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基坑调查报告

时间:2022-07-03 15:00:42

导语:在基坑调查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基坑调查报告

第1篇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385-01

随着公路、铁路交通运输网络的无限延伸,运输企业逐渐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近年来客运、货运运输量不断增多,运输企业也逐步提高了对道路桥梁的质量要求。只有高质量的道路桥梁才能承载日益繁重的运输任务,超负荷工作的道路桥梁和质量存在瑕疵的道路桥梁慢慢成为陆路交通运输中的安全隐患问题,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为了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必须提高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保证道路桥梁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基坑施工,基坑支护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人员安全问题,同时道路桥梁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一个难题。本文分析探讨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逐步提高道路桥梁基坑支护的技术水平,为广大人民创建更优质的道路桥梁。

一、软土地基施工中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软土地基是我国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软土地基的条件下进行工程施工,容易出现各种安全事故。所以在软土基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加强软土地基的防护技术。由于软土地基的土质较疏松,具有较大的含水量,在施工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滑坡及坍塌方事故,有些道路桥梁工程严格要求基坑质量,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支护体移位及开裂等问题的出现。地下连续墙是经常使用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此技术可以有效的规避坍塌方事故。在软土地基基坑施工过程中,互相联系地下连续墙和桥梁主体,这样不仅能使地下连续墙发挥挡土防水的作用,而且还能作为基坑侧墙的使用,使得基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1]。使用深层搅拌机搅拌软土砂浆和水泥,促使软土地基进行硬结,增强坑基自身的强度,提高坑基的防护等级,确保道路桥梁施工的安全性,改善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

二、安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应用

安全检测工作也是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指派专门的工程监理人员全方位的检测防控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监理人员要加强监控土方开挖操作,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进度,遇到地形较为复杂的地段施工,必须在确保边坡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有效协调。另外监理人员要积极参与检查施工设备,特别要经常排查与安全有关的机器设备(防漏电装置、钢筋加工机械的开光),一旦发现任何问题就要及时上报,责令停止继续使用机器设备,只有维修通过检验,确保安全使用的情况下才能继续使用。除此之外监理人员还要及时有效的纠正绑扎钢筋网格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一般情况下绑扎的误差应该小于±20mm。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需要利用焊接技术强化钢筋,监理人员就要全过程的监督焊接过程,确保网格与锚杆头之间焊接的完整性[2]。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监理人员要重点监测完工的基坑支护架。监理人员要检测基坑内部,监测是否出现管涌、涌土及流砂的现象。同时还要时常观察支护体,观察支护体是否沉降及位移。除此之外检测人员还要监测基坑壁是否出现裂缝、坍陷和滑移:基坑壁上的土钉或锚杆是否出现松弛及断裂的情况、基坑周围地下水位的实际变化情况、基坑内部是否渗漏水、施工周围的重要管线是否出现裂缝及无边形测量。为了能够保证支护施工操作正常顺利的进行,监理人员每天至少要进行3次监测,等到工程日渐稳定后可以减少一次监测,检测要等到基坑回填施工完成后才可以停止[3]。在进行监测的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实时的收集整理监测的各项具体数据,绘制相应的曲线图或图表,将制成报表上报有关工作部门,这样有利于调整施工操作。

三、道路桥梁基坑支护的相关注意事项

3.1 调查基坑工程的的环境

在道路桥梁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调查施工周边的环境状况,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基坑支护。认真调查基坑支护工程的周边环境,并且调查报告可以为基坑支护施工的评价及参考提供一定的依据。有些需要修剪的建筑物在基坑周围的影响范围之内,这时就要先开挖基坑,再修剪基坑内的建筑物。在设计道路桥梁前要细心调查施工场地的现状地形。现状地形的调查可以拟挖基坑周边的各个位置的标高,这样可以比较直接的得出坑顶和坑底的高差。在设计的过程中,基坑边界不能超过用地红线,此外基坑底边线和地下室外墙之间要留有一定的距离,可以比较方便的作为基础施工的作业面[4]。

3.2 控制地下水位

为了使基坑地下水位在基坑施工期间下降到坑底0.5米以下,确保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可以正常顺利的进行,施工单位可以集水明排、井点降水、截水及回灌等措施来降水。与此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周边建筑物不会受到降水的影响。在基坑内部设置集水井和排水沟,使用抽水设备将基坑中的水从集水井中排出,这样可以实现疏干基坑内给水的目的。

3.3 深基坑支护技术问题

在深基坑支护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密切关注各项参数的变化,特别是含水率的改变、土压力的释放和内摩擦角及土体内凝聚力的变动,留心监控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为调整施工方案奠定基础,还可以提前做好各项参数的准备工作。这些参数的变化情况可以为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的调整提供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而且深基坑支护施工周边的环境是比较复杂的,各种道路地下线路及建筑物会对放坡产生影响。为了有效保证安全支撑的作用,必须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增加坑中坑壁的稳定性。排桩支护、锚杆支护、组合型支护及自力式支护是最常见的深基坑支护形式,由于深基坑施工的深度不同,所以在施工工程中则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深基坑支护形式,这样才能完成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施工[5]。

四、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道路桥梁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体建筑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道路桥梁施工中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在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项目不同施工阶段选用不同的施工技术,不断提升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要借助有效的施工技术有效改善和规避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基础设施能更好地应用于正常使用过程,为广大人民提供便利,同时还能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吕达.道路桥梁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3:128-129.

[2]谭欢,徐超.浅析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因素及相应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01:271-272.

[3]张洪波.道路桥梁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视界,2014,33:135.

第2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基坑挖土是基坑工程的重要部分,对于土方量大的基坑,基坑工程工期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挖土的速度。另外,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变形控制是否满足要求、降水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亦靠挖土阶段来进行检验。在确定基坑土方开挖方案时,应根据地质情况、当地气候、施工条件和周围环境等确定合理、便捷、安全经济的诸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一、土方开挖原则与施工

在进行土方挖掘施工前,必须要对现场施工环境进行考察,并根据土木工程设计的图纸制定挖掘施工方案。同时,也要注意土方开挖的基本原则以及注意事项。最后通过多项综合分析,可以展开施工工作,进行土方开挖。本着“先撑后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将坑基拟分四到五层,每层坑基的开挖深度设定为两米,然后进行挖掘施工。在土方开挖施工工作进行时,为了体现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现代化,可将检测器置于基坑,以便确保开挖深度和广度调节控制的灵活性。另外为了挖掘机在土方挖掘中避免碰伤工程桩,在土方开挖之前,对应力管桩的设计熟悉了解将是必需的,并且要在土方未开挖之前标识好桩顶未送至设计标高的工程桩的桩位。

1、选择开挖机械。进口型履带式1m3反铲挖机被挑选为第一层土方开挖时选的机械,而在第二层土方的开挖中如遇到管桩较稀的状况也应采用进口型履带式1m3反铲挖机。

2、开挖路线及车辆行驶路线。机械工具为坑基挖掘的主要方式,辅助以人工进行边坡修理工作和坑底清理工作,运送和弃土自行安排汽车解决。采用分区挖掘的方式,从南向北,从西向东,每个挖掘区域区设置两个作业面,为了满足喷锚施工工作面的要求,之一为沿基坑围护四周开挖的6m宽边槽的挖掘作业面,其二为开挖基坑大面积土。双车道作为坑基车道的方式是必需的,为防止陷车在坡面填上碎碴。为保护管桩,要对坡道处管状进行提前截桩。开挖基坑之前先放基坑开挖边线以及每层开挖的的坡底线,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随基坑开挖的进程逐个放出每个承台挖土边线和挖土标高,以便于对机械挖土和人工清土及时控制。

3、土方开挖施工

(1)基坑开挖层次标高。第一层开挖至设计标高至1.50,开挖深度在1.2~3.0m第二层开挖至设计标高-3.50,开挖深度2m第三层开挖至设计标高-5.50,开挖深度2m第四层开挖至设计标高-7.50,开挖深度2m第五层开挖至设计标高-9.50,开挖深度2m。

(2)开挖顺序从南向北前进,从东西两侧向集中中间推进,机械运行路线为反向逆行接力式循序渐进的开挖,开挖型式采用沟端开挖、单沟侧面开挖和挖宽沟相结合的形式,汽车为单侧向装土。

(3)汽车场内层次间上、下交通运行拟采用斜坡道直接下坑底的平面开挖运行,坡道净宽8m,i=1∶6。

(4)在开挖过程中应预先挖出一些临时集水坑,将基坑内的水导入集水坑中,通过水泵将坑内的水抽至地面上的集水坑,再通过城市污水管排走。

4、土方开挖施工要点

(1)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照本方案设定的顺序进行分段分层开挖。

(2)机械开挖应留300mm的土层用于人工清底、修坡、找平,以保证基底标高和边坡坡度正确、平整,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

(3)土方开挖前必须先放边坡线,土方开挖中必须随开挖进度放出各承台的开挖边线及各承台的开挖标高,以便及时控制开挖深度及边线,避免超挖或开挖不足,以避免夯填土或大量的人工挖土和大量的人工运土。

(4)坑底人工的清土、基坑边角部位和桩边机械开挖不到之处的土方应配备足够的人工及时清运至挖机作业半径范围内,及时通过挖机将土方挖走,以免误工误时。

(5)基坑开挖尤其是最底一层开挖中必须特别小心,避免挖斗碰撞基桩在各层开挖中均应避免挖机直接碾压桩头,若挖机无法避开密集的桩头时,需先截掉部分桩头。

二、质量控制要点

1、房建深基坑施工的技术控制

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主要要有挖土方、挡土、防水及围护措施等相关建设,一些细部结构的施工还是相对比较复杂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严格控制,以防影响其他环节或给工程带来不良事故。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会以技术规范为依据,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或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组织管理,针对施工技术方面也要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一般在挖掘土石方施工前要对周围的建筑物、构筑物或施工场地进行拍照或录像,收集施工现场的相关信息与地质水文方面的报告,以及周围或地下设施的情况等,收集后做详细深入分析,经过分析后,要针对特殊地质进行更为严格深入的施工组织,尤其是对于软土层的处理,其开挖深度不宜太大,若挖土太深或挖掘速度过快,很容易对施工现场造成失衡状态,降低土体的整体强度与稳定性,极易导致土体的大量滑移,既不利于对工程施工的监督与管理,有拖延了施工的进展程度,给工程的坍塌事故带来了直接推进的作用。

2、深基坑周围的防水与止水处理

深基坑的施工,通常会选在枯水季节或水量较少的季节进行,水量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及危害可以说是相当大,所以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要切实做好防水施工处理,对于一般常见的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有上层滞水、承压水以及雨水、渗漏的管道内水等,水流的来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在工程开始投入施工前期所做的各项调查报告都是有很好参考价值的,要实时考虑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排水、防水剂止水工作,针对细部的地貌结构及设施对地下水的成因做深入贴切的分析与实施可行的处理方案。对于周围有建筑深基坑的现象,则通常会采用以堵为主、以抽为辅,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达到防止基坑周围土体的滑落与流失。止水帷幕施工中常见的方法主要有高压喷射注浆法、粉喷深层搅拌法、浆喷深层搅拌法以及压力注浆法等,是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止水措施。一般地,在止水帷幕施工过程中要确定合理的水泥浆掺加量,且桩体搅拌均匀、桩长达到设计深度,要严格避免桩头出现无浆现象,尤其在土层变化较大的地区,很容易因搅拌桩的桩径未能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导致止水的失效,使桩体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3、深基坑施工殊性项的施工与处理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可以说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投入人力资源较多的过程,而在施工过程中也经常会发生许多令人难以预料的事件。对于针对深基坑的施工而言,则更是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专业技术准备。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这积累:基坑内出现管涌或流沙等现象;基坑支护的局部出现明显裂缝与大面积的不均匀沉降;气候出现异常情况,出现罕见的且持续多日的狂风暴雨等不良气候;相邻施工段之间的影响较严重,如降水、打桩以及土方开挖等施工工序中;地下有障碍物影响了基坑结构或止水帷幕等的施工。

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逐渐加快,建筑物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物的基础工程--基坑施工对于整体施工而言越来越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本着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指导基坑土方开挖工作,促进提高基坑工程施工质量,防止出现意外情况的出现,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建筑业发展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海峰.建筑工程中深基坑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1.

第3篇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房建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对于基坑的处理中常常会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比较容易被遗漏,或在施工的前期相关施工人员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等,从而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基坑开挖过程中对边坡的不当整修

针对深基坑的开挖,是一项比较难以施工的项目,在通常情况下,施工队伍会选择人机配合的方法进行,首先让施工机械进行大面积的开挖,随后使用人工对开挖部分进行平整开挖及规则施工。但对于真正在深基坑施工时,却常常会出现机械开挖深入不到位,或开挖过渡,以至于开挖方的数量比较难以控制的现象,另外机械开挖时由于深度的加大,以致平整度与边坡的平顺度都很难得到良好的保证。而对于人工在深基坑开挖时,难度就更大了,因为人工整修时限制条件相对也比较多,尤其是安全施工的限制条件,所以对于较深基础的开挖,难度是比较大的,且施工质量也比较难以控制。

1.2 实际施工与设计间的差距较大

在工程施工中避免不了会出现一些偷工减料的现象,当然基坑处理的过程也不例外,在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对搅拌桩的施工,但很多的施工人员却误认为对于基坑的施工是在建筑地面以下,偷工减料不易被发现,所以则会减少水泥的正常用量,水泥掺量不够则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基坑支护措施的强度,出现裂缝影响施工质量,其原因都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抢进度,或不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偷工减料,对施工中的各项指标控制不严格等,因为对局部或眼前效益的看重,从而对整体施工的质量带来较多的潜在问题。通常情况下,施工中尚未形成立体空间结构时,要按照平面结构的设计对支护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处理,以达到适应空间施工的效应。

1.3 边坡支护与开挖进度不协调

在处理中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即开挖时承包工程的施工单位很多都是没有相应施工资质的,所以在施工中很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施工现象。如在土方开挖中,没有明确的施工组织及管理措施,容易出现无序施工的现象,尤其是施工人员对于专项的技术的不规范施工,没有资质的施工队伍一般也并不具备相应的技术施工条件,而他们则会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进行肆意不规范不科学的修改,以达到增加自身企业项目收益的目的,但却降低了建设工程应有的安全度。在基坑开挖的同时通常会伴有边坡支护措施的施工,而边开支护与基坑开挖的施工队伍通常也不是同一施工队,所以不可避免会出现施工配合方面的不协调,在施工中的对进度的控制各部相同,开挖施工人员只注重开挖施工的进度,却并不协调与边坡支护施工的合作,所以比较容易形成施工现场秩序混乱,不按照规范进行,各项工作不能共同协调的进行。现场所表现出的管理方面的混乱将会直接对施工的进度或质量形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针对这一问题要进行较为严格与必要的处理。

2.房建施工深基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对于任何工程而言,施工阶段是需要进行严格控制的关键阶段,依据施工当地的条件及基坑开挖施工相关的经验,对该工程项目的关键工序或工作进行确定,所以通常情况下,会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建设前期对各个专项的施工方案进行必要的审核与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制定,以实现对各项施工技术的严格控制。

2.1 房建深基坑施工的技术控制

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主要要有挖土方、挡土、防水及围护措施等相关建设,一些细部结构的施工还是相对比较复杂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严格控制,以防影响其他环节或给工程带来不良事故。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会以技术规范为依据,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或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组织管理,针对施工技术方面也要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一般在挖掘土石方施工前要对周围的建筑物、构筑物或施工场地进行拍照或录像,收集施工现场的相关信息与地质水文方面的报告,以及周围或地下设施的情况等,收集后做详细深入分析,经过分析后,要针对特殊地质进行更为严格深入的施工组织,尤其是对于软土层的处理,其开挖深度不宜太大,若挖土太深或挖掘速度过快,很容易对施工现场造成失衡状态,降低土体的整体强度与稳定性,极易导致土体的大量滑移,既不利于对工程施工的监督与管理,有拖延了施工的进展程度,给工程的坍塌事故带来了直接推进的作用。

2.2 深基坑周围的防水与止水处理

深基坑的施工,通常会选在枯水季节或水量较少的季节进行,水量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及危害可以说是相当大,所以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要切实做好防水施工处理,对于一般常见的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有上层滞水、承压水以及雨水、渗漏的管道内水等,水流的来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在工程开始投入施工前期所做的各项调查报告都是有很好参考价值的,要实时考虑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排水、防水剂止水工作,针对细部的地貌结构及设施对地下水的成因做深入贴切的分析与实施可行的处理方案。对于周围有建筑深基坑的现象,则通常会采用以堵为主、以抽为辅,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达到防止基坑周围土体的滑落与流失,也减少了上部整体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等,及减短了施工所耗费的时间,缩短了工期,大大降低了施工处理的难度。止水帷幕施工中常见的方法主要有高压喷射注浆法、粉喷深层搅拌法、浆喷深层搅拌法以及压力注浆法等,是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止水措施。通常情况下,在采用浆喷深层搅拌法对止水帷幕进行止水施工时,且止水帷幕的搅拌桩成桩效果和质量有不是太好,则深基坑在开挖施工后会出现大量的渗水现象,给工程的进度带来很大的阻碍,严重拖延了施工工期,变向增加的工程建设的费用与造价。一般地,在止水帷幕施工过程中要确定合理的水泥浆掺加量,且桩体搅拌均匀、桩长达到设计深度,要严格避免桩头出现无浆现象,尤其在土层变化较大的地区,很容易因搅拌桩的桩径未能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导致止水的失效,使桩体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3 深基坑施工殊性项的施工与处理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可以说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投入人力资源较多的过程,而在施工过程中也经常会发生许多令人难以预料的事件。对于针对深基坑的施工而言,则更是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专业技术准备。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这积累:基坑内出现管涌或流沙等现象;基坑支护的局部出现明显裂缝与大面积的不均匀沉降;气候出现异常情况,出现罕见的且持续多日的狂风暴雨等不良气候;相邻施工段之间的影响较严重,如降水、打桩以及土方开挖等施工工序中;地下有障碍物影响了基坑结构或止水帷幕等的施工。在类似的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启动预先准备的应急预案,并尽快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4篇

关键词:施工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方案;管理应用;研究深化

中图分类号:U21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不仅各种公路工程越来越多,其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针对公路桥梁来说,其不但要应对大型车辆行驶所带来的负荷压力,也要应对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并考虑自然环境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威胁。此外,在公路桥梁的使用过程中,其结构和材料都会出现变化,这也会对桥梁造成危害。基于此,在公路桥梁设计的过程中,做好其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常见的安全控制事故发生因素

常见的公路桥梁安全控制事故的发生因素根据大量的公路桥梁的安全控制事故的统计资料,总结得出常见的安全控制事故的发生因数归结起来有三点:

1、 安全角色中人的因素,在桥梁的施工中有很多的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做的不到位,安全意识浅薄,导致在遇到安全控制问题时不能及时的发现和制止解决,从而遗留下了诸多的安全控制隐患。

2、 桥梁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在桥梁施工中当管理和配套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不匹配的时候容易出事故,详细包括技术落后、设备和施工机械老化而存在不安全因素。

3、 安全角色中的环境因素,施工和监理单位没有充分考虑施工的处地环境并对其进行安全预测,如易滑坡、地质条件勘察不到位等,给安全施工留下重大隐患。

二、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

1、公路桥梁施工

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易受到人流量和车流量的影响,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对保护施工人员和路人的人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公路施工过程中,受施工环境的影响较大,管理人员应先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此外,在施工区域作明显的标志,防止外来人员误入施工地区,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采用现代化操作技术,提高建设水平,缩短建筑时间。严格检查施工材料,避免施工材料不过关,影响桥梁施工的正常运行。

2、山区桥梁施工

山区的地形较为复杂,增加了桥梁的施工难度。桥梁施工前,应对施工区域进行考察,根据地貌特征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施工建设。因此,在施工人员良好的施工习惯的基础下,应加强安全安全防护措施,规范安全系统建设。保证施工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出现疲劳工作的现象。根据山地地貌,可采用人机工程技术,提供山区桥梁的施工的安全性。

3、海上桥梁施工

不同于路面桥梁建设,海上桥梁建设受气象的影响较大。加强对实时气象预防的分析,做好预防工作,降低恶劣的天气对桥梁施工进度的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自我防护意识,可开展海上施工安全知识讲座,普及安全知识。此外,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机率。

三、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方案的优化

1、实地勘察,并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应该让项目工程的技术人员前往施工地点进行地质勘测和了解项目工程施工的具体状况,并将其和项目工程安全性相关的地方进行统计整理出来成为调查报告,管理人员以此调查报告为基础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则制度,从而促使在路桥建设项目中能够有效控制项目安全性。

2、拒绝疲劳施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虽然现阶段的工程建设已经使用了大量的机械化自动化设备来帮助生产,但是仍然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力,造成施工人员身体疲劳。拒绝疲劳施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路桥建设施工中有很多较为精细的施工都是人手动施工,需要一定的施工精度,如果施工人员处在疲劳状态下,很容易出现错误施工,而这一类的施工通常很难再质量检测中检测出来,从而埋下了桥梁施工的安全隐患。故而,在实际施工中,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工作安排时,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分配工作,拒绝疲劳施工,使用施工人员身边的人物的亲身经历来讲解在施工时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只有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够保证在施工时能够更好的更有效率的工作。

3、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影响路桥施工安全控制的第一因素便是人为因素,故而要想要有效的控制路桥施工时的安全性,最根本的解决方案就是控制人在施工时的安全性。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在施工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并考核,只有在专业的考核合格之后,颁发合格证书,才可以参与到施工工作之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因素1中所提到的由于施工人员不明白安全隐患,而使得潜在的安全隐患逃过检测人员的眼睛。

4、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安全性控制

在挖孔桩施工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主要有:挖孔过深导致的渗水、孔壁失稳、孔内二氧化碳过多导致施工人员不能够呼吸这三大方面[5]。其所采取的具体施工措施有在挖孔过深时及时注意对孔内进行防水、排水,并定时检测孔壁是否有出现裂缝、破损等可能影响孔壁稳定性的因素,并注意及时对这些不良因素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洞的出口必须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看守、设置井圈,确保孔口无障碍物,保障施工人员的通行顺利,并在夜间悬挂警示灯,提醒施工人员在夜间不要走错路掉落在施工孔中。另外注意孔内的通风设施,确保洞底的氧气含量达标,避免施工人员由于氧气不足昏厥在孔内。

4.1 规范施工程序

进行挖孔桩控的过程中,由专业人员进行施工指导,按照正确的施工步骤施工。采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挖孔桩操作,保证孔桩的深度适宜,避免孔桩过深或过浅,加强桥梁的安全性。

4.2 合理设置桥梁支架

桥梁支架桥梁顺利施工的有效保证,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环境、承重压力等设计桥梁支架。且在进行移梁铺设的过程中,应保证两边同时施工,若一方施工进度过快,桥梁支架两边承受的压力不用,易出现道床塌陷的现象。进行千斤顶操作期间,应严格控制千斤顶的起落高度,若千斤顶超出常规顶升范围时,应及时停止机器操作,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此外,起吊过程中,钢丝绳断裂的数量超过总钢丝量的5%时,也需停止机器操作、

4.3 设置安全防坠措施

进行桥梁施工阶段,必须先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设置高空防坠网时,应检查高空防坠网是否能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当施工完成后,才可申报拆除高空防护网。施工人员施工阶段,应系好安全带,根据施工要求规范着装,避免出现高空坠落事故。当天气过于恶劣时,应停止高处作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4.4 严格基坑开挖程序

基坑是桥梁建设的基础,开挖基坑前,应根据桥梁的承重度设置基坑的深度。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且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规范施工程序,检查施工设备的运行转台是否良好,若出现问题应及时进行设备维修。控制起吊机起吊的高度,保证其在安全起吊的范围内工作。

4.5 规范施工现场

施工场地材料的随意堆放也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单位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抽查后,可根据施工的实际需要,合理堆放施工材料,不仅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的损坏,还能为设备提供运作空间,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

结束语

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提高。搞好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性控制,保证安全施工。树立以安全施工为理念,时刻警惕安全隐患的发生。有利于施工顺利发展,利于交通行业的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陈春慧.桥梁施工的安全控制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8):154.

第5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但也是一个易于被忽视的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二者关系极为密切,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于容易被忽视,是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在勘探成果内因为很少直接涉及水文参数的利用,水文地质问题往往只被认为是象征性的工作,在勘察中大多只是简单地对天然状态下的水文地质条件作一般性评价。

一、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存在的问题

1.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但也是一个易于被忽视的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两者关系极为密切,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而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因很少直接涉及水文参数,水文地质问题往往被忽视,只简单地对天然状态下的水文地质条件作一般性评价。因此,经常发生由地下水引发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问题。为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在勘察中加强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在以往的工程勘察报告中,由于缺少结合基础设计和施工需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在某地区已发生多起因地下水造成基础下沉和建筑物开裂的质量事故,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以后的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主要应考虑以下内容: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工程勘察中还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堑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状态和天然条件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分析预测在人为工程活动中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反作用。

3.岩土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显示出来的性质,而地下水在岩土中有不同的赋存方式,不同形式的地下水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而且影响程度又与岩土类型有关

二、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分析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估内容在以往的工程勘察报告中,由于缺少结合基础设计和施工,需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在很多地区已发生,多起因地下水造成基础下沉和建筑物开裂的质量事故,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后在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主要考虑以下内容:

(1)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2)工程勘查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3)应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如: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钢筋的腐蚀性,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粉土时,应预测产生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当基础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应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进行计算和评价;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应进行渗透和富水性试验。并评价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冻沉降,边坡失稳进而影响物稳定性的可能。

2.重视岩土水理性质的测试和研究,岩土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显示出来的性质,而地下水在岩土中有不同的赋存方式,不同形式的地下水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而且影响程度又与岩土类型有关。结合水是地下水在粘性土中的主要赋存形式,在砂土中含量甚微。结合水尤其是弱结合水与粘性土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性质如可塑性、膨胀性、收缩性等归为粘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活动范围极为有限,对岩土的动态水理性质影响较小。

三、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变化可由天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但不管什么原因,当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危害,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受地质因素如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由于潜水面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

(1)土壤沼泽化、盐演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

(2)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3)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

(4)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

(5)地下洞室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恶化等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2.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进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由于改变了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

工程地质勘查是整个工程周期中重要阶段,其结果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能否实现工程目标以及工程对社会经济的价值。在工程勘探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地方法测定有关水文地质的各种参数是非常重要的,可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充分利用水里地质条件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从而避免出现因水文地质作用而损坏工程或者影响工程施工的现象。

参考文献:

[1]舟山市定马线长春岭滑坡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R].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2008.

[2]杭州城市地质调查报告[R].浙江省地质调查院,2008.

第6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特点

引文: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是快速、安全、准时、舒适和节约耕地。我国发达省、直辖市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条件,加上我国耕地资源宝贵,所以社会和政府将更加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在人均GDP未达到国际标准时,大规模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提早提上议事日程。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尤为重要。

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概述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按照线路敷设形式可分为地下线路、地面线路和高架线路;按照结构类型可分为车站主体、出入口通道、风道、风井、人防工程、区间隧道、联络通道、渡线、出入线、泵房、高架线路、桥梁、涵洞、路基、路堤、路堑、车辆段(停车场)、变电站、水源井等。不同的结构类型侧重的工程地质问题不同,勘察的重点也不同,勘察应满足不同结构类型的设计需求。比如,地下工程一般需要提供地下水位、围岩分级等;地面建筑需要提供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等;高架结构需要提供桩基参数等。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方法一般有明(盖)挖法、矿山法、盾构法三大工法;明(盖)挖法又可细分为明挖、盖挖和铺盖法,明挖施工的支护体系一般有桩(墙)加内支撑支护、桩(墙)加锚杆(索)支护、土钉墙支护、自然放坡等,盖挖又分为盖挖逆做法和盖挖顺做法;矿山法的施工工艺一般包括全断面法、上半断面临时封闭正台阶法、正台阶环形开挖法、单侧壁导坑正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眼镜工法)、中隔墙法(CD法、CRD法)、中洞法、侧洞法、柱洞法、洞桩法、钻爆法等;盾构法施工的盾构类型一般包括敞开式盾构、半敞开式和密闭式盾构,近年国内用的比较多的为密闭式盾构,密闭式盾构根据其力学平衡原理又可分为土压平衡盾构和泥水平衡盾构。配合_三大工法施工还有一些辅助工法,包括降水施工、止水施工、注浆施工、冻结法施工、小导管施作、、大管棚施作、盾构始发井和接收

井加固施工等。

二、勘察实施风险控制要点

勘察实施过程中风险控制应从组织机构、技术措施、过程控制、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控制:(l)施工准备过程中,对勘察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2)在风险因素识别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安全风险控制组织机构,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3)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程序。(4)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安全技术交底会,对现场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5)施工现场应配备专职安全员,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机组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禁违章操作。(6)钻孔开孔前,必须严格按照“调查、访问、探测、挖探、保护”的程序对地下管线进行避让和保护。(7)占道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设置围挡、指示灯等,并安排专门人员疏导交通。

三、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现状

(1)地质勘察工作和环境调查工作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均具有影响,但无法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具体情况来调整勘察内容和勘察工作量。因此,易导致基坑设计方案或隧道附近的敏感建构筑物保护方案不当,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引发工程事故或民事纠纷;地质勘察报告和环境调查报告由不同单位分别提出,不便于设计、监理和施工人员和风险分析专家使用。

(2)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勘察工作原来属于工程地质勘察体制,其任务是查明沿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为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地质资料,却很少提出解决工程问题的具体建议和方法。随着国家标准GB50021― 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实施,城市轨道交通也推出了GB 50307― 199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至此,从规范层面讲,勘察工作已从地质勘察制进入到岩土工程勘察制。其意义在于,在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的同时,密切结合工程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各阶段与岩土有关的设计、施工方法提出工程具体建议,并进行技术论证和评价,以服务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全过程。目前,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设计(基坑工程、隧道工程)结合得不够紧密,勘察工作人员和设计工作人员共同确定勘察工作方案和编制成果报告的机制还不成熟,勘察成果报告中的工程措施建议、环境与工程

的相互影响、监测工作建议措施等内容的深度和针对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国家标准GB 50307― 199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了各阶段勘察工作量和布孔原则,各勘察单位基本都在依规范进行。但各城市和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不同,完全照搬规范规定易造成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不当。

(4)对轨道交通沿线的环境勘察工作重视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环境勘察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没有明确的环境勘察技术要求和规范性文件作为依据;审查和验收机制不完善,环境勘察工作的质量控制存在不足;没有业主的工作人员或监理监督环境勘察的工作过程。使得环境勘察成果的完备性和准确性明显不足,从而导致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工法改变,甚至方案和线路的调整。施工的工程风险迭生,承建各方仓促应对,既影响工期,增加投资,牵涉繁杂的变更和保险取证、理赔手续,又造成消耗精力、关系复杂的社会问题,产生不良影响。

四、改进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建议

(1)由一家勘察单位承担地质勘察和城市环境勘察;融合城市环境保护需求和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设计需求,合理确定勘察工作量,编制统一的勘察大纲和实施行方案。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内容要完整,要融合城市环境勘察和地质勘察结果。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勘察成果报告中的“环境对修建工程的影响分析”、“修建工程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监测方案建议”、“工程措施建议”才能真正做到分析基础牢靠,针对性强、有的放矢;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人员和风险分析人员才能得到完整、系统的设计边界条件;也只有这样,勘察才能够真正走上岩土工程勘察体制。

(2)设计人员应参加勘察大纲、勘察实施方案的审查;理顺勘察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使得阶段性勘察结果和各阶段设计方案的调整等信息能迅速快捷地在勘察和设计人员之间交流;勘察成果分析工作应由勘察人员和设计人员共同完成。

(3)在城市建设勘察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调整勘察工作精度和工作量。初勘精度和工作量、详勘精度和工作量都应加大,且应超过规范规定值;对发展快的城区,应根据轨道交通线路附近城市设施的发展,及时补充增加建筑物基础调查、物探等

工作量;根据线网规划的稳定程度,适当增加可研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勘察精度和工作量。

(4)在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中,预留足够的环境勘察经费,使得这项工作的开展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城市环境勘察工作的工作量应结合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经验和地质条件确定,工作深度应等同于地质勘察;建立环境勘察的技术要求或技术规范性文件,使环境勘察的范围、深度、分析方法、成果表达方式等技术细节有据可依;建设单位和城市环境勘察单位应逐步建立环境勘察成果的分级审查、验收和工程款支付机制,控制环境勘察工作的质量;建立环境勘察工作的过程监督监理机制。

五、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的配套规范应参照铁路系统的有关规范,勘察工作应汲取经验并及时做出调整。勘察方案需要因地制宜调整,对勘察工作的监管亦应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王梦恕,张成平.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事故分析及控制对策[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25(2):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SO3O7一1999).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第7篇

【关键词】房地产;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1 前言

由于2006~2007年房地产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开发企业对质量管理的忽视,因此,随着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扩散,房地产行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项目交付时,原先对质量管理的忽视也就成为了纠纷不断的原因。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更凸显了房地产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因此项目质量已逐渐成为房地产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房地产企业的生命线。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我国房地产项目管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存在质量事故多发、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主要是管理体制不完善,缺少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不能全面系统地采用先进方法,法律法规也不健全等。因此,本文在考虑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方正360大厦、荷塘月色项目工程实际,对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具体手段。

2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设计规划条件、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场调查报告、项目的产品市场定位,是设计阶段方案设计的依据,应尽可能收集完整。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方法应以正确地编制设计任务书为基准,而设计任务书应以项目前期的决策定位、批准的规划设计条件、以往工程设计技术经济记录为依据进行编写。而为了有效地控制设计质量,就必须对设计进行质量跟踪,当设计过程的每个阶段设计完成时,开发商的项目设计主管人员应以设计任务书、招标文件、设计合同、政府有关批文、各项技术规范、气象、地区等自然条件及相关资料为依据,对设计文件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核。在审查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过分设计和不足设计两种极端情况。过分设计,导致经济性差;不足设计,存在隐患或功能降低。

另外,还需要建立设计经理质量责任制。开发商设计主管人员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设计过程进行管理,监督检查建设方各专业工程师对专业设计中执行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情况,确保设计产品和服务满足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组织设计策划,并将策划结论编入设计要求;根据项目计划、项目质量计划和设计要求的规定,对设计过程进行控制;负责各专业之间的衔接;负责组织设计各专业的综合技术方案的审查和协调,确保综合技术方案的合理性;负责组织或监督检查设计各阶段的设计评审和设计验证等;在管理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保证设计质量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3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工程实例

在上述质量控制的原则基础上,为确保工程的设计质量,在本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首先集中分管副总、总工程师、设计部、材料部全力以赴做好产品定位,明确品质要求。同时将根据设计合同所确定的质量目标,对设计定位、设计过程、设计成果进行全过程,多方面控制,以健全的制度,合理的程序对参加人员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在本项目中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

3.1 根据项目特点,编写《项目设计总体大纲》及《单项设计的控制实施细则》,各单项分别为勘察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电力设计、给排水设计、市政综合管线设计、公共部位装修设计、弱电智能设计、基坑围护设计、煤气设计、通讯设计共11个单项设计实施细则;

3.2 在长期合作伙伴中优选设计单位,明确设计参与者的资历及工程经验要求;

3.3 设计质量控制方案及执行程序按照如下要求具体执行:

3.3.1 根据每项设计的特点,为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及要求,确定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的相关职责;明确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主设计人员的相关职责,做到“分级控制,分层管理”;

3.3.2 分别在方案、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初稿完成后,出成果前召开相关各方参与的质量评审会;

3.3.3 加强信息管理,及时提供政府有关部门审批时的最新、最全的设计依据,避免走弯路,减少日后的图纸修改工作;

3.3.4 加强设计内接口管理,做好建筑设计、专业设计、总体设计等不同工种的协调,例如解决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结构、水、电、暖之间的矛盾等,保证设计成果的质量;

3.3.5 加强设计外接口管理,密切各单项设计之间的联系;例如协调室外道路标高与小区基准标高的关系,协调建筑布局与楼盘交通的关系;

3.3.6 控制设计深度,按法规要求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保证提交的各阶段的设计成果符合项目策划阶段提出的质量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要求、满足施工的要求,工程造价符合投资计划的要求;

3.3.7 仔细分析设计图纸,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对设计变更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3.3.8 注重施工图设计的每个细节,做到节点清晰可行,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歧义。总结以往项目在工程施工过程及交付维修阶段的经验教训,在本工程设计前的技术交底会上向设计人员明确;

3.3.9 组织有关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专题分析和论证,以确定施工可行性、结构可靠性,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例如深基坑的设计必须兼顾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等因素合理定位;

3.3.10 对项目所采用的主要设备、材料充分了解其性能,并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对设备、材料的选用提出咨询报告,在满足质量要求及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例如妥善选择外墙保温材料与外墙面的材质,避免防火不满足要求及外墙材料的脱落。

3.3.11 组织施工图图纸会审,听取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承包单位等方面对图纸问题提出的意见,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尽量做到图纸问题一次性解决,减少后续施工联系单的发生;

3.3.12 落实设计变更审核,控制设计变更质量,确保设计变更不导致设计质量的下降。

3.4 根据设计及实施过程反馈的经验,设计开始前落实设计交底制度,做到事先预控,减少质量通病的出现,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4.1 注重地下室后浇带位置的选择,合理要求施工顺序,以免地下室上浮;

3.4.2 空调、电缆等洞口要在建筑设计图纸中反映,以免施工失误;

3.4.3 注重施工图节点,特别是腰线、线角、屋面防水做法及保温冷热桥处理;

3.4.4 底层大堂、公共部位、小区入口、架空层,应结合景观设计、装修设计综合考虑;

3.4.5 信报箱位置、可视对讲位置、残疾人坡道建筑设计时要考虑景观效果;

3.4.6 对于双路用电等计量点、开关站、配电房位置及时与供电部门事先联系。

4 结语

本文根据项目管理理论,以项目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结合案例实施了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取得了应有的成效。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应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对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四个大目标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进行反复的协调和平衡,以寻求实现整个目标的最优化。同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营建“和谐、合作、共赢”的合作环境,以人为本。因为在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中,归根到底是人的因素,充分调动项目参与者(包括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操作者)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其它因素引起的质量问题,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公路监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公路交通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公路交通事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在我国道路交通事业中公路监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公路交通事业顺利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应该加强监理现场管理工作,同时,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心应逐渐转移到工程项目管理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目标,从而使施工单位的整理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1公路监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①施工现场监理应该将各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做好,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同时加强现场施工监理,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工程的效益,促进文明施工目标的实现;②监理应该严格控制施工测量、土石开挖及路基填筑等施工环节,充分保证施工进度可以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与施工质量;③深入贯彻落实施工监理制度,针对机械、材料及人员等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影响因素展开合理控制。此外,还要坚持严格遵循经济效益原则,标准化原则以及规范化原则,加大工程监理标准化建设的力度,保证公路工程质量,将工程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当前我国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路面错台、裂缝等,因此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监理。

2公路监理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2.1将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好

在公路建设工程开始之前,应该将各项准备工作做好。①应建立内部考核机制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利用完善的制度加大管理力度;②将沿线可能会影响施工的因素调查好,并在平面位置图中标注出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论证,监理人员写出调查报告,为后续施工过程控制提供有力依据;③认真研究施工图纸,充分了解图纸中的设计意图,一旦发现施工情况与设计文件不符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决;④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全面了解工程操作流程以及各项技术指标。

2.2合理配置各项施工资源

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工程监理工作中顺利完成各阶段施工任务、扩大工程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力资源、原材料及机械设备的需求都是不断变化的,在配置施工资源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各方面的平衡性。施工单位应该针对人力资源、机械设备及原材料情况展开施工计划的编制,按照原材料供应情况和工程建设中的实际使用量对原材料的存储量进行确定,施工现场应根据主导机械设备对附属机械设备进行配置。此外,结合天气情况以及工程进度情况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最终实现现场各项原材料、机械设备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统一。

2.3合理调整施工机械设备

在公路监理施工现场,有必要对各机械设备展开合理调整,具体来说需要调整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按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工程质量要求以及设备生产能力等方面选择主导机械,同时注意预留一些余量;②统一调配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使施工现场的各项机械设备保持在最佳的组合状态中,这样有助于机械设备运行效率的有效提升;③施工现场中应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组织机械设备抢修小组,配备关键部件,定期检查与维修设备,一旦发现出现故障或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设备的正常工作,避免因为设备故障问题而造成工程延误。

2.4加强对施工进度的控制

工程整体进度控制工作通常以进度计划为主要依据,施工组织中各项材料、设备使用计划都应该按照进度计划中的要求来编制。如果监理工作受到一些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进度上和原来的施工进度计划出现了很大的偏差,这时监理人员应该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要求施工单位合理调整进度计划,同时还要对以下几点事项加以注意:①严格按照进度管理曲线,找到实际施工进度和计划进度间存在的差距,深入分析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②注意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可以采用多作业面立体交叉流水作业,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③可以合理压缩关键线路的施工时间,以保证在总工期之前完成施工任务。

2.5充分重视对施工技术的管理

①在路基工程施工现场监理工作中,应该对填前压实、路床填筑及高填方路堤强夯加以注意。不管是填土路堤还是填石路堤、土石路堤,在填筑前都应该进行地表清理以后压实,注意路堤基底压实度不能小于90%;在路床填筑过程中,路堑路床天然密实度不能低于96%,如果达不到该数值应经过碾压以后达到该密实度;填土路堤、土石混填路堤可以利用土石混合料进行填筑;对于高填方路段如果路床底面填土高度在4.0m以上,完成路基施工应该在距基底4.0m的位置进行一次强夯。②在涵洞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将基坑开挖检查验收工作、基础垫层施工等工作做好,同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设置临时排水设施,注意混凝土表面应保证平整、墙进出口连接要顺适,不能出现扭曲现象。③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洞门修建应该在雨季之前施工,避免大挖大刷,基础开挖过程中注意基坑的检查验收,同时将防排水工程做好,注意严格控制断面开挖,在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性的情况下,个别岩石突出部分可以侵入衬砌,但是注意不能超过5cm。

3公路工程监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3.1充分重视软弱路基的处理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路基存在不均匀沉降,可能会造成路面开裂的现象,进而对公路路基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对公路上运行车辆的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这主要是因为路基压实环节的操作没有做好,没有充分将路基压实。面对这种情况,公路工程现场监理工作中,应该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充分注意公路路基分层填筑及压实,并将公路地表的清淤工作做好,此外,还要注意处理好路基填挖方和施工分段接头交接的位置,加强非连续地段的质量控制。

3.2对路基与桥涵接头处理好

通常情况下,在公路工程监理施工的过程中,桥涵施工与路基施工都是不能同时展开的,桥涵与路基接头的位置如果质量控制不到位,将会造成跳车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公路路基和桥涵接头位置施工的过程中,通常应设置桥头搭板,同时铺设土工布或者土工栅格,变换填料等,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3.3严格控制路线线型、标高

当前我国公路修建的等级开始逐步提升,这种情况下公路工程监理对公路路线的标高、线型等方面要求都得到了提升,纵横坡、平整度等因素都会对公路外观质量、使用效果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公路工程监理实际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该针对公路路基展开层层的检查和验收,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方应该及时进行返工处理,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4结语

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众多的社会主体和多变的自然因素的制约,具有协作性高、周期长、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大等特点,与此同时,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在整个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现场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应该结合公路工程监理施工特点,充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各施工要素进行合理安排,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空间内有计划、有秩序的进行实施,最终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贾娟.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0:168~169.

[2]潘少霞.公路工程监理对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对策[J].交通世界,2016,11:104~105.

[3]刘志强.浅谈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与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J].科技视界,2015,02:354+386.

[4]张玉明,单亚钢,邵海祥.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民营科技,2010,06:167.

第9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也将日益的完善,通过对工程有效的管理,为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本文就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 水电 建设 管理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水利工程的核心部分, 它能够使工程发挥最大的价值和作用。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不仅能保证工程建设按时完成目标, 将资金、人力等耗费降到最小, 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程管理的难度也相对增强。目前水利水电在不断地向科学化、城市化、规模化转变, 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也应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1、水利水电工程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

1.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经常是在河流上进行,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施工导流、围堰填筑和基坑排水是施工进度的控制因素。

(2)水利水电工程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谷地区,远离后方基地,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机械设备的进出场,成本费用高,价格波动大。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工程量大,技术工种多,施工强度高,环境干扰严重,需要反复比较论证和优选施工方案,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石方爆破、隧洞开挖、水上水下和高空作业多,必须十分重视施工安全。

1.2、水利水电工程特点

水利水电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特点。单项水利工程在所在的流域或地区是各项水利工程的组成部分,每个水利工程自身具有综合性,之间相互联系又存在矛盾。做好对水利工程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分析研究,制定经济合理的最优方案,要从全局着手,综合考虑。再就是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密切相关,对环境的影响有着积极因素也有着很多弊端。在进行水电工程的设计工作时,必须考虑到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发挥积极优势避免消极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条件有其复杂性,水利工程中的各种施工运行受当地的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和地质情况的影响,这些情况很难把握,加大了工程难度。并且水利工程的建筑物还受着水的浮力推力渗透力和冲刷力的影响,这些情况都没法推测出来。再者,水利工程具有较强的效益随机性,水利工程的不同水利情况有着不同的效益性。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各地的水利水电工程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得了发展和进步。水利工程能够将水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 在水利工程的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2.1、项目工程决策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水利水电工程要求有科学的决策和规范性的实施目标。在工程施工前要有调查报告和情况研究, 从而制定一套较好的方案。但是, 一些工程施工队伍或单位, 在工程施工前并没有做好实际调查和研究, 而且对施工地点的环境、地质、水资源情况、人口密度等情况也不够了解, 盲目进行工程施工, 导致工程收益小, 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2.2、工程建设管理过程尚不规范

一方面,在工程的建设招投标阶段没有认真的贯彻落实招投标工作的相关原则,在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着不正当竞争。中标单位在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将工程分包、转包等问题也较为严重,造成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另一方面,工程建设监理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工程监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相关业绩,无法保证监理工作质量;工程监理单位的选拔没有经过专业的招标环节,也容易造成监理单位资质不够,而影响工程监理质量。另外,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管理工作不规范、合同内容不够详细、施工过程违背合同规定等行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施工建设纠纷的发生,也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3.工程建设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水利水电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工程,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工程本身的施工难度大、工序复杂,工程建设费用较高,因此,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进行,应当确保其建设资金的充足,并且充分利用到各个施工项目中,才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然而,从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资金来源来看,其主要依靠的是政府的拨款,工程建设项目资金通过各级政府逐层下放,在下放的过程中容易被层层剥离,这就容易造成建设资金的不足,无法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4、工程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在招投标还是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监管缺失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若不因媒体曝光,许多重大的工程质量责任事故也不会暴露在公众面前,更不会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而更多的其他方面的工程事故,也无不折射出我国工程建设监管的严重缺失。

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

3.1、严格落实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四项制度”

要依据国家各项有关规定,选择懂技术、会管理的优秀人员组建项目法人,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充实管理力量,加强现场管理。强化施工招投标的管理、严格招标投标程序,加强对专家评标议标的过程管理,严防围标、串标及违法违规行为。对挂靠、资质不符、信誉差的投标单位坚决予以清除。要加大开标、评标、定标的透明度,积极推行招标结果公示制度。要强化对监理人员的资格管理,进一步规范监理行为,保证现场监理力量。要依法加强合同管理,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提高合同的履约率防止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3.2、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周期的控制管理

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目标, 对施工工作提前做好安排, 科学地策划和管理, 确定施工方法和路线, 控制好工程质量, 对施工周期也要进行科学安排, 将任务安排下去, 将工作进度做出计划图纸和表格, 在每个工作时段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协调好关系, 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尽可能地节省资源和材料, 保证施工人员、技术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按照计划及时地进行合作。根据工程的施工环境等外部因素, 制定施工方法和方案, 施工中做好现场管理和组织, 事半功倍最好, 做好和当地人的协调工作, 使施工的条件更有利。

3.3、加大水利建筑市场监管力度

完善水利建筑市场的行政管理法规,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法规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对重点水利项目和重点民生水利水电工程的稽查力度;完善水利建筑市场的行政管理的执法体系,完善质量监督机构,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的行政监督,强化稽查手段,建立整改意见督办运行机制,提高稽查效力;提高水利建筑市场行政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形成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的长效机制。

3.4、安全控制方面

在安全生产与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发生矛盾时, 进度服从质量, 质量、进度服从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是大家都应认真履行的职责, 认真学习, 自觉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程及安全施工措施, 不违章作业, 并接受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监理单位应担当每天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情况重担, 对发现安全隐患和“三违”现象, 当即通知其有关生产负责人或专职安全员进行整改; 也可暂停施工,直至报告总监下达停工令。对于现场发生的任何安全事故, 在现场知道情况的人员应在12h内报告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紧急情况和伤亡事故应立即报告业主单位。

【结论】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设管理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建设质量。因此应当加强重视,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