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关于母亲的诗歌

时间:2022-12-22 13:40:53

导语:在关于母亲的诗歌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于母亲的诗歌

第1篇

一、 迷幻叙事风格的建构

(一)戏剧性弱化

戏剧性源自戏剧艺术,但被引征自电影艺术中,日本学者竹登志夫对其定义为:“所谓戏剧性,即是包含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的某些本质矛盾,这种同人和他者的潜在对立关系,是一个随同时间的流逝在现实人生中逐渐表面化、在强烈的紧张感中偏向一方,从而达到解决矛盾的一连串过程。”[1]从叙事而言,影片叙事的戏剧性被弱化,如老医生缅怀儿子烧纸钱时,仅以“平常天”这一回答掩饰了所有的怀念,并不着力刻画老年丧子的悲伤,弱化了事件的戏剧性,但却强化了隐忍不发的情感。陈升寻找陈英的桥段更是略去了戏剧性的复仇情节,而以带着戾气的诗歌与空镜头转换至新时空。而随后陈升寻找卫卫的过程亦是如此,在花和尚不愿意归还卫卫时,陈升宽以期限,略带怜悯地留下了纽扣,影片中对于事件的处理均刻意弱化戏剧性,从而导致叙事的不流畅,布尔的情绪理论暗示意识或认知限制着情绪。“当个体在连续的认知过程中,他的意识中可能就不存在情绪。反之,如果个体处于断裂的认知过程,那么他就会体验到情绪。”[2]在心理学中,情绪是包含着情感的。在认知中断时情绪会慢慢的流淌开来,影片中为了实现个体的情感表达,以弱化情节戏剧性的方式实现隐而不宣的所指指向性,让观众在认知中断的裂缝中静静体验出作品浓烈的情感和深邃的诗意化美境。

(二)碎片化叙事

从影像叙事的特点来说,作品依托网状的碎片化叙事充分探索了影像叙事的多义性与含糊性。从叙事结构来说,影片以过去、现在、未来编织成一张时空交错之网。从叙事方式来说,散点式的事件则散落在这张网的每个角落,且每个事件与前后事件之间缺乏直接的逻辑联系。从叙事线索来说,属于并发性多线索式,现实中的陈升医治病人、与老医生的对话、照顾卫卫、寻找老歪、寻找卫卫,而在这一隐约可见的现实叙事线索中,拼缀上陈升的梦境和过往经历的回忆片段。影片亦穿插了一些齐头并进的辅叙事线索,如老医生光莲和芦笙艺人林爱人的浪漫过往,酒鬼司机撞死年轻人的故事,花和尚儿子被杀事件、因为母亲遗产而心生龌龊的兄弟二人,青年卫卫对洋洋的恋慕也正是在这张情义满满却错综复杂的时空之网里,陈升面对了过往,了然于未来,安然于当下。

(三)超现实主义表述

1. 荒诞魔幻的意象

影片中使用了大量不合逻辑的荒诞意象,如用来取暖的手电筒、破旧的屋外悬挂的舞灯、倒转的指针、烂醉撒疯的酒鬼、挠野人痒痒的长棒,影像中的很多意象都与常规经验中的认知截然相悖离,因而产生脱离现实情境的荒诞感。而语言所建构的叙事因言语的不确定性及多义性更是强化了意象与现实的间离感,如陈升描述与妻子相处的情境时,言及二人幸福地生活在一间带山瀑的小屋里,但由于水声太大,没法说话只能跳舞,以荒诞的意象来衬托真挚的情感。花和尚及老歪商量带走卫卫的场景亦是充满了魔幻的意味,在卫卫答应随同花和尚前往镇远之后,镜头随着声音移转至窗边隆隆前行的火车上,创造出一幅超现实的魔幻画面,也隐喻了花和尚与卫卫的离开,影片通过系列具有象征意味的荒诞元素与魔幻的场景设计建构出亦真亦幻的迷幻式本土化诗意空间。

2. 意识流般的表述

影片中不论是老医生关于故人及儿子的梦境,还是陈升关于母亲的绣花鞋及芦笙环绕的梦境,亦或是花和尚被砍手指儿子的梦境,都深深牵引着陈升去解开内心不能平息的波澜。在老医生的嘱托下,自我的深思里,更是在魂绕梦牵的梦境的指引下,陈升背起行囊去释梦人,及至荡麦所遭遇的一切,更像是随着陈升的意识流牵引而不断遇见自己家人的过程,如遇见青年卫卫,在洋洋缝纫店遇见年轻时的张夕,追随洋洋坐船,朗诵导游词,莫名其妙地返回,买风筝,洗头发,事件与事件之间并无逻辑关联,更像是以思绪飘荡而至的偶遇。这些随心所见的人或场景更多是陈升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关照,这一波澜起伏的心理状态描绘与诗意所需的飘忽不定及变形极为契合,也合力作用为一次超越现实的诗意化心灵救赎之旅。

二、 诗意化风格营造

(一)诗歌:诗意化旁白的抒情

“言语具有解释概念的力量和追忆过去、预测未来的能力。”[3]使用语言更能够建构出跨越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之桥,调度人们的想象与创造能力,使得人们在思维空间里自由来去,从而借助语言艺术的魔术及纪实的画面尽情表情达意。言语的抽象及变形使得它们更易于表述情感及精神之类的信息,这一独特的优势使得其在诗意化风格的营造上极具优势。影片共使用了八首现代诗来表述不同情境下主人公的情感与状态,影片在大量的长镜头里不时插入诗歌,以消解长镜头可能带来的单调与乏味,最终,让人不再在意镜头里的意象,转而浸在诗歌构建的情境里,如陈升出狱时以:“玫瑰吸收光芒,大地按捺清香,为了寻找你,我搬进鸟的眼睛,经常盯着路过的风。”表达了对于美好生命的向往及对于家人爱的期待。而至梦境疲惫醒来的陈升枯坐在沙发里,以诗歌“你摄取我的灵魂,没有了剃刀就封锁语言,没有心脏却活了九年”表述了失去母亲和爱人9年间的孤独和失落。及至荡麦之行结束之时,成年卫卫载陈升去河边候船时行驶在盘旋的山路间,以诗歌“一定有人离开了会回来,腾空的竹篮装满爱”表达了陈升对于未能对母亲尽孝道情感的释怀。以长短句式的现代诗歌表述情感的段落,毋庸置疑地直接嫁接了中国文学中诗词的表意方式,因而影片中人物的情感表述更多源自具有本体化审美言语的抒情化表达,也即影像段落的诗意更多与诗歌的抒情性直接勾连,同时,洋溢着黔东南风情画面则沦为辅助角色,与诗意化旁白共同建构出本土化诗意。

(二)声画结合:勾连诗性艺术空间

影像通过声画结合实现不同时空的勾连,长镜头在陈升寻找陈英复仇这一段落的处理中有极强的艺术假定性,陈升寻找老歪质疑墓碑为何未加自己名字发生争执的空间与陈升为花和尚儿子复仇的空间在导演的精心组织下被安置在一起,并通过画外音交代了复仇事件,在争执声弱化时,陈升那浓厚黔南口音的诗歌朗诵含蓄而概括地表达了事情的发展,镜头则慢慢转向争执的群体旁的红色桌子、雨水以及倒下的玻璃杯,继而以安静的长镜头静静地凝视着不断滴落的雨滴,当陈升夹杂着黔南口音的诗歌朗诵结束时,画外音再次传来,镜头跟随着画外音向左转去,转向正在争执的陈升与老歪,这一段落通过诗意化的旁白以及空镜头下的室内物件,勾连了现在、过去、现在的空间,也即以声画结合的方式建构了不同时态下完整的诗性艺术空间。

(三)长镜头:现实空间的多义与模糊

影片最为典型的是长镜头的使用,以长镜头保有影像本身“对外部现实先天的近亲性”[4]。这一拍摄方式与巴赞的观点不谋而合。“长镜头既是一种摄影技法,更是一种创作理念和美学风格。它能保持电影时间与电影空间的统一性和完整性。”[5]保有影像时空的暧昧与多义性。影片中以大量行驶于盘山公路上的主观式长镜头携裹着情感充沛的诗歌激荡着我们内心隐秘的情愫,关于孤独、意义、情感、记忆、寻找、眷念、爱,这些富有内涵的主题跃动在方言气息浓厚的本土化诗歌里,也在雾气氤氲的盘山旅途中发酵,以长镜头这种贴近真实时空的记录方式来建构内心世界的艺术时空,并以冷静的长镜头刺穿浮动的表象,塑造出生成与变化的绵延之美,折射出透彻而又无奈的现实,这是一种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化表现方式。

影片以42分钟的长镜头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创造了时空的多义性与模糊感,在陈升坐在车尾望向窗外的迷糊眼神里,也在陈升行驶于烟雾氤氲的盘山公路的独白里,影片以摇摆不定的长镜头化作德勒兹所言及的时间“切片”。与交融于一起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有着某种意义上的契合。荡麦是一面折射着无间隙时空的哈哈镜,在荡麦坡上坡下忽高忽低起伏的镜面里,荡漾着人物内心起伏不已的情绪。在这里,陈升在唱给逝去妻子的《小茉莉》里放下遗憾,在安静凝望卫卫的望远镜里,充盈着满满的爱意。从诗意的营造来说,诗意需要一个独立的、不同于寻常的表现方式,这一方式要能够迫使原本含义清晰的语词更新选择和组合能指的意义,以构成诗意,这种方式被利科形象地描述为“虚拟”和“悬置”。[6]影片恰恰以纪实风格的长镜头影像与意识流般的叙述建构了“虚拟”和“悬置”的边界模糊的影像空间。在荡麦,陈升实现了自我灵魂的救赎,遇见了肖似妻子的理发店女孩,遇见了与侄子同名的青年卫卫,遇见了自己,在摇摆不定的长镜头创造出的梦境般的褶皱,观者如同遁入波澜汹涌的梦境。在荡麦,老陈在《金刚经》言及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里寻得本心――那就是当下。他如同幽灵游荡,寻找,停留,行走,与遇见的每个过去瞬间悉心交流,弥补遗憾;也与遇见的未来某个时刻而倾尽爱意,不留遗憾。影像中长镜头安静凝视里大量的信息“空置”有些类似于伊莲・布莱斯基所言及的诗歌中隐秘的线,它悬置在某个地方,每一次都需要重新捕捉。”[7]也类似于中国画“留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虚无”,而是一种“藏境”的手法,是一种含蓄的艺术表达方式,意图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意境。[8]影片中为了实现特定的情感表达,以艺术化的信息“空置”实现隐而不宣、悬而不置的所指指向性,让观众在认知中断的裂缝中静静体验出作品浓烈的情感和深邃的诗意化美境。

三、 意境与中国式诗意

影片借助诗歌朗诵的旁白与长镜头下情感含蓄的本土化生活画卷结合,完美地阐释了塔尔科夫斯基提及的“电影的诗意”,这是“让思想和情感主宰剧情发展的、接近生命本身的、最真实的、诗意的艺术形式。”[9]无论是影像艺术的诗学,还是诗意的诗学,最终都上升至了一个较为统一的状态,即可以感受,却难以言说的境界。也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述的“意境”。勾连至电影的诗意表达,亦需要通过影像建构出“镜已尽,但境未尽”的意犹未尽之境。我们在长镜头的安静凝视里,感受到老医生对儿子、花和尚对儿子、陈升对母亲无穷无尽的怀念;体会到陈升与妻子、老医生与故人、甚至青年卫卫与洋洋那道不尽的眷念;无论是取暖的手电筒,还是化成追逐海豚光影的手电筒,影片都以以含蓄而隐忍的方式展现了意犹未尽的情感。而陈升对于卫卫的呵护亦是持久而稳固的,以理解花和尚的孤独为开始,以坚持接回卫卫的陪伴为终始。影片至始至终未着“情”与“爱”字,但却在平静的守候与追忆间化出超越话语的万千思绪,确实“相似的所有的怀念隐藏在相似的日子里”。在长镜头所掠过的一幅幅黔南雾气氤氲的生活画卷里,在山、水、人、物的情景交融中,展现出韵味无穷的美感特征,呈现出生命律动的本质特征,凝聚了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影片最终在关于生命最重要的陪伴里寻找到了诗意的栖居之所,诚如诗歌中言及的当内心充盈着爱,“这对望的方式,接近古人,接近星空”。

第2篇

一.抓住诗眼——感悟情

《游子吟》这首诗琅琅上口、诗意简明,诗人通过朴实无华的诗句,通过平凡的生活细节,表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沉而无言的爱。这种感情,学生是很难一下子体会到的。 教学中,教师围绕重点诗句分析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教师抓住“密密缝”这个重点词,引导学生思考: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心与牵挂,同时教师结合讲解当地的风俗——密密缝可以保佑远行的人平安早回,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有的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意恐迟迟归”,让学生体会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几乎每位教师都引导学生体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所蕴含的比喻意,让学生体会母爱的博大,做儿女的无法报答,从而体会出儿子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对母爱的由衷的赞美。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母爱有了一定的感悟。

二.创设情境——渲染情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仅仅通过理解重点诗句,还不能真入进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学时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1、结合写作背景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孟郊一生颠沛流离,他每一次外出求学、应举和漫游时,母亲总是遵照当地的习俗细针密线地缝,盼望远行的儿子早早平安归来。这种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激荡着孟郊的心。正是在母亲的鼓励、劝慰之中,孟郊第三次应考,终于考中进士,并得到了一个县尉的官职,有了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诗人就任后,立即接来老母亲奉养。可是他觉得,母亲几十年的含辛茹苦,是无法报答的。因此,他深情地写出了《游子吟》。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密密缝”所蕴含的感情时,出示了《游子慈母长相忆》,向学生比较详细地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利用插图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再现了诗的情境,教学时,教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他们母子二人此时此刻的所言所思所为,有的教师还满含深情地在优美的音乐中交流了自己的想象,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用心体会,明白这件衣裳是用母爱编织的,这是一件爱的衣裳,她的每一针每一线,缝进了多少牵挂与嘱托,关心与担忧,它融入了母亲多少无言而深沉的爱呀。加深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3、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中,每一位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平时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鼓励与帮助,从内心深处呼唤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有的教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情真意切;有的教师甚至把对母亲的感激也写成了诗,读给学生听……使学生与古诗产生共鸣,内心深处受到触动,从而体会到无论我们多大,无论我们走多远,都走不出母亲关怀的目光,学生对母爱的理解进一步升华。

三.反复吟咏——体味情

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诗歌充分感知,通过诵读,在头脑中想像,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理就在于此。

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注重了对古诗的诵读:初读时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细读时读出诗的停顿、读出诗的韵味;品读时读出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情感。个人读、师生合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诗我两忘,达到情景交融、完美统一的境界。

四.拓展延伸——倾诉情

第3篇

so many things seem filled with the intent

to be lost that their loss is no disaster.

Lose something every day. Accept the fluster

of lost door keys, the hour badly spent.

The art of losing isn’t hard to master.

Then practice losing farther, losing faster:

places, and names, and where it was you meant

to travel. None of these will bring disaster.

I lost my mother’s watch. And look! my last, or

next-to-last, of three beloved houses went.

The art of losing isn’t hard to master.

I lost two cities, lovely ones. And, vaster,

some realms I owned, two rivers, a continent.

I miss them, but it wasn’t a disaster.

―Even losing you (the joking voice, a gesture

I love) I shan’t have lied. It’s evident

the art of losing’s not too hard to master

though it may look like (Write it!) a disaster.

一门艺术

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

太多事物似乎本就怀有被失去的意愿

因此失去它们并非什么灾难。

每天都要失去。丢了门钥匙,

虚度光阴,这份不安都要接受。

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

接着练习失去更多,失去更快:

地点,名字,还有你计划去的

地方。这一切没一样会带来灾难。

我遗失了母亲的表。可还不止呢!三所钟爱的房子中,

我最后的,或几乎是最后的一所也没了。

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

我失去了两座城市,可爱的城市。还有,更广阔些,

我曾拥有的一些领域,两条河流,一片大陆。

我怀念它们,可那并不是灾难。

――甚至失去你(你那戏谑的语气,以及我喜爱的

一种姿态)我不该说谎。显然

失去的艺术并不太难掌握。

尽管它可能看起来(写下它!)像是场灾难。

赏析

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享有与狄金森一样的盛名。她父亲早逝,母亲则进了疯人院,童年时和祖父母住在加拿大。1934年,毕肖普从瓦萨学院毕业,之后在纽约文学圈里生活,为其事业奠定了基础。她一生大多时候都在旅行,1950年定居巴西;最后返回马萨诸塞州,曾任教于哈佛大学和纽约大学;1979年去世。

毕肖普立足于美国诗歌的传统。1946年,诗集《北与南》使其一举成名。1949―1950年,毕肖普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北与南》和另一部新诗集《一个寒冷的春天》的合集――《诗集》(Poems: North & South/A Cold Spring,1955)获得普利策奖。诗集《旅行的问题》(Questions of Travel,1965,获国家图书奖)与《诗歌全集》(The Complete Poems,1969)牢固地奠定了她作为杰出诗人的地位。毕肖普的诗想象力丰富、细腻准确,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产生令人难以预料的诗意,并借助语言的精确表达和形式的完美,把道德寓意和新思想结合起来。毕肖普写作较慢,她总是把诗稿钉在墙上,然后填进更合适的文字。她不是个多产的诗人,却屡获殊荣。

第4篇

种怎样如同神启的领悟和证明。

不断迁徙的命运

1911年,毕肖普八个月大的时候,父亲突然病故。毕肖普的母亲深爱她的父亲,面对这个打击,这个本来就有逃避倾向的女人悲伤过度,无法解脱,精神上陷入绝望。五年后她仍然没有脱掉丧服,而且在一个夜里拿着利刀悄悄走近女儿的床边。这年毕肖普的母亲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毕肖普终其一生没有再见过母亲。她成了事实上无父无母的孤儿。

这就是毕肖普人生的起点。这就是她“不幸的童年”。从开始,毕肖普就面对丧失和孤独,面对困惑和痛苦。从一开始,毕肖普就面对不断迁徙的命运。起初她与外祖父母和姨母生活在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六岁时被祖父母接回美国麻省伍斯特市,七岁时又因她的哮喘无法适应伍斯特湿冷的气候,再次移居波士顿,和另一个姨母生活在一起。这似乎预示着她的一生都将在迁徙和奔波中度过。而我们似乎也可以轻而易举地从她童年的经历得出结论说,她之所以写作诗歌是为了抚平心灵的创伤,她之所以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断旅行是为了逃离童年的灾难。

必须承认这结论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成分。我们每个人的童年对我们的人生影响都是巨大的,不可磨灭的。童年是刻在我们手心的掌纹和打在我们脚底的烙印。毕肖普也不例外。她的《六节诗》中有房子,历书,壁炉茶壶,祖母,孩子(没有父母)。有眼泪,反复出现的眼泪。

九月的雨落在房子上。

黯淡的光线中老祖母

和孩子同坐在

厨房小巧的火炉边

她们读着历书上的笑话

有说有笑掩饰泪水

“该喝茶了”,而孩子

正痴望着茶壶浑浊的眼泪

如屋顶上滂沱的雨水

在乌黑滚烫的火炉上疯狂起舞

孩子用炭笔画了一栋歪歪扭扭的房子

和一条凌乱的走廊。然后

又添上一个小人儿一排纽扣

好似一串眼泪他骄傲地拿给祖母看。

这是毕肖普一辈子也无法从心底里擦去的眼泪。这个从小失爱的孩子注定了长大以后一天也不能没有爱,注定了要将自己的生放逐在寻爱之旅上。

但是我对毕肖普的诗歌读得越多,我就越认识到这个结论虽然并非错误,但却流于狭隘和肤浅。我感受到从她的诗歌里照射出来的光芒,像“一条河能携带旦反射后就封闭进水中的所有景象”,像“用我们婴儿的目光向外眺望,眺望”,像《早餐的奇迹》:

我的面包我的寓所

是奇迹为我打造的,

历经岁月,砖石是昆虫,鸟群,以及河流打造的。

童年的阴影固然浓重,童年的缺陷固然不可弥补,但毕肖普的心灵生来如此纯真和开阔,拥有热爱地理和生物的天性,天分中对生活和世界的细节都有独具一格的观察力和使之超越平凡的想像力。正如她自己坦言:“尽管我拥有不幸的童年’这份奖品,它哀伤得几乎可以收进教科书,但不要以为我沉溺其中。”确实,她的天才不允许她沉溺,她必定要超越自己的童年,进入她倘佯一生的和海洋一样浩瀚和星空一样辽阔的世界里。

像岛屿一样孤独的诗歌

我阅读了毕肖普的传记,我了解了她迁徙和旅行过的河流和城市,我知道了她爱过的和爱过她的人的名字,但是读过以后我感觉这些八卦的轶事是无趣的,并不能帮助我更加深入毕肖普的内心。我宁愿遍遍反复朗读她的诗歌。在她的诗歌里我才能读到她的爱在哪里,她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毕肖普对朋友说过,如果她是个男孩。一定会去做一名海员。她居住过的美国城市,纽约,基韦斯特,华盛顿,西雅图,旧金山,波士顿,几乎全都是临海的城市。除了美国和巴西,她曾六度和她不同时期的同赴欧洲旅行,所到之处都是临海的国家。她留下过足迹的摩洛哥,海地,古巴,墨西哥,秘鲁,也都毗邻海洋。我相信就是出于同样的偏爱,她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意象是岛屿,海水和海湾。

她在人生后期回忆起到处都是火山的阿鲁巴岛的旅行,于是以《鲁宾孙漂流记》里的克鲁索为主人公写下了《克鲁索在英格兰》:报上说,一座新的火山已经喷发,而上星期我又读到有一艘船看见一座岛屿正在诞生他们给它起了名字。但我可怜的旧岛屿的名字,仍未被重新发现,未被重新命名。从来没有一本书将它写对过。那岛屿闻到了山羊和鸟粪。山羊是白的,海鸥也如此,两个都太驯服,或者它们认为我也是一只山羊了,或是一只海鸥。现在我住这儿,另一座岛屿上,和哪一座都不像,但有谁区别得出来?我的血液里充满了岛屿,我的头脑养育了它们。

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那些岛屿漂浮在毕肖普的血液里。1929年,毕肖普18岁,她和就读的胡桃山女子中学的两个同学租了一艘帆船,从普利茅斯出发,在海上漂了三天以后抵达缅因州的约克港,休息天后又顺着原路返回。1973年,毕肖普63岁,离她离世只余五年,她搬进了波士顿刘易斯码头的一座公寓,

直住到生命的最后天。这里让她最满意的是,从公寓的窗子和阳台可以眺望整个海港。她甚至有自己的航海日志,上面记载着她的窗外过往船只的名字、国籍船型、时间和桅杆的根数。毕肖普的血液就是海水。毕肖普的诗歌从海港到海港,从岛屿到岛屿,“漂浮在咸腥味的水里”,与生俱来是像海洋一样飘荡,像岛屿样孤独的诗歌。

她的诗歌就是她的宗教

从小失去父母,终生未婚,这使毕肖普偏爱细小的、迟钝的

脆弱的、温顺的生物。生物在她的诗歌中就和地理一样重要。在《克鲁索在英格兰》里,她写到树蜗牛。带着一只深紫色的薄薄的壳,爬过所有的事物

她写到她抓到而又“放走了”的《鱼》:挂在我的船边。一半露出水面,我的鱼钩。紧紧系住它的嘴角。它不反抗。它已完全不反抗。它沉甸甸地挂着,重重地咕哝,拍打着船板,显得随和而庄重。而最让我心弦颤抖的是那只在月光下呈现的《麇鹿》。起初我们看到的只是一辆“穿越黄昏向西旅行”的巴士。我们看到和七个亲戚告别的孤独的旅行者,农场和狗,香豌豆,夜晚。我 们路过沼泽、铁桥港口,进入树林。我们听到在巴士的后面什么地方,祖父祖母的声音。那是“在永恒中毫不间断地响着的”祖父祖母低声交谈的声音。那是关于死亡疾病分娩酗酒,生命的声音。那是毕肖普脑海里从没间断过的来自逝去的寒冷童年和想要拥有却从未拥有的平凡人生的声音。但是这时候麇鹿出现了。一只糜鹿从难以渗透的树林冒出来了并站在那里,赫然耸现,确切地说,是在路中间。没长角,却高耸,巍峨得就像一座教堂朴素得如同一栋房屋(或者,安全得像一栋房屋)。一个男人的声音向我们断言“完全不会伤人”

麇鹿这种虽然拥有庞大形体然而性情温顺的动物出现在毕肖普的诗歌里,就像诗歌出现在毕肖普的起步之初就被缺陷和丧失界定的人生里。如果没有诗歌,我不知道毕肖普要怎样对付她的毫无安全感的人生。尽管未婚她身边从来不能缺少情侣,当她孤身一人时,她就毫无节制地酗酒,事实上她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酒徒。但是好在她发现了诗歌,诗歌发现了她。对孤儿的毕肖普来说,她的诗歌质朴,本真,就是她的房屋,是她为自己建造的归宿和家园,对无神论者的毕肖普来说,她的诗歌将自然存在的事物谦逊地展现,反而昭示出它们内部不可抗拒的神秘的引力。她的诗歌就是她的宗教。旅行对她的人生来说有着和诗歌同等的重要性。反过来她的诗歌可以说植根于她的旅行。

1971年,毕肖普60岁,和一生中最后个情侣,30出头的艾丽丝确立了关系。两人一同前往秘鲁的马丘比丘旅行。这里有闻名于世的印加帝国的古都。随后两人又来到厄瓜多尔的科隆群岛。这里林木茂盛,礁石嶙岣,相对古老的印加文明,毕肖普显然对这座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到过的群岛喜爱得多。这正是我们在本文开头读到的摘自《地图》的诗句中展现的毕肖普的偏好和倾向。(这首诗被毕肖普放在她每一本诗集的首页。)她对历史缺乏兴趣,能够占据她心灵的是地理,是她的敏锐的视力和更敏锐的观察力所能见到的景色和风物,是可以触摸和感觉的现时的生命。

第5篇

在这本书里,冰心还对童年的乐趣加以了具体描写,从她简朴而通俗的诗句当中,深深体会出了冰心的童年充满了梦想,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一有这么一种爱,它宛如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它,被称为母爱。

“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母亲。我合上书,闭上眼,久久思索,开久了的白炽灯发出“兹兹”的响声。许是受到了冰心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对母爱浓浓的颂扬之情。我不禁斟酌起我心中的母亲。一个永远束着马尾辫,精干而又劳苦的女人。这就是我对母亲评价。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似乎从未休息过,这也同她那忙碌的工作有关。每当我一觉醒来时,他已不见人影,又直到我睡意朦胧时,母亲才又姗姗而来。但即便如此,到了节假日,母亲又会不知从哪儿要来了一些零碎的活在做了。我们常劝她,歇一歇,享享清福吧,母亲也只会笑着答道:“我忙活了一辈子,突然闲下来了,反到会不适应,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忽然,鼻尖嗅到一股酱料煸炒的诱人香味,思绪就这样散开了。

小时候,我是个相当乖巧的孩子,一个夸张到几乎不说话的沉默寡言的孩子。但时光却把这样的一个孩子,敲成了一块满是棱角的岩石,变成了一个喜欢从一次次争吵中寻到满足感,而后又暗自哭泣的,一个内心满目疮痍的矛盾的孩子。犹记得一次,当我再次躲在门帘后默默哭泣时,母亲找到了我,她没有同我讲什么,只用她的眼睛注视着我,静静地……该怎样形容那眼神呢?慈祥,亦或者无奈?那时的我只知道,那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是极为复杂的,以至于当时的我,并不明白。但从那以后,我比之前更注意和懂得控制我的负面情绪,因为母亲对我的凝视,让我稍微懂了些:在我乱发脾气,伤害自己的同时,也会伤害到别人,而那伤害,即使愈合,也会留下伤疤。

“哧啦——”耳畔响起了母亲滑油的声音,像一阵清脆的铃声,把沉浸在记忆中的我唤醒。我轻轻的走到厨房门口,注视着母亲炒菜时的专注模样。烟气萦绕在母亲微白的发丝边,翻炒时,我注意到母亲的手苍白且纤细,隐隐能看到有血管浮动,柔弱,好似手中的锅铲随时会摔落。母亲看见了我,向我挥了挥手,招呼我吃饭,我应了一声……

直到读完了《繁星春水》我才明白,当初,母亲对我的眼神中,充满了爱。

我们之所以在平时感受不到这种爱,不是因为这种爱不够浓,而是它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就像空气一样,虽然摸不到,但它的的确确在这里。

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二从作者这些平时随便记下的“零零星星”的感想和回忆中,我看到了她对家庭生活小范围的爱以及对社会生活这大范围的恨,也许这是时代带给她的影响,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曾经触动过当代青年的短小诗篇,看看我们从中能得到些什么。

“童年啊!是梦中的夏,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是最美好的,因而也最短暂,梦是虚幻的,而真实却赖以它而得以体现,一个人长大了就不可能再回到童年,而现实的残酷与黑暗却又不得不使他想起纯真的童年,思绪游离在现实与回忆之间,只有在梦境中再次拥有那一份已逝去的童真,这不正是我们此刻的悲哀?

那么究竟能不能把这种美的崇仰升华呢?一百一千个人会有一百一千种回答,作者告诉我们:只要你愿意,对真、善、美的追求就有了坚强的自信心与奋斗精神。

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这世界了!这是歌咏自然的诗篇,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不施浓墨童彩,没有人为夸张与渲染,只是用清淡的笔墨将自然的本色美显示出来,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和娴静温柔的性情也溢于言表了。

若再深入些,我发现这些小诗往往将中国古典诗词和外国文学的两种韵味调融在一起,有时还碰撞出哲理的火花。

诗篇表现出来的瞬间的情感,无不含蓄蕴藉,如作者一样清莹隽永,字里行间流淌着温婉的情韵、淡淡的哀愁,纯洁的思想,它们和冰心一起,形成了一片晶莹而又遥远的繁星,一条温暖绵长而又鲜活力气的春水,永远萦绕在你我的心头。

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三在《繁星?春水》中,诗人调动大量的笔墨,极力地渲染和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自己对母亲的眷恋之情,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冰心还珍爱一切童真、童趣、童心及一切新生的事物。如“婴儿,是伟大的诗人,在不完全的言语中,吐出最完全的诗句。”由此可见,这类赞美新生事物的篇章,正是表现了诗人对真、善、美地崇仰和坚强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

《繁星?春水》里歌咏自然的诗篇,在庙会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晚霞边的孤帆,不自觉里,完成了自然的图画。“不施浓墨重彩,没有人为的夸饰与渲染,只是用清淡的笔墨将自然的本色美显示出来。诗人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和娴静温柔的性情,也已经表现在这短小精炼的诗行之中了。

冰心人为,如果人们都能够以诚相见,以爱相濡,社会的丑恶就会消泯,人生就会变得美好。这就是神秘的“爱的哲学“。

合上书本,一阵清风吹过,带着一丝淡淡的幽香。书中那些优美的词句依稀浮现在眼前,随风飘散……

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四《繁星春水》是一本非常朴实的诗集,并没有普通诗歌华丽的辞藻,却处处流露着冰心细腻的心思和情感。情感仿佛与文字糅合在了一起,仿佛本该就是如此。每一句都浑然天成,朦胧的诗意化作涓涓细流,流淌在我的心中,仿佛能感受到冰心写下每一个字时的心情。

翻开书,看到那一排排诗句,仔细的品味每一句话语中的诗意,我读到了许多的感悟。时而婉转细腻,时而又激情高昂的诗句,无处不在透露着冰心的别有用心。她在歌颂世上的爱,她歌颂母亲的伟大无私,为了孩子的不顾一切,歌颂小孩子纯洁无暇又天真无邪的心灵。

一句句朴实的诗句中,透露着深刻的意义,就像是美玉包裹在石中一般。冰心用不带任何修饰的亲切语句,娓娓道来对生活中的热爱,对世界上美好的爱的歌颂。那一句句诗,深入人心的最深处,将每一处污_都清洗干净,用朴实的爱意来让每个人变得纯洁无暇,心湖透澈。读到冰心的诗歌的人,想必都会安静下来,看她用文字演绎的纯真哲理吧?心中宁静下来,慢慢的感悟着这世界中的美好,感受着美好的童心母爱吧?

还有一首叫《诗的女神》的诗。在最后一段中间冰心老人发自肺腑地说道:“量我怎配迎接你,诗的女神呵还求你这般的,经过无数深思的人的窗外。”冰心将诗拟为女神,展现了她对诗歌的尊重,她认为诗是一种很美的东西,冰心老人自嘘自己不配迎接她,充分写出了冰心老人的虚心,和暗示自己还须继续努力,才有可能达到巅峰。这一点,我并没有能做到。

我读到了冰心的爱母之情。那一句句诗,不含任何的虚假伪造,出自内心的感受,让我在今天都能够感受到她对母亲的爱。冰心童年对母亲的爱恋,都化作一首首诗歌。母爱在她心中是那么的圣洁,那么的无私,保护着冰心,让她可以勇敢的面对世间的磨砺。如同荷叶和莲花一般,荷叶保护着脆弱莲花,让莲花开得炫美夺目时,荷叶却慢慢的变得脆弱苍老了。母爱是那么的伟大,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都不能所及的。那守护在孩子身畔慢慢老去的母亲,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吗?我想冰心一定是在问着句话吧?

合上着本书的那一刻,我又收获了许多。最珍贵的,莫过于那圣洁的母爱罢了。常常守护在我身旁的母亲,也有着那伟大无私的母爱,不是吗?读了《繁星·春水》,看到世界上美丽伟大的母爱,也是一场美丽的书中_吧?

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五《繁星·春水》这本书是中国的一位著名作家冰心写的,冰心写的诗的内容主要以爱的哲学为核心,通过文字来赞美母亲,童心,自然,探索人生。

当我看完时,有一首小诗是关于母亲的诗!

母亲呵!我的头发 ,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

这首小诗虽然自有不足于30个字,但是这首小诗会让我感受到母爱是如此伟大坚强!当我们一次次遇到很大的的挫折和痛苦的时候,除了能跑到妈妈面前哭鼻子,我们还能为自己做出事么呢?

妈妈把我们心心苦苦生下来的时候,就很不容易了,妈妈能把我们生下来就是一个很大的荣幸,还给我们带到了那么美好舒适的境界,让我们享受母爱带给我们的呵护与照顾。从此妈妈就已经成为了我一生当中的第一位情切老师,当那位亲切的老师把我们一点一点的抚养成人时;妈妈一直是我身边鼓励和激励我们一的人,当我们小的时候不会走路时,妈妈却一点一点的教我们:当我们摔跤的时候流了血,妈妈会认真地给我们包扎伤口,甚至会动手打你,最痛的一个人是你的母亲,因为她生你养你二十多年打你一次也是不忍心的,如果妈妈打你几下会获得,就算打你,对于你的母亲老说也是值得的,突然我想到了一首小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辉,这首是《游子吟》赞美母爱的一首诗。

因为母亲为我们所付出的时在是太多了,当我们想回报一下自己的母亲也是做子女一生也没有办法去报答她们。

第6篇

关键词:现代诗研究;刘洁岷诗歌;“中生代”;技巧内化;诗心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4-0038-05

大多数诗人在诗歌创作的某一阶段会进入瓶颈期,从用词、句式到修辞的使用都会不自主地带引出过去作品中的韵律与节奏,而沦入或多或少自我复制的惯性。从技巧到诗心的实现不仅漫长,在某种程度上,对大多数曾经优秀过的诗人是近乎不可抵达的目标。

刘洁岷在2010―2011年诗歌创作非常活跃,不包括2011年初收入《象形》诗刊上的一系列诗歌,仅在2011年上半年,刘洁岷创作了近20首诗歌,这对于成熟的诗人已是一个不可小窥的产量,更可喜的是这些新作所透射出的新颖而突出的品质――这既是与当代诗人也是与他自己既往的创作相比较得出的结论――可以看出,诗人正处于一个新的创作力旺盛期,而这一阶段的诗歌与之前出版的《刘洁岷诗选》[1]中的诗作已经呈现出显在的但又难以轻易言说的差异;在诗人近来的创作中,诗歌的技巧慢慢内化,不动声色、化若无痕浸润于语言的深处,它们似乎不惮于沉淀为诗歌的背景,同时诗歌的触角则敏锐地直指被漠视忽略或被轻率地不加剪裁处理地捺入诗中的模式化现代场景,形而下的生活成为催生形而上诗歌的“引擎”。

这一期间的作品选材广泛,格局开放,随之而来的是跃然纸上的时代感。 在《别了,北京》这首诗中,刘洁岷以友人小说中的零星片段为引子,将诗歌的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一些隐秘的或被忽略的角落,使得这首诗成为对不同社会阶层生活的原生态描绘。从小说里到小说外,从叙述中的“她”到“他们”,最后到“我们”,诗人通过人们熟知的网络语言,勾描出“一个流行把女人称作美女的年代”的浮世绘。“诗词、评论和散文戏剧部分/还有待于其他的作者完成”,这充分体现了与读者互动的这一开放而新颖的创作思维。读者会不由自主地在奇幻的细节描述中找寻自己的影子, “北漂”、“教授”、“工友”、“可可西里”、“新浪读书”、“房地产中介”、“msn”这一系列时代标签也将在阅读中不断被修正。在这一开放而互动的过程中,诗歌完成了自己的时代使命。

一、新句式的实验与古典意象的现代感

在之前的诗歌创作中,刘洁岷较少选用同一句式来引导诗句。事实上,同一句式下引导的诗句一定要有饱满的情感支撑,才能在写作中文气不断,这对于结尾的要求非常之高,因此,如何才能让诗歌“软着陆”是件非常考验诗人的事。

《昌耀墓前》和《酩酊之诗》这两首由某种句式引导的诗歌,不但不让人失望,甚至给人以“空前的”惊喜。《昌耀墓前》创作于2011年4月,在这首诗中,平淡的“那些”导出了昌耀不平淡的一生。而这种新结构的实验,也表现出了刘洁岷对于传统诗歌创作的突破。诗人循着一种神圣的预感前进, 他并不清晰结构的深处究竟发生了什么冲突, 他必须承受天才所唤醒的压力, 忘掉诗所言, 专注诗本身。[2] 诗歌中的“那些昌耀啊”,将昌耀复数化、群体化,一方面将诗人倾其一生的经历戏剧化地拼贴为一首斑斓而摇曳多姿的诗歌;另一方面使得整个诗人群体成为诗歌的主角,承受诗人,同时也是一个个普通草民的啼笑皆非、感人肺腑的命运。诗人借此将视线投向了一个具体而广阔的历史时期,对“时世”的讽喻,对于整个诗人群体的辐射与对民众的关怀,在“那些”的轻轻吟咏中显得如此的熨帖人心。在诗歌的结尾,刘洁岷用昌耀的诗句作为昌耀的墓志铭,最后喃喃地落到 “一捧黄逊色于墓边长出的二月兰”。从“ 那些”的平淡,引出了“那些昌耀”的激昂,最后无声地隐匿于墓旁的二月兰。这首诗歌在节奏、韵律,特别是运思上都突破了诗人原来的多种模式,堪称其在“非风格化”写作的道路上呈现一派新风的收获。

《酩酊之诗》则是首炫目多彩、饱满的诗歌。社会场景如同多棱镜折射出的多视角世界在万花筒中旋转。“桃子树林”,“檀香木棺材”,“北京布鞋”,“核辐射”,“翁家小旅馆”,“马戏团哼唱的《秦妇吟》”一系列词语大气而精巧地勾勒出五光十色的现代生活的横断面,这与“酩酊”相照应,表达出酒后酣畅。同时,诗人将眼光投向“无人拖曳的垃圾板车”,“发廊隔壁的琴行卷闸门”,“性感的苞谷老烧”,“挺括、簇新的车票”。在诗歌的结尾处,诗人写道 “请下降到拐弯处没有路牌的群峰之上 请匍匐在那片被转租给了儿子们的星空之下”。 匍匐的姿势使得诗人能更清醒地看到头上的星空。这是多么酣畅淋漓的一首诗歌啊,而引导整首诗的只有“请”与“让”这两个再普通不过的字眼。不需要给诗人的诗句穿上华丽的衣裳,因为它原本就是个美丽的人儿。

《桃花源记》中诗人熟稔的诗歌技巧几乎会让人产生幻境般的错觉:“一棵桃树在时快时慢的镜头上回放它的一生”(刘洁岷语)。譬如第一诗节的最后两行“那些撒入夷望溪的花瓣,就仿佛/空白的没有邮戳的信寄给了没有地址的人”,与庞德的《在地铁站》中的两句“人群中这些面庞的闪现; /湿漉的黑树干上的花瓣。”(赵毅衡译)几乎完美契合,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说明好的诗歌都是共鸣的。难能可贵的是刘洁岷的这个譬喻不仅在精髓上与庞德共通,更增加了中国诗歌的古典元素,“夷望溪”“花瓣”,让人想起“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以及李煜的“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这古典式的联想与“空白的信封”,“没有地址的人”搭配起来丝毫不显突兀,古意与现代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需要指出的是,刘洁岷所做的并非是“着眼于古典意绪的渲染,古典词语的羼入以及对古典诗句的化用。”[3] 该诗节乃至其他诗节中的诗意中包含着一种既哀婉却又深切的赞叹,与庞德或中国古典的上述诗句显然是判然有别的。在这首诗中现代与古典互相辉映,从两个向度上再现了桃花源的美。

接下来的“彗星”与“桃花”的搭配同样彰显了古典与现代的张力。整首诗歌柔软,饱满,就好像诗中的两句“我们的心桃子一样/饱满”。在诗歌的最后,与桃花瓣逆向而驶的驳船,站在船头举杯的诗人形象,与开头的“他们乘高铁专列几十万人去围观樱花”相对照。在斑斓而拥挤的现代社会中,诗人用这首诗,表达自己独特的美学观感:时代感与古典美、汉语之美的恰到好处的结合与出新。

二、多维诗歌创作的可能

在某种程度上,诗歌是精确地表述情感和细微内心活动的工具。刘洁岷的近作可以说是“不失感性”。与诗人以前的创作一致,友情、亲情、人事的变迁一直是诗人创作主线之一。更难能可贵的是,社会的隐秘角落,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发达的代价,这些因为过于宏大而容易缺席的因素能在诗人细微的感性中得到了具体而深刻的体现。

诗人通过凝视一张照片,在《题一张照片》追忆了在“一次意外比意外还意外”中逝去的朋友,通过“与妻子再没有亲热、吵骂或者离婚纠纷 /女儿渐渐忘了如何喊声爸爸,直到/ 她终于过了比她父亲还大的年龄”表达了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静态的照片与动态的生活相互印证,使得生活流逝得更为迅疾,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关怀,也隐隐地包含了“逝者如斯夫”的感叹,从悼怀个人上升到悼怀时间的高度。

面对照片时的怀念情绪,与对生活继续的假设,又展现了生活的突兀与矛盾。死亡终结了与妻子的“亲热、吵骂或者离婚纠纷”。死亡将一切可能性发散,正因为不可能实现,逝去的朋友的未来成为了生活中永远之不确定。而这不确定的感觉就仿佛一片寂静,参造着、凝视着“我”的生活。

“我在博物馆下车匆匆路过那地方时/感到卖菠萝、西瓜的农妇头顶有一阵/由于你而构成的寂静”,生的热闹与死的寂静在街角对视,时间此时是静的,也是动的。照片中时间瞬间的停止和头顶的一片寂静一样,成为了现实生活的坐标。

《晚期》中的主人公“她”已经不再是一个具体的女人,“她”成为了消失生活的代表,“她”消失了,而“我”则主动地“幽禁于无限漂流的一个小区里/被回忆磨损,孤单与羞惭”。这个“她”的指向是多元化的,既可能是某个友人,也可能是被遗忘,被弄丢了的“年轻的自己”。在《与蒙娜丽莎共进晚餐》中,诗人写道“我们可不可以在饭桌上不要谈/食品的安全问题?还有食品的高热量/因为蒙娜丽莎或杨玉环就坐在这/也别提,致癌而芳香的塑料玩具就含在/我们说汉语的儿童的小嘴里”。“蒙娜丽莎”这一让人浮想联翩的丰满女子,就这样漫不经心、自自然然地成为了“食品安全”和“致癌玩具”的代言人。诗意已不再是囿于技巧的某种意境与情感流露,它同时也是现代的、慵懒的、不经意的嘲讽。

《粘稠》在从旁观者的角度叙述母亲从 “瞳仁里闪耀着火焰的小姑娘”到 “一支佝偻的头发黯淡稀疏的蜡烛”的同时,又从母亲的角度追忆大姑婆。

“摸起河蚌”,“‘厮’鳝鱼”, “拿了些黄豆去街上/换回豆腐”,“花鼓戏”,“干净的有补丁的花衣”这些古董般的词语串起关于上世纪中期的种种回忆,它们沉重而粘稠,随着母亲的眼泪淌下。 “‘厮’鳝鱼”是湖北江汉平原上形容捕捉鳝鱼的方言,在这里“‘厮”贴切而富有表现力。正如苏珊?朗格所言“方言是很有价值的文学工具, 它的运用可以是精巧的, 而不一定必得简单搬用它的语汇; 因为, 方言可以变化, 并非一种固定的说话习惯, 它能微妙地转化为口语,以反映妙趣横生的思维。”[4]

“倒下的”不仅是原来漂亮温柔的大姑婆,还有自然而淳朴人文景观和生活方式。“粘稠”这个词语沉滞而缓慢,它必然会烙下沉重的痕迹。这首诗虽然描述的是诗人身边的人迁,但是工整、自制、细微的情感被包裹在巧妙的譬喻中。田园般的生活也正如一滴粘稠的泪水,滞重地从现代人的记忆中滚落。

可以看到,刘洁岷的诗从小处落笔,但均不囿于具体的人事,它们在空间上是发散的,在指向上是多元的,即使是一首诗歌,在结构的层次上也并非是单一的,极大地体现了多维诗歌创作的可能。诗歌的触角细密而柔软,直指人心深处,唤醒人们丢失的记忆以及被忽视或模式化的社会场景。

三、诗心的彰显

如果说《粘稠》展现了工业经济下不可避免的消逝,《东莞行――兼致黄红艳》则紧凑的诗行中,强有力地拷问了工业经济发达圈对如“黄红艳”这一名字般普通的打工女群体的抢夺。曾经的“黄红艳”们是“来自千里之外贫寒乡间的苗条姑娘”,如今是流水线上的编号,像“排列整齐的禾苗”在机位上“按着程序摆动”;是“霓虹闪烁的香艳之地”的站街女,是“数以万计百万计的无产者”中的一名。正是她们构成了马斯洛金字塔的最下端,以黄红艳为代表的女性打工群体,不仅被“没有当地户口的老乡” 抢劫,也被“东莞的流水线珠三角长三角的流水线”所模式化。她们被工业化的流水线亏欠,被一个发达的经济圈亏欠,被一个“没有人烟的国家亏欠”。

美国著名诗人桑德堡的成名作《芝加哥》也是首描述工业经济的诗歌。评论家路易? 恩特梅厄说 “桑德堡一方面是一个肌肉发达、拳头有劲的工人, 另一方面是一个能描出各种明暗度的画家, 一个追逐迷雾的人, 一个喜用暗示和联想的诗人。”[5]在这首诗中,“芝加哥”的形象被塑造得饱满、膨胀、充实,有温度与热情。整首歌气势恢宏,多角度地描述了工业经济飞速发展下的芝加哥。

第7篇

《繁星·春水》这部让我们怀念和感动的书,是伟大的作家冰心老人写的。在她这些闪动着灵光和真情的小诗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歌颂自然、母爱、和童心了。自然是完美的,母爱是伟大的,而童心是,是纯洁的,是她将这些赞颂集于笔尖从而酝酿成了文字。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繁星春水的读后感,请您阅读。

繁星春水的读后感1从作者这些平时随便记下的“零零星星”的感想和回忆中,我看到了她对家庭生活小范围的爱以及对社会生活这大范围的恨,也许这是时代带给她的影响,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曾经触动过当代青年的短小诗篇,看看我们从中能得到些什么。

“童年啊!是梦中的夏,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是最美好的,因而也最短暂,梦是虚幻的,而真实却赖以它而得以体现,一个人长大了就不可能再回到童年,而现实的残酷与黑暗却又不得不使他想起纯真的童年,思绪游离在现实与回忆之间,只有在梦境中再次拥有那一份已逝去的童真,这不正是我们此刻的悲哀?

那么究竟能不能把这种美的崇仰升华呢?一百一千个人会有一百一千种回答,作者告诉我们:只要你愿意,对真、善、美的追求就有了坚强的自信心与奋斗精神。

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这世界了!这是歌咏自然的诗篇,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不施浓墨童彩,没有人为夸张与渲染,只是用清淡的笔墨将自然的本色美显示出来,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和娴静温柔的性情也溢于言表了。

若再深入些,我发现这些小诗往往将中国古典诗词和外国文学的两种韵味调融在一起,有时还碰撞出哲理的火花。

诗篇表现出来的瞬间的情感,无不含蓄蕴藉,如作者一样清莹隽永,字里行间流淌着温婉的情韵、淡淡的哀愁,纯洁的思想,它们和冰心一起,形成了一片晶莹而又遥远的繁星,一条温暖绵长而又鲜活力气的春水,永远萦绕在你我的心头。

繁星春水的读后感2《繁星·春水》是一本非常朴实的诗集,并没有普通诗歌华丽的辞藻,却处处流露着冰心细腻的心思和情感。情感仿佛与文字糅合在了一起,仿佛本该就是如此。每一句都浑然天成,朦胧的诗意化作涓涓细流,流淌在我的心中,仿佛能感受到冰心写下每一个字时的心情。

翻开书,看到那一排排诗句,仔细的品味每一句话语中的诗意,我读到了许多的感悟。时而婉转细腻,时而又激情高昂的诗句,无处不在透露着冰心的别有用心。她在歌颂世上的爱,她歌颂母亲的伟大无私,为了孩子的不顾一切,歌颂小孩子纯洁无暇又天真无邪的心灵。

一句句朴实的诗句中,透露着深刻的意义,就像是美玉包裹在石中一般。冰心用不带任何修饰的亲切语句,娓娓道来对生活中的热爱,对世界上美好的爱的歌颂。那一句句诗,深入人心的最深处,将每一处污秽都清洗干净,用朴实的爱意来让每个人变得纯洁无暇,心湖透澈。读到冰心的诗歌的人,想必都会安静下来,看她用文字演绎的纯真哲理吧?心中宁静下来,慢慢的感悟着这世界中的美好,感受着美好的童心母爱吧?

还有一首叫《诗的女神》的诗。在最后一段中间冰心老人发自肺腑地说道:“量我怎配迎接你,诗的女神呵还求你这般的,经过无数深思的人的窗外。”冰心将诗拟为女神,展现了她对诗歌的尊重,她认为诗是一种很美的东西,冰心老人自嘘自己不配迎接她,充分写出了冰心老人的虚心,和暗示自己还须继续努力,才有可能达到巅峰。这一点,我并没有能做到。

我读到了冰心的爱母之情。那一句句诗,不含任何的虚假伪造,出自内心的感受,让我在今天都能够感受到她对母亲的爱。...

繁星春水的读后感3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神往,于是,带着一份少年特有的懵懂与痴狂,随风读起了这“零碎的思想”。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着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亲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亲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思念,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亲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亲。

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表。一颗澄澈的冰心,正如繁星点点,春水东流。《繁星春水》这篇作品给我的启迪很大,她告诉我人类对爱的追求,告诉我母爱的伟大,告诉我要乐观地对待人生这些使我冰心奶奶这种伟大的精神和善良的品性所折服。

繁星春水的读后感4如果问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什么?那莫过于纯洁的母爱!对此,我国着名女作家冰心也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繁星春水》。

在灵魂的深处,有一种快乐在冥冥中跳跃。轻轻地拨动着我的心弦,在一次次静谧中的夜里滋润涸的新。感动,洗涤着我雀跃的灵魂,我安静的聆听。哦。我听到了童年银铃般的欢笑与父母慈爱的教诲。于是,我悄悄的将其谱写成童年与母爱的五线谱。在繁星闪烁下一遍又一遍的弹奏。

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来,让我们去享受别人的爱护;妈妈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辛苦地把我们抚养x;妈妈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总是支持着我们,鼓励着我们,当我们摔倒了流血,最痛的不是我们,是妈妈的心;当我们不听话,妈妈动手打我们,最痛的同样是妈妈,正所谓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可是,当妈妈帮我们补衣服刺到手指,妈妈仍然会觉得开心,因为如果她的痛能够换来我们的快乐,就算是痛不欲生,对于妈妈来说也是值得的。这使我想起一首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妈妈对我们所付出的实在太多了,而这是我们做子女的一生也没办法报答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妈妈真的真的是世界上最最最最伟大的人,而这怎么可以用三言两语表达出来呢?在这个地球里,每个人只有一个亲妈妈,我们必须争取在有限的时间中为妈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妈妈生日的时候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唱出《世上只有妈妈好》,就这么简单,妈妈也会觉的心满意足!

在《春水》中有一段诗:自然的微笑里,融化了人类的埋怨。我读懂了自然用它的微笑化解了人类的怨怒。还有它博大的胸怀容纳我们,让我们洗尽铅化,重获新生。这是对自然多么崇高的礼赞!人类的枯燥与冷漠和大自然的新鲜与热情,如此鲜明的对比!在广博、崇高的大自然面前,人类该是多么渺小啊!去爱自然吧!与自然融为一体。那该是何等美妙的境界啊!

书中这样写着:别了,春水。感谢你一春潺潺的细流,你带去我许多思绪。向你挥手了。缓缓地流到人间去吧,我要坐在泉边,静听回响。这让我浮想联翩:春天的山涧里,清凉潺潺的溪流。涓涓的流向田野、树庄,流向人间。它带来的信息向山泉天穹无尽的流响,其中既有春水的温柔和清冷,也有诗人冷暖不定的心情意绪诗人天意。流水有情,一幅交相融合的春溪图跃然纸上。

书中的诗歌情至深,语至美。以含蓄、温婉、典雅、美丽着称。还有淡淡的忧愁。每一首诗都如天空中的星星,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有着特具的美术感。在岁月的轮回中,时间的枯叶永远无法将我的童年与母爱埋没。我在生命道途中采拮童年的朝花,拾起一片片童真的梦想与慈爱的教诲。朋友,我又拾起了多少甜蜜呵!

繁星春水的读后感5冰心以其特有的女性纤柔、清新秀丽的语言写成了《繁星》、《春水》两本诗集,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通畅而又情韵悠长,并构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诗集《繁星》《春水》,为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以“自然”“童真”与“母爱”为主题,以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自然的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为主要资料,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情感、对孩子的喜爱、对自然的赞叹及对人生的明白,被著名作家茅盾称为繁星格与春水体。

哲理性强是《繁星》和《春水》的一大艺术特点。《繁星》和《春水》中,有许多诗都是蕴涵着深刻思想的哲理诗。这些深刻的思想往往都是和诗中描绘的具体形象以及诗人深沉的思绪揉合在一齐的,因而仍然具备着诗的情绪,有着诗的美感。

其次,纤柔是冰心诗歌的另一个显著特色。冰心的诗,无处不表现出一种女性的纤柔。以她“满蕴着温柔,带着忧愁”的抒情风格,感情深沉浓烈地歌吟着纯真的爱,描绘着大自然的美;同时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某些社会丑恶现象的谴责。

最后,文字轻柔雅丽,韵律浑然天成,意境优美清丽。《繁星》和《春水》中词句的运用,仿佛是信手拈来,处处透露着轻柔雅丽的风格。

《繁星》和《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的来说,它们大致包括三方面的资料。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冰心,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在《繁星》和《春水》中,她把母爱视为最重改最完美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第8篇

P键词:顾城诗歌;孤独意识

一、诗人之死

一九九三年十月八日,新西兰。在离群索居的激流岛(Waiheke Island),诗人顾城手执利斧,将妻子谢烨砍杀,随后在寓所前的一棵大树上吊自缢。诗人那黑色的双眼永远阖上,再不寻找光明。诗人的尸体悬挂在树上,被其亲属发现。其妻谢烨则倒在一条僻静小路边,奄奄一息,抢救无效最终死亡。

诗人的暴力与自缢在其身后的那段时间甚而掀起一股“顾城热”,种种有关顾城之死和杀妻的揭秘档案甚嚣尘上,其人其诗一时间引起前所未有的关注。至于顾城杀妻和自缢的原因,则众说纷纭。十月十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转引路透社发自威灵顿的消息云,顾城是“怀疑婚姻触礁”,才砍死了妻子并上吊自杀。后来者还有说精神病发作,偏执狂发病等原因,不一而足。

世人或许不知,这样一场惨烈的自缢,早已在诗人心中进行了预演:“我觉得在三年前,我这个人就死了,成了一个幽灵。”[1]因此诗人于此期间创作的诗歌,是一个死人的私语,是对自己的招魂。学界普遍认为顾城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期,以移民海外作为分界点。前后两期诗人心境变化颇大,诗歌风格也有了改变。移民海外后,诗人在荒芜的孤寂中,死去了两次。海外漂泊是丧失了灵魂,树上自缢则是丧失了肉身。至此,诗人顾城终于从这个世界消失了。然而,在移居海外期间他频繁讲学,写下数百首诗,甚至还完成了一部小说。由此可见,在诗人丧失灵魂和丧失肉身的这段心灵空白中,他仍未放弃诗歌,相反,他甚至视诗歌如生命:“我还在写诗,这是我活下去的一个理由。”故而他写下的那些诗歌,可以看作他的肉身在为他的魂灵招魂,是他泯灭前的绝唱。然而吊诡的,也无比自然的,这话说后没过多久,惨剧就发生了。我们很难把这段时期的顾城看作一个完整的诗人,他被孤独环绕,隐居荒岛,致力于营建自己的理想王国,却最终崩坏。彼时他是一具躯壳,丧失了灵魂,因此创作出的诗歌更值得深究。

无独有偶,亦有学者从私语化的角度对顾城后期诗歌进行评论,为其关注度不如前期诗歌:“对于顾城的诗歌,大多数评论家都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前期作品上,推崇备至。事实上顾城后期(这里主要指 1987年-1993年海外生活阶段)诗歌的成就的确远不如前期,甚至很难读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研究他后期的诗歌。顾城后期诗歌仿佛是为自己而作的,在内容表达、艺术形式、创作风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其特征是主题模糊、意象破碎、语言晦涩……呈现出一种私语化的倾向,值得关注。”[2]“私语化”听来玄妙,殊不知就是诗人孤独意识的反映。关于这点,我将在下文进行讨论。

二、孤独者之歌

顾城是八十年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纯净灵动,意象丰富,又具有浓厚的童话色彩,所以坊间称其为“童话诗人”。和朦胧诗派其他代表人物相比,顾城的诗显得纯真无暇,柔弱纤细。舒婷就在《童话诗人》中恰如其分地写道:“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的幽蓝花……以纯银一样的声音,和你的梦对话,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很大很大。”[3]

顾城诗歌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如《一代人》《结束》等)均写于前期,即1987年移居海外前。而比起学界将之诗歌创作划为前后期,1992年顾城在德国波恩接受《袖珍汉学》杂志采访时,把自己的诗歌创作分为四个阶段,即自然阶段(1969-1974)、文化阶段(1977-1982)、反文化阶段(1982-1986)、无我阶段(1986年后)。[4]若把前后期的划分和顾城自己的划分做个对应,则后期大致相当于顾城所说“反文化阶段”和“无我阶段”,意即1985年后,恰是他行将移居海外之时。

顾城并不以书写孤独闻名,甚至连直接描写孤独的诗篇都很少,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其诗歌中寻找出带有孤独意识的明珠翠羽。在《“城堡”外的英雄:论新诗中的“孤独”主题》一文中,论者指出新诗中的孤独主题可分为城市和个人。前者的孤独感,主要是“现代都市族群的经验交集”,因为“街道的冷清和漫游者内心的孤独形成互文,一种离群索居的都市‘异己’感油然而生”。而个人的孤独感,则如文章所说,现代派诗人诸如何其芳、卞之琳等,他们“不断回环复e著精神的形单影只,他们的抒情意绪大都指向‘生之迷惘’的冷漠与哀愁,其内向性的自我言说,氤氲著因颓唐而感伤的‘倦游’气息”。[5]

现在名单上还得加上诗人顾城。顾城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孤独意识,显然并非城市的水泥森林和资本主义及利己主义所带来的幻灭和空虚。他与其说是逃避新都市经验,不如说是身心主动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或禅宗道家。这当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隐居田野的祖师陶渊明也是有了数次当差的经验,心生厌恶,才彻底归隐田园的。顾城在诗歌中将个人的孤独意识缓缓积累,写的诗愈多,发展到愈后来,则冲破了量的极限,最终出走。

孤独意识在顾城的少年时代就已觉醒。1969年11月和1970年2月,十三岁的顾城写下两首诗。《我的幻想・美》(1969)中,诗人诉说:“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著;/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后世多认为这首诗语言浅显直白又生动,却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不喾为一首哲理诗。然而“我”幻想着,幻想却在破灭,反过来这幻想又消解了“我”。诗的前两句蕴含了孩童似的无奈之情:孩子般的去幻想,得到的却只是破灭,那一定是寂寥的。而《找寻》(1970)中,孤独感更加明显:“我在阔野上,在霜气中,/找寻春天,找寻新叶,找寻花丛。/当天大亮 冷雾散尽,/我只找到 一滩败草,一袖寒风……”在“阔野”和“霜气”这样极端的环境和天气下,独自寻找希望,却只得“败草”和“寒风”。天寒地阔的荒野,还有希望的崩坏,烘托出诗中那股强烈的孤独感。十四岁时,顾城又写下《无名的小花》(1971):“我的诗,/像无名的小花,/随着季节的风雨,/悄悄地开放在/ 寂寞的人间……”诗人默默经营自己的小诗,表明自己是孤独的、宁静的,诗人有一颗孤独的心。

囿于阅历经验,我们能感觉到少年顾城诗歌中的孤独还带有少年强说愁的意味,然而随着诗人的成长,这一现象已愈加少见。《我的独木船》(1979)中,诗人的独木船“没有桨,没有风帆,飘在大海中间”“没有舵,没有绳缆,飘在人世间”,诗人盼望和岸边的姑娘相见,又想念他那灯下的母亲。 大海隐喻感情,而人世间则隐喻生活,诗人的不完整的独木船均是孤苦无依的“飘”在大海和人世间的。感情上没有依靠,生活上了无寄托,其孤独感可见一斑。但诗人并不是一愁了之,他渴望和岸边的姑娘相见,想念母亲并祝她晚安,希望在此战胜了虚妄。《我是一座小城》(1979)中,诗人的心化身小城,且是“一座最小的城”,这座城还颇有庄子之风:“没有杂乱的市场,没有众多的居民,冷冷清清,冷冷清清……”那么小城居民几何?诗最后一节:“一座最小的城,只能住一个人,只能住一个人,……我的梦中人,我的心上人,我的爱人哪──为什么不来临?为什么不来临?”整首诗看下来,诗人内心的孤独已昭昭然。这里的孤独有两个层面,一是诗人心中并没有住进什么人,比如朋友、亲人等;二是诗人没有爱人,并渴望爱人。诗歌明确表明诗人是孤独的,似乎也为诗人最终避世隐居埋下了伏笔。

《北方的孤独者之歌》(1980)中,一个歌手在纷乱的年代里被流放到北方。在那里,天变成可怖的铁色,一切都在骚乱,但孤独者醉于歌唱,唱给自然万物,最后感叹“人生就是这样混浊”“人生就是这样透彻”。吊诡的是,这首题为“孤独者”的诗,读后并不会觉得孤独。在诗人眼中,孤独已不成其为孤独,而成为其对生活的向往,这种中国传统的禅宗和道法自然渐渐成为诗人的归宿。

孤独者只有歌唱,正如诗人只有作诗。诗人顾城在前期的诗歌道路上踽踽独行,逐渐明白他是孤独的,惟有与诗歌相伴。那么,当他内心的诗歌世界崩溃,他的孤独又该如何消解?

三、魂兮归来

顾城接下来的创作历程虽然短暂,但仍创作出了大量诗歌。然而,在这些诗中,他开始频繁讲灵魂,讲鬼,讲生死,诗歌愈加向神秘倾斜。

到了诗歌创作后期,顾城如此定义自己的“反文化阶段”:“我用反文化的方式来对抗文化对我的统治,对抗世界。这个时期我有一种破坏的心理,并使用荒诞的语言。”又如此定义“无我阶段”:“我对文化及反文化都失去了兴趣,放弃了对‘我’的寻求,进入了‘无我’状态。我开始做一种自然的诗歌,不再使用文字技巧,也不再表达自己。我不再有梦,不再有希望,不再有恐惧。”[6]所以有论者指出:“这‘反文化’和‘无我’两个阶段,本质上具有共通的一面,都带有明显的反人类与反人本倾向。”[7]

这个时期顾城的诗歌更偏向神秘化,诗中也常常加入、死亡等关于宿命的主题,至于意象,则更繁复,诸如“既是神,又是鬼,既是人,又是昆虫”[8],令人眼花缭乱。1985年,顾城作了一首《灵魂有一个孤寂的住所》,似乎是灵魂在私语:

灵魂有一个孤寂的住所

在那里他注视山下的暖风

他注意鲜艳的亲吻

像花朵一样摇动

像花朵一样想摆脱蜜里的昆虫

他注意到另一种脱落的叶子

到处爬著,被风吹着

随随便便露出干燥的内脏

在这首诗中,有花朵、叶子、昆虫等主要意象,花朵充满生机地摇动,而叶子脱落,被风吹着到处爬动。所以自然而然地,“鲜艳的亲吻”隐喻生命,“干燥的内脏”隐喻死亡。灵魂栖息在一个孤寂的住所中,暗示灵魂是孤寂的,住所也是孤寂的。它自上而下注视一切,甚至能看到暖风,这说明实体和虚体已经统一了,世界已经成为一个统一体。灵魂是孤寂的,却又源于自然,它俯瞰一切,洞察一切,又超越了生死。可以看出,和顾城前期诗歌中的孤独比起来,这一时期诗歌中的孤独明显更立体,更思辨了,灌入了更多诗人对“自然哲学”(顾城语)的态度。之前,诗人的孤独还流于情感,耽于哀愁,这时则迎来了大转变。诗人深知自己骨子里是孤独的,而这孤独居高临下,藐视一切,只须待在那个住所中。

私语化也是这一时期顾城诗歌的明显特征。这在后期诗歌中有相当多的反映,可以从诗歌内容的角度加以分类。首先一类是诗人的独白和自我剖析,如《我把刀给你们》:“凶手/爱/把鲜艳的死亡带来。”又如《失误》:“我本不该在世界生活/我第一次打开小方盒/鸟就飞了,飞向阴暗的火焰。”其次一类是日记般的个人生活、情感的记录,如《日历》:“有一天 刮风/屋顶乱响/……有一天什么都不想。”又如《七节虫》:“最怕这种事/本来是看电影/却进了考场/坐下来向前走/东西乱放。”

从以上可以看出,顾城后期的诗大多零碎,偏阴暗面,有些甚至浮于表面,叫人很很难读懂。诗人有一个孤独的自我,这个自我自成系统,自给自足,笼罩在封闭的穹顶之下,所以诗歌也愈加封闭了。友人便如此评价顾城:“他是胆怯的,他不喜欢合t,他的所有幻想太脆弱,别人轻轻地、不经意地一碰,他的美感就碎了,他不想让他的美碎掉。于是他躲开别人,独自承担和享有那份诗一般、梦一般的孤独。”[9]

随着顾城在海外“流放”的深入,他的孤独逐渐变异,裂变得荒诞怪异,王德威称之为“幽灵般的鬼气”。[10]如1992年创作的组诗《鬼进城》,开篇如下:

的鬼

走路非常小心

他害怕摔跟头

变成

了人

诗篇形状奇崛,氛围诡异,有论者认为此组诗“思绪紊乱、浮躁零碎、荒诞怪异,看不到诗人精心构建的整体意境,缺乏逻辑性和对生命的真切体悟,早期诗歌中的浪漫、梦幻变成了这首诗中的梦呓”[11]也不足为奇了。

顾城移居海外期间颇为推崇中国传统的老庄和禅宗思想。1993年7月,顾城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作了题为《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的报告,形成“自然哲学”。诗人尤为推崇庄子“无为无不为”的思想,认为通过“无为”灭度达到“无不为”,“可以什么都不做,也可以什么都做”。

顾城就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隐居荒岛,囿于自己的理想王国。然而当诗歌源泉枯竭,理想王国崩塌,则惟有一死。《尔雅》有云:“鬼之为言归也。”[12]鬼进了城,已死的诗人再死了一次。我们是否能认为诗人最终回到了内心的归宿,回到了家?

参考文献:

[1]顾城.我在等待死亡的声音.墓床[M].作家出版社,1993:224.(第1版).

[2][11]王伟玮.写给自己的诗──论顾城后期诗歌的私语化倾向[J].现当代文学研究,2007,3.(上旬刊).

[3]舒婷.童话诗人[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923.

[4][6][8]工编《顾城诗全编》,无目的的“我”──顾城访谈录[M].上海三联书店,1995:2-4.

[5]卢桢.“城堡”外的英雄:论新诗中的“孤独”主题[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4(3).

[7]伍方斐.顾城后期诗歌艺术形式分析[J].学术研究,1997(7).

[9]文昕.顾城绝命之谜[M].华艺出版社,1994:53.

第9篇

When President John F. Kennedy was inaugurated in 1961, Robert Frost was asked to recite a poem. Robert Frost, 1)improvising there at the JFK inauguration. Frost was the first. Since then, only three other poets have taken part in inaugurations: Maya Angelou, Miller Williams, and Elizabeth Alexander. This year’s poet―Richard Blanco, a child of Cuban exiles. He’s the first 2)Hispanic poet to be so honored, and he joined us to talk about it. Welcome to the program. You weren’t born in America. Tell us about that journey.

Richard: Well, as my sort of 3)tongue-in-cheek bio says, I was made in Cuba, assembled in Spain and impor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means my mother left―she was seven months pregnant with me when she left Cuba. And at that time, in 1968, since there were no diplomatic relations, everybody had to go through what they called “a third country.” So we ended up in Spain.

Forty-five days later, I was born, and a few weeks after that, we got in a plane and immigrated once more to New York City. So by the time I was about two or three months old, I had 4)figuratively and literally been in three countries, and could probably have claimed citizenship in any one of the three at that moment. And then eventually, when I was about three or four, we settled down in Miami.

And it’s kind of, you know, as I look back on my life, as we all do, you kind of think: is this some kind ironic or some kind of 5)foreshadowing, of course, of what my work as a poet would be obsessed with? This whole idea of place and identity and what’s home and what’s not home, and...and which is in some ways such an American question that we’re―we’ve been asking since, you know, since 6)Whitman, trying to put that finger on America.

Reporter: Four years ago,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first black President was a moment that was filled with history. As someone who writes a lot about cultural identity in America, do you think that…that milestone has brought about any changes in our society four years later?

Richard: The immediate answer is, I think, yes. Specific changes―maybe again, in the way I look at the world as an artist―I don’t know if it’s something in the air that I definitely feel is different. I do remember that historic moment, and I remember thinking to myself, it was one of the proudest moments I ever had as far as being proud of America in the sense of, like, I remember thinking to myself, “You did it, America.”

My life in America sort of feel a lot more open to possibility, and a lot more sort of dreaming a lot more of who I can be and what I can do. And 7)proof is in the pudding, you know, the sense of being here, an inaugural poet for this momentous occasion and the first Latino. I think that kind of mindset is contagious, I think it’s something that many people feel in the air.

1961年,约翰・F・肯尼迪总统宣誓就职的时候,罗伯特・弗罗斯特被邀请在其就职典礼上吟诵一首诗歌。罗伯特・弗罗斯特在肯尼迪的就职典礼上即兴吟诵诗歌。弗罗斯特是第一位受邀在就职典礼上吟诗的诗人。从那以后,只有三位其他的诗人获此殊荣:玛雅・安吉卢、米勒・威廉斯和伊丽莎白・亚历山大。今年的诗人―― 理查德・布兰科,是古巴流亡者的后代。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拉美裔诗人,他将与我们一同探讨此经历。欢迎您来到我们的节目。您不是在美国出生的,分享一下您的生活历程吧。

理查德:嗯,就如我那半开玩笑的简历上所写的那样,我“制造”于古巴,在西班牙“组装”,然后被“进口”到了美国,这意味着我母亲离开了古巴,离开时她怀了我七个月。时值1968年,古巴和美国没有邦交,所有人都必须经过他们所谓的“第三国家”,所以我们到了西班牙。

45天后,我出生了。几个星期后,我们登上了一架飞机,又一次移民,到了纽约。所以,当我才两三个月大时,我实际上已经去过三个国家了,所以,当时我大概可以在这三个国家中的随便一个都能自称是其公民。然后,在我大概三四岁时,我们最终在迈阿密定居了下来。

这有点,你知道,像所有人一样,当我回首自己的人生时,就会想:这是不是有点讽刺,或者像是预兆,当然指的是,我作为一个痴迷于诗歌的人的预兆?地方和身份的观念,哪里是家以及哪里不是家,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像是一个典型的美国问题――你知道,自从惠特曼以来,我们一直都在问自己这个问题,试图准确地找出美国这个问题的答案。

记者:四年前,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的就职典礼是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你写了大量关于文化认同的作品,您觉得四年后,这座里程碑是否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变化呢?

理查德:直接的回答,我认为是肯定的。至于具体的变化―― 或许,以我作为一个艺术家看待世界的方式―― 我不确定是否是我确实感觉到具体的变化。我确实记得那个历史性的时刻,我记得,我心想,那是我以美国自豪的记忆中最值得骄傲的时刻之一。感觉就像,我记得我心里想,“你做到了,美国。”

我在美国的生活有了很多可能性,对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怀揣很多梦想,可以做自己以及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实践就是最好的检验,你也知道,在总统就职典礼这一重大时刻,作为第一位拉美裔诗人出席,就是给你这种感觉。这种心情是具有感染力的,我认为这是许多人能感受到的。

Reporter: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joining us, and congratulations.

Richard : Well, thank you, Renée. It’s been a pleasure.

记者:非常感谢您和我们的分享,同时祝贺您。

理查德:谢谢,蕾妮。这是我的荣幸。

翻译:Cass

我曾问过一个喜欢诗歌的朋友:“对于一个诗人,你最想了解他的什么东西?”她说:“当然是他的诗啦,因为要真正了解一个诗人其实要深入探讨他的诗,从诗中寻找他真正的本性。”那想必大家看完诗人理查德・布兰科的人生经历采访还不过瘾吧,何不一起来听听他为奥巴马总统第二任期就职典礼上吟诵的诗歌呢……(由于空间有限,所以在这里只能选取诗歌的部分跟大家分享了~~)

One Today 同一天空下

One ground. Our ground, rooting us to every stalk

of corn, every head of wheat sown by sweat and hands,

hands gleaning coal or planting windmills

in deserts and hilltops that keep us warm, hands

digging trenches, routing pipes and cables, hands

as worn as my father’s cutting sugarcane

so my brother and I could have books and shoes.

One sky, toward which we sometimes lift our eyes

tired from work: some days guessing at the weather

of our lives, some days giving thanks for a love

that loves you back, sometimes praising a mother

who knew how to give, or forgiving a father

who couldn’t give what you wanted.

We head home: through the gloss of rain or weight

of snow, or the plum blush of dusk, but always, always―home,

always under one sky, our sky. And always one moon

like a silent drum tapping on every rooftop

and every window, of one country―all of us―

facing the stars

hope―a new 1)constellation

waiting for us to map it,

waiting for us to name it―together.

一片土地。我们的土地,我们扎根于此,

于每根玉米秆上,以及用汗水和双手播种的每一个麦穗上,

双手捡拾煤炭,或在沙漠中以及山顶上安装

给我们提供温暖的风车,

双手挖掘壕沟,铺设管道和电缆,

有如父亲收割甘蔗磨破的双手,

只是为了让我和哥哥有书读、有鞋穿。

同一片天空,我们偶尔因工作劳累举头眺望:

有些日子里,我们凭借天气猜测着自己的命运,有些日子里,我们感谢所爱且爱你之人,

有些日子里,我们感恩着默默付出的母亲,

或原谅不能如你所愿的父亲。

我们踏上回家的旅途:穿过晶莹的雨水或厚重的积雪,

或绯红的黄昏,但是,总是,总是朝着家的方

向,

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的天空下。同一轮明月,如寂静之鼓轻敲每家每户的屋顶

和窗户,在同一个国度――我们所有人――面朝星辰

冀望着发现新星群,

等待着为其绘制天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