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时间:2022-03-13 20:51:10

导语: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第1篇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黄淮学院结合自己的办学定位、广播电视编导行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特点,基本构建了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并制定了较为系统的实践教学方案。以下结合黄淮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改革经验和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

(一)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包括课内实训、课程实践和课程论文3个环节。开设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1.课内实训

课内实训即以案例教学、项目模拟等方式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课程实验教学,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特点,其内容应包括摄影摄像基础技能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技能训练、非线性编辑技能训练、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技能训练、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技能训练、播音与主持技能训练、广播节目制作技能训练、电视节目制作技能训练、纪录片制作技能训练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分配课堂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训的时间,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内实训要由实践技能强的专业教师或具有地方媒体实战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指导教师,以便帮助学生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2.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是学生在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后,结合具体课程进行的开放性创作实践,往往以作品形式呈现,主要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完成。例如,对于新闻采访与写作创作实践,可由业界教师带领学生分组深入社会进行新闻采访,再通过稿件编写等对采访素材的后期加工训练,使学生熟悉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制播流程;对于电视编辑创作实践,可由教师带领学生先确定选题,再进行专题创作,从而使学生熟悉电视编辑制作的环节,提高摄像水平,掌握非线性编辑技术,具备一定的电视作品创作能力;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意实践,重点应在锻炼提高学生的栏目与节目策划、脚本编撰等方面的能力;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实践,可在业界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策划广播电视栏目并写出脚本,进而结合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节目创作,在节目制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节目策划、编导、摄录、编辑制作等综合创作能力;对于纪录片创作实践和电视广告创作实践,重点应在以前各项训练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掌握纪录片及电视广告创作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纪录片创作和电视广告制作的综合能力。

3.课程论文

广播电视编导属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课程论文应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课内实训、课程实践等实践活动密切联系,通过课程论文的撰写,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化课内实训和课程实践的效果,并为大四时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二)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包括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见习、专业(毕业)综合训练和毕业实习。实习实训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1.专业认知实习

专业认知实习是培养应用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通常安排在第一学年。专业认知实习主要有2个途径:一是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到地方媒体、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参观调查,听取业界人士的实践工作讲座;二是邀请知名教授和业界专家做专业认知报告及咨询指导等。专业认知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增强对专业领域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感性认识,了解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岗位要求,明确专业学习方向,感受业界专家的专业精神,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了提高专业认知实习的效果,应要求学生及时撰写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2.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是指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编导、摄录、编辑制作等工作,从而了解行业对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加深专业认知,建立初步的职业观,明确自身的专业发展定位,并明确自身的不足,增强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3.专业(毕业)综合训练

专业(毕业)综合训练一般在第四学年进行,是对前三年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综合检验。开展专业(毕业)综合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最好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即让学生深入省内外各级各类媒体进行实岗锻炼,并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广播电视编导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毕业实习有效地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创新意识。

(三)课外社会实践

课外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寒暑假社会实践、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等。寒暑假社会实践,即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深入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并回报社会。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形式主要有:

(1)专业赛事。专业大赛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战模拟演练机会,深受高校、业界与学生欢迎。开展学科专业竞赛,关键在于赛事的举办目的与组织运作方式。第一,学科专业赛事应与专业课程教学形成良性互动。例如,DV大赛应与剧本创作、摄影摄像艺术、导演基础、影视短片制作等课程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影视策划、创意、剧本撰写、导演、拍摄、剪辑等方面的能力;广告大赛应与广告策划与创意、电视广告制作等课程教学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广告策划、创意、设计等方面的能力。第二,应建立固定的指导教师团队,并安排充裕的指导时间。第三,应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与奖励细则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参赛积极性。

(2)学生专业社团活动。在学生专业社团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及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并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例如,黄淮学院非常影视社、主持人协会、方舟文学社、青竹话剧社、吟诵协会等专业社团的学生,通过参与入驻该校创新创业园的驻马店电视台文艺中心、驻马店新闻网、驻马店手机报的栏目运作与节目制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3)实题项目运作,即教师带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参与社会的实题项目运作,实题实做。在实题项目运作中,应根据需要组建项目小组,每个小组应尽量包含不同年级的学生。(四)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检验。在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或毕业设计工作中,我们应尽量做到:突出应用,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加强过程管理,强化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意识;实题实做,杜绝抄袭和假大空现象,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研精神。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围绕专业建设的要求,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具体讲,应有计划地引进专业教师,并选派专职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学习;应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到媒体顶岗锻炼等方式逐渐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应积极邀请媒体界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主动聘请他们做专业实务课程的兼职教师;应培养一批专业建设急需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并组建专业核心课程“双师型”教学团队。

(二)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媒介技术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动力,因此,要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必须加强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建设。在实验室建设工作中,既要注重高端实验室的建设,不断引进高性能先进设备,为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应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尤其要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充分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必需加强与高校周边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的合作,通过合作发展联盟创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要推进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将校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电视台等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场所。

(三)强化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实验教学中,应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封闭型教学模式和方法,推行教学内容开放、师生交流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开展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和项目带动的实地现场教学;应完善考试考核方案,注重过程管理,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实践的态度、实践能力及其提高情况、创新的意识与能力等。

(四)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第2篇

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主持和制作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创新型传媒人才。既注重学生创作实践和创作技能的培养,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广播电视的理论功底和开放的创新精神。

2、主要课程:

广播电视概论、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学、影视经典鉴赏、电视采访与写作、视听语言、广播电视节目主持、摄影摄像基础、电视摄像技术、电视画面编辑、影视多媒体技术、广播电视音响学、色彩学、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概论等。

3、就业方向:

第3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人才编导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就业前景日趋广阔。作为现代第四大媒体的网络的升温,网络艺术方向的毕业生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无论在电台、电视台,还是在网络公司,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都将会大有用武之地。

具体工作为记者、策划、节目编导、摄像、编辑、撰稿、后期制作、剪辑,乃至灯光、场记。也可以在电视台的频道成立的栏目组中担当制片人 ,这样你就能管理一个栏目组了,也有的从事播音主持工作。总之,编导专业以幕后工作为主。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结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目标,对目前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前提

近几年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此专业的学校从原来的北京广播学院等几家,发展到目前的几百家,地方高校在其中占很大比重。而报考此专业的学生人数也在迅猛增长,这从每年的艺术类考生报考这一专业的人数就可见一斑。而地方高校在录取学生的人数也在逐年的增加,甚至出现从几十人猛增到几百人的现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扩展,需要对实践教学进行加强,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更为重要。

1、明确学科定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电视媒体发展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品牌化、专业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针对性也越来越高。其次今天招生的火爆不等于将来的火爆,家长、学生等对专业的不断认识,国家对技校等的扶持,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以及目前中小学在校学生不断萎缩的现实等。作为地方高校如何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在校生越来越多,又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怎样增强人才的竞争力?又如何使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适合于目前电视等媒体的现实需求?未来又如何吸引生源?这些现实问题困扰着很多学校和老师,也是地方性传媒类院系发展的瓶颈。

要解决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美国营销专家拉里·莱特说:“用全球化的思维,参与地区性的竞争,出售个性化的产品。”这句话给了地方高校提示,办电视编导专业要“一般标准化和本土差异化”结合起来。学校培养的学生既要有高视野的一般化要求,又要有“本土特色”的差异化作为。要在“本土差异化”上有所作为,就需结合自身优势,区域文化、区域媒体生态特征等,走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改”的道路。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不能只盯着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这些名校望其项背。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战略选择应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做专业分方向培养战略,走一条具有自我优势的道路。只有这样地方性高校培养的学生才真正意义上符合“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市场需求,才能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增强本专业的竞争力,办出真正有特色的专业。虽然部分学校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但呈现出的效果却差强人意,甚至适得其反,究其原因首先是思想问题,对现状无清醒认识,居安不思危,无长远考虑;其二是变革或调整不准等造成的。

2、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的优化与调整不仅需要有规划,需要先行先试,更重要的是满足优化与调整的条件。例如,教师队伍就是很重要的条件,教师队伍的结构,教师本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要满足专业优化和调整的要求,这方面难度很大。教师要有危机感,要看到挑战和机遇,要适应岗位要求,要转变观念。学院要求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但不应看到只是学院的要求,更是任职资格要求,是自己发展的要求,不要被动地去做,不要设置满足自己要求的条件,要付出才有获得,而付出是第一位的。在学校迎评之际,我们抓紧时间将专业的优化与调整工作与接受评估结合起来,学院、各个专业应当组织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调研和讨论,提出建议,拿出初步方案。应当能在深度访谈时回答相关问题。同时,各教学单位要在研究的基础上拿出书面意见。个人也可以向学院提出自己的想法。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再集中讨论,做出决定。新增专业要考虑现有的专业办学条件,对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论证。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教学体系的改革

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办学情况,制定培养计划,强化实践教学。课程培养体系的构建是决定培养结果的关键,结合培养目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厚基础,宽口径”为指导,全面构建学生的文化知识体系,以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将实验、实训建立在坚实的理论指导之上,避免培养出只会简单动手操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学生。在修订具体培养方案时,培养学生的文学功底,广播电视学概论、世界广播电视事业史、中外纪录片研究等课程从理论上保证了学生的专业积累。此外,一定的实践课时是保证学生获取各种能力的关键,借鉴国内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我院增加了更多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了集中管理的实践教学要求,进行分学期、全过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第4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40-02

广西艺术学院是一所融合多个艺术门类的全国省属综合性艺术院校,独特的资源优势,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专业的文艺演出、美术设计展览,丰富的社团文化活动给广编专业的同学创作实践提供的丰富的素材。近年来,学校成立了以同学为主体的广播电视台作为一个重要的宣传平台,一方面为学校广大师生服务,一方面也构建了广编专业校园实践基地。本文以校园文化活动拍摄制作为例,论述广编专业校园实践一些方法和技巧,并探讨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方法。

一、文艺晚会的拍摄技巧及其后期制作方法

(一)架设机位和参数设置

(1)摄影师需要根据文艺晚会的规模大小来考虑机位数量。显然,晚会规模越大,机位就应该越多,甚至有些需要摇臂、轨道和飞猫来增强镜头感,丰富活动的视觉呈现。有些小型的晚会,架设4台摄像机甚至2台摄像机就足以表现,如果是4台机位录制的话,一般设置为两台中间机位,分别负责大全景和中近景。然后另外连个机位布置在一左一右,分别负责舞台左右两边的对象,一般为中近景及特写。如果是两个机位的话,就省略掉左右两边的角度。这也是我们在校园文艺晚会常用的机位架设方法。在通常的电视节目中,镜头一般采用以中近景为主要景别进行表现。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在小规模的晚会我们也可以用更多的机位来表现。也就是说,不管机位设置多少,都必须保证拍摄出来的片子要有景别的变化、角度的变化、现场的动感、色彩的平衡、拍摄对象的完整等等。

(2)架设好机位后,各个机位的摄像师到位,测试设备。同时组织大家统一设置摄像机的数据,参数包括白平衡、快门速度、视频录制的格式、视频分辨率、音频格式等等。这里要强调一点,统一摄像机的录制数据非常重要,这直接影响后期的晚会剪辑。至于具体要摄像机调至什么样的设置,这个要根据晚会的具体要求来定。晚会中不同的节目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设置,因为灯光、音乐、音响等都在不停的变化,所以我们摄像机的设置也得根据这些变化做相应的调整。

(二)拍摄的注意事项

(1)摄像师在拍摄的过程中,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机位所负责的景别和拍摄对象,并且要临场应变,在现场导播的调配下积极地拍摄出有效的镜头;当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镜头一定要稳,除非有特殊要求,这是每一个摄影师必须做到的。

(2)音频的录制,一方面可以是摄像机内录,一方面可以采用第三方设备单独录制音频,在后期合成的时候加上去,这也是为了保险起见,做一个备份录制。为了获得更“干净”的音频,最好从导播台或者摄像机连接一条音频线至晚会现场的调音台,这样为了保证剪辑完的片子就不会有杂音。尤其是拍摄音乐类的晚会更是如此。

当把晚会拍摄的素材采集到电脑后,下面要进行的就是后期制作部分。因为晚会基本上都是多机位拍摄,所以对于后期剪辑来说,我们可以在剪辑软件中选择多机位剪辑设置,在软件中多机位剪辑,就类似我们的导播台的操作,简洁方便,剪辑效率非常高。这也是在同学们必须要掌握的技术技巧。为了能够顺利的进行后期剪辑,在晚会拍摄过程中,所有的机位需统一开始录制,并且录制过程中不停机,保证完整的录制过程。

在剪辑过程中,同学们需根据晚会的每个节目来定剪辑的节奏。比如说:在一般情况下,节奏较快的动感类节目,镜头的切换就应该相对比较快;节奏较慢的节目,镜头切换就应该相对较慢。还可以添加些镜头转换的特效来丰富表现的效果,例如常用的叠化、融化、淡入淡出技巧等等。

此外,文艺晚会剪辑还要涉及到片头片尾设计、添加字幕、转场效果、添加音效、视频特效等等。剪辑完毕后,如果需要刻录成光盘,还要注意输出的格式和控制节目画质。比如说,一般会刻录成DVD光盘,输出的视频为mpeg格式,PAL制式,分辨率一般为720*576,如果是只需要数据光盘,则可以输出为高清格式。

二、晚会导播的技法

晚会导播对同学来说,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工作。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对这个看起来很复杂的“大家伙”有点畏惧,后来通过学习和摸索,慢慢懂得了一些关于导播的知识和经验。在我印象中,有位同学第一次操作导播台是在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晚会上,当时他真是很紧张,脑子一片空白……就这样在老师的训斥和自己的自责中结束了整场晚会的导播。后来,通过一次次的锻炼和总结,他也渐渐的能够熟练的完成导播台的各项操作。

对于晚会导播,可以简要总结如下技法:

首先,必须熟悉导播台的各项操作方式,提前做设备的安装调试、反复检测、晚会开始前半个小时必须完成各项工作,最好在提前一天的彩排中就完成设备的检修调试。(包括:设备的电源、视音频输出/入布线、通话系统接入、监视信号的调试等)这样晚会开始录制时就不会那么手足无措,即使现场出现什么故障也能很好及时处理。

其次,导播和摄像师一定要一起参与观看晚会的彩排,通过彩排提前了解晚会的节目流程、现场演员、舞美灯光的调度、每个节目的内容、风格、各个重要的细节,同时根据节目特点做好拍摄分工。在晚会正式开始之前,导播和摄像师要对晚会了如指掌。这样,在正式录制晚会的时候,大家操作起来将会得心应手。

最后,在设备调试完毕后,能否将一场晚会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完美的呈现出来,这对现场导播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场导播不仅要能够熟练的操作设备,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导播经验和想法。导播的经验和想法是需要平时不断地学习和实际操作锻炼出来的。为了提升同学们的导播素养,可以多多观看优秀的晚会视频,学习那些大师们是怎么样玩转导播台的。

三、一般校园内的电视节目制作

(一)新闻片拍摄及剪辑

2012年5月31日,广艺广播电视台正式开播,电视台的同学们大大小小的活动新闻拍摄了很多,通过这些实践锻炼,同学们在新闻制作这块也得到了一些提高。

首先,要明确的就是新闻具有很强时效性,校园新闻也不例外,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制作并呈现出来,新闻才有其价值。这一点大家应该今后的工作好好反思反思,时效性非常欠缺,拍摄了新闻内容、不是新闻稿件没有出来,就是配音没有录制好,总有借口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其次,在刚实践拍摄新闻的时候,同学们往往会脑子发懵,拿着摄像机不知道该拍摄什么,或者是一直不换景别也不换对象的乱拍。要想拍出一条标准的新闻片,一定要抓住新闻的要素,尽可能提前掌握事件新闻内容、主旨。提前到达新闻现场,占据有利位置,分清主次进行多角度多景别拍摄,这样拍出来的画面才会有概括性和全面性。比如:拍摄一场画展开幕式,首先拍摄全景镜头呈现举办画展地点;然后拍摄画展的现场,参展人的讲话,嘉宾讲话等;接下来拍摄参展人陪同嘉宾一起观展……这是一个主要的流程,但是还需要补充镜头。比如说:画展会现场所有嘉宾的全景镜头、观众观展的特写镜头、美术作品的空镜头等。还可以设计一些舒服兼具观赏性的画面,嘉宾观看画展的时候,可以把镜头从美术作品摇到参观者的视线,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这样新闻拍摄的画面就丰富了,然后再根据解说合理的运用这些丰富的素材。

简言之,拍摄新闻必须提前做好案头工作,抓住拍摄的重点,尽可能的多角度多景别拍摄,同时镜头感要好,有一定的纪实审美情趣。

(二)综艺节目设计与制作

广艺广播电视台的综艺频道,给大家提供另一角度的创作空间,半年来,综艺频道同学们也做出了一些综艺节目,虽然已经受到校园师生的关注和喜爱,但节目质量还很有欠缺,大家还需要不断的摸索经验,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当然,这里指的是一般的小型综艺类节目,适合当下学生的实际创作需求。综艺节目的创意性、趣味性是十分重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受众就应该策划不同类型的话题。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节目的创作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包罗万象。风格可以是幽默搞笑的、时尚潮流的,青春活力的、传递正能量的节目。

在制作上也要大胆的创新,有时候可以临摹一些国内外优秀的娱乐综艺节目的形式、嫁接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话题。包装节目的方式也尽可能跳跃、富有活力一些,要张扬出学生的个性。

综上,可以这样说,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实践方法技巧,在校园这个实践平台上勤恳踏实的努力,是学好专业的有力武器。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离不开校园实践基地的建设,学校应该鼓励同学要好好利用这个平台,并指定专业的老师加以辅导,让校园实践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参考文献:

[1]谢毅,张印平.《电视节目制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夏正达. 《摄像基础教程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第5篇

基于传播学理论,媒介一般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传播媒体指的是信息传递载体。广义的媒体除了传播媒体之外,一般还包含表达意义的符号,也可以称为表现媒介。主体将表现媒介呈现于传播媒体之中时,这个过程可以称为编码过程。因此,不论是人际传播行为还是大众传播实践过程中,一般都存在信息编码环节。可以将媒介编导看成是一个元概念,它可以派生出诸多的媒介形式,从而使得编导过程实际存在。相对于技术媒介而言,我们可以将媒介编导定义为用体外化符号系统和技术性媒介手段,在进行信息组织、构思以及收集过程中,一般信息内容都比较复杂,且从信息策划、构思、整理等等过程中,工作量比较大。媒介编导相对于印刷媒介。像我们常见的期刊、报纸以及书籍等等,习惯性将其变成编辑这一简单用语。使用的符号系统一般都会包含文字抽象符号,另外还有图画、照片以及一些平面视觉符号等等。相对于编导电影媒介,一般主要使用的是平面视觉符号。这个符号相对于电影编导而言,它使用的是形象的语言。再进一步看,一般意义上的媒介编导概念不但可以从学理上理顺目前高校新闻传媒类专业设置上的混乱,而且还给广播电视编导和广播电视新闻等专业面向未来呈多元开放发展态势提供了合法性根据在数字网络传播时代,整合了文字编辑、平面编辑、声音编辑、视频编辑和互动编辑的多媒体编导正在成为传媒业新兴的最热门专业之一。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

(一)文人素质。传统纸质媒体有着无可比拟以及不可替代优越性,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它都得益于文字符号媒介。文字媒介带着更加鲜明的传播目的,相对于语言使用,它的传播性以及严肃性会比较强。一般而言,文字符号属于媒介性质符号,它可以深刻表现事物之间规律,会更好的进行思维训练。文字构成了印刷媒介时代之大众传播中的文人素质,其中会承载着一定的博大精深以及以理服人等等方面内容。电视媒介继承了传统的印刷文字编辑传统表现形式。第一,在电视传播中,试听媒介本身一般都包含了文字符号系统,这样可以增强电视节目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更好的介绍画面,这是一种重要信息传输途径。第二,广播电视编导工作内容以及对象也同样包含了文字媒介。常见的电视脚本、采访大纲提炼以及拍摄等等,这些都是和文本相关。文本质量高低对于开发和挖掘出更有深度内容有影响。第三,关键在于,传统编导能够给电视编导赋予文气,简单的说就是思想力。可以使得电视节目可以基于直观且形象的思维进行电视节目创作,而且可以使用文字语言特点对主题进行深入的把握和解析,这样可以更好的展现出主题深刻内涵,而且更好的体现出审美价值和情趣。、

(二)影人素质。影视媒介就宛如人类重返了口头传播时代,一般而言电视编导天生就赋予了影人素质气息。这是影像文化形态不断演变而衍化出来的人格特征。虽然它可以尽量的绕过文字层面,使用物象形式表现出来,直奔通向主题。这是一种人类原始思维再现。具有的特点也非常明显,它具备无意识、转瞬即逝、直接、鲜明等等特点。正是这样的影视媒介具备的特征,在很多场合中。一旦提到电视编导,很多人第一想到的不是编字,而是导字。导演这戏剧或者是电影艺术创作之职务,该职务最主要职责是基于文学剧本模拟出分镜剧本或者对影视进行艺术处理。指导整个节目或者电影拍摄过程,使得拍摄和后期制作更加精彩化。简单的说就是负责所有的艺术元素以及工艺编制过程。最终使得这些创新的元素逐渐形成最终的影像产物。电视编导同电影导演工作职责有着相似点。这两者之间可以使用试听语言将其作为具象媒体,使得原来的表现形式更加真实化。这样的方式,更好的打破了传统的线性阅读方式。人们在直接接触过程中,人的中枢神经受到了刺激,对物象的接受会更加强烈。在传播效果中,相对于印刷媒介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一般而言,电视编导和电影导演在工作方式相似性非常明显,这两者都属于集体创作活动形式,都是创作核心,在创作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之作用。另外电视编导以及电影导演这两个职务的一致性还表现在对视觉语言的组织和驾驭能力上。即使这都是纯碎的电视新闻节目,电视编导中的导一般都是对镜头中一些素材进行分组和切分之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当电视节目实施的现场直播或者是多机位拍摄时,这个和电影制作存在明显的差异。该电视节目前期拍摄以及后期的编辑已经结合在一起,其中的导演以及逐渐演化成导播。

第6篇

关键词:校园网络电视台;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8-0000-01

交互式网络电视,是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以计算机或“普通电视机+网络机顶盒”为主要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点播、Internet访问、电子邮件等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个性需求服务的新技术,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交互式网络电视台,就被称为校园网络电视台。

一、网络电视台的特点

(一)实现了传播信息的交互性

集电视和互联网的优势于一身,从而使网络电视实现互动成为可能。

(二)实现了个性化的服务

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用户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选择。

(三)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一是可以把现有各学科的教学录像等数据资料存放在服务器中,组成庞大的教学资源库;二是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获取各种知识及最新的信息。

(四)扩大授课范围

网络电视可以打破学校的围墙,使农村边远地区的学生也能接收到重点中学优秀教师上的课。

(五)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进度和方式,可以查询学习资料,遇到难题可以向老师请教,从而增强了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

(六)实现了学生记忆的时效性

网络电视台集图、文、声、像多重刺激于一体,使学生大脑的视觉、听觉等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相关知识在大脑中就会留下深刻印象,符合人类的记忆过程,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二、校园网络电视台的功能作用

(一)提供学习资源

1.提供视频资源

(1)经典艺术作品回顾。校园网络电视台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阿甘正传》等,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欣赏和借鉴作品创造了可能和机会。

(2)视音频制作网络教程。校园网络电视台为学生提供了视音频制作网络教程,让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达到精通的程度,能够弥补学生专业学习的不足,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供音频资源

(1)小语种在线试听。校园网络电视台为学生设计和开发了在线试听,大家可以在网上听英语、日语、俄语、韩语等各种语言考试的听力,并且为了体现学校学生听力的现实水平,网络电视台还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在线对话和录音系统,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得到全面发展。

(2)经典播音主持回顾。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时弥补自己专业学习的不足,尤其是播音主持的学生,校园网络电视台能为学生提供经典的播音主持音频,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听放,找出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在发音的口型、技巧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提供学习实践机会

1.提供摄影摄像的实践机会

校园网络电视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学生可以把自己的DV、摄影等作品上传到网络,让大家观看和评价自己的作品。学生可以听取大家意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正,从而创作出更好的影视作品。

2.提供视音频剪辑的实践机会

为了能够使自己的作品有很好的评价,使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感,编导学生需要对自己原来拍摄的视频资源进行剪辑,在实际剪辑中,学生会用到大洋、Adobe Premiere、Adobe Audition等多种软件,这就需要以理论为基础,对自己拍摄的作品进行删减和添加,从而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融入到整个作品之中,也使学生在创作中得到了实际的锻炼,掌握了专业技能。

3.提供图形图像处理的实践机会

为了能够满足大家的视觉效果,在视频作品的制作中,学生需要运用PHOTOSHOP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添加一些特技效果,使影视效果更加丰富多彩。所以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给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非常有实际价值,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4.提供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的实践机会

学生在拍摄自己的影视作品时,需要用到摄像机、三脚架、摇臂、移动轨等各种摄影摄像器材,通过拍摄活动,学生会对这些器材的使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拍摄中,还要好好维护这些设备以便在下次拍摄时,更加方便、快捷。

5.提供网站的设计制作与维护的实践机会

对于编导学生来说,关于网站的设计制作与维护,又给就业增加了一个获得胜利的砝码。需要掌握DREAWERAR等基本软件,并且对网站进行规划。在制作中需要大家密切配合,完成之后还需要对网站进行测试并传到网上运行,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三)提供岗前培训机会

1.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校园网络电视台的内容及其组成部分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既要用到自己书本里的知识,又要用到相关技能,而理论与实践相集合,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岗前培训的机会。

2.编导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无论是在维护校园网络电视台的过程中,还是在拍摄影视作品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必须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原则约束自己,体现出了编导人员所具备的职业道德。

3.提供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环境和条件

在校园网络电视台的设计制作和影视作品的拍摄制作中,学生会遇到许多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需要学生开动脑筋、认真钻研、广泛地收集资料,借鉴前人的创作,吸收里面的精华,从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网络电视的特点、学习资源、学习实践、岗前培训等方面的分析,进而设计和制作出更加适合于学生的网络电视台,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更好地运用网络电视台。最后我要说的是,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学设计,而更好的掌握电视媒体,最终是为了更好的将媒体融入设计中去,因为媒体并不仅仅是设备本身,它还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学习方法,采用什么样的媒体,对编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培养

0 引言

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精神文化领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给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媒体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广播电视媒体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进行节目和内容的创新是必然选择,编导作为整个广播电视事业的灵魂,进行广播电视编导实践的创新变得尤为重要,只有编导具备了强大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实践创新,推动广播电视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1 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培养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播出效果,此外,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是对整个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工作,对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需要我们能够在进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时,添加一些时代性的元素和创作性的元素,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新颖性。众所周知,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工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其真正的意义是要在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的运用,提升节目的创新和价值性。只有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不断的发现和挖掘节目的创新点,才能制作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广播电视作品。

2 实践创新对广播电视编导素质的要求

做好广播电视编导实现创新工作也对电视编导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广播电视编导在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电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能够学会创新思维和理论知识的融合,运用融合后的理论知识更好的指导广播电视节目的实践工作。而如果专业理论知识不够的,会直接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实践创新就是用创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指导,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水平和质量,使得广播电视节目更具有创新力和吸引力,所以提升广播电视编导素质非常重要。

2.1 提高职业素养

职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敬业和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提升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素养也就是进行广播电视实践工作的规范化,具体的就是要提升广播电视编导的技能、端正编导的作风,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等。职业素质本身作为一种综合的品质,对于整个广播电视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所以提升广播电视编导职业素质,更好的帮助广播电视编导进行实践工作创新。

2.2 坚持与时俱进

做好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工作需要编导站在时展的前沿,准确的把握时展的特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只有广播电视编导在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上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确保广播电视实践工作满足和迎合时展需求,推动广播电视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另外,与时俱进另一个要求就是需要广播电视编导在进行节目主题的选取时,能够从多方面和多角度进行节目主题的把握,掌握新时代下最先进的素材,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新鲜性和时代感。

3 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培养的有效方法

3.1 做好广播电视节目的定位,树立正确的编辑意识

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培养,首先需要我们做的就是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准确定位,只有明确节目的目标定位才能把握编导实践创新培养的方向,准确的定位也是赋予节目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生活作为节目制作的源泉,我们要做好生活中的观察工作,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寻找那些真实的、高水平的节目素材。但是素材的寻找和创新并不是为了创新而盲目创新的,这种情况只会适得其反,创造出来的节目和作品只会偏离广播电视工作的方向,也达到不到应有的节目效果,满足不了受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3.2 注意生活细节,尝试用逆向思维进行问题分析

广播电视节目想要吸引观众的眼光,满足观众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就需要把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要求广播电视的内容做到紧跟时代的步伐。而广播电视编导更是要进行思维方式转化,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实践创新工作需要创新思想的指导,进行思维方式转变作为思维创新的一种方式,能够更好指导实践创新,而且一般来说从问题反方向进行思考,往往会获得新的发现,有助于新形象的创立。做好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工作,需要广播电视编导做好生活细节的留意,善于用逆向的思维方式进行问题和作品的思考,打破节目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3.3 激发新动机,将经验理论与直觉灵感相结合

广播电视节目编制的过程也就是进行艺术加工创作的过程,做好节目的编制需要进行经验理论和直觉灵感之间的结合,所以想要实现节目的实践创新,经验理论和直觉灵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广播电视编导在实践过程中做好推陈出新,提升电视节目的观赏性。推陈出新也就是在经验理论的基础上迸发的直觉灵感。实践创新工作的源泉是观众的需求,只有广播电视编导将观众的需求作为实践创新工作开展的基础,持续保持创新活动的旺盛,才能做好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工作。

4 小结

广播电视编导在我国整个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编导在整个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起到一个调和的作用,只有具备一定创新思维和能力的编导才能做好实践创新工作,所以,开展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培养工作,对推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居红楠.探讨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J].科技展望,2015,25(11):241.

第8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广播电视编导 创新

广播在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并在信息传媒行业占据一席之位。经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众可通过更多渠道获取信息,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一定挑战,结合当前新媒体环境针对广播电视编导进行创新改进十分重要[1]。

一、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业发展机遇

广播电视网与互联网及其他相关新媒体技术相比发展历程较长,存在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中积累了一定技术及经验。手机技术在偏远地区的普及应用使其可在线收听电视及广播节目,当前新媒体环境也会广播电视带来了一定发展机遇。广播电视受众与互联网相比更具多样性,主要包括在受众职业、年龄、阶层等方面,互联网受众群体则多以年轻群体为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广播电视观众提供了资源获取的快捷性及便利性,多数广播电视观众也形成固定收听、收视习惯,方式更具多样化[2]。目前多行业均选择借助网络进行宣传,产生了新的企业发展及生存方式,新媒体技术及互联网的应用发展为广播电视行业提供了绝佳发展平台,可通过应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及影响力。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首先需要培养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的编辑思维及创新意识,针对自身节目特点进行明确定位,针对节目定位开展创新性节目主体探讨,并加强编导自身知识累积,善于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寻找灵感、素材,并与广播电视节目相结合,针对性在节目中适当添加创新元素,提高观众共鸣。其次,要提高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化人才的要求及培养,在日常节目制作中,编导必须高度重视节目内容与素材的甄选,节目编排过程中加入与现实生活接近的元素,对当前观众群体兴趣进行深度挖掘,U大节目面向观众的年龄群及范围,确保内容实质性,保障节目制作水平,提高收视率和可观看性。再次,广播电视编导工作开展应结合新媒体时代实际社会形势,还应对现代传媒技术加以充分利用,认清传统媒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的发展优势,正确看待新媒体带给传统广播电视媒介的冲击和影响,基于不同媒体媒介的优势互补来做出创新和改进,更好地推介节目,以赢取广大受众和市场。

三、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工作开展机遇与挑战共存,因此应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其创新能力及专业素养,结合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新媒体环境下为广播电视发展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媒体行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促使现阶段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需求逐渐提升,尤其是在大数据、新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媒体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加快,只有保证专业人才全面发展才能促使人才适应多元化的行业环境,推动广播电视领域全面发展。

一、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遇到的机遇与挑战

(一)时代机遇媒体的融合是当前时展的必然趋势,将传统的媒体与新媒体进行合理的融合,构建全新的媒体时代,实现了资源共享,改变了传统的发展形势,衍生出多种类型产品,可以为受众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实现文化的传播。受此影响,广播电视领域呈现出多元化渠道形式,受众范围扩大,以丰富与个性化的产品进行支持,促使行业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1]。

(二)时代挑战新媒体的发展为传统媒体带来较大的冲击,不仅改变了媒体形态,还造成媒体行业内部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导致现阶段的传统媒体影响力逐渐降低,缩小受众群体范围,限制行业的发展。时代带来的挑战加大了传统媒体行业的发展压力,对现有的人才也提出全新的发展需求,需要人才以合理应对复杂多元的市场环境,降低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性,增大了人才的培养压力[2]。

二、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配置传统重视力度不足在传统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过程中,整体的重视力度存在不足,导致专业课程配置不合理,传统性较为明显,人才的综合专业水平素养难以提升,限制了人才的发展。课程教学体系较为单一,难以适应现阶段的媒介融合发展背景,部分相关的主干课程整体上存在明显的欠缺,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3]。

(二)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与人才发展脱节教学观念传统也是现阶段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造成教学内容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明显脱节,同质化明显,教育计划难以高效开展,局限于传统的媒体与广播电视节目领域,媒体融合理念应用不足,综合人才培养意识淡薄[4]。

(三)教师专业人才综合素养较低受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自身的性质因素影响,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具备较高的素养水平,但现有的教师综合素养水平较低,实力结构队伍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未能深入分析专业人才的属性与行业发展背景,实践教学任务较少,降低整体教学质量[5]。

(四)教学实践不足缺乏实践平台广播电视编导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操作能力,但在实际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过程中,未能进行合理的实践教学,缺乏实践平台,相关的实践资源投入不足,人才与行业难以实现合理的对接,限制行业发展。

三、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策略

(一)根据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设置合理的学科以融媒体时代背景为基础,在进行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当前时展需求积极进行创新,明确对人才的要求,合理地进行学科设置,培养综合型人才。例如,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注重新媒体传播理论的渗透,优化现有的学科课程,创新教学理念,促使人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当前的时代背景为基础,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打造优质的教学体系,融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从多个角度进行创新,帮助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加深对行业知识的理解,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水平,全方面发展。例如,积极开设与广播电视领域相关的新媒体课程,如常见的新媒体技术、新媒体运营、新媒体采编等,为人才提供综合型课程内容,适应媒介的融合,将专业之间的界限进行模糊,实现融合教学,树立正确的融媒体教学理念,提升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适应性;以核心课程为基础,夯实人才的专业基础能力,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全面发展[6]。

(二)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创新课程内容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优化现有的教学内容,以融媒体环境为基础进行教学,促使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综合素养水平能力提升,促使人才综合素养水平提升。例如,创新现阶段的媒体管理与营运能力内容,明确融媒体背景要求,突破传统的内容理念限制,将信息与载体相融合,适应现阶段的融媒体特点,确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提升人才的管理能力,打造全新的模式,推动行业繁荣发展;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团队协作能力,融媒体的发展对人才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出全新的要求,要求人才可以利用自身的能力相互合作,完成相应的工作,例如传统电视为例,在制作电视节目时涉及多个环节,包括灯光、音响、录制、服装等,工作人员只有实现合理的合作才能完成整个节目的录制,提升节目的整体效果;加强课程内容创新的重视,保证人才的新媒体素养水平提升,形成良好的互联网思维,适应新时展,可以精确高效处理工作,树立明确的工作目标,适应新行业背景,丰富自身的专业技能,成为复合型人才,推动行业繁荣。

(三)积极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队伍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教师队伍,因此,应保证现阶段的教师专业水平较高,在日常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建立双师型队伍,消除传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短板,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例如,可以积极引进优秀的教师人才,包括一些业界精英作为主讲教师,促使学界与业界相结合,通过合理的互动提升人才的综合素养意识,突破传统的局限性,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提升培养质量;积极鼓励现有青年教师参与行业实践,提升自身的实践水平,转变自身的角色,接触行业先进的技术与理念,为广播电视编导人才传递优秀的经验,从根本上促使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升;邀请相关的行业业界专家开展学术讲座,积极开展相关的活动,将理论知识以实际的形式体现,提升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积极促使教师参加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既可以进行实践教学又可以进行理论自导,培养出综合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7]。

(四)创新教学模式合理进行教学实践现阶段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主要的就业方向为电视台、企业宣传、影视传媒企业等,属于技术型岗位,因此,在进行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创新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从多个角度进行优化,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为人才构建实践操作平台,以现有的融媒体背景对行业人才的要求为基础,积极进行创新,提升人才的操作能力,将相关的理论与行业实践相结合,接轨行业的发展需求,实现综合教学。例如,可以积极与企业相结合,构建联合人才培养策略,为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发展提供全新的空间,提供良好的实践空间,打造优质的人才培训基地,促使人才积极参与企业实践运营,累积经验,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对融媒体环境背景进行更深入的认知,实现全方面发展,成为优秀的综合型素质人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