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8 08:43:36
导语:在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实验教学;优化;培养;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由于近几年重点高中学校的不断扩招及高中教育的普及,我校地处农村,高中入学学生的化学科素质有所下降,学生的创新能力较低。大多数老师感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实验教学活动开展不太顺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自主学习活动的进行有难度;学生在高考中实验探究题得分有所下降。因此,如何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农村高中学生创新能力已是每位农村高中化学教师的必须考虑的问题。本人经过认真思考和教学实践总结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
1优化化学实验环境,提供创新土壤
1.1观看化学实验短片和图片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我们学校定期开展化学科普活动,每月每班都要安排一节课的活动时间。通过向学生播放经典的化学实验短片,介绍化学史上的著名实验和事件,观看相关图片等。如:在学习纯碱时,播放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发明过程短片。介绍当时的制碱工艺是1862年由比利时化学家苏尔维发明的,为英国公司所垄断。经过5年艰苦的摸索创新实验,侯德榜带领科研人员终于揭开了苏尔维制碱法的秘密。此发明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通过观看广州广交会的相关图片等,展示企业的一些创新产品及交易成绩,并且相应分析设计者完成这一创新产品实验的思路和特点,学生从这些实验和图片中深深地体会只有创新才能取得胜利,只有创新才能取得经济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2开放化学实验室,开阔化学实验视野。
由于重点学校不断扩招,导致像我们这一类农村学校高一新生的入学成绩比较低,学生在化学学科的整体素质下降,大多数学生对实验仪器不太了解,比较少进入实验室,对化学学习兴趣不高,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开放化学实验室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实验室。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设计、动手、观察和思考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这也能弥补课堂教学中实验数量不足、学生动手太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学校实验设备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因此,我校化学教研组决定每周星期一安排第八节向全校学生开放化学实验室,安排不同班级学生进入实验室参观,并安排不同主题实验活动,实验室老师现场讲解,增强学生对实验仪器、化学药品和实验装置的熟练程度,开阔学生化学实验视野,提高化学学习兴趣,为培养化学创新能力提供创新土壤。
2优化化学实验情景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质疑能力
当学生的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情景中呈现的知识,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设计,本人在平时教学别重视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情景创设,并把情景创设看作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在进行“白纸显字”实验,在一张吸水性能较好的白纸上,用淀粉溶液在纸上写“碘”;待字迹稍干后,用棉花沾少量碘洒涂在纸上,纸上原来看不到的“碘”字就会显现出来。利用这一实验,可以为学生学习单质碘的检验方法创设真实情景。又如:在进行高一第三章钠性质教学时,要求学生写出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方程式。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铜的前面,学生大都认为钠能把铜置换出来。于是,我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并无红色的铜生成,而是生成了蓝色沉淀,并放出大量气体。“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回答发生了矛盾,学生感到无比惊讶,他们迫切地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3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本人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探究合作小组,每个小组有六人,提出实验课题,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要求学生从反应原理入手,提供相应的实验仪器和试剂供选择,指导学生组装实验装置,引导分析实验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共同讨论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自行设计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验技能、知识应用、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发展,逐步提高创新设计能力。
3.1选择化学基本仪器,设计化学实验装置:
我们可在实验室中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定数量的实验仪器,由学生从中挑选合适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再交给老师检查,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验证性实验。例如,在进行高一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时,要求学生根据已具备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学知识,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一套电池装置。学生动手实验,边做边改进,再经过小组内相互讨论,形成最终方案上交,由老师进行点评。这节课,同学们气氛活跃,设计出几套电池实验装置,并对比评价哪种电池产生电流效率最好。通过这样的训练,打破了仪器的常规使用,可使学生得到不少新奇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2根据同一实验原理,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
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根据同一实验原理,由学生选择药品和仪器,自己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例如在进行高一必修1第四章实验4-9“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教学时,本人进行演示实验后指导学生分析过程,同学们通过讨论后总结出该实验有以下不足:导气管伸入盛有装有紫色石蕊试液或品红溶液的试管中,具有安全隐患。由于反应停止,二氧化硫极易溶于水,使试管内液体发生倒吸进入温度很高的试管中,试管内还有大量未反应的浓硫酸,容易炸裂发生危险。根据以上不足,要求同学们小组讨论后设计出一套实验装置解决实验不足的地方。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小组讨论,提出多套的实验方案。本人再鼓励他们对各种方案进行优化,对合理的方案安排学生动手验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发散性、灵活性得到训练,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3引导学生对实验题进行重新设计,提高化学实验题的得分。
在高考中,化学实验探究题是学生最难把握,最容易失分的题型。如何有效地引导、培养、强化、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解题能力,已成为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的难点。实验题属于能力考查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其命题思路是依据化学实验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将化学实验的考查与化学其他板块的知识甚至是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等有机地结合,实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考查。在教学中,本人通过精心研究,挑选出近年来一些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典型高考实验习题,结合相关题型对学生进行拓展引导。如改变题中某些条件,又将得出什么结果?实验装置可不可以改变?考查问题还有没有不同设计和方向?引导学生分组对实验题进行重新设计,小组间进行相互训练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这些高考实验试题的主要类型、功能和特点,掌握典型高考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强化训练,增强他们的题型创新意识。让学生明白高考实验考什么?怎样考?经过在高三年级举行几次专题实验探究设计训练和比赛,使高三学生对高考实验探究题的考查范围、考查特点,答题思路等方面的理解得到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学生在实验探究题的得分也有明显提高。
4改进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对教材中的一些探究实验或演示实验做了一些小小的改进,通过与原实验的对比,既增强了趣味性,又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在实验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本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中一些实验的不足,对实验仪器选择及使用进行改进,使得实验操作更方便,现象更明显。如在进行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一氧化氮时,由于该实验生成的一氧化氮不易观察又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选择提供的实验仪器进行改进。最后同学们经过讨论后形成一个方案,大家动手进行验证实验:先取下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内放入一团铜丝,塞上活塞后,吸入适量的稀硝酸,将注射器细管端用橡皮塞密封,反应即开始。生成的气体被富集在管内,可以观察到无色后,取下橡皮塞,拉动活塞吸入空气,无色气体即变成红棕色气体。振荡注射器,红棕色气体又变成无色气体。
5增加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程强调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为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本人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学生探究实验次数和广度。
5.1把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实验。
在课本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增加探究成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的积极性,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等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如在进行高一必修一第四章氯水的漂白作用实验教学时,我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学生知道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了解了次氯酸有漂白作用,分组实验对比了干燥氯气与湿润氯气对有色布条的漂白实验后,有学生提出了质疑,有没可能氯化氢也有漂白作用呢?针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引导同学们小组讨论设计出一套实验探究方案,验证氯化氢没有漂白作用。经过实验探究既弥补了书上实验的不足,满足了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5.2把实验题改为实验探究活动。
应用性、开放性和探究性已是高考化学实验题的主要命题特点,其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然而很多农村中学高三学生经过系列常规题型训练后,在应对创新高考实验探究题上还不是很有把握。因此,我在平时高考实验复习中,将高考实验题改为课堂实验探究题。例如,2013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科中第33题第(2)问,要求考生设计出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我对题目进行改装设计,变成学生课堂探究课题,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总结出答案,并与高考标准答案进行对比。这种活动的开展有助于高三学生更好地理解高考化学实验热点知识,提高实验探究创新能力。
5.3增加课外探究实验,学以致用。
化学课外探究实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强学生对生活中身边物质的认识,建立起把学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概念,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人通过指导所教班级学生组成课外化学实验探究小组,定期开展针对本地区特色的化学实验活动。例如,探究潮安区雨水酸度的变化,研究潮安区陶瓷垃圾的分类处理及对策,参加潮州市电视台对韩江水质的调查研究活动等。
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化学实验进行优化,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我常常把学生实验过程进行录像,然后在课堂分析时,共同评价哪个小组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步骤错误?哪些操作不规范?哪些现象有不同?与正规的实验操作进行对比。也可对重要操作进行重复播放,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提高实验教学的时效性。我们学校还利用网络技术建设“网络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可以虚拟提供给学生鉴别物质所需的试剂,设计实验必需的实验仪器,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加以判断。在计算机中进行实验仪器的组装,模拟化学反应的进行。计算机会自动对各种方法产生的现象进行模拟,并进行判断和提示,这不仅有效提高学习的趣味性,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技术的运用,还能避免一些由于操作不当所产生的实验危险。
综上所述,通过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有着其它常规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独特的作用。近年来,我校的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更喜欢动手了,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夏正盛.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晓,丁成云.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化学实验.《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4:29-30
[4]马健生,蔡雪.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探究[J],学科教育,2003 ,(5):17-22
关键词:师生关系;探究导课;实验教学;第二课堂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学当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围绕这个主体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而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主要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波的心理成份,没有丝毫的强制性,是学生搞好学习最重要的动力源。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是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
有句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把对教师的情绪体验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学生对一位教师有好感进而就会对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所以再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努力教好功课,全面关心学生,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同时还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平易近人,发扬民主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促进的师生关系。
二、重视课堂诱导探究导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课堂诱导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力及创新精神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实验、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深思结合,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第六章铁时,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可以首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如在通常情况下,铁制品放在空气中就会生锈,可涂了油漆则不会生锈,而干燥的铁制品则不会生锈等。然后经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以下几种设:
(1)铁制品生锈是因为在与空气接触时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
(2)铁制品生锈是因为水分子的存在,铁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3)铁制品生锈是水和空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推论,然后再根据不同推论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最后由实验得出结论:即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样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效果甚佳。
三、搞好课堂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培养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许多化学前辈和卓越的化学教师都一致认为,只有化学实验才能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
首先,教师要按要求认真做好演示实验。
在教学中,要重视演示实验并选择时机设置实验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学习课题1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空瓶生烟”等奇景,让学生不自觉中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坚定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当然仅靠一节绪言课是不够的,在整个化学教学中都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然容易半途而废。所以课本中出现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完成。这不仅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途径,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其次,学生实验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特别是被教师生动的演示进一步激发之后,不仅对观察现象感到有趣还渴望试一试。因此大多数学生有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节时,在气体实验室制取的思路和方法指导下,自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制取等内容后,提出能否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用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在家庭中可用什么原料来制取二氧化碳?让学生在学校分组或在家自行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答案。然后诱导学生用吸滤瓶、小试管、浓碳酸钠溶液、浓盐酸溶液等仪器及试剂设计一实验熄灭洒精灯火焰。由此得出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设疑、步步深入、步步点拨,使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成功的喜乐,使学生情绪倍增,效果良好。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第二课堂,是发展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力手段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适当放松,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如“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课外小实验”、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观附近工厂及其化验室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增长他们的兴趣和才干,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化学兴趣,是我们化学老师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热爱是最好的教师。”这些话都点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和重视兴趣在学生学化学中的动力作用,千方百计地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使学生能自觉、持久、主动地学习化学。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王磊.普通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一、创设学生产生兴趣的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对化学课堂产生了兴趣,学生的大脑就活跃起来,就能自发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索、实践,同时产生愉快的心情和体验。
例如,高一学生在学习化学1(必修、苏教版)浓硫酸的性质时,在学生学习完了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浓硫酸在加热时和铜反应),思维已疲倦。为了再次激活学生思维,我决定不按部就班地去进行总结和练习讲解,而是临时再添加一个实验。我向盛白糖的烧杯中加浓硫酸,搅拌后,白糖逐渐变黄,随即又变黑并迅速膨胀,像“火山爆发”一样以玻璃棒为中心长成“黑面包”。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有的学生欢呼起来,有的较近的学生还动手摸了摸烧杯的外壁,有的用手扇了扇闻了一下气味,甚至还有个别学生想尝尝“黑面包”,刚才的疲倦早已经跑得无影无踪。紧接着,我让学生自己叙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的反应过程和原理,学生的阐述是超乎想象的好,让我既惊讶又惊喜。可见“黑面包”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思维活跃,课堂达到了。所以,经常创设学生产生兴趣的课堂环境,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学生内心产生需要的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当学生处在有意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动机被激活、丰富、提升时,身心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暂时不平衡的思维状态,这时学生内心便产生了探究性的需要,自身体验的需要,自己承担任务的需要,独立解决问题的需要……
例如,学生在高一化学2(必修、苏教版)课本中学过了“铜锌原电池”,当在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苏教版)课本中再学“铜锌原电池”时,我引导学生观察该原电池装置图与以前学的原电池有何不同。仔细观察后,学生提出了疑问:①为什么要用盐桥?②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取决于组成原电池的反应物的氧化还原能力吗,证据何在?为了解开这些谜团,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动手探究起来。实验1:单液原电池锌—铜—硫酸,发现负极也放出氢气。实验2:盐桥双液原电池,发现负极没有氢气产生。经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将两种电解质溶液通过盐桥相连,使电解质溶液不直接接触,降低了液面接界电势,故电池效率较高。可见,创设学生内心产生需要的环境能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三、创设学生被激励与欣赏的环境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的一种教学艺术。”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鼓励学生,发现、欣赏学生的优点。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当学生身心处于被肯定与欣赏的环境,被教师积极期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这时能够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并激发自己的潜能。当学生一次次被肯定,成功的体验不断地被强化,在成功感觉中得到心理满足后就逐渐树立起追求成功的信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四、创设学生进入实验的环境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指出: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可见,实验能创设一个优秀的、排除干扰的学习环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自觉主动地学习。
例如,在学习“离子反应”时,为了使学生理解抽象的离子反应实质,我设计了用硫酸溶液做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持续向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这一实验过程中灯泡的“亮、灭、亮”现象,让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了离子反应的实质。
五、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宽松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切教育因素如果不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内化,就不可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我深信,“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故教师要想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环境,就必须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缩短师生间彼此的心理距离。所以,我总是在上课前的课间提前到达教室,和学生坦诚谈心,增进我和学生们的感情,了解他们心理和学习上的疑难,在课堂上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们的讨论、交流、探索中。因而,我所上的每一节课,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意见相左时,学生甚至会在课堂上和我争论一番。这样,学生越主动参与,学习效率就越高。
【关键词】重复落实探究实验向光生长玉米胚芽鞘
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植物激素的化学调节。在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中,科学家对于植物向光性的研究,历时54年,由几代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完成,最终发现生长素。这些实验集中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也体现了科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实验探究方面的良好材料。本文将通过培养玉米种子,获得玉米胚芽鞘,并探究玉米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原理,让学生追寻先辈的脚步,感受科学发现的艰辛,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实验观。
在实验前,我们对生长素发现中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及其实验,做了简单的罗列。
1880年,达尔文父子(英国)实验;
1913年,波森和詹森(丹麦)实验;
1926年,温特实验(荷兰)
1934年,郭葛(荷兰)最终发现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吲哚乙酸。
前后历时54年,终于发现生长素。而为了让学生感受发现历程,并从中学到科学的实验观,我们准备了玉米种子作为材料,让学生从培养玉米种子至长出胚芽鞘,然后利用玉米胚芽鞘作为实验材料,探究其向光生长的原理。
一、培养玉米种子:
将沙子铺满托盘,然后将玉米种子置于沙子上,加以适量清水,放于恒温箱中,培养一周时间, 解剖胚芽鞘。
学生查询有关胚芽鞘知识:胚芽鞘是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鞘状结构。在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穿出地面,保护着胚芽出土时不受到损伤,随后为胚芽所突破。与实验中的情况一致。
二、探究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原理:
由于问题比较复杂,建议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拆。首先,可将这一实际情况拆分成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再将内因拆分成两个方面,先探究生长的原理,再探究向光生长的原理。由此,此探究性问题可以拆分成三步解决。
(一)、探究玉米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外因。
提出问题: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单侧光是引起玉米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的外界刺激因素?
作出假设:
引起玉米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的外界因素是单侧光。
实验材料:
玉米胚芽鞘、烧杯、泥土、纸盒、台灯等。
实验过程及结果:(见右图)
得出结论: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的外因是单侧光。
(二)、探究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原理:
此时,在继续分析内因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发散思维,提出各种可能性,并利用这些问题,设计实验,一步步探究出生长的原理。经学生讨论,主要是如下三个问题,我们分别提供相应材料,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1:玉米胚芽鞘的生长是否与尖端有关?
作出假设:胚芽鞘的生长与尖端有关。
材料器具:带胚芽鞘的玉米幼苗,光源,刀片等。
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右图)
实验结论1:胚芽鞘的生长与尖端有关。
提出问题2:胚芽鞘生长的部位在尖端还是尖端下部?
作出假设:胚芽鞘生长的部位在尖端。
材料器具:带胚芽鞘的玉米幼苗,印记针,测距尺等。
实验过程及结果:
1、取材。
2、用印记针在距离顶端2,15,25毫米处分别标记为a,b,c三点。
3、自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记录各点到顶端的距离。
4、最终测量之后,发现a点到顶端距离未变,而b点到顶端距离变大。
实验结论2:胚芽鞘生长的部位在尖端。
提出问题3:是否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尖端下部生长?
作出假设:胚芽鞘尖端会产生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尖端下部生长。
材料器具:带胚芽鞘的玉米幼苗,光源,琼脂块,刀片等。
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右图)
实验结论3: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运送到尖端下部,促进尖端下部生长。
由此实验结论1,2,3.在加上资料查阅,1934年,郭葛确定此物质的化学本质为生长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胚芽鞘尖端生长的原理:
尖端产生生长素,运送到尖端下部起作用,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三)、探究玉米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原理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玉米胚芽鞘在受到单侧光的照射时,会出现向光生长的现象呢?科学家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解剖了发生向光生长的胚芽鞘,结果发现其尖端下部,背光一侧,细胞生长速度快,向光一侧细胞生长速度慢。引导学生推论,是不是因为,背光侧的生长素多,才生长快?
提出问题4:可能是因为背光侧生长素多,生长快?
作出假设:因为背光侧生长素多,所以生长快。
设计实验证明:(温特实验重现,见教材图)
得出结论1:玉米胚芽鞘向光生长确是因为背光侧生长素多,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慢。
那么,之前我们已经得出,单侧光是其向光生长的外因,那必然是单侧光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如此,我们可以推测出,玉米胚芽鞘必然有一部分结构能够感受到单侧光刺激,那么这部分结构是尖端?还是尖端下部?
提出问题5:能够感受到单侧光刺激的是尖端,还是尖端下部?
做出假设:能够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尖端下部。
材料器具:带胚芽鞘的玉米幼苗,纸盒,光源,锡箔,透明帽
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右图)
得出结论5:能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尖端。
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提出问题6: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
作出假设:是因为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
实验过程及结果:
得出结论6:光不会影响生长素分解及其向下运输,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总结:由结论4、5、6,我们可以得出玉米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原理: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运用多媒体技术,把一些较难理解、不易掌握的内容展现出来,如:在“电气与控制”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将电气控制线路的整个动作过程分步展现在学生面前,将难点拆分,同时将静态化为动态,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从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开设各种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的理论基础较差,如果让他们一直面对枯燥的理论讲解的话,他们往往是毫无兴趣的。但是,这些学生往往对于一些小产品的制作却是很感兴趣的,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电工电子兴趣小组,可以将理论知识的教授渗透到各种兴趣性操作实践中进行。
2.由浅入深,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电工电子实训项目较多,各个项目之间又不是完全独立的。在实训中应注意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采用“分层模块教学”法,设定实验过程,分步骤、分阶段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实现各个击破。实训中可进行单项训练,在单项训练熟练掌握后再进行综合训练,由浅入深,这样有助于学生的不断反思和总结,技能不断得到强化。如:“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正反转控制”实训中,将要用到两个接触器,可以首先让学生接一个,使电动机正转,当这种接法熟悉后,再接第二个,实现电动机的反转,最后进行整体装配,这样做学生记忆就更加深刻,教学效果就更为明显。
3.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电工电子教学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和计算机仿真软件等手段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定与教学相关联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使其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有效地挖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能力。
4.运用各种仿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效果,突破条件限制
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引入各种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电工电子课程中采用EDA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整个过程方便、简便、快捷、灵活,且形象、直观、交互性好,它不仅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加强了分析、综合能力,实现了实验教学的创新。学习电工电子,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原理和相关的计算关系,还要求学生具备电路的分析、设计能力。现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新电路、新元件不断出现,而实验室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各种电路的设计和实验要求,通过采用软件仿真的方法,克服实验室的条件限制,避免使用中仪器损坏等不利因素,满足各种电路的设计要求。采用计算机虚拟技术进行电路的分析设计,可以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熟练使用仪器的能力,电路的综合分析能力都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使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调整教学内容
电工电子的课程内容多而广,但是,教学课时学校十分有限,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所有知识都面面俱到是十分困难的。针对职业学生的特点,我们将教学内容进行精选,主要体现在:
1.职业学校学生电工电子的教学内容以实用为主、够用为主
职中学生的理论基础相对较差,理论知识的教授以能满足岗位和其他专业课需要为尺度。精简理论的推导,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较轻松、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2.教学内容要以实验实训为重点
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材。教学内容以够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技能训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中应增加实例的讲解,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例如:在讲“解异地控制电路”时,可以结合“两地控制同一灯”这一实例,并配以实际操作,这样既能将课堂知识直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紧随时展,引入新知识
一、组建学习小组,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小组合作是小班化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小班教学的一个优势就是人数较少,便于我们将学生进行分组。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我们就可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将他们进行分组,让他们以小组的方式对生物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从而达到优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意识的良好目的。比如,在教学必修一中“细胞呼吸”第二课时“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时,首先,我带领学生一起对细胞呼吸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了解,然后将班里学生进行分组,在他们掌握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原理之后,给他们提供了实验材料用具,让他们以小组形式对这一实验进行探究。对于实验装置,让他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为什么?用气泵鼓气间断而持续地通入三个锥形瓶约50min,目的是什么?在实验结束后,各个小组共同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商讨和交流,如此,我们便能使学生对这一探究实验有深入理解和认识。
二、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差异,实施分层式教学
传统的大班制教学,由于人数较多,教师无法对每位学生自身存在的各种学习状况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就常常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小班化教学,人数较少,教师可以关注到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能够把握班里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差异,实施分层式教学。比如,在学习有关“减数分裂”的内容时,我就按照不同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将他们进行了分组,即按照各方面能力的高低,分为A(优等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三个层次,然后为这三个层次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A层次学生要讲解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不同的变化异同点以及如何识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B层次学生要能概括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在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细胞结构变化特点和图像;C层次学生简单讲述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和DNA的变化规律。这样便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相应的生物知识,进而促使他们在原有层次上逐步提高。
三、进行多元化教学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技能为核心;医学高职高专;化学实验课;新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131-02
高职高专医学类化学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是药学、检验专业必修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对药学、检验专业操作技能的形成影响极大。
近年来,高职高专医学类课程改革以后,相关专业的化学类课程的总时数明显下降,化学实验课时也相应下降;此外,高考制度改革后,化学已不是必考模块,学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实验动手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上述两个因素使医学高职高专的化学课程的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化学实验教学如何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化学实验教学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1)实验课程体系不合理。药学、检验专业的基础化学(包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课程先后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实验教学主要是依据理论教学进度开设,即紧接在相关理论内容的后面开设,这种沿袭本科的教学模式,特点是“重理论,轻实践”。三门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都是孤立的,自成体系,学科之间缺少联系,内容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如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都安排了溶液的配制、酸度计的使用等。以验证性、基础性实验为主,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实验体系,综合性实验少,设计性实验几乎没有,化学实验教学不能很好地反映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联系。(2)考核办法单一。教师仅凭每次实验报告成绩的平均值作为学生的实验成绩,没有过程性评价体系。(3)实验室以课程划分。“单一课程、单一实验室、单人管理”的模式,功能单一,设备重复投资,资源利用效率和投资效益不高。
因此,要打破学科界限,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以职业素质与技能为核心,整合、构建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将药学专业三部分化学实验整合重组成一门独立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其课程体系完整,内容紧凑、连贯、合理。整合的意义如下:(1)符合学科综合化的发展趋势。(2)避免简单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3)强化实验教学的地位与作用。(4)由于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考核制度,可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5)有助于加强与专业课程相关实验教学的联系,有助于职业素质的养成。
如何构建以技能为核心的医学高职高专化学实验课教学新体系?笔者认为需开展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设计新的化学实践教学大纲,优化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 根据药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与化学的新发展,结合各专业具体情况,应以模块设计为切入点,整合原来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包括仪器分析)实验的相关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分为一般的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和设计实验模块三部分(见图1)。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化学综合实验技能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联系,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实验讲义,提供较为完整的、系统性的、可操作的实验教学方案。改变过去各学科实验教学孤立的教学模式,对化学课程的实践进行改革,使之形成系统,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健全实验考核制度,建立形成性、过程性评价体系,保障实验教学质量 改变以往重视结果,忽视过程,方式单一,不能科学全面反映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方式,构建新的实验成绩评价体系,化学实验成绩应单独作为一门考试课。新的化学实验课程由传统的三门实验课结合而成,各模块的实验操作要求上有所差别。所以,在教学完成一个模块时,应安排一个考查实验,检查学生的实验掌握情况,并进行阶段性小结。将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把各时段、各种形式(学生预习、课堂提问、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实验考核等)的考核结果加权汇总作为最终的评分,以实现形成性、过程性考核。课程结束时,进行考试总结。
采用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加强实验室统一管理 在实验教学中,可穿插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以打破过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再加教师演示等比较单调的传统的实验讲解教学模式,使传统与现代的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大大增强实验教学效果。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增大授课容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制作的动画演示不仅可生动形象地演示标准规范的实验操作,反复强调不同操作技能考核点的细微之处,而且,对那些危险性大、污染性高的实验也可用动画演示其过程,以突破实验条件的局限。这时,教师还可以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宣传注重绿色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按三大模块重新组建新模块实验室:将现有的几个实验室整合为一个化学实验中心,按三模块进行重组,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调配使用,避免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对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实验人员的培训、管理等工作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加强学科交叉,搞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既要注重纵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又要注重横向知识的相互渗透,使基础知识与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通过与各专业课协调,使开设的实验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需要。一些与专业课有关的基础化学实验也可以纳入到专业课实验中,如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熔点测定实验可放到专业课合成实验中去做,使学生在合成出化合物的同时,学习通过测定熔点来确定未知物的物理常数。这样可使专业课与基础课更好地衔接,既节省了实验课时,又节约了教学资源。
在构建新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过程中,应注意遵循的原则 (1)三门化学实验课程的整合并不是将原有内容进行拼合与叠加,而是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和融合,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学科之间互助互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2)内容选择以必需、应用、适用为原则,突出与专业联系密切的知识。例如,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就需要加强分析试验内容及产品质量检测与分析的内容,侧重定量分析与现代分析仪器使用等方面的技能,与专业课密切结合起来。(3)结合学生获取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强化实践技能训练。例如,药学专业要以药学检验工为导向,可以针对性地设立与化学技能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技能操作考核点(即强化分析天平、容量分析仪器的使用等),通过日常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基本职业技能训练,到专业课后期再经过短期集中强化,最终使学生获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4)注意结构合理、衔接自然、整体协调,形成优势集中的体系。(5)整合是一个过程,它会随着社会需求与学校教学改革不断地更新、充实其内容。
新的化学实验课教学体系的试行可以消除三大化学课程学科自成体系的影响,可以确立化学实验课的应有地位和作用,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细化考核标准,优化教学体系,重组、规范实验室,衔接基础课与专业课,可以大大提高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冶伟,刘翠娟.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7,6(2).
[2]杨金田.化学实验中心的构建与效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1(25).
[3]张娅,彭洪.深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J].实验室科学,2007(1).
[4]孙开进,陈瑜.高职院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化工,2009,36(6).
[5]周立亚,龚福忠,秦伟,等.基础化学实验课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148-150.
[6]刘元林,张增凤,韩仁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6):1-3.
关键词: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方法
21世纪是生物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生命科学新突破、新进展引发人们对生命现象的持续关注,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给社会生产带来了重大革新,这所有的变化都与生物化学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对其他课程的接受情况,生物化学被列为很多专业如生物类、农业类、医学类等的考研或其他专业考试的科目,所以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考研和就业。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该课程在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网站建设、实验教学、教学质量和水平、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2011年,生物化学被立项为临沂大学校级精品课程,2012年被立项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对2013级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生物化学学习情况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存在讲授内容不能完全掌握、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发现在理论和实验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拟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分析如下。
一、目前本课程所面临的问题
1.生物化学教材存在更新速度慢和部分重复的问题。
目前生物化学课程所用教材门类繁多,但多数只重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局限于以传统的静态生化、动态生化、机能生化为主的内容,而对生物化学的重大进展的重视不够。生物化学课程的实用性很强,新概念、新成就、新技术层出不穷,这些都没有体现在教材中,大大落后于学科的发展。生物化学还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如糖、脂和维生素化学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等课程中已经涉及其中大部分内容,而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基因表达调控等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等课程有部分重复。
2.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所占比例偏低,且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大。
据统计,国外知名院校多单独开设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且实验学时数与理论时数的比例在1.0以上,本校生物化学实验学时较少,学时比为0.5左右。由于实验学时少,且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大,如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酵母RNA分离及组分鉴定等,而综合性、开放性实验所占比例小,学生普遍欠缺创新、设计能力,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束缚其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非常不利于实验能力的培养。
3.实验教学方法单一。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长期依附于理论教学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方法以传统讲授形式为主,很少进行问题引导,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在学生动手实验前,教师从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甚至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进行详细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照搬照做、步步模仿。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多以单一板书的形式进行,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手段没有或很少应用,且没有发挥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特色。
二、生物化学理论教学的优化———将生命科学最新进展与现有理论体系有机融合
为了解决生物化学教学内容陈旧、与其他学科存在内容重复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刘堰和肖训焰提出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具体指出在绪论中增加生物化学研究工作的现状与未来、在核酸化学中增加核酸的序列测定等内容。删除蛋白质化学中蛋白质的分类,维生素和辅酶中维生素的概念。胡晓倩等提出,学生在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要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与高新技术。谢珍玉和郭伟良具体提出讲授内容的重点部分,部分章节分配到其他学科中进行重点讲解。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修改不是简单的增删或将部分章节分配到其他学科中讲述,在增删内容的同时需要解决该课程与其他课程内容的自然衔接问题,待添加的生命科学最新进展内容要与生物化学现有知识体系有机融合。如在讲述基因调控的章节中向学生介绍该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微RNA(microRNAs)。让学生了解microRNAs是由非蛋白编码基因转录物形成的茎环结构前体,由核酶剪切,成熟后形成长度为20~25nt的小RNA分子;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都可以编码mi-croRNAs;与教学内容中出现的小分子干扰RNA进行对应比较;通过讲述microRNAs的调控机制、功能、研究技术与方法、应用和前景使学生了解生命科学中该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
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围绕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设计实验
加大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综合性、开放性实验的比例,由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为“指挥棒”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模式中来。赵云涛等提出实验项目分为基础性、综合性、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韩寒冰和刘杰凤提出加强自主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的观点。在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下,开展综合性、开放性实验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开设这类实验的目的是拉近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距离,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综合起来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在考虑到理论与实验课程一致性和对应性的基础上,围绕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设计综合性、开放性实验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可用以解决教学中课堂与实验室、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并能实现各基础实验项目的有机结合。如2013年3月份报道临沂部分地区冬小麦出现严重病害,表现为受害小麦叶片发黄、枯萎、矮化,严重地块小麦完全枯死,导致这种病害的原因是小麦黄花叶病毒的侵染。据此设计小麦总RNA的提取及小麦黄花叶病毒检测的实验。提取小麦总RNA方法为实验室常规TRIzol法,通过植物总RNA提取实验使学生掌握核酸的基本组成、熟悉移液枪、离心机、研磨器的使用,让学生理解RNA提取对实验条件要求很高,原因是RNA酶无处不在,RNA易被RNA酶降解。随后进行反转录及RT-PCR,以小麦黄花叶病毒的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获得目的大小的特异性条带。在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反转录、RT-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等一系列生物化学基本操作。通过这类实践性强的实验将原有各自独立的实验统一到同一实验材料和同一题目下,实现各基础实验项目的有机结合,体现出知识的系统性和实验的研究性,同时同一题目下的各个小实验一步紧连一步,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
四、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由单一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近五年来,我校实验中心引进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人才作为实验员,这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实验员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可缓解紧张的教师资源,并且他们知识丰富、思路开阔、创造能力强、创新欲望高,能大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员与本科生的年龄差别不大,兴趣爱好相近,他们之间交流较容易和顺畅,重要的是他们知道学生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能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交流实验心得,讨论问题。对有独特想法的学生,在实验员及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入研究,获得更多的锻炼。在进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孔繁华等提出实验课“3+1”的教学方法;舒乐新等以启发式、归纳式、问题式、讨论式等教学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进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以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手段,直观、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实验内容,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采用启发式等的常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完成实验准备、实施与总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五、结语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获得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改革优化,调整理论课程内容,使学习内容具有基础性、现实性和现代性。在理论与实验教学内容对应的前提下,以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设计实验,将理论学习中的各种基础问题连贯起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兴趣。在精心调整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以新颖的实验教学方法实现实验教学效果的优化。生物化学内容复杂繁多,通过课程改革,学生在学习中得心应手,会促进其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对未来都会充满信心,这将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人生发展,而这样的前景激励着我们在生物化学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沈光涛,常灏,黄耀江.我国的生物产业状况与前景[J].生物学通报,2006,41(10):15-17.
[2]刘堰,肖训焰.高师生物化学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J].教学研究,2003,26(4):354-356.
关键词:化学实验;创新;培养能力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7-0005-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方法训练的极其有效的途径。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和效果,主要取决于化学教师的观念改变和素质的提高,创新教育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能力、专业水平、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简析之。
1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1.1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研究中学习
教材中许多实验能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认识化学规律;但是我们对它的教学价值有待于在实践中、研究中加以深化和理解。有的实验现在看来可能存在方法上甚至原理上的缺陷,需要质疑、改进。研究化学实验需要教师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而且特别需要注意科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在创新教学中要身体力行、身先士卒、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提高素质。如在盐类水解的实验中,用pH试纸检测NaCl、KNO3水溶液的pH值时,发现试纸并不显示黄绿色(pH=7),而是显示淡黄色(pH=6),我用试纸检测经煮沸冷却了的蒸馏水,仍然发现pH试纸呈淡黄色;然而用试纸检测pH=6-8的缓冲溶液,却发现试纸明显呈黄绿色。因此我认为pH试纸的灵敏度不够。一般中性溶液或浓度较低的酸、碱溶液中的OH-的量极少,不足以改变混合指示剂中溴百里酚蓝原来的酸型颜色,因此pH试纸的本底黄色(pH=5.5)不可能发生显著变化。显然教材中的方法不是很准确,因为高中学校一时还以难以配置精确的试纸和仪器,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适时点拨学生、化解问题。又如在高一化学必修课本第14页(实验1-1)中“相同条件”是指什么?很多老师只重视自己演示实验的现象,而加以忽略,其实对于该条件的解释更为重要,要让学生知道:条件相同是指温度、压强、溶剂相同且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才能使学生明白溶液导电能力不同的原因是其中所含有的带电粒子多少不同所致。通过对实验的研究能真正启发学生学习。我在做此实验时还增加了较浓的醋酸溶液作对比,效果非常好。
1.2抓住异常现象、适时探究、启发教学
有些实验会出现预料之外的现象,往往包含我们还没有认识的事物规律,暴露我们的思维缺陷和实验的不足。我们在研究化学实验时,要抓住这些难得的机会,追根溯源以获得研究的突破。如在做Fe2+被氯水氧化后,再用KSCN溶液检测Fe3+时,发现浓度及加入试剂的顺序不同,则得到不同结果。向1mol/L 的FeCl2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而后再滴入几滴氯水,观察到的现象往往是橙黄色,并非红色。这是因为先加入KSCN溶液再加入氯水,往往在Fe2+被氧化时SCN-也易被氧化,该实验最好是把KSCN溶液和氯水的滴加顺序颠倒,则更为合理、效果更佳。
在教学苯酚的知识时,当我演示到苯酚浊液加热时,溶液变澄清,但出现了分层,对此现象学生观察不仔细也不甚理解,我就引导学生查看苯酚的物理性质。另外有的同学提出Fe3+与苯酚钠溶液混合后的现象是什么?通过补做该实验,发现既有紫色出现,又有红褐色沉淀,说明苯酚钠溶液可以水解,有苯酚、氢氧化钠生成,分别得到上述现象。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
1.3抓关键条件进行创新教学
所有的化学实验都是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进行的,对实验条件控制的不严格或失控,不仅会使化学实验效果不明显,有时还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我们在研究化学实验时一定要抓本质现象、关键条件。如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后加水得到的CuCl2溶液的颜色应该是蓝绿色,然而有时看到溶液呈蓝色,这是因为加入水的量较多而造成的。在CuCl2溶液中,当Cu2+与H2O配合时溶液呈蓝色;Cu2+与Cl-配合时溶液呈黄色,而这两种颜色的溶液合在一起为绿色,所以要想看到教材中的现象,在实验中一定不能多加水,而且尽可能用细铜丝做,来增加CuCl2的量。针对这一实验条件的研究,使同学们得到启发:为什么CuSO4、Cu(NO3)2溶液只呈蓝色。这种教学能使学生学习融会贯通。
1.4特别注重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引发思维,是学习的开端,是创造的前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化学实验要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能预测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还要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引导,不要一气呵成地完成实验或急于给出“现成答案”,要对实验操作划分清晰的“段落”,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卷入“实验任务”,让学生依据信息和经验,预见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如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氯气。在测前、变色后、褪色后,均可设问、启发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教学效果。又如:溴化钠溶液与氯水的反应。可设计如下问题:
(1)氯水什么颜色,说明什么?
(2)溴化钠溶液什么颜色?
(3)溴水什么颜色?
(4)溴水与溴化钠颜色为何不同?
(5)氯水加入溴化钠后溶液什么颜色?说明什么?
(6)CCl4什么颜色?
(7)CCl4加入反应混合液后出现什么现象及结论
(8)振荡后溶液什么颜色及出现什么现象?
(9)振荡前后溶质的溶解情况如何变化,为什么?
(10)氯水加入溴化钠后发生什么反应?说明什么?
(11)此反应中CCl4起何作用?
(12)为确认其它卤素单质的存在,可用CCl4吗?
(13)还可用什么物质或方法来确认卤素单质的存在?
(14)为什么Cl2易进入到CCl4中?
有的实验进行适当改进或创新,可以营造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如在制乙烯时加入洗气装置。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加?洗去什么?用什么洗液?如何防止倒吸等等?让学生由浅入深去发散思维、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有的实验或操作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做,让学生通过逆向求索、缺点反思去思考,反而能够更加迅速、更加深刻地掌握正确的方法。如做银镜反应实验,采用常规的操作,但用了不洁净试管、氨水过量、乙醛过量等不正确方法同时实验。根据不同结果对比,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的要领。教师可以根据实验情况给学生自由实验的机会,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在高考前或每一学期都可以安排一周“实验开放周”,根据学生的要求和教师的指导完成实验。如学生对钠和CuSO4溶液反应情况的争论,不如进行实验亲身实践,通过开放实验,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得到结论。
2实验教学的主体的创新
化学实验本身虽然能产生许多生动、直观的精彩“景色”,但是倘若学生远离化学实验,只是教师唱“独角戏”,则难以触景生情,许多探究机会自然会失之交臂。学生是主角,学生是实验的认识主体,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贴近实验就可以产生情景交触的生动积极效果。动手能够促进动脑,“手脑并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对某些实验进行大胆改进。如盐类的水解演示实验可以改成几组学生的探究实验,自己实验、自己总结,通过实验,学生自己可推知:Na2S、Cu(NO3)2等溶液的酸碱性。
有的实验我安排学生在课前完成,让学生取得或加深某些直接经验。如钢铁的锈蚀。我安排几组同学制作不同条件下腐蚀,以及采用多种防腐蚀措施的实物标本样品,放在教室里给学生长时间连续观察其变化和效果。然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
有些选做实验或研究性学习实验,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要给予精心指导,如化学电池、油膜法测分子直径、脲醛树脂的制取、溴乙烷的制取等。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激发了其探索化学科学奥秘的热情和勇气,同时也能够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通过实验教学主体的创新,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情趣,增强了学好化学的信心,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实验教学的威力和作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3实验装置的探索和创新
分析全国高考实验题,我们可以看出:“创新”已经成为实验考试的压轴戏。2001年的“简易启普发生器”问题是制备气体的原理创新,2002年的“无滴管加水喷泉实验”属于思维创新,2003年的“氢氧化亚铁制备”是方法创新。所考查的创新实验都是由学生在一定的实验情景(已经熟悉的)中发现新问题,开展新思维,设计新方案,通过对实验的探索、研究与实践求得对问题新的解决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意识和习惯是很有帮助的。根据这种要求,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必须要“培养创新意识,落实创新方法”。
3.1 介绍仪器功能要考虑它的多样性,对常规的仪器要引导学生分析其用途的多变性。拿常用的广口瓶来说,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装成反应器、洗气(干燥)瓶、量气瓶、储气瓶、收集不同性质气体的集气瓶、混合气体的容器、安全瓶,简直就是一个气体实验的“万能瓶”。
3.2立足书本,点石成金
近几年来很多高考实验试题压轴题的编制资源都来源于教材,如何利用教材“复制”出类似于高考水准的好题,是我们创新的重要环节。显然,化学教师要具备独特的眼光,能够发现每个课本实验的“闪光点”。如何来“点化”课本上的实验,我们认为关键是要能够进行巧妙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变繁琐为简洁,变缓慢长时为高效适时,变现象欠明显为效果显著,变危险(毒)为安全可靠,变大型浪费为微型节约,变污染为环保,变不可预设为方向可控,变定性为定量,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等方面。
3.3 实验装置的创新
高中化学教材中关于水蒸气与铁粉发生置换反应的实验很难做成(如图1所示)。分析其原因是水蒸气通过铁粉石棉绒时,把铁粉石棉绒的温度降低了许多,大量的水蒸气进入干燥管,致使干燥剂(无水氯化钙)变成糊状,反应不能进行。
笔者做了如下改进实验:
以教材上的装置示意图组装仪器(如图2所示)
在制取水蒸气的烧瓶上加一只双孔橡胶塞,一个孔用导管与装铁粉石棉绒的玻璃管连接,另一个孔装上玻璃导管,再连接5cm长的乳胶管,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开始加热烧瓶和装铁粉石棉绒的玻璃管时,先把烧瓶上夹乳胶管的弹簧夹取下,让水蒸气排到空气中,当铁粉石棉绒被高温防风酒精灯烧成红热状态时,用弹簧夹夹住该乳胶管,大量水蒸气和铁粉石棉绒接触,水蒸气和铁粉发生置换反应,成功地完成实验。
此处对教材上的方法作了两处改动:
①制水蒸气的烧瓶上的胶塞改成双孔,待铁粉和石棉绒被加热成红热状态后,关闭向空气中排放水蒸气的导管,水蒸气进入玻管,与铁粉接触,发生置换反应。(建议:装铁粉+石棉绒的玻管选用直径小一些的,升温快,热量集中,实验成功率高。)
②把酒精喷灯改换为高温防风酒精灯,节省了余热喷灯的时间,避免了喷灯的呼啸声对课堂的干扰。是个安全、无声的实验。
又如:氯水的水稳定性实验在教材中有相关的演示实验及装置(图3),但该装置在实际操作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不能确定其分解产物的性质及反应的定量关系。我把注射器运用于该实验中同时把这个实验设计成探究性的实验:(1)在《氯气》第一课时讲到氯气与水的反应后,给学生展示一支100mL的注射器,然后吸取40mL新制的饱和氯水,把装置置于光线充足的地方(见图4(一));(2)要求学生课后思考几个问题:氯水放久了会发生什么变化?其产物是什么?怎么证明?(3)在第二课时再把这个装置取出来,竖直注射器,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分析、讨论得出相关结论。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看到浅黄绿色溶液变成无色,注射器上部有无色气体,然后通过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从注射器中缓缓推出的气体(见图4(二)),从而可以推出相关反应的原理及反应物的配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