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2 11:51:00
导语:在范进中举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吃透文本,精心备课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教师首先要深入文本,对文本进行准确、深入、富有个性的解读。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四大文体里,学生对小说的兴趣较为浓厚,所以对老师的小说课堂生动教学期望较高,因此,教师课前应该熟悉文本、研透文本,小说教学要设立哪些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除了要熟悉文本外还要备好学生,精心设计符合本班学生情况的教案。
二、注重预习,事半功倍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说往往篇幅宏大、内涵蕴藉、手法多变,短时间内阅读量大,学生课前如果没有预习,听课就显得被动了,在一堂课内难以兼顾全面。因而学生在上课之前一定要熟读文本三遍,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巧设情境,渲染氛围
教师在平时授课时注意情境导入,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学生对课文学习的氛围和一种让学生去探求问题的欲望,学生有了探求问题的欲望,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如在教《杨修之死》以前,可以一边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边展示《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图片,用它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三国的历史画卷。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刀光剑影下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浮现在我们眼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知人善任的刘备,胆气豪壮的孙权,英姿飒爽的周瑜……今天让我们再来结识两位三国人物——曹操和杨修。如是设置虽然不是很巧妙,却也能在课文学习前开启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形象探讨的欲望。
四、抓住情节,分析人物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教师在授课时要把文章的教学重点放在情节及人物刻画之上。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可谓情节跌宕起伏,在教学时,应尽量让学生讲述讨论梳理出小说的情节,最好让学生演绎展示,教师有意无意加以渲染,那么在对情节的梳理中就会妙趣横生,课堂就会活跃,印象自然也就深刻得多了。对人物描写方面细致引导展示,则更会增加形象性,小说的魅力就更能体现出来。在授课中如何让文中的人物形象展示出来,是小说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在教学时尽量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与对话中表现并强化语文能力,让小说中的人物展示出来,小说的课堂教学就会生动得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就能体现出来,教学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五、多变教法,多维展示
1、影视欣赏法。
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有很多都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合理地利用这些影像资料,使小说阅读教学与电影电视欣赏结合起来,充分展示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的魅力,这对小说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如多数同学对三国时期的人物都较为陌生,为此,讲授《杨修之死》时,可以安排学生欣赏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片断,使学生对人物的性格特点、为人处世有较多直观的认识。同时,还可借此学习感受编剧、导演、演员对小说主题、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的把握,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2、点拨教学法。
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该文的主要特色在于讽刺笔调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从而使得文章平中生奇、妙趣横生。我们不要急于解决同学们的疑惑,忙于去分析、讲解,而应重点抓住一些“变化”来下工夫,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语言。在范进中举前,他是左一个“现世宝”,右一个“烂忠厚没有用的人”,贬得范进一钱不值;而当范进中举以后,他的态度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称范进是“贤婿”、是“老爷”了,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是“天上的星宿”,极尽阿谀之能事。据此,可以趁势提问:为什么胡屠户的表现前倨后恭?这和什么有关?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同学们自然能够认识到这一切都与封建科举制度有关,进而看到其腐朽的本质。
3、改变情节法。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它支撑着整篇小说,有时让学生去改变小说情节,重新安排人物的命运,对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把握主旨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在教学中,大家常常要求学生续写故事,但这老套的做法既和理解主旨无关紧要,对分析人物亦无重大帮助,更好的做法是可以在于勒归来处做文章——假如于勒成为大富翁归来时会怎样?同学们纷纷叙述了菲利普夫妇、女婿等阿谀奉承的丑态。
一、幽默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平日,我们不少的教师在办公室里和同事在一起又说又笑,可一走进教室,一见到学生就板着脸,不苟言笑,就象戴上了面具。有位老教师竟把“要给学生好心赖脸”当成经验介绍,问其原因,理由很充分,“板着面孔学生还不怕你哩。”事实并非如此,板起面孔,也许能使学生表面老实,但不能使学生打心眼里喜欢你。只有对学生真心相待,卸下戴在脸上的假面具,哪怕只给学生一张真诚的笑脸,一双关切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语,学生就会把你当朋友,向你掏知心话,你就会觉得学生越来越可爱,工作越来越顺心,心情也越来越美好。
每接一茬学生,介绍自己时,我总要跟学生说几句玩笑话,以此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一次,我刚介绍完自己,一个淘气的学生突然发难:“老师,你能把我说笑了,我就服你。”接这个班时,其他老师就提前告知,该生是有名的刺头儿,软硬不吃,跟每位老师都作对,要我严加管教,给他个下马威。我没有这样做,而是灵机一动,对他说:“能不能让你笑老师不敢说,但老师会讲一句话的笑话。”我把“笑话”二字说得很重。该生一愣,笑了起来,从此,直到毕业,我们的关系都相当融洽。
二、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
以前,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时,我查资料、写教案,讲者滔滔不绝,听者昏昏欲睡,费力不少,但总也调动不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证实: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就容易分心,精神也开始疲劳。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幽默艺术能使人精神放松,使学生在笑声中得到休息,得到适当的调节,疲劳也随之消失。因此,当看到学生疲劳或昏昏欲睡时,用几句幽默的语言来加以调节,往往使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有利于教学活动更顺利地进行。
我从一位有经验的教师那里学了一招幽默教法,一试,果然奏效。作文辅导时,我对学生说,写议论文并不难,连幼儿园的小孩都会写。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喝娃哈哈。”(论点)“娃哈哈甜甜的,味道好。”(论据)“比酸奶好喝。”(对比论证)“妈妈我要喝。”(结论与开头呼应)这样的议论文,同学们难道不会写吗?学生听罢大笑,在笑声中消除了对议论文恐惧和厌烦的情绪,理解了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三、幽默能化解尴尬的局面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尴尬的事,如果处理不好,必然影响教学,但处理好,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我给学生讲“范进中举”这个故事时,范进中举后发疯时,我忘乎所以,绘声绘色地表演起来:“噫!好了!我中了……”猛然一下,我从讲台上摔了下来,重重地倒在地上。学生“哎呀”一声喊了起来,我很费力地站起来,问道:“老师刚才表演得像不像?”“哇噻!老师在表演。”学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热烈地鼓起掌来。
四、幽默能使忠言“顺”耳
忠言逆耳,是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现在教育观念是不是可以让忠言“顺”耳呢?我认为,“逆”“顺”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会使教师产生两种不同的教育行为。我曾尝试用幽默的话语批评学生,起到了忠言“顺”耳的良好效果。上好一堂课,要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教学目的,选择若干教学方法,并加以合理的安排,使之相互渗透,例如启发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等。如果在运用这些教法的同时,恰当地辅之以幽默艺术,将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每次作文时,我让学生打好草稿后认真修改,学生总是牢骚满腹。一次作文讲评时,我说:“我们有些同学的作文水平高过鲁迅、巴金。”学生们大眼瞪小眼,一脸迷惘。我接着说:“鲁迅、巴金写完作品要反复修改,而我们有些同学写作文一字不改,岂不是要高过鲁迅、巴金?”同学们听罢不好意思地笑了。自此,我再要求他们修改作文,他们便不再发牢骚了。如我班有一位学生在作文时不会使用标点符号,一逗到底,讲了多次,收效甚微。一次作文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说:“从你的作文中老师知道,今年你家的豆子一定大丰收。”他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我揭开谜底:“你的作文一‘逗’到底。”他听罢笑了,从此他逐渐改掉了这一毛病,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再如,我在批改一个性格内向女生的作文时,发现她是抄袭的。当时,我很想在她的作文本上写上很大的“抄袭”二字,可静下心来想了又想,真这样做,她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吗?考虑再三,我把她请到办公室,微笑着对她说:“你的作文有进步,相信你一定花了不少时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想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你,请你把作文再做一次修改好吗?”小姑娘没说话,低着头走了。第二天,她拿着改好的作文来了,我发现她重写了作文,虽没有抄袭的精彩,可我却十分高兴。在班上朗读时,她念得十分自信,并赢得了掌声。我看见走下讲台的那一刻,她望着我微微一笑。这件事后,她自信了许多,班上的许多活动她都能积极参加。渐渐的,她从内向变得活泼开朗了。看来,我当时的“幽默”,改变了她的一生。
一、尝试性阅读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新课改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改变过去那种“教师确定目标,引导学生达标”的牵引式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1.自问自答,鼓励学法创新
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就可解决的,要鼓励学生运用学法或自创学法,独立试读,自问自答。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创新性学法,教师应给予赞扬,并倡导大家学习运用。这样,学生感受到自创学法的益处与乐趣,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创新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2.边学边想,鼓励质疑创新
在尝试性阅读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提出与众不同的有价值的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要表示欢迎并给予表扬。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激起了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的兴趣。
二、通过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创新意识
阅读教学中的质疑问难主要有教师设疑和学生质疑两种方式。“疑”是探求新知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支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思维,激励创新。教师设疑,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求知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求知欲。
如在学习《孔乙己》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有人说,希腊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又是怎样的悲剧呢?学习这篇课文,从其含蓄深沉的描写中,细细咀嚼,深入体会,我们可以获得答案。”这样一个导语,目的单一,导向明确,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在阅读中发挥想象,探求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三、应引导学生逆向、发散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
在阅读作品时,我们不但主张要顺思,而且要鼓励反思,这样学生就会领悟到意想不到的内容。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效应,而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如阅读吴敬梓的小说《范进中举》,对范进的解读就可以从正向与逆向两个角度去思考。
发散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
四、展开想象,训练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将会产生新的、奇妙的意境。
1.借助联想去理解、体味、再造意境
阅读中的联想主要有三种方式:①接近联想。如阅读郦道元的《山峡》,联想到刘大杰的《巴东三峡》,眼前呈现出“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情景。②相似联想。如读《白杨礼赞》,可联想到人的坚韧品质、不屈精神、顽强斗志。③因果联想。如阅读鲁迅小说《孔乙己》,可根据孔乙己所生活的环境以及他的自身因素,联想到孔乙己的结局。
2.发挥丰富想象,品味作品意境
例如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几句,脑海中应浮现出这样的景象:“飒飒秋风中,残破的茅屋前,一个老人倚杖独立,满目焦虑和无奈”,从而深刻地感受诗人痛苦的遭遇和凄凉的心境。
运用想象对读物进行理解、追忆和创造性地思考,应注意材料之间的联系,尽量形成广泛而多样的联想和想象,以努力提高阅读创新能力。
五、开展研究性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
研究性阅读是一种为了研究或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有步骤的阅读行为。开展研究性阅读应力求做到三个延伸:一是由课本向课外读本的延伸;二是由课本向社会的延伸;三是边读边悟边总结。如在阅读李煜《虞美人》一词时,就可以布置“走进李煜”的研究性阅读专题,组织学生阅读李煜其他的作品。
六、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阵地,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让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所知、所想、所能有展示的平台,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1.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不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设置好的教案框架里面,使学生保持在热情、活跃、关注、期待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中。
2.善于捕捉新的或突发的信息,及时判断其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新的教学情境,不断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良机。尤其是要敏锐地发现学生中闪耀的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的思想,并努力促进、及时鼓励那些“标新立异”的行为,尽可能给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
3.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教学,自己制订方案计划,自行探索和研讨问题,使学生真正处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中。同时教师要花大力气研究提问的技巧,在关键时刻提出难易适度的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以维持学生学习的适当难度,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
没有兴趣的阅读,就不会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教师作为阅读课堂的主导者,要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快乐中阅读,享受阅读之美。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重视讲解字、词、句,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重视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讲解,没有把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上,老师按照自己的教案进行讲解,学生在语文课上竟然不阅读文章。一些语文课堂活动上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实质的效果,由于缺少了阅读的内容,这些活动仅仅是个形式,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的课堂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精髓,特别是当前,在快餐式文化的影响下,进行阅读的人越来越少。因此,更要注重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如今的语文课堂,老师讲课的时候,过于注重使用多媒体提供给学生丰富的视觉享受,却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培养,视听盛宴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对很多内容的理解都是一晃而过,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精神体验,这样的语文课,不是优质的语文课。可能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教师和学生都没有进行阅读,更谈不上进行阅读的交流和沟通了,因此说,忽视阅读单纯传授知识的语文课是失败的,不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在山的那边》,就可指导学生在阅读研读的基础上,体会理解感知课文。有些课文只需要进行一般性的阅读,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人生寓言》,只需让学生进行一般性地阅读,便可理解。当然,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商定哪些课文需要进行重点阅读,哪些语段需要进行重点阅读。
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第一,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主导者,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根据教学单元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对教材中的阅读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每一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找到内容之间相结合的地方,从而对教学的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对语文阅读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准确的了解。在阅读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把阅读的内容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达到每一个部分之间的相互渗透、促进,使学生在教师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有效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阅读能力。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古文《伤仲永》,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首先,根据这一单元的内容来合理安排这篇课文需要教授的时间;其次,将这篇课文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进行一一列举;再次,将这些内容和课文的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进行重点阅读,同时让学生在阅读时结合需要掌握的内容来进行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第二,注重课堂的教学效率,对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只有掌握了教学规律,才能对语文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中学语文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设计。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要对以往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对初中语文课堂阅读进行创新的教学方式时,要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准确把握中学生的成长特点,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根据他们的兴趣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他们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的课堂阅读教学。如《威尼斯商人》一文,可设置为情景剧教学,由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熟记台词中,感知人物的思想,情感。
三、拓展阅读教学内容
语文阅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这样会导致学生阅读面的狭窄,学生的视野受到局限。因此,要围绕着语文教材进行阅读教学的内容拓展,向多个方向进行辐射,和语文课文内容相关所有课外阅读材料都要进行延伸阅读,在补充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开阔了阅读的视野。
释疑解惑型,根据中学语文教材大纲中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课外阅读内容进行材料拓展,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指导语文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使学生增加对文章的理解,培养丰富的情感,也可以扩大阅读的范围,增长知识的储备数量。例如,为了使学生学习烘托这一艺术手法,可以让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了解其中对战争气氛的烘托。
比较鉴赏型,这是一种比较阅读法,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和教学的内容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区别阅读材料的内容,形成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可以了解不同文章的写作方法,掌握写作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例如,在教授学生《木兰辞》时,可以让学生同时阅读同为北朝民歌的《敕勒歌》,比较二者异同的同时,总结北朝民歌的共同特点。
学法迁移型,可以选择一些和教学课文的体裁或内容、写法相似的作品,让学生在比较之中进行阅读,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例如,在教授课文《孔乙己》时,可以让学生阅读《范进中举》,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
深化延伸型,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或者片段是选自一些名著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契机,进行课堂教学的前后,把原文、原著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阅读,这种从局部到整体的方法,使学生把文章和整个作品的背景联系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可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例如,九年级上册的课文《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是选自《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段,教师可以借此机会来向学生们介绍《水浒传》,并让学生进行阅读。
四、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只有形成自觉的阅读习惯,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提升。因此,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提高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只有增强自我阅读的心理动力,才能进行不间断地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坚持才可以取得成功。其次,鼓励学生学习,培养高度的自制力。中学生的学习在教师的积极作用下,会发生很大的转变,阅读习惯一旦形成就有进行阅读的内部动力。所以,教师要运用积极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养成端正的阅读态度。可以采用讲解、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明白阅读活动的重要作用,对语文阅读具有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语文课堂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对学生形成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芳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05).
【关键词】初中语文 兴趣 教学
1 引言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往往是辛苦的,那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初中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
2 做好初中语文兴趣教学的方法
2.1 提高自身的素养
学生喜欢老师,才能喜欢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个老师,就不可能将这门课程学好,作为老师,从接手学生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你。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一手好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知天文,晓地理,通古今,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适时的示范与展示,学生就会从心底里佩服你、效仿你,在效仿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同时老师也应该注重自身资源的沉淀,琴棋书画虽不用特别精通,但应该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你展示给学生的舞台越大,学生学习的空间也会更广。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就会产生。
2.2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教学,用心帮助学生、爱护学生,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绝不能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歧视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后,老师要经常与学生接触、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生活问题等,指导他们总结知识、改进学习方法。情感在教育过程中起巨大的调节作用,老师对学生的信任,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这种情感还会激起学生对老师的信赖,使老师提出的要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另外要让学生真正喜欢老师,喜欢老师的课程,老师就得真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帮助、引导、感化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效果。
2.3 组织活动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组织生动的竞赛或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挑战欲,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常用的形式有:
(1) 表演,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在课堂上让他们各小组分工改变课文内容,让课文以剧本的形式出现,由学生来分角色表演,不仅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而且巩固了课文内容,加强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可以用角色演绎的文章体裁比较多,可以是戏剧,可以是诗歌,也可以是小说。如《范进中举》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胡屠户两次给女婿贺喜的神态动作,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一人物的认识。
(2) 辩论,学生之间互相辩论,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逻辑能力,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们在辩论中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现自己的才华,同时还可能让老师发现一些新的答案,新的理解。如学习《杨修之死》一文时,可组织一场辩论,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辩论题如下: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正方: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反方: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
(3) 角色换位,有时候可以让学生当一回老师。比如对于课文中生字的正音,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前来完成。有些自读课也可以让学生试讲,不过应选择一些行文浅显,结构清晰的自读课文。试讲前,老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学生也可以自己搜集,由试讲者自己备好课,写出详细的教案,老师再检查,指导修正不足之处,然后由学生进行讲课。讲完后,组织全班学生互动,从讲课内容和讲课技巧两方面进行做出评价。经过“备课―讲课―评议”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感。
2.4 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录音、录象、幻灯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引起审美愉悦,增强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可以制作展现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骗子的阴谋诡计,他们吹嘘自己所织出的衣料的“特性”,他们在织布机上的“空忙”情景,大臣、官员和皇帝察看织布情况时的心理动态,皇帝穿“新衣”上街游行和被老百姓识破的过程等通过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嘴脸形象地刻画出来,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3 结论
总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兴趣教学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就看我们如何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课题的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资料】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教学;情感体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本是作者情感体验的结晶。情感的冲动催生了写作的力量源泉。正是由于杜甫怀有忧国忧民的仁爱之情,在目睹战争动乱带给社会和人民巨大的灾难痛苦后,情感变得异常丰富复杂,所以才会写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包含真挚情感的惊世之作。白居易在仕途不顺被贬的途中,聆听了琵琶女凄惨的弹唱之后,联想到自身的遭际,情感不能自制,遂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著名诗句,情感的共鸣令诗人“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朱自清在饱尝了20年兵荒马乱的人生况味之际,偏又逢上家境衰败,亲人去世,父亲送行时所流露出的关爱之情令作者三次流泪,情感的体验汇集成感人至深的《背影》。纵览人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文本,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读之令人为之动容,思之令人慨叹。
因此,情感是文学类文本的灵魂,“披文入情”是文学类文本的基本要求,在课程总目标中就提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对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在教学建议中有“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的要求;在评价建议中又强调“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那么情感体验就应该是文学类文本教学的灵魂。要想使学生学好文学类文本,使其感受和领悟到文学类文本之美,教师在文学类文本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善于带领学生沉浸在文学类文本的情境中,使其与作者同欢乐共悲苦,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精神向美的境界潜移默化,心灵境界也向美的高度提高升华。那么在文学类文本教学中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进行情感体验呢?
一、引导学生在激情洋溢的诵读中进行情感体验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的,增强教学效果。语文教学中的朗诵就是发挥情感因素积极作用重要的一环。充满激情的诵读,会使学生脑海里有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有所倾吐的情和意,这才能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从而进入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意象丰富、脍炙人口的现代抒情诗。这首诗歌,写的是个人的母子之情、夫妻之爱、生死之痛以及对于大陆故乡的怀念。诗歌用了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手法,旋律流畅而又深沉。教师对学生提出朗诵要求,学生自会在充满激情的朗诵中体验到亿万炎黄子孙所共有的那种历劫不灭的思乡之情、民族之魂。
案例1 如何读懂一句话的情感在《背影》的教学中,一个学生提出:“‘爸爸,你走吧’这句话该怎么读,应读出什么样的情感?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拿出来让大家讨论。通过再读文章和小组讨论后,大家开始自由发言。
一个学生说:“应该读出‘留恋’, 因为父子马上要分离,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所以应是依依不舍。”
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补充说:“我觉得她的分析不够全面,这里面还应该有无奈,因为作者家中光景惨淡,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到北京念书,分别是无奈的选择。”
我趁热打铁又叫了一个学生回答,这名学生接着刚才同学的话说:“我的看法和他不同,正是由于家境惨淡,又刚失去母亲,作者也已有二十岁了,所以这句话应读出关切的感情。”说完,他还用关切的语气有感情地读了“爸爸,你走吧”这句话,教室里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我觉得这个回答有点曲解文本的原意,是一种典型的一厢情愿的解读。学生之所以给以热烈的掌声,大概是因为他读得很有感情,所以,我说:“大家真的都同意他的观点吗?我请大家再读读上一段,看看他的回答有没有偏颇的地方。”大家又开始放声读起来,读完后,一女生站起来说:“我不认同他的观点,这里不应该关切,他的分析缺少内在逻辑。当父亲讲价时,作者总觉他讲话不大漂亮,当在车上托茶房照顾时,作者又在心里暗笑他的迂。所以紧接着的这句话应读出讨厌的情感。”后排一男生站起来说:“她说得很好,但讨厌用词不当,我想用不耐烦好一点儿。”
我觉得这回答已经比较准确了,但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把以上的几种答案抛给学生,让他们再读文本,前后联系,得出自己的结论。读好后,大家都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但有个学生的回答让我至今铭记于心。他说:“在第6自然段的中间写道: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为什么作者的眼泪会很快地流下来?我看有两个原因:一是看到父亲吃力爬月台时的背影,二是作者刚才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和暗笑他的迂的自责心理,二者一结合,作者为自己刚才的想法深深愧疚,所以才会很快流下眼泪。注意是很快,如果没有第二点,作者或许不会很快流泪,甚至根本不会流泪。所以“爸爸,你走吧”这句在情感上有承上启下之效,应读出厌烦的感情。”他的分析太透彻了,我们给予了他长时间的掌声。
反思:在案例中学生对“爸爸,你走吧”这句话的解读就是随着朗读语气的把握而逐步深入。随着评价的逐步深入,学生对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的把握也越来越准确。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欣赏抒情文学类文本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入情入境地朗读文学类文本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在推敲关键字词中进行情感体验
朱光潜先生说过:“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文学类作品,许多都是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美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的美感。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从情感上认同这篇文章,就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情感美。
案例2 如何从字里行间揣度一个人的性格
教学《杨修之死》过程中在理解“杨修的恃才放旷”时,就进行了这样的教案设计:
师:“公真知魏王肺腑也”!然“公真知魏王肺腑”吗?
【幻灯片展示】真知?
生1:杨修对曹操他的忌讳一点儿也不知道。
师:何以见得?
生2:文中说“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师:“数”字应读“shuò”音,“多次、屡次”的意思。请同学们一起将这句话读一遍。
生齐读
师:文中的哪些字眼可以看出杨修的“恃才放旷”呢?
生3:课文第2段开头第一句:“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叫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这里的“便”字,可以看出。
师:“便”什么意思?
生4:“便”的意思是“就”,体现了杨修擅作主张,有违军纪。
生5:第5段,“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中的“竟”字,出乎意料的意思。
生6:第7段,“修知其事,径来告操”中的“径”字。
师:“径”作何解? “其事”指的是什么事?
生6: “径”就是“直接”,“其事”是指“曹丕用大簏装吴质进内府”之事。“径”可以看出杨修做事草率,根本不考虑后果。
生7:第6段,“惟修知其意,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一句中“指而叹”。
师:很好,我们读书要善于从字缝中去读,确实,刚才同学们所谈到的“便、竟、径、指而叹”这些字眼体现了杨修的放旷。
反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杨修的恃才放旷,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一些精彩的语段及关键词语如“便、竟、径、指而叹”进行揣摩、理解、赏析,体味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
三、引导学生在想象补白中进行情感体验
含蓄是文学语言的重要审美特征。《二十四诗品》中将“含蓄”列专品加以探讨,提出了著名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说法。南宋诗人姜夔也提倡“语贵含蓄”,认为“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这种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语言,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白,从而造成一种独特的美感。文学类文本的魅力往往在文章的含蓄上,文章的情感更是如此,一眼望到底的文章总难以吸引人,因此文学类文本要讲究“空白”艺术,包括虚笔、休止、省略、残缺等,优秀的文学类文本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令人震颤的情感。这些“空白”的地方,正是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情感深体验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深刻领悟,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心,激发他们热爱真、善、美,痛恨一切丑恶现象与落后思想的感情,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案例3 如何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中省略了不少情节:词人为何那样嗜酒,竟至浓睡一夜残酒还未消尽?酒醒之后并未起身去看花园,那她又是什么样的情态?她很关心花园里的花木,急切地询问了些什么?这些问题词人尽在不言之中,让我们去想象。喝酒,是因为伤春,时至暮春,忽来风狂雨横,词人担心春老景荒,便以酒解愁。因为残酒未消,懒于起身有系念着“花落知多少”,便询问卷帘人。问话,是关心海棠,这从答话中可知。用“试问”,颇有担心后果不妙的味道。否定卷帘人“海棠依旧”的回答,告之“应是绿肥红瘦”,未亲见者比已见者真切,这是因为侍者对花漫不经心,而词人虽然浓睡,实际上关注着“夜来风雨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情节补充完整,不仅如见词人慵起懒动的情态,更可以窥见词人悼红惜春的心情。
反思:文学性文本的意境并不是露天的珍珠、碧空的银星,抬头便可轻易看得见。这就需要我们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想象和联想,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在头脑中再现和创造性呈现出文本所描述的意境,使自己如同身临其境,将自己融入情景角色之中,同作品中的人物、事物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受到文本情境的感染,而产生深切独特的体验。
四、引导学生在比较改写中进行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不能拘泥于课本和课堂,文学类文本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情感,首先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强化和丰富学生的情感,实现语文课堂的空灵生动,丰富多彩。
案例4 如何在比较体验中深化认识
比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鲁迅的《孔乙己》,讲的都是不幸可怜的人的故事。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为什么突然发疯?尽管专家们已经提出了各种见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识和思路,大胆地谈自己的看法。作品中精彩的人物语言、有趣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堪称经典,这是精读课文的又一重点。关于《孔乙己》的主题,也是众说纷纭,学生们可以展开讨论,鲁迅曾认为《孔乙己》是他写得最好的小说,孔乙己也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学典型。大家可以认真探究:孔乙己好在哪里?我们可以从大师的笔下学到什么?在精读和质疑之后可以从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的刻画、作品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归纳中将新旧知识自然联系起来,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性,从而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综合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比较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说立意的比较,意境的比较,风格的比较,也可以是对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的比较。
其次,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改写,通过作品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美的感受和享受,去感受文本中的情怀。如在讲授《曹刿论战》时让学生进行改写,改写时要注意恰当运用语言、外貌、心理、行动等描写,尤其要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这样才会使人物性格更为突出,形象更为鲜明,思想感情更为丰富。比如曹刿与乡人交谈时的神情,肯定与他和鲁庄公交谈时的神情不一样,如果运用生动的文笔细腻描绘曹刿的神态,曹刿的远见卓识和乡人的目光短浅便凸显出来了。当然,也可以适当地嵌入对长勺之战的场面描写,通过作战场面来渲染烘托人物。这是改写获得成功的手段。
改写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进行人称改写,如鲁迅的《孔乙己》以掌柜的视角改写;也可以进行文体上的改写,如朱自清的《春》改写为诗歌。在改写中可强化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场合产生的。特级教师于漪指出:“课的第一重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或者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因此,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教师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根据具体的需要,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再现文中描写的情景,或渲染情境,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对课文学习产生感情,使学生触景生情,以情激趣,融入到画的情境中去,进入到文字描写的情感氛围之中,从而充分体验到情感之美。
(一)课堂导入时运用
导课时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教学内容中,如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与本课内容有关的音像资料,或片头音乐,或用数码摄像机自制相关内容的录像带,或者播放彩色幻灯片,把学生带入特定情景之中。
案例5 课间播放满文军的歌曲《望乡》
【投影展现歌词】
师导入:课间我们听的满文军的《望乡》中有这么一句:捧一盏乡酒陪伴着你。那么台湾作家琦君陪伴她度过余生的又是一杯怎样的酒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春酒》,去品一品别样的风味!
反思:在这里,教师用满文军的歌曲《望乡》,以及低缓、柔和的语调、感情充沛的语言,共同营造了一种温情、舒缓的气氛。这种气氛与课文的情感协调一致。这样,就为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做了感情上的准备。
(二)整体感知时运用
整体感知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声文本内容,设置情境教学,把课文中优美的画面、诗一般的意境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陶醉其中,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因美而生情。
案例6 配乐朗诵
教学朱自清先生的名作《春》一文时,利用多媒体放映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春景图,再配上优美动听的乐曲《春江花月夜》,教师示范朗读后,学生自己进行配乐朗诵。
反思:教师声情并茂地配乐范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情,学生也都能放得开,大胆、激情地读,感受到了春雨那细腻柔和的美,达到了朗读教学和情感体验的有机融合。
(三)欣赏品味时运用
欣赏品味是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研读、交流、提高,是课堂教学部分。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口、耳、眼等多种感官的基础上,引导其在情感上与作者、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文、声、情、画等音像视听功能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综合应用,使学生五官都受到刺激,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开想象的翅膀,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情感体验。
案例7 深刻发掘“背影”的情感因素
《背影》教学中,在教师紧紧抓住最能体现“背影”的情感因素—“蹒跚”、“探”、“攀”、“缩”等几个饱含深情的字眼,充分品味父亲背影的基础上,播放电视文学类文本《背影》中的相应片段。
反思:电视文学类文本《背影》中的相应片段引导学生更深入品味父亲对儿子真挚、深厚的情感,让学生体悟父亲对儿子关心的点点滴滴,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中所拥有的真情。
(四)理解领悟时运用
理解领悟将让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时教师就可运用多媒体,利用图像、动画、色彩等手段来特别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向目标方向思考,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把握文本的情感体验。
案例8 电影《群鸟》片断的运用
郭初阳老师在教学《珍珠鸟》时,当学生思维来到“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时,播放电影《群鸟》中人被鸟赶进电话亭、汽车、房子等一类象征笼子的建筑片段,比照“力量一笼子”进行探讨,思考:
①人和鸟的力量对比是怎样的?
②影片中有没有笼子?
③你被鸟关在笼子里,成了“珍珠人”,你渴望怎么样的美好的境界?
反思:郭老师用“叛逆者”的眼光审视那些许多人所“想当然”的东西,结合电影《群鸟》的片段,我们突然发现作者笔下的“信赖”原来隐藏着如许令人不安的“历史密码”,精致的鸟笼原来窒息了生命的自由冲动。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深刻理解什么是信赖,什么是美好的境界。
(五)课堂结尾时运用
精彩的结尾,不仅能为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为情感体验起到提炼升华的作用,还能充满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教学临近结束时精神为之一振,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而在乐声中激发学生用诗歌朗诵、理性思维等形式结尾方式,不仅满足了学生展现自我的需要,而且升华课文的主题。
案例9 《春酒》教学中的完美升华
《春酒》的结尾部分,主题升华之时教师就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句话于我们可能是淡淡的感伤,可对海外游子来说,却足以让他们潸然泪下了。琦君为什么找不到真正的家醅了,因为她已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了。
引入对作者琦君的介绍:(配乐激情)
琦君,1918年出生于温州,12岁迁居杭州,31岁赴台湾,57岁定居美国,90岁……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啊……
师:这个温婉的女子历经了数十年的沧桑变化后依然对家乡念念不忘,在她的文章中也多次写道:
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琦君《乡思》。(师动情朗读)
她还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生深情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