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2 14:15:31
导语:在公共管理体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美国文艺公共管理体系是根据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文化管理思想以及1965年的《家艺术和人文基金法》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该体系目前分为联邦、地区、州以及市县等四个层级。其中联邦、州和市县的文艺公共管理机构都是政府的组成部门,例如美国国家艺术基金、纽约州艺术委员会、洛杉矶市文化局等。地区文艺公共管理机构是在州政府合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组织,称为地区艺术组织,主要负责地区文艺发展和跨地区文艺交流。
美国地区艺术组织产生于文化艺术跨地区发展的实际需求。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中部各州开始在文艺领域建立协调机制,共同组织了一系列跨地区的文化活动,并且特别注意吸收偏远社区加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1973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正式提出促进地区文化发展的思想,并且明确指出:“各州之间的合作以实际行动显著地支持《联邦艺术和人文基金法》的目标……地区合作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它们的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根据这个指导思想,美国各州以地理位置相邻关系建立了6个地区艺术组织,分别是新英格兰艺术基金(New England Foundation for The Arts)、美国中部艺术同盟(Mid-America Arts Alliance)、中西部艺术(Arts Midwest)、大西洋中部艺术基金(Mid Atlantic Arts Foundation)、南部艺术(South Arts)、西部各州艺术联盟(Westem States Arts Federation)。
美国地区艺术组织的体制和机制
由于文化艺术的内涵丰富,强调多元化和平衡发展,因此美国文艺管理机构都采用委员会式的集体决策体制。例如,新英格兰艺术基金的决策机构是指导委员会,包括18名委员,其中7名是各州政府文艺机构的代表,其他委员则是来自地区文艺领域的专家、艺术家或者企业家。委员会主要负责审议批准发展战略、项目计划以及组织管理等重要决策。该组织的执行机构是指导委员会聘用的职业经理人和专职工作人员,负责财务、管理、研究分析等内部事务,以及项目开发、合作、推广等外部事务。
地区艺术组织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获得资金支持然后资助文艺项目。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公共资金,来自国家艺术基金和各州政府;二是社会资金,来自企业、基金、组织以及个人等民间捐赠。经美国国会审议批准,美国国家艺术基金每年从联邦财政获得大约1.5亿美元资金,其中40%直接分配给州和地区的文艺机构。根据美国相关法律政策,组织个人向国家艺术基金以及依法成立的公益基金会进行捐款可以享受免税的待遇。这个政策促进了社会各界对文化艺术的慷慨捐赠。例如,新英格兰艺术基金2015年共获得资金695万美元,其中74.2%都是来自基金会和企业组织的捐赠。相比而言,国家艺术基金和州政府的资助份额并不是很高。
美国地区艺术组织的工作内容与特色
地区艺术组织的主要工作是支持本地区文艺发展,促进地区内文艺交流和跨地区文艺交流。受到资助的文艺活动都是非商业性的传统艺术、高雅艺术和大众艺术。具体包括音乐、舞蹈、戏剧,以及其他各类舞台表演艺术、公众艺术、民族艺术等等。在注意多元化和平衡的基础上,不同地区的艺术组织会根据本地区的文化艺术特点突出支持一些有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如,南部地区的舞蹈艺术,大西洋中部地区的爵士乐和舞台表演艺术,中部地区的手工艺术,西部地区的民间音乐等等。
地区艺术组织除了直接资助文艺组织、文艺项目、艺术家之外,也会自己主办和协办各类文艺庆典和文艺交流活动。此外,地区文化艺术发展状况的汇总统计以及研究分析也是地区艺术组织的重要工作。例如,新英格兰艺术基金建立了文艺发展数据库,统计本地区艺术家、文艺团体、文艺活动的总体情况和变化情况。该组织还利用这些数据开展地区文艺发展研究,包括创意经济发展战略、非营利文艺活动对经济的影响、创意经济领域劳动就业等课题。
作为地区文艺公共管理机构,美国地区艺术组织有一些共同的工作特色,主要包括:支持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化艺术以及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主要支持非营利文艺活动,促进文艺多样化发展和平衡发展;支持社区的文化艺术建设,促进文艺活动深入到中小社区;支持文艺交流活动,特别是跨地区跨国家的交流,并且注意吸收偏远社区融入文艺交流活动。
美国地区艺术组织的实际作用和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方政府;应急管理体系
危机事件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危机事件的一种,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危害是直接的、重大的,甚至是无法消除的。近年来,三鹿奶粉事件、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爆发等突发事件,均属于公共卫生事件的范畴,其造成的后果有目共睹。对于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应该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应该成为政府治理领域的一大学术研究课题。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理论阐释
国内学术界对于政府应机管理的相关研究大致是从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才开始,虽然起步相对于国外来说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十年来,在这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多的理论成果,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实践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美国学者罗森塔尔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C.F.赫尔曼(Hermann,1972)基于危机所处的情境状态这一维度来下的定义,“危机是威胁决策集团优先目标的一种形势,是一种情景状态,决策改变所获得的反应时间非常有限,其形势改变也往往出乎意料”。国内学者薛兰、张强、钟开斌从危机的诸多构成要素的角度来分析,认为危机通常是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景的汇聚。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危机事件具备内外两方面的特征:内在面是指危机的发生会破坏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秩序,导致社会运行的停滞甚至倒退;外在面是指危机的发生具有突然性、破坏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损害公众健康的危机事件。我国于2003年5月公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条例》,其中第二条明确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作为危机事件中的一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具有危机事件的一般性特征,一是时间上的突然性和偶发性;二是空间上的波及面广和破坏性大。共性之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有某些个性特征:一是公众健康成为主要的影响对象。二是政府联动成为主要的应对方式。
二、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实证研究
之所以选择地方政府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是因为地方政府其相较于中央政府而言与民众联系联系更加密切,且制定的决策更加具有微观上的可操作性,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成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体。
(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状分析
资料显示,20世纪以来,国际上影响范围较广、后果较严重的200多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核辐射10起、食品中毒32起、药物中毒7起、化学品泄漏造成污染42起、毒气泄漏和煤矿爆炸60起、有毒生物引发的29起、利用毒物制造的恐怖事件8起、利用毒物自杀或释放毒气伤害他人的8起。建国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危机管理体系建设上作出了很多应有的工作,虽然迄今为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但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高发态势,非典、猪流感、禽流感、霍乱等,一次次地威胁着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考验着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1.流行性疾病爆发成为主要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类型来划分,可分为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自然灾害导致的伤亡等等。重大传染病疫情被列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首位。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及死亡数为3237558例,报告死亡病例为15246例。传染病发病数位居前五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和淋病,占总发病数的94.41%。位列死亡病例前五位的是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占总死亡病例的97.68%。
2.粗放型经济增长成为根本原因。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的主要经济体制后,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但是,这种经济的增长却是以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状况的极度恶化,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污染物,严重破坏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3.地方政府成为应对的唯一主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上,地方政府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这客观上是由突发事件的紧急性所致,若是应对主体多元,会造成协调上的困难和决策上的迟缓,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及时解决;但是,应对主体的单一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信息不完全和政府自身的自利倾向会使得政府凭借自身的公权力过滤和歪曲一些重要信息,以此来维护社会的“刚性稳定”,如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实际伤亡人数。
(二)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取得的主要成就
1.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一案”是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三制”为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应急管理体制主要指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坚强有力、政令畅通的指挥机构;运行机制主要指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应急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而法制建设方面,主要通过依法行政,努力使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2.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我国的政府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属于条块结合、上下统一型。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省、市、县、乡)形成的纵向管理体系和中央各部、委、司、局与地方各管理局形成的横向管理纵横结合形成的法律法规网络治理体系。
3.公民应急能力明显提高。危机事件的管理向来就不是政府一方的事,政府应该成为主导,但是仍需要公众掌握相关的应急技能和知识,公众能第一时间展开自救往往比政府救援更加及时和有效。在经历了非典疫情、汶川强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后,国家加大了对公众的危机事件应急教育和培训,安全教育也已经进入学校课堂和街道社区,我国公民的应急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4.社会参与程度持续加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力量不仅包括作为个体的社会大众的参与,还,需要有组织的公众参与,因为个体之间自身能力和素质存在较大差异,组织化程度也不高,盲目地参与应急救援容易出现“帮倒忙”的情况,因此,一支组织化程度高、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队伍就可以弥补个体救援的劣势,另外,民间组织也成为了危机管理的重要力量。
(三)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政府内部管理不善。政府的内部管理主要是针对横向各职能部门和纵向各层级政府之间的管理,目的是使政府组织的日常运行能做到条块结合、形成合力。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成立临时的专门工作小组,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运作,这种方式有助于整合各方面资源,比较灵动,节省经费开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是政府预警能力不足。危机预警是指通过对收集到的相关情报信息、疫情监测等进行综合分析,目的是对未来短期内或中长期可能发生的危机或灾害的地域空间、程度大小、后果轻重等做出研判和预测,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减灾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灾害发生对社会的影响程度。我国地方政府大多是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才进行应急预案制定的,事前并未有相关工作的开展。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较强的传播性特征,若不及时预防处置,传染病病毒会随着人员的流动而发生大面积的扩散。
三是政府信息沟通不畅。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是政府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政府的信息流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内部的信息交流,二是政府与外界社会之间的信息沟通。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应急信息处理上存在三个问题:首先是政府内部横向和纵向之间的条块分割的现状导致信息流通不畅;其次是应急工作缺乏专家智囊的专业信息作为指导;三是政府对外界的信息披露工作不到位。
三、构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的价值分析
在以“制度真空”和“道德失范”为主要特征的历史转型时期,构建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体系,科学有效地处理好突发事件,对于我国的政府、市场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重大而深刻的作用。
首先,消弭危机影响,维持社会正常发展秩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发生时间的突然性、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和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等基本特征,它的出现会给社会正常发展带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会造成民众情绪的极度恐慌。过渡时期,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工作重点。另外,从危机发生的周期上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有其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因此,构建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从源头上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的风险,危机事件发生后,又能在第一时间在最大限度上消弭其所带来的社会危害,减少民众心中的恐慌,同时也能在危机后调动一切社会资源来开展善后恢复工作。
其次,完善政府职能,推动构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不仅要存在于常态社会下,同时,在非常态型社会――即出现突发事件导致社会发展的正常模式被打破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中也需要服务型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体系的建构是对政府职能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是对非常态社会下如何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积极探索。
最后,减少经济损失,确保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通常会造成一系列恶性连锁反应,如禽流感发生后,有些地方政府大规模扑杀家禽,造成鸡鸭类供需失衡,同时,也会导致部分商品物价上涨,比如,由于受到年初禽流感疫情的影响,造成2013年底羽绒服价格普遍上涨。构建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危机事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建构的现实路径探索
(一)完善政府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系统
1.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警子系统。地方政府必须要强化对危机事件的预防和警示意识。预警子系统的建立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一方面,地方政府要依靠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起预警子系统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要建立一支能熟练操作和利用这一系统的人才队伍。
2.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决策子系统。决策是管理活动的核心环节,决策活动贯穿于整个管理工作的始终。一方面,从机构设置上看,地方政府要建立常态化的危机决策机构。横向上,该机构行政级别应高于政府各职能部门,赋予其充分的调动各个部门的行政权威;纵向上,不仅要在省一级设立该机构,市、县、乡等基层政府也要相应地设置,因为危机事件大多发生在基层,基层政府对事件的信息掌握更加充分,要赋予基层政府更大的决策自来应对危机事件。另一方面,从人员配置上看,危机决策机构的人员编制应该要扩大专家学者的比例,因为危机应对工作的专业性较强,特别是公共卫生事件,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较多。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危机应对的决策工作中来,可以使危机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3.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善后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善后工作,即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对受影响的公众进行及时救治,对未受影响的群体及时保护,同时,尽可能消弭危机带来的影响,使中断了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得以继续。善后子系统是以充足的资源储备为基础的,资源包括资金、物资、技术等诸多方面,地方政府应针对该地区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做好相应的资源储备。
(二)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子系统
1.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进程。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一大目标,就是健全基层医疗体系。对于基层的医疗机构要予以一定的财政补贴,同时建立医生的多点执业制度,鼓励优秀的医疗人才跨区域流动,支援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在城市,在农村则需要政府构建起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只有基层的医疗体系完善了,才能增强抵御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2.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优势。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非盈利机构,是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虽然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但是,来自社会的力量同样不容忽视。非政府组织一方面可以起到发动、号召社会大众参与到事件应对中来,另一方面,通过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队伍,可以分担政府的救援处置工作,另外,还能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社会财富。
3.运用新媒体完善沟通渠道。以社交媒体和移动终端为主的新媒体正在迅速发展,并一点一滴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政府危机管理工作中,新媒体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政府要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利用新媒体及时向社会突发事件的救援进展情况,以消除社会大众的恐慌心理,并遏制谣言的传播;另外,由于新媒体在社会中的受众面较广,地方政府可以将此作为宣传、教育大众的手段加以利用,对其宣传疾病预防、控制的相关知识,提升民众的自救能力。
(三)建立公民公共卫生知识普及教育子系统
社会大众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这一体系建设的根本之所在。因此,要想打牢这一防线,最重要的是依靠群众的力量。第一是地方政府要加大对群众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的力度,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条例》等;二是卫生部门、疾控部门、医院等要加强对公众健康方面的教育,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因为发生突发事件后,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急救技能,第一时间展开救援是最快速、最有效的办法;三是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或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对工作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监督,督促政府更好地完成工作。
参考文献
[1] Rosenthal Uriel, Charles Michael T. , ed. Coping with Crises: 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 Riots and Terrorism. Springfield: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Ltd, 1989:10.
[2] 万国民,王成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1.
[3] 薛兰,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5.
关键词:实践教学;专业建设;公共事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10-03
1998年教育部本科目录首次增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将本专业纳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自1999年在全国开始首批招生以来,经历了迅猛发展历程,2001年招生本科院校达到132所,2004年发展到327所。2012年最新的专业目录中仍然将本专业定位为公共管理下设的二级学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教材建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然而近两三年来尴尬的是,其名称不断出现在“十大冷门专业”[1]、“十大最没有前途的专业”[2]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该类专业人才的就业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专业需求与市场脱节,大量本科毕业生因专业能力问题并未在市场中掌握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学者认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完善是影响因素之一[3]。
与此同时,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此背景下,以满足就业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改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是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更好地推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及研究概况
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现途径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它们各自发挥作用,又协调配合,发挥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功能。狭义的概念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
关于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用广义上的定义,从宏观面上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运行、评价进行的研究,包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从而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4];从整体上对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案例分析,点评其构成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案例分析,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内容、运行机制、评价指标等一系列原则性的问题进行梳理。二是用狭义上的定义,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主要是分析各专业特点,改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出符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更加具有专业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例如,在制药专业上构建以药品检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情境实践教学体系[5];在电子商务专业领域构建四个层次十二个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6];在法学专业构建以司法实习为中心,以“模拟法庭实验”和“法律诊所”为主干,以其他实践课程和实践教学活动为辅助的多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7];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构“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8]。这些研究都从各自专业的特点探究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改良和完善,主要是使其更加具有专业针对性和适应性。这样研究基于我们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借鉴。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1999年开始招生,由于其专业建设历史不长,其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和发展尚属一个比较新的课题。从现实情况来看,主要在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基地建设以及保障体系上存在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经验表明,目标体系不明确,不可能产生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以下简称“专业介绍”)中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由此看出“专业介绍”对于人才培养目标所适应的范围是非常宽泛的,涉及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多类组织,科教文卫环保社保等各个领域。学校在培养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特色凝练方向,集中优势力量和师资培养某一领域的专业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不可大而全。但是,学校在各自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及时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有效的凝练专业方向和特色,导致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或者凝练了专业特色但只顾理论课程建设忽视了实践教学的同步,不能针对目标有效地开设实践课程和展开社会实践,实践流于形式。
(二)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缺乏针对性
多数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主要是两个环节:入学时的专业认知教育和毕业实习或综合实习,内容过于狭窄。这类实践课程往往不能针对具体的某项知识或技能进行操作性练习或培训,这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实践课程体系应配合理论教学,通过校内模拟或虚拟的实践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相关案例,有机地安排观察实习、模拟实验、技能训练、咨询服务等实践活动[9]。对技术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等,应该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门的实践环节,以加深和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缺少对口实践基地
在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中,公共事业管理是针对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培养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由于我国的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正在缓慢推进中,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不彻底,没有明确单位性质与主要责任;非政府组织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的保障,发展缓慢。这些都说明社会中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这使得本专业有针对性地寻求对口实践基地,发展潜在的就业基地的行动举步维艰。实践基地的发展滞后于专业教学的推进,不利于提高本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赢取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四)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不健全
健全的实践教学条件保障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坚实基础。有了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保障以及实习时间的合理安排才能让专业实践教学不虚化,避免“放羊式”和“赶鸭式”的现象[10]。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历史比较短,专业教师大多数较为年轻、职称较低,尤其是年轻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缺乏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实践,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不能提供高质的实践指导,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学校实践经费多年没有提升,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不足或者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四位一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
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的“大杂烩”[11];公共事业人才培养发展过快,公共事业发展缓慢;非营利组织和第三部门不成熟等问题都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陷入就业困境[12]。在应对就业困境的策略上,普遍采用了控制办学规模,科学定位专业方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课程设置,改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等方式[13]。除了以上方面,面对就业困境,有针对性地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此本文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图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是对实践教学目标定位。诚如以上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已经陷入一个困境。其培养规模和社会就业岗位有限之间的矛盾,专业能力培养与技术岗位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得专业学生往往在专业与就业之间只能择其一而不能两全。如果说前一个矛盾期待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和社会的成熟来缓解,那么后一个矛盾则是要通过学校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来解决。学校必须分析自身特点和环境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一目标为重点进行实践体系建设。从现实调查看,本专业学生毕业分流主要有四个方面:政府事业单位、公司企业、高校研究工作、转行。培养院校可在“考研”、“考公务员”、“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等目标选择中根据本校办学特点合理选择,明确专业建设的基本导向。
(二)增强实践课程体系的针对性
在确立了学生培养的基本目标后,需要根据目标确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内容,有的放矢,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例如如果有意识地针对公务员、村官系统培养人才,则需要增加基层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及进行政策分析方面的实训,并把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如“三下乡”等活动与专业实践课程的目标任务结合起来,既完成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同时也提高专业技能。例如湖南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生的“三下乡”就不再是单纯的文艺表演,而是结合专业研究的特点,进行农村社会调研,解决实实在在的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如果人才培养目标不强调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导向,而囊括企业就业,则可以在专业理论课程中不必过分强调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或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而在实践课程中直接加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和实训。
(三)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人才培养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力量联动和合作。许多高校公共事业管理的实践实习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校没有挖掘足够的社会实习岗位提供给在校大学生,于是许多实践实习采用的是学生分散实习形式,不利于学校教师进行指导和联系,也无法保障实习内容和效果。因此,需要开发性地建设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构建适应目标的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基地。政府、社会和企业的支持是实践教学重要的社会资源保障,和实习单位确立长期稳定的合作需要有双方共赢机制。例如学院整合力量,有针对性地为签订实习基地协议的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或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协调实习时间,解决实践基地临时项目用人需求等。
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离不开充分的准备和细致的管理。对于要去不同实践基地或不同组织部门的学生,应按照部门性质配备好相应的校内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送学生去实习基地前,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细致的实习任务或实习课题,并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这样去实践基地实习的学生才能有计划、有目标、有秩序地去完成实践步骤,而不会认为去实践基地是打杂,充当廉价劳动力,或者“印帝”“印后”。
(四)健全落实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建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以师资保障、时间保障和经费保障为抓手,确保课程教学内容落到实处。首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鼓励教师针对自身擅长的方面以及结合学生培养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和实践锻炼,解决教师从书本到书本的弊端,增加教师实战经验。例如,以培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为目标,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联系实践基地,到企业参与人才管理实践或者经常性地要求一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举行讲座和交流,充实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其次,在时间上也需要进行优化安排。对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实习必须结合校外组织的用人需求,尽可能地安排比较集中并保证一定的时长。一般而言,选择在第六学期的后半期可以较好地和暑假联系起来,形成长达3个月左右的集中实习期。这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一门实践技能,而不是走马观花。对于校内的实训实习,则需要注意与理论课程的衔接和连贯性问题,这样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最后,在经费保障上,专业实习经费应按年度划拨固定经费支持,纳入学校年度预算。除了基本课酬及基本硬件建设外,软件开发以及实训耗材的购买应允许另外申请经费支持。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用人单位、学生多方齐动。但是从矛盾的内外因来看,学校在专业教育阶段,针对人才培养的明确目标,增强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培养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构建“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也是赋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陆锦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J].
巢湖学院学报,2013,(2).
[2]雷丽珍.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基于第三部门的视角[J].焦作大学学报,2010,(1).
[3]李永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探析[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4).
[4]盛亚男,我国高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热点与趋
势[J].理工高教研究,2009,(4).
[5]白玲玲等.基于就业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J].辽
宁职高学报,2009,(7).
[6]张定群等.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层次+模块”实践课程
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科学,2008,(4).
[7]夏利民.法学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以北京师范大
学法学院的改革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
[8]赵红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
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9]宋琪,方永恒.对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的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0]周湘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
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
[11]张战勇.试论如何转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劣势
[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4).
[12]翁文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困境与出路[J].长
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关键词:公共财政;私人财务;政府财政;公共财政论;国家分配论
在我国,研究公共财政问题是近年来的事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在我国是否适用,也成为广大财政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拟就公共财政的一些理论问题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对公共财政概念的重新认识
讨论公共财政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公共财政的概念。笔者认为:
(一)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对应的概念,是对政府财政的客观要求
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财政)对应的概念,它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这里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指广大民众的利益和需要。公共财政行为目的的社会公共性,是公共财政与私人财务的区别所在。从行为特征上看,公共财政是一种收入和支出活动,这构成公共财政与其他公共行为的本质区别。
显然,我们这里对公共财政概念的定义与传统说法有一定差异。按照传统观点,公共财政就是公共经济,就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由于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因此,公共财政几乎成了政府的同义词,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在这里,我们将公共财政表述为一种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是强调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收支活动的行为寓意,也是突出公共财政作为政府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与政府本身在概念上的区别。
公共财政存在的基本前提是社会公共利益和这种利益的载体棗公共需要的存在,这是公共财政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共财政作为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需要的实现手段存在的必要性。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其实施主体是一定时期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在国家和政府存在的条件下,主体的责任自然应该由国家和政府来承担。因此,国家财政必然是公共财政。
国家财政的社会公共性首先是由国家和政府的社会职责和功能决定的。国家及代表国家的政府是社会管理者,当然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体现公共利益并使之得到实现,是国家和政府的一项最为重要的职责,因此,国家财政必须是公共财政。不体现和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政府财政是不正常的和有缺陷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公共财政是对政府财政的一种客观要求。
(二)公共性是政府财政的一般性质
按照传统观点,公共财政是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它的产生和存在是市场机制天然存在的缺陷使然,也就是说,由于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有一些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因而需要政府出面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来对市场缺陷加以弥补。显然,这里是将市场经济当作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表现形式。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公共财政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特殊性质,而是政府财政的一般性质,因为体现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政府财政的共同出发点和归属,不论任何社会形态的政府财政都是如此,在这里所不同的只是由生产力水平差异决定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层次,以及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范围。
这里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即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财政涉足了大量私人财务的事务,它是否具有公共财政的性质,如有例外,如何解释公共性作为政府财政一般性质的论点。笔者认为,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财政仍然是公共财政。在这里,主要的问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私人的个别需要被控制到了最狭小的范围内,相当部分个别需要被异化为公共需要,或者被采取了公共实现的形式,正是这种私人需要的个别性与其实现形式公共性的不协调,才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在提供私人产品,满足个别需要方面的低效率,这种低效率正好从另一角度说明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公共属性。我们不能因为某种机制在操作上的不正常而否认机制本身的存在,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能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代行了许多私人财务的职能而否认政府财政的公共财政性质。
(三)公共财政的意义在于对政府财政职能作了合理定位
之所以要强调政府财政的公共财政性质,是因为公共财政对政府财政作了合理定位,它明确了政府财政的职责范围和主要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将政府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及其分工作了合理的划分。公共财政强调纳入政府财政范围的应该是具有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事务,对那些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政府只能为其正常实现提供外部条件,而不必直接参与其实现过程。因为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有其自身的实现机制,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使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的实现具备了充足的微观动力,因而政府不必直接介入其实现过程;同时,个别需要所体现出的千差万别的个体偏好,使政府不能直接参与其实现过程;此外,个别需要的实现完全可以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在个人之间进行,这种等价交换的过程一方面满足了购买者对商品物质形态的个别需要,另一方面则满足了售卖者对商品价值实现的追求。与此不同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很难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其实现的责任只能主要由政府承担。可见,社会成员的个别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不必也不能由政府财政来实现,而社会公共需要则应该主要通过政府渠道得到满足,政府财政实质上是为满足公共需要而存在的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界定了政府配置资源的范围,即政府财政直接配置资源的范围应该在公共需要的领域内,其意义在于对政府财政职能作了合理定位,它强调政府财政的社会公共性,并在概念上将政府财政与私人财务区别开来。
二、公共财政论与国家分配论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公共财政论与在我国有广泛影响的国家分配论之间的分歧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些坚持国家分配论的人认为,公共财政否定了财政分配的国家主体性,是对政府财政职能范围的缩小和肢解。坚持公共财政论的人则将国家分配论当作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落后的、过时的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是公共财政,国家分配论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以上两种观点,笔者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任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它特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社会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更要受特定时期、特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我们很难说什么理论是先进的,什么是落后的,只要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就值得去学习和研究,况且,国家分配论曾经在我国财政理论界有着最为广泛的影响,它对指导我国特定时期的财政实践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尽管它的一些用于指导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实践的管理原则和理论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涵棗摬普墓抑魈逍詳却仍然反映了财政活动的一般特性,因而并没有过时。这里必须澄清对国家分配论的两种误解:一是将传统理论当作国家分配论的全部;二是将国家分配论误解为由国家统揽一切分配的理论。其实,在传统体制时期产生的国家分配论的理论观点只是其在特定时期,根据特定的实践背景提出的理论,而不是国家分配论的全部,它也可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国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继续研究和提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分配理论;国家分配论也不是由国家统揽一切分配的理论,它只是强调财政分配中的国家主体性和主导性,在这种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基础上,国家分配的范围是由一定时期国家职能范围决定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国家分配论也没有过时。
在我们看来,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两者的主要观点并没有本质的分歧,不同的只是其强调的侧重点,比如国家分配论强调财政行为主体,公共财政论强调财政行为的目的和范围;国家分配论突出财政产生与国家产生的本质联系,公共财政则突出国家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与私人财务在活动范围和原则上的区别。在这种外在形式差异的背后,两者的基本立足点却是相近甚至是相同的。表现为,摬普之所以成为公共财政是因为它是一种代表公共利益、实现公共需要的财政活动,在国家存在的条件下,这种财政活动的主体当然只能是国家和政府,因为国家和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当然代表,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对政府财政职能的定位,是从另外的角度对国家财政的定义。可见,公共财政论也是以国家主体为基本立足点的,这一立足点构成公共财政论和国家分配论最本质、最关键的共同点。在这一共同的基本点上,公共财政并不会缩小国家财政的范围,也没有肢解政府财政的职能,因为政府财政职能范围的变化是围绕国家职能范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一定时期的经济体制及由之决定的国家职能的大小,而不是公共财政本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承担的私人需要的实现归位于市场,使社会公共需要和个别需要都有其稳定的、更有效率的实现机制,并建立以弥补市场缺陷,为市场机制正常运作提供外部条件的公共财政运行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对政府职能转化的要求,也是对政府财政职能所作的合理定位,这并没有否定财政的国家主体性,也没有肢解政府财政,而是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及由之决定的公共需要的范围调整了传统体制下政府财政职能越位和缺位的状况,将政府财政的职责和功能规范在公共服务领域,使其更加合理和完整。
三、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尊重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性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财政应该是一种公共财政的结论,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应该重视政府财政的这种公共特性。对这种公共特性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取得了很多科学反映公共财政运行一般规律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因而也是我们在研究公共财政理论时应该尽量去学习和借鉴的。但是,笔者不赞同目前学术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即过分强调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共财政理论的共性而忽视其特殊性的倾向。我们认为,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基础不同,公共财政理论所参照的实践基础也不相同,因而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公共财政理论也会有一些差异。我国是一个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尚不完善,市场机制也正在发育过程中,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互补关系和相应的机制也远未理顺和形成,由此决定了我国的公共财政理论研究应该体现自己的特点。那种过分强调公共财政理论的共性,忽视和否定其不同的实践基础,在理论研究上局限于对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的简单传播,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模仿西方公共财政学是不可取的,也是十分有害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精神,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实践基础,探讨和创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理论,并以此为我国的公共财政实践提供指导,这才是目前我国财政理论工作者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
(二)重视对转轨时期公共财政制度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财政理论界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实践起点选择上的误区,即往往将目标体制作为理论研究的实践起点,按照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一般原理,设计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管理模式,并试图照搬这种模式去解决特殊体制时期的特殊问题,其结果当然收不到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对目标体制下公共财政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但它远不是当前公共财政理论研究任务的全部。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这种转轨的实践是中国所特有的,转轨过程中的社会经济矛盾及其表现形式既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也不同于目标体制时期,具有很多特殊规律。因此,在旧的运行系统及其管理规则正逐渐失效,新的体系及其规则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特殊历史时期,政府财政应该实行怎样的管理模式,面对经济运行机制的某些特殊矛盾,政府财政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政府如何应用财政手段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在建立目标体制的过程中政府财政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等等,这些实践问题是西方现成的公共财政理论所无法解决的,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有针对性的、系统的理论,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正确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正确选择财政理论研究的实践起点,重视对转轨时期社会经济规律和公共财政规律的研究,使政府财政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重视对我国公共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
我国传统财政学研究重点更多地局限在对财政的产生和发展、财政的本质、职能和体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上,过去形成的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流派也主要侧重于在以上基础理论问题上独树一帜,并没有形成与其基本理论相配套的应用理论体系,使财政学这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总带有一些抽象、空洞的色彩,削弱了其为解决实际问题所应有的作用。近年来这种现象有所改观,但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目前我们在财政应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仍然是零星分散,不成体系;二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在时间上往往滞后于实践,缺乏必要的超前性,仅仅成为国家政策出台后一种撚皵性诠释;三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对现行制度和体制的剖析,弱化了理论的创造性和客观性;四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往往脱离中国的客观实际,在理论体系和政策措施上侧重于套用西方模式,使财政应用理论的成果缺乏针对性。以上财政应用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财政理论的正常发展,也成为我国财政改革往往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今后对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中必须加强对社会经济实践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应用理论的研究,使我国财政理论体系更加完善,也使我国财政理论研究能真正发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
(四)实现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在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化,因此,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管理理论和经验成为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我们在对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盲目和盲从的非理性现象,将正常的学习和借鉴引入歧途。这里有两种倾向尤其应该摈弃:一是重传播,轻研究,在自己的理论著述中往往肆无忌惮地抄袭西方理论,这不但对理论研究没有意义,而且败坏了理论研究的风气;二是重形式,轻内容,仅仅将西方财政经济理论作为一种时尚,作为一种标榜自己学识的工具,不论是否有针对性,是否适用,盲目套用西方经济学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使一些理论著述文字晦涩难懂,甚至文理不通,让人不知所云。要使公共财政理论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必须强调其本土化问题,这是由公共财政理论作为社会科学理论的特点决定的。我们要广泛学习和吸收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但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不是盲目的照搬照套,也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简单传播,更不是将西方理论当作一种装饰外表的花环。在这里,学习的目的是消化、吸收并为我所用;是与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公共财政理论。我们强调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并不是对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的简单排斥,而是强调以我国的具体情况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以解决我国的财政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研究的目的,形成能体现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规律的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和观点。
公共财政理论本土化首先是其实践基础的本土化,这一点在前面已多次强调,也就是说我们进行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实践基础不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经济实践,而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实现过程。我们的研究必须考虑中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对公共财政的承受能力;考虑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可能对公共财政制度带来的影响;考虑中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及由之决定的公共需求范围与西方国家的差异;考虑我国的政体及其决定的政府机构规模和结构;考虑中国特有的复杂的政企关系及其对公共财政体制形成和完善的影响等等。毫无疑问,实践基础的本土化,是公共财政理论本土化最重要的含义,是我们在公共财政理论研究中最应该重视的问题。
公共财政理论本土化的另一重要含义是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的本土化,这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前面我们曾经谈到,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中有部分研究者盲目模仿西方经济理论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使其著述晦涩难懂,甚至文理不通,这不仅影响学习和研究的质量,而且也是一种不健康的文风。我们提倡在理论研究中保持本土化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也就是要按照汉语言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来传导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写出中国人能看得懂的文章,对西方理论的翻译介绍也应该尽可能地符合汉语言的表达方式。这实际上是对我们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弄懂了西方财政经济理论,并对中国国情有充分了解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做到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来准确地表达异国的理论,也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将西方理论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并发展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可见,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不但是一个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的技术问题,也是提高研究人员素质、端正研究作风、提高研究质量的问题。
关键词:技术管理;材料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文章标识码:A
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成为业内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规范建筑企业管理,切实提高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1、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以施工项目为管理对象,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以合同为依据。依据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导,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简言之,施工项目管理就是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施工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加强目标管理,依据现有管理水平,在技术方面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工序,从技术、工艺、责任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个施工人员岗位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这就要求施工现场项目部做到:了解施工合同、有关施工技术和经济文件,熟悉设计的要求,弄清合同工期、质量、安全施工等方面的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技术跟踪指导工作,并检查交底内容落实情况。对于施工过程中技术难度大、危险性高的部分,要提前召开相关施工方案研讨会,激请各施工班组参加进行技术讨论,制定先紧急培训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工长,再带动施工班组共同解决施工难题的方案。
2、材料管理
材料管理工作工程项目中材料费就相当于工程造价的60%~70%,在项目管理中,材料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所以材料管理必须是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材料管理是主要靠减少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环节的损耗来节约采购费用。由于工程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且常涉及是否应用一些新材料的问题。因此,要考虑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
1)材料供应按要求确定工程材料的品牌,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组织采购部门制作采购计划。
2)材料采购建立材料价格信息中心和材料价格监管机制,注重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做好进货渠道监管制度,防止个别蛀虫通过特殊渠道采购低质量材料以从供应商处获得不正当利益,要保证能从最优渠道买到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的质优价廉的材料,减少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并且将所采购的材料的数量、品牌、规格、产地等标识清楚,方便查证材料是否符合按采购计划要求,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合工作设计要求及相关行业规范。并根据供货周期长短和现场需要材料的缓急情况,灵活安排采购量和采购时间以免影响工程进度。
3)材料分类堆放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进行验磅、押车、量方、查数等,实事求是地进行验收,保证进场材料质优、价廉,不亏吨、不亏方,并将抽检结果和我方的抽检评估报告交给业主或监理单位。并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合理设计材料的堆放方法,对材料的堆放进行统筹规划按科学的方法指定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尽量避免发生材料的二次搬运,特别注意易燃、易潮材料的防燃防爆和防潮的工作保证材料的安全、高效应用。
4)材料发放仓管人凭领料单发放材料,杜绝无领料单发放材料,对于周转使用的材料、物品、设备、劳保用品等催促退库回收,损坏的要明确责任人报会计扣款做好材料领取管理,杜绝材料的浪费。
5)材料用量在工程施工中,材料成本的低落主要来自质料用量的节省,要使质料的质量有保证,数目由控制,就必须增强质料的现场管理,做到责任明确,管用一体,材料进场后,管理职员要凭据施工等划用量对民工队伍使用材料量进行监视,并设定超罚、节奖的相关措施,变更其积极性,以节省用量。
3、进度管理
制定进度计划施工企业应该根据合同的工期要求,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和总计划。进度计划的编制,涉及建设工程投资、设备材料供应、施工场地布置、主要施工机械、劳动力和技术员组织,对这些综合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和全部工程的完工时间等。制定进度计划时要考虑一些未来因素对进度计划的影响,如设计变更、工程量变化、自然条件变化、材料供应变化、业主违约等突发变化往往使实际的工程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存在差异。
进度计划的实施施工进度计划经理监理及业主审批后严格执行。施工企业要与监理及业主密切关系,在监理和业主提出的项目变更或者赶工要求时能快速协调各分部配合,合理的调配人力、物资和资金,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突发状况。
采用控制施工进度措施、落实进度管理人员的职权、责任和任务建立进度记录工作,确定工程的进度目标。按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并灵活地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变化,随时调整进度计划。对设计图纸中的疑点及时向业主和设计单位反映,要求澄清。
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落实安全检查制度,成立专门的安全检查工作小组,负责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宣传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处理较大的安全问题,设立安全员每天检查各分部工程的施工安全,对违反安全施工的人员按给予相应处罚。按照实际的施工作业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前培训教育,讲解防火、防电等安全知识。
4、成本管理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利润收入减去成本,可知利润的增长。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当中则是可控制的,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实务关键工作。
1)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进行调整。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负责,又人人不管。
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4)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成本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
5、结束语
总之,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一个建设项目参建方涉及勘探、设计、监理、施工等诸多企业,项目实施流程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到保修设计各个方面,广大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人员应在各个阶段把好关。因此,作为管理人员要正确的掌握和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对施工当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才能实现总体目标的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TU831 文献标识码:A
1.施工管理对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在开展工程施工的时候究竟选择众多施工单位中的哪一个,决定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以及施工的安全性,所以,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其立足于市场的基础和根本就是以上几个方面,而施工单位的主要管理对象也无疑就是以上几个方面。
公路工程施工的战线很长,工作地点具有流动性,这就加大了施工难度,施工安全性也不容易得到保障,这个时候开展施工管理更有必要。总的来说,开展公路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会使得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得到保障,建设出高质量的公路工程,造福于社会和人民。
2.公路工程的施工现场的管理内容
从施工的具体环节上讲,公路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是贯穿于整个工程的过程中的。作为公路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这对于整个公路工程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公路工程施工准备,才能正常地保证施工工程进度的连续性、协调性以及稳定性。在施工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因外界的不稳定的因素,例如:物力财力和人力、施工的机械设备等,都需要制定专门规划。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防洪排水也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内容,这项内容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水害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同时对工程的经济效益和进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的成本控制管理过程中,现场施工的管理是一种公认的控制方式。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对于工程中的人力和物力的使用管理,在工程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保障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基础和核心,协调统筹工程的正常运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3.1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安全问题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都必须严格遵循安全第一、安全先行的原则和理念,公路工程施工也不例外甚至是更有必要,然而在当前,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问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施工单位不重视施工安全管理,首先体现在不能吸引优秀的安全管理人才,即使有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工作,也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味地追求施工进度,而不顾施工的安全性,一些细微的环节被忽略,例如施工人员不佩带安全帽等安全设施,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3.2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材料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需要使用大量的施工材料,但是施工材料的质量往往得不到保障。首先,采购人员不去进行市场调研,采购材料的时候任意而为,最后采购到价格高、质量差的材料,导致公路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其次,在进行材料存储的时候随便将材料堆放到某个地点导致施工材料的质量下降。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施工材料的管理。
3.3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问题
施工单位要想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首先应该建设出高质量的工程项目,但是很多的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对质量的重视程度显然没有提升上来,例如他们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刻意采购劣质施工材料,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不负责任的行为对施工质量造成毁灭性的影响;此外,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串通一气,不能做好对公路工程的管理,使得施工质量存在很多的漏洞和缺陷。
4.强化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应对措施
4.1 建立完善的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安全管理工作,因为没有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首先,我们应该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吸引安全管理方面的人才,在引进安全管理人员之后,将其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上,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专业管理水平,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并且要强化其实际的安全管理水平,最终成功打造出一支具有充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足够强的管理单位,进一步发挥好对市政工程建设的监理和监督作用。其次,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也不能忽视,要定期去进行监督和管理,或者是以抽查的管理方式找出施工中的漏洞,管理单位一旦发现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或其他有损施工质量的行为,要立即指出并更正,防止病害进一步恶化,通过安全管理单位尽心尽力的开展本职工作,一定会提升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最后,要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实行奖惩制度,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使得施工人员积极的保障施工安全。
4.2 高度重视公路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
施工材料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因此,无论是施工材料的采购,还是运输、领用,都必须得到道路工程施工单位高度的重视,从每一个环节入手,确保工程质量。首先是材料的采购,要选择具有产品质量出厂合格证书的生产厂家,从源头处保障材料质量,增强采购人员的专业知识,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其次,对于施工材料的监管也不可或缺,施工单位一定要成立专门的材料监督管理小组,这个小组的任务就是对材料的存储和管理,必须确保将材料存放到合适的地点,避免施工材料受潮和阳光直射,防止对材料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最后,在材料领用环节也不能大意,对施工单位的材料领用时间、数量等进行详细的书面记录,防止冒领、错领、误领等现象的出现,提高施工材料的使用效率。此外,在保障施工材料质量的基础上,选择成本低廉的材料。通过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使得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目质量得到确保。
4.3 强化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力度
对于公路工程施工单位来说,其要想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并且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外在形象,必须建设出高质量的公路工程,因此,在各项管理内容中,务必要对施工质量管理进行高度的重视,施工质量管理通常包括对于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的管理,因为上述3个对象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制约。具体选择什么类型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要根据具体的施工项目来确定,力求做到立足于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因为使用了劣质材料和不恰当的施工工艺而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在进行路基施工的时候,要对地质进行分析,一旦发现是软土地基,要立即做出处理,避免道路建成后发生塌陷而对车辆和行人造成安全威胁。
结论
公路工程建设质量不仅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更关系着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保障公路工程建设质量不仅是极其有必要的,而且是相当重要的,很多的公路交通事故表明我国公路建设中存在很多的缺陷和弊端,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做好公路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做好施工进度管理、施工成本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施工安全性管理,从多方面着手来保障公路工程建设质量,造福于人民。
参考文献
[1]王兆武,王勇.关于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2015(2):1.
关键词:公路工程;项目管理;质量;进度;成本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 /Economic/ > system perfecting, highway as the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of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 /fazhan/ > is increasingly playing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a complex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has a high liquidity is strong, collaborative, cycle is long, affected by the interference factors and natural < /lixue/ > big wait for a characteristic, also involves the social main body and various natural factors, will be restricted by material and technical conditions. Therefore, highwa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need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dynamic control of project under construction, for all kind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data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in a timely manner.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hen summarizes the current main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hen from the five aspects discusses the main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Key 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Quality; Progress; The cost.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一)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以高效益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对项目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内部及外部环境并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项目目标,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
(二)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特点
1、涉及面广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对象是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实施者是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和下设的施工项目经理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虽然与施工项目有关,但都不能算作施工项目管理者。因此,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涉及面广,管理措施不易实行。
2、综合性强
由于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实施的复杂性,建设周期长,综合性比较强,施工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
3、具有事先能动性
由于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具有一次性特征,因而其项目管理只能在这种不再重复的过程中进行。为避免在某一项目上产生重大的失误,这就要求施工项目管理必须是事先的、能动的管理。
4、具有动态跟踪性
尽管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是明确的,但是由于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施工项目管理必须对事先所设定的目标及相应措施的实施过程自始至终进行监督、控制、调整和修正。
当前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施工时,施工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的分配工作做的不到位,责任不能够落实到位;决策以及监理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强,同时还必须加强一些基础的管理工作,施工的人员结构的配备不够合理同时缺乏有效的人才的激励的机制,这些都会导致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差,企业内部的消耗很大,但是施工的成效却是很小的。
(二)质量管理落后,工程质量差
质量管理一直以来是公路建设的命脉,是施工项目的灵魂所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施工项目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因素影响着质量管理,导致工程质量差,影响整个工程施工。如工程层层转包,导致施工人员缺乏管理,拖沓懒散;施工原材料质量差,修建公路容易坍塌;为了节约成本,施工企业往往购买低廉的建筑材料,偷工减料,导致施工项目质量差。
(三)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落后
当前,我国公路工程的大多数的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的模式仍然是沿用着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落后的管理技术手段和没用应用到发达的通讯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的需求了,随着我国电子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施工单位的各项的管理活动都没有很好的应用到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工具,没有很好的应用信息资源,施工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简单的项目管理的方法,缺乏使用多元化管理的能力,缺乏施工管理的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高支模;支撑体系;搭设方法;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对于建筑的可利用空间和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作为一项常见的施工工艺,目前在建筑工程建设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容易出现一些安全事故问题,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加强高支模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确保高支模工程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1工程概况
某大跨度单层结构厂房建筑,建筑高17.2m,平面尺寸为114m×96m(见图1),跨度为24m,梁底标高为12.4m,梁截面尺寸:主梁高1200mm,宽为400mm,次梁250mm,宽为400mm,楼板厚度为120mm。结构总建筑面积为10944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本工程属于超高(14.5m)、超跨度(24m)的大型混凝土结构工程,且梁的结构尺寸为0.4m×1.0m,基础差,整体结构自重大。
图1结构平面示意(单位:m)
2高支模支撑体系设计方案
2.1高支架搭设方法
针对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14.5m,跨度为24m的超大模板支撑体系,依据梁的截面尺寸B×D=400mm×1200mm,设计梁支撑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l=1.00m,立杆的步距h=1.80m。水平连杆双向在离混凝土地面上200mm设扫地杆,水平杆布局为1000mm双向布置,以上水平连杆每隔1.5m设置1道,以增加支架整体水平稳定支撑力,在梁底增加2道间距为500mm的承重立杆。顺梁方向支撑立杆设置横向、竖向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夹角必须介于45°~6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上300mm,板底和梁底均采用100mm×100mm×200mm间距为400mm 1道方木托顶,侧面间距为250mm,外楞采用φ48×3.2钢管,每道外楞设置2道。
2.2构造要求
(1)基础处理
基础要处理好,如是换填土(砂)必须分层碾压夯实,使地面承载力≥160kPa,对比高支模支撑体系,采用300mm厚C20混凝土基础以满足基础承载力。而且还在立杆底部采用厚度不少于50mm,长度不少于2m的垫板,垂直于墙面放置在混凝土基础上,防止钢管在混凝土表面打滑导致支架失稳。
(2)立杆
垂直度的控制必须保证≤1/1500,接头必须用对接扣件,不允许错位搭接。
1)搭接要求立杆接长时,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接长除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2)扫地杆设置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主节点处扣件必须扣紧,螺栓拧紧力矩40~65N·m,其竖向、水平剪刀撑点与主节点距离≤250mm,以减小剪刀撑杆受力后对立杆产生的弯曲变形。
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集中荷载或活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垂直向下传递。设计集中力大小为F=0.360kN。
(3)水平杆的设置要求
1)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
2)搭设要求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 定:①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主节点处水平杆设置主节点处必须设置1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4)剪刀撑
1)设置数量高度超过4m的模板支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①模板支架4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②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1道水平剪刀撑。
2)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倾角为60°时,则不应超过5根。②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③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④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
(5)连墙杆件的设置
1)一般支模架体,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时,柱、墙板与梁板混凝土应分二次浇筑,模板支架应与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已具备一定强度的构件(墙、柱等)通过连墙件进行可靠连接。
2)超高、大跨、大荷重支模架必须与已浇筑完混凝土构件垂直结构进行有效的刚性拉接。
2.3荷载计算
设计时需要考虑面板为受弯结构,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本工程模板底板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承重荷载的计算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0.6kN,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1.009kN;N2=3.431kN;N3=3.431kN;N4=1.009kN。最大弯矩M=0.044kN·m;最大变形v=0.0mm。
(2)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1)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max=0.090kN·m;最大变形vmax=0.068mm;最大支座力Qmax=4.590kN;抗弯计算强度f=19.13N/mm2,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533.3/150与10mm,满足要求。
2)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1 建设前的品质管理工作
1.1 认真的开展图纸会审活动
项目建设前期,要深入的研究图纸、熟悉图纸,而且要组织设计以及施工等有关单位开展好会审活动,对于其中的不利要素深入的探索,研究应对方法。项目设计是综合的设计活动,设计活动通常是由很多人来进行的,电气项目设计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如果在进行电气项目设计时不与其它专业积极地协调、沟通,就会使得图纸出现许多不利现象。假如不能有效的处理好这些问题,就会对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等带来负面意义,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矛盾出现。除此之外,建设者要认真的分析图纸内容,以此来确保设计是否符合规定。
电气管控工作者要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电气项目施工的便利性及合理性,从而避免或减少返工现象发生,特别要强化变配电房工程、消防工程、电梯井道等专项图纸会审的重要性。除了常规问题外,在会审时注意以下的内容。第一,分析强弱电等有没有不利现象存在,和规定内容之间是不是一样。第二,分析预留套管、洞口的具体方位和高度等是否满足安装要求,降低因为设计无效而导致返工的发生几率。第三,分析变配电房等设备房的位置选择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等。第四,分析配电间内的配电设备布置是否合理、电缆连接方式等是否合乎规定,是否方便施工。最后,分析卫生间等处的防间接接触电击的安全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等。
1.2 认真开展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的指导文件,是施工高效完成的保证,是监理单位监理依据性文件之一。施工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并提交监理等组织严格审查,同时要有完善整个施工现场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施工满足质量标准,并且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要符合会审后的设计内容及国家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相关规范。电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编制依据及采用标准;电气工程概况;施工前的准备;电气安装工程中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电气安装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案及交叉作业施工原则;施工管理措施;施工资料目标设计等。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向施工人员、施工班组长等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进度做好分阶段施工技术交底,要明确所有施工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对工程所需要的资料要做到心中有数。电气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有:施工准备;工艺流程及施工要求;质量要求;安全要求等。
2 建设时期的品质管理工作
2.1 主体阶段
在这一时期,电气项目的主要工作是防雷接地施工及管道预埋等。对隐蔽工程的验收,施工质检人员要认真做好质检工作后提请监理工程师验收,以此来保证品质优越。施工使用的材料的品质对后续的运行有着非常大的意义,所以使用前要对物料的品质开展管理工作,对于品质不达标的要弃用并做好记录。对物料进行检验的时候,要清楚材料的使用范围及材料的技术要求等。材料进场必须报审。防雷接地施工过程中重点要关注防雷接地的焊接工作,对焊接点、引下线的施工进行检查,对屋顶女儿墙、顶层柱子钢筋内的引下线主筋焊接质量进行检查。管道预埋时,管道的连接要避免在卫生间等湿区处进行,从而避免因卫生间降板积水而渗漏进管道。电气管线安装往往需要穿越墙面或楼板,这就需要在施工中做好与土建施工的配合,与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做好预留预埋的施工交底工作。在套管预埋预留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预留,每一层安装完成后,应及时对预埋套管的数量、安装位置进行检查,保证所有的预埋件安装牢固。
2.2 安装及调试阶段
该阶段是电气安装工作中重中之重,是确保整体项目能够合理运行的重要活动,而且这项活动还对使用者的使用安全等有影响。所以,在项目完成之前的时候要认真的关注该项活动。对影响消防等专项验收、竣工验收的关键设备、重要工作的检查力度、密度要加大。如关注变配电设备、发电机及切换、所有双电源切换箱、电梯消防功能等调试情况。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土建施工单位提供安装工作面的时间相对滞后,电气项目安装时间相对较短,对电气项目的品质极为不利.为此,电气施工管理者应有计划地要求土建专业密切配合,尽早提供安装工作面.安装活动中所有的工序在大面积施工前应确定交楼标准,并做好工程样板、工程样本层的安装工作。如大面积压线之前要求先对配电箱、线盒内压线做样板示范,要求布线整齐、压接牢固及多股线搪锡,组织设计、监理等技术人员确定无误后再全面展开,防止事后才发现问题而影响工程进度。关系到人员安全的接地联结线的连接,接地端子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3 电气项目建设时期的安全管理工作
众所周知,电气项目的建设活动非常的繁琐,它的安装品质的优劣会对其后续的使用以及运行等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在建设时必须要认真的按照建设步骤来开展工作,对所有的细节要胸有成竹,才可有效地降低不利现象的发生几率。所以,在建设时候要认真的开展技术探讨工作,而且认真有计划的开展安管活动。
当参加到建设工作中时,技术工作者要对实际情况深入的分析,充分考虑诸多的不利要素并排查,对于较为恶劣的不利现象要向相关机构上报,确保问题能够有效地应对,只有将所有的不利现象处理好之后,才可以进行建设工作。在建设时,要有足够的安管人员,对建设步骤中的所有的隐患进行监督,如果发现不利现象的话,要停工处理,尽快的组织相关机构处理。在建设场地要设置充足的安全标记,不能随便的对这些标志进行移动,假如必须要进行的话,至少得通过安全管理组织的许可之后才可以进行。如果是高空作业,要积极探讨安全措施并落实到位.建设时要佩戴好安防设备。在防雷接地焊接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焊接人员应持证上岗;施焊过程中应配备绝缘手套和绝缘鞋,并佩戴防护眼镜。对所有的电缆插线母线、导线及设备应该及时做绝缘测试,符合规定要求后后才可试运行。安全管理者要对施工现场的用电装置等开展细致的巡检活动,遇到重大安全问题要及时停工,并对安全隐患及时地进行分析和处理。
结语
要想确保电气项目的品质优秀,性能安稳,就要结合图纸研究适当的建设组织以及技术规范等内容,除此之外,还应该确保相关人员对具体状态熟知,认真地按照相关的规定来开展工作,处理好相关机构监督内在关联,确保全部的建设者都参加到管理工作中,切实提升品质,做好安全活动。也必须要靠这种措施,才可以确保电气项目的品质以及安全活动得以有效地掌控。
参考文献
[1]肖光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控制问题相关探讨[J].建筑电气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