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1 04:01:10
导语:在高校档案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档案管理工作思路的创新是前提
要想有创新行为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思路决定出路,档案工作创新的前提是管理思路的创新。管理创新的过程将始终贯穿着观念创新的思想,观念创新就是使管理创新得以成功的保证。管理创新必须确立现代化管理意识,特别是档案管理知识化、网络化、社会化,把知识和创新作为档案工作的管理目标。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全社会用户和学校的需求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价值走向,以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来加强档案管理,开辟档案管理发展的新途径。对档案馆管理水平的评价不能单纯地看场所、设备和馆藏,而应主要看档案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服务效果。档案馆的管理工作重心要从对馆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转向对用户和档案员的管理。
2、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是基础
档案工作管理模式的更新,是实现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档案馆虽属机关部门,但大多属于非独立结构,一般情况下挂靠校办,或者是校办的一个科室,其职能主要是执行而非决策。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一些高校管理者逐步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高校机构改革中,先后将档案管从校办或其他部门分离独立起来,升格为直属单位,变成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由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决策,对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档案工作的技术手段和条件是提高档案工作效率,确保档案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档案工作创新的硬件基础。尤其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显现出科学性、方便性、实用性和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要加强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将计算机作为方便管理的重要工具,进一步合理有效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档案工作的超越,呈现高校档案事业不断发展的前景。
3档案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是关键
要打破档案管理思路呆板和管理模式陈旧的格局,重要的是要有管理机制的创新。长期以来,档案管理工作以经验管理居多,工作人员的选配往往也是以具有档案工作经验为先决条件,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容易产生不思进取的思想,更谈不上去创新。必须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创新的根本问题。积极推行全员聘任竞争上岗,真正做到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使每个人都有危机感,从而激发工作活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潜力,充分调动积极性,使档案工作呈现出充满竞争活力、开拓创新的新局面。要建立一些相应的创新激励机制,如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奖励制度,将个人创新的内容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与劳动报酬、晋职挂钩,努力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氛围和环境,促进档案工作的良性发展。还要加强馆员的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以保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扩充,防止其老化或停滞不前。
4运用档案管理的现代手段,科技兴档
信息化为档案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推进档案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档案部门应抓住机遇,加大投入,配齐硬件设备和档案管理软件。在管理手段上,档案馆要积极参与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提出档案管理方面的要求和建设。认真研究解决档案现代化管理与学校办公自动化的衔接问题,研究解决文档一体化问题。要努力实现装备技术现代化,解决手工操作运转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积极运用网络、数码等先进技术和手段,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和水平,使档案管理手段由旧变新。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地把档案工作重点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为教学、科研服务,使高校档案管理
走上主导地位,实现管理手段方式的社会化、多元化和优质高校化。
5人才资源的创新
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针对档案专业人员成长和工作特点,努力营造一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信息理解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工作实、纪律严的专业人员。发挥馆员主观能动性,内凝外联,改革创新,整体推进。要强化校内宣传,取得学校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把学校档案工作推陈出新。要完善档案干部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档案培训质量,提升现职档案人员的文化和专业程度,切实增强档案干部和馆员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要加大对优秀青年档案工作者的培养力度,鼓励馆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继续教育课程的学习,加强多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在实践工作中培养锻炼人才。
总之,档案部门无论是在业务工作方面,还是在管理服务工作方面,都要努力做到不断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这样档案工作才能有高度、有特色,才具有生机和活力,从而实现档案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校;档案工作;档案管理;管理创新
【论文摘要】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特别是高校的档案管理错综复杂,更要讲究管理上的创新。文章分析了高校档案管理思路、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的创新,以及运用档案管理的现代手段,科技兴档,使档案工作具有生机和活力,从而推动档案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一)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
如今,很多高校的管理体系还不完善,从档案管理体系这一层面来看,高校现在还未跟上网络信息化时代的脚步,还未创建一个有效完整的电子信息管理的体系。虽然高校现在逐步建立了档案管理体系,同时也对档案进行了分层管理,但依然还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对电子档案这个新事物来说,某些高校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w档存有分散性
高校的电子档案有的存在档案管理部门,有的存在某一个系或者某一个院里,散落在各个部门中,这体现出归档的分散性。也大大体现了学校对电子文档的归档太过随意了。同时,由于设备不齐全导致各个部门不能更好保存好电子文档的完整性。
(三)电子文档丢失现象
信息化时代,也很容易出现电子文档丢失。由于在高校中,有的电子文档是由各个部门汇总而成的。但是,恰恰因为各个部门都各行其是,才致使电子文件丢失或重复存储,虽然很多高校不断提高了办公信息化,加强了办公软件在教学和工作中的应用,但是也有很多高校的管理体系还不完善,电子设备不健全,所以导致了很多文档的丢失,以及不能及时归档。
二、加强高校档案中电子档案的应用
(一)提高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随着电子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逐渐加强,同时也就对相关的电子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尤其是作为高校档案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为了确保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他们必须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一是要具备专业的电子档案相关管理知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仅要深入钻研专业知识,还要在工作实践中掌握各种管理技能和技巧,尤其要牢牢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进而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工作的能力。 二是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由于高校电子档案中录入的都是一些重要的内部资源,如果电子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坚定的意志和较高的政治素养,就可能导致信息的外漏,并做出一些损害学校利益的事情。因此高校在招聘相关现职档案管理人员的时候,除了对他们的基本能力进行考察以外,还要考察他们的政治素养。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以及师生的利益不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二)强化规范操作流程,完善管理机构
首先应注意采用适合本校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并规范操作流程,减少操作失误与风险。运用手工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高校的发展,加强电子信息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机构,从电子归档到电子档案保管过程都应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操作,以提高电子档案的质量。
(三)优化服务方式,拓宽电子档案管理功能
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尽力挖掘档案馆藏资源,重视处理、加工等过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盘技术,坚持档案管理便捷、快速、个性化,真正实现电子档案资源安全性共享。其次,合理妥善保存电子档案信息,可以储存在光盘里,实现计算机技术具体操作,档案管理人员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准则。构建网络在线高效服务体系,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更好地服务于电子档案管理。
(四)为电子档案创建安全的网络环境
高校在进行电子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网络环境,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性。高校应该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定期对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进行升级,保证信息安全。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定期对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和备份,防止在今后的工作中由于文件丢失给工作带来损失。高校在进行网络安全维护的工作中,可以通过建立身份验证、网络防火墙、病毒预防和数字签名等,对查询和复制档案信息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严格防止有人恶意拷贝文件。
(五)加大对电子档案应用资金的投入力度
随着电子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应用的发展趋势,在信息技术时代,加大科技经费投入显得尤为必要。只有这样,高校档案管理才能有序地进行。如何通过资金投入促进电子档案管理的发展?我们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办法:作为一所大学,我们必须加大对现代设备的投资。例如,使用计算机检索更方便,档案数据可以通过缩微胶片、扫描技术等有效地加以保护。只有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电子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效率,从而有效地克服过去档案工作的落后。因此,增加现代化设备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能使整个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朝着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转变。
[关键词]知识管理;高校;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6-0035-02
引言
高校档案管理是高校从事学校各项事务的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的历史记录,像纸质文件、声音、图像等信息和资料,为学校以后活动和发展提供历史参考依据。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进行管理的基础,对于高校的其他管理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很多高校档案管理还是以实体档案管理和信息档案管理为主,以文件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表现形式,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在高校实践应用过程中效果并不明显,难以适应高校的发展要求。知识管理通过将系统内知识进行循环应用促进知识的再生,在高校档案的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满足广大师生以及学校事务的需求,推进高校的传统档案管理向现代知识管理转变,做好高校档案管理以及整体的学校管理水平。
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滞后性
随着高校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更加重视,高校在档案保存方面也呈现出多种形式,不仅包含了传统的书面纸质档案,当然,更多的是电子信息档案。档案信息载体的多样性对于高校的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这些多样性的档案信息载体进行有效管理。但是,在很多高校的档案管理中,还存在着滞后性,没有对多种形式的档案进行整理和分类,造成了很多原始档案文件的流失,使得实际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二)高校档案的管理意识不强
当前,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内容还是对文件材料的简单分类和归档,由于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没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高校档案,对档案的管理专业技术方面也没有得到提高,这就使得高校的档案管理会经常因为归档不及时或者是存放位置的错误使得资料文件出现积压,电子文件和多媒体信息没有按照要求完整和及时进行归档,有时甚至还会出现文件资料丢失的情况。
二、高校档案应用知识管理的运用程序
(一)知识获取
获取知识是高校档案知识管理的第一步,高校的档案管理无论是从内还是对外只有不断获取新鲜知识、实用的知识才能提升高校档案知识化管理的水平。对于高校档案管理知识获取来说,一方面要吸收“实体”知识,包括教育部门的指示、高校教师的信息、教学条款等多种形式的档案;另一方面要吸收“隐性”知识,像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和沟通交流对高校教师的思维模式、教学特点等进行通过实体的形式和状态进行保存,丰富档案内容储备。
(二)知识共享
在高校档案知识管理中,知识共享可以说是知识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流程。知识的共享可以先从档案的内部分布进行知识和信息实践开始,逐步累积和转化,可以将高校档案管理的范围从档案部门扩大到整个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可以让管理人员将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个大家实现知识共享,进一步加深档案知识的积累。
(三)知识存储
高校的档案管理需要对档案资料文件进行存储,由于资料信息具有海量数据,档案管理对于海量数据信息不可能完全进行“消化”,因而需要有选择地对数据信息进行筛选。高校档案管理可以对有保留和存储价值的资料和文件进行保留,是作为永久保存、长期保存还是短期保存需要通过知识存量分析做出决策,建立知识标准化存档。像有的教学公开课,可以进行过程实录,制作成档案文件,为以后教师学习和培训提供样本。
三、基于知识管理提高高校档案管理能力的策略
当前,知识管理已然成为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知识管理在高校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逐步推广运用将会极大提升我国高校的档案管理能力,满足高校教学和学生以及社会人士的需求。以下将基于知识管理,对如何提高高校档案管理能力提出相关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高校档案组织文化
高校档案知识管理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档案管理人员完成的,因此,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要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吸收和获取新知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建立良好的高校档案组织文化。在高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将自身工作和集体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在为高校档案建设和管理的奉献中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有利于加强彼此的合作交流,从而促进档案知识的更新。同时,高校也要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更好的知识共享平台,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管理技能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说,可以通过利用网络技术,让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在电脑或者手机上能够实现档案知识的实时信息共享,像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建立微信群,对于高校接收的上级通知、学术交流活动、高校艺术大赛等活动信息在微信群以图片或者是手机办公软件形式等进行,从而让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在准备活动或者活动总结能够有参考依据。
(二)构建高校档案知识管理信息系统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更好提供服务,构建高校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则能够将学校的各部门、各班级的档案创新成果进行分享交流,降低知识管理成本。高校可以建立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库,将学校内的教师和学生档案信息、学校资金规模、学校部门介绍、学校重要活动通知等可以通过模式识别、优化算法和人工智能的方式对高校各类档案信息和知识进行保存,并且借助校园网减少部门层级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档案分类工作,有效融合其他信息资源。在高校的档案知识管理中,要充分利用档案知识,对其潜在的价值进行充分挖掘而后再转化成教学资源。高校作为知识产生和汇聚的重要“源泉”,为学生和教师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信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知识管理对于档案的要求就是要充分开放,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通过档案的内容和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学习能力,更好地位广大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同时,对于档案知识还要及时进行更新优化,实现档案内容的二次利用,构建更为齐全的高校档案知识管理信息系统。
(三)推进高校档案知识管理服务升级
在高校档案的知识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档案服务系统的建设,还要进一步提升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必须要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建设,提高高校档案知识管理服务水平。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档案管理知识的需求,档案的知识管理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教师的教学专业素养的提升,在对档案知识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管理形式的变化不断进行创新。尽管知识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但是通过档案的知识创新,能够进一步拓宽原有档案的视野,融入主观能动性,使得档案管理能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结语综上所述,当前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像管理方式落后、服务水平低下、管理意识不强等,严重影响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因此,必须要通过知识管理在高校档案管理的应用,改变过去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提升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管理素养和管理技术,结合高校档案管理的特点,实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更大跨越。
参考文献:
[1]杨菊洪.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档案管理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经济,2011(1):145-147.
[2]贾玲,周晓林,巨珺,吴艺博,陆江,陈东.高校档案知识管理研究评析[J].档案管理,2011(2):16-18.
[3]阎明.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档案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1):74-75.
[4]万波,李世祥.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研究[J].兰台世界,2012(8):36-37.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001-01
近年来,随着社会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必然也要求学校及其档案工作改革和发展, 学校档案工作是学校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档案室是学校档案管理部门,担负着学校各类档案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分类、立卷、统计、保管、开发、利用等工作,而要实现高校档案管理创新,首先要从管理意识形态即管理思想上创新,继而在具体的档案管理全程各个环节上遵循创新思想。
一、高校档案管理现状概况
1、思想观念守旧。许多高校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国内外档案管理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无法在高校档案管理中运用。一些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档案工作缺少热情,日常的档案管理一直沿用传统的方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思想观念守旧,对档案事业的发展目标模糊,造成档案管理的水平要么提高缓慢,要么停滞不前。
2、专业人才结构单一。随着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面对缩微技术、扫描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云计算、海计算、网络平台模式建设、档案馆功能的拓展等方面的技术手段和管理要求,高校档案工作尤其需要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档案学研究方面的人才。而实际上,高校的档案专职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专业水平、技术能力、拓展能力特别是科研能力普遍不高,大多高校档案管理机构的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在年龄、学历、能力、职称等方面都满足不了新形势下高校档案工作的要求。
3、是管理手段落后。我国目前的档案管理方式多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当然,这与档案信息的形式有很大的关系。档案信息处理的复杂性大大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也限制了档案信息之间的互享。在部分高校,信息数字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电子档案形式是很多高校积极采用和学习的信息手段,但一些高等院校的档案管理部门,依旧没有依靠计算机的辅助,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这样严重降低了档案归档、查询、检索的效率,影响了档案信息化的发展。
二、高校档案管理创新的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
随着科技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相较以往而言,的确提高了许多,但是如果工作人员不与时俱进,仍按照以前的旧办法解决新问题,那么档案管理工作就会遇到问题,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就会受到质疑。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审时度势,积极接受新的管理思想,新的工作方式,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转变以前的旧思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本着服务教师学生的态度,全面开展档案管理的创新工作。
2、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按照最新颁布的《高校档案管理办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档案管理的实施细则,做到从宏观上把握主线,从微观上把握细节,努力把档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并按照《高校档案管理办法》认真贯彻执行。首先要提高认识。要使档案工作高效有序地贯彻落实,首先必须提高全校教职工对依法治档重要性的正确认识。为了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应积极做好档案工作重要性方面的宣传工作。
第一,学校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领导重视档案工作,并善于用档案资料统筹学校的各项工作,是做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第二,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应与其他部门合作,联合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学校不同部门明白档案管理工作对所在部门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促使各部门在平时工作中加强收集相关的档案信息,促进学校档案工作的顺利发展。
3、技术手段的创新
长期以来,高校的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传统性的倾向,其管理方式或利用手段是手工的,严重阻碍了档案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程度。技术创新是档案管理创新的内在驱动,档案管理的技术创新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档案工作者将社会科技成果创造性的应用于档案管理与保护,防止档案损毁,延缓档案老化;另一方面,要求档案工作者针对档案工作操作技术方面存在的弊端和缺陷,研制出新的档案工作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现代的高校档案管理还要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要积极参与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做好库藏条目录入工作,实现档案条目检索自动化,解决文档一体化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主动地把档案工作重点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为教学、科研服务,使高校档案管理走上主导地位,实现管理手段方式的社会化、多元化和优质高校化。
4、人才和知识的创新
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要针对档案专业人员成长和工作特点,努力营造一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信息理解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作风正、工作实、纪律严的专业人员。要完善档案干部终身体系,不断提高档案培训质量,提升现职档案人员的文化和专业程度,切实增强档案干部和馆员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要加大对优秀青年档案工作者的培养力度,加强多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在实践工作中培养锻炼人才。
知识创新就是档案人员要树立创新意识,培养知识的创新能力,并要认真学习,较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网络化与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培养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能力,有计划的开展岗位培训,对档案人员进行在职继续教育,把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短期培训、学习考察、离职深造和学术交流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档案人员的知识不断拓宽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赵华伟.浅谈高校档案管理创新思维[J].文化论坛.2011(2).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创新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越来越迫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然要求我们与时俱进,积极创新高校档案管理,把传统的、封闭的、静态的档案信息,开发成现代的、开放的、动态的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一、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积极创新档案管理的科学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法》的实施要求高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走多元化投资主体的路子。与此相适应,高等教育必须逐步建立起自主经营、效益至上、目标管理、自我发展、公平竞争、特色取胜的运行机制,这就给高校档案管理带来了许多新问题。首先是高校的扩招,学生数量的急剧膨胀给档案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比如,仅1999年全国高校就扩招了48万人,2003年江西省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也达到了35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两倍,高校档案管理任务十分繁重;其次,取消计划分配以后,毕业生走向市场择业,就业的不确定性增大,人员流动速度加快。有的还参加考研、出国、留学、在职函授等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这些新情况使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再次,高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地方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导致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学历、层次不一样。随着时代的推移,人才培养方式也呈现多种面孔,让人目不暇接,如统招、自费、委培、成教、挂职代培、函授、双学历进修、技术培训等,使学生档案管理的内容变得十分复杂;第四,由于学生自的释放,加上单亲子女增多和学生婚恋的限制取消,学生在校的经历变得复杂化,有的出现了原来不允许的婚恋关系,有的还出现参赌,吸毒等违法乱纪现象,给学生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第五是社会许多行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要求高校主动向社会展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的大量信息,这也要求高校创新档案管理。一方面,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先进的档案管理要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高校的科研成果要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使技术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也需要科研档案的跟踪服务。高校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必须极早提上议事日程。因此,积极创新高校档案管理,尽快建立完善档案管理的科学体系,才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新形势的迫切要求。
建立档案管理的科学体系,应当参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从学生和用人单位、社会各层面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档案内容的指标体系。归档材料应以“件”为单位分类排列,进行编号、编目、装合、立卷。比如学生档案除固有的自传、履历表、考察、学历、体检、奖惩材料及党团组织材料外还应补充:⑴婚恋情况;⑵性格特征和个人特长,创造发明情况;⑶校外表现及主要社交圈;⑷学费贷款返还情况;⑸就业岗位跟踪等内容,以便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供用人单位选择,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继续再教育。
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高校档案管理的延伸链条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快开发人力技术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人事档案是合理用人、选人的基础,技术项目档案更是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和经济性。档案的力量虽然是潜在的,但其作用又无处不在。由于学生自主择业(包括教师外流),就业的流向区域不尽相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导致学生就业岗位的不稳定性;为数众多的民营企业缺乏规范的档案管理,高校档案管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随着人才市场的开放,人才的物质利益欲望得到极大提升。一些地方和单位无法用有效的方法留住人才便卡住档案不放;一些单位因急需人才,又对档案不屑一顾,这就扰乱了档案的正常有序管理,降低了档案的使用效益,甚至可能引发一些意外的问题。
然而,档案是社会各种人才信息、知识信息的重要载体和贮存形式。档案虽然不是商品,但档案信息和档案部门的管理服务又确实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创新体制、机制,采取各种措施建立高校档案管理的延伸链条,充分发挥高校档案信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首先,国家档案部门应尽快制订可操作性的个人档案管理法规,同时要统一全国档案机构的隶属关系,编制序列,确立政府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主体地位,建立各级人事部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权威和相关的档案管理链条;其次要加快对社会民营、外资、合资企业档案组织实施协调管理,推进档案信息的规范有序管理。凡是进入民营企业的学生档案应由当地政府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统一存档,并进入人才信息网。再次,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要依据有关法规,加强与社会档案管理组织的协作,使档案管理方式向间接、服务、动态的方式转变。间接管理,即档案管理部门要运用法规、制度、标准、考核等方法对档案工作进行全面调控;服务管理,指应依据档案保管单位的需要,制订措施,为之提供周到的服务;动态管理,指应密切关注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及时作出应对,如建立电子文件,计算机信息库和检索系统等。第四,要建立比较合理、宽松的人才流动机制。要允许人才自主择业,有关单位既不能卡住档案,也不能不要档案,应由相关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统一交接管理。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对学校毕业生和企业聘用人员也要经常进行跟踪考察,不断更新补充档案内容,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总之,要尽快实现档案信息由粗放型向科学规范管理的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管理转变,由静态型向动态型的管理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全面先进的服务。
三、适应社会化服务的需要,逐步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
关键词:高校;档案工作;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高校的档案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地位逐步提高,其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知识经济的提出和社会现代化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高校教育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传统文献领域的高校档案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新时期档案工作者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促进高校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确立档案工作在高校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高校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决定了服务创新的必然性
档案作为历史的记录、知识的载体之一,汇集着大量的信息,且是最原始、最可靠的信息,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利用价值。高校作为国家科研的重要基地、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在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并成为高校档案部门保存的数量最大、最丰富的馆藏档案。这些档案资源只有开发利用起来,才能体现它们应有的价值。档案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科学地管理档案,有的放矢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学校各类人员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然而,目前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在高校仍占主导地位,各高校的档案利用率仍很低,多数珍贵的档案资料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阶段,掩埋在历史的灰尘之下。高校档案的价值在于被利用,这需要通过人的劳动,通过一定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来管理、开发才能发挥出来。为此,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以新时期高度发展的电子科技为依托,实现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从社会需要、学校需要的角度出发,以学校内外的利用者为服务对象,以库藏档案信息为服务内容,以多种服务方式为手段,为档案的开发利用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加强档案管理创新体系建设
(一)模式创新。目前,高校档案馆(室)虽属机关部门,但大多挂靠校办或党办之下的非独立结构,其职能主要是执行而非决策。这种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面向办学的要求。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应当改变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档案馆从校办或其他部门分离出来,独立起来,升格为直属单位,变成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由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决策,将对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变革具有重要意义。进而注重学校的未来方向,把握前瞻性的特点,在档案资源、档案人力、档案开发、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这样才能使档案机构高效、安全、到位,才能实现高校档案工作的超越,呈现高校档案事业不断发展的前景。
(二)思路创新
1、管理理念创新。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过去盲目追求“小而全”、“大而全”,以藏为主,重藏轻用,被动服务,各自攻破,封闭自导的状态,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全社会用户和学校的需求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价值走向,以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来加强档案管理,开辟档案管理发展的新途径。把档案管理的知识化、科技化、信息化、社会化作为档案工作的管理目标。
2、管理内容创新。档案馆虽然收藏有学校文献资源,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文献资源收藏齐全。人们至今仍然会感到馆藏资源的不足。单凭本馆馆藏难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必须调整,充实馆藏内容,提高馆藏质量。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采集用户需要的档案资源,并对档案文献资源不断地进行优化、组织、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及时、准确、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3、管理方式创新。通常档案管理的好坏往往要通过对管理水平的评价来确定,如单纯地看档案管理场所、设备和馆藏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主要应看档案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服务效果。档案馆的管理工作重心要转向对用户和档案员的管理,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人才资源创新。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要针对档案专业人员成长和工作特点,努力营造一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信息理解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作风正、工作实、纪律严的专业人员。要完善档案干部终身体系,不断提高档案培训质量,提升现职档案人员的文化和专业程度,切实增强档案干部和馆员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要加大对优秀青年档案工作者的培养力度,加强多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在实践工作中培养锻炼人才。
(三)手段创新。长期以来,高校的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传统性的倾向,其管理方式或利用手段是手工的,严重阻碍了档案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程度。因此,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要积极参与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做好库藏条目录入工作,实现档案条目检索自动化,解决文档一体化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主动地把档案工作重点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为教学、科研服务,使高校档案管理走上主导地位,实现管理手段方式的社会化、多元化和优质高校化。
(四)实践创新
1、加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管理。发挥馆员主观能动性,内凝外联,改革创新,整体推进。要强化校内宣传,取得学校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把学校档案工作推向新层次、新台阶。
2、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开展资源整合。优化馆藏,提高档案利用率。强化信息技术利用。及时购买档案管理软件,扩大对于数字信息的发掘、整理、组织以及使用,设计一个多功能并具有吸引力的网站来指导用户直接使用各种有用的网上资源。
3、建立档案管理人才竞争机制,鼓励馆员轮岗,带动知识在馆内流动,在工作中学习、成长。对那些通过写作、出版、讲座,或以辅导方式与他人共享自己隐性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组织文化。同时,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以保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扩充,防止其老化或停滞不前。同时,鼓励馆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继续教育课程的学习,如计算机课程培训、归档文件整理、相关档案法律文件、保密知识等。
总之,档案工作者应该不断更新观念,创新理论;更新知识,创新管理,掌握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意识,与时俱进,以服务为宗旨,以创新为主题,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科学化。
(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夏晴.高校档案的系统管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人事档案;档案管理
一、信息时代的特征
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的不断密切。信息化进程的加深与时代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双方是彼此前进的有力支持。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在不断地加强。信息的传递速度也随之在不断地提高,在无形中提升了信息的价值。信息化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信息化正在被医院、学校等各个领域应用到自身的建设中。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促进了信息在不同地域之间的传递,方便了人们对信息的了解。在速度竞争不断激烈的时代中,信息化的发展在无形中提高了信息本身的价值。各个企业之间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交流与合作也变得更加的顺畅和高效。
二、目前高校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现状
在现阶段我国的高校在建设的过程中,较为重视对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工作,但是人事档案这个较小的部分,往往不能够引起高校领导者的重视。对于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就缺乏了有效系统的领导和管理。
(一)缺乏管理意识,管理方式单一
在很多高校中,没有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为落后的阶段,没有注意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很多学校,因为受到工作人数等条件的限制,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往往只是由相关人员进行兼职管理。很多管理者认为人事档案只要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查找得到就是完成了这份工作。就是这种较为落后的管理意识,导致目前我国有些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真正的做到位,很多有用的信息都不能都得到有效的整理和运用。在现在很多的高校对人事档案的管理一般还是采用传统的纸质实物形式,并没有采用拥有跟多先进优势的大数据方式。这样的管理方式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时代显得较难适应时展的要求,有的时候会给一些需要进行档案查阅的工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二)缺少专业人才,管理系统不完善
专业化的技术型人才对于不断发展的信息化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紧缺,这可能与档案管理工作的枯燥性有一定的关系。此外,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目前我国具有较高能力的专业人才较少,目前只能寻找一些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员来进行相关的管理。另一方面。由于资金、地域等的限制,我国高校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很大的不足,存在着系统建设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技术应用不过关等一些问题。只有不断的建设和完善我国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才能促进我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逐渐地走向正规化和合理化。
三、针对目前我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探究
信息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各个领域都要在不断地将信息化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这样才能跟紧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地前进。虽然目前在我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们要结合时展特色,来进行有效的解决。
(一)重视档案信息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在现阶段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没有得到相关领导的足够重视,我们要通过有效的宣传手段,进行关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高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基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更新工作方式,适应时展的要求。
(二)注重管理人才培养,完善档案管理系统
在现如今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人才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资源。在进行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很多的专业人才的支持。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高校要制定相关的制度,促进内部人才的培养。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强调科学的工作方法以及合理的工作制度。并且要利用有效的资源不断地加强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这样可以方便档案信息的管理和运用。
四、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通过每个时代特有的方式记录下来重要的事件的发生。在先进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在新时代人们有了新的记录信息的方式。我们要将这种先进的方式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在进行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就可以应用新的大数据的思想,建立起能够更好地保护信息、促进交流的信息管理系统。让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高小丽.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8).
1.新生档案内容要求不统一,新生档案材料出现不齐全现象。新生档案的主要来源为中学提供的档案资料,主要反映学生在中学的基本情况和高考信息。随着高校招生生源的不断扩大,各种层次和方式的招录手段增加,学生逐步实行网上招生录取,使高校直接获得原始、基本的纸质档案材料较为困难。如新生在高中的毕业生登记表、成绩表、入党团志愿书、中学期间奖惩记录;在高考期间的高考志愿表、高考成绩、政审表、高校招生体检表等一系列档案资料不全,有的甚至连原始档案都没有,使高校无法建立起真正有效完善的新生档案。
2.新生档案转递方式不统一,新生档案材料出现遗失现象。目前转递档案主要存在有当地招办直接转递学生档案、中学直接转递学生档案,有的甚至违反相关的档案管理规定,由学生自行带档案入学的方式。档案转递方式的多样性和随意性,造成了档案保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严重的还造成档案的丢失,使高校无法掌握新生的真实资料,使高校学生档案的连续性严重脱节,使用人单位只能看到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档案,而不能了解到学生在高中时候的情况,造成由零开始重新建立个人档案,无法保障高校学生档案的严肃性和真实性,严重影响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新生档案管理部门交叉重叠,新生档案管理不够规范。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由于长期无明文规定,归档材料缺乏统一管理,归档部门未明确固定,造成各高校对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模式较多,重视程度也不一样。有些高校学生处、招生处、档案室、二级学院等在新生入学时都在接收档案,新生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建立没有得到统一,使档案的内容参差不齐,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全面情况,造成学生档案在起步阶段就造成缺失。加之各部门之间对学生档案的频繁变更、交接,造成了高校学生档案无法正常进行管理,档案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二、规范建立新生档案的措施
1.规范和完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起规范、完整的学生档案,就必须依靠健全的规章制度。高校必须建立起一套包括由原始收集、整理、归档、充实、登记、移交等一系列环节组成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学生档案材料产生过程的连续性,从学生档案的建立开始就按制度规范运作,一开始就建立起新生的完整档案,使学生档案立刻进入正常流程,使工作事半功倍。如长江师范学院就专门制定了学生档案管理办法,明确了学生档案工作岗位责任制,制定了学生档案的收集、整理、转递、查询等一系列的规范标准,使学生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2.统一指定档案归口部门。由于过去档案传递方式的多样性和接收部门的不统一,使高校无法建立完善的新生入学档案。为规范档案传递的归口,应该指定一个部门来接收学生入学后转递的档案。如长江师范学院做出规定,将各省市招办或者中学邮寄的档案全部归口在招生处,由招生就业处统一接收各地转来的档案,改变以前多个部门同时接收的现状。招生就业处在发放入学通知书同时向新生提醒不准个人私自携带档案入学,如有新生自带档案入学的一律交予辅导员后统一再交到招生就业处整理归档。
3.明确新生档案收集内容。为使高校学生档案形成连贯性,使高校全面了解新生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等,有的放矢地组织因材施教,就必须在档案建立之初就形成较为完善的内容。除要求有高考填报志愿表、体检表、高中学籍登记表、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入党团材料等基本纸质资料外,还应把学生在中学时代体现出的综合素质,如专业特长的奖励、中学对学生的个人评价等纳入学生档案里作为高校学生档案建立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档案管理人员在收到转递的学生档案后,应认真核实档案袋的资料内容,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式对纸质内容进行逐一清理,规范建立起新生档案,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收集和完善大学时期的各种材料,充实在基础档案中,形成完善的高校学生档案。
4.加强档案意识培训。有些高校档案管理员和学生没有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造成新生从入学起,就忽视了自身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学生往往是在毕业之后,找到工作需要用档案时,才会关注自身档案,因而使大量有利于自身就业和发展的档案资料或中学档案因为没有及时收集归档而白白丧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要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全面提高档案意识,加强对学生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逐步提高全体师生对档案形成的正确认识,消除思想上的模糊性。还要通过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清楚新生入学档案的重要性,让学生积极配合学校做好自身档案的完善,形成学生与校方良性互动的档案完善机制。
三、总结
一、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领导重视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
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制定决策的依据。很多同志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存在“重教学、轻档案”的思想认识,一部分同志对档案管理的认识较为肤浅,总认为学校档案管理没必要要求得那么严格,甚至有人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有的学校领导对档案工作不重视,表现为对档案工作不理不问,或对加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上述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的思想认识,导致了工作中档案人员归档意识不强、收集档案证据不足,造成了许多资料丢失,或者找不到。
(二)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素质较低
档案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业务水平低下是中等专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中职学校无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有的是临时配备的。因此,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档案技术人员实在是凤毛麟角。另外,一些档案管理人员不是档案专业出身或者不经过培训就上岗,不具备最基本的档案管理业务素质。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缺乏系统培训,尤其是档案保管技术专题的培训。档案管理人员对分类、归档、整理、保管、利用等知识未能很好掌握,这就很难使档案工作走上规范化。以上问题的存在,明显制约了档案管理的专业性。
(三)档案资料不够完整,档案管理方法陈旧落后
思想上的不重视,人员素质的低下,导致档案资料收集不够完整。科室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谈薄,除个别重要文件归档外,很多基础性文件却随意处理。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档案工作的管理方法陈旧落后。文件立卷归档后不能够及时对其进行加工、调整与编目。这样的管理模式,致使档案管理人员无暇顾及对某些有价值的档案资料进行开发利用,而且因管理方式落后,导致在查阅档案时速度慢、准确率低。同时,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档案管理多是进行基本的材料收集、整理与保管,没有形成主动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编研,以便有效地提供利用服务的意识,操作上也都是传统的、低效率的手工方式,极少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工作上也只是“你查我调”,还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状态,这些都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及利用价值。中等职业学校档案不仅是一种历史资料,更是一种信息资源。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利用这种资源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工作发展的关键。
(四)档案立卷工作不规范,档案载体结构单一
目前,档案立卷工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领导机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收集范围及保管期限表等相关内容不齐,没有形成完整的档案利用和管理体系,比如: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基础数据汇编、专题概要等。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录入不规范。对本单位自制档案资料的收集不齐,整理不规范,电子文档的挂接不全,特别是对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录人、有些学校还未进行整理。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档案工作的质量和利用效果。
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档案管理意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档案管理机制
提高和增强学校全体员工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搞好学校档案工作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档案法》,深人进行档案院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宣传,使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都认识到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和增强全民的档案意识,坚决杜绝档案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实用主义短期行为,树立“档案就是资源”的理念,扎扎实实地搞好学校档案工作,建立起严密并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按《档案法》要求,规范各类档案的分类、归档要求和管理办法,使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应亲自过问档案工作,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促使学校档案工作跟上当前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再次,要按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建立综合档案管理机构,集中统一管理全校的文书、教育教学、设备、基建、会计、学籍、团队等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各职能部门均应确定一名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负责管理本处室的档案资料,形成档案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以保证学校的各种资料齐全完整。
(二)加强人员配备,搞好档案设施建设
为了不使那些奠基性材料缺失,学校教学档案要实行统一保存和科学管理,首先要配备一名思想好、责任心强、熟悉学校工作、懂得职教办学规律、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业务能力的同志来负责,健全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室管理制度、查阅制度、资料保管保密制度,严格按规章办事。其次,硬件建设是提高档案工作水平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档案管理质量的最佳手段。要专门设立档案室,教学档案按文书类、教学类、学籍类、声像类分别设橱,配备六防设施,确保档案材料保管安全,利用方便,管理规范。
(三)加强档案化建设,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档案化建设是社会化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档案工作的基础,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首先观念现代化,即要正确确立中等专业学校档案是重要的资源这一重要观念。其次在具体管理上要与时俱进,正确确立中等专业学校档案管理的理念,制订一整套科学严密的与现代化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第三,档案管理中实现技术现代化,即采计算机、传真机和检索终端等现代化办公设施,处理、传递档案资料,对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档案的服务质量。
(四)加强档案整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