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时间:2023-02-07 13:49:46

导语: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1篇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以适应医疗质量管理的需求。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及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从各个层面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结果,医院各项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得以落实,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实行监 控 管一体化管理,注重过程管理。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了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现代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管理;方法;应用

现代医院管理要求有规模性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化。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长久的系统,需要长期配合与投入的工程,并非各专业科室的业务工作。它涉及全院各学科,各场所,各部门,各环节,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决定着医疗质量及医院的发展。WHO已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列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措施。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已引起各国医院专家和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已被作为衡量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1]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全院共有床位数约3000张,职工约6000人,在院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注意管理过程及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系统,有效科学的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使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得以落实,有效的控制了医院感染,提高了医疗质量及经济效益,增加了医院的知名度与声望。

1.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实行监 控 管一体化管理,从各个层面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医院设立了院感科,疾病控制感染科,发热门诊及传染病门诊。院感科定时派专人到各科室及部门行空气及物品,物体表面检测,对菌落数超标部门通报批评并责令其按要求达标。预防保健科24小时有专人值班,负责对各病区及部门的传染病,感染人数及程度登记可查。认真执行“感染报告制度”,如实向相关部门反馈发生在医院感染的情况。门诊建立了预检制度,在第一时间进行分诊。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患者,立即转到指定的发热门诊或传染病门诊(24小时开放) 就诊,并做好相应消毒隔离措施,提高了对外源性带入感染的警惕。并投入资金及人力、物力、不但开发和完善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医院网络优势。

2. 视医院空气污染的消毒与控制环节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公共聚集场所,也是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场所之一。我院采用封闭式管理,谢绝家属探视及陪床,一切生活护理皆有护士、护工及保洁员完成。预防保健科定期对各绿化地带、潮湿地带、厕所及环境区喷洒农药及消毒水,消灭蚊虫,切断传染源,防止传染病发生。血、尿、便、痰等标本采用密闭式容器盛装由专人专车(密闭式)送至检验部门化验,各类化验单有专人送往病区。各种无菌物品由专人 、密闭式无菌车送往各病区,科室负责领取与使用。在各种管道使用上将清洁、消毒制度化,中央空调在各封口处设置过滤器 ,氧气采用中心供氧、供暖,对此环节的控制。提高了医疗的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

3. 医疗废水 、废物管理的规范化

2003年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相继下发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行政处罚方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和《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等配套文件,使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走上了有洁可依的规范化管理轨道。在医院控感科科的指导下,总务部门加强了对洗衣房和污水处理部门的检查和监测。明确了各级感染管理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上下协调,先后设立了污水检测部门及医疗垃圾暂存地,并投资将医疗垃圾归入当地政府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集中处置。医护人员负责医疗垃圾产生后分类、毁形专袋存放,后勤部门专人负责收集登记入库管理等,并对其管理遵循:分类收集、专人管理、严密包装、安全运送的原则,在规定时间,有专职人员收集和运送,配备防护用具。相关部门和总务部门严格制度,责任到人,加强环节管理,抓好抓严每一环节,监管到位,使医疗安全得到保障。

4. 注重医疗护理技术和流程环节的管理

对医疗护理技术和工作流程环节的管理,抓住可能造成感染的关键岗位和关键操作依据卫生部颁布的技术性要求和规范控制危险因素。要求医师在进行查房、治疗、换药前后都要洗手或是用快速消毒剂搓手。并且要求在同一患者不同感染部位操作前后也要洗手。护理人员强调各种管道护理 、抢救室、治疗室每班有专人负责,每日对无菌物品有效期,含氯消毒液的有效浓度进行检查和监测。注射时每人一针一管,静脉抽血、输血时一巾一带,诊室操作床罩、手套一人一换,床单元清洁一床一套一巾,床单位污染后随时更换,定时床位臭氧消毒。氧气湿化瓶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然后干燥保存。各种抢救仪器、设备、桌面、台面、车面、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保持清洁、干燥无灰尘及血迹。抢救室、治疗室、诊室及操作间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并做记录。另外医院推行了后勤改革,实行了社会保障,医院请结合不凡消毒工作有宝洁公司承担。医院注重对承包方的监管和对保洁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医疗护理部门和总务部门密切配合落实相关法规,承担其管理把关职责。[2]

5. 加强了医务人员对医源性感染 ——自我防护教育

按卫生部关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规定,落实各项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实行标准预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明确医务人员在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应履行的职责,在工作中有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3]

组织医务人员学习针刺伤的危害性及防护知识,让医护人员知道发生针刺伤后局部的处理方法。发生皮肤粘膜针刺伤切割伤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先在伤口旁由尽心端向远心端方向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0.5%碘伏、75%酒精、0.2%-0.5%过氧乙酸、3%双氧水等消毒创面。[4]使医务人员认识到针刺伤不在于其本身造成的伤害,而在于其传播的疾病,尤其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等。医疗工作中加强手的消毒,再用流动水洗手时,严格按照六部洗手法洗手。进行了操作时衣帽整齐,戴口罩、帽子,洗手必要时戴手套。操作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无论是患者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或体液都应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做到安全处理锐利器具,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以及安全处置废弃物等。改变了医务人员对医源性感染预防知识认知水平低的状况,使医务人员能自觉接受职业防护并形成稳定的职业行为。[5]

6. 严格掌握抗生素适应症,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监督下,加强医德医风地学习,成立了药物使用监管部门,设立了医德医风举报信箱,在各走道及相关科室悬挂:禁止医药代表入科室的牌匾。利用晨会及各种学习机会,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落实抗感染药物管理应用制度,科学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在全体医护人员的主动参与和密切配合下,加大了检查,监控和管理力度,不断修订和完善落实各项感染管理制度措施,规范各项技术操作,有效地的预防了医院感染率的上升。[6]

医院感染管理需要长期投入,管理的环节很多。要注重终末环节的控制,其回报形式是医疗质量的提高,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和感染率的降低。最终医院所承担的医疗风险也会减少,医疗总费用和成本费用也会降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 韩章,府伟灵,黄庆。现代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的思路与措[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64-66.

[2] 沈谷雨,朱立红,黄惠芳。控制医院感染不容忽视医疗废物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72-73

[3] 马钦丽,杨敏燕。输液室护士针刺伤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2):183

[4] 杨桂菊。戒毒所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高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3):244

第2篇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医院感染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943-01

1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院内感染

通过加强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在供应室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物品、消毒物品、无菌物品存放柜表面、工作人员手、空气进行抽样监测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医疗效果。为了防止医院感染,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管理,采取各项措施,现将供应室就如何协助搞好院内感染工作分析如下:

1.1医院领导的重视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供应室工作的根本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立,由分管院长任组长,各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专人负责院内感染管理及供应室消毒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每月由科室院感员,对供应室的无菌物品、消毒物品、工作人员手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使供应室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消毒工作质量,控制了院内感染。重视在职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理论学习,定期组织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等,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技巧,积极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满足临床医疗护理的需求。

1.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2.1加强供应室各区域管理和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供应室环境清洁,内部划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存放区,通风采光良好,墙壁、天花板光洁无缝隙,地面光滑,有排水道,便于洗刷消毒。设回收间、洗涤间、清洁物品包装间、敷料间、消毒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办公室,布局符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污染路线与清洁路线不交叉,不逆行,同时在供应室各区域内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以便掌握消毒工作环境中的各项操作规程,使各区域责任明确,保证了消毒工作质量。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再生物品由回收到发放形成一条链索式循环,每一环节紧紧相扣,相互把关,所以供应室人员必须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认真执行工作流程中的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做到供应的物品能满足临床需要和绝对无菌,确保医疗安全。

1.2.2严格物品回收:回收的医疗器械其性能是否达标,是保证医疗器械质量的关键。因此,回收后必须当面与去污区人员查对物品、器械的名称、数量、规格及器械有无破损。

1.2.3重视清洗质量关:器械清洗是供应室工作的重要环节,国外供应室有一至理名言:“清洁可以不灭菌,但是灭菌绝对不能不清洁”,充分体现洗涤彻底的重要性【1】。首先根据回收器械污染程度、器械的类别、有无管腔、轴节等进行分类,严格执行冲洗含酶洗涤剂浸泡超声机洗涤常水漂洗漂洗上油保养干燥柜烘干检查洗涤质量按要求配备各类无菌包,达到程序化、科学化。

1.2.4严把包装质量关:各类物品在包装前认真检查,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并注明品名、灭菌日期、灭菌有效期、责任人等,使包装包松紧适度,规格齐全,数量准确,尺寸规范。

1.2.5正确的灭菌方法:灭菌器应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灭菌过程中坚守工作岗位,正确掌握灭菌器操作规程及检测手段,注重灭菌的三大要素:灭菌温度、时间、饱和蒸汽。每日灭菌前对灭菌器进行常规检查和卫生清洁,管道内的冷凝水排完后方可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物品手感干燥,灭菌合格率应达到100%。

1.2.6加强灭菌后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合格的灭菌物品,应标明灭菌日期、有效期、合格标志,每批灭菌处理完成后,记录灭菌物品的种类、数量、灭菌温度、作用时间、灭菌日期与操作者等,并归档备查。灭菌后物品应放入无菌间的柜内,并按有效日期的先后顺序分类固定放置。对发出去的物品,不论是否使用,均视为污染物品,应重新灭菌,不应再进入无菌间存储。

1.3 灭菌及灭菌后物品的贮存

供应室空气消毒:医院感染多为呼吸道疾病,空气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要控制空气中的细菌量,减少病原菌借助空气传播,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空气,因医疗用品通常需要消毒、灭菌,严把消毒关是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环节,医疗用品的性质、规格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对油剂,应选用干热灭菌,对不能耐热、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原则上能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首选高压灭菌,它具有高效、快速、方便、安全等优点,但是高压灭菌不能替代浸泡和洗涤质量。灭菌后物品贮存:无菌区作为贮存和提供无菌物品的场所,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区域,无菌区采取封闭式管理,由无菌物品发放人员负责,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灭菌后物品放入无菌柜前逐件清点,合格者分类按灭菌日期或有效期顺序发放。

1.4 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为了保证消毒灭菌的质量控制,对消毒灭菌物品处理过程中的环境、灭菌设备、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等进行监测。

1.4.1对压力蒸汽灭菌监测:每锅次进行工艺监测,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预真空灭菌器每晨第一锅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每周进行一次。

1.4.2空气、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培养:每月常规进行1次,要求做到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数≤4cfu/m3;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2 严格管理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2.1 通过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即科室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细菌培养1次,要求包装间、无菌物品间空气菌落≤4cfu/m3,物体表面菌落≤4cfu/m3【2】,对无菌物品每月随机抽样培养1次,结果表明,合格率为100%,如灭菌包外用3M指示胶带,包内中央用化学批示卡辨别是否灭菌合格,每天早上对预真空压力灭菌器作B-D试验,检测灭菌器冷空气排除情况,如化学指示剂变色不全,及时分析查明原因,使监测效果准确,以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2.2提高供应室护士业务素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要求工作人员每月由主管护师或护师讲课1次,理论考试和晨间提问等,严格遵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各项操作规程,并列入年度重点考核内容,从而增强了规范化操作的自觉性,同时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在接触易挥发化学制剂时,戴好防护口罩、帽子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严格遵守七步洗手法。合理的管理制度,严格的管理措施及专职人员的目标监控和科室的自查自评,促进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监控转变,达到自我约束,降低医院感染率的目的,真正体现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全过程中护理管理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2.3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采取定期组织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院内感染知识及消毒技术知识学习,对新进人员,加强消毒技术知识的培训。

3 重视与临床科室沟通,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消毒供应室的服务对象是临床一线科室,因此采取各种方法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及时有效。重视与临床的沟通包括以下几方面:

(1)每月发放“供应室征求意见表”到临床科室,了解临床科室对供应物品的意见和建议。(3)建立沟通协调记录本,关注科室的合理要求,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在晨会上点评,提出整改措施,及时反馈。(3)给全院护理人员上课,了解待灭菌包的要求;各种物品的消毒、灭菌前的处理;各种消毒包和布类包装的规格要求;下收下送的时间;供应室借物须知,通报新设备、新业务、新技术,便于大家相互配合,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通过上述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我院消毒供应室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各项监测均达标,合格率100%,确保了无菌物品质量,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医院感染控制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156-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全院临床科室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监测、储存、发放等工作,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站,也是污染物品的集中点,消毒管理和质量控制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1〕,加强各环节工作质量和无菌物品及一次性消毒物品的质量管理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核心。

1制度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我院严格按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无菌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等各项要求,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完善操作规程和各班工作流程和各项质量标准,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使消毒供应中心内部管理更规范化、程序化。

2注意污染器械清洗环节质量管理、强化清洗彻底的重要性

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清洗前避免污物变干,否则污物凝固会影响清洗效果,并破坏器械〔2〕,及时将污染器械回收、分类、清洗处理,处理前必须按照标准预防,穿戴好防护用品,严格执行工作流程,清除污染物和器械上附着的污物是用清水冲洗,将各类器械轴节用U型卡充分打开放进专用器械框内,放入1:270全校多酶清洗剂超声清洗3~5min,器械框捞起,放进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机,其程序包括预洗、加热酶洗、漂洗、和消毒,对每批次清洗物品进行严格质量监控。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锈斑等残留物质。

3检查包装质量管理

配包前台面用清水擦洗干净,工作人员操作前要洗净双手包装前再一次检查器械洁净度的质量及性能是否完好,按器械包名称的内容物要求逐一进行检查包装。盘、盆、碗等器皿应单独包装,摞放的器皿间应用纱布隔开,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不应完全锁扣,精细器械,锐器等要采取保护措施,各类治疗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处贴化学指示胶带,并标识物品名称、包装者、校对者,灭菌器编号、批次、日期、失效期、器械包的体积、重量符合质量标准。

4灭菌物品运行过程质量控制和效果监测

每日预真空灭菌器开始运行前装载进行B-D试验合格后方可灭菌,无效要查对原因,灭菌物品时必须按《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要求装载量和摆放纺织类物品应放置上层、竖放,金属器械放置下层,无菌包之间应留间隙,利于灭菌介质利于穿透,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90%,否则易导致湿包和灭菌失效〔3〕。灭菌物品时每锅进行物理监测并详细记录温度、压力、时间,每包进行包内包外化学监测,复杂医疗器械和植入型器械第五类化学指示卡。每周灭菌器灭菌生物监测,植入型器械也应生物监测。每批次装载物品中放置第五类化学指示物的测试包,灭菌运行结束后,第五类化学指示物的结果,放行无菌物品。灭菌运行全程质量监控是确保无菌物品,确保高质量供应的唯一途径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5无菌物品储存,发放质量监控管理

灭菌后的物品经认真检查并确认灭菌合格,进入无菌物品储存在洁净的存放架上分类放置、位置固定,标志清楚、按有效期顺序排列。物品储存距地面高度≥20cm,距天花板≥50cm,离墙≥5cm、每日检查各类无菌物品有效期,发放无菌物品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做到“三查四对”发放物品,要专用运送车为全封闭,使用后清洁、消毒存放,无菌包从储存区发出的余下物品不得返回存放区,过期无均无必须取出,从新清洁包装和灭菌处理〔4〕。

6严格把好一次性无菌医疗物品质量管理

设备科负责采购所有一次性无菌医疗物品,“三证”备全及每批次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单、备案。一次性无菌医疗物品只由专人负责建立账册,每月清算,账物相符,入库时详细记录产品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数量、生产批号、失效期等,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一次性无菌医疗物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发放时检查物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密封性能良好,不能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使用科室,使用后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超过失效期物品即使再无菌亦不能使用。

参考文献

[1] 赵建红,毛雅琴.消毒供应中心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在环节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12(4)1119.

[2] 林叶微.供应室的质量控制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26(1):97.

第4篇

[关键词] 质量环;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探讨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1-0112-03

To discuss using quality circ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YOU Runde

Hospital Infection-Control Department, Jiangxi Province Ji'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Ji'an 343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Methods Adopting quality circle management model to manage the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Results In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instruments cleaning quality, packaging materials quality and packaging quality in 201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2012 (P

[Key words] Quality circle; Disinfection supply room;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discuss

随着消毒供应室3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的执行,对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要求更为细化和严格[1],尤其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更为突出。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2],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我院根据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第3项中的要求,对消毒供应室运用质量环管理模式进行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结果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明显上升。现将运用质量环管理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消毒供应室2012年1月~2013年12月运用质量环管理模式管理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痕迹材料――每年60次质量抽查结果和12名工作人员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1.2 方法

运用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环,借助管理工具――检查表、头脑风暴法对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1.2.1 计划 ①对照消毒供应室的行业标准,设计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表,评估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现状,分析存在的风险与不足。②根据头脑风暴法原则,召开头脑风暴研讨会,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写出影响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及高风险、高频率、易出错的问题和改进建议。③根据确认的问题收集相关联资料加以分析,针对不足拟定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制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要求、制度、操作流程、方法等。

1.2.2 实施 ①重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她们不仅要参与临床科室的服务工作,贯彻落实各项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还要在工作中应用一些管理工具提高整体素质。为此,对工作人员我们除派出参观、学习培训外,还重点进行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训练,同时院感科还在消毒供应室多次开展小讲课,每月进行一次科室业务培训,使工作人员熟知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质控方法、手段与标准等,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与操作技能。②加强人员、区域、过程管理,减少污染。在管理上,我们除要求工作人员按区域要求着装外,还明确规定本科室工作人员管制进入,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这不但可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秩序,更主要的是可以避免人员混杂和流动频繁带来的微生物、微粒和热原质等污染[3]。在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为了保证接触物品的安全性,防止接触感染[4],我们严格划分了工作区域和辅助区域,工作区域内三区清晰,有实际屏障,路线强制通过不逆行,无菌物品、清洁物品的流水操作不逆行,建立了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过程记录与日常监测、定期监测记录,还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中的规定对器械的清洗质量、包装材料、包装质量、灭菌物品出锅情况进行质控,借以提高灭菌物品的合格率。③做好无菌物品管理。为保证无菌物品在贮存、发放、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我们为无菌物品制订了保洁措施与无菌物品使用情况满意度调查表,每季度对使用无菌物品的科室进行一次无菌物品使用情况满意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记录、分析、改进,借以提高无菌物品的质量。④重视医院感染监测,减少易感因素。按要求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清洗质量监测,有不合格物品不慎进入临床时,立即启用灭菌物品失败回收机制[5],及时书面报告相关管理部门,说明召回的原因并进行追踪。⑤开展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科室质控员对已包装待灭菌的物品每周随机至少抽查1次,全年共抽查60次,抽查内容包括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等。

1.2.3 检查 ①院感科根据计划每月针对考评内容对其进行专项考评与技术指导;每季度对消毒供应室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管理综合考核评分,与科室绩效奖金挂钩。②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进行1次自查,明确实施效果,找出不足与缺陷,进行持续改进。③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理论考试与操作技能考核。

1.2.4 总结 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收集未解决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项目。修订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工作计划,进入下一个质量环。

1.2.5 评价内容与标准 评价内容由质量控制项目(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等)和工作人员的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评价标准:①已包装待灭菌的器械器具查到锈斑或水垢、血渍、倒钩等判定为不合格。②包装材料不清洁、有破洞等判定不合格。③包装质量缺标识、缺化学指示物、包装不密闭、未封口等判定为不合格。④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均以满分100分计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运用质量环管理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对比

消毒供应室2012年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合格率分别为75.0%(45/60)、80.0%(48/60)、83.3%(50/60),2013年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0.0%(54/60)、93.3%(56/60)、96.7%(5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运用质量环管理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情况对比

2.2 运用质量环管理后工作人员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对比

工作人员2013年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高于2012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运用质量环管理后工作人员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对比(x±s,分)

3 讨论

从表1可知,经χ2检验,消毒供应室2013年的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与2012年的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质量环又称为“戴明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6]。检查表与头脑风暴法是推动质量环的最常用管理工具,它们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质量环每循环一次,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均提高一步;质量环主要用于企业产品的管理,而我们将此质量管理理论及工具引进应用于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建立健全适用于消毒供应室的一整套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质量指标[7],规范工作人员技术操作流程,拟定人员、区域管理要求,制定考评内容与方法,明确有关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并将制度和操作流程张贴上墙,做到有章可循、有过必究。这是消毒供应室运用质量环管理模式的前提,是确保工作流程畅通、人力得到合理分配的根本。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消毒灭菌场所,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质量和生命安全[8]。要实现无菌物品质量零缺陷,就必须抓好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工作,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9];同时,不仅要重视器械清洗质量、包装材料质量、包装质量,做好无菌物品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还要重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技能培训。质量环管理模式的运行保证了这些措施的有效落实。

随着现代科学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深入应用,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除了应全面引进质量管理的技术指标外,更应重视管理理论及工具的应用。质量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合乎逻辑地有效进行的工作程序[6],运用质量环管理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可以实现由结果评价为主的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可以实现有效地监控和追踪,实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质量是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核心,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10]。运用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环,借助管理工具检查表、头脑风暴法管理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可以使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监测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从而消灭工作中盲目和停留于形式的状态,减少或消除医院感染管理隐患,方便院科两级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工作状态由原来的无序、混乱向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转变,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竹,叶庆临,卢杰,等. 成都市31所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评价[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2628-2629.

[2] 李惠英,李红芬.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408.

[3] 钟秀玲,程棣妍. 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22.

[4] 钟秀玲,程棣妍. 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6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WS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卫生部,2009.

[6] 张宗久. 中国医院评审实务[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28.

[7] 匡庆丽. 质量环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98-99.

[8] 程春玲,吴婕.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3):3227-3228.

[9] 高翠歌.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控制感染[J].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4(5):58-59.

第5篇

关键词:制度培训;新护士;临床实践

新毕业护士(简称新护士)是指毕业后工作1年内的护士,新护士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面对临床工作的特点是要求护士在错综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将正确的事做对的背景[1]。本研究以规章制度是用来规范新护士的一切行为。经过1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以医院规章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护理工作核心制度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新护士对临床中这三项制度概念、认知状况,为新护士安全护理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毕业护士86名,女80人,男6人;年龄20~31岁,平均年龄23岁;大专学历45人,本科学历40人,博士学历1人。

1.2方法

1.2.1规范制度方法 应用讲授法、演示法、研讨法、案例分析等强调日常护理工作所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从医院层级到护理部至临床科室均有评估新护士遵守制度的效果。

1.2.2掌握制度内容 ①医院规章制度内容:聘用合同管理试行办法、编外用工管理规定、职工薪酬福利、考勤和休假管理规定、职称晋升、培训政策、职工外出进修管理办法、参加学术会议管理制度、计划生育、科研工作管理规定、应急预案、医疗核心制度、病历书写规范的重要性、侵权责任法、强化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依法行医、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三基”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②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内容:医院感染知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流行病学、消毒隔离、手卫生、传染病管理、职业安全健康、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及耐药现状。③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内容:医嘱护嘱执行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护理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患者告知制度、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2.3问卷调查 采用自编的医院规章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护理工作核心制度问卷进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向86名新护士说明调查的目的,在征得其同意后,由其按指导语自行填写,并在当场由调查者本人收回问卷,当场检查填写是否完全,共发放问卷86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有效率100%。每份问卷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掌握制度内容越多。

1.3y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由SPSS19.0统计软件完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因资料分数呈偏态分布,采用多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并进行两两比较,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三项问卷得分 医院规章制度问卷平均(66.43±11.50)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问卷平均(82.25±6.91)分,护理工作核心制度问卷平均(90.93±5.52)分,医院规章制度的得分低于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得分。

2.2三项问卷得分比较 医院规章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护理工作核心制度的问卷得分经多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可认为三项制度内容掌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内容枯燥乏味且难于理解[2]是对理论而言,新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有案例分析,能较好地将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和临床护理有机结合起来,因而理解和掌握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变得容易。医院感染制度贯穿于平时的常规护理操作中,再益于新护士在带教老师的耳濡目染下,将院感制度和临床护理相结合,有效防范工作中由于接触含有传染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而导致的暴露[3]。此经历增强了新护士对医院感染制度的掌握。尤其是每个季度的由科室举行的制度学习与病例讨论,能更好地为新护士掌握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和医院感染制度增加一臂之力,在上级护士的强调下,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医院感染制度不断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巩固。因此,由表1可见,三项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医院规章制度内容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已经统一接受培训,但经过1年的时间,由表1可见,医院规章制度的问卷得分仅(66.43±11.50)分,即新护士掌握医院规章制度状况低下,而患者在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方面不断提高的现状,需要新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具备一种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4],才能确保在错综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将正确的事做对。因此,根据调查结果的薄弱点,重视新护士掌握医院规章制度,熟悉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5]成为重点。展开了对新护士在第1年的临床护理中,以不同临床案例,有的放矢地结合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实例分析,使新护士相信规章制度是用来规范护士的一切行为的理念,将护理工作中的危机事件消灭在萌芽状。

综上所述,通过调查了解新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对制度掌握状况,分析其掌握各种制度的深浅度,针对薄弱点加强防范,是全面提高新护士安全治疗护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胡德英,刘义兰,邓先锋,等.新护士护理安全系统化培训措施与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971-974.

[2]刘红,刘书香,戴莉,等.案例分析法在护生护理核心制度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2,27(2):67-69.

[3]徐錾娴,马小琴.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8):565-566.

第6篇

【关键词】 医疗废弃物;感染管理;检查监督执行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有着本质不同,它既污染环境,又是疾病的感染源。若不能以妥当方式收集和处理,将对患者、医院工作人员与相关人员以及公众的健康造成危害。怎样适当地处理医院废弃物,防止污染环境,从对人类社会负责的意义上讲,是医疗部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在对我院废弃物管理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使医院废弃物管理取得一定成效。

为了有效控制污染,保障患者、医院工作人员及社会人群的健康,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废弃物管理条列》,加强安全管理,从而使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处置工作层层有人把关,总结如下:

1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有主管业务院长担任主任,下设医院感染办公室,设专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同时各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质控组织的健全,全面负责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和医疗废物工作的管理。

2 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医院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的力度,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加大管理力度,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处于受控状态,全院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制度,熟知各自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杜绝了一切隐患的发生。

3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列、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知识;输血的有关法律法规。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覆盖率达95%。并对所学内容进行考试,合格率达90%。并选送重点科室负责人参加上级单位控制医院感染的学习班,回院后,将学习内容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专题讲座。

4 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理部协同院感办,深入科室检查监督执行,对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后剪断毁形,置于黄色医疗塑料袋内暂存,针头和锐利器具放置在包装盒内消毒后集中销毁,手术、包扎、化验残余物及其他医疗废物置黄色塑料袋中,每天由清洁员密闭运送至焚烧炉烧毁。

5 加强力度

医院感染办公室,深入科室,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出整改措施,每周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发现一次性焚烧不彻底,处罚焚烧员当日工资,使用科室不按规定分类包装毁形,处罚护士长2分,当事人4分。对一次性医疗废物管理不严,外流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者,有当事人负完全责任,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使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达到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有效地防止污染源传播疾病,确保医院社会环境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总之,采取综合管理措施依法管理医疗废弃物,是控制医源性感染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 考 文 献

[1] 张红玲.医用高度危险性物品的全程质控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454-455.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1-5.

[3] 陈静,裴红生,凌汉栋,等.医疗废弃管理的调查与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9):1025-1026.

第7篇

【摘要】 通过精神病医院感染管理的探讨,从而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主要是从监、控、管上提高院感水平,实现一体化。指导精神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关键词】 精神病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院感率

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是赣西唯一的一所二级甲等精神病医院,下设六个精神科病房,一个戒毒病房,一个老年公寓,四个分院,拥有四百多张床位,目前,为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正在由规模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换,全面推进三乙医院的创建工作,医院感染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职能科室,在向现代化、规范化迈进的途中,其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仍需不断健全和完善。

1 成立院感科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按照我国三乙医院的要求,应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科,随着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各方面需求不断增加,先进仪器设备及消毒技术的广泛使用,均使精神科医院感染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更新,如: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制度、一次物品存放、使用、回收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治疗室感染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临床各种常用物品消毒方法、保洁工作规章制度,另外,增加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环境学管理制度(包括空气净化管理制度和六步洗手管理制度)等,使我们的医护工作者,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 科学的监测是做好精神病院感管理工作的保障

尤其是检验科、供应室、回收站、病房治疗室等重点科室。

2.1 做好紫外线灯的时间监测与强度监测。

2.2 消毒剂的监测 主要是对碘伏的微生物监测和含氯消毒剂浓度(浸泡、处理桌面、地面等浓度要求各不相同)监测,另外戊二醛、过氧化氢等在使用过程中应做浓度和微生物监测、所有消毒液均应标明使用起始时间。

2.3 供应室的监测 如高压锅以嗜热芽孢杆菌每月一次微生物监测,应定期对包装间、贮存间的空气、物体表面进行检测、抽取一定数量的敷料、针头针管、一次性物品做微生物监测。

2.4 治疗室的监测 每月应对治疗室的空气质量、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的手进行微生物监测。

2.5 开展前瞻性监测 掌握临床科室感染病例,及时提出防控措施,防止突发院感事件,同时回顾性查阅病历,掌握院感染率。

2.6 其他 开展医务人员手依从性监测和事业暴露监测。

3 有力的控制是精神病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手段

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病情变化、各种检查(包括:超声、检验、放射、体温、血压等),为便于分析,均应入院内网。精神病患者不同于其他患者,饮食无度,随地吐痰,自知力差,免疫力相对低下等特点,如不加控制,极易发生感染。(1)营养员的配合,对神志不清的人员应给予合理的膳食,护士应监督执行。(2)卫生员的配合,每日早、中、晚定时用对病室湿式清扫,遇有污染用含氯消毒剂拖洗地面,发现污渍,立即清除,并及时清除对卫生间的排泄物,谨防交叉感染。(3)抗生素的使用控制。①谨慎使用二联用药,三联时应登记在册;②使用前均需做药物敏感实验;③使用后出现习惯性腹泻可能与正常菌群的破坏有关;④做好耐药菌株的登记情况。

3.4 药物损害 部分精神科药物已证实对人体的血细胞和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如氯氮平、氯丙嗪、维思通等,应每隔2周对精神病患者做血液分析、肝功能和超声复查,如有异常,即刻做好减药,停药和换药工作。以防继发性感染的发生。

4 全面科学的管理是精神病院感染管理的目标

(1)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水平。①每年组织两次院感讲座,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整体水平,新入职工另行培训;②每年两次派专职人员外出学习、交流。与国内外接轨,及时充电;③至少一年举行一次院感知识考试,载入年度个人小结。(2)现场督查,不定期对临床工作人员的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进行检查,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洗手现场抽查。(3)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尤其是重点环节,重点问题做出整改意见,不合格的项目除公示外,还应做出经济处罚,严重者与晋级挂钩。(4)重视反馈意见,勤于总结经验,每季度举办医护质量理论知识竞赛,技能操作比武,应把院感知识、无菌理念渗透其中。及时收集病房的反馈意见,每年应对全院的院感发生率、漏报率做出评估,并计划好来年院感工作的相应步骤。

5 讨论

院感工作需要院领导在人力和物力的鼎力支持医院感染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全院的各科室、各场所、各环节,医疗、护理、检验、功能、放射、药械等科室相互渗透、立体交叉,而且它有投入费用看得见、经济收益却难看见的特点,譬如购买各种档次的消毒物品,改造感应水龙头,医用垃圾的处理,派出人员的学习交流等。均需要物力和人力的投入,这离不开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第8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68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患者数的逐年增多,各个医院的血透室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展。而血液透析室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其工作性质直接影响到透析患者的预后及医疗效果,感染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为使透析室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医院制定了相关制度,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患者数的逐年增多,各个医院的血透室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展。而血液透析室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其工作性质直接影响到透析患者的预后及医疗效果,感染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为使透析室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医院制定了相关制度,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相关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必须具备以下6项制度:①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②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③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④设备实施及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⑤患者登记和医疗文书管理制度;⑥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相关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必须具备以下6项制度:①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②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③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④设备实施及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⑤患者登记和医疗文书管理制度;⑥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医院与科室感染管理的网络组织,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医院建立了感染管理的三级网络,成立了感染管理办公室,院感专职人员不定期下科室进行督查,加强对科室感染管理的力度[1]。血液透析室也成立了3人的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和监控护士组成。负责检查、指导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加强科室重点环节监管。每天由感染控制护士进行日常工作检查,工作人员自查。每周由科主任、护士长进行大检查,并记录各项检查情况。每个月召开1次全科感染工作会议,就当月检查情况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建立健全医院与科室感染管理的网络组织,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医院建立了感染管理的三级网络,成立了感染管理办公室,院感专职人员不定期下科室进行督查,加强对科室感染管理的力度[1]。血液透析室也成立了3人的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和监控护士组成。负责检查、指导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加强科室重点环节监管。每天由感染控制护士进行日常工作检查,工作人员自查。每周由科主任、护士长进行大检查,并记录各项检查情况。每个月召开1次全科感染工作会议,就当月检查情况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严格执行检测制度

严格执行检测制度

每个月对普通透析区、隔离透析区、水处理间、治疗室、配液间、库房空气,对医护人员手、透析室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剂、反渗水、透析液进行细菌监测1次;透析液的溶质浓度测定每个月1次;反渗水、透析液(所有透析机)每3个月检测内毒素1次;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每年检测1次,软水硬度和游离氯每周检测1次,每天检查反渗水电导度。检测结果必须符合要求才能正常工作。监测如不符合要求,立即查找原因,进行整改,直至监测符合要求。所有监测资料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2]。

每个月对普通透析区、隔离透析区、水处理间、治疗室、配液间、库房空气,对医护人员手、透析室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剂、反渗水、透析液进行细菌监测1次;透析液的溶质浓度测定每个月1次;反渗水、透析液(所有透析机)每3个月检测内毒素1次;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每年检测1次,软水硬度和游离氯每周检测1次,每天检查反渗水电导度。检测结果必须符合要求才能正常工作。监测如不符合要求,立即查找原因,进行整改,直至监测符合要求。所有监测资料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2]。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医护人员更衣、换鞋后进入治疗室和透析治疗区:从事血液透析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感染控制意识。每年对医务人员进行HBV、HCV、HIV等经血传播疾病相关标志物的检查。

医护人员更衣、换鞋后进入治疗室和透析治疗区:从事血液透析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感染控制意识。每年对医务人员进行HBV、HCV、HIV等经血传播疾病相关标志物的检查。

患者:进入透析治疗区前更衣、换鞋。对于第1次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其他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至少每6个月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患者:进入透析治疗区前更衣、换鞋。对于第1次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其他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至少每6个月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空气及物体表面:清洁区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为防止交叉感染,每次透析结束应更换床单,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如透析机外部、小桌板等)及地面进行擦洗消毒。明显被污染的表面应使用含有至少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空气及物体表面:清洁区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为防止交叉感染,每次透析结束应更换床单,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如透析机外部、小桌板等)及地面进行擦洗消毒。明显被污染的表面应使用含有至少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透析器的复用管理:复用的透析器和滤器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并明确标明为可复用的血液透析器和滤器。主管医师要告知患者复用可能产生的风险,患者签署“透析器(滤器)复用知情同意书”。乙型肝炎病毒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标志物阳性的患者,以及艾滋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禁止复用。对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的传染病患者不能复用。对复用过程中使用的消毒剂过敏的患者不能复用。所复用透析器只能同一患者使用,不得他人使用复用次数应根据透析器TCV、膜完整性、外观检查来确定,3项任何1项不符合要求即应丢弃。

透析器的复用管理:复用的透析器和滤器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并明确标明为可复用的血液透析器和滤器。主管医师要告知患者复用可能产生的风险,患者签署“透析器(滤器)复用知情同意书”。乙型肝炎病毒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标志物阳性的患者,以及艾滋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禁止复用。对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的传染病患者不能复用。对复用过程中使用的消毒剂过敏的患者不能复用。所复用透析器只能同一患者使用,不得他人使用复用次数应根据透析器TCV、膜完整性、外观检查来确定,3项任何1项不符合要求即应丢弃。

透析液的管理:血透科A液使用成品,浓缩B液每天现用现配。配制过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浓缩液配制桶每天用透析用水清洗1次;每周至少用消毒剂进行消毒1次,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浓缩液配制桶滤芯每周至少更换1次[3]。

透析液的管理:血透科A液使用成品,浓缩B液每天现用现配。配制过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浓缩液配制桶每天用透析用水清洗1次;每周至少用消毒剂进行消毒1次,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浓缩液配制桶滤芯每周至少更换1次[3]。

透析设备的消毒管理:①透析机器外部消毒: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对透析机外部进行初步的消毒,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1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②机器内部消毒:每次透析结束时应按照透析机使用说明书要求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透析时如发生破膜,动、静脉传感器保护罩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立即消毒,消毒后的机器方可再次使用。

透析设备的消毒管理:①透析机器外部消毒: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对透析机外部进行初步的消毒,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1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②机器内部消毒:每次透析结束时应按照透析机使用说明书要求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透析时如发生破膜,动、静脉传感器保护罩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立即消毒,消毒后的机器方可再次使用。

总之,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涉及到血透室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加强各个环节的监控,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总之,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涉及到血透室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加强各个环节的监控,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周晓平,罗腾达.加强血液透析室管理预防医院感染.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17(4):322.

1 周晓平,罗腾达.加强血液透析室管理预防医院感染.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17(4):322.

2 陈香美.血液净化标准规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2 陈香美.血液净化标准规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3 王晓云,马巍.血液透析科血液感染监控与管理.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1,21(13):2769.

第9篇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SSD)强化改良质量控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2013年本院CSSD采用传统质量控制,2014年本院CSSD在传统质量控制基础上采用强化改良质量控制,选取2013—2014年沁源县人民医院CSSD院内感染主要控制指标和具体合格情况及本院收治的500例(2013年、2014年各250例)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CSSD灭菌效果和感染控制成效。结果2014年CSSD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物品包装合格率、卫生学检查合格率高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2014年抽检的灭菌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院内感染率低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SD强化改良质量控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从而提高医院管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

医院管理;交叉感染;质量控制

消毒供应中心(CSSD)为间接服务于患者的场所,对科室使用后的污染物品和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灭菌,为临床提供合格的无菌物品,其不会直接和患者接触,但是是医院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大量聚集地,会对医院感染产生一定的影响。CSSD工作质量会直接影响患者身体安全和医疗效果。因此提高CSSD质量,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和确保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其质量控制重点内容是确保无菌物品质量[1]。为有效利用CSSD质量控制来降低医院感染率,沁源县人民医院从不同方面着手,实施各种措施确保无菌物品质量,有效减少了医院感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2014年本院CSSD院内感染主要控制指标及本院收治的500例(2013年、2014年各250例)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CSSD灭菌效果和感染控制成效。

1.2方法

2013年本院CSSD采用传统质量控制手段,医院消毒灭菌操作均符合具体规范。2014年本院CSSD在传统质量控制基础上采用强化改良质量控制,组建了以院长为组长,成员包括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的医院感染相关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监督CSSD工作,确保CSSD工作质量[2];结合本院实际构建质量管理制度、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以及消毒隔离制度等改进相关规章制度。具体方法如下:(1)物理控制:进行灭菌操作时连续监测及记录具体灭菌温度、灭菌时间和实际压力等参数[2-3]。保证每次灭菌温度产生的波动≤3℃,同时时间符合最低灭菌时间标准,灭菌时间8min/次。(2)化学控制:依据《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将3M化学指示卡置于需灭菌的包里或相应容器里,同时使用3M化学指示胶带封住包布外层。经高压蒸气灭菌操作后,灭菌结束提示合格,打开包后里面的化学指示卡变色合格,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合格,则表明该物品属合格品。(3)生物监测:灭菌效果判断依据为嗜热脂肪肝菌芽孢是否存活,将三张种有此种细菌芽孢的玻片放在需灭菌包的下层、上层以及中层,经高压灭菌后谨慎取出玻片,然后将其置于56℃温箱里面培养48h,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存活情况。(4)低温灭菌监测:不仅进行高温高压灭菌,还对低温灭菌物品实施生物、物理以及化学监测法来掌握灭菌情况[4]。(5)空气消毒以及监测:CSSD通过紫外线灯进行定时照射,同时定期更换所使用的灯管,利用分布法和具体平板暴露法监测空气消毒情况,保证清洁区每立方空气含有的细菌菌落≤500个,对于无菌区,每立方空气所含细菌菌落≤200个就表明合格。

1.3观察指标

比较2013—2014年院内感染主要控制指标及合格率、医院感染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13—2014年院内感染主要控制指标及合格率比较2014年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物品包装合格率、卫生学检查合格率高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2014年灭菌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2013—2014年院内感染比较2013年抽检的250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25例,院内感染率为10.0%;2014年抽检的250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6例,院内感染率为2.4%。2014年院内感染率低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一般临床治疗中较易出现医院感染,其影响因素较多。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严格控制CSSD质量。提高CSSD质量的手段主要有6个方面:(1)不断的完善CSSD制度,包括消毒管理制度、组织管理制度、设备维修具体管理制度、工作管理制度以及建筑工程布局管理制度等;(2)提升CSSD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注重工作人员在职理论培训;(3)合理布局CSSD,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4)严格清洗和灭菌反复使用的相应医疗器械;(5)严格监测医疗器械灭菌质量;(6)合理保存医疗无菌物品。本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物品包装合格率、卫生学检查合格率高于2013年,差异明显。2013、2014灭菌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014年院感染率低于2013年,差异明显。郑志俭[5]研究结果表明,改良质量控制能够提升CSSD质量控制效率,从而提升医疗管理工作水平,从而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CSSD强化改良质量控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从而提高医院管理工作效率。

作者:孙小英 单位: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李雪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预防医院感染[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0,21(6):141-142.

[2]郭树美.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5):2735.

[3]戴小凤.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J].医药前沿,2011,1(2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