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兽医实训总结

时间:2023-01-17 03:27:24

导语:在兽医实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兽医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兽医公共卫生学;实习基地建设;卓越计划;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043-02

随着祖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我国的畜牧业在农业发展中占据着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公共卫生问题是世界性话题,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而兽医公共卫生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一是共患病问题;二是动物饲养中药物添加、动物屠宰加工以及动物性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兽医学与人类医学之间互相渗透,其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安全服务[1]。培养畜牧兽医高水平专业人才一直是农业院校的培养重点,北京农学院作为都市动物医学特色鲜明的新型都市型、复合型、应用型动物医学人才的培养基地,亟待改革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而实习基地建设正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意义

实践教学基地一方面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供了场所,另一方面也拓宽了人才培养的教育平台,国内外的实习教学经验证明,在进行必要的课堂教学的同时组织学生实习,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的有效途径。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实习实践,学生对兽医公共卫生的工作内涵有了真实的体验,深入理解动物检验检疫、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的意义及宠物临床的工作技能、管理措施,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系统的专业技能和提高创新能力,并且通过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学生能更加清晰地找准定位,从而形成更为理性的求职态度和职业规划。

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岗位综合能力的功能[2]。技能型兽医人才的培养最终要求实现岗位实际操作,因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本着学生需求使得实验室功能发挥最大化。

1.完善基本技能训练所需仪器设备仪器设备要围绕兽医公共卫生基本实践技能进行组织,整合建立市级动物类本科教学实验示范中心,规范管理,明确分工,有效运行,以满足学生实习和分组的要求。

2.实验室的建设。除了常规的能满足学生实习要求的实验室外,还建立了满足兽医公共卫生防疫要求的兽医安全实验室,保证了学生的实习操作的安全,同时,让学生深入理解兽医公共卫生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并进行操作技能规范性训练。

3.实训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实训教师队伍的要求:实训指导教师需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同时还要具有与学生的良好的沟通能力。

4.完善实训成绩考核。考核的目的在于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以口试代替之前的写报告的方式,以此来督促学生重视实训的过程,考核标准的设置以客观、准确、简单易行为原则。同时总结教学经验,评价与改进教学工作。

三、校外实践培训基地建设

优质、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与学生的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学生通过校外实践将校内实训习得的技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以全面协调发展,加速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3,4]。兽医公共卫生校外实践是将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的各个学科有机结合的综合训练。我院先后与多家企业与研究院所建立了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为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校外实践基地的选择。我院从与学校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单位和北京市的龙头企业中,进行筛选建立了符合兽医公共卫生教学要求的实践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本着以下原则:①着眼长远规划,把握近期效应,从教学环节来看,校外实践基地应是有影响力、具有规模的企业单位,能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学校和企业有共同的合作意向,确定为稳定的教学基地。②促进学校、企业单位的双赢,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实施不仅要符合“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的校方利益,还须兼顾企业的利益,即实践基地单位通过与高校的联系,也能为企业带来发展,为其经营带来效益。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有益的“双赢”的互动联系,使学校的校外实践基地稳定运行下去。③责任人制度,为了保证实践基地的有效运行,双方要指定专人负责联系。校方聘请基地的老师为学生实践导师,指导学生的实践工作。建立在校教师实践基地的巡视制度,保证每周每个实习点都有老师亲临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维护与实习基地的合作关系。

2.实现多层次的校外基地建设。经过多方考察和筛选,我院先后与顺鑫集团、北京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药品检定研究院、伟嘉兽药研究院、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宠福鑫宠物医院、北京美联众和动物医院集团、亚福动物医院荣丰医院、亚福动物医院白广路医院建立了北京农学院兽医学教学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涵盖了基础兽医学科、预防兽医学科和临床兽医学科方向,同时又与兽医公共卫生紧密联系,学生还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特种专业技能培训,对提高学生多种实际技能和综合能力非常有益,提高了学生实际工作的责任感。

3.实践基地促进校内教师技能的提高。校外实践基地也是教师接触社会实际的窗口,我们利用实践基地的条件,在教师跟踪指导学生的同时,也能促进年轻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学院的教师以博士或硕士为主,理论基础好,还能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难题。

四、建立实践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

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实践基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质量监控和评价指标体系,保证学生实践的效果。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派指导教师,基地负责人(联系人)和指导教师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学院每年组织开展优秀示范专业实践基地、优秀基地负责人、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工作。对实践基地工作成绩进行科学评价,极大地促进了实践基地的对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和指导。

2.基地负责人(联系人)的工作职责是负责实践基地的建设以及关系的维护,包括签订每年接受学生的合同,确定联系会议、交流访问事项,了解掌握实习基地的状况,对师生实习活动期间的数据、文件、照片、文字等资料进行保存。将实践基地的有关情况及时、准确地向学院领导汇报。

3.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按照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的特点,对实践内容进行规划,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指导,对学生的实习质量进行监控,协助基地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实习计划和总结。

4.学生考勤与监督。向实习单位提出要求,严格执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严格考勤,同时学生也要对指导老师进行监督和巡视记录。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考勤、任务完成情况、能力进行评价;学生要对自己在实习工作中的表现和实习单位提供的实习内容以及对校内外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评价;学校的指导教师要结合双方的评价报告,完成实结,为实习基地的长远发展献计献策。

校内外实践教学培训提高了学生生物安全意识,使学生掌握了针对动物疫情的标准实验操作技能,强化了学生的动物性食品安全理念,通过系统的操作训练,学生了解了不同动物疾病、疫病的处置方法,提高了责任意识与风险意识,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玉臣,马俊飞,李长海,江明春.兽医公共卫生与人的生存安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0)):88-89.

[2]韩杰,尹荣焕,韩小虎.浅谈兽医公共卫生学的教学[J].学园,2015,31:58-59.

[3]王建国,赵宝玉.强化实践教学,打通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培养“最后一公里”[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11):231-231.

[4]杨亚会,史旅华,张友兵,汤德强,胡志慧.基于“卓越计划”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例[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2,32(6):45-48.

Study and Practi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e Bases Associated with “veterinary public health” at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University

SUN Ying-jian,LI Qiu-ming,LI Huan-rong,YANG Zuo-jun,SHEN Ho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Beijing 102206,China)

第2篇

【关键词】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30-03

当前,中职培养人才规格由“知识型”转轨为“应用型”,教学核心由“知识传授”转化为“能力培养”,加上学生来源复杂,综合素质偏低,学习兴趣不浓,因此,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一套过硬的专业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专业课教师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基于此,本文以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为例,对中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开发校本教材,改革教学内容

校本教材是由中职自主设计、编制、实施、评价的一种教材,它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坚持实用、够用、宽基础、活模块原则。这种教材与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构成完整的学校教材体系,体现学校特色、地方特色、专业特色。编写《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校本教材,首先通过校企合作,分析动物疫病防治员工作过程和任务(并参照国家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标准),然后依据职业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标准,设计项目活动载体,编写项目教材。编写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知行统一的实际动手能力,兼顾企业需要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校企合作,将课程内容按模块的方式重新组织、细化、归类。笔者根据柳州畜牧兽医学校现行办学的性质要求,以优化教学内容为突破口,突出能力本位,强化技能培养,编写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校本教材。

(一)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为各临床课程提供诊断与治疗疾病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目前,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使用的教材是胡在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该教材包括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建立诊断、给药疗法、外科手术疗法、实验实训共七章内容。该教材的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同时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素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然而,从近年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看,很多学生毕业后并不能直接从事兽医临床诊疗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在生产第一线中学习,这说明学校教育和社会的需求存在脱节,不符合中职的办学宗旨。为了提高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合格的兽医专业人才,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主要做法是压缩讲授时间,精选内容,重新定位教学内容的侧重点,适当降低系统性和理论性,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加强实践技能。笔者认为,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基层动物疾病防治员、防疫检疫人员、饲养管理人员所必需的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理论上应着重讲解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一般临床检查、呼吸系统检查、消化系统检查、建立诊断、给药疗法、外科手术疗法等,因为这些内容在生产中应用较多,为疾病诊疗提供依据。相反,心血管系统检查、泌尿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特殊检查等在临床上应用不多,这部分内容应少讲或供学生自学。在技能上主要强化训练动物的保定、动物体温、呼吸数、脉搏数的测定方法、各系统、器官的检查方法、穿刺术、实验室检查法、采血术、给药方法、外科手术基本技能、冲洗术和去势术等,而在这些技能当中又有一些技能临床少用或意义不大,如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肺部叩诊法、胸腔穿刺、气管切开术、眼球摘除术等,这些可以少训练或不要求训练。

(二)补充新内容,适应生产需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畜牧业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业蓬勃兴起,用于肉食的中小动物的饲养占主导地位,经济动物和观赏动物的饲养也日趋增多。但是,现用的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教材内容大部分偏重于牛、马等大动物而忽略了犬、猫、兔以及经济动物,不适应生产的需要。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有必要补充经济动物和观赏动物的临床诊疗知识,例如,讲授眼睑及眼结膜检查发现眼睑有分泌物时,除提到见于结膜炎、流感、慢性猪瘟外,还应提到见于犬瘟热;讲授粪便检查发现粪便稀软带血时,除解释见于仔猪红痢、猪痢疾、鸡球虫病外,还应解释见于兔球虫病、犬细小病毒病;讲授动物的呼吸类型时,应注意强调犬的正常呼吸式是以胸腹式呼吸为主,病理情况下,犬表现腹式呼吸常见于肺炎型犬瘟热;在外科手术疗法这一章应补充手术前的准备与术后措施、犬的消声术等内容。此外,目前童公鸡的技术已经在许多地方得以推广,而现用的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教材内容仅讲述成年公鸡的技术,因此,有必要将童公鸡的技术补充到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

(三)增编《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实训指导书》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习题集》两本校本教材。《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实训指导书》是讲授和学习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的必备教材,是教师指导实训和学生进行实训操作的主要依据。它结合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的知识,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将重点技能分项目编写,包含知识准备、实训目的、实训器材、实训指导与考核等内容。全书重点突出,实用性强,简明扼要,有所创新,既注重基础知识,又加强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习题集》是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的配套习题集,其以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为目标,紧扣相应教材,按照章节内容设题。习题设有名词解释、填空题、是非题、选择题、简答题和病例分析六种题型,加强了对各章节重点内容的考查,强化了重点与难点的实际演练,习题难度适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突出重点内容的特点。本书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夯实基础,顺利通过期中、期末考试而编写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做题的时间与顺序,既可分章节地边复习边做题,也可全部复习完后再做题。本书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为学生布置作业的主要依据。

(四)合理分配时间,调整教学计划。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从 4年制的日校办学模式改为“2+1”年的办学模式,即学生第一、第二学年在校学习,第三学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与传统日校办学模式相比,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因此,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的总教学时数压缩为77节(理论时数为14节,实验实习时数为63节)。通过调整教学计划,精练课堂讲授的内容,大大增加了实习和实验课的教学内容,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改革教学方法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先进教学方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多媒体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方式是用板书来传道授业,存在一些缺点:一是板书浪费时间,欠规范性,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二是每节课讲授的知识信息量有限。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学生从抽象思维带到感性认知上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利于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例如,有些典型症状如静脉怒张、观星症、劈叉姿势、腹式呼吸等以及难产救助术中的胎儿矫正术、截胎术、公鸡术等在临床实习时很难碰上,教师也难以描述到位,从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三维动画、图片、声音、病例录像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变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视频教学具有连续性、典型性和重复再出性特点,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方式,在再现方法操作上优于图片资料,因此,可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制作成视频资源,并上传到课程网站供学生在线观看。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深入理解,开阔视野,锻炼诊断推理思维。此外,还可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及现场诊疗过程制作为视频资源,供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以提高兽医临床专业知识水平和临床诊疗能力。

(二)巧用现代职业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一言堂”式,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枯燥无味,已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因此,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应注重利用现代教学法,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传授知识。这些教学法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1.应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进行“瘤胃切开术”教学时,笔者将羊瘤胃切开手术作为一个项目让学生自己完成。整个手术过程分为以下六个子项目:(1)拟定手术计划;(2)术前检查与给药;(3)手术器械的准备;(4)保定与麻醉;(5)瘤胃切开手术;(6)术后治疗与护理。要求利用四个课时(180分钟)完成整个项目,并对这六个子项目规定相应的时间,分别为30 分钟、15 分钟、15 分钟、15 分钟、70 分钟、25 分钟,此外,进行项目评价与成果展示10 分钟。具体实施是:学生分为四个组,每组8~10人,每组成员合作完成一只羊的瘤胃切开手术,各组组长根据子项目做好分工,定职定责。教师在学生开始手术前,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将羊瘤胃切开手术的步骤与注意事项展示给学生观看,实训当中,教师巡视,指导。手术结束后,教师对各组的手术结果进行客观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总结经验、教训。

2.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属于情境学习,学生通过扮演相应的角色,从而进行体验与思考,构建新的理解和知识。它是一种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创新精神的学习方式,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渗透着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它要求教师创设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气氛,将教师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控制与设计中,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例如,讲授“问诊”这一内容时,笔者将病人到医院看病作为例子,进行合情化类比,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首先对学生提出问题:病人到医院看病时医生询问的问题是什么?当学生说出医生往往要问病人的年龄、发病时间、具体表现、曾用药情况等以后,教师作相应补充,并归纳总结,适时指出“医生向病人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诊断疾病的需要,这一步叫问诊,在兽医上也有问诊,不同的是人医是询问病人,而兽医是询问畜主或饲养管理人员。兽医上的‘问诊’是指兽医师向畜主或饲养管理人员调查了解动物发病情况与经过的方法。”紧接着笔者设问“问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进而讲解其主要内容(既往病史、现病史、饲养管理)及方法。讲清楚问诊的内容及方法后,由学生自由推选出两个学生(一个扮演兽医师,另一个扮演畜主)共同表演“问诊”这一情节。最后,教师总结、评价表演情况,进一步讲解问诊应注意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对兽医师角色和畜主角色的扮演,使学生能够在模拟临床的环境下掌握临床辩证思维的方法、实际动手的技能、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同时也能熟悉疾病的症状、体征以及畜主在求诊时的切身感受,为学生过渡到兽医师的角色起到了桥梁作用。

3.应用病例教学法。病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运用真实的病例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病例,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病例教学作为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从灌输式向启发诱导式的转化,使学生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例如,笔者在讲授动物疾病诊断技术时常引用牛瘤胃臌气这一常见病例。病例教学过程如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向畜主进行问诊,主要了解患牛的发病时间、病前饮食情况、曾用药物情况等;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对患牛进行现症检查,即视诊患牛食欲、反刍、嗳气、腹围、眼结膜、舌苔等情况,测定患牛体温、呼吸与脉搏,触诊瘤胃内容物性状,听诊和叩诊瘤胃;检查的目的是收集症状(患牛不食、不反刍,左侧腹围隆起、触诊瘤胃感觉空虚而弹性大,叩诊瘤胃上方呈明显臌音,瘤胃蠕动音减弱或停止,体温不高、呼吸困难,眼结膜与舌苔发绀等);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综合分析症状,结合所学知识,初步诊断为牛瘤胃臌气。通过牛瘤胃臌气病例的现场诊断,学生能熟练掌握临床检查基本方法与程序,并能深刻地领会建立诊断的步骤:一是病史调查,即问诊;二是检查收集症状;三是综合分析症状,建立初步诊断;四是实施防治、观察经过、验证并完善诊断。

(三)抓好实验实习,加强技能训练。一是引导学生重视实习课,纠正学生忽视实习课的错误思想,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实习课中。还应使学生明确实习课的内容、目的和要求,让学生对实习产生兴趣。此外,还应提出实习课中的注意事项:注意人和动物的安全、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等。二是在实习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先做好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或单独进行操作,此时教师应在旁边督促、指导,注重发现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详细、耐心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谦虚谨慎、胆大心细、勤学好问、勇于进取的精神。三是在实习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实事求是地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或心得体会。

(四)按操作技能的形成规律组织实践教学。操作技能的形成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接触感知、操作模仿、协调完善、熟练掌握。接触感知是指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演示,学生明确本层次技能训练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直观印象;操作模仿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示范下,按照正确的程序与动作规范要求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协调完善是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操作技能的完整性,加强局部动作的综合练习,使学生把已掌握了的局部动作连接起来;熟练掌握是指经过反复训练,技能已经达到精练纯熟的程度,并能将已掌握的动作运用到实际工作或模拟环境中。例如,“手术疗法”这章的教学是典型的实践性教学,绝大部分内容要通过实训才能掌握。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即接触感知,通过讲解、示范演示,学生理解消毒、麻醉、组织分离、止血、缝合、绷带、去势术等概念,明确消毒、麻醉的目的、组织切开及缝合的原则、绷带包扎的注意事项、常用外科手术的适应症、难产救助的原则及适应症、手术前后的措施等;第二阶段即操作模仿,教师提供实习动物、手术器械等材料,让学生训练消毒、麻醉、组织分离、止血、打结、缝合、绷带包扎等操作,在训练中,教师做好指导工作;第三阶段即协调完善,通过教师的反复检查与纠正,学生进一步熟练外科手术基本功,教师引导学生将消毒、麻醉、组织分离、止血、打结、缝合、绷带包扎等这些操作技能协调、完整地运用到外科手术中;第四阶段即熟练掌握,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进行外科手术训练如公鸡去势术、公畜去势术、小母猪去势术等,让学生扎实掌握技能,并能运用外科手术疗法治疗动物疾病。

三、改革考试方式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应建立一种开放式、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重新认识考试的意义,对考试功能重新定位,对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考试方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目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实践操作技能。在传统考试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多数是依据段考和期考的分数来确定,考核方法简单,考核形式单一,缺乏对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测试环节,不适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为此,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改变了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采用多元化考评体系,强化过程考核按照“做中考”原则,重点考核学生相关的职业能力提升情况。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考证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将学生课堂纪律、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实习操作、期中和期末的考试等考核方法,合理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并分别占一定的比例。这样,既注重了学习过程,又考核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训”的目的,保障了教学效果。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从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上课出勤和课堂纪律情况)、实习操作(动手操作情况)、实习报告及作业(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的内容文字表述和认知程度、结论及合理性)、段考成绩(开卷或闭卷考试)、期考成绩(开卷或闭卷考试)、技能考核成绩(考核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教师设计40道考核试题签,学生随机抽题,立即现场操作)这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采用加权平均数的方式评定期评成绩。具体评分标准为: 期评成绩 = 20%期考成绩 + 20%段考成绩+ 20%技能考核成绩 + 15%实习操作+ 15%实习报告及作业 + 10%学习态度。实践证明,考试方式的改革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中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对此,可从开发校本教材、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等方面,对中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第3篇

关键词:中职牧医专业;实训课;实操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255-02

目前,本专业部分师生轻视实训课教学,对实训课教学的要求不高,实训内容、手段、方法未能跟上畜牧兽医科技发展的步伐。一方面,部分学生随便应付实训,旷课等违纪现象屡禁不住。部分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后,随便指定几道实训题目,让学生自行开展“放羊式”实训。另一方面,本专业实训课教学方法、手段落后。目前,在实训课教学中,演示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边演示边讲,学生边看边听边做。采用这种灌输式方法进行实训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未能引导学生自主地训练操作技能。从表面上看,学生可以依样画葫芦,会操作了,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难以提高质量。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这一认识规律要求我们在认识过程中必须做到实践,实践,再实践。这样,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才能不断地升华。根据这一认识规律,在本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训课教学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本专业实训课教学,培养学生操作技能。那么,本专业怎样搞好实训课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呢?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实训课教学

首先,我们要通过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现在,无论是养殖大户、养殖场,还是兽药、饲料生产、经销商,都普遍欢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所以,要积极投身于本专业实操技能的训练,及时掌握过硬的本专业生产和服务领域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以专业操作技能为核心的综合职业行为能力。其次,我们要遵循实训课教学规律深化改革,努力完善本专业各实训场所必备的仪器和设备,充分利用各种实训教学资源,克服“黑板养猪”的传统弊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推进课堂内外技能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包括专业实践技能在内的综合职业行为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依靠在本专业所学会的职业技能在专业对口的优质岗位就业或成功创业。毕业生创业与就业有奔头,本专业的改革、发展与提高才有希望。

二、提高教师指导实训的业务能力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指导实训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实训课教学效果。因此,要搞好实训课教学,首先要求教师业务过硬。如果教师指导实训的业务能力低,未能熟练地使用本专业实训场所的设备和仪器,那么,又怎能正确指导学生实训?例如,在正确使用显微镜方面,关键要准确调焦。否则,找错物像,这就会导致整个显微镜使用方法实训的失败。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实训中,如果教师都未能准确调焦,找准物像,那么,又怎能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找准物象呢?所以,教师必须掌握过硬的实训技能,才能正确指导学生实训。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专业实操技能训练。

三、指导学生加强基本功训练

1.指导学生加强兽医注射技术训练。在兽医临床治疗基本功训练中,必须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在实训课上,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各种规格、类型的注射器及其用途、构造,以及消毒、使用、拆装、保管的关键技术。然后,在学生面前,教师用芭蕉树作扎针示范。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反复练习拆装注射器,在芭蕉树上反复练习扎针,直至熟练掌握。熟练后,让学生在猪、牛身上进行注射实训,准确注入药液。在实验课开展操作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城乡各地为养殖户的猪、鸡诊治疾病和打防疫针,通过这样的反复实践,使学生掌握诊疗及注射的技术、技能。

2.指导学生加强外科手术操作技能训练。在临床治疗上,外科手术是一项综合技能。要想手术成功,首先要正确诊病,其次要做好术前的准备,再次要做好术后的处理。这样,手术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外科手术操作技能训练之前,学生要掌握解剖学、微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家畜外科学基础理论。掌握了这些与外科手术直接关联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手术中就会注意:不损伤重要的组织器官,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所以,在外科手术实训课教学的指导工作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过去所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把这些理论知识真正用到手术技能训练中去。在手术技能训练中,必须注意指导学生增强必备的技能――正确对待组织器官、使用器械和无菌操作等方面的技能,学会处理好手术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关键技术问题。例如:2015年,我指导学生开展了一次题为“猪胃切开术”的手术技能训练,课时4节。实训前,仅简单地讲授“猪胃切开术”的适应症,手术过程中的关键要点,手术的通路和麻醉方法及保定。然后,指导学生分组轮流进行手术操作。有些同学从开刀起至手术结束,实际时间仅为65分钟。四个小组均能顺利地完成实训任务。从本次外科手术实训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除了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训课教学中着重加强学生的操作技术训练。这对学生在今后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四、要延伸实训课教学空间,带领学生到校外开展实训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践,可将实训课教学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教师可联系养殖户并带领学生下乡开展畜、禽诊疗活动甚至做手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畜、禽疾病诊疗甚至外科手术的操作技能。例如,结合学校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将猪的疝手术、术等常见外科手术,进行现场实训教学,边讲边手术,术后总结,再让学生亲自动手,直至全部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手术。我校畜牧兽医2014-02班的三位同学,刚学完外科手术操作课后,在高州市泗水镇大翰村为陈佳一头母猪做了肠吻合术,该猪被阉猪师傅阉后造成G闭性腹壁疝,肠已坏死,经同学们手术切除坏死肠管13厘米,术后良好。这些学生能在刚学完外科手术课程,便独立完成了肠的吻合手术,获得成功。这是与教师加强实训课教学,将实训课教学空间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学生积极参加临床实践操作分不开的。

五、要延伸实验课教学时间,指导学生加强课堂外日常训练

上学期,我校畜牧兽医专业多个班级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养猪实训课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分批养猪,人人动手。掌握了养猪的基本过程、常用技术:日常的饲养方法,剪牙、剪尾方法,寄生虫病检查、驱虫技术,疫苗注射技术,小猪的技术,疝手术,等等。在实训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兴趣调动起来了,在猪的饲养管理上获益匪浅,增强了感性认识。例如,老师在现场讲授对病猪进行手术的内容并作示范后,我校畜牧兽医2014-01班的数位同学分别在自己的家乡为农民做了几例仔猪脐疝病、阴囊疝病手术,都获得满意的效果,受到养殖户好评。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附属兽医院积极参与临床诊疗工作,接纳治疗病畜1000余例,其中包括寄生虫病、传染病等多种多样病例。老师常结合临床病例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既能接触到实际,对临床诊疗疾病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又能加深理解理论知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了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

六、严格执行技能考核制度

加强实训课教学的考核工作是检查其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本专业实操技能,对督促学生做好实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在技能考核的管理中,要形成详细的评分标准和考核方法,对学生的各项实训进行全程、全面考核,引导学生真正掌握本专业实操技能。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本专业实践性强的教学特色。

总之,深化本专业实训课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以专业操作技能为核心的综合职业行为能力,不断提高实训课教学质量。这是就业市场对本专业教学提出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应把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贯穿实训教学的全过程,加大资金投入,使实训仪器、设备更新换代,改善实训条件,促进本专业实训课教学方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培养出更多实操技能过硬的本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廷生,龙塔,庞有志,杨自军,赵淑娟.畜牧兽医专业(专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2).

An Research on How to Strengthen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Pastoral Medic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Tutorial

ZOU Yi

(GuangDong GaoZhou Agricultural School,Gaozhou,Guangdong 525200,China)

第4篇

[关键词] 畜牧兽医 理论知识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S8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259-01

一、 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1.实践技能项目多

兽医专业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多,知识面较广,对综合知识能力的要求较高。在有限的学时内,要求学生掌握较多的技能,对学生能力是一个极高的考验。因此通过实践掌握理论的项目也较多,使学生可以学习到多个实践技能。学生对兽医专业要有一个整体系统的认识,争取做到知识点间的融会贯通,虽然实践很重要,但实践的前提是对基本理论有一个大致的掌握。

2.实践的软硬件设施充足

校内对于兽医专业实践需要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基本都能供应足够,为学生实践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而知识充足经验丰富的良好师资更是在实践教学中充当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保证了实践顺利展开的内部条件。实践的展开不仅仅是学生单方面的事,更需要学校提供物质支持,以及和老师配合来共同完成整个教学任务。

3.实践技能更新较快

我国畜牧业发展日新月异,对兽医的技能要求也不断有着新的要求,这导致学生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争取做到与时俱进,同时教师的专业技能也要随之不断更新以完成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社会的需求在不断的改变,我们需要做的是让自己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技能。

二、 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原有的兽医实践教学模式存在弊端,对学生的训练分散,缺乏统一的培训,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实践技能以及自身能力的提高。老师的自身水平有限,理论水平不高,教授的内容缺乏科学性和层次性,导致教学内容重复,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技能水平的提升。老师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缺乏整体性,教授时没有规律可循,导致学生学习时缺乏系统性,无法做到各个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而兽医专业的知识面又广,更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点以及实践技能的掌握。学校实训室的设备不足,种类不够齐全,不利于学生实践活动的展开以及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校和企业间缺乏合作,学生失去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不利于自身实践水平的完善。参与的比赛较少,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导致学生的能力只流于理论,不利于以后的就业工作。

三、 如何完善兽医专业实践教学

1.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展开实践训练

对兽医相关企业展开走访调查,以及之前毕业生的个人体会,总结兽医行业实际运用最广泛的技能进行分析,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对现在的学生进行针对的实践训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走到实践岗位上去,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才能,实现对畜牧兽医人才的培养。这样学生离开学校以后,能够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在企业中的竞争力也会更高,这也是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

2. 建立专门的实践培训中心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专门的实践培训中心是很重要的,同时配套的功能齐全的实训器材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应对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技能覆盖广的特点,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有了充足的训练器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可以更加的形象透彻。

3. 对实践教学进行积极改革

兽医实践教学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件长久且艰巨的任务,为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基础。通过对其他行业实践教学的学习和教训,再结合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的探讨研究,不断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打破了原来实践教学的局限性,使它更适合与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4.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老师作为兽医实践技能的传播者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好处。同时老师还应适时参加到畜禽生产的第一线以不断完善其实践能力,和学生一起实践工作,完成对学生的监督管理任务。同时在于企业的合作中,教师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提升,保证了教师专业技术的提高与改善。学校应加大这方面的经济投入,加大对优秀师资力量的引进,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

5. 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技能比赛

以赛代练,在比赛中检验自己知识水平掌握的多少,以及实践操作上的不足,同时在比赛的压迫感中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在平时实践训练中无法得到的成长。积极参加比赛,不仅使师生得到了锻炼,也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比赛胜利可以增长学生的自信心以跟好的投入到接下来的实践教学中,如果失败了,可以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对自身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四、小结

随着职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复杂,兽医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明显,虽然现今的实践教学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抓住问题所在,采取以上措施,就可以建立符合现在兽医专业的实践教育体系,保证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人才的出现。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进一步加深,两者相辅相成,实践教学在兽医专业的运用,推动了该专业的发展以及相应人才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以此为理论依据,积极展开实践教学,使它形成一个科学成熟的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翔,欧阳叙向,邓灶福,胡述光,尹小平.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07,06:60-63.

第5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往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为此,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高技能型人才。教学改革是学校改革的核心,通过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顺利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改革在促进学生创新性的同时,还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其目标是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使教育要面向多样化、市场化。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素质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与实践为主要课程形 式,以终身学习为目标的新理念。

根据畜牧兽医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惠州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打破了传统的知识教学方法,采用“模块化教学”讲授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每个模块实施“项目教学法”,将专业核心课程按照“动物生长过程”教学模式进行逐步讲解,从而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岗位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题,与职业相衔接”的职业体系。

教学实施总体构架

为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实际教学过程和教学安排进行整体的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构架体系,对整体教学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具体包括:专业分析——课程分析——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安排——实施过程——效果评价。

专业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传统的养殖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当前我国畜牧业生产正由“零星散养、畜禽混养、人畜混处”的传统方式向高度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迈进。随着养殖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从近几年的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国内畜牧兽医人才市场出现了“供需两旺”和“供需两荒”并存现象,主要原因是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要求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更加专业化,能力更加综合化,而传统的以课题教学为主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与社会的需求出现脱节现象。

根据我国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特点,未来的畜牧兽医行业从业人员分工会更精细,职业能力更高超,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将加以改变。而传统的课程体系只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培养,忽略了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仍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生产的要求,更体现不出“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观。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畜牧兽医人才的岗位需求状况和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研结合道路的中职教育办学理念。本着“适度基础理论知识,较强技术应用能力,较宽知识面,高素质”的原则,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总结以往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课程分析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体系不成熟、课程内容分散、教学安排不合理,具体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不当。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大部分沿袭了传统教育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逻辑设计思路。课程体系忽视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没有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设置,没有形成清晰、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不利于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课程内容落后与重复交叉。以往的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编排出现了课程之间知识重复,每门课程自成一体,企业岗位的新技术、新技能往往无法及时进入课程。

3.教学安排无职业特色。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安排大部分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了实践教学,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当前行业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不能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中职教育特色。

中职教育的发展为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中职教育要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一目标定位已被普遍认同,也越来越受到各中职院校的重视。学生的高技能只通过课堂讲授是无法培养的,必须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通过生产劳动实践,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在生产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加以培养。这就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有师资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校内外教学生产实训实践基地作保障。

课程体系 根据广东省畜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及对应人力市场的需要,同时考虑到畜牧兽医专业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构架,该专业进行模块化教学,将核心课程分成三大模块,即家禽养护学模块、家畜养护学模块、宠物养护学模块。而每个模块又分成三个方向,即养护、兽医和销售。三个方向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个方向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个方向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每个方向核心课程的设置和讲解内容的选择都是按照动物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同时结合企业岗位人才需求进行的。实际核心专业课程《养禽学》、《养猪学》、《宠物养护学》与基础课不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说,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应包括三个方面,即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当地畜牧业产业的发展,设定对应的岗位人员要求,从而实现对应岗位人才的培养,进行岗位教学。

课程内容 由于所用教材的编写大多都落后于实际生产技术的发展速度,教学内容往往与现场技术有脱节,或已落后于当前的技术应用,因此降低了学生所学技术的有效性。实训课多是随堂进行,单独为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往往只注重实训结果,不注重实训过程,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要改变此现象,就必须设立一个具有现场性、综合性和对学生具有全面能力培养的教学项目,而且需要得到时间和空间的保证。它的具体要求是:实施的项目应有一定的技能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实训的项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并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项目与企业实际岗位或现实活动紧密联系。在模块化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丰富的实践项目、技术资源来实现本门课程项目的设立。故在《家禽养护学》、《家畜养护学》、《宠物养护学》的课程中,我们选定与后续课程连接紧密或与岗位结合的内容为讲授内容,强调了讲授内容的真实性。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和校内外教学与实训条件,同时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生的就业情况,设置专业模块化培养,并根据企业不同模块当中人员需求的岗位不同,将核心课程与实训项目进行合理的选择与重组,自主设置课程。针对不同的训练项目,选择对应的技能点,进行技能培训。

教学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0.5+0.5+0.5+0.5+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三、五学期分别为《家禽养护学》、《家畜养护学》、《宠物养护学》的理论学习;二、四、六学期分别到养鸡场、养猪场、宠物医院进行实践学习。具体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见下页表1。

教学安排的说明及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本方案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既适合“0.5+0.5+0.5+0.5+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也适合学分制教学管理。

2.根据人培养规格要求和本专业教学特点,第一、三、五学期分别开设养禽学、养猪学、宠物养护学;二、四、六学期分布到养鸡场、养猪场和宠物医院进行实践教学。公共基础课中,语文、体育安排在第一学期,数学、化学安排在第二学期,德育安排在一、三、五学期,计算机安排在第五学期。

3.本专业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把本课程中的专业理论与实训教学结合起来,集中教学和操作训练,以提高教学效果。

4.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生就业情况,设置专业专门化方向,学生可选择本校设置的专业模块,学校可根据企业用人要求,自主设置课程。

5.技能训练与考证,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完成首选模块化课程训练的基础上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

(二)实施过程

在学习开始就告诉学生学习本领域的典型工作,使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课程,这些课程与职业岗位有哪些联系,使之起到职业导向的作用。要学会综合技能还需要单项技能支撑,所以必须围绕不同的课程划分出相应的能力项目,这些项目的选择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使学习任务对应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并包含整个工作过程。

(三)效果评价

1.该专业通过模块化教学,每个模块采用“动物生长过程”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讲述,不但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解决了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过“动物生长过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该模式不仅适用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教学,更适用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自控能力比较薄弱、课程的应用性比较强的教学。

3.该教学模式通过在我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上初步开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有所提高,掌握的知识与企业的需要更接近,受到企业的欢迎。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该教学方法在畜牧兽医专业中的应用,与企业加强联系,累积真实项目素材,继续完善适合我校畜牧兽医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

第6篇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位于世界风筝之都――山东省潍坊市。学院前身是山东省畜牧兽医学校,1955年创建于山东泰安市,1960年迁至潍坊市。

2002年,凭借雄厚的办学实力和突出的办学成绩,学校成功跻身于高职院校行列,改名为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多年来,尤其是晋升高职学院以来,山东牧医学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面向全国,立足三农,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紧紧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加强专业建设,推进校企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实现了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学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为此,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院长范光勤不无感触地告诉《教育与职业》,“晋升高职以来的5年,是学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5年,更是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的5年。”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院成立初,院党委就把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作为加快学院发展的关键。学院先后组织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考察学习,多次开展高职教育大研讨,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不求大,但求精,求强的理念;坚持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的理念;牢牢把握,占据服务现代农业技术制高点的理念;以德育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消费者,学校要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依托行业优势,推进专业建设,扩大就业平台等一系列先进的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总结升华为学院“以人为本,特色办学,科学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为学院事业的健康发展,整体推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准确定位,科学发展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定位至关重要,发展模式直接影响学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范光勤院长告诉记者,在办学类型上,学院坚定不移地定位在畜牧兽医高职教育上;在发展思路上,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并重,坚持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在专业建设上,面向社会,适应市场,立足畜牧业,建设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专业体系;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以德育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畜牧业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办学规模上,不求大,定位在8000-10000人的规模上;在发展目标上,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依托基地,培养双师

教师有特技,学生才会有特长,学校才会有特色。

近几年来,学院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四条生产线的GMP兽药生产车间,新建占地1000余亩,集教学科研、养殖生产、学生实训、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畜牧科技示范园和区域性动物疫病检测实训基地等,实现了有专业就有校内实训基地的目标,为师生营造了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训条件。

范光勤院长告诉记者,学院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实行师傅带徒弟,实施青年教师轮岗制、教师挂职锻炼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到校外基地(企业)作技术顾问,定期举行教师技能大比武。

由此,学院培养了一批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在省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双师型”教师,为实践技能教学、技术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校企合作,互惠共赢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多年来,学院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在省内外和400多家畜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开发、扶持了潍坊紫鸢、兖州绿源等50多家畜牧龙头企业作为学院校外固定实训基地,并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

范光勤院长告诉记者,通过与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入合作,形成了山东金牌、山东新昌、北京大北农、山东慧康和青岛正大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专家常驻――“金牌模式” 近年来,学院总结校企合作办学经验,与山东金牌畜禽集团公司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一是学院派专家常驻基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参与企业的科技成果创新。二是企业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学院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派学生到基地实训,边学习,边顶岗生产。三是企业安排技术专家担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

企业顾问――“新昌模式” 学院以技术服务为依托,以校办企业产品为载体,与山东新昌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一是学校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二是企业为学生实习提供场所,为教师科研提供便利条件,双方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进行科技开发。

订单培养――“大北农模式” 学院与北京大北农集团合作创建“大北农潍坊学院”,实行订单式培养。一是大北农集团提出人才培养标准、培训计划,承担人才培训资金,并选派各类专家定期到校授课。二是学院按大北农集团的用人标准进行培养和管理。三是双方在教学、科研、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全面密切合作。

半工半读――“正大模式” 学院在总结校内工学结合成功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去年与青岛正大集团合作,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一是正大集团提出岗位需求方案,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二是学院根据需求方案,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家庭贫困的学生,组建正大集团半工半读班。三是学生进驻基地,顶岗实习,实行边顶岗边学习,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四是正大集团为实习学生支付劳动报酬。

合作企业――“慧康模式” 近年来,学院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与行业龙头企业――北京大北农集团和山东亚太中慧集团合作,成立潍坊天宇科技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慧康饲料有限责任公司。一是学院提供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二是公司提供资金、管理和经营团队。三是以公司为主,组织学生实训,实践教学与行业发展同步,双方互惠共赢。

企业助学――派斯德模式 台湾派斯德集团是在学院最早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的企业之一,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派斯德集团在学院设立以企业命名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学院则优先为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之后,百德、睿农、信得等多家企业在学院纷纷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子,资助家境困难的学生。

范光勤院长告诉记者,以上六种模式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关联,它们的综合统一,形成了独具学院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校企合作模式,并在合作中实现了用人单位、学生、学校三满意。

发挥优势,服务社会

学院积极承担面向畜牧经济的社会培训,主动为行业提供技术成果服务。

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充分利用学院人才资源优势,实施多形式、大规模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成教处常年举办长短期培训班,每年培训技术人员达1000人以上。动物医院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每月一期,每期30人,以临床实践机会多,效果好,而倍受广大农民欢迎。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服务实效 学院自行研制的120余种饲料、兽药畅销十几个省市,多项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中。院教师自行研制的兽药肠杆特快、混感康和511肉种鸡饲料、549F鸭料等产品投放市场后,以效果好、价格低、效益高、质量稳定而深受养殖企业欢迎,为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搭建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量 学院组织专家服务团,送科技下乡,深入养殖场、养殖户,传授实用技术,解决养殖技术难题;采用网上解答与面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将先进的技术和一流的服务送到生产一线。

以龙头企业为载体,辐射带动农民致富 学院通过开发、扶持畜牧龙头企业,形成了“学院+公司+农户”的联动模式,构建了覆盖全省100多个县市区的庞大技术服务网络,学院的技术通过一个个龙头企业和服务网络辐射全省,遍地开花结果,有力地推动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每年创造的社会效益数以亿计。

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2003年,学院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计划”试点院校;2004年,在山东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特色办学创三赢”的典型发言;2005年,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单位;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回顾多年的办学历程,总结学院的发展经验,范光勤院长告诉记者,一是做到“三早”,即:更新观念早、改革起步早、适应市场早。学院主动融进社会,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为学院发展赢得了先机 ;

二是实施“三个直通一线”,即:把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优质的产品直接送往生产第一线,架起了学院直通社会的桥梁,密切了学院与社会的联系,社会认可了学院,拓展了学院发展空间,奠定了学院发展的坚实基础 ;

三是实现“三赢”,即:学生成人成才,家长满意,此为一赢;用人单位得到了所需要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这为二赢;学院实现了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是为三赢。

从“三早”、“三个直通”到最终实现“三赢”,体现了情系“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办学宗旨,体现了我们在办学理念、办学实践方面对农业高职教育办学规律的基本认识和把握。

第7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宠物驯导课程 任务引领型 教学模式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45-03

目前,中职学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与工作岗位对接不良的问题,如,学生职业能力满足不了企业岗位的需求、学校培养方案与企业脱节、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本文以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宠物驯导课程为例,探索宠物驯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培养适合企业工作任务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一、改革的步骤及主要内容

(一)准备阶段。2014 年 3 月至 5 月,教学团队与企业专家共同成立课程教学改革小组,商讨并设定了宠物驯导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目的使学生有能力胜任企业工作任务要求。

(二)调研阶段。2014年6 月至 11 月,围绕课程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研。一是设计调查问卷,对中职学校宠物专业宠物驯导教学的现状、学生对宠物驯导的认识以及企业用人岗位工作任务需求等进行调研,设计调查问卷,首先对 20 家企业发放调研问卷,了解企业对宠物驯导岗位工作任务技能需求等情况。二是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企业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企业真正需要的宠物驯导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能,确定教学内容,并研究与构建有中职特色的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

(三)课题调研结果分析与教学资源库建设阶段。2014 年12 月―2015 年 6 月,本团队邀请企业专家召开讨论会,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摸清学生学习本课程后不能适应企业工作任务要求的原因。课题成员根据企业调研问卷结果,结合本校的实际和中职学生的特点,制定本课题的企业岗位工作任务(见表 1),分 3 个大项,10 个分项,并以此作为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及建设教学资源库。

2015年7月至2015年8月,将授课计划、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多媒体课件,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料等教学资源库内容进一步进行优化、简化,使教学内容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掌握。

(四)课程改革实施与效果分析阶段。2015 年 9 月至 2016年 6 月,由任课教师负责应用新的教学与评价模式针对宠物2015 级学生展开实践教学及评价,并在课题实施前后分别给学生发放调研问卷。邀请企业专家根据评分表对未进行改革模式授课的 2014 级与采用改革模式授课的 2015 级学生共同进行评分。应用 SPSS19.0 软件将各类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教学与评价模式实施效果。

二、改革效果分析

根据学生调研问卷与教师及企业专家考核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发现改革后企业专家评分比改革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企业评分与教师对学生评分具有显著一致性。通过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岗位工作能力得到了企I的认可。具体统计情况如下:

第一,从表 2、表 3 中可见企业专家对宠物 2015 级学生的评价总分(满分 12 分)均值(AP)为 9.87;对宠物 2014 级学生的评价总分均值(AP)为 8.06,两者独立样本 T 检验 t 值为 -5.479,Sig.(双侧)值为 0.00

第二,从表 4、表 5 中可见企业专家对宠物 2014 级学生的幼犬的培训与调教及不良行为纠正技能(P1)、现代常用科目训练技能(P2)、敏捷运动训练技能(P3)各项评分均值(满分 4 分)分别为 3.30、2.52、2.24;对宠物 2015 级学生的 P1、P2、P3 评分均值分别为 3.39、3.26、3.22,三项独立样本 T-检验 t 值分别为 -0.767、-5.804、-6.514,Sig.(双侧)值分别为0.445、0.00

第三,从表 6、表 7 中可见教师对宠物 2014 级学生的总评分(JP,满分 100 分)均值为 91.652,标准差为 5.662;对宠物2015 级学生的总评分(JP)84.311,标准差为 8.408,两者独立样本 T- 检验 t 值 4.433,Sig.(双侧)值分别为 0.00

第四,从表 8、表 9 中可见宠物 2014 级学生企业评分总分(AP)与教师评分总分(JP)相关性检验 Pearson 相关性值为 0.252,显著性(双侧)值为 0.157,不具有显著相关性。证明在课程改革实施之前,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与评价与企业专家评分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企业的岗位工作要求;宠物 2015 级学生企业评分总分(AP)与教师评分总分(JP)相关性检验 Pearson 相关性值为 0.557,显著性(双侧)值为 0.00

三、总结

宠物驯导课程的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改革效果显著,对于中职学校技术类教学课程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现将宠物驯导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总结如下:

(一)加强校企合作,了解企业需求,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库。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宠物驯导课程改革期间,加大与课程对口企业合作,教学团队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改革,根据企业岗位工作任务需要设定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根据设定好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库内容,其中包括校本教材、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课件、考核项目、考核评价、实训课的教学视频、图片的不断更新。如此可以有效解决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并使教学资源库建设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通俗易懂,既方便教师教学,又方便学生学习,且能达到企业岗位工作任务要求,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二)加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综合技能。作为授课教师,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具有过硬的实践技能。经调研,宠物驯导课程教师在课程改革前,课堂中大部分课时安排的是理论教学,从事专业训练较少,对宠物行业的企业和企业对岗位技能的需求不太了解,也很少参加相P的国内技能培训,操作技能较差,所以在实训教学中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提高教师的理论及实践技能的水平,一是专业教师与企业“结对子”实践锻炼,利用寒暑假到周边企业参加实践学习 1-2 次,既可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又可以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二是安排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先进的宠物驯导技术培训班,以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从而使课程改革能顺利进行。

(三)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技术操作能力。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操作及实践动手能力,宠物驯导课程改革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与企业合作,让学生课余时间多去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也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现场授课,提高学生兴趣,也增强了企业与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联系。二是校内实训基地对师生全天开放,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也方便学生课后随时练习。三是添置实训所需的设备,提供学生良好的实训场所,让学生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参与技能训练。四是实训内容始终与技能考核项目贯穿起来,做到每项技能必考,避免个别学生在实训中有应付的思想,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动力。五是邀请企业专家在本课程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核,采用“一票否决制”,即企业专家评价不合格必须重修本门课程,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即是企业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六是发动学生报名参加学校“训犬小队”,安排学生在校内外进行训犬技能展示,提高训犬水平,开阔视野。

【参考文献】

[1]沈情.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14)

[2]武博.企业参与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广西的调查[J].教育通讯,2015(1)

[3]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第8篇

1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法现状

1.1畜牧兽医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分析

目前,动物医学专业面临招生难而就业形势却非常喜人的矛盾局面。招生难的主要原因,一是人们对现代畜牧兽医行业不甚了解,许多考生因传统观念作祟或“怕吃苦”而不愿报考;二是畜牧兽医科学及动物检验检疫条件复杂,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要求更高,考生对从事动物医学工作具有畏难情绪而不敢报考。就业形势好是因为现代动物医学产业和畜牧业方兴未艾,动物性食品安全及共患病日益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对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对能从事高效无公害饲料生产,畜禽、伴侣动物、经济动物疾病和共患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动物及动物性产品的检疫、检验,兽药及兽医生物制品的研究与开发,突发兽医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工作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突出。

1.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分配关系

需要进一步优化尽管很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动物医学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所占总学分的百分比基本达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但就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和培养高素质能吃苦、强技能、能创业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目标而言,应当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科学设置实验、实习、技能训练、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以适应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2]。同时,在实验项目的开设方面,目前主要是开设基础性、应用性实验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偏低;在实验方法方面,实验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而先进的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手段使用不够[3]。

1.3保证和提高实践教学法质量,必须改善现有条件

1.3.1师资内在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很多高校动物医学专业真正能做到理论和实践双手都硬、能做到教学质量好的同时搞好科研与推广、能做到兼职管理与专任教师角色调整适当等“大师”级的优秀教师匮乏,能够独立承担实验、实习教学任务的实验教师也比较缺乏。

1.3.2硬件条件越来越难以适应实践教学要求。随着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很多高校动物医学专业招生数量扩大,但实验条件并没有相应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及实习(技能训练)内容不断增多,现有器械、设备的配套性和可利用度差,促使现有实验室的面积、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必须加以改善。

2“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法方案的教学目标

“2+1”学期模式也称之为“19+19+5”形式,即全学年分为三个学期:秋季学期(19周)、春季学期(19周)和夏季学期(5周),将目前的传统每学年两个学期各缩短为19周,增加一个短学期5周,由此构成“19周+19周+5周”的“两长一短”三学期模式。大二和大三的学生每年于其中的一个短学期(5周)到企业中去进行生产实习,参加实践教学。加强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到企业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直接感受市场机制与市场信息对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的影响,弥补因相对滞后的课本知识及原有实验室条件限制所带来的不足。针对动物医学专业招生难这一严峻形势,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善于灵活运用于工作实践中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创业人才为目标,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构建并实践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适用面广、效果显著的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更强社会竞争力的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实现动物医学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行业对创业人才的需求。

3“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法的实施方案

3.1实施时间

2008年9月-2009年6月,进行“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和论证;2009年7月-2010年6月,进行“2+1”学期模式的构建和支撑条件建设;2010年7月-2013年8月,进行“2+1”学期模式的实践;2013年9月-2013年12月,进行“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方案实施的全面总结。

3.2实施范围

在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动物医学专业(本科)2007级至2010级8个班及广东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专科)2009级至2011级6个班全面实施。

3.3实施措施

3.3.1“双导师”制共同培养。采用学校-企业协同培养模式,“双导师”制培养,建立以产学结合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教育的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企业配备业务精、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生产实践教学;配备高层管理人员为学生讲授畜牧兽医法规、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或专题。

3.3.2更新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师适应面向泛珠三角区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能力。以课程组为单位,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到泛珠三角区域的相关机构、实习基地进行专业调研,尽快掌握以犬、猫等伴侣动物和猪、禽等小动物及热带地方品种的动物疾病防控和动物(产品)检验检疫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指导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和实践性教学水平。

3.3.3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采用“2+1”学期设置、校企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合作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入手,开发专业实践课程;同时,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管理环境,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职业岗位综合素质的训练养成。加强实践操作和临床技能训练,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能进行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及动物卫生检验检疫的应用型人才。

4“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法方案的基本内容与合作模式

4.1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

4.1.1开展专业综合实践。加强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在企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包括见习、课程技能训练、生产实践实习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研究等几部分[4,5]。见习主要是针对低年级本科学生对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了解专业概貌。课程技能训练主要开展对学生包括单项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的训练[6]。生产实习是认识性实践教学,是理解专业知识、熟悉专业岗位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实践环节。毕业实习则更多地侧重缩短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磨合期,尽早进入角色,为就业做准备。此外,为适应新形势下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改革原有单纯的技术理论课程体系,以专题形式,增加法规类、企业管理类、人力资源类、市场营销类课程,聘请企业高管为主讲教师,培养懂经营、善管理、精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4.1.2创新精神培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企业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期间,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完成毕业论文和以学生为主体主持的专项科技创新课题(如大学生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如大学生“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和“创业”竞赛)、设立科技创新学分,让学生在二、三年级就有机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掌握动物医学实验的先进技术和综合技能。

4.2探索合适的校企业合作模式不断加大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的力度,积极探索实施“研发带动型”、“实体融合型”、“智力合作型”和“订单融入型”4种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4.2.1“研发带动型”助推产业技术升级校企合作共建行业性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与企业培训并举,人才培养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一体提升。以新产品研发带动校企合作,以应用产品带动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教学,实施“跟单式”人才培养。新产品的研发成功,推动校企双方进一步合作,公司将新产品的研发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校企出资共同建设研发培训基地。基地具有开发、研制企业新产品、资料培训技术骨干等功能,学校学生不仅能到基地进行技能训练,毕业后由合作企业推荐,跟随产品到使用该产品的企业,提供操作、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服务。

4.2.2“实体融合型”服务地方优势产业实行校企全方位全过程合作,联合举办特训班,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和文化各个方面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步,共荣共赢。2008-2011年,学校先后与江门市科泽家禽发展有限公司、江门一德宠物医院、广东雅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举办专业班。校企双方根据广东省传统产业发展形势与人才需求预测,共同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招生计划,学校负责招生、教学管理和公共课及部分专业课的教学。企业开放车间和实验室,每年暑期一个月及最后一学期接受学生顶岗实训,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专业课、专业实训课的教学与指导,实习实训期间发放一定补助费。毕业生优先在合作企业就业。参加订单班的同学在校期间享受企业命名的专项奖助学金,受奖率达到50%,受资助率达100%。

4.2.3“智力合作型”与国企强强联合学校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智力资源合作,在长期的合作中不断提升内涵,共同打造贴近地方产业人才需求的专业品牌。学校与广东省湛江农垦集团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根据广东省湛江农垦集团公司的技术力量雄厚、一线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的特点,积极引进企业智力资源,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动物科学专业(含动物医学)获批教育部第四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及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组建的教学团队被评为省优秀教学团队,《兽医临床诊断学》等3门课程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企业每年接纳上百人次学生到企业实习、顶岗,接纳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每年接纳一定数量毕业生就业,现已有多人担任分公司经理和主要技术骨干,校企合作进入常态化、规范化、高效化阶段。

4.2.4“订单融入型”顶岗实战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零距离培养畜牧行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与与江门市科泽家禽发展有限公司、广东雅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先后举办订单班4个。校企双方依据职业岗位标准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在企业学习训练期间,享受企业员工待遇。企业为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并按企业员工的标准计发业绩奖励。公司投入专项经费,为订单班配备了专用的多媒体教室和实训设备,选派经验丰富的高层管理人员、业务骨干承担教学和指导,实行工学交替的开放式教学,做中学,做中教,做中练。

5“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法方案的实践效果

5.1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在企业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期间,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完成毕业论文和以学生为主体主持的专项科技创新课题(如大学生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本科生毕业论文和科技创新活动的80%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试验性毕业论文比例逐年增加,毕业论文质量显著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获“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奖5项,在专业期刊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公开发表科技论文约60篇,获得省、校级大学生研究创新性实验资助项目21个。

5.2实现招生良好形势并提高了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通过“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方案的实践,招生与就业形势得到明显的改善,塑造了创业人才品质,缩短了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后的“磨合期”,提高了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5.3动物医学专业报考志愿率逐年增长2013级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近70%,其他志愿录取的新生提高12分。要求转出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数逐年降低,2013级动物医学专业入学新生共65名,仅有1人提出转专业要求,经入学专业思想教育后主动撤回申请,安心就读本专业。

5.4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好就业率高。五年来我校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与动物医学密切相关的动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也为100%。据不完全统计,社会每年对我校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占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由2008年得200%提高到2013年的600%。就业质量高。就业的单位包括畜牧兽医局(站)、动物卫生监督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兽药公司、饲料公司、养殖公司、宠物医院、学校、科研单位等,从事动物疾病诊疗、防疫检疫、食品卫生检验、教学、科研、兽药与饲料开发、销售与技术服务、伴侣动物及观赏动物医疗保健等工作。自2003年以来,我校农学院每年定期组织专人对本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对用人单位的意见予以反馈。结果显示,我校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在行业中担任领导、充当业务骨干或自主创业等成功校友达70%,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6结论与讨论

第9篇

一、职业高中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现状

1.畜牧兽医专业的性质决定其生源短缺。

由于职业高中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就业去向一般为最基层的养殖场,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可为脏、乱、差,所以大多数初中毕业生都避而远之,好在有对口升学这条出路,每年勉强还能迎来几十个学生。

2.师资队伍的建设跟不上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降。

目前职业高中的畜牧兽医专业课教师大多数是从大学出来,直接走进中学从事畜牧兽医专业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经验,用昨天的知识,培养今天的人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脱离生产实践,学生深入基层养殖场,不能很好的用所学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亲身实践能力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教师是技能的传授者。教师自己的实践能力、职业实践经历都直接关系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从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他们急需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此就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而言,应采取产教结合的方式,定期分批将教师送到各大、中型养殖场,育种场,兽医院以及宠物医院进行技能培训和生产实习,学校可以投资建立小型养殖场或兽医门诊部,教师到一线参与生产管理或兽医院坐诊,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与时俱进。

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专业课教学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播放各种养殖技术光盘或教学录像,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学习畜禽生产的养猪技术时,先播放养猪技术光盘,直观的了解各品种猪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猪场布局等,教师再总结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等知识要点,教学效果要远远超过传统的黑板上养猪。例如在学习畜禽解剖时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肌肉、神经等组织,心脏、肝脏、胃肠等器官的实体图片资料,同时教师讲解各组织器官的解剖位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录制畜牧兽医专业各类实验、实训的影视材料,在实验前播放录像,然后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例如在学习兽医基础课时,通过播放诊断技术实验录像,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如何保定动物、如何诊断、手术的操作分几步,如何进行等全过程,因此,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既节约了成本,又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3、产教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教学。

将学生分批分组的安排到各大养殖场参观实习,使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例如将剛剛上完畜禽生产课的学生按排到养鸡场去生产实习,从而将剛学过的有关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应用于实践,剛剛学完疾病防治课的学生按排到兽医院去实习。从而将剛学过的畜禽疫病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应用于实践,不断在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实习记录,组织学生分析问题,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俗话说的好,实践出真知。

4、加强校本教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