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事业职称论文

时间:2022-04-22 19:33:57

导语:在事业职称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事业职称论文

第1篇

一、石油工程本科毕业论文特点及教学实践

(一)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结合石油工程科研与生产实践,体现指导教师及本学科科研工作的优势和特色,使学生能更多地接触生产实际和学科前沿。合适的选题是做好论文的第一步。选题应简洁、明确,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论文选题既要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以利于学生得到全面训练,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要切实可行,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或者可以相对独立地做出阶段性成果。

(二)文献查阅

选题确定后,应针对选题进行文献调研,了解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选题研究的起点或突破点。通过调研和文献查阅、明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前人研究的成果及不足、基本思路及技术方法,这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完成文献调研方后可进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介绍与选题有关的科研动态及参考文献和书目,指导学生系统查阅中、外文参考资料,指导学生撰写文献综述,审阅学生拟定的论文提纲。

(三)论文(设计)指导与撰写

石油工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其毕业论文要求通过对在油田收集的实际资料的整理、描述、作图、分析,进行研究并得出初步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在学生撰写论文的各个环节悉心指导,与学生进行交流,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开展学术研究的素养和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踏实严谨的优良学风。论文撰写要求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所选定的某个专业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初步掌握选择科研题目、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确定技术路线、撰写论文等的方法和技能。学生必须在查阅、调研、实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写成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准确、图表规范、语言流畅、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毕业论文。

(四)论文答辩与交流

论文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亦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通过论文PPT制作和答辩,能锻炼学生专业表达能力。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对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未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概念不清生搬硬套,亦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靠投机取巧,拼凑抄袭论文。在答辩会上,五人组成的答辩委员会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详细、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做出回答,从而检查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独立分析能力。

二、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分析

(一)指导教师时间投入不足,重科研轻教学

客观上说,专业教师往往双肩挑,需要兼顾教学与科研,工作任务重,难以保证在论文指导中投入足够的时间。主观上,少数教师亦存在责任心不足及重视不够的问题。

(二)高校扩招,生源质量相对下降

高校扩招后学生就业压力大,有的学生致力于考研而未能全力投入,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学生因缺乏专业兴趣而准备转方向,或由于专业基础差,综合能力差,难以独立完成论文,依赖教师和同组同学,或在网上搜索相似主题的论文下载、摘录、拼凑、抄袭,缺乏严谨的学风和认真的科学态度。有调查显示,在已完成的毕业论文中,仅六分之一的学生是独立完成的;三分之二的学生则部分自己完成,部分参考图书和网上资料;而有少数学生的论文则由几篇论文拼凑而成,更有个别同学直接抄袭书本和网络论文。

(三)论文不规范,论文篇幅过长或过短

章节安排不合理,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差,行文及图表不规范,参考文献成为摆设。如图表标注随意,错字错句普遍[2],这反映了学生缺乏基本的科学训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论文评审不严格

一方面,指导教师和评议员面对质量不高的论文,碍于面子,都会放学生过关,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位论文的质量。另一方面,对质量差别较大的论文,评审给出的分数相似或成绩接近,未能有效的鼓励真正原创论文的学生。

三、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思考与建议

(一)教师应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

指导教师是学生毕业论文的领航人。要带好学生,教师应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进而引导学生热爱本专业。指导教师应以身作则,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循循善诱,指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阅读、整理及使用;培养学生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指导教师应保证定期与学生交流,检查学生论文进展情况,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深入实习、实验现场,帮助学生解决论文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调整与完善研究计划,以确保学生的论文质量。论文初稿完成后,指导教师对学生写好的毕业论文应仔细审阅,认真写出评语初稿,做出恰当评价,提出优点和不足,给出成绩和评定意见。应让学生体会到成就事业、钻研学问所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求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艰苦努力,以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时豁然开朗的欣喜。教师悉心的指导能与学生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二)加强学生的学风教育

倡导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严肃处理弄虚作假、抄袭等不良行为,让学生真正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的在毕业论文《诚信责任书》上签名。同时,针对学生缺少系统训练、往往感到独立完成毕业论文难度大、压力大的问题,指导教师应及时对毕业论文撰写进行系统指导,加强论文写作规范的训练。[3]

(三)规范化管理与质量监控

第2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制度文化;生成机制

作者简介:黄文浩(1974-),男,广东化州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课题“文化自觉:高校学生工作的问题与出路”(号:16JDSZ3003),主持人:黄文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0-0039-04

认为,人是有“关系”的存在,如何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需要一种制度性、组织性的文化。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制度乃是文化分析的真正单元”[1]。与外显的物质文化相比,它是内在于组织结构及组织成员心理结构的一种深层次文化,满足于组织内外各种“关系”调整的需要。职业院校是一个教育教学“关系”的集合体,如何保证高效有序的运转,制度文化内在的有机生成是关键。

一、学校制度文化的内涵

什么叫制度?《辞海》解释为“要求成员共同遵守、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学校制度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制订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章制度。“从根本上说,学校制度是学校本身运转和发展的产物,是一个随着时代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其作用在于调整学校内外组织和人员的关系,目的在于使学校教育教学有序进行,实现高效低耗。学校制度所要调整的内部关系,包括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等关系。外部关系包括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长等关系”[2]。李凯尔特认为“在一切文化现象中都体现出某种为人所承认的价值”[3],所谓的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办学过程中通过制度历史地凝结而成的调整校内外各种关系的教育教学方式,它既外在为一套文本性的规章制度,又内在为一种精神性价值标准。只有全校师生把这一套文本性的规章制度内化为“内心的道德法则”,才能从根本上影响全体学校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内在生成专属的校本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既是学校文化的产物,又是学校文化的工具,既是精神文化的具体落实,又是物质文化的建构基础。

二、职业院校制度文化的特性

职业院校的制度文化,它是在特定的教育领域中生成的一种亚文化,它既有一般制度文化的规范性、强制性、工具性的特点,又有因应职业院校的教育特性、操作空间、现实发展的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特性,主要表现为:

1.职业性。杜威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学到一种知识,练成一种技能,可和社会生出一种更密切的关系”[4]。而陶行知先生认为,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类型教育的特质就是“生利主义”,即在接受职业教育后能创造物质财富和增加社会价值。因此,职业院校的制度文化,一是着眼于建构起“人”与“职业世界”的有机联系,通过制度帮助师生了解职业世界、走入职业世界、感受职业世界乃至无缝融入职业世界,如制度性建构起来的“半工半读”培养模式、“顶岗实习”实践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等等。二是着眼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人”的整体生成,一方面通过规范性的教学制度,保障其接受完整的职业技能训练,生成其职业发展所必须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系统的德育制度,保障其生成“职业人”之所以为“职业人”所必须的职业素质。

2.威权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即一所学校的自我“立法”、自我“约束”,调整着校内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老师与老师的关系。职业院校相对于其它学校,它的教育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学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客观上存在纪律意识相对较弱、行为自控相对较差、个性相对较强、诉求相对较多、情绪相对复杂等特质。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建构起比一般普通院校更具威权的制度,坚持事事有规范、处处讲规矩,以一种外在的有效约束培养起他们“共性”的规矩意识。另外,借助于校企文化对接,把外在于社会的“职业规矩”尽早转换为学校“内在规矩”,以一定文化的形式让规矩进入学生的内在心理结构,成为一种威权的“内心道德法则”,从人的意识层面约束和规范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3.发展性。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5]。所以,职业院校在制度文化建构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发展性”原则。

一是坚持制度的发展性,处理好现在制度与未来制度动态发展关系。就历时态而言,虽然在某一段历史时期制度必须保持一个相对的稳定性。但总体而言,制度总是历史地存在不断发展、不断成熟、不断修订、不断完善,然后慢慢消亡的过程。制度应拥有一个自我更新的功能,能顺应时展、学校进步、社会浪潮,及时进行自我修补、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现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不可能存在一套“放之四时而皆准”不变的制度,制度的与时俱进必须一个常态,必须坚持在发展中发现问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二是关注人的发展性。引导学生调整好现时就业与未来发展的动态关系,在制度建构上,努力摆脱狭隘的技术技能教育的工具模式,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着眼于培养一个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人,通过制度帮助学生在科学与社会的基础上掌握技能和知识,在与科学、艺术、社会的关系中理解职业。

三、职业院校制度文化的主要内容

学校制度主要有外部制度和内部制度两大类。外部制度主要包括国家教育立法以及各级教育系统颁发的各种规章制度。内部制度主要是学校结合自身实际自行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如《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学生违纪处分管理办法》《教师岗位管理办法》《教学质量评估办法》等。本文所论制度文化暂不涉及外部制度,仅就内部制度而言。

四、职业院校制度文化的生成机制

制度从产生到实施也许时间跨度不会太长,但从制度到制度文化,却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制度文化作为全校师生对制度的价值认同以及身体力行,必须经过制度草创、试行评估、修订完善、文化生成四个阶段。

第一步是制度草创,学校成立之初,或者合并、转型、重建等特别时期,需要通过“立规矩”来规范学校一切教育教学行为,让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学校在这一时期规章制度建设往往采取的是“拿来主义”,或效仿好的职业院校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或大胆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或博取众长吸收其他职业院校的成功经验,初步建立起一套可正常运转的制度体系。第二步是试行评估,学校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全面评估规章制度的运行实效,收集全校师生对规章制度的意和建议。第三步是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逐步吸收本校师生员工的意见及建议,加强校本规章制度与其他职业院校规章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完善现有制度,逐步形成自己的制度文化风格。第四步是在初步建立自身制度文化模式和制度文化风格的基础上,努力培育校本文化因子,通过校本文化因子系统建构起成熟的制度体系,并在制度实践的过程中,让学校的制度逐步被全体师生员工接受和认可,自觉用学校的制度来建构自身工作和生活的方式,逐渐形成一种集体的文化定势,指引着学校制度的发展,最终形成校本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学校根据自身的发展(如规模扩大、教学质量提升、师生员工素质变化)、职业教育规律发展、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社会产业升级及转型等,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断进行与时俱进的修订与完善,在吐故纳新的进程中,不断创新发展制度文化。

五、职业院校制度文化的内在生成

制度文化不能简单等同于制度,制度是刚的,文化则相对是柔的;制度是板上钉钉的,文化则相对是灵活的。康德曾讲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从制度到制度文化,关键在于外在的制度是否能内在为一种文化,成为人们“心中的道德定律”。因应职业教育特性,笔者以为,职业院校在建构制度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制度性建构“发展区”文化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育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职业院校学生(特别是中职学校学生)相对而言,学习基础相对较差,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如果学习上用“高标准”、管理上用“严要求”教育职业院校学生,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过犹而不及。因此,必须从制度上建构起“发展区”文化,遵循“最近发展区”渐进式教育教学规律,在教育教学的目标设定上,能充分兼顾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科学设定“跳一跳,够得着”的发展目标,由小及大、由低及高、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引导和鼓励学生,让他们在小目标的不断达成中积聚自信,在小改变的持续发展中纠正原有的不良行为。如东莞某职校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接地气”的学生管理制度,该校将所有的德育工作细化,从统一穿着校服校鞋、定期修剪头发、修理指甲到集会纪律、考试规则等,涵盖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遵循“跳一跳,够得着”的德育规律,发展目标设定让学生触手可及,伸手可做,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循序渐进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另外专门制定了《班主任工作手册》、《班级德育辅导员工作手册》、《班级德育辅导员工作检查项目及评估标准》等,从制度上要求每个老师因应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观照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发展区”良性渐进,不断提升个人的德性和专业水平。

(二)制度性建构“职业情境”文化

李吉林的“情景教育”理论认为,创设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场境,拉近教育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运用暗示导向、情感驱动、角色效应、心理场整合等原理,可以进一步拓宽教育空间,通过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最佳学习状态,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同样,在中职教育当中,也可能通过制度建构,创设出职业教育场境,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成才。职业院校制度的设计和制订必须基于“职业”二字,通过制度在物质上营造一个“职场”环境,在行为上养成一种“职场人”习惯,在精神上培育和提升一种“职业”精神。要通过制度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用制度帮助学生成才,用制度激励学生成长,用制度保障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技能成就人生,养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积极的自我暗示。如上海市某高职院校,根据企业“5S”的现场管理制度,针对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如教学、实训、寝室、食堂等不同区域制定“5S”管理细则,形成《学校“5S”管理实施细则》、《“5S”管理提示卡》、《“5S”管理手册》等,将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纳入“5S”管理之中。又如广州某旅游职校,为了让学生能尽早进入角色,学校通过制度明确学生在校的双层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员工。学校按照五星级酒店要求学生上课期间统一服饰:男同学剪短头发,女同学发式整齐洁净,留长发的女生统一使用发网,长发不垂落;男女生统一穿着礼仪服,半跟的黑皮鞋、西装礼仪服(男同学打领带,女同学打领结);上课统一使用手提公文包。学校全体教职工也按星级酒店标准统一着装,营造“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职业氛围。

(三)制度性注入“多元智能”文化

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认为,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智能组合要求,人人皆可成材。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并不是应试教育的成功者,他们往往被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从外在表现看,他们往往叛逆、追求个性、我行我素、不守纪律、不从管理、挑战权威。从内在心理分析,他们往往敏感、自卑、自大或自暴自弃、冲动、自控力弱,拒人千里却又极度渴望关注。其实,人内心天然存在的“向上”本性使得每一个职业院校学生都不甘于人后,但在应试教育阶段,相对糟糕的学业成绩让他们找不到太多的成就感,以学习成绩论成败的一维评价标准让他们没有太多的存在感。受本能的驱动,不甘被忽视的他们只能自觉或不自觉通过追求个性、违纪违规等方式引人注意,刷存在感。因此,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职业教育应制度性建构起“因材施教”体系,因应职业不同的智能要求和学生不同的智能倾向,积极地发现和赏识他们,正确地引导和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开发和成就他们。在制度设计中,改变过往高压管理的习惯取向,基于职业院校学生同量存在的“向上”心理诉求,在制度中注入“天生我材必有用”人文暗示,强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成才意识,既能通过制度有效管理他们,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又能通过制度激励他们,帮助他们积聚自信,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存在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如四川省某职校,倡导“不唯基础唯进步”的教育理念,在学生中实施发展性评价制度。每学期初,要求每个学生就自己的语言、学习、道德、技能、文艺体等各个方面填写现状评价表,并制定学期发展目标,每到学期末,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对比自己学期初定下的目标,通过总结反思,评价自己的进步与不足,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共同核实每个学生前一阶段的表现,共同确定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对于进步大的学生则及时奖励并通报家长[6]。

(四)制度性注入“自主建构”文化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中(如某种文化背景),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他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W习,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不仅仅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应该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职业教育,笔者以为,可以通过制度性注入“自主建构”文化,一是学校制度的“自主建构”,也就是一所学校的制度文化创设要符合校情(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特色、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育教学资源等),在遵行上级共性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操作方案。正所谓“我的地盘我作主”,每所职业院校可因应自身的制度设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特定目标设置到特别举措施行,从教师管理到学生管理,从课内教学到课外拓展,目的明确,举措有序,阶梯推进,渐行渐进地引导全体师生对校本制度逐步形成一致的价值判断和共同行为模式,让制度真正扎根全体师生心里,成为一种不言自在的生活方式。如广州市某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根据酒店行业员工服务精神制定出《十种服务精神》,编印成彩色活页卡,要求全专业师生背诵及在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逐渐形成“服务至上”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二是鼓励学生的“自主建构”,鼓励学生在学校“整齐划一”较为宏观的规范性要求基础上,自主订立“个性鲜明”较为微观的自主约定,把学校共性管理的“刚”与学生自主管理的“柔”有机结合起来,刚柔相济,“原则”与“灵活”相得益彰,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自治性。如中山市某职业院校着力建构一种“自治”文化,在班级管理中,通过“我的班级,我管理”把管理的自交给学生,学生通过“我的制度,我订立”建立起自主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我的组织,我作主”对班级的事务进行全方位的自我管理,通过“我的活动,我设计”对班级的活动进行鲜活的自我设计和自主施行,学生通过在自己的“地盘”当家作主,不仅强化了自我责任意识,更主要的是在学校放手的基础上,促进了制度的班级内部生成,既消解了学生对过往自上而下制度的抵触性,又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自治能力,让制度从内里发挥出自我定义、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B・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57.

[2]余清臣,卢元凯.学校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0.

[3]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1.

[4]王川.西方近代职业教育史稿[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352.

第3篇

关键词:语文知识;课程

应该说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病得不轻,但更严重的是身在其中的语文教师们却毫不知情,还自我感觉良好地以为“寡人无疾”,因为这场论争是由语文教育界的发起的。至于问题的症结,笔者以为并不在语文教学技术层面的落后,因为其他学科诸如数理化政史地等,它们同样是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但并没有遭受发难,何况我们语文教师已经在尝试各种花样翻新的教学形式的突破。如果把教学行为理解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有机组合的话,我们并没在教学形式上出大问题(所谓“训诲型”“传授型”“对话型”,笔者以为这只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而非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弊端的症结所在,因为内容决定形式),那么问题只能是出在教学内容上了。

一、关于语文知识的几个重要概念

皮连生把知识定义为“个人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学习及其组织。被储存于个人内,即为个人知识。通过书本或其他媒介储存于个人外,即为人类知识。广义的知识观已将(狭义的)知识、技能与策略融为一体了”。在前人的基础上,王荣生在其论文中,把语文知识的主体界定为“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并且结合阿普尔的说法,将纳入语文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称为学校语文知识,或者“(狭义)语文知识”,即所谓的“语文基础知识”。韩雪屏在《审视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一文中,曾将知识分为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又称为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用来说明学习者“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实质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主要用于对办事的实际操作,因此也称为操作性知识、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而策略性知识是指获得知识的方法和策略,也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这种从性质角度来划分知识的方法,将为本文论述时所采用。

二、语文知识的现状

我们现在传授给学生的语文知识,基本都是陈述性知识,即陈述一些客观事实,然后让学生去记忆、背诵,这样的语文课堂难免就会变成“一言堂”之下的“满堂灌”了。通过对语文知识现状的分析与总结,我们发现现在的学校语文知识呈现以下特征。

1.知识内容的无序与泛化

(1)语文知识如语音、词汇、修辞等,从小学讲到初中,从初中讲到高中,翻来覆去地折腾,美其名日“螺旋式上升”。其实,就是无意义、低水平、低层次的重复。而字词句篇的知识积累一直是处于杂乱无序状态,小学、初中、高中没有明确的梯级分工,尤其缺乏量的积累和质的规定性。

(2)没有将语法和修辞等课程知识教学化,只是直接照搬现代汉语知识。

(3)新课程标准中没有将知识点细化和具体化,这意味着经验、体验、方法、态度、过程、能力等都可以是知识,这其实是对学校语文知识概念的模糊不清所致,都是知识其实就是没知识。

2.知识类型的有限与虚化

(1)将语文知识等同于语文基础知识,而语文基础知识基本上只是“字词句篇语修逻常”知识的堆砌,而这些知识主要是静态的封闭的陈述性知识。

(2)课程大纲中的语文知识是为课程教材服务的,如“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课本是否能涉及所有应该掌握和识记的经典名家名作?

(3)语文知识如“语修逻常”等都只是统领在文法之下,为读文和作文服务,而能够帮助欣赏文章的最新的文学理论知识和如何作文、如何修改的策略性知识一直没有很好地进入语文课程。

(4)听说读写的策略性知识缺乏。

三、语文知识的建构

问题的症结已经找到,那么如何突破重围?我的回答是在课程论基础上加快对语文知识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建构。

1.课程内容的建设,首先要有科学的课程目标作为指引,“课程目标不应模糊和笼统,而应具有具体化和标准化的特性。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这需要教育部门能够在多元视野下,在对别国母语知识教学的规律总结下,制订出适合汉语语言规律与特点的课程目标。

2.语文知识的附着载体可以尝试打破当前单一的选文模式,让选文统属于语文知识,选文无非只是个例子,只要发挥其对语文知识的体现功能即可,让教师从海量的选文中真正得以解放出来。

3.将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课程化。课程内容,课程论研究中一般称为“课程要素”,指特定形态的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故而所设计的语文知识应该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者不可偏废。

4.语文教育要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先贤们建构的涵括语言学的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字学知识;文学的文学史知识、文学理论知识;文章学中的各种体裁的知识;文艺学知识和美学知识等都有助于语文能力的培养。故而,语文知识的构建需要多个学科的共同努力与默契配合。要把文学或者语言学等学界最新的理论与知识,及时转化为学校语文知识。

第4篇

通过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能够实现从组织方案的设计、实施、及售后维修等各个环节都采取一定的措施,争取把成本降到最低。基于此,企业可以凭借其成本低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总而言之,能够控制好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就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活力,进而促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除此以外,企业的成本管理以顾客为中心,其目的在于为顾客提供更多、更好的实用功能和效益,从而为顾客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在某种程度上为企业获得良好的声誉奠定了基础,间接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2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成本控制中的不足

2.1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总体来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部门拥有明确的分工,职责规划方面也比较完善,但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不少技术人员只关注自身所承担的那部分责任和工作效益,为了保证项目的质量不惜花费大量的成本。与此同时,企业在进行统一管理的时候,各部门之间工作配合不够协调,相互之间推卸责任,没有形成统一的成本控制意识。除此以外,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也比较薄弱,对成本的控制没有建立起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对成本管理工作表现出比较松懈的态度,从而极大地影响了项目成本管理的效率。

2.2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新形势下,随着国内建筑项目的不断开放,只有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人才方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拥有一支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建设人才对于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极其重要。然而,针对目前我国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可以发现,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尤其是老员工虽然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但因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导致对成本控制方面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不足。加之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没有对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划,许多员工因此对工作产生了懈怠情绪,不能在成本控制上表现出自律,责任心不强。

2.3建筑材料浪费现象严重

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对建筑材料成本的控制,避免产生严重的浪费。然而,在部分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部分材料因不符合规范和要求,遭受闲置,出现了材料浪费严重的现象,有时还出现材料被盗的问题,造成一些昂贵材料的流失。除此以外,在施工的过程中,部分人员为了赶时间但又要保证项目的质量,往往忽视了对施工设备的保护,从而导致了部分的资金损失。出现以上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企业管理部门的管理力度不够造成的,往往问题出现之后难以追求相关的责任。

2.4成本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是进行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基础。由于建筑项目施工企业没有建立起健全的成本管理机制,使得项目管理人员对自身的职责不够明确,各单位与部门之间的工作也不够协调,工作人员对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缺乏热情,导致项目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对后续工作顺利的开展与进行具有一定的阻碍。

3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改进的策略

3.1转变思想,树立现代成本控制理念

现代成本理念是对传统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改革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经营观念和成本经营模式。现代成本控制理念强调:第一,摆脱仅通过提高工程造价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着眼于对企业内部的挖掘与改造来降低成本。第二,在成本的结算时间上有时候核算改为事前预算和控制;第三,在管理上全面贯彻“节俭收益,超支受罚”的原则;第四,在考核方式上,首先明确职责,然后采取既考核人员又考核与成本密切相关的工作成效的双重考核机制。通过以上现代成本控制理念的贯彻和使用,定会使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产生良好的效果。

3.2优化施工方案,加强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

施工方案是进行项目施工建设的主要依据,通过优化施工方案,确立合理的施工计划能够为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施工方案的策划过程中,要全面加强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首先,在设计工作中要加强成本控制,即施工企业要依据项目的特点,组成专业的小组人员,对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设计和策划,要全面考虑各类因素的影响。其次,工作人员要依据设计方案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例如,工作人员应该详细列出整个施工项目的内容,对总体工程进行垂直或者横向的细化分解,确立人员、材料和机械的配备等工作。第三,在施工阶段控制成本。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核算部门一般不在项目部,并且也很少有人关心成本核算的问题。随着企业项目管理的科学化,项目成本的管理也逐渐受到重视。在施工阶段进行成本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制度控制、定额控制、合同控制。这三种方法各具特色,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施工阶段的成本进行相应的控制,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

3.3明确职责,建立起规范的成本管理机制

第5篇

[关键词]养老保险 空帐 负担

到目前为止,经过一系列改革,我国已建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人账户“空帐”问题严重

199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从现收现付向“统账结合”转型,采取一步到位的改革模式。对于改革前已退休的职工和改革时在职的职工,制度的转变使他们的养老金来源成为国家的一笔“历史债务”。但政府并没有为这笔债务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社会统筹的资金也并不够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因而,为了确保养老金的发放,不得不动用本应作为积累使用的个人账户,这样便使得目前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变为“空帐”并恶性循环下去。

(二)企业拖欠、逃避缴费养老金现象严重,扩大养老金覆盖面任务艰巨

由于国内企业对养老金的缴纳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准时、准额缴费的观念,而国家对这方面的诸项规定又很难获得有效执行,使得目前大部分的企业都存在拖欠或逃避缴费养老金的现象。再者,国有企业养老金参与率占据主要份额,而城镇企业及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养老金参与率远远低于国有企业,造成了企业之间的不平等竞争。同时,参保离退休职工比率是参保在职职工上升比率的一倍以上,极大地增加了养老保险体系的负担率。

(三)缴费率增加,企业和工薪阶层负担重

1991年,我国的养老保险缴费率为16%,而目前的缴费率已上升到24%。这种比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缴费水平(10%),甚至高于国际警戒线(20%)。过高的缴费率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缴费企业与不缴费企业之间的不公平性,对国家鼓励企业缴纳职工养老保险金产生消极影响。在目前制度下,企业职工除了缴纳“四金”以外,还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个人所得税,现行养老金缴纳和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性使得目前发放的养老金的来源绝大部分出自工薪阶层,这对我国发展中产阶级、改善居民收入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一)统一权利与义务,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

要真正的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就必须加大力度监管城镇企业的养老金缴费问题。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社会保险领域一条重要的原则,在养老保险领域更是如此。企业拖欠、逃避缴纳养老保险费现象,不仅不利于企业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职工在企业间流动时,养老金收缴体制不健全、不同企业实施不同养老金制度、养老保险待遇差距过大等问题为养老金的顺利过渡带来麻烦。职工在企业间迁移时,工作年限、社保缴费年限如何计算等,也是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处理,最终会影响企业间人才的流动,阻碍劳动力大市场的形成。

(三)解决国家社会统筹财政压力的需要

养老保险的“空帐”问题,是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用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去填补已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办法,必然使得个人账户一直处于名存实亡状态。同时,退休工人数量的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无疑会给各级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只有进一步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泡沫问题。

三、完善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一)做实个人账户、调整“四金”和个人所得税

国家在进行养老保险改革时,应承担起转制成本的责任。但历史经验证明,这一措施在实践中并不具备可行性,因而应改为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以此消除用个人账户“空帐”现象、弥补“历史遗留”的恶性循环问题。同时,应将一部分国有股份变为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险基金。此外,还应调整“四金”及个人所得税缴费金额,减轻企业负担。

(二)实现养老保险金的保值增值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能否保值增值,是确保养老金长期收支平衡的关键。国家可以利用宏观调控措施,先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一些稳定可靠、回报率较高的基础措施建设项目中去,进入资本市场,实现养老资金的市场化运作,从而推动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随着投资对象和渠道的多元化,养老保险金的保值增值将拥有更多、更大的发展舞台。

(三)减少城镇企业职工的负担

养老金制度存在的“空帐”问题,不仅为在职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支付带来隐患,也增加了在职职工目前的缴费负担。政府与企业、个人相比,应更多的承担转型成本责任,通过减持国有股、发行国债等方式,或者直接投入更多的财政,来妥善处理改革所带来的“遗留问题”;对于养老保险中强制性的个人账户和住房公积金,在合适的情况下可以逐步取消,以减轻企业职工的负担。

(四)严格退休程序的审批制度

城镇企业在审批提前退休职工的退休程序时,应制定完善的审批模式,杜绝钻企业制度漏洞的现象发生;对于提取养老金所需的缴费年限,可适当提高。在下岗职工养老金问题上,可将其归入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失业保险制度中。

总之,制度改革所引发的隐形债务、养老金地区不平衡、资金难以保值、各企业间待遇不平等问题,都是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目前存在的问题。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建立更加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金制度,不仅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也是职工个人的期望所归。

参考文献:

[1]左学金.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中国养老保障[J].中国人口科学, 2001(3)

[2]何淑君.养老保险“空账”问题寻解[J].中国社会保障, 2004(7)

第6篇

[关键词]产业知识结构化过程产业竞争力

一、产业知识定义

在知识经济体系下,组织只有通过知识的取得、积累,以及有效运用、交流知识性资产,才能进一步提升组织的竞争力。产业作为企业或组织的集合,产业知识是与产业相关的各种组织知识的集合所共同形成的。而在当前网络、数字及知识“三位一体“的新经济时代里,产业竞争力主要来自产业内知识的学习、积累与创新。因此需要发挥产业内组织与组织间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才能提升产业的整体优势。知识定义繁杂不一,为了对产业知识进行一般性研究,本研究将产业知识定义为:与产业相关的企业或组织知识的集合,以及为提升组织、进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而展开的产业内、外部组织之间的知识活动。

二、产业知识结构化过程

1995年,Boisot提出了社会学习周期(SocialLearningCycle)理论。在I-空间中,知识不是静止的,其必然经过不同的编码、抽象和扩散程度的区域,构成了企业和产业知识的“动态演化”过程。Boisot也指出,编码和抽象常常是并驾齐驱,两个过程结合在一起,都是去除数据,在数据处理资源方面实现节约的一种手段。而且在适当的编码和抽象时,它使人得以集中关注构成数据之基础的因果关系结构或分类结构。两者共同发挥作用,都具有使知识变得更加清晰晓畅且可以分享的效果,而极大的促进知识的扩散或社会化过程。

本研究采取Boisot的观点,认为产业知识结构化过程是组织实体知识相关的知识活动。将该过程通过知识来源和知识的去向两个维度来分析。第一维度从知识来源,即企业知识是自制或外购决策获得,是来自于产业内部或是产业外部。第二维度为产业知识内部化或外部化。内部化指将产业外部知识引进产业内,而外部化将产业内部知识扩散至产业外。因此,产业知识结构化过程划分以下四种:

(1)储存式结构化。产业知识储存式结构化为“当产业层级的知识来自于产业内部创造,而产业内组织通过信息科技知识等储存渠道将其内化为组织记忆,形成组织知识的过程”。储存式结构化着重于将产业内部的知识采取规范且容易交流的形式记录下来,要求企业构建一个有效的知识系统,使组织内的知识能有效地获取、整合、累积、分享、流通、更新、增值进而再创造新的知识。随着自动化、电子化等信息科技的发展,知识储存式结构化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比如数据与档案电子化、构建企业内部网络、有效构建已有文件的知识库等。通过网络的架构,可提高产业内部组织信息共享的效率,成本更低,使企业能够负担共享的费用,获取信息共享的利益。

(2)学习式结构化。当组织知识来源是来自于产业外部,若此知识无法被产业内组织成员所学习、吸收,那么该类知识也没什么价值可言。因此,对知识的学习过程,成为产业外知识内部化的一项重要方式。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注重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和运作。MoweryandRosenberg(1989)认为学习外部知识不只决定于知识本身特性与来源,也包括成员间的学习互动历程、默契与经验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组织学习的渠道和平台也越来越先进、人性化,因此组织内在线学习、网络应用、实时讨论工具的应用等成为产业知识学习式结构化的重要渠道。

(3)分享式结构化。当产业知识来源来自于产业内部,而此产业内部知识拥有者将其知识外部化以方便扩散、传播至同产业其它单位或成员,共享此知识的过程,则可称为产业知识分享式结构化过程。

Wijnhoven(1998)提出,知识分享是大多是通过信息媒介进行的知识转移,以及知识接收者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理解或两者彼此互动的过程,并指出知识分享可在空间或时间中进行。除知识拥有者要有分享的意愿,知识需求者要有学习的意愿外,信息科技也成为去除分享障碍(如时间与空间障碍)的有效管道。相关的产业知识分享式结构化活动包括发行企业电子报、建立社群网站,以及建立公司网站,为顾客、供应商或其他合作组织提供相关产品知识等。

(4)合作式结构化。当上述知识分享活动的知识来源来自于产业外部(异业),则需要分析产业内外组织间合作的关系。要使这种知识在产业外部进行分享,则企业需要通过价值链合作、网络合作与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来对外来知识加以运用、交流和创新。

对于此种跨产业活动而言,组织间的知识、科技水平要相同(知识深度、普及度)则更有利于合作及其绩效,也会影响合作组织(非竞争厂商、上下游供货商)合作的意愿。此外,信息科技有助于跨产业合作,并有助于知识的多元性、整合成效。此类合作式结构化过程包括建立电子交易市场平台、电子窗体、协同研发等活动。

三、小结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到来,不管是产业还是政府,对产业竞争力的构建方面越来越重视,而产业知识也必然是不可忽略的研究课题。但是针对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大多从企业或组织层次进行,要不就是从国家这个更宏观的角度来分析,而鲜有从产业这样一个中观层面对知识进行比较完整的分析。本研究对产业知识的定义以及相关的产业知识活动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希望能够丰富整个产业知识体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斯·H·博伊索特著张群群陈北译: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第7篇

首先,要客观的认识自己。不能主观的认为和员工的勾通没有问题,因为是不是善于勾通取决于接受讯息的员工来认定。总认为自己的讯息传递下去没问题,就已经出现问题了。要么是根本没有征询员工的意见;或者不重视员工的意见;可能你不允许反对意见;这些都是勾通障碍。

专业经理人了解勾通障碍的原因后,必须谋求改善,诚心的吸取员工的意见。这并不会影响员工对你的赞赏。不管用哪种方式,员工们都有不同的回应,必须谨慎评估所得的讯息后,再采取适当的措施。员工们都有自己独到的领域,专业经理人应让员工发挥所长,不要介入属下的工作,而应站在团队合作的立场,这样才能发挥优势。

专业经理人必须遵循商业道德,商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捍卫公司所定的道德规范;

二.强化公司在业界的形象和声誉;

三.维持公司的道德责任感,以诚信为原则;

四.永远以客户的需求为第一考虑;

五.确实掌握生产和服务成本,获取合理利润;

六.确保安全性和效率;

七.不要做违法和不道德的行为;

其次,要确立经营理念。不管公司的经营理念是什么,在让员工了解并确立后,职业经理人要以身作则,激发员工的自尊心与成就感,以达到目的。在日常运作中,经理人下达的指令有时会得不到回应,此时,职业经理人要有耐心深入了解,然后作出相应的措施。

另外,专业经理人要树立优秀的领导风格。有些经理人被处理事件和日常公务搞得分身乏术;但是也有些经理人在忙碌之余还能到处巡视。如果一位经理一天到晚只能在办公室内,那将是严重的错误。

为了克服与外界隔离的问题,经理人可以采用“走动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除了可以协助经理人事先解决公司隐藏的问题外,还可以让经理人发觉员工工作进度落后的原因。“走动式管理”可以让经理人了解以下内容:

工作内容超越员工的能力;

员工可能缺乏训练;

员工的工作可能超负荷;

经理人可能没放手,让员工全力以赴;

第8篇

(一)作业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蕴涵的“过程”思想在作业成本管理这一领域,托尼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二视点模型”率先提出了“过程观”分析方法。过程观分析方法反映了一个组织对新型信息的需求,这种信息就是影响公司业绩的信息,即什么因素引起作业和怎样妥善地实施作业,企业可以利用这类信息改善业绩和增加顾客价值。作业成本管理思想就是建立在“过程观”基础上来认识作业和成本的关系的,所指过程其实就是作业的集合即作业链。为了有效的控制成本的发生以及进一步降低成本,作业成本管理把成本视为“作业过程的成本”,借助于作业过程分析全面实施联系的、动态的管理控制。

而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把企业看成一系列价值活动的集合,该理论是对企业及其相关方面的“过程”的一种颇具特色的解释。人们在波特价值链理论基础上对其进一步拓展,把企业的价值链分为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就是指企业内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主要活动及相关支持活动。企业外部价值链是指与企业具有紧密联系的外部行为主体的价值活动,主要包括供应商价值链、购买商价值链以及竞争对手价值链。内部价值链其实是一种初级的过程思想,它主要针对企业内部业务过程以消除无效、浪费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而外部价值链则体现了一种进化了的过程思想,它把一种超越企业自身的、全面的作业链导入业务过程,是一种高级的、战略性的过程思想。

(二)过程观在作业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中的体现过程观在作业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中的体现其实就是作业链和价值链。在过程观基础上,作业成本管理把企业看成为满足顾客价值而进行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即作业链,而价值链分析把企业看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的集合即价值链,本质上讲二者是统一的。企业的每项经济活动,在作业成本管理看来是一项作业,而在价值链分析看来是一项价值活动,由此,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按功能、业务流程和性质进行有序排列所形成的链条,从形式上看是一种作业链,而从内在认识看是一种价值链。“从作业成本管理的观点看,由投入到产出的过程,是由一系列作业构成作业链的过程。每完成一项作业消耗一定量的资源,同时又有一定价值量的产出转移到下一作业。作业的转移伴随着价值的转移,最终的产出既是全部作业集合而成的作业链的结果,也是全部价值集合而成的价值链的结果,因此,企业作业链的形成过程就是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价值链是作业链的货币表现”。从这一点来说,企业的价值链就是作业链,价值链和作业链只是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表述而已。

作业成本管理的基础是作业链,价值链分析的基础是价值链。认识“作业链—价值链”的本质统一,对于作业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的结合运用具有重要意义。价值链分析蕴涵的战略思想使得作业成本管理在实际应用中不至于偏离企业的战略,不会与顾客满意的终极目标脱节。作业成本管理关于作业链的活动流程和成本耗费的确认和计量,为价值链分析提供最实际的“成本—价值”变动的路径指引和分析依据,为价值链分析在实际中发挥作用提供了现实基础。

二、作业成本管理对价值链分析思想的借鉴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是:

企业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把作业的成本耗费,先根据作业活动为耗费对象进行归集,然后根据每一种产品或服务等所引发的作业构成和多少,将作业成本转入某项产品、服务或客户等特定的成本对象之中。在实际运用中,作业成本管理很容易专注于作业本身的效率性,为其注入价值链思想则能很好地避免这一点。

第一,价值链分析强调整体的观点。价值链分析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创造价值的整体,各项价值活动都会对其他活动产生影响,任何一项活动成本的削减都可能对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作业成本管理借鉴这一思想,它把作业链看成创造顾客价值的整体,对其整体进行分析,如业务流程再造等。从而避免了可能产生的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不足,而站在企业战略的角度,考虑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

第二,价值链分析强调联系的观点。价值链分析认为,任何一项价值活动对企业价值的贡献不仅仅是这项活动所带来的价值增值,其分析的重点是价值活动间的连接关系。而作业成本管理借鉴这种思想,强调作业间的联系,不仅分析单个作业的耗费,而且分析作业间的相互结合方式,如购买高质量的材料,材料成本可能升高,但却减少了废品和材料检修活动,降低了质量成本。改善了只局限于分析单个作业的成本,而忽略作业之间的联系的局限性。第三,价值链分析强调多角度的观点。价值链分析分为内部价值链分析和外部价值链分析,除了企业本身之外,企业的顾客、市场、供应商都会对其成本状况产生影响,因此其强调通过运用企业与顾客、供应商的关系来更进一步降低成本。如果只针对具体作业的改进带来成本的降低只能是

局部的,作业成本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借鉴这种思想,把供应商、顾客这种作业链的投入端和产出端也作为其分析的对象,通过对其的分析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价值。

第四,时间是价值链分析强调的重要因素。世界级公司通过压缩设计、实施和生产循环来缩短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这些公司通过消除不增值时间——不给顾客带来价值的时间(例如浪费在产品返工上的时间)来迅速向顾客提品。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产品即使成本再低,一旦成为淘汰品,它就不再具有价值。因此,价值链分析给作业成本分析注入时间的理念,使作业成本管理不仅关注成本的高低,同时应把时间看成其管理的因素,不仅要消除不增值作业而且要消除不增值时间。

总之,将作业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思想相结合,能有效避免仅仅把作业成本管理当做纯粹的成本计算手段,既能体现作业成本管理成本计算准确的优点,又能使其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三、价值链分析在实际应用领域对作业成本管理的依赖作业成本管理是借鉴价值链思想,另一方面,作业成本管理作为价值链分析实际应用的一种方法选择,又是价值链分析的基础。

体现在作业链是价值链的基础,也体现在作业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细化到“作业”层次,为价值链分析的有效运用提供数据支持,使得价值链分析不再仅仅被看做是一种理论工具,而与具体战略决策和实施过程结合起来。

(1)企业的价值链是由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一系列价值活动组成,资源在企业整个价值链中都会有所消耗,许多企业在以一个具有竞争性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所需求的产品和劳务的同时,都在努力使价值链中所有环节上的资源耗费最小化。作业成本管理的作业链等同于价值链分析的价值链,因此可以将价值活动细分为一系列作业,结合作业成本管理,利用作业成本法准确计算出每项价值活动活动的成本和价值,从而为价值链分析提供最基本的信息基础,评估价值链各个组成部分的资源使用和耗费状况。

作业成本管理将作业区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对于增值作业加大成本投入充分发挥增值作用,对于非增值作业应尽力消除,以达到降低成本,优化作业链,从而保证优化价值链的目标的实现。

(2)价值链分析需要确定企业的成本优势,以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价值链分析将整体价值活动分解为单独的价值活动,这时需要反映三项基本内容:其一,价值活动成本的大小;其二,价值活动的成本在价值活动总成本所占的比例;其三,竞争对手在进行该活动时的差异。这些都可以利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数据。

进行内部价值链分析时,可以结合作业成本管理找出占企业成本比例较大的价值活动,以此确定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点环节,做到有的放矢。行业价值链分析也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数据:通过作业成本法计算出行业价值链上各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和价值,以此决定企业将处在行业价值链的哪个位置,也可以据此进行前向或后向整合,使企业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进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竞争对手价值链各环节的成本,并与企业自己的价值链成本进行比较,以明确自己的成本地位,找出自己相对的成本优势和劣势。此外,还可以应用作业成本数据进行标杆管理,确定企业在哪些方面与优秀企业存在差距,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弥补。

第9篇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内外知识管理理论发展与学科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06CTQ009);安徽大学人才建设计划项目“企业应对危机的知识管理问题研究”成果之一。

对知识管理最常见的一种理解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的活动流程[1]。它可以是独立流程,也可以是依附流程,即依附于业务或工作流程。即使是其他的理解,也都少不了对知识管理流程的描述。因此,知识管理流程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基本领域之一。

1从内涵角度描述知识管理流程

1.1国外关于知识管理流程的描述

美国得而福集团创始人之一、著名经济学家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2]该定义突出了知识管理的核心流程应该是知识共享、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该观点为多数学者所认同。它不仅表明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有关,而且表明了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与知识管理有关。

墨尔本工商学院副院长和Gartner公司的研究员M.Broadbent则将知识管理直接视为一种管理流程。他认为:“知识管理”是挖掘并组织个人及相关知识以提高整体效益的一种目标管理流程[3](PurposedManagementProcesses)。在他看来,整个知识管理的流程应是知识获取、知识组织及知识创新。巴斯(Bassi)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4]。在该定义中凸显了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知识转移和知识应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用的作用。约格什•马尔香(Y.Malhotra)认为:“知识管理是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5]该定义比较完整地说明了知识管理的整个流程,并且还说到了信息技术对管理方式的支撑作用。

1.2国内关于知识管理流程的描述

王广宇在其著作《知识管理———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相对全面和科学的知识管理定义,这个定义也被时下很多学者引用[6]。他认为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获取、整理、保存、更新、应用、测评、传递、分享和创新等基础环节,并通过知识的生成、积累、交流和应用管理,复合作用于组织的多个领域,以实现知识的资本化和产品化”[7]。由其定义可以看出,对于知识管理流程的叙述是比较全面的,具体内容包括知识获取、知识整理、知识保存、知识更新、知识应用、知识测评、知识传递、知识分享和知识创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K9”知识链。

丁蔚认为:“知识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对信息的管理,但其手段与方法比之信息管理更加先进与完善。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知识在信息系统中加以识别、处理和传播,并有效地提供给用户使用;另一方面是对人的管理,认为知识作为认知的过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知识不仅来自于编码化信息,而且很重要的一部分存在于人脑中。”[8]在该定义中可以分析出知识管理的一般流程包括知识识别、知识处理、知识传递和知识创造。褚峻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企业内部的知识进行组织和管理,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显性知识的管理;二是对隐性知识的开发与管理。由于隐性知识不是编码化的,而是作为认知的过程存在于人脑中,因而可以看做是对人的管理。”[9]从他对知识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知识流程应该包括知识组织、知识创新。前者主要体现在显性知识的管理上,后者体现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刘冀生等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在组织内外知识的海洋中,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和手段,对知识的捕获、应用和创新的过程,目的是将恰当的知识在恰当的时间传递最恰当的人,以便使组织中的个人能够做出恰当的决策,而作为组织则提高了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10]。从该定义可以看出,知识管理中知识的流向应是知识采集、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知识传递和知识应用。乌家培教授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将信息转换为知识,并用知识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11]。从定义中得知知识的流向应是知识获取、知识转换、知识传递和知识应用。

1.3从知识管理内涵的角度认识

知识管理流程从以上诸定义可以看出,这些学者在研究知识管理内涵时是围绕着知识流程的分析进行的,可以说,这是对知识管理流程最早也是最基本的认识途径之一。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内涵的理解,不外乎两个方面:①知识管理就是对知识进行的管理,这必然涉及到流程的问题,即知识如何实现从采集、组织、转移、共享到应用和创新。②知识管理就是运用知识进行的管理,即知识型的管理。任何管理活动都是由一系列的环节和过程组成的,在这些环节和过程中不可能离开知识的支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管理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知识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必须和业务流程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知识管理的实施最终要落实到技术的应用上来,只有具备了搭建知识流程各阶段所需的技术手段,才能实现组织的知识管理[12]。所以知识管理还需要流程技术作为支撑。运用词频分析的方法分析以上定义,得出关于知识管理流程关键词频如下:获取(7)、组织(5)、保存(2)、更新(3)、应用(5)、评价(2)、传递(8)、共享(3)、创新(8)。由此可以看出,在各流程中利用最多的是知识获取、知识传递和知识创新,传递和共享实际上强调的是一个流程的不同侧面。其次是知识组织和知识应用。根据结果可知,知识管理的核心流程有5个,即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应用、知识传递与共享、知识创新。

2知识管理核心流程模型的研究

知识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知识为中心,形成围绕知识的投入—知识的转化—知识的创新的无限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人都被一条无形的链所联系起来,这条无形的链就是知识链[13]。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知识管理流程模型的时候,往往都是从知识链引致的价值链来分析的。“价值链”是美国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14]。价值链把组织的每个业务流程看成一系列过程,每个过程都能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添加一定的价值。顾客向组织支付利润,就是因为这些过程为产品或服务增加了价值,如果我们把组织看成一个价值链,就可以识别为客户增加价值的那些重要活动[15]。其他两种角度的分析也比较多,不过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本质上是一致的。

2.1国外的知识流程模型研究

波特认为,企业就是一个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来表示(见图1)

C.C.Lee等人模仿Poter的知识链模型,建立了他们的知识流程模型,使得Poter隐含的知识因素显性化,如图2所示[16]。

该模型中知识链由两部分组成:知识管理基础和知识过程管理。知识管理基础包括CKO的管理活动、知识工作者的招聘、知识存储能力和客户与供应商的关系。C.C.Lee等认为知识管理的整个核心流程为知识获取、知识创新、知识保护、知识整合和知识分散。YongLongChen整合了上述学者关于知识流程的研究成果,分析并得出了关于流程的模型,他的研究主要以彼得•杜拉克(P.Drucker)提出的知识工作者与Porter的知识链、Nonaka的知识螺旋[17]、Kaplan及Norton的平衡计分卡[18]与Gardner的多元智慧理论[19]所推演而成。该模型的知识链主要包含3部分:知识输入端(InputKnowledge)、知识活动端(KnowledgeActivities)与价值输出端(OutputValues)[20],如图3所示。

知识输入端的设计是以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与Drucker提出的知识工作者与下一个社会为基础;知识活动端主要是根据Porter的价值链与Nonaka的知识螺旋推演而得;价值(目标)输出端则整合了Kaplan及Norton的平衡计分卡与Gardner的多元智慧理论。在该模型一系列知识后面隐含了价值链过程,明确了知识管理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

2.2国内有关知识流程模型研究

夏敬华认为知识流程的核心正在于“在最合适的时间和场所,将最合适的信息和知识传送给最合适的人”,有效实现“信息和知识”和特定“角色”以及“场景”的关联,进而指导人们做出决策和行动[21]。这是关于知识管理流程模型最经典的认识之一。

在张润彤,曹宗嫒,朱晓敏等编著的《知识管理概论》一书中介绍了基于知识的4种流向。包括:①知识的采集与加工知识的存储和积累知识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使用与创新;②知识的收集知识的编码知识的转移与扩散知识的共享与交流知识的创新;③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知识外化;④知识生成、分享、应用及创新的统一[22]。该论述基本反映了知识管理流程的全貌。林榕航在编著的《知识管理原理》中根据知识管理中知识流程的活动及表现提出常见的知识流的4类形式:①隐性知识(创新)植入实体产(商)品交换价值;②隐性知识(创新)显性化实体产(商)品交换价值;③隐性知识(创新)显性化智力结构资产交换价值;④知识资产转化知识资产投资价值[23]。其以分类的方法分析了知识管理的流程,指出不同类型的知识转化为价值的路径是不同的。这种分析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张纲在《企业组织网络化发展》一文中,通过在知识链与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基于知识链的企业价值链,如图4所示[15]。

该模型将知识流程置于核心地位,通过知识管理将合作伙伴(供应商)与客户联系起来,并作用于企业的营销、物流管理、资本、存货和知识服务等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黄卫国、宣国良在《知识价值链》一文中分析了前人关于知识管理流程的论述,提出了一个新的双循环知识价值链模型,该模型由4个部分组成:愿景与战略、投入、知识活动和产出,如图5所示[24]。

该模型表达了一个重要思想,知识管理是一个流程,投入是智力资本,产出也是智力资本。作为中间的环节是知识活动,即知识管理活动。所有这些都与组织的愿景和战略紧密关联,可见知识管理不仅是技术性、操作性的,更是战略性的。王广宇在其著作《知识管理———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中得出知识管理的九大基本流程,并归纳为一个模型,即“PSCA”闭环模型[7]。储节旺等在其《知识管理概论》中更加详细地介绍了这九大流程,并补充了一个流程,将“K9”知识链发展成为形成了新的“PSCA”闭环,见图6[25]。

在该流程中,知识采集是知识链的入口,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是知识链的出口。知识在知识链的循环中不断增值,即不断实现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这应该说是目前最全面、最系统的知识管理流程模型之一。

>2.3国内外知识流模型研究的比较

将上述学者的文献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首先从组织内外环境看,知识管理对组织内外环境都会产生作用,并受到它们的影响。Poter,Yong2LongChen的知识链既从组织内部寻找知识管理的流程,也考虑到了组织外的协调因素;而C.C.Lee的价值链则只是从组织内来实现的[24]。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张润彤、林榕航等的知识链也只是从组织内部总结的,并且没有区分好知识链和知识价值链的关系;与此相反,张纲、黄卫国等则考虑到了组织内外结合所共同形成的知识价值链。其次,从知识管理的层次看,知识管理存在于组织的各个层次,既有战略层次,也有业务层次。韩滨等在《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层次模型探讨》一文中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划分为知识资源层、知识生产层、知识处理层和知识应用层四大部分[26]。但从战略层面上,Yong2LongChen,C.C.Lee研究的知识链体系中并没有加入战略管理的思想,在国内研究中,也缺少战略管理和价值的循环利用,没有体现价值创新以及波特价值链基础活动的要素。但这并不是说他们就承认知识管理的战略价值。因此知识管理最有活力的应用就是服务战略决策,只是一些观点没有将其显性纳入模型。再次,从知识管理流程的构成上看,虽观点各不相同,但基本认同知识管理由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应用、知识传递与共享、知识创新等环节构成,尤其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被公认为知识管理的两大环节。其中王广宇的“K9”和储节旺等在该基础上发展的“K10”知识链模型是目前较为全面、系统的流程模型。最后,从知识管理的目的看,几乎所有观点都认为知识管理是为了促进知识的应用,服务于组织的竞争力的提高。知识管理是一个将知识在组织中循环推进的过程,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组织的核心能力得以不断提高。李顺才等认为企业中知识的流动是呈网络状态的。在市场调研研究开发生产销售过程中,伴随着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在转化的各环节进行大量的交流、反馈,从而达到知识共享,促进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27]。张建华认为,一个能为企业知识管理有效服务的知识流程应是在对企业知识进行辨识、获取、表示、求精与存储的基础上,依托有效实施策略和AI技术,将分散在企业内各层次各部门的编码知识、员工头脑中的非编码知识以及企业业务过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较高系统性与协同性的知识体,以提升企业知识共享、应用与创新能力[28]。超级秘书网

知识管理流程的研究涉及到知识管理的各个方面,从某种意义说,知识管理就是一种关于知识的流程管理。

参考文献

[1]何飞详.知识管理的新思考[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1):58

[2]李志能.智力资本经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BroadbentM.Thephenomenonofknowledgemanagement:whadoesitmeantotheinformationprofession

[4]吕君奎.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新疆社科论坛,2004(1):18

[5]储节旺,周绍森,谢阳群,等.知识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4

[6]欧兆虎.知识管理与知识评价[J].图书情报知识,2006(3)

[7]王广宇.知识管理———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丁蔚.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J].情报学报,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