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四级评分标准细则

时间:2022-10-06 14:17:33

导语:在四级评分标准细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命题特点、趋势和审题三要素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2012年6月六级作文真题。

Directions: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entitled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Your essay should start with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icture.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50 words but no more than 200 words.

命题特点

本次六级写作题目的命题形式具有以下两个特点:①题目延续了2011年12月六级写作全英文的命题形式,即全部使用英文来表达写作要求;②题目中出现了图画,要求考生对图画进行简要描述。这种命题形式一方面体现了六级与四级写作在难度上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命题形式的创新和发展,它改变了“英文指令(Directions)+汉语提纲”的传统命题方式。

本次六级写作的命题形式与考研英语(一)的大作文相似,但又有所不同,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考研大作文往往不会给出文章标题,也不要求考生自拟标题;六级写作则给出文章标题,这显然降低了考试的难度,因为考生在标题的指引下更容易把握图画的含义;②考研大作文图画的文字一般为汉语,而本次六级写作图画中的对话则为英文。因此,虽然本次六级写作题目与2009年考研英语大作文话题接近,但考生不能完全照搬2009年考研大作文的写法,毕竟其评分要点不同。

命题趋势预测

近两次六级写作的命题明显有“反押题”的趋势。2011年12月的六级写作题目以全英文形式考查了引语评论式作文,2012年6月的六级写作题目又以全英文形式考查了图画评论式作文。这两次写作题目的要求都让部分考生感觉“不适应”“吃不消”或“茫然”。但这些命题形式都是考试大纲中所允许的,因此建议考生做到全面复习。笔者认为,全英文的命题方式将会在今后的六级写作中延续下来。在话题方面,再考与“成功或人生哲理”有关的话题(如2011年12月六级写作)的可能性不大,以后的六级写作可能更倾向于考查贴近实际生活的话题(如2012年6月六级写作的“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希望考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

审题三要素

针对具有上文所述特点的六级写作题目,考生审题时应该关注三个要素:①体裁(essay)和英文标题(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②写作要求(start with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icture);③字数限制(150~200 words)。审题时,忽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失分。在本次作文评卷中笔者发现,考生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对第二个要素的把握不当,在下文中我们将一一分析。

得分要点详解和审题失误枚举

根据官方提供的写作评分原则及标准,六级写作采用总体评分法(Global Scoring),即阅卷人就总的印象给出奖励分(Reward Scores),而不是按语言点错误数目给分。作文满分为15分,分为五个分数档次(2、5、8、11、14分),之后转化为710分制标准分。其中14分作文的评分标准为“切题;表达思想清楚;文字通顺,连贯,基本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根据以上要求,六级写作的得分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①内容切题;②表达思想清楚;③语言质量。此外,从阅卷者的角度看,赏心悦目的工整书写有助于提升作文在考官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得分。针对本次六级写作,官方给出的评分细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考生写作时应紧扣写作要求提到的“start with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icture”。如果考生没有对图画内容进行简要描述,作文扣2分。很多考生审题时不够仔细,首段没有对图画内容进行描述,造成失分。

第二,考生应正确理解题目给出的作文标题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文章标题的意思是“网络对人际交流的影响”。如果考生写的是“网络的影响”而没有涉及“人际交流”,得分至少降低一个分数档次(即扣3分)。考生在这方面的审题失误主要表现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具体如下:①只写“网络对生活的影响”,没有涉及“人际交流”;②写作以图画内容为主,忽略题目,甚至有不少考生将作文写为“博客对生活的影响”“博客对人际交流的影响”等;③有一些考生可能受作文预测的误导,在文章中分三个段落阐述了“博客的盛行、利弊和看法”,既没有描述图画内容,也忽视了题目要求写作的内容,这类作文归为5分以下档次。

第2篇

1.1 宏观框架标准和因校制宜标准彼此依存

《学位条例》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是高校学士学位授予的宏观框架,是一种原则性、宏观性的规定,但其不够具体、可操作性差。各高校在这个“大厦”标准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房屋内部装修”,制定了自己的标准。但因各个学校办学层次、学校类型、学校特色等方面的差异,标准不尽统一。

国家宏观框架提出了优秀授予的标准,而各高校因考虑到就业、声誉等因素,把授予标准变成了合格授予。中国计量学院2014届毕业率为92.95%、学位率为92.02%,材料化学、应用物理学、药学三个专业的毕业率、学位率均高达100%。

1.2 学术性标准和非学术性标准兼容并包

学术性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学分绩点标准、英语计算机成绩标准等。目前,116所211高校、39所985高校中,我们抽取了49所211高校,22所985高校有关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为研究样本。我们研究发现,学术性标准中,东北三省和云南、四川、广西三省该种高校对获得学位应满足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学校规定的大学英语四级分数线的比例分别是20%、25%。

非学术标准主要包括:遵纪守法、道德品行、文艺汇演、竞赛获奖等。学位作为一种法定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得滥用这种权利以损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其基本内涵有:①不得损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②获得学位的行为要合乎道德。

1.3 授予性标准和不予授予标准相辅相成

授予性标准包括:学生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完成培养计划各项要求,达到学分绩点要求,具备相当的专业技术理论和能力。

不授予标准包括:学生在校期间有违法、违纪和不道德的行为。我们研究发现该标准主要有:①在校期间受到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的;②平均学分绩点未达到2.0;③结(肄)业者或不具备毕业资格者;④反对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德或政治立场有严重问题;⑤在校期间被行政拘留或构成刑事犯罪的;⑥未取得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或补考、重修课程超过规定门次的;⑦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考试未通过的;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为不应授予的。

由此可见,多种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在“211”、“985”高校和其他普通高校中普遍存在,授予标准已然由优秀授予,变成了合格授予。

2 高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存在的问题

2.1 授予标准悬殊,缺乏灵活性

学位授予标准悬殊,它同:①在校期间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及补考或重修课程数相挂钩;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相挂钩;③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水平相挂钩;④在校期间所受的处分相挂钩。综合来看,这些标准可以表述为“只要不怎样,就可授予学士学位”,而非有怎样的资格才可授予。这使得各高校在制定细则时,标准偏差甚大,授予率和授予质量悬殊较大。

2.2 学位授予质量,屈从就业风向

学位授予应贯彻“顺水行舟”,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达到授予条件,且无不予授予情形,方可获得学士学位。然而,现实中许多高校则有例外地贯彻“逆流而上”。毕业季,某些不具备授予学位条件的学生,如学分绩点不足2.0,因找到了较好的工作或者考上研究生,就业考核、学生前途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在重(补)修课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教师的评分标准被无形放低。这种“倒逼”的状况,严重影响学位授予的质量。

2.3 学位授予率高低,过度被攀比

高校主要使命是育人育才。在当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真正意义上的象牙塔并不存在,社会对一纸文凭的关注,学校对教育水平排名的热衷,本科教育质量的好坏同学位授予率高低直接挂钩,无形之中把学校声誉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很多高校担心学位授予率低,会被认为教育质量低。

2.4 学术品德好坏,鲜少被关注

大学教育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兼顾德育与智育,不可使两者偏废而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2011年11月,教育部出台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规定:“学位申请人员的学位论文出现购买、由他人、剽窃或者伪造数据等作假情形的,学位授予单位可以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但是在我们研究的样本中,没有一个学校在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中对学生的学术品德好坏有明确的规定。

学士学位授予标准还存在“是否补授学位”“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是否纳入标准”等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学士学位授予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弊端,亟需寻找途径加以解决。

3 完善高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建议

针对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

3.1 尽快出台《学位法》,明确学位授予标准和条件

现行《学位条例》及《实施办法》分别出台于1980、1981年,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渐建立及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进程,相隔35年的授予标准显然与当前形势不适。国家应尽快出台《学位法》,通过具体条文,明确学士学位获得者应有的能力和特点,体现本科生的学术水平,以此来改变当下标准的模糊和不统一。

3.2 注重教学相长,授予标准应强化学生专业能力

教学,一方为教,一方为学。教不好,师之过。学不好,生之责。大多数高校“重科研,轻教学”,评职、加薪……样样以科研为必要条件,而教学方面则相形见绌。正如《弟子规》所言:“求为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通过科研提升学校层次,轻视教学,反倒是有些“误根本为枝末”的意思。

研究样本中,100%高校均有平均学分绩点的要求,但多数为2.0,在直辖市、东北、西南和中东部地区样本高校中只有五分之一的对学位课程成绩有75分的要求。这种要求过于宽松,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可借鉴同济大学、宁波大学相关规定提高平均学分绩点或学位课程成绩。

3.3 有的放矢,加强新生入学学位授予标准和条件的宣贯教育

学位授予标准存在屈从就业和互相攀比情形,多数情况下,是在标准宣贯和执行中存在问题。建议在新生入学时就明确宣贯获得学位必须达到或具有的基本标准,在进行毕业审核时,必须严格执行入校时告知学生的条款,不能因考研、工作、授予率而随意更改授予标准、违反授予程序。

3.4 与时俱进,授予标准应关注学术道德标准的设定

第3篇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心城区出租汽车行业紧紧抓住城市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稳中求进,顺势而为,科学发展,各项长效管理机制得以建立,整体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市运管局连续3年被省交通运输厅授予“出租汽车管理”先进单位,3家出租汽车企业被授予“省级文明出租汽车公司”,20余名出租车驾驶员被授予“省级文明出租汽车驾驶员”、南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文明市民”,100余名出租车驾驶员被评为南阳市“的士之星”,一大批优秀驾驶员已自觉成为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服务员、导游员、宣传员,书写着文明使者的绚丽篇章。

——精细管理,完善机制稳定基础

南阳城区出租车市场启动于1995年4月,到1996年5月,已经发展到1100辆黄面的。2009年,中心城区人口已经从当年的三四十万激增至近百万,城区面积成倍增长,可再也没有增加过一辆出租车。市运管局以增车为契机,通过政策引导,将弱小的32家出租公司整合为8家,统一规范企业管理的硬件、软件标准,建立起更加科学、高效的企业经营机制,城区出租车行业开始迈入发展快车道。更新车辆强化管理。市运管局因势利导,出台报废更新优惠政策,使老旧的绿轿的提前退出历史舞台,一批崭新的出租车成为街头靓丽的风景。每年对1800辆出租车进行综合性能检测,为市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出行服务。

明确层级精细管理。市运管局在全行业推行“层级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主管部门管公司、公司管车队、车队管班组、班组管司机的四级管理层次。各公司按每30~50辆车建立一个车队,车队内每10辆车成立一个小组,分别选出队长、组长,协助公司加强对车容车貌、驾驶员经营行为的管理,建章立制,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科学发展,提供优质出行服务

市运管局乘势而为,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积极引导中心城区出租汽车行业融入城市的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之中,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便捷、安全的出行服务。推广节能环保出租车。本着节能减排、经济环保、适应城市发展的原则,市运管局在推荐车型中选择了现代伊兰特、东风爱丽舍两款双燃料汽车和大众捷达柴油汽车,并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建设车用天燃气加气站,解决了双燃料汽车加气难问题。目前中心城区1295台双燃料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727吨。根据天然气和汽油比例换算,每年可为出租汽车司机增收5680万元,对稳定出租汽车行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开展行业服务质量考核工作。出台《南阳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细则》,制定出了详细的评分标准。建立了违章信息报送、车辆日常检查等制度,安排专门人员,每月到公安车管部门,统计汇总公示后,把出租汽车的违章、事故、车辆检查结果向全行业进行通报并直接计入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

——拉高标杆,共建和谐行业新风

市运管局借助我市“两节一会”、“四城联创”、“六创一迎”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积极组织引导整个行业深入开展以“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行业形象”为主题的各类文明创建活动,拉高行业标杆,以人为本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积极引导行业文明风尚,使出租车行业涌现出一大批雷锋式的好的哥、好的姐。 突出培训教育。连年坚持对中心城区4000余名出租汽车驾驶员进行培训,选聘大专院校教授、文明办相关领导授课,培训实行指纹签到;专门编印《南阳市出租汽车驾驶员培训读本》,内容包括安全驾驶、南阳人文地理、服务礼仪等,培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组建文明车队。对出租汽车行业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及时进行总结、上报和表彰,经层层筛查,马启凤被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王进平被市文明委、市委宣传部表彰为“文明市民”。在获得这些荣誉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以先进典型为楷模,先后成立了“马大姐、臧峰、雷锋、文明使者、先锋号”五支文明车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在驾驶员中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

成立出租汽车行业协会和行业工会联合会。连年来,出租汽车行业工会组织夏冬两季向驾驶员发放人丹、无酒精霍香正气水、毛巾洗衣粉、护肤品等降温、劳保用品,年底还组织人员到生活困难的驾驶员家中慰问,组织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外出考察,引导广大出租汽车司机自编自演开展各类联欢会,在相互交流中行业的凝聚力和从业人员归属感得到了提升,推动形成规范有序、公平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出租汽车行业和谐劳动关系。在全国出租汽车行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推进会上,我市出租汽车管理工作受到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的肯定。

人本化的音符越强劲,城市文明的乐章越动听。以人为本的行业管理模式,增添了城市的底蕴,也给人春风化雨般的温暖。在出租车行业“管理难”沉疴待解的情景下,它更显难得可贵,以演变为城市发展中普遍的文明驱动力。

——精彩起航,肩负使命开创未来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评价;人性化;动态化;多元化

高校德育评价对于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的评价成分,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导致德育的实效性差。鉴于此,高校亟待对德育评价体系进行改革。笔者认为,评价理念、评价过程和评价内容应是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点。现分别予以探析。

一、评价理念人性化

目前,一些高校德育评价习惯于一刀切,不管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成长规律,也不考虑市场经济带给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因素,对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追求整齐划一,过于强调统一性,用一个标准要求评价对象,这严重违背了德育的客观规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这样的名言:“对一个学生来说,5分的成绩是标志,而对另一个孩子来说,3分就是了不起的成绩,教师要善于确定自己的孩子在此时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这说明,不同的个体在同一接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具有差异性的。在德育评价过程中,我们应重视人的差异性。这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基本要求。

学生个体之间在道德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根据我国心理学界的研究成果可知,青少年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存在四级水平:不理解,或观念的重复;停留在现象的认识上;从初步揭示实质,上升到从基本要求上加以认识:从理解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的实质,提高到从社会道德风尚上加以认识。同样,在道德情感方面也可以分为三种水平:情绪反应,即直觉的情绪体验;道德形象所引起的情绪体验,即良好的道德形象激发起忘我精神和利他责任感;伦理道德的情感体验,它由道德认识支配,并清晰地认识到道德伦理要求。在意志行为的表现上,一般也存在着从无律―他律―自律―自动这样几个阶段。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有的可能已经能够理解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的实质,并且达到了自律水平,而另一些学生在这方面则可能才刚刚起步。

从德育实践来看,不仅个体独特的心理背景会导致他们在接受教育时的原则性差异,而且他们心理背景中不同因素的差异,也会对教育的接受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评价者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他们的道德水平,要正确认识人,认识人的本质,认识人应该有做普通人的权利,应以平常的心态去倾听学生的声音,以平常的心态去观察学生、分析学生、评价学生。平庸与缺点是人之常态,平庸的人、有缺点的人并不因之而失去存在的依据。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要允许其犯错误,允许其改正错误。人往往是在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正缺点错误的过程中成长的,德育评价的前提就是要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德育工作者要学会对学生的“赏识管理”。在对学生的道德评价过程中,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服务,以此促进学生自觉改进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足。

在注重学生的差异性的同时,高校德育评价更应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博士在论发展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教育学生不仅仅是“学知识,而且要学做事,学做人,学会与他人相处”。教育的人文精神是使人实现自我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主人,成为主宰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而不是使人成为只具备科技能力的工具。人性化的评价是出于对人本身的尊重。不仅体现在重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方面,还体现在注重自我评价与过程评价的作用方面。评价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关注学生主体的感受、体验、主体性及潜能的发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自信和前进的动力,获得帮助解决问题、提高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的判断能力。突出人的主体性,是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所在,这也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根本要求。

德育评价要突出人的主体性,其过程就需要民主,要注重教师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努力才能获得,通过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使之积极地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这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能使他们在评价中发现自我的不足和缺点,不断反思自我,有利于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也可以使评价结果更能起到促进作用,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成功,获取进步的力量,从而实现成才目标。在现实的高校德育评价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较为被动的被评定的地位,学生德育评价往往注重“他评”,而忽视学生对自身德育状况的“自评”,没能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所以,教师应将评价对象当作一个平等合作的伙伴来对待,克服传统德育评价中评价者“高高在上”的做法,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尊重和激发学生在德育评价中的自主性,突出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通过德育评价从只重视“他评”到既重视“他评”、也重视“自评”的转变,积极引导学生把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启动功能和激励功能。

二、评价过程动态化

高校德育评价过程动态化,是指德育绩效不仅要从静态上来评价,而且要从动态上来评价。当然,动态与静态是相对而言的。高校德育绩效从静态上评价,就是高校采取考试、德育工作者主观判断的手段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终结性检测和评定。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评价注重静态取向,重视的是评价的判断、鉴定功能,并进一步异化为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以终结性评价结论来区分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高校德育绩效从动态上评价,是指需要在一定的时空背景和环境背景下了解评价对象过去、现在的道德素质状况,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纵横向的比较中全面、客观地作出评价。这是一种掌控性评价。其特点就是在德育进程中定期对学生阶段的、单元的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指标进行目标参照测量,目的是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段方法。事实上,评价不仅仅是为了判断、鉴定、甄别、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学生哪些德育目标已经达到、哪些德育目标尚未达到、哪些方面还存在难点等信息,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品德习得过程中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从而对德育工作及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甚至重新构建,改进德育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学生均达到

应该达到的道德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未定型,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状况都将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的影响,处于成长的动态的过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应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指引他们看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方向: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动机,而不仅仅是学生的行为,因为行为具有外显性,动机具有内隐性,学生的行为和动机有时表现为脱离的情形。如有的学生不是出于对道德评价目标的自觉遵守,而是为了躲避扣分,争取高分,而这样的唯学生行为结果的评价,对学生会起误导作用。要克服这一问题,静态性评价显得无能为力,只有采用动态性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时调整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手段,才能最终实现高校德育的评价目的。正如美国著名的课程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所论:“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实践证明,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只有在长期的熏陶、感染、实践中才能形成,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才能逐步提高和升华,其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高校只有在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变化的过程中,及时反馈信息,做出诊断,进行调节,才能帮助学生不断进步。显而易见,这种与学生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的、关注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贯穿于整个德育过程之中的动态性评价,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所以,高校德育只采取静态的评价方式是不适宜的,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固然需要发挥静态性评价的功能,但更需要发挥动态性评价的功能。高校德育评价应在静态性评价与动态性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以动态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各个侧面的发展变化。

实施德育动态化评价,应注意以下两个关键点:

一是要求评价是在德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上展开的全面评价,而不仅仅是在德育活动结束后进行的终结性评价。实际上,没有德育活动展开以前的评价,德育活动结束后的评价的实际意义就大打折扣;没有德育过程中的评价,我们就不能及时改进德育工作,就会失去尽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机会。为此,我们应当把评价活动贯穿于整个德育活动的过程之中,将评价活动的起点设在德育活动的起点上,在德育活动的初始阶段,就让学生学习理解、选择制定评价指标,明确德育要求和评价要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是要重视评价标准的与时俱进。德育评价的标准应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其绝对性是指具有客观性、无条件性、普遍适用性和不可改变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标准也具有相对性。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转型,过去那种同计划经济高度默契的统一化、政治化的德育意识已经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重新定位和多重价值选择的局面。由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会不断地扩展,评价的目的也会有所改变,价值观会在多元化环境下不断冲突整合。因此,标准的时代性启示我们,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评价的作用也只有在德育的动态实践中才能逐渐显现出来。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不断调整价值评价标准,制定一个具有内在感召力且催人不断向上的价值目标,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成为21世纪的时代课题。鉴于此,高校德育评价的指标就要根据新时期德育的要求和特点而不断调整、充实、完善,评价的程序应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评价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评价的方法也应在动态的评价实践活动中不断改进。总之,我们要抱着与时俱进的心态,不断向构建动态的、科学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方向而努力。

三、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内容多元化决定于以下两个因素:首先,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每个学生均处在各种社会关系错综交织的网络之中,他们必然要受到来自国内外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击,这使得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对这种态势,高校德育评价必须承认也必须面对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其评价内容也必须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拓展。其次,高校德育的载体日益丰富多彩。目前,高校德育的载体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外,还有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科技文化艺术节、志愿者服务活动、节日纪念活动等,学生思想道德表现在这些活动的方方面面。因而,要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就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从单纯重视道德认知成绩的评定转向对学生的“德”和“能”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上来。以实现大学生德育评价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

现阶段,高校设计德育评价内容时要做到“五结合”,即课程学习与自主德育实践相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学习考核相结合;闭卷笔试、开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重在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学习包括课堂表现(听课情况与讨论、辩论、演讲、提问等发言情况)、作业情况(常规作业、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是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情况)、考核情况(期末考核和平时测验情况)和出勤情况。自主德育实践即学生把德育意识转化为德育行为的情况。

由此,我们可以将高校德育评价内容的构成设置为:德育评价结果=德育理论学习+学生自主德育实践+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德育不仅是一种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活动,同时还是一种塑造学生心灵、雕琢学生情感与性格,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活动。如果学生只懂得理论知识,而不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那样的德育是毫无意义的。因而,学生自主德育实践分在总分中应占最大的比例,可占40%:德育理论学习分、学生自评分、学生间互评分、教师评价分四项之和不宜超过总分值的60%,具体分值、比例视学校具体情况而定。

应强调的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深刻理解德育评价内容构成成分的内涵:

第一,德育评价必须包含由政治课、道德课、人文素质课教学承担部门得出的理论课学习学分。大学生德育过程,是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政治课、道德课、人文素质课是通过理论学习、榜样引导、文化艺术熏陶,给予学生一个他律标准的教育过程。之后学生在实践中,将外在的道德规范、素质要求逐步内化为内在的道德意志和自身素质,并逐步养成行为习惯,使遵规守纪、自我约束等等成为下意识的、自觉的反应,也即形成自律。对学生德育理论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其结果,更要注重德育理论学习中的情感、态度的评价。因为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涨的学习热情是学生健康学习的根基,是学生后继学习的动力。积极开展这方面的评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可以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交流,会给学生的学习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

第二,学生自主德育实践主要包括提高以下五个方

面素质的实践:(1)政治素质(政治信仰、政治活动);(2)思想素质(进取精神、创新精神);(3)道德素质(社会公德、自身修养);(4)法纪素质(法纪意识、安全意识); (5)身心素质(性格意志、情感机能)。学生的自主实践分还可以视学生的表现做适当的调整。如:有重大立功表现者可以大幅度加分,有严重的道德错误、违法行为者,应当降分直至不及格。为了使实践分更加客观,高校可以建立学生道德个人档案制度。

第三,高校应将自我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全部呈现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我评价目标,并且随时根据评价标准自我检查评价目标的达成度。学生道德自我评价标准指标体系由三级评价指标构成:一级指标从基础素质(品德修养、生态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个性发展两个层面提出学生道德的理想标准,即品德优良、积极进取、基础宽厚、身心健康、特长鲜明等;二级指标从继承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两个层面,结合公民道德标准,提出学生道德的理想标准:三级指标从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方面提出学生道德的理想标准。这三级指标体系体现出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层次性以及不同年龄、不同学年段评价标准的阶段性;这三级指标互为因果,融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于一体,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学生可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操作,及时控制并调整自己或改进自己的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