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拔萝卜教案

时间:2022-02-09 14:48:50

导语:在拔萝卜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拔萝卜教案

第1篇

关键词:会学   选择  体验  问题  创造

带着音乐走向幼儿,是“授人以鱼”,带着幼儿走向音乐,才是“授人以渔”。面对课改,解读新课标,身为一名音乐教师,如果让我们在给孩子一座金山和引领孩子打造一把开启金山的钥匙之间做选择,我们定会毫无疑问地选择引领孩子打造开启音乐殿堂的钥匙!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保证幼儿的终生发展。

一、给一些权利,让幼儿自己去选择

新《课标》允许音乐教师“从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教学要求的尺度,在教材的难易、深浅程度上有一定的弹性”。这就极大地拓展了教师选择教材的空间。我们不必再严格地按教科书的内容安排教学计划,而可以选择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幼儿求新、求异、求趣、求动、求乐的心理的内容。我们在学期初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当面向幼儿征集内容等方式让幼儿共同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指导幼儿选择一些健康的流行音乐、经典的传统作品、优美的民间小调,不仅丰富幼儿内容,更使幼儿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甚至在编写课时计划时,也让幼儿参与其中,一同确定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写好教案的同时,备好学案。

二、给一些机会,让幼儿自己去体验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先示范,然后幼儿模仿,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反复地进行记忆和细化练习,只要掌握了音乐知识,形成了音乐技能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而学习的认知过程则完全被忽视。这种填鸭式、一刀切的教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自由发展。

“注重个性发展”是《课标》中明确的基本理念。它要求音乐教师“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幼儿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幼儿的学习过程中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的过程。知识是“学来”的,而不是“教会”的。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多给幼儿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体验和表现,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见解,从而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探索成功后的喜悦,产生不断探索的欲望。如在音乐欣赏课中,我总不急于向幼儿介绍作品,而应先让幼儿充分地听音乐、说音乐、画音乐、演音乐,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及与同伴的讨论感受音乐,进而达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让幼儿体验到自我学习而后知的过程,才能更深刻的理解知识,更易于让幼儿会学和学会。

三、给一些问题,让幼儿自己去解决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那些带有控索性的问题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它能开启幼儿求知的心扉,激发幼儿对知识和技能的追求。新课程也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引导幼儿质疑、调查、探索,注重引导幼儿把知识运用到科学探索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学习,新历运用知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深切的体验,主生积极情感,激发科学探索的欲望。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为幼儿设计一些探险究性的问题,在课前、课中、课后布置给幼儿。当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发现和提出问题就更好了。例如,在教学《拔萝卜》一课时,课前让幼儿去以“拔萝卜”、“贝多芬生平”、“贝多芬作品”三个主题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资料,解决问题。音乐课上,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讨论、整理收集的资料,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在辩论中增长知识,在互教中获得知识。这样的探究学习,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完全是在开放的互动中展开的,幼儿由过去的打开记忆的容器往里面囫囵吞枣式地塞知识,变成幼儿主动地探究、理解、发现知识,幼儿通过亲历体验,躬身实践,所获得的知识印象更深刻,也会更有广度和深度。“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获得知识的突破口,是新知涌现的源泉。因此,音乐教师应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设计一些探索性的问题或提出一些学习的目标,让幼儿自己去找答案,不再做幼儿思维的保姆,让知识成为幼儿自己思考的果实。不再是让幼儿紧跟在教师后面“赶路”,而是让幼儿沿着“路标”自己到达目的地。

四、给一个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发现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告诉我们“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突了出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便于幼儿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我们要真正落实幼儿在音乐课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就要进行由“教”到“导”的角色转换,由“授鱼”到“授渔”的观念转变。给幼儿留出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由探索,自主发现。正如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应当使幼儿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当让幼儿自主地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

五、给一些方法,让幼儿自己去创造

在以往“传授式”“训练式”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一相情愿的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让幼儿跟着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学,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在被动的接受状态: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老师教多少,我就学多少。他们无须多动脑筋,更无须创造性的学习。这种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窒息了幼儿的思维和创造,扼杀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当前新课改下的音乐课党中,我们应向“探索式”“即兴式”的教学方式转变,关注从“教”到“学”的转变,更加关注幼儿在课堂上学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学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创造了什么。

第2篇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教师正在孜孜不倦地钻研各种教学途径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笔者提出小学体育课堂要实现教学有效性,首先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剖析自己,根据课程标准,课前钻研教材备好课,在充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和体育水平的基础上 ,确定教学的内容和任务 ,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后要注重反思和积累,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努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

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死板地教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校的硬件设施。新课标也没有给体育老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放手去选择一些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选择和搭配教学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1.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基础性

体育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课堂。因而选择教材内容时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把运动技能生活化,并用创设生活场景、游戏活动、竞赛表演等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体育教学"割麦子"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在课的开始部分可以通过模仿挑担、打石头、拔萝卜、打气、扫地等这些学生很熟悉的,学生模仿起来比较容易,编成劳动模仿操,使学生逐步热身,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达到热身的目的,又体现了让生活融入体育,在体育中享受生活的主题。接着老师可以用废弃的雪碧瓶,设计以"农民伯伯种田"为主线,通过模仿农民伯伯"插秧――施肥――割稻――丰收"等动作,让学生在稻田中进行自我创编、演示、游戏比赛、评价等教学活动,使枯燥的体育问题变为活生生的体育现实,使抽象的动作知识变得具体有趣,从而拓展和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体育内容的亲切感,提高了教学的有效。

1.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教学内容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有效教学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以有的经验,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据调查,学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一是怕累,二是缺乏喜欢的运动项目,三是没有养成锻炼习惯。为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发掘出更多更好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3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学校的体育设施相结合

新课标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而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是客观存在的因素,每个学校的条件各不相同,加上学生的信息面较广,所选择的内容往往超过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首先得让学生对学校这些硬件条件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要结合学校实际来开展活动。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能让学生根据内容所需要的器材,尽量让学生去发明、制作简易的器材来代替条件限制的器材,这样所选择的内容学习起来学生更有兴趣也更有效果,教学意义更加深远。

2优化的教学方法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

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2.1运用游戏进行教学

游戏是体育运动的组成部分,由于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起来生动活泼,竞争性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 的年龄特点,灵活运用游戏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面达到有效教学。如我在课堂教学的准备运动中不限于单一的徒手操、也可以做些游戏。如采用"踩影子"、"抓尾巴"、"弹钢琴"等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又如我在教学生的投篮时,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投篮技巧后组织同学们进行"投人篮"游戏,投中"人篮"得一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投篮技术,而且培养学生对时间和空间的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的球感。同时投中"人篮"并不是容易的事,学生必须要认真地学习投篮的技巧,从而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讲、大胆竞争。

2.2利用比赛进行教学

体育课教学中从准备到结束都有竞争。运用竞争,可使那些枯燥无味的单一动作的教学变得生动活力。如"报数"我利用"分组比赛法",以组为单位进行报数。先报完且速度快的小组得获胜,然后根据名次进行奖励表扬。接着进行"叫号赛跑"比赛,这样,枯燥单调的队形、队列教学就有趣味了,自然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出学生主动性,教学效果也就达到了。

2.3利用差别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的生理特点、体型、性别、素质、接受能力的差别,我们应运用这些差别,引起竞争。如我在教立定跳远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多画几条线,A、B、C三个不同的等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想要完成的标准。这样做使更多的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整个课堂教学也活跃起来了。灵活运用差别,就会使我们体育课教学生动活泼,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就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了。

2.4形式多样,展开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教法单一、形式单一,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变化多样,根据学生好胜心理特点、引入竞赛,效果就不同了。如教加速跑时,不利用多样竞争形式就叫学生分组跑、学生跑两次就厌烦了,就叫苦叫累了。于是让学生运用胸前贴报纸加速跑,从练习中学生知道为什么跑得快,跑得快报纸就不会掉下来的道理,然后利用分组比赛贴纸跑、纸掉下少的组为胜队。最后再次把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加以规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的提高。这样,学生就会从内心发出笑声,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2.5利用竞争模仿进行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每个动作的学习,特别是新、难动作学习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模仿,不光开动脑筋,而且获得成功的快乐感,促进学生的积极性,给课堂带来生机。如我上一年级"立定跳"时,先让学生自由模仿各种动物跳,如有的学袋鼠跳,有的学兔子跳,有的学青蛙跳……最后,我把正确的立定跳动作展示给同学们看,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到了立定跳远,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学习起来也并不觉得很难,而且对"立定跳远"的动作铭记深刻。

3主动反思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如果教师能经常及时对无效、低效的课堂教学进行梳理,并把反思的案例积累起来加以分析和研究,在第二次教学中加以借鉴,提高教学成功的机会,促进有效教学,让教师在课堂上充满信心。因此在每次课堂教学后,进行反思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也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反思所写的内容可以是:

3.1写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等等,详细地记录下来。

3.2写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可为成为今后教学上的教训,少走弯路。

3.3写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3.4写教学灵感: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

3.5写教学中困惑的问题:无论教师如何地努力,难免存在缺陷与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些问题不是立即能解决的,可以把这些问题先记录下来。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