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时间:2022-02-14 11:07:52

导语:在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第1篇

近日,中心按照公司党委晋昆烟党〔2012〕4号文件要求,组织各部门进行了深刻的领会、学习,期间我认真研读了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同志在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上的讲话和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三个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活动的通知》,对“三个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有了深入了解。

“三个核心价值观”是在全市人民中倡导和践行“包容、尚德、崇法、诚信、卓越”的城市核心价值观;在公务员队伍中开展“忠诚、为民、务实、卓越、廉洁”的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践行“公、廉、严、能、信”的核心价值观。

其实,太原市委提倡的“三个核心价值观”与我们提倡的烟草行业的核心价值观“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烟草行业的具体体现。“两个至上”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是烟草企业管理上水平的基础,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不可置否的客观事实。核心价值观制度化与企业管理上水平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两个至上”的制度化,是企业管理的方向指南,只有制度的具体执行,才能保证“两个至上”精神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使企业管理紧紧围绕核心价值观展开。有体现核心价值观的企业管理活动,势必会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转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企业管理坚持高举“两个至上”的旗帜,把“两个至上”作为衡量烟草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标准,企业管理的境界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管理的水平自然会在执行“两个至上”核心价值观制度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各级烟草企业,一定要注意下功夫抓好“两个至上”核心价值观制度化的建设工作,把核心价值观的宣贯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制度的执行,使烟草行业“两个至上”核心价值观成为统领企业管理各个领域和层面的灵魂。懂得和学会这一策略和方法,企业管理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激发巨大的创新活力,实现新的跨越式进步。

我作为营销中心品牌管理部的一员、一名党员,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活动过程的具体工作入手,解决实践活动的实际问题。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自修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中心的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第2篇

同时更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生活中、在课堂上应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一、从自身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育人先育师”。

师之德乃教之魂,教师的师德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思想政治教师更应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我们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让学生感觉老师都不信,都做不到,那作为老师的我们又怎么能要求学生做到呢?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落实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和科学文化修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同时,更要从我们的生活中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xx七中的周老师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对自己的工作要有热情,在课堂上要有激情,要认真上好每节课,用真诚对待自己的每一位学生,不断提升自己教书育人的水平。

二、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

黄老师在报告中提到,要“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今的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多元化的文化,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很多学生迷失了自我,整天坐在教室,却不知道为何而来,为什么要读书,没有理想,没有追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立足当今社会现实,要符合当今学生的时代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要帮助、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让学生明白,理想不是空想。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学生。

三、让思想政治课堂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第3篇

关键词:知识沟;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中,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影响重大。论文作者以“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编制了调查问卷,调查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信息收集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以及访谈法,抽取广东10余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学生进行调查,涉及高校各个层次的在校学生,以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用新媒体的类型、对新媒体的关注使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了解的途径等内容为问卷指标,旨在了解高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类型,新媒体是否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知识沟”效应。本次问卷发放是以网络问卷形式,样本为随机抽样组成,共发出1464份问卷,其中回收1464份,有效问卷1461份。本次研究分析查阅相关传播学理论文献及结合实证,并采用SPSS13.0对问卷进行频数和交叉分析。

一、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知识沟”现象产生的主要媒介

1.新媒体时代“知识沟”理论发展到“数字鸿沟”理论

“知识沟”理论由美国学者蒂奇纳(P.Tichenor)、多诺霍(G.Donohue)和奥里恩(C.Olien)在1970年发表的《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一文中被首次提出的。“知识沟”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主要观点是: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获得的媒介知识的速度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对媒介大量报道的知识的获取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速度快,而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呈扩大的趋势。[1]日本学者儿岛和人认为,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知识沟”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不仅表现在于贫富阶层,而且广泛表现在于性别、年龄、职业、行业、群体、地区、民族、国家和文化之间。信息化时代“知识沟”理论发展到“数字鸿沟”理论,其主要观点是,由互联网的接入差异可预测人们政治知识的获取;由人们对互联网上政治信息的使用可预测其政治知识的获取;互联网使用比互联网接入能更佳预测人们政治知识的获取。因此,在各种影响“知识沟”的因素之中,新媒体技术成为一个显著影响和型塑“知识沟”的变量。新媒体从20世纪90年端于网络媒体发展到目前,形态日渐增加,而源自于技术语的“新媒体”这一名称已被中国社会大众广泛接受,已经成为一个蕴涵着社会文化传播与交流、社会群体心理、社会群体生存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等多种复杂语境的高频率用词。“新媒体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不断催生的传播形态向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融合化发展,对人类文明、人的社会生活及人的感知、改造世界的方式等各方面的影响必将越来越深刻而广泛,使人类无限接近了自己对于传播的梦想,也改变着社会交往方式和途径,并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2]

2.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导致了“知识沟”效应产生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传统媒体如书籍、期刊、报纸,广播等已慢慢远离他们的生活,他们成了网络和手机在内的新媒体的最先体验者和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微信、微博、QQ吸引着大学生的眼球,不断刺激着大学生的兴奋点。2015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现有网民6.68亿,手机网民5.94亿,超过九成网民使用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超过三成使用微博。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和国家公共研究院联合的《2014“媒介・消费”中国青年调研报告》显示,20-30岁年龄阶段的青年上网率高达90%,其中,大学生占青少年上网群体15%左右。由于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与新媒体的技术要求相符,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几乎是每个大学生必备装备,各种智能终端应用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用户足不出户实现各种需求,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大学生打开了求知的新大门,成为获取知识、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文化价值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大学生在获得跟世界同时发展和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空间的同时,其思想观念、知识获取、价值取向、人际交往和行为方式等,也深深地被烙上新媒体的痕迹。由于大学生对新媒体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刚开始运用新媒体的时候只是为了兴趣和爱好,追求时尚或者阅读需要,搜索需要的资料,关注喜爱的新闻。但方便、快捷、有趣、全面的优势深深吸引了他们,使很多大学生无法自拔,容易滋生依赖心理,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大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网络搜索引擎,不管是在休息、吃饭、课上课下、乘车,手机等移动媒体几乎不离身,随时随地刷新网络信息,习惯了从新媒体平台获取各种便利信息和新鲜资讯。在信息来源方面,从图1可以看出,86.83 % 的大学生通过新媒体中的微博、贴吧、微信朋友圈等了解时事热点和社会舆论态势等信息,这一比例是大学生第二大信息获取渠道电视的1.983倍,而同为新媒体的门户网站和手机报则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第三、第四大渠道,分别占33.63 % 和32.4 %。进一步分析可知,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的频数是以电视、广播、报刊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2.225倍,并且占总频数的67.81%。大学生在各种新媒体平台更容易获得各种新鲜资讯,获取解决问题的参考方案更自由、更容易满足各种个性化需求。由此可见,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时间长,几乎取代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成为他们与外界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从微博到微信到直播,新媒体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每一种新媒体的更迭都在改变着大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的方式。新媒体的深度卷入成为大学生“知识沟”现象产生的技术条件。由于不同层次大学生所受教育程度、知识储备、社会交往、对信息的选择、接受、理解和记忆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知识沟”效应将会有日益拉大的趋势。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沟”效应表现

价值观的形成既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是价值主体自我选择的结果。大学生进行价值观选择的过程,就是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必需品,改变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学习观。由于新媒体传播的过程就是大众接受教育的过程,其“去中心化”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当代大学生大量使用社交、视听、娱乐新媒体内容产品。“据调查,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交往平台客户占端占93%、手机音乐客户端占66%、社交网站占64%、主流媒体网站占30%。”[3]这些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内容与传统媒体传播的内容有很大的出入,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和形成。而一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以及一些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一致甚至相左的观点,因为掌握了网络语言的特征,成为“段子高手”。一些“标题党”往往利用大学生的获取信息的习惯,借用一些非理性标题,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在新媒体平台上占据了“话语权”。而大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不断更新的海量信息无限,各种文化观念相互碰撞,难以从多元复杂的信息中获取完整的观点,各种零碎、繁杂信息容易使正处于价值观塑造成型阶段并且具有强烈猎奇心理的大学生产生焦虑,价值判断受影响,导致主流价值观念的偏题而产生多元价值观冲突,使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知识沟”效应。

1.学历层次越高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高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总体是好的。然而,微博、微信的“碎片化”信息,缺少理性思考和深入阐述,冲击着思想尚未成熟、辨别力弱的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上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的认同度是不同的。由图2可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和深入了解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高的是研究生,占14.48%,这一比例是最低的专科生的4.056倍,他们能够准确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能够记住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年级的本科生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和深入了解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在4.29%~7.61%之间,低于研究生,高于专科生的3.57%。占42.85%的专科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听说过或不了解,这一比例是三个层次大学生中最高的;各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听说过或不了解的比例占22.22%~30.53%之间,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一知半解或者不甚了解。这充分说明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接收程度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是存在“知识沟”差异的,学历层次越高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越多。

根据图3看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度也是不一的。42.76%的研究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生、学习、生活“非常有帮助”。只有21.43%的专科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生的这一比例是专科生的1.995倍。与此同时,分别有28.55%的大一学生、28.96%的大二学生、32.86%的大三学生、27.08%的大四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换个角度分析,25%的专科生认为“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比例是研究生的3.623倍。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生中,认为“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学生分别占5.28%、5.29%、8.57%、7.64%。这些数字也说明了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度也是存在差异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学历层次较低的大学生更容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偏激和反感的情绪,也更容易受到一些新媒体中传播负面不真实新闻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度不高,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生、学习、生活没有太多的帮助。

2.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明显高于非党员大学生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大学生中的精英,也是大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学生干部,也是大学生中思想政治觉悟最高的群体。大学生党员大部分都是学生骨干,同时也是在高校中交际范围最广,获得信息最快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多的群体。“知识沟”理论认为这类人群对信息的接收能力普遍较高,而且容易与交际范围小的人群产生越来越大的“知识沟”差距。

分析图4可知,87.01%的大学生党员很了解或基本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在政治面貌为群众的大学生中,很了解或基本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比例为54.01%;在大学生共青团员中,很了解或基本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比例为72.22%。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完全不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政治面貌为群众的大学生,达到10.22%,这一比例是大学生团员的2.081倍,是大学生党员的3.015倍。这充分说明了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收认同问题上,政治觉悟高的党员大学生明显高于非党员大学生。

而分析图5可知,有接近半数(48.59%)的大学生党员认为非常有必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18.25%的政治面貌为群众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比之下,大学生党员的这一比例是非党员大学生的2.662倍。此外,有28.4%的大学生团员认为非常有必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比例是政治面貌为群众的大学生的1.556倍。与此同时,12.41%的群众面貌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比例是大学生团员的2.147倍,是大学生党员的5.491倍。同样明显说明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存在差异。换言之,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与认同度明显高于非党员大学生,政治面貌为群众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新媒体负面信息的影响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怀疑,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中的确因为接受教育程度不同、政治面貌不同而导致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知识沟”效应。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沟”效应产生的原因

1.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获得的教育资源是不均等的

“知识沟”理论认为,人们对信息的选择性和接受和记忆,是态度和受教育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大众媒介研究也发现,人们往往以符号(既有信仰又有价值观)的方式解释和记忆信息,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记忆,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学历层次较高的研究生获得的教育资源越多,接触的知识面越广,他们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较大的阅读量,他们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运用新媒体技术接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强。反之,学历层次越低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能力较低,并且低学历层次的大学生也因知识面的不够宽阔,造成他们可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模糊的感性认识,无法从情感上产生共鸣,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情况。调查结果也表明,在新媒体环境下,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在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上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调查显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低学历层次的大学生更多地把新媒体当成娱乐消遣的工具,如刷朋友圈、翻阅微博、自拍美图、玩游戏、交友聊天、淘宝网购、听音乐、看视频等。

2.不同学历层次大学生在创新性思维上存在差距

创新性思维是指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在陈旧的思维方式基础上,运用跨领域或可行的思维方式对对象进行新的思考,并得出富有创造性的、指导性的意见或具体实施方案。创新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通过调查结果可知,低学历层次大学生在创新性思维上的能力明显落后于高学历层次大学生,尤其落后于以学术研究为主的理工科研究生;通过访谈得知,越低学历层次的大学生更为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与传授,更乐于做一个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更不要说主动通过各类新媒体进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了解,从而容易出现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过于偏激、狭隘等状况。而高年级的大学生对信息理性接收处理的能力明显更强,且通过新媒体等媒介了解国家大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度更高。通过调查得知,高年级的大学生更乐于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探索者转型,更乐于通过自身的求知欲而积极地获取新鲜知识,增强思维联想的主动性和速度。

3.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接受度不同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名副其实的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这些以去中心化、动态化、碎片化、零散化为特征的新兴传播方式、文化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同样的学习环境、同样的新媒体运用背景下,积极要求在思想觉悟上进步的大学生党员更愿意在入党前后通过各种信息资源对党的政策及理论知识的深化学习,思想觉悟及认识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由此加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联结与情感趋同。同时在面对新媒体传播多如牛毛的信息时,思想更为进步的大学生能及时作出准确的反应并在各类信息资源的筛选和分析中不断拓展自身思想进步的空间。

4.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理性认识不同

“知识沟”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众日常行动圈子较大,参与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人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机会。社交活动越活跃,交往的范围越广,获得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大学生党员更为追求个人的进步和服务同学的集体价值,他们很多也是同学中的模范引领榜样和学生干部,人际交际更多,因此通过各种渠道如校园公众号、学生干部微信群等获得信息越多越快,渠道更广。在新媒体时代,当代大学生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信息,此时更为追求思想觉悟进步的大学生,在面对各类诋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谣言时,更具有去伪存真的能力,其辩谣素质与识别和抵制谣言的能力明显高于普通同学。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第4篇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观念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045-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中国的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其别提出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以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可靠的接班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以正确引导的同时,更能够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一、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价值观取向问题

1.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加之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理解深度不够,并不会从综合的角度衡量,而多为单方面接受,就会受到新自由主义的引导下让自己的个性特点得以充分发挥的同时,却没有将自身融入到群体和社会环境中,导致自身独立于社会之外[1]。随着自由主义思想在大学校园中蔓延的范围扩大,就会使得这种思想在大学校园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而对更多的大学生起到了错误引导作用,污染了大学的道德环境。从个人主义的角度出发理解道德评判标准,导致道德评判标准落实到行为中更多地强调主观意识,而客观性缺失。大学生群体中这种观念意识的形成,让大学生过于强调个人利益而无视集体利益,就会引发校园不正之风。这也是当代的大学生前途迷茫的主要原因。

2.当代大学生过于追求效用最大化。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多会力求以最少的成本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是目前的经济运行模式,却对人们的思想以错误的引导,也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学生虽然较少接触社会环境,但是,这种社会思想会通过互联网等途径逐渐地传播到大学校园中,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得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会从功利的角度,以期做事情能够获得最大利益,而对问题的思考缺乏系统性[2]。大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延伸到学习活动中,使大学生更强调学习的实用性,更多地考虑高薪职业,而没有长远地思考自己的未来。

二、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发挥的作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方针。中国的经济发展,无论是政治思想,还是文化教育,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对大学生的观念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由于思想上的误导而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相悖。这就意味着,高校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以在教育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以正确引导。针对价值观已经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学生,则可以通过价值观教育而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纠正作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中国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就需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高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应用主流价值观以引导,可以让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愿意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以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可见,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其中,可以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的接班人。

三、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策略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其一,高校文化建设是围绕着教育制度而展开的。将校园文化与价值观教育提升到教育制度层面,包括高校的团委、学生社团组织以及学生管理办公室等等,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力作用。要确保各项工作能够落实到位,还要从制度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校园文化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以激发高校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核心价值体系指导自己的言行,控制自己情绪。其二,高校文化建设中有必要将综合评价体系构建起来,评价标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渐地成为高校学风中的重要衡量标准,两者的充分结合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一种精神并落实到行为中,使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意义充分发挥出来。其三,高校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推进高校走上品牌建设的战略发展道路。为了促使高校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就要力求价值观教育多样化展开,且教育内容要丰富,以使核心价值观高校文化充分融合,形成浓重的价值观教育氛围。

2.价值观教育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创新教育方式。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将是主力,这是富有知识的青年群体,要使他们能够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发挥自己的智慧,应用自己的才能,就要针对目前的价值观多元化取向问题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认同教育,结合学生的特点强调价值观不仅具有时代性,还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是具有极大的融合度的价值观,只有自身的思想观念符合主流价值观,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在价值观教育中,还要强调民族精神,与学生的职业教育结合起来,随着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提升,就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以正确认识,使得价值观教育更具有时效性。

3.价值观教育实践环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原则。在价值观教育中,如果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采用课堂教育或者宣讲的方式,将相关知识单方面传递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教育并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鉴于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多元化,且具有丰富的创新意识,就要积极地探询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注重教育实践,做到教育理论通过实践活动而传递给学生,以制度规范行为,以理论引导思想,使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所提高。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要将民族精神融入其中,通过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起来,使大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以满腔的热情将教育内化为行动,从而提高了大学生对价值观教育的积极意识。

4.价值观教育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主渠道充分利用起来。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主要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平台而展开的,这也是高校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渠道。要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性,就要将民族精神融入到价值观教育教育中,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基于此而对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性,并自觉地践行,从而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行为习惯得以养成。所以,价值观教育中,要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地利用起来,将价值观的相关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更为丰富,且具有时代性;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以正确引导,有助于大学生客观性地认同道德评价标准并身体力行。

随着高校网络教育的推进,价值观教育中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充分地利用起来,不仅迎合了大学生现行摄取知识的习惯,而且还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通过主动地与大学生建立沟通,提高大学生对价值观教育的认可度。

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而大学生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使得价值观取向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成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主要途径,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确保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发挥时效性,就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以此为主导思想引领大学生走上成才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思潮[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01):30-34.

[2]刘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28(06):73-75.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o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YANG Qiu- lian,ZHU Man

(College of Xingzhi,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Xi'an,Shaanxi 710038,China)

第5篇

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呢?只有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思想教育,形成德育教育的长效机制,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诚实守信、和睦友好、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社会主义的新型道德标准。而良好的班集体的建立,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中的很好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班级凝聚力如何建立呢?下面从几个方面简单谈谈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作法。

一、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次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明确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只有对中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思想教育,才能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校园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熏陶作用,建立起自己的班级文化,如精心布置教室环境,创设和谐的物质文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具有教育的作用”。我班充分发挥黑板报、墙壁、窗台、前黑板边缘等位置,建立“师生连心桥”、“风采展示台”等,给学生一片自己的天地,让他们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相互交流。同时,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寓于感知的情景中,造成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意境,滋润他们的心田,熏陶他们的心灵,使教室成为体现班级个性的育人场所。并且我班大力开展诚信教育,以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上

培养学生自信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体现,是平等相待、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最好体现。因此班主任要平等的对待班集体中的每一位成员,要从真心爱护和关心他们。从而真正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并能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使班集体成为积极向上、团结进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很强凝聚力的班集体。

只有真心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才把自己的知心话或小秘密向你倾诉。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被几个校外的社会青年逼迫着要钱,情急之中,他却把电话打给了自己的班主任,可见对班主任的信任。所以,对学生的爱,不但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还能使他们不断进步,最后得到最快的发展。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地放大别人的缺点。记得有一位班主任在一次班会上,让同学找一找班里某一同学的优点,最后同学们找了班里被公认为最差的同学优点,全班同学竟然给他找了十几条,他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同学们,感人肺腑地说:“以前我只是感觉到,由于自己学习差,就干什么也没有信心,上课说话、捣乱,下课追逐打闹,弄得班级乌烟瘴气,虽然老师、同学帮助我,但我还是我行我素,没想到同学们对我还这么信任,我一定改正自己的缺点,真正为同学服务,为班级力所能及的干一些事情,请求同学们监督我。”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最后班主任总结说:“我们总是放大别人的缺点,缩小别人的优点,导致对别人讽刺挖苦,无情打击,也使很多同学对学习、对班级、对同学丧失信心,我们每一位同学一定要鼓足信心,对别人,多鼓励、多表扬,这样,我们每一位同学就会充满自信,定能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可想而知,班级凝聚力会逐渐加强。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制定强有力的班级建设目标上

“自由、平等、诚信、友善、公正、法治”的班集体,无疑是最有发展活力的班集体。只有这样,才能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所以,一个班级,只要有了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发展有了方向,班级凝聚力也会大大增强。所以,制定强有力的班级目标非常重要。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两句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要求清华大学学生要有发愤图强、勇往直前的品格。就如梁启超说过的“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厚德载物”就是要用丰厚的德泽来育人,要求学生要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正如梁启超所说:“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名高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高密四中的“为四十岁做准备”的校训,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而激发自己的潜能,努力进取,奋力拼搏,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良好的班集体的班级总目标,对一个班级优良班风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不但能使学生对自己的班级充满希望,也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和勇于拼搏的勇气和动力。每一位同学也会信心百倍,意气风发,使班集体充满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之中

社会实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舞台。我们精心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推动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我们定期组织各方面的适合学生实际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爱护自己的班级,感受集体的温暖,也锻炼了学生自立、自主的能力。例如,利用星期天组织的“星期日野餐”活动,我们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准备需要到野外烹炒的肉、菜及炒菜需要的花生油、调料和炒锅等,各小组同学兴致盎然,不但采购了丰富的菜肴,还自己洗好切好菜,整整齐齐的装在干净的塑料袋里,当野餐开始的时候,各小组“小厨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到半个小时,美味佳肴就端上了学生用画板做的桌子上,虽然做的饭菜有的太咸或太淡,有的炒得火还有些大,还有的同学在家里甚至没有炒过菜,但看着同学们仔细、认真的样子,看着同学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我端起水杯的手微微有些颤抖。是呀,通过这次活动,有些同学原来在班里总是默默无闻,但是,她们却是很好的“厨师”,同时,也得到了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和爱戴。有些同学原来有很大的矛盾,也因为这次活动,冰释前嫌,友好的碰起了“可乐杯”,每一位同学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每一位同学都非常幸福快乐着,因为这是她们自己的劳动收获,再在一起品尝,其中的滋味,别人能体会到吗?

当然,班级活动可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可以是诗歌朗诵会的语文活动,也可是汶川地震时英雄事迹展播的教育活动,还可以建立音体美各个兴趣小组,让同学们真正受益。但无论怎样组织,都要有详细的计划,要精心组织和安排,使学生真正受益。《学记》记载:“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并提出:“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故以虽离步辅而不及也”。所以,让学生在学习劳累的时候,能与游憩相结合,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班主任队伍自身建设之中

班主任队伍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班主任高尚的人格魅力,也是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方面。班主任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必须有较高的品德修养,要时时刻刻做学生的表率。有人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话不无道理。记得有一次上早操,由于冬天天气很冷,有个别同学想睡懒觉,但是,我除了特殊情况,总是跟着学生上早操跑步,所以,学生想不上都有些不好意思,因此,我班上早操时,人数到得总是特别齐。所以,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努力做好学生的表率,使学生相信你,尊重你,支持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形成班级很强的合力。

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观;职校生;问题

2014年12月,南京下关中等专业学校对旅游专业一年级学生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卷调查,使用由南京职教教研室制作的《南京市职业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卷调查表》,参加问卷的学生有76人,其中中专学生46人,高职学生30人。价值观认知部分的调查共有30题,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在对学生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笔者认为其中的法治这一价值观现状值得研究与深思,下面将主要分析在这一价值观方面由问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思考其成因和拟改进的措施。

1.学生的法治意识与宪法精神比较欠缺

问卷题目:“‘法律至上,核心是宪法至上。这是法治的内在要求。’你对此观点的态度是?”问卷结果[比较结果显示的是中专(编号1)与高职(编号2)统计数据的差额,数据单位为%,以下同]见表1。

结果分析:此题问卷指向的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这一内容,对“宪法至上”这一法律核心观点持完全认同态度的中专和高职学生都只有约1/3,约近一半的同学有点认同,中专还有4%的同学持反对态度,另各有13%的学生态度模糊。由此可见学生的法治意识与宪法精神比较欠缺,甚至有少部分学生法律观点错误。

2.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和刑法的常识了解不深,导致态度不正确,有可能在行为上选择“以暴制暴”的处理方式

问卷题目:“一对老夫妻亲手用毒酒毒死了不孝的吸毒儿子,被判刑,你对此的态度是?”问卷结果见表2。

结果分析:此题问卷指向的是“违法必究”以及定罪量刑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的要求,对此情境题态度正确的中专学生比例比高职学生低25%,但即使是数据高的高职学生也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态度正确。特别是中专有30%的学生态度完全错误,认为该犯罪行为不该判刑。对定罪量刑问题中专和高职也各有20%~30%的学生态度不正确。由此可见,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和刑法的常识缺乏认知,导致态度不正确,有可能在行为上选择“以暴制暴”的处理方式。

3.大部分学生对单位违法行为认知偏差,高职学生对此认知程度高于中专学生,但知行脱节

问卷题目:“当你看到有些单位自制的‘门前停车,罚款五元’的牌子,你认为单位的做法?”问卷结果见表3。

结果分析:此题指向的是学生对单位违法行为的认知和态度,中专只有35%、高职只有20%的学生回答是“没权这么做”,认知正确。中专有26%的学生认为这种违法行为是正确的,认知错误;高职有40%的学生认知正确,但认为实际有效,因而这部分学生在行为上易产生偏差。而中专和高职各有26%和33%的学生认知模糊。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单位违法行为认知偏差,高职学生对此认知程度高于中专学生,但知行脱节,在行为上同样易产生偏差。

4.学生对一些不具有重大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在认知和行为上都有偏差,中专学生在此类行为上违法的可能性更大

问卷题目:“对于在知名景点上刻字留名纪念的行为,你的看法是?”问卷结果见表4。

问卷分析:这题问卷指向的是不具有重大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同时也是不文明行为。数据显示:中专学生对此问题的认知明显低于高职学生,中专有26%的学生有正确的判断但行为上有偏差,9%的同学在认知和行为上都偏差,而高职学生在这两个选项上都为零,但高职的数据也显示有33%的学生在行为上不会去做,但认知上却认为可以理解,产生了偏差。由此可见,学生对一些不具有重大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在认知和行为上都有偏差,中专学生在此类行为上违法的可能性更大。

5.学生对一些比较明确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正确的认知,但在行为上有少部分同学采取的是宽容放任的态度

问卷题目:“对于社会上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行为,你的看法是?”问卷结果见表5。

结果分析:此题问卷指向的是对社会上“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违法犯罪行为的观点,令人欣喜的是没有同学选择“以暴制暴”的行为方式,也没有同学持通过坑蒙拐骗发财的观点,中专和高职分别有74%和87%的同学都持“坚决反对,是违法行为”的观点。但也要注意中专有26%、高职有13%的同学对这一违法犯罪行为采取的容忍宽容的态度,也就是说这部分学生是不能做到守法护法的。由此可见学生对一些比较明确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正确的认知,但在行为上有少部分同学采取的是宽容放任的态度。

第7篇

关键词 体育文学 诚信友爱 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信友爱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之一,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当前形势下,社会转型,生活变化迅速,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自主选择的机会明显增多,许多人的价值取向不稳定,这就更需要社会有一种正确、统一、明确的社会价值取向。体育运动是人们交流和合作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体育运动可以大大增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作用。体育精神是动态发展的意识形态。体育精神中最为重要的奥林匹克精神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体育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取向均可以在体育文学中得到体现。体育文学反映深层次的体育精神文化,通过体育活动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等,体育文学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是弘扬构建和谐社会道德基础的重要手段。

一、诚信友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诚信友爱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诚信友爱的传统伦理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信要求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并按这些规范行事。在现代的意义上,诚信的内涵可以指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交际中恪守诺言,讲究信用、注重信誉。友爱就是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在全社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环境。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中国的文化传统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伦理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所带来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和谐。诚信友爱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诚信友爱给社会带来具有高度的物质价值,也带来高度的精神价值,它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有了诚信,就有了友爱;有了友爱,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个体身心健康和事业顺利成功;有了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人们彼此信任,相互帮助,平等相处,合作共事。既保全了个体的利益,又能使社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达到社会的和谐。

二、体育运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体育运动源自于人类生产劳动,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已演变成无与伦比的独特文化现象。体育运动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运动能提供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平等互动平台,促进人们相互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容易建立起平等、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体育运动具有勇于竞争、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团结协作、诚信友爱、亲民亲国的精神。体育运动鼓励人们公平竞争、永不满足、敢于拼搏,努力超过别人、超过前人、战胜自我。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越发达,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越强烈;社会越和谐,体育精神就越被人们所推崇。

体育运动传播思想意识,影响生活舆论、道德风尚,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体育运动调节人际关系,促进人际间的和谐,美化环境,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发挥社会调节功能。作为最具有国际性影响力的体育运动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创造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提高人类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世界和平最具广泛性的国际文化要素。奥林匹克精神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和谐发展、团结友谊、公平竞争、重在参与、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等方面。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在直接而剧烈的身体对抗和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和道德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培养,观众也得到感官上的娱乐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无论是在在奥林匹克比赛中,还是在其他的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在竞技场上所展现的勇于竞争、敢于胜利、团结协作、诚信友爱、亲民爱国的体育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这种体育精神对塑造和强化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有独特作用。

体育是积极进取、公平公正、规则至上、团结友爱、健康自然、以人为本的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体育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体育的作用不言而喻。体育既讲公平竞争,又讲分工合作,可以有效地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归属感,是消除对立、弥合分歧、缓解矛盾的有效媒介。体育运动可以作为一种改造社会的力量,创造一种以奋斗、教育和公德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0体育在促进团结、维护和平的事业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奥运会和各种体育比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团结协作的大舞台,成为人类沟通情感、传递友谊的纽带。体育精神与和谐社会理念有着深刻而广泛的联系,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与价值导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借助体育运动所倡导的诚信友爱的道德的力量,使诚信友爱这一人类文明的普遍价值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良好的道德土壤。

三、体育文学是弘扬诚信友爱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

体育文学是以体育为题材的文学,经典的体育文学作品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提升人的文化素质,乃至整体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体育文学作品通过各种文学手法,描写各种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主题,如体育活动的参与和观赏,体育训练与比赛等。表现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主题思想,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蕴。因此,体育文学不仅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还承载着对体育运动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宣传和促进作用。体育文学反映社会生活,它不可避免地要反映体育运动,反映体育运动历史发展的轨迹,反映人类不断向上、不断竞争、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帮助人们了解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文明中的作用和地位。体育文学作品,颂扬人类自身的力量,歌颂人类的勇气和执着,赞美人类的美好。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

体育文学所歌颂的精神是人类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指导,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影响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对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体育文学是反映参与体

育运动的活生生的人的艺术,体育文学作为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当发挥改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品格,帮助协调社会矛盾的作用,从而增进社会和谐。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表现为满足最广大公民日益增长的身心发展需求,提高公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丰富公民的精神生活。通过体育作品的审美感染力,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心灵,进而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是体育运动的精神指南、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殊的功能。

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现代人格。通过体育文学作品,刻画那些通过诚信和关爱他人,通过努力和奋斗而在体育比赛中取得成功的人物形象;刻画通过体育对于美好幸福生活和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的追求;弘扬体育所反映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表现家庭的亲情、人间的友情和社会的真情;弘扬体育竞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竞争意识、协作品格、公平观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反映人们诚信友爱的思想道德风貌为主流,以创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目的,让人们在体育的欣赏和参与中受到鼓舞,在情感的共鸣中得到启迪,在心灵的震撼中获得教益。促进全社会形成文明诚信、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发挥体育文学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的途径

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以体育文学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为切入点,可采取以下措施:

1、以体育文学价值取向为载体,倡导诚信友爱的道德观念、社会公平价值观念,树立公平意识,提高正确判断社会公平的能力,为实现和谐社会夯实坚实的思想基础。

2、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体育文化领域的振兴和繁荣以及优良人文环境的营造,积极推动体育文学的发展,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

3、加强体育文学研究,以体育文学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为指导,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关注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以体育运动所蕴含的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伦理、体育思维方式、体育行为方式等,充分发挥“和谐”的理念,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8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90后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91-02

各大高校作为培育和塑造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对人才进行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光荣任务,理应承担起帮助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到思想领域并付诸行动的责任,使其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加以贯彻与实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清晰明白地指出了大学生在价值追求上应该抱有怎样的信念、信仰和理想,在对待各种问题时应始终坚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引导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坚持遵守党的原则和方针,与党保持一致、与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学会用思想、精神和原则判断是非、评价先进与否,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和追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学生成长不仅包括身体、智力方面的发育,而且包括心理、思想方面的成熟,这是一个涉及两方面且较为漫长的过程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令教育者担心的就是思想和心理问题。我们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抵御各种有害的思想意识,增强自我抗干扰的能力,同时吸收先进的思想理念,正确处理成长道路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消极、不沉沦、不迷茫,始终保持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敦促大学生坚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如警钟,随时提醒大学生铭记自己担负的历史使命,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修养,真正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国家和人民能够信任与依靠的合格人才。

由于当今大学生群体基本都是90后,他们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使其具有明显有别于70后、80后的特征,因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90后的大学生,首先应对他们的心理特征有所了解。

二、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90后是个性鲜明突出的一代,他们早熟、独立、张扬、自信,其心理方面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自我意识强

90后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行为比较独立,不太考虑他人感受。在人际交往方面,90后喜欢突出自我,表现自己的个性,注重自己的需求,而对他人不太关心,不太重视他人的评价和看法。在思想方面,90后多数都表现得很有主见,喜欢发表个性化的主张,标新立异,显示自己想法的与众不同。还有部分90后大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则比较叛逆,与群体保持一定距离。

(二)价值观差异明显

90后大学生呈现的价值观倾向主要有三种:多元化倾向、功利化倾向和实用化倾向,表现在目标选择和价值评判标准的多样性,人生目标中对个人利益的得失和个人名利考虑得比较多,以及用实用主义淡化或取代人生理想。

(三)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

由于成长的环境比80后更为开放、复杂,变化更快速,90后大学生思维更活跃,心理更开放,对新鲜的事物、新奇的东西具有更强的好奇心,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能力特别强。他们比之前的70后、80后都更能适应社会,对一些看似奇怪的社会现象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心理较为脆弱

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成长过程比较顺利,很少遭遇挫折或打击,其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都不够强,一旦出现逆境,他们的心理就会失衡,悲观、消极甚至极端的情绪就会出现。更有甚者心理比较敏感,认识偏主观,一遇到自以为不利的情形就容易情绪失控,丧失自制地与他人发生冲突。还有些90后大学生在遇到比较棘手的问

题时,喜欢逃避。

(五)网络依赖性高

可以说,90后大学生是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问题时,90后通常第一时间利用网络,遇到问题喜欢去百度等网站搜索。人际交往中他们通常借助e-mail、qq、飞信等电子通讯手段,获取信息的方式倾向于浏览网上帖子、微博等,此外对淘宝、京东等网上购物等也很热衷。

针对90后大学生心理的种种特征,高校教育者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就应该采取恰当的方法,探索正确的路径。

三、在90后大学生教育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

(一)发挥学生个体能动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

内化是思想觉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思想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有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在于获得90后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只有经历从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行为认同的发展阶段,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才能形成,内化才有可能实现。

1.吸引与自省

内化的第一步在于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与促使其自省。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充分把握课堂教学机会,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等实际案例,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与聆听,唤起他们的思想共鸣;在教学方式上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通过讨论、发言产生思想碰撞与交流,促进参与、引发思考,使其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联系起来。 2.认同与接纳

认同与接纳是内化的关键。高校教育者要注意遵循价值认同的一般规律,首先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认同。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是尊重个体,包括尊重个体在价值观上的差异性和包容个体思想的多样性。这意味着教育者在增强90后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过程中,也要充分尊重个体的主动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教育中少被动灌输,多给他们启发,对于他们的思想少压制,多用疏导的方法,帮助他们实现内心的认同和接纳。

3.意识与行动

在认同和接纳的基础上,高校教育者还应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和锻炼机会,让90后大学生在行动中贯彻和强化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通过参加“三下乡”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认识,激发服务农村、服务基层的意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一份力;通过参加社区关怀、慰问孤寡老人等青年志愿者活动,了解民生民情、认识社会、理解生活,在服务社会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学会脚踏实地,自立自强。

(二)依靠群体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建设

校园环境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文化氛围支持,在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中要集合学校各个层面的力量,共同创建良好的环境。

1.以和谐的校园文化为保障

文化的层次分为三层,由低到高分别是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建设可以从物质文化层次开始,比如在教学楼、图书馆、书报亭和食堂等公共场所显眼位置布置宣传展板、横幅进行宣传;通过发行校园报纸、刊物等出版物在大学生中间传播交流先进思想并鼓励学生踊跃投稿参与等,形成可视的文化环境。在制度层面上主要通过加强校园各项校规、校纪、管理原则与制度的建设,规范师生教职员工的行为习惯,提倡文明礼仪行为,发扬社会主义良好精神风尚。精神层面上还可以借助课外活动、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书籍、音乐等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思想的载体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熏陶。

2.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

高校还应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大依托,需要高校重视在专业教育领域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安排专业实习和见习活动时将学生的爱岗敬业态度、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服务企业和社会的服务意识等作为考核项目,使大学生自觉地调整自我发展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求相符合。

3.以优秀的班级文化为助力

高校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灌注进来,形成大集体主义观念,突破只小范围团结的狭隘集体主义观;在选用和培养班干部时要注重他们的思想道德和品格意识,突出他们的榜

样作用;在班级教育方面,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多鼓励,多肯定,加强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心。

4.以健康的寝室文化为支撑

寝室是当代大学生交流思想和相互沟通的重要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寝室文化是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基础,所以不能忽视寝室文化的建设。高校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每个寝室,并借助参照群体效应使寝室成员之间相互影响,使每个成员都能依照好的榜样和模范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形成团结、和睦和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使健康的寝室文化成为和谐校园文化的有力支撑。

总之,高校教育者通过多方协同努力,定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90后大学生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记,在高校这片孕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土地上展示出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江华,王玉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张忠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j].高校理论战线,2007,(5).

[3]王丽岩.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高校育人实践全过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7).

[4]林静华.大学生认识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

[5]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6]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7]祖嘉合.试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高层引领[j].教学与研究,2011,(4).

[8]张军.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路径[j].科技信息.2010,(30).

第9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课程;德育教材;德育大纲;德育文件

党的十明确提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我们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践行要求。然而,当今德育课程发展与创新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因此审视德育课教学大纲、文件和德育教材以及评价体系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解决的对策对于当今改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和更好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时代必然性

(一)当代少数大中小学的学生出现价值困扰、价值混乱及原因

当代少数大中小学的学生价值观出现混乱、困扰,是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还不够完善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1.传统文化和西方观念的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观念仍然渗透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西方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观对大中小学学生的渗透,信仰受到动摇,社会思想文化问题丛生,道德下滑的现象严重,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价值观在培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上不合理,脱离学生实际,没有层次性

德育课程内容设置只注重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较少根据学生的思想接受能力和社会经历的差别进行分层对待,这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削减了,还妨碍了学生个性化和主体性的发展和发挥。同时,德育培育内容和方法单调,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

不少父母在孩子面前做出不诚信的行为,轻视孩子的社会道德教育,进而影响了子女诚实守信品质的养成。家庭的过分溺爱容易使子女产生错误的价值取向,孩子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对他人冷漠,不懂得公平和平等的实际意义,不能很好地融人社会和集体的生活。

4.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还不够完善

德育课程授课的单一模式影响着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德育课程培育方法和小中大学生的接受心理还存在一定背离。很多学生感觉自己从小接受的理想信念教育离自己很遥远,没能融人到自己的生活中。社会对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育不够强化。

(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呼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产生的时代背景的变化

当今世界呈现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必然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人们自身的思想观念与内心世界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它又将影响、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德育课程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要把握时代的脉络,贴近时代生活。

同时,在价值多元化时代,成人世界的道德失范,网络文化对德育效应的冲击,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多元化和变幻不定等因素,迫使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文件对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必须作新的安排和调整。

2.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的局限性

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相关文件的“政治色彩”很强,党和政府把德育课程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主要阵地。同时,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对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不分年龄段,不考虑实际情况;目标和要求一味地拔高,空话多;设计大、中、小学校各阶段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情感、知识、能力等的不同,出现“小做大,大做小”现象,缺乏针对性与合理性。同时,我国德育课教学大纲和官方文件在德育课目标定位上表现为远大性、过高性;同时教育内容表现为“高、空、假、全”特点;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学生实践和“活动”的重要性。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应改变德育教学大纲和相关文件的过时理念和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一)从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1.德育课程目标问题

(1)德育课程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节。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所设置的德育课程的内容政治性色彩很浓,真正的德育n程内容很少。以往德育课程的内容偏向泛政治化方向发展,德育课程为宣传意识形态服务。建国以来我国德育课程价值导向总体上一元的,德育课程以强调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旋律”,这是与当时一元社会的特征相适应的,大纲在目标定位方向上体现了我国思想品德教育的政治化、成人化倾向,学生的个体价值、主体性则很少获得应有的地位。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中也存在忽视学习主体需要的情况,问卷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在设计德育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较多,而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较少。

2.德育课程内容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内容存在一些背离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目前面临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急剧变迁,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不断复杂化、多元化。传统一元社会的价值观念受到多元社会价值观念的挑战。因此,学生对主流价值观有抵触情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中被学生接受的不多,价值观异化呈蔓延趋势。

问卷调查显示,91%的教师认为,一提到德育课,就有人认为是政治教育或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以前的德育课程过多地注重社会,而忽视了德育课程的个体发展功能,不注重培养学生个体的道德主体性。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对德育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也存在一些不是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情况,学科知识逻辑性与学生认知能力、社会问题取向没有很好地结合。问卷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小、中、大学德育课程相互不衔接,德育课教材和德育课教学工作不衔接、不协调。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所规定的德育课程内容的体系衔接不具有整体化、层次化、序列化特点,有些甚至有断裂缺失、本末倒置、简单重复问题。

(4)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内容的承载形式缺乏多样性、艺术性和吸引力。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所规定的德育课程教材及阐述的内容过于概念化、理论化,条条框框化,显得呆板、枯燥、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力。

3.德育课程实施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所规定的德育n程实施忽视了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只强调传授一定的德育知识,忽视了设置真实的情景或体验,没有给学生分析多元价值问题的机会,不注重引导学生确定情境中关键的核心价值观。

问卷调查显示,90%的教师认为,把德育课程教学简单地等同于其它文化课或专业课教学,较多的突出德育课程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德育课程的思想性和育人性。同时,教学途径过于单一,且呈现封闭性、灌输性、单向性、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创新性等特点。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实施没有注重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区分课程内容中的道德价值观与非道德价值观,在使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注重工具性价值作用的基础上,没有注重育人的目的性价值。

4.德育课程结构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逻辑基础的统一性,同一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不同单元德育素材的组织,没有按儿童、青少年生活顺序或年龄顺序组织材料内容。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知识深度的递进性,不同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包含同一价值观的德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深度没有体现递进性,低年级的内容没有为高年级内容的学习服务。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学龄阶段的侧重性,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课程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不具有一定倾向性,如小学阶段就没有适度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

5.德育课程管理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具体规定德育课程教学设施数量和指标体系,没有针对教学内容要求提出相关的多媒体设备、挂图、影像资料等配套设施数量。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明文规定减少德育课程课时应受到相应的处罚和制裁,造成实践中德育课程课时随时被删减;同时,也没有为德育课程教学提供充足稳固的时间,造成实践中德育课时时常被其他学科教学所占用。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明文规定德育课程师资数量,造成实践中德育课师资力量供给不足。

(二)从教材体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整册排序缺乏逻辑性,无法衔接,随意性大;爱国主义教育过早插入;对秋天、冬天的讲解彼此间断,和前面的又无联系;前后内容有重复且是简单重复而不是层层递进;逐步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从小学德育教材内容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小、中、大学相互不衔接;第二、德育教材和德育工作、校本课程不衔接;不协调;第三、不分年龄段,不考虑实际情况;目标和要求一味地拔高,空话多;第四、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只重视知识考查;第五、管理比较混乱,缺乏切实的规划和统筹。

从组织的279份初中生调查问卷结果看出,初中生认为“《思想品德》课与小学《品德课》内容之间联系紧密”的选项中,选择“一般”与“比较同意”的有效百分比为50.6%,在“《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层次性”的问卷中,有效百分比只有33%。说明德育部分教材逐步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教学内容抽象难懂,甚至有些脱离实际。德育教材内容理论太深奥,具体问题涉及的太少,为理论而理论,德育课程效果不佳。

(三)从德育评价体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1.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的德育课程评价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评价制度设置不科学,品德发展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价值观发展的内容,不是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被测试,而仅仅只是德育学科知识的测试。问卷调查显示,95%的教师认为,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德育课程效果评价不合理。德育课程评价方式只重视知识的考核,忽视了思想、行为和表现的考核,考核缺乏科学性、全面性。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没有引入发展性德育评价机制,没有注重学生品德教育的阶段性目标,没有培养其对社会交往中的价值观问题的丰富理解和评价,没有关注其有德性的自治行为的形成。以往都是陈旧、滞后的德育课程评价理念,只看重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2.现实中德育评价体系存在不合理现象

(1)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德育课程评价不科学,评价观念和标准还局限于“学习、敬业、诚信、友爱”,没有贯彻“自由、平等、民主、法制、”和“富强、民主、文明”的内容。

(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不合理,主要侧重政治科目的分数。

(3)重绩轻效,即使是“敬业、诚信、友爱”方面,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充满成见和主观色彩。中小学德育的评价注重以“听话”、“老实”、“成绩好”作为德育评价的标准。期末的思想品德考评也只由班主任负责,难免带有片面性,对学生的评价可能“失真”,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另外,有些学生虽然在偶然犯错之后已经及时改正,但在老师的心目中,或文字记录中仍然留有过去的印记;而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好或在老师印象当中较好的学生即使犯错也不会得到严厉的批评,评价仍然是好的,这很有可能会埋下了犯错误的种子。

(4)评价没有具体的标准,以应付为主,损害了德育评价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少数班主任和辅导员在思想上对德育评价不够重视,持着应付的态度,评价的客观性不强。

(5)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几乎没有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结论也不能及时反馈。大中小学每学年一次的德育评价,在评价过程结束之后,某些学校也往往不给学生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缺点,对今后努力的方向不明确。同时,对大中小学生的德育评价整齐划一,过于强调统一,用一个标准要求评价对象。

三、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问题的对策

(一)从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问题的对策

1.德育课程目标要求

(1)德育课程目标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即德育大纲和官方文件中规定的德育课程目标要基本上涵盖或者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德育课程目标要体现学习主体需要,即教学大纲和官方文件规定德育课程目标要涉及学习主体参与、交流、合作和探究的需要。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来组织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理想性的需要,更应关注其生命现实的需要。

2.德育课程内容要求

(1)德育课程内容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学校德育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以社会价值取向为主,兼容个体价值取向,注重德育的个体发展和个体享用功能的实现。

(2)德育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即所选的包含核心价值观的德育素材要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要达到学科知识逻辑性与学生认知能力、社会问题取向相统一。

(3)德育课程内容体系要具有整体化、层次化、序列化特点,包含核心价值观的课程内容要较少有断裂缺失、本末倒置、简单重复现象。

(4)德育课程内容的承载形式,即包含核心价值观的德育素材的载体要具有多样性、要体现德育内容呈现的艺术性,要增强德育课程的吸引力。

3.德育课程实施要求

(1)要注重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在传授一定的德育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要注重设置真实的情景或体验,给学生分析多元价值问题的机会,注意引导学生确定情境中的关键的核心价值观。注重体验式、探究式学习,注意把理论与活动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与选择能力,强调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理论教学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德育课程的权威性;将德育课程的理论传授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2)要注重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区分课程内容中的道德价值观与非道德价值观,在使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注重工具性价值作用的基础上,要注重育人的目的性价值,促进学生品德与公民素质的发展。

4.德育课程结构要求

(1)要具有逻辑基础的统一性,即同一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不同单元德育素材的组织,要遵循统一的逻辑基础,按儿童、青少年生活顺序或年龄顺序组织材料内容。

根据学生年龄和学历层次和心理、生理变化,分层次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德育大纲体系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分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年龄段排列,根据不同年段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采取相对衔接层次的教育。

(2)要具有知识深度的递进性,即不同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包含同一价值观的德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深度要体现递进性,低年级的内容要为高年级内容的学习服务。

(3)要具有学龄阶段的侧重性,即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课程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要具有一定倾向性,如小学阶段适度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

5.德育课程管理要求

教学设施供给要充足,即针对教学内容要提供相关的多媒体设备、挂图、影像资料等配套设施。课时供给要充足,为德育课程教学提供了充足稳固的时间。师资力量供给充足,要匹配专门的德育教师,教授相关的学科德育课程和校本德育课程。

(二)从教材体系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的对策

1.改革传统的德育课程的授课方式,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融人德育课程。

深入建设高品位、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引领校园,影响学生。把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成精品和品牌,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形成集体自觉。从初中组问卷调查中看出,对“《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贴近您的生活实际”选择,“比较同意”和“一般”的有效百分比为35.9%;“通过开展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相关德育教育”,选择此项的有效百分比为31.5%,不选择此项的为68.5%,可见,德育的校园文化融人意义重大。

2.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德育课程理念

要注意教育内容和大中小学生的需求相适应,弘扬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中小学生的头脑,充分考虑大中小学生的发展需求,贴近大中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学生发展规律。要做到教育方式方法与大中小学生相适应,符合大中小学生的特征和要求。在德育过程中,尽量接近大中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接受规律,采用大中小学生喜闻乐见,易接受的方式和途径,把握大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

3.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调整德育教材的内容,运用合理的逻辑关系重新编排德育教材

根据学生年龄增长的特点设计教材内容,比如,小学教材按照学生生理、自己、家人、学校、家乡、社区、国家、世界、环境、四季更替、社会规范等顺序,从近到远、从浅人深,循序编排教材。有计划有步骤、逐步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小学教材以活动性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五六年级教材适当增加辨别是非案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便考核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认知能力。

4.积极推行家校联盟,共同感化学生

家庭教育永远是支持、巩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重要力量,成立家委会、开展对家长的培训、家校的沟通,实现家校教育的同步或互补。

5.从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需求出发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以生命教育为例,它包括了: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幸福教育、健康教育、珍惜时间教育、自信教育、友谊教育、合作教育、诚信教育、青春期教育、亲情教育、感恩教育、生存教育、消费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敬畏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等等,其中每一个教育内容的完成都是在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从本校实际出发选择性地开发一些德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学生的内化。

(三)从评价体系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的对策

1.改进德育大纲及相P文件德育课程评价要求

(1)德育课程评价制度要设置较科学,即品德发展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价值观发展的内容,要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被测试,而不仅仅是德育学科知识的测试。

(2)要引入发展性德育评价机制,即注重学生品德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培养其对社会交往中的价值观问题的丰富理解和评价,关注其有德性的自治行为的形成。

2.改革现有不合理大中小学生的德育评价体系

中小学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需要,及时改进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和考核,评价不能以卷面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而是要进行实事求是的综合评价。

大学生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要求:对一年级学生应着重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爱校、爱系的教育,同时加强理想信念、校纪校规、心理健康教育。对二年级学生应继续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对三年级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目的教育,为其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四年级学生着重进行就业升学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爱校荣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