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时间:2022-11-27 12:39:46

导语: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第1篇

好的课堂,教师能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恰到好处地将学生引入情境,课堂上学生的思想活跃,思维奔涌,想象飞腾:一会兴奋,一会沉思,一会书声琅琅,一会奋笔疾书,一会口吐莲花,一会倾听入神,看那红红的小脸、如花的笑靥、幸福的神情,正是学生生命拔节之时。那美妙的拔节之音,唱响了学生未来多彩多姿的人生。

课堂上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情感升华时的奇思妙想、瞬间的灵感顿悟,方法习得时的醉人笑容、心灵洗礼后的彻悟……都是生命拔节的表现。

一、在识字写字中,唱响学生生命拔节的旋律

没有文字,人们一定还在懵懂中。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量非常大,为了避免枯燥无味,教师必须讲求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方块字成为学生的最爱。教师要轻舒曼妙之手,拨动学生们学习文字的这根琴弦。如用字理识字法识字,生动形象地演示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的演变过程,学生每一次的凝眸沉思,追根溯源,发现规律的欣喜,写出满意汉字时的快乐,专心致志兴趣盎然的探究场面就是学生生命拔节时的动听的歌。

二、在品词析句中期待学生拔节之声

在《特殊的葬礼》一文中,针对“它在群山中……等待最后的消亡。”这句话,教师抓住“等待”一词创设情境,反复引导学生读这一句话,品味“等待”的含义。最后让学生分三个层次理解“等待”的含义,即:等待是一种无助和无奈,等待是一种悲哀和愤慨,等待是一种警醒和希望。学生认识层面的不断递进,情感的不断升华,正是教师期待的拔节之声。

三、突破教学难点,增加成长元素,促进学生的生命拔节

小蝌蚪妈妈》教学难点在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这个成长变化的过程,意蕴是深刻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历,巧妙点拨引导,在反复读中感悟到:成长需要努力,成长需要帮助,成长需要付出代价,成长需要执著的追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学生认识的过程就是生命拔节的过程。

四、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提升学生生命拔节质量

设计教案时,教师会有很多预设,完全按设定的方案完成本课教学,难免会留下遗憾。学生是有思想、有见解的活生生的个体,当学生的意见和教师发生冲突时,教师要敏捷思考,催生拔节的质量。如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学生用“郁郁葱葱”“严严实实”“遮”“挡”等体会夏天,教师预设用“枝繁叶茂”来板书,可学生认为用“郁郁葱葱”更能体现夏天。师生讨论后,决定用“树木葱郁”更能体现夏天的特点。这一过程体现了学生生命拔节的质量。

第2篇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在于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正是口语交际的最终训练目的。

一、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新大纲提出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口语交际训练一条重要的途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具体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交际意义的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实践过程。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因此在教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进而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如,第六册语文课本中有口语交际“说家乡”,教师把一幅幅家乡山水画、果园、田野、建筑、风情世俗等熟悉的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教师相机点拨人人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学生根据喜欢的话题到“家乡景”、“家乡人”、“家乡建筑”、“家乡风情”小组中交流,然后每小组留下一人,其他成员带着本组交流成果分别到其他小组分享,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达到了良好地训练效果。

二、挖掘教材,开发口语交际的文本资源。

教材中所选用的课文无论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思想含义到语言表达都蕴含着口语交际因素。所以,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就能挖掘到许多有效的训练点,为学生提供训练的机会。 根据儿童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把一些内容健康的故事引入口语交际教学,让学生听故事、练说话。如教师进行《鹅》的教学,此课是小学生从课本上读到的第一首古诗,他形象鲜明,充满童趣,教学步骤设计为:出示“鹅”的幻灯片,配以轻快的乐曲,用儿童化口语讲述骆宾王写《鹅》这首诗时的情境,然后,叫学生听后复述,有许多学生能绘声绘色地讲述出来。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让他们边看图边听录音,然后讲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声像引入语文课堂,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形象、图景、画面等,化静态的文字为动态的画面,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直观形象,不但易于理解,而且印象极为深刻。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让学生认真看《小蝌蚪找妈妈》录像,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复述课文,就能生动地将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表达出来。学生在看、听、说的过程中充分地去观察、想象、思维,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从而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而且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小学生信息获取大都依靠具体的直觉形象,因而在听说训练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感受事物,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情真意切。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有条理地、完整地介绍出一种花卉,我先带学生走出教室参观各种盆花,让学生摸摸、看看、闻闻,从各个方面去感受“粉红”的月季花、“金黄”的、“紫红”的鸡冠花。再让学生把看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结果,学生说话的内容丰富多采,用词准确,爱花、赞花的情感得到了由衷的抒发。

三、借助课文中的空白,让学生想象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中除了配有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画,很多课文还留有思维空白的地方,而且这些课文很多都是充满童心童趣的文章,如《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等这些童话故事可以丰富儿童的想象能力,给儿童以美的享受,激发儿童的创造欲望,这些童话故事就有大量的课文空白。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利用文中的空白,把它作为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良好素材,让学生放飞想象尽情说。如《小鹰学飞》这篇课文的结尾,说到“小鹰抬头看看,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如果你是小鹰,你会想些什么呢?你以后又会怎么做呢?”这个问题把学生带入了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就是那只正在学习飞行的小鹰,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后畅所欲言,在学生把自己当成小鹰说话的同时,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提供交际案例,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案例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放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比如“学会向别人解释”专题训练,教师可以提供案例。小红吃早点时服务员不小心把汤泼到了她的身上,小红无奈之下只好回家换衣服。等她到校时课已经开始了,老师马上当众批评了小红。下面的做法怎样,请学生评一评:①小红马上哭了起来,一句话也不说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②小红马上大声争辩道:“我不是故意的,你不该责备我,要不你去问我妈妈?”③小红马上轻声说:“老师,吃早点时服务员弄脏了我的衣服,我回家换衣服才迟到了。”通过案例比较,学生能领悟到在解释原因时不但要说清楚理由,还要讲文明,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合适等。

总之,口语交际训练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密切联系生活实践,创设情景,多途径地训练,让每个学生想说、乐说,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志凯.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8).

[2]赵刚.新理念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福建教育,2005,(8). [3]林艳媚.“生活实践式”的口语交际教学.小学语文教师,2006,(1).

第3篇

目前的学生“问”的能力、意识如何呢?我市在年度质量检测中,要求学生阅读短文后,“向老师或同学提出自己的问题”,反馈结果表明许多学生提的问题局限于字词理解方面,缺乏有价值的探究性、思考性的提问。其中相当部分的学生不会提问,提不出什么问题。这不由得引起了教师们的思考:这些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力哪里去了?我们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笔者现就两个课堂实例进行比较,并谈谈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看法。

[案例1]

师:大家读了《琥珀》这篇课文以后,对什么问题最感兴趣?

生1:松脂是怎么渗出来的?──问题指向蜘蛛和苍蝇都被裹在松脂中的原因。

生2:松脂为什么不溶于水?──问题指向松脂球为什么能经历沧海桑田变成化石的原因。

教师一听这些问题出乎意料,忙说:“同学们提的问题和课文没什么关系,还是我来提吧。请你们想一想,苍蝇和蜘蛛为什么会包在松脂里呢?”于是,学生不再提问,老老实实地回到教师问、学生答的轨道中。

[案例2]

师:大家刚刚读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有什么问题吗?

生1:青蛙妈妈为什么把它的孩子扔在池塘里不管呢?──问题指向青蛙的生活习性。

生2:我看小蝌蚪找到的不一定是自己的妈妈,只能说找到一只青蛙。──问题指向文本的体裁。

生3:小蝌蚪长大后为什么和小时候不一样呢?──问题指向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师认真倾听了学生的提问和看法,然后师生一起就这些问题研读课文,发表各自的意见,甚至想到了课后收集有关青蛙生长过程的资料图片。

从上述课例不难看出,学生的问题意识极易从标准答案、教师权威和预定教案中“蒸发”。相反,只要我们像课例2中的教师那样用心去关注、倾听学生哪怕很幼稚的想法,他们就能张开探究双翅,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因此,我认为:

一、保持对课堂中有价值问题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

“松脂为什么不溶于水?”“松脂是怎么渗出来的?”学生提出了教师缺少准备的问题。这说明随着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学生们有了更多的问题和想法,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了挑战,怎么办?

1.教师要保持对课堂中有价值问题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

在课例1中,学生的问题其实已经指向蜘蛛和苍蝇为什么会一起裹在松脂球里以及松脂球为什么能经历沧海桑田变成化石的原因。可由于教师缺乏知识准备,也缺乏对有价值问题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抑制了学生提问的欲望,因此也失去了组织学生进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学习的机会。

2.教师要做好知识准备,善于引导问题,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和协作。

教师一方面要进行知识的“充电”,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对那些学生理解范围之外的问题,可以简要引导或暂时搁置,为今后学习做好铺垫;也可以请其他学科的教师给予解答,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和协作。如“松脂为什么不溶于水”的问题就可以考虑请化学老师来解答。

3.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

教师不能因为学生问得幼稚而不予回答,不能因为自己无知而责怪学生多嘴,要鼓励学生探索好学的精神。在案例2中,教师敏感地把握住学生提问的闪光点,为他们提出问题、思考讨论设契机、“开绿灯”,构建了一个互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二、引导学生找准切入口,激发他们潜在的问题意识

1.从课题着手。

从课题着手质疑,往往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可引导学生抓住“呼声”发问:什么呼声?为什么发出呼声?是一个人的呼声,还是代表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孩子的呼声……然后导读课文,学生就可从总体上领悟到“呼声”的内涵,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渴望和平”的主旨。

2.在矛盾处探幽。

如《只有一个地球》中有这样一句“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教师可就这个关键句子引发质疑:为什么说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为什么又感到她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再组织学生进行基于以上问题的研读讨论和资料搜集,最终理解课文,形成自己的观点。

3.在文本“飞白处”发问。

让学生在飞白处发问,启发他们联系自己的审美经验,展开联想。如古诗《寻隐者不遇》省略了哪些内容呢?“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呢?再让学生分小组读读想想、说说演演,在情境中体会事情的经过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加深对文本意蕴的领悟。

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将学习向课外延伸

第4篇

在此,笔者结合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简单阐述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小组合作学习应有的效果。

一、精选合作内容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精选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是开展良好的小组学习的前提。笔者认为,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可根据课程和年级不同而不同,但一般来说,具有小组合作学习价值的内容应该具有下面的一些特点:

1.内容可适度分解

合作学习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合作、取长补短,达到全组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为目标的。因此,那些内容可适度分解给每一个组员的,即让每个小组内每个合作成员都有学习任务的内容,才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在教《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在向学生展示了青蛙、蝌蚪、鲤鱼、乌龟四种动物的图片后,我安排每个小组描述四种动物的特点,以及青蛙与其他三种动物的区别,由小组安排哪一位组员重点描述哪一种动物,最后再将讨论的结果综合起来,进行组间评比,看哪一个组发现的区别更多,描述更准确,由于结果关系到小组的荣誉,因此,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都显得格外地专心。

2.内容有讨论意义

有一定探究价值的学习内容一般是有一定难度,答案不唯一,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内容。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文时,有学生提出:狼为什么不直接吃掉小羊而要故意找碴儿?而这个问题也恰恰是该课文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我及时调整教案预设,把这个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内容。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别人的想法,提出问题。带着疑问再一次熟读课文,从课文中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这样的学习内容,由于是学生关心的问题,讨论起来大家都很有兴趣,再加上答案不固定,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二、学生合理分组

我们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定位以及学生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把学生分为几种学习小组,比较方便实用的分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就近合作原则

根据学生的常规固定座位,就近组成学习小组。这种分法最简单,是以往在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但是实际效果不是很好,在此不再阐述。

2.交叉合作原则

根据课堂学习任务,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差异性这个角度还可以将合作学习小组分为以下两种:

交叉合作:我们在学习目标较难达成,而且对全体学生都有学习要求的时候,如果交叉合作操作适当,往往能起到优等生对学困生良好的带动作用。

同类合作:同类学生合作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优等生”合作。由于优等生的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因而他们能够适应并且也喜欢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2)“后进生”合作:如果教师不加辨别地单一地使用“交叉合作”的话,容易使学困生产生自卑心理,降低合作学习的效果。

因此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在学习不同内容时采用不同的分组方式和教学方法,以“交叉合作”为主,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共同进步,适当情况下采取“同类合作”方式,让学困生互相合作。由于基础相同,他们反而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便于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教师适度引导

不管采取哪种分组方式,选择哪些合作学习内容,教师都不应该放松对合作学习的引导与控制。

1.组织引导

由于小学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自主学习和控制能力弱,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时时关注各个小组的进展,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需要在学习小组中设立一名组长,组长可以由老师指定,也可以由小组内部选举产生。

我们在组织时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归纳整理。

2.过程引导

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环反复的渐进过程。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或自我发现问题后,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尝试自我解决;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并进行群体的判断、综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最后由反思与深化发现深一层次的,或者是新的问题,从而推动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3.方法引导

合作学习前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教师要运用直观、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的教学手段来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如一些实物、图片、声音、录像,或者使用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合作学习中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适当点拨。这就要求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并运用各种点拨方式使学习能进一步的深入。

教师要在学生的小组合作暂告一个段落后,作一个适当的总结,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四、总结

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尝试,笔者得出了结论:在语文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提高,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踊跃的提出问题,也更加善于提出问题了,对于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也更全面,更深入了。

2.学生已经初步地具有了团队合作精神,懂得了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给予帮助,在别人有了错误的时候不指责、不埋怨,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了相互学习和帮助,也懂得了分享和包容。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也不是万能的,在实践中,我也发现了小组合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对时间调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如果教师不能妥善控制进度,就会影响本节课其他教学任务的完成。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水平;新思路

一、引言

小学教育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培养习惯的起点,而小学的语文教育则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水平,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重点。而高效有序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鉴于此,把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提上日程,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创教育新局面,展开教学新思路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重心所在。二、小学语文教育开展新思路的意义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伴随着新课改的脚步推进,如今已逐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众所周知,这种教育体制的改革是一段长期且复杂的路程,因此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教育观念老旧、教育水平较低和教育方法落后的尴尬局面,使得素质教育难以真正得到实施[1]。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另辟蹊径,开拓创新,以新思路战胜旧观念,新方法代替老路子,做到真真正正的实现对小学生语文教育的改革,把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到一个高层次上来。

二、小学语文教育现状

小学语文教育在改革道路上收获颇丰,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小学语文教师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难免成为影响课堂质量的因素。或者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小学生的引导性不够强,没有能够做到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鉴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对教师引导能力和启发学生思维的能力要求是较高的,这些不足需要及时认识并抓紧解决[2]。

三、小学语文教育的新思路

第一,教师要提高对教材的认识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能力,强化对小学语文基础教材的认识能力,小学语文在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因此,教师要以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教师在备课和授课阶段,要注重对教材内容的剖析,延长教材的知识内容,对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全面、准确的把握和安排,对学生进行合理授课。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表现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文化特点,传播正能量,以听、说、读、写四种方式向结合,利用流畅的语言、真实的情感渲染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3],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教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常识有着明确的认识,在课堂中利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对学生进行授课,通过教学视频、学生表演、课后练习等方式,来强化学生对于这一课的认识。

第二,以启发和引导为主的教学模式。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极强,因此,教师才要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和引导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针对教材,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多思多想,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引导,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不断加深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学生的智力,并且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坐井观天》这一课时,要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然后进行多媒体教学,利用教学视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画面感,并且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强化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对故事道理的理解。

第三,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建情境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积极良好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师要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教学内容中,通过学生自我表演、合作表演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自主思考创造积极良好的教学环境,将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的创设背景,利用现有的生活理论常识,通过多媒体、演绎推理等途径,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常态化。例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这堂课时,要求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利用学生的现有知识和已有经验,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说说在表演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如问题太阳到底是什么时候大,让学生进行讨论,充分调动了课堂氛围,扩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去创建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

四、结束语

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要真正将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上来,就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从学生自身和教学实际出发,以开创教育新局面,展开教学新思路作为指导思想,把小学语文教育落到实处,才能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走的又快又稳。

参考文献:

[1]于英武.浅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新思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3(14):56.

[2]吴丽娟.对苏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材选编及教学研究的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2(08):26-27.

第6篇

关键词:歌唱教学 活动策略 艺术魅力

《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幼儿园的歌唱活动是让幼儿最直接接触音乐的一种常见的艺术活动。尤其是孩子,当他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教师如何做到有备而教,让孩子快乐地歌唱。笔者试着从歌曲《悄悄话》的教学作以反思和总结。

一、适宜的歌唱内容,教学方能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教师在选择音乐教材时,都应该要考虑到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应考虑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看它能否激起孩子学习的欲望。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歌曲都适合幼儿歌唱,我们要学会甄别和选择,有些偏离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易幼儿理解的歌曲,会直接对歌唱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反之,则能为活动的成功开展伏下有力的一笔。我选择的《悄悄话》是《小蝌蚪找妈妈》主题背景下的一个艺术活动,这是一首节奏轻快、曲调活泼的歌曲,歌词浅显易懂,青蛙说悄悄话的情景诙谐幽默,童趣有味,是中班幼儿喜欢的歌曲。

二、透彻的剖析解读,教学才具价值

对教材的剖析解读是整个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文本教材隐含着一种思想,显现着一种知识,牵引着一条线索,指引着一种方法,教师要认真地好好的去揣摩,去追溯,去挖掘,才能正确把握教材的价值。

在歌唱活动《悄悄话》中,应该让幼儿去发现其中的童趣、快乐,萌发更加喜爱动物的情趣,充分体验歌曲中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因此,我将活动目标定位为两点:1.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童趣与幽默。2.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学习创编歌曲。并将重点定为:青蛙讲悄悄话的两句节奏型:×××××—和×× ×××× ×—;难点定为:幼儿能很好地体现青蛙讲悄悄话“悄悄”的感觉,并能大胆地进行创编,以表达童趣诙谐的情趣。

我还运用形象生动的大小青蛙指偶来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歌曲,掌握两个节奏型,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的投入到整个活动中,通过游戏加强师幼互动。

三、流畅的教学环节,歌唱活动更赏心悦目

如果说教学目标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心脏”,那么教学环节就是教学活动的“骨架”。“骨架”正了,线条流畅了,看上去就赏心悦目了。相反的,如果缺胳膊少腿的,看上去难免不顺眼。因此,如何让教学的“骨架”长正了,“线条”流畅了,需要我们细细地去推敲。在《悄悄话》中,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

1.玩游戏:“悄悄话”引出歌曲内容。

教师通过创设师幼、小朋友两两说悄悄话的情境,让幼儿来感受悄悄话的童趣与幽默,把歌曲的风格一开始就一览无遗地呈现在了大家眼前,让幼儿轻松地感觉到、自然而然地喜欢它。教师再以“青蛙的角色”,用巧妙的肢体动作,来展现歌曲的旋律,体现歌曲的节奏,让幼儿自发自愿、快乐轻松地理解学习。

2.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及特点。

教师通过提问和青蛙指偶的演示,来帮助幼儿熟悉、理解歌词,并有节奏地学唱歌词,这不仅使活动倍感流畅,也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

3.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带领幼儿多遍学唱歌曲,可能孩子会渐生厌烦之心,这里我用角色的变化,角色的对唱,肢体的引领,让幼儿一路沉浸在唱游的情境中,唱中有玩,玩中有唱,让孩子学的不亦乐乎。

4.学习创编歌曲。

(1)让幼儿自由创编休止符处悄悄话的内容,并说给大家或好朋友听。

(2)根据歌曲旋律及结构特点学习创编歌曲,创编成其他小动物说“悄悄话”。

创编歌曲是歌唱活动中的一种形式,通过创编歌曲来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是活动进行到一定时候给幼儿注入的新鲜剂,也是让孩子从对活动渐生乏味到重燃激情的调味剂。

四、简洁的教具使用,歌唱活动才有低碳高效

教具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辅助工具,在活动中起到一个不小的作用。教具准备是否充分合理,简洁有效,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活动目标、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制作准备好教具,并要事先结合教案熟练演绎操作教具。在音乐活动中,节奏卡、图谱、打击乐器等是一些比较普遍使用的教具,当然这还要根据具体的音乐活动性质选择具体实用的教具来操作。音乐活动《悄悄话》是一个以青蛙说悄悄话为主题的歌唱活动,因此,我重点选择了体现歌词形象的图片——一只大青蛙和一只小青蛙,小青蛙用来突破×× ×× ×的节奏;大青蛙用来突破× × ×××× ×的节奏,同时这两个形象还帮助幼儿理解、记忆了歌词,真正体现了“投入少见效多”的理念,实现歌唱活动的低碳高效。

五、生动的互动过程,歌唱教学更妙趣横生

1.合理的情境导入让歌唱活动富有情趣。

合理的情境导入能使幼儿很快的投入到情节中,对活动产生兴趣,并有助于幼儿对歌曲内容的初步理解。在活动《悄悄话》中,我以“老师跟小朋友讲悄悄话”“小朋友之间互说悄悄话”这样一个情景来引入活动,在有趣的情境中感受歌曲的风格,自然轻松地引出活动内容。再用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青蛙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与注意力,让孩子们更贴切地与歌曲对话,与节奏互动。这样合理的情境导入让原本童趣的活动更有情趣了,也使歌唱活动更加富有情趣了。

2.巧妙的肢体演绎让歌唱活动鲜活灵动。

在活动《悄悄话》中,我出示与歌曲有关的青蛙指偶,并用巧妙生动的肢体语言加以演绎,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掌握节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知音乐,熟悉歌曲。幼儿一边唱,一边看我的指偶演绎加手势提醒,如果忘词的话,我的肢体演绎就会起到巧妙的提示作用,在我的肢体提示中让幼儿发现遗忘的部分歌词、节奏,从而帮助突破难点,攻克重点。

如这个活动中的两个节奏型是歌唱活动中的一个难点,我就充分利用手掌张合的快慢来表现,来提示节奏的快慢,帮助幼儿掌握。再如我出左手的小青蛙表示歌词“有的说,呱呱呱”;我出右手的大青蛙表示“有的说,呱呱呱呱呱”,等幼儿熟悉此规律后,我撤离大小青蛙,用简单的肢体“出左右手”来演绎,幼儿照样感知明确,记忆犹新,这也说明肢体的演绎和妙用让课堂鲜活灵动了。

3.恰当的情境游戏让歌唱活动趣味盎然。

幼儿生性好玩好动,不喜欢静坐很长时间的活动,这样很容易让他们厌烦、产生烦躁的情绪,注意力被迁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往往是喜欢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其一我尝试“从动作开始”的方法教孩子们学唱歌曲《悄悄话》,在《悄悄话》活动中,我先和孩子们玩了一个游戏:我说“小青蛙”,幼儿就唱:“呱呱,呱呱,呱!”,我说“大青蛙”,幼儿就唱:“呱 呱,呱呱呱呱,呱!”。活动中,我根据孩子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音乐学习与动作、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音乐活动的质量。孩子们精神非常集中,都被我的游戏吸引了,主动学习,学得非常快。其二为了满足了幼儿喜欢游戏的个性,又满足了幼儿的学习欲望。我又设计了玩“悄悄话”的游戏,边唱歌边找一个好朋友悄悄地和他说唱,孩子们很感兴趣,都希望我能去找他们做朋友。于是,我在每次玩的时候都清唱歌曲。接着,我请幼儿轮流找朋友说“悄悄话”,歌唱起来了,活动也更显趣味盎然了。通过游戏还让孩子从座位上解放了出来,让她们动口、动手、动脚、动脑,在音乐世界里蹦蹦跳跳、轻轻松松的获得知识、技能,受到美的熏陶。其三我特意设计了“教师扮演动物妈妈,全体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一起边表演边唱”的情景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