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2-05-16 02:44:12

导语: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第1篇

“学研产结合”这一教育培养模式提出已久。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再一次通过了《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宣言》,将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办学、合作发展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任务。然而,纵观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学研产”这一培养模式虽然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然而在实践中还存在着重理偏文的尴尬局面。一方面由于学科性质原因,理工科院校在学科成果向市场产品转化的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国内众多知名理工科院校均与社会相关企业单位建立联系,从而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双赢互利的目的。而文科院校则由于学科成果难与市场产品直接接轨,许多理论研究只能沦为纸上谈兵。影视专业作为其中一部分,虽然具有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然而由于专业本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造成社会对于其教育成果的排斥和否定,表现为传媒机构对于学生生产能力的置疑以及对其生产水平的担忧,因此,在实行“学研产”教育培养模式的大潮中,诸多影视专业仅限于学生在集体创作的过程中撰写论文,组织教师进行指导,并针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座,最终将学生作品予以展映便完成了所谓的“产出”过程。独立院校影视专业与其他高校相比更存在着影响力不足、学生整体水平偏低等劣势,因此,在实践“学研产”的发展道路中更面对着重重阻碍。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在总结自身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办学指导方针,借鉴国内外同类院校办学特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率先拓展了影视人才“学研产”教育培养模式新思路。

一、注重学研产教育模式的贯通性

美国综合大学极其重视实践训练对于影视专业的重要性, 在课程设计中强调相关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纽约大学规定,学生在学习其专业核心课“摄影与想像”时, 必须保证每周8小时的实验时间。南加州大学影视制作专业也设有专门的实践课程,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团队意识。而在我国,大部分的影视专业学科设置上存在着理论实验混为一谈、理论浓墨重彩实践草草了事的现象,导致学生背下长篇大论的书本知识后面对摄像机仍不知所措。实践创作中缺少统一的标准和切实有效的指导,大部分的创作仅集中于毕业前最后一年的集体创作,个人实践训练的系统性因此遗失。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在正确审视了影视专业发展现状后,确立了将“学研产”这一培养模式贯穿于学生整个四年的教育培养体系,再一次明确了“学即理论知识层面上的基础学习、研即专业方向上的深入探索、产即产出媒介传播产品以及产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媒介应用型人才”这一发展思路。改革方案施行以来,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成绩斐然。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贯通的培养体系中得到锻炼和强化,进一步为其融入社会媒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的影响之下,新媒介时代的学研产人才培养方案在其他同类高校中渐渐蔓延,以东北农业大学学院为例,在继承中求创新:2010年初,对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摄影、动画、广告、新闻等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全面调整,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分离开来,压缩理论学时,明确实践内容,鼓励学生在实践中钻研理论,强化技能。以《premiere视频剪辑》课程为例,由原来的48学时改为16学时,教师在16学时中完成对于premiere软件操作方法的基本讲授,使学生明确剪辑影片的基本方法和流程,而摄像课程也由原来的48学时改为16学时,在教学时间内,教师负责讲授摄像机的使用方法以及摄像的基本原则,使学生能够掌握摄像机操作的基本技能。之后在为期一周的实践课程中,将设置针对premiere和摄像课程的实践项目,如以校园为主题拍摄三分钟短片,要求在短片中实现小景深的拍摄效果,剪辑中包括3处字幕的设计、3组特效的运用等等,实践课老师全程指导,这样既可以避免理论实践课程模糊不清的弊端,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创作,使得学生从大一开始变能够完成若干部完整作品,为最终的“产出”奠定坚实基础。

二、掌握多门艺术学科的共融性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包含影视、音乐、舞蹈、绘画等诸多艺术门类。这些艺术门类既包含其传播途径、外在形式的差异性,也包含其精神内涵、审美要素中的共通性。熟悉并掌握相关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把握多门艺术学科的共融性将有助于影视专业学生的生产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率先参与多艺术类专业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学研产思路相结合,通过对影视专业学生进行音乐、舞蹈、绘画等在内的艺术学科的学习,将整个艺术体系分解后重新整合,使得学生在接受审美教育的同时,加强了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在学研产的“学”的环节中,真正实现了从根本上把握艺术发展规律,为之后的“研”的开展奠定基础,为“产”的实施提供保障。

三、积极引进与整合社会媒介资源

学研产的实施与推行离不开社会媒介资源的整合与参与。引进社会媒介资源有助于“产出”平台的真正实现,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创作潜质,激励学生创作动力。丰富的社会媒介资源为学生实践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步入职场前的仿真职业环境,使得学生提前介入实际工作状态,提高专业学习效率,扎实专业操作技能,实现影视院校培养实践性创作型人才的最终目的。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广泛构建学生实践平台,紧紧围绕联合创作课程,将学生作品推荐社会媒体进行展映,将优秀学生融入电视节目的制作之中,使得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有机统一,而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在这一整合链条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

纵观国内外诸多影视院校,莫不以人才培养为天职,而如何培养能够真正为社会所用的影视人才,从而真正实现大学理念,一直是教育思想家关心的话题。目前的高等教育界,讨论大学理念已成为一种时尚。这是时代的使然,是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中的一种进步。它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扩大和延伸着自己的内涵,虽然对于大学理念这一概念理论家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描述,但究其根本,大学理念是关乎于“大学是什么"的关键所在。对于影视院校而言,大学理念便落实到“影视院校是什么”“影视教育如何开展”“影视人才的价值如何体现”这一系列具体问题之上。而现如今,实践证明,影视院校推行以联合创作课程为核心的学研产教育培养模式是实现大学理想的正确途径。在这一培养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了“影视专业人才”,教育真正也实现了对“人才”的培养。

在“学研产”的三个环节中,最难实施的便是“产”。为学生搭建产出平台,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是众多影视专业院校面临的最大难题。学研产的全面推进除了广泛整合社会媒介资源之外,还应充分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特点进一步拓展学生产出平台――建立学生影像产品网站,将学生成果投入到飞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之中,既是教学成果的展示平台,又为其走向全国提供了有力的砝码。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期望,在“学研产”这一科学模式的引领下,各大影视院校还应从学院与学生的自身情况出发,结合社会需求,积极拓展“产出”新领域,将学习、研究、产出落实到实处,只有将“产出”系统化才能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媒介产品的产业化,从而将大学理念落实实处。因此,“学研产”发展之路任重道远,而现在,还仅仅是个开始。

本文系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研究》研究成果 项目号12542015

参考文献:

第2篇

Taking Civil Engineering for Example

Lv Xiaoshi;Wang Hui;Wang Youkai;Wang Guangyong;

Yang Dafa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China)

摘要: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要使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具备主动学习的精神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并能够独立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能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文章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路和方案。

Abstract: Training creative talents is to train the students' the spirit of active learning and creative ability to learn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o make them have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can get knowledge independently. What's more, after graduation, the students can become the builders of socialism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creativity.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paper made innovative ideas and solutions of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of some univeristies.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新人才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Key words: innovative education;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programs; curriculum; 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180-02

0引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型社会,知识创造和更新速度在急剧加快,对知识的学习已经成为人们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基本手段,高校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成为许多高校的工作重心。分析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高校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而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又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环节,因此制定一套切实可行、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为切实提高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1现状分析

我国的传统教育是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强调知识的传承,往往忽略知识的创造[1]。目前,高校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但大部分高校仍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的传统观念,没有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的教学管理之中。

1.1 课堂教学方式陈旧,内容多以书本为主,与学科前沿的结合和与边缘学科的交叉较少,知识更新较慢。

1.2 实践教学与社会现实和企业的需求脱节,使大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成为一种附加差事。然而要普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基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必须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的。

1.3 随着高校学生的扩招,有的学校的教学实验条件难以满足正常的教学,所以学生实验多采用观摩教学。但是如果没有经过实验室实际操作的训练,大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就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科技创新能力。

1.4 多数高校没有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长效机制,把这些教育规划到研究生时期,针对本科生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科技活动很少。

2创新思路

创新是人的最高智慧品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一种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它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不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更是对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具有教育发展价值[2]。

2.1 以学生发展为导向,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现在的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日益凸显。如何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差异来因材施教,是确保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突破口。

2.2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是一个综合培养的过程,其源头和关键环节是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是通过教学实现的,因此高校应围绕培养目标,对本科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设计,精练教学内容。

2.3 以学生就业需求为重心,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不单指实验、实习、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它体现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通过全面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3]。实践教学应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同时加强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目的。

3方案制定

3.1 定位培养日标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2 制定培养模式以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为导向,确立“育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能力”的培养模式。

3.3 完善教学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课程结构框架。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按照知识结构分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五大类。

①开好通识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创新教育在于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高校应开设相关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夯实基础,构建由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等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4]。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和体育与健康以及一些政治理论课等等,以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还应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开展精品课程、重点课程、课程平台建设,完善通识教育类课程体系,在扩大数量和类型的同时提高整体课程质量。②注重学科基础,压缩专业课程注重学科基础课程就是要摒弃学科基础课中陈旧、重复的内容,精炼精选本专业需要的学科课程,如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等,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前沿的、实用的内容,使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同时各专业都应在保证专业主干课的基础上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大胆减缩专业课。专业课程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主要途径,以此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参加科研活动夯实基础。③强化实训课程,延长实习时间目前,许多高校缺少能够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技术实训活动的工程师,教师队伍多为刚毕业参加工作的研究生,或博士或硕士,这些教师对本专业学科理论研究较多,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往往不知道实际工作中学生更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因此,高校应增加专业工程师来强化实训课程教学,把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作为当前教学内容创新的重要议题。实习是学生训练专业技能、熟练从业能力的主要途径,要培养高校创新人才,必须有足够的实习时间。众所周知,在短时间内要全面完成本专业的实习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很难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5]。试想学生如果只是坐在教室里通过听教师讲解专业理论,然后再在试验室里验证一些理想化的原理,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例如土木工程专业在大三分开专业方向以后,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现场实习,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引桥、什么是巷道、剪力墙在什么位置、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究竟如何区分,没有社会实践是不可能把理论所学转化为工作所需的。因此,高校应大胆延长实习时间,设置在总课时的30%~40%。④增加素质拓展,实行导师制度在教学中适当加入创造原理与方法,使学生懂得创造的价值,激发其创新意识与兴趣,培养其创造思维,在学习中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可以通过营造创新型专业技术学习氛围,如在学习之余开展学术讲座、学术报告、项目调研等来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在创新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更加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可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利用教师在研的课题或项目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同时导师也可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在大三和大四的时候,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每10人配备一名本科导师,不仅有助于减轻教师的科研教学压力,也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i.综合大学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艺术与设计,2010,(1):137-139.

[2]王静.高校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榆林学院学报,2010,(1):92-94.

[3]魏天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0,(1):48-51.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为目标,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目前,高校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依据开展各项工作,以班级作为基本的活动单位,因此,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重要途径,班级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程度,同时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解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课程描述,考核方式及要求等等内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组织和实施各项教学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各项学习活动的行动指南。

辅导员作为班级管理的执行者,伴随学生在校成长的三年,必须帮助学生首先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强调学习任务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让学生感知专业学习的要求和未来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以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辅导员首先要向学生解释商务英语这个名词,介绍国际贸易的前景,描述职业岗位群的各个岗位工作。然后根据课程设置及进程,分阶段制定学习任务,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大一学年:养成学习习惯,打好英语语言基础,学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通过四六级考试。 大二学年:全面夯实英语听、说、读、写、译,学习国际商务知识,通过四六级、单证员、计算机、涉外文秘等考试。大三学年:加强口语练习,学习谈判技巧,准备报关员、报检员考试,完成实习就业。

解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充分理解来到大学是为了全新的奋斗,每个学期都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每周都要制定具体的计划,每天都要过得充实忙碌。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激情和斗志,才能让他们改变以往的消极心态和懒散思想,时刻牢记大学里奋斗是为了自己的美好前程,明白奋斗必须从此刻开始。有了思想上的统一,班级管理就会变得水到渠成。

二、班级管理中如何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班级管理,人人参与

班级管理离不开一支核心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班级学生的优秀代表,是班级活动的骨干力量。但是,如果辅导员只单纯注重班干部学生的选拔和培养,久而久之,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其他同学,情况严重还可能导致班级学生的优差分化,或是班级零散,学生不团结,缺乏凝聚力等现象,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班级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辅导员肩负对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培养任务,应心中装着每位学生,充分欣赏他们,激发他们的潜能,在班级各项活动中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了了解每位学生,辅导员应抓住从新生报到、军训表现、班会自我介绍、第一周的课堂等每一个机会,慧眼识英才。根据学生所长,选择组织能力较强、性格外向大方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各个职务,选择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学生担任各寝室寝室长,选择勤奋刻苦或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各寝室学习带头人。剩余的学生,大约要么性格孤僻,要么吊儿郎当,此时如果放任她们置之不顾,她们很可能我行我素,兴风作浪,破坏班级风气,为了让她们向优秀靠拢,激发她们的责任感,可以委任她们为篮球队长、排球队长、班级活动记录员等等。辅导员把繁杂的班级事务平均分配,用人所长,既减轻了班干部的工作压力,又带动了后进生的积极性,形成了和谐互助人人进取的班级氛围。如此一来,班上每位同学都有职务,有机会,有责任,人人都是班级管理的主角,人人都以身作则,因此,班级管理畅通无阻,给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素质拓展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班级事务,亲力亲为

惰性是高职高专学生的主要缺点之一,当学生对事物缺乏新鲜感和兴趣,又克服不了惰性,班级事务就难以顺利进行。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一开始感觉新鲜,还跃跃欲试,后来随着学习任务加重,或是缺乏兴趣,逐渐就懒惰并排斥起来。辅导员在理解学生的同时,一定要身先士卒,保持对每个活动的高度关注和全心投入,给学生一种积极正面的力量,让他们无缝可钻,无懒可偷。

(三)学生进步,适时鼓励

辅导员要努力挖掘、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会以赏识的眼光毫不吝啬的表扬、鼓励、赞美学生;学会以宽容的态度、期待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对学生点滴的进步不断地给予积极的肯定,设法帮助学生增强信心,因为,自信是成功路上永恒的太阳。

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参加活动,辅导员必须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并适时鼓励。比如,当参加完学生比赛,无论结果如何,都要求全班同学向参赛学生表示祝贺和感谢,对学生的付出表示肯定,对学生的收获进行总结,这是一个向学生传递温暖、增强信心、增强班级凝聚力的良好时机。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表,辅导员除了关注学生的学分绩点、班级排名、还需要分析学生的单科成绩,对学习进步的同学在班会上公开表扬。在新学期的前两周,完成找每位同学谈一次话,帮助分析她们的学习现状,制定新学期的奋斗目标。每学期之初,建立一份班级学生学习情况汇总表,包括期末考试成绩表、英语等级考试成绩表、计算机、职业技能、专升本考试等考试成绩表,这些表格张贴在教室,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的进步,鞭策自己时刻努力,持续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四)关爱学生,同舟共济

第4篇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学校的主要任务,是高校实现价值的重要体现。受教育者从迈入高校开始,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就在一系列既定的计划下展开,这个计划就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 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和作用

人才培养方案也有学校称其为教学计划,它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方案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周期、培养进程计划、课程特别说明等内容。

1.人才培养目标是受教育者在经过几年的学习教育后,毕业时在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心智模式、人格品质等方面应该达到某种程度的一个文字性描述,它表明了高校某个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

2.培养规格是受教育者学习经历和受教育程度的一个社会通行的统一描述。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对培养规格的标准表述一般为专科、本科、研究生等。

3.培养周期明确了学生从注册入学到完成学业,获得学历和学位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基本单位。在我们国家,一般本科是四年、专科是三年、硕士研究生是三至四年、博士研究生大概为三至五年。具体的课程学习时间按照教育部相应的规定执行。

4.人才培养进程计划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最终都是以人才培养进程计划为依据展开的。不同学校对人才培养进程计划的表述不尽相同,比如有些学校称之为"教学进程计划"等,其中包含的内容也不完全一致,但是每个学校编制人才培养进程计划都是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周期等为依据,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课程架构,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实施的时间安排、课程的学时分配、周学时安排、实践课的教学安排、课程考核方式等内容。

5.课程特别说明是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对课程授课内容和方式等提出的特殊要求。由于不同的专业在技能掌握方面有所侧重,比如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和"工商企业管理"这两个专业都开设有"市场营销"这门课程,但是由于专业的不同,对"市场营销"这门课程掌握内容的侧重点和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由于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师的教学工作都是以它为依据展开的,所以不同专业对课程的要求要在培养方案中予以特别说明。

二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个专业在设置之初,其动机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意愿,容易出现跟风的情况。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在某一个地区需求量很大的专业,在另外一个地区可能不一定有需求;同时,不同行业对同类专业的技能需求也不一定相同。因此,如果不加认真分析论证就确定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技能标准、职业品质等,就可能会出现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不一致的情况。

2.无视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根据现存的知识储备设置课程。由于长期的运行和积累,每个学校往往都会贮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这些教师的专业知识可能存在知识老化,不适应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执行部门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往往会依从于现有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和学校对教师工作量的要求,而忽略或无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设置课程和安排学时,也就是出现"因人设课"的情况。这样就可能会开设一些没有必要开设的课程,随意减少或者增加课程的授课时间,影响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这个情况特别容易出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

3.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在人才培养工作一个周期结束后,需要根据技术、工艺的变化以及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因为培养方案在制定之初已经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和论证,再加之工作量很大、工作任务很繁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往往会省略社会调查,而特别关注教师的授课体会,从而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

4."人才培养进程计划"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忽视素质教育和职业品质教育;专注于教学工作的安排而忽略对学生工作的指导。学生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应该是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复合体,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但现实中学生工作,不论是工作目标还是学生活动安排,几乎没有在"人才培养进程计划"中有所体现,本应该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计划的"人才培养进程计划"几乎成为专业课程的教学进程计划,而学生工作只能在教学工作之外,在教学工作的间隙时间安排活动,与专业教学活动互补交流,自成体系。

三 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责任部门应该是具体的教学执行部门。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在新生入校之前,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统一安排下,由教学系部具体负责,专业教学团队和负责学生工作的人员直接参与完成制定(修订)工作。

2.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以大量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为基础,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搭建课程体系。

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而进行的社会调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要了解学校所面向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现存产业的特点,以此确定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长远发展目标;其次要对与专业相应的行业进行深入调查,掌握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在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职业品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从而确定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第三个方面,在同一个地区,可能同时有多个学校开设同类的专业,为了提高本校的竞争力,应当对开设同类专业的相关院校开展调查,了解这些学校在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方向、目标、特点等教学情况,以确定本学校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从而增加本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竞争力。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因此对于已经开设多年的老专业,在一定的培养周期结束之后,一定要进行上述同样的社会调查,从而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使之不断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保持同步。

3.学校要在一定的层面上成立由专业人员包括校外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构建或调整要经过专家组的论证通过。这样既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又可以杜绝"因人设课"的情况发生。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在这个时期,迫切需要大量能够满足现代工程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两者之间正处于一个强烈的磨合期。因此,要求工程类本科院校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适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主动探索和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本文结合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谈几点认识。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层次的正确定位直接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培养目标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包括人才的层次和人才的规格定位两方面内容。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一般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学术型人才是指从事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才,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应用型人才是指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人才,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知识应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领域。在我国,重点高校(985或211类)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而一般本科院校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基本规格可以用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来描述。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规格:在知识方面,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进一步发展所需的知识平台;在能力方面,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适应能力,它集中体现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工程技术与工程实践四个方面的运用能力,所以工程类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从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在素质方面,应用型人才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也要有思想政治、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2]。

沈阳工程学院作为工程类一般本科院校,准确评估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区域发展环境,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师资状况、办学规模、历史传统等要素合理配置。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以电力行业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面向社会、面向电气工程领域;明确服务于东北三省区域经济;以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把握应用型人才主要特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依托。应用型人才必须突出工程应用能力,紧随社会需求发展步伐,强调行业和产业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重组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具有较强行业适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

沈阳工程学院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以专业主要课程建设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实用性。注意课程衔接,加强课程间的统筹协调,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改变课程内容陈旧的状况,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构建了“平台+模块”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以理论课程、实践实验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为三大平台,课程设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通识教育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五个课程模块。调整后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强化两头,优化中间”的思想,即强化基础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优化专业课程的思想。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每个课程模块又设置了核心课程。突出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所谓核心课程是指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人的生存与发展密切联系的知识与经验体系,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更为宽阔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

(1)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设置21门公共基础课,共计948学时、55学分。其核心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和大学外语。通过公共基础课教学,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2)专业基础课课程模块。根据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设置11门专业基础课程,共计476学时、29学分。其核心课程包括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学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内容遵循“合理选择,梯度深化,有机结合”的原则,重点设置一批专业基础课。

(3)专业课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是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的课程。它以深广适度的公共基础和较宽厚的专业基础课程群为基础,为满足电力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设置“适用对口且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专业课体系。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1)专业必修课。优化专业课程,对课程门数重新整合,压缩总学时,注重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设置6门专业必修课,共计322学时、20学分。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高电压技术。学生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掌握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2)专业选修课。为了突出专业特色,反映专业、学科发展前沿(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技术、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等),设置16门专业选修课,共计144学时、10学分。整个课程模块注重新知识与新设备的掌握与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专业知识面。

(4)通识教育课课程模块。为提升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工科专业方面的综合素养,充分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理念,通识教育课课程模块设置9门通识教育课,共计172学时、7.5学分。通识教育课程是面向全院开设,要求学生必须在每类课程中选修一定的学分。

(5)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模块。按照系统性、层次性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构建由基本技能(计算机实训、工程制图与CAD实训、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专项能力(电机检修实习、电缆施工工艺实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综合能力(变电站仿真实习、电厂仿真实习)和应用能力(变电站设备装配实习、电气运行实习、毕业设计)多阶段、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设置22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40周、40学分。其核心实践环节包括变电站设备装配调试实习、电气运行实习、电厂仿真机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学生在进入大三开始,加大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实验课、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把学生培养成能动脑、会实践、懂设计、精操作、有系统概念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267-03

一、物流产业及区域发展概况

(一)产业背景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物流业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说明已经把发展现代物流业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要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二)区域背景

广东省也十分重视发展现代物流业,紧贴国家发展规划,在广东省“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明确要求要以国家规划目标为总体目标,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打造以珠三角地区为主体的便捷高效现代物流网络。

二、广东省物流人才能力和素质需求现状

珠三角是我国发展物流产业最早的地区,据相关资料显示,广东省物流从业人员缺口将达到300万,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物流工作岗位性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都对物流人才需求不尽相同。根据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为高级技能型人才,需要掌握国际贸易、运输、物流地理,且还需具有扎实的英语能力和物流经营相关知识。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报资料,已经完成了《广东省物流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分析了广东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中小出口制造型企业物流人才需求、中小微物流企业物流人才需求,为制定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标准奠定了基础。具体的就业岗位如图1所示。

总体来说,广东省中小物流企业对高职物流人才能力和素质要求主要可归纳为:良好的沟通能力、动手实操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理论知识要求主要包括:物流管理知识、财务知识、专业英语、计算机信息系统知识等。目前来说,物流人才主要来源之一是高校毕业生,最有效的途径就应该是加强高等院校的物流学科和专业建设,提高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各项知识和技能。在珠三角区域,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要求,如何制订契合物流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建设思路

(一)确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方案

学院物流专业或系部要以物流管理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为基础,借鉴中小微物流企业各岗位工作要求,以物流工作流程为依据,确立职业能力要求和知识模块,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必须突出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并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创业能力培养。另外课程体系要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的边界,延伸与企业合作范围,在课程设计上,与企业共同开发一批工学结合的实训实践课程和专业精品课程。目前已经努力把《仓储与配送实务》、《生产运作与管理》、《物流运输实务》等课程列为精品课程开发项目,目的是打造课证一体化和培训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提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质量,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学院物流专业或系部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技能训练。学生实训环节既包括校内实训,还包括校外实训基地的顶岗实习。走工学结合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前提条件是要具备良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三)建设好梯队型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学院物流专业或系部要加强与物流行业企业的合作,安排专职教师参与到物流企业一线的实践,提高其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通过对外引进海外人才和招聘物流企业专家兼职等方式,建成一支由本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优秀教师团队。

四、设计和开发“专业+创业”模式的建设路径

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建设思路,本文提出以“行业+企业”模式为支撑,以“专业+创业”模式为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建设路径,通过这个模式培养适合广东省中小微物流企业人才,解决企业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并为社会解决就业严峻形势找到突破口和方向之一,提升学生的创业激情和能力,为将来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一)共同研究讨论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通过专家论证、集体讨论等方式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进行准确定位,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开会讨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意见和建议。

(二)共同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及具体课程

按照新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工学结合模块强化技能、能力训练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基本职业素质模块、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创业能力训练模块构成。初步设计和开发的课程体系由专业实践课程(平台实践课程、专业技术实践课程、拓宽训练)、专业理论课程(平台课程、专业技术课程、拓宽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方向性选修课程组成整个体系。主要在平台实践课程里面,开设物流认知实训、国际贸易实训、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市场调查、会计实操等,在专业技术实践课程里面开设仓储与配送实训、物流运输实训、报关综合实训、采购与供应管理实训、连锁企业物流实训、商务谈判实训等,在拓展训练课程里面开设供应链管理实训、电子商务实训、创业方案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等。

(三)共同建设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物流管理专业将根据真实生产任务和情境,与合作企业共建情境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仿真型实训基地和校内外生产型实训基地,形成与合作企业互利双赢的局面。目前,我院物流工程系已经与顺丰速递东莞分公司合作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速递中心(速递实训室)。整个速递中心(速递实训室)完全依照企业真实营业环境布置,引进顺丰全套经营管理制度及管理系统,在为校园师生提供优质物流(速递)服务的同时,为物流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完全企业化运作的真实的实训环境,提供全方位、综合性强的专业实训实习。大学生速递中心(速递实训室)采用学院投资建设、企业全程参与、学生自营自管、教师协助指导的模式,其运作从门店管理、市场开发、广告宣传、人员招聘与考核、业务经营管理、质量监控等完全引入企业管理文化,结合学院实际,在经营运作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实训实习一体化。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真实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其实习基地、实训场所、教学平台、师生服务中心的多个作用,办出了专业特色,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另外为了拓宽和加强物流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环节,采取和合作企业签订协议的方式,把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期和企业试用期相结合,使学生的毕业实习和企业的用人需求紧密结合。我院已与物流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了毕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并与其中六家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聘请企业经理或业务骨干作为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与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组织教育、技能指导及考核上岗工作,加强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同时注重职业道德和纪律教育,增强人际交往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吃苦精神。

(四)共同打造“双师”结构型的教学团队

高质量教学团队建设是保证基于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传授和职业技能、能力训练的顺利展开的基础要求,那么必须培养既有专业职称,又有职业资格,还有技能等级证的“双师”结构型师资队伍。而要建设这样的教学团队,校企合作是可行的和可操作的。在实现双向交流的基础上,行业企业需要为教师提供见习锻炼、挂职实践、参与员工培训的平台,学院也为聘请相关物流专家进行兼课任课、挂职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和量化评价教学质量的监控,真正能够形成出得去、来得了、可干事、能作为和“双师”教学型团队。

五、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希望新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项目的方式进行学院立项,并下达《项目建设任务书》,然后组建项目团队明确项目的建设责任、各阶段的建设任务、建设进度和建设目标等,并按照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检查考核、评价通报,以保证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二)组织保障

首先组建项目团队,负责项目的规划、决策、实施、管理等工作,然后安排组员进行项目的具体建设计划实施,最后由学院组织实施项目监督、检查项目执行情况、评审、竣工验收等。

(三)人员保障

根据系统设计与开发内容,项目团队成员由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中小微物流企业负责人或管理者、出口加工制造企业负责人或物流相关的管理者、物流行业领域专家构成。

(四)经费保障

在取得学院项目立项的基础上,获得学院立项资金支持,还可以在专业建设资金中获得系部的专款专用,也可以在合作企业中获得本项目拨款支持,项目组严格按照学院和其他部门的相关规定使用资金。通过本项目拨款、企业投资、系部配套三部分资金保障项目顺利完成。

(五)质量控制

首先,按照立项任务书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方案,以学院的相关政策为依据,项目团队不得随意变更,若确因客观原因需对原计划进行局部调整,须严格按审批程序报批学院相关部门审核。其次,加强项目运行监控,项目建设将按照“责任到人、专家把关”的思路,将建设内容层层落实。同时,根据学院有关政策,由学院对项目建设方案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同时由物流专业系部对其随机抽查,实现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六、结语

构建以“行业+企业”模式为支撑,以“专业+创业”模式为系统设计和开发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三突出、三优化、三加强”,即:突出能力素质提高、突出职业道德培养、突出专业技能训练;优化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外语、计算机教学,加强人文社科教学,加强创业理论课程教学,让学生“从学中做”、“从做中学”,从而实现“素质高、知识广、能力强”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标准,取得社会企业的认可与接纳。

参考文献:

[1]刘艳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6):23-25.

[2]王秀繁,矫利艳,王煦.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J].职教探索,2010,(7):166-167.

[3]王红艳,李选芒.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36):35-36.

[4]曹军,陈兴霞.谈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J].辽宁高职学报,2010,(2):45-48.

第7篇

【关键词】中高职院校 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 衔接 差异

本文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阐述在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衔接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1.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决定培养方向和培养实施的过程。基于此,中职学校在化工技术专业类学生中的培养为以化工生产需要的职业岗位技能为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化工工艺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化工总控工(中级)或化学检验工(中级)岗位操作能力,面向化工、医药及相关产业,能胜任化工生产一线的工艺操作、工艺控制、设备维护保养、分析检验及营销等岗位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而相关类专业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以区域经济内的典型化工产品所需要的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掌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化工总控工(中级及以上)岗位操作能力,面向院校所属区域内及周边地区化工、医药及其相关产业,能胜任化工生产一线的化工工艺操作、工艺控制、设备维护保养、产品质量检验、营销及化工生产一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从表面上,这两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落脚点都是相似的,其完成的岗位工作任务也是难以界定,但是中职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明显是出于生产岗位上操作的低层级,完成的是基于工作任务的简单重复操作,对于复杂的技术含量高的操作是难以完成。特别是随着现代化工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地发展,高新技术和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中职毕业学生就难以满足岗位能力要求越来越精细化操作,控制运行更加严谨细致的需要,因此中高职人才培养过程衔接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2.中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差异化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招生生源主要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三校”(即中职、中专、技校的简称)生。这两类生源学生差异较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专业基础不一样。普通高中生源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 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基本为零。而中职类生源的学生学习过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对专业基础和技能有一定的基础;(2)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与基本素质不一样。这两类学生学习起点不一样,普高生源的学生虽然对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了解,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性较强,后劲足;而中职学生学习理解能力和自主性较弱,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薄弱,其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强。针对如此不同的这两类学生群体,如果采用单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其打造成具备一样水平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是否会出现培养过程中的脱节与失衡,身处教学一线的专业教师面对这个问题也难以实施教学过程。

3.中高职院校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差异性的思考

3.1 采用多层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性

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源,采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们的长短,就会出现培养标准是统一了,但是培养效果最终却会大相径庭,也就是采用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去完成对不类型人才的培养,其适用性就会出现明显的缺陷。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就难以把握教学进度与教学效果。表面上看,教师把教学任务完成了,但是最终在一样的考核模式下,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教学考核效果。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不容回避。如此各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者是否在思考,关于教学投入与产出的问题,这应该引起教育管理者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应引起教育管理者反思当下的职业院校所肩负教学使命与教学责任是什么,哪怕是处于对家庭、社会和学生未来负责的前提下,也应该加大投入,积极地开发适应于不同层次类中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人才培养方案,采用的不同方法,把不同类型生源的学生培养成一样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差异化教学的具体体现。

3.2采用多层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

通过对中高职学生不同生源的差异性的比较,不难发现,从高中阶段经过高考录取的生源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要远高于从“三校”内经过春季高考或学院单招录取的学生,这样就可以将校内的高职学生按生源来源进行整合分班,按照易于管理和便于教学实施的原则,将高中生源的学生单独组成大班制,每班40人至50人,单独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他们的有利因素发挥到极致,采用按部就班的方法,系统化地培训其专业技能的提升与职业素养的养成,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这不是本次思考内容的重点。

那么对于从“三校”内录取的学生的培养是否就要另起炉灶,另开火了,其实这个“炉灶”,这个“炉灶”实际上就是开小灶,实行慢火、小火来炼,基于来自“三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激情不高,缺乏对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热情,这该怎么办?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发现,这些学生不适合大班制管理与教学实施,更适合于小班制(每班的人数不超过30人),来进行管理与教学实施,因为这样才能把他们的优缺点充分地显露出来,让老师及时地发现并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与学习情况,便于及时地调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实施的任务与目标。因而就有可能制订与实施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了。

4. 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

为了培养满足区域内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校要从顶层开始,明确高职与中职培养起点的培养目标差异,设计合理科学人才培养途径。要针对中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技能大赛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33-02

学校、企业、政府给予了职业技能大赛高度的重视,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已经形成了特征明显的大赛文化。大赛如此火爆,除了各方重视以外,大赛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是重要的原因。职业技能大赛是实践性比赛,符合高职人才的主要特征。大赛的题目来自行业的主要及前沿应用,既有基础技术,又有前沿技术,可以说是测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把尺子,用职业技能大赛来检验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层次定位不清,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不准。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借助职业技能大赛来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来引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如此,大赛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符合国家的需求,也能达到企业的需要。

一、人才培养方案现状

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些年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实习实训这些人才培养的具体环节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提升。但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规格定位方面,由于每个学校立足的行业背景和人才目标定位不同,没有一个统一的参照,导致不少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不清,给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问题。

(一)专业技能范围不清晰

高职院校中每个专业所涉及的技能非常多,不可能在三年内全部学完,但哪些专业知识是必须要培养的,很多高职院校把握不准确。尽管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其技能的侧重点不一样,但只要是同一专业,他们的专业基础是一样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主要考察的是基础技能,跟所在行业无关,这些技能是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技能。

(二)专业技能高度把握不准确

与专业技能范围相似,对专业技能的高度很多高职院校也把握不清。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中有一个非常基础的OSPF协议,OSPF协议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是单区域的OSPF协议,第二层次是多区域的OSPF协议,第三层次是建立通道的OSPF协议。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的过程中,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第一层次的技能。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出题的难度,就代表了基础技能的高度,从历年大赛中可以看出,学生至少要掌握到第二层次才算合格,否则不能符合企业的需求。

(三)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但技能之外的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比技能本身更加重要,这点被很多院校忽略了。职业技能大赛以项目为依托,可以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尺子,要想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仅仅注重对技能的培养是不够的,必须要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综合素质加强培养。

二、基于大赛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一)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每个专业都是由若干门课程组成,培养一名合格的高职人才,需要开设多门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程,而具体需要开设哪些专业课,可以从职业技能大赛的规程中倒推出来。方法如下:

1.收集历年职业技能大赛的规程、赛题和样题。每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竞赛前,都会比赛的规程、历年的赛题和当年的样题,规程说明了竞赛的知识范围,代表着当年的行业主流技术,是专业知识和行业技能的基础要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赛题和样题是知识点的表现方式,可以看出行业知识呈现在工作任务中的方式。

2.罗列每次规程、赛题和样题中的知识点。细分每年规程的知识点,在细分规程中,标注好知识点出现的年份。赛题和样题的知识点,包含隐性知识点和显性知识点,隐性知识点是指卷面上未出现,但实际上要用到的先行知识,在罗列隐性知识点时,应该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来实施,以免遗漏。知识点在划分时,应该细分到元知识点(不能再细分的知识点)为止。

3.按照不同性质对知识点进行归类和组合。由于历年规程、试题、样题的知识点中有重复,致使元知识点中有很多重复,这一步的第一环节,应该将重复的知识点去掉。按照某一属性,对知识点进行归类。在这一环节中,可能会出现一个元知识点既能归属于A类知识,也可以归属于B类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计算其相关度,按相关度大的取之。

4.按照归类和组合的类别,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归类好的专业知识,统计其知识点的量。如果每一个知识类别的知识点对应一门专业课,可能会导致专业课程过多,此时,可以合并知识类别相近的两个或者多个知识类别为一门课程。

5.根据专业特性,根据确定的专业课程,倒推先序课程。技能大赛中出现的知识点都是专业核心知识,而对应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是以隐含的方式出现,为了使专业体现结构完整,必须要增加这些专业课程的先行课程。先行课程加入时,以够用为原则,无须大而全。

6.按照课程的难度和知识量,确定各专业课程的课时量。设计一个基础课时量因子T(P×T=1课时),根据知识点X1难度设计其因子Y1,则知识点X1的课时量因子为Y1×T,则整门课程的课时量总因子为(Y1×T+Y2×T+Y3×T+……Yn×T),则此门课的课时为(Y1×T+Y2×T+Y3×T+……Yn×T)/p。

职业技能大赛是以项目团队形式呈现的,各个知识点形成了完整的项目,这样设计,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对接是非常紧密的,避免了部分院校中的少数专业对专业理解不透彻,设计出来的课程体系中课程与课程之间不能实现无缝对接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设计

1.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收集第三步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性质对知识点进行归类和组合),加权平均每个知识点的分数。在加权平均分的处理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将历年分数直接相加,然后除以年度数量。而应该对于年度越近的赛题、样题和规程上的知识点赋予高权值,对于年度越远的知识点赋予低权值。

2.参照权值的大小,设计每个知识点的课时。每个知识点的权值,代表这个知识点在专业上的重要性或者基础性,权值越高的知识点,重要性越高,工作时的使用频率越高。针对这些知识点,要加大课时设计。在课时设计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权值―― 课时换算法:

确定系数W=课时总量/权值总量。

确定每个知识点课时:k=知识点权值×W。

3.增加本专业的其他必要知识点。每个专业都有独有的特色,特色部分的知识内容是学生的特色。比如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不同的学校可能偏向的行业不一样,有偏向智能农业、有偏向智能交通、有偏向智能物流等。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加上相关行业(领域)知识,使学生成为某一行业的技能型人才。

(三)人文素质课程设计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不仅仅是对技能做出了明确要求,还对专业以外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显性方面。大赛有5-10分明确规定学生的精神面貌、礼仪和团队合作状态,以及操作台的整理。要想学生具备良好的竞技状态,在学校期间就需要开设一定的人文素质课程。

2.隐性方面。大赛是以一个项目来呈现的,通常需要几名队员协作才能完成,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每个队需要一名队长)在大赛的竞技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要开设相关锻炼学生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人文素质课程。

(四)考核方式设计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尽管在很多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考核方式的改革却稍显落后。职业技能大赛以项目为依托,采取全封闭式、以团队为单位的项目实操考核方式,按照职业技能的做法,在设计课程考核方式时,专业课可以参照类似的做法,采取全封闭式的考核方式。

职业技能大赛是比赛,对封闭性要求较高,在平时的专业课程考核中,尤其在毕业设计的考核中,封闭考核不是最好的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参照职业技能大赛方式的同时,优化开放时间,但前提一定是项目考核。考核标准同样可以参照职业技能大赛的考核标准。

三、对比分析

为了检验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可行性,笔者在所在单位挑选了两个专业连续跟踪改革前后2年,主要考察了评教平均分、就业率和就业速度几个方面,具体数据如表1。注:就业速度是指学生就业签订协议的日期减去学生第四学期所在年度的7月1日。

从评教分数的角度来看。学生评教分数可以反映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肯定程度,从表1来看,改革后比改革前提升了0.6分,说明基于技能大赛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是能够得到学生认可的。

从就业率来看。就业率可以反映学生被企业接受的程度,同时可以反映出人才培养合格率。从表1中可以看出,改革后比改革前的就业率提高了7%,说明改革后的人才培养更加能够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从初次就业速度来看。初次就业速度与就业率有相似的地方,同时也有不同的地方。就业率是人才培养的合格率,而初次就业速度可以反映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初次就业越快,说明学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企业的认可,人才培养质量高。

【参考文献】

[1]林建兵.职业技能大赛引领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机械职业教育,2014(7)

[2]刘月梅,徐仿海,李恺翔.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技能大赛有效衔接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信,2015(11)

【基金项目】2013 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3JGZ193)

第9篇

中国地方高校既肩负着培养地方基层专业人才的责任,也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任务。我国地方高校一直承担着使命,为全民素质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各地基层培养了大批踏实敬业、会学善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旨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指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目前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今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探讨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是为了更好地修订课程方案,切实地培养与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

2高校类型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

地方高校人才目标是培养会学善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此为目标的高校被归属于教学型大学。这类高校毕业的学生,多数在企业或事业单位居于执行层,从事执行工作或管理一个小型团队,因此要求既有动手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的管理和研究能力,总之是应用型的人才。吴国英将高校类型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做了清晰地表述。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需要通过符合教育规律的实践课程方案,经过实验、实习、实践,四年不断线地实践教学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执行、解决问题、协调能力。然而,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方案陈旧,即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实践教学。

3地方高校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3.1课程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符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课程来完成。目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追求社会价值为取向。通常情况下,课程价值取向也应随之转变,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方案。现实情形却差强人意,许多地方高校实践课程多年如故。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时,最为重要的课程方案未能同步跟上。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脱节,导致频繁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流于形式。首先实践课程门数绝对少。以实践性较强的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教学型大学的实验和实践性课程基本为6门,包括2门教育实践课程。研究型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和实践性课程一般在10门左右。仅课程数量而言教学型大学就明显少于研究型大学。其次学时、学分执行最低标准。仍以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规范建议课程教学按16~18学时折算1学分,实践教学按32~36学时折算为1学分,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按每周折算为1学分的方法折算。教学型大学执行的都是最低标准,而有条件的高校或研究型大学相同学时折算的学分要低许多。再次专业特色不突出。教学型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基本是专业实习与教育实习平分秋色,导致既没有突出专业特点,也无教师教育专业特色。

3.2模块化课程方案尚未建立

模块化是指“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即模块)”。模块化课程更加地关注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的构造关系及其配置过程。每一模块生成的过程,就是对课程与课程、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逻辑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的过程。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显然需要经历细致地推敲、严密地论证,否则只能是全部知识的拼盘。地方高校模块化课程体系尚未建立。

4地方高校实践课程问题成因

4.1人才培养目标失准

近些年,高校数量增加、社会需求多样并伴有结构性就业失衡导致部分大学迷失了人才培养目标,走错了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迷失、学校定位欠佳最明显的是省属本科院校,它们处于高等教育中间层次,前有部属重点大学,后有新生本科院校,不能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动态与本校的办学情况,很容易被社会风潮带着走。人才培养目标失准,一般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虚高,超出了学校及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造成了虎头蛇尾的现象。人才培养目标虚高表现在:一是课程方案制订时就已经低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二是变相或不执行课程方案。

4.2课程方案指导意见的束缚

高校课程方案的结构与设计是经校级最高决策机构确定后再交由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并提出“指导意见”,其中最具实质性的内容就是给出课程方案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表”,明确要求各专业培养方案在制订时遵照执行,实际上是对课程决策的指导和框限。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及指导意见的要求各专业在设计课程方案时,只能在专业课程安排上进行抉择。

4.3利益群体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