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旅游开发会议总结

时间:2022-04-29 20:37:45

导语:在旅游开发会议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旅游开发会议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1 湿地旅游与湿地生态旅游

湿地旅游是以湿地为主要旅游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分布广泛的湿地资源为开展湿地旅游提供了可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中国有许多重要的旅游风景区就分布在湿地区域。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湿地旅游的内涵开展了相关研究,如丁季华、鲁铭、张建春等,总结这些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湿地旅游界定为以具有观赏性和可进入性的湿地作为旅游目的地,对湿地景观、物种、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和观察的旅游活动,是生态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

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受湿地和生态旅游这两个学科研究进程的影响。国外湿地生态旅游研究始于湿地与旅游的关系。Platt对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开展的湿地生态旅游进行了研究,认为开展湿地生态旅游需要科学的湿地信息管理和完善的规章制度等。本文在对湿地旅游及生态旅游概念的讨论上,认为湿地生态旅游应该是指以湿地作为观光、游览、研究对象,对湿地景观、物种、生态环境、地质地貌、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并维持湿地自然环境原貌,具有强烈湿地环境保护意识的旅游活动。

2 国外湿地旅游开发的经验借鉴

2.1日本日光国家湿地公园的管理模式

日光国家公园中的尾濑沼泽是全日本海拔最高的沼泽湿地,总面积6000hm2,以其优美而多种多样的高原沼泽植物而闻名。现在日光国家湿地公园受到了游客增加的压力。由于该地区突出的湿地自然美景,尽管需要步行很长一段路才能到达,但游客人数还是稳定增加。在景色最宜人的6~8月之间,游客人数超过60万人次,单日最多超过1. 5万人次。这对公园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游客的践踏和为旅游者汲干的河、湖出现了滨海化,一些特有的脆弱植被几乎受到了毁灭性的威胁。因此日本环境厅会同林业厅、地方政府、土地所有者、旅店老板和博物学家,召开一系列会议,商讨解决方案。最后确定采取以下优先措施:

(1) 将私人经营的旅店数量限制在16个,床位限制在2300个;

(2) 控制洗浴用水并禁止用肥皂等洗浴用品;

(3) 在沼泽上修建木板路,并设置标牌以防游人误入湿软沼泽;

(4) 修建污水处理池,恢复植被;

(5) 增加管理人员和翻译人员的数量,加强自然保护宣传工作。

另外,为了公众的利益而更严格,也更有效地管理这一地区,参与公园管理的3个地方政府机构建立了一个公共社团。该社团由县、市、镇、村、电力公司和其他相关的商业企业资助,协助环境厅管理这一地区,它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清扫公园旅游点;收集垃圾;为游客引路并监督其行为;提供翻译服务;修理维护各种设施,开展科学研究。该社团委员会由有关地方政府机构代表、私人团体代表、学术和企业界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士组成。该委员会的建立,使该地区获得了更有效的管理。

2.2印度齐利卡湖(Chilika Lake)生态旅游

齐利卡湖位于印度的东海岸,是印度最大的咸水泻湖,鉴于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重要性,1981年该湖成为国际性重要湿地。根据齐利卡湖的实际情况,当地政府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保证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在生态旅游的规划方面,侧重点包括:(1)确定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保护齐利卡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古迹;(2)建立一个多边规划小组,包括旅游发展计划者、旅游市场专家、旅游人力资源与培训专家、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野生动物保护专家;(3)分析和确认开展生态旅游所存在的问题;(4)制定对湖区环境和文化古迹影响的评估、监测标准和规则;(5)制定当前和未来旅游者的需求分析;(6)制定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古迹的综合保护规划。

在机构建设方面,包括: (1)成立旅游文化部门,包括相关部门、资助方、非政府组织、大学研究机构和私人部门;(2)成立一个委员会,在政策、计划、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管理方面向政府提供建议;或成立一个关于执行和运转齐利卡湖生态旅游的咨询委员会;(3)齐利卡湖管理部门负责该湖的管理与保护,在执行和完成生态旅游行动计划方面起领导作用。

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1)在湖四周的主要景点建一些供休息的房子,用小木屋和帐篷代替混泥土建筑;(2)在有文化古迹的村庄,通过展示当地文化,提供舒适、干净和简单的服务,吸引外国游客;(3)尽可能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技术、本民族的风格,修建建筑物、船及其他服务体系,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4)在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只能修建小道,在湖边修路尽可能与湖岸接近和平行;(5)限制修建横穿湖的海滨公路;(6)雇佣和培训当地居民管理和维持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在管理措施方面,重点考虑:(1)通过合适的计划和连续的监测避免环境受到损害;(2)加强监测旅游活动期间给环境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3)降低过度开发和减少废弃物以免降低环境的价值;(4)保证一定数量的废物回收点,确保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卫生;(5)建立合适体系检测由于旅游而造成水和空气污染;(6)开展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调查;(7)控制游客数量,经常听取当地社区与相关机构建议,调整保护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社会和文化的不必要的影响。

3 国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与成功经验

总结国外湿地保护与开发的成功经验,在进行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时可得到如下启示:

3.1 兴建湿地公园

纵观国内外旅游开发比较成功的几个湿地,大都采用了湿地公园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既不强调单纯的保护,也不主张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无限制地开发,强调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然后运用旅游开发的经济收入更好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兼有保护、科研、教育、生态观光等功能湿地旅游区域并促进湿地公园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社区民众受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宗旨是:在保护湿地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供给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并带动湿地公园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3.2 制定总体规划

要把湿地的开发与利用带给资源与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资源环境的可承受限度,达到并维持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首先要做好该地区的总体规划。任何旅游项目的开发都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论证,避免重复建设和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3.3 凸显地方特色

湿地公园是湿地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但各湿地区域在开发旅游项目时都是结合自身的资源特色,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开发特色旅游活动,充分体现了"天然、美丽、独特、环保"的特征,而不是盲目地模仿和引进。湿地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既要借鉴国内外湿地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成功经验,又不能生搬硬套,一味模仿,而是结合湿地资源的特点,创新性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凸显地方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

3.5 加强科学管理

首先,通过对湿地知识和价值的介绍与宣传,注重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其次,促进公民和社区参与湿地管理,使当地社区受益;再者,注重有效控制湿地的开发与利用的负面影响,实施可持续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仇昊.江苏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2] 鲁铭.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

[3] 刘静艳,颜亮,彭少麟.生态旅游观的发展及其应用[J].生态学杂志,2003,22(5):74-77

第2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益主体;协调机制

一、导论

(一)相关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名词的前身是“无形文化遗产”,日本在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产保护法》中首先提到,也是最先意识到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

旅游: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的惯常环境,去往他处并在那里逗留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同时强调“访问的目的不应该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包括保护活动、开发活动、游览活动)基于相同的经济要求或利益诉求而形成的个人或团体。

(二)研究背景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存在着两种态度。一种观点认为,要保持文化的完整性就要在静态环境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要在其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传承,要避免非物质文化与外界环境接触,避免改变非物质文化的原始形态。另一种观点认为,非物质文化具有动态性特征,他是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人与环境适应的结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动态中传承非物质文化,保持文化“活态性”。

这两种观点都存在一定弊端,坚持静态的传承方式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予以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遗产,一般都有各级政府承担保护、传承费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性特征不明显,政府一般都不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结果造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坚持动态的保护过程中,往往因为过度的吸收外来因素,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因为落后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面对先进的文明对生活带来的方便时必然会摒弃传统的生活习惯、方式同样也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探索

由于以上两种保护方式都存在着弊端,因此要找出一条既能保护非物质文化,又能提供资金支持的道路。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游游客增多,入境游客增多,旅游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旅游开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当地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资金支撑,促进非物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文化是旅游的核心,游客到某一地旅游更愿意亲身体验一种文化,更注重参与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无形的只有参与进去才能体会到,更能满足游客的好奇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旅游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可以满足旅游者寻求差异的、体验文化的心理需求,是旅游开发中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3]

国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不多,中国知网(CNKI)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不足30篇,且都是近五年来发表的论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利益是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各个主体的行为基础,只有准确把握各方利益矛盾,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才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界定

利益相关者就是宣城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的个体或群体。正像利益相关者会受到一家企业的行动、决策、政策或工商业活动的影响一样,这些利益相关者也会影响该企业的行动、决策或实践,对于一个组织机构而言,一个利益相关者可以被认为是任何影响或受到影响的个体或群体。[4]

本文所讨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的利益相关者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循环的过程中,影响和被影响的个人和群体。围绕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持有、维护和购买的行为而形成的政府、旅游企业、传承人、社区居民、旅游者等利益相关群体。

(一)政府

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政府职能部门都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主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人力、财力、物力上的保障。我国已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我国现已确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1517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90项,中国占有4项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此外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固定的形态,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可想而知今后会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界定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是政府,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人才压力。有些地方政府热心于“申遗”其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要保护非物质文化更看重的是其背后的利益。一旦申遗成功会带来名利上的收获,进而通过开发获得经济利益,这种以利益为主的保护心理往往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失去文化的“真实性”。

(二)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根据游客的喜好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会截取某一文化碎片,并是不完整的呈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形态。比如白族的婚俗习惯是持续三天的时间,但旅游开发商将这一文化体验缩短到7分钟,游客并没有理解真实的白族婚俗习惯,游客在体验之后会形成自己的观念,这也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传承,而他们的观念并没有反映真实的文化内涵。因此这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会获得短期的经济收益但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护。

(三)传承人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年纪普遍偏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核心的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文化遗产,主要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传承人越是年轻越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将人口年龄划分为五个阶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的老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5]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38.6%为年轻老人,32.4%为老年人,6%为长寿老人,老人在传承人中所占比重为77%,传承人由于年龄偏大生产能力低,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此外,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不健全,遗产继承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没有专利权,技术会被大机器所代替。如,大理古城所出售的扎染品,打着传统工艺的名号其实都是工厂机器生产的。在大理古城几乎找不到传统工艺的扎染品。机器生产的扎染产量大价格低廉,传统手工艺无法与之较量,在市场竞争中慢慢的被淘汰。传统技艺的继承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经济效益低下,他们便会放弃自己继承的工艺,选择别的工作来维持生计,造成传统手工艺技术的流失。

(四)社区居民

社区居民是旅游社区的主人,是社区旅游发展的最终受益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主体的社区居民,有三种身份,即目的地主人、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一部分、人力资源的提供者。[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社区居民也有着文化传承人的身份,但这种身份是模糊的,社区居民自身意识不到自己的这种身份。一种文化是特定地域内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社区居民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保护意识薄弱。在受到外来便利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下,社区居民会选择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摒弃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工业化的冲击,中国传统的手工织布技术面临着消失的绝境。司马迁祠景区有一个展馆叫“守望家园”里面展示着中国北方人民传统的生活景象,陈列有织布机以及织布用的各种器物、花馍、热炕、手工缝制的布鞋、衣物等能够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优秀技艺的物件。这些物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化代表。而民间现存人口中能够做出这些物品的手工劳动者越来越少,只有在节日客流量大的时候才能看到旅游景区请来的三位传统老艺人在现场织布、纳鞋底、做花馍,他们的年龄都在70岁以上。而这些技艺曾经是所有妇女必备的一项生存技能。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取代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年轻一代都不愿学习复杂的传统技艺,不少非物质文化失去了生存环境,不断遭到淘汰甚至灭绝。

(五)旅游者

体验性旅游是旅游活动的必要构成部分,无论旅游者抱着什么样目的前来旅游最终都会参与体验到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旅游者希望在旅游体验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东西,希望他们的体验质量能够保持高水平,他们希望体验到原汁原味的目的地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抱有保护的心态。但是如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不便、食宿服务落后影响着游览活动,旅游者将会产生强烈的开发意愿。旅游者由于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各自固有的生活习惯不同,旅游者希望体验到他们印象中的而不一定是真实性的遗产,在体验过程中不能完全理解文化的真实价值和意义,实际上旅游者并不能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

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相关主体的利益协调机制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相关利益主体的协调机制,是为了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能够健康、和谐、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处理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最主要的是实现各自的利益,要兼顾各方利益的实现就要建立相关的利益协调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主体的利益协调机制包括:利益分配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利益表达机制。

(一)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机制是利益协调机制的核心,也是各利益主体最为关心的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兼顾各方利益诉求的实现。政府希望旅游活动能够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同时提高目的地人民生活水平。社区居民和文化传承人的最大诉求是通过旅游开发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同时要求在开展旅游活动过程中社区的生态环境能够得以持续发展,旅游企业的利益诉求是实现利益最大化,游客的主要利益诉求是体验到目的地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一些列的诉求都是通过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来完成,旅游企业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既要满足游客的需要,又要满足社区居民和传承者的需要,以此来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这样才能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建立利益约束机制

利益约束机制是指对于不合理的利益要求的约束和管控,只有对不合理的利益要求进行管控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合理运行,才能保证集体利益的实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旅游活动中,各主体的利益是紧密联系的,传承者和社区居民要想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就要借助旅游企业的开发来实现,旅游企业和游客要想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就要借助于目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政府的诉求只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然而各主体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都要求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忽略了其他主体的利益要求,这就要求建立利益约束机制来控制各方的不合理利益诉求。这些利益约束机制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传承者和社区居民应该处于合法的监督地位,对于旅游企业的过度开发能够进行有效的约束和制止,对于游客的破坏进行及时纠正和制止。利益约束机制是相互的,对于传承人和社区居民的行为也要进行监督和约束,由于传承人和社区居民的数量庞大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予以监督,主要通过立法和舆论监督来约束他们的行为。

(三)建立利益表达机制

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利益需求的多元化,建立科学的利益表达机制使各主体利益能够及时有效的表达,减少利益矛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各自的利益诉求有所不同,只有建立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各利益主体才能合法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进而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减少非物质文化旅游旅游活动中的矛盾和冲突,促进旅游活动持续、健康的发展。

四、总结

旅游开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过度的旅游开发会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影响旅游开发与社区之间的关系,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遭到破坏,最终造成旅游核心资源的丧失。文章通过对于各方利益的分析,提出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来实现各主体的利益要求,同时对于不合理的利益要求进行约束,以此来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大理学院政法与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2003年11月3日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试一次会议批准.

[2] 李玉华.旅游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

[3] 谭宏,历史考古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乡村旅游开发的促进意义探究[J].农业考古,2010(4):345-348.

[4] 万建华.利益相关者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30

第3篇

一、关于召开2012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有关事宜

会议学习了市局《关于开好2012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为贯彻落实通知要求,开好我局2012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会议要求,一是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积极做好会前准备工作;二是根据会议主题,制定我局《2012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实施方案》,填写好报告单,按通知要求报市局党组和市局人教科,由王书芹主任负责,监察室具体落实,办公室配合;三是会议时间定为12月26日,同时邀请县纪委、县组织部领导到会指导,由王书芹同志负责;四是广泛征要求意见,征求范围为全局干部职工、服务对象和相关部门单位,对重点服务对象要上门征求意见;五是开展谈心交流活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相互之间、班子成员同分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之间要进行谈心谈话,充分沟通情况,交换意见、交流思想,切实增加共识,促进团结,共同提高;六是认真组织学习,监察室要根据通知要求,梳理学习资料,制定学习方案;七是切实抓好整改,对去年民主生活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形成落实情况报告,由监察室具体负责;八是认真撰写发言材料,每名班子成员要根据会议主题,进行自我剖析,重点剖析思想、作风、纪律、廉政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形成发言材料。

二、关于做好2012年度工作总结和谋划2013年工作思路有关事宜

会议要求,班子领导和各股室要全面总结全年的工作,梳理出工作中的特色,亮点,认真谋划明年的工作思路,于12月底交局办公室。

三、通报解决干部职工编制有关事宜

11月30日,局长赴市局专题汇报我局干部职工编制有关事宜,市局党组听取了我局干部职工编制问题专题汇报。会上,李国清局长同意我局《关于请求解决我局自收自支干部人员编制的请示》,并指出,一是全力支持,举全局之力解决县及其他县干部职工编制遗留问题;二是明年把全市干部职工编制遗留问题摆上市局重要议事日程,当作为干部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来抓;三是同意在全市矿管中心所设置时优先选招现有自收自支人员。

四、关于2013年全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有关事宜

2013年全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我局牵头负责的有四个项目,分别是深加工项目、龙归石英岩矿开发深加工项目、矿业大厦建设、温泉旅游开发项目。

深加工项目占地120亩,年加工能力5000吨,总投资7000万元,目前正在做前期项目审批工作,该项目由谢小玲队长负责,王书芹主任配合。

龙归石英岩矿开发深加工项目由东源县鸿安矿业有限公司承建,占地300亩,年生产能力40万吨,总投资3.5亿,今年投资96万主要用于资源勘查,目前正在向市矿管局申报采矿权出让,成立该项目工作组,由谢小玲队长任组长,开发、资源、执法和监察室相关同志为成员。

矿业大厦建设由王书芹同志负责。

温泉旅游开发项目由谢小玲队长负责,尽快与勘查单位沟通,拿出勘查设计方案,尽快组织实施,尽快对阳岭公园区进行地热资源普查。

第4篇

引言

当前,城市快节奏生活造成的心理压力、都市中心城建筑森林的苍白、环境污染的危害使不少城市居民期望能短暂地逃离城市。1995年在对上海市民的调查中发现,期望周末双休日能外出旅游度假者占被调查人数92%,其中期望回归大自然,去野趣浓、环境幽静、空气清鲜的目的地占51。4%。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外交通条件的不断发送使都市居民的愿望逐渐转化为行动,节假日都市居民大规模的郊游活动直接刺激了郊区旅游行的开发。此外,每逢“五一”、“国庆”长假,大量外地游客拥入大都市中心城区,造成城市核心区的旅游接待、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等不堪重负,这也促进了城市旅游规划部门下决心对郊区旅游地进行开发。如杭州市就根据自身西部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特点(西部旅游资源约占杭城旅游资源总量的2/3)①,提出了“旅游西进”、“西湖西进”等开发西部旅游资源的一系列战略决策,以拓展城市旅游空间、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有关大都市郊区旅游问题的研究成了目前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本文以杭州市为例,谈谈大都市中心城与郊区旅游的空间相互作用问题,旨在抛砖引玉,为当前方兴未艾的大都市郊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些有益思路。

1 大都市与大都市郊区的内涵

1.1 大都市的内涵

大都市或称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发展速度迅速变化。一方面城市工业和接掌技术高度发展,使人口、资金和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交通高度发达,城市由长期的向心集聚向相对分散的郊区发展。城市高收入阶层从中心区外迁,随之工业、服务业也出现郊区化趋向,城市空间不断向外拓展,大城市边缘新城镇大量涌现。这种城市集聚和扩散的双向推动使大城市地域迅速扩张,从而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地区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化地区  大都市区。可以说,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21世纪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大都市区已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美国早在1910年就提出大都市的概念,并于1949年正式建立具体的统计标准用于国情普查,命名为大都市区(简称SMA);以后又分别改称为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MSA)和大都市统计区(MSA)。类似都市区的概念在加拿大称为“国情调查大都市区”(CMA),在英国称为“标准大都市劳动市场区”(SMLA),在澳大利亚则称“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CEMD)。

世界各国甚至一国在不同时期对大都市区中心城规模都有不同的标准。美国1910年规定中心城人口只要达到5万以上。②日本政府规定大都市中心城区人口必须在50万以上,我国尚未建立官方的大都市区中心城规模标准,学术界对此亦未形成定论,但比较倾向性的意见认为中心城规模应在50万人口以上。

1.2 大都市郊区的内涵

大都市区是由中心城和郊区组成的二元空间地域结构,因此大都市郊区就是指大都市区内中心城以外的地区。

城市人口和城市功能的大量外迁使中心城外围一定地域内人口密度大幅增加,土地利用结构根本性改变,非农业用地比重不断提高。由于许多城市外迁人口仍要到中心城上班,郊区与中心城之间具有高密度的通勤流。中心城在向周边地域传染性扩散的同时,具有依托交通轴线和郊区城镇呈点轴扩散的特性,因此大都市郊区内部是非均质区域,在交通轴线和郊区城镇围合地带内保留有较多的乡村景观地域,大都市郊区地域范围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中心城地域扩张把周边郊区逐步纳入中心城范围;而郊区以外更远地域与中心城社会经济联系程度的日益密切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大都市郊区不断向外围拓展。

与中心城规模一样,不同国家对大都市郊区的划分也有不同的标准。1960年美国使用的标准大都市统计区规定属于大都市郊区地域必须至少75%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劳动并且50%或更多的人品居住于毗邻中心城的县;人口密度不小于是50人/平方英里,或在周边县就业或居住于周边县的劳动力总量不小于中心城就业劳动力的10%或不少于1万人。日本政府规定大都市郊区小城市行政范围内至少有50%的人到中心城通勤上班并且位置邻近大都市。[2]在我国,由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至今尚未形成权威性的大都市郊区范围划分标准。我国大城市行政区划分为城区、郊区、市辖县和市代管县级市三个地域层次,可将其作为最简单的大都市郊区划界方法。但由于不同中心城及郊区的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行政区划边界不能完全反映中心城与周边地域的联系程度,个别研究可以采用行政区界与内部联系程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划界。大都市郊区是在城市郊区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城市功能郊区化发育时序不同,针对大都市区不同功能空间拓展的研究可采用不同的划界方法。

2 中心城与郊区旅游的内在联系

2.1 中心城与郊区旅游的互补性

大都市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集中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成就,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具有悠久的历史,保留着众多的名胜古迹,是区域旅游中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受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历史开发因素的影响,大都市的许多著名旅游景点分布在中心城的边缘或近郊,因此郊区旅游与中心城旅游本身就很难截然分开。

大都市中心城集聚了数十万甚至百万计的人口,郊区与中心城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反差都市居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交通条件的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使他们有越来截止多的机会到郊区休闲放松、娱乐度假,郊区旅游地成为大都市不可或缺的功能区。

中心城土地紧张,交通拥挤,外来的游客的不断增加,使中心城旅游容量与游客规模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都市郊区旅游开发,成为拓展都市旅游空间、改善都市旅游产品结构的重要途径。

因此,城市旅游与郊区旅游是大都市旅游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个组成部分。

2.2 中心城、郊区在大都市旅游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大都市区,就区域内部旅游而言,中心城是郊区旅游最主要的客源市场之一;从更大的空间尺度来看,中心城是外来游客的集散中心,前往郊区旅游的目的地的游客大都通过郊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大都通过中心城中转(在对杭州市民旅游出行调查中发现,前往宁波郊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近80%通过宁波市区中转,见表1)。此外,中心城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大都市郊区旅游线路组织大都是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往返式结构。因此,大都市旅游区是以中心城为核心的中心型空间结构,中心城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它是郊区旅游的集散中心、服务中心扩散源和组织者。

表1 杭州市民前往宁波郊区旅游出行路径

月湖 保国寺 东钱湖 天童森林公园 招宝山 奉化溪口 雪窦山

去过市民中经宁波市区比例(%) 83.3 87.7 80.4 80.9 83.3 69.2 63.0

资料来源:为获取都市居民旅游出行规律的第一手资料,作者向杭州市不同学历、年龄、职业、收入水平、性别的城市居民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85份。以上数据就根据这些资源整理而来。

当然,在肯定中心城主导地位的同时,不能否认郊区旅游的能动性。都市郊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及成熟的旅游开发对大都市旅游具有很强的促动力。北京市郊区的旅游开发,既丰富了北京市的旅游产品,又为市区旅游起到了很好的的分流作用使北京旅游显现出新的活力,而上海和武汉两市,由于郊区旅游资源比较贫乏,虽然中心城人口众多,外来流动人口规模庞大,都市旅游发展仍不甚理想。

2.3 中心城与郊区旅游地的力学关系

从空间力学角度来看,在整个大都市旅游区中,中心城与郊区旅游地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作为旅游组织者,中心城对郊区旅游目的地具有辐射力(Ff),作为旅游目的地,郊区旅游地则对中心城具有吸引力(Fx)。

中心城旅游辐射力具有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特征,用函数式可以表达为:

Ff=g*P/di2

式中,P为中心城人口规模,di为中心城与旅游地间距离,g为经验系数。

辐射力Ff的存在产生两个结果:①与中心城距离越近,能得到中心城的旅游辐射力越大,游客规模越大,旅游开发程度越高;②远郊区受到中心城辐射力较弱,能获得开发的旅游景点独立性较强,来自中心城或经由中心城中转的游客比重下降。调查发现,奉化溪口 雪窦山国家风景区作为宁波市远郊旅游地,杭州市民不经宁波市区直达的人数占到30%以上,远高于宁波市郊区其它旅游景点(详见表1)。

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目的地资源条件以及目的地至中心城的距离。用函数式可以表述为:

Fx=g* Ria* P/di2

式中,R为旅游景点资源条件,P为中心城人口规模,d为旅游目的地与中心城的距离,g为经验系数,a为参数。

由于资源存在条件抵消了距离的衰减作用,都市郊区旅游开发不是从中心城向外单调衰减,而是根据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跳跃性。

3 大都市发展演化对郊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

3.1 大都市发展的特征和阶段

自工业化开始以来,由于城市工业项目的布点、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第三产业的配套发展,城市出现了大量就业机会,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新区、工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在城市边缘区发展。因此,大都市的形成以城市化为内动力,以空间拓展为主要特征,以城市郊区化为外部表现形式。在空间拓展中,都市区内部也相应地不断进行空间结构调整。

通常可以将大都市的发展分淡以下三个阶段:1、以集聚城市化为主的大都市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人口与产业向城市集聚,形成人口、资金、技术高度集聚的大都市。2、集聚与扩散并行的大都市区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产业与人口继续向大城市集聚,另一方面,由于 大城市中心区的高度集聚,中心区用地紧张、环境恶化,城市用地开始向用地潜力大的郊区扩展,在郊区出现新的居住区和工业区,进入郊区化阶段,在中心城市外围形成与中心城市有密切交互作用的郊区,大都市区逐渐形成。3、多个大都市区的空间联合阶段。在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多个大都市区强烈扩张,最终在地域空间上相交,形成多核心的、高度城市化的大都市连绵带,城市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3.2 大都市不同演化阶段对郊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

在大都市形成初期,区域人口、产业的高度集聚使中心城日益繁荣,城乡差异不断扩大。中心城丰富的生活娱乐设施对周边郊区居民产生吸引,大都市区内旅游出行以郊区向中心城集聚为主。郊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落后削减了中心城向郊区疏散外来游客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都市郊区旅游不发育,只在中心城边缘、近郊区存在一些城市公园、传统风景名胜区,远郊区则只有极度少数交通相当便利、资源等级极高的景点得到开发。

在大都市集聚扩散并行阶段,人口的膨胀和中心城生态环境的恶化使都市居民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出行欲望,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有效地将外来游客引入郊区旅游地,都市郊区旅游迅速发展。中心城用地不足使中心城边缘区以及近郊区形成以郊区化形式出现的主题公园、度假区等新兴旅游目的地。旅游地间联系的加强不仅促使以中心城为核心的放射状旅游线相当发育,而且以次中心城市和高等级旅游地为核心开始出现旅游区。

到了大都市连绵带形成阶段,郊区化的不断深化使大都市区内部空间结构趋向均衡,都市郊区旅游地已完全融为大都市区的功能区。以乡村度假为主的旅游出行特征使都市郊区具有过夜接待功能的家庭旅馆、乡村别墅星罗棋布,旅游地在空间上扩展到整个郊区,并且相互间形成网络状结构。

4 中心城规模、性质对郊区旅游的影响

4.1 中心城规模对郊区旅游的影响

城市规模与辐射能力存在对应关系,城市规模越大,对周边区域辐射越强,以商务、学习、旅游为目的的城市外来人口也相应越多,促动郊区旅游的动能也越大。

城市规模越大,前往郊区旅游城市人口基数越大,郊区旅游越容易发育。而且,城市规模越大,城乡景观的空间分异就越大,城郊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城市居民旅游出行率越高。据八樟?990年在夏季高峰季节对不同规模城市居民的出游情况调查,城市人口在1。1~1。5万居民出行率15~17%,城市人口在10~15万居民出行率18~22%,城市规模20~25万,居民出行率23~35%。城市规模30万以上,出行率35-40%。可见城市规模对郊区旅游发育的促动力是逐级增长的。

此行,城市规模影响城市居民郊区旅游范围,进而影响郊区旅游圈层的发育程度。日本学者研究发现中等城市居民周末旅游的最远距离为20公里,而大阪等大都市周末旅游出行可达100公里以上,并在大城市周围100~150公里以外的地方开成了隔夜旅游地带。我国北京市城市居民周末郊游可达秦皇岛、山西、泰山等地区,上海市民则把距离较远的浙江省一些著名旅游胜地也纳入了周末旅游范围。

4.2中心城性质对郊区旅游的影响

我国把城市按性质分为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旅游城市、边防城市、特区城市等)。城市性质不同,城市环境、居民职业结构、外来人口旅游出行向郊区扩散的规模和比例也大相径诞。

工业城市以工人家庭为主,工人的旅游出行率较低,加之城市环境污染往往比较严重,商务、学习、会议等目的的外来人口也较少,郊区旅游往往滞后于同等规模的其它城市,而区域中心型城市服务类、高学历人群比例大,居民旅游出行率商,加之大量的外来人口,郊区旅游一般开展较好。

历史悠久、自然环境较好的城市城区、近郊区往往有较多的风景名胜和城市公园,在郊区旅游发展初期,这些目的地的存在可能会抑制郊区外围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但郊区旅游进入发展期限后,随着旅游出行规模的增大以及旅游目的的多样化,传统目的地因功能单一、空间狭小而游客规模不断减少,其他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以及远郊区旅游目的地则以它们为依托得到迅速发展。

旅游城市在郊区旅游发展初期,同样存在中心城旅游资源抑制郊区旅游发展的现象。但总体上,旅游城市以旅游为目的的外来人口多,对郊区旅游发展有很强的促动力,常会在郊区形成大量主题型公园、旅游度假区等,如杭州以西湖为依托建设了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苏州在传统园林观光的基础上形成沿太湖的旅游度假区和游乐园。郊区旅游在发展丰富了旅游城市的旅游产品,从而进一步促进旅游城市的发展。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我国旅游业突飞猛进,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的基本政策,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众多小城镇中有一类或境内多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或历史悠久,人文胜迹众多;或邻近大城市,有着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田园风光。在旅游热潮中,它们逐步被发掘、开发,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旅游兴镇”是这类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模式。如何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促进小城镇建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这类旅游型小城镇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 游型小城镇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产业不忍割舍,旅游资源保护不力

旅游业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许多旅游型小城镇开发旅游之前往往已在旅游景区及其周边布局了一些开采、加工型工业企业,这类工业企业不仅其自身动作对发展旅游业存在用地、交通、污染等方面的干扰,而县可能对旅游资源具有毁灭性威胁(如部分地区旅游价值极高的溶洞边开山采石甚至用溶洞当工业垃圾镇埋场),因此对它们的关、停、并、转势在必行。然而,目前许多小城镇往往为了眼前的一点财政发入不肯舍弃这类工业企业,没有尝到旅游业甜头的地方百姓也普遍缺乏资源保护意识。更有不少处于旅游开发初期或尝待开发的小城镇仍在旅游区盲目引进资源开采加工型、污染型企业。此外,由于旅游资源所有权、使用权与旅游开发收益的错位,也使得不少资源所有人或使用人对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积极性不高。

2、小城镇建设缺乏特色,旅游接待小平低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行为。城镇是区域文化的中心,浓缩了地方文化的精华。许多有着悠久历史并保留众多古建筑的小城镇本身就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小城镇的建设风格和特色 对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和知名度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许多旅游型小城镇建设时普遍只追求规模与速度,缺乏对地方文化的总结和提炼,建筑单调呆板,城镇特色不突出,建设品位不高。

现代旅游活动是“食、住、行、购、娱”的有要统一,但许多旅游型小城镇只重视景点开发而忽视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旅游接待水平低下,这样不仅失去了许多创收的机会,而且破坏了旅游地形象。

3、农居点建设零乱,农业与旅游业脱节

小城镇大多有广阔的农村腹地,拙朴自然的农村风貌对来自城市的游客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往往是许多旅游型小城镇的特色所在,但它们中不少尚未把农业及农村建设与旅游开发机结合起来。许多旅游线沿途的农居点而已相当零乱且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具有一定旅游接待功能的村庄村民强买强卖,令游客望而止步;许多旅游区的农业用地缺乏统一整理和规划,地块零乱,各类用地参差不齐,破坏了游客对旅游点的美好向往。

二、游型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

1、做好城镇发展的基础性研究许多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加保护或不合理的开发都可能使原有的旅游资源毁于一旦,这就要求旅游型小城镇在旅游开发前就积极开展各项基础性研究,为今后的开发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前所述及的许多问题,就是因为基础工作过于薄弱造成的。

首先,旅游型小城镇应进行区域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了解这些资源的位置、规模、典故、民间传说、在同类旅游资源中的地位、在周边地区资源中地位、文化与科学价值、观赏及康娱价值等等。其次,根据调查评价获得的信息旅游型小城镇可确定本镇及各景区的功能定位、旅游线路组织、旅游接待设施的布置以及旅游地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第三,旅游型小城镇应划定旅游景区及控制性保护区范围,研究对旅游开发商、景区内工业企业及居民的政策,提出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2、加强小城镇规划,塑造旅游型小城镇形象

旅游业的展展将极大地促进城镇建设。旅游型小城镇应研究本镇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潜力,研究旅游业对旅游接待设施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旅游型小城镇应制定镇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制定旧城改造方案和计划。

城镇是地方文化的中心,城镇建设是地方文化成就的集中体现,是旅游地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并间接影响到旅游地的知识度和美誉度。建筑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基于旅游的文化性,旅游型小城镇更应重视城镇建筑的文化性和品位。此外,游型小城镇还应在城镇绿化、公园、小品建设上舍得投入。

3、实施农居点发行和农村土地整理

旅游景区内常住居民过多将对旅游活动产生干扰,旅游型小城镇应提出这些居民的搬迁措施。农村聚落长期以来在我国居民聚落中占统治地位,有些农村农居点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旅游景观的组成要素之一,对它们则应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加以保护和改造。

农村景观远比城市景观贴近自然,城市游客对农村的生态性和自然性抱有很高的期望。旅游型小城镇应加强区域土地规划和整理,通过平整地块、扩大生产规模、植树造林创造优美而富有现代气息的农村新景象。同时,镇域内可多种植些供应游客的土特农副产品,以增加农业收入。

第5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第6篇

[关键词]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问题及方法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6)12-0007-03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我国众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做出了诠释。其中非常典型的观点有下面几个:马波的观点是乡村旅游主要以乡村的社区为主要的活动地点,以乡村特殊的生产、生活还有田园风光为主的一种旅游类型;郑江从乡村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点,满足游客的娱乐、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的旅游形式;陈文君认为乡村旅游是乡村文化的景观,乡村的生态环境还有民俗风情,以这些作为资源的基础,结合观光,参与,娱乐,休闲的旅游观光活动。

从上面这些专家学者对乡村旅游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看到,专家们大部分是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乡村旅游做出研究的。一部分专家是从旅游主体做出分析的,但是忽视了旅游的客体,也就是农村旅游相关资源。还有学者特别重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创新的活动。

笔者对以上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总结,大致得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主要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一些特点为主要的旅游资源,以乡村风光、传统文化、民俗特色等为旅游的吸引点,以城市的市民为重要的目标受众群,与乡村居民发生联系的一种旅游。

二、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

(一)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1.乡村旅游市场情况。我国城市居民近些年来收入增加了很多,同时休息的时间也比以前更多了,因此市民期待可以脱离城市的生活,通过旅游来放松自己的身心。相比与普通旅游,乡村旅游以幽静的田园风光吸引了很多的城市市民,然而普通的旅游就不一定满足这样的要求了。

2015年十一黄金周,黑龙江省75%的游客选择在本省进行旅游休闲,在省内旅游不但可以节省时间与成本,还可以很好的放松身心。自驾游的群体规模也比往年增加了很多。各个景区的接待自驾游的人数整体比去年增长了12%。像哈尔滨太阳岛,二龙山日接待自驾车游的人数超过千人。全省旅游总体呈现出增加的趋势,2015年黑龙江省旅游的接待人数超过67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45亿元。在旅游经济的总量上达到历史性增长。乡村旅游的壮大与发展,对本省旅游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乡村旅游资源情况。黑龙江乡村旅游的资源丰富,而且特色明显:林区滑雪漂流和生态游,特别是乡村生态游,占有绝佳的优势,黑龙江乡村旅游资源与国内其他的省份相比是占有很多优势的。黑龙江省是少数民族居多的省,它们的民俗文化很丰富,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农业的旅游资源都为黑龙江乡村旅游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黑龙江省的面积有四十六万平方公里,旅游的特色是自然,神奇。相当多的自然湖泊,湿地分布在广阔的农村地区,这些自然资源为省内的乡村旅游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且黑龙江有很多的机械化农场与农业自然的村屯,民风独特自然,除了汉族还有满、朝鲜、蒙古、赫哲、鄂伦春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

黑龙江确定了六个乡村旅游的主题:民俗体验、秋季丰收采摘、农业学习、中学生乡村夏令营、春季赏花、同时推出了黑龙江省乡村游的具体线路,人们可以在农家的田野里面尽情地去欣赏田园的风光,体验乡村独特的美感。

三、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文化内涵

很多的乡村旅游区都是单纯的以农业的观光为主的参观形式,大部分的乡村旅游服务和产品没有展现出乡村旅游的多层面性,一些地区在开发的期间没有正确的理解乡村旅游内涵,降低了旅游的服务能力。乡村旅游在开发的过程存在着自扫门前雪等严重的不良现象,资源资金无法形成合力,乡村旅游通常都是规模小,经营人员的品牌意识缺乏的现象普遍。很多乡村旅游发展的开始阶段,相关的经营人员是比较容易以自己的体验理解城市市民出游需要的。农村的居民通常向往城市生活,所以经营人把城市化作为乡村旅游目标。而乡村的一些独特音乐、舞蹈以及很多农村的传统文化却没有很好的保护起来。这会使乡村旅游在产品方面存在相似,严重的缺少创新与独具特色的一些产品。但是城市市民其实是希望自己可以在乡村进行真正意义上体验农村的生活,这就和乡村经营人自己的理解截然相反了,从而严重地降低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

(二)经营水平较低,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虽然各地的乡村旅游对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发展非常的用心,在资金投入方面的规模也比较大。但是因为乡村旅游的地点大部分都是在城市的远郊,或者是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还是有多数基础设施满足不了游客需要。像道路,停车区,厕所这些公共设施经常是很简陋同时数量也很有限。客房和餐厅这些设施条件比较差,卫生情况让城市的游客不能接受,以至于基本上留不住城市游客。还有安全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都直接地影响了当地乡村旅游进步和发展。除此之外,因为一些主观条件牵制,很多服务人员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没有基础管理知识,服务不到位,管理工作也很乱,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消极的现象,如宰客现象等,以上所述的现象都会严重的制约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建设存在盲目性

黑龙江省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软硬环境不是很完善,几乎没有对旅游相关资源做出规划就盲目地进行了实践,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是只重视规模,而忽视了质量,绝大多数的乡村旅游在开发中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常常是只看到眼前,没有考虑到长远,所以导致很多设施都不完备,在一些乡村旅游区域,客运的通过能力很差,信息通讯力也很落后,这些不利条件都会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现在从事旅游业的工作人员很多是没有进行专业培训的,旅游的知识很缺乏。一些工作人员在管理上参差不齐,标准也不规范。在交通、食宿以及地方文娱方面的服务质量偏低,地方特色开发不到位、服务系统不完善,本地生产、加工的原生态食物所占比例低下,提高服务接待重要性更大。这些因素也都影响着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且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有效、科学管理,让原本就非常松散的乡村旅游经营人员变得很松散,服务质量不达标。

四、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开发对策

(一)挖掘乡村旅游文化灵魂,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特色

从根本上找原因,以标治本,获得可持续长久发展。同时还需要提升乡村旅游的科技含量,尽最大的可能综合粮、蔬、渔等因素,做好产品组合吸引游客。强化从事旅游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提升综合的服务意识。而且,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完全可以开发利用民族、民俗的特色,挖掘出其文化内涵,做特色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的项目基本上是在农村和郊区,基础设施通常都很落后。游客基本上都是城市的市民,一定要保证旅游的环境要在卫生和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创新开发工作,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优势。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在政府部门统一的规划指导下加大山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改造的力度,充分调动农民集资的积极性。重点加强对乡村旅游接待户的客房、洗浴等设施的改造,使更多的游客在乡村旅游的体验过程中得到更加舒适的接待环境。旅游基础设施包括旅游的交通设施、旅游公共信息平台、旅游导引系统三个部分。旅游的交通设施在旅游基础设施系统里面属于中心部分。像公路、铁路、航空结合的快捷的、综合性的交通网络,一定要放在基础建设的首要位置,从而创造更加舒适整洁的环境条件,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此旅游。

(三)做好开发,规划先行

规划是所有开发的龙头。规划先行,可以避免无序开发,重复建设,破坏环境与浪费资源。接待城市居民的客房应该是非农业的生产活动住房,游客所有食物一定要是自己农场的产品,售价一定要低于市场的批发价格,从而让游客真正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开发黑龙江省的乡村旅游地,必须根据景观类型和交通条件,有选择地重点开发和创新开发,避免相互模仿,重复开发;要协调旅游开发中乡村旅游景点之间、乡村旅游景点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的衔接,充分利用传统旅游景点知名度的优势,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带动乡村旅游朝品牌化方向发展。

(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尤其是区、乡政府应该把发展乡村旅游变成改善产业结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大事,做好全局的统筹指导,为乡村旅游的进步和发展营造优良的气氛。政府应该颁布一些法规,鼓励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当地基础设施。当地政府应积极发挥宏观管理功能,像当初对待冰雪旅游一样,起到主导作用、带头作用。例如规定乡村旅游景点必须取得工商、卫生、安全等有关部门的许可,并且接受基础的旅游知识培训,规范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及思想教育,从而达到乡村文化与旅游服务水平的双提高。

(五)结合农业发展与回归自然,提高居民参与性

乡村旅游需要充分的展现出这个地区的乡村自然风光以及特色,要努力的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层次,让每个游客到达乡村后都会有一种新的感受。需要大力的提升乡村旅游的参与性。参与性是乡村旅游的亮点,农活体验,趣味劳动、采摘园等,游客们可以亲自下地干一些基本的农活,除杂草、摘蔬菜瓜果等等,调动游客的兴趣,增加旅游的乐趣。

(六)承办特色节事,加大宣传力度

例如哈尔滨经常承办一些哈洽会等国际会议和一些博览会等事项。黑龙江也可以打特色节事牌,加大宣传力度。黑龙江省也是一个少数民族居多的省份,因此可以从民族特色的角度着手,做好节事活动策划,举办颇具民族、地域特色的节事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也可以申请举办更大区域的节事活动,打开更广的宣传路子,让黑龙江旅游走向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

[参 考 文 献]

[1]冯淑华,方志远.乡村部落系统的旅游价值研究开发模式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16(7)

[2]韩振华,周玲强.关于发展现代农家旅馆的研究探讨[J].旅游科学,2016(1)

[3]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15(1)

[4]李乃英.对开发陕西农业旅游的思考[J].人文地理,2015(5)

第7篇

关键词: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资源概述

(一)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旅游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有学者说生态旅游是以生态资源(包括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内涵,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具有明确的生态环境意识,参与性强、品位高雅,能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旅游体系。它以协调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内容,追求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

生态旅游的内涵体现在:1.原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也包括人文旅游资源。2.生态旅游能使游客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3.生态旅游强调对旅游对象的保护。4.生态旅游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分析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旅游方式已经逐渐被人们认识且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消费市场,通过运用SWOT分析理论的概念,着重运用SWOT分析探讨蜀南竹海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

1.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优势

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南长江上游,该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 分明,气候温和。春日融和,夏无酷暑,秋不凋零,冬少霜雪。年平均气温14.5~17℃,年平均日照900~1100小时,年降水量1100~2000mm,无霜期334~356天。该景区的自然景观以竹为主,是我国唯一以大面积竹景为特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旅游发展政策优势

该景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各级政府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制定了保证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法律、法规。根据国家旅游业发展计划,增加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同时在大型旅游活动的宣传中发挥作用,重视旅游业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发展的劣势分析

地理环境、景区交通的复杂性

四川地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和秦巴山地五大地貌单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多山和多高原为其这要特点,这一方造就了四川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但也给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部分山区的景点虽然资源本身的垄断性较强,但是却着实很难进入,虽然这几年四川的公路交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也在全力改善旅游景区交通建设,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全部景点交通的畅通无阻和完全的通达性。蜀南竹海景区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交通条件,但是景区内的山路多,导致游客感觉到交通上的混乱及不方便。

3.蜀南竹海生态游的机遇分析

(1)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形象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结构配置合理,具有深层次开发的巨大潜力。该景区的自然景观以竹为主,是我国唯一以大面积竹景为特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竹海还具有独特的深丘台地丹霞地貌,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景观条件,延绵数里的红色丹霞崖与翠竹相映衬,形成了竹海又一特色景观。还可以深度的挖掘竹文化内涵,举办与竹文化有关的节庆活动等。

(2)四川旅游者收入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900—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达40%左右,也就是进入小康社会,旅游向享受性层次递进。改革开放20年,中国经济以世人瞩目的速度持续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饮食消费所占的比例逐年减少,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97年的46.6%下降到2005年的31.4%,跌破了40%这一大关。2007年四川省GDP占全国GDP比重已提高到4.6%。在西部地区中,四川GDP总量居第1位,占西部12个省市区的22%。

(3)省内交通条件日益改善

我国的公路建设日新月异,高速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近年来,每年建成的高速公路达几千公里。四川省交通工作会议指出止2005年底,四川公路总里程达11.5万公里,位居中西部地区第一,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59公里。2010年全省公路总里程预计达到13.6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3160公里以上,二级以上公路1.8万公里,新改建公路5000公里,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适应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实现90%的乡、50%的村通油路(水泥路),实现98%的行政村通公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游客出游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4.蜀南竹海生态游的挑战分析

(1)交通安全问题

汽车驾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再和旅游相结合,其中的危险因素就更为突出。蜀南竹海景区内的盘桓山路多,再遇下雨天后,路面湿滑,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如果旅游者是自己前往,往往是在不熟悉的道路上行驶,旅游者缺乏对旅游目的地的全面了解,在这样的路况下,容易造成车祸,并且旅游者通常都不具备简单的维修车辆的能力,在路面遇到车辆损坏的情况,会不知所措,结果不仅影响旅游兴趣,有时甚至对人身安全造成危险。而对于使用旅游车的游客,在景区山区绕行的路况上,也会感觉到不舒服,产生疲惫的感觉。

(2)市场不规范,相关法制不完善

蜀南竹海景区内的景点比较分散,相隔的距离也比较远。如果游客是第一次去的话,比较迷茫,没有一个系统的领导。通往景区的标识和景区介绍很少,如果是淡季去,游客较少,而又不熟悉景区内游览的路线,会让游客产生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并且,景区内没有设立像观光游览车一类的设备,给游客也带来了不便。

三、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存在景区的管理问题

根据市场调查分析,蜀南竹海的景区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景区内的管理也比较混乱,各利益体关系未处理好。旅游景区内的景点规划很分散,交通十分的不方便。而景区对于交通的设置又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没有设有环保电瓶车,旅客常常一天下来疲于奔命,也没有规划户外宿营地。景点之间的远距只能用汽车代替,而大量的车流也给景区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景区内的农家乐和家庭旅馆素质参差不齐,主要由本地人出租摩的和面包车,经常出现宰客现象。在淡季时,景区内的游客比较少,很多景区都看不到什么人,更看不到工作人员,游客会产生恐惧不安的心里。就导致了有些景点游客不敢前往而错过了游览的体验。

例如,某位游客在淡季的时候去蜀南竹海旅游,由于是第一次。在到达景区时,十分的迷茫,游客没有看到健全系统的景区管理进行领导。而是在处于景区外的一些农家乐对游客进行邀约,称其能将游客带进景区进行游览。对于第一次到蜀南竹海的游客,这样不规范的管理制度会让游客心中产生疑虑,对景区的印象也会降低。

(二)景区产品单一,缺乏创新

说到蜀南竹海,大家就会联想到因为竹子的多,才会被称为竹海。但是景区内却并没有很好的对竹文化进行深度的开发,没有很好的挖掘竹文化的内涵

(三)市场促销不力,宣传不够

高品味的旅游资源是需要通过一定的市场促销手段与市场进行沟通,才能及时的向游客传递旅游信息。

近几年,蜀南竹海的知名度有所提高,但是根据调查,大多数的游客都是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才得知的这处旅游地。在电视、杂志、报纸上基本没有看到此类的宣传。并且对于蜀南竹海的“竹文化节”,大多数的游客并不了解知晓。

四、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策略分析

(一)改善经营体制,进行景区的治安整顿

只有在改善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整顿景区的治安,完善旅游环境,才能为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哦资源的规划、组织等制度指明方向,从根本上建立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机制。笔者认为应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原则,确定统一的管理部门,加大实施力度。加强对当地居民私自进行领客进游览区这样的行为进行严惩,并且对于景区内的交通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立出明确的指示牌,明确客人乘车游览的价钱,防止消费者出现被宰的现象。在景区内,特别是淡季时,安排工作人员对景点进行一定的监督,方便客人进行询问以及游览。

(二)明确市场定位,注重产品特色开发

蜀南竹海虽然是全国唯一以竹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区,但国内同类的自然景观也不少,如贵州赤水竹海、重庆永川茶山竹海、重庆梁平百里竹海等,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旅游地形象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蜀南竹海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塑造鲜明而独特的旅游形象,对于景区内的竹工艺品,要尽量的突出景区生态资源的特点。景区内应采取一定赋有创造性的活动,加强与游客的互动,使得游客对景区产生深刻的印象,在无形中加大对景区的好感以及对景区的消费。确立其在国内旅游市场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加大宣传力度,开拓生态旅游市场

良好的沟通是为营销的整体战略服务的。蜀南竹海想要打好生态旅游这张牌,就必须要立足于整体形象与产品主题,深入挖掘生态旅游、竹文化的内涵,突出产品品牌上的吸引力,并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宜宾的各地级政府部门、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可以通过拓展生态旅游的宣传方式和渠道来宣传生态旅游常识以及蜀南竹海生态旅游特色,从而提高知名度,激发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我们可以在电台、电视台开设相关的生态旅游节目;可以印刷图文并茂的生态旅游指南;可以创建精美的蜀南竹海生态旅游网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采用明星效应,聘请明星作为该景区的形象大使,增加关注。

五、总结

综上,只有选择适合的开发管理模式,做出特色,才能使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市场能够健康发展,才能使蜀南竹海生态旅游资源得到保护,才能使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作者单位:宜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晓霞,张明举.蜀南竹海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研究〔J〕2002(2)

[2]扶志宏,李荔,毛竹,张萍.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思路初探

[3]鄢和琳.蜀南竹海旅游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0

[4]鄢和琳.论生态旅游促进蜀南竹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旅游学刊,1999

[5]黄河.蜀南竹海的再生性旅游开发研究.第9期NO.9宜宾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ibinUniversity

[6]李景明.浅谈我国的生态旅游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7]鄢和琳.蜀南竹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综合整治1001- 3644(2000)

[8]刘雄,罗洁.论蜀南竹海旅游振兴——基于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 宜宾学院学报 Journalof YibinUniversity

[9]练东明 蜀南竹海翡翠长廊景区自然景观恢复措施 宜宾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宜宾644000

[10]除守常执笔 蜀南竹海楠竹林枯死问题综合考察报告 蜀南竹海楠竹枯死问题综合考察组

第8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第9篇

目前我国关于历史文化村落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1历史文化村落特征研究

不少学者从生态学、建筑学、景观学、文化等方面对历史文化村落的建筑特征及构造、村落空间、村落景观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归类.如彭一刚(1992)分析了传统村镇聚落物质空间形态特征[1].刘沛林(1998,1999)认为古村落的形态和空间布局普遍受到宗族礼制、、风水观念、防御意识和诗画境界等人文理念的支配[2].

段进等(2001)以太湖流域古镇为例系统研究了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群序结构和拓扑关系[3].孙大章(2004)将聚落按布局形制分自由式、线型式、街巷式、梳式、组团式、轴线式和围堡式[4].何依(2011)以山西苏庄历史文化名村为例分析了家族姓氏与村落空间的耦合关系[5].还有大量研究以案例村落为对象,分析了其建筑特征、空间形态以及价值等.

1.2历史文化村落演变更新及动力机制研究

村落演变方面,赵勇(2005)将中国古村落的主要成因归结为地理环境封闭、自然资源禀赋好、宗法制度较严和文化的认同.部分学者以特定地域为背景,分析了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村落演变及其发展历程:陈伟(2000)论述了徽州古村落的形成演变与两次文化嬗变的关系[7];周庆华(2009)结合陕北地区探讨了聚落演化的生态动因、适宜模式[8];郭晓东(2007)从形态空间和社会空间两方面解析了秦安县葫芦河流域乡村的聚落演变[9];林涛(2012)对浙北乡村集聚化及其聚落空间演进模式进行了研究[10];张杰,庞骏(2012)以历史文化名村福全空间演变为例,构筑了系统协同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国家制度与大事件是引发古村落空间演变的关键因素[11].程海帆等(2011)在基于旅游发展的背景之下,探讨了传统村落更新的动力机制[12].

1.3村落保护及规划研究

该领域的研究包括保护理论研究、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评价体系、保护内容、保护措施与方法,整治技术,保护与发展的模式等.

评价体系方面,朱晓明(2001)从古村落历史价值、基础评价和居民意向三部分价值评估内容,提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13].赵勇等(2006,2008)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遴选了15项指标构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指标体系[14-15].邵勇等(2012)以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的特色以及价值评价为基础,对综合评价的特征与方法进行研究,阐述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原则、层次和框架[16].周轶军(2011)等探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在地域化实施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调整和补充[17].

保护内容方面,赵勇等(2004,2008)提出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类型和确认标准以及保护原则及措施,保护理论、内容与方法[18-19].王景慧(2004)指出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要按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办法来保护它的整体环境风貌[20].方明等(2006)提出历史文化村镇中的传统建筑保护采用修复性再利用、改建性再利用和废物利用三种方式[21].余压芳(2011)认为文化空间是村寨保护当中最为敏感的区域,将文化空间分为地点主导型和时间主导型并提出保护建议[22].

保护与发展模式方面,赵勇等(2012)回顾30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23].不同学者从多学科角度探讨了生态博物馆模式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中的实践[24-26].樊海强(2010)提出了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三位一体模式,由保护、经营和监管三个子系统构成[27].刘奔腾(2012)探讨了社会转型期江南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28].

  在措施与技术方面,朱晓明(2000)探讨了古村落的土地整理问题[29].邓晓红,李晓峰(1996)认为按照生态控制论原理来控制聚落发展是解决文化传承和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30].黄家平(2011、2012)等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基础数据指标体系进行了建构,并分析了其采集方法[31],以及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路线,导控体系[32-33].

1.4旅游开发研究

乡村旅游研究近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具体到历史文化村落,包括旅游开发对策、发展与管理、旅游对村落的影响、市场与旅游行为等.

吴文智(2002)以皖南古村落为实例分析,认为旅游地的发展一是由非理想区向理想区方向发展的良性持续演进模式;二是保护、开发状况不断下降的非良性演进.

刘沛林、申秀英(2004)分析了中国村落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35].吴承照、肖建莉(2003)结合高迁古村,[36]从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文化经营与社区旅游、生态安全与容量控制分析了其制约因素及对策.汪森强(2002)以宏村为例,认为应创新保护体系才能处理好政府、旅游企业和村民的关系[37].冯淑华(2002)认为城市旅游者是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主体[38],古村落与中心城市空间关系影响着村落游客的流向流量.

车震宇(2005)以黄山市、大理州和丽江市村落为例,研究了旅游开发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形态变化,把旅游村落分为渐变型、稳定型、突变型和恢复型4类并总结了它们的主要变化特征[39].程静静(2012)等以安徽黟县6个村落为例,构建了生态环境、规模、景观特色和管理服务4个因素的20个三级观测指标因子组成的旅游村评价指标体系[40].关于游客感知,戴永明(2013)研究高"真实性"古村落旅游产品的游客认知为古村落旅游产品设计和主客互动平台搭建提供意见和建议[41].戴林琳(2011)以乡村节事及节事旅游对不同类型乡村聚落的影响差异为主要关注点,分析不同地域居民对同类节事的感知差异[42].李萍,王倩(2012)以安徽齐云山为例探讨了旅游对传统村落的影响[43].

1.5其它

预警及监控研究:赵勇(2008)以周庄为例,探讨了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预警及方法[44].张淞茜(2012)胡潇方(2008),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监控系统,历史文化村镇文化空间保护预警系统搭建及指标体系中评价因子的选择进行了探讨[45-46].量化分析研究:如蒲欣成(2012)对传统乡村聚落二维平面整体形态进行了量化方法研究[47],

王昀(2009)通过聚落配置图的数理解析,研究了聚落的中心、领域与聚落形态的关系[48].防灾研究:贺为才(2010)以徽州古村石家村探讨了村落防灾综合规划的历史经验[49].法律法规研究:如王晓林(2010)以云南省地方立法为例,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的地方立法展开研究[50]. 1.6小结

综观近十几年国内历史文化村落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旅游发展、特征价值和形成演变几个方面,并形成了多学科参与的局面.由上个世纪重视特征价值研究转向演进及动力机制的探讨,对指标体系的研究日益深化.历史文化村寨的保护内容、保护规划是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的领域,在大量案例村落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更多探索,但距离体系建立尚有一定距离.对历史文化村寨保护与发展的保障体系及保护制度等问题有所涉及.量化、防灾及保护预警等研究尚处于起步之初,有待深入.

2、贵州历史文化村寨概况

贵州省为多民族聚居的喀斯特典型地域,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和特殊性,使得至今大多数的聚落空间保留了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浓郁的民族文化.上个世纪90年代,在贵州境内建立了中国第一批生态博物馆;2002年6月贵州省民族村镇保护与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以"黔联呈(2002)3号文件"向全省各地下发了《关于公布全省20个重点民族文化村镇的通知》,其中包含了16个村寨;2003年至今贵州共11个村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共计5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名单,占全国总数的8%,居西南地区之首;2009年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名单的通知(黔府发〔2009〕29号)公布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8处;在2012年和2013年分两批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贵州共计292个村落进入名录,占全国总数的18.7%,居全国前列.

3、贵州历史文化村寨研究进展

3.1综合调查研究

20世纪初期,日本学者鸟居龙藏(ToriiRyuzo)对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少数民族进行"文化寻根"田野调查[51].2000年受国家建设部委托,阮仪三教授组织和指导同济大学师生进行了黔中地区历史村镇的调查,调查结论认为黔中地区的历史村镇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52].21世纪以来,云南大学组织了一系列民族村寨调查,涉及到贵州境内大方县红枫村调查和黎平县九龙村调查[53-54].1983年开始,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民族研究学会具体组织了大型的综合性的民族调查,该调查以贵州省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境内的六座大山、六条大河命名,涉及了贵州大部分范围,称为"六山六水"调查,最终汇集为《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共计10卷,600余万字[55-57].这些田野调查及基础资料收集汇编,为历史文化村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2村落特征研究

包括村落的建筑特征及构造、村落空间结构、村落景观形态研究等,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着作成果、论文成果以及图集等.

涉及到贵州历史文化村落空间及景观形态的研究包括《山地住宅建筑》、《中国民居研究》、《干栏式苗居建筑》、《老房子·土家吊脚楼》等,主要着眼点集中于民居建筑.20世纪80年代之后,从单一的民居建筑保护向聚落整体保护方向发展,如1992年斯心直的《西南民族建筑研究》、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戴志中与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毛刚《生态视野-西南高海拔山区聚落与建筑》、杨昌鸣的《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这些着作以西南地域为研究背景,涉及到贵州苗族、布依、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建筑形式、构造、与地形地貌结合以及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对少数民族村寨调查工作的推进,涌现了一批以贵州地域作为背景的研究成果,贵州省建设厅编着《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贵州乡土建筑》(2006)、罗德启《贵州民居》(2008),针对贵州典型民居及乡土建筑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展示.此外,民族类别的村落研究中,侗族村落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包括聚落形式、建寨规则、空间艺术、建筑形式、民族文化交融带来的影响等[58-60](顾静、周振伦、蔡凌,2005).在村落景观形态方面,余压芳(2010)以六枝梭嘎为例,剖析了低碳景观在村寨中的要素构成、成因与趋势,并探讨了适应性的文化保护模式[61].王红(2005)以贵州增冲为例,进行了侗族村寨的生态空间形态现状分析,运用弹性理论进行空间的预测分析,分析了其斑块-廊道-基质空间生态模式[62].各专业人士(余压芳、刘建浩,2011;周颖悟,2008;周真刚,2013)针对贵州特定村落的空间形态、景观格局、自然环境等在各自领域内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63-65].

3.3保护与规划研究

随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实施,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结合实践项目,探索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规划与整治技术.

罗德启(2004)梳理了贵州村镇保护实践历程经历,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66-67]并认为保护和利用的矛盾中,应多利用,少开发;村镇是有生命力的文化载体,其变化不可避免,"变"应在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基础上进行.胡朝相(2011)对贵州民族村寨两个任务--保护文化和消除贫困,提出了具体措施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协调方式[68].

各设计机构设计人员(张奕龙,2005;余军等,2012;赵爱克,2005)以特定历史文化村落规划为案例探讨了规划编制原则、整治规划、保护措施、保护整治技术等方面的内容[69-71],从工程建设角度梳理了保护整治规划的作用和基本内容(陈隆诗,单晓刚2011;罗松华,2006)[72-73],其中,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村镇小康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之一"贵州民族村镇住宅保护规划与整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结合实践工程探索了民族村镇保护的保护实施技术.王红(2013)以贵州"那灰村"为例探讨了GIS在保护规划前期现状分析评价中的应用[74].

3.4生态博物馆研究与实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完成了对30多个少数民族村落的调查之后,遴选出来进行试点建设的雷山县苗族聚居的郎德上寨明确将整个村落视为博物馆的单位界域,成为贵州第一批露天民族民俗博物馆(吴正光,1985)[75].也是我国最早的生态博物馆之一.1997年开始,中国和挪威合作,陆续在贵州省六枝唆嘎村、黎平堂安村、锦屏隆里村、花溪镇山村建立了生态博物馆.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博物馆编《朗德苗寨博物馆》对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朗德的建设历史和实践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和探讨.部分学者(余压芳2006,2012;杨政文2008)对生态博物馆理论及应用方面进行了一定研究,包括生态博物馆理论及应用,贵州各生态博物馆实施情况及效果跟踪[24-26].

3.5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对村落文化内涵的研究集中在民居建筑及村落文化空间,解读了特定案例公共空间及民居的文化性(肖冠兰;彭丽莉;王蕾

蕾,何颖娴2006)[76-78],认为文化空间是历史文化村寨中敏感区域,文化格局显着地影响着当地传统乡土聚落的空间形态、文化释义、民俗表达活动等的发展与变迁(余压芳,2011)[22]. 一些研究(向富华,2011;刘俊娟、李海,2012;龙启德,2008)主要关注了贵州村落旅游发展的模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79-81]:如蒋焕洲(2010)提出贵州村落应坚持以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开发理念,强调保护文化的原生态;并认为建立政府、企业、村民之间合理的责权机制是保护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主张构建村寨旅游开发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82].随着近年保护开发历程的推进,村落景观、文化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迁.余压芳(2009)根据镇山村变迁,认为保护理论及措施的变化与村寨景观形态变化之间呈现中度相关,而村民价值取向的变化与村寨景观形态变化呈现高度相关性[83].何景明认为旅游并非造成当地传统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东道主有融入全球化的"自我决定权",政府在旅游市场形成后应规制与民争利,并实现政府角色的转换让位于社区主导[84].杨正文(2010)以上朗德村为例,展示了上朗德村在发展旅游与文化保护方面多年的探索与经验[26].杨建春、吴建国(2012)以"经济-文化人"假设作为民族村寨旅游管理制度研究的逻辑起点,结合贵州朗德上寨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互动的原理和机制[85].

3.6村落保护规划管理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相关法规的完善,贵州历史文化村寨的保护工作日渐规范:大部分进入保护层次的村寨建立了村寨文化资源档案,对各级文物实行挂牌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查及审批情况更加规范严谨;各地制定了地方性保护办法,使保护工作的管理、执行与地方情况相结合;对国家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完善和文物古迹进行修复.近年来贵州各地州陆续组织了历史文化名村规划的编制工作,如鲍屯村、楼上古寨、上朗德村、增冲村等已完成历史文化名村规划编制审批工作1).

4、结论

贵州历史文化村落在全国范围内占有较大比例,既往研究已形成建筑学、城乡规划、景观生态学、民族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参与的局面.其中关于少数民族建筑特征、少数民族村落景观特征以及生态博物馆的研究对我国历史文化村落理论体系的完善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相较于国内有关历史文化村落研究的现状而言,以贵州作为地域单元背景的村落研究缺乏系统性,成果零散,部分研究领域空白,亟待补充和深入,具体如下:

1)防灾及市政基础设施研究尚未起步:贵州省超过73%的面积为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最为集中分布的地区.陡峭的山地环境,临水而居的聚落选址,隐藏着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隐患;此外,村落大多数都采用木结构建筑形式,火灾一旦引发后果不堪设想.目前,大部分历史文化村落存在着防灾薄弱,市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现实处境,而针对贵州特殊地理条件的村落防灾及市政设施研究成果几乎为零.

2)资源普查鉴定研究成果尚待充实:在2012年传统村落普查行动开展期间,贵州历史村落资源普查鉴定得到极大的充实,但目前尚未体现到研究成果中.

3)旅游开发对村落保护的影响反馈研究不足:村落的保护预警系统研究和旅游开发行为的评价反馈机制及环境影响预测等研究尚未起步.

4)历史文化村落近现代空间形态演进、动力机制探讨研究有待加强:对贵州历史村落近现代演进变化,演进模式以及动力机制缺少系统性深入的研究.贵州喀斯特地形地貌及少数民族聚居文化背景具有区别于其它地域的特殊性,加强对其近现代空间形态演进及其规律的研究和动力机制的探讨,才能为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

5)保护规划与整治技术存在缺乏整合性的可推广的应用技术体系研究.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