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交心谈心活动

时间:2022-09-10 15:13:46

导语:在交心谈心活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交心谈心活动

第1篇

关键词:校本教研活动模式;教师分层建组活动

当前,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的过程中,为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讨论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基层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越来越重视教育科研的作用,将其视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源。呼应着这样的课程改革形势,校本教研活动在各基层学校盛行起来了。

校本教研对于基层学校来说,是一种既恰当有效,又易于操作的教育科研方式,具有其他科研方式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对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纵观当前校本教研活动模式,基本停留在赛课准备、集体备课、专家讲座以及领导和骨干教师的现身说法上,缺少借鉴和开发创新的能力,教学研究的力度很弱。教师们都对学校的活动设计与安排总觉得单一、浅薄,缺乏多形式的综合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此导致教师参与不广,积极性不高,把教研活动形式化,教研活动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

为此,我校对校本教研活动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作了一些实践与探索。以新课程精神为指导,立足实际,立足学校,以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为落脚点,建立了具有系统研究的四构校本教研模式。

一、同题同构校本教研模式

所谓同题同构校本教研就是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案、同一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设备,由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教学风格、语言素养和调控课堂的能力进行上课。由此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能激发教师们进行积极思考,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反思找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之外的其他因素,从而发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切实内涵。进而激发教师在业务上自觉继续调适自己所需要的教学内容。

二、同题异构校本教研模式

所谓同题异构校本教研是指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师同台亮相,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内容讲授别样精彩,使授课老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创造性,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充分展现了课堂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产生有益的“互补共振效应”。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信息共振,激起与同伴的思维共振。

三、异题同构校本教研模式

所谓异题同构校本教研就是不同的教学内容,用同样一种教学模式,甚至同一种教学结构、同一种教学方法来完成课堂教学。在品析“异题”的同时,比较“同构”,让老师们更关注教学的设计结构与教学理念,让我们的教学同归有效。

四、异题异构校本教研模式

所谓异题异构校本教研就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同一研究专题下,不同的教师,立足各自教学经验,遵循学科规律,借助同伴帮助,筛选多种教学资源,合理构想、设计,并将构想、设计予以优化后付诸实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优化课堂教学。异题异构校本教研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

为了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又把在四构校本教研模式进行了分层建组,形成一个系列活动。学校根据教师的年龄特征和每位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教师分成若干个不同层次的小组,确定不同的校本教研,以满足教师个体的自身需要。具体实施如下:

首先将教师分成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新教师,因其上岗不久,缺乏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可对其进行同题同构校本教研。我们实行师徒结对和新教师之间互动活动,这样的同题同构校本教研,能让新教师在有经验的教师带动下不断学习,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不断长善救失。还有新教师之间同题同构互动可以让他们竞争找差距,取长补短,从而迅速提升自己。而师傅也能在这样的活动中实现新老教师先进理念与成型经验的交流互动、共同提高。

第二个层面是中青年教师,因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多组织同题异构和异题同构的校本教研活动。如同题异构校本教研,可以使教师们在异构中相互学习,反思献策,经验分享。还可以引入竞赛制,让老师在比赛互动中,可以既欣赏又质疑,形成思维碰撞,产生新的教学思想,从而形成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有异题同构校本教研让老师们用相同的框架去构建课堂,熟练掌握某种教法,形成较为熟练的教学技能。可以先在一个学科里推广,可行性得到认可后再在其他学科里推广,这样也就探索出自己学校的一个教学特色,创出一个品牌。

第三个层面是有抱负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他们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可多方面参与各种校本教研。如可以聘其当新教师的师傅,师徒进行同题同构校本教研。又可以参与同题异构校本教研,聘其做组长帮助分析、评课、反思、总结。还可以参与异题同构的校本教研,进行示范展示推广教学经验。针对这一层面的教师最重点的是开展异题异构校本教研,在新的课程改革下,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审视、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去分析、去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去建立、去养成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的习惯;去张扬、去提升各自的教育教学专长和智慧。学校多方面组织、建设让这些教师相互切磋研究的教育教学交流平台。如对外展示课或到兄弟学校交流互动等等,把课堂变成课程改革的研究室,把学校变成课程改革的研究所,使这些教师不但能够成为教育教学第一线娴熟的操作者,而且要加速成为课程改革最前沿的思想者、研究者和改革家,成为学者型、专家型、创新型的优秀教师。

课程改革需要校本教研活动的有力支持,校本教研活动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改革服务。四构教研活动模式虽然能够帮助学校规范教研活动过程,提高教研活动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也希望学校在实施这个模式时,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取得更好的成效……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新更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巧妙处理台词

人以语言进行交流,而语言则或多或少地显示人的某些意愿。在动画剧本中,角色心理活动的外化处理离不开台词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设置一些改写剧本的训练课,让学生明白剧本创作中应该根据角色的身份、经历、性格等方面进行台词语言处理,在描述角色心理活动时充分利用语调、气息、表情等要素,并且还要按照剧本的风格、体裁等方面确定台词内容。唯有如此,剧本角色在声音、造型、语言等要素中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个性化。在动画剧本台词处理中,“潜台词”和“画外音”相当重要。它们都可以表现角色的潜在内心情况,能够反映剧本角色在思想情感及精神上的立体性。说话技巧是潜台词最重要的特性,深刻反映了角色的真正意图。学生创作动画剧本不能想当然,要深入生活,对日常对话中潜在语言的运用进行准确掌握,要精准、传神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隐秘情感活动。必须贴近角色的真实内心,根据语言环境创作出贴切的思想情感,从而最大程度地挖掘作品的价值。而所谓“画外音”则道出了如何对影片中声音进行画外处理,“画外音”并非来自于角色或者物体发出的声音,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画面之外的解说、独白、旁白等。“画外音”对角色心理活动的表现有着重要作用。在影视动画中,“画外音”的出现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角色内心。所以,在动画剧本教学训练中,教师应该增加画外音设计训练,让学生注意角色内心的各种变化,并以此促进动画剧本的故事情节合理发展。

二、精准把握角色动态

作为影视艺术中的重要门类,动画艺术的虚构性极强,不管什么角色作者都能够利用拟人化的手法创作出来,并给予其生命特征以及丰富的人物内心活动。因此,学生对角色动态的把握不能只局限在动作方面,角色自身的面部、体态表情以及精神面貌等,都可以充分展示出人物的动态变化。形体动态以心理任务为基础,而心理动作通常也需要依靠形体动态来完成。所以,角色的行为会因为心理动作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形体动态受心理动作约束。因此,教师在教学生写作剧本故事时,要让他们知道角色在故事中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如何做、最终的结果,从而全面表现角色在故事环境中的心理动作。角色的动态效果支撑着其心理动作的完成,而且这些动态效果之间需要有协调性,必须看起来自然流畅。例如,可以让某个学生去表演自身或者其他学生的剧本作品,将角色心理活动外化作为检验重点,对学生的剧本创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进行判断,集中关注角色的神情、动作、精神面貌等因素影响下的心理特征,然后相互总结、交流创作得失。动画创作需要极其自由、大胆的幻想,创造者可以运用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处理角色动态。因为动画剧本中角色动态具有多元化的可塑性,角色的特点表现具有很好的张力,视觉冲击效果也较容易产生,能够细致、透彻地表现动画角色的心理情况。基于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告诫学生在动画剧本创作中应该大胆幻想、创新,以新颖的方式表现动画剧本中的角色心理活动,从而提高其外化效果。

三、认真设计剧情环境

人所处在的客观环境对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大影响,因此导演通常会在角色心理细节的电影化处理中,运用客观环境反映角色的心理活动,并配以合理的视听语言,让角色心理活动外化更加明显。剧本故事的发生背景,包括社会、历史、自然等因素,对剧本环境描写影响重大。角色服饰、剧情道具、故事音乐、人物冲突、镜头特效等都能够对剧本环境特征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在动画教学中要合理设置课程,让学生熟悉动画设计基础理论、制作流程、基本软硬件创作技法之后,再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剧本创作中,通过大胆想象,让创作思路在视听效果中呈现出来,并体现在剧本文字表达中。例如,情与景是剧本中常用的元素,它们对角色的类型、心理等有重要的映衬作用,可以极好地反映剧本主题,让角色性格、心理活动变得更加鲜明,给人以无尽的想象。教师还可以分析经典的动画作品,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影视动画中那些有着强烈象征意味的场景反映出角色怎样的心理状态,从而引导学生在经典影视动画作品的学习中,对角色心理活动通过环境外化描写有更好的认识。

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育活动;第二课堂

Discussed shallowly the duty lives the extracurricular innovation pedagogical activity the development

Liu Lin

【Abstract】The medium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es a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s part, shoulders is raising the innovation talented person’s historical missio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lso only then the implementation innovation education, diligently raises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he school can make the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on the duty student innovation ability’s raise, has analyzed the extracurricul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dagogical activity characteristic, proposed three stratification plane’s extracurricular scientific innovation pedagogical activities, summarized several questions which the development extracurricular scientific innovation pedagogical activity should pay attention.

【Key words】Innovation ability; Pedagogical activity; The second classroom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早在1999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性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肩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劳动者的重任,理应认真实施创新教育,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从中等职业学校自身考虑,也只有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才能办出特色,才能真正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1 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到企业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

创新能力是指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运用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新颖而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产生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创新技能是保障。

创新意识是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表现为对创新的高度的劳动热情、追求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新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新颖、独特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独创、具有明显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造出新的事物,它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创新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思维操作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独特,思维结果新颖、丰富、正确。创新思维能力是构成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

创新技能实质上是人的手脑协调的动手能力。没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就不能把头脑中的创造性构想物化为有形的物体。

2 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外活动特点

开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的培养,需要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内创新教育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即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创新教育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集中式的课内教学有着其固有的缺陷。为此,中职学生所进行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而且是培养中职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主阵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形载体,在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实践性: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注重的是理论学习,而课外科技活动则侧重实践性,即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注重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2)创新性:开展科技活动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通过对题目的理解、设计、制作、调试,每一个环节都有创新的元素,都需要学生有创新精神。

(3)协作性: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大都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成团队来完成。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接触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科研活动本身更加要求他们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3 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外活动形式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其任务是探索未知,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为了让更广大的中职生能够参与该项活动,并在活动的实践中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学校专业开设情况,组织三个层面的课外科技活动:

3.1 普及型创新教育活动:这是第一层面的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欲望,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力。普及型创新教育活动又分为层层递进的三类活动:

第一,定期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科学知识讲座。学校可以由业务素质高,科技意识强的教师,结合专业和行业特色介绍科技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及科技应用实例等身边的科学知识。

第二,开设全校性的创新知识课(也可以做成讲座的形式)。由学校专职或兼职科技辅导员向学生进行创新原理、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创新意识的教育和训练,注意引发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创造的火花。

第三,组织开展常规性“异想天开”活动。学校可以分专业或分类别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每周一次活动。活动中,由科技辅导教师围绕一至两个创新技法提出引导问题,小组成员围绕问题展开发散思维,或者联想其他新的问题,或者探寻解决问题的措施。教师与学生一道互相影响、互相讨论,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3.2 技能训练型活动:这是第二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科技教育,不但让学生增长知识,而且也发展学生个性。在中职学校,结合专业特点,有计划地把创新潜能、创新思维的开发与创新技法训练同专业实训、实习等专业技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能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技创新才能。

为了让一些对科学有更多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培养的机会,在普及的前提下发展孩子的个性。我们的做法是:把科技制作活动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深入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我们主要集中专业优势,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三个专业进行创新和开发,组成课外科技制作活动小组,进行重点指导。每个组都完成了一项项很有创意的科技制作,比如机械专业设计制作的趣味七巧板、趣味鲁班锁、金属工艺画,电子专业设计制作的趣味电路、控制装置,计算机专业设计制作的电脑美术、电脑动画、网页、外挂程序等都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在校园艺术节上大放异彩。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的创新灵感,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第三层面的活动。

3.3 创新作品制作活动:这是第三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一部分有专长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他们完成学术论文、创造发明、科技制作与社会调查报告等。

由于前面两个层面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会得到提高,兴趣得到激发。为让每一个想做科学研究的孩子都能得到指导,并照顾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让对科学有特殊爱好和有才华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主张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导师。学生的小课题一旦得到导师的确认,就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并给予时间、空间和经费的支持,并得到指导教师的全程指导和帮助。指导教师会鼓励他们在科学课堂和生活中寻找研究的线索,了解已有的概念和认识,提出各种问题,集中探究的项目,引导他们参与到研究、制作和改进中去,并最终形成创新作品,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

通过近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以上三个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能使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普遍提高,创新能力得到普遍增强,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学校学生年年参加县、市、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4 开展课外创新教育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职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学会动手、学会创新思维,从而开发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中职学生发明创造的先导。不动手的发明创造是空想,不动手的科技教育是空谈。学生只有在动手改进实验、动手制作教具学具、动手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和推广科技成果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展创新能力。因此活动中要注意:

4.1 要能体现科技与创新的整合统一: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创新教育与科学教育绝对不能相互独立,各不相干。因为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教学生做出科技作品,而是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学校在组织科技创新活动时,既要注重使科技活动具有启发创新的效能,又要注重创新教育的科学性。能够在教育中使理智与情感取得平衡,这样的科技活动才是创新的科技活动,才能够真正使中职学生受益。

4.2 要注重科学技能与主体创造的和谐一致:科学技能包括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它是发展才能的基础。在活动过程中,对技能的掌握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的制作活动中,中职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才能够真正得到锻炼,创新技能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4.3 要强调科技与表现的完美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文化学习失败的中职学生,这种需求更强烈。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对于提高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技辅导员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合理的机能性和心理的情绪性,来唤醒在学生心中的表现欲望,并诱导其走向创造性的表现活动。让学生通过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的训练来充分表现自己,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教师要适时地进行鼓励,绝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奇思异想,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了学生创造表现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目的。

未来的世界可以说是一个创造力的世界,社会各种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质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作为培养初中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中职学校,更要充分发挥科技活动的优势,发展中职学生的智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勇敢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教师教学工作提出更新更高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教师课前准备工作提供了充足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对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把现代教育技术合理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优势,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学习、积累、应用、丰富情感,增加教学密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语言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主要做好三项工作:(1)帮助学生确定获取知识途径;(2)做好对知识信息加工、编辑工作;(3)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来安排适合他们学习的知识信息。总之,在教学内容安排过程中,教师应由过去的“领导”角色变为学生的“助手”角色。

2.信息技术应用对传统课堂教学带来深刻变革。

长期以来,课堂45分钟里,总是教师教,学生学。虽然也注意了师生互动作用,强调了学生作为主体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学设施,教学手段的局限性,教学中总脱离不了教师支配教学活动的权威性,因而无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各学所需,在学习中有创意。在网络教学条件下,借助现代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摆脱母语的干扰,使学生更准确的理解和运用知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它将文本、图形、动画、静态影像、声音等媒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用更简单、更快捷、更形象、更直观的方式,使学生更迅速、更准确地学会、记住、理解并正确地使用刚刚学到的知识,从而将语音学习置于色彩、声音以及影像等多种媒体的综合环境中。

3.教学方法是发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功能的主要手段,它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悬念法、比喻法、演示法、实践法、任务驱动法、辅助法、成果展示法等等。但是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每节课选择和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来决定的,同时也要综合考虑课程的性质、具体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使用设备的条件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给学生带来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加强。

现代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国际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也是一种获取资源、推广资源、交流信息的最好工具。这种工具具有开放性,人人都可以对它创造性地使用;具有发散性,能一点对无数点;具有最大的可塑性,网络技术和网络带宽发展很快,网络资源成几何级数增长。

1.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有效地再现实物的可观属性,使学生感知事物的艺术效果,在大脑中形成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创设了一定的情景,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真正的进入角色,进行情感体验,从而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有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理清学习思路,与作者进入同样的境界,从而领会课文的主旨。A

2.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第5篇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它与一般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科课程不同,其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互动来进行的,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投入程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较大。可以说,一个全员参与、真情表露、坦率交流、共同分享的心理课堂是每一位教师所期盼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新手,还是“久经沙场”的老将,难免会在课堂上遭遇冷场。因此我们有必要探寻课堂冷场的原因和对策。

一、课堂冷场的原因

当心理课堂出现冷场时,我们首先需要辨别它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美国心理学家尤威在1974年曾提出“等待时间”这一概念,她在研究课堂提问时发现,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而学生回答不积极时,教师通常会很快地引导学生来回答,提问和引导的时间差大概是0.9秒,事实上,在不到一秒的时间中,学生是不可能充分思考的,我们需要给与学生更充分的“等待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自主建构,使课堂处于思维活跃的安静状态。表面上课堂冷了,但学生的状态是主动的,思维是活跃的,神情是专注的,在这样的冷场中,教学并没有中断,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在继续。

例如,笔者曾经听过一堂以“团队的力量”为主题的心理课,当学生完成了“七手八脚”这个主要活动后,执教者并没有立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而是安排了一个“我手写我心”的小环节,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静静地体会在刚才的活动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并把它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结果发现,在随后的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环节,学生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分享也更加深入,课堂生成非常精彩。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那样――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更多时候的冷场并不美妙,学生消极的沉默会妨碍师生双方的思维活性,弱化教师的教学热情,使课堂氛围变得沉闷压抑,并降低课堂教学效果。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地思考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冷场,然后再积极应对。一般来说,冷场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环境因素

很多时候,学生的冷场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没有建立起平等、安全、温暖的关系所导致的。就像在心理咨询中,建立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咨询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也是如此,师生之间只有彼此信任、相互理解、互相尊重,团体成员才愿意把他们心中的烦恼、困惑、感悟和心得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一个相反的例子是在公开课上,如果存在陌生的听课者,学生往往表现得特别拘谨,他们会反复地斟酌,不轻易回答问题,或者总是说一些套话和虚话,生怕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防御和顾虑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其特有的心理封闭性,对于自己的形象特别关注,极其重视他人尤其是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在心理小组建立的过程中,成员之间没有形成团体的凝聚力,彼此信任度低,那么他们就很少会谈及和自己有关的事情。另外,如果在以往的小组分享环节,有学生曾经因为不一样的观点遭受过同伴的嘲弄或者打击,而教师又没有及时干预,那么为了避免受到类似的伤害,学生唯有以沉默来保护自己,与此同时小组里的其他成员以后想要再发表一个非传统的观点,也会考虑再三。

(三)问题设计失当

心理活动课以有关活动为载体,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因此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灌输和说教的过程,而是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课堂上的问题设计得过于笼统和宽泛,缺少必要的情境体验,那么就很难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难以引发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站起来“无话可说”的冷场。

例如笔者刚工作时,曾经设计了一堂题为“爱情水晶球”的心理活动课。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问题――“爱情是什么?”笔者的意图是想了解学生心目中的爱情是什么样的,但是由于问题设计过于生硬和封闭,大部分学生不知该从何说起,让这个本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陷入了“冷场”。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来源于现实,应用于现实,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果问题设计过难,或者脱离实际,那么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也很容易遭受到冷场的尴尬。例如在一堂自我探索的心理课上,教师采用了“求生抉择”这个游戏,列出了15件求生的物品,要求学生通过第一轮自己排序、第二轮小组集体排序、第三轮专家排序的活动,反思自己的个性品质,思考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在小组讨论的环节,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并不怎么参与,轮到全班分享的环节,学生们也仅仅把排序的结果念了出来,当教师问到“做了这个活动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启示,对于小组的成员有没有哪些新的认识”时,没有一个小组有学生愿意站起来分享。课后学生向授课教师反映,这节课的主题有些无聊,他们并没有什么野外求生的知识,排序也仅仅是凭感觉随便选,所以在讨论环节无话可说,自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发现和收获了。

(四)提问对象过于集中

心理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的,虽然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但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接纳的愿望是相同的,教师要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都过于匆忙,问题一提出就希望有人能够立刻回答,可能大部分学生还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请平时发言积极的学生回答,使心理课堂变成了少数学生的舞台和更多学生的看台,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种现象是在小组讨论和分享时,过于依赖组长,什么都由小组长包办,这同样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课堂恐怕会“万马齐喑”,冷场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应对课堂冷场的方法

碰到课堂冷场时,教师也不需要如临大敌,第一步要做的是判断冷场究竟是等待时间还是真正的冷场,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应用一些具体的策略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真诚分享。

(一)营造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

一个气氛宽松的课堂,学生往往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可以毫无顾虑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自然会大大降低冷场出现的概率。教师在课堂中的自我开放和自我袒露,并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营造出平等真诚的氛围,让学生更容易相信和亲近教师,更加融入课堂。

例如,笔者之前为肇庆市某个学校的高三学生上了一堂情绪调节的示范课,由于是和这些学生第一次见面,同时又有很多外校的老师在听课,在上课一开始特意和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今天我和同学们要探讨一下关于情绪调节的话题,说实话接到这个任务,老师的情绪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兴奋的是我之前并没有来过肇庆,一想到我可以欣赏和珠海不一样的景致,可以和在座的同学交朋友就很期待。而紧张的是这毕竟是一堂示范课,有那么多的老师坐在后面听课,我感到有些压力。所以兴奋和紧张就是我现在的情绪,那么在座的同学,上了高三之后,你们又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呢?有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结果这些和我初次见面的学生很多都举起手来,争相发言。正是教师的自我开放和自我袒露,拉近了师生彼此的距离,营造出了平等尊重的氛围,避免了“借班上课”和“公开课”上容易出现的冷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并不着眼于知识的传授,更看重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链接,所以一定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而不是说套话,往往在那些所谓“出格”的话和不符合“社会期望的话”的背后蕴含着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观点。

例如,笔者曾上过一堂题为“我的生命线”的心理课,在学生们做完活动,围大圈进行全班分享时,一个学生直言不讳地说:“我感觉这个活动很无聊很没有意义。”

课堂气氛立即就冷了下来,说实话,当时我感觉很尴尬甚至有些愤怒,不过我还是平复了一下心情,组织了一下语言:“说实话,老师听到你这样表达时,感觉有一点不舒服,不过你这么说一定有你的道理,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和我们说说这个活动的哪些部分让你觉得很没有意义呢?”

这名学生接着分享:“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来规划未来,可是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与其在纸上描绘所谓的蓝图,还不如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认真对待身边重要的人。”

这段话恰恰是这名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最大的收获和感受,如果当时没有进一步挖掘探索,而是简单地以个人的好恶来评判学生的行为,那么日积月累,学生们在课堂上就会选择说一些“正确的废话”,这才是真正的冷场。

(二)增加小组内部的凝聚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通常都会采用分组的形式来发挥价值澄清和多元互动的功能,在一个高凝聚力的小组里,学生彼此信任,敢于开放,乐于分享,热情洋溢地投入到课堂中,自然就不会冷场。分组有很多形式,可以在兼顾性别和人数的基础上随机分组,这样的小组不会那么同质,有利于拓展思维;也可以采取学生自愿组合的形式来分组,这样由于成员彼此更加熟悉,发言时顾虑更少。无论是哪一种分组形式,我们在小组形成之初,通常会有以下安排。

第一,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画海报,定口号,同时让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小组契约”,比如轮流发言,尊重每一种观点,不指责,不嘲讽,不进行人身攻击等。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参与提高他们对于小组的归属感;另一方面,通过制定团体规范来保障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在小组里畅所欲言。

第二,可以在小组建立之初,安排一些经典的团队合作的主题活动,尤其是有一些难度、需要肢体接触的活动,可以快速地破冰,使每一个人都投入到团体之中。比如笔者经常采用的“人力千斤顶”“蜈蚣大翻身”“同舟共济”等活动对于提升团体凝聚力都有很好的效果。

(三)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的“问”是学生“答”的前提,要想学生分享得真实精彩,首先取决于教师提问的质量。而心理健康活动课的问题设计又有别于一般学科,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问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关注学生成长阶段中的需求,设计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亲近学生的心灵,这样学生自然会思维活跃、讨论热烈。比如在“异往”的专题中,有的教师提前对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的困惑进行收集和整理,总结了几个颇具代表性的问题――“男女之间有没有真正的友谊?”“我好像喜欢上一个女生,我要不要表白?”“朋友向我表白,我想拒绝却不想失去这个朋友,怎么办?”“我本来认为高中生不应该拍拖,但好朋友们都‘脱单’了,我是不是有些落伍了?”这些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很多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不吐不快。

第二,问题要重体验重感情,而非认知。还是那堂“爱情水晶球”的课,由于原来的提问“爱情是什么”过于封闭,很多学生不知道从何说起,笔者后来重新进行设计――“从小到大,我们看过很多影视作品,当中一定有爱情这个元素;我们的身边也发生过一些和爱情有关的故事,它们或平淡,或浓烈。每一个人不管是否经历过爱情,但一定有打动过自己的故事。现在请你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找到那个最打动你的爱情故事,把并它记录下来。”当学生们完成了之后,我进一步提问:“请你们看着手中的故事,仔细想一想,这个故事中最打动你的瞬间是什么,最打动你的要素有哪些?然后和小组成员一起分享。”结果无论是组内的分享还是全班的分享,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发言,热情投入。通过这个活动,每个学生都澄清了自己的爱情观,也为后面“自爱”和“他爱”的部分作了铺垫。

第三,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渴望被当作成年人来对待,如果问题设计过于简单直白,有些学生会觉得幼稚,不屑于表达;又或者当教师的回应过于武断,有明显的说教嫌疑时,学生也会嗤之以鼻,用冷场来表达自己的不认同。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契机,适时抛出一些有内涵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一次“红黑游戏”的活动中,有学生表示自己之前玩过这个游戏,知道想要赢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但是小组的其他成员不同意这种观点,结果导致了小组的失利,当事人当场表示对自己的小组很失望。当时课堂气氛一下就尴尬了起来,笔者看出其他成员并不服气,但却没有人愿意站起来表达。

这时,笔者对当事人说了这样一番话:“老师能看得出来,小组比赛失利让你感觉非常失落,我想这恰恰说明你对于这个小组的在意,那么有没有可能其他组员不同意你的看法,有没有人站起来说一说?”接着,有学生站起身解释了自己的理由。之后我又提了另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对待同一个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你希望别人接纳你的观点,我们应该怎么表达,要注意些什么?可以从说服者和被说服者两个方面来考虑。”之后学生争相发言,当场生成了一些更有价值的观点。正是这种启发式的提问,不但化解了冷场的尴尬,还催生出更多的课堂资源。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尤其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这种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强调学生的体验的课程,若总是按照小组讨论,大组交流,每个组派一名代表全班发言的形式组织课堂,时间久了,发言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其他学生仅仅是走过场而已,课堂自然就冷了下来。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一,在小组讨论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我们可以借鉴“六六讨论法”,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六人小组,进行六分钟小组讨论,每一个学生有一分钟发言时间,在这一分钟里,任何人不可以打断,当所有的组员都分享了之后,再给2~3分钟彼此提问、补充和说明,得出小组的观点。在全班交流时,教师可以限定由之前没有代表小组发言的学生来分享。

第二,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主题及时调整小组。比如在“男生女生听我说”主题课上,可以让同性别的学生坐在一起,形成两个大组,再分别分组,这样讨论会更热烈。在“人际交往”主题中,由于是要学生们用心理剧的方式来表现宿舍生活中碰到的烦恼以及应对的方式,那么以宿舍为单位来组织教学,学生课前的准备会更充分,课堂表演也会更投入。在“我的生命线”的活动中,由于探索的内容比较深入,甚至会涉及一些学生的隐私,我们在课前将椅子摆成一个大圆,提醒学生们可以和好朋友坐在一起,这样无论是在交换“生命线”的环节还是全班分享的环节,学生们会更有安全感。

第三,在讨论具体的专题时,可以采取分题讨论的方法。一般来说,心理课的小组都有六个左右,如果分组讨论的是同一个主题,则在全班交流时,各组发言难免重复,笔者也碰到过当前面的小组发言完毕后,后面的小组抱怨“他们把我们想说的都说了”“没什么好说的”的情况,所以这个时候采用分题讨论法较好。比如在“化干戈为玉帛――人际冲突管理”一课上,我们把冲突分为“师生冲突”“亲子冲突”“同学冲突”三种情境,每一个情境指定两个组来讨论,一方面避免了分享时的重复,另一方面,同一问题的两个小组的不同发言可能会相互补充,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第6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 教育活动 第二课堂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早在1999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性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肩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劳动者的重任,理应认真实施创新教育,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从中等职业学校自身考虑,也只有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才能办出特色,才能真正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1 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到企业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 

创新能力是指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运用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新颖而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产生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创新技能是保障。 

创新意识是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表现为对创新的高度的劳动热情、追求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新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新颖、独特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独创、具有明显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造出新的事物,它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创新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思维操作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独特,思维结果新颖、丰富、正确。创新思维能力是构成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 

创新技能实质上是人的手脑协调的动手能力。没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就不能把头脑中的创造性构想物化为有形的物体。 

2 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外活动特点 

开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的培养,需要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内创新教育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即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创新教育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集中式的课内教学有着其固有的缺陷。为此,中职学生所进行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而且是培养中职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主阵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形载体,在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实践性: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注重的是理论学习,而课外科技活动则侧重实践性,即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注重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2)创新性:开展科技活动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通过对题目的理解、设计、制作、调试,每一个环节都有创新的元素,都需要学生有创新精神。 

(3)协作性: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大都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成团队来完成。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接触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科研活动本身更加要求他们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3 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外活动形式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其任务是探索未知,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为了让更广大的中职生能够参与该项活动,并在活动的实践中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学校专业开设情况,组织三个层面的课外科技活动: 

3.1 普及型创新教育

活动:这是第一层面的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欲望,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力。普及型创新教育活动又分为层层递进的三类活动: 

第一,定期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科学知识讲座。学校可以由业务素质高,科技意识强的教师,结合专业和行业特色介绍科技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及科技应用实例等身边的科学知识。

第二,开设全校性的创新知识课(也可以做成讲座的形式)。由学校专职或兼职科技辅导员向学生进行创新原理、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创新意识的教育和训练,注意引发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创造的火花。 

第三,组织开展常规性“异想天开”活动。学校可以分专业或分类别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每周一次活动。活动中,由科技辅导教师围绕一至两个创新技法提出引导问题,小组成员围绕问题展开发散思维,或者联想其他新的问题,或者探寻解决问题的措施。教师与学生一道互相影响、互相讨论,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3.2 技能训练型活动:这是第二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科技教育,不但让学生增长知识,而且也发展学生个性。在中职学校,结合专业特点,有计划地把创新潜能、创新思维的开发与创新技法训练同专业实训、实习等专业技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能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技创新才能。 

为了让一些对科学有更多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培养的机会,在普及的前提下发展孩子的个性。我们的做法是:把科技制作活动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深入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我们主要集中专业优势,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三个专业进行创新和开发,组成课外科技制作活动小组,进行重点指导。每个组都完成了一项项很有创意的科技制作,比如机械专业设计制作的趣味七巧板、趣味鲁班锁、金属工艺画,电子专业设计制作的趣味电路、控制装置,计算机专业设计制作的电脑美术、电脑动画、网页、外挂程序等都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在校园艺术节上大放异彩。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的创新灵感,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第三层面的活动。 

3.3 创新作品制作活动:这是第三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一部分有专长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他们完成学术论文、创造发明、科技制作与社会调查报告等。 

由于前面两个层面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会得到提高,兴趣得到激发。为让每一个想做科学研究的孩子都能得到指导,并照顾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让对科学有特殊爱好和有才华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主张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导师。学生的小课题一旦得到导师的确认,就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并给予时间、空间和经费的支持,并得到指导教师的全程指导和帮助。指导教师会鼓励他们在科学课堂和生活中寻找研究的线索,了解已有的概念和认识,提出各种问题,集中探究的项目,引导他们参与到研究、制作和改进中去,并最终形成创新作品,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 

通过近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以上三个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能使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普遍提高,创新能力得到普遍增强,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学校学生年年参加县、市、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4 开展课外创新教育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职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学会动手、学会创新思维,从而开发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中职学生发明创造的先导。不动手的发明创造是空想,不动手的科技教育是空谈。学生只有在动手改进实验、动手制作教具学具、动手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和推广科技成果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展创新能力。因此活动中要注意: 

4.1 要能体现科技与创新的整合统一: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创新教育与科学教育绝对不能相互独立,各不相干。因为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教学生做出科技作品,而是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学校在组织科技创新活动时,既要注重使科技活动具有启发创新的效能,又要注重创新教育的科学性。能够在教育中使理智与情感取得平衡,这样的科技活动才是创新的科技活动,才能够真正使中职学生受益。 

4.2 要注重科学技能与主体创造的和谐一致:科学技能包括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它是发展才能的基础。在活动过程中,对技能的掌握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的制作活动中,

中职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才能够真正得到锻炼,创新技能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4.3 要强调科技与表现的完美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文化学习失败的中职学生,这种需求更强烈。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对于提高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技辅导员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合理的机能性和心理的情绪性,来唤醒在学生心中的表现欲望,并诱导其走向创造性的表现活动。让学生通过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的训练来充分表现自己,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教师要适时地进行鼓励,绝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奇思异想,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了学生创造表现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目的。 

未来的世界可以说是一个创造力的世界,社会各种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质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作为培养初中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中职学校,更要充分发挥科技活动的优势,发展中职学生的智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勇敢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黄廷忠.浅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探索,2001,18-19 

第7篇

一、进一步完善教研机制

针对以前教研运作机制形式陈旧单调、内容单一、运作乏力等弊端,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实施教研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管理。为了确保教研活动的时间,每学期甚至是每个星期都要有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教研组的全体成员必须当作一项教学工作来对待,要求全员参加。每个人都必须发言,为每一次教研活动拿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来。大家坐下来共同探讨和研究,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每次活动可以安排一个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结束后,大家进行修正和补充,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出一套最佳的方案来,在教学中实施和应用。另外,每次教研活动要有活动记录,详细记载每次活动的时间,课题,参与人员及研究的内容等。教研活动要讲求科学性、实效性,切忌流于形式。

2. 推行教研活动的激励性机制。为了激发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学校要设置出教研活动的各种奖项。专门针对全校的教研活动,评出先进教研组,最具创意和新意的教学设计,优秀教学方案和教研活动推出的优秀示范课等等。每学期搞一次突出教研活动下的教学大赛。大赛之后及时总结和表彰,向上级教育组织单位汇报学校的教研成果。对外推广学校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把研究成果与晋级晋职挂钩。

3. 建构教研活动的开放、创新机制。教研活动要打破学校、学科和年级界限,要集思广益,综合各学科教研活动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学科教研活动的创新。如,理科要学习语文、英语、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优点,语文教学要学习理科教学中语言简练、逻辑性强的优点等。跨年级、跨学科的教研活动才有助于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发展和进步。这一点我们学校做得比较好。每周都要进行两次长达两小时的集体备课、集体教研的活动。每一学期,每个教研组,都必须通过教研活动推出能代表教研组最高水平的课1~2节,向全校教师展示这些课。授课教师要面向学校的全体教师做研究课。课型分为说课和授课两种形式,届时我们会请学院的专家和本校的学科带头人作评委,对每节课进行评议和量化打分,最后评出各个学科不同等次的奖项。然后专门召开一次教学大赛的总结和表彰大会,为各个奖项的获奖教师颁奖。并推出具有代表性的特优课向全市同行展示,向全地区,甚至更大的范围来展示我们的教学风采。这些课充分展示了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展示了我们学校教研活动的成果,作为一种开放式教学形式,接受同仁们的指导和建议。现在全校已经形成了人人参与教学研究工作,人人为教研工作献言献策的良好风气。

二、确立教研组子课题

自从接到《新型教研组有效教研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研究》这个总课题以来,学校教科研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与研究。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总课题要求下的各学科的子课题的研究,并制定了实验计划,还根据总课题的要求进行了子课题的研究培训。

各教研组围绕总课题实验的方案,制定出了各学科自己的子课题。语文组和生物组作为两个大学科,在总课题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分别研究和制定了自己的子课题研究题目和研究与实施方案。还有其它一些学科的部分教师也参与到这一总课题的研究中,自立了子课题,按着自己的学科特点,进行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新课程目标教学的研究。

三、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研活动的现状和对策

1. 研教连动――努力发挥教研活动的指导性和服务。语文和生物两个教研组在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时,首先进行集体备课,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亲自挂帅,两个学科的教研组长现场指导执教者备课和修改教案,帮助设计渗透课改意识的新颖的课堂教学思路、多媒体课件等,解决遇到的困难,做好技术支持、后勤保障等服务工作。

2. 研训一体――努力发挥教研活动的校本培训功能。每学期由各教研组组织本学科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结束后,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评课、议课,总结反思,然后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解读课程标准,对照课程标准找差距,找存在问题,并由学校骨干教师作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进行学科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培训,真正发挥教研活动的校本培训功能。

3. 研赛连动――努力发挥教研活动的提高。每学期围绕研究课题,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种教学竞赛活动。组织青年教师上好研赛课,中老年教师上好展示课等系列竞赛活动。每次研究活动后,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写好一份活动总结,写出具体收获和经验教训,以促进全体教师理论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4. 导师工程――努力发挥特级教师、全天候教师和骨干教师在教研中的帮、带作用。每位特级教师和全天候教师以及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都要帮带几名新教师,从他们的备课、教学方案的设计到教学过程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使年轻教师迅速地成长和进步,成为教学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了这些骨干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帮、带作用。

(二)教研活动成效性的方式研究

纵观以前的教研活动,往往存在着流于形式和缺乏成效的弊端。为此教研组紧紧围绕研究课题,努力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研活动新途径,一改以往传统的教研方式,采用了跟踪教研、诊断教研、典型教研等新型方式,如学校针对某一薄弱的年级组进行专项的诊断教研,对照课程标准,从现成的案例中找出一些问题,从教师平时的教学中提炼出一些问题进行诊断,大家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对课改的实施是很有效果的。同时结合系列竞赛活动,即课堂教学设计、课改研讨课、说课、评课、教学后记、课改论文,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功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8篇

新的教学大纲明确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那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标准的要求了,探究性学习就一改以往学生被动学习方式为主动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人脑最主要的功能是思维,而数学恰好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

1 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初中数学以概念与公式为基础,首先要熟悉记忆基本概念公式,然后加强训练。练习不是盲目的题海战术,很多完全掌握的题目,还要不断地做,既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练习的时候,按章节或学期做综合试卷,记录下做错误的题目,等到题目达到一定量,综合分析,发现错误题目所在的知识点一般会重复出现。先解决错误题目,保证错误的题目都会做,然后加强学习错误题目知识点的学习,再进行巩固训练,保证掌握错题包含的知识点。这样复习的时候针对性强,节省时间精力,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需要授课老师讲课有吸引性,趣味性,让学生觉得有意思,对于贪玩的学生,要让他对这门课感兴趣,老师的知识,和讲课方式很重要(1)先做一些简单的他能做对的题目。量要少,培养自信心。(2)有一点信心的时候再做大量的简单题,培养耐性,能静下心来去做,去思考,题目不要太难,但也不要很容易就能全对。(3)加大难度同时减量,但难度要适中,量中等。(4)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吧。另外就是要他多问,凡是有疑问的不管什么样的问题一定要问,问老师也行,问同学也行,必须问。

2 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1)先做一些简单的他能做对的题目。量要少,培养自信心。最好多做基础题,连基础都不会的话,难题就更麻烦了。多看看考纲,毕竟是要应试的。不会的问题一定要搞明白,不求甚解是很好但是不要一知半解,不然大量习题每个只会做一点,不能拿全分啦,因为数学题目有的会把两种或多种学习要点放在一起让你求解的。(2)有一点信心的时候再做大量的简单题,培养耐性,能静下心来去做,去思考,题目不要太难,但也不要很容易就能全对。不要小看任何一点小知识。(3)加大难度同时减量,但难度要适中,量中等。(4)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差生的学习情绪,差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一般性按部就班式,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积极进入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一个问题往往不是只有一种解答方案,尝试用已学过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解答,或者选择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生活中学到的知识,简单的让他们对这个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让他们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

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总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小的细节注意起,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而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把数学学好。

3 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具体的要求,对差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还可使有些差生经过努力也有的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善于挖掘闪光点。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只要发愤图强,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取得进步,取得成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最好的方法是多做题,函数和计算要一步一步来,图好不图快,不要跳过。而对于图形计算,要找到技巧,及如何做辅助线,比如锐角三角形函数,要构造直角三角形;垂径定理要把已知量套进去;全等三角形要找角和边。不论什么题,只要做就会有灵感。上课听讲固然关键,但多做题才能生巧。最后,不要什么题都问老师,即使一道题抠一个小时,也会因此获得经验。上课听课并不关键,但老师讲题时应定要认真。这才是主要的。

4 记住必要的基础知识是熟练解题的关键

第9篇

关键词:原创音乐活动;重置;优化

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在音乐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惟有自身的参与和亲身的经历才能使幼儿真正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为此,我们尝试开展能激发幼儿内源性学习动机的体验式音乐教学活动。在新纲要艺术领域目标的引领下,对音乐作品本身所蕴含的音乐元素进行挖掘,从中寻找孩子喜欢、适宜的音乐内容,探究有效的组织形式,为幼儿提供感兴趣的“体验场”,充分发挥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动作用,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多渠道地让幼儿自主地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富有个性和创造地表现。从而使幼儿在自主的参与过程中,获得经验的提升,增进对音乐的感知和感受力,提高音乐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在活动中自发地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围绕这种理念现结合我们开展的原创音乐活动《来和小猫一起玩》来谈一谈为开展好音乐教学活动自己在实践研究中感悟到的三点想法。

一、探索新模式,重置适合幼儿发展的音乐活动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对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结合孩子的音乐现状进行分析和挖掘,以幼儿为学习主体,创设多渠道的体验活动,重设音乐活动的新模式。

就拿原创音乐活动《来和小猫一起玩》举例,选择音乐素材时一定要适宜孩子,从中挖掘有价值的元素来设计活动。设计活动时要把握两点:必须是孩子喜欢的内容。其次活动是有价值的,可以让孩子们的某些音乐素养得到提升,不能脱离音乐活动这一本体。歌曲“小花猫”这首乐曲节奏欢快清晰,歌词也简单形象,琅琅上口,三段体的重复着,比较适合中班的孩子,应该是他们喜欢的。以往象这类歌曲的教学,教师通畅会把设计重点放在理解、熟悉歌词的形式上,对作品本身所蕴含的音乐元素往往不够重视,对运用音乐作品提高幼儿音乐素养的意识还不够强,活动单板无趣比较老调。这一次,在这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我试图打破新授歌曲的常规模式,围绕歌曲重复的三段体,通过让孩子们感知三种不同节奏,尝试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不同节奏型表现这首乐曲,在一系列创设的情境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对不同节奏的感知、看节奏图谱的能力、以及进一步按节奏自主表现等音乐素养。学会歌曲不是目的,但往往孩子们就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增添了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升了全方位的音乐素养、增强了同伴互学的能力,同时,歌词也自然而然地记住了。

设计孩子们喜欢的形式是很必要的,在活动中围绕三种节奏的不同快慢的特点创设小猫、慢和快三种形象,让孩子们对应相应的节奏型来表现,表现的形式也有趣变化,比如小猫(四分音符节奏)首先介入,用接小球的游戏形式来开展,期间在孩子们接小球的动作能准确表现四分节奏时便可运用不同方向、不同动作接球来增加趣味和难度,也可巩固孩子们对四分节奏的掌握。爱美慢(二分音符节奏)不同造型的表现,恰恰好地让孩子们在每一乐句起点摆放出造型动作,也是孩子们有经验并喜欢的,为合拍地随节奏表现降低了难度,而且孩子们的创意动作也会随之呈现。快(八分音符节奏)扭扭舞的情景创设适合孩子用八分音符节奏来表现,不同部位的扭动也会进一步增加乐趣、增强孩子节奏与动作配合的协调些以及创意性。孩子们在这样喜欢的形式渠道下更好地感知理解了乐曲。

二、创设体验场,发挥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我发展的能动作用

设计环节时必须时时围绕孩子的需要来设想,设计活动的视角站点要高,不要只拘泥于形式,要关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利用好策略,为孩子们搭建平台,避免不必要的兜圈环节,激发幼儿自发音乐行为。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提问及导语也要在实践中验证是不是真的适宜孩子,有没有能激发孩子的兴趣点,有没有发挥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动作用,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就如《来和小猫一起玩》的活动,在和小猫接小球这一环节中,老师和孩子们用四分音符的节奏玩了接球之后,会展示三种不同节奏型的图谱,想让孩子们通过游戏后自发找到相应的四分音符节奏型。起初的设计――老师会提问:“这三种图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来看看,刚才猫妈妈和小猫是按哪张图听音乐玩的?”在实践中发现有些孩子能够观察到三张图的区别,并理解对应正确,可还是会有一部分孩子比较迷惘,随意猜测。此时老师进一步和孩子的探讨也会显得教师过于致前,急于确定答案,而非幼儿自己所发现和理解的。反思这一过程,虽然孩子们可以用动作准确的表现四分音符节奏,但进一步来理解直接对应图谱对一些孩子来说还是有难度的,这里急需要我们为孩子搭建更好的平台。

在活动爱美猫摆造型以及快跳扭扭舞这两个环节中,为了让孩子们用和形象匹配的节奏来表现,设想了两个策略。第一个策略:在尝试学慢摆造型前,要让孩子们比较出二分音符节奏和八分音符节奏两张猫爪图谁是慢的,有了之前小猫四分音符节奏的铺垫,孩子们对图谱有了一定认识,孩子们会一致认为走得慢,爪印少而大的是慢,教师随即带着孩子们用双手跟着图谱来学慢的节奏走一走,这样的环节设计让孩子们对图谱对应动作又多了经验和提升,为之后孩子们自主按二分音符节奏摆造型降低了难度,孩子们可以更多地将关注度放在造型摆放的创意性上。第二个策略:在快跳扭扭舞这一环节中,八分音符节奏的难度相应会大些,这里提问:“小猫会用这样的节奏来走路”(师轻哼乐曲击掌四分音符节奏)“慢会怎样走路?”(幼儿尝试击出二分音符的节奏)“那快呢?”(邀请个别孩子上前示范八分音符的节奏,集体再尝试),为孩子搭建这样的台阶,一来帮助幼儿用动作更好地掌握之前的一些节奏型,也为孩子用八分音符节奏型对应图谱来击掌降低了难度。实践证明就在这样的情景策略游戏中孩子们潜移默化、自主乐趣地学会看节奏图谱表现了。

三、优化活动过程,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音乐活动的效果最终要在孩子身上体现。音乐活动的实践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设计中好教案的理念想法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机智有效地开展并实现,教学方案只是一个教师根据目标和学生实际的预设,预设和结果并不一定是必然关系,要想得到预期的结果,生成是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教案不同老师执教,效果也会截然不同,问题就出在教师的理念有没有真正体落实在行动上,这很重要,是需要经验的累积。教师要积累每一次执教获得的新的体验和感悟,要学会自我挑战,不断调整自己的不足,逐步完善、优化活动,包括从方案到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为孩子创建他们喜欢、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好活动。在这样的师幼互动的积极探究、实践过程中,才可以实现两者共同成长,最终受益的还是孩子。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