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8 02:03:53
导语:在红色文化传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大学生社团 红色文化 推广
常州工学院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简称“秋白社”)成立于2013年10月,由一群热衷于理论学习研究的学生倡议发起建立。3年来,秋白社始终秉承“学习科学理论,传播正能量;投身实践创新,共筑中国梦,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大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育人新途径,为推进大众化打造新平台,促进全体成员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的宗旨,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2016年暑期开展的《映山红―常州红色文化寻访》实践活动,为推广常州红色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1助于“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通过实践活动,让广大社员和民众深入了解了“红色文化”的内涵,积极推广了常州地方红色文化,展示常州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
2助于摸清民众对常州红色文化的认知现状
在《映山红―常州红色文化寻访》实践活动中,秋白社全体成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重点在武进区、新北区等区域,随机选取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层次、籍贯的民众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多数的常州民众对常州红色文化只有粗浅的了解,而且年龄段在30岁以上。
以“常州三杰”为例,调查发现:有90.1%的常州民众是知道的;9.9%的外地民众不知道、甚至根本没听说过。而在90.1%的常州民众中,有38%的民众只是有所耳闻,不太了解;58%的民众比较了解、知道关于“三杰”的一些事迹;而只有4%的民众是非常了解、知道其深刻内涵和意义的。
不同年龄段的常州民众对常州红色文化的了解,同样以“常州三杰”为例,经过调研,发现:18岁以下的人群只占10%,19~30岁占17%,31~51岁占24%,51岁以上占49%。
当前,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已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而红色文化则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很多城市把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和古迹文化结合起来。然而,对常州红色文化的调查结果却并不如人意,“常州三杰”等名人故居、纪念馆及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常州的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并不明显。
3助于精准常州(地方)红色文化推广的施策
基于上述的调查结果和现状,不难知道,常州红色文化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必须在广大的青少年群体中加大推广进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其发扬光大,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手。
红色是中国革命的颜色,是中华民族的颜色。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t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中有很多优良的元素,比如民族献身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等等,这些是值得后人去纪念和继承的。
(1)多媒介并用,达到广泛宣传的效果。据调查显示,80%以上的人认为可以通过讲座、志愿讲解、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尤其要利用如网络阵地、影视作品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人们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熏陶。
(2)顶层布局,开放名人故居(纪念馆)、博物馆等系列红色文化主阵地,打造宽广的红色文化宣传平台。
(3)发挥学校职能,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红色文化的系统教育。调查结果显示,68%的人认为传承红色文化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系统的教育。而高校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是当代大学生接受、消化、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期待并不是十分强烈,红色文化对他们所起的道德教育和文化渗透收效甚微,更多的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保持着理性距离:54.55%的大学生不愿意了解红色文化;62.18%的大学生并不清楚红色文化的内涵;45%的大学生表示不会主动了解一些英雄事件。
学校作为宣扬红色文化最重要的阵地,就要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加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激发他们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
(4)重视大学生社团建设及其作用发挥。在红色文化的宣传推广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及其作用发挥,可以通过筹划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纪念、娱乐活动,开展红色旅游,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开展大学生红色运动会,身临其境地体验革命时期艰苦的革命生活,以此来激发大学生对历史的回顾和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之情。
关键词:文化品牌;互联网+;定位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2
一、沂蒙红嫂
“沂蒙红嫂”是山东省临沂地区的知名红色文化品牌,也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它以抗战年代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事迹为代表,囊括了一系列沂蒙山区革命女性的优秀感人抗战历史事迹――“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体现出沂蒙女性不畏艰难困苦、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山东临沂地区现在建有沂蒙红嫂纪念馆,以纪念抗战巾帼英雄,并发展了相关的红色旅游产业。依托沂蒙红嫂精神,也产生了以《沂蒙六姐妹》和《沂蒙》等影视作品为代表的部分文艺作品。
二、文化品牌的定位主张
文化品牌是一种“具有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并且有独特标记的产品。”[1]它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品牌形态,兼具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两种属性。文化品牌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的品牌,不仅要满足消费者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精神需求,还需要通过恰当的载体呈现其产品形态,并通过市场手段和方式进行推广,以期实现其经济价值属性。而文化品牌的定位就是为其在消费者的头脑之中构建品牌的优势、独特性,并创建品牌意义的过程。一个成功的品牌定位主张,不仅可以促成品牌认知度和知名度的迅速提升,还可以激励消费者实施积极的消费和购买行为。特别是对于文化品牌来说,其品牌属性决定了品牌本身对于精神价值层面的要求较高,而恰当合理的定位能够将文化品牌的品牌意义精髓之处画龙点睛,为其精神层面锦上添花。因此,对文化品牌进行合理定位,ζ淦放频恼体发展至关重要。
三、互联网+背景下“沂蒙红嫂”的定位现状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大众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美好。社交媒体的流行,网络消费的便利,传播方式的快捷,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盛行,人们沉浸在互联网带来的快速消费时代的里不能自拔。社会的传统文化根基遭到解构,各种形形的文化现象铺天盖地而来,许多文化开始带上富有流行色彩的面具进行传播,文化的快餐化、娱乐化消费现象严重,甚至出现了某些低俗化的文化现象,传统文化的传播生态环境恶化,红色文化的生存状况更是堪忧。
作为一种富有传统色彩的红色文化品牌,“沂蒙红嫂”文化品牌在这个新媒体传播语境下所遭遇的境况也不容乐观。
1.文化品牌的建设与管理较为分散,品牌定位缺乏全局性思维,相关的文化产业也形成碎片化发展之势。作为一种红色文化品牌,“沂蒙红嫂”除了在发展较为传统的文化旅游行业之外,也拥有部分依托红嫂精神为原型创作的歌舞剧和影视作品,甚至当地还有以“沂蒙红嫂”为注册商标进行当地特色产品销售的企业。但是,这些依托于红嫂精神的相关产业并未形成系统化、有序化发展,也未能有相关机构或部门进行有序规划和统一引领,最终造成了品牌的粗放化、无序化发展态势。
2.品牌定位缺乏发展性眼光,缺乏适应时代环境的变迁和发展的能力。文化品牌作为一种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的文化产品的结晶,在对其进行定位时就要考虑到其发展的历史性和长远性,特别是对于具有一定历史的文化品牌,要考虑到其文化核心在历史变迁中的适应性和延展性。“沂蒙红嫂”是根植于抗战年代的红色文化品牌,是革命年代的产物,有其历史特殊性,如果不加变通,将其硬性移植到到以互联网和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当代进行传播,势必存在很多传播冲突和障碍。
3.品牌定位没有深入挖掘核心,缺乏品牌个性。当今社会,以主打“红色”作为主要宣传特色的文化品牌不在少数,如井冈山红色文化品牌、延安红色文化品牌等。同样作为一个红色文化品牌,“沂蒙红嫂”的“红”不仅体现在字面上,也深深刻入了其品牌内涵之中。沂蒙红嫂文化品牌的红色特性作为其最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一方面有助于品牌历史文化色彩的传播,但是另一方面,过于强调红色,容易一叶障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其文化核心的进一步深入挖掘。
四、“沂蒙红嫂”的创新定位策略
对于“沂蒙红嫂”文化品牌来说,辩证的看,互联网+时代不仅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转机,它带来了重新权衡品牌定位、审视品牌发展的机会。
1.首先,要延续文化品牌的意义传承,坚持正面意识形态导向。品牌定位是品牌意义建构的基础。特别是对于文化品牌来说,定位主张更要体现品牌意义这个根本。“沂蒙红嫂”精神,在其各色的文化传播符号的掩盖之下,传递的是一种正面、积极的人类文化意识形态。沂蒙红嫂精神是革命年代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结晶,代表了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符合人类社会正确发展方向的意识形态,是有利于科学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正面价值观导向。因此,即便是遭遇到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文化语境变迁,也要首先坚持红嫂精神中积极、正面的品牌意义的主体地位,再论其他。
2.其次,要打破“红色”壁垒,深挖文化品牌核心。从表面上看,“沂蒙红嫂”精神是历史遗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战争年代的特殊产物,是一种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但是究其实质,红嫂精神实际上是华夏儿女不畏艰险、敢于拼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具有顽强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民族精神的典型代表。红嫂精神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必然产物。因此,要突破沂蒙红嫂精神的“红色”表象,挖掘其文化品牌的内涵实质,才能够增强品牌资产,加强品牌的溢价能力,才能有利于受众的识别、记忆和传播,实现文化品牌的最终价值。
3.再次,要注意品牌的现代性转化,积极创新。当今互联网+时代下,包围在键盘鼠标手机IPad之中的受众,已经很难对革命战争年代的硝烟弥漫炮火纷飞感同身受,对于“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之类的革命精神的体会多数也只是隔靴搔痒。因此,带有革命色彩的文化品牌必须在保持品牌核心的基础之上,吸收时代色彩,在新的语境下进行品牌的突破、创新和升华。“沂蒙红嫂”文化品牌的核心根植于中华民族不畏艰险、敢于拼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不仅适用于革命战争年代,更适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年代。将红嫂精神嵌入到当代互联网社会的文化语境之中,并将不畏艰险、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转化为迎难而上、敢于奋斗、勇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社会主义建设精神,既抓住了沂蒙红嫂文化品牌的品牌核心,又利于形成当代受众的文化认同。
4.最后,要统一口径,形成统一的定位主张。为了建立一致的品牌形象,文化品牌的各个要素必须在各种传播渠道中努力传达一致的定位理念,以便于促成其在受众心目中的统一形象和传播理念。这其中,文化产业扮演着文化品牌定位的“执行者”角色,是文化品牌传播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沂蒙红嫂”文化品牌来说,定位主张一旦被确定,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严格、统一的贯彻和执行其定位主张,这其中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统一和协调领导。各自为政的碎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都应该被杜绝,不利于文化品牌长远化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都需要被清除,全局性思维和发展性眼光要贯穿于整个文化品牌发展始终。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整个社会都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以“沂蒙红嫂”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品牌也要加快转变的脚步,跟上时代,适应时代。要在坚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正面意识形态导向的前提下,深挖品牌核心,将战争年代的革命大无畏精神积极转化为社会主义建设精神,并科学、有序的进行品牌创新和推广,才能真正实现红色文化品牌在新时代环境下的创新定位,让人民大众对其产生真正的文化认同,保持其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旺盛生命力。
参考文献:
中国草塘千年古邑位于黔北四大古集镇之一的瓮安县猴场镇,距瓮安县主城区14公里。瓮安县位于贵州省中部,贵阳市的东北部,西距省会贵阳市89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市150公里。瓮安已融入到重庆3小时经济圈,成为连接贵阳与遵义、重庆、成都的次中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区域文化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如果旅游资源充足、但文化内涵不够,或者文化资源丰富、但旅游资源缺乏,则可通过产业融合来创新资源,让文化的创意通过旅游得以展现,或让旅游产业的魅力借助文化得以传播。
一、品牌融合:文旅融合的形象引领
品牌是对外宣传的重要内容,是让游客认识、认知、认可的基本内容,草塘千年古邑需要通过文化资源梳理与研究,提炼草塘千年古邑文化品牌,并将文化品牌与旅游品牌相结合,实现品牌引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草塘千年古邑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土司文化资源、戏曲文化资源等,同时,目前已完成千年古邑古建筑修复改造工程并投入使用,结合笔者参与草塘千年古邑项目文化项目中对草塘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梳理与研究,本文认为草塘千年古邑文化品牌定位为“千年土司、红色瓮安”,以土司文化为特色,红色文化为基础,打造以土司文化、红色文化为引领的文化品牌。同时,结合草塘千年古邑旅游景区建设,重点打造宋钦故居、草塘安抚司等土司文化景观,并策划相关的土司主题客栈、土司主题餐饮、土司主题活动等项目;结合猴场会议会址、猴场会议纪念馆、行居等红色文化资源,策划开发系列性红色文化体验活动、设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最终实现“千年土司、红色瓮安”文化品牌对草塘千年古邑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统领作用。
二、项目融合:文旅融合的具体应用
统一的品牌引领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外部效应”,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应用则是“内在体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重在项目融合。
根据草塘千年古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资源现状,结合旅游产业发展相关要素,本文认为,可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文创商品方面,充分挖掘当地红色文化、土司文化等资源,结合现代创意设计和技术,研发设计出一系列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功能的文化创意商品,如土司元素玩偶、大戏楼积木、黔山书院拼图、红色记忆系列商品等。
(二)主题客栈方面,如依托景区现有建筑,围绕土司文化主题,策划设计出体现土司文化元素和风格的主题客栈和酒店,通过住土司主题酒店,睡土司主题床,感受土司主题文化,体验土司主题风情。
(三)主题街区方面,依托景区现有建筑与格局,策划开发土司主题文化街区,通过将土司文化元素“印在墙上”、“挂在树上”、“铺在路上”,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土司主题文化,通过销售土司特色商品、入驻土司主题酒店、品尝土司特色餐饮、欣赏土司特色表演、参与土司特色活动,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和参与土司文化、土司生活。
三、产业融合:文旅融合的全面对接
文化涵盖的内容丰富、全面,而旅游涉及交通、餐饮、咨询、住宿等多个行业,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仅需要在具体项目上的融合,更需要全产业链的融合,真正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国家旅游局原局长邵琪伟曾指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站在旅游产业角度看,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产业角度看,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文化与旅游的产业化融合,将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形成共振,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要推动草塘千年古邑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厘清两个产业的产业链及不同环节,找到两个产业的最佳结合点。从旅游产业链来看,它是为了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旅游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承担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共同向消费者提品和服务时形成的分工合作关系,主要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从文化产业链来看,它是在经济活动的“服务化”、“信息化”、“文化化”,现代经济越来越为“高技术和高文化附加值经济”所主导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主要包括文化创意、商品研发、市场推广、消费体验、消费反馈等环节。
结合草塘千年古邑项目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必须将文化创意贯穿旅游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将文化产业的不同环节应用到旅游产业全过程中,实现以文化或文化创意为引领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四、结语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全域旅游的兴起,旅游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民大众的旅游次数、旅游时间也将越来越多,对旅游的品质、对景区的要求、对文化的追求也将越来越高,因为现代旅游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观光旅游,而是一种文化体验式、互动参与式、全域景观式旅游。
旅游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是文化再造、文化重塑、文化激活有效的表现形式,通过旅游,将深厚的文化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让文化广为传颂、生生不息。因此,没有旅游的文化就会缺乏活力、缺乏吸引力;反过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增加特色、增强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根本所在,同样,没有文化的旅游就会缺乏魅力和生命力。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谓之为“新”。在网络信息时代,基于数字信息技术的新媒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技术的魅力和力量,进而为人们所推崇。在高校,新媒体同样获得了极大的流行。当前,为提高思政教育、红色文化教育乃至区情教育的有效性和师生参与度,高校纷纷应用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技术比较敏感的高校进而还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推进校园媒介的跨界融合,借助移动传播、网络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加快校园媒介融合的战略布局。高校新媒体传播主要还是停留在工具层面的应用上。在应用化操作层面,高校更多的是集合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网络终端的优势,按照“整合资源、整体覆盖、整校推进”的路径开发社交平台,网络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期望实现校园传播的无缝对接。其中,客户端通常分为电脑客户端以及手机客户端,电脑客户端主要基于windows、MAC、unix(linux)三种主流电脑操作系统,手机客户端基于android(安卓)、ios(苹果)、windowsphone(微软手机)、Symbian(塞班)等系统。此类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媒介的推广应用是高校在新媒体浪潮中或被动或主动的一种行为。但随后人们发现高校新媒体并没有显示出无往而不利的局面,技术高地并不意味着良好的结果产出。事实上,如果只注重技术,没有师生的广泛参与,没有用户的极速顺畅体验,没有去中心化的思维,校园新媒体则会流于形式,只剩下空洞没有反馈的呆板宣传符号。只有开放、互动、快速迭代,符合校园年轻人体验的媒体才能得到广泛响应,凝聚了校园自媒体、校园拍客、播客、创意者的传播符号才能凝聚人气,积累用户。
二、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运用
(一)用户思维:先圈住师生群体,再谈内容传播
工业时代,我们强调围绕产品进行流程再造或者销售推介,这是一种以产品为导向的思维。这种思维反映在高校就是学校定制好所谓的“学习内容”进行思想教育或者红色文化的传播。即便高校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也强调依据学生反馈,从而修正教育模式或者传播模式和技巧。但这里面潜在的逻辑还是有好的内容就会有好的结果,还是以内容为王。这和工业化思维是一个版式———围绕产品而不是用户去进行整合传播。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更加透明,用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人都有麦克风”。新媒体具有互联网式的全景观和距离感,“全连接和零距离”的特征要求高校新媒体传播的思维模式要与之呼应。高校不仅要站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实现“以师生为中心”的观念转变,更重要的是让师生参与到新媒体传播的每一个链条,集师生之智,从新媒体传播内容的选择、整合、推介到区情教育的线上线下互动尽可能地让师生卷入到新媒体传播当中。积极卷入到高校新媒体传播体系中的师生,已经模糊了传者与受体的界线,同一个议题在新媒体的互动中不断深化和夯实,使之有了立体感和即时性。这种传播模式让师生与新媒体之间的粘性不断增强,媒体的社会也进一步拓展。师生群体不仅参与,而且不自觉地成为传播中的一分子,“粉丝经济”开始呈现。师生群体已经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内化为一个或者多个社群,圈住了这些社群也就圈住了用户,从而内容传播水到渠成。校园思政工作者可以尝试把利用和培育大学生和高校教师用户粘性作为最核心的基础,从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出发,巧妙融合社交媒体来整合高校传播链条,完成理论宣讲、舆论引导阵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构建。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桂电在线”、“微博协会”、“数字海棠杂志社”等8个新媒体社团十分注重校园热点的响应速度,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用户体验,极大地颠覆了传统校园媒介反应迟缓的弊病,每到学生就业招聘时期,手机客户端向每个用户推送招人单位、要求等学生关注的内容,当学生还在家过春节时,学生的个人课表等教学安排以及开学提醒就发送到了学生的手机,结合现代科技提高了学生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二)平台思维:开放共享,再造新的高校媒介传播生态系统
大多数高校拥有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主题网站、橱窗板报宣传栏等传统媒体,通常思政宣传、新闻播送的采编流程是采集素材、编辑校对、传播输送这三大步骤,校园传统媒体包揽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两大环节。当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后,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了媒介融合,在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有了更多新的模式。作为受体的学生很多时候成为红色文化传播、区情教育、校内外热点新闻的内容生产者,实现了媒介传播的流程再造,其模式为师生生产内容———全媒体校园平台整合传播———更多的师生消费内容。在这个框架之下,内容的生产重心出现了转移的倾向。校园新媒介的平台思维,即高校自身搭建的连接师生的媒介网络不强调该网络化平台本身的价值,而是专注于提高该平台对师生的吸引力,最终该平台的价值是通过满足师生对资讯的需求来体现。当平台成为“新的生态系统”的时候,很多师生就聚集在该媒介平台上,平台就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交流、教育等功能。新媒介只是该平台上的若干插件,根据需要进行插件的取舍,进而进行思政教育或者整合传播。比如,顺应新媒体而开发的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目前有上千家高校在平台上注册,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文化、校报形象的展示与交流。该平台能够自动生成手机报,让苹果、安卓手机能够随时随地、原汁原味地阅读校报。平台有电子邮局,能够将高校报刊同步自动免费发送到世界各地的校友、领导、家长的邮箱里面。此外,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与新华通讯社官方网站教育频道、人民日报社官方网站教育频道显著位置进行了相互链接,其中展示的报刊能够通过新华网和人民网进行浏览与阅读。这无疑是一种开放理念上的突破。目前,高校打造的新媒体平台多是以全媒体平台的格局展现,全媒体平台不仅反映了新媒介的技术通道,更多的是打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道,以开放共享包容的态势,投入到传播渠道上来,主要表现为不断延伸媒介的触角,优化访问速度和反应时间,提供不断迭代的软件功能,创造新的资讯共享方式等。在免费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吸引庞大的用户基数。通过师生用户的群体性汇聚,构建新的媒介生态系统,从而在其中进行隐性或显性的思政教育。
(三)跨界思维:协同创新,新媒介传播的路径选择
新媒介之所以新,不仅体现在技术的新,更是给人们提供了多角度、多视野考量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高校媒介的协同创新正是在跨界思维之下进行的交叉、跨越。新媒介在发送迅捷、数据驱动、热点扩散方面占尽天时地利,但在深度研讨方面未必比传统校园媒体来得扎实。因此,新媒介传播的路径选择上并不是要完全摒弃传统校园媒体,而是要寻求两者融合之道。高校管理者和媒介研究者也发现,大量的师生在校园文化传播过程中经常是自发创造话题,提取新闻热点,然后发散状传播。这无疑是自组织的传播行为,但当这种内容发酵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影响传统媒介对内容的跟进。因而,要取得稳定和宣传的效果,高校媒介机构要在线上主动参与新媒体自组织,线下利用传统校园媒体对事件进行宣讲,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传播局面。这是基于新技术支撑的结果,这也是新旧媒体融合过程中的协同创新,各种互动模式是师生潜在诉求的集体释放。在某种层面上,新媒介在高校的广泛应用不仅是技术的选择运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嬗变。新媒介与新媒介之间、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交相呼应,互为补益渗透到高校理论宣讲以及师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三、结语
[关键词]信阳;茶文化;文旅融合
总书记指出,旅游是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的活动,二者密不可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但与京、沪、粤、苏、浙等第一梯队相比,尚不是文旅大省,更不是文化和旅游强省。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作为中国“茶马古道”以及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一环,信阳以茶为媒,通过茶叶搭台,旅游唱戏,发展“茶叶旅游”,培育茶旅文化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已经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
一、信阳茶旅文化发展现状
信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种茶历史悠久。东周时期,茶在信阳地区开始种植。近代以来,信阳毛尖先后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荣获嘉奖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荣誉。自1992年始,信阳开始举办茶叶节,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29届,成为信阳的盛事之一。而信阳域内八县两区,拥有众多旅游文化资源———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内遍布梯田,河流密布,酷似江南风光。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信阳市森林覆盖率近40%.其中,鸡公山下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22万个,比四川九寨沟、福建武夷山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出1~8万个,是目前全国此类测量的最高纪录,信阳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全市已建成多个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国家湿地公园,旅游风景区如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黄柏山、西九华山等近10个。2.大别山具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培育出红二十五军等多支主力部队,100余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有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红二十五军出发地等红色教育基地。以“苏区首府、将军故乡、江淮抗战、千里跃进”为主线的红色旅游文化,正在成为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品牌。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信阳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以茶会友、以茶兴城,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取得可观的效益。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与运营,品牌效应不强。目前市场上比较知名的信阳茶企仅限于文新、五云、蓝天、九华山等少数茶企,其茶文化传播存在散而太乱、行而不远的局面。
二、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人们经常说诗与远方,这里的“诗”即文化,“远方”即旅游。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远方”,旅游也就更有“诗”意。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可极大提升文化产业的价值感,同时也赋予旅游更多的趣味性。这是服务地方经济、传承并发扬地域文旅文化的重要工作之一。立足于信阳地区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和特色田园、生态景观,深入挖掘大别山区民风民俗和农耕文化,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动茶旅文化融合发展,无论是对茶产业发展还是旅游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实现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承保护大别山非遗文化,力争实现富民、宜居的扶贫规划效果,为大别山地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城市影响力
“文旅融合”是一个互惠共赢的过程。它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赋予到旅游中,这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发展旅游产业时挖掘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信阳坐拥八县两区,除了已经颇有名气的信阳毛尖,同时拥有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信阳毛尖及其所衍生的茶文化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与吸引力。而信阳区域内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颇具地域特色。通过茶旅融合的方式,以茶为媒,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将信阳的经济作物与精神财产合二为一,打造成一体化、规模化的文旅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极其重要。
(三)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
对于信阳这座城市来讲,茶文化和人文旅游文化便是其文化软实力的底气所在。信阳积淀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对于发展信阳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培育信阳非遗文化产业,探索“非遗+旅游”、“茶文化+旅游”、“茶文化+研学”、“茶文化+文创”、“非遗+文创”、“非遗+民宿”、“茶文化+民宿”等多种形式,探索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拓展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茶旅融合文创产业新亮点,推动信阳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之路。
三、融媒体时代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融媒体传播成为新时期提升信阳茶旅文化的影响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的知名度、降低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宣传成本、增加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信阳茶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媒介手段。
(一)利用融媒体技术,构建信阳茶旅文化大宣传平台
一是打造线下宣传平台。比如,由信阳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精心设计宣传内容,通过各种媒介渠道进行无缝宣传。当旅客途经或进入信阳境内时,由移动通信公司发送信阳茶旅文化特色信息;定制信阳茶旅文化宣传特色彩铃,发动信阳地区居民选用,从而进一步扩散信阳茶旅文化影响范围;打造茶旅文化相结合的主题广场、精美广告牌等,为市民、游客提供线下活动场所的同时,实现信阳茶旅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加深对信阳茶旅文化的印象。二是打造线上宣传平台。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线上媒体平台,结合各自平台的宣传优势对信阳茶旅文化之一进行分门别类推送,让市民对信阳茶旅文化耳熟能详并树立文化自信;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视听结合的图片、文字、短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影响力与覆盖面,扩大客源市场。
(二)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特色品牌
一要凸显信阳茶旅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实地调研与大量查阅读文献资料,充分挖掘古今涌现出来的典型的信阳茶旅文化故事及资源,并以此为依托,重新概括信阳茶旅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内涵,以提高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如,依托民间流传甚久的茶姑“画眉衔籽”的故事,以此为题材,谱曲、出书、拍摄影视剧等,让信阳茶文化以多角度多形式呈现,吸引游客到信阳实地旅游。二要丰富信阳茶旅文化传播的内容。比如,线下文化宣传机构或民间团体可以通过探索开展茶旅文化读书会,发展茶文化主题旅游,组织茶旅文化主题文创活动、主题摄影、主题短视频大赛、主题征文等形式展开相关活动,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专题网站以及专属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通过这些媒体平台,以不同形式将各种与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相关的信息、活动如茶文化节、文旅文化节、博览会、展销会等,让受众即使不在现场,也能感受到信阳茶旅文化的魅力,并萌发到实地一探究竟的欲望。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信阳周边茶山资源,提升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借助茶山独特而秀丽的风景,在城市周边打造近郊的乡村旅游景点,如茶乡康养、山水民宿、休闲茶庄、创意茶会、会展培训等项目,打造“茶文化”体验园,吸引游客亲身前往体验采摘、揉捻、炒制、烘干、装罐等信阳茶的制作全过程,并欣赏茶艺、茶歌、茶舞等艺术,让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让游客对信阳茶旅文化留下深刻记忆。
(三)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为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加强信阳当地产学研合作。通过与当地高校合作,联合培养专门性的茶旅文化专业人才;依托高校现有开设的旅游、茶艺、茶文化等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茶艺内涵,热爱信阳茶文化,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二是政府部门加大对茶旅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茶旅文化相关的大师工作室、茶旅文化体验馆、茶旅文化专业培训点等方式,加强对信阳茶旅融合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结合当地特色对茶文化、旅游文化经营者及负责人的专门性指导,力争形成政府搭台、高校唱戏、企业参与的茶旅融合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葛振:《赋能“文旅+多产业”新业态助力提升沈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第十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21年4月
[2]李明军:《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福建茶叶》2021年第4期
[3]王彬:《文旅融合进入深化期高质量发展引领前进步伐》,《中国文化报》2021年8月6日
[4]李峰:《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西部旅游》2021年第4期
[5]胡玲:《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探究》,《商业经济》2020年第8期
[6]郭文茹:《乡村振兴背景下信阳市茶旅融合的SWOT分析》,《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7]邵瑞:《网络传播与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传媒》2021年第13期
关键词:红色精神;中国前进;探索
引言:现代社会发展中,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现代社会区域经济开发,商业圈的经济全面链接,为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理念引导,也是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红色精神是我党发展的思想精髓,将红色精神理念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建设带来更有力的思想引导,实现社会资源的综合开发,突出社会发展理念的引导作用。
一、对红色精神探索的意义
红色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精神理念,红色精神中包含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等方面,是国家发展的主要趋向,对红色精神的探索,能够实现国家整体发展引导理沿着正确的发展趋势发展延伸,融合国家发展多方面需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在实际中的落实更有价值。例如:红色精神中的精神,为大众提供,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1],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其次,红色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念,对红色精神的探索,有助于引导社会发展中,社会正能量的全面性传播,为社会发展带来切实有力的思想引导。例如:红色精神作为共青团日常学习的文化内容,可以为我国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正确的价值导向,逐步完善现代教育结构中的德育教育内容,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最后,红色精神探索,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例如:我国实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在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上,坚持,协调发展。开展经济发展注重结果,更要注重经济发展过程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基于以上对红色精神的探究意义进行概括,实现对红色精神的初步认识,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红色精神领导我国探索的相关论述。
二、红色精神引领中国前进的探索
(一)社会政治发展
红色精神在中国发展中的融合,为我国政治发展带来发展指导。我国是人民民主国家,人民在国家发展中的主体。一方面,红色精神爱国主义为核心精神理念,推进现代社会政治发展,将爱国主义建设与为人民服务相融合,为政府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理念指导。例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依据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结构,实施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制度,住房公积金等民生管理的相关性政策,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是红色精神融合在社会政治中落实的体现;另一方面,红色精神在我国政治发展中的引领,也是政党队伍自我完善与约束的思想标准,例如:红色精神中延安精神提出,党建工作开展要坚持“改变党的作风,提高党的队伍建设”[2],是我国党建提出反腐倡廉工作进一步开展的理指导,同时,红色精神也指导基层党员能够善于利用现有学习环境,逐步丰富自身的思想意识,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为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服务。
(二)社会经济发展
红色精神引领中国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导向。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实施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在实际中的落实。例如:我党面对社会发展中内陆地区经济开发细中的资源短缺问题,提出东西部合作发展战略,实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规划[3],不仅实现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全方位转型,同时也注重西部经济开发,例如:实现西部人才专业配送,建立西部资源开发网络,形成我国国内经济开发发展工作合理,有序的开展。红色精神指导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质量提升。
(三)社会文化发展
红色精神在现代中国发展中的引领,是促进社会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然性保障。红色精神为社会文化传播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核心思想,使我国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4],都拥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例如:传统文化发展坚持精益求精,文化创新中保留;而中国文化的发展,也要善于借鉴国外文化的优秀理念,例如:当代动漫产业的发展,与日本进行动漫产业发展的交流,在发展中完善、总结最后自我提升,也是红色精神与社会文化融合的体现。
三、结语
红色精神,是我党在国家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正确导向和价值观的理论核心。红色精神中融合了我党国家建设发展的的思想精华,将红色精神融合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多领域,可以推进现代整体发展的资源综合分配,为社会发展带来更有利的发展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方晓.红色精神引领中国前进[J].北方经贸,2010(08):3.
[2]黄遵斌.红色精神与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
[3]李向飞.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D].山西师范大学,2013.
[4]岳蒙.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延安大学,2013.
在国务院2号文件出台、贵州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战略背景下,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打造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这个重大命题。但如何才能真正构建贵州的文化和精神高地?我认为应该抓住当下6年这黄金发展期,从以下九个方面入手。
走出边缘思维,强化文化自信。长期以来,贵州的文化价值一直被低估,许多人想象不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创建会与贵州联系在一起。对贵州文化价值发掘和传播不足,存在边缘思维,还缺乏文化自信。因此,贵州要把国务院2号文件的政策贯彻到实处,抓住明年贵州建省600年的机遇,举办一系列重大活动,加大对贵州文化的宣传,实施强力营销,让世界聚焦贵州,让世界关注贵州,让世界向“黔”看,迅速提升贵州影响力,彰显贵州引领未来的价值。建议明年举办两个大活动:一是举办“贵州:引领未来——后现代贵州新价值”论坛;二是“贵州名人论坛”。对外塑形象、对内聚精神,推广贵州文化的精神高地。
破除文化劣根性,做到文化自觉。贵州的落后,根本原因在于思维的落后,要深刻反思文化的弱点,克服文化的不足。贵州文化要破除洞穴文化的屏蔽效应,从洞穴成为洞天,形成海纳百川的宽广气魄,注重优化投资环境,整合多方资源为我所用。贵州文化要破除夜郎文化的颓废效应,从苦熬走向苦干。贵州文化要破除地域的固步自封效应,从和谐走向合力,协同共进,共建共享。贵州文化要破除酒文化的迷醉效应,从人情迈向法制,从效劳迈向效率,打造秩序社会、法制社会。
五化推进贵州文化和精神高地建设。一是要大众化发展;二是要特色化发展;三是要产业化发展;四是要国际化发展,文化市场运作模式符合国际惯例,文化开发与经营有外国公司进入,文化产品设计适应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文化企业的服务、运营、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从而提升国际感召力,形成国际视野。五是要品牌化推进。
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文化灵魂。目前,贵州文化创新不足,产业化不够,现代商业文化与地域特色文化还有待进一步结合。贵州烟草、贵州茅台,贵州名茶等贵州传统特色产业的发展应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依托文化打造产业品牌,依托产业打造文化载体,形成经济优势,发挥支撑力和引领性。
挖掘文化特性 打造文化精品。贵州文化的精髓是文化、多民族文化的多彩和谐等,对这些文化要采取申遗等手段,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和适应国际文化交流需要的精品文化线路。此外,王阳明 “寻找灵魂、心灵回归”之路;徐霞客的“亲近自然、对话圣灵”之路;以及激情红色体验的之路等,共同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文化产品体系。
利用新媒体,思考信息化和新媒体时代对贵州价值的传播和演绎。充分利用移动通讯、3G等新技术与微博、博客、QQ群等新媒体,探索与移动运营商和SP(服务提供商)等跨界合作,利用手机上网、短信促销等方式,增强贵州文化传奇的渗透力,打造“文化黔军”,通过媒体崛起实现文化崛起。
培育文化名人,塑造贵州文化的灵魂人物。文化名人是文化实践中凝聚文化力量、彰显地域文化特性、演绎民俗文化风情的有效载体,借助名人品牌效应,将有助于文化资源的广泛传播,赋予地方更高的文化品位,增强地方文化的综合竞争力。贵州的历史上,有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但至今,却鲜有名人资源的开发和运作,在文化传播上落于人后。要集中培养贵州文化名人,采用现代市场运作理念,充分发挥文化名人的品牌效应。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与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相对的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自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首先提出“软实力”的理论之后,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立即接受,积极调整、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党的十七大作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反映党对当今时展趋势的科学把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目前,国内许多省区包括周边的云南、四川等省纷纷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或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国内省际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已拉开序幕,文化作为新一轮区域发展竞争的焦点已闪亮登场。
就贵州而言,“欠发达、欠开发”仍是基本省情,要凝聚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实现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必须首先依靠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其次,发展的硬环境不“硬”、软环境不“软”仍是当前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难题之一,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环境立省”战略,并将这一战略置于贵州新阶段五大发展战略之首,就是要在改善全省发展环境上有新的突破。受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我省硬环境建设还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相对而言,发挥文化的力量,软环境的建设则有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突破,以软补硬、促进发展。再次,我省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能源、原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但我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资源环境压力大。因此我们应当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文化产业正是最佳选择。基于上述认识,我省要在新一轮区域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提升文化软实力势在必行。
大力塑造新时期“贵州精神”是基础
大力塑造“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是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贵州的具体体现。以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当前,我省正处于推进富民兴黔事业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发挥文化的力量、提升贵州文化软实力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指导,大力塑造新时期贵州精神。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过去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贵州人创造了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生产体制先驱和样板的关岭“顶云经验”, 首创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湄潭经验”,特别是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同志的亲自倡导下,开创了毕节、安顺两个改革试验区对欠发达、欠开发地区科学发展的重要探索,充分体现了贵州人敢为人先的智慧和勇气。新时期贵州精神正是对同志当年提倡的“勇于探索,奋力进取,知难而进,坚忍不拔”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我省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精神的精辟提炼和高度概括。在去年抗击雪凝灾害和抗震救灾的斗争中,全省人民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众志成城、英勇奋战,患难相恤、共渡难关的精神风貌,进一步丰富了新时期贵州精神的内涵。要善于总结汲取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去,使新时期贵州精神成为推动贵州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大力弘扬贵州特色文化是关键
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壮大的内在驱动力,离开文化的力量一个地区是不可能真正强大的。建设贵州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外塑贵州形象、内聚贵州人心必须大力弘扬贵州特色文化。
深入挖掘贵州文化内涵。贵州绚丽多姿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敬重,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加上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融合的移民省份,更增添了贵州文化“包容”的色彩。同时,贵州红色文化积淀丰厚,特别是体现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精神”,使贵州红色文化体现出了“创新”的特点。由此,贵州文化是一种生态的文化、和谐的文化、创新的文化。要深入挖掘贵州文化的内涵,抓传承、重创新,以文化增强自信心、形成凝聚力、赢得尊重、促进发展。
加强贵州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继承和保护好贵州优秀的文化资源是谱写贵州文化新篇章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积极加强对我省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科学利用,进一步加强挖掘和整理贵州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典籍、少数民族文字典籍等工作,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代代相传、荫泽后人。进一步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使之成为贵州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加快推动贵州文化“走出去”步伐。开发和利用贵州文化资源重在创新,重在“走出去”。要不断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内容和形式,不断推出具有贵州特色、中国气派、世界眼光的文化产品。发挥利用好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源的宣传作用,让外界了解贵州、喜欢贵州、支持贵州,使贵州特色文化为外界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
大力发展贵州特色文化产业是途径
自省委、省政府作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的战略部署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需要进一步发挥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促进贵州特色文化产业大发展。
推动文化与经济互动,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实践表明,文化已成为一种支撑发展的资源、赢得竞争的资本,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强调“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发展”,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一语中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抓好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各级文化单位发展文化产业的活力,加快形成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抓好重大项目带动,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群建设;实施精品战略,不断延伸“多彩贵州”的文化价值和品牌效应,做大做强贵州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互动,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民族民间文化的存在、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即文化生态。如果文化生态遭到破坏,文化也就会随之凋零和失落。原生态文化保存较为完好是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坚决避免破坏文化生态等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行为,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取之不尽的源泉。
[关键词]北川 羌文化 旅游产业 融合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134-02
北川是全国唯一的一个羌族自治县,拥有独一无二的羌族文化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羌文化在北川地区有着完善的、高度集中的体现。羌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12地震后更加受到各方重视,保护与传播羌文化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文化行为往往和经济发展的程度密不可分,羌文化的保存和发展也和北川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旅游产业是将这两点紧密融合到一起的重要产业,加强北川羌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北川羌文化发展传播及北川经济复苏的关键。
一、北川羌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一)羌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效果性
羌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易于打造文化旅游的品牌,旅游资源中的大禹故里主打的是禹羌文化与自然风景的结合,产品中既有浓郁的文化底蕴也有令人神往的风景;美丽如画的猿王洞有着羌族特有的情人桥、羌族碉楼等文化景点等。
文化与旅游资源的结合能够使效果达到更佳,对于北川,其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强羌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更易打造旅游品牌,创造更大的经济收入,吸引更多的投资,加速北川的经济发展。
(二)羌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旅游产业是北川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北川作为全国唯一的一个羌族自治县,拥有独一无二的羌族文化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其旅游线路中猿王洞——大禹故里——小寨子沟都是典型的文化旅游,其包含独特的羌文化拥有美丽的景色,文化与景点的融合是北川旅游的主打品牌。而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使得旅游景点的效果产生最大化,吸引更多的游客,产生品牌效应。北川羌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二、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SWOT分析
(一)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优势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县境内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北川县以全球同纬度地区生态环境保存最完整的小寨子沟、千佛山、片口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旅游开发区,兼有九寨之秀、青城之幽。
2.禹羌文化旅游资源
治水有功的大禹,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其出生地一直都是历史及考古学家争论的焦点。“禹生西羌”已经得到考古界权威的确认,国家相关机构授予北川“大禹文化之乡”的称号。北川县内相关的禹迹众多,包含大禹故里、北川及禹穴沟大禹文化遗迹,建有大禹纪念馆、禹王庙,每年六月初六大禹生日,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祭拜大禹的活动。
3.地震旅游资源
北川老县城完整的地震废墟遗址和唐家山堰塞湖一起构成全世界最大的现代地震遗址,大量救援遗物和遗存,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其观光和科普、教育价值在全世界具有垄断性,为研究地质构造、预防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可供游人观光,纪念亡灵。
4.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羌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北川县作为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羌文化在这里保存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羌文物在这里保存最多。打造了一个北川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修复严重受损的羌族文物,抢救灾区文物、文化典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民间文化数据库,编写羌族文化普及读本。实验区的主要地域为关内北川漩坪以上乡镇。
(二)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劣势
1.北川文化资源缺乏系统化和内生能力
北川文化资源丰富,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是,众多的特色文化资源都是一个个小的单点,没有形成方向、空间、意象等相近的网络和集群,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链,因此,难以产生内生力量,难以实现空间的生产力。
2.北川文化产业没有龙头和市场
北川文化资源得到了专家、学者、政府、社会的认可,但是,没有最具影响力创意文化作为龙头文化来支撑、来带动,所有的文化都是静态的,活态化程度低,因此,自然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没有市场,自然不能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更不能将文化产业化、商品化、货币化。
(三)北川羌文化旅游现状的机遇
“5·12”地震对北川人民是一场浩劫,但却让北川一下子成为全球人人皆知、人人关注的地方。
同时地震后出现的具有全球垄断性的地震城市废墟遗址资源及堰塞湖等其他的旅游资源,也为北川打造新的地震观光市场创造了非常好的机遇。
三、北川羌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一)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1.发展产业链
结合自身现有的民族文化,大力开发与羌族民俗文化相关的周边产业链,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民族文化周边产业共同繁荣的产业链,打造整体品牌,创造规模效益。既无形中宣扬了羌族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为北川旅游业增添了有灵魂作用的核心文化,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
2.将文化创意变成文化产品,实现文化北川
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以北川文化和民俗特色风情为内涵,涵盖文化会展、文化培训、演艺娱乐、艺术创意、动漫游戏、文化休闲旅游等领域。扩大和提升文化大援建,增加两家有创意实力的文化企业投资北川文化市场,并向一线城市乃至国际市场扩展辐射,建设文化北川。
(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1.发挥药王谷景区、九皇山景区位于九环精品旅游线上的地理区位优势及优美的自然生态、优越的气候条件,构建九环线北川段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旅游线。
2.将新老县城及唐家山堰塞湖一线打造成为以地震大爱文化为主题的纪念、缅怀旅游线。
3.充分利用禹里——小寨子沟沿线的自然风光及禹羌文化特色,打造禹羌文化体验区和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构建古羌文化旅游走廊。
(三)加快旅游产业要素建设
1.大幅度提升旅游交通水平。打造新老县城的主题景观大道。按照分段、分主题展示北川形象的要求,完成新老县城道路沿线绿化、亮化、美化和旅游标识标牌建设;打通青叠路,完成新县城及全县各主要道路沿线、重要节点旅游导视系统和景观小品的设计安装。
2.设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依托北川原生态的物产资源,吸纳禹羌文化、红色文化、大爱文化等元素,结合特殊的地震题材,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尤其是重点开发地震纪念品、羌绣文化纪念品、影像印刷品;利用我县丰富的土特产品,民间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结合现代创意思维,开发西羌水磨漆、山核桃工艺品、古羌茶叶等独具北川特色的旅游商品,使购物旅游开发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启动“旅游提升计划”
一是研究制定北川旅游产业整体包装策划方案,打造精品旅游品牌;二是推出宣传准确,有吸引力、影响力、涵盖面广、朗朗上口的旅游宣传语(如:大禹故里,中国羌城);三是拍摄制作一部高品位、有震撼力、短而精的旅游宣传广告片;四是在川内交通干线醒目位置设置大型户外旅游宣传广告牌,包括成渝路、成绵路、辽宁大道、“九黄”环线、山东大道等;五是充分利用网络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加强网络宣传;六是坚持举办一年一度的大禹祭祀活动、禹羌文化旅游节、转山会、龙灯会、羌年等大型旅游节庆活动。
四、总结
结合当前川西北地区的具体实际,通过对北川羌文化的现在特征及发展优势进行分析,指出羌文化的重要性,了解羌文化传播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性,发展羌文化旅游产业带来的前景非常广阔。在国家与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努力打造羌文化旅游产业,拉动北川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跨越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冉等.羌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2]吴逸云等.羌族调查材料[M].成都: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