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7 19:44:02
导语:在企业财务制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引言
我国以《企业财务通则》为统帅、分行业财务制度为主体、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为补充的现行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
十多年来,国家宏观经济体制和企业微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会计制度、税收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并日趋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现行的企业财务制度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陷入了尴尬的两难境地。“财务制度的运行要经过制度制定、传导到实施的过程,它包括制度的有效修改补充、更新替代和失效的运动变化。财务制度的老化现象是制度运行的一般规律。这一规律要求在选择财务制度时,要自觉地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制度废除取消、修改补充或更新替代。”总之,财务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势在必行。
至于财务制度究竟何去何从,十多年来,这样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废除企业财务制度;调整企业财务制度,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彻底革新企业财务制度。
二、对企业财务制度改革持有的几种观点剖析
(一)企业财务制度应当废除
持该观点的人认为,既然企业财务制度的基本功能已经丧失,经济领域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日益完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取消财政部统一制定的企业财务制度,并且这一行为不会给政府管理及企业自身的营运带来问题。企业财务制度在经历辉煌之后,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可以彻底取消。
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取代财务制度确认计量会计要素的功能。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发展,会计制度所覆盖的领域不断扩大,陆续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2000年财政部统一制订的《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基本包含了原由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确认和计量的内容。“两则两制”并行的局面被打破,企业财务制度作为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功能基本被取代了。
税收制度取代财务制度纳税扣除的职能。在1994年税制改革之前,企业财务制度对企业成本费用等进行确认,实际上行使了纳税扣除的职能。但是税制改革之后这种现状发生了改变。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这使得税收制度从企业财务制度中得以分离出来。2000年国家税务总局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对企业纳税扣除事项做出了全面规定。企业财务制度纳税扣除的功能被彻底取代了。
企业财务制度是企业的内部事务。当前,持“企业财务制度是企业的内部事务”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在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企业财务所涉及的日常经营管理、投资、筹资决策等都是经营者自己的事,国家不应干预企业的财务活动;国家可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保证财政收入,通过制定利率政策来引导企业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因此,“企业财务就变成了企业的内部事务,由包括出资人、经营者在内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依法、照章自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门废除企业财务制度既是对企业财务制度滞后于改革的客观追认,又不会对企业财务管理构成行政干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企业产权理论的客观要求。”
现行企业财务制度无法适应WTO新要求。在我国加入WTO后,新的经济环境要求政府作为宏观财务的主体,在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证经济目标实现上摆脱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角色,从机制上实现微观财务行为的合理化,为企业微观财务活动创造有利环境。而传统的企业财务制度侧重于对企业实行直接的微观管理,对企业的经济责任和财务责任强调较多,没有认识到强化宏观财务约束的重要性,无法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新变化,适应新要求。
(二)企业财务制度应当调整,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
在充分研究传统企业财务制度弊端的情况下,对其制订主体、性质和内容进行重大调整,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新的企业财务制度主要针对国有企业发挥作用,是所有者财务的重要体现,是市场经济环境中两权分离的产物,是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规范,应该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国有企业所有者的身份来制定,而不是由财政部来制定。
对“大会计观”的否定———企业财务制度存在的必要性由于会计准则的颁发实行,强调了会计国际化和地位突出化,“大会计观”的呼声日益高涨,“认为‘会计准则’基本上可以包揽代替财务制度了,代替不了的则可以由税法、公司法等法规来规定,并由此进一步认为,财务管理完全是企业内部自主理财行为,政府应该完全退出,完全交给企业。”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没有将企业财务置于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深刻的思考。
(1)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有经济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国家作为所有者,应当对任何影响所有者利益变动的任何行为做出规范。因而,财务制度也将长期存在。
(2)由于我国经济的多元化,行业差距仍很大,并且这种差距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失,因而国家需要通过财务制度,以所有者的身份对其进行有效调节,发挥一种其他经济杠杆所没有的特殊调节作用,尤其是在加入WTO后及平等国民待遇的压力下。
(3)国家作为所有者,还需要从宏观经济范围,对国有资产的变动及收益分配进行调节,从而增强调控能力,并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增长的目的。
显然上述各方面是会计准则、财政、税收政策能力所不及的,只有财务制度才能发挥这种灵活性,同时可见,企业财务制度不是企业的内部事务,而是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凸显企业财务制度的内在缺陷———企业财务制度调整的必要性传统的企业财务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制订的,并没有区分政府职能和所有者职能,这种制度设计显然无法满足“政企分开”的要求。随着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的确立,在企业财务管理领域,迫切需要在制度上对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予以明确划分。由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进行管理,无权参与没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经营管理。
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国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或者通过法人行使所有者职能。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理由是:
(1)所有者对其资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保证。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对于国有资本的投放和国有资产的分配以及对经营者的考核,必须由国家来执行。
(2)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成分。国有企业固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但同时其所肩负的经济社会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平抑物价、解决就业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来实现。
(3)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要弱得多,承受的经营失败风险也比非国有企业大得多。非国有企业有的是由所有者本人直接经营,有的是由私人投资的股份公司,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都很强。而在国有企业,授权层次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不能确指是谁授的权。这就导致授权风险增加,注重眼前利润而忽视长期利润,剥夺性经营而不注意资本维护和技术开发,冒险而不顾后果。可以说,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比非国有企业大得多。这就有必要改善和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规定和监控负债比率、流动性比率等。
综上所述,国家应当也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以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形式作出规定,并赋予其足够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三、企业财务制度应当与时俱进
目前不仅不能废除企业财务制度,而且应当把企业财务制度作为国家有关企业的基本制度有效组成部分进行彻底改革。新的企业财务制度既不能翻版《企业财务通则》及分行业财务制度,也不能重复税收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财政部应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按照WTO规则的要求,重新对全社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行制度规范,保障企业在同一财务行为中,公平、合理地对待不同利益主体的权益,指导企业协调好企业内外财务关系。而且,新的企业财务制度要尊重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自身的作用,刚柔并济,在某些方面应当具有强制性,弥补我国经济法律法规的不足,但是在另一些方面又要具有指导性,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国有企业出资人财务制度不能代替国家宏观财务管理。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双重身份,其作为社会公共管理者和出资人所管理的对象和管理目标是不同的。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对所有企业进行统一的社会公共管理,为所有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平等竞争创造基本条件;而国家作为出资人仅对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进行管理,管理的目标是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对经营者的有效控制,切实保障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权益不受侵犯。从实践上看,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经济法律尚未健全,缺乏共同的财务行为规范,缺乏协调出资人与经营者关系的行为准则,因此需要通过国家宏观财务管理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总之,在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的同时依然要加强国家宏观财务管理,二者不可互相替代。
认识现代企业财务的真正意义,并以此为切入点改革企业财务制度。“财务战略、财务治理与财务运作构成了现代财务的概念框架,三者构成了连贯的体系。财务战略既是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战略的价值管理形式,企业其他战略都是财务战略的载体,是资本渴望增值的内在动力驱使财务战略不失时机地借助各种载体朝着既定目标前进。财务治理要求企业通过合理设计组织结构促使财务人员自发地将财务战略落实到实际,是财务战略与财务合作的有机纽带。它要求组织具有可塑性,能够适应财务战略变化的需要,也要求组织具有驱动力,促使财务人员去实现财务战略。而财务运作是财务人员的具体实施行为,是将财务战略转化为现实的操作系统,要求组织具有执行力,能够将财务战略付诸实践,并要求组织具有纠偏能力,能够对偏离财务战略的行为予以修正。”由此可见,对于财务的理解与运用应当跳出会计框架的窠臼,将更高层次的财务写入财务制度。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构建新的企业财务制度。“现代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使企业与政府、所有权与经营权等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构建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就是要求国家对企业的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行政管理转向产权管理、由统一管理转向自主管理。从宏观上看,国家是企业财务活动的社会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从微观上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财务行为离不开宏观财务政策的指导;同时,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行使出资人职责或授权的投资主体行使职责,也需要从出资人的角度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国家、出资人、企业三个不同的角度构建企业宏观财务、出资人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的财务制度,形成能够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财务制度体系。”
新型企业财务制度———制度规范与强制约束的平衡点。笔者认为在企业财务制度改革过程中,政府不能一味强调给予企业经营理财自,而忽视了建立有效的财务约束制度,导致对企业的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督弱化。没有向企业及时提供合理的制度,必将产生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的后果。相应地,若政府过分注重强制约束,则不仅不能起到为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财务环境的作用,而且削弱了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营运能力,增加了企业执行制度的成本。惟有建立一个具有广泛适应性和一定弹性空间的新型企业财务制度,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企业创新、有利于企业自立、有利于企业自担风险、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辉,周慧生,李桂芝.对构建新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4,(9).
[2]赖永加,张小英.关于废除《企业财务通则》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4,(5).
[3]李洪辉.论财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分工、协调[C].杨纪琬教授从事会计工作60周年论文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4]孟焰.论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若干问题[C].96北京海峡两岸会计准则与独立审计准则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1)审核财务、成本、费用等计划指标是否齐全,编制依据是否可靠,有关计算是否衔接等;
(2)审核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财务收支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若发生问题要及时加以改正;
(3)审核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内容是否合法、真实、准确、完整,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要求;
(4)审核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并与帐面记录进行核对,确定帐实是否相符,并查明帐实不符的原因。
1.内部牵制制度规定了涉及企业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处理,以起到一种相互制约的作用。
例如: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即“管帐不管钱,管钱不管帐”。通过内部稽核制度和牵制制度的建立,既能够保证各种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又能使各职能部门的经办人员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的机制。
2、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实施对会计的再监督。内部审计是实施再监督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健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严肃财经纪律,查错防弊,改善经营管理,保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在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时,要坚持内部审计机构与财务机构分别独立的原则,同时要保证内审人员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会计的再监督作用。
3、建立财务审批权限和签字组合制度。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审批权限和签字组合制度的日的在于加强企业各项支出的管理,体现财务管理的严格控制和规范运作。在审批程序中规定财务上的每一笔支出应按规定的顺序进行审批;在签字组合中规范了每一笔支出的单据应根据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完成必要的签名,同时还应规定出纳只执行完成签字组合的业务,对于没有完成签字组合的业务支出,出纳员应拒绝执行。小企业通过建立财务审批权限私签字组合制度,对控制不合理支出的发生及保证支出的合法性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新晨
1企业财务制度的理论
所谓财务制度是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制定的、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行为规范,以及企业根据财政部门制定的财务制度制定的内部财务制度,企业的财务制度为企业员工行为提供了参考标准。
2我国企业的财务制度现状
(1)企业的经营者对企业的财务制度并不重视,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对我国大部分企业来说,很多时候管理者把财务管理的权力都集中在一人手中,管理随意,大部分时候以自己的意志为行动标准,缺乏监督和管理;而且有些企业是家族企业,企业内部财务会由自己人担任,财务部门独自为政,部门之间没有有效沟通,也没有相互联系和协调,没有完整的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体系。
(2)财务人员不专业,管理岗位职责不明确,没有岗位要求和岗位制约,很多企业内的财务工作仅限于算账、记账、报税、出报表,没有其他的财务任务和要求,更不要说对财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了,所以导致很多企业出现账目不清楚、不明确的情况。
(3)企业经营者缺少财务方面的知识和意识,很多财务制度都是来自于百度,并不是根据自己企业的情况来设计,所以内容并不适合企业,不全面,程序也不适合企业自身。
(4)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没有,或者流于形式,而且只有很少的企业会进行企业预算,但预算结果都不科学、不准确,总体来说没有真正起到制约、监督的作用。
3影响企业财务制度有效性的因素及我国财务制度有效性低下的症结
(1)员工的财务安全理念:①员工安全自律意识淡薄,而且大部分员工认为,提高财务制度执行力的关键在于审批权限和程序,几乎没人认为自身安全意识对财务制度的有效性会有影响;②员工与管理人员对财务制度有效性的认识有偏差,调查发现,大部分人认为领导的重视度是财务有效性的关键,但企业管理人员却觉得主要是员工的因素。
(2)财务制度的本身设计是否完善:①管理人员对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目标不明确,而且在财务工作的制定方面,基本是管理人员说了算,基层人员几乎不会参与企业财务制度的设计;②实际操作的财务人员对财务制度的理解和认同不到位,企业在财务制度设计时,基本考虑的是财务的规范及行为结果,不重视财务人员对制度的理解情况及认同情况。
(3)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①企业大多认为,保障企业财务安全的有效方法是建立健全的制度。但在实际中,就容易出现要么是领导强行执行、要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导致出现公平和效率不能兼得的情况;②企业风险意识不够,企业在执行过程中监控力度不够,有时候会无法及时发现问题;③企业财务安全制度缺乏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检测机制,做得好做不好,有问题没问题都一样。
4企业财务制度有效性的方法路径
(1)理念方面,财务安全理念的作用路径。财务安全理念对财务管理有着监督、风险防范的作用,而且会影响到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打造财务安全理念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心理定位、思维方法、员工的价值取向、道德操守等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财务安全理念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影响财务制度的有效性:①员工对制度的认同情况,能否坚定不移地认可及执行财务制度,首先要看人们对这些制度规范的重视程度和认可程度;②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度,任何制度的执行都是从上而下的,要进行良好的财务安全理念的推行,必须要有绝对权威的领导进行重视,带头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这样将更好地提高制度绩效;③对制度的刚性认识方面,要想做好真正的财务管理,就要做到软硬兼施,树立企业员工对制度的刚性认识,避免管理层的官本位思想导致的选择性执行行为。
(2)万事都需要有个好的开头,方可水到渠成,要想财务制度能够有效地执行,首先在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新、严密性进行衡量。财务制度设计对财务制度有效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环境情况改变而进行的制度的修订频率;②在制度设计时对相应岗位的权利、责任的清晰划分。做到科学合理,既不能只讲究权利,也不能只讲究责任,否则会出现一人独大或者漠不关心的情况;③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通过规范的薪酬及福利制定、发放、晋升等途径向员工灌输财务安全理念,强化员工的财务安全理念,既保证了员工的利益,又保证了企业的财务安全。
(3)执行才是根本,不管多好的制度,要想达到财务目标必须要执行下去才行,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执行才能发现和弥补制度设计中的不足,并通过不断贯彻调整来提高财务制度的效能,就财务制度执行过程中影响到财务制度有效性的作用路径有:①相关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的培训、学习、实施等自我加强机制,通过对员工自身的能力、意识的改变来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的有效性;②企业财务制度运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要想企业财务制度能高效地运行,必须要有反馈、有监控,对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馈,对整个执行过程进行风险监控规避,对制度的执行起到防护、调节,避免出现执行偏差,导致恶劣的后果;③设置有效的惩罚制度和方案,以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失误的地方进行惩罚,以此来提高员工的违规成本,提高员工的意识,降低风险。
随着我国加入WTO并且经济逐渐与世界接轨后,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财政政策必须要遵循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因此,为了有效实施财政政策,满足其要求,我国的企业财务制度必须不断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财政政策的调整变化。
现行企业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财务制度,主要是处理企业与货币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它的主要职责是控制企业的资金周转和流向,降低投资风险,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商品经济时代,如果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那么企业的业务关系相对简单一些,企业的资金管理也相对简单,财务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资金的周转和货币的流通,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可以有会计部分代替执行。但是由于多年来的财务会计不分的习惯的养成,很多的本应有财务进行管理的内容,却一直由会计部门负责,比如税制、利润分配制度、折旧制度等等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财务制度必须服从、服务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而不应该接着走财务、会计不分的旧模式,阻碍企业财务制度的长远发展。
2.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过于狭隘虽然现行的企业财务管理明确规定了企业的资金筹集管理、企业的资产管理、投资成本管理,以及企业的利润分配等等内容,并做了很大的完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很多的企业并购、企业资产重组、以及企业间的合作等等新的情况,但是现行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却没有相应的内容的更新,这就使企业在面临这些情况时不能按章管理,这不利于企业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3.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国家应该尽量少的干预企业的发展,但是现行的企业财务制度中,本应该有企业自行管理的事宜却由国家统一规定,比如存货和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毁损的处理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范围,固定资产净残值率等内容,这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其次,没有区分投资人和经营者的财务。正常情况下,投资人和经营者是有不同的职责和功能的,但是现有的财务制度却没有区分开他们,导致了他们的职责越位、缺位现象,不利于企业的整体和长远发展。
现代企业财务制度创新的意义
内容广泛的现代企业财务制度,涉及到了现代企业治理的各个层面,对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1.企业的财务行为必须受到严格约束和规范,不断创新现代企业财务制度,特别是能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因为有效的企业财务制度能使企业的一些重大投资和筹资行为受到约束和规范,而投资过度或不足会带来经营风险,有效的企业财务制度在制度层面上有效地防范的此风险。
2.为了使经营者的不能故意或无意侵害投资者(股东)的合法利益,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权利不受到随意侵犯,财务权力能够合理行使和运用等企业相关人的利益能够得到合法保护,现代企业财务制度必须不断创新。
3.为了建立和完善企业现代治理体制,必须最大程度地促进现代企业财务制度的创新,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并促进其有效运行。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起核心和主导的作用的是企业财务制度,对有效建立企业法人制度、组织制度和人事制度并促使其有效运转有着巨大的作用。
现代企业财务制度创新的举措
现代企业财务制度创新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的重要意义及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的作用,提出了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评估制度
财政部2006年底的新《企业财务通则》,初步构建了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企业财务管理评估,是主管财政机关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及流程、财务制度体系的健全性和财务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等财务控制进行客观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要求的监督活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已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财政部门有必要建立和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笔者拟就加强建设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的重要意义
财政部门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引导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控制财务风险,对于各个企业乃至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源头上控制违法违纪行为,保障宏观经济运行体系安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对我国各类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制度执行情况普遍欠佳,这直接导致包括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在内的许多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乃至破产倒闭,这给宏观经济运行体系带来较重大的安全隐患。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通过评估手段监督企业财务制度的执行,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保障宏观经济运行体系的安全。
(二)促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健全防弊纠错机制
加强财务管理是防范企业各类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财务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美国萨班斯法案出台后,国际上对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个规范、有效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认可度和财务信息的公信力,增强企业融资及发展能力,并适应境内外资本市场监管的要求。通过财政部门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有助于推进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引导企业规范财务行为,促进企业不断完善内部财务机制,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维护企业各方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有关主管部门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办法,但各自独立、各有侧重。如税务部门主要侧重对企业纳税额的真实性进行评估、审计部门主要侧重对企业重大财务违纪事项进行评估、国资委主要侧重对影响企业国有资本金绩效的内部控制要素进行评估等。财政部门需要协调各专业评估的关系,为进行财务管理有效性的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价提供统一标准,既维护国有权益,又保护其他投资者以及经营者等各方的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二、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的作用
建立和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其意义不仅在于维护企业和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财政部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健全财政职能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履行公共服务职责
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是我国目前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及其实施具有公共特征,属于典型的公共服务。它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财政部门制定的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可以作为企业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的指引。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是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门作为主管企业财务的政府职能部门,立足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履行公共责任,有义务为全社会制定统一的企业财务基本规则,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和制度保障。
(二)搭建财政企业管理的工作平台,健全公共财政职能
国家财政与企业的财务关系,随着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而不断演变。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财政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管理的模式。经过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资产管 理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调整,企业逐渐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地位,财政部门与企业的财务关系也逐渐“疏远”。财政部门与企业“过紧”的财务关系束缚了企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但是“过松”的财务关系同样不利于企业和国家财政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可以搭建起实现以下几个功能的平台:1.转变财政管理的方式,由过去的直接行政审批改为间接监督引导。财政部门的这种新型管理方式,既是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又是为企业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2.实现财务监督关口的前移,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防范。通过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将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压缩到最低限度,从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及其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奠定财政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为财政政策的实施、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提供制度保障。面对企业纷繁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政府每做出一项经济决策,都需要有科学、可靠、准确的信息做支撑,用全面、综合、有效的评估方法得到的企业财务评估结果,可以为政府相关经济决策服务,特别是为财政资金投向提供决策依据,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三、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制度、执行三方面不能协调一致的问题。因此,在研究建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应高度重视人的行为尤其是管理者的行为评估
内部控制不是一项制度或机械的规范,而是分布在企业中的一连串厂的行动,是防止那些可能影响组织目标有效实现的风险因素造成的实际损失或者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贯穿于组织各项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或措施。由此可见,企业内部控制是针对人的财务行为的控制。各项活动中的一系列人的行为(包括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是通过财务制度,如财务决策、财务监督、财务预算、费用管理制度等加以规范的,行为后果通过财务指标来综合反映。因此,设计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应当综合考虑反映人的行为后果的定性与定量指标,充分揭示厂对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的影响。
(二)应当着重评估企业财务制度的健全性和符合性
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内部财务制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新通则的要求,且与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要求相适应;二是设计的内部财务制度能够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得到贯彻执行并发挥作用,为实现企业财务目标提供保障。
(三)应当重点关注企业财务制度的持续完善机制
设计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应注重促成企业形成“自我持续完善制度”的长效机制,增进企业组织成员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激发管理层和员工参与评估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评估过程中学到企业财务管理知识,熟悉本部门的控制流程,使风险更易于发现,纠正措施更易于落实,更有效地改善内部控制环境,防范财务风险。
(四)财政加强对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引领、指导和监督作用
财务制度建设的主体是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既是企业自身加强管理的需要,也是财政监管的需要。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兼有重要的经济调控和经济监督职能,对企业承担着社会责任和公共道义。各级财政部门不仅需要按照规章管理企业财务,服务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大局,改变企业财务管理无章可循、职责不清的局面,从源头上整治企业财务秩序,化解财政风险,而且需要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制度体系引领、指导企业完善财务制度,监督财务制度的执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关键词:企业 财务监督 问题 策略
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经营活动各项环节的顺利开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财务监督则是通过相应的监督管理手段,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日常管理工作状况进行评估分析,从而及时总结分析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通过针对性的完善解决方式,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企业财务监督作为完善与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确保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的有效措施,而且对于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财务监督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分析
1.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约束性作用。通过财务监督管理,可以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方式以及财务资金的管理进行监督与评估考核,从而确保国家法律政策以及企业财务规章制度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进而起到约束企业财务管理,保护企业资产以及避免违法违规现象发生的作用。
2.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作用。通过财务监督管理,能够及时的总结分析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优势以及缺陷问题,针对优势方面则继续完善实施,对于缺陷问题则应该组织财务管理部门及时分析原因,并予以改进,从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起到推进作用。
3.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即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以及企业利润收益的最大化。通过财务监督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并确保筹资、投资、权益分配以及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而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财务监督制度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1.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意识薄弱。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于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甚至没有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财务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岗位,导致无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形成监督制约,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十分不利。
2.财务监督管理深度不足。由于部分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深度不足,没有对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财务收支、资产管理以及财务制度的执行开展等一系列的管理工进行深入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资产流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以及公款挪用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3.财务监督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由于部分企业在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形式上采取的措施不当,将财务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审批程序的管理上,导致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财务监督管理效果较差,无法起到规范约束企业财务监督效果的作用。
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建设完善策略研究
1.重视企业财务监督管理作用,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机制。首先,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财务监督机制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由企业高层管理者作为主导成立企业的财务监督机构。其次,应该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规章制度,通过完善的财务规章制度,不仅可以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同时可以为财务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第三,应该针对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制定单独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财务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职责权限以及具体工作方法,从而确保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大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深度与力度。通过企业的财务监督工作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深化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深度。财务监督工作应该重点在企业的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以及财务制度执行等几方面深入的开展。对于财务预算监督,应该重点审查企业的预算加护的制定是否合理,是否经过了企业部门的审核,预算计划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贯彻落实。对于企业财务收支监督,则重点监督企业的收入计划是否按计划完成,支出项目特别是大宗指出项目是否有预算计划。对于资产管理的监督,重点在于审查资产与账目是否一致,对于无故毁损或者是流失的资产进行清查,并对企业的资产明细情况进行定期清点,确保企业的资产处于完善的财政监督管理之下。对于财务制度执行的监督,则重点在于确保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财务收支准则,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确保企业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3.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建设,强化外部监督机制。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财务监督的重要工作形式,对于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企业财务监督工作效果,对于内部审计工作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对于企业内部信息、企业资产管理、企业资源使用等方面,通过强有力的内部审计工作提高企业的财务监督效果。此外,企业应该重视外部监督的作用,通过政府监察部门或者是社会上的中介机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监督核查,以便于及时总结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语
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形势下,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企业实现自身的生存发展,必须强化财务监督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并带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与经营效益的提升。此外,企业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完善财务监督制度建设,拓展财务监督范围并积极引进外部监督等措施,提高企业财务监督效果,最终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玲.财务监督和财务服务相关问题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2(05):108-109.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 财务管理
一、前言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体制模式,一种制度体系,一种微观的经济体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不再是―个或几个家族的组合,也不仅仅是人与物的简单结合,而是在自然人之外独立存在的一种主体,被赋予独立的人格。随着经济、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现代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壮大有赖于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科学的、严密的制度,即现代企业制度。它使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内外布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并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出现,是改革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中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层次。本文就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进行探讨。
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
企业财务管理要以优化企业的价值链为目的,着眼于利润的最大化成本的最小化,为管理的控制功能提供相关信息,共同为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服务,着力于提高企业的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使用效率,制定、预算和差异的分析,实现严密的事前计算、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相结合。企业应结合业务的风险状况,建立健全包括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内容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明确财务风险管理的权限、程序、应急方案和具体措施,以及财务风险形成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企业应保持业务规模与净资本规模相适应,保证风险控制指标符合相关监管要求。当公司的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达到监管部门确定的预警标准时,公司应采用压缩风险性较高的投资品种或投资规模、转让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有形或无形资产、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减少或暂停利润分配、发行次级债或债转股、募集资本金等方式充实净资本。同时,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终对各类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1.落实制度,规范行为
加强财务制度建设,确保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节约工作日常化、规范化的措施,制定了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制度,严格执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稽核制度和财务报销制度等。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了相应的分工管理职责。严格执行单位的财务报销制度,报销手续完备,企业招待费用均按相关规定执行。单位所有经费均纳入财务统一管理。加强日常经费开支审核监督,管好用好每一分钱。会计报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编制与报送数据及时、真实、完整、准确。此外,还不定期开展财务内部审计自查。
2.加强财务管理监督工作
一是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考评体系。对各单位预算编报质量、调研及信息资料提供情况、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非税收入完成情况等财务管理工作实行计分制考评办法。在会计年度结束后,由财政部门根据“奖优、治庸、罚劣”原则,计算出各单位的最终得分,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选出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并予以资金奖励。奖励资金除用于弥补单位公用经费不足外,应拿出不低于10%的部分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单位财务管理人员。
二是实行企业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月报制度。要求各单位每月10日前,上报财政拨付的具有专门用途的,不属于一般公用支出范围的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财政部门对单位上报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财政拨付资金及下一年度安排专项资金预算指标的重要依据。
三是加大对企业收支情况的监督力度。对企业预算编制、执行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不定期检查,认真做好各单位收支情况的登记工作,为加强单位用款情况的日常审核及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打下好基础。
3.“双增双节”求实效
财务工作的关键就在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企业如果想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那么就必须在强化财务制度管理,控制支出,扩大资金引入的同时,还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双增双节”活动,通过内部挖潜,向管理要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4.企业要加强会计报表、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的编制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及说明。会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主表、会计报表附表和上市公司要求报送的其他报表和资料;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组成部分,会计报表说明主要指财务情况说明书。年度会计报告需经由从事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企业应该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编制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及时向有关部门和投资者报送。
同时,企业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对营业部、子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进行评价、考核,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在财务系统的基础上,整合业务和财务信息流程,推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逐步实现财务、业务信息的实时共享。
参考文献:
[1] 朱广熙.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J]. 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6,(03):174-176
[2] 刘晓日. 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建设[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10):116-118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一、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根据企业特征,财务管理制度在特殊性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核心内容变化基本不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制度制定依据及目标、财务工作岗位职责、收支管理要求、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管理要求、财务预核算及考核要求、投资筹资要求、审计要求、税务要求、信息管理要求等。
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
1.把握企业规模及行业特点。财务管理制度是规划企业内部财务资源的基础手段,因此,从财务管理的本质出发,其制度设置必须根据企业规模、行业及内部管理需求决定。当前,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两类,要关注企业规模与企业会计准则的相符程度,以企业规模大小来决定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类型。一般的,大中型企业涉及资产、资金、业务管理都较为复杂,其总量也较大,因此,财务管理制度应当更为全面、详细,要把握企业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中小企业涉及资金、资产、业务管理较为简单,内部管理也相应简单,因此,财务管理制度的重点应当在于基础工作上,按具体业务出发,稍作简化,避免过高的运营成本带来的企业不适应。不同行业的企业也会具备不同的管理特征,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重点也应有所偏移。例如,化工行业企业管理中所涉及的重点应当为成本、采购、各类研发费的管理。建筑企业涉及重点多为工程核算及管理。
2.把握企业经营特征。经营特征也称经营模式,是企业根据其发展目标,为实现企业价值所采取的经营方法的总称。包括业务范围、产业链定位等。根据业务范围,我们可以将企业经营模式分为单一化经营模式与多元化经营模式两种类型。根据产业链定位,我们可以将企业经营模式分为销售型、生产型、设计型等。按照企业价值战略,可以将经营模式分为成本领先型、目标集聚型等。随着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财务管理制度必须随之改变。
3.掌握企业当前面临的财务问题。财务问题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多方面体现出来。例如,可通过审计,对财务制度及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结合企业当前内控制度、经营目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财务制度建设,从而切实提高企业经营业绩。
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以某销售企业为例
该企业是一家民营生产、销售型企业,主营业务为特种机械零件的生产及销售,正在筹备上市。当前,我国这一行业的集中性较强,同类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也没有几家,企业业务规模较大,竞争力处于中上水平。由于是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忽视了内控制度、财务风险、财务信息处理与财务人员素质等方面问题,且过于重视营销部门,审计监督基本流于形式,成为服务部门,财务管理制度的滞后性较强。在审计企业基本情况后,特别针对财务管理制度中薄弱处进行改进。
1.加强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因为销售企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且该企业正筹备上市,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设中强化了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风险控制体系包含风险预测、风险控制、风险评价与总结。
1.1风险预测。企业的风险预测以市场分析为基础,结合市场变动和企业发展战略,及时发现企业可能遇见的风险和威胁,并及时解决。做好风险预测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众多损失,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1.2风险控制。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虽然风险预测可以帮助企业规避一些可预见风险,看是因为一些不可预料因素,还是会导致企业遇见各种问题。当这种无法规避的风险发生时,企业要做好风险控制,根据市场分析,企业内部分析,政策研究等制定好应对措施,尽可能的将损失降到最低。
1.3风险评价与总结。每当企业渡过危机后,应当对此次风险进行评价,并总结经验,避免企业以后再此发生此类问题,争取使得此类风险可以进行风险预测,成为可规避风险。
2.赊销即应收账款追查制度。该企业对销售部门过于重视,导致了销售部门在企业中一家独大,且销售部门的应收账款控制上存在问题,导致了资金回笼困难。基于此背景,对原有赊销政策进行了完善,将原有的财务部门催收应收账款的规定,改变为销售人员为主、财务人员为辅的催收机制,并将应收账款催收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作为销售人员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工作中,财务人员将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及回款情况表交由经理,由经理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决策,按照绩效考核标准及配套奖惩,对达不到要求的销售人员采取惩罚,对于达到目标的销售人员予以奖励。
3.强化内部控制建设。虽然财务管理制度只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但是只有企业的整体的内部控制质量提高,财务管理才能提高。该企业处于筹备上市阶段,就不能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也不能在管理上存在过大的随意性,因此,按照企业需求,企业建立了财会控制为核心的内控机制,并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17项具体规范,加强以财会控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同时明确了会计人员的职责,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促进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强化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根据企业销售网点分散且规模较大的特点,应设立专门审计中心,并配备相应的专业审计人员。审计内容具体体现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销售方面包括业务流转的程序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存在违规操作和违反合同管理制度的行为以及是否存在违规赊销和违规提供优惠服务的现象;财务支出方面包括工资总额的发放标准、固定资产请购和支付佣金招待费的规范性、企业资金是否违规拆借以及物资采购的必要性。最后,审计内容还包括财务经理的尽责性、应收账款管理的执行是否合乎规定等。对于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及时进行补救,并制订了相关的监督措施来确保整改的落实。
5.加强集团结算管理。为了加强企业销售的管控力度,成立了集团结算中心,并借助于办公网络化的OA系统进行申请和批复的传递,以此规范下属销售分公司资金流动、费用报销以及固定资产请购等的审核程序,实现资金的动态监控;其次,针对投融资重大项目设立预警系统,以此确保企业资产资金安全性,有效发挥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促进提高产品销售财务内部控制质量。
6.定期开展员工培训与考核活动。财务管理的建设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针对企业人才结构问题,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强调了员工培训与考核。其中,培训内容的重点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而定,引导员工真正形成科学的内部控制的理念。其次,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业绩进行周期性考核,监督其不断自我完善,以此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财务控制提供人才保障。四、结语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从上文实例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基本包含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之内,因此,在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内部控制的完整性、有效性。企业要根据自身需求,有针对性地构建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保障企业抗风险能力与竞争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雪芬.企业财务监督完善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3,02:213-214.
[2]高燕.基于新会计制度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5:98+57.
关键词:供水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应用
一、供水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1)传统供水企业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企业管理突出或强化了社会责任,弱化了成本控制和效益管理。(2)价格由政府制定,供水成本和水价严重倒挂,供水效益普遍较差。(3)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多,投资回收期长。(4)供水企业产品通过管道输送到终端用户,输送过程中的损失高达30%~40%,直接影响供水效益,成为财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5)供水企业的基本建设资金多属国家投资的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管理要求高,安全风险大。
二、当下供水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财务制度不完善,管理标准低,对经营决策的支撑作用不明显
供水企业受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重生产轻管理,财务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长期停留在报账、算账等财务核算基础工作层面上。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发展速度跟不上企业的快速发展,财务管理人员将大量时间花费在会计凭证审核、财务数据处理以及财务报表编制等基础事务的处理上,在预算管理、预测分析、事前事后控制方面投入精力较少,形成的财务报告不系统,对供水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支持力度有限,财务管理参谋助手作用发挥不好,继而影响供水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供水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很难符合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按照管理的要求,供水企业内部的净水厂和抽水站等基层单位,均建立了财务核算体系,实行独立核算,目标管理。但是一些基层单位由于管理不规范,不按照会计准则要求编制和披露财务信息,或违规调整会计方法,或选择性地披露信息,或不按时报送报表,导致供水企业获得的会计信息存在很大缺陷,使用价值不高,无法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将会计信息披露给社会公众以及供水企业内部的其他部门,使得后续的会计决策以及管理决策缺少会计信息的支持,最终对财务管理质量产生影响。
3.供水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平衡投资决策和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对供水企业的发展规模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受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供水企业预算制度不健全,对未来的整体经营规划不明确,预算管理方法简单,风险预测机制不完善,不能科学地衡量投资决策和风险之间的杠杆关系,使得供水企业的扩张在财务角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相反,供水企业内部的经营决策人员对企业的投资扩张决策较为激进,最终给供水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4.融资困难,存在占用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等专用资金现象
供水企业为追求长远发展需要增大融资规模,以便有充足的流动资金支持供水企业的业务发展,但是以水价与成本倒挂为主要原因造成的企业长期亏损阻碍了融资步伐,导致融资困难。长年累积,供水企业维持正常经营周转所需的现金流量得不到保证,势必挤占挪用和违规使用代收的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等专项资金,造成安全风险。
5.财务管理制度缺乏创新
受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供水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照搬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意识,知识更新速度慢,对于现代财务管理的新理念缺少系统的专业认知,专业化的实操水平不够,面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在财务领域、经营成果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无法给出专业的处理意见,最终使得供水企业的发展缺少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财务管理作用受到限制,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管理漏洞无法堵塞,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对于供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三、完善供水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措施
1.在供水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要在供水企业内部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整体经营规划作部署,提出总预算成本,再分解到制水生产、管网配送、水质化验等各个环节,通过跟踪控制预算执行过程,考核评价预算执行结果,及时纠正调整偏差。将企业的经营目标渗透到生产过程的各个工序步骤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其次是在企业内部构建责任成本控制制度,按部门职能不同划分成若干个责任中心,将各项成本,特别是对材料消耗、管网漏损等可控成本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依据成本绩效原则,严格考核,使各项成本费用都处于有效控制中。第三,制定奖惩措施,落实业绩绩效评价,使企业的责任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渗透到管理的各个流程节点之中,自觉地精打细算,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投融资成本,提高供水企业的经营效益。最后,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建立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资金使用,运用财务手段紧盯用水大户的水费收缴,跟踪欠费清缴动态,及时回笼资金,提高水费回收率。
2.对供水企业的财务制度进行集中化的精细管理
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供水企业突破价格限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必然要求,其核心是对企业的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赋予了财务意义,将财务管理触角延伸到供水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领域,实现财务管理与供水经营管理的协同发展。财务部门要积极调整思路,不断深化财务管理内容,拓宽财务管理领域,优化财务管理手段,使财务工作职能从记账核算向经营管理转变,工作领域从事后的静态核算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控制转变。树立服务型财务理念,为可行性研究、材料设备报价评估、合同审核谈判、水费纠纷处理、水价调整等提供技术服务和政策支持。通过对财务工作的细化、分解和整合,形成以财务预算为指导的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调整、优化的工作程序,使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融合在一起,形成各部门围绕企业目标协同作战的局面。不断完善财务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将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与财务相关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建立网络分析模式,与历史数据比对分析,实现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为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3.对供水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为了适应市场变革,供水企业要不断加大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开展一些有正对性的培训工作。财务人员应当不断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加快更新财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应立足于当前供水企业的发展现状,探求当前供水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优化财务管理模式,规范业务流程,引入管理会计思维,应用管理会计方法,推动供水企业的财务管理改革不断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和供水企业的市场化变革,供水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时代,为此本文重点分析了供水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当前发展状态下存在的问题,从几个方面拓宽当前供水企业的财务管理思路,重点解决当下存在的几点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供水企业实现效益增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小安.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J].学术论坛,2010,33(12):155-158.
[2]王增齐.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20):38-39.
[3]许英.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江苏商论,2012,(15):216.
[4]冉启万.试论如何优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J].知识经济,2013,(18):137.
[5]赵广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3X):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