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法治工作要点

时间:2022-03-10 02:24:22

导语:在法治工作要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法治工作要点

第1篇

二、丰富普法宣传载体。会同宣传部门,在县人民政府网站开辟“法治”宣传专栏,在县司法局网站开辟“依法治县”宣传专栏。在县电视台开办“法治”专题节目。与移动通讯公司联合举办“6-12348”法律知识短消息平台,每周向全县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发放两条法律知识知信,增强可读性、实效性,进一步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开通“司法”新浪微博,及时向群众传达最新普法信息和案例。

三、推动法制文化阵地建设。启动建设1个法治文化景点,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法制文化特色亮点工程。

四、启动法治创建工作。建立健全法治创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动态管理机制。继续推进法治示范县、法治示范乡镇(街道)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等示范创建活动,以创促建,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进程。

五、推进依法治村(社区)工作。组织开展法律进万村(社区)活动,组织10支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全县各个行政村(社区)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律宣传。向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选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助理员担任法律顾问。

六、加强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法治能力培训。开展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开展执法纪律和规范执法行为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司法行政干警队伍专业化、规范化执法水平。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机关干部依法办事、规范执法的能力。

第2篇

一、强化法治建设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一)加强法治建设组织领导。严格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摆在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推动落实。

(二)健全法治工作机制。加强法治建设重大问题的运筹谋划和科学决策,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推进法治建设。党组会专题研究解决法治建设重大问题不少于2次;主要领导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压紧压实责任,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分管领域的法治建设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法治学习培训,提高普法宣传工作力度

(一)强化法治学习培训。完善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增强学法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将新制订或修订的法律法规纳入年度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今年重点学习《宪法》《国家安全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外商投资法》《电子商务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领导班子中心组全年学法不少于4次,全体工作人员集中法律学习不少于10次。全面推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制度,组织机关工作人员按要求完成年度规定学法内容和学习课时,积极参加各类法律知识学习培训活动。

(二)提高普法宣传力度。贯彻落实党的关于“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战略部署,结合《区2020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制定普法责任清单。持续深化宪法学习宣传,认真组织开展2020年“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活动,重点加强《电子商务法》《外商投资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等商务领域法律法规的宣传。围绕中心,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以《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和防护知识为重点,将普法宣传教育渗透到各项商务活动中。认真对照“七五”普法规划,开展自查自纠,巩固现有普法成果,查找薄弱环节,提前谋划“八五”普法工作。

三、全面坚持依法行政,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一)推进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要求,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将法治审查贯穿于商务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依法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切实强化决策责任制,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记录、材料归档、档案管理制度。

(二)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审核、报备、清理等行为,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根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上位法和上级文件制定、修改、废止情况,及时对本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

(三)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积极开展行政执法评先选优活动,逐步实现执法信息一次录入互通共享、执法数据齐全完备实时推送、执法活动网上留痕高效监管。

(四)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加强酒类、再生资源、成品油、二手车等领域监管。认真落实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各项措施,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大力改善市场环境,多措并举扩大消费,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行为,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要求,继续完善“一窗受理”,统一审批标准,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流程。推进落实“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减证便民”等各项改革举措。

(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进一步完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市场主体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抽查工作细则,确保实现双随机监管全覆盖。及时公开企业违法违规信息和检查执法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三)大力推进“四办改革”。全面推行“网上办事”,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平台,倡导企业和群众通过网上查询、申报,工作人员通过网上受理、办理、结果寄递等方式进行相关业务处理,积极推动“掌上办”、打造“指尖办”,推广政务服务APP“陇政通”,切实让企业群众享受“一部手机、一个APP、一个入口”带来的智慧政务和便民服务。

第3篇

围绕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及我区推进“七个突破”紧密相联的法律问题,编印法制宣传资材,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在每个村(社区)设立法制宣传栏,组织实施“法制电影工程”。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重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引导群众自觉遵法守法、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履行法定义务。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推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丰富普法宣传载体

在《通讯》和电视台开设法制宣传专栏,在全区各镇、街道,村(社区)组织实施法制电影工程。

三、继续组织开展基层法治创建活动

继续组织开展法治示范镇(街道)、法治示范机关(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依法办事示范窗口、诚信守法企业等法治细胞创建活动,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积极性,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四、推进依法治村(社区)工作

组织开展“全市法律进千村(社区)”活动,建立15支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到不少于100个村(社区)开展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向不少于100个村(社区)选派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担任法律顾问。加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力度。

五、加强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法治能力培训

开展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开展执法纪律和规范执法行为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社区矫正工作队伍专业化、规范化执法水平。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司法行政干部依法办事、规范执法的能力。

六、配合做好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的相关工作

整合司法行政系统资源,建立以司法行政干部、公证员、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等组成的法律顾问制度,为全区各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提供人才保障。

七、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

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受援范围,加强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初审受理工作,为困难群众提供便捷法律援助。切实做好未成年、盲、聋、哑人刑事案件等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与住建、劳社、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建立维权联动机制,做好农民工、未成年人、残疾人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等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工作。健全法律援助案件诉前调解工作措施,强化法律援助案件“援调”对接机制。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管理,建立案件质量考评与案件补贴挂钩制度。

八、加强禁毒宣传工作

强化禁毒法制宣传教育,尤其抓好对新春返乡人员、9月入校新生的禁毒宣传教育,积极开展“6.26”禁毒宣传日、岁末年初娱乐场所等禁毒宣传教育;同时,加大力度做好特殊人群的禁毒宣传教育和预防工作。

第4篇

一、深入开展以宪法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教育

1、认真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经验,全面提高全社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

2、广泛动员各级机关、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深刻认识地方立法和依法治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快“法治”建设步伐。

3、积极开展以“每月一法”为专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根据国家法律颁布时间,制定具体普法计划,切实落实好每月的主题法制宣传活动。

二、广泛开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4、围绕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泛开展与促进就业、发展教育、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医药卫生、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环境保护、住房拆迁、物价调整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打造“法律惠民”服务品牌,依法推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学习宣传推进科技进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转方式、调结构保驾护航,促进我市强力突破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城乡面貌改观,创新绿色发展,实现民生的保障和改善。

6、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使全社会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的大众化、社会化。

三、继续深化“法律七进”活动

7、深化“法律进机关”活动。认真落实机关普法联络员制度,并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不断增强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实现机关普法制度化。

8、深化“法律进乡村”活动。全面推广农村“1+10”(一名党员或普法骨干联系十户家庭)的普法模式,落实农村法制教育阵地“五个一”建设,加强农村“两委”成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实现农村普法多样化。

9、深化“法律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一长三员”(楼长、普法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治安信息员)普法队伍的作用,提高社区自治和服务能力,实现社区普法规范化。

10、深化“法律进学校”活动。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小手拉大手,我与家长同学法”、“模拟法庭”等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实现学校普法社会化。

11、深化“法律进企业”活动。开展“诚信守法企业”、“文明守法经营户”等评比表彰活动,配备企业法律顾问,健全企业和企业职工维权机制,推动法律进车间、进班组、进工地,实现企业普法阵地化。

12.深化“法律进单位”活动。全面落实“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普法工作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和“属地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单位普法属地化。

13、深化“法律进家庭”活动。开展“遵纪守法光荣户”、“学法普法带头人”等评比表彰工作,增强家庭成员的民主法治观念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实现家庭普法常态化。

四、扎实推进法治创建工作

14、继续健全完善法治创建制度体系。建立完善法治创建组织形式,做到组织健全、人员到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法治机关、法治乡村、法治社区、法治学校、法治企业、法治单位和法治区市”7个创建标准。全市将选择1-2个镇街作为试点单位,积极开展“法治镇街”创建活动。

15、定期开展法治创建监督检查。要主动争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领导的支持,定期组织开展对法治创建情况的视察、检查和监督,以促进创建工作落实。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将于第四季度对全市法治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考核,并作为评比表彰先进的依据。

16、开展基层依法治理评比表彰工作。继续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依法治教先进学校”、“诚信守法企业”创建和评比表彰工作。年内,受到各级表彰的民主法治村(社区)达到70%以上。

五、全面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

17、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规范化建设。全市年内将着重培养并规范2个试点单位,适时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树立典型,推广经验。

18、巩固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四六制”工作格局。即以“六类”(在校、落榜、失学、待业、服刑在教和刑释解教)青少年法律需求为突破口;以青少年普法“六进”(进家庭、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监所)活动为平台;以创建“六项机制”(领导机制、制度机制、队伍机制、资料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档案规范化机制)为保障;以建设“六个”普法渠道(广播电视普法频道、报刊法制栏目、互联网普法网站或网页、普法信息广场、青少年普法教材、普法维权平台)为载体,实现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常态化、集约化、规模化效应,全面营造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浓厚氛围。

六、切实加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

19、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守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健全并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法制培训、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等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示范带动作用。

20、加强公务员学法用法守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通用法律知识和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学习,加大公务员法律知识测查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公务员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1、积极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把法律知识培训纳入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计划,把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情况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内容。

22、扎实开展农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四民主两公开”自觉性。宣传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农民依法参与村民自治活动,提高其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能力,提高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质量。充分发挥农民工法制学校作用,定期对农民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消除乡村和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死角”和“盲点”。

23、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使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24、12月份,将分别组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村(居)“两委”成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考试。

七、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25、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要作用。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丰富法治文化活动载体和形式,组织各类媒体开设法制专版、专栏、频道、网站等,引导法治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

26、整合优化社会资源,鼓励各类文化团体参加法治文化建设。探索建设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文化团体和公共文化场所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优势,推动法治文化与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的有机结合,培育一批有特色、高品味的法治文化示范点,打造法治文化精品。

八、全面加强普法队伍和阵地建设

27、要按照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普法队伍的要求,全面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专职队伍、各级普法讲师团队伍、普法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各类普法骨干。

28、抓好普法骨干培训。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全面提升全市普法宣传教育骨干队伍素质。上半年,市里将对普法骨干进行集中轮训,使之全面掌握《“六五”普法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方式方法,为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9、巩固强化传统普法阵地建设,努力打造新型普法阵地。在继续健全和巩固法制宣传栏、法律图书角、法制宣传站、普法大集、法治广场、法治公园和法治楼院等传统普法阵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政法在线》、“以案释法”等媒体普法专题栏目,探讨建立大型普法广告宣传牌(屏)、普法网站(页)等普法阵地,培育普法“亮点”。

30、大力营造全民参与的普法氛围。把每年的12月份作为全市“法制宣传月”,深入开展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为主导、以宣传宪法为核心的各类宣传活动;把每个季度的第4周作为全市“法制宣传周”;把每个月的第4天作为全市的“法制宣传日”。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时机,开展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普法教育落实到每一个角落。

九、健全和完善普法保障机制

31、及时调整、充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确保机构健全、人员到位、领导有力。

32、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所确立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需求,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第5篇

20__年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指导总体要求是: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法治创建,全力推动法治__建设,扎实搞好“五五”普法依法治理检查验收和“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大力促进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发展,为维护我县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围绕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一)立足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1、围绕加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职能作用,大力开展“与法同行,服务发展”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服务项目建设、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为重点,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经济社会管理、公正廉洁执法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目标任务,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将作为今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根据主题宣传活动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好实施方案,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有活动,有检查、有效果。

2、围绕加强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要广泛开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矛盾化解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开展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的宣传教育,继续大力加强社会治安、、民族宗教、反和“两型社会”建设以及金融危机下企业发展等有关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平稳发展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努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3、围绕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要加强社会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突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目标,不断更新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思路、手段、方法,积极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口计划生育、婚姻家庭、资源环境、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等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及其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对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特定对象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努力提高执政为民、管理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4、围绕加强公正廉洁执法,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要加强公正廉洁执法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大有关廉政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司法、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5、围绕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大力加强普法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在“法律六进”活动中,要将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法律法规学习宣传,贯穿到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学法用法工作中,推进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积极开展好“六个一百”的创建活动,并做好“六个一百”表彰的推荐评选工作,确保我县“法律六进”的典型经验,在全省创建“六个一百”工作中榜上有名,从而推动全县“法律六进”工作更加广泛深入的开展。

(二)立足于结合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各类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6、要结合各类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及其他纪念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3?8妇女维权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5世界环境保护日”、“6?25 土地日、“6?26国际禁毒日”、“7?11世界人口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纪念活动,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今年是“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十周年,为了做好十周年纪念活动,县依法治县办公室将积极筹划,组织全县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努力形成“12?4”全国法制宣传日良好的品牌效应。

7、要结合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开展的专项执法检查和“法治政府建设年”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执法检查、法治政府建设年、法治__、法治单位等创建活动,深入宣传司法、行政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执法和依法行政的透明度,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公民依法依规办事的意识,

8、要结合各类管理社会的专项治理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乡镇、县直各单位针对社会热点、难点和社 会矛盾突出问题,开展的社会专项治理活动,大力开展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酿造良好的和谐环境。

9、要结合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党群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针对管理社会的不同群体和对象的学法用法需求,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的水平。

(三)立足于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方式方法。

10、不断巩固“多位一体”的立体普法成果。广泛利用现代媒体开展法制宣传,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联合举办专刊、专栏、专版等,开展深入持久的法制宣传教育。县普法办将充分利用《依法治理》简报、__司法行政网《__普法》和《__通讯》“案例说法”这两个专栏平台,及时反映全县的普法动态,推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验,组织各种专题法制宣传活动。

11、健全完善农民法制学校、居民法制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等法制宣传阵地。充分挖掘群众身边的法制素材,创作小品、短剧、诗歌、戏曲等法治文艺作品进行法制宣传,以案说法,寓教于乐,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效果。开辟手机普法短信、网络电视、电子显示屏等新的宣传渠道和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不断扩大法制宣传的履盖面和影响力。

12、积极筹备参加全国“五五”普法神州行媒体系列宣传活动。对全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及其总结验收情况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充分展示我县普法二十五年、依法治理十五年,特别是“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经验成果。

二、以“法治__”创建为重点,全面推进依法治理。

13、要加强贯彻落实《法治湖北建设纲要》和《法治湖北建设纲要实施意见》。大力宣传法治湖北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重点内容和方法步骤,并使之深入人心,努力营造推进法治湖北建设的舆论氛围。

14、要大力推进和全面启动法治__建设。一是制定下发《法治__建设实施意见》,召开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贯彻落实《法治__建设实施意见》;二是督导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好贯彻落实《法治湖北建设纲要》和《法治宜昌建设实施意见》的方案,提出开展法治乡镇(单位)建设的意见和措施,整体推进法治__建设。三是要切实开展法治乡镇(单位)建设试点工作。通过举办试点,找准切入点,创建载体,积极开展法治__建设活动,逐步推进我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法治化进程。四是把“法治__、法治乡镇、法治单位”创建活动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制定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工作标准和相关配套措施。

15、要建立健全法治建设工作机制,为法治__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认真贯彻执行县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__县普法依法治县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通过检查督办和交流通报情况等方式,积极促进相关工作制度的落实。

16、要建立健全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明确法治__建设考评内容、考评标准、考评(来源:文秘站 )方式方法、激励奖惩措施,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法治__建设工作考评体系。推行法治__建设目标责任制,各乡镇也要将法治乡镇建设纳入本地目标责任制共性目标的考核范畴。

三、以“五五”普法规划为重点,圆满完成“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

17、今年是“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结验收之年,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万无一失,确保各级检查、抽查一次性验收合格;为我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增光添彩,为争创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奠定良好的基础。

18、要扎实组织实施“五五”普法依法治理总结验收工作。县将根据省、市普法依法治理验收标准出台《__县“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方案和检查验收标准》。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对照全县检查验收标准,开展查漏补缺和回头看的自查工作,强化整改措施的落实。全县将在5月底前完成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的检查验收工作。6月份迎接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对我县的检查验收工作。接着迎接省对我县的检查验收。全省检查验收结束后,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做好国家、省、市、县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推荐申报工作,做好“五五”普法依法治理总结表彰各项准备工作。

19、认真筹划制定“六五”普法依法治理五年工作规划。在全面总结25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和征求各相关部门和社会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谋划好全县“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划,使我县“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广度、深度和力度上有新突破,在法治__建设引领下实现新发展。

四、紧紧围绕今年普法依法治理重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20、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今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大事多、要事多,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抓紧制定各项目标任务的工作方案和措施,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安排好各项工作。

第6篇

今年,全市法院新闻宣传工作的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对市法院提出的争创全国副省级城市一流法院为目标,深入宣传全市法院在审判工作、司法改革和队伍建设中取得的成效,以及落实司法为民、服务和保障经济建设的做法,促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进而为南京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司法舆论环境。

今年宣传工作的重点是,以创建一流法院的目标为总抓手,突出三个方面的重点内容,即以创建学习型法院、司法为民以及服务经济为宣传重点,全面展示全市法院公正司法、执法为民的做法。南京两级法院有许多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国法院系统处在领先地位,要通过宣传,全面推进两级法院的整体进步,力争1-2年内在全国法院系统,再推出1-2个基层法院、中院2-3个业务庭、审判工作2-3个单项经验、2-3名典型人物走向全国。具体内容为:

(一)以创建学习型法院为重点,全面宣传报道全市法院创建学习型法院的做法和经验。

(二)以司法为民为重点,全面宣传全市法院司法为民的工作亮点:

1、进一步宣传法院和法官先进典型。在对“中国法官十杰”××*深入进行宣传的基础上,向社会推出优秀审判长、优秀庭长、优秀基层法院院长;全面反映各法院在司法为民工作中的新鲜做法和特色工作。

2、开展“十大典型案件”的宣传。以展示新时期我市法院法官风采,体现法官办案水平为目的,对我市法院发生的一些经典案件进行宣传。

3、加大对特色工作宣传的力度。突出宣传全市两级法院在践行“司法为民”工作宗旨,方便群众诉讼,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告状难、申诉难、执行难等问题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强化主题宣传的意识,宣传展示全市各法院的工作特色,推动全面工作的开展。

(三)以法院服务经济建设为重点,突出宣传法院为保护和促进先进生产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大局、促进经济发展,为南京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司法环境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突出宣传全市法院在创建平安南京,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地方稳定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宣传全市法院打击经济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围绕上述任务,主要采取以下做法: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一)扩大法院新闻的宣传阵地。进一步加强与全市各新闻媒体的合作,在报纸开辟司法宣传专版。继续与南京电视台合作办好《法庭传真》电视栏目,突出案件审理过程的报道,强化电视宣传效果。进一步做好法院系统内部网站建设,在此基础上开通南京法院因特网网站,充分发挥网络的宣传优势。

(二)选准主题认真进行宣传策划。注意从主题上把握,从媒体的宣传形式上策划,根据一段时期的法院工作重点,安排专题宣传,增强宣传效果。

第7篇

一、围绕依法行政中心工作抓落实,完善工作机制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健全依法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明确决策范围、权限,把专家论证、公众参与、民主协商、专业机构测评、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将决策行为置于法治框架内。积极推行“民主决策,法制先行”理念,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把聘请的律师作为部门依法行政的法律顾问用实用好,在对涉及老百姓生命安全的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处置、涉嫌刑事移送、与有关部门之间执法协调等事项的处理中,法制机构应当提前介入,在部门集体审议时,法律顾问要列席会议。

(二)积极应对管理体制调整对法制工作的挑战。与质监部门工作相关、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很大一部分是近十年来依据垂管特色制定的。一旦管理体制调整到位,必然有一部分法律法规,特别是总局的规章、规范性文件需要废止、修改。法制工作要及时适应、掌握体制改革带来的法律法规的新变化,确保为领导决策提供切实可靠的法律服务。

(三)深入开展行政指导工作。行政指导是质监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各局要结合行政执法回访制度的实施,通过建议、辅导、提醒、劝导、示范、信息披露等方式,着重抓好质量提升、品牌培育等服务类行政指导和稽查建议等告诫类行政指导工作,注重由指导企业向指导行业转变,实现质监部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行政目的。

二、围绕依法行政重点工作抓落实,强化监督指导,规范执法行为

(一)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贯彻落实两法衔接、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执法监督相关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果。进一步完善、细化行政处罚案件审理程序、案审议事规则及案审委员职责等相关制度,切实发挥案审会最终把关作用。加强行政处罚的个案指导,提高对行政处罚监督的有效性,重点关注证据形式、两法衔接、处罚后处理、罚没物资管理等履职风险高发环节。通过召开行政执法案卷交叉检查、案卷评审等活动,加强对案卷制作、归档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二)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工作。按州政府要求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工作,做到行政权力事项公开、行政权力运行透明,行政监管实时到位。积极推动行政处罚案件依法公开。各局要配合当地政府完成行政权力清理工作,依法公开权利清单和运行程序,及时修改和完善行政权力数据库。

(三)加强行政许可规范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许可案卷基本规范》,加强对行政许可工作规范的宣传、指导,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工作监督机制,重点监督许可条件的一致性、文书送达、当事人知情权的保障、许可过程中技术行为监管、用印规范等突出问题。

(四)强化技术机构法制化建设。加强对技术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技术机构及其人员的法律意识。配合相关科室,针对法制建设的一般要求、检验报告质量、检验行为规范等内容,开展技术机构法制化工作专项监督检查和量化打分评比,推动技术机构建立岗位责任制,促进技术机构依法检验、进一步规范检验检测行为,减少履职风险、预防职务犯罪、实现健康发展。

(五)贯彻落实“依法治省纲要”,落实工作责任。认真贯彻执行省“依法治省纲要”有关要求,狠抓落实“依法治省”中涉及质监工作的相关问题。结合省局、州政府在法治宣传、依法执法、依法行政方面的要求,细化和分解工作任务,完善领导和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确保依法治省工作落实。

三、围绕依法行政基础工作抓落实,完善工作举措,提升法制效能

(一)认真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加强面向企业、面向消费者、面向全社会的普法宣传,全面开展普法宣传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做到法制宣传上电视、上报纸、上网络。加大“3·15”、“质量月”、“世界标准日”、“世界计量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的社会普法力度,加强质量法律知识宣传活动,突出对监管服务对象,特别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重点产品企业的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法制教育培训,提升企业质量法制意识。进一步完善法制宣传教育考核、评估、监督检查、档案管理等,将法制学习纳入单位绩效考核。

(二)搞好法制教育培训。要突出重点对象,开展对领导干部、一线执法人员和法制人员的培训活动,提高其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要突出重点内容,对领导干部要以宪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家用汽车三包规定等法律法规知识和质监业务知识为重点,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其法治理念和运用法治方式履职尽责、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对一线行政执法人员和法制人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活动,将常规培训与知识竞赛、岗位练兵、“传帮带”相结合,专家授课与典型案例研讨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和法制工作人员的证据意识、应变能力,提高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能力。继续开展“每月集中学法”、“中心组学法”等活动。

(三)加强执法证件管理。积极组织新招公务员和新调入人员参加行政执法培训、考核,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主体资格制度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州质监系统行政执法人员数据库,及时更新数据,加强对《行政执法证》的申请、初审、使用管理等工作。

(四)加强全系统法制人员队伍建设。继续组织“开门审案”、个案座谈活动,对行政执法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剖析,充分发挥法律法律顾问在宣传咨询、纠纷化解、风险防范、制度把关等法律事务中的作用。

四、围绕依法行政创新工作探索新机制、新方法,增强法制工作活力

第8篇

坚持依法审计,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一)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依法审计的能力和水平。全省审计机关要抓住今年落实中央和省委改进工作作风规定的契机,以更好地发挥“免疫系统”和“国家治理”的审计职能为指导,以健全完善审计质量内控制度、强化审计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全方位扩大审计成果、多途径抓好成果利用为重点,以争创优秀审计项目、多出审计“精品”为目标,切实加强对全体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并紧密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认真查找工作差距,逐级落实创新举措,强化审计质量责任,促进依法审计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强化审计项目质量的层级控制。从计划编制、方案制定、现场实施、报告编审、处理处罚、成果利用等关键环节着手,切实抓好审计项目质量的逐级责任落实。

1.切实抓好审计组长(主审)现场审核工作。加强审计现场操作质量的管理,落实组长(主审)对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证据的现场审核职责,及时发现和纠正审计方案或组织实施不当、审计证据不适当不充分、审计工作底稿不完整不规范等操作过程应予解决的问题,打牢提升审计项目质量的基础。

2.认真落实业务部门的复核责任。进一步完善部门复核制度,切实避免部门复核走过场的问题。一是各业务部门要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审计骨干作为兼职复核人员,并力求相对稳定;二是探索建立远程电子复核平台,促进审计实施与报告编审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三是细化审计复核意见书,抓好审计组采纳复核意见情况的检查;四是将部门复核情况纳入项目审理内容进行核查;五是审计人员较少的基层审计机关,要积极推行部门交叉复核办法,防止部门复核的缺失。

3.进一步强化审计审理工作。认真落实审理机构职责,建立适应地方特点的审理工作机制,优化审理流程,细化审理意见书,提高审理质量和效果。创新审理工作方式,探索建立审理信息数据库,搭建审理信息化平台。推进重大项目的跟踪审理。注重审理结果的运用,加大对审理意见落实情况的检查。将日常审理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的绩效管理考核。县级审计机关可通过设立专职人员审理或集体审理等多种方式,解决审理工作任务繁重与审理工作力量不足的矛盾。

4.健全完善审计结果审定机制。结合各级审计机关工作实际,规范审计质量把关流程,完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审计移送处理的审定工作机制,落实审计质量控制责任,确保审计执法的公平、公正,提高审计监督的公信力、执行力。

(三)加强审计业务指导和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上级审计机关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的理念,强化审计行政执法的层级监督。要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的业务领导和工作指导,切实帮助基层发现和纠正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业务指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增强全省审计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注重业务指导、项目质量检查、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审计业务绩效考核等工作的相互结合,实行定期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将工作绩效考核融入平时检查,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

今年,省厅将继续对三分之一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市)审计项目质量进行抽查,各市(州)审计局应积极安排好对下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的检查工作。

(四)抓好优秀审计项目的打造与评选工作。要在制定项目计划、整合审计资源、严格组织实施、扩大审计成果、提高成果运用效果等多方面着力,认真打造审计“精品”项目。要按照优秀项目评选的具体要求和审计署《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办法》(审法发〔2012〕118号)的规定,认真组织年度优秀项目的推荐和评选工作,确保评优质量,提升优秀审计项目档次,带动全省审计项目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审计规范化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以总结审计机关成立30年的工作经验为契机,对过去制定的机关运行、业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的清理,做好修订、完善工作,促进机关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备查制度,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六)加大地方立法工作力度。今年应着重抓好《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条例》的立法工作。坚持注重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广泛调研,加大省政府法制办审查环节的协调配合力度,做好省政府审定和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环节的各项工作,促使条例尽早出台,为强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做好其他部门拟定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其有关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的协调、办理工作。

(七)加强与其他执法监督部门的协作配合。强化依法办案、依法处理、依法移送意识,健全审计执法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财税、国资监管等执纪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推进形成监督合力。在提高审计移送案件线索质量的基础上,完善审计移送处理相关制度,提高审计移送处理工作成效,扩大审计监督效果。

(八)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按照《省人民政府2014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办发〔2014〕14号)的要求,以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为重点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年”活动,规范执法人员资格和执法程序,配合相关部门加大对依法行政情况的监督,推进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省审计法规库”,进一步提高法规库的实用性、全面性和及时性。在巩固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清理规范行政权力工作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落实全省审计机关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审计法规制度的提案、议案。切实做好被审计对象提出的申诉和提请政府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事项,防范审计风险,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继续抓好《省内部审计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法制队伍建设

第9篇

为切实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绿剑”系列集中执法,以“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年”活动和“小农资整规工作全面推进年”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农业执法地位,积极构建农业执法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农业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现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城乡人民健康”的总体目标,制定2009年农业执法工作要点:

一、坚持一个中心

以“绿剑”系列集中执法为中心,加大农业执法力度,着力打击农业违法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组织开展“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

(1)2-5月,组织开展“绿剑”1号集中执法行动,重点检查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切实保障春耕生产安全。

(2)6-8月,组织开展“绿剑”2号集中执法行动,重点检查卫生杀虫剂市场,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3)9-11月,组织实施“绿剑”3号集中执法行动,重点检查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生产经营企业,切实保障畜禽养殖户合法权益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4)12月,组织实施“绿剑”4号集中执法行动,重点检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畜禽养殖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生产领域,检查其在农业投入品使用环节中有无使用违禁药物、假劣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行为,确保元旦、春节节日期间城乡居民消费安全,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和“放心肉”。

2、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月份,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农资保质”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农业投入品的宣传、抽检和执法,确保春备耕农业生产安全。开展打击食用农产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开展对“瘦肉精”、“三聚氰胺”、“毒鼠强”和“两高”农药的专项整治。同时,会同畜牧兽医局联合开展饲料专项整治,根据省里部署,开展饲料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进一步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切实加大明查暗访力度,严肃查处各类涉农案(事)件。随着农业综合执法的不断深入,一些违法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农业生产企业,为追逐企业利润和躲避执法检查,违法方法更加巧妙,违法手段更加隐蔽,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和屡查屡犯的违法行为。对此,我们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加大明查暗访力度,深挖各类涉农案(事)件,特别要深挖大案要案。对在农业执法行动中发现的违法案事件,要依法立案查处,做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严惩不贷。不仅做到有案必查,而且做到从快从严,不办人情案和延期办案,该处罚的处罚,该移送的移送,建立和实施执法案件量化指标管理制度,完成市农业局实行年度考核的办案数量和质量。

二、抓好二个重点工作

1、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加强对农资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按照统一部署,任务到点,定时送检的要求,加大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抽检力度,根据《省农业投入品执法抽检规定》,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当事人所生产、销售、使用的农业投入品质量进行抽取样品并送检处理,在完成省、市抽检任务下,全区抽检农业投入品二批,20个品种,从源头上加强监管。

2、以开展“小农资整规工作全面推进年”活动为载体,不断完善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农资连锁经营网络。根据十小行业整规工作要求,2009年在全区范围内对农资经营企业开展小农资整治与规范行动,按照农资规范化经营标准,扶持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今年要完成全区小农资店整改72家,连锁或加盟农资经营企业达80%,促使我区农资市场健康、有序、规范发展,为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证。

三、开展三项活动

1、开展法律法规和诚信宣传活动。结合“五五”普法宣传活动,以新闻媒体、“农民信箱”、农业信息栏、送法下乡、培训会议等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农业法律法规和诚信宣传活动。3月份,组织开展全区“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定期编写农业执法工作信息,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诚信观念,营造执法部门依法行政、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

2、开展执法人员素质培训活动。4月份,组织农业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农资信用管理体系和办案实务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法律水平和办事能力,提升执法效力和办案准确率,树立执法权威和形象。

3、开展业务调查研究活动。结合本职工作,7月份,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全面了解和掌握面上情况,客观分析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更好地开展农业依法行政执法工作。

四、建立和完善四项制度

1、建立“黑名单”公示制度。凡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不履行诚信承诺,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不建立生产经营台账,不开具进货、销货票据;凡农业生产企业购买、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违规和超标使用农业投入品。一经查出,一律列入“黑名单”,将在有关新闻媒体、省农业信息网、省农业执法网、中国农业湾等网站上予以公示,并对被列入“黑名单”的单位进行重点监控和专项整治。

2、完善农业执法巡查制度。根据《省农业行政执法巡查规定》,要求县级每年对农资生产经营企业执法巡查1次以上,做到边宣传、边检查、边记录。促进农资企业诚信守法,逐步培育诚信农资示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