度安排的满意度,则是反映高校现行制度合理性与科学性的重要尺度。布鲁斯和布莱克本认为教师职业满意度是衡量学校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评估目的、主体和对象等不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的选取维度不尽相同。概括起来其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维度选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察:第一,从投入一过程一产出环节来考察;第二,从外适-内适一个适环节考察。鉴于“投入-过程-产出”环节及“外适-内适一个适”环节的视角,我们设计了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将“质量”概念分解成可以实际测量的具体指标,具体包括8个方面: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外语应用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学术道德水平、创新和科研能力、学位论文质量及学习投入程度等。研究采用《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分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其培养过程来实现的,培养过程大致分解为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导师指导、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等方面。问卷通过设置相关问题来了解学生对这些方面的看法与感受,进而推测培养过程各环节对教育质量可能带来的影响。问卷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对专业学位的认知,内容包括研究生选择就读专业学位的动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了解程度及对专业学位地位的认识等;第三部分是对课程与教学的认识,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习投入、导师指导、专业实践等;第四部分是学习收获与满意度的认识,即学生对其专业理论素养、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提高的自我评价。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华南地区多所研究型大学各年级不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45份,剔除无效问卷36份,有效问卷3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56%。各备选项按照由低到高的等级设计并采用五点式计分法,依次记分“1-2-3-4-5”,各维度得分越高表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越高。为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数据的初步处理,我们使用克龙巴赫仪系数(Cronbaeh’s Alpha)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α系数为0.861,表明问卷有较好信度。问卷效度检验较适合采用结构效度,即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来检验问卷结构效度,我们提取出了8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他们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8.648%,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调查样本分布具有多样性特点。从性别构成看,男生172名,占样本中人数的55.63%;女生137名,占样本总人数的44.37%。从学习形式看,全日制硕士生73人,占总人数的23.62%;非全日制硕士生236人,占总人数的76.38%。从所学专业类别看,文科221人,占总人数的71.52%;理工科66人,占总人数的21.36%;医学等其他23人,占总人数的7.12%。从工龄情况看,没有工作经验,即本科毕业直接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3人,占20.3%;有工作经验的246人,占79.7%。从专业构成看,MPA人数133人,占总人数的43.3%;软件工程人数35人,占总人数的11.3%;MBA人数33人,占总人数的1 0.7%;计算机技术工程人数25人,占总人数的8.1%;教育硕士人数是19人,占总人数6.1%,其余专业人数64人,占样本总人数的20.5%。

三、评估报告

(一)总体评估

调查发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各项得分(学生主观感受)均在中等(3分)以上,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良好水平。说明从整体上看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教育质量较好、满意度较高。从表1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最高的是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3.83分),其次为学习投入程度和学术道德水平(均为3.80分),再次为科学实践和学以致用能力(3.79分),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3.75分),得分较低分别为外语应用能力(3.42分)、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3.50分)、学位论文质量(3.67分)。说明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最欠缺的是外语应用能力、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这些是今后进一步提高的方向。

(二)差异分析

为了检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在不同评价样本之间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将教育质量总分记为总分40分(Total=8*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2。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显著性水平P值为0.042

第一,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差异。表4显示在存在显著差异的5个专业中,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平均得分最高4.20分。而临床医学、化学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得分较低,均低于3.2分。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工商管理硕士等三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评分较高,在3.8分至4分之间。法律硕士、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平均分相对较低,学生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外语应用能力差异。从表5可以看出,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硕士的外语应用能力平均得分较高,在3.6分至3.8分之间。化学工程类的外语应用能力平均分仅为2.8分左右,外语应用能力最差。其他专业如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软件工程、教育硕士等专业硕士生外语运用能力处于3.2分至3.4分之间,外语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差异。表6表明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专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较高,在3.92分与4.4分之间,体现出这些专业的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汉语国际教育、教育硕士等专业的硕士生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处于中间状态,但有待进一步加强。而理工科类的化学工程、计算机工程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普遍较低,亟待进一步提高。

第四,学术道德水平差异。表7显示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计算机工程硕士、教育硕士、软件工程硕士等专业在学术道德水平上的平均分较高,位于3.75至4.4分之间;而社会工作硕士、汉语国际硕士、化学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专业学术道德水平平均分的相对较低,处于平均分以下。

第五,学位论文质量差异。从表8可以看到,专业学位硕士生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的差异较小,普遍得分较低,说明总体质量都得进一步提高。但相对来说,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硕士和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略胜一筹,理工科硕士学位论文普遍较差,应采取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总之,经过十几年发展,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总体质量满意度良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但是各专业类别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布局合理、特色优势明显、质量品牌效应突出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三)问题分析

调查显示,处于前十位的问题分别是:缺乏实践l生教学(17.6%)、扩招太多(10%)、学习时间(8.6%)、导师指导(7.8%)、管理松散(7.8%)、课程设置(5.9%)、教师水平(5.5%)、学生质量(5.5%)、社会认可低(3.1%)、差别对待(3.1%)等。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专业学位社会认可程度不高。调查发现社会对专业学位了解不多、认识不深,社会认可程度不高。从国家层面来看,专业学位教育缺乏权威的国家定位。2001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性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没有明确划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同时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在学生取得学位后的政策待遇,也没有将专业学位与行业任职资格认证紧密联系起来,导致考生报考积极性不高。整个社会甚至受教育者本人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不高,用人单位的招聘及人事制度中更没有体现出对专业学位教育的足够重视。学校管理者对专业学位教育培养重视程度不高,对其管理明显存在边缘化、培训化及营利化等倾向。

其次,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培养制度。目前我国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标准和教学保障制度。调查中发现有些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管理上配备的力量单薄,只在研究生院设立一个办公室,配备几名工作人员,而他们要负责数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与质量保障工作。

再次,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尚没有建立具有差异性、实践性与前沿性的课程体系。调查显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大多以科学学位培养模式为蓝本,未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实践性不强、创新性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差异性和灵活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部分教材建设不足、教学用书内容陈旧等问题。调查发现学生认为教材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实际需求的只占到55.7%,认为参考书对学习帮助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只占到了58.9%。

第四,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导师实践经验与责任心比较缺乏。大学教师大都是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术研究型人才。这些导师长期在高校工作,很少接触到社会实际的管理与工作,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尽管目前这些大学采用了双导师制,聘请了来自实践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专家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但是受到诸如工作时间、待遇和制度等因素影响,往往是象征性地出现在论文答辩会上,很难起到实质性指导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3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教学和实践联系不够。目前研究型大学的导师带的学生数量普遍比较多,导师自己面临着学术科研的压力、教学压力,因此给予学生实质性的指导的时间相对较少。在主观题调查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到两种类型学位的学生待遇不一,部分导师责任心不强。

第五,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投入不够。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既有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又有行政人员、企业员工;既有本科毕业生,又有专科毕业生;既有所学领域与从事行业或大学所学专业相一致的,也有与从事行业或所学专业相差甚远的。因此生源成分十分复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这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更有甚者,由于大部分专业硕士受到工学矛盾影响,学习投入远远不够。调查结果显示1.9%的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的比例少于10%,14%的在10%-20%之间,19.1%的在20%-30%之间,21%的在30%-40%之间,18.8%的在40%-50%之间,25.2%的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比例大于50%,说明学生在课程学习时间以外,很少花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四、对策建议

(一)健全研究型大学内部质量保障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培养单位的管理工作来维系和发展。因此,培养单位必须制订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这是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条件。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各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为准则、入学和选拔制度、课程与学习制度、考试与成绩管理制度、导师与科研制度、操作与实践制度、学位论文与学位答辩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单位要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整个研究生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作为学校研究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管理工作队伍,挑选责任心强、业务素质精湛的干部承担管理任务,不断加强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提高生源质量。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特点,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招生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学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对考生资格审查时,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要求,逐一核对考生的学位证、毕业证和职称证等原件,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坚决不同意报考。考试和录取工作要坚持“公平、公正、择优、差额”原则,确保质量,宁缺毋滥。不断进行招生考试录取环节改革,推进有利于选择优秀考生的选拔方式。加大学位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区别力度,学术型研究生考试注重考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潜能,专业硕士在考察专业基础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考察,以选拔更适合专业型硕士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的优秀考生。

强化师资队伍。首先,强化导师遴选、考核公平竞争机制。实行导师遴选和考核动态管理方式,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明确导师责、权、利,提高导师责任心,加强导师对学生的培养。在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都应该加强导师对专业硕士指导的针对性、个性化和差异化。在对导师考核方面,除了参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外,加强考核导师对培养专业硕士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程度。其次,进一步落实“双导师”制。参照国外培养模式,在专业硕士导师遴选和导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上进行深化改革,聘请行业部门实践经验丰富和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的教学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师制”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社会对专业型研究生的认可程度。学校应参照全日制研究生学位点领衔人的待遇和职责,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领域领衔人待遇并加强考核。

突出课程特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根据国外较好的培养方式和我国实际及各研究型大学现实条件,我们认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要突出基础性、差异性、实践性、选择性、先进性和创新性。课程设置贯彻“少而精”原则,精简专业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知识体系。合理的知识体系应包括职业领域知识、一般性社会科学知识及科学思维知识。专业学位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为某一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检验合格与否的惟一标准就是其“任职资格”是否达到。因此应按职业背景差异对知识的不同需求来组织授课内容,构建起合理的职业领域知识体系,如行业领域基础知识、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发展前景、最新技术手段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面对本专业领域,还要面对经济、社会、技术、产业、市场和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应充分体现出“复合型人才”特点,在职业领域知识纵向加深更新的同时拓宽横向领域相关知识,构筑起“职业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体现出专业学位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打通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之间的界限,把学习与做课题结合起来,把研究和应用贯穿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加强课程建设,实施课程主讲教师负责制,鼓励各领域根据在职人员、各自的行业特点、地域特点自编具有实用性强的教材,对于成熟的自编教材,学校和学院应资助出版,推进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优化教学模式。专业学位教学模式的改革应从课堂教学改革人手,以课程内容应用化、课堂教学实践化为起点,逐步摸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优势,坚持以学员为中心,注重学员与教师双向互动,灵活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主题报告、学术沙龙、模拟训练、观看影象、实地考察等多样教学方式,着力提高面授效果。大力开展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开发,编制相应的案例库,开发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确保每一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都能深入行业第一线接受实践训练。

加强专业实践。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心所在。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为主的教育,是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与研究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因此研究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有之义。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针对特定职业领域需要而设置的学位教育,因此特定职业领域的实践能力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心所在。在教育部专业学位培养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为学生实践提供条件,建立实践基地,联合社会资源共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因此在今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修改完善时,培养单位应充分考虑到实践环节的学时和学分要求,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联合校外导师,整合资源,建立研究生工作站或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开拓社会实践的思路和视野,为专业学位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与课题深入实践,从实践中遴选课题,加以研究,切实解决企事业及行业上的技术难题,从而收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重视学位论文。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质量管理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归宿。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是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水平、实践技能、研究能力和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是全面检查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结构和综合分析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所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行目标管理的最后一关。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文体选择上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以突出实用性和职业背景为指导思想,学生可以选择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主要体现专业型研究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位论文评价上,一方面,强调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考核专业硕士的理论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对于研究范式的掌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先进培养方式对专业硕士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政策

其一,国家政策的保障措施。在国家层面上,制订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保障。国家法律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专业学位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专业学位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定性分析都还远不清晰和成熟。因此,国家和省级部门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开展学位教育研究,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专业学位教育的支持和投入,从制度上规范专业学位教育行为。

其二,人才市场的配套体系。《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因此需要进行专业学位与劳动力市场及人才市场的相应配套改革,将专业学位教育与行业准入制度衔接落到实处。在美国,参加一些行业执业资格考试必须以获得经认证的专业学位为前提,绝大多数州的律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都规定,参加律师执业资格考试必须获得经认可的法学院所授予的法律专业博士学位(J.D.)或法律学士学位(LL.B),自学、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均不能替代法学院的教育。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衔接使专业学位教育拥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也使美国专业学位教育享誉世界。我国行业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之间尚未建立有效衔接,相应专业学位教育经历未成为行业执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很难避免专业学位教育社会地位受到影响。因此,加强专业学位教育与相应行业执业资格考试衔接,必将促进公众对专业学位的认可,提高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促进专业学位质量提高和健康发展。

其三,社会中介的评价监督。完善的外部质量监控体系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的必要和有益补充。当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主体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业学位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等为代表的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的社会中介机构。各种专业学位都成立了相应的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各个培养单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和硕士论文在政策上进行宏观管理,同时各种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又成立了领域协作组,对各个培养单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等进行指导。要充分发挥各个准政府组织等中介组织的作用,由各中介机构从不同层次和侧面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监控,保障专业学位的教育质量。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专业学位教学中来,保障专业硕士教育质量。在美国,行业协会介入相关专业学位的申请者条件规定、培养计划的制定等环节。行业协会还以专业认证为主要手段来监控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而行业协会同时也是执业资格考试的主管部门,他们与相应专业的教育机构协会联合管理专业学位教育。因此,设计一种合理的体制使执业资格考试主管部门能够参与到专业学位教育中来,架设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培养之间的桥梁,中介机构与研究型大学共同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可以尝试性地开展专业学位与执业资格考试挂钩的培养机制,以培养适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沁平.与时俱进适应需要逐步在我国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2(21):3.

[2]马德秀.研究生教育要更加注重适应需求[N].中国青年报,2012―03―14(T03).

[3]冯伯麟.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1996(9):23―25.

第4篇

论文摘要: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问题普遍存在,与菌类污染和玻璃话现象并称为植物组织培养的三大难题。针对褐变难题,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对影响褐变的因素作了全面分析,褐变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随植物种类外植体的部位几生理状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不同而危害的程度有所不同,对这些因素是内因外界影响作用作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许多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常遇到褐变问题。褐变主要发生在外植体,在植物愈伤组织的继代、悬浮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中也经常发生。褐变产物不仅使外植体、细胞、培养基等变褐,而且对许多酶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培养材料的生长与分化,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本文探讨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的影响因素、机理及防范措施,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或工厂生产,包括植物组织的培养,原生质体、悬浮细胞和植物器官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褐变原因及危害

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自身组织从表面培养基释放褐色物质,以致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外植体也随之进一步变褐而死亡的现象。褐变的发生与外植体组织中所含的酚类化合物数量多少及多酚氧化酶活性有直接关系。很多植物,尤其是木本植物都含有较高的酚类化合物,这些酚类化合物在完整的组织和细胞中与多酚氧化酶分隔存在,因而比较稳定。在切割外植体时,切口附近的细胞受到伤害,其分割状态被打破,酚类化合物外溢。对于外植体本身来讲,酚类物质从外植体切口向外溢出是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可诱导植保素或无物理屏障的形成,以防止微生物侵染组织。但酚类很不稳定,在溢出过程中与多酚氧化酶接触,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迅速氧化成褐色的醌类物质和水,醌类物质又会在酪氨酸酶等的作用下,与外植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发生聚合,进一步引起其他酶系统失活。从而导致组织代谢活动紊乱,生长停滞,最终衰老死亡。此外,由于组织的老化病变也会使多酚氧化酶激活而引起褐变。

2褐变产生的机理

2.1非酶促褐变

非酶促褐变是由于细胞受胁迫或其他不利条件影响所造成的细胞程序化死亡或自然发生的细胞死亡,即坏死形成的褐变现象,并不涉及酚类物质的产生。徐振彪等[1]将生长正常的愈伤组织转移到含NaCl的培养基中,组织周围尤其是接触培养基部分发生褐变,但培养基中没有看到扩散的褐化物质。当温度升高时继代保存时间过长,也会发生此类现象。但这种褐变若采取适当措施或者愈伤组织适应了胁迫环境就不再发生了[3]。

2.2酶促褐变

目前认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变主要是由酶促褐变引起的,培养材料变褐主要是由伤口处分泌的酚类化合物引起的[4]。酶促褐变如同一般的酶促反应,其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酶、底物和氧。引起褐变的酶有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等。从初次培养和继代培养过程中试管苗的褐变程度和PPO的活性来看,表明PPO活性的高低是引起培养材料褐变的关键。引起褐变的酶的底物主要是酚类化合物,按其组成可分成3类:苯基羧酸(包括邻羟基苯酚、儿茶酚、没食子酸、莽草酸等),苯丙烷衍生物(包括绿原酸、肉桂酸、香豆酸、咖啡酸、单宁、木质素等),第三类是黄烷衍生物(包括花青素、黄酮、芸香苷等),但并非所有的酚类物质都是PPO的底物。

在正常发育的植物组织中,底物、氧气、PPO同时存在并不发生褐变,是因为在正常的组织细胞内由于多酚类物质分布在细胞的液泡内,而PPO则分布在各种质体或细胞质中,这种区域性分布使底物与PPO不能接触。而当细胞膜的结构发生变化和破坏时,则为酶创造了与PPO接触的条件,在氧存在的情况下使酚类物质氧化成醌,进行一系列的脱水、聚合反应,最后形成黑褐色物质,从而引起褐变。

3褐变产生的影响因素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褐变的因子是复杂的,因植物的种类、基因型、外植体部位及生理状态等不同,褐变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3.1植物种类及基因型不同的植物和不同的基因型决定了不同的褐化程度。在组织培养中,品种褐化难易可能是与该品种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多少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差异有关。

3.2外植体部位及生理状态外植体的部位及生理状态不同其褐化程度不同,同时,不同时期和不同年龄的外植体在培养中褐变的程度也不同。

3.3培养基成分培养基成分中的无机盐、蔗糖浓度、激素水平等对褐变的程度的影响尤为重要。另外,其pH值也与褐变程度有较大关系。

3.4培养条件温度过高或光照过强,均可加速被培养组织的褐变。不利环境条件都能造成细胞的程序化死亡,温度是诱导程序化死亡的主要因素[1]。

4防止外植体产生褐变的对策

从理论上讲,酶促褐变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加以抑制:一是除去引起氧化的物质——氧;二是捕捉或减少聚合反应的中间产物;三是抑制有关的酶。实际操作上,下列措施是被认为行之有效的。

4.1适当外植体的选择

取材时应注意选择褐变程度较小的品种和部位作外植体。成年植株比幼苗褐变程度厉害,夏季材料比冬季及早春和秋季材料的褐变要严重。冬季的芽不易生长,宜选用早春和秋季的材料作为外植体。王异星[5]用荔枝无菌苗不同组织的诱导试验表明,茎最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培养2周后长出浅黄色的愈伤组织;叶大部分不能产生愈伤组织或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中度褐变;而根极大部分不产生愈伤组织,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全部褐变。

4.2对外植体的处理

通过对较易褐变的外植体材料的预处理能减轻醌类物质的毒害作用。处理方法如下:外植体经流水冲洗后,在2-5℃的低温下处理12-24小时,再用升汞或70%酒精消毒,然后接种于只含有蔗糖的琼脂培养基中培养5-7天,使组织中的酚类物质部分渗入培养基中。取出外植体用0.1%漂白粉溶液浸泡10分钟,再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中。若仍有酚类物质渗出,3-5天后再转移培养基2-3次,当外植体的切口愈合后,酚类物质减少,这样可使外植体褐变减轻或完全被抑制。何琼英等[6]用抗坏血酸预处理香蕉吸芽外植体,能减轻外植体褐变,从而提高芽丛诱导率。

4.3适宜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成分与褐变程度有关,要考虑所选培养基的状态和类型。

4.3.1适当的无机盐浓度张妙霞等[7]在柿树组织培养防止褐变所进行的试验中,4种培养基的无机盐以改良MS(大量元素减半)和1/2MS的效果最好,MS的效果较差,结果证明低浓度的无机盐可促进外植体的生长与分化,减轻外植体褐变的程度。徐振彪[1]在对玉米幼胚耐NaCl愈伤组织的筛选表明,随NaCl浓度升高,褐变现象加重。

4.3.2适当和适量的激素王异星[5]在荔枝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添加1mg/LBA+0.5mg/L2,4-D时,愈伤组织较坚硬,增殖缓慢,易产生褐变。培养基中添加1mg/LBA+1mg/L2,4-D时,愈伤组织浅黄疏松,增殖也快。

4.3.3培养基的硬度在一定范围内,琼脂用量大,培养基硬度大,褐变率低[8],这可能是培养基的硬度影响了酚类物质的扩散速度的缘故。

4.3.4培养基中水的硬度的影响硬度低的蒸馏水褐变率低,而使用硬度较高的自来水,褐变严重,甚至会出现褐变死亡[8]。这可能是配制培养基的水改变了培养基中无机盐的浓度,间接地影响了植物外植体的褐变。

4.3.5培养基的pH值在水稻体细胞培养中,pH值为4.5-5.0时MS液体培养基可保持愈伤组织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其表面呈黄白色,而pH值为5.5-6.0时,愈伤组织严重褐变[9]。一般来说,酸性环境(pH值为4.5-5.0)不利于褐变过程的发生[10]。

4.3.6培养条件如温度过高或光照过强,光照会提高PPO的活性,促进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从而加速被培养的组织褐变。高浓度CO2也会促进褐变,其原因是环境中的CO2向细胞内扩散,细胞内CO32-增多,CO32-与细胞膜上的CO32-结合,使有效CO32-减少,导致内膜系统瓦解,酚类物质与PPO相互接触,产生褐变[11]。因此,初期培养要在黑暗或弱光下进行。

4.4添加褐变抑制剂和吸附剂

褐变抑制剂主要包括抗氧化剂和PPO抑制剂。在培养基中加入偏二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二硫苏糖醇等抗氧化剂都可以与氧化产物醌发生作用,使其重新还原为酚[12]。由于其作用过程均为消耗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添加量,其中L-半胱氨酸和抗坏血酸均对外植体无毒副作用,在生产应用中可不受限制。在水稻细胞的培养基中,添加植酸(PA),可防止褐变,PA分子中众多的羟基产生抗氧化作用,使生色物质的含量下降或PA与PPO分子中的Cu2+结合,从而降低了其活力。陈学森等[13]在对植酸在银杏组织培养中应用的研究中也证实了植酸具有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作用。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活性炭是一种吸附性较强的无机吸附剂,能吸附培养基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琼脂中的杂质、培养物在培养过程中分泌的酚、醌类物质以及蔗糖在高压消毒时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等,从而有利于培养物的生长。粉末状的活性炭与颗粒状的活性炭相比吸附性更强,一般在培养基中加入1-4g/L的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尽量用最低浓度的活性炭来对抗褐变的产生,因为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没有选择性的,在吸附物质的同时,也会吸附培养基中的其他成分,对外植体的诱导分化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14]。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酚类物质的专一性吸附剂,在生化制备中常用作酚类物质和细胞器的保护剂,可用于防止褐变[15]。

4.5进行细胞筛选和多次转移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经常进行细胞筛选,可以剔除易褐变的细胞。在外植体接种1-2天后应立即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中,能减轻酚类物质对培养物的毒害作用,降低抑制作用,使外植体尽快分生,连续转移5-6次,可基本解决外植体的褐变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振彪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现象.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7(1):55~56.

[2]符近.三种不同类型种子休眠萌发及马占相思种子老化过程的研究.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1996.

[3]傅作申,玉米耐NaCl幼胚愈伤组织的筛选及特性分析,长春农牧大学硕士论文,1996.

[4]颜昌敏编著,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5]王异星.荔枝细胞培养的初步研究.暨南大学学报,1997,18(5):84~85.

[6]何琼英等.抗坏血酸预处理阻止香蕉吸芽外植体褐变的研究初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6(3):79~82.

[7]张妙霞.柿树组织培养防止外植体褐变的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33(1):87~91.

[8]金坚敏.水稻幼穗和成熟种子诱导胚状体时的有关因子探讨.植物学通报,1992,9(2):53~54.

[9]金坚敏.水稻幼稿和成熟种子诱导胚状体时的有关因子探讨.植物学通报,1992.

[10]王东霞等,如何对抗植物组织中的组织褐变,中国花卉盆景,2002,12:29~30.

[11]姚洪军,罗晓芳,田砚亭.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的研究进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1(3):78~83.

[12]蔡金星等.不同品种梨多酚氧化酶特性及其抑制剂的研究.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13(1):55~57.

[13]陈学森,张艳敏等,植酸在银杏组织培养中应用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7,9(2):24~27.

第5篇

关键词:甘蓝;种植资源;综述

中图分类号:S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76-2

0 引言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十字花科芸苔属,又叫洋白菜,包菜,卷心菜,连花白等,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蔬菜作物。多数学者认为,甘蓝类起源于现在尚存的一年生野生杂草[1](Brassica oleracea var.olcracea)。也有人提出甘蓝类植物起源于Brassica oleracea,Brassica cretica,Brassica insularis和Brassica rupestris 4个野生近缘种的复合体的观点。公元前六百年,甘蓝由小亚细亚传至中欧。在希腊罗马时代,地中海沿岸地区的人们也种植其他甘蓝,但这些品种并未形成坚实的菜头。结球甘蓝在北欧是很普遍的种植作物。目前在欧洲、北美和远东都出产包心菜,最大菜头则产于阿拉斯加的夏季,因为当地夏昼很长,刺激其异常生长。16世纪末期由俄国传入我国黑龙江及新疆等地[2]。

1 甘蓝分类和品种介绍

甘蓝类植物种内下分6个变种[1],分别是结球甘蓝变种、木立花椰菜变种、孢子甘蓝变种、羽衣甘蓝变种、球茎甘蓝变种和野生甘蓝变种。另外王建林等[3]将芸苔属甘蓝组分为:擎蓝(B.caulorapa Pasq.)、芥蓝(B.alboglabra L.H.Bailey)、甘蓝 Roleracea L.。又甘蓝分为:(原变种)var.cap-itata L.、羽衣甘蓝var.acephala L.f.tricolor Hort.、孢子甘蓝var.gemmifera Zenker、花椰菜var.botrytis L、欧洲油菜B.napus L.、芜菁甘蓝B.napobrassica(L.)Mill。其中欧洲油菜和芜菁甘蓝的染色体数为n=19,其余染色体数均为n=9。

甘蓝品种很多,依叶球形状可以分平头、圆头和尖头三类。依成熟期可分早熟、中熟和晚熟三种基本生态型:平头型,植株较大,叶球顶部扁平,整个球成扁圆形。球叶的中肪和中心柱小,从定植到收获70天以上,中晚熟或晚熟种,结球坚实,产量高,品质好。中晚熟种有黑叶小平头、黄苗、京丰12-70号。尖头型:植株较小。叶球顶部尖型,整个叶球如心脏形。球叶的中肋和中心柱偏高,冬性强,不易先期抽薹,结球较松,产量较低,品质亦较差,从定植到叶球初收50天,早熟种如江浙的鸡心和牛心种。黑叶小平头:叶球扁圆,顶部稍拱形,外叶黑绿色、抗性强、耐热,叶球紧实,单球重1.5公斤,从定植到初收80天,中熟种,长江流域各省普遍栽培。近年来我国也选育一些甘蓝新品种,如早熟春甘蓝新品种春魁[4],秋甘蓝惠丰3号[5],李惠芬等[6,7]利用引进的国外羽衣甘蓝杂种一代品种创造了一批羽衣甘蓝新种质。

2 甘蓝种植资源的收集和保存

甘蓝种质资源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新品种培育的重要物质基础, 我国的甘蓝遗传育种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甘蓝种植资源在农业生产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2.1 甘蓝种质的收集

甘蓝种质的收集是指针对有研究应用价值或潜在研究应用价值的甘蓝材料, 如野生近缘种、地方品种、育成品种,以及特殊遗传材料等进行信息收集和种质收集。

甘蓝栽培中心种子类型丰富,遗传背景宽泛,也是种质资源收集的重要方式。对收集来的种质需要进行检疫、消毒、隔离种植观察, 防止检疫对象的传播和扩散。对于原种量特别少的种质可先采取组织培养手段扩繁进行保存,防止断种。

我国在近300年的甘蓝栽培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地方品种,黑叶小平头,金早生、黑平头、鸡心甘蓝、牛心甘蓝、大平头、二乌叶、楠木叶、二虎头等。部分地方品种品系经鉴定、筛选后编入《中国蔬菜优良品种》一书,不少用作选育杂种一代亲本的原始材料。

2.2 国外种质资源的引进

甘蓝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甘蓝原产地野生种和近缘野生种是甘蓝种质资源的最重要来源,所以引进国外优良甘蓝种质资源很重要。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蓝课题组在1991-2000年,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并鉴定甘蓝遗传资源481份次,其中引自美、日、荷、俄、德、英、法等20余个国家的遗传资源332份,通过初步鉴定,已鉴定出185份农艺性状优良的材料。这些引进的国外品种大部分作为选育杂种一代亲本的原始材料。

2.3 甘蓝种植资源的保存

甘蓝种质资源保存分为短期保存(几个月到几年)、中期保存(10~30年)和长期保存(30年以上)。保存的目的一是保持种质的生命力不丧失,能够进行世代更替;二是保持种质的完整性,降低种质产生自然突变的机率。

保存方式一种为活体保存,例如利用种质库、种质资源圃、温室和大棚及组织培养等。二是利用生物技术,比如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指纹图谱等。

3 优异育种材料的鉴定筛选

在加强国内外甘蓝种质资料收集,鉴定的同时,优异育种材料的筛选、创新是保证育种工作的关键前提。我国80年代中期开始,把筛选优异育种材料列入“国家攻关”、“863”计划的甘蓝育种课题中。现已获得一批抗病、抗逆性突出的育种材料,例如:抗TUMV兼抗黑腐病、CMV材料:84025、85003等。冬性强、耐未熟抽薹材料:24一5-3,8 6311等。耐寒材料:86311,47-1-2等。耐高温材料:21-3,60天早熟椰菜,中甘系列等。

李慧芬等[6,7]利用引进的国外羽衣甘蓝杂种一代品种创造了一批羽衣甘蓝新种质,并研究了形态学特征及其主要性状在杂种一代中的遗传表现和规律。其中,整理与分类了创造的新种质40余份,观赏性优异的杂种一代新组合。简元才等[8]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4份甘蓝引种材料的11个园艺性状进行分析,得到7个彼此独立的主成分;依据7个主成分的总得分,对34份材料进行排序和评价,同时对材料进行分类。周清元[9]对黄籽羽衣甘蓝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利用。

4 甘蓝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杂种优势利用在甘蓝育种中占有重要地位。方智远等[10]从甘蓝原始材料79-399的自然群体中获得雄性不育突变株79-399-3。杨丽梅等[11]对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了初步观察。方智远等[12]利用甘蓝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79-399-3Ms和引进的CMSR3625等改良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作不育源,以优良自交系作转育父本,育成了一批不育性稳定、生长发育正常、配合力好的雄性不育系,配制出中甘16等6个甘蓝新品种。用雄性不育系进行规模化制种,每667m2生产杂交种种子40~50kg。不育系亲本可在隔离网棚用蜜蜂授粉繁殖,成本较低。杂交率比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的高5%~8%。方智远等[13]提出甘蓝雄性不育系选育与利用是甘蓝制种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变革。康俊根等[14]利用cDNA-AFLP检测甘蓝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时序性表达。康俊根等[15]通过cDNA-AFLP分析了4种甘蓝雄性不育类型的花粉败育特异中断基因表达特点,并对不同特异表达类型分别选取代表性TDFs克隆测序。

5 生物技术在甘蓝遗传育种上的利用

5.1 分子标记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绘制甘蓝遗传图谱,筛选、鉴定、甘蓝育种亲本材料,研究甘蓝不同品种的指纹图谱,提出快速、准确地鉴别甘蓝一代杂种纯度。通过分子标记鉴别和淘汰重复的资源,保存尽可能多的遗传变异。Phippen等[16]做了有益的尝试,他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14份来源不同的甘蓝品种“金亩”(Golden Acre),发现这些材料可以归为4类,如果选择每一类作为一个样品来保存,只会损失绝对变异的4.6%,而保存的费用却将减少70%。

5.2 基因工程

利用基因工程导入改善甘蓝抗性、品质、观赏性等重要目的基因,进而创造甘蓝新品种。甘蓝对有些病虫如CMV、黑腐病等缺少抗源。如将CMV外壳蛋白基因转入甘蓝中,进而可育成抗这些病害的甘蓝新品种。佘建民等[17]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II)的重组质粒导入结球甘蓝,获得了抗虫性的转基因植株。

5.3 组织培养

上世纪80年代初,利用甘蓝花茎、茎尖等进行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这一技术已在特异甘蓝育种材料的扩繁方面得到应用。雷开荣等[18]用酶法分离甘蓝下胚轴原生质体和萝卜叶肉原生质体, 对供体原生质体(萝卜)进行融合前单因素(酶EcoR I) 或双因素复合处理(酶EcoR I+ UV0.035-0.105J/cm2),用PEG法诱导甘蓝与萝卜属间非对称性原生质体融合。孙振久等[19]探讨了融合液、原生质体密度及不同品种对原生质体融合效果的影响。在融合液中加入0.5mol/L甘露醇和1mmol/LCaCl2.2H2O可以有效提高融合率。1X105/mL的原生质体密度可以得到较高的二体融合率。不同品种对融合率影响不大,但对细胞分裂率有较大影响。孙振久等[20]以甘蓝和萝卜子叶为材料,进行原生质电融合的研究,探讨了电融合的条件、参数对电融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交变场参数以100Vpp/cM、1.0-2.0MHz开始的处理可以在不降低原生质体生活力的前提下,得到较高的融合率;脉冲幅宽30S,脉冲强度2.0Kv/cM时,原生质体融合的效果较好。

6 问题与展望

我国甘蓝遗育种取得许多重要成绩,但在风味和抗性育种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遗传资源的多样性上需加强收集、保存和创新。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甘蓝育种上的应用衔接不够,存在种子市场较为混乱等问题。为此在甘蓝种质资源的研究中,今后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种质资源的研究,特别重视国外甘蓝种质资源的引进;传统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加快甘蓝育种新进程;育种目标要更紧密结合市场的需要。注重培育适于不同生态条件、不同用户要求、不同季节栽培的多种类型品种。

参考文献

[1] 刘英,王超.简述甘蓝类植物的起源及分类[J].北方园艺,2006(4):57.

[2]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主编.中国蔬菜品种志[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620-671.

[3] 王建林,何燕,染运芳等.中国芸苔属植物的起源、演化与散布[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489-494.

[4] 丁万霞,李建斌,王红等.早熟春甘蓝新品种春魁的选育[J].长江蔬菜,2007,2:52-53.

[5] 王建国.秋甘蓝惠丰3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J].种子科技,2006(4):64.

[6] 李惠芬,钱芝龙.冬春1、2、4、5号羽衣甘蓝新品种的选育[J].北方园艺,2006,1:3-5.

[7] 李惠芬,钱芝龙.羽衣甘蓝“冬春”系列新品种(续)[J].中国花卉园艺,2007,8:44-45.

[8] 简元才,李长缨,杜广岑.甘蓝引种材料主成分分析[J].北方园艺,1999,3:11-12.

[9] 周清元.黄籽羽衣甘蓝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利用[M].西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10] 方智远,孙培田,刘玉梅等.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其利用[J].园艺学报,1997,24(3):249-254.

[11] 杨丽梅,刘玉梅,王晓武等,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了初步观察[J].中国蔬菜,1997(6):24-25.

[12] 方智远,刘玉梅,杨丽梅等.甘蓝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与

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制种[J].中国农业科学, 2004,37(5):

717-723.

[13] 方智远,刘玉梅,杨丽梅等.甘蓝制种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变革[J].中国蔬菜,2004,(5):33.

[14] 康俊根,王晓武,张国裕等.利用cDNA-AFLP检测甘蓝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时序性表达[J].园艺学报,2006,33(3):544-54.

[15] 康俊根,张国裕,张延国等.四种甘蓝雄性不育类型差异基因表达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14(4):551-554.

[16] Phippen W B,Kresovich S,Candelas F G,et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can quanti and partition variation among genebank holdings: a case study with phenotypically similar accessions of Brassica o(eracea var. capitata L.(cabbage)`Golden Acre'.Theor.Appl.Genet,1997,94(2):227-234.

[17] 佘建民,蔡小宁,朱卫民等.结球甘蓝抗虫转基因植株及其后代的抗性表现[J].江苏农业学报,2001,17(2):73-76.

[18] 雷开荣, U. Ryschka,E. Klocke等. 不同供体原生质体前处理方法对甘蓝与萝卜属间原生质体融合植株再生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1999,12(5):5-10.

[19] 孙振久,刘莉莉,佟志强.融合及培养条件对甘蓝和萝卜原生质体融合及细胞分裂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 2006,12(2):

5-7.

[20] 孙振久,王松文,刘霞.电场条件对甘蓝与萝卜原生质体融合效果的影响[C].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2002.

作者简介:曲瑞芳(1978-),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讲师,从事种质资源和园林植物育种方向教学和研究工作。

第6篇

关键词:农用地;集约利用;熵值法;指标体系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decreasing the number of agricultural land, agricultural land resources shortage has become one of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o how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nsive use of agricultural land will become the key problem in the study of land use.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Luding County, build Luding land intensive and economical evaluation system,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s determined by entropy method, the factors of standardization value weighted summation, scored the degree of evaluation of intensive use of agricultural land.

Keywords: agricultural land; intensive use; entropy method; index system

中图分类号: [S26+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前言

农用地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在人类生产、生活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更加突出,土地的增量供应越来越受到限制[2]。因此,人们要合理利用赖以生存的土地,尤其对农用地集约利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土地评价方法是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中心环节和薄弱环节,合理选择和科学应用评价方法对评价结果具有重要意义[3]。泸定县位于四川省西部,境内平坝、台地、山谷、高山平原、冰川俱全,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较大,区域特征比较明显。结合泸定县现状,本文选取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且对各因素标准化值加权求和。利用此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较为准确,可为泸定县农用地的高效集约利用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泸定县概况

泸定县位于四川省西部二郎山西麓,甘孜州东南部,界于邛崃山脉与大雪山脉之间,东邻雅安地区天全、荥经、汉源县;南连石棉县;西北接康定县。泸定县境内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季干燥温暖,季均温度7.5℃;夏季温凉湿润,季均温度22.7℃;年平均气温16.5℃。

据泸定县2010年末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全县农用地面积231851hm2,占幅员面积的90.61%。其中,耕地面积为104680 hm2,占农用地面积的45.15%;园地面积为1413 hm2,占农用地面积0.61%;林地面积为96634 hm2,占农用地面积的41.68%;其他农用地面积为29124 hm2,占农用地面积的12.56%。如下图3-1所示:

图3-1泸定县2010年农用地利用现状结构图

3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

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农用地集约利用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它以农用地集约化程度作为评价目标,从不同的层面为基础设立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持续状况等四个准则(指标体系的准则层),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反映准则层的各项评价指标,最终形成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4]。具体如表3-1。

表3-1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标评价体系

3.2 农用地集约评价方法

3.2.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为了克服指标的量纲各异,原始数据之间的可比性较差的问题,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该研究共选择了农用地集约利用的m(m=8)个评价指标,以泸定县2010年的每一个乡(镇)的数据作为一个参评对象,设为n(n=12),则n个参评对象的m个指标(i=1,2,,,n;j=1,2,,,m)就构成了一个原始数据矩阵。计算各个参评对象的取值在全部参评对象取值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5] :

(i=1,2…n;j=1,2…n)(1)

将所有的指标代入公式(1)计算,就得到n列m行的标准化决策矩阵。

3.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是[5]:

(1)利用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则 (2)

(2)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对于第j项指标,指标值的差异越大,熵值越小。计算公式为:

(3)

求第j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公式为:

(j=1,2,……m)(4)

3.2.3 评价分值的计算

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评价分值总体评价计算公式为[5]:

(5)

式中,为农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n为评价准则层的数量;为准则层的权重;m为评价指标的数量;为指标层各个指标的权重;为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

4 泸定县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4.1 泸定县指标体系各层权重的计算

本文选取的是2010年泸定县各乡镇的土地利用状况数据,对泸定县各个乡镇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初步预算,选取了劳动力指数、化肥施用量、复种指数等八个指标,通过这八个指标对泸定县的农用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初步预算结果如表3-4所示

表3-4 泸定县集约利用指标评价体系

数据来源:2010年泸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鉴

在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中,比较关键的步骤是指标权重的确定,因为指标权重直接影响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程度。首先利用初步预算的数据(表3-4),然后根据熵值法的具体步骤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具体计算结果如(表 3-5):

表3-5 泸定县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

从表3-5中可以看出,对泸定县农用地集约评价指标的准则层而言,利用程度>持续状况>产出效果>投入强度,说明在泸定县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中,利用程度的重要性程度最大,其次是产出效果和持续状况,投入强度的重要性程度最小。而在各准则层下,各项指标的重要性也有很大的差异:在投入强度准则层下的指标权重中,化肥投入>劳动力投入;在利用程度准则层下的各指标中,复种指数>灌溉指数;在产出效果准则层下的各指标权重中,地均产值>粮食单产;在持续状况准则层下的各指标权重中,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平衡指数。根据各指标权重的大小,各项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为:人均耕地面积>复种指数>地均农业产值>有效灌溉>化肥投入指数>耕地平衡指数>劳动力投入指数。可见在泸定县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中,人均耕地面积的重要性最大。

4.2 评价结果分析

本文根据已确立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通过收集泸定县的相关数据,利用上述已经得到的初步计算结果,最后通过多目标综合评价(公式5),计算出泸定县各个乡镇在2010年间的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具体如(表3-6)。从评价结果来看,杵坭乡的土地集约度水平最高,为0.211,其次是泸桥镇,而田坝乡的土地集约度水平最低,仅为0.0577。各乡镇土地集约度水平排序为:杵坭乡>泸桥镇>兴隆镇>烹坝乡>岚安乡>冷碛镇>新兴乡>德威乡>得妥乡>加郡乡>磨西镇>田坝乡,可见各乡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程度都不相同,而且土地集约度最高与最低的乡镇之间差别比较大。

表3-6 泸定县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

5 泸定县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5.1 加强利用程度,培养可持续能力

在泸定县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结果中可以看出,利用程度所占的权重最大,其次是持续状况。可见利用程度与持续状况对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很大,所以今后要尽可能的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和复种指数等农业生产条件来进一步加强利用程度,同时也要采取措施提高农用地持续状况,注重可持续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要建立一系列有效的防治各种自然灾害的方法来促进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5.2 因地制宜,提高土地集约度

提高农用地的集约度关键是给农业注入更多的现展观念,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同时强化农业的科技支撑,促进农业集约生产和可持续发展[6]。在泸定县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中,泸定县在2010年间各乡镇的土地集约度水平有一定的差别。例如岚安乡的复种指数最低,但是粮食产出位于整个县的中等水平。泸桥镇的劳动力投入最高,人均耕地面积却是最低的。所以应该根据各个乡镇的现状,因地制宜,从不同的方面提高各乡镇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如果盲目的采取大把抓的措施,只能浪费人力物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5.3 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中低产田改造要针对不同类型中低产田采取综合措施,清除或减轻制约产量的土壤障碍因素,提高耕地基础地力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结合泸定县地域特色,中低产田改造要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和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并提高土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建设满足机械化耕作要求的高标准田块,完善田间路、生产路布局,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改善管理条件及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参考文献

[1] 许玉凤,董杰,段艺芳,郭海英,褚纪来.农用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2011,27(04):387-391。

[2] 赵鹏军,彭建.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资源科学,2001(5):23-27.

[3] 钱铭杰,王绪龙,孙玉晶,师文洋,丘少蓉.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综述.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2 28(06

[4] 毛居旦木 努尔买买提 伊宁市宁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硕士论文 2010,6

[5] 董秀茹,王秋兵.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土壤通报,2008,39(2):209-213.

[6] 王蒲吉,王占岐,孟蒲伟.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资源开发市场,2007(4).

THEFARMERS'LANDINTENSIVEUSINGOFLU DING

Zhang Qingling Wu Boqing

College Of Tourism And Urban Planning

第7篇

关键词: 板栗园; 秸秆覆盖;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产量

中图分类号:S6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9980?穴2012?雪06-1057-06

临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东南部和鲁东丘陵南部, 是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的盛产区, 也是我国优质板栗生长的区域[1]。长期以来, 该区果园管理以清耕为主, 导致水土大量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 果实产量难以维持和提高。因此, 改善生态环境, 探索新的地表覆盖模式已经成为该区域板栗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作为土壤管理技术之一的秸秆覆盖技术, 改善了土壤微生物活动的环境, 增加了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2-3], 促进了土壤营养成分的释放, 提高了土壤N、P、K全量、速效养分及有机质含量, 降低了投入成本, 增加了果实产量, 提高了经济效益[4-7]。

目前, 国内外有关板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丰产栽培技术、栽培生理[8]、良种选育及产品加工等方面[9], 对板栗园土壤秸秆覆盖效应研究较少,且多数研究集中在单一秸秆覆盖效应方面[10-12],有关不同秸秆覆盖效应的差异还鲜有报道。不同秸秆覆盖效应在其他树种方面报道较多。据报道稻草覆盖可增加茶园土壤全磷含量,提高土壤磷库[13];粉碎的玉米秸、稻草秸覆盖可以提高越橘的根系活力和菌根侵染率,促进了越橘的生长[14];玉米秸覆盖与间隔深松相结合,可以增加苹果园土壤的蓄水和保水能力,苹果百果质量比对照增加了16%[15];玉米秸、小麦秸和棉花秸覆盖后园林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显著增加[16];小麦秸、玉米秸覆盖后显著提高桃园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土壤氨化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17]。本研究以玉米秸、水稻秸、小麦秸和棉花秸为覆盖材料, 来探讨不同覆盖材料对板栗园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及板栗产量的影响, 以期达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提高板栗产量, 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园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镇, 地处北纬34°22′~34°56′, 东经118°05′~118°31′, 平均海拔约38 m, 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13.2 ℃, 降雨量849 mm, 无霜期200 d以上。土壤为褐土, 覆盖前 0~60 cm 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9.46 g·kg-1,全N含量为 0.45 g·kg-1, 全P为 0.50 g·kg-1, 全K为4.51 g·kg-1, 碱解N为 69.20 mg·kg-1, 速效P为 4.13 mg·kg-1, 速效K为39.20 mg·kg-1, pH 值为 5.21, 土壤容重为 1.37 g·cm-3。

1.2 试验材料

供试植株为6 a生郯城大油栗, 株行距3 m×4 m,种植密度840株·hm-2。覆盖方法参照时连辉等[16], 选用自然风干的玉米秸、水稻秸、小麦秸和棉花秸作为试验材料, 用粉碎机粉碎, 加入质量分数为5.5%的半腐熟有机肥作为发酵引物, 调节碳氮比为 30∶1(质量比), 加水至饱和持水率, 其上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水分, 采用被动通风定期翻堆方式[18]进行腐解, 待堆体经过 1个月左右高温后温度降低到 55 ℃以下时, 晾晒、打碎, 装袋备用。

1.3 试验设计

于2008年7月进行覆盖, 在树盘周围按面积为1 m×1 m进行覆盖,覆盖质量均为5.0 kg·m-2(覆盖厚度分别为玉米秸10 cm,水稻秸15 cm,小麦秸15 cm,棉花秸10 cm),以不覆盖为对照, 共设 5个处理, 每处理分3个小区(3次重复), 各处理小区不进行灌溉施肥, 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 各小区覆盖面积为110 m2, 于每年11月份进行补加, 以保证始终5.0 kg·m-2的覆盖量。

1.4 土壤样品收集

于2010年4月、7月和11月, 分别收集各处理小区根际与非根际土样。收集根际土样方法为: 在各处理小区内随机选择板栗树(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3株, 先用铁铲除去覆盖物, 再用土壤刀挖去上层覆土, 沿侧根的伸展方向找到须根部分,剪下分枝, 小心将须根带土取出, 保留距根表4 mm左右的土壤, 采用抖落法取土样[19]。收集非根际土壤时, 收集细根外(>4 mm)的土壤。根际与非根际土样深度均为0~40 cm,将土样保存于4 ℃冰箱中, 进行各指标测定, 取3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1.5 土壤收集与测定指标

土壤全N采用硫酸-高氯酸消煮法测定; 土壤碱解N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 土壤全P和速效P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 全K和速效K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有机物采用K2Cr2O7氧化外加热法测定[20];土壤微生物数量采用稀释平板法测定[21]。氨化细菌培养采用蛋白胨氨化培养基; 真菌培养用马丁氏-孟加拉红培养基; 放线菌培养采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

于2010年10月, 在果实采收季节, 实地调查不同覆盖材料下的苞果数和果实产量。

1.6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AS9.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邓肯法[22]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氮素、磷素和钾素的影响

表1结果表明,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氮素、磷素和钾素及有机物含量的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玉米秸、小麦秸和水稻秸覆盖后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全N、全P、全K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棉花秸覆盖后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速效N、速效K、全N、全K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土壤速效P和全P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所有处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处理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速效N、速效P、全N、全P含量以玉米秸的平均升幅最高, 分别为105.14%、121.48%、59.70%和62.50%;土壤速效K和全K以水稻秸的平均升幅最高, 分别为127.26%和41.51%;土壤有机质含量以玉米秸的平均升幅最高, 为49.79%。

与对照R/S值相比, 碱解N和全N的R/S值除玉米秸外, 其他处理差异均不显著; 速效P的R/S值除玉米秸外、全P的R/S值除棉花秸外, 其他处理的速效P和全P差异均显著;所有处理速效K和全K差异均显著。综合碱解N、速效P、速效K、全N、全P、全K、有机质含量, 与对照的R/S均值相比, 玉米秸、水稻秸、小麦秸和棉花秸的R/S值平均升幅分别为3.13%、6.10%、4.22%、5.70%。

以上说明秸秆覆盖不仅能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 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还可以改善土壤根际微域环境, 对根际土壤养分产生重大影响, 有利于田园土壤的生态健康, 因此, 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覆盖材料来改善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2.2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表2结果表明,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所有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氨化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棉花秸非根际放线菌除外)。不同处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氨化细菌、真菌数量以玉米秸的平均升幅最高, 分别为49.39%和123.62%,土壤放线菌数量以水稻秸的平均升幅最高, 为80.95%。

与对照R/S值相比, 除了水稻秸覆盖后真菌数量的R/S值差异不显著外, 其他处理的土壤氨化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R/S值差异均显著。综合土壤氨化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 与对照的R/S均值相比, 玉米秸、水稻秸、小麦秸和棉花秸的R/S值平均升幅分别为8.61%、9.72%、11.67%、9.17%。

2.3 不同覆盖材料对板栗果苞数和产量的影响

表3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所有处理的果苞数及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从果苞数来看, 不同处理之间小麦秸与棉花秸差异不显著, 其他两两之间差异显著, 其中玉米秸升幅最高, 为38.30%; 从产量来看, 不同处理之间水稻秸与小麦秸差异不显著, 其他两两之间差异显著, 其中玉米秸产量升幅最高, 为28.77%。

3 讨 论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C、N、P、S等)转化和循环的动力,它参与有机质的分解、腐殖质的形成、养分的转化和循环的各个生化过程[23]。许多研究结果[24-28]都表明,秸秆覆盖后可明显增加土壤中氨化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 尤其增加0~20 cm土层的微生物数量。而在板栗园秸秆覆盖对微生物效应还鲜有研究,本研究结果说明这一措施对板栗园同样有效,不同秸秆覆盖后土壤中氨化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这可能是秸秆覆盖提供了有机能源,对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刺激效应,改变了土壤的C/N比,提供了更多增强酶促反应和土壤呼吸强度的基质,促进了土壤生物活性的提高,从而导致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增殖[29]。本研究发现不同秸秆覆盖后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氨化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升高的幅度不同,其中土壤氨化细菌、真菌均以玉米秸的最高, 土壤放线菌数量以水稻秸的升幅最高,这可能与不同秸秆养分含量不同、分解速度不同,覆盖后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高低等有关[30-31]。

秸秆覆盖后不仅向土壤提供营养物质来提高土壤N、P、K全量, 还改善土壤微生物活动的环境, 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 提高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32]。本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覆盖材料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根际和非根际全N、全P、全K、碱解N、速效P、速效K和有机质含量, 这与上述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也有研究认为, 连续多年秸秆覆盖可使果树根系上移, 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33],本研究仅仅是覆盖2 a的效应,对于2 a以上的情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前人有关板栗园秸秆覆盖对土壤养分含量效应的研究仅仅集中在单一秸秆方面,没有研究不同秸秆之间的差异,本研究发现不同秸秆覆盖后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各养分含量的平均增幅有较大差异,土壤碱解N、速效P、全N、全P和有机质含量均以玉米秸最高,土壤速效K和全K均以水稻秸最高,这与薛兰兰[3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不同秸秆覆盖处理后的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差异可能与不同秸秆养分含量不同、分解速度不同,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含量不同,通过酸溶、螯合和竞争吸附等机制活化土壤难溶态氮、磷和钾,使土壤速效氮、磷和钾含量增加的幅度不同有关[35]。

根际土壤是土壤与植物根系相互作用产生的界面,是连接土壤与植物的桥梁,土壤养分在界面发生进一步的转化后被植物根系吸收。秸秆覆盖后改变了植物根际微区的物理和化学环境, 进而对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养分含量产生重大影响[36]。本研究支持这一结论, 与对照R/S值相比, 不同处理的R/S值多数指标差异显著。

秸秆覆盖后由于改善了微生物活动的环境, 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 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进而提高了板栗苞果数和果实产量[12]。本研究支持这一结论, 与对照相比, 所有处理的果苞数及产量差异显著。在板栗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选择适宜的秸秆覆盖,提高板栗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秸秆覆盖对土壤微生物、养分含量的效应不同土层有差异。高美英等[37]认为,苹果园秸秆覆盖明显地增加了各土层中氨化细菌的数量,与对照相比,0~20 cm土层平均提高222.99%,20~40 cm土层平均提高111.36%,40~60 cm土层平均提高740.59%。谢宝东[38]研究认为,不同覆盖物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效应不同土层有差异,土壤深度0~5 cm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高含量高稳定性,土壤深度5~40 cm的速效磷、速效钾低含量低稳定性。在这一点上,本研究存在着不足。本研究的结果仅是秸秆覆盖对0~4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养分含量的总体效果,对不同土层,尤其40 cm以上土层土壤微生物、养分含量的效应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ZHANG Ji-hua, HE Yong-jin. Advanc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nese chestnu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J]. World Forestry Research, 1999,12(2): 7-12.

章继华, 何永进. 国内外板栗科学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 世界林业研究, 1999,12(2): 7-12.

[2] ABBONA E A, SARANDON S J, MARASAS M E, ASTIER M.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management in different vineyard systems in Berisso, Argentina[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7, 119: 335-345.

[3] MONTEIRO A, LOPES C M. Influence of cover crop on water use and performance of vineyard in Mediterranean Portugal[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7, 121: 336-342.

[4] OELBERMANN M, VORONEY R P, SCHLONVOIGT A M, KASS D C L. Decomposition of Erythrina poeppigiana leaves in 3-, 9-, and 18-year-old alleycropping systems in Costa Rica[J]. Agroforestry Systems, 2004, 63: 27-32.

[5] SOMMER R, VLEK P L G, DE ABREU SA TD, VIELHAUER K, DE FATIMA RODRIGUES COELHO R, FOLSTER H. Nutrient balance of shifting cultivation by burning or mulching in the Eastern Amazon evidence for subsoil nutrient accumulation[J].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04, 68: 257-271.

[6] FANG S Z, XU X Z, YU X, LI Z C. Poplar in wetland agroforestry: a case study of ecological benefits, site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s[J]. Wetlands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5, 13: 93-104.

[7] KING A P, BERRY A M. Vineyard δ15N, nitrogen and water status in perennial clover and bunch grass cover crop systems of California’s central valley[J]. 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5, 109: 262-272.

[8] LIU Xia, LIU Shu-qing, WANG Sheng-ai, FENG Da-ling.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chestnut and soil geochemistry[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2007, 23 (3): 275-278.

刘霞, 刘树庆, 王胜爱, 冯大领. 板栗品质与土壤地球化学关系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3): 275-278.

[9] XIAO Bin. Advances in the soil research on chestnut field[J]. Forest Research, 2003, 16(3): 351-357.

肖斌. 栗园土壤研究的进展[J].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16(3): 351 -357.

[10] LIU Chun-sheng, YANG Ji-hua, MA Yu-zeng, ZHENG Yong-ming. Effects of dual mulches on chestnut orchard soil[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4, 20(1): 69-71.

刘春生, 杨吉华, 马玉增, 郑永明. 对板栗园树盘土壤双重覆盖的效应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20(1): 69-71.

[11] ZHU Yi, HAN Jing, ZHUANG Qian-mei. Effect of different surface mulchings on chestnut orchard in hilly sandy area[J].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2008, 36(9): 33-50.

朱毅, 韩敬, 庄倩梅. 砂石山地板栗园树盘不同覆盖效应试验[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 36(9): 33-50.

[12] FAN Hong-wei. Effects of mulching on the production of chestnut grown on the mountainous soil[J].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2002, 19(3): 180-183.

范宏伟. 山地板栗园覆草效应的研究[J]. 果树学报, 2002, 19(3): 180-183.

[13] QI Long-bo, ZHOU Wei-jun, GUO Hai-yan, HAO Jin-ju, LUO Wei. Phosphorus nutrient characteristics of tea plantation soils under rice straw mulch and white-clover intercropping in hilly red soils of South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08,16(3):593-597.

齐龙波, 周卫军, 郭海彦, 郝金菊, 罗维. 覆盖和间作对亚热带红壤茶园土壤磷营养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3): 593-597.

[14] YU Qiang-bo, LI Ya-dong, ZHANG Zhi-dong, LIU Hai-guang, WU Lin. Effect of mulching in Blueberry orchard on soil microbe[J].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9, 31(5): 592-594.

于强波, 李亚东, 张志东, 刘海广,吴林. 地面覆盖对越橘园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1(5): 592-594.

[15] GAO Mao-sheng,WEN Xiao-xia, HUANG Jin-hui, YIN Rui-jing,LIAO Yun-cheng,ZHENG Yong-quan. Effect of stubble mulch and tillage managements on apple orchard soil moisture reserves and soil enzyme activity in the Weibe Plateau[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eal University, 2009,14(4): 91-97.

高茂盛,温晓霞,黄金辉,殷瑞敬,廖允成,郑永全. 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对渭北苹果园土壤保蓄水性能及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14(4): 91-97.

[16] SHI Lian-hui, HAN Guo-hua, ZHANG Zhi-guo, LIU Deng-min, WANG Qing-ping. Effect of mulching with straw composts on soil properties of landscape[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0, 26(1): 113-117.

时连辉, 韩国华, 张志国, 刘登民, 王清萍. 秸秆腐解物覆盖对园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1): 113-117.

[17] ZHANG Gui-ling. The effects of straw and grass mulching on soil nutrients,soil microbial quantities and soil enzyme activities in peach yard[J].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2011,35(12): 1236 -1244.

张桂玲. 秸秆和生草覆盖对桃园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2011,35(12): 1236-1244.

[18] PETER J S, BRIAN A K. Compost utilization in horticultural cropping systems[M]. London: Lewis Publishers, 2001: 51-93.

[19] LIU Jiu-jun. Effects of Biological mulching on rhizospheric nutrition and growth of polar plantation in southern upland area[D]. Nanjing: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2007,8-9.

刘久俊. 物覆盖对南方山地杨树人工林根际营养及生长的影响[D].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 2007,8-9.

[20] BAO Shi-dan. Agricultural soil analysis[M]. 3ed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Press, 2000.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第3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21]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Study Method of Soil Microorganisms[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5: 43-70.

中国农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生物组著. 土壤微生物学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5.

[22] MING Dao-xu. Biometry with Design of Experiments[M].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Press, 2007: 90-100.

明道绪.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90-100.

[23] LI Jun, JIANG Xin, LI Li, SHEN De-long. Development of microbial fertilizer and maintaining of soil biological fertility[J]. Chinese Soil and Fertilizer, 2006(4):1-5.

李俊,姜昕,李力,沈德龙. 微生物肥料的发展与土壤生物肥力的维持[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4): 1-5.

[24] KOUNO K, WU J, BROOKES P C. Turnover of biomass cand pinsoil following incorporation of glucoseorrye grass[J]. Soil Biol Biochem, 2002, 34: 617-622.

[25] FANG S Z, LI H Y, XIE B D.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release of four potential mulching materials for poplar plantations on up landsites[J]. AgroforestSyst, 2008, 74: 27-35.

[26] BAGGS E M, STEVENSON M, PIHLATIE M, REGAR A, COOK H.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ollowing application of residues and fertilizer under zero and conventional tillage[J]. Plant and Soil, 2003, 254: 361-370.

[27] LIU Jian-xin, WANG Xin, WANG Jian-xia. Effects of covering straw in orchard on humus composi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Soil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5, 19(4): 93-95.

刘建新, 王鑫, 王建霞. 覆草对果园土壤腐殖质组成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19(4): 93-95.

[28] FAN Bing-quan,LIU Qiao-ling. Effect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and straw application on the soil microorganism and P-dissolving characteristics[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05, 13(3): 130 -132.

范丙全, 刘巧玲. 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溶磷特性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3(3): 130-132.

[29] XU Hua-qin, XIAO Run-lin, ZOU Dong-sheng, SONG Tong-qing, LUO Wen,LI Sheng-hua. 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of the tea plantation[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7,27(8): 3355-3361.

徐华勤, 肖润林, 邹冬生, 宋同清, 罗文, 李盛华. 长期施肥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7, 27(8): 3355-3361.

[30] NIU Xin-sheng, ZHANG Hong-yan, WANG Li-gang, ZHANG Fu-suo, LI Xiao-lin, MA Yong-liang. Effects of sowing winter wheat under no-till with maize straw mulching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a[J]. Chinese Soil and Fertilizer, 2009(1): 64-68.

牛新胜, 张宏彦, 王立刚, 张福锁, 李晓林, 马永良. 玉米秸秆覆盖冬小麦免耕播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1): 64-68.

[31] SPARLING G P. Ratio of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to soil or ganic carbon as a sensitive indicator of changes in soil organic matter[J].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il Research, 1992, 30: 195-207.

[32] LI Hui-ke, ZHANG Guang-jun, ZHAO Zheng-yang, LI Kai-rong. Effects of interplanting of herbage on soil nutrient of non-irrigated apple orchardin the loess plateau[J].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2007, 34 (2): 477-480.

李会科, 张广军, 赵政阳, 李凯荣. 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 园艺学报, 2007, 34 (2): 477-480.

[33] LI Huai-you. Test of different kinds micro-irrigation for apple trees in gully areas in the plateau[J]. Agri 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 2001, 19(4): 32-37.

李怀有. 高塬沟壑区果园土壤管理制度试验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1, 19(4): 32-37.

[34] XUE Lan-lan. The effect of straw mulch conservative cultivation on soil nutrients and crop physio-biochemical mechanisms[D]. Chongqing: Southwest University,2011: 43-44.

薛兰兰. 秸秆覆盖保护性种植的土壤养分效应和作物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 43-44.

[35] PENG Na, WANG Kai-rong, WANG Kai-feng, XIE Xiao-li. Effect of rice straw incorporation on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acids available phosphorus in soil under different water regimes[J]. Acta Pedologica Sinica, 2006, 43(2): 347-351.

彭娜, 王凯荣, 王开峰, 谢小立. 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用稻草对土壤有机酸和有效磷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06, 43(2): 347-351.

[36] ZHANG Xue-li, YANG Shu-jun, ZHANG Bai-xi, BAI Xue-feng. Research on rhizoshere soil properties of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with different infection grades[J]. Forest Resraech, 2006, 19(1): 88-92.

张学利, 杨树军, 张百习, 白雪峰. 不同感病等级樟子松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性质对比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19(1): 88-92.

[37] GAO Mei-ying,LIU He,QIN Guo-xin,QIAO Yong-sheng,WANG Zhong-ying. Influence of mulching in apple orchard on the azotobacter contents in soil[J].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2000, 17(3): 185-187.

高美英, 刘和, 秦国新, 乔永胜, 王中英. 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固氮菌数量年变化的影响[J]. 果树学报,2000,17(3): 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