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

时间:2022-06-14 02:50:05

导语:在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 实践教学 立体化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十年来,应用心理学专业在我国多所高校包括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有调查显示,该专业学生认为本专业存在课程设置欠合理、理论联系实践少、实验少、教学手段较单一等不足,特别是“缺乏实践,缺乏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被认为是当前心理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最近对207名在校学生的专题调研中也发现,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表示了较为强烈的愿望!根据以往的调研和我们的体会,不少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长期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一是专业教育理论教学偏多,实践教学偏少;二是实践教学模式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实践教学系统性、针对性不强;三是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亟需具有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四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这方面突出表现为传统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基地偏重学校心理教育,难以适应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亟需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灵活机动的实践教学基地;五是实践环节与实际应用缺乏有机联系;六是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共享程度较低。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内容

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心理学教学中,应该始终把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实践紧密结合。心理学要与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等密切结合才会有生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等都大有裨益。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应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专业学习的需要,注重分层、多样化、立体化协调发展,以利于培养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

(一)实践教学目标建构的层次化、多元化

根据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应有不同取向的实践教学目标,可以在不同教学阶段进行多样化的单项能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培养;或毕业、就业前的上岗前培训、技能提高培养等。在实践教学目标层次上,应使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出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

1.认识实践

认识实践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的目的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感性认识;实践方式有教师讲解、课堂演示、实验演示、软件仿真模拟,进行课堂讨论,参观见习与实习、考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参观等。还可在假期安排集中实践,如心理学调查等。

2.模拟实践

模拟实践的目的在于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促进专业学习,为校外实践奠定基础。模拟实践主要利用校内实践场所,如心理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室等,进行模拟心理咨询、普通话实践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

3.专业综合实践

专业实践的目的以形成和提升专业能力与素质为主。校内专业实践主要是在中、高年级进行综合性专业训练,如在心理实验、心理咨询、心理测量、认知心理学、广告与营销心理学等课程中的综合性项目中,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测量、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专业实践;校外专业实践主要是专业实习,时间至少8周以上,最好实施轮岗实习。

4.研究实践

研究型实践教学是指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是学生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课题研究为动力,经历选题、搜集资料、选择方法、研究设计、组织实施、分析结果、提炼观点、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的实践过程。研究实践的目的以展示能力、拓展能力为主。研究实践应提倡选用来自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实用性课题或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

研究实践应注意处理好一般要求与提高层次的关系:如对于那些有较强的专业兴趣、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在自愿的基础上试行导师制度,师生结对,具体指导。指导学生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知识,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创业大赛”等科技实践创新活动。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专业意识、思想行为等多方面进行指导。要使各个不同层次上都有指导教师参与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本专业这方面近年来每年均有10余位学生的项目获得大学生挑战杯校级立项。

(二)实践课程设计的系列化与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的多元化

实践课程设计主要是在某一门专业基础或专业课内安排系列实践教学学时或专用周,这些课程主要有心理测量、实验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学校心理学、行为矫正、心理学研究方法、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等。课程设计的选题尽量来自于社会的实际需要,使课程具有真实性,从而使结果具有实用性;课程设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根据现有学生已学的知识结构情况而定,并使课程设计题目层层深入,形成系列,从而来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基础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项目设计除了各种多样化的单项实践教学项目外,可以开展各种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如根据专业情况和实践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可以采用“复制型”、“模拟型”:在校内复制、模拟某一实际工作现场,重在模拟职业环境、职业氛围和工作流程,建立与工作现场的设备和工作情景完全相同的实训场所,如学校心理咨询的场景训练等;也可以采用“虚拟环境型”:实训中的学生形成虚拟工作环境,采用案例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法等手段开展实训活动,让学生以专业人员的身份(学校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社区心理学工作者、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师、企业营销人员等)出现,完成某项虚拟专业任务;还有“混合型”:即进行各种混合型实训项目训练。

(三)建构分层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

1.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分层立体化建构

一是实验室实训课程的实践训练。实验教学是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自己主观努力完成的教学过程,它的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是无可替代的。通过实验教学,主要是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基本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实验(基本实验技能、基本规律验证等)、专业综合实验(现代心理实验技能、专题实验等)以及研究性实验(心理学规律的探讨与研发工作等)三个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具体如开设SPSS与心理统计、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技巧等实验实训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心理学实验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是在实验操作台上通过机械和手工完成的实验,二是计算机模拟实验,它们各有功用,二者配合使用,可以相得益彰。然而实验教学应该避免完全以计算机软件系统模拟和代替传统的仪器操作的趋向,以利于培养学生整个实验的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研究实验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实验室的开放,要将实验室的所有实验项目对所有学生进行开放,对不同实验课程设立不同的实验教学计划,建立网上选课的机制,设立相关值班制度,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二是开设应用技能课程。这方面课程主要在校内通过校内实训场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实验室、团体心理训练室等)的课堂教学进行。以该专业学校心理教育方向课程为例,应用技能课程要围绕“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课程与教育”和“心理测评及应用”三大实践技能展开,以便完成对服务对象心理“了解”、“发展”和“补救”的任务。在应用技能课程教学中,可以广泛使用案例教学,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以案例情节为线索,自觉进入案例现场,充当其中角色,独立思考,独立决策,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相应的实践技能。

三是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撰写与研究。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综合性地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自主研究与探索。特别是教学计划中,第八学期最主要的教学工作就是指导学生撰写学位论文,这不仅是对过去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凝练的过程,更是对学生综合科研实践技能的检阅与提升的过程。

2.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分层、多样化建构

主要通过校外见习、实习活动,综合培养及检验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其目标是形成独立而灵活的相关行业的从业能力。这项工作仅仅靠一两个实践教学基地是难以达到效果的。为了保证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校外见习、实习的效果,应形成较为完备的层次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梯队。如以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实践而言,我们适应面向针对不同层次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群体进行相关了的教学实践:一是针对普通心理需求的群体(如普通学校);二是针对一般问题行为群体(如青少年成长特训学校);三是针对严重问题行为群体(如劳教所);四是针对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群体(如康复医院)。

3.注意实践教学课内常规体系与课外非常规体系的协调建构

实践教学课内常规体系主要是指在教学计划中有系统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一是集中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实训环节,如在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等课程中增加实践内容,增加运用专业知识从事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二是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及专题性、有组织的系列社会实践。如将专业实习、见习与理论课穿行,让学生参加一些实际的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学得一些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课外非常规体系主要包括:一是积极指导与心理学相关的学生社团活动等课外活动,每年组织心理社团成员开展大规模的新生心理素质测量与评价活动;经常举办应用心理学学术沙龙或学生论坛;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心理援助服务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二是定期邀请校外名家和校内专业教师举办一些心理学专题的讲座,如“应用心理学发展前景”、“心理援助知识讲座”等;三是举办“心理剧”、“心理学知识大赛”等比赛,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与竞争意识。四是在校内通过导师制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研究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创业团队间的合作能力。对于有突出表现者,如各种重大学习竞赛、辩论大赛、演讲大赛、心理剧比赛、知识竞赛中获奖,在正式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者,经本人申请和学院批准后可酌情代替选修课或实践课对应的学分。五是校外实践。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必须参加的实践活动,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种调查与专题研究、案例分析和学生的兼职工作等。对于参与课外工作实践表现突出的学生,设置奖励学分。通过课外实践环节,拓展个性化教育的空间,保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们指导本专业学生为主体的湘中大学生心理学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了多种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特殊教育学校支教活动、四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该协会荣获“湖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荣誉称号(2007年)。

4.注意实践教学实体资源与网络资源的协调建构

互联网的兴起,为拓展实践教学实体资源的功能提供了新的平台。如实验室建设可以采用网络化管理,形成了各实验分室―实验室办公室―校园网的三级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建设开放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的运行机制,可以营造不同层次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在网上递交报告、下载作业,教师可在网上批阅实验和设计报告、布置作业等;另外将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项目、课程设计项目和实习内容都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挂在校园网上,方便学生进行下载。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与教师的教学信息交流、与同学的学习资源共享,这样极大地拓展了实践教学的资源空间与灵活性。

5.注意实践教学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的协调建构

实践教学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是相辅相成的。如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就业意向或考研方向选择毕业论文的选题,并结合毕业实习进行调研、访谈等,通过使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就业意向相联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项工作与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均相关联。又如实验教学其实既包括实验室实验,也包括实习基地的实践性实验,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科研实现一体化,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和素养。

(四)在实践教学上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如在实验教学中,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项目的比例,在实验过程中,分层次提出实验要求,并加强实验过程的指导。在各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出不同层次、不同设计要求的多个设计项目,加强引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学生必须完成设计文档。在设计指导安排上,学生可自主进入开放实验室,也可通过校园网进行预约,教师在网上进行设计过程的指导。

在教学形式上要注重多样化。如对于综合性实践教学可以采用“产学紧密结合型”,如在实践单位、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习的毕业前学生,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专业实践,由学校实践教师和所在单位专业人员人员共同指导实践教学;也可采用“试用型”、“定单型”,对于已经联系就业单位的学生,除结合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产学结合实践教学外,可以与就业单位进行订单式实践教学,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采用“提前就业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单独实习”;“创业型”,对于创业型专业人才,可以提供创业条件,进行创业实践训练。

(五)实践能力评价的多元化

对于实践教学的能力考核可以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专家评价、社会评价等不同方面的评价;考核形式可以采用解决实际问题式考核、试卷式考核、小论文形式、口试、答辩、实践小组评议、自己申报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专家评价等不同方式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保障

1.相关政策与行政支持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坚实支撑

这方面包括:学校行政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支持、在仪器供给和维护中的支持、在课程教学方式、大纲和考试设计、立体化教材的编写、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赋予教师更多的灵活性和支持、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支持等。

2.“双师型”专业教师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主导力量

建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专职教师在掌握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和熟练掌握计算机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应用性知识和技能,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可通过参加专门的心理学师资培训、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以上证书、主动服务社会、也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些有心理学应用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兼职来充实师资队伍。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既能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与科研,又能亲自参与各种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我们现有6位教师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有多位教师面向校内外开展了讲座、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其中有教师如陈杰副教授也在学院和社会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于2009年获得湖南省优秀教师荣誉。教师在学科专业建设、教改与科研方面也注重突出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取向,有较丰富的相关教学与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紧紧围绕当代应用心理学的重要专业方向之一――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为专业办学提供了较为强有力的学科专业保障。教师队伍在服务社会、服务学生方面面向广泛,社会效益显著。

3.积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社会资本,注重实训场所建设主体的多元化

校内实训场所建设主要由学校自己投资兴建;也可学校与社会共同投资兴建,引进企业或科研院所在校内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利用企业在学校投资实践教学设备为企业做广告宣传等方式。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主体也可多元化,要积极取得政府、有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学校、医院、劳教所等的支持。

总之,要逐步摸索一条符合学校实际情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并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实验教学、实习、竞赛、毕业论文等相关环节不再孤立,彼此都能够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到积极作用。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的需求,形成阶梯的立体化培养方式,让各层次的学生均能充分的发挥其个性,得到适合其的培养,并使之均能成为具备高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应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秦素琼,等.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A].李其维.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

[2]任其平,黄警钟.基于能力培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改革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9-30.

[3]谢倩,辛勇.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81-82.

[4] [7]阴山燕.对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7,(9),819.

[5]谢爱武.关于高师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40.

[6]吕建国.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33-37.

[8]方翰青.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20-21.

第2篇

关键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追踪研究;人格;婚姻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104-02

一、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界定及其特点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那时候,人们将幸福等同于享乐主义快乐。那到底究竟什么是幸福?总而言之,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同的人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会有多种多样的主观理解。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积极体验的核心,同时也是对其生活的最高目标。

二、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现状

(一)文献检索情况

笔者根据研究的需要,以“主观幸福感”、“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追踪研究”为关键词,开展了相关领域的文献搜集和资料整理工作。文献整理后笔者发现,现有的研究多数是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分析以及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这些研究成果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此,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亦进行了搜集与整理。截至2013年1月,笔者搜集相关专著10余本;在期刊网上,以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维普科技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为搜索范围,搜索近十年的相关文章,下载了相关硕博论文32篇,期刊论文87篇;外文文献25篇;搜集并保留相关网站3个。总体来说,与本研究主题紧密相关的研究资料尚不多,但这些略显零乱的研究成果也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和具有启发性的思考。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起步较晚,大概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些年来,心理学领域的各个专家、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青少年这个群体的主观幸福吸引了很多心理学家以及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已经被大范围研究与讨论,但对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发展轨迹缺少一定的调查。本文旨在通过多个时段的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此得出相对应的数据和结果,并对这多个时间段的主观幸福感的差异进行因素分析和结果讨论。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数是对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横向研究,这些研究对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此,笔者对近十年的文献、期刊以及硕博论文进行了整理。因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群体划分。在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郑宏志与陈功香在《314名城市老年居民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中指出,性别对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并不显著,有婚姻作为支撑对于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效应。对于有配偶的老年人,其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无配偶的老年人。与此同时,社会支持也是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主观支持还是客观支持,懂得利用社会支持的群体会有更为积极的感受。而赵立军、刘旭华在《贵阳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相关研究》中表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很大的影响。

著名心理学家、专家、学者对青年主观幸福感这个群体产生极大关注。笔者从这里选取其中典型的文章作为参考。邢占军在《主观幸福感研究:对幸福的实证探索》中指出:幸福是现实生活中的主观反映。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而且是一种比较切实的、比较稳定的感受。严标宾、郑雪等人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中指出:社会关系包括家庭、朋友、恋爱和室友关系对幸福感有显著关系。其结果发现:内部价值中自我实现和学习能力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比外部价值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会更为显著。而生活事件无论是好的生活事件还是坏的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均不显著。

关于儿童群体的研究,也有部分文献。《离异家庭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作者齐琳将离异家庭和完整家庭子女主观幸福感做了比较,得出:离异家庭的儿童,其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明显低于完整家庭的儿童。独生子女的积极情绪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喻永婷与张丽芳各自对《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不同的阐述:性别、年级以及留守类型上都不同影响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以上是各个专家学者从各个群体来研究主观幸福感。学者们大体上分析了影响老人、青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因素,用相关分析的方法解释了影响主观幸福感因素的显著关系。对本论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分析。从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来看: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众多。从早些年来分析:杨海荣,石国兴等人在《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中探讨了初中生的自尊,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一文作者通过大量研究,大量数据表明:一般而言,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越高,就会体验更多的幸福。故学校和老师可以适当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张雯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中提到自尊、社会支持与归因等因素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著名学者郑雪、王玲等人也曾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中明确提出:女性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男性。至于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并不十分一致。而近些年来,严标宾等人在《青少年网络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表示:网络行为对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差异显著。而社会支持、人格等中介作用对于主观幸福感影响更为复杂。目前,严标宾、郑雪等人逐渐加深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范围的研究。他们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中,首次将主观幸福影响因素纳入文化范围。他们对48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均处于较为令人满意的水平。他们一直认为大学生可能是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一代。再者,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周边人际交往也更为和谐。

从以上几个早期研究的时段来看,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甚多,而且交叉作用显著,研究范围从横向和纵向都有一定借鉴意义。

第三,在测量工具和研究方法上来看,测量工具愈来愈精准,角度和信度都得到了一定加强。邢占军在《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中提到主观幸福可以进行主观测量和客观测量。生活质量上的主观测量研究最早是由Neugarten等人于20世纪60年表的“生活满意感量表(LSI)”,接着,Cantril编制了“自我标定量表”(SAS),这种量表主要是根据自己对自己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等级评价。70年代Derogatis编订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些研究者认为主观幸福的衡量主要取决于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所占优势。对幸福感的研究呈现多种多样的方法。尹海兰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中列举了多种方法。如自陈量表法。这种方法主要由被试根据自身切实情况来进行测量。几个常用的主观幸福感测量量表:(1)人脸量表。这是一种非言语性的主观幸福量表。被试须从几幅人脸中选择自己认为最为幸福的表情。(2)情感平衡量表。用以测查群体的心里满意程度。主要用以描述过去几周的幸福感测量。(3)Campell幸福感指数量表。这个量表分为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

(三)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目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成熟,深度更广,范围更大,结果也较为精确。Naser&Akram在《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erences》中分析了幸福感与个性模型HEXACO的关系。本文主要针对HEXACO与以往五个因素的区别。对于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的研究,国外学者也有一定研究,其中Eleanor与Matthias等人利用BBC-SWB来测量主观幸福感。这种量表采用分制来测量主观幸福感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如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依据及身心健康两者之间的关系。国外学者有关于研究富裕国家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这种主观幸福感主要依据主观和客观领域之间的差异如婚姻、健康、行为、住房和环境。研究表明:主观幸福和客观幸福存在某种相关,主观幸福感与婚姻、住房和周围环境存在很大相关。

从以上国外研究可以看出,研究主观幸福感分类较细,研究范围较广,研究结果较为深入。对本论文的撰写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及未来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展望

从以上国内外的研究分析来看,现有的研究无论是在因素间的相关分析还是各个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面,无论是群体的比较还是各个特殊领域的人群,如今都已研究得相对全面。然而,问题的出现也在所难免,心理学中的幸福感重点关注的是个人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但如果没有任何客观标准可以检验,仅靠主观的判断也许会导致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得出相反结论。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学校改革主要关注的是学业结果,关注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易忽视学生情感方面的问题。培养青少年积极乐观的心态,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目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虽已起步,但有关提高青少年幸福感的发展轨迹研究尚没有完全展开。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幸福感,这方面的研究无疑会对青少年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是青少年幸福感研究领域亟待展开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郑雪,严标宾,邱林.广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心理学,2001(4):33.

[3]刘永恒,高占海.不同来源、性别、专业的地方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6(1):29-30.

第3篇

关键词:身体自我;身体自尊;身体意象;主观幸福;生活满意感

中图分类号: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011-06

自我是个人心理宇宙的中心――威廉・詹姆士

你今天照镜子了吗?照了多少次?照镜子时愉快吗?为什么要照镜子?

粗略计算,一个人一生中照镜子的次数约为365天×70岁×4次=102 200次。读者或许会对这一数字产生质疑,但大概不会否认身体形象对于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意义。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在体验减肥广告、服装设计、整容手术的大行其道;统计数字表明(表1),无论男女,人们对身体形象的不满意感似乎在不断增长,而女性的不满意感增长得更快;学术研究则显示,过去的50年中,关于身体形象、身体自我的研究在不断增加(图1)。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身体自我是自我观念最早发展的部分。身体自我研究领域的主要问题有5大类,即结构问题、测量问题、发展问题、差异问题和关系问题(表2)。本文将讨论身体自我与整体自尊及主观幸福的关系,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分析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课题。

1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及生活满意感的零阶相关

自尊(也称整体自尊、一般自尊、个人自尊)是迄今为止预测主观幸福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指标。与人口统计学指标(如年龄、性别、收入、教育程度)和其他心理学指标(如社会支持、应对、人格)相比,自尊预测主观幸福的能力要更强,因此,受到心理学工作者的特别关注(张力为,2004[16];Campbell, Converse, Rodgers, 1976[21]; Diener, 1984[22]; Die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23]; Zhang, 2000[24])。

整体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重要品质所做的综合评价和整体感受,表现为价值感、重要感和接受感。身体自尊则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特征所做的评价和感受(张力为,2004[16])。身体自尊是整体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操作性界定的层面来看,两者通过不同的问题加以测量。例如,整体自尊可通过Rosenberg(1965)[25]的《自尊量表》进行测量,身体自尊则可通过Fox和Corbin(1989)[9]的《身体自我知觉剖面图》进行测量。Harter(1990)[26]的研究发现,从一生来看,身体外表与自我价值感关系最密切。我们的研究表明,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的相关为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具体来说,如表3所示,在最近几年积累的8项研究中,我们共获得了32个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的相关系数,最低值为0.09,最高值为0.82。通过9种身体自尊量表测得的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的平均相关为0.50。通过9种身体自尊量表和2种操作测验测得的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的平均相关为0.48。因此,或许可以说,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整体自尊总方差的25%可通过身体自尊得到解释。通过自陈报告测量的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的相关,明显高于通过操作测验测量的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的相关。

通过9种身体自尊类量表测得的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的32个相关系数平均为0.50。通过9种身体自尊量表和2种操作测验测得的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的30个相关系数平均0.48。

通过9种身体自尊类量表测得的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感的32个相关系数平均为0.45。通过9种身体自尊量表和2种操作测验测得的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感的30个相关系数平均0.43。

同时,我们在最近的8项研究中,还获得了32个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感的相关系数,最低值为0.05,最高值为0.66。通过9种身体自尊量表测得的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感的平均相关为0.45。通过9种身体自尊量表和2种操作测验测得的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感的平均相关为0.43。因此,或许可以说,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感有中等程度的相关,生活满意感总方差的20%可通过身体自尊得到解释。通过自陈报告测量的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感的相关,明显高于通过操作测验测量的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感的相关。

上述结果表明,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的相关(0.50)要高于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感的相关(0.45),这一结果似乎可以看作对这三个重要构念的效度的支持性证据。

2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感的多元相关

幸福是人类的终极性目标。主观幸福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经历的评价性反应(Diener & Diener, 1995)[31],包括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认知维度即生活满意感,是对个人生活经历质量的认知评价(Diener, 1984[22]; Robinson, Shaver, & Wrightsman, 1991[32]),是学者在研究主观幸福问题时更经常使用的指标;情感维度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经历的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Andrews & Withey, 1976[33])。主观幸福日益受到重视,是因为人们注意到,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应当表现在物质上的丰富,更应反映在精神上的满足。幸福心理学中文专著的出版(李维,2005[34];郑雪,严标宾,邱林,张兴贵,2004[35])以及国际上国民快乐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的提出,反映了心理学对主观幸福的高度关注。

Bull和Rumsey(1988)[36]、Cash(1990[37],2004[38])等的研究发现,身体外表(尤其是身体吸引力)对生活中的第一印象、友谊、约会、婚姻以及应聘等等问题有着重要而复杂的影响。这提示,身体自我可能对生活满意感有重要贡献。我们的研究方向是考察身体自我在不同条件下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价值。具体而言,我们探讨了对个人身体状况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贡献有何差异、身体感受能否在整体自尊的基础上对预测主观幸福做出增值贡献、抽象身体自尊与具体身体自尊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贡献有何不同以及身体自尊和学业自尊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贡献有何不同等4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2.1对身体状况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贡献有何不同何玲(2002)[27]的一项研究专门比较了主观身体评价方式与客观身体评价方式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效果。她选择了352名中学生和大学生作为被试,包括179名男生和173名女生,平均年龄16.34岁。她请被试填写了身体吸引力量表、身体价值量表(测量抽象身体自尊)、身体自尊量表(测量具体身体自尊)、自尊量表(测量整体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量表。同时,她还对被试的18项身体指标进行了测量,包括体重、身高、坐高、上肢长、小腿长、肩宽、骨盆宽、胸围、腰围、臀围、上臂围(紧张、松弛)、前臂围、大腿围、小腿围、皮下脂肪(肱三头肌皮褶厚、肩胛下皮褶厚、髂嵴上皮褶厚)。

回归分析表明,对女性被试而言,具体身体自尊和实测身体的长度因素(因素分数)对生活满意感有可靠的预测贡献。从标准化回归系数来看(表4),具体身体自尊(β=.32, p=.00)较实测身体长度因素(β=.17, p=.04)的预测效果更好(表4和表5)。在男性被试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同的趋势(表5)。因此,该项研究提示,主观身体评价比客观身体指标对生活满意感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2.2身体感受可以在整体自尊的基础上对预测主观幸福做出增值贡献吗如上所述,如果整体自尊是预测主观幸福的最佳指标,那么,后继的心理学研究,理应考虑在整体自尊的预测基础上,其他备选指标是否能够对预测主观幸福做出增值贡献。我们的两项研究探讨了这一问题。张力为(2004)[16]的一项研究试图考察客观身体形象与主观身体感受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贡献。具体的两个研究问题是:人的客观身体形象和主观身体感受,是否能在整体自尊的基础上,对预测生活满意感做出增值贡献?人的客观身体形象和主观身体感受,哪个能够对生活满意感做出更好的预测?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张力为(2004)[16]邀请了184名中学生和153大学生共337人参加了一项研究,被试平均年龄为18.31岁,包括男180人,女155人,2人缺失性别数据。他请被试填写了一般生活满意感量表、自尊量表、身体魅力量表、本周身体状况量表、昨天身体状况量表。同时,还通过身体形象指数来标定被试的客观身体形象。身体形象指数通过被试的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4个变量计算,方法为:首先在【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邢文华,2000)[39]中查找出被试的年龄、性别和身高区域,再查找出对应于该区域内正常范围的体重标准值,即标准体重。将被试填写的实际体重减去这个体重标准值,即为身体形象指数。身体形象指数越高,被试越偏重;身体形象指数越低,被试越偏轻;如果身体形象指数为零,表示被试的体重为标准体重。

分层多元回归的结果表明(表6),在整体自尊的基础上,主观身体感受仍可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做出增值贡献;在主观身体感受的两类测量指标中,身体吸引力不能对生活满意感做出有效预测,但上周身体感受则可对生活满意感做出有效预测;无论是体重偏轻组还是体重偏重组,客观身体形象均不能对生活满意感做出有效预测,但主观身体感受可对生活满意感做出有效的预测(表7)。

2.3抽象身体自尊与具体身体自尊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贡献有何不同身体自我可以从抽象的与具体的两个方面解构。所谓抽象的身体自我,是对身体自我的整体认识和感受,即在回答“与同伴相比,我的身体更有魅力”这类问题时所引发的认识和感受。所谓具体的身体自我,是对自己身体各部位的认识与感受,即在回答是否喜欢自己的眼睛、大腿、手指等问题时引发的认识和感受。相应地,我们可以将身体自尊分为抽象身体自尊和具体身体自尊。何玲(2002)[27]的一项研究将《身体吸引力量表》和《身体价值感量表》的合成分数作为抽象身体自尊的操作定义,将《身体自尊量表》分数作为具体身体自尊的操作定义,比较了抽象身体自尊与具体身体自尊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效果。她邀请了平均年龄为15.9岁的588名中学生和大学生作为被试(265名男性,280名女性,13名性别缺失),通过结构公式模型的统计分析发现(图2),将具体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作为抽象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而产生的自上而下模型,与将抽象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作为具体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而产生的自下而上模型,其预测生活满意感的效度十分相近。

2.4身体自尊和学业自尊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贡献有何不同在学生时代,身体形象和学业进步两个问题始终困扰和促动着青少年,成为他们自我发展和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主旋律。在大学生中,身体自尊和学业自尊对生活满意感应该均有预测贡献,但哪个预测效度更好?殷晓旺和张力为(2005)[30]的一项研究曾试图回答这一问题。他们采用身体自尊量表(PSPP中国修订本,包括5个分量表)、学业自我评价问卷、一般自尊量表和生活满意感量表对448名大学生(男249名、女199名,平均年龄19.80岁)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身体自我与生活满意感的相关(r=0.40, p

3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我们的系列研究探讨了身体自尊与主观幸福的关系,得到的结果可概述如下:

1) 对于人的生活满意感而言,主观身体感受比客观身体形象更重要。

2) 在整体自尊的基础上,主观身体感受仍可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做出增值贡献。

30 身体自尊通过整体自尊对生活满意感产生影响。

4) 在大学生群体中,身体自我对于生活满意感似乎比学术自我更重要。

5) 依体育成绩高低分组时,身体自我价值感是预测生活满意感的最重要的变量;依学业成绩高低分组时,学业自我评价是预测生活满意感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

但是,在身体自我与主观幸福关系领域,我们的系列研究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它们是:

第一,年龄效应问题。探讨第三变量的作用是研究深入的途径之一(张力为,2001[40],2005[41])。我们希望探讨的不是单纯的平均数的年龄效应,而是年龄作为第三变量的调节作用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1)身体自我、学术自我与整体自尊/一般生活满意感的相关会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吗?考虑到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意识逐步加强的发展趋势,或许可以预测:身体自我、学术自我与整体自尊/一般生活满意感的相关会更加紧密。

2)在哪个年龄阶段,身体自我与整体自尊/一般生活满意感的相关会有比较明显的跨越性提高?考虑到青春发育期对儿少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或许可以预测:身体自我与整体自尊/一般生活满意感的相关在青春发育期会产生比较明显变化。

3)哪些事件会使身体自我与整体自尊/一般生活满意感的相关有比较明显的跨越性提高?对这个问题,目前,我们尚无充分依据进行预测。

第二,性别效应问题。自我观念的性别差异总是吸引着学者兴趣,诱发了大量研究。一项关于儿童与青少年自我观念性别差异的元分析(Wilgenbusch, & Merrell, 1999[42])表明,自我观念的性别差异似乎比我们预想的更加复杂。另一项关于老年人自我观念性别差异的元分析表明(Pinquart, & Sorensen, 2001[43]),这种性别差异即便存在,也是很小。但过去研究很少探讨性别作为调节变量的作用问题。因此,我们将重点探讨:

4)身体自我、学术自我与整体自尊/一般生活满意感的相关会因性别不同而有所不同吗?考虑到男才女貌的社会角色认同趋势,或许可以预测:男性中,随年龄增长,学术自我与整体自尊/一般生活满意感的相关高于女性;女性中,随年龄增长,身体自我与整体自尊/一般生活满意感的相关高于男性。

第三,文化效应问题。“文化是共享的意义系统”(Smith & Bond, 1998, p.69[44])。这里的意义,就是价值观。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往往具有共享的价值观(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因此形成了国家文化或民族文化。体育类专业、艺术类专业、文理类专业的学生也可能因共享的价值观而形成各自的亚文化。我们关心的问题是:

5)身体自我、学术自我与整体自尊/一般生活满意感的相关会因专业(体育类专业、艺术类专业、文理类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吗?考虑到不同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不同,或许可以预测:体育类、艺术类学生中,身体自我与整体自尊/一般生活满意感的相关更高;文理类学生中,学术自我与整体自尊/一般生活满意感的相关更高。

第四,可控效应问题。“自我的本质是进行自我调节...自我主要根据对事物的主观意义理解产生自我调节行为。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会在各种途径下形成不同的主观体验,从而产生不同水平的自我调节”(李晓文,2001,前言第二页[12])。我们关心的问题是:

6)人们对于改善身体形象和学术形象是如何认识的?哪个是更重要的发展任务?哪个更加可控?显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取决于人们的文化背景(性别、职业、家庭等),又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倾向(化妆品的消费、体重控制、学习目标等)。

人类似乎永远不会熄灭对身心关系的无穷兴趣。如果是这样,我们对身体自我观念的探索也会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1] Berscheid E, Walster E, Bohrnstedt G. The happy American body: A survey report. Psychology Today, 1973, November, 7, 119-131. - Reports the results of this first in a series of three magazine-based surveys of body image.

[2] Cash T F, Winstead B A, Janda L H. The great American shape-up: Body image survey report. Psychology today, 1986, April, 20, 30-37. - Reports the results of this second in a series of three magazine-based surveys of body image.

[3] Garner D M. The 1997 body image survey results. Psychology Today, 1997, January/February, 30, 30-44, 75-80, 84. - Reports the results of this third in a series of three magazine-based surveys of body image.

[4] Cash T F. A “negative body image": Evaluating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In T F Cash, T Pruzinsky (Eds.), Body image: A handbook of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pp.269-276).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2002.

[5] Pruzinsky T, Cash T F. Understanding body images: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In T F Cash & T Pruzinsky (Eds.), Body image: A handbook of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pp.1-12).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2002.

[6] Shavelson R J, Hubner J J, Stanton G C.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76, 46, 407-441.

[7] Sonstroem R J. The physical self-system: A mediator of exercise and self-eteem. In K R Fox (Ed.), The physical self: From motivation to well-being (pp.3-26). Champaign, IL.: Huamn Kinetics, 1997.

[8] 李晓东,张力为.身体自我早期知觉加工的脑定位.在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上的报告.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10月.

[9] Fox K R, Corbin C B. The Physical Self-Perception Profile: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989, 11, 408-430.

[10] 张力为,陈荔.优点与不足:六种身体自我测量方法的比较.体育科学,2005,25(1):74-79.

[11] 布朗(陈浩莺译).自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2-91.

[12] 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2-81.

[13] Robins R W, Norem J K, Cheek J M.(李媛译).自我的自然主义观.见L A Pervin, O P John(主编,黄希庭主译),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下册),592-625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4] Striegel-Moore R H, Franko D L. Body image issues among girls and women. In T F Cash, T Pruzinsky (Eds.), Body image: A handbook of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pp.183-191).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2002.

[15] Sherrill C. Disability, identity, and involvement in sport and exercise. In K R Fox (Ed.), The physical self: From motivation to well-being (pp.257-286).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1997.

[16] 张力为.客观身体形象与主观身体感受对生活满意感的贡献[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 24(5),522-528.

[17] Garner D M. Body image and anorexia nervosa. In T F Cash, T Pruzinsky (Eds.), Body image: A handbook of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pp.295-303).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2002.

[18] Page A, Fox K R. Adolescent weight management and the physical self. In K R Fox (Ed.), The physical self: From motivation to well-being (pp.229-256). Champaign, IL.: Huamn Kinetics, 1997.

[19] 张立敏,张力为.不同锻炼方式对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4,24(12):54-60.

[20] Tiggemann M. Media influences on body image development. In T F Cash, T Pruzinsky (Eds.), Body image: A handbook of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pp.91-98).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2002.

[21] Campbell A, Converse P E, Rodgers W L. The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76.

[22]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1984:542-575.

[23] Diener E, Suh E M, Lucas R E, Smith H L.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 125:276-302.

[24] Zhang L W. Life satisfaction in Chinese people: The contribution of collective self-esteem. Doctoral dissertation.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0.

[25] Rosenberg M.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

[26] Harter S. Cause, correlates, and the functional role of global self-worth: A life span perspective. In R J Sternberg, J Kolligian (Eds.), Competence Considered (pp.67-97).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7] 何玲.青少年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8] 张立敏.不同锻炼方式对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9] 陈荔.四种方法测量的身体意象与整体自尊、生活满意感的关系[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0] 殷晓旺,张力为.大学生身体自我、学业自我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J].体育科学,2005, 25(2), 38-41.

[31] Diener E, Diener M. Cross-cultural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5, 68:653-663.

[32] Robinson S P, Shaver P R, Wrightsman L S.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1991.

[33] Andrews F M, Withey S B.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ns' perceptions of life quality. New York: Plenum, 1976.

[34] 李维.风险社会与主观幸福―主观幸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5] 郑雪,严标宾,邱林,等.幸福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36] Bull R, Rumsey 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facial appearance. New York: Springer, 1988.

[37] Cash T F. The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ppearance: Aesthetics, attributes, and images. In T F Cash, T Pruzinsky (Eds.), Body images: Development, deviance, and change (pp. 51-79).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90.

[38] Cash T F. Body imag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Body Image, 2004, 1, 1-5.

[39] 邢文华,主编.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40] 张力为.调节变量在体育科学研究设计中的理论作用和统计计算[J].体育科学,2001, 21(4):77-80.

[41] 张力为.第三变量与四维时空―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多维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6):758-760.

[42] Wilgenbusch T, Merrell K W.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concept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meta-analysis of multidimentsional studies.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1999, 14(2):101-120.

[43] Pinquart M, Sorensen S.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concep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old age: A meta-analysis.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2001, 56B(4):195-213.

第4篇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著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撑的,并且,在实证研究的根基上结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将因果模式与阐释模式融会贯通起来。

此外,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音乐的这些特征是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通的,尤其与倡导灵性的回归、重视精神层面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一拍即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强音乐情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摘要: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随着心理学的诞生,尤其是实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音乐情感的研究逐渐趋向一种科学化、实证化的描述和解释。结合计算机科学技术、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等众多学者的联盟,音乐情感的研究呈现了诸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局面,这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文章对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状况进行概括性的梳理,并提出相关见解。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参考文献:

1、王沛,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2005(4).

3、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6、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第5篇

基于实践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PBL在《心理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历史知识对法学教育教学的作用

当前我国逻辑学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

教育译著的导入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中国民生教育学会会刊《民生教育》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演变及其对高考改革的启示

一种特殊的自我参照效应:群体参照效应

教师创新支持行为、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

幼儿性别角色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特质推理研究

心理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新举措——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分析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机制的分析与思考

美、英、德、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维度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探索

自主学习策略在小学课外阅读中应用的行动研究

陕西地震灾区灾后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

初中生学业情绪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教学学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维度

高校青年教师压力管理探析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女大学生的影响

浙江省大学生体质与生活方式相关研究

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词典使用个案分析及启示

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人体组织学实验课中学生绘图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与路径研究

关键期假说与高职英语教学

高校校报的隐性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医院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高高中化学情境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新课标下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的转变

找准切入点 优化课堂教学

诺瓦克意义学习教育理论初探

国内分层教学历史发展概述

论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国际化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以宁波大学中澳MBA项目为例

国外教育心理学研究技术的某些新进展

形容词效价翻转与自我参照效应关系的初探

高中生人际信任问卷编制研究

大学生存在焦虑量表的编制

整合的前景:进化心理学及其分支

美、英、法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及其启示

宁波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困境及对策

多媒体环境下成人英语学习策略与效果探析

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服务社区发展的可行性及保障机制探略

教师职业的角色期望与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高校辅导员师德心理结构研究

少子老龄化下浙江教育的生源危机与转型研究

承接传统美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定位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刍议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状况的他评研究——兼谈知荣教育的必要性

新时期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新形势背景下的写作教学改革

智性与才情的引导——高等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价值观问题探析

英语听力自选学习项目中的教师角色研究

连接主义视角下商务英语学科体系的构建

第6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越来越个性化,人们对产品包装的要求也逐步增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人与物品之间的交流,这使产品的包装趋向于一个独立的个体。认知心理学为研究包装交互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交互式理念在包装设计上的运用可以使消费者与包装产生互动,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从而提升对产品的关注度。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包装设计;交互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于人类自身,强调人与物品之间的互动性,这些需求都离不开设计。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人,所以设计的任务是“服务于人,创造便于大众生产与生活的方式”。在包装设计中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研究人的心理需求,从用户的认知心理出发,研究包装,产品,用户三者之间的关系,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模型可以分析和解释设计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心理现象。为研究包装交互设计提供了理论与指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可以说是我们把所得到的信息储存到我们的大脑中,通过经历阅历,成为一种个人认识事物的经验。认知心理学为人的选择行为,对事物的感知,记忆等方面的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2、国内交互设计研究交互理念在我国兴起较晚,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在包装中属于新领域。国内早期一些设计师已经对包装交互设计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发表相关方面的专著。

3、认知心理学在交互包装设计上的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包装交互设计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国内设计师已经认识到了认知心理学,交互理念对包装设计的重要影响。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心理学在西方心理学中站主流地位,认知心理学不是通过人的外在行为来研究内心的过程,而是对信息进入大脑加工过程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在国外兴起较早,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

2、国外交互设计研究国外交互设计兴起较早,有较丰富的研究资料,其研究理论也达到了一定高度。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著有《设计心理学》注重产品的可用性,还有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强调加强设计与人的感官沟通。

3、认知心理学在交互包装设计上的应用

国外强调包装设计要与顾客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交互设计以人为中心,更具人性化,与人的情感因素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交互包装设计有引导作用。

二、包装交互设计表现形式

新时代,科技迅速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作为设计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才能走在时代的前端,交互设计在包装上的运用可与消费者有更多的信息交流与体验互动,所以发展前景很可观。

(一)包装交互设计在包装结构上的运用

1、包装的整体结构

(1)包装使用中的交互,产品除本身的品质外,就需要靠包装来吸引消费者。交互设计在包装结构上的运用,可以使用户与包装产生互动,从而增加用户的情感体验,使包装形态发生变化,从而更便于消费者的使用。如图1,是麦当劳的外卖包装设计,它与平时我们常见的纸袋打包不同,由于麦当劳是快餐行业,这款包装将薯条,番茄酱,鸡块,汉堡,可乐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方便消费者食用尤其是上班族手里拿很多的文件材料等,这样的组合设计使他们一只手就可以拖住实物,并且方便他们在路上食用。这款设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抓住了顾客的心理诉求,在使用过程中充当了实物托盘,与顾客产生互动,从细节关怀上打动消费者。

(2)开启方式的交互,对于包装开启方式的交互设计,是一个情感经历的过程。这需要设计师对消费者的内心需求有清晰的认识”。如图2,巧妙的将茶叶的包装仿造成小笼包的形象,消费者拨开“包子”、“粽子”的外皮,里面的茶叶就显现出来了,而包装并不浪费,还可以做茶杯的垫子,开启方式很生动,使消费者在打开包装时充满了惊喜,与消费者的互动性很强,达到了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效果。

2、包装的拆分组合结构

包装的拆分组合在交互式包装设计上的运用,可以使消费者与包装产生更深层次的交互体验,增加了消费者使用的乐趣,提升了对包装及产品的喜爱。如图3、图4,是文具小工具的组合包装,整体组合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的盒子,方便携带,同时又可以根据消费者自身的喜爱拼成不同的动物形状,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这种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让包装发挥了超越自身的功能,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上互动。

(二)包装交互设计在包装装潢上的运用

包装图形上的运用:交互设计在包装图形上的运用使产品,包装,顾客三者之间产生互动。将产品与包装的视觉形象相结合来完善创意,要产生这样的巧妙构思,需要设计师深入了解消费者的使用缘由,如图5,是一款专门为健身中心设计面包包装,装潢上是一名男子拉开上衣,腹部位置留白,通过开窗展现出面包的形态,好像一个健壮的男子腹部的肌肉,信息清晰易懂,给消费者一种吃了这个面包身材也会如此之好的感受,既宣传了健身中心又宣传了面包,又给消费很强的互动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包装交互设计的发展趋势

如何在市场竞争激烈,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中设计出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包装设计,成为了设计师需要重视问题。包装的功能不再是简单的对产品进行保护与运输,而是通过包装,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产生情感的连接。通过认知心理学的应用与交互设计的应用,提升产品与品牌的认识度,给消费者多感官的体验,从而吸引消费者。

(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更具人文关怀科技的发展对包装设计起推动作用,各种新材料的出现更有助于设计师进行包装设计的创新。将新科技与交互设计理念相结合,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设计出方便人们使用的包装,将产品的情感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从而引发对方的共鸣,与其产生互动,激发购买欲。

(二)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更具创新与个性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展的要求,环境的保护需要大家共同承担责任,作为设计师更有义务通过设计体现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保护环境。我们的包装设计即要符合绿色生态环保,利用可再生资源,使产品包装可循环使用,促进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同时还要不失自己的特性,通过交互设计在众多的包装设计中用独特的创意,强烈的视觉效果吸引消费者。交互设计理念独特有新意,倡导与现代科学结合,倡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认知心理学层面看包装交互设计,进一步加深了对用户心理的关注。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

四、结语

包装的交互设计的原则是以人为本,而认知心理学正是了解人的内心的一门学科,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可以为研究包装交互设计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因此设计师要重视交互设计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对其进行有意识的研究。交互设计在包装中的运用丰富了包装设计的语言,增强了消费者五感的体验,加强了产品,包装,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因此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情感需求,加强消费者与包装之间的互动与共鸣,解决实际问题,是做好包装设计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赵伟军.设计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韩淑娟.认知心理学在包装的交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实践

笔者从1988年开始从事高校心理学教学工作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有一个清晰的想法就是深化心理学教学改革务必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目前需要比较系统地进行心理学教学创新研究。国内外同行经过艰苦的实践、理论探索和教学验证,基本构建了心理学教学创新的理论与操作体系,在课程内容上,构建以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为目的的课程理论体系。开设多门子课程和专题讲座,拓展教学时空。课程内容设计注重研究性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与科研紧密地结合。创新一套具有课堂活力的多重互动体验式、案例分析、预设与生成结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人类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学教师,特别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心理健康学的视角出发,再结合当前心理卫生的理论和实践,联系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训练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不断研究。力求解决以往心理学理论教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等课程存在的诸如联系实际少、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习俗关注不够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概念

随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心理健康训练逐步受到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它已经成为当代学生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当然,心理健康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科学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训练,必须弄清心理健康训练的概念。有狭义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训练是对人在心理方面进行有目的的定向训练过程;许多人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就等于做游戏、进行文艺体育训练和自由畅谈等影响人的心理品质的活动过程。这一观点虽有合理之处,即上述活动虽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密切相关,但不能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如果仅仅是按照上述观点进行心理健康训练,很容易流于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也有人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通常是指应用一定的心理学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培养和提高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这个观点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整合国内外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是由专业人员在对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细致的客观测查评估的基础上,在当代先进的各派心理理论整合指导下,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石,应用言语和非言语交往的心理学技术,矫正或解除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各种心理困扰,增强其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心理整合能力和完善人格,从而达到心身健康的有计划分步骤的过程。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要素及其主要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心理生理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学派理论。由这五大理论衍生出的心理健康训练方法种类较多。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由单一的心理学理论派生出的具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法均不足以实现理想的效果,必须将各种心理健康训练法加以整合,使之相互融合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训练,而且,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训练方法及其理论基础应该得到我们国家的检验,经检验有效的心理健康训练技术和理论才能更加广泛地、有效地应用与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所使用的心理学技术主要有言语和非言语人际交往技术。其中包括:以相互信任、沟通协商为内容的咨询技术;为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目标而必需的评估技术;以及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训练的具体方法。心理健康训练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石,特别是训练者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大学生,对他们要积极尊重、关心并抱以真诚的态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出发点和目的是预防、矫正或消除不良心理、行为,建立健康心理和行为,增强其心理整合能力和应对复杂环境能力,完善个性品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大学生心理整合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水平。该能力是指人的认知、情绪、意志和个性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全面调整的能力。具体而言,要通过心理健康训练,使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养成乐观自信、友善合作、负责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品质,树立人生理想。而事实上,建立健康行为,调节心理整合能力、完善人格、增强应对能力都是长期的艰苦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者必须经过专业的心理学训练,并被政府有关部门所承认,是拥有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工作执照的合法人员。同时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必须与受训者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中,在对待心理健康训练问题时不但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宽广的视野,而且要有更为敏感的心理和更为丰富的人生心理体验。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每一个环节步骤都应精心计划、组织。心理健康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双方定出计划分步骤逐渐训练以达到目标。

任何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法并非是万能的,不可能替代与心理训练关系十分密切的体育训练、生理调适、专业培训等基础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局限性,心理学课上的心理健康训练对心理活动的作用,如同体育课上的体育训练对躯体活动的作用一样,尤其对各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不是万能的。实践证明,行为训练中的系统脱敏训练法和暴露训练法有助于对具有紧张、恐惧、焦虑、抑郁、适应不良、食欲不振等现象的大学生进行训练;而考试心理、大学低年级生的心理健康训练等应以人本主义训练法为好;心境恶劣的调整以认知训练法为好。总之,随着心理科学的飞速发展,心理健康训练开始由单一的训练法向多种理论技术的整合化方向发展。如用认知法的摆事实和辩论、教育实践检验技术和行为训练法的系统脱敏、操作性条件反射、社会观察技术相结合形成认知行为训练法;用精神分析的功能分析、领悟、理解等技术与行为训练法的环境决定学习技术整合成精神分析行为训练法。而且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法逐步短程化、个体化,力求针对具体大学生心理开展训练,而不只是团体或小组训练。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法向特色化方向发展,即各种训练效果的评估必须客观化,不能单方面以受训者的主观评估为标准,而应从多角度,客观地、量化地评价。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实施步骤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按照21世纪专门人才必须是以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积累训练教学经验,但不拘泥于传统模式,坚持可持续与跨越式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思路,我们在西部高校经费十分困难的发展条件下,不等不靠,突破传统的科研人员长期养成的等任务的习惯,眼睛不是仅仅围着少数教学立项转,希望从那里找项目、找经费,而是自觉主动探索,直接面对社会市场急需,体现出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找准教学改革的优势。加快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强烈愿望。目前,心理健康训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众多院校还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同时它又是一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心理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影响。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学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与教师个人所处学校环境的影响作用,尤其是课堂教学应发挥专业主渠道的作用。把心理训练与课堂理论结合在一起。而心理健康训练的实施步骤程序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充分准备阶段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做好心理训练,对师资素质要求很高。所以,在训练准备阶段,是在落实了资深的训练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基础上开始的,即学校要准备合格的教师,再由教师采取诸如文献查阅、观察调研、心理实验、心理测量、心理档案等多种方法广泛收集与大学生心理相关的生理、心理、学校、家庭、社会信息,进行心理评估,排除严重的精神病、脑和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案。防止重视心理测试,忽视测试后的分析研究的不良倾向。选择整合折衷的而不是单一的或偏颇的心理健康训练法为宜。近年来,我们在充分发挥校内心理专家作用的同时,能够结合校外医院、学校、心理服务机构等广泛的社会资源来做好心理训练的前期准备工作。

2.规范操作阶段

心理健康训练规范是指学校在国家相关法规基础上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它们可以由学校正式规定,也可以在校风作用下潜移默化地非正式形成。我们为了做到别具特色,符合特色办学的要求,更加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心理训练教师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与大学生一起,通过一系列活动训练,如心理工作坊活动、心理成长小组活动、心理剧表演活动、心理运动会活动、心理拓展活动、心理知识问答活动等,配合分析讨论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因果关系,不断分享活动的成果,明确心理训练目标;优化重组大学生心理结构内容以达到训练目的。

第8篇

【关键词】 游戏;玩具;幼儿;教育价值

前言

国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使得人们在人才一、教育、文化、家庭、伦理等诸多方面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一种新观念确立的速度己经大大加快。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人心和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使每一个家庭自然而然地倾尽心力和财力,用来培养、教育和呵护儿童。据2005年的最新统计,我国14岁以下人口己达3亿,城镇家庭数约为1.6亿户,这两个巨大的数字也意味着儿童必然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倾尽心力关爱和呵护的对象。

一、 玩具与儿童教育

(一) 儿童教育需要玩具

儿童在生理、心理上与成人大相径庭,因此与成人教育相比,儿童教育在内容、方法、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特点,而玩具在其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它是现代儿童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物质条件。

关于游戏、玩具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认同这么一个观点,对儿童来讲,“学”、“玩”是无法单独存在的,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游戏、玩具不仅是儿童最自然、最正当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学习成长的一种必然途径和物质条件。

运用玩具做游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儿童认知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他还认为,儿童的认知水平决定其活动水平及游戏水平,决定儿童游戏的方式。这种方式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通过身体动作和摆弄、操作实体玩具来进行游戏;在前运演阶段,儿童发展了表象能力,可以假扮不在面前的事物,可以进行象征性游戏;到了具体运演阶段,儿童就具备了运用玩具进行规则游戏的能力。

(二) 儿童玩具的教育价值

儿童玩具也许不是为了教育而产生,却在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即被赋予了教育功能。远古时期的玩具也许就是一根木棍,儿童在舞弄中寻找欢乐与练习狩猎;二十一世纪的儿童由通过与电子宠物、电子化乐高积木的接触了解诸如、电脑程序这类体现现代文明的高深概念。

儿童玩具的教育功能是指在当今社会价值取向之下,玩具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引导训练儿童预习未来人生,使其获得最基本的生活经验与生存能力的作用。作为产品,儿童玩具的教育功能是其基本功能之一,在功能层次中是处于上位的。实际上,儿童玩具的教育功能,本身就具有系统性,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其“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健康发展”的作用。

二、 儿童玩具的教育功能

(一) 儿童艺术教育

儿童艺术教育是儿童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是对儿童的全面、综合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它本身也构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以艺术课程为核心的学校艺术教育,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和家庭的艺术教育,以及渗透于儿童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对儿童的艺术教育。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不在于单纯的掌握知识技能,而是通过体验性、探究性、反思性的学习,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等方面,“不断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养得到整合发展。”

(二) 儿童玩具的艺术教育功能

儿童玩具的艺术教育功能是其教育功能体系的一个方面,它是该系统中使儿童获得“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的那些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前章我们在讨论玩具的教育功能系统时指出玩具的教育功能具有整体性,因此虽然我们可以按照艺术教育的本质及内容从该系统中抽出玩具教育功能的艺术侧面,但是这个侧面与其它方面不是割裂开的。

儿童玩具之所以具有感染力不仅是因为它的美还因为它所体现的艺术手法。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比生活更典型。作为艺术品的玩具常常使用了夸张、拟人的艺术手法。在玩具世界里,小动物有表情、会说话,它们的皮毛色彩可以千变万化并表征它们的性格与善恶,就连没有生命的人造物品也能具有人格。在儿童与玩具的接触过程当中,人类的普遍情感以及艺术家用以表达情感的各种艺术手法都借由玩具传达给儿童。

三、 基于教育功能的儿童玩具设计

(一) 玩具设计对玩具教育功能的能动性

设计师必须按照美的基本规律进行玩具设计,让玩具尽可能地展现艺术魅力是玩具艺术教育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也是基于儿童艺术教育的玩具设计前提。但是设计的力量决非仅限于此,设计对于产品的功能具有极强的能动性,设计师的价值就在于能够调动各方力量以合理的方式充分挖掘产品的教育功能。

(二) 与儿童色彩教育相结合的玩具设计

设计师对于色彩的独特认识通过玩具传达给儿童,对儿童潜移默化地进行美的熏陶。只要是符合美的基本法则的配色都能对儿童起到一定的艺术教育作用。因此以玩具为媒介对儿童进行的色彩教育是以感知方式为主的色彩教育,其手段主要为:玩具配色和与颜色相关的游戏设计。玩具的色彩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儿童从感性角度认识色彩及相关概念、感受色彩搭配美的无限(下转第250页)

(上接第246页) 可能性、感受色彩的调和、暗示色彩与心理的关系。

结语

文章提出儿童玩具教育功能的四个特点,包括作为玩具教育功能的共性及特性:非系统性、自我启发性与渐进性、情感性及其与娱乐功能的契合性、领先性。指出儿童玩具是一位伟大的艺术教师,它的艺术教育对于儿童永远是快乐的。这对当前儿童艺术教育和玩具开发具有双重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卢佩任,杨明津.幼儿身心发展与产品功能在玩具设计上之探讨.工业设计,2003.

第9篇

关键词自然环境评价心理学方法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生物学、法律学、经济学、建筑学及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在探索人类幸福生活方法时,把关注点集中在环境问题及环境与人类和谐发展的问题上。心理学领域,研究人类行为最主要的是探求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知觉、认知及学习的因果关系。论文百事通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过程就是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过程,就人类发展来讲,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适应环境是其发展的前提。但是,人对于环境的适应不是完全被动的适应,通过认识和实践去改造环境是人类适应环境最大的特点。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借鉴多种科学知识,反应出交叉学科的特点。与其它研究相比,环境心理学一个相当明显的特点是,关心自变量(环境)对因变量(人类心理)的长期效应。

二、环境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

20世纪70年代,Daniel等人开始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景观评价的系列研究。即探求景观的物理特性(例如,地形、植物、水等)与心理反应(例如,选择的喜好、风景的感觉等)的相互关系研究。

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把风景与风景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反应的关系,再把心理物理学的信号检测方法应用到风景评价中来,通过测量公众对风景的审美态度,得到一个反映风景质量的量表,然后将该量表与各风景成份之间建立起数学关系。所以,心理物理学的风景评价模型实际上分两个部分:一是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即风景美景度;另一部分是对构成风景的各成份的测量,而这种测量是客观的。

(二)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

Daniel认为景观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注重人的景观经验多元分析。虽然在研究程序上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与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类似,但是在解释景观选择和喜好时,不是从物理特性上解释,而是运用心理学的各种概念来解释。

1.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collativestimulusproperty)。Berlyne根据实验美学的研究结果,提出美的反应是人的视觉刺激所具有的复杂性(complexity)、新奇性(novelty)、不协调性(incongruity)及意外感(surprisingness)等相互对照特性与此类刺激诱发的探索行为的函数关系。也就是说Berlyne认为通过不同的刺激类型的特性,可以促使不同唤醒的产生。这就是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

根据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Wohlwill以人工景观、自然景观和二者混合景观等3类景观为评价对象,对人的景观喜好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显示:第一,3类景观中自然景观的喜欢程度最高,人工景观的喜好度最低;第二,无论是自然还是人工,中等复杂程度的景观最受欢迎;第三,新奇性、不协调性及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直线关系。其中,新奇性和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正比关系,不协调性与喜好程度成反比关系。

2.Kaplan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Kaplan以进化论为前提,以人的生存需要出发,提出了风景信息的观点,相继提出并完善了他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他认为,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和为了生活得更安全、舒适,他必须了解其生活的空间和该空间以外的存在,他必须不断地去获取各种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去判断和预测面临着的和即将面临着的危险,也正是凭借着这些信息,去寻求更适合于生存的环境。所以,在风景审美过程中,他将人的风景认知中质的信息归纳为,复杂性、神秘性、统合性和明?t性等4个方面。同时,他又指出人对风景质的要求是既要风景具有可以被辩识和理解的特性“理解性”(Makingsense),又具有可以不断地被探索和包含着无穷信息的特性“探求性”(Involvement),如果这两个特性都具备,则风景质量就高。随之Kaplan又把这两个特性分别在风景信息是否马上使用(即时),还是作为线索使用(推测)两个侧面进行了扩展,于是形成了四维量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三)自然环境的减压功效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Ulrich开始将研究的重点投入到自然对人的心理及生理压力的缓解上。首先,他为了解释人对自然环境的感情与美的反应,提出了心理进化模型。此模型详细地描述了人的感情形成的基本过程,其别强调到了人接触新环境时的感情状态。其次,将人对环境的喜好作为重要的感情考虑,并将其视为压力调节中众多情感(如,恐惧、关心、愤怒及悲伤等)中的一份子。由此可见,心理进化论体系,不仅包括美的反应,也包括压力调节、自然的形状及内容等众多情感的反应与生理反应。

近年来,Ulrich等人用脑电图、心电图等精密的科学测试手段,来客观地测量人的情感反应,避免了语言表达测试的种种弊病,使得该理论体系更趋于完善。Ulrich认为,自然风景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其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它也直接影响着人的其它生理和心理的各种反应,他的研究发现,自然风景往往明显的加速病人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而城市风景则延缓病人的恢复,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

(四)原生态自然体验研究。

环境体验课程的目的是借助于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有一种新的正确理解和态度,使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激发人们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一批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而环境体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Talbot和Kaplan在其一项长达十年(1972-1981年)的纵向研究中,对参加野外环境体验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在这项研究的初期结果表明,所有参加者对原生态自然体验的价值都给与了极大的肯定。经过野外环境体验,与其他人相比,体验者不仅关心他人,同时在自我认知、自信心和日常生活的计划等方面都有极大提高。

在此项研究的中期,通过问卷调查,对野外环境体验者在观察原生态自然反应变化过程中,面临知识、理解等困难时所产生的感情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体验者不仅在野外环境的体验过程中,有意识、自觉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而且不分男女老少都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斗志。此项研究的最后两年,研究者主要考察了体验者的支配环境情感。研究结果显示,体验者无论参加时间长短,也不分男女老幼,都表现出无意支配自然,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感觉。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直接接触自然的活动中,能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新晨

(五)自然环境自身的机能评估。

在物理环境中,动物和植物等有机体与土、水、大气等无机物在相互影响的同时,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目前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关注景观对于土地、空间的利用等自然环境的直接效果,还包括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也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

日本学者青柳等人在制定森林环境保护机能概念体系的基础上,以附近居民为对象,对森林管理基层单位从4个方面:风景保护;和自然亲密接触场所的提供;文化财产与历史遗迹的保护;生活环境是否安定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学者横张在林地评价上设定了多种环境保护机能,在居民中实施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8种农林地的环境保护机能:生物生态体系保全;水保全;风景保全;保健修养;微气象暖和;居住环境保全;大气保全和土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