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时间:2022-09-10 08:58:32

导语:在医药行业研究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第1篇

目前中国所发生的医药重大并购事件,莫不是由于医药并购派系所造就,譬如2004年完成的东阿阿胶被华润系(间接)收购案以及北药集团被华源系并购案。这些医药并购派系的一举一动对医药产业格局的变化和调整影响巨大。此类医药并购派系自身在医药产业领域已经形成各路诸侯甚至是全国豪强。即使撇开并购不谈,他们现有的实力已经构成了医药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医药产业的发展。随着中国医药产业集中度的逐渐提高,这些医药并购派系将成就未来中国医药产业格局的雏形。

并购范围和领域

中国的医药并购派系的并购活动不仅表现在对派系外的公司进行并购上,同时也将表现在对派系内的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上。医药并购派系内外都面临着剧烈调整。这也是中国各医药并购派系在众多医药并购运作之后的发展必由之路。例如华源集团成立华源生命产业有限公司对旗下的医药产业资源进行整合。这也是医药并购派系梳理自身战略的过程。

中国的医药并购派系往往并不满足于在某一个狭小的医药领域进行并购,而是医药产业内的诸多领域。例如东盛集团对盖天力制药以及青海制药等的并购,既涵盖了化学药行业,又囊括了中药行业。而太极集团对桐君阁和:西南药业的并购,更是将原有的产业格局由中药领域扩张到化学药领域同时还对医药商业进行扩张。

并购手段和方式

中国的医药并购派系在并购的同时,也将注意其他扩张手段的变通或结合运用。最为典型莫过于太极系与上药集团以及广州医药的销售战略联盟,派系之间互相借助资源延伸对终端的触角。既竞争又有合作。这也将表现在逐渐增多的医药并购派系的连横合纵上。

中国的医药并购派系的并购规模层次正在逐渐升高。由近年来的对公司层次的并购逐渐演变为对集团层次的并购。典型例如国药集团对云药集团的并购;而华源集团更是将北药集团和上药集团加以收编。下一步可能会演变为派系群之间的并购。

中国医药并购派系的并购将表现出更多的多层次性。即医药并购派系之间不仅出现并购,例如华源系对北药集团和上药集团的并购,同时还出现了派系内部的支派系或分派系对外部进行并购,例如华源系中的上药集团对山东鲁抗进行并购。与此同时,医药并购派系内部的支派系或分派系之间的抢夺并购对象的竞争也会愈加激烈。

并购派系的组成和类型

中国的医药并购派系既有“国军”,又有“民团”。“国”字头的医药并购派系例如华源系、华润系以及国药集团等,它们皆是国资背景;“民”字头的医药并购派系例如复兴系和东盛系,它们皆是民营企业。“国军”和“民团”共存,目前这两派势力的活动活跃。下一步将会出现第三种活跃的派系力量。

中国的医药并购派系既有多元化跨行业式的并购派系,又有专注于医药行业的并购派系。例如华润系和复兴系,它们皆是多元化型的医药并购派系,本派系横跨的行业范围较多,且与医药相关性较小;而华源系和东盛系则可归纳为专注型的医药并购派系,它们的行业领域并非就是单一医药行业,但是它们把极大的资源和实力投放到医药行业上。随着医药行业的持续看好,多元化跨行业式的并购派系将不断涌现。

派系的竞争和视野

中国的医药并购派系之间相互竞争将愈加激烈,这不仅表现在业务领域打败竞争对手,同时更表现在对被并购对象的抢夺。典型例如云药集团被并购案例中,华润系等相继败北,最终由国药系胜出。医药并购的被并购方将成为抢手的宝贵资源。

第2篇

广发证券研究报告认为,此政策相对较为细致,明确了任务和目标,也提出了保障措施。未来几年行业集中度将明显提升,小企业将加速退出,龙头企业将明显受益。创新型企业及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仍是国家扶持的重点,创新及技术提升仍将是制药企业的最终出路。该政策对于医药行业构成剥好,尤其对于大型普药龙头企业、化药创新型企业、现代中药企业和拥有核心技术的生物制药企业。

国信证券在研究报告中表示,该指导意见提出了调整产品、技术、组织、区域、出口结构五大具体目标,旨在加快促进产业集中度提升、鼓励创新。上市公司中受益标的明确,主要是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也认为,该政策对双鹤药业、东北制药等龙头企业构成利好。

中金公司指出,医药行业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受到国家政策鼓励,未来发展空间较为明确,仍然兼具防御性和成长性。另外,各省市的医保目录大部分都已确定.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将是采购高峰。随着政策预期逐步明朗,届时医药类上市公司行业发展有望反弹。积极型配置可以选择鱼跃医疗、康芝药业、科伦药业、海正药业,稳健型配置可以选择恒瑞医药、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天士力、国药股份、片仔癀。

行业评判

招商证券规范银保业务影响小

《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近日,由于保险市场长期增长的趋势会因为市场诚信环境提升而得到良性发展,因此难有过度负面反应。对保险股的影响程度为太保>国寿>平安。假设银保渠道垒年缩水10%,3家公司利润分别下降9%、7%、3%。

国信证券广告业延续增长势头

央视2011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总额达到126.7亿元,创下17年来的新高。据统计,央视广告招标增速与广告行业的增速之相关性非常强。央视的成功,暗示广告行业将延续增长势头。受益公司包括蓝色光标、华谊嘉信、省广股份、博瑞传播、新华传媒、华闻传媒、中视传媒、电广传媒。

中金公司农产品价格持续上行

短期看,供应减少是导致去年以来食糖。棉花、蕃茄酱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主因,持续宽松的流动性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长期看,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与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很可能推动农产品价格中枢持续上行。推荐中粮屯河、好当家、大北农、正邦科技、海大集团、丰原生化。

申银万国造纸业盈利继续向好

目前中游和下游纸品库存基本处于历史均值,逐渐到来的纸品旺季或改变目前市场观望的格局,驱动纸价继续上涨。造纸行业11月份盈利将延续向好态势。目前纸业主要上市公司2011年PE达到15倍的水平,相对市场PB仍存在折价。推荐太阳纸业、晨鸣纸业、博汇纸业,关注岳阳纸业。

长江证券水泥供需状况仍看好

旺季因素和限电的影响使得水泥价格继续上涨。仍看好水泥行业201 1年的供需情况,水泥供给端的压力将大幅下降,而需求端未来仍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明年二季度后供需形势将出现逆转。立足于基本面的判断,维持行业的看好评级。仍看好大水泥股――冀东水泥、祁连山和海螺水泥。

中信证券超市业绩将受益通胀

考虑到零售业增长的稳健性和确定性,长期看好零售业前景。投资策略首推超市行业,因为通胀背景下,超市的同店销售增速和毛利率将显著提升;质地较优良的民营超市2011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估值更具吸引力。建议重点关注人人乐、步步高、武汉中百、新华都、华联综超等。

投资策略

光大证券沪指第一目标位3450点

上证指数有望创出去年8月初3478点以来的新高,第一目标位置是3450点。支持市场上涨的动力仍然主要来自国际货币政策的二次定量宽松、人民币升值导致的热钱流人和国内经济的持续回升。削弱市场上涨的动力来自国内偏紧的货币政策和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申银万国行情仍有向上拓展空间

从市场总体架构看,多头格局、强势形态不会改变。一方面,市场资金充裕,财富效应显现,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介入股市;另一方面,个股热点此起彼伏。因此,从趋势看,行情仍有向上拓展的空间。

海通证券重点配置通胀受益板块

通胀可能构成未来经济运行与证券市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推荐通胀受益板块作为重点关注和配置对象,主要包括食品饮料、农林牧渔、医药、商业零售、金融(保险、证券、银行)、能源(煤炭、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同时建议关注政策推动与超预期、人民币升值以及季节性旺季与景气周期因素的影响,推荐关注建筑工程、建材、高端设备制造、造纸、化工、战略新兴产业,以及航空、房地产、家具、家电、电子元器件等行业的未来市场表现。

第3篇

在众多药店都在忙于建设连锁店的时候,一些市场敏感度高的品牌连锁已经在积极尝试、探索新的营销模式了。在市场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市场在变,所以营销理论也在发展和升级。当然我们不能说它过时,只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而已。目前的4R理论备受各品牌所推崇。4R理论以关系营销为核心,重在建立顾客忠诚。它阐述了四个全新的营销组合要素:即关联(Relativity)、反应(Reaction)、关系(Relation)和回报(Retribution)。4R理论强调企业与顾客在市场变化的动态中应建立长久互动的关系,以防止顾客流失,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其次,面对迅速变化的顾客需求,企业应学会倾听顾客的意见,及时寻找、发现和挖掘顾客的渴望与不满及其可能发生的演变,同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以对市场变化快速作出反应;企业与顾客之间应建立长期而稳定的朋友关系,从实现销售转变为实现对顾客的责任与承诺,以维持顾客再次购买和顾客忠诚;企业应追求市场回报,并将市场回报当作企业进一步发展和保持与市场建立关系的动力与源泉。

如今建立稳定的顾客关系和顾客忠诚的重要性已经为许多企业所认识。美国哈佛商业杂志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重复购买的顾客可以为公司带来25%-85%的利润,固定客户数每增长5%,企业利润则增加25%。建立顾客关系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就看各个商家如何大显神通了。有些企业通过频繁营销计划来建立与顾客的长期关系,如香港汇丰银行、花旗银行通过其信用证设备与航空公司开发了“里程项目”计划,按累计的飞行里程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共同奖励那些经常乘坐飞机的顾客。

我们在这里不必过多的谈论营销理论,而是要为目前的连锁经营,尤其是药店的连锁经营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如果营销理论发展没有错误的话那数据库营销是当前最符合4R理论的营销模式了。

其实现在几乎所有的连锁经营都在尝试数据库营销,只是执行的力度和深度有多不同,很多连锁店只是给顾客办理了一张会员卡,享受相应的积分或者优惠政策,其他的营销手段都没有利用起来,可以说这样的应为根本称不上数据库营销。

对于医药连锁来说,数据库营销有以下几个关键词:

第一、数据分类。我相信没有哪个行业的数据库分类比医药连锁的数据库分类更重要了。它不仅需要最基础的“最近一次购买、购买额度、购买频率”等要素进行分类,而且还要对顾客所购买的药品类别进行分类,比如说有些顾客是心脑血管类顾客,有些事日常用药顾客,有些事化妆品顾客,有些是婴儿用药顾客等等。而且这些资料可能需要随时进行更新,因为顾客会依据病情的不同情况对药品进行更换或者加强等。所以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比医药连锁更应该重视数据的更新。

第二、信息流。建立数据库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借助数据库进行营销活动。营销就要有信息的流动。当然现在传达信息的方式有很多,MAIL、E-MAIL、短信、电话、广播等,但是在数据库营销里面用的最多的还是短信和电话。因为数据库营销最大的特点就是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也就是在数据库分类的基础上为不同类别的客户传达不同的信息。比如向心脑血管疾病的顾客传达有关该类药品的促销信息、新品、购药提示等;对婴幼儿类药品顾客传达相应的育婴知识,推荐婴幼儿食品、药品等;向以前购买化妆品的顾客推荐新产品等。

第三、物流。送药将是医药连锁提供的服务内容之一,尤其是对忠诚度较高的顾客提供这种服务见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有些顾客可能购买行为不是很方便,他们需要这种服务模式,但是在核对所购药品的具体情况就将显得尤其重要了。

第4篇

“这些天风声太紧,医生现在都尽可能躲避销售人员,已经连续2个多月没什么业务了。”广东某药企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代表日前透露。据了解,江苏某大型医药企业有近千名医药代表都处于半休假状态,类似的情况在国内其他地方也不在少数。

今年年初以来,一场由多部委联手启动的反商业贿赂风暴席卷了全国。其中,“医药购销”更是六大重点治理领域之一。在这一政策大背景下,国内一些药企开始盘算改变原来“带金销售”这一灰色模式,将销售战场向社会零售药店转移。

带金销售末日

中国正在向商业贿赂宣战。医疗系统的反商业贿赂首当其冲。 北京的一位从事医疗器械销售的人士说,这是最猛烈的一次。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年年都有这类检查,有的是全国性的,有的是区域性的,“但大多数都是紧张一阵子就过去了”。 传统的医疗销售模式经受着巨大的考验。华南一位医药公司的说:“生意很难的,一塌糊涂。三、四月份以来,销售至少下降了40%。只能继续挺着。” 更多的医药销售公司和从业人员选择了观望。

上述医疗器械的销售人士说,许多行业内的朋友心理压力很大,游戏规则发生了变化,搞不清楚这次到底会严到什么程度。“回扣这件事,说得松点是灰色,说重了就可能触犯法律了。” 证券公司的分析师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刑法修正案》草案已经进入立法程序。一家证券公司在其医药行业研究报告中称,草案将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扩大到公司、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这意味着发生在医疗机构的药品、器械采购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如收取药品回扣、赞助费、新药推荐费等,数额较大的,也将以商业贿赂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光靠严打并不能解决药价高的根本问题。上述医疗器械销售人士说:培养一个医生至少需要念五年本科,而且一辈子都需要不停地学习,稍微好一点的医院都要求研究生学历。而且医生很难学、很专业,承担的心理压力和责任又大。“一个三级甲等医院的科室主任,往往需要读书七八年以上,工作十几年,但是工资条上的收入,可能跟开出租车的差不多。”他说,“看看国外的医生是什么收入?”

该人士说:“如果不考虑医生的职业成本,那么只会使今后的交易更加隐秘。不过行业也可能重新洗牌,有些人可能会淡出,利益链会形成新的平衡点,甚至医生可能会出现消极怠工。”

不过对于金小姐她们来说,眼下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个非常“假期”到底要持续多长时间?现在许多销售代表都在考虑转行。深圳的张小姐和她的同行们,每次聚在一起有一个话题大家都有兴趣,那就是,转行以后做什么。 金小姐说,我当初入行的时候,专门去查过带金销售的由来,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由一个企业搞起来的,每开一盒药医生提一毛钱。这个模式起来了,但是这个企业早就消失了。“我早知道,这种模式不能长久,这个日子终究会到来。”她说。

OTC模式受关注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药价持续下调、招标采购挂网限价、反商业贿赂、整治“一药多名”等一系列举措形成的“组合拳”,令整个医药行业利润大幅下滑。今年6月1日,新出台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正式施行,“一药多名”现象被终结,中小药厂已习惯采用的“大包模式”(总)生存空间受到极大挤压,部分药企开始考虑尝试OTC模式。

在今年4月底举行的博鳌医药论坛上,国内处方药龙头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坦言,今年第一季度扬子江药业的销售额同比增速下降,已落后于以非处方药见长的哈药集团。徐镜人表示,扬子江将调整销售策略,加大对非处方药的投资。

山东一家药企负责人透露,过去他们一直以医院销售为主,但这半年来业务量下降十分明显,从医药代表反馈回来的情况看,医生不再愿意“冒这个风险”。“受这场风暴影响最大的是抗生素针剂厂商,他们过去一直依靠医生的处方销售,零售药店不允许销售。”百洋药业董事长兼总裁付钢表示,打击药品回扣对药企长远发展其实是好事,让制药行业回归到成本、质量和品牌的本质价值上来。

“带金销售”潜流仍在

据了解,除了酝酿转战OTC市场之外,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仍处在观望状态,希望躲过这场风暴之后卷土重来。“药品回扣不可能很快消失,医生需求还在,凭着老关系还是可以做下去的。”山东潍坊一位从事医药代表7年的金先生表示,现在医院推掉的一般是新进入的品种,像抗生素和心脑血管药这些临床用量很大的药品,如果不“带金”销售量没法上去。

对于部分药企转战OTC市场,不少业界人士持怀疑态度。“OTC模式是一个企业整体战略下的战术行为,若原来做处方药的企业忽然转做OTC很难有活路。”东盛科技副总裁关平称,分类管理越来越严,零售药店很难销出大量处方药。他表示,现在多数处方药企业还是在观望,因为医生收入需求不会一下子消失,而寄望所有企业形成“反回扣联盟”也不可能。“OTC采用的是纯市场化运作,如果产品本身销量不大,未被老百姓认可,即使进药店也很难有作为。”北京德威治大药房副总经理刘奇峰称,目前还没有多少新处方药厂来和他们谈合作。

目前,对于合资药企常用的“学术推广”模式,国家有关部门尚未划入“商业贿赂”之列,一些国内药企有意效法外企,借“学术推广”来打开营销市场的门,比如通过专业学术会议、医师沙龙、赞助学术研究、帮助青年医师完成继续教育等新营销方式来间接促销药品。“国内企业的医药代表很少有学术推广能力,而其产品又都是仿制药,并无多少技术创新和特殊说法,学术推广根本没法做。”付钢说。

第5篇

IT行业在SARS时期大展身手,电子商务、网络教育网络会议等等一系列网络服务项目让人们感受了它的巨大力量。据世界著名的IDC预测,2001―2005年在亚洲还将创造425万个工作机会。

最近一两年来,工程技术研发类的人员一直是IT行业最热门的人才,不管是硬件工程师还是软件工程师,总体需求量很大。

中华英才网总裁张杰贤先生指出,软件工程师的需求大于硬件工程师,今年下半年,IT行业仍以工程技术研发人员为第一需求热点。非典期间,IT公司在销售和市场方面受挫在所难免,但多领域经营人员招聘职位数却呈现增加的趋势。

对此,张杰贤先生分析认为,多媒体软件开发人员一般归类到IT的研发人员中,多媒体创意和策划人员属于另一类别。后者招聘数在SARS期间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网络游戏等业务发展得很快。统计数据表明,包括几大门户网站在内的网站需要的人才有:短信、彩信、网络游戏的创意、策划、制作人员。但总体来说,企业对这些职位的需求量和IT研发类人员的需求量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同时,北京和上海依然是肝业职位需求的重镇,两个城市的IT职位需求数约占IT职位需求总数的60%左右。民营企业的职位需求量在上半年大幅上扬,与去年同期相比,民企的IT职位需求增长了近一半左右,长势惊人。近年来始终稳坐招聘人数“头把交椅”的三资企业,首次让位于发展迅猛的私营企业。

汽车行业:复合型人才成竞争焦点

谈到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张杰贤先生指出,汽车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型的产业,而且集中在几个大的汽车企业,不像IT公司遍地开花。但汽车产业带动的产业却很广泛,比如汽车装饰、维修、轮胎、汽车零配件、制造轮胎的橡胶产业、用于汽车生产的钢铁业等,在一个产业链条上专门为汽车生产服务、支持的行业都会被带动起来。所以我们在分析汽车行业人才需求量增长的时候,要分析它属于汽车产业的哪一部分人才。目前,我国的汽车产业刚刚起步发展,各个职位的人才,包括销售、设计、维修、生产管理人员等都有所增加,相对而言,销售人才的需求量将大一些。

零点集团汽车企业研究部的高伟先生认为,现在谈论得比较多的是汽车企业如何面临入世后的挑战问题。未来汽车业的竞争优势将集中体现在企业“一体化”经营的能力上,即能有效整合汽车设计、原材料采购、整车生产、配件供应、销售网络、服务渠道等整个产业价值链。零点调查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汽车业人力资源存在结构性短缺现象,一方面国内汽车企业急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多数流向国外或服务于外企;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人才机制缺乏活力,吸引不了人才。而该现象至少要持续到2005年。

未来,复合型汽车人才将会成为中、外企业的竞争焦点,精通外语的汽车设计人才、具备汽车技术背景的营销人才、具备汽车销售背景的IT类专业人才,以及汽车信贷、保险等金融人才将有着广阔的施展舞台。

比如营销管理人员,他们既需要具备汽车营销的实战经验,同时也需要十分熟悉汽车售后维修、保养等深度的专业技术知识。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电子商务将会成为入世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十大趋势之一,而目前国内能够通过Internet完全实现“信息咨询、材料采购、订单处理、汽车销售、整车配送、配件供应、售后服务”的企业几乎没有。未来5年,市场对这类复合型IT人才的需求必然出现上升趋势。

医药、保健行业:人才需求跳升

直接受益于SARS影响的是医药行业,医药行业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销售人员和技术研发人员上,行政、财务人员也有需求。即使没有SARS,近一两年来,医药和生化行业的薪资都呈增长态势。多个薪资调查显示,生物制药收入位列最高,特别是医药代表、中高级管理和技术研发等职位的薪酬收入可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1.5―2倍。在各个人才网站的行业排名中,生物、制药、保健、医药不断跳升,已经进入前十。

但57JOB调查发现,不少知名的跨国医药公司人才流失非常严重。2002年该行业“医药销售代表”的平均流动率近40%,一些企业甚至超过60%。张先生认为,短期内医药行业的确有所发展,但长期效果并不明显。

张杰贤先生分析,除了医药,SARS还带动了健身、保健、休闲产业的发展。由于人们对生活、休闲、娱乐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将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花更多时间锻炼、休闲。SARS之后,体育、健身、休闲行业的人才需求将有所增长。

金融行业:用人值得期待

这里所指的金融行业包括了银行、证券和保险。科锐咨讯公司高勇总经理指出,业内的主要招聘单位首先是保险公司,其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然后是证券公司、金融行业的支持服务机构;还有一些想要进入中国的产业基金。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的洪亮经理认为,近年来,中国保险市场以两位数的增长率高速发展,保险业最缺乏三类人才,一是营销高手;二是各类专业人才,包括核保核赔方面的高级专家顾问、高级客户服务管理师、营销业务管理师、营销培训师、应用软件开发工程师、信息项目管理师、财务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三是大批有经验的优秀投资分析师、投资家等高级资金运用管理人才。

虽然现在该行业出现了一些人才的流动、跳槽现象,但高勇先生分析认为,这只是小规模、小范围的。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还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比如高端金融人才市场尚未成熟。人才竞争与市场的成熟度、产业的成熟度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市场、这个产业在发展,在成熟,那么整个行业人才需求趋势则会继续上升,这是无庸质疑的。

也许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是值得期待的,但我们发现在国家人事部公布的今年一季度人才市场供求报告中,金融行业并没有进入十大招聘行业。高勇说:“如果想在这个行业做出一番事业或获得好的机会,你就需要耐心等待,你甚至可能会发现在两年内都没有什么好的机会。”但这并不能成为不选择金融专业的理由,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金融人才在国际化方面还有待提高,包括国际化的眼光、全球化的资本运作意识、全球化金融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在完全市场化环境下的运作能力等。人才的国际化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高勇认为中国的金融人才还是应该关注本土市场,因为熟悉中国的消费习惯是他们的根本优势,况且更多的金融工具还是服务本土市场的,当然对国际市场也应有一个了解。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到来前,考虑获取人才的方式可以未雨绸缪。洪亮先生指出,现在保险业“挖墙脚”的方式比较普遍,但若把“挖脚”当做一种文化,则无异于饮鸠止渴。“挖脚”进来之后,这些人是否适合公司的企业文化,顺利度过磨合期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尽管进入中国10年未盈利,美国友邦仍坚守不挖同业墙脚的原则。因为外资保险公

司,尤其对于有成熟的公司文化和理念的大公司来说,国内其他保险公司的培训体制也不很完善,还不如招收白纸样的新人,让其接受自己的系统培训。

建筑、房地产行业:高级人才需求飙升

近年来,建筑行业在招聘数量上一直稳居前10位。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刘哲生会长指出,随着建筑、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建筑、房地产行业的人才需求也出现了一些变化。2008年的奥运会无疑使北京成了建筑、房地产行业的焦点。北京建筑、房地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以下特点:以管理人才为主;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执业资格或职称,现在企业非常青睐持有一定职业资格证书的熟练技术人员;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据东方慧博咨询公司的统计,在招聘会上对中高层人才的需求从5%上升到了20%。目前有几类人才非常紧俏,包括工民建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建筑师(尤其是室内装修方面)以及会计师。

第6篇

从保增长到调结构,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必将涌现出一批引领新趋势的绩优股,成为证券市场上的中流砥柱。那么,哪些股票有机会脱颖而出呢?

广发基金副总经理朱平对此有较多的研究和阐述,他的观点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看好三类股票,第一类是新兴行业,如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低碳经济及移动互联网等,第二类是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如精细化工里的电子化学和化学中间体、水处理和固废处理等。第三类是大消费板块,包括新医药、新消费、新农业等等。

朱平认为,目前这些公司占中国股市总市值不大,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三类公司占中国股市总值的比重会超过50%,到那个时候,中国股市将完成质变,蓝筹股票的行业特征将与发达国家类似,也预示着中国经济转型走上正途。

限于篇幅,本刊记者仅选择并分析了部分行业。

商业零售:受益消费大时代

随着零售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扩大,零售商业已开始成为引导生产和消费的先导型行业。由于经济增速仍在较快水平,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政府对于消费的扶持态度明确,相信商业零售行业在未来一定会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收益。

2010年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累计同比增长10.2%,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收入累计同比增长12.6%,实际增长9.5%。2010年中央加强重视收入分配改革,收入倍增计划或将写入十二五规划,扩内需,促消费成为了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断攀升,社零总额同比增速已经连续三个月在18%之上,截至6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速创出年内新高。

根据金百灵投资的研究分析表明消费在超预期增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两大新特征,一是中西部地区的销售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二是专业销售企业脱颖而出。

因此,除了可关注王府井、广州友谊、新华百货、重庆百货传统的行业龙头之外,投资者还应注意一些成功向中、西部以及二、三线城市渗透的商业股,如南宁百货、友好集团等。同时大厦股份、广百股份等拥有新利润增长点或者在销售布局上向中高端专业领域渗透的个股也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医药:孕育蓝筹新王者

调结构背景下,大消费成为了热点投资领域,而在大消费领域中,医药板块更是热点中的热点。健康是永恒的主题,居民的健康需求是刚性的,随着其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农村城镇化、医疗保障水平和意识提高,未来医药板块将长期快速发展。

近两年来,医药板块涨幅很快,华林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以2008年10月份为基点,医药生物指数和沪深300医药指数至今已分别上涨了155%和147%,相对A 股超额受益分别为105和97个百分点。截至2010年8月6日,医药生物指数和沪深300医药指数相对于上证综指比值分别为0.5和2.1。

进入2010年,医药板块市场在表现出整体抗跌性的同时也呈现出了分化态势,具有独家品种、独特优势、业绩优良等因素的个股有相对强势的表现,而业绩预期较差且缺乏优势的个股则表现较弱,未来医药行业很可能会呈现出“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申银万国分析师罗认为国企重组也是推动医药行业出现分化的因素之一,例如国药控股布局全国网络,购并为主,新设为辅,打造医药流通业航母;上实上药系以上海医药为平台,整合旗下工商资产;中国生物集团以天坛生物为平台,打造以疫苗和血制品为核心的生物制药航母。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长期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生物制药子行业中的细分行业如疫苗、诊断试剂和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等将受益。天坛生物、科华生物、华兰生物等国内预防疫苗、诊断试剂和血液制品子行业的龙头公司,从产品结构及产品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等角度看,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中药因成长性和稀缺性获得更高溢价。品牌中药由于品牌、生产工艺、原材料等方面的独占性与垄断性,逐渐成为市场中的稀缺品种,加之产品销售的持续增长,使得相关公司在市场中被广泛看好,如马应龙,云南白药、同仁堂、片仔癀等。

而原料药和医疗器械行业也会随着医改的深入和医药市场消费需求的增长进一步发展,投资者应多关注市场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海正药业、华海药业和海翔药业等原料药个股以及万东医疗,新华医疗和鱼跃医疗等医疗器械个股。

总体来看,医药板块中的大企业和细分行业龙头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获得更快增长,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

新能源:不再仅仅是概念

以新能源、低碳以及节能环保等板块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无疑将是未来市场中的投资热点,而在这些概念中,新能源似乎最为耀眼。新能源未来将成为新蓝筹,似乎已成为了一种共识。传统能源价格的上涨,对于能源的迫切需求都推动着新能源板块长期持续向好。

从目前来看,国内新能源行业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电力行业两个大类。继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率先试水后,日前另一大产业纲领性政策――《2011-2020年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被曝光。而由国资委牵头,16家中央企业组建的电动汽车联盟也新鲜出炉,这些预示着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谓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巴菲特对于比亚迪汽车的投资更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故事。

从产业链角度看,新能源汽车涉及整装、锂电池、充电站等多个相关产业。其中,锂电池产业是新能源汽车板块中最值得看好的板块。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最明晰的投资机会存在于锂电池领域,作为新能源电池代表之一的德赛电池股价自今年四月开始大幅飙升,并以111.23%的涨幅获得上半年涨幅榜的冠军。

另一方面,新能源电力行业中,日渐成熟的风电行业开始步入了龙头竞争时代,特色智能电网也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同时核电、太阳能领域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发展,但是技术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始终是新能源行业面临的难题,所以新能源发展前途光明,道路却曲折。

第7篇

中药是我国的国粹,数千年的应用历史,为我国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中药文化。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不断调整、中国入世、竞争状况等,中药行业已进入转型期,众多中药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同质化严重,低水平竞争

产品同质化是中药行业的痼疾。中国1200多家中药厂,绝大多数药厂只是个单纯的生产车间,不具备研发能力(即没有能力也没有实力)、营销策划能力、没有可控的渠道,很多药厂的产品全部来自于药典,“千厂一药”无法避免。以传统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为例,仅市面上出售的品种,全国就有超过500种。产品同质化、营销水平差,决定了中药企业进行的更多是低水平的竞争。

2.创新能力差,增速减缓

药品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创新产品的推广,而本土中药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很弱。这导致中药的生产总值、销售收入,增长趋势都有放缓的迹象。

据《2002年医药行业研究报告》,在医药行业的6个子行业中,中药的销售收入、利润增长率均处倒数第二位(见表一);中药在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大大低于化学药;中成药甚至出现进口量超过出口量的“怪事”(见表二)。凡此种种,显示出中药市场增长乏力、趋于稳定的趋势。

目前中药企业的利润率在医药行业的6个子行业中是最高的,但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成药不需投入研发经费。没有研发,就没有新产品,没有新产品,中药的份额在国内外化学药、医疗器械等的挤压下,就很难有大的增长。

表1:各行业实现效益情况表

───────────────────────────────────────

分类  企业数量(家)  销售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实现利润(亿元)  同比增长%

───────────────────────────────────────

化学制药

1713

1203.27

16.89

90.48

30.14

中药

1283

598.12

17.25

63.11

19.40

医疗器械

383

132.02

20.64

9.84

13.96

生物制药

320

143.12

17.34

1.81

24.03

药包材料

275

69.42

21.31

4.79

23.06

制药机械

76

13.97

27.75

0.65

37.30

其他

234

36.74

28.78

2.42

46.67

───────────────────────────────────────

表2:

分类

金额(亿美元)

年度增长率

中成药出口

1.45

-4.11

中成药进口

4.67

-6.25

3.门槛日高,行业洗牌在即

随着竞争的加剧,媒体价格、渠道费用都大幅上升,导致营销费用上涨;政府监管的加强,导致行业日趋规范;在这种背景下,中药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开始快速提高,优势企业初步形成。而一些传统上的保健品企业,由于保健品行业近年不景气,开始转入相对规范的中药行业,更加剧了中药行业的竞争长度。

很多中小型中药企业,既没有优势品种,也没有强力网络,没有研发能力,也缺乏营销手段;多年来依靠低价格、大流通,或寻找总度日,利润微薄、仅能勉强生存,国家对药品生产的GMP强制要求,已经让这些企业到了艰难度日的程度。不改要关门,通过了GMP改造,也会因为销售规模不能承担改造的经济负担而陷入困境。

行业集中度提高、优势企业初步形成,这些都是行业开始洗牌的征兆。近期来,铂策划的有很多中药企业客户,既有从保健品转行进入中药行业的巨鳄,有被迫出售了药厂的企业;有艰难通过GMP改造的药厂,也有亟待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凡此种种,都显示出行业巨变的前兆。 二.锐利营销快速发展

行业门槛越来越高,巨变在即,落后就要被淘汰,中药企业该怎样应对这种局面呢?

铂策划认为,今天的中药市场仍然具有营销导向的特点,通过成功地营销,快速崛起仍有可能。六味地黄丸领导品牌宛西仲景就给众多中药企业做出了表率。根据锐利营销的战略指导思想,我们为本土中药企业提出建议如下:

1.聚焦原则

要想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选择出一种适合市场的产品,集中投入企业资源,使该产品成为明星产品——成为同类产品的第一第二品牌。国内不少中药企业拥有上百种产品,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也有几十种,大都不做广告、依靠流通,每一种产品销量都很小,这导致企业利润微薄,规模难以扩张。

从企业拥有的众多产品中间,选出有市场、有潜力的产品,找出成功营销模式,重点投入企业资源,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迅速发展壮大。竹林众生仅“双黄连口服液”单一品种就迅速崛起,证明了聚焦的重要性。

不仅国内做市场药聚焦重点产品,国际制药巨头也是这样。瑞典的阿斯特拉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规模还很小,在1980年代成功开发出奥美拉唑后。这家瑞典中型制药公司,只用了10年时间,在世界药企的排名就上升为第10位,现在奥美拉唑占集团整个销售额的47%,占利润的80%。

竹林众生、宛西制药、哈三、哈六等众多成功的本土制药企业,都证明聚焦重点产品的重要性。

2.创新与差异化原则

中药品种同质化非常严重,决定选定的品种能否突出重围的关键在于能否做到营销创新、能否做到差异化营销。

宛西制药厂的六味地黄丸,以前依靠大批发,价格很低、利润不高。厂家看到六味地黄丸的市场容量大、竞争程度低,遂将仲景牌六味地黄丸作为重点品种,进行了营销创新。宛西为产品提炼了自己的概念“药材好”、选择了一个好品牌“仲景”、设计了古色古香的差异化包装、并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价格,在央视电视广告的拉动下,只用了两年时间,仲景牌六味地黄丸就成为该品类的领导品牌,企业因此迅速发展壮大。宛西的成功既是聚焦原则的成功,也是锐利营销“创新与差异化原则”的胜利。

3.充分信息原则

我们应该把资源聚焦到那些产品?应该怎样去创新?怎样去推广?怎样去赢得渠道的支持?怎样在终端推进消费?

药品(特别是OTC药品)上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产品筛选、包装、定价、渠道政策、营销推广的方案,这个过程中需要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工细作,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失败。即使产品投入市场后,也需要根据市场反应,不断调整。

所有这些工作,都必须依靠信息做出决策。所以今天的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信息的较量。要想“百战不殆”,就必须“知己知彼”。

4.整合资源原则

随着竞争程度的加剧,中药目前门槛越来越高,从降低企业运作风险、提高营销效果的角度来看,有必要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将企业的产品做大做好。

比如传统的广告效果越来越差,而我们运作的国家一类新中药遗尿停在某地区上市时,通过召开新闻会,只用很低的成本就让该省20多个媒体报道了我们开展的公关活动,配合告知广告后,吸引了上千个咨询电话,花费不多、效果却比传统的软文、硬广告要好得多,能做到这些,就是因为整合了媒体资源。

药品的渠道普遍较长,如果能够转换思路,奉行渠道扁平化、整合有实力的二级三级商来推广我们的产品,相信肯定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中小企业的一些市场潜力大、投入也比较大的产品,不如寻找有实力的企业作为全国总。 三.中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铂策划认为,中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体现在营销策划能力上,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研发、渠道和管理上。加强企业的研发、渠道和管理能力,应该是中药企业的不懈追求。

1.研发:市场导向

新药是药业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有效果好、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问世。中药企业应该怎样去研发呢?铂策划认为中药企业的研发方向,可以有以下选择:

·研制常规保健型OTC药品

近年来,国内民众保健意识越来越强。药食同源、毒副作用小、讲究整体调理的中药,完全具备成为保健药品的可能。比如市场上走红的六味地黄丸、补肾益寿胶囊、安神补脑液、板兰根冲剂等药品的消费,就部分具备了“保健药品”的特性。

保健市场潜力庞大,中药OTC产品用作常规保健,既有可信度高、又有可进行疗效宣传的特点,“进可裂分保健市场,退可固守药品领地”,进可攻、退可守,从长期来看,随着中药保健品批号的撤销,中药OTC产品有望填补这块领地,OTC中药保健化,将形成稳定、庞大的市场。中药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要,研发该类产品。

·研制适应市场的新特药

中药有数千年的历史,药用原料种类繁多。不妨追踪西方化学合成药,从中药植物药材中提取西方化学药成分,以此报批新中药,既能绕开西药的专利壁垒,还能利用中药的安全性高的优势,这将是一种可行的研发方向。比如“血脂康”的成分是红曲,而红曲就是跟踪洛伐他汀从中药中提取的成分,该产品目前表现良好;又比如中年妇女更年期替代疗法用药“雌激素”市场客观,但因为消费者惧怕副作用等原因,国内市场还不够成熟,用大豆异黄酮作为替代疗法用药,就避开了“激素”恐惧心理。

儿童遗尿症是个不受重视的市场,哈尔滨三乐源集团却独具慧眼,该集团拥有的“遗尿停”,其成份就是从传统中药中提取出来的。中药西制,遗尿停不但效果好,而且安全性极高,该公司和铂策划合作后,设计了独特的营销模式来开拓市场,已取得了良好市场变现。

2.营销:建立强势渠道

渠道和网络优势,是中国的制药企业能够建立优势、也应该建立优势的营销环节。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比西方企业更了解中国市场,更了解我们的同胞。在快速消费品、日化、电器、IT等众多行业,渠道都是本土企业战胜跨国公司的法宝。在药品行业中,我们的企业也应该将建立稳固、可靠的渠道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应该说国内的渠道目前还相当混乱,告别急功近利的思想,奉行渠道扁平化、增强终端控制力、建立稳定可靠的队伍,应该成为规模企业的发展目标。

3.管理:提上经营效率

第8篇

最好的机遇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任何一种带给人类福音的药物都诞生得艰难而昂贵。按照世界公认程序,新药的研发有一个严格的筛选过程。开始的实验室阶段,实验人员需拿出近1万种化合物进行逐一尝试,最后从中开发出一种新药。从实验室起步直到用于临床患者,每种新药的研发周期平均为12至13年。据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提供的数据,其29家跨国企业会员每年在新药研发上的总投入超过1000亿美元,其会员企业每年将20.5%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而每种新药的研发花费平均为12亿美元。另据一项跟踪研究表明,对制药企业而言,每10种药物只有3种能够收回成本,每2.5万个化合物中仅有1个能够盈利。

也正因如此,原创性新药受到国际专利法的严格保护,但是一旦一定年限的专利保护期满,其他公司就可以对专利过期的原研药进行仿制生产,囚为没有高昂的研发成本,仿制药的售价理所当然地比原研药大i隔跳水,而原研药的销量和利润通常也因此暴跌,这就是所谓原研药的“悬崖时刻”。

对掌握原研药的公司米说,这难免是个令人尤限伤感又经历阵痛的时刻;对觊觎已久的仿制药公司来说,是否提前做好了准备,是否具备能力,决定着能否如愿“捡拾”到与专利一同坠落悬崖的“黄金”。而对普通患者来说,真正过硬的仿制药带来的是价廉质优的治疗。

其实,早于201 2年,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辉瑞就已经开始经历“疼痛”。

这注定是个备受全球瞩目的“悬崖时刻”。2011年11月30日,全球“销量最大的专利药”――“立普妥”(Liptor)在美国的专利保护到期。要知道,降胆固醇药“立普妥”是这样的一个时代神话:到目前为止,它是全球唯一一个销量超过1000亿美元的明星药品;高峰时它曾为辉瑞带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贡献。

但即便是“立普妥”也没有逃脱“专利悬崖”的魔咒。2012年7月31日,辉瑞在华尔街财报称,当年第二季度净盈利增长25%,不过同时明确指出,这是由于生产成本及营销和重组开支的大幅下降,抵消了仿制药竞争导致“立普妥”销售额锐减的结果。当年第二季度,“立普妥”在美国的销售额锐减79%,从上年同期的14亿美元降至2.96亿美元;在全球的销售额下降53%,至12.2亿美元。

为专利药到期“疼痛”的何止辉瑞。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制药业的另一巨头――默沙东的最畅销药物“顺尔宁”(Singulair),在首批仿制药进入市场后的短短4周内,销售量就急剧下跌近90%,“顺尔宁”一直是默沙东的重磅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治疗,其2011年在美国的销售额达35亿美元,全球销售额达50亿美元。华尔街分析师曾认为,默沙东失去这一市场的90%份额需要2个月的时间。不料,谶言成真仅用了1个月。

事实上,资料显示,到2016年,全球约有2550亿美元的药物专利到期,其中像“立普妥”这样的“重磅炸弹”可谓比比皆是:在全球最畅销处方药Top20中,竞有18个名列其中,而仅此18个处方药的全球年销售额就高达1420亿关元。

相对于原研药企业感受到的寒冷,全球范围内的众多仿制药企业在这巨大利好的刺激下热血沸腾,为这历史性时刻的到来摩拳擦掌,意气奋发。

在中国,总数5000多家的制药企业中有97%以生产仿制药为主,是绝对的“仿制药大同”。那么,在这仿制药的最好时代,面对仿制药市场的绝佳机遇,中同药企准备好了吗?

最坏的现实

在看病吃药问题上,对中国百姓的两种做法和共识,政府部门一直在试图引导扭转,可惜总是成效不大有点累,那就是:不管大病小病就跑“三甲”医院;不管花钱多少最信进口药。对于吃药,老百姓普遍的印象和体会是:同样成分的药,进口的比国产的有效,合资的比国企的有效。很多患者宁愿多花点钱选择进口药而不使用国产药。

确实,正如患者所感受到的,国内医药界人士承认,一直以米,国产药市场的现状“有点糟糕”。

事实上,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同产药的现状几乎就是仿制药的现状,囚为国产药的95%左有为仿制药。中国是名符其实的仿制药大国,却远不是仿制药强国。中国医药界共同的自我认定是:“我同部分仿制药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昕谓仿制药,其虽为仿制,却不是与被仿制品像个大概就能敷衍的山寨货,在国际市场上,各国对仿制药都有着同样严格的要求。以美国为例,美国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要求获批仿制药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与被仿制产品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其中非活性成分可以不同;与被仿制产品的适应症、剂型、规格、给药途径一致;生物等效;质量符合相同的要求;生产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和被仿制产品同样严格。

那么,中同的情况又是怎佯的呢?从近些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公布的质量公告米看,我国药品抽验的不合格率极低,按理说,这应该说明我国药品的质量是有保证的。但业内人士却指出,我国已上市的部分仿制药质量与原研药疗效无法同日而语,在临床上的表现更是不尽如人意,相当一部分属“安全、无效”和“安全、不怎么有效”。

历时4年的“全国评价性抽验工作”中所进行的一项“探索性研究”证明了这一说法。此项研究显示,一些仿制药产品与原研药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尤其表现在体外溶出度和体内生物等效性这两项反映药品等效的重要指标上。研究人员仅在体外实验中就发现,仿制药制剂的体外多条溶出曲线与原研品相差甚远。研究人员指出,如果体外溶出曲线都相差甚远,可以想见,这样的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体内生物利用度上的差距会有多大。

对这种“合格的无效药”现象,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杜冠华一语点破: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执行的质量标准太低,技术审评要求的技术门槛过低,致使国内制药企业几乎无需进行深入研究即可达标。他指出,现行的质量标准只是控制成分、含量和外观性状,这些只反映药品的一个侧面,而根本的质量保证应该是使仿制药做到与原研药同样稳定、一致的药效。拿最简单的样品数为例,国内药审部门要求药厂提供的中期试验规模为1万片,而在日本则需要10万片。因此,我国的一些仿制药目前能做到的仅是化学等同,而生物等同、安全等同、临床等同还遥不可及。

中国制药行业还有一个怪现象:一个技术含量较低的药品专利过期后,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对其进行简单的、完全相同的仿制。如退烧药“安乃近”这样的低价格药品,国内生产商超过了100家,为了赢得销路,各企业之间恶性压价竞标,价格最终低到企业无法承受。而对于那些技术含量高的药品,敢于尝试仿制的企业却不多。

有业内专家认为,由于技术门槛过低,就仿制药制剂而言,中国的质量水平不但比美国落后40年,比日本落后30年,比印度也有10年的差距。

可期的未来

虽然国产药的现实难如人意,但依然有提振信心的消息不断传来,令人不禁对中国医药行业的未来充满期待。

从国家层面来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已经启动。这是国家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也就是说,国家将对2007年修订《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前批准的仿制药,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特别是已经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临床常用的仿制药将在2015年前完成。

我国仿制药生产企业和品种之多令人惊叹,目前,在基本药物中,仅570个化学药品品种就涉及到3.3万个批准文号及240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表示,按照国务院正式印发实施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此项评价工作将动真格,对未通过评价的产品将不予再注册,并注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届时,必定会有一批药品因达不到要求而必须退市。按照这个规划的部署,到2015年,中国的药品标准和药品质量应大幅提高,药品安全保障能力应整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果一切顺利,到那时中国患者应该能享受到真正合格的国产药。 从企业和市场上看,全球仿制药江湖风起云涌,全新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2012年9月13日,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辉瑞在杭州举行盛大仪式,宣布由双方合资组建的“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海正辉瑞的首席执行官肖卫红明确表示,该合资企业将面向中国和全球市场开发、生产和推广包括品牌仿制药在内的专利到期药物。注册地和生产工厂位于浙江富阳的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总投资2.95亿美元。其中海正药业和辉瑞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海正和辉瑞分别向合资企业注入现有产品线中的精选产品,目前的产品组合覆盖肿瘤、心血管、抗感染、神经系统、免疫抑制剂等治疗领域。

辉瑞中国总经理吴晓滨博士说,作为全球制药业“老大”,这次合资谈判以49%的次席成交,这在辉瑞的全球运营模式中是罕见的,由此足见辉瑞对海正的看好,对中国市场的看好。

无独有偶,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抢在海正辉瑞典礼的前一天,美国第二大制药商默沙东与中国本土药企先声药业联合宣布双方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正式投入运营。尽管在其的消息中没有一处提及仿制药,但业内专家表示,这可能是因为默沙东和先声担心专业领域的“仿制”一词被误会成声名不佳的“山寨”而刻意回避,其合资公司的目标就是中国广阔的仿制药市场。

事实上,包括赛诺菲一安万特、葛兰素史克(GSK)在内的全球各大跨国制药商纷纷发力曾经不屑一顾的仿制药市场,尤其对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在内的新兴市场的仿制药市场虎视眈眈,通过合资、并购、合作等各种方式布局中国市场。之前,另一家医药巨头诺华制药宣布,将在中山打造中国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基地。显然, “让别人仿制不如自己仿制”,正成为面临专利到期的原研药企业的新思路。

据全球权威医药健康咨询公司IMs分析,到2015年,新兴市场占全球药品销售额的比例将从2005年的12%上升至28%,而新兴市场中的绝大部分销售额来自专利药物的仿制药。目前,仿制药在全球药品市场中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7%提高到15%左右,预测2015年将占据50%,而中国将在2015年会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专家认为,在此新一轮的合资热潮中,国内原料药企业向仿制药国际化的产业升级正当其时,中国制药企业在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借船出海等诸多方面应获益良多,就像海正辉瑞的合资,辉瑞因此在中国市场上落下一颗重要的棋子,海正由此布局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双方都期待共赢。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说,对中国医药行业来说,从“以仿为主”到“仿创结合”,再到完全“自主创新”,这是必由之路,不可能一步登天。

患者的福音

其实,跨国制药大鳄放低身段布局仿制药市场,除了专利到期的原因,另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新药的研发变得越来越困难。2010年,全球仅有21只新药推向市场,是1997年以来的最低值。以往的新药尤其是那些大销量的治疗药都是以有确凿科学依据的疾病为对象的,但如今新药开发面对的大都是疑难杂症,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且大部分至今没有明确答案。此外,政府对临床试验的严格监管也使得新药开发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因此,以往那种放弃专利到期的“旧爱”立即转向开发、寻找“新欢”的经验已经行不通了。

而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出于控制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支出的考虑,全球各国政府都m台了支持仿制药发展的政策。而仿制药市场的健康发展,最大受益者是病患。

美国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随着仿制药的使用率持续走高,过去数十年间,仿制药的使用为美国节省了1万多亿美元的医疗开支。美国仿制药协会的报告指出,2013年全年,仿制药为美国节省下高达1930亿美元的医疗开支,较2010年的1580亿美元更增加节省22%。而2002年仿制药为美国节省的医疗开支总额为600亿美元,不足2011年节省总额的三分之一。

这份报告还指出,如今,美国患者已普遍倾向于选择仿制药而非昂贵的专利药。2013年,美国境内开出的处方药药单数量高达40亿件,而仿制药处方单的比例达80%,但如此高的比例所用的花费仅占处方药总开支的27%,原因当然是仿制药价格远远低于专利药。

在印度,政府支持仿制药的力度更大,政府通过了一项为公众免费供应药物的政策并已正式实施。从城市医院到乡间诊所,印度的公立医生将很快可以给所有患者开出免费的非专利药。根据这项政策,医生开给病人的药品仅限于一个仿制药清单,如果医生开出专利药品,将面临处罚。预计到2017年4月,此项政策将使52%的印度民众得到免费药品,涉及资金规模54亿美元。

第9篇

关键词 中职学校;药剂专业;创新创业;培养路径

G712;R-4

近年来,我国医药生产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阶段。“十一五”是我国医药工业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加大医疗保障和医药创新投入,医药工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1】。作为药剂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精湛的技术技能,而且还应该具有改革创新的思维,才能顺应医药产业的变化发展。

在药剂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严谨的专业理论教育是基础,扎实的专业技能训练是提升,而最核心的能力培养在于创新创业,要教会学生把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到医药企业生产销售的实践中去,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接企业生产销售的第一线。

为了切实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笔者学校认真探索,总结出了一条从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到培养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兴趣,最后上升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药剂专业人才培养的渐进路径。笔者认为,如此的培养思路体现了中职学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现实思考,学生在校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指导和相关的专业技能训练,毕业后就可以“零距离”对接就业。

1 指导学生开展正确的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

中职学校的学生刚从初中学校毕业,从在身心发展的角度上来说,他们对于“自我”和“职业”并没有充分的认识,更不可能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这也成为他们面对各方压力时表现茫然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新生进入学校的第一个学期,就要对学生开展相应的指导。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去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去认识自己的不足。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了解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了解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为达成上述目标,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以学校德育课程为载体,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分析,进一步认识自我。二是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在第一个学期就安排学生进入各合作企业开展为期两周的企业见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医药企业工作一线对就业者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进而指导学生开展正确的职业分析。

2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

在入学的第二个学期,学生对自我和未来要从事的职业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创新创业兴趣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

2.1 调整课程结构

一方面根据专业和学生的特点,组织编写创新创业的校本教材,对当前的课程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开展有计划的课程增减,切实突出创新创业的内容并进行针对性的实训演练,以此培养学生对创新和创业的兴趣。另一方面直接开设创新和创业的指导课程,例如借助生药学的实训课,指导学生根据中药的功效调配处方制作中药香囊。

2.2 开设相关讲座

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邀请合作企业的负责人、经销商和执业药师等来校开展相关讲座。借助校友会的平台,邀请成功校友来校介绍创业、就业经验。依托上述两大平台,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

2.3 建立学生创业基地

以学校为主导,在合作企业的指导下,创建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并建立相应的制度。鼓励企业、教师及各个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切实拓宽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讨论产品研发和市鲇销的实践过程,在与企业和教师的互动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的能力

在经过第二个学期创新和创业兴趣的培养之后,学校将根据学生一年来的表现,以学生自愿为主,择优录入学校的学生创业社团,着重培养其创新创业的能力。

3.1 锻炼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在学生入学的第三个学期,创新创业工作室完全开放给学生创业社团,由学生自行管理,并承担对低年级学生的引导带教工作,让他们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同时,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开展为期三周的顶岗实习,在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境中,磨练学生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3.2 开展创新和创业训练

结合第三学期的教学内容,将创业社团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模拟的创业和社会实践,鼓励各小组积极与校团委及企业合作,不断开放新的产品及创新商业模式。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创新创业的思路,确立创业目标。

3.3 开展营销技巧、商务沟通等训练

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邀请企业的相关专家重点给学生讲授市场开发与营销中必备的沟通技巧、产品开发策略、市场营销策略等。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过程中所必备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研发新品、开拓市场的能力。

3.4 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充分挖掘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开展专业技能比赛、创业社团开放日、举办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参加组织各类竞赛性、创新性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塑造他们创新创业的品质。

4 讨论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相结合,改革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改进课程,强化实践,推进学校与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开展实质性、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全力打造符合中职药剂专业实际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渐进路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