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电力系统自动化

时间:2022-02-09 10:44:32

导语: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电力系统自动化

第1篇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基本工作流程是,在相对中心地带的调控中心装置现代化的计算机,以此向四周辐射网络系统,围绕这一中心的发电厂、变电站之间则设置信息服务和反馈的远方监视控制装置,并时时进行监控,从而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网络覆盖面,形成全面的畅通的信息传达和指令传输,按所管辖功能范围分担和综合协调控制功能,以达到系统合理经济可靠运行目的的控制系统。

1.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

(1)迅速而正确地收集、检测和处理电力系统各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的运行参数。

(2)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和系统各元件的技术、经济和安全要求,为运行人员提供调节和控制的决策,或者直接对各元件进行调节和控制。

(3)实现全系统各层次、各局部系统和各元件间的综合协调,寻求电力系统优质供电、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多目标的最优运行方式。

(4)电力系统自动控制不仅能节省人力,减轻劳动强度,而且还能减少电力系统事故,延长设备寿命,全面改善和提高运行性能,特别是在发生事故情况下,能避免连锁性的事故发展和大面积停电。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探讨

(1)主动的对象数据库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自动监视与控制中的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在软件的重用性、继承性、封装性、开放性及软件工程等方面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已经深刻影响软件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各方面,如面向对象的分析、面向对象的设计、面向对象的编程等。新一代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该全面地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支持面向对象的标准。主动的对象数据库与一般的关系数据库相比,主要的优势在于主动功能以及对对象技术的支持。关系数据库要实现数据的判断(如数据发生变化,数据越限)以及数据的分析都是由外来程序完成的。而在主动的对象数据库中,利用数据库的触发子可以实现系统的监视功能,利用数据库中对象的函数可以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由于引入触发机制以及对象技术,这就可以在数据库中实现自动监控,在节省数据读出和写入时间的同时,又充分地利用数据库对数据的管理功能,提高数据可靠性,维护数据的一致性,便于数据的共享等。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监控系统中触发子和对象的函数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有望实现电力系统自动监视与控制的更加复杂的功能。

(2)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FCS)实际上是将安装在工业过程现场的智能自动化仪表和装置与设置在控制室内的仪表和控制设备连接起来的一种数字化、串行、双向、多站的通信网络。现场总线技术将专用微处理器置人传统的测量控制仪表,使它们各自都具有了数字计算和数字通信能力,采用可进行简单连接的双绞线等作为总线,把多个测量控制仪表连接成的网络系统,并按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在位于现场的多个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以及现场仪表与远程监控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换,形成各种适应实际需要的自动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既是一个开放通信网络,又是一种全分布控制系统。它作为智能设备的联系纽带,把挂接在总线上、作为网络节点的智能设备连接为网络系统,并进一步构成自动化系统,实现基本控制、补偿计算、参数修改、报警、显示、监控、优化及控管一体化的综合自动化功能。这是一项智能传感器、控制、计算机、数字通信、网络为主要能容的综合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目前DCS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控制方式的实现需要通过传感器、变送器将所有被控设备的状态、电量、非电量信号收集到中央控制室的主控计算机上,然后在计算机上按照规定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判断、进而向被控设备发出指令。其在本质上仍然为数字控制器与模拟变送器组成的模拟-数字混合系统,在电厂或变电站内受电磁干扰严重,难以达到严格的计算精度,并实施准确控制。另一方面,模拟变送器位于测控现场,而控制器位于集中控制室。这从构成控制系统的信号流的角度来看,在现场把被控参数转换为测量信号后,被送往位于集中控制室的控制器,再把所得到的控制信号由控制室送往现场的调节阀或控制电机。这样,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回路控制系统,其信号的必经路径也将会很长,因而会引起许多弊端和隐患。将FCS引入电力系统将在根本上优化控制系统的各种性能。将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功能分散,为每个被控设备就地配备专用的底层前置控制计算机,这些专用的前置机根据控制要求负责管理被控设备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经前置机处理后通过通讯接口由现场总线与上位计算机相联。此时上位机的任务已不再是全面监控所有设备,而是担负人机对话或向上级调度远传信息的任务。在上位机可以根据前置机上传的信息构造各种画面、图象、图表、曲线来直观地反映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不仅前置机可以配合PLC根据所取的实时数据对被控设备实行必要的调节和控制,而且上位机也可以直接通过前置机对被控设备进行实时性不强的调节和控制,把控制功能下放到现场,仅由现场仪表就可以实现控制功能。这样无疑增强整个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组织的灵活性。并且基于这种现场总线技术的系统,还可与其它计算机、节点通讯,构成高性能的控制系统。

(3)光互连并行处理器阵列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光互连技术的特点:①光互连不受电容性负载的影响,其输入输出可根据需要具有很大灵活性。②光互连的扇出数主要受探测器功率限制。光互连既可解决无终端的电互连线受到临界线长度的限制的问题,又可解决有终端线受到沿该线输出端密度限制的问题,它可以在计算系统内部实现高性能互连。它以光速传递信息,可将时钟扭曲问题减小到最小程度。③光互连不受平面和准平面的限制,光在光波导中可以大于10°的交叉角相互交叉,自由空间光束可相互穿越而不相互作用,可提高系统集成度。研究结果表明,互连网络采用光子传输与电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拓扑结构具有灵活的编程重构特性。光互连网络的带宽不受传输长度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体现了光互连技术在并行处理器阵列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并行处理器阵列中的高速数据通讯和结构设计提供了方便。从而表明了光互连并行处理器阵列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中具有远大的应用前景,将使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可靠的运行。

第2篇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引言

由于现在电力的需求量非常巨大,传统的电力运行系统已经不再能够承担起如此负荷,各种影响正常运行的不利因素接二连三的出现,自动化技术的出现成为必然。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它是融合了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电子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自动化技术可以全程在线监控和管理电力系统,收集数据,排除故障,在保障电力系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同时提高运行效率。

1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

各个行业的运行体制都要有一定的框架限制,没有这些基本要求工作很难做到有序高效,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也不例外。要保障自动控制功能的有效实现必须要做好系统设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所以必须要对电力系统整个系统、局部系统或者是各个元件运行中所有有价值的数据进行准确而迅速的收集、分析、检验和处理,通过分析参数更好地对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跟踪数据的波动,保证能够在受控的条件下完成生产作业,消除因监控不力而出现的不必要的麻烦。(2)在保证生产的同时,还要注重于设备的保护,每个系统都是由若干个不同的控制单元构成的,我们要根据电力系统的不同部件和装备的不同运行状态,借助这些部件和装置的报警功能,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排除,消除不利因素,更好的保障生产的进行。(3)电力系统中采用自动化控制很大的一方面就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原有的运转速度,因此必须要协调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和单元,保证自动化控制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合理运作,并做好环节与环节的衔接工作,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畅通无阻的运行。(4)资源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谁掌握了资源并能高效利用,谁就成功了一半。而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因此企业要想获得最大效益,必须要控制好电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问题,减少一些没有必要存在的繁复的工序。

2几种主要运用在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

(1)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通俗的说,就是在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有效地监测与利用数据参数,以此来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主要运用领域在自动监视与监控中。通过这种技术电力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自身的结构特点,改变模式,不断完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更好地满足生产的需要。主动功能和对象对象技术是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对传统技术最大的改进与创新,它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满足自动化管理的需求,并且由于引进了触发机制和对象技术,可以使内部数据更为准确、及时地管理与处理。(2)现场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运用中既能控制内部中心的仪器与装置,又能监测实际的施工现场,因此,它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通信网络。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它通过一系列的感应器很好地把设备与整体的线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将电压、电流、电阻等重要信息准确地传递到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分散性地处理信息,在减少计算机负荷的同时大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管理与控制能力。(3)光互连技术的应用。光互连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领域主要是机电保护和自动控制。光互连技术不仅能够提供如数据采集、数据记录、数据分析、表格打印等传统技术,还能提供各种高级功能,如电网分析、网络建模、处理人机界面等。光互连技术的优势在于其不会受电容性负载和准平面、平面的限制,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这进一步保证了该技术能够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更加清晰的画面,更有利于工作人员作出准确的判断分析。

3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领域

(1)发电厂自动化。目前许多火力发电厂采用了电力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自动控制无功功率增减、经济分配有功负荷、远程控制计算机对站内机组的运行、自动调控母线电压的增减、对安全监测各种设备的运行并对站内各处进行应急控制。发电场中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因此对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好实时的控制与检测就必须运用远程计算机,通过整理分析监测系统收集到的的数据参数,得出发电厂运行的状态信息,以此来控制发电厂的正常安全运行。(2)供电系统自动化。供电系统的自动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小型计算机构成的地方调度实时控制系统;二是负荷控制系统,通过自动化完成对声频与工频负荷曲线的准确描绘,并根据曲线波动来分析并处理电能的使用;三是为了方便实时监控电力系统,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集中分析采集的信息并完成优化处理。(3)电网调度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主要通过计算机进行采集信息、计算工况、实时控制、测试稳定性等,来管理和检测电网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全网信息的收集与分析,预见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尽可能地降低突发危险的不良影响,确保电网运行安全稳定。

4结论

在现代生产生活中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力资源,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使用需求变得更加多样、要求更加高端,为了使电力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自动化技术必须多样灵活地运用到电力系统的运作中。虽然今天大部分的电力系统都实现了自动化,但是人们不能就此满足,应该进行更多创新的尝试,使电子系统的运作更加低耗、更加高效,这不仅会壮大企业的收益,更会推动整个社会电力系统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海青.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2):61-62.

[2]郑道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J].电子制作,2014(13):202-203.

第3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电力自动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变电所实现自动化

1.1保护的功能类型

保护的类型包括:线路保护、出线保护、贯通线路保护、自闭线路保护、电容器保护、变压器保护等。另外,常用到的保护内容有: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低频减载等。

1.2通信功能

所有通信,包括与上级站的通信,实现通信、遥控、遥调、故障录波数据上报等。此外,通信功能还可以作为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的转发节点,向调度主站转发就近或其他自动化装置的数据,从而实现上通下达的作用。

1.3远动功能

变配电所实时监控,即远动功能,该功能包括遥测、遇信和遏调及故障报警、数据统计和计算、图形、生产报表、曲线等的描绘。

1.4管理功能

变配电所运行管理功能,包括运行状态、信息、变量、事件的监视、记录、存档、打印等功能保护管理功能,包括保护方式字和运行参数的读取、修改、存储、下载等。操作管理功能,包括操作闭锁、操作记录、操作管理等。设备管理功能,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监视、统计及维修记录等。

2 配电网实现自动化

2.1实现目标

配电自动化实现的目标总得来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切实地提高电能的质量确实保护向用户提供不间断地优质电能;切实提高城乡电力网整体的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管理的自动化,为多项管理过程提供远程信息支持,从而改善服务;减少运行维护费用和各种损耗费用,从而实现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 效 率及服务质量,为电力市场改革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2.2模式设计方案

2.2.1变电站主断路器与馈线断路器的配合,方案该方案由变电站出线保护开关和馈线开关相配合并由

两个电源形成供电换一个角度也就是说优化配网结构,推行配电网的相互衔接。变电站出线保护开关具有多次重合的功能,重合命令功能由微机来控制,线路开关具有自动操作和遥控操作两种功能,信开关具有自动操作和遥控操作功能。通信及远动装置事故信息、监控系统、由凯微机一次性完成。

2.2.2自动重合器方案

该方案是将两电源相连接的环网分成数段,每段线路,由相邻两侧的 重合器进行保护,当发生故障时由,由上级重合器断开故障开关。当任何一段发生故障时应使故障段两端重合器断开对故障进行隔离处理,线路分支线故障由重合器与分断器动作次数相配合来切除。

2.2.3馈线自动化模式

近距离也称就地控制模式,即利用重合器加分断器的方式来实现。计算机集中监控模式,即设立控制中心,馈线上各个自动终端采集的信息通过一定的通信通道远传回主站。在 有故障发生的情况下,由主站根据采集的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切除故障段并恢复供电的方案。

就地与远方监控的混合模式,采用断路器,智能型负荷开关,并且各个自动化开关都具有远方通信的能力。这种方案可以及时,准确地切除各种故障,从而恢复非故障段线路的供电同时还可以接受远方的监控,配电网可以积极参与网络优化调整和非正常方式下的集中控制。

3 电力系统和电气自动化的研究方向

3.1智能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该理论主要对电力系统保护的新原理进行了研究,将国内外最新的人工智能、综合自动控制理论、网络通信、自适应理、论微机新技术等应用于新型 的 继电保护装置中、使得新型继电保护装置具有智能控制的特点,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针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的多年研究研究人员发现 研制的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能够适用于45Kv~550Kv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

3.2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对在线测量技术实施相角测量、研究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理论与技 术、选择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探讨电力系统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发电机跟踪同期技术和调速控制、电网调度自动化仿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研究基于柔性数据收集与监控的电网故障诊断和恢复控制策略、电网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等。

3.3 配电网自动化

在中低压网络数字电子载波、配网的模型及高级应用软件、地理信息与配网一体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其中,低压网络数字电子载波采用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高载波接收的灵敏度,真正解决了载波在配电网上应用的衰耗干扰等技术难题;高级应用软件配网的模型及高级应用软件将输电网的理论算法与配网实际运行结合起来,采用了最新国际标准公共信息模型;应用人工智能神经元算法进行负荷预测。

3.4 电力系统自动化实时仿真系统的应用该仿真系统在可提供大量实验数据的前提下,还可多种电力系统的暂态及稳态实验同步进行,还能用以协助科研人员测试新装置,且多种控制装置都能与其构成闭环系统,从而为灵活输电系统及研究智能保护的控制策略提供了一流的实验条件。

4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4.1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中用电等重要环节以及输电、发电、配电、变电环节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撑,这样就会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同时得到了快速地发展。4.2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计算机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所形成针对整个全局进行智能控制的技术,也就是智能电网技术,是一个最具典型性的技术,涵盖了配电、输变电和用户以及调度、发电的各个环节。其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稳定控制系统等被广泛应用到计算机

5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电力系统中电气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变电领域已得到了普遍应用和发展,功能技术水平也已日益完善。而对于电力系统这个地域广阔、调度和运行复杂的系统来说,电气自动化应用大大提高整体运行程序的简化,也提高安全性,对电力系统也是一个很大的发展。

6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118-01

一、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概述

1.1 配电自动化概述

目前我国的配电网建设还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比较低大多数都是树状的结构形式惠压质量不高不仅可靠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还存在很大程度的电力损耗。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供电系统的质量我国在近年来不断加强国家配电网的建设工作大力实施城市网及农网的改造工程。目前对于配电自动化还没有一个得到得够大众认可、概括性极其全面的定义大部分还是依靠于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配电系统的管理工作捉进本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降低不必要的电能损耗。在电力系统信息系统当中信息的采集与收纳、信息的有效传递、信息的分类存储以及信息的高效利用四个方面工作相互独立双互相影响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分步骤地从横向与纵向等各个角度出发,不断修改及完善电力系统的建设工作。

1.2 配电自动化内容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馈线自动化。指电力系统配电线路的自动化,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根据线路电压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级别,即高压、中压以及低压线路的自动化,同时根据线路电压的不同,馈线自动化也存在不同的技术特点。总之,馈线自动化是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关键和重点,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1]。

其次,变电站自动化。其与馈线自动化一样,也是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承担着电力能源的重新分配和对电力的有机转换,属于城市电网发展以及农村电网改造和发展的基础环节,影响着电网建设和改造的整体效果,与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在当前大容量发电机组不断投运,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网络不断出现的背景下,电力系统的安全控制和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人工管理已经难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发展要求。因此,变电站自动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电力网络发展的要求。

1.3 配电自动化目标

我国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可以从电网的改造上面分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配电自动化技术一直停滞不前,人们对于该技术的了解不够,所以很少在电力系统的管理中应用该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提出了要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使用配电自动化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为供电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提供有力的保障,能够提高供电的质量和效率。配电自动化技术也可以提高农村的用电水平,同时提高用电的安全性,可以对电力设备的运行进行实时的监控,有效的避免一些停电故障的出现,同时还可以提高供电的效率,减少投资的成本,节省人力和物理的消耗,该技术的应用为电力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2]。

二、输配电自动化及管理

2.1 强化安全管理

强化输配电自动化的安全管理,可以及时发现配电系统隐藏的安全隐患,及时对安全故障进行处理,从而将产生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而如果系统中出现了永久性故障,则必须首先对故障线路的范围进行确定,并及时进行隔离,然后重新构建输配电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故障的处理,恢复正常供电。对于这种情况,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由变电站,通过多条放射状馈电线,对用户进行供电[3]。如果用电量忽然增大导致线路负荷过大,多条馈电线就会相互连接起来,对负荷进行分散,同时保证用户的正常用电。这种方法可以保证系统自动进行故障的识别和供电的恢复等操作。当故障发生时,馈电线断路器会自动跳闸,切断供电,并自动尝试重合,如果故障小时,则重合成功,供电恢复;如果重合失败,则说明其为永久性故障,断路器会自动锁定在断开位置,等待工作人员的处理[4]。

2.2 信息管理

通过研究发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信息管理,可以连续的采集和更新信息。从实质上来讲,信息系统是一个数据库,记录着配电系统状态,并且是不断更新和跟踪的,保证能够完整准确的记录配电系统。相关的配电调度员可以结合具体的功能需求来对数据进行存储,结合时代的发展,修改这些存储数据。信息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连续进行,可以随时存储、检索以及处理数据。对于存储的信息,要求有着较高的精度和实时性,并且动作时间较短,一般要求在毫秒级内完成。对于无功控制等功能数据,实时性没有精度重要。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顺序扫描所造成数据的不同时性。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采取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反应。在信息记录方面,主要是对系统各点的运行参数以及事件等进行记录,将系统结构变化进行有效的反映。远方抄表功能,主要是可以自动记录用户表计上的电力信息和电量信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是不会影响信息精度等[5]。

2.3 加快电网改造

目前,电力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组成部分,对电力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量,那么就需要促使电网传输容量以及电压质量得到提高。要将配电自动化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有故障发生时,促使局部停电得以实现。要根据电网的整体规划,对电网的改造过程进行合理安排,优先进行可以增加电网传输容量、提高电网安全和供电质量的项目,对电网的结构进行优化,以满足合理变压器容载比的要求。对于城市配电网,要进行环网结构改造,提高互供能力,要引进先进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实现环网供电、馈线自动化,缩短故障的处理时间,减小停电范围。对于那些已经成形的输配电网,要对线路进行适当改造,设置线路分段设备和重合设备,还可以在线路上安装在线监控设备、故障检测设备等,对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随时监测,缩短故障的查找时间和处理时间。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得知,目前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用电需求越来越大,对电力供电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配电网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漏洞,不利于供电质量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在配电网改造和建设过程中,积极进行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以此来提高供电质量,更好的进行发电、输电和供电,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另外,在对配电网络当中的供电成本、停电损失及供电可靠性进行分析的工作当中,现在又提出了一种以各辖区的指数来作为供电可靠性参考对象的做法使得供电总成本得到有效的减少与降低规代多媒体技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的广泛应用如采用触摸屏使得人机对话的交流界面得以优化。总的来说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建筑及管理工作的高度运行极大的提高了我国配电系统的服务水平保证了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使人民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用电需求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季晨. 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分析[J].机电信息,2013,(24).

[2] 黄国泳.浅谈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3,(16).

[3] 邓正涛.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15).

第5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

前言

如今,在我国各项用电行业不断发展的有效带动之下,我国的电力也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为用电行业的发展必然会在用电总量以及用电类型上给电力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而就这种空间的扩大而言,其实际上又有着更高的管理难度及维护难度。因此,如何在充分认识到这些难题的同时,将作为整个电力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继电保护水平提升至一个最高点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就目前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而言,其是为了保证并提高整体继电保护的工作效率而提出的,其通过将各类因素考虑进来,综合地将给出自动化构建途径,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一、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必要性

继电保护,是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尽管持续地扩大容量,却没有在技术上发挥优势,导致电力系统在服务质量上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继电保护装置在功能性上无法应对电力系统运行中所出现的各种故障问题。面对电力市场的多元化态势,强化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并根据不断更新的电力系统的运营状况,不断地实施技术上的创新,可以减少由于故障为造成的各种威胁以及财产损失。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普及,电力系统中应用更为广泛。随着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一些更为先进的技术,诸如智能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等被逐步地引入到电力系统当中。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策略不但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率,而且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的构建

事实上,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而言,其具体构建起来实际上并非易事,其需要构建标准、构建理念、方法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等几者之间处于一种较为协调和高效的状态之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是经过一系列反战才进化而来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刚刚开始创立继电保护的研究模式,这样的研究模式引发了后续的革命。在经过数十年的大力发展之后,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我国已经开始了一些高技术的继电保护技术的探究,这些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和根据进行的,这为继电保护自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继电保护技术开始全面进入微机保护时代,也就是自动化时代。接下来,我们对其构建标准进行简要的介绍:

1、继电保护装置的及时性

电力系统的电力元件发生故障时,比如说:电力系统的自身发生故障时或者是线路和发电机出现故障时,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阻止故障的大面积发生,比如说: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或者是安全预告,还有适当地控制电力系统故障造成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这样的预防控制措施是一种自动化的继电保护防范措施,是防范措施体系的集合,电力系统最主要的部分是执行元件、比较元件和感受元件。

2、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维护电力系统的合理的功能,是对电力系统的一种自动化保护,也就是说当电力系统在正常工作的状态下,可靠性就会发挥它的优势,继电保护装置就不用采取保护和维护的措施,但是当电力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就一定会为了保护电力系统,排除电力系统的故障而采取必要的维护和保护措施。

3、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

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后,继电保护装置应该按照发生故障的部位、线路以及设备等进行正确的定位,并且及时地切除故障,并不是没有选择性的、大范围的、一次性的切除。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不能够适应现今电力系统的用电需求和稳定供电,也不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哪里出现故障就会切除哪里的故障的需求,电力系统就不能够正常地运行,继电保护装置的选用以及设计,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也就是距离故障最近的点切除故障,优先选择故障的线路进行切除,消除灾害

4、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

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是为了最快切除故障设置,能够很快地切除短路的故障,能够有效地减少电力系统的损坏性,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使电力系统被损坏的程度和范围都能够缩减到最小。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保护,继电保护装置能够通过灵敏性保护提高备用设备和自动重合闸投入的效果,能够使设备损失、生产损失和经济损失都能够受到合理的控制,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能够使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时灵敏地检测出故障发生,灵敏性也是继电保护的衡量标准,是电力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必要保障。

5、继电保护的快速性。

继电保护的快速性与继电保护的灵敏性比较相似,快速性指的是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能够迅速地消除发生故障的线路,能够有效地防止故障范围的扩张,能够使发生故障的线路危害程度降低到最低,也能够使危险系数降低到最小,继电保护装置的快速性包括设备在故障发生后能够及时地快速地进行修复,能够将故障迅速地排除,这样就能够保障继电保护装置保持高效稳定服务,能够使电力系统安全顺利地运行。

三、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的未来发展

当然,正如我们在以上部分说到的那样,加快新时期下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建设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而其在实际的构建过程中实际上也是需要依据相应的原则和标准而进行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这种原则和标准又会随着相时代的发展而作相应的改变,因此这也就需要我们对其未来的发展作简要的展望。

一方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高科技技术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创新,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应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更新和发展也越来越快。另一方面,将高效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中,能够有效地排除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计算机网络技术高效的运算技术以及决策技术能够使继电保护技术得到创新发展,还能够减少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能够保障电力系统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能够保障电力系统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能够辅助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还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排除故障的速度。

结语

经过上文的分析和介绍,我们对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内涵、构建标准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面临着如今电力行业不断发展以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的深刻现实,加快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事实上,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明确地指出,就如今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而言,其具体实现和构建起来其实并非易事,其总是需要紧紧围绕着包括可靠性、灵敏性以及快速性等在内的标准而进行相应工作的开展。不过,我们应该相信,这种自动化在未来必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6篇

摘要: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是适应社会进步、生产力提高、全面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必然趋势。安全的供配电、及时、畅通的送电服务、高效、高质量的系统服务给新时期电力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安全供电、提升服务质量的目标出发,探讨了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自动化发展创新模式,对稳定我国电力系统的生产秩序,构建一体化、智能化、科技化、共享化的电力服务系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网络化;一体化

市场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电力系统供、配电服务质量、工作效率、服务设施建设、安全措施保障建设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一高标准、严要求的物质文化需求又给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并指引了明确的前进方向。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安全生产、安全用电,主要从事故障发现、及时排除或中断危险的继电保护技术得以充分的发展。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对电力系统及设备的实时监控来发现异常,及时的发出警示危险信号,对于超负荷的工作线路则通过跳闸的方式、自动隔离或切除电路连接的方式暂时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从而杜绝安全隐患带来的重大损失。因此,可以这样说,继电保护系统的自动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系统全面自动化建设的进程,成为我们需大力研究的重要技术。

1 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电力系统的科学发展使继电保护技术得以产生,并随之不断强化,随着科技的创新、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继电保护系统功能越来越强大,在自动化电力系统的维护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继电保护装置最初的模型即是熔断器,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50年发展中,继电保护技术装置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从电磁式保护装置、晶体管式继电保护装置、集成电路继电保护装置演变为今天的计算机继电保护装置。众所周知,计算机强大的综合功能使之深远的影响了我国各行各业生产管理的持续发展与创新,随着高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完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的电力系统初步建立。然而,由于我国电力系统的庞大建设、持续扩容与增容、地域环境的复杂变化使得基于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的继电保护系统发展还处于相对滞后的局面。我们深知,仅靠简单的熔断、等断电保护措施已远远不能适应电力系统的多元化发展进程与持续化建设需求,倘若我们只一味的搞建设、搞开发、搞经营,却忽视了安全生产环境的控制与保护,那么一旦庞大的电力系统出现故障,造成的后果及经济损失则是无法估量的。

2 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性能标准

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可采取安全的控制措施预报或终止故障现象的大范围发生,是一种自动化的防范设施的成套集合,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感受元件、比较元件和执行元件等。当系统和设备发生的故障足以损坏设备或危及电网安全时,继电保护装置则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损坏的程度,从而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如:单相接地、变压器轻、重瓦斯信号、变压器温升过高等。同时,继电保护装置还可根据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及运行维护条件采取发出相应的不同信号、自动进行设备调整及切除易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等方式进行故障提醒、设备维护及故障延时,从而在及时的提示、规范的防护操作中使设备尽快的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方式及重要职能决定了其必须遵循以下计特性的要求。

2.1 灵敏性。高度灵敏的保护装置可以最快的速度切除短路故障,从而有效的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减轻设备的故障率,使损害的程度降到最低、范围缩到最小。在维护安全供电运行的同时,能通过灵敏的保护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使经济损失、生产损失、设备损失受到合理的控制。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体现设备在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时继电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通常以灵敏系数进行标定。在选择、设计继电保护装置时,设备的灵敏度是我们首要考虑的衡量标准,它是整个电力系统安全运营的可靠保障。

2.2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该进行的合理保护功能,简言之即是电力系统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继电保护装置可不需要采取任何的措施,而在故障状态下才应采取判断准确的防护措施。如本身没有故障的电力系统发生跳闸、本身没有危险信号的系统发生错误报警信号等现象则说明继电保护装置也出现了故障,缺乏可靠性。因此,我们应严格的选用可靠性高的继电保护装置,将其纳入最基本的选择衡量标准,且任何电力设备如线路、母线、变压器等都不允许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

2.3 快速性。与灵敏性相似,快速性是指在系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迅速的切断短路故障线路,从而防止故障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使线路损害程度降到最低、危险系数降到最小。同时,快速性还包括在设备故障后的迅速修复,立即故障排除,从而保持电力系统的用电畅通及高效稳定的服务。

3 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创新发展

基于以上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性能要求,我们应充分的本着创新的意识不断强化继电保护装置的完善与多元化应用,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一体化技术促进继电保护的自动化发展与变革。在继电保护装置实现基本保护功能的基础上,我们还应用智能化的高端要求促进各种技术参数的合理化制定,通过科学的调研、故障参数的不断分析,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保存能力、运算能力、匹配能力、决策能力使继电保护技术得到创新的发展。同时,促进继电保护装置的网络化系统建设,减少单个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利用网络的共享服务、智能服务建立更完备的故障分析体系及检测校准体系,从而为继电保护装置的准确、高质量服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另外,我们还应本着始终把单一的继电保护装置作为整个电网运行系统的一个终端设备的原则,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在数据处理上的一体进程,最终通过故障信息的整理、网络的获取及上传构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完备、一体化的分析、校验体系,为继电保护的进一步自动化、全面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第7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国网建设给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保障,而其在电力建设中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有效地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营的稳定性。尤其把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继电保护装置后,进一步提升了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水平,使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很大提升。

1 继电保护自动化的概述

1.1 原理与类型

(1)工作原理:在继电保护装置中主要由三个模块构成:测量、逻辑和执行模块,首先,测量模块接收传输信号,并将测量值与固定值进行比较;其次,比较结果反馈到逻辑模块,继电器逻辑模块根据接收装置发送输出特性、序列、大小相关参数值,根据逻辑值计算出逻辑值,判断动作是否合理,最后,激励动作或静态动作信号被发送到执行模块,执行模块根据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

(2)继电器类型:主要分为感应型、静态型、电磁型等,而按照继电器的功能主要分为辅助和测量型,其中辅助继电器功能是保护电力系统;测量继电器用于测量电量的变化。

1.2 继电保护自动化的作用

(1)保障电力长期的稳定供应,促进电力系统的维护水平的提升,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可以更加高效的维护电力系统,进而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的高效稳定性。

(2)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问题时,该装置能及时的检测到故障并发送跳闸指令,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和其他部分的正常运行,同时提高用电稳定性。

(3)降低电力系统的负面影响,尤其能够有效避免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进而避免电力系统的故障带来的不利影响。

(4)更好促进社会发展,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继电保护装置,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的提升,还能够更加满足社会对电力依赖日益增强的需求,因为一旦电力系统运行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正常发展。

2 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基本特征

继电保护装置不仅可以使相关部分装置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还可进行故障的调节。因此,继电保护自动化具有以下特点:

(1)及时性。

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为避免损失的扩大,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会快速地进行相关操作,及时隔离故障。

(2)选择性。当电力系统故障时,为保障无故障区域的正常供电,那么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在最小范围内进行故障的消除,尽可能减少停电的范围,以确保电力系统无故障区域能够正常运作。

(3)灵敏性。为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问题时,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能够灵敏的做出反应来保证系统的安全。

(4)可靠性。继电保护有相应的操作规定范围,当电力系统出现了故障问题时,在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操作范围内,会进行相应的操作动作,而在操作范围外时,继电保护装置不会发生误动作操作,体现了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 发电机保护的应用

作榈缌ο低车闹匾构成设备,发电机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因此,要重视发电机的继电保护工作:(1)重点保护: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将导致故障发电机温升的位置,绝缘层被破坏,就会影响发电机安全运行,因此,保护装置要安装在定子绕组的匝间,对发电机定子绕组实施有效保护;发电机相电流与中性的有效结合,纵差保护模式的形成,对于发电机的保护;但发电机单相接地电流超过规定值,可以安装发电机继电保护接地保护装置;(2)备用保护。如果发电机定子绕组负载低,那么保护装置需要及时切断电源,并报警;利用过电措施,对发电机外部短路故障保护发电机以避免短路损坏;过电压主要是为了避免发电机绝缘低负荷工况下的故障现象。

3.2 母线保护的应用

对于母线的保护主要有相位对比保护和差动保护,其差动保护是把电流互感器安装到总线的器件,如果是一个小电流接地,应建立及时系统母线保护,两相连接保护目的的有效利用;如果总线侧端连接两绕组,在这种情况下,在继电保护装置的方法安装、继电保护及三相连接的有效利用。相位对比度保护,是利用保护系统之间的相位对比,提高总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3 线路接地保护应用

整个电力系统的线路非常复杂和繁琐,主要可以分为小电流和大电流接地。其中,采用大电流接地方式,就要立即切断电源,避免接地故障带来的严重影响。在零序功率的情况下,接地故障发生时,方向会发生变化,零序电流不会波动过大。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的零序电压,该系统运行正常,基本上不存在零序电压和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发出报警信号,技术维护人员能够及时到达故障现场,我们可以确定是否发生接地故障时,通过电压表数分析,如果接地故障时,电压值将减少。在零序电流条件下,如果线路接地故障,零序电流会很快上升,相应的继电器动作很灵敏,则电源应及时切断。

3.4 变压器保护应用

作为电力系统总的重要元件,变压器的运行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有着关键作用。所以,要加强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工作:(1)短路保护。变压器短路保护主要是过电流和阻抗保护。过电流保护主要是过电流继电器安装在电源两侧的电流和时间分量,当电流元件运行一定的时间,就会跳闸并切断电源。阻抗继电保护主要用于保护变压器的阻抗元件,当阻抗元件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就会跳闸并切断电源,对变压器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2)瓦斯保护。变压器油箱出现故障时,油、绝缘材料在故障电弧中分解,形成有害气体。由于变压器故障的焦点,当油箱破裂时,它可以及时启动保护动作,切断变压器的电源,并发出报警信号;(3)接地保护。接地变压器的保护采用零序电流保护,变压器两侧设置零序保护动作。对于不接地变压器的保护,应采用零序电压保护。

4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4.1 一体化发展趋势

基于网络化、智能化、多功能集成的电网继电保护装置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智能管理和控制自己的关闭网络,可以看作是一个计算机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力系统的终端部分,每个设备的网络控制,不仅基本的电路保护功能,而且还可以为工人提供设备运行的详细信息,使工人可以远程控制它,做一些日常工作,实现继电保护功能和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集成控制、测量于一体。

4.2 智能化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各行业当中智能化的设备层出不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微机继电保护的技术和设备,能使得继电保护技术更加完美,功能更加强大。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利用神经网络,由于其自身的优点,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的类型,因此智能化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3 网络化发展趋势

在计算机的不断应用下,我们可把继电保护装置当成是一种智能化的且拥有多功能的小型计算机设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装置会慢慢通过网络信息获取设备故障。在网络情况下,设备可以通过继电保护装置将故障信息自动发送到网络控制中心。另外,该网络还实现了对设备的监控、反馈和控制,大大降低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5 结束语

总之,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国家电网的发展,在电力系统中加大科学技术投资应用,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自动化能力。而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检查哨,对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技术创新应用,才能更好的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策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人们也对于电力系统供电工作效率、配电服务质量、安全措施保障建设以及服务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项涉及范围广、技术水平要求高、知识密集的技术——继电保护,在各行各业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相关人们必须不断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并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项设置,不断完善图纸,熟练掌握系统中保护原理、规律,探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所谓继电保护(现在使用的都是微机保护),指的是对电力系统中运行的设备和线路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单片机来控制操作指令,一旦发生故障即刻发出报警信号,直接将故障部分隔离或者发出跳闸命令等。与集成型相比,微机继电保护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由软件指令来实现,实现了硬件电路模块化、调试维护方便,在实际的生产工作当中被广泛的应用。由此可见,随着科技的创新、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继电保护系统功能越来越强大,在自动化电力系统的维护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继电保护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改变了传统用电领域的控制模式,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需要人们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探讨。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目前,我国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从而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甚至有些地区不得不采取限电、停电等措施来缓解电力供应的紧张局势。因此,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维护至关重要,而继电保护正是其中主要的保护手段之一。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意义重大,并将是当前电力部门的明智之举,因为:1)继电保护的顺利、正常运作,可以有效消除电力故障的同时,还能够对社会生活秩序的正常化,经济发展的正规化做出了贡献,从而还能够确保社会生活和经济的正常运转,进而间接地为社会的稳定与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可靠保障;2)继电保护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以及正常运转情况。例如、当电力系统在运作过程中出现异常或故障时,继电保护技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自动、准确地从整个电力系统中切除故障设备,或者直接向电力监控警报系统发出信息,提醒电力维护人员及时解决故障,从而有效地防止其中电力设备的烧毁和损伤,甚至可以降低相邻地区供电受相应故障影响的概率。此外,通过继电保护技术还可以有效地防止电力系统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面积广、时间长的停电事故。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探讨

1、可靠性

继电保护能够为供电系统提供安全保障,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属于其应该动作的故障时,控制单元将会发出相应指令,并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保护电力系统中单元,确保整个电路系统的安全运作。

2、灵敏性

继电保护的灵敏性,指的是在电力系统运作中,在保护范围内一旦遇到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时,即刻发出相应指令。通常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通常以灵敏系数反应出来。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有必要的灵敏度来支持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

3、选择性

选择性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自动化运作模式,为保证最大限度地向无故障部分继续供电,指的是在继电保护过程中针对于某一部分电路的保护。在设计和运行时都必须要在可能的最小区间切除故障,尽量减小停电范围,保证其他正常区域的顺利运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切除故障。即首先由距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动作切除故障线路,保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仍能正常运行。

4、快速性

继电保护快速性是指继电保护应以允许的可能最快速度动作于断路器跳闸,已断开故障或中止异常状态发展。继电保护的快速动作可以减轻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提高线路故障后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并特别有利于故障后的电力系统同步运行的稳定性。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策略

1、推进控制、保护、数据通信、测量一体化

在实现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电力系统的整个保护装置其实就像一台多功能、复杂的科研计算机,并可以看成整个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个智能终端。因此,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不但可从网上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的各种停息和数据,还可以将它所获得的被保护元件的任何数据以及信息传送给网络控制终端,所以,将控制、保护、数据通信、测量集中于一体,使得每个微机保护装置既能够完成继电保护功能,还能够在无故障正常运行情况下完成控制、测量、数据通信功能,随着高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完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化的电力系统初步建立,进而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效率,并将是电力企业继电保护的发展方向。

2、充分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

自从计算机问世以来,很快就在各行各业得到有效的应用,并促进了行业的变革与发展。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继电保护装置要实现智能化,必须重视对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断引进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不仅要实现电路的基本保护功能,还应该有智能化,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水平。由此可见,这就要求系统必须要有各种运行状态的参考信息,以便于控制系统进行准确的判断。例如,包括运行故障时的各种参数、安全的数据保存空间、运行正常时的各种参数和相应的计算处理能力。此外,由于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成熟,并且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已实现运行高速化、储存海量化以及机体小型化的发展模式,因此,批量生产用于工业用的专业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继电保护,时机已经非常成熟。

3、加快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网络化模式建设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各行各业的不断渗透,使得其俨然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使得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并深刻地影响着各个工业领域的发展与变革,同时,也能够各个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对于单个继电保护装置而言,难以有效地控制整个电力供电系统,不能适应电网大规模发展需要,已经成为时代的淘汰产品,这就要求相关电力企业必须加快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网络化模式建设,使继电保护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以便于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地运作,充分利用宝贵的网络资源来实现现代继电保护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继电保护自动化已经成为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相关电力企业必须重视对电力系统控制模式的变革,深入探讨继电保护自动化发展模式,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服务水平,不断引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促进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是我国电力系统运作模式不断发展与完善,才能真正的提高我国电网的安全、经济、高效、可持续的运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珂,孟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特点与发展[J].科技信息,2010,(19) .

第9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策略

伴随着当前我国电网建设范围的逐步扩大,电网系统也趋于多样化、复杂化,从而造成以往的设备保护方法无法满足当前的供电需求,不能给予电网的供电质量提供保障。想要处理这一问题,最近几年,继电保护系统发展迅速,其具备效率高、操作方便、安全性能强等优点,能够与电力体系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相适应。现今,对于电网运行来讲,继电保护系统是处理其运行风险的良好方法,其自身所具备的速动性及安全性能够优质的确保电网日常运转,把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分隔出去,进而降低事故影响。依据有关数据说明,现今,在电网体系中,80%的电力体系受到破坏是由于保护操作失误造成的。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增强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能力。尽可能降低因为继电保护造成的危害。以下简要针对继电保护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1 当前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情况

伴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体系也伴随着科学逐步改进及完善,研发出了继电保护技术。其伴随着高新技术的逐步完善,也获取了相应的进步,功能一步步增多。对于电力系统来讲,其能够被自动维护,与继电保护存在密切的关联。

继电保护技术是上世纪50年代被研发出来的,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刚开始,继电保护的形式为熔断设备,通过后续人们的不懈努力与研究,形成了较为重要的四个阶段。如今人们使用的继电保护技术为计算机辅助设备,顺序向前推,过程分别为:电路的集成保护设备、晶体管形式的继电保护设备、电磁形式的继电保护设备。

当前,伴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各行各业、各级阶层中都融入了信息技术的影子,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创新,为各个领域的人们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在电力体系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推动了电力体系进一步改进并完善,智能、数字、一体化的电力体系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对于电力体系来讲,其在各个领域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发展速率越来越迅猛,但也为电力体系自身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容量的持续扩充、环境的变化及多样性严重禁锢了电力体系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电力体系自动化问题。而继电保护技术依旧处于以往水平,没有进一步发展,从而造成继电保护与电力体系相脱离。

当前,仅凭借断电保护的电力体系及单一的熔断保护体系,已无法满足电力整体系统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假如管理人员过于重视项目建设与经济开发,而忽视环境问题及安全保护,则必然使社会与环境增加负担。假如电力体系发生问题,势必会导致经济的严重损失,严重的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不良作用。所以,电力体系中的继电保护自动化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深思,为民众的电能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2 对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进行标准评定

2.1 灵敏度

良好的继电保护设备灵敏度能够尽快发现事故,及时隔离短路事故,进而高效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降低供电设备发生事故的概率,减少设备的损坏程度,将影响降至最低。在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同时,可以利用高灵敏度来增强重合闸自动化水平及设备工作的效率,进而高效控制生产、设备、经济的损失。对于继电保护设备来讲,其良好的灵敏度表现为设备在出现事故问题或不正常工作时,继电保护设备的反应时间及速率。在设计及选取继电保护设备时,灵敏度是工作人员衡量保护性能的重要标准之一,为整体电力体系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

2.2 稳定性

稳定性指的是继电保护设备需要进行的保护性能。简单来讲,就是电力体系在平时工作期间,继电保护设备能够不采取动作,但是,如果出现问题,就需要进行保护动作。假如自身在没有问题的电力体系中出现跳闸情况,自身在没有危险信号的电力体系中出现错误报警信号等,就说明该继电保护系统也存在问题,稳定性较差。所以,相关从业者在选取继电保护设备时,应保证其稳定性能,将其划分到重点关注项目中。另外,无论何种电力设备,例如:母线、变压设备等,都不能在缺少继电保护设备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2.3 快速性

同灵敏度相近,快速性指的是当电力体系出现问题时,继电保护设备需要快速进行反应,隔离问题线路,进而预防事故危害进一步加剧,确保将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减至最小。另外,快速性还包含问题线路的快速修复、故障的快速排除等,进而确保电力体系稳定工作,为人们提供安全电能。

2.4 选择性

选择性指的是在出现问题以后,继电保护设备需要依据问题出现的线路、设备、区域开展精准的定位隔离,并不是进行大规模、一次性的隔离,这样的操作形式将不能与电力体系的供电稳定性需求相适应,同时也无法体现出哪里有问题,隔离哪里,剩余部分继续工作的优点。所以,继电保护设备的选取性应基于实际问题的基础上,首先从距离较近的问题进行隔离,如果问题设备或者线路自身的断路设备拒动时,才可以对其相邻的设备、线路进行隔离,从而保证电力体系稳定工作。

3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发展

对于电力体系中的继电保护来讲,想要提高其自动化水平,就需要全面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展技术革新,从而确保继电保护设备进一步发展。伴随着当前网络技术发展速率越来越快,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自动化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为人们提供安全、稳定的电能服务。在电力体系中继电保护的自动化里应用计算机方法,可以良好的隔离电力体系内存在的问题,网络电子技术的良好运算方法及决策方法可以确保继电保护进一步发展,同时还可以降低事故出现的几率,保证电力体系安全、稳定工作,为人们提供稳定电能。电力体系继电保护自动化可以高效率、高质量的推动电力体系的稳定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让继电保护设备更加精准的找寻到电力体系内存在问题的线路、设备,并及时予以处理。

4 总结

总而言之,增强电力体系的服务能力,提升供电质量及效率,深化自动化改革进程,重要的方法就是促进继电保护的创新及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唯有利用科学、高效、合理的技术深入挖掘继电保护设备的潜能,才能够创建良好的电力体系,为人们提供稳定电能,提高我国社会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