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师资管理论文

时间:2022-10-01 06:50:25

导语:在师资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师资管理论文

第1篇

1.企业的战略因素

企业所制定的长期发展目标及其没有完成目标的后续实施步骤就是企业战略,其中就包括有企业发展模式、计划、经营理念以及整体定位等很多方面。人力资源的管理与企业发展之间一定要保持高度一致,这样才能让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更加平稳健康,所以,管理者应该在基于企业发展战略上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相应改变和调整,但是这也不能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总体应该和企业发展战略相同,满足内在的一致,这样不仅不能让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还会极易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影响。因此管理者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时候需要首先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才能更有效的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

2.所有权因素

因为在企业中不同的所有权会让企业的管理制度环境有所不同,而且在铁路企业这样的国有企业中,职员往往都可以通过人事管理制度得到稳定的薪资待遇,其福利条件也比较好,但是没有及时得到更新的管理理念也阻碍了人事管理制度的革新和发展,职员对企业也有较高的期望值。因此管理者应该结合自身企业的所有权的不同进行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通过对职员现实需求,综合考虑了人力资源构成特点、企业发展以及社会背景的条件下,逐渐形成一种工作制度,对用人环境加以改善,对人力资本的预期回报加以及时满足,进而把职员逐利动机逐渐向促进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转化。

3.规模因素

企业的规模都是由其自身的注册资金额度及其职员人数所决定的,对于铁路企业来说,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职员人数不断上升,同时也不断在扩大其资金额度,在规模不断壮大中,其内部结构也逐渐变得复杂,同时也得到不断的完善,因此管理者应该不断的进行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确保其制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也就是要建立职权责利统一的健全机制,在不同的职位上放置适合的人才,并给予对应的权利,同时还要将与权责相匹配的责任落实到其身上,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有助于管理规范化的实现。此外,还需要加强企业民族管理制度的完善,将广大员工的力量加以充分发挥,将民主评议来作为确定人才考察的必要程序,促使民主推荐质量的提高,进而使得德才兼备的人才在各级管理岗位都发挥出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从而提升铁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4.文化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对于铁路企业的管理和文化都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在铁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中庸、伦理道德以及中和等观念比较注重,同时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在企业中得到了落实,但还是需要加强对其自身的企业文化加以考虑,摒弃以往不科学合理的企业文化,例如铁路管理中对行政级别过于强调等,真正实现以员工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使得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互都得到尊重,进而让员工将企业的发展当做自身事业的和谐的企业文化。

5.结束语

第2篇

1.1共同的管理基础———信息管理

高校数字资产同时具备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含义。从本质上看,高校数字资产就是高校数字信息资源的资产化。也就是说,对高校数字资产的管理过程实际上是实现高校信息资源向数字资产转化的过程。因此,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开发、规划、控制、集成和利用的信息管理过程是高校数字资产管理的基础。信息管理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历了以印刷型文献为管理对象的文献管理时期、以管理信息系统为象征的技术管理时期、以信息资源为对象的信息资源管理时期和以知识创新为出发点的知识管理时期。信息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管理,而知识管理综合了信息管理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说知识管理是对信息管理的升华与发展,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

1.2管理的客体都聚焦于有价值的智力资产

高校数字资产是数字信息和其知识产权的组合。高校数字资产以教学和研究内容为主体,其中蕴含的文字、图像和符号等内容是高校成员智慧和知识的具体体现。这些数字信息资源之所以被称为资产,不仅因为它们的所有权归属于高校和其成员,或能够被其控制,而且高校数字资产能够给相关主体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即具有价值。尽管由于高等教育的性质和规律,决定了高校的资产一般不以赢利为目的,并且不直接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因此高校的数字资产并不一定像会计学中资产定义的那样产生直接的经济利益,但是它同其他的有形资产一样能够产生价值。这种间接性的经济利益并不影响高校信息资源作为资产的本质属性。高校数字资产的价值实现主要通过用户使用数字资产所得到收益。例如可用它来支持高校的管理控制和科学决策;高校师生通过使用数字资产得到知识的增加等。认为知识是一种有价值的智力资产,这并不新鲜。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出知识具有价值。但是由于创造知识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与它们所产生的服务的价值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因此,知识的价值限度并不明确。但在信息经济飞速发展的推动下,知识资产本身已经被当作经济产品,例如能够带来收益的智力资产或业务活动产品如版权、知识产权或专利。

1.3管理的实施都对信息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由于数字资产是以二进制格式存储、人们有权使用的任何文本或媒体条目[4],是存储在电子计算机中,并能通过网络传播的文字、图像、声音、色彩等事物的概括性描述和表达[5]。因此,只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充分地对高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才能为高校信息资源的向数字资产的转化创造条件。高校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过程、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构建、数字资产的传播与共享都对信息技术有较高的要求。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是密切相关的,虽然知识管理不是一项技术活动,或者不只是能通过信息技术解决,但是知识管理的实施通常是以机构拥有的信息基础设施为前提。知识循环的各个环节———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交流和共享以及知识使用和创新中涉及的数据挖掘、智能、知识库、知识地图等技术使得个人和团体的知识能够被提取和结构化,进而被高校中其他成员甚至是外部人员应用。

2高校数字资产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差异性

2.1管理的目的不同

高校数字资产管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高校信息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分散的校园数字资源亟待有序的管理。高校作为知识密集型机构,所产生的信息资源是高校教学、科研等活动成果的重要载体,一旦转化为数字资产,其作用和价值将会更加突出。通过数字资产管理这一管理活动,一方面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存储平台将这些数字资产集中的组织并管理;另一方面,能够为高校科研成果等智力资产的共享创造良好的条件,具有提高学校声望,促进成果传播等一系列优势,进而实现数字资产的增值。知识管理是基于“知识具有价值,知识能够创造价值”的认识而产生,目的是为了通过对知识的有效利用来提高个人或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6],即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创新。这里说的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高校及其成员想把一种好的想法变成其教学或科研成果产出,新的知识就产生了,通过对这些知识进一步研究开发从而产出更多的知识。这一过程就是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就是要加强知识的流动和共享,为高校的知识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

2.2管理的范围不同

高校数字资产按照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来划分,可分为信息、知识、数据、文件、档案等类型,其中知识资产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按照文献类型划分,可将高校数字资产分为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文件、工作文档、演示文稿、设计图纸、预印本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校数字资产是由文字、图形、符号等方式表达的文献,这些文献记录的是对显性知识的记录。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而且还包括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也就是说,知识管理还包括对存在于人脑中的,未能用文字、图形、符号等方式表达的隐性知识的管理。对于高校这个特定的组织来说,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利用的管理,还包括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他们是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是知识的使用者和创新者。知识存在于人脑中,知识通过人的工作得以体现。

2.3解决方案的不同

由于高校数字资产通常以数字信息的形式体现,因此,数字资产管理的解决方案通常是以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形式呈现。按照开源程度可将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分为两大阵营:商业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和开源软件。商业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有:AssetBank、CorporateGraphics、TheDigitalAssetLab、FilmFlip、WebDAMSolutions等。开源软件有:①基于网络的开源软件,例如Activae、EnterMedia;②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具有数字资产管理模块的软件,例如Alfresco、Cynapse、Nux-eoDAM;③面向保存的数字资产管理软件,例如Concerto、DSpace、FedoraCommons。目前,大部分国外高校数字资产管理使用的系统是开源软件,是对机构知识库及其服务的扩展,也有少数的高校采用商业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的解决方案包括管理显性知识的知识管理系统和管理隐性知识的实践社区。知识管理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软件的框架,其中蕴含着从知识获取到知识创新的整个过程,包含存储显性知识的知识库,对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挖掘的知识地图等。实践社区最早是由布朗和杜规德对施乐公司的知识管理所提出的,专指企业成员间的非正式工作群体,充分利用这些社区去激发人们共享知识的热情、降低知识的难度,从而最终促进知识管理价值的体系。除了施乐公司之外,许多跨国组织机构,如世界银行、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均采取实践社区的组织形式,成功地实现了组织战略、提高员工专业技能、解决难题、迅速传播最佳实践、开创组织新业务,并在帮助公司招聘和留住人才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7]。实践社区在于为隐性知识显性化建立一个环境,降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难度。同知识地图、知识库等信息技术相比,实践社区能够更有效的把人、知识以及过程三个要素结合起来,通过人们之间的交流、问答、碰撞,人们更容易整理自己的思路、激发创新、从而能够整理自己的想法,产生出有价值的内容。因此,由实践社区产生的内容也是知识库内容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也可以建立机构的专业地图和人物黄页等知识库的基础功能。

3高校数字资产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关系

3.1高校数字资产对知识管理的促进作用

3.1.1高校数字资产管理有助于知识的积累、传播和交流知识资产是高校数字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数字资产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高校数字资产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服务。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数字资产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只有通过一个统一的存储平台,才能将这些数字资产集中的组织并管理。另一方面,只有实现数字资产的共享才能为数字资产的再利用创造条件。数字资产管理系统为高校的知识交流提供了平台。为了避免数字资产提交和录入的过程中出现的信息重复问题,高校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通常需要实现与高校其他部门和管理活动系统的信息交互,如科研管理系统,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位论文系统、档案系统等。系统之间信息的交互与共享摆脱了时空的限制和高校各部门之间的隔阂。同时,论坛、电子邮件等网络交流手段使高校机构和成员间的知识探讨和交流成为可能。数字资产的共享不仅有利于高校成员共享教学科研中产生的知识成果,同时数字资产在高校之间以及互联网的共享还有助于展示高校科研水平,提高学校声望,促进成果传播等一系列的优势。3.1.2高校数字资产管理有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校信息资源和知识共享的一个棘手问题,因信息传播政策和机制的不完善引起的版权纠纷屡见不鲜。高校数字资产同时具备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含义。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数字资产的内容和其所有权的归属组合表现为一种资产。因此数字资产表现为数字化形式存在的内容及其知识产权的组合,其资产性质由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来体现。因此,知识产权管理是数字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区别于数字资源管理的一个主要特征。在高校数字资产管理的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知识产权管理的经验和技术。通过电子签名技术、电子认证技术、数字水印技术等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可以控制数字资产的访问及其使用。同时,一些较为成熟的期刊版权管理措施,也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例如,美国HathiTrus项目[8]采取了严格的版权管理措施,建立了专门的期刊版权数据库。同样,SHERPA/RoMEO项目[9]是英国联合资讯系统委员会(JISC)为了解决机构知识库自存储的版权问题所成立的项目,该项目供期刊论文的作者查询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出版商的版权转让协议的相关信息。我国台湾地区国立清华大学也在其机构典藏库的基础上建立了学术期刊出版社著作权查询系统[10]。

3.2高校知识管理对数字资产管理的作用

3.2.1高校知识管理可以为数字资产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与知识管理相比,数字资产管理产生较晚,高校数字资产管理这一术语的产生,是当机构知识库的存储内容由学术预印本扩展到能够容纳高校产生的一系列的格式和资源时,于是有学者采用“数字资产管理”这个概念来包含高校范围内产生的任何格式数字内容的管理活动,是对机构知识库内容和服务的扩展。且其相关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实践方面,理论研究尚未完善,尤其是在高校环境下的实施可参考借鉴的理论更是少之又少。相比而言,知识管理的理论则已经比较成熟。因此,知识管理理论能够为高校数字资产管理提供指导。其中,知识共享的理念对高校数字资产的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知识组织、知识地图以及知识挖掘等技术也应用于高校数字资产管理。3.2.2高校知识管理可以扩展数字资产管理的领域知识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在管理文字、图像、音频等信息的基础上把知识的创造者———人,纳入到管理的内容之中。而高校数字资产管理是对已产生的文献资源进行管理,但是这种管理忽略了对存在于高校成员脑中的隐性知识的挖掘,然而这些隐性知识往往在促进科研进步、推动知识创新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知识管理理念中,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恰恰弥补了数字资产管理目前的这种不足,能够大大丰富高校的知识交流体系。本文认为在当前的高校数字资产管理中应当充分融入知识管理的进步和精华,借助网络虚拟知识实践社区已有的技术和平台,促进高校数字资产中知识的生产和利用。目前的网络虚拟社区并非局限于简单的论坛形式,可以包括以下多个功能:论坛(BBS):信息交流工具,特点是围绕问题展开;博客(blog):简单的信息和知识出版工具,特点是围绕人展开;维基(wiki):轻量级的机构知识库,特点是围绕知识展开;社会性书签(SocialBookmarks):共享对信息和知识的评价,信息和知识评价工具;掘客(digg):信息和知识的挖掘功能,信息和知识评价工具;RSS:简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信息和知识获取工具;SNS:社会化网络系统,集成的人际交流环境,涉及信息流、知识流等,促进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建立。3.2.3高校知识管理可以促进高校信息资源向数字资产的转化高校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机构,高校开展其职能活动既需要大量的知识资产提供支撑,同时从各项活动中也产出知识资产。知识资产作为生产力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是市场价值增值的根本动因和知识经济形态下价值形成的基本要素[11]。由此可见,高校数字资产中很大一部分是知识资产,对高校数字知识资产的管理尤为重要。高校信息资源向数字资产的转化是将高校拥有的数字资源进行加工、提炼、析出和重组,使其产生价值增值的过程,称为“资产化”过程。资产化的过程是对数字资源“内容”的重新“组合”,以形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由于这种“组合”体现了对数字资源的“创意”,因此具有其特殊意义,可以视为“资产”,需要加以保护和控制。而这一资产化过程可以通过信息化、知识化、数据化和档案化来实现[12]。其中知识化过程就是通过对高校数字信息资源的知识管理,从而体现信息资源的资产价值。

4结语

第3篇

[片段一]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平平。(投影出示平平在搭积木的图片和文字“平平”)我们跟平平打个招呼吧。

生:平平。

师:称呼别人的名字一定要正确,这样表示尊重。看清“平”的注音,我们来读正确。

生:(先个别读,再集体读)。

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平平在干什么呢?

生:平平在搭积木。

师:(出示句子“平平搭积木”,指住“搭”字)你们看图中的平平搭了些什么呢?

生:平平搭了很多房子。

师:你搭过积木吗?你都搭了些什么?

生:(看字说词)搭桥。

生:搭亭子。

……

[片段二]

师:(出示文句“这些房子都给谁住?”)这些房子指的是哪些房子?

生:(指着投影片上的三间房)平平搭的这几间房子。

师:(指着教室里的一排排课桌)这么多的桌子我们就可以说“这些──”

生:这些课桌。

师:(指着教室的一扇扇窗户)这么多的窗户我们也可以说“这些──”

生:这些窗户。

师:(指着教室里的一张讲台桌)我们可以说──

生:这些讲台桌。

生:错了,只有一张桌子不能这么说。应该说“这张讲台桌”。

师:是啊,许多东西放在一起,我们才可以说“这些”,那么如果只有一间房子,还能像课文中这么提问吗?该怎么提问?

生:这间房子都给谁住?

生:错了,应该是“这间房子给谁住”?

师:是啊,只有一样物品,我们就不能用“都”,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或物在一块,才能用“都”。(出示句式“这些都?”)请你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生:(看词说句)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呢?

……

[片段三]

师:(投影出示诗句“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两句“还有一间”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是“呢”,第二句最后一个词是“啊”。

师: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两个字读正确。

生:(读字。)

师:还有什么不同呢?

生:标点符号不一样。

师:那我们该怎么来读这两个句子呢?谁来试一试?

生:(看句读句。)

师:看清句尾的两个词和标点,一起读。

生:(再读句子。)

师:如果老师把呢“呢”和“啊”对换一下位置,你还能读吗?

生:(试读后笑)读不通了。

师:两个字,字形不一样,它们的用处也不一样,还是把它们换回来吧。再来把这两个正确的句子读一读。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我们细分析其所要认识的1600~1800个汉字的分布,有80%左右的生字在阅读文本中出现,那么如何以文本为载体,依托文本进行有效的识字教学,做到识字、读文两不误,就成了小学低段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上述列举的几个教学片段中,识字教学以文本为依托展开,学文与识字紧密结合,坚持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原则,教学饱满、充实,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发:

1.依托文本中的人、物识字。

生字“平”是出现在文中人物名字中的一个生字,在片段一的教学中教师利用揭示课题,介绍学生认识文中人物的教学时机,引导学生认识生字,读准字音。这样开门见山、不着痕迹地进行识字教学,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抓住了教学的有效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依此类推,我们还可以依托文本景物、事物等名称进行自然合理的设计,展开识字教学。

2.依托文本的插图识字。

还是片段一中的教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回答问题,引出生字“搭”,读准字音,并通过插图对人物动作的形象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搭”的意思,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看字说词练习。这个过程根据生字的词性特点和构词规律,依托文本插图将正音、会意与运用紧密结合,循环递进,节奏明快,生字复现率高,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

3.依托文本语句识字。

在片段二中教学的“这些”、“都”是两个十分常用的词语,对于这一类词语的教学,我们不能够仅停留于让学生会认读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要能够通过教学让学生正确的使用这一类词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文本提供的规范句式──“这些房子都给谁住”这一句子展开教学,联系学生的学习环境、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迁移、辨析、模仿等方式,帮助学生在正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正

确地使用词语,识字教学与语言训练紧密结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依托文本朗读识字。

第4篇

1.1青年教师

美国学者艾玛•麦克唐纳认为,青年教师是完成所有职前培训课程正处在工作岗位第一年的新教师.他认为青年教师实质上是试用期教师或初任教师.从我国实际来看,国内许多学者在研究青年教师时,多指40岁以下的.综上所述,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本文所研究的青年教师主要是指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获得从事教师职业资格、年龄在40岁以下(包括40岁)的高校专任教师.

1.2自我管理

近年来“,自我管理”经常出现在报纸、论文和著作中.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21世纪管理挑战》中率先指出自我管理是个人为取得良好适应,积极寻求发展而能动地对自己进行管理.美国学者蒂姆指出,自我管理就是在个人合理的价值观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实现目标.由此可见,自我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方面进行管理,即实现自己组织、管控、约束和激励,以有效实现目标的实践过程.青年教师的自我管理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显示了青年教师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和心理特征.可以说,青年教师的自我管理是对传统低效外压式管理的超越,是教师将外化的行政命令内化为自身要求,不断促进自身发展,最终实现目标的过程.

2地方院校青年教师自我管理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地方院校加快了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师资紧张的现状.但是,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就青年教师自我管理方面主要表现如下:

2.1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不高、职业发展意识薄弱

职业认同对新教师能否度过职业适应期是很关键的.研究发现,青年教师走上岗位的前期是职业发展的关键,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新教师以后的发展.每年进入地方院校任教的新教师,大多数是硕士毕业生.由于他们缺乏经验,面对课堂教学的复杂情境无所适从,容易产生理想和现实的失落.这就使得他们的职业认同不高.此外,地方院校很多青年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没有将教书育人视为一项高尚和神圣的职业,仅当作一种谋生手段,一旦在现实工作中遇到挫折,由于没有职业信念和理想作为支撑,对教育工作容易产生厌倦.加之一些青年教师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受社会、家庭、环境等影响,缺乏职业发展意识,整日无所事事,只考虑当下过得去,对未来发展没有任何思考.久而久之,这些教师就丧失了职业责任感、使命感,缺乏对职业发展的追求.

2.2青年教师欠缺对自身能力及自我期望的认知

众所周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五种需要之间是层级递升.一般来说,当下一级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青年教师作为社会的精英人才,当前四种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之后,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则成为必然,而自我期望就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目标的主观设定,并决定了自我实现需要的具体内容.由于教师职业自身的特殊性与社会期望的附加,青年教师往往对自身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在很多情况下,出现自我期望与实际工作能力之间并不能完全匹配,甚至出现严重失衡的情况.此外,很多青年教师往往容易将自身掌握的知识与能力混淆,将知识等同于能力.但是靠书本知识习得的理论与处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之间并不存在逻辑上的线性关系,要解决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只能放下书本,直面现实.但不少青年教师并没有弄清楚这一点,在实际中一旦发现凭借自身难以胜任教学工作,职业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失调时,就会产生自我否定的不良情绪,以致心理失衡.

2.3青年教师抗压能力相对脆弱

青年教师往往刚从学校毕业,面临着环境的改变、个人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及个人生涯的重新规划.同时他们虽然有较高的学历或学位水平和年龄优势,但却极度缺乏社会经验,对走入社会和工作岗位而需要面临的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适从,缺乏有效的应对方法,这就都会给青年教师造成心理压力.其实,地方院校青年教师既处于事业的成长发展期,同时又处于生活的稳定定型期.在这一阶段,他们要谈恋爱,建立家庭,结婚生子,要购房,要赡养父母和抚养小孩,经济上是急需用钱的.但地方院校捉襟见肘的收入使他们生存比较艰难,从而也影响到工作和心理状态,表现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力不从心或者茫然失措,焦虑、困惑、疲惫、怀疑、失败等负面情绪也接踵而来.

2.4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目前,地方院校很多青年教师通常来自综合性大学,而非专业的师范类院校,因此这部分青年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较为匮乏,加之他们既没有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也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导致教育教学技巧也严重不足.部分青年教师只注重专业学科的知识传授,而对其他相关学科不重视;缺乏对关联学科的了解和知识储备,从而使得专业知识的讲解单一乏味,无法形成体系,使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此外,有的青年教师虽然具备教师岗位所拥有的专业知识结构,但却缺乏有效的授课方法,无法使学生产生听课兴趣,导致教学和实践的严重脱节.其实,青年教师既是教育者,同时也是学习者.他们只有及时填充最新的相关学科知识,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

2.5青年教师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受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教师传统德育价值取,特别是诸如拜金主义、享乐思想、攀比心态等都会对青年教师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地方院校青年教师的社会待遇、经济待遇偏低,政策保障措施也存在不平等现象,这些都直接影响了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

3提高地方院校青年教师自我管理的对策

自我管理作为对传统“他律”管理的修正和超越,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管理过程,它包括许多不同维度不同功能的组成环节.就本文而言,主要从自我管理的精神维度和自我管理的行为维度进行策略探究,并各自分别从若干层面进行阐释,即精神维度上的三个层面:意识层面自我认识、情感层面自我激励、品质层面自我反省;行为纬度上的三个层面:认识层面自我设计、实施层面自我调控、保障层面自我监督.

3.1精神纬度层面

3.1.1准确的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自我管理的基础.彼得?德鲁克认为,看清自己是自我管理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科恩也认为:“自我认识是自我确定的前提,认识自己首先就是认识自己的内在可能性———建立生活计划的基础.”可见,自我认识是自我管理的前提,是对自己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智能特长等的认识,它是基于自我体察、分析基础上形成的自我评价.就青年教师而言,认识自我既包括对作为“人”的自我的认识,还包括对作为“教师”的自我的认识.这是做好自我管理的第一步.教师的自我意识不仅表现在对自己身心活动状况的观察上,还表现在对自己身心活动状况的控制上.一个教师如果已经明确了自己的身份,认识到自己是社会历史经验的传授者,是社会上年轻一代心灵的塑造者,那么这个教师就已经具有教师角色意识.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指出:“一个教师在教室里所要了解的第一件事是了解自已.”可见,自我认识是教师开展自我管理的基础,只有对自己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使自己的价值取向与组织保持一致.

3.1.2积极的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就是在自我管理过程中采取自我刺激、自我鼓励、自我勉励之法.通过自我激励可以达到增强目标意识,提高意志的坚韧性和情感的深刻性.研究显示,通过激励充分发挥人潜在的心理意识,人的人生轨迹就会朝着自己的期许方向发展.美国威廉•詹姆斯教授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20%—30%的能力,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当前,青年教师的观念与行为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较强的责任感和稳定的报酬不再是推动教师尽职工作的唯一动力.如今的青年教师喜欢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求平衡点,渴望超越自我,获得正面赞赏.如果青年教师的内部动力得到激发,产生强烈激情和积极性,就会对成功产生一种渴望,进而更专注于自己的职业和工作.

3.1.3必要的自我反省

自我反省是自我管理在精神纬度上的重要环节,是自我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自我反省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总结出值得借鉴的经验和需要吸取的教训.青年教师应“身为人师,常当自照”,发现自己优缺点,唯其如此,才能不断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当然,自我反省要求青年教师在遇到困难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分析自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从而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当然,青年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磨练,还需要在反思中不断总结和升华,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有效管理.

3.2行为纬度层面

3.2.1客观的自我设计

自我设计是自我管理在行为维度上的第一阶段.自我设计就是人通过穿着打扮、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将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想信念、审美观念等外化于众的一种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讲,自我设计必须以社会条件为基础,否则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和无法实现的空想.青年教师自我设计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设计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一般来讲,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涉及自我分析,确立专业发展方向,设计行动方案等.但规划不仅仅是文本的制定,更不是为了敷衍或作秀,必须既注重教师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兼容,实现组织发展与个人进步的同步,又要规划后有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既要在规划实施寻找外在物质、智力资源的支持平台,又要强调从教师内在条件出发,激发自身潜能,做到专业发展的自主、自律与自觉.

3.2.2及时的自我调控

自我调控是保障自我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它是引导自我管理不断沿着自我设计的原定轨道运行的保证.具体来说,自我调控其实包括自我协调和自我控制两个方面.自我协调就是在不受内外不良因素干扰,最大限度调动自我内部与外部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自我控制就是排除各种消极因素,主动调动自我积极性,促进自我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升.青年教师的自我调控能力主要包括自学能力、自我修养能力、分析和反馈信息的能力等.具体到课堂教学中,自我调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教师自身因素的调控;二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前者主要是教师对自己的情感、教态、语言的调控,后者主要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调控.青年教师要对实现有效的自我调控,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多参加体育锻炼、减压心理培训等方式来调节.

3.2.3严格的自我监督

自我监督就是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人依据社会的要求主动调节自己的动机和行为,以达到预期目标.简而言之,自我监督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自律,它能警示和约束教师的行为,促使其自己为自己立法.具体说来,教师自我管理的自我监督机制是由自知(分析和评价、认识自己)、自尊(自我尊重,严格要求自己)、自况(效法他人、学赶先进)和自警(提醒、告诫自己)等自我意识活动所组成的,通过这些机制,教师就能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加以监察和督促,从而了解自己、解剖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青年教师的自我监督能力不一定强,应该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用道德约束自己的言行,用自警和慎独来养成自律习惯.自警,就是用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不断勉励、提醒、警诫自己.慎独,就是没有别人的监督,也严于律己,谨慎自己言行,自觉按规范和规则去做事.

第5篇

一、教而得法是基础要写好字,必须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练字方法,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这是提高写字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手部肌肉发育尚未健全,握笔的方法往往不容易掌握。为此,我们自编了一套手指操,在每次习字课前五分钟做一遍,活动活动手部肌肉,?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写字状态。这套手指操共四节。每节4X8拍:第一节,以大姆指依次和其余四指相碰,再从后碰到前;第二节,从大拇指开始,每个手指依次向内弯两下,再由小拇指依次弯两下到大拇指;第三节,双手合十,五指分开,对压指节;第四节,左手紧握右手手腕,右手肘碰桌面,手拿铅笔,转动手腕,先逆时针画圆,再顺时针画圆。

同时,我们提出“十个要”的姿势要求:头要正,肩要平,胸要张,背要直,头要稍向前探,左手放在桌上,凳子要坐满,腿要成直角,脚掌要放平,距离要记牢。在练字的起始阶段。为了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我们对学生的写字速度不作要求。汉字的特点是方正,要写得横平竖直,才能体现汉字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辅导时,要按笔顺规则作示范。

二、寓教于乐是动力学生刚开始练字时,有种新鲜感,但时间一长,看到自己写的字与字帖上的字有差距,就容易失去信心和兴趣,甚至连写字的姿势也不能保持了。为此,我们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1、制作“红绿灯”,纠正不良书写姿势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红绿灯测试仪”,检查自己的坐姿是否端正。此用具为一个三角体,在其中一面的正中挖个圆孔,三角体内侧的底座上画一绿圆,上面内侧画一红圆。当学生姿势正确时,能就看到绿色,反之则为红色。通过红绿灯检测,保证了学生书写姿势的正确。

2、树立“写字标兵”,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少年儿童的天性是好胜,成功的喜悦往往能带给他们无穷的力量,使练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次练字之前,者师都要表扬上次写得最好的同学,每个班级都自发地开展班级写字竞赛和评寻写字标兵”活动,每个月搞一次全校性的“作品展示会”。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看到了自己的成果,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练字的劲头更足了。

3、结合中队活动,畅谈练字的体会

各班在充分展示练字成果的同时,结合中队活动,召开“我的字进步了”等主题队会,请写字进步快的同学谈体会,介绍练字的“窍门”,从而激发全班同学写字的兴趣。

4、播放古典乐典,陶治学生的情操

我们从我国优美的古典音乐中精选出十段乐曲,在练字过程中播放。伴随着音乐的节奏,以序曲、起始、和结局,学生开始有步骤地完成做操、准备、起笔、收笔的全过程。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基本上能做到听到音乐,就知道该干什么。

三、持之以恒是关键蒙帖练字,贵在坚持。四年来,不论教学任务多么繁重,不论教材怎么改动,我们一直把蒙帖练字作为一项教学内容列入我们的课程,列入我们对语文课教师的考核范围。低年级,我们要求教师在黑板上写范字,讲笔顺,要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写字的方法;中高年级,我们要求教师不断巡视,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姿势,提高学生的写字速度。每学期,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有学生的写字成绩的考核和记载。

此外,我们还利用家长会,给家长讲解写字的好处,教会家长如何督促孩子写好字。双休日、节假日,我们都有写字的练习。这样,学生的练字便成为一个从不间断的过程,一直坚持下来,四年来,从没中断。

四、寓德于教是载体92年,我们受南京市教科所委托,承担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研究课题。

如何使这一课题的研究落到实处,便成为我们反复思索的问题。蒙帖练字,为我们这项德育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块良好的“试验园地”。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缩影,写好汉字便是对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在练字的过程中,我们播放古典民族乐曲,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对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于是,蒙帖练字与礼仪规范教育、爱国教育和理想情操教育等一起,成为我们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载体。

五、提高素质是目的蒙帖练字,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同时,对于学生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效果也是明显的。

几年来,通过蒙帖练字,我校学生的书写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同学都能写出一手流利的好字,这不但得到小学界同仁们的一致认同,中学反馈的信息也同样可以证明。每当外校老师来我校听课,看到黑板报上同学们的隽秀的粉笔字,不由地发出由衷的赞叹。

蒙帖练字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许多成绩平平甚至较差的同学,从写字中找到了自己展示才能舞台。他们发现,只要自己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也能把字写好,也能受到表扬,也能引来羡慕的目光。他们发现,原来自己并不笨,只要下功夫,学习也是能够搞好的。

第6篇

1.1种子市场的监管难度大近些年来,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而且准入门槛降低了,这就导致种子的整体质量下降,鱼龙混杂,什么样的种子都可以上市交易,给农户的选择及种子管理部门的监管都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由于种子准入门槛不高,没有对种子经营者的专业、文化知识及资金、场地等进行限制,所以使一些不同行业的经营者都进入种子市场进行经营,只要赚钱,什么样的种子都敢卖,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屡屡发生,给农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再有一些商户,对种子包装随意更改,一些种子各项指标在包装袋上印错、漏印、涂改等现象普遍存在。货源渠道千差万别,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以次充好,给种子市场监管造成很大压力和难度。

1.2种子质量和非质量问题难以分清由于农户的专业知识欠缺及在种子选用及农药使用上产生的问题,很难分清是种子质量问题还是其他问题时,多数农户都会归结到种子质量上,引起群体上访。在实际生产中,病虫害、农药、天气等等都可能影响农业生产,比如一些农药的使用,除草剂的喷洒都会产生影响,如果使用方法不对,对作物的生产会产生严重伤害,造成减产甚至绝收,这些情况,往往专家也很难说服农户,给调节工作带来难度。

1.3种子案件难调查、难取证、难处理现在种子生产单位多数是与农户进行“订单”制种,制种单位提出规范并进行监管,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一些商贩往往与农户私自进行交易,从农户手中直接购进杂交种,然后再贴签进行销售,这种非法套购杂交种子的行为,给种子生产单位造成巨大损失,种子管理部门也难以进行查处。现在种子经营者众多,对市场的抢夺十分激烈,很多商贩为了争夺资源,直接走到农户家中进行兜售,进行低价竞争,一旦发生纠纷,很难取证,而且如果销出的是假种,也很难认定,按规定必须经过权威现场鉴定确认并出具报告,种子部门才能进行查处,而大部分农户对发生种子质量纠纷采取上访形式投诉,一般不申请鉴定,不愿交鉴定费。

2种子市场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2.1加强法律宣传,增强法律意识政府部门要配合种子管理部门进行种子管理法规及种子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现代高科技的媒介形式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各级干部及农户对法律法规的认识,知法懂法,能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提高种子方面的知识,在购种选种时,避免上当受骗,避免造成损失。

2.2建立准入制度,确保种子质量种子准入制度是保证种子质量的一道门槛,包括商品种子准入和种子生产经营主体准入。种子准入是凡进入市场的种子必须要有合格的检验证书,建立强制检验制度,对种子流通入市进行质量全面监测,保证流通环节的种子都能合格。种子经营主体准入,就是对种子经营者的资格进行审定,在资金、设施、设备、专业技术水平等条件有所要求,提高种子经营者的入市标准。对于种子的退市也要进行制度管理,对于一些不合格的种子进行退市处理,销售出去的进行召回,鉴定不合格的种子要按规定进行处理,避免二次流入市场,违法经营者要实行重罚,清退出市。

2.3建立种子质量保险制度,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农户利益和经营者利益之间要有个平衡,农户利益受损失可以及时得到赔付,及时进行生产自救,建立种子保险是不错的方式,这样在发生种子质量问题时,经营户暂时无力赔付,可以由保险公司先行解决,再由保险公司与相关的责任主体实施追偿,这样能最大程度降低生产经营风险,使农户和经营者的利益都得有保护,减少纠纷的处理难度。

第7篇

我国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工作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在管理方法上,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所采用的方法依然比较落后,在资产管理工作中,没有进行良好的监督,并且在资产的增量与存量,这两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信息失衡现象,相关部门与财务部门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也没有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致使预算工作的安排没有相关的资料与数据。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工作上,都有相关的标准对资产配置进行约束,例如,每一个办公设备的安排、各个等级人员的设备配置等,都有相关的制度安排,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配置制度,随意性大。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过度关注利益,资金与资产的竞争激烈,财政部门常常无法与预算单位进行信息的对称连接,预算编制工作缺乏依据。

2.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有效对策

2.1提高行政单位人员对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度有效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水平,并将两者相结合,首先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对资产管理与预算管路这两项工作具有一定的认识度,了解其重要性。提高员工认识度的方法,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通过讲座、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让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掌握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知识及法律法规,从员工的思想上改变其对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工作的态度,使这两项工作得到行政事业单位所有员工的重视。进行资产的配置工作于预算工作的安排时,第一步就是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经过科学的统筹之后,才进行合理的预算安排,避免出现随意性,改变单位员工存在的重资金、重购置的思想,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良好的结合。另外,在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在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的管理方法上,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采用有用可行的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将资产、预算管理这两项工作相结合,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2.2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资产配置标准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工作中,管理制度不完善,并且没有一个科学的资产配置标准,制定一个科学的资产配置标准,可保证资产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并且编制工作具有依据。资产配置标准制定时,要坚持以预算管理细化为中心,并将资产使用绩效、信息报告这两项工作作为基础,制定出一个合理的配置标准。配置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宇哥是人员的额定,另外一个是资产费用定额,这两者必须要考虑周全。例如,行政事业单位所需要的计算机、车辆等各种配置标准,都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分类时查看实际的职能实行情况,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实现资源最大化。而在一些经费上,应进行定额的核定,例如燃料费、水电费等,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核定,尽量达到公平、规范,避免出现超配等问题。制定科学的资产配置标准,对促进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互结合具有积极的意义,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上可解决人为干扰等各种问题,有利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2.3加强监督力度,开发新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财政监督、审计监督这两大的工作是重要的两项工作,实际上,财政与审计监督作用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为此,在要重视审计、财政监督工作,在审计、财政的监督下,严格进行配置资产预算的检查工作,查看所购买的设备是否已经得到批准。在预算工作中,若需要进行追加预算工作,应按照规定,先向相关部门申请,部门领导批准之后,才可进行购置,若是不予批准,一律不可购买。在检查的过程中,若是发现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出现超标配置的资产,要严格对其进行处置,给其他行政事业单位起到震慑作用。此外,为了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需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开发,我国财政部门现如今已在进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系统的开发要采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更新改革,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降低资产管理成本,进行动态管理,资产管理工作完完全全实现了透明化,预算管理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提供给相关部门,信息更具有真实性,有利于预算的编制工作,开发资产管理系统,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资产、预算原理工作结合的技术力量。

3.结束语

第8篇

(1)试生产阶段的取消。

新资源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应为长期的,所以应建立相应的长期监督制度。此外,根据我国的申请产品的具体情况,进口产品在整个市场中占据较大的比例,这些进口产品均在国外的生产销售中进行了一段时间,引入我国必须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后方可进口。对于一些在国外具有很强安全性的成熟产品,对其发放两年的试生产期没有必要也无任何意义,所以,近几年我国在制定新办法的过程中已经取消了对新资源产品进行试生产的过程。

(2)产品的批准形式发生了变化。

我国对产品的批准形式由原先的对单个最终产品进行审批发证,发展到对原料名单进行公告的阶段。在管理模式上,避免了对同种产品的反复审批,从而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行政成本及社会资源,为新资源食品实现科学化的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管理方式与国外对新食品原料的管理方式类似,从这一点上说明我国新资源食品的管理模式逐步迈向科学化的轨道。

二、存在的问题

(1)如何对新领域进行界定。

目前受我国新资源食品中定义范围的影响,使得评审工作人员很难明确某一物质是否属于新资源食品的管理范畴。首先我们对传统中草药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我国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出禁止在食品中加药,而我国卫生部在2002年颁布的管理通知中,明确了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中草药名单。但我国中草药发展时期较长,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及人们对中草药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可加入食品的中草药相继出现。

(2)还有一点就是对一些已经在市场上

使用多年但仍未通过安全性评估的食品进行管理的问题,我国从颁布第一部相应管理法规到目前为止已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虽然有的企业对新食品原料采取正常的法规进行申报,但也存在一些没有申报的情况,同时我国在新资源的食品监管工作中并没有投入足够的力度,所以目前市场仍存在很多未经审批的新资源食品,针对这些食品如何对其进行管理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

三、几点措施

第9篇

关键词:无形资产管理

引言

无形资产是企业长期投资积累的技术知识、顾客的认知和信任程度,包括商标、专利权、非专利权、商誉、商业秘密、优惠合同、特许经营权、营销网络、良好的公共关系等。由于无形资产是集经济、技术、法律为一体的重要资源,因而其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是法律上或契约赋予企业、或由企业创造并拥有的一种权利;其次具有价值,能给企业带来长期收益,即企业超额获得能力的资本化价值;再者它是一种特殊的资产形态,是一种具有资产特征与功能,但又不具有实体形态的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打破了传统的范畴,形式愈来愈趋多样化,如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人力资源、注册的域名、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等,使无形资产的内容变得日益丰富,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

一、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无形资产管理意识薄弱。我国许多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无形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没有把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纳入有效的制度建设范畴。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没有法律保护意识,无形资产开发后,不懂得申请专利、注册商标、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品牌保护意识淡薄。技术创新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若不加以保护,就会使企业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发明创造被其他企业所侵蚀。任何忽视和低估无形资产价值的行为,都必然导致无形资产流失。自加入WTO以来,从DVD、彩电、摩托车、数码相机到MP3、芯片、汽车、电信的开发与研制,我国企业由于对无形资产管理认识不足,使其造成知识产权纠纷引发的经济赔偿累计超过10亿美元,有些纠纷甚至对有些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1.2无形资产评估缺乏真实性。在我国最早实现股份制的企业绝大多数没有进行无形资产评估,现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同样也没计无形资产的价值,在和外商的合作合资中,对商业信誉、经营资质等无形资产没有计价折股,使企业丧失了许多竞争机会。另一方面,无形资产的评估也不规范。评估机构受经济利益驱动顺应被评估单位需要作出的评估,也造成了无形资产流失和经济损失。

1.3无形资产缺乏价值量化标准。目前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地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变动。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理论上应包括企业为取得这些资产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但是无形资产的计量在实际操作中较困难。我国会计制度规定,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记入无形资产,而对于无形资产开发费用和自创商誉则费用化处理,使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不能得到准确的确认,价值不能得到全面地体现,影响了对经营者业绩的公正评价,进而导致投资人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1.4忽视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无形资产有效地使用能增加其价值。但是,由于企业缺乏无形资产增值的有利氛围,许多企业没有充分有效合理地使用无形资产,而是过度使用,或长期闲置不用。在企业合资过程中,许多优秀品牌通过折价入股后,被企业闲置不用,使其价值丧失殆尽。另外,企业长期不参与有利于提升自身形象的竞争,也削弱了其无形资产的价值。

二、强化无形资产管理的措施

2.1加强无形资产营运管理,实现企业低成本扩张。无形资产的有效营运,是无形资产管理的根本目标。企业通过对所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无形资产进行运筹和谋划,可使其价值实现最大增值。无形资产的运筹和谋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利用延伸品牌价值。充分利用现有品牌、商誉研发、生产其他产品,帮助新产品顺利上市,减少风险,品牌的延伸可进一步扩张和增加品牌价值。二是建立融资策略。运用无形资产的影响力和信誉度,拓宽融资渠道,吸收资金。三是建立扩张策略。企业要利用名牌效应、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联合、参股、控股、兼并等形式实现资产扩张。四是实现企业的低成本扩张。企业可通过无形资产的投资合作,用品牌参与投资,与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实行强强合作,优势互补,通过产品技术的高科技含量使无形资产增值,实现企业低成本扩张。

2.2加强无形资产权益管理,防止无形资产侵权行为。WTO总协定中的《知识产权协定》和相关条约以及我国《商标法》均采用注册在先原则,即谁先申请商标注册,商标权就授予谁。我国企业要保护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必须及时准确把握和运用优先权原则,享受优先权以增加商标注册的成功机会《巴黎公约》规定,一个商标在本国已获得合法注册,则在其他成员国注册也就不应被拒绝。因此企业要及时在国内外申请注册商标来保护企业商标,以防止国外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的侵权行为。目前我国企业对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协议还不够了解,对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仍然很淡薄,商标注册滞后于外国,因而在进出口贸易中常常发生因出口产品侵犯外国专利而遭索赔现象。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无形资产权益,加强无形资产权益保护,充分利用国际公约,保护我国无形资产不受侵犯,同时防止无形资产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