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7 23:59:12
导语:在关于动物的说明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单元整体观 习作教学 读写结合 综合联动
关于习作教学,一线教师和从事研究的专家一直都在探索、实践和研究,大家往往都是针对单篇单元习作进行教材研读和教学思考,更多出现的是在一两节课中对学生进行习作要求分析、素材选择、方法练习等方面的指导,但对基于单元整体观下的习作教学策略却极少关注,本文就此开展了探寻。
一、化零为整,明确目标
综观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都是以主题来划分的,即同一个单元中每篇课文的主题都是一致的。我们认为,对于单元整体观下的习作教学,教师要有“化零为整”的智慧。
要做好单元习作教学的整体设计,前提是深研教材,了解教材是怎样依托文化主题来编排的,预设好单元习作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单元的习作目标,确定系统的习作训练要求,让学生在训练中习得写作技法,为单元习作奠定良好的习作基础。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该单元习作主题是“说明文”,单元习作目标是学生能运用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表达方法练写说明文,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在给该单元四篇课文和口语交际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设计了如下习作训练要求。
《鲸》:明确说明文用词准确的特点;学习课文按几个方面来描写动物特点的方法;运用写动物特点的说明方法学写一段话;能用学到的说明方法练写鲸的自述。
《松鼠》:通过对《鲸》和《松鼠》的比较,发现《松鼠》写法的特点,明白《松鼠》的构段方式;学习《松鼠》仔细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方法,仿写一种小动物。
《新型玻璃》:明确课文介绍新型玻璃采用“特点+用途”的构段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特点;运用课文中“特点+用途”的介绍方式介绍一种自己“发明”的新型玻璃。
《假如没有灰尘》: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前3个自然段相同的构段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让学生学习这篇说明文的构段方式和语言特点,从正反两方面介绍一种事物。
口语交际:课前搜集、了解一些商品,丰富对商品推销的认识,会阅读说明书,能按照几个方面有序地介绍一样商品;设计一段广告词来介绍一样商品。
交流平台:能说出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能在课文中、习作中或课外找出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的例子;会使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写句子。
在单元系统教学时,始终明确习作教学目标,并在教学时落实好这些目标,能有效降低单元习作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一样事物时,一定能学得扎实,写得轻松。
这样的习作教学设计模式也可运用在单元导读课上,使其变成导“写”课。教师应当进行整体设计,让学生主动从单元前的提示语中理出单元读写训练的主题,真正提高单元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在导“写”课上,我们应从单元整组教学出发,思考:“学习这组课文,我们在单元系统教学时应该主要抓什么?关注什么?”然后师生共同形成如下的图式。
总之,我们在导“写”课上应该让学生站在整体观下感知单元,明确单元写作目标,将单元主题作文的训练要求落实到单元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达到“化零为整”的效果。
二、分散练笔,巧得技法
所谓单元整体观下的分散练笔,就是教师在教学时立足每篇课文,多角度、全方位地与文本对话,寻找单元习作与课文教学的读写结合点,实施分散训练,让阅读教学课成为学生单元习作的练习课。
(一)于情感触动处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胸怀习作意识,捕捉文章的“动情点”,以文本之情激活学生的内心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时,当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了第1~9自然段,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文中的孩子们会兴奋地谈论什么。然后,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写写父母在自己生日那天对自己表达的爱。这样,让学生以文本为据点拓展到生活,为自己的习作寻找到切合素材,激发了表达情感的联系点,从而在表达中提升习作能力。
(二) 于所思所悟中练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组时,学完《扁鹊治病》,教师请学生写下《跨越时空的对话》:如果蔡桓公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学完《普罗米修斯》,让学生写下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的话。再比如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后,可以写写读后感,或者写一写对“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这句话的理解;学完《鱼游到了纸上》后,除了可以写一写读后感,还可以写一写对聋哑青年的看法。这些都是为提升文本价值和深化对教材的理解而设计的练笔。
(三)于阅读做题时练
教师可以利用课后习题、文中的“小泡泡”提示等来提升学生的单元习作能力。首先,文本中的“小泡泡”是一盏明灯,如果我们能利用“小泡泡”的提示,捕捉到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进行训练,那我们就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文能力。其次,课后的习题兼顾理解和表达,既是阅读思考的重点,又是言语表达的训练点。有些习题完全可以纳入习作教学体系。如《人物描写一组》的课后题:“小嘎子和胖墩儿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这其实就是让学生通过寻找人物的动作体会人物的形象,学会通过人物动作描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于拓展延伸点练
在教学留有极大想象空间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或关注文本的背景,或链接到相关的事件,或引申到类似的现象,启发学生进行想象, 让他们在文中言而未尽之处或空白之处进行补白或续写等,从而提高单元习作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从练笔主体角度设计书面表达。可以写写“对自己说”,还可以写写“对课文主人公或其他人物说”。如学了《尊严》《全神贯注》等课文,写写“我想对自己说”;学完《触摸春天》,让学生仿照《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海伦写一封信,写写自己在黑暗中的感受;学完《生命 生命》,让学生给作者杏林子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受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练写,提高学生的片段习作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习课文中规范、经典、生动、丰富的语言,发现课文的表达特点、构段方式等进行仿写,在创写中增强学生的单元习作能力。
三、多元联动,整体融通
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出发,根据教材特点,多方联动,让学生在大量语文实践中逐步积累语言材料,积淀习作素材,获得习得方法,实现单元系统的整体融通。
(一)与课外阅读联动――拓宽习作训练视野
在学完整组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同主题或同主旨的文章进行阅读,拓宽学生的习作训练视野,加深学生对单元习作的理解。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与动物”主题,我是这么组织课外阅读教学的:首先,回顾主题,展示知识树。让学生回顾第七单元中四篇课文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感受,用一两句话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学生交流时板画知识树。接着,抓典型事例,提炼小标题。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中的四篇文章和《同步阅读》中的四个故事,想想这四篇文章是分别抓住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主题的,列小标题并交流。然后,品典型事例,抒感。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有哪些地方把动物当成人来进行描写。出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让学生用抓典型事例的方法练写。最后,推荐《有志气有感情的狗》等相关主题的文章,延伸阅读。
在与课外阅读联动时,还可以推荐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也可以对不同年级教材特点,编制“年级推荐阅读书目”,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积累单元写作素材。
(二)与交流平动――总结习作训练方法
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回顾・拓展”(低段称之为“园地”)中,都会根据单元主题安排一个“交流平台”(中段称之为“我的发现”)。我们可以凭借 “我的发现”和“交流平台”这两个栏目,让学生围绕单元主题交流自己的发现、收获与体会。如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中的交流平台,第一部分让学生交流对哪个人物的印象最深,为什么会有这么深的印象。这其实是让学生集中回顾、交流本单元描写特点鲜明的人的方法。在第二部分,教材先举例《“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对王熙凤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然后,让学生总结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这是对本单元写人方法在学生习作中运用效果的检测与点评。学生在赏析、讨论、点评中优化了习作方法,提高了习作质量。
(三)与口语交际联动――营造习作训练氛围
口语交际和习作联动,可以营造习作训练的氛围。人教版各单元的口语交际大多是与习作安排在同一板块,体现了“口语交际是习作的前提,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伸”这一理念。比如,我们是这样教学习作课《父母的爱》:首先,学生观看漫画故事,说说自己想到的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往事;接着,回忆课文中感受深刻的地方,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口语交际中的几则小故事;然后,让学生畅谈感悟并联系生活中父母对我们的鼓励关心,激起学生书写的欲望;最后,学生落实书写。因为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更为规范,充满个性。可以说,将口语交际与习作结合起来,给习作提供了桥梁,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四)与综合性学习联动――充实习作训练素材
平时,不少学生总觉得自己缺少写作的素材。因此,我们可以单元主题为基点,开展各种丰富多样的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充实学生的习作训练素材。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首篇课文《翠鸟》的课后就安排了一项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笔者设计了一张调查小报告,小报告中包括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人员、调查内容、调查感受和建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开展这项实践活动。经过观察、体验,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自己的思考,为单元习作积累了丰富、真实的写作素材,《永安溪的哭泣》《十年后的家乡》等习作也顺利完成。有的单元如果没有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有侧重地在课文学习时布置综合性、实践性的作业。
教材是很重要的教学资源。如果我们能在单元整体观下发挥教材资源的整体优势和效能,将单元习作目标有意识地进行分解,在单元的系统教学中一以贯之,单元习作教学必定能举重若轻、花开似锦!
参考文献:
[1]徐维娜.围绕“单元主题”进行习作训练的尝试――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为例[J].语文知识,2016,(6):91-94.
[2]崔蕾.基于单元整体观照,优化教材习作指导――刍议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视界,2015,(10):23-25.
[3]贺蕾.单元整组兼顾下的读写融合的实践与探索――以五下第二组课文为例浅谈读写融合的有效策略[J].作文教学研究,2014,(3):19-22.
一、明确目标,注重个性阅读
学生每次阅读都有具体要求、任务和目标,课外阅读也不得例外。学生每人备有阅读笔记本,读书时要作好记录。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可在一段时间内,安排落实阶段任务,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掌握阅读的重点。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如果赏析就此打住,也未尝不可,但如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一定会有丰富多彩的答案。
二、通过课外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提升课堂效益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更是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观念的更新使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探究环节中适当地导入与课文相关的素材性课外资源,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写作特色等,使课文内容向现实社会延伸,赋予课文内容更强烈的现实意义。如在教授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时,向学生提供以下两则材料:美国学者采访过许多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三分之一的人都表示“我想把这一切都忘掉”;巴金虽然多次建议建造“”博物馆,但是他也多次表示不愿意回忆“”经历。正是对于这些人的回忆和人类对于牺牲者长期所怀的负罪感,使一种无压抑的文明的前景暗淡下来了。然而鲁迅为什么要忍受两次悲愤,经受了一次又再来一次?学生通过对这两则与课文相类似的学习材料的解读,获得关于制造屠杀者的残忍与承受迫害者的悲惨等多重情感体验,实现了课文内容的创造性构建。诸如“回忆是为了忘掉痛苦,燃起生的希望”,“重述一次是为了记住历史,引以为戒,防止历史的重演”,“以文章自责,解剖自己,让自己轻松一下”等。
三、注重培养思维创造性,畅谈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使自己能够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也只是一家之言。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在教《祥林嫂》结束后,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顺着以下虚拟的线索和情境展开想象,假如祥林没有死……假如祥林嫂逃到很远的地方,婆婆家的人找不到她……假如贺老六没有死于伤寒,阿毛没有被狼吃掉……有的学生想象:祥林没死,勤劳的祥林嫂和丈夫经过努力,辛辛苦苦攒足了钱,为小叔子娶了媳妇。有的学生想象:祥林嫂逃到很远的地方,婆婆家的人找不到了,祥林嫂又找了一户有钱有势的人家,过上了幸福生活,有的学生想象:贺老六没有死于伤寒,阿毛没有被狼吃掉。贺老六有的是力气,加之勤劳本分,整天在外干活挣钱,祥林嫂在家操持家务,一家三口过着平静而又幸福的生活。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后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如果祥林、贺老六、阿毛不死,祥林嫂命运也许不会如此悲惨,但如果封建制度、封建礼教还存在,控制妇女的政权、族权、神权、父权还存在,控制妇女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还存在,祥林嫂依然摆脱不了被吃的命运,最终依然会以悲剧而告终!
四、采用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评价,培养个性阅读的兴趣
评价通过把握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掌握程度,来反映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帮助教师决策,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心态和学习自信心。在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学的评价可以多角度的进行,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如《动物游戏之谜》一文,作为科普说明文,内容很简单,但具有明显的说明文特征。因此,对说明文的特征考核就成为其评价主要方面。对于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因为人物、情节等多种因素的存在,既可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而且评价不是教师所特有的,不应完全有教师掌控和衡量,而应该适当给予学生阅读评价的权力,这样通过小组合作、个体互评等方式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和指导性的点评。这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会吗明显提升,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人,培养个性阅读的兴趣。
①过去30年,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国的医疗水平和应对各类疾病的能力;然而,伴随着各类药品的广泛使用,不少人_始意识到,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型环境污染问题即药品环境污染。
②药品环境污染是个全球性问题。《环境毒理学与化学》杂志新近了一份德国IWW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名为《环境中的药品――全球现状与视角》。该报告中提到,通过对世界范围内搜集的1016篇药品环境污染原始研究文献和150篇综述文章进行分析,在覆盖联合国五大区域的71个国家的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发现了631种药品及其转化物。其中16种药品残留在上述所有区域的地表水、饮用水和地下水中,包括多种抗生素、止痛药和激素。在收集的检测数据中,关于地表水和废水中的药品含量的数据分别占了总数的47%和40%,地下水和饮用水占了8%。
③之所以可能发生药品环境污染问题,与药品的设计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原理不无关系,药品在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其活性成分有一部分在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被排出体外,这些物质可能直接或通过废水系统等进入环境。
④另外,不仅仅是_______这一途径,在药品的生产和废弃过程中也可能会有部分药品成分被排放到环境中。这些废弃药品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会进入饮水系统,在蔬菜和水产品中蓄积,最终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
⑤在环境残留的各种药品中,抗生素类药物可能具有更为严重的影响。对于公共卫生来说,尤其需要关注日益严重的抗药性病原体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估计到2050年,耐药性问题将可能导致每年有约1000万人过早死亡。
⑥残留药品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1999~2007年间,印度的秃鹰数量急剧下降,减少95%以上,人们调查后发现,导致秃鹰死亡的原因是秃鹰食用的家畜尸体中含有止痛药双氯芬酸。在印度政府对这种兽药下了禁令后,秃鹰数量有所回升。
⑦目前,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了药品环境污染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呼吁展开全球行动。解决药品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固然重要,但更有效的方式是加强药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的管理,减少药品向环境中的排放,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多方参与,包括执行严格的药品生产经营注册和许可制度,合理适当开处方,改善药品包装设计和减少畜牧业用药等。此外,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合理用药意识,及时回收废弃药品,可以有效控制这一药品环境污染渠道,比如在社区卫生机构设置回收设施,收集来自居民的过期及多余药品,在居民购买药品时向其发放废弃药品污染环境的宣传单等都是有效措施。
阅读回答:
1.选文第①段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即___________,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顺序。
2.选文第②段中两处加点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在④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使该段语意连贯完整。把所填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废弃药品给人类和环境带来了哪些严重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到2050年,耐药性问题会导致每年有约1000万人过早死亡。
B、在环境残留的各种药品中,抗生素类药物可能具有更为严重的影响。
C、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是预防和治理药品环境污染问题的必要手段。
D、要解决药品环境污染应及时回收废弃药品,有必要在社区卫生机构设置回收设施。
(命题人:岳海民 内蒙赤峰市宁城县教育教学指导中心)
参考答案及考点解析:
1.药品环境污染;逻辑顺序。此题主要考查“理清思路”。“理清思路”是各种文体考查的重点。说明文理清思路关注的重点是要明晰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说明顺序如何等等。本文的说明思路是先指出本文要说明对象是“药品环境污染”,接下来依次介绍了“药品环境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药品污染环境的途径”“药品对环境的影响”“防治药品环境污染的措施”等内容,所以是逻辑顺序。
2.列数字。此题主要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常考查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列图表、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等。列数字的主要作用是让说明更准确。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3.经由体内排出。此题主要考查对第③段内容的概括。第③段主要介绍了废弃药品进入自然环境途径是“经由体内排出”。
只要是皇上下达的命令或指示,都可叫做圣旨。“圣”指皇帝,“旨”即旨意,“圣旨”就是皇帝的旨意。电视上出现的那种卷轴圣旨,高度一般是一尺,长度则不限制,明朝一般一两米左右,一米的圣旨展开来读双臂还能承受,两米的话必须拉面师傅才能胜任。到清朝因为是汉满双语,从最右端往左写的是汉文,从最左端往右写的是满文,中间盖一红印。汉满双语内容一致,一个事儿说两遍,跟中英文练习本一样。如此一来长度加倍,最长的六七米左右。任你广播体操伸展运动做到极致也拿不到两端,怎么读?答:两个拉面师傅。
明清圣旨一般是卷轴形式,从轴的材质能看出级别:有玉、动物角、镀金……页面材料清朝用江宁织造出品的绫锦,背景图案多为祥云瑞鹤,页面两端有银龙作防伪。深度防伪的做法是:圣旨开头第一个字要压在银龙上(这让女权主义者很欣慰)。从它的颜色也能区分级别:根据定制,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颜色有三、五、七色区别,级别越高色越多――黄、红、紫、青、蓝、赭石……远远望去仿佛法德两国旗缝一起了,欧洲人民大团结。这些颜色不是染上的也不是布料拼接,它是一气呵成直接织造出来的。颜色的选择也许与“五德始终说”有关,黄、红、白诸色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有可能。五品以下,颜色一般就是用纯白绫了。电视上每次都出现一面金黄的圣旨那是扯淡,也许是它得了黄疸病……
圣旨第一行顶格写,以示皇上崇高无比;行文中若提到“先帝”或“圣”、“神”字样,也要顶格写,这是尊重。书写结束后盖章、写日期。明清时代圣旨的开头一般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断句是六二不是四四,这句话是朱元璋的专利,意思是:天派下来的皇上在发言。在这之前并不固定。汉代圣旨的开头应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某皇帝……”;魏晋南北朝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唐代是“门下,天下之本……”;元朝则用混合语“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跟海归说话掺杂英语一个德行。
在措辞方面会因内容不同而不同,主要有“诏曰”、“制曰”、“敕曰”。有一说圣旨开头写“诏曰”是皇帝口述旁人,开头为“制曰”是皇帝亲手所写。这是扯淡。“诏”、“制”的区分是所下命令的内容,与书写者没太大关系。分制、诏、敕、谕、诰命、敕命……用时严格区别:“制”主要用于国家大政,科举殿试、封官授爵这类文书。“诏”就是“告”的意思,是颁布全国使之家喻户晓,主要用于朝廷大典、皇帝登基或亲政。“敕”、“谕”,可合称“敕谕”,或各加一“上”字,称作“上敕”、“上谕”,用于训诫百官以申明职守。
圣旨一般由翰林院庶吉士来书写,这是不成文的规定。宣读圣旨没那么严格规定,只要皇上派的就行。太监读圣旨并不是普遍现象,这群人素质不高没啥文化,圣旨内容又艰涩难懂,念起来磕磕巴巴,“奉……天承……运……黄……黄……黄”,跟日本小电影似的。结巴也就算了,搞不好遇见不认识的字就跳过,太多不认识的也许就罢工不读了,跟他自己一样――“念完了,下面没有了”。
关键词:高中英语 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
在高考的英语试题中阅读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可以说阅读的好坏直接决定整个英语学科的成败。那么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当然这其中单词词汇量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但是,如果想要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仅仅有词汇量还是不够的,多做阅读练习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也是是十分必要的。
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是:
1.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主旨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2.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3.既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4.既理解某句、某段的含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5.既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中学生应具有的常识去理解判断。
根据这五项要求,下面结合自己在平时英语教学中的经验体会,谈一谈做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的技巧与策略。
首先,借助锐利的眼睛和敏捷的思维来判断文体,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我的经验是先认真看看阅读题目(但是注意不要看4个选项以免给自己选出真正的选项带来干扰)先清楚文章大概是关于什么内容的,然后带着问题去做题。出题的先后顺序一般是按照文章内容的先后顺序出的 (即段落顺序)。当然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可直接找出问题的答案,正如教育家罗丹所说“干所有的事把多余的去掉就行了”,本人觉得这句话尤其适合做阅读理解题。
――记叙文记人或叙事是比较零碎的。要了解记的什么人叙的什么事,就需要详细通读全文,把文章读透,找出记叙文的几大要素,甚至需要了解其中的一些细节。
――散文和小品更加零碎,或抒情或咏物扩展很多,但要了解作者真正的意图和目的,就必需将情景结合起来边阅读边思考,体会作者感情。所以这类文章要精读,读完全篇文章之后再做题目。
――广告是英语阅读中最容易得分的一个文体,通常都会有小标题让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一目了然,阅读起来简单快捷,做题的准确率也相对较高。因此这类文章是必需要先看题目再回到原文找答案的。
――说明文一般是对一种植物动物科技或产品等的说明,这类文章通俗易懂,找到说明对象内容方法和说明顺序,文章的脉络也就把握住了。
――科普文章相对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通常会有大量生词,但是人名,科研机构名称等都可忽略不用翻译,问题中会有某一科学家或是机构的看法,研究成果的相关选题,只需在原文中找到这个科学家或名人的名字再看一下引号里面说话的内容也就是答案即可。
――议论文的难度仅次于广告。文体决定了它的结构,文题决定了它的内容。阅读时要从它的论点论证论据三个方面入手。这类问题也可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的。因此要采取先阅读后查读的方法,这样准确度更高。
其次,对不同的类型题目采取不同的答题策略
阅读理解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事实细节题。提问方式一般有: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___.
In the passage, the author states that____.
The writer mentions all of the items listed below Except that __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s correct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这类问题的答案几乎都能在原文中找到,只需要一点时间去查找和核对。
2.推论题。
The author implies (suggests) that____.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
It may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
The passage suggest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The author may agree with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hat does the passage say about?
这类题目虽然不是原文原句,但基本是在原文中若隐若现的间接的体现,仅是出题人对原句稍作修改,只要原句大概意思读懂了,照作者的思路顺理成章的推理就可以了。
3.拟定标题
Which do you think can be the best title/topic of this passage?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The central/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___?
The passage is concerned primarily about__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n best summarize/ sum up /expressed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善用寻读法,找准主题句是做这类题的关键。主题句大多出现在句首或段首当然也有少数情况出现在句尾或段中。方法:一是总结。但标题内容不可过大或过小或过于偏激片面。二是排除法逐一筛选,确定答案。
4.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题
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author seems to think that____
The writer is trying to present a point of view in__-
The purpose of the article is to ____/ The message is meant to____?
作者的观点一般不会在文章中以“我认为”“我赞同”“我反对”的形式出现,所以同学们要学会从文中不显眼的地方找到关键词。比如,作者在写景时用上感情形容词,叙事时用的关键副词等这些恰好透露了作者的观点。
其他的方法还有可以根据主题判断写作目的;可利用词汇情感色彩来判断作者的态度倾向.;把繁杂的句子简单化,只看对答题有用的信息去掉多余的无用的句子,等等。总之,只要同学们多加练习,在掌握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遵循答题技巧就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婧:高考英语卷阅读理解试题特征与走向分布[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张云:新高考下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5期
传统高中历史教学的模式是史实加结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大多是所谓的历史定论。其中一些概念化、教条化、成人化的历史定论,让涉世未深、缺乏生活积累和社会阅历的中学生无法理解,影响其学习兴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成教学目标,充分重视和运用文物这个“利器”,应该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一、文物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文物是历史的物证,它对中学历史教学有五个方面的价值。
1. 增加了学生历史观察和想象的素材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文物能给人以立体感,可供直接观察,加强形象思维,借以想象古代人生产、生活、战斗的情景。如历代的食器、酒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到底什么样子?要真正弄清这些古器物,就需要细致地观察相应的实物。例如,在讲“西周礼乐制度”时,学生对古代人的乐器往往印象模糊,对该制度的印象不深。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及其出土的编磬、鼓、瑟、笙、排箫、竹笛等乐器,展示了殷墟墓葬中大量的“人牲”陪葬现象,让学生加深了对商代的礼乐制和奴隶制度的理解;而展示秦陵出土的大量兵马俑,让学生对秦王扫“六合”的威严军阵印象深刻,有效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又如,历史教科书上的彩色插图“飞天”,取材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国外也有“飞天”,但伊朗科塔依布石室门上的“浮雕飞天”和阿富汗的“巴米扬飞天”背部都长着翅膀,而中国敦煌的“飞天”与之不同,用几根临风飞舞的彩带和婀娜多姿的飘逸体态,呈现了“飞天”的神采,代表着中国古代高超的绘画技艺。这些内容,即使教师讲解的语言再形象、生动,如不让学生看实物或实物图,难以让学生体悟其精妙,形成深刻印象。文物于历史教学的价值显现无遗。
2. 告诉学生一个更加真实的历史
由于种种原因,文献上记载的错漏之处并不鲜见,而新的文物史料能纠正其中一些错漏。例如,历史上孙膑打败庞涓,《史记》记载时间是公元前341年,地点是马陵。而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孙膑兵法·擒庞涓》竹简,明确记载为发生在公元前353年的桂陵;庞涓也非自杀,而是被活捉。最终解决了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有无《孙膑兵法》一书之谜。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中就提到了《孙膑兵法》以及著名的桂陵、马陵之战,充分说明了文物在纠正文献记载的错漏中的重大作用:告诉学生一个更加真实的历史。
3. 及时更新了历史教学的内容
例如,对山顶洞文化,过去科学工作者进行碳14断代后,得出距今18865±420年的结论。所以,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一直把山顶洞人的生活年代定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 20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大学陈铁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袁振新和英国牛津大学海吉斯三位人类学家,利用牛津大学的加速器质谱碳14测定山顶洞文化的年代为距今2.7万年至3.4万年左右。在2007年以前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所介绍的山顶洞人生活时代一直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直到2007年后才把山顶洞人的生活时代更改为距今约3万年。在教材没有更改前,笔者就曾在一本考古杂志上见过相关资料,觉得中学历史教学理应及时反映这项考古研究新成果,立即在相关教学中把这一考古新成果告诉学生,让学生在了解历史新知识的同时,也懂得了文物的不断发现充实了历史知识的道理。为避免过于专业化带来的理解难度,适合初中生的学习实际,笔者当时取了个间值,将山顶洞人的年代定为“距今约3万年”,这一数据与2007年后的教材变更又不谋而合。
4. 弥补了有关历史教学文字记载上的不足
一些历史内容的文字记载往往不齐全,甚至根本没有文字,只能靠文物来弥补。例如,由于原始社会还没有文字,要想弄清那段历史,靠的主要是考古材料,即根据“劳动资料的遗骸”“来判断已经灭亡的古代社会经济形态”,是靠着“北京人”、元谋人、蓝田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一大批遗址的相继发掘,才揭开了古代中国特别是史前时期古代文化的面纱。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所叙述的原始社会的历史,都是根据考古材料的研究成果编写而成的。又如,关于汉代皇帝和高等贵族的葬服“玉衣”,虽然在《后汉书·礼仪志》等古籍中有记载,但具体形态和制作方法一直不详。后来靠着在发掘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中首次发现的完整的“金缕玉衣”,“玉衣”之谜才真正被揭开。
5. 达成了学生文物保护意识的教育
由于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有些还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如阿富汗的巴米扬巨佛,它历尽沧桑,躲过了多少人间天灾人祸的劫难,却在文明日益昌盛的今天,被的大炮、火箭轰击得粉身碎骨,不复存在,这是全人类的巨大损失。由于利欲熏心,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珍贵文物被盗被毁事件屡屡发生,令人痛心疾首。许多文物由于年代久远、保存条件恶劣,已经残破不堪,它们在学生的眼里,不免被看成废铜烂铁。所以,利用文物进行历史教学,一定要说明文物的价值,进行文物知识和保护文物的教育,让我们的下一代愿意亲近文物、爱护文物,关注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热心有关文物保护的公益活动,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意识,从而达成文物保护的教育。
二、文物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如果单靠教师口头描述,未免给人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之感;若有实物作证,则能大大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具体感和真实感。由于文物的收集、保存存在诸多困难,中学历史教学要在课堂上直接引用文物实物并非易事。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如下一些方法,效果较好。
1. 展示距今较近的小文物、类似物品或复制品
课堂上直接展示一些距离现在时间较近的小件文物、类似物品或复制品,如明清或近代的劳动工具、服饰、家具、瓷器、明器、古钱币、旧邮票、旧书刊等。只要教师平时留心,还是不难办到的。笔者就经常去逛古玩市场,收集了一些诸如唐朝的开元通宝、清代的康熙通宝等铜钱、近代的“袁大头”以及古代的服饰、家具等。这些文物拿到课堂上展示时,要介绍文物的名称、所处的年代、出土的时间和地点,并尽可能说明文物的用途、制作方法及它们在当时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等文史价值。例如,笔者在讲“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时,鉴于城市学生对农业生产工具比较陌生的现状,把镰刀、锄头、铁锹、犁等一些现今农业生产工具拿到课堂上展示,由于具有类似性,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犁的展示,使学生形象地了解了唐代曲辕犁的结构及它轻便灵活的原因。又如,在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中的瓷器制造业时,笔者将家里的一些现代白瓷、景德镇瓷器及青花瓷拿到课堂上展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除了展示文物外,对中学历史教材中涉及的许多古今中外历史文物和古迹,教师如果能仿制后运用,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我们可以制作万里长城、北京故宫等模型,再结合相关影视画面,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宫廷或民间的建筑艺术,激发其求知欲。沈阳铁路局锦州铁路三中的历史教师岳志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仿制文物作教具之用,十几年间仿制了400多套、1000多件“文物”,浓缩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他的历史教室因此成为国内唯一的物证法历史教室。我们应该以岳老师为榜样,多在历史教学仿制教具上下功夫。
2.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历史古迹遍布各地。我国又是一个有重“史”传统的国家,各省、市、县大多有综合性历史博物馆或各类纪念馆。作为文化名城,杭州市的文物条件更是得天独厚,我们完全有条件带领学生参观相关的文物古迹、历史博物馆以及各类纪念馆等,启迪学生结合学习内容收集材料、探索发现。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等良好习惯,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能力。同时,也有益于增强学生对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认同,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建设家乡的强烈愿望。
笔者在讲“农牧文化的交融”提到精忠报国的岳飞时,就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参观“岳庙”。一次,笔者带九年级毕业生去余姚参观了河姆渡博物馆,回来的路上学生大发感慨,有的说历史原来距离自己并不遥远,就在身边;有的说这么重大的历史就发生在浙江,真让我们自豪!
3. 引用文物上的文字材料
许多的文物上附有文字,如殷代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更不用说竹木简、封泥印玺、帛书、碑石、墓志、古籍一类的出土文物了。这类文物上的文字材料,单独看似乎与文献资料一样,其实不然。文物上的文字是当时古人留下的手迹,一般被公认为是最可靠的第一手史料,其价值远胜于一般文献。笔者在讲到“唐蕃和同为一家”时,就引用了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上的碑文,形象地说明唐政府与吐蕃“和同为一家”的“舅甥”情谊,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4. 运用出版物中的文物图像
文物图像包括文物的照片、拓片、临摹等,它们都有实物依据,真实可靠。现在的历史教材图文并茂,每册有彩色、黑白图230多幅左右,其中相当数量属文物图。此外,还有出版的专业文物图册以及专为历史教学出版的文物挂图等,涉及遗址、墓葬、建筑、石刻、农业、纺织、冶金、陶瓷、货币、书法、绘画、体育、文娱等各个方面,是漫长历史留下的足迹,能填补文字失载的空白,纠正史籍的谬误。同时,这些古人留下的精致的艺术珍品,也能让学生在美的熏陶和遐想中接受知识、牢固记忆,更能提升思维、激发灵感,培养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
由于历史图像众多,使用时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有说服力的,以使佐证更加有效。例如,在讲商周奴隶制时,笔者先让学生看图——《商朝带枷的奴隶俑》《河南安阳武官村商王大墓》,再阐述“在一件青铜器上,记载着一个奴隶主向另一个奴隶主买来的五名奴隶,代价是一匹马加一束丝”的道理,学生就轻松地理解了阶级、国家、压迫的含义。
5. 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课件下载┆教学论文┆实用文档┆个人简历┆论文中心┆演讲稿┆考试相关┆党团社会┆职场技巧┆作文园地┆法律文书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文书->语文论文->教学内容退出登录用户管理
赞助商
栏目导航
·语文论文·数学论文
·英语论文·政治论文
·物理论文·化学论文
·历史论文·地理论文
·生物论文·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体育论文
·信息论文·德育论文
·教育法规·课程改革
·家长频道·教育管理
·教程指导·班主任论文
·教育综合
最新推荐
·用反证法解遗传题的几点
·愉快教学法初探_生物论文
·注重初中生物教学,提高
·转基因动物制造的药品被
·转基因羊的诞生_生物论文
·关于新世纪中学生物课程
·关于新编高中生物必修教
·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吗?
·转基因动物_生物论文
·课件制作技巧略谈_生物论
·CAI课件的编制原则_生物
·“根的形态”一节中多媒
热门文章
·大气温室效应和全球
·保护生物多样性_生物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
·浅谈纳米技术_物理论
·转基因动物_生物论文
·动植物基因工程介绍
·数学家名中英文对照
·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
·[图文]小学音乐课改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
相关文章
·强化学生美育教育发
·强化学生美育教育,
·中小学创新教育及其
·发挥地理优势渗透美
·通过中学化学教学渗
·[图文]中学物理教育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美
·中学外语课堂教学中
·数学新教材中美育因
·把握数学美的特征发
美育的意义及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_语文论文
作者:佚名来源:不详时间:2006-12-1222:46:28人:yujklj68kfg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作者]李丽
[内容]
一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审美意识的教育。
中学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其中美育是这个整体的重要组成部份。然而,普遍的情形却是许多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轻视甚至排斥美育,其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二:或认为无须美育而人自能审美,或认为审美无关宏旨,因而美育无甚意义。这种看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因此,有必要对美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加以讨论。
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还是艺术的客观事物,只要具有美的属性,都可以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但是,人们并非天然地就能进行审美,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1)]客观存在的美,先天健全的器官,只是审美的客观条件和素质基础,主体不具备审美意识,审美仍无法进行。审美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在生理心理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审美教育并在审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审美教育和审美实践的产物。由审美教育和审美实践培育形成“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2)]客观美才能成为审美反映的对象,主客体之间才能构成审美关系。概而言之:人们要进行审美活动,必须具备审美意识,要具备审美意识,美育是必不可少的。
更深入地看,美育的必要性、重要性仍在于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人认识与改造世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审美意识是审美掌握世界的方式的心理根源。客观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其属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类要掌握客观世界(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须相应地拥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方式。审美方式就正是人类掌握客观世界的诸种方式之一。它能使人“按照美的规律”[(3)]去认识、改造世界,而只有充分拥有和运用包括审美方式在内的多种方式,才能使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亦即恩格斯所说的“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4)]总之,无论是从掌握世界的角度还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而言,审美掌握方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既然如此,作为形成人的审美意识的必要条件的美育,当然就绝不应轻忽而应予以高度重视。
美育之重要,还在于它对其它各种教育活动(尤其是德育、智育)有着促进作用。在这里,只侧重谈谈它对德育、智育的促进。
美育的内容是培养审美意识(美的观念),德育的内容是培养道德意识(善的观念),智育的内容是培育科学意识(真的观念),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科学意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美育能够对德育、智育产生促进作用。
审美意识中渗透着科学意识。科学意识是求真:以概括、理知的形式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审美意识是求美:以感性直观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美的属性。二者是相互区别、相对独立的;但是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着的,求美的审美意识必然是以对真的认识和把握为基础的。从最一般的如形色声动静等观念到人事景物情等理解,都是人们对事物的概括和理知的认识、把握,离开这种认识、把握,客观事物对于主体根本无美可言。我们对高山、大海的审美反映,就绝不只是单纯的感官愉悦,而是渗透着一定的理性因素、具有对“真”的认识的性质的。特别是对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反映,更有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的重要因素,如对,对《红楼梦》的审美反映,其中必包含有对特定社会历史本质规律的认识、了解,如果对此无科学的认识、把握,断不能对它们的重大审美意义产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和深刻的审美理解。
审美意识中积淀着道德意识。当人在实践中掌握了客观世界规律(真),并运用于实践中时,便产生了道德意识(它是人对客观现实、实践活动是否合乎主观目的、需要的反映、认识,是一种社会功利观念),其后,才从中孕育出审美意识。因而,审美意识在产生之初是等同于道德意识的,客观事物的目的性就是善,也就是美。但是,审美意识一旦产生,就开始逐渐从道德意识中分化出来,相对独立地发展,以自己独特的似乎无功利的形式反作用于客观实践,可以“不顾任何实用的考虑而喜爱美的东西”。[(5)]然而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与之根本无关甚或相反的东西,不可能被感受为美;所以,分化独立出来以后的审美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尽管可以不与个人当前的实用功利发生直接的联系,在根底里却仍然包含着社会功的利性质,潜隐着比个人直接功利目的远为深广的社会功利目的、需要。总之,相对独立的审美意识虽不等于道德意识,却必然包含着道德意识,只不过它有道德意识的内容和效能,是体现、实现于比较曲折间接的形式里而已。
审美意识中含有科学认识因素和伦理功能性质,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的同时,当然就能间接地使人也得到一定的科学意识、道德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可见美育确实是不可缺少不容轻视的一种教育。
二
美育之必要、重要已毋庸置疑,问题的讨论便推进到:中学教育中如何实现美育?总的说来,美育应该且可以广泛地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乃至行政管理工作中,从而得到某种程度某些方面的体现。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现行的《全日制中学语文大纲》就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目的应包括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但认识仅止于此,无以理解它为何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要对此有透彻的理解、认识,必须对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对语文教学实施、贯穿、强化美育的必然性、必要性、可行性,予以探讨。
1.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贯穿美育,美育通过语文教学得以实现。
意识是存在的产物。没有审美对象的存在,绝无审美意识的产生。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唤醒人的音乐感觉”,[(6)]“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7)]培养审美意识的美育之实施、实现必须以审美对象为先决条件。而正是在这里,语文教学显示了实施美育的优越条件,为美育提供着坚实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文学性。文学性既是语文教育的特征之一,又是语文教育的巨大优势。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80%的课文是中外文学名作佳作。文学是艺术美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集中反映和形象表现。因此,文学正是绝佳的审美对象。其它非文学的议论文、说明文等,也都有一定的典范性,在思想内容、结构、手法、语言上有着美的品质,不失为审美的对象。由此可见,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美的结晶,为美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同时,既然语文教材以美为其本质属性之一,因而语文教学就必须贯穿着美育。必须从审美入手,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作出审美感知,进而作出审美的判断和评析,否则,学生一开始就会被阻隔于艺术形象之外,进入不了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当然也就不能体察作品意蕴和艺术特点,即使是进行主题分析归纳也很难,因为作品的主题是潜藏于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之中的。不作审美启发引导,只作理论性分析,只能是对完整的语文教学的粗暴,至多只能完成一些知识性教学任务,其主题归纳、形象分析、特色指点等都必是隔靴搔痒、抽象空洞、硬性外加的东西,无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文学感染、思想熏陶的功能。
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质的统一性,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乃是势之必然。
2.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优选途径。美育具有多端性,可以选择多种入手处进行美育。引导学生接触多彩多姿的大自然,使学生从大自然中获得美的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接触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使学生从社会美中去辨别善恶美丑,塑造美的心灵,都是美育的途径。但是,艺术美可以使学生集中地感知美、理解美、体验美,受到美的教育。在谈到社会生活美和文学艺术美时曾指出:“因为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8)]正因为如此,从艺术美入手去进行美育就能实施更高层次的美育,更有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在中学美育中,艺术美则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艺术学科的教学则是实施美育的便捷的途径。其中,语文教学以其课时多、内容广博的特点,自然地应成为实施美育的最佳手段和途径。
3.中学美育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能的重要渠道。中学教学的特殊性,中学生年龄、阅历、知识、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中学不宜开设专门的美学理论课(即使是大学,也都是在较高年级才开设美学课程),中学美育的主要任务便只能交给艺术类学科去完成。音乐与美术当然是美育的基础课,且相当专业化,但是,这两门课程的学时实在太少(大多数高中取消了这两门课程),实难起到完成中学美育任务的主要作用。而语文是学生的主课,是学生接触量最多的学科(其学时占中学全部学科总数的30%),且其内容又集中了深广的美。语文教学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切实而又有效地实施美育。
凡此种种,已足以证明: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语文教学是中学美育的重要途径。
三
语文教学中的美是丰富的,进行审美教育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根据语文科的特殊性和语文美育的实践经验,可侧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去进行美育。
摘 要:“语块”概念由英语和英语教学引进,语块在对外汉语教学实施中的可操作性强。本文举例探讨对外汉语教材语块意识的体现,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运用语块理论。
关键词 :语块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
一、语块定义与分类
语块理论是由Nattinger和DeCarrico在20世纪90年代初基于英语和英语教学提出的,最早由我国英语教学界从国外引进,继而扩展到汉语和汉语教学领域。关于“语块”的定义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目前多采用Wray的观点,Wray指出语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序列,整体储存在记忆中,使用时整体提取,是一种预制的语言单位。
周健(20 07)把汉语语块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词语组合搭配语块,如“尽了—最大的努力”“端正—态度”等;第二类是习用短语,包括习惯用语、熟语等,含固定形式和半固定形式,还可以包括常用的短句,如 “大错特错”“远亲不如近邻”“不管三七二十一”等等;第三类是句子中连接成分等类固定结构,如复句的关联词“不但…… 而且……”“除非…… 否则……”“既……又……”等。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如何让学生写作时有话可写、有话能写、写得地道是对外汉语写作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周健(2005)认为语块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有助于生成地道的表达,形成汉语语感;另一方面是有助于克服中介语及词汇搭配错误,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语用水平。由此可见,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利用价值,因此,可以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尝试采用此理论。本文主要举例探讨对外汉语写作教材对语块意识的体现,以及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汉语教师怎样有意识地采用语块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
二、对外汉语写作教材语块意识的体现
教材是“三教”之一,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写作教材主要由范文和习作两大部分构成,相应地写作教学过程一般以讲解范文为主,加上适当练习,再由学生完成习作,教师讲评。因笔者对《发展汉语—高级写作》和《体验汉语写作教程》这两个系列的写作教材较为熟悉,故以这两本教材为例。《体验汉语写作教程》注重写作的过程性、合作性,突出词汇和语言形式。在词汇和语言形式部分,《体验汉语写作教程》已经体现了语块意识。《发展汉语—高级写作》还是包括范文、练习和习作三大块,在练习部分对语块也有所体现,范文中是否存在有价值的语块需要教学者去发掘。
《体验汉语写作教程》(中级2)第二课《朋友》的学习目标为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人。在写作准备部分教材列出与品质和特点相关的表达:漂亮、浪漫、诚实、勤劳、兴趣广泛、乐观、体贴、幽默、关心人、有责任心、温柔、善良、真诚、忠实。“兴趣广泛”“有责任心”“关心人”可以看作词语搭配组合语块,是较常使用的表达,学生可以直接习得整体意义,在介绍人时直接使用,并且“有责任心”可以扩展为“有耐心”“有好奇心”等。第六课《他们为什么不吃早餐》列出词语:难受、埋怨、顾不上、来不及、梳洗、穿戴、处理、熬夜、开夜车、估计、胃、闹钟、便条,“顾不上、来不及”是固定形式,“开夜车”是习语,这些都在周健区分的三大类汉语语块之中。
除了词语搭配组合语块, 《体验汉语写作教程》(中级2)还编排了句子中连接成分等类固定结构,在每一课中都列举了相关的关联词或常用句式。第三课《动物》中列举了条件复句关联词语“只有……才……”“只要……就……”“不管……都/总……”和“无论……都/也……”;第七课《各有利弊》学习用对比和比较的方式表达观点和看法,语言形式部分列出了表示比较的常用句型如“……和……没什么差别/没什么不同”“……不如……”“和/跟/与……比/比较/相比……”等等。
《发展汉语—高级写作》在练习部分对语块也有所体现,如《发展汉语—高级写作2》第13课《电影与影评》练习4要求学生改写和试写“先……,又……,最后……”“以……为……,反映了……”等,它们属于句子中连接成分等类固定结构,是汉语语块的一类。第14课《艺术与歌曲》练习“从那以后”“除此之外”“例如”,属于习用短语语块。第18课《成功与失败》练习列出的是关联词语如“除非……否则……”“只有……才能……”等。《发展汉语》以范文为主,不像《体验汉语写作教程》那样直接列出与话题相关的语块,在练习部分体现的是与篇章结构有关的语块。
《体验汉语写作教程》已经把一些语块直接编排在教材之中,《发展汉语—高级写作》把关联词语和篇章连接成分也放在教材中,尽管目前写作教材并未直接提出语块概念,有些也未将语块提炼出来,但是作为汉语教学者应当注意到这一变化,可尝试将语块教学贯穿于写作教学之中。
三、语块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对于类似《体验汉语写作教程》的写作教材,教学者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中列出的词汇和语块,并利用给定的词汇和语块进行段落写作练习,逐步完成篇章写作,特别是加强学生对语块的掌握,可提高学生作文表达的地道性;对于范文类写作教材,教学者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范文,发掘构句性强、具有固定语用功能的常用语块和与特定话题密切联系的语块,指导学生寻找和提取范文中的语块,整体学习、整体记忆和使用。
以教材《发展汉语—— 高级写作2 》中的《对一个“环保事件”的看法》一课为例,除了练习部分给出的“持……态度、更何况……,与其……不如……”,我们还可以从范文中提取出以下语块:引起-议论、一些人认为……,一些人则认为……,对……持肯定/否定的态度,首先……其次……,这是因为,既然……就……,至于……,不但……也……,实际上,我们看到,老话说。范文中既有词语组合搭配语块,也有习用短语语块,还有句子中连接成分等类固定结构语块,运用我们提取的这些语块,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模仿写作。
对于我们提取出的语块,学生习得之后,在以后其他内容、形式的写作中,都可以直接提取使用。语块“整存整取”,不仅可以增加学生词汇量,也可以使学生的习作结构完整,还能使语言表达地道得体。相比于叙述文,议论文、应用文、说明文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某些语块的重复使用率更高,因此,在这类体裁的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更多地尝试运用语块理论进行教学。
语块具有预制性、整体性,相对而言较为固定,关于在写作教学中运用语块,有人可能提出这样的看法:这会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写作都限于套路之中,无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我们认为这有赖于教学者的引导,在完成基本写作的前提下,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完善,逐步摆脱限制,既而围绕主题自由表达思想。
四、结语
语块作为汉语和汉语教学方面一个较新的概念,定义和分类目前还都没有统一的说法。但语块具有预制性、整体性和易提取性等特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强,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教学者可以有意识地教授语块,引导学生在范文中发现和提取语块,再指导学生运用语块完成写作。对外汉语写作教材也已经对语块意识有所体现,这些需要引起教学者的关注,并在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时有意识地运用语块理论。
参考文献:
[1]钱旭菁.汉语语块研究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尽管界面上已有了关于节目属性的显示,但仍不能显示全面,这时我们可以双击某个频道名称,就会弹出一张更为详尽的节目属性清单(图365),这张清单似曾相识,其实与我们以前介绍过的频道编辑软件非常类似。界面分成三部分,上面是关于节目名称、四切一设置、极化、节目制式、父母锁、喜爱频道、音频的声道属性及12V输出的各项设置,最有特色的是在右上角还用荧光屏的形式显示出节目名称。这个界面上的东西不光是看的,而且都是可以编辑修改的。中间部分是节目的下行频率、符码率、前向纠错、带宽等信息的各项参数,下半部分则是关于节目的各项PID码及ID的,最后一项是服务类型,全部修改后按OK就可以了。
一切修改完毕,就可按带有红色箭头的上传键,SCSI和COM两种方式均可,如果有条件还是优选SCSI方式,将修改后的节目数据上传至接收机上。如果右击频道名称,则会弹出另一个菜单(图366),这个菜单的项目还要多一些:前四个都是相关上传下载数据的,包括COM和SCSI两种形式,如果这两个端口没有连线,则显示是变灰的不可用,只有可靠相连,端口图标才会被激活。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存储、打印、剪切、复制、删除等操作,当然也有编辑数据这一项,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对节目属性的编辑,中间的一项功能对我们来说很有用,即查看节目列表、喜爱节目列好,以及加入喜爱频道,因为这个操作在接收机上进行很麻烦,而在电脑上操作只是动动鼠标而已。
软件的第二个项目就编辑频道(Channel Editor),与上一个界面有所不同(图367),但功能倒是差不多,这里不再多说,不过就这个频道编辑界面要提一下本机的0/12V。很多人关心本机的0/12V信号能否正常使用,其实本人对这个问题也很关注,只是现在几乎没有人在用0/12V双星切换开关,所以就放在后面说了。首先本机在硬件上是具备0/12V的(图368),图中画红线的部分就是0/12V输出,在早期的数字机中0/12V也是一种标配,并且在操作菜单中都有此选项,但在9500S接收机中却没有相关的菜单,即使在升级后的操作菜单中,功能极大丰富的情况下,也没有0/12V的相关选项,不禁令人失望,还是软件开发者有意没有将这项用处不大的功能写进去,则不得而知。
尽管如此,但在多款电脑相关编辑软件中却都有这个选项,现在我们所说的这个软件,以及前面我们提到的软件都有这个项目,都可以随意选择是0V还是12V。既然在本机菜单中没有0/12V选项,我们可以在软件中进行设置(图369),然后再回传至接收机,就应该可以正常使用本机中的0/12V,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将几个在软件已设置好12V开的节目回传至接收机中,当选择至这几个节目时,本机0/12V端口应该有信号输出,但通过多次测试,仍是没有相关的切换电压输出,证明这项功能确实是不可用的,本人手中的几台机器都做了测试,同样是无12V输出,但这仍不排除其它种类机器(9500机器的种很多)0/12V有输出信号的可能性,但也可能本身系统软件就不支持,如此看来,本人前面将0/12V改为视频输出还是物尽其用了。
软件第三项是General Settings(常规设置),共包括Outlook、System、Diseqc、LNB、Input、SCSI、16:9和NTSC等8项。其实只要大家仔细查看一下就会发现,这个项目中的各项设定就是我们操作菜单中的各项设置,只是少了一个节目参数的搜索菜单,如图370就是有关DiSEqC的各项设定,当选中某个小子项目时,右边栏的上半部分就会出现相应的可供选择的项目,下面的大框中就是关于这个大项目的各项说明,不过是用英文来解释的,十分详尽。图371是相关LNB的设置,在这里用数字改变高频头的本振频率,要比在接收中用遥控器来逐项输入要方便多了。还有就是16:9这个选项,在DVB2003版本中根本就没有明确的设置选项,而在这里只是点一下鼠标的问题(图372),另外还有其它多个选项。还有,我们上面提到的0/12V选项,这里更有多个选项(图373),不过这里的选项有些是难以理解的,如C波段的高低、12V的待机状态等,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测试这里的项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下。记住,设置完成后要点上传按钮,上传至数字机中才能生效,只存储在软件中是没有用的。如要查看详细的说明文档,也可以直接去软件文件夹中,有8个RTF文件,可以用WORD打开。
第四项是Receiver+Positione(接收机及位置),其主界面也是分成两部分(图374),即左半部分是相关接收机的,右半部分是相关位置的。我们先看右半部分的“位置”,所谓的“位置”也就是音量调节、节目列表、静音符号及菜单在屏幕上的显示位置,这些我们在机器的操作菜单中都可以调节,不过稍不留神,就会错过最佳期的位置,在这个软件中调节就容易多了,想怎么调就怎么调,甚至于可以调到屏幕外面去,呵呵。看到右面和下边的滑块没有,右边的就是上下调节的,下面的就是左右调节的,即X和Y轴,它们的调节范围分别是2~550、2~480。先选好项目,在去移动位置,到最佳时就可以停下来,非常得简单,还是动动鼠标的问题,效果就出来了(图375)。
左半部分的分项也很详细,但大部分都是有关SCSI的,这里比较有用的是第2项―――升级固件,也就是为数字机更换软件,点击这个按钮,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图376),让我们去选择相关版本的固件文件,选择好文件按打开后,就会出现升级的过程(用红色字体显示在右上角),这与我们以前介绍的完全相同,由于是SCSI连线,速度是很快的,至此我们看到,为这个9500S接收机更换软件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种,很多软件都支持这个过程,可见9500S的设计的确有它的过人之处。点击右下角的按钮,同样可以测试SCSI的传输速度(在其它菜单中也有这个项目),这里显示的结果也不错(图377)。其它几个按钮是有关屏幕画面和遥控部分的,如冻结画面(暂停)、普通模式等,但操作后没看到有什么效果。
DVB2000 Colors(颜色)这一块我们在上篇文章中就已说过了,这里不再重述,下面我们看一下DVB2000 Fonts(字体)部分。DVB2003卫星数字接收机中的字体系统包括3种,即系统字体(SYSFONTS)、VGA字体(VGAFONTS)和图文字体(TTFONTS),这3种字体在Universal_2010软件中分别有3个文件夹。其中SYSFONTS文件夹中存有101种字体,此字体的后缀名为OC1,每种字体的大小均为8K;TTFONTS文件夹中存有6种字体,此字体的后缀名为FOS,每种字体的大小均为4K;VGAFONTS文件夹中存有75种字体,此字体的后缀名为OC2,每种字体的大小均为4K。尽管软件中有如此多的字体,但事实上数字机中仅有一种字体,也就是说这3类字体中,接收机中只能有一种字体存在。事实上,在软件中VGA字体和系统字体都是做为SYSFONTS的,其中OC1是做为第二系统字体出现的,而OC2才是第一系统字体,所以实际上数字机中只有两种字体,即101种字体中的一种系统字体和6种字体中的一种图文字体,也就是说字体文件只占12K的空间!图378所示的是第二系统字体,图379所示的是图文字体,这两种就是9500数字机默认的字体。
理论上,软件中所有的这些字体都可以上传到接收机中,做为菜单和图文显示字体,事实上也是如此,因为无论哪种字体,它都包含有英文26个字母和10个阿拉伯数字,这是在全世界通用的,大部分还都有一些常用的符号,因此显示频道名称时也不会产生乱码,因为卫星上的频道名称绝大多数是英文的。而每种字体理论上包含256个字符(字母和符号),因此软件中所有字体都可以上传至数字机中,菜单都不会显示乱码(英文菜单在任何一款接收机都有),都能正常显示,只不过外观不同而已,字体的不同主要就是表现在形状不同上嘛。还记得我们上篇文章中开机检测画面的字体吧,是不是与你见过的接收机的传统字体都不一样,那就是上传了一种新的字体的结果。
随便翻看了一下系统字体列表,里面竟有几种字体面孔较熟悉,图380列出了三种,俄罗斯、阿拉伯和日本语,101种类中唯独没有汉语,这也不奇怪,因为汉字结构实在太复杂,是方块字,而其它国家的都是一些字母,由字母(假名)组成单词,像英语只要26个字母就足够了,而常用的一级简体中文字库就多达3755个,真是可怕,闪存显然有些不够用的(这也就是有人提倡加闪存看中文图文电视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本机的字符都是点阵显示的,前面板荧光显示屏是5×7的点阵显示,而电视机上OSD屏显则是8×16的,而图文的则是更小的8×10点阵。我们来看一下字体界面的构成:左侧是某种字体具体包含字符一览表,包括系统字体和图文字体两种(图文和系统字体可以随时切换),右侧两栏则是本软件中的字体类型列表,分为第一系统字体和第二系统字体,这可以由下面的两个选项来实现,我们在右侧的字体种类列表中选择一种,如系统的默认的字体HEARST.OC1,它属于第二系统字体,下面会有自动的标识,在左侧栏中就会显示这种字体所包括的所有字符(图381),而你若点选了左侧栏中具体的一个字符,就会在中间的字体信息栏中显示出来,这是一个8×16的点阵,绿色的底格背景,红色的字形,显示的非常清楚,也就是一个放大了的字形查看器。虽然每种字体中,理论上可有256个字符,但一般情况下是排不满的,总有一些空位,当然点这些空位,中间的查看图中是不会有任何显示的。
我们并不是为了查看字形而浪费笔墨,而是有所用途的,这就是在查看点阵中可以对显示的字符任意修改,比如我们可以人为添加或修改成图中的汉字“中”字。点击中间的字形查看器,点一下其中的任一绿方格,就会用红色填充上这个格,再点一下,刚才已有的红色又消失了;如果原来就有文字,则点一下有红色的格子,则就将这个格子擦掉了,再点一下,就又填充上了。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擦除原来的字形,或在原来的空格位置上新添加一个新的字符。其实我们除了26个英文字母(包括大、小写)及10个阿拉伯数字常用外,其它的都可以改成点阵形的汉字显示,如此就可以造出至少180个汉字出来,对于应付常见的频道名称已是足够用了。而对于一些简单笔划的汉字,“书写”起来比较简单,而对于较复杂的字型,如何能正确的输入,在有限的点阵中字型又比较好看,这里还是有一定学问的。比如说图382中的“龙”字,就是一个非对称的字型,一是要找好结构,二是要掌握尺度。汉字写出来好不好看,完全取决于其结构类型是否匀称。点阵字型显示汉字其实是很常见的,如一些公共场合的宣传语,银行、车站等显示的滚动信息等,不过它们的点阵较多(16×16的点阵),而且都是远看,看上去还是很耐看的,另外它们输入的都是一些标准字型。而我们这里本身点阵数目有限,而且是自己造字,所以一定要在字型上下功夫,才能让显示出来的字型美观。不要用满所有的点阵,如果用足了、占满了,出来的字型就是细长的,不好看,让它略见长方即可,如上两个图中的汉字。另外为了加快速度,可以采用拖动的办法,即只要是连续的笔划,都可以直接按住鼠标键直接拖动,而不必一个一个格的去点击,写完后尽量从远处去观察,不满意的话还可以擦掉重写。
每写完一个字,认为满意后就可以存起来,也就是点字体列表下面红色的对号勾,此时由原来的红色变为灰色即可(平时这个对勾也是灰色的,只有字体查看器中有字显示时,此勾才可用),而你刚才造出的汉字也会自动出现在左侧的字型库中。此时它已经成为这种字体中的一部分了,如果选中它,同样会显示在中间的字型查看器中,同样可以再次对其进行修改,记住修改后还要再保存一次。当所有的汉字造完后,就可以上传至数字机中,方法也很简单,看到右侧字体列表框下面的两个红色箭头按钮了吗,它就是上传按钮,我们前面也用到过,一个是串口方式的,一个SCSI方式的,随便你用哪个了,点一下它,刚才你自己造成的字库就会上传到数字机中了,此时软件界面上有进度条显示,接收机上也会有显示,传送完毕后接收机会自动重启的。这里有一点还是要提醒的,就是如果你用串口方式,串口连接线一定要用交叉形式,也就是2-3、3-2、5-5那种,而不是给机器升级用的那种9针线,另外就是软件和机器都要设成相同的传输速率,一般都设成38400,这样上传下载才能顺畅无阻。
我们造出的这些汉字有什么用呢?主要是用来修改节目名称。用翻页键调出频道列表,用翻页键和移动键选择所要更改名称的频道,按I键调出编辑框(图383),用左右移动键选择更改的位置,再用上下移动键来选择更改名称的字母,当然我们手写形成的汉字也在其中,编辑完成后按OK键退出,回到节目列表状态,再按OK键,此时出现屏幕出现图384所示的确定菜单,按+ 键完成存储(图385),若按TV键则取消刚才的更改而退出。
更改成汉字的节目名称,看上去就亲切多了,尽管它的点阵数少了些,但毕竟是汉字,而且完美地显示出来了。它不仅可以在节目列表中显示(图386),就是在每次更换频道时,也可以在下面的信息条中显示(图387),但它并不能在接收机前面板的荧光屏中显示,因为它的点阵数还是太少了。另外一个原因可能还是不匹配。图388示出了更改字体及背景颜色的一个截图,供大家参考。本来这个软件是为我们提供其它字体更换的,正是由于点阵字的缘故,我们可以修改成相应的点阵汉字,为接收机增加了一些光彩,使我们多了一个可把玩的空间。实际上,修改汉字用的字体并不局限于原接收机中系统默认的一种字体,理论上哪种字体都可以(不能是图文中的字体,一是点阵更小,二是它只能在图文状态下显示,根本没有办法看清,也不可能调出来修改节目名称),具体选用什么字体,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爱好了。更改后的节目不能再重新搜索,否则节目名称又会回到原来的英文状态,这与以前普遍流行的数字机中节目名称汉化的道理是一样的。若要真正实现汉字显示,必须植入中文字库,而这又是不太现实的想法。
我们来看一下本软件中菜单栏中包含哪些项目,文件菜单下含有对SCSI口及COM的设置,存储、最小化及退出几个按钮,并同时示出了相应的快捷键(图389)。SCSI菜单下的项目较集中,重新搜索SCSI总线变灰不可用(图390),一般地都是在电脑开机或软件刚运行时就已搜索完成了,下面仍有SCSI测速这一项,下面还有CAM(模块)的信息显示,添加EPG数据等,后面的两个按钮都是将相关数据存储至接收机的选项。帮助菜单下则是关于本软件的信息显示,开机时显示的也是这个动物(图391),只是想尽办法也抓不下来这个图片,另外大家可以看到本软件的应用范围:在WIN95/98/NT/2000下均可使用,显然在XP下是不能用的,提示的非常明确,还有就是SCSI程序的问题,也是说在WIN2000下的驱动,并没有说在XP下使用,类似的情况很多,如ProgDVB软件,就有Full installer of ProgDVB (for Windows 2000/XP)的说法,同样也有update for Windows 98/ME之类的补丁文件,就有如同一块显卡,在不同操作系统下有不同的驱动一样,是不能通用的。一般地说:能应用在WIN98下都能用在WINME下;能在WIN2K下使用,则WINXP下也可以应用,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这里不再多说。在帮助菜单下当然要有帮助文件,打开后的帮助文件如图392所示,也可以直接打开在文件夹中带问号的Universal,这是一份非常详尽的帮助文件,只可惜全是英文的,以前我们就说过,大家遇到问题应善于使用帮助文件。
在菜单栏的最后一项是插件列表(图393),上面罗列了6个插件,也就是说这6个都是单独可以应用的程序,只有系统信息这一项不是与SCSI相关的东西,其它几项都是与SCSI有关的。如果你电脑中没有SCSI卡,当然这几项就不可能正常使用,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上面的截图中有些就是缺少几个项目的,或者有此项目是变灰不可用的,图394就是第一个头骨图标程度打开的图示,导入的一些接收机中的频道信息。另一个程序在这里反而没有被列出,那就是遥控器图标,它在WINME和WIN98下都可以打开,但却是两个不同的界面,图395是WIN98下的界面,也是频道导入后的列表,而在WINME下是一个遥控器,类似遥控对码的一个工具,由于时间关系没有仔细研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琢磨一下。小天线的图标是时间同步器,也就是接收机的时间与电脑时间同步,小飞机的图标大家已见过了,就是录像程序,前面我们早就说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