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人才培养工作方案

时间:2023-02-13 18:13:22

导语:在人才培养工作方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人才培养工作方案

第1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Abstract: The Writer introduce in detail the construction steps of Courses System and give some implement advice based on the software technique process for the Software Technique Major. 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 talks about the establishing process for the Post of NET Software Engineer and course design methods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 It has certain practice and promot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 Work Process; Course System; Action Field; Learning Field; Learning Situation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近几年的改革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始终没有脱离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导致毕业学生和企业接轨难。如何建立科学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是近一段时间职业教育者研究的问题。

随着示范院校和品牌专业建设工作的开展,要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建设方法为指导思想,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依据行业行动体系和工作过程开发相关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形成产学做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为什么要做基于工作过程化专业建设工作

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学结合: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传统的学科教育按着科学的知识归纳,将相关内容组合在一起,学生学习起来艰辛,不好理解,不明白将来有什么用处,所以学习动力和效果不好。有人将传统学科教育比作是“盲人摸象”,每个课程都涉及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不能将这些知识系统的连接整合,学生就业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这些都使得就业接轨难,没有体现“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特点。工作过程化的课程体系,必须针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整理出具体的、能够涵盖职业岗位全部工作任务的若干典型工作过程,按照人的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由初学者到专家的成长规律)进行序列化,再对与具体工作任务相关的工作过程、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劳动组织、劳动工具及与其他工作任务的相互关系等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技术知识和破译出隐性的工作过程知识,并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组织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

通过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学习者可以概括性地了解到其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同时学习者还可以了解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能够在一个整体性的工作情境中认识到,他们自己能够胜任有价值的工作。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依据职业工作过程建立的,其开发思路是由职业工作过程出发,通过分析该职业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导出相关的“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这一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可简述为“工作过程-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2、建立基于工作过程化软件专业课程体系

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软件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三个步骤:①由工作任务分析导出典型工作过程,由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②由行动领域整合形成学习领域。③设计学习情境。下面具体阐述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建设过程。

(1) 行动领域分析

通过对调研过程和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认为,目前,软件行业的就业热点集中分布在互联网开发、企业开发、应用软件开发、电信/通讯、软件外包几大领域。国内的软件开发额状况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1、国内的软件开发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形成规模,超过1000人的软件开发企业屈指可数;2、软件开发项目的类型集中在投入少、技术含量相对低的应用开发上面,并且MIS/OA/ERP/CRM/系统集成/物流/进销存/电子政务/网站建设这一类B/S系统依然是主流应用系统;3、行业和地域相对集中,90%以上的软件开发企业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四个城市;4、外包(特别是对日外包)正在迅速发展,所需要的人员缺口较大。与软件专业关联的职业工作岗位主要有:.NET软件工程师、JAVA 软件工程师、PHP 软件工程师、网页美工设计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对日JAVA 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需求分析师、软件产品销售/技术支持人员、企业计算机系统维护员。

根据对企业的实际调研情况和高职学生的特点两方面综合考虑,认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应以“.NET/Java 开发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兼顾“软件产品售后、技术支持人员”和“企业计算机系统维护员”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拓展学习领域,使学生在“对日软件工程师”和“软件测试员”等某一职业工作领域上也形成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以.NET 软件工程师典型工作任务为例:①与客户或经理沟通,了解客户需求。②阅读和编写软件项目开发文档。③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④项目框架建立。⑤页面实现和代码编写。⑥单元测试。⑦项目。

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职业技能:①页面和脚本技术:熟练使用JavaScript/HTML/CSS技术,能手写HTML、读懂和修改CSS;熟识Ajax。②数据库技术:熟识SQL Server 或者Oracle数据库,熟练使用数据查询语句;有数据设计、SQL/PL SQL编程序、查询优化等的能力。③.NET技术:理解.NET FrameWork2.0相关概念,能够在2005和工具下熟练代码。熟练使用C#语言。④对、XML/WebService、相关技术能够熟练运用。⑤理解并且能够按照界面/业务逻辑/数据访问三层结构框架来组织代码和进行发展。⑥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刻苦学习等能力。

(2) 学习领域分析及构建

学习领域分析是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将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在完成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对行动领域进行重组、简化和优化,以最简化的语言完成工作任务的行动情境描述。并依据学习难度从低到高划分学习领域难度范围。一般情况下,学习难度低的安排在低年级,难度高的作为拓展能力训练放在高年级。

以.NET 软件工程师岗位为例,依据行动领域的分析需要构建学习领域,并遵循学习渐进规律,逐步加深难度,在五个学期进行,最终完成.NET 软件工程师的培养过程。

对每一个学习领域进行构建时,注意对职业素养的养成训练。比如在“开发WEB系统”学习领域中,项目训练时以团队的方式要求学生组成实施工作小组,每人都有明确的分工,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必须在相互的沟通协调下开展工作。目的是训练学生与客户沟通协调的能力。对于行动情境的设置,应以一个连贯的项目为载体,将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穿插在行动情境的执行过程中,使得学生既懂得“如何做”,又了解“为何这样做”,即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3) 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行动导向课程的教学设计,由教师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结合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将学习领域的开展进行生产化。也就是说教师按着实际软件开发步骤,设计教学过程,利用项目或工作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改革宗旨。

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以行动为导向。只有在行动中,在工作过程中学生才能有效地获取工作过程知识。学生始终在一种完整的、综合的行动中进行思考与学习,即按照六步法,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行动方式来组织教学,并尽可能由学生自己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制订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检查和独立评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职业情境,通过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的教学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环境中,从而促进学生对职业实践的整体性把握。

第2篇

关键词:自我评估;学位授权点;工作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01-02

学位授权单位开展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是保证学位授权点质量、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学位授权单位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和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本文主要从学位授权审核和评估发展过程、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原则及过程等方面,对学位授权单位开展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和思考,以期对各单位开展工作有所启示。

一、学位授权审核和评估发展过程

学位授权点是指“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的可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即在教师队伍、课程设置、科研条件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达到基本条件的学科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并取得授权,才能授予学位。

1.我国学位授权点审核发展过程。从1981年开始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以来,我国己经开展了11个批次的授权审核工作,大体可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①初创阶段(1981―1984年),审核权高度集中;②探索阶段(1985―1994年),审核权初步下放;③改革阶段(l995―2004年),审核权稳步下放;④改革扩展阶段(2005―2010年),审核权高校自主。严格的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对我国建立完备的研究生培养学科专业体系,保证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学位授权审核权力的下放,国家对于学位授权质量的监督也在不断探索和加强中。2005年,我国启动学位授权点的定期评估,对已经获得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进行发展状况评价,建立学位授权点管理有上有下的动态管理机制。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共同下发《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强调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推动学位授权单位建立常态化的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和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制度。开展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对学位授权点来说,有诊断、导向、激励等意义和作用。

与学位授权审核不同,合格评估有如下特点:

①诊断式评估,通过对学位授权点的全面检查,以评促建,实现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②自我评估为主,评估方案、指标体系、评估标准、评估方式、评估实施时间等,均由各个学位授权单位在一定的框架下自行确定,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评;③评估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包括毕业生的就业发展等,而师资和科研水平等仅作为基本条件的一个组成部分;④评估方式多样,可以根据学位授权点的类别和层次,采取国内同行专家评估、国际评估、专业资格认证等相结合的方式。

二、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原则

在开展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时,学位授权单位应当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及公开公正的原则。

1.科学性。学位授权点的建立与发展,存在一定的内在规律和特点,评估时应根据自然发展规律科学地组织与实施。学位授权点,按照学位层次可分为博士、硕士,按照学位类型可分为学术学位、专业学位,根据学科门类可分为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因此,在制订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时,要分层次、多维度地考虑学位授权点的多元属性,避免用同一尺度和标准来评估所有的学位授权点。

2.合理性。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是依据本单位的实际发展状况所进行的诊断式评估,不同的学位授权单位行使学位授权和培养研究生的时间与过程不尽相同,有各自的特色。所以,在组织和实施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时,要以国家制定的《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为最低要求,确定能够突出特色、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学位授权点发展的评估标准和内容。

3.可行性。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是一个长时间的复杂工作,评估的基本程序包括多个重要环节,涉及学位授权单位的多个部门和大多数学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实施。因此,在组织和实施时,应尽量使程序简化,操作方便,保证评估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与完成。

4.公开公正。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全过程,要做到信息公开,接受各方监督,保证工作的公正性,切实做到以评促建。

三、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过程

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工作,大体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指定专门机构组织实施、研究制订评估工作方案、实施评估方案。

1.指定专门机构组织实施。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时间长,责任重,涉及部门、学院多,需要组织和协调的事情也比较多,应当指定专门的机构来组织和实施。

2.研究制订评估工作方案。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方案包括被评估的组织结构、评估方式、评估内容、时间安排、工作流程等内容。研究制订评估工作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本单位的办学水平、发展目标,学位授权点的类别、数量、关联性及学院设置等因素,统筹考虑,顶层规划。①评估方式。不同的学位授权点,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估方式,如国际评估、国内专家评估、专业资格认证。国际评估是指,对一些高水平的国内一流学科,其发展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可以采取国际评估的方式。邀请本学科领域的国外知名专家,以国际一流为标准,对学位授权点的目标、基本条件、人才培养等重点要素进行评价,进一步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学科的国际知名度。国内专家评估是大部分学位授权单位和学位授权点采取的一种评估方式。它聘请本学科领域中水平较高的研究生导师,组成评估专家组。对于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专家应当包括本行业部门的专家,以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评估,大致可分为资料准备与现场评估两个阶段。在资料准备阶段,学位授权单位与受邀评估专家事先沟通、交流,听取专家对评估标准、评估内容等的意见,组织评估材料并发送给专家;现场评估时,可采取总体汇报、查阅相关支撑材料、课堂听课、现场考察、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学位授权点的各项情况,通过充分讨论与答辩后,提出针对性诊断式评估意见,为下一步的改进与发展提出建议。对于部分专业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可以采用专业资格认证或质量认证的方式。例如,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开展的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有完整的认证流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对MBA培养体系的完善、MBA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和国际化等具有指导意义。②评估内容。学位授权点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定位与学位授予标准、主要培养方向(不是研究方向)的基本概况和特色、师资队伍情况、科学研究情况、教学科研平台情况及人才培养情况等。其中,人才培养是评估的核心内容。人才培养的评估应当是对其全过程的评估,包括导师队伍、招生选拔、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学术训练或实践训练、学术交流、学位论文、毕业去向、用人单位反馈、研究生教育制度保障、学风教育等。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时,应根据学位授权点的不同属性,分别制定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学位授权点的体系与标准。将数据定量描述与文字定性描述相结合,但要尽量采用定量描述。进行定量描述时,我们不能仅仅描述总量,更要描述师均、生均等效率指标,突出建设绩效。评估数据的采集时,尽量直接使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或学位授权单位中心数据库的客观数据,既能简化学位授权点人员的工作量,也能有效保证数据的客观真实性。③时间安排。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大体分为方案制订、评估试点、方案优化、全面评估、改进提升等阶段。方案制订:按照有关要求,完成本单位评估工作方案。评估试点:选取学科基础较好、学院积极性高的部分学位授权点开展试点评估。方案优化:根据试点经验和教训,优化评估方案,为全面评估做准备。全面评估:所有学位授权点参加各种形式的评估,可以按照学科相近性、学院所承担建设的学位授权点等,合理安排评估时间和方式。改进提升: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最重要目的是发现问题,改进与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学位授权单位可根据专家评估意见,对学位授权点进行动态调整。

3.实施评估方案。评估组织机构根据制订的评估工作方案,按照时间节点依次开展工作。实施过程中,注重统筹协调学院、部门、学位授权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优化工作方案,做到责权分明,并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以顺利完成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林梦泉,朱金明,唐振福,吕磊,梁莹.学位点质量评估协同机制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7).

[2]张淑林,夏清泉,陈伟.高水平大学学位点管理自律机制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4).

[3]杨院.构建我国学位点评估标准体系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7).

第3篇

为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加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工作方案》、《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工作方案(2016-2020年)》等文件精神,在2017年的工作基础上,2018年我院本着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的态度,努力加强了与XXX中医院这种长期、稳固的帮扶关系,促使中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诊疗范围、服务水平等方面得到了发展。现将我院2018年对口帮扶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中医诊疗技术及现代医疗技术水平提升

我院先后派驻7位在脑病科、心血管科、骨伤科、放射科等方面高年资主治医师对其进行专科指导,通过白班、二线班、门诊、会诊、讲座等多种形式带领我院医师在脑病、心血管、骨伤的中医诊疗及现代诊疗技术方面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心肌梗死的中西医诊疗,脑卒中的溶栓及康复调理,腕踝针治疗骨病疼痛,冲击波治疗骨病筋伤等方面。

2.门急诊人次及年出院人数增加

在与我院形成帮扶对子后,三家中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诊疗范围、服务水平等方面均得到了发展,受援单位门急诊人次及年出院人数相比于2017年同期均有所增加,医院辖区内老百姓心中知道不出远门就可以享受到省级三甲医院优质医疗技术服务,达到了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技术、增加医疗收入、优质医疗服务百姓的目的。

二、主要措施

根据受援医院需求,先后选派医德医风好、敬业精神强、业务水平较高、工作三年以上、具备一定指导带教能力的医务人员,分别至XXX中医医院进行支援。

第4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座谈会;重要性;特点;实施;启示

随着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的和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的面世,医学教育标准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凸显。2008年3月,教育部成立了医学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并颁布《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指南(试行)》。2009年5月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旨在向全国医学院校推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在国内,哈尔滨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汕头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等高校已陆续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广西医科大学于2011年12月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下面就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座谈会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实践进行思索与研究,希望能为更多的高校实施专业认证工作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一、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内涵

医学专业认证是建立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根据认证学校提供的自评报告,对照《标准》,评估专家组在进校考察前对学校形成一个总体的判断,并对自评报告中存在的模糊点,在现场考察中,通过座谈、参观等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进行广泛的了解。医学专业认证主要是帮助学校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整改的路子,以利于提升医学教育环境和质量,最终达到保证教学质量、培养人才得到社会认可。学校可以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这一平台,了解到国际医学发展动态与国内医学发展趋势,引入国外资格认证理念,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带动其它专业共同发展,加强对医学教育办学质量的宏观管理,促进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包括评阅自评报告,走访教研室,考察社区中心,医学实验中心,参加座谈会等,其中以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学校情况在临床专业认证为期两天的行程中,是占据时间最长,涉及人员最广,所获信息量最大,提出的问题最多,可以说认证工作的成败与否,与座谈会的组织与实施成功与否有很直接的关联。

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座谈会的重要性及特点

1.座谈会所含信息量大。专家进校后主要是座谈会和走访,大部分是跟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因此座谈会非常重要,直接左右着认证的结果。专家拿到自评报告一个月,把自评报告看得很透,很详细,来到学校后,首先会将不明白的通过座谈会来搜集信息,有问题的要通过座谈会来反馈,所以座谈会,尤其是教学管理干部的座谈会和学生的座谈会尤其重要。

2.座谈会涉及人员范围广、难度大。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座谈会组共分多个层次,涉及面广,包括了临床教师、医学前期教师、基础医学教师、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省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地市医院和社区医院代表、行政管理人员、预防医学教育教育教师、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及教改班学生座谈会,既有校外人员也有校内人员,既有教师也有学生,每个层次和学校的每个领域都有代表参加,他们的知识水平、对学校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座谈会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大。

3.关于座谈会提问的形式和特点。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座谈会主要是以问答的形式出现,我校在观摩外校,自行组织的基础上,提炼了关于专家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技巧及提问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一是开放性问题。如大的方面学校在顶层设计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各管理部门如何参与规划和方案的制定;在日常工作中各行政管理部门又是如何具体落实这一方案,积极参与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校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哪些不足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二是强调“谈实际”“举实例”的实际支撑。在实际的座谈会上,专家看重的是事实的支撑,对于教学理念的把握与理解。各位教师要明晰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查找各项教学工作中优势与不足,明确改革方向,进行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更好地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工作,完成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三是综合性提问。主要是关于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未来的发展上的建议、优势和不足。如从宏观上来提问,询问关于学校的优势、不足,与其他兄弟院校的关系,是否存交流合作的关系等等,以及关于学生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情况等。

三、座谈会的组织与实践

为了在正式认证时保证座谈会的质量,需从如下方面进行实施:

1.高度重视,做好动员。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重要环节,形成强大的合力、领导核心,广大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形成一股合力和凝聚力;提高全校师生对认证工作的认识,通过学校网络、印发手册,召开会议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向学生说明,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良好的机遇,他们将成为最大受益者。通过这些活动,让广大师生员工大力支持专业认证工作。

2.认真组织,周密安排。成立学校认证工作领导小组、座谈会工作小组,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由专门的组长、副组长、成员、联络员组成,制定与起草专门的工作方案,各成员职责明确,负责座谈会人员的遴选及培训、组织及协调,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包括前期准备培训工作,中期接待工作;后期做好引导专家工作,现场秩序维持工作及善后工作;每个分组都有各自的工作方案,座谈会组根据各分组上交的工作方案再制定总的方案,进行统一协调和实施。

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以座谈的形式,让广大师生了解教育观念,通过座谈会加促进教学基本设施建设,优化教学环境,提升教学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我校座谈会培训的原则是营造氛围,提高认识,充分准备,全体动员。一是加强培训,层层推进。邀请校级领导、各级专家对认证自评报告、专业认证知识进行解读;二是适当遴选,重点培训。进一步做好参加座谈会人员的遴选工作并进行适当专项培训;三是举一反三,主题培训。根据自评报告中的指标体系分类汇集问题380问,按照部门及学院进行分类,结合我校的临床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整理、归纳医学教育的有关材料和案例,突出亮点,并予重点介绍,通过培训,全校师生对认证的目标更加明确,对学校的定位与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4.营造氛围,模拟座谈。通过模拟座谈形式整体上体现医科大学的精神风貌。一是注重礼仪训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服装上最好着正装,建议学校配备统一工作服。回答问题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从整个座谈会的气氛来看,应当更加轻松和活跃;二是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让师生对自评报告熟悉,理解透彻,对新的教学理念及相关观念的理解有所提高;三是拟聘专家,实战演练。聘请校内专家进行模拟座谈,以实战演习的方式让参加座谈会的人员身临其境,切实感受问答方式,真正做到高度重视,端正态度。

5.科学评价,及时反馈。注重座谈会的科学评价与及时反馈,座谈会组保证了良好的衔接沟通和及时反馈,每一组在进行模拟座谈后,各分组都写了总结,进行及进反馈,并提出各自的建议,保证了座谈组的工作更完善更顺畅的进行;另外座谈组组织了两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考试。第一期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考试为集中考试的形式,第二期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考试为各部门自行组织实行。通过考试让全校师生对专业认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主动思索不足,有备无患,充分准备。

四、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座谈会的实践来看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启示

1.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从座谈会中所涉及的问题来看,师资问题始终是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考察的重点。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水平的高低,也对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师德教育活动,评选教学名师、三育人先进工作者和最受学生欢迎教师等措施,形成“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优良教风;主动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逐步把以教为主转化为以学为主,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愉快的学习;采取各种途径和多项有力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同时引进高层次人才队伍,注重学历结构合理,异缘与本校人才合理的比例,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积极营造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谐向上的大学文化会给走进一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宾客们良好的第一印象。学风、校风的建设也是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座谈会专家们关注与热衷的问题。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人文等各项因素综合长期积淀而成,是一所大学办学特色与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校园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学校需建设一批富有医学文化特色的校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如:医学史、人体与疾病、蛇类等展馆内容丰富,生动直观,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医学奥秘的生动资料;在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师生形成主动学习,勤奋进取,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形成良好教风、学风和考风。

3.以学生为中心,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教育学家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深刻地影响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走向。这一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已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描述了对医学毕业生在思想道德、职业素养和知识技能的基本要求,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办学宗旨和目标到教育计划、学生服务、教育资源、教育评价及学生科研等方面均要求有学生的参与。学生作为医学教育质量最直接的承受人,对医学教育各个环节的体会是相对全面的。他们应该有充分的发言权去诉说这所医学院校在教学以及管理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学校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有的放矢地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并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思考,为医学教育管理提供有益的帮助,形成良性循环。另一个方面需要注重发挥学生社团的桥梁沟通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按时安排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4.完善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建立教师评教、学生评教、校院两级评估体系等多层次监察系统,充分调动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注重公正原则,对表现优秀、评价高的进行激励,对存在一定问题的教师进行引导与帮助,这对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无疑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总之,本文通过介绍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之座谈会的重要性、座谈会的一些特点及如何有效地组织座谈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希望对即将进行认证工作的学校有所启示和借鉴,并且也丰富医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医学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梅人郎,陈钢,杨益.医学教育全球标准EM3.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教育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2008.

[3]杨丽雅.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学生参与现状及期望的调查研究[D].汕头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

[4]方展画.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述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72.

第5篇

关键词:“政行校企”;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124-2

0 引言

教育部2015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部署,按照落细落小落实的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以完善制度标准为重点,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主线推动继续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人民群众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根据学校教务处的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5年工作要点、省教育厅朱华山副厅长和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王永全处长在2015年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王永全处长在讲话中要求:各高校要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在新常态下的重要性,深刻领会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考察云南时的讲话精神,贯彻省委省政府和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全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综合要求推进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产学融合、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深化创新创业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着力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工作要点和讲话精神促使我们对经济管理学院的转型发展工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1 创新机制,开放办学、“政行校企”抓合作

体制创新、开放办学,为行业和地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我们学院要去努力做到和做好的事。探索建立一种由政府、行业协会、学校、企业四方共同参与主导的开放式办学、校企合作的新机制,使学校和企业在这种新机制下得到共赢。

根据普洱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在学校“以酒店管理为主干、以金融工程、国家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会场经济与贸易、食品质量与安全、烹饪营养教育等专业为支撑,打造旅游与服务贸易特色专业群”的主体构想下,我院自2014年4月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提高人才教育培养质量”的办学目标,积极开展“政行校企”合作,富有成效地进行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初步形成了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做法和经验。

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着服务地方、合作双赢的原则,学院广泛开展与政行校企联合办学、目前我院“政行校企”合作基本情况如下:

①合作的行业协会(4个):中国烹饪协会、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云南省旅游业协会饭店分会、普洱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

②合作的院校与科研机构(4个):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通海职业高级中学。

③合作的企业(6个):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亚鹿回头国宾馆、西双版纳洲际酒店、西双版纳云投喜来登大酒店、普洱开元梅子湖温泉度假酒店、昆明阳光酒店。

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签订合作培养协议、合作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尝试多样化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五年高职高专联合办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等多维度合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政行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效率,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以及学校办学与社会需求的深层次对接,较好地履行了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2 创新机制,协同育人、“产学研用”促发展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关键在于“产学研用”体制的建立,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和组建创新团队,以“研”为灵魂,立体推进“产学研用”,以合作为纽带,推动高职教育政行校企协同创新,并把创新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以来自企业实际的技术应用项目研究支撑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省内重点行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调研论证,并依据自身办学优势,积极构建科学优化的学科专业体系。同时积极改造传统专业,增设新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以高职高专层次为基础、以酒店管理为主干、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餐饮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为支撑的学科体系。

重视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加大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实践教学环境。从学院成立以来成功申请建设项目2项,筹措资金550多万元,将在学校的指导和支持下投入酒店与餐饮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形成对接行业企业、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强化仿真实践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较好地满足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夯实实践技能,突出个性发展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从而保证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通过行业调研和科学论证,我院对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中西餐方向)、餐饮服务与管理4个专业5个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修改,最终确定了以“政行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结合实训平台在功能分区上的模块性和职业对照性,对准旅游与服务贸易专业群的生产、工作、服务过程,践行‘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全真实训’人才培养过程”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于2014年开始新方案的实行。

在“产学研用”思想的指导下,在专业建设、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钻研,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主持并参与多项省部级纵向和横向课题。(其中: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项,云南省财政厅项目1项,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相关建设项目1项,云南省职业教育“产学研用”体系构建研究工作站(培育站)项目3项,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项,普洱学院校级课题1项,纵向课题1项);国内重要刊物上多篇。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积极从行业企业引进人才,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与云南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以及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师带徒的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技能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青年教师队伍。

通过承办“2015年云南省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个人赛)”的契机,以赛促教,以赛促建,完成实验实训基地的第一期建设。

3 新常态背景下经济管理学院转型发展工作思考

经济管理学院是普洱学院转型发展的排头兵,所以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与产业发展的匹配程度,为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我院的转型发展工作将创新工作方式,长、中、短期相结合,构建一套连贯、完整的工作思路,做到长远有方向、中期有目标、近期有计划、年度有方案,形成“谋划长远、规划中期、计划滚动、安排当年”的工作格局。

谋划长远,主要是根据《普洱学院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方案》为指导,打造旅游与服务贸易特色专业群和休闲与养老特色专业群。

规划中期,在《普洱学院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蓝图下,集中力量完成《经济管理学院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并落实到位。

计划滚动,是指筹划跨年度的改革发展思路,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行动方案。初步考虑以三年为一个基本单元,逐年滚动,与时俱进。

第6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一体;梯次递进

随着我国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国际贸易人才需求更加趋向于高素质、高技能,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却面临着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等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而突破口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入践行“工学一体,梯次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工学一体,梯次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工学一体,梯次递进”是将专业面向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过程中的“工作任务”,通过引导学生研究、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使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同时,依据专业岗位在能力要求上“梯次递进”的特征,结合学生个人发展愿景和特长,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培养,“梯次递进”地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1.培养目标与规格的针对性。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必须面向所在区域行业企业,专业与产业对接,为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必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将社会满意度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这是“工学一体”的前提,同时也是“工学一体”的根本要求。

2.课程内容的实践性。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应用能力强,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人才,要求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强调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设计、规划和方案拟定及实施的能力;要求在技术和技能学习中,强化训练,培养学生改造、创造和创新的能力。学习过程就是“工作”过程,并在工作中创新发展,这要求在专业课程内容的选取和安排上要十分突出实践性,这是“工学一体”的核心,是施行“工学一体”的基础。

3.教学过程的工作性。端技能型人才不是简单的一线员工,必须具备一定的分析、设计、规划、创新、创造和创业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以“工作”为导向的实践。通过在教学中融入“工作”,由工作任务串联起教学,让学生在“工作”中领悟知识、应用知识、锻炼技能,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

4.培养层次的递进性。理论知识的体系性和技术技能的层次性特征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较为清晰地划分知识与技能的层次,处理好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递进关系,甚至将知识技能层次与企业真实工作中的岗位层次对应起来,构建“梯次递进”的知识技能模块或课程模块,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达标式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度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二、“工学一体,梯次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深化校企合作,整合实习实训资源,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的对接。着重构建以“工学一体”为主线的、理实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特别是对于一些理论性、知识性较强的课程,从理论知识运用角度出发,构建应用型课程,将理论知识讲授和工作应用结合起来。分析专业技能的难易、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及知识技能的递进关系等因素,建设实训模块,构建单项技能实训、专门岗位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顶岗实习四层次“梯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2.根据岗位工作要求创设“工作任务”,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任职标准、职业标准的对接。分析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将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引入教学或转化为教学中的“虚拟任务”,将相关知识、技能整合起来,遵循知识技能递进规律,从完成“工作任务”的角度出发,构建内容模块、序化教学内容,开发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

3.构建虚拟社会或仿真环境,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工作过程的对接。创设与学习任务相一致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布置“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带领学生分析任务、拟定工作方案、实施方案、检查任务执行情况及总结任务完成情况,使学习目标更加具体化,学习过程更加直观和形象化、更加贴近工作实际,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熟练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4.岗位能力培养“梯次递进”,强化岗位能力考核,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细分专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工学一体”课程为载体,形成课程模块,每一个模块对应一个细分的岗位,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梯次递进”地培养。

三、我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工学一体,梯次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1.以岗位任职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主线,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

我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目标岗位为国际商务单证岗、外贸跟单岗及外销员岗三大岗位,并“梯次递进”培养。2008年以来深入实践“工学一体,梯次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岗位任职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对原有课程进行了有效整合,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的、理实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及四层“梯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主要由语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专业规则模块等课程模块组成。语言模块包括:《大学英语》、《英语听说》、《商务英语》、《经济应用文写作》等。专业理论模块分为:基础经济理论课、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拓展理论等三大子模块;基础经济理论课主要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代表;专业基本理论以《国际贸易政策分析》、《国际金融与结算》和《国际市场营销方案设计》三门课程为支柱;专业拓展理论包括:《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投资学》等课程。专业规则模块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合同设计》、《国际贸易合同洽商与订立》、《外贸商品识别与验收》等课程。

四层“梯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次是基于单门课程的单项技能实训,主要由一些“理论含实践”课程承担。如新整合的《国际贸易政策分析》课程运用贸易理论进行贸易对象国的贸易政策分析实训;新整合的《国际贸易合同设计》课程进行合同解读、合同条款的初步设计实训等。第二层次是基于数门课程的专门岗位技能实训,围绕某一特定岗位要求,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岗位技能实训。如基于《国际商务单证制作》、《国际金融与结算》、《国际贸易合同设计》等课程,针对国际商务单证员岗位,开设《外贸单证员实训》课程;针对外贸业务员岗位,设置《国际贸易磋商实训》等。第三层次为基于综合业务能力的综合技能实训,是专业综合实训课。以所学知识、技能为基础,借助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以国际贸易实务运作程序为主线,培养学生国际贸易业务整体设计、规划、运作及管理的能力。第四层次为基于实际工作的顶岗实习,即校外顶岗实习。

2.根据岗位任职标准选取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校企合作开发一批工学结合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任职标准、职业标准对接

深入与地方外贸企业合作,根据专业面向岗位任职、职业资格认证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参照岗位工作任务,科学选取教学内容,将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引入课堂,设计“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情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遵循工作过程,整合并重新序化课程内容,校企合作开发了若干符合岗位要求、工作任务引领的专业课程(见表2)。如整合《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惯例》等课程,开发了《国际贸易合同设计》课程;整合《国际贸易原理》、《中国对外贸易》、《国别经济》等课程,开发了《国际贸易政策分析》课程;整合《市场调查与预测》、《国际市场营销学》等课程,开发了《国际营销方案设计》课程等。

3. 改革教学方法,推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工作过程对接

教学方法设计上,深入贯彻施行了“讨论探索知识,案例解析理论,情境锁定领域,工作锻炼能力,合作提高素质”的理念,推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做中学、做中教”。

(1)任务驱动,模拟训练。合理设计课程中的“工作任务”(如表3),创设虚拟环境或仿真环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学生模拟工作、模拟管理,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感和职业素质。

(2)角色扮演、小组作业。采用角色扮演,教师扮演公司总经理,学生任业务员或业务部经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创设真实的业务背景,学生进行岗位任务的实施和操练,师生双方共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4.面向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建立立体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引入立体化评价,联合教师、学生学习小组负责人、合作企业及校外专家,从态度、方法、过程和效果等维度评价学生,考核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的能力和表现,同时重视考核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职业素养,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

通过深入实践“工学一体,梯次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双证书比率、技能竞赛成绩、毕业生社会声誉等方面均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在同类专业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继元.“工学一体,梯次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3(3).

[2]张 凯,张燕丽.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财经类专业课程体系[J]. 职教论坛,2009(1).

[3]陈继元.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初探[J].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9(4).

[4]祁小伟. 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4).

作者简介:

陈继元,(1970―),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金融。

第7篇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中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情况

随着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高职院校持续扩招,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的人数在稳定增长,中、高职教育衔接己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以浙江省为例,2012年浙江省教育厅印发的《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提出,将扩大高职教育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规模,到2015年,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将达到30%左右。会计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许多中高职院校都有开设。但目前中高职会计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专业课教学内容重复严重,实践教学不足等,已影响到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中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重复严重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同时招收中职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两类生源的学生,虽采用普高生与中职生分班教学,但对两类学生仍采取相同的培养方案。会计专业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就会存在重复学习一些专业课的内容,特别是基础会计课程,内容重复度高达70%。尽管很多高职院校尝试将对中职生源和高中生源分别设班、实行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但由于我国还没有制定出适用于中高职层次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加之中高职院校各自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因此,造成了不少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据有关调查,进入高职的中职生普遍反映专业课大都学过,学习积极性不高。而高职教师则反映招收的中职生学得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比普高生难教。

(二)高职教学模式仍以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不如中职

中职会计教育十分注重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反观高职会计教育,尽管一再强调实行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但没能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少专业课的教学仍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而且,部分高职院校对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的投入还不及中职。因此,不少中职毕业生及家长认为高职教育没有体现出职业性的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不如本科生,技能不如中职生。

基于中高职会计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工作过程为主导,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创新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浙江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民办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是学院的传统专业,为了使老专业不断焕发新活力,做好中高职相互衔接十分重要。因此,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高职发展的现状,在吸取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工作过程为主导,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

(一)明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职人才衔接培养体系

为了避免中、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出现重复和错位,科学实现中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我院主要通过社会调研、召开研讨会等方式,确定了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面向本区域的中小企业、社会中介机构以及其他非营利组织,培养能胜任出纳、会计核算、纳税等一线工作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综合能力,以及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懂管理、擅操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

此外,还将会计专业毕业生今后就业的主要职业岗位群暂设置为8个。

(二)重构课程体系,融通中高职课程内容

首先,要系统地构建课程体系,应由浅入深设置课程。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时,我们遵循“理论够用、突出实践、注重素质”的原则,既满足了学生的就业需求,又为其今后继续深造打好扎实的基础。其次,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应彻底打破原有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针对社会发展需要,瞄准职业岗位(群)或者技术领域的实际需要,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的课程体系。为此,借鉴国外的经验,采用“宽基础、活模块、多层次”课程体系结构。

1.宽基础,即宽泛的职业基础课,考虑到生源的多样性,以及培养方向的差异性,将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组成一个大类――职业基础课。通过大类职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不仅有利于今后就业,而且兼顾到部分毕业生的升学要求。

2.活模块,是以财政部、人事部和其他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岗位资格和技术等级标准为参照, 以市场调研结果和行业要求为依据, 以岗位技能要求为核心, 设置了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会计专业工作岗位群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必修的。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是动态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课程,也可依据今后个人发展的需求,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门或多门专业拓展课程。这样既可以避免中高职教学内容的重叠,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多层次,是课程体系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基本知识以及职业技能形成的过程,从易到难,确定前导与后继课程的教学要求及管理方法。因此,在编排课程时,应先确定其前导和后继的关系,再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各类课程。

(三)引入“四段递进式”实践教学

中高职教育因其职业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均强调实践技能训练的重要性。由于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以单项和基本技能为主。因此,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则应将专业知识、岗位技能、通用能力相融合,注重综合技能的实训。

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应从易到难,递进式教学。从基础能力的培养起步,再对专项能力、岗位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即“四段递进式”的培养过程。为了避免中高职实践教学内容的重叠与脱节,高职的实践教学应在中职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税费计算与申报等岗位实训。

(四)将职业资格考证嵌入教学中

为了满足学生考取职业资格(水平)证书的需要,并根据会计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将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多证书模式。这样,能使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获得学历证书,还能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的特征和会计专业的“职”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澍清.高技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基于中高职的有效衔接[J].2012,(8).

2.郭立伟.国际商务专业“3+2”中高职相互衔接的思考――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

3.舒岳.中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衔接的构建[J].内蒙古教育,2012,(3).

4.柳燕君.构建“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

第8篇

关键词:需求驱动;人才培养;节能;能源管理

作者简介:朱群志(1972-),男,浙江台州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任建兴(1961-),男,江苏海门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上海 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电力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11407)、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159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21-02

一、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供给的压力很大,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不少地方存在粗放式使用的情况,很多能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造成浪费。这种能源消费方式使能源供给进一步恶化,对人类居住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节约能源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首要措施。[1]

培养从事节能与能源管理工作的人才是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从1979年开始,我国就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节能工作,但30年来节能事业起伏不定。这种状况固然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能源供需形势等因素有关,但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缺少一支精通节能技术、熟悉节能管理、事业心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我国开展节能工作的软肋,也是实现我国节能目标的瓶颈问题。[2]

培养从事节能与能源管理工作的人才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需要。各类工厂是我国能源消耗的大户,工业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左右。节能与能源管理领域的专门人才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的能源计量和管理,开展节能降耗工作。1998年1月起施行、2007年10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重点用能单位包括两类: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5000吨以上不满1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重点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师制度。之后天津和山东等地开展了能源管理师的试点工作。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要求扩大能源管理师试点。

社会对节能人才的需求很大。根据对用能单位的调查,我国专业节能人才的需求量在数10万人以上。目前我国从事节能与能源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极度匮乏,很多企业没有专职的能源管理人员;即使有专职人员的企业,也存在能源管理人员节能意识不高、专业技能欠缺以及人员配置偏少等问题。这些原因导致企业对能源的控制和管理薄弱,严重阻碍了节能工作的开展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充分挖掘企业节能潜力,以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因此,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专业的节能与能源管理专门人才显得十分迫切。

我国高校在节能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起步较晚,虽然有一些高校在能源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尝试,[3,4]但至今还没有形成健全的节能人才培育机制,面向节能服务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都比较薄弱。[5]针对高校培养人才不足的现状,一些社会办学机构纷纷提供短期的能源管理师课程对一些在岗人员进行培训。然而,这种培训班短则几天,长则一周;培训项目时间短,很难对学员提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校应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为我国节能产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节能与能源管理专门人才。高校可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革,通过调整一些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增补部分课程,为社会培养毕业后从事“能源管理师”岗位的人才。

二、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

节能涉及的领域多,学科背景广。从技术角度分析,主要涉及“热”和“电”。本项目主要探索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上进行改革,适应社会对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的需求。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相近专业包括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等。由于各个专业的背景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有的偏向动力机械,有的偏向制冷与空调,有的侧重能源高效和清洁利用。电力高校中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往往偏向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和电厂集控运行。本文针对的是上海电力学院的国家特色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该专业办学历史比较悠久,并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

1.制定了“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

通过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进行改革,设立“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还是这个专业方向的核心,因此,专业方向与所依托专业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基本相同。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泵与风机、热力发电厂等。

与常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区别在于增加了特别针对节能与能源管理的课程模块。该模块包含6门课程,共计9个学分。课程包括节能技术概论、空气调节、制冷原理与设备、热网技术、技术经济学以及能源管理与审计等。这些课程有的侧重技术层面,有的侧重能源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层面。除了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之外,学生还可以从其他专业方向中选修一些课程,例如热能工程测量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等。

2.教学内容契合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

节能人才不仅要掌握各种通用节能技术,而且也需要懂得一些技术经济分析、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是技术和管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6]因此,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来设计。例如,“节能技术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热电联产节能技术、锅炉和加热器节能技术、热管及热管换热器节能技术、热泵节能技术、余热回收节能技术、电力行业节能措施与案例等。“热网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及管网水力计算、供热管道敷设、热源配置等。“能源管理与审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能源政策、能源工程管理、合同能源管理、企业能源审计、企业能源平衡等。

3.在实践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环节中除了一般的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外,还包括课程实验、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这些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增加了常用节能技术的实验。例如,在“泵与风机”课程中增设了泵与风机的变频调节实验。通过开展这些实验加深学生对变频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效果的认识。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是一个新增的、有特色的实践环节,训练学生综合应用专业选修课的相关知识,并不局限于特定的选修课程。尝试将一家医院的供能系统作为课程设计的对象,要求学生结合参考资料对医院的用能及供能系统进行设计。提供给学生的资料包括工程扩初说明、各类冷热电设备性能参数表、非电空调选型设计手册等。

通过与学校基本建设工程、科研实验平台相结合,建成了一些学生实践基地。由于在项目设计阶段就提前介入,这些基本建设工程和科研平台在建设中充分考虑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功能需求。已经建成的实践基地有:节能生态艺术厅、大学生活动中心节能建筑示范基地、多类型能源的分布式能源实验系统、校园能耗监管平台等。节能生态艺术厅可以开展的实验有中央空调性能测试、室内温度场测试、太阳能热水器性能测试等。大学生活动中心节能建筑示范基地可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风光发电互补实验和建筑能耗按户计量实验等。分布式能源实验系统可提供燃气轮机性能试验、内燃机性能试验、气水换热器性能试验等。而校园能耗监管平台则能够提供全校每幢建筑的用水、用电数据,这些数据是学生开展能耗分析和节能诊断的生动素材。

4.人才培养情况

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于2008年开始按方向招生,招生规模为1个班。2012年首届学生毕业,学生就业情况优良。学生的就业单位除了传统的电力行业发电企业、设计院、电厂建设企业以外,也有节能服务公司等。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的设立为这些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他们进入单位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开设的选修课程得到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其他专业方向学生的欢迎。“节能技术概论”、“能源管理与审计”、“热网技术”等选修课程每个教学班的人数都接近80人,其中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只占一半。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这些课程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的节能意识增强了,对节能工作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方面的科创项目,这些学生既有来自热动专业又有来自机械专业、管理专业等。管理专业的学生与热动专业的学生联合组队,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活动,并获得较好成绩。这些科创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上海电力学院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高校培养节能与能源管理人才进行了探索。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上设立了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制定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开设了兼顾技术和管理层面的专业选修课程,依托校园基本建设和科研项目建立了校内实践基地。所开设的课程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加强了学生的节能意识,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面,为热动专业毕业生从事节能与能源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

由于节能的领域多,范围广,涉及学科多,因此节能人才的培养中存在不少困难。企业所需的节能人才最好是多面手,既懂“热”,又懂“电”,还懂能源管理。但是,作为一个本科专业,需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各个行业有不同的生产流程,培养一个通用的节能人才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适应社会需求、进一步加强节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持续关注的问题。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相关专业可以和企业紧密结合,结合专业的学科背景和依托行业的特点进一步探索节能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吴志功,王伟,郭炜煜.大力发展能源教育建设低碳社会[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7):10-13.

[2]刘显法.节能降耗的人才保障[J].中国人才,2007,(2):27-28.

[3]左远志,杨晓西.大学开展能源教育的新视角[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100-103.

[4]桑丽霞,王景甫.对我国大学开展能源教育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2-74.

[5]尹健.节能服务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

第9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阻力;教学;改革

自2010年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行业协(学)会在试点高校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以来,全国近200所高校先后参与该计划中。各高校在实施过程中纷纷推出一系列举措,如提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培养方案、建立“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等。然而在各高校的具体计划实施过程中,人们难免会发现学校的具体实践与“卓越计划”所倡导的理念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落差,“卓越计划”所追求的“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目标理念仅停滞于应然追求状态而非实然状态,许多专业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难以改变或者仍回归传统的倾向,学生继续在追求“知识学习”,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的双导师制协作也处于“各司其职”的层面,行业企业对学校的开放程度不尽如人意等。因此“卓越计划”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在现实推进过程中势必会存在一些阻力。适当的阻力能转化为改革的动力,因此可以说,发现、论证并化解这部分阻力是“卓越计划”顺利成功推进的重要因素。

一、阻力源的分析

1.“卓越”的理想目标与“弱化”的现实实践间的游离

“卓越计划”所追求的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科技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着眼于未来,更着眼于国际视野,强调未来工程师的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对这一工程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各参与高校都是在高度认同的前提下参与“卓越计划”改革中来的。然而每一所高校的层次、类型、发展背景都是不同的,相同目标的合理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不同层次的高校,按照林健关于工程师分类的观点[1],不同层次学校培养不同类型的工程师,因此其学校工作方案、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法设计都应是有所区别的,并且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之处。然后在现实实践中,由于学校培养方案制订时间有限、培养指标相关数据采集繁琐、一线教师对培养方案制订参与度不高、参与“卓越计划”目的是为争取更多资源等因素影响,会造成学校工作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按照学校原有培养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后实施的可能,也就意味着会造成“顶层设计合理,但现实实践仍按部就班”的现状,这种改革的实施效果就可想而知。

2.“卓越计划”参与主体与传统教学理念间的博弈

(1)高校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文化对“卓越计划”实施的阻滞。高校教师从事多年教学工作之后,一种特定的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文化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教师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循这种教学文化的习俗、观念和规则而开展教学活动。 “卓越计划”是一项教育教学改革,改革必然带来变化,变化之于教师多年形成的教学观念、教学文化和教学样式都是一种挑战。在新的培养方案面前,固有的、传统的教师教学观念、文化或者教师教学生活的状态在很多方面就会不由自主地扮演起阻滞者的角色。

(2)学生参与度及学习习惯对“卓越计划”实施的约束。学生是大学存在的基石,就“卓越计划”实施而言,大学生理应成为改革的核心。“卓越计划”强调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卓越工程师培养对象的学习主动性、参与度、对“卓越计划”的理解度都将不同程度地制约“卓越计划”实施的最终效果。

(3)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顾虑对“卓越计划”实施的影响。企业为什么要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参与之后能带给企业怎样的合作结果?这些都是企业所要考虑的,并非学校跟企业关系好,企业就愿意参与。因为企业的运作总是遵循市场化的思维方式,追求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表现为很强的功利性。企业与高校合作最大的障碍在于技术的保密性上,一个企业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成功、营销的成功、产品的成功,虽然与高校合作可以获得企业员工培训成长的机会、可以获得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可以和高校教师合作开发新技术或者解决技术难题等,但技术层面的合作顾虑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慎重考虑的。如果采用系统全面合作,合作的深度要达到哪个层面?如果采用模块化合作、项目合作、学工交替合作,是否只能达到参观或者基础操作层面?如果采用订单式培养,一个企业不可能同时接收那么多的订单?如果是顶岗实习的合作,学生实习后企业不满意该如何处理?这些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质量。

3.“卓越计划”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传统工程教育间的矛盾

纵观我国目前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现状,不难发现课程体系落后、实践教学环节被不同程度地削弱。具体表现为:工程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有限的教学资源得不到优化利用;工程教学内容仍然以基本技能的操作、知识性学习为主,探索研究性和自主设计性教学内容少之又少;教学各环节间各自为政,互相独立,缺少横向联系,难以形成整体的教学合力;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联系不紧密,课内的优秀实践教学成果不能很好延伸至课外科技活动中,课外科技活动的成果也无法在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中体现。这些问题都已成为制约工程教育发展的瓶颈,阻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方面学生在多年的学业生涯中,对各阶段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会形成自身特定的方式和方法,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情况的存在并非不可逆转,学生一到国外从不会说到会说敢说,同样很好地适应了国外课堂教学的规则。因此要打破这种惯例,必须对课堂进行重新设计,落后的课堂、教学必然制约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二、阻力应对的途径与努力方向

1.教与学的目的、方式的协同转变

教师和学生是“卓越计划”的直接参与者,也是传统教学过程的两大主体。主体观念行为的转变是成功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卓越计划”的实施只有获得教师、学生的共同认可,二者才会把“卓越计划”中所展现的教育价值理念、教育方法、教学规范、学习要求等内化于培养过程,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予以推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仅能吸收工程教育的新智慧,而且能不断增强对教与学的满足感,从而在思想层面上减少阻力的影响。

首先,要转变教师“教”的目的和态度以及教学方式。一要激发教师对“卓越计划”的参与热情和理解度,要以教学小组交流等形式从认知层面让教师理解参与“卓越计划”的意义和重要性;二要真正让教师理解现在的教学并不是要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一次教学科研交流互补的过程,参与就是一种付出和转变的过程,要以百分百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行列中;三是组织教师参与学习、评价各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建立教师工程教学资源库,让教师获取更多直观的教学经验,走出“自我教学”的封闭式教学环境;四是实施相关课程的“教学伙伴团队计划”,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实时评价,可以是学生评价、同事评价、企业同伴评价、领导督导评价,目的是建立对教师教学及时反馈机制;五是建立教师教学、科研的特色有效评价机制,让教师毫无顾虑地投入教学、科研中。

其次,要转变学生“学”的目的、态度和方式。一要在学生群体中广泛宣传“卓越计划”,使每位学生了解“卓越计划”的实施并非只是一个单项的教学实验,是需要学生教师主动参与、共同成长的改革,是提高学生工程知识、能力、素质的一次改革;二要组建“卓越计划”学生双向选择、可进可退的机制,提高学生参与“卓越计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理解参与的目的不能仅停留于“考试通过”的层面,而是要以获取工作岗位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智慧为目的;三是鼓励学生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提出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要逐渐学会“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本领,建立教师学生教学互动机制;四是建立学生学习评价的有效机制,改变单一评价的手段和评价结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途径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提高。

2.建立“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时修正机制

“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并非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学生教师认可度、合作企业反馈信息、人才就业情况等进行实时调整和修正。“卓越计划”是一次教育教学改革,最初的改革方案并非最终的改革成果,因此要建立“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修正机制。

首先要开展对“卓越计划”实施数据的实时采集工作。没有数据、内容的修正是无科学性的,方案的修正肯定是以教学数据为参考的。采集数据的内容建议由主管部门统一制订,一方面可以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纵横向比较,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学生、学校、企业对计划实施效果的自我评估。

其次要修正内容需经过教师、学生、专家的多方论证和认可,但在修正时间上要注意实时性。漫长的修正过程不适合“卓越计划”,因为计划实施的一个周期只有四年,所以修正的时间和方式都要采取经济化原则。

最后,“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并非是纸上谈兵,是需要教学实践去验证的,只有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卓越计划”的理想目标才可能实现。因此方案的“顶天”设计和“立地”措施都要以各高校的特点特色为依据。

3.建立企业与学校间“亲密合作”的机制

学校和企业的“亲密合作”是“卓越计划”实施的重要环节。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要建立在互信互认基础上,即学校要将企业作为学校工程教育实施的前沿阵地,企业要将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二者的资源要实现互通,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卓越计划”的有效实施。

企业发展需要新的技术和人才,学校发展需要不断的培养人才、输送人才、锻炼教师队伍,二者的对接要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在人才培养的中期解决人才与企业的定向问题,方便企业向学校开放更多的实践场所和实践内容。学校的师资和企业的人才队伍可以进行定期交换,学校教师要与企业签订合作锻炼的意向书或者备忘录,使企业放心将自己的技术难题、技术关键点与教师进行切磋和创新,使学校教师不仅仅完成企业的技术任务,而且能在企业未开发领域进行技术创新,这也是学校师资队伍创新实践培养的关键。学校工程教学内容要依据企业的项目、企业的技术进行开发,要将国际上最新的项目技术内容引入教学,使学生参与项目的真实性、可操作性、前沿性、国际性不断增强。

4.关注课堂教学,转变课堂教学的传统

课堂作为传统的教学场所,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卓越计划”对课堂教学同样有着相当多的要求和规范,然而与目前高校课堂教学的现状相差很大,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缩短二者间的差距?一方面有赖于教师学生教与学目的、态度、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需要对课堂进行重新设计。

首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共融的,教师和学生要把知识看做是学习团队内所有成员达成的共识,需要构建的是“现实和组织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方法”[2]。即教师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间的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地思考,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科研知识;学生要以自我教育的积极参与者身份参与课堂中,让学生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并非一个人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团队的合作交流共享,学生要为自己的教育负责,同样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团队负责。

其次,课堂的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老师站学生坐”的格局应该予以打破,要以促进学生讨论交流的课堂组织形式为主,灵活地设计教室、设计实验室,拉近教师和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最后,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要拘泥于教材和书本,要以探索新知的目标去发现教学的内容。教师在课堂的前期准备上要在对企业项目的了解、对科研的认识以及对现代工程理念的理解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对学生获得学习经验的过程要以引导的思路去设计,教师要不断地反思教学过程,实时地根据学生的变化来引导课堂。

参考文献:

[1] 林健. 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