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道德

时间:2023-01-15 16:28:44

导语:在生态道德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道德

第1篇

贵州省是西南喀斯特石漠化严重地区,也是我国老、少、边、穷人口集中之地,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开展生态修复刻不容缓。在生态修复进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道德问题,无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文明。因此,对生态修复进程中出现的生态道德问题进行调查,对其产生根源以及处理对策进行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石漠化;生态修复;生态道德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大且老、少、边、穷人口集中,脆弱的生态环境加上突出的人地矛盾,致使石漠化日趋严重。近年来,当地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带领民众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工程,虽初见成效,但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任务仍很严峻。经过对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广大山区民众进行实地的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得知,在石漠化地区开展的生态修复进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道德问题的产生。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的广大山区民众进行实地的问卷调查,获得来自一线的反映民众真实心声和生态道德状况的资料和数据,了解其现有的生态情感状况,对于生态修复的理解与认知水平,从而确定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道德问题,从哲学、政治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觉去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尝试从优化生态修复措施入手,针对问题根源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设性建议。

1调查概况

①本调查覆盖了贵州省9个地、州、市的78个岩溶县。调查以问卷为主,结合调查组成员的实地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本调查共发放《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民众生态道德现状的问卷调查》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6份,有效回收率为94.6%。对有效问卷的946名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统计如下:性别分布:男278人,女668人。年龄分布:18岁以下251人,18~45岁442人,45岁以上的253人。学历分布:高中以下122人,高中或中专180人,大专及大专以上644人。

2贵州石漠化生态恢复进程中的生态道德问题现状及其缘由

②通过实地调研,结合调查问卷的前期数据分析,贵州石漠化生态恢复进程中的生态道德问题现状可归纳为以下五点:(1)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低(见图1)。(2)对环境资源及其保护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3)生态环境保护意愿不高,情感不稳定(详见图2)。(4)生态环境保护行为不稳定(见图3)。(5)对目前生态修复工程及生态补偿认同度较低(详见图4)。通过实地调研,结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显示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民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低。结合大量的资料和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在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产生以上生态道德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1)民众接受的生态道德教育明显欠缺;(2)对生态修复工程及其意义缺少基本的认识和理解,更多地民众认为这是政府和相关行政职能部门的事情,意识不到生态修复对于其所在的生活环境有着何其重要的意义。一系列生态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归根结底在于贫穷,在于民众无法从生态修复项目中获得能让其信服的物质上的经济支撑。

3解决生态道德问题的建设性对策

3.1寓生态道德教育于生产、生活中针对当地民众生态道德教育欠缺的问题,传统的文本教育或说教显然缺乏力度,也无法体现其真正的教育价值。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必须找到能与当地民众生产、生活有紧密切合点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在引导民众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绿色生产”、“低碳生活”的更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环保理念,从而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

3.2优化生态修复措施,提高民众认同度要扭转民众对于生态修复及其重要意义的偏颇认识,亟需改革和调整生态修复措施和方式,要让民众从生态建设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不仅要让其看到生态环境的良好转变,更要让其增加经济收入。因此,石漠化生态修复模式目标必须由扶贫型向质量型转变,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使自然恢复与社会、人文有机耦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结合和综合效益最大。

优化生态修复的措施可归纳如下:因地制宜恢复植被,生态补偿机制立法化:严格依据区域不同的自然气候、土壤等特点及石漠化程度,采用合理科学的植被恢复模式,在物种的选择上也应因地制宜,不可“拿来主义”,照搬“他山之石”。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必须将生态补偿机制从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用法律制度保证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明确利益方和保护方的权利和义务,加大补偿力度,提高补偿标准。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以土地整理、水土保持为中心任务。采取坡改梯、中低产田造、兴修小水利、推广节水灌溉和水土保持工程相结合。优化沼气建设模式,强化其管护、维修和改造:农村沼气建设是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的一项重要的生态举措。目前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大力推广的模式有:(1)“多位一体”农村循环经济模式④(贵州省贵阳市);(2)“四三二一”沼气配套工程⑤(贵州省正安县)。沼气池需要三分建七分管,在大力新建沼气池的同时,给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和后续服务也很重要。

第2篇

(一)生态道德内涵

有学者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之所以具有道德意义,是因为这种关系最终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1]人类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迫切需要思想武器——生态道德的辅助。生态道德就是把人类的道德认识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延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2]因此,概括地说,生态道德是将生态伦理思想付诸实践的主体思想素质和精神评价机制。『3]

(二)重新定义

1.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义——价值观转变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的道德观,首先体现在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义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发生变化,人类社会环境道德观也处在在不断的演变中,有学者认为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发展于工业革命前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形成于工业社会中;生态系统协调环境道德价值观则形成于后工业社会中[4】。早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即人类对自然拥有利用、改造和掠夺等等全部的权利,人类主宰和掌控自然。是自然的主人。在这种认识的指引下。自然成为人类可以任意索取资源的场所,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等问题开始出现。现在人类开始认识到这样的观念是不对,意识到人类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只有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才能使其发挥正常的功能和作用,自然才不会报复人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人类还是摆脱不了人类作为主体的狭隘,仍然按照有益于本身发展的方向进行生产、生活实践。而生态道德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犹如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伦理关系,应该是相互尊敬、相互平等的。自然除了有为人类提供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价值外,本身还拥有内在价值,自然不是依附于人类的附属品,它具有独立性,拥有不可漠视和剥夺的权利。生态道德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义,有助于人类转变狭隘的价值观,确立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伦理关系。

2.人类道德范畴的扩大——行为得到监督

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确定是对传统伦理关系的重要补充。要求人类在同自然生态环境的互动中应该要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道德是指人类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是对人对人、人对社会行为正当与否的判断。生态道德将道德关系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大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直至人与自然,[21使得人类道德范畴得到扩大。道德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调节,实现该功能可通过多种方式,如评价就是一个重要方式,道德行为通常会受到社会大众的监督。因此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纳入人类道德范畴,就意味着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也会得到全社会的评价,当个人行为受到集体共同监督,大家互相约束,那么行为规范也更容易实现。假如上述得以实现,那么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禁止乱砍伐树木会像禁止乱扔垃圾一样成为人们文明行为规范里普通的一条。

3.人类道德境界的升华——伸张环境正义

生态伦理学认为,所谓的“环境正义”是指人类社会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各群体、区域、族群、民族、国家之间应承诺的权利与义务的公平对等。[5】“环境正义”强调不同环境利益主体之间在环境保护义务分配上的公正与公平。伸张环境正义是人类道德境界的升华,它的提出有助于调适人类生态环境保护中权利与义务分配不公现象,促进人类本身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这里主要讨论代内两个层面的环境正义: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环境正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环境正义。

(1)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

环境权利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是由于环境保护的义务责任分配不公平所产生的。强势群体由于拥有更多的财力、权利或社会机会利用资源,对生态环境产生更多的影响。但目前的部分强势群体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责任主体难以判断,或投机取巧甚至触犯法律使得承担的义务与他们获得利益极不成比例。弱势群体是指在环境资源权益和义务分配中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社会人群,他们往往被迫要共同或是承担更大部分强势群体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学者开始关注农民环境权利,目前由于社会对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关注度的差异,大量污染企业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和农民环境权益都产生极大的影响【6]。随着社会对环境弱势群体的关心度的提高,将来对不同环境利益主体的研究也将越来越细化。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特征表现为全球化,如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臭氧层问题等受到全球的关注。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环境公正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焦点。国家环境公正要求一国在满足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等的环境资源需求。应该建立在不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利益前提下。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公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做出对未来发展的承诺。

二、生态道德教育主要问题剖析

(一)受众群体狭小

生态道德教育主要以学校为教育载体,开展教育范围较小。受众群体以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居多,社会主要劳动力接受到生态道德教育的机会和途径较少,但对社会生产群体的生态道德教育有其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处于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及促进提升经济发展效益和质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发展观念急需转变,而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从三个方面促进转变发展理念。1)在以往的生产活动中,重点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考虑甚少,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多加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促进更多低能耗、低污染和高效益的新兴产业的发展。2)生态道德教育扩大了人类道德范畴,把人对自然的行为列入社会道德范围,通过社会舆论实现对生产者生产活动的监督。3)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人类道德境界的升华,培养生产者环境正义感,减少因为生产导致污染而引起社会成员间的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转型时期社会生产群体的生态道德教育尤其重要,拓宽受众群体。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学生教育成为新时期生态道德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二)学校教育存在局限性上述提及,学校是目前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但是在学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表现为教育流于形式,深度不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视不足。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相比,生态道德教育属于更深入的思想教育,受教育者需要有更高层次的思想认识,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教育过程中,需要建立在以往的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上,由浅入深,传达生态道德精髓,并结合实践活动,促进受教育者生态道德理念的树立。但是目前较多学校的教育更多仅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没有对生态道德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解析。其次,学校生态道德教育资源有限,目前还没有适用于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专门教材,学校相关教材中关于生态道德的内容单薄,未成体系。再次,学校相关实践活动较少,大部分学生参与过程中更多是寻求活动乐趣。而对于活动的意义知之甚少。

(三)社会推广教育力度不足生态道德教育以实现生态道德价值观的内化和生态道德行为的外化为目的,教育对象是全社会公众。目前生态道德在全社会的推广教育力度还不足,公众对生态道德的认知很有限,但公众在社会生活中,行为涉及面广、影响大。以公众消费为例,良好的绿色消费习惯对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生态道德有助于促进公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和行为的养成。目前生态道德在全社会的教育只是在日常环境保护宣传中略有涉及,还不成规模和体系。因此加强社会推广教育也是生态道德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针对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受众群体狭小、学校教育存在局限性及社会推广力度不足,本文认为应该从下面三条途径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一)抓住社会转型发展机遇,普及生态道德理念

目前中国处于社会发展转型阶段,发展理念和思路都在发生转变。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写入,并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握社会转型发展机遇.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中普及生态道德理念,重点开拓社会劳动群体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受众群体,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首先借助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契机,经济由粗放、直线型向集约、循环型增长方式转变中,在整个社会日渐重视生产对自然环境影响的氛围中及时对生产劳动者宣扬生态道德理念。其次。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趁低碳产业、绿色产业等新兴产业日渐勃发之势,在新兴行业发展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二)完善学校教育

学校是各种教育的主场地。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关键要完善学校教育,应从以下三方面人手:1)建设生态绿色学校。主要表现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生态化,营造校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良好氛围。2)师资力量的组建。生态道德教育首先要从教育者抓起,教育者要从心里认同、接受、吸收、赞扬、推崇生态道德精神,才能在传播教育过程中,真正做到言传身教。3)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包括生态道德教育与现有德育课程相融合,加快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开展生动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

第3篇

关键词:高校;生态道德;方法途径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地球道德,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人类尊重、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道德已成为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有生态道德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人际教育,强调的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教育内容。随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物种灭绝等问题的加剧,具备生态道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注重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尤为重要。

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1.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授

生态道德观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自然界的一切生物讲道德,把讲道德的对象从人类社会扩大到整个自然界。通过近几年的环保活动和环保宣传,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较以前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国整体生态教育氛围不浓,造成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不强。因此,应加强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授。

2.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

“人与环境同处于一个发展系统,人们只有激活了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情感,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生态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大自然和各种生态关系,通过不断体验和反思逐步积累生态道德知识,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3.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

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学会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养成为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并养成以生态道德的标准去衡量包括自己从事的专业在内的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习惯,科学技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给人类带来幸福,而使用不当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只有养成以生态道德的标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才能保证当科学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会站在整个生态系统的立场上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探索

1.生态道德教育形式多样化

图片展示形式。这是一种直观的、直接的视觉教育形式,可利用反映当前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物种灭绝等现象的图片,把客观事实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图片展览在各教育场所,以激发学生生态道德意识。

征文研讨形式。针对自然环境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在学校开展征文或研讨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态理论认识,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放映专题片形式。该形式即利用播放专题片等手段,将环境演变过程向学生播放,以视觉和听觉的形式配以教育内容的独白,提高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实地考察比较形式。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实地考察,在考察中体察自然生态,并感受生态的恶化状况,通过比较让学生从深层次去感悟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2.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第一,高校教育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高校作为育人场所,应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学内容。课堂是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可以通过各学科教学,一方面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环境科学与环境卫生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规范学生的生态行为,激发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行为。

第二,加强社会生态道德教育和监督。一方面,各级领导要重视,把保护生态环境纳入考核体系中,増强在社会实践中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层次性原则。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方式不同,在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有目的地了解受教育对象的特点,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科学划分教育对象。

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就是在发挥学校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既锻炼学生的能力,也使他们的生态体验更加客观,从而使他们最终形成科学的生态道德观。

渗透性原则。坚持渗透性原则,在开展课程建设的同时,建设好校园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发挥好学生社团的作用,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生态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第4篇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21世纪高校道德教育的新内容,它是针对日益加剧的环境危机以及大学生生态道德的缺乏而提出来的,并逐渐成为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文章主要从家庭、社会和高校三个途径探讨了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通过三方形成合力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对于加强生态文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途径

1加强家庭生态道德教育

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至关重要。家长生态素质的高低对大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素质高的家长会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大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引导大学生向其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过来说,素质不高的家长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起着消极作用。因此,家长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行为,从日常小事做起,自觉遵守生态规则,给孩子起到带头作用,引导孩子养成善良的生态行为,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应进行指引和改正,从而提高孩子的生态道德素质。

2加强社会生态道德教育

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与合作。一方面,政府应该重视并支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只有一个国家的政府重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人民群众才有可能重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因此,要想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就必须得到政府的重视。只有政府意识到其重要性,才会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制定相应法规来支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不仅要依赖道德的约束,还需要法律对那些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制裁。只有道德约束和法律制裁双管齐下,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应该弘扬保护生态环境的主流价值观念,不仅要使其在社会上传播,也要使其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认可。通过保护生态环境的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使人们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抛弃以前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重新定位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人类与大自然共存共亡,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人与大自然和平共处。

3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学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学校这一重要环节,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必须要建构完善的条件支持体系,确保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

3.1强化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的基本载体,教师授课的必要手段,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媒介。生态道德教育的复杂性要求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活动是宣传生态知识的主要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时更新教育观念,适当的补充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调动大学生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同时使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观点深入人心,使大学生养成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形成生态意识,激发起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从而才能积极地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事业中。

3.2全方位普及生态知识

高校应该利用校园文化载体全方位普及生态知识,这些校园文化载体包括广播站、校报、宣传栏和学校网络等,这些文化载体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它们会及时的反映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对大学生的生活有着引导作用。所以。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载体引导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一方面,这些载体应该开设有关生态环境的专栏,展示一些基础的生态知识,对国家关于生态环境的相关政策加以介绍,实时更新目前的生态现状,对世界上一些有效保护环境的例子进行宣传等。另一方面,应该鼓励和奖励那些生态道德素质高尚的院系或个人,同时对那些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事件进行批评,通过这个办法激励大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各院系和团委还可以组织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征文活动、评选环保少年、演讲赛、辩论赛等,提高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3.3丰富高校生态实践活动

生态道德情感不是教育者强加的,而是受教育者在经历各种生态活动中慢慢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与大自然的亲身接触中体验大自然,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其生态情感,所以说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脱不了干系,社会实践是生态道德教育重要的第二课堂。第一,高校应该利用环保节日开展活动。第二,走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第三,高校的一些生态保护社团应该组织一系列的环保活动,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生活中的生态问题。通过多样性的实践活动,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将生态道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环保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增强生态道德观念,自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历史责任。

3.4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师资和条件。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引导者的位置。因此,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师资和条件是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工作。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状况,高校应聘用一些专业教师,或者组织一批对此领域有兴趣的教师进行培训,使其不仅具备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具有高尚的生态道德情操的专业教师。

总而言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努力探索出一套高效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从而培养出一代代具有生态理念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江滨 胡楠楠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兰婷,徐娴.先秦生态思想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5(08):52.

第5篇

[关键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成就 成因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视高校生态道德教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因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可以这样说,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仍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一、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取得的成就

在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起步相对晚一些,但是,经过不断的发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层次、类别比较齐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体系。

1.把生态道德教育已列为国家教育计划。2003年9月17日教育部给国家环保总局的《教育部关于在各级各类院校开设环保课程普及环境教育有关情况的函》(教高函[2003]9号)中,明确指出:“为了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方针,将生态环境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里的所说的“生态环境教育”实质上就是生态道德教育。可见,生态道德教育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的轨道,成为国家教育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生态道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当前,在我国高校开设的5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中。其中有多门课程蕴含生态道德的内容。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在讲“爱国主义”时,强调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热爱祖国的山河,也就是说要爱祖国的土地、海洋、山川等自然风貌和矿产等自然资源:在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时,提出社会公德的内容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基本原理》中,在讲人与自然界的辨证关系时,指出“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高校以多种形式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方式主要倾向于灌输式。同时,高校也组织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团中央发起“保护母亲河行动”。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的“荒野行动”等社会实践。很多高校提倡“拒绝白色污染,禁用一次性塑料袋”、“关爱地球。关爱动物”等活动,有的高校还成立了绿色俱乐部。并且在特殊的日子进行主题教育。国内一些大学,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在努力建设“绿色大学”。

二、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比较重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有些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1.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大学生生态道德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高校校园中仍然存在许多有违生态道德的行为。(1)浪费现象严重。据对哈尔滨市一所高校食堂调查,食堂浪费惊人,学校管理人员说,食堂一年浪费粮食、蔬菜高达30多万元。由此论推,全国的高校一年浪费的粮食可想而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对北京、天津等缺水严重的城市的高校进行了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大学生缺乏节水意识,学生宿舍区浪费水现象十分严重。(2)破坏公共财物现象时有发生。当今在高校校园内普遍存在着极具校园特色的“课桌文化”,在课桌上有刻着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杰作,还有的大学生随意践踏草坪,青青的草坪上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3)关爱其他生命意识淡漠。清华学生刘海洋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几只黑熊,原因只是他想验证是否如书上所说的那样嗅觉灵敏。上海某著名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在寝室里残忍的挖出40多只猫的猫眼后丢弃,任小猫自生自灭,以此为乐。这虽然是个别人的极端行为,但受过十几年正规教育的大学生竟然有如此行为,令人沉思。以上种种现象足以说明当前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有待于提高。

2.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亟待规范。虽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已经蕴含着很多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但它们都不是作为独立的章节来介绍的,而是间接的作为其他相关内容的“附属品”来讲的。如《思想道德修与法律基础》中提到的生态道德内容,是作为爱国主义的一项内容来介绍的;《基本原理》中提到了当今世界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也指出了解决的措施,但它是作为人与自然界的辨证关系的内容之一讲述的。

3.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我国80%以上的高校老师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一般使用灌输的方式,教育方式单一。当然。很多高校也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的轰轰烈烈,讨论的如火如荼。但这些活动基本上由教师亲自设计、指导。而大学生只是个被动的参与者而已,没有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意识,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这些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三、改革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它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因此。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是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提高高校管理部门和高校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为改革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创造条件。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体系,把生态道德纳入其中,是改革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道德关系也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而且扩展了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需要道德规范来调节。所以,我国应结合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明确把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的价值观纳入到高校德育目标中去。在整体规划中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建设目标。

2.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强化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互交叉关系。这样。我们可以把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去。通过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可以进一步强化生态道德教育。

具体来说,一是结合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不应该停留在表面知识上,而是应该讲授一些较为具体的、深刻的知识。可以通过对世界各国的资源状况进行横向比较,使大学生真切地看到祖国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横向差距,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也要通过对我国几十年来取得的发展成果进行纵向比较。使他们看到成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长期的事业。不能指望在短期内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效应”。二是结合国情教育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在进行国情教育的同时,不仅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更应该看到由

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以致人均数量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人类利用高科技开发大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们过分地开发导致一些自然资源尤其是一些不能再生的资源出现了枯竭的现象。从而让大学生树立生态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结合世界观教育,教育大学生形成人与大自然统一的新型生态伦理思想。大学时期是学生的世界观经常处于变化的阶段。又为将来的世界观奠定基础。因此,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世界观的教育和引导。不仅要强调人类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来开发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更要强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四是结合法制教育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态道德教育的成功。不仅仅要靠道德教育这个“软约束”。而且还必须有“硬约束”即法律法规,这两者也恰恰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双翼”。大学生们虽然产生了遵法守法的一些意识,但仍然缺乏清晰、明确的认识,所以还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大学生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的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充分意识到自己本身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3.建设高校生态校园文化。营造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校园生态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是学校的精神、作风和文化追求的综合体现。第一,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校园环境对他们的隐性教育,校园小路曲径通幽,草坪绿篱错落有致,教育布置儒雅规范。会给大学生以形象生动美的教育,使他们对学校环境产生爱心。激发他们保护、创造生态环境的欲望和行动。第二,引导闲暇文化。加强对闲暇文化的引导,抵制与环境保护行为相违背的生活方式,净化校园环保空气。

参考文献:

[1]董启林,“非典”警醒:社会应当弘扬生态道德[J],理论视野,2003(5)

[2]教育部副部长的反思[N],中国青年报,2002-03-04

[3]王南林,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N],光明日报,2002-01-22

[4]古立新,高等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略探[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5]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2006(2)

[6]王世民,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7]简世德,生态道德教育:高校道德教育的新视角[J],交通高教研究,2004(3)

第6篇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伦理道德;建设

一、引言

我国是个农业和人口大国、经济发展处于快速时期,为了发展建设,大量耕地被无辜占用,致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因此,近年来一直把增加耕地面积、确保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实现耕地生态保护作为土地整理工作的目标。增加耕地面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固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如果仅追求耕地数量的增加,一味强调出地率,忽略新增加耕地的质量和对土地生态的保护,不仅没有实现整理的效果,甚至会破坏原有的生态链,引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土地整理事业的一个主要瓶颈。要想解决土地整理的生态问题,仅依靠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强制性约束机制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必须辅之以伦理道德的“软约束”手段,加强土地整理生态伦理道德的建设。

二、现有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土地整理中对田水路林村的整治需要借助一系列生物和工程措施,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项整理区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1.对大气资源及其生态过程影响。土地整理活动对大气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体现出来:改变土地覆盖状况、改变水文模式、改变土壤质地等,进一步影响区域局地气候和空气质量,这主要表现在可能产生大气污染、破坏局地小气候及区域大气质量等方面。比较常见的有开垦荒草地、大规模砍伐灌木林地、草地过度放牧等,人为的导致地表,使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不断增加。

2.对水资源及其生态过程影响。土地整理中灌水渠和排水沟的截弯取直、硬化等过程往往会改变地表水系的网络结构,不仅影响自然生境类型的改变,还可能影响伴随原有水系网络而形成的各种相关生态过程。虽然某些行为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例如在水域上游建蓄水堤坝等,但却容易导致下游河道渐趋干涸,以及某些水生生物生态过程的中断;大面积混凝土硬化沟渠的修建,渠道笔直,表面光滑,无法涵养水源,使得渠道无法寄养水中生物或补助地下水;坡地垦殖与梯田建设增加了土壤侵蚀的危险度,造成流域水源补给过程受阻。还有部分整理项目忽视渠道污染治理,使渠道污染难以自净,也会对水环境的质量产生影响。现在农村使用农药现象非常普遍,渠道常遭受农药的污染,硬化后的渠道使得农药难以扩散,这将会对水中生物栖息与繁殖产生不良影响,无法发挥水生物对水体自净的功能。

3.对土壤资源及其生态过程的影响。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不少土整项目为了追求所谓的“一望千里”,常运用各种机械压实土壤,破坏土壤的原有结构和质地,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生产力降低。有些土地整理项目为追求耕地产出率而盲目加大耕地垦殖力度或不顾土地适宜性要求调整土地利用方式,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生产力降低,甚至导致一系列灾害过程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等,进一步加剧土壤养分的流失。在土地平整施工过程中,富含养分的表层土壤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使土壤中腐殖质不断氧化,造成土壤中有机质的大量流失,降低了土壤的肥力。土壤回填后,对新的土壤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育来增加养分,但很多农民不知道如何合理施肥,只是盲目使用各种化肥,造成土壤板结。

4.对生物资源及其生态过程影响。随着土地整理项目的开展,原有土地上完整生态系统将被单一的物种所替代,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动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将不断下降,病虫害发生的频度与强度亦会不断增加。土地整理中常实施的村庄整治、荒地开发、修路筑渠等活动将会改变原有的地表景观,人为造成生态过程的中断,尤其是土地整理中的道路工程,以水泥路替代泥土路,破坏已有的自然景观,使得景观破碎度增加,自然植被间连通性降低,阻隔了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土地生态伦理道德建设概述

土地生态伦理道德建设是生态伦理学在土地领域的应用,它引导人们从生态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地关系,为人类与土地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土地生态伦理道德的源起。伦理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应当遵守的规则和应尽到的职责,其本义是指的社会关系,并没有包含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涵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作用不断增强,人类统治自然的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片面地按照人类的主观意志和需求去改造土地生态系统,往往会造成土地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恶果,人类对土地生态系统的种种掠夺和不间断的贪婪索取,必然会受到自然预想不到的报复。土地生态系统的日益恶化,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并开始总结过去盲目利用土地所带来的经验教训,一方面给自己以警示,更重要的是寻求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人地和谐健康发展,只有依靠这种新模式,才能达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且一步步实现。于是,出现了土地生态伦理的思想。

2.生态伦理道德的概念。关于生态伦理概念,我国和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认识。西方国家认为生态伦理是根据生态环境“内在价值”的存在而确立的,即生态伦理的基础是生态环境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而在中国,生态伦理是从道德的立场出发,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都尊崇“天人合一”的道德观念。基于这种道德观,人们尊重自然并借助伦理道德观来规范和约束人与自然的关系。基于我国的观念基础,我们可以对土地生态伦理下一个定义:土地生态伦理将伦理道德的对象、主体推演到土地,赋予土地以伦理价值,提示人与土地关系的世界观。它引导人们从生态伦理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并为人地系统健康协同发展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3.土地生态伦理道德的原则。土地整理中的生态伦理道德建设为我们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在开展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1)人地和谐共存的原则。人类与土地共存亡,这是一种自然事实,但人类能否做到与土地和谐共生,就涉及到伦理道德的问题。也就是说人类在加强自身发展的同时,海洋重视土地的权利和价值,应该给予土地一定的道德关爱,实现人类与土地的和谐共存,这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的基本观念。人地和谐共存的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土地整理时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土地的价值,不能仅从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出发,更要重视其生态方面的价值。

(2)人地健康持续发展原则。从土地整理生态伦理的角度看,健康持续发展是指在土地整理过程中要建立健康的生态发展过程,保护好土地生态系统,使整个系统处于一种良性的运行状态。健康持续发展不应该只是人类生存的发展观,也是人与土地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道德关系问题。

(3)人地公平原则。人类在处理自身问题时追求公平原则,但是在与自然相处时却总是以征服者自居。土地生态伦理的公平原则是指将人类和土地看成是平等的主体,如果我们对土地做了不道德的事,土地也会惩罚我们的,所以我们和土地之间也要遵守伦理道德。

四、在土地整理中实现生态伦理道德建设途径

1.加强土地生态伦理道德的宣传,树立科学的土地整理理念。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把土地作为生命之本,国家之宝。人类要实现持续发展,有赖于对土地的热爱和珍惜。但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强调物质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却忽视了人类的思想,过分把自己当作中心,把人看作是地球的主宰者,所以眼下最要紧的是要加强土地伦理道德宣传,改变我们的观念,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把保护土地资源这样的观念当成我们的一种信仰,一种道德标准。这种新道德要求人们最低限度地、最合理地使用土地资源。在进行土地整理实践时必须考虑土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保持土地可持续发展,不能一味从人类角度出发,盲目整理土地。在整理时要“因地制宜”,“地尽其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不仅是十分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乎土地道德的问题。想要合理利用土地并实现其价值,最重要的就是须遵守关于土地的种种自然规律,将大众利益放于首位,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置于后,才能使人类与土地的和睦关系得以持续发展。

2.改变现行的土地整理评价标准, 制定健康合理的评价体系。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至上和道德沦丧同时存在,引发了一系列的土地伦理问题。需要改变土地整理评价标准,把土地的生态价值与土地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同时纳入土地整理效益评价体系,并通过这种改变引导人们使用土地的方向,使其在具体实践中遵循土地伦理道德规范;对不遵守土地伦理的行为,应追究其伦理责任,逐步将外在的土地伦理规范转化为人们内在的土地伦理追求。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土地整理评价体系,把土地伦理标准规范于一个完善的体系之中,要求人们在土地整理中不仅要考虑土地的经济价值,更要考虑土地的生态价值,进而以绿色的可持续标准来评价和利用土地。

3.突破传统追求数量的整理方法,建立生态友好型整理模式。土地整理项目若一味追求增加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数量动态平衡,将导致其最终的结果与最初的目标相背而驰。所谓的绿色整理模式,在现代意义上来说就是土地整理必须以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为宗旨,建立生态友好型土地整理模式。通过生态友好型土地整理,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土地整理实施过程中,如何建立生态友好模式呢?比如为了减少机械压实对土壤耕作层的破坏,可以实行表土剥离,就是先将表层优质土壤剥离,然后运用科学的方法储存;对于深填或深挖土块,用推土机或其它设备先进行压实,使其形成具有较好防渗、防漏性能,防止土壤渗漏。硬化沟渠虽然能提高输水功能,但会减少地下水供给,破坏水生生物环境,因此,在开展土地整理时提倡农村沟渠的铺设主要以土料、石料为主,尽可能的不改变渠道的原有风貌,让生活在沟渠中的原有动植物能够自由地迁徙到田间来,有利于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于整理中的道路工程除了需要通行车辆时设计水泥硬化路面外,支道设计尽量采用砂砾石路面或采用镂空水泥板植草路面,即在镂空处种上耐压碾、生存能力强的草皮,在道路下面埋设一些涵管,既能为灌溉服务,又能成为田间动物遮阳、栖息、通行的场所,改善当地的生态安全状况。减少地下水供给,破坏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因此,在开展土地整理时提倡农村沟渠的铺设主要以土料、石料为主,尽可能的不改变渠道的原有风貌。

4.积极推行土地整理修复和养护运动,努力实现和谐人地关系。面对因为整理而逐步恶化的土地生态系统,我们不能总是亡羊补牢,而要未雨绸缪做好预防工作,在实践中开展逐步土地整理修复和养护,来拯救土地生态系统,要根据各地具体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行动。第一,政府方面应该通过财政、税收、法律等不同手段和途径,积极开展土地整理修复和养护运动。第二,政府在土地整理的修复和养护中应该负有相应责任,但是土地的修复和养护也是全人类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通力合作。最后,土地整理修复和养护不是为了满足暂时的生态环境,而是努力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五、结论

通过土地整理的环境伦理道德建设,可以约束和规范人们在开展土地整理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实现在土地整理中的人地和谐发展。在土地整理活动中不仅要停留在以增加耕地面积去补偿因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层面上,更要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土地整理环境道德的培养。土地整理必须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在整理实践时树立人类需要拥有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和价值取向,去提前预测土地整理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一系列重大影响,克服急功近利的狭隘心态,使土地整理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与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陶信平,陈蓉.陕西省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6(1).

[2]张文波.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J].科技创业,2006(2).

[3]贾丽,张雅杰.土地整理中的生态安全问题[J].国土资源科技与管理,2008(6).

[4]杨国清,祝国瑞.土地生态伦理观与土地伦理利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

第7篇

关键词:衡水市民;生态道德;认知水平

一、问题提出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提出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政治报告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专题列为奋斗目标,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我国五位一体总体格局进行重点建设,这表明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生态文明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步骤,是构成建设生态文明的伦理之维。也就是说,生态道德既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的来源。[1] (P.54-57)综观当前生态道德研究文献,定性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薄弱,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研究多,社会公民生态道德研究少。针对此研究现状,开展社会公众生态道德认知情况调研,非常必要,也非常有益。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由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全社会民众,而发挥作用的则是三个主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因此,本次调查以衡水市公民为对象,从高校学生、家长和社会职员三类群体中进行了抽样,体现了样本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二)调查方法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问卷,结合对部分调查对象的访谈,课题组自行编制了《衡水市公民生态道德现状调查》问卷,从衡水学院、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中随机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82份,回收率91%,对回收问卷进行校验,剔除不合格问卷,共得有效问卷170份,有效率为93.4% 。

三、结果与分析

(一)公民生态道德宣传力度不够

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您是否知道生态道德这一概念”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4.7%的人做出了“知道”和“大概了解”选项,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不知道。有88.2%的人是通过“大众传媒”获得生态道德概念的。这表明生态道德宣传渠道单一“生态道德”在宣传与建设方面不容乐观,生态道德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公民生态环境常识缺乏

为能让公众更形象地理解生态道德概念,我们设计了一组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题,如“纽扣电池的危害程度”、“塑料袋常态存放时间”、“汽车尾气一氧化碳含量”、“世界环境日及最近一届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等。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不知道”选项的比例平均为49.4%。尤其是后两项,比例高达“74.6%”和“88.2%”。这表明公众对生态环境常识仍处在认知的较低水平。

(三)公民道德教育非常必要

针对环境恶化、生态危机,被调查者普遍认为,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非常必要(82.4%),而且应从幼儿阶段开始抓起(70.6%)。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当问及“如果有环保活动您愿意参加吗”时,有99.4%的人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表明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大势所趋。

(四)生态道德意识较强,生态法制意识淡漠

生态道德与法制意识密切联系,本次调查问卷中,课题组设计了两组有关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法制方面问题。前者如“您对污染与破坏环境的行为”的态度,有94.1%的人选择了“非常反感”,对“使用一次性饭盒”、“ 随手关灯、关水龙头”、“拒绝吃青蛙、蛇或其他野生动物”、“ 商品避免过度包装”等方面,都给予了高度支持。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物污染和噪音污染”属不属违法行为问题的回答中,仍有62.3%的公众选择了“不是”选项。这表明公众的生态道德意识较为强烈,但生态环保法制意识有待加强。

四、问题与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公众对生态道德的认知主要存有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公民生态道德宣传还不够到位,宣传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二是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深度不够,公众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还未形成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三是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的构建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加快公民生态道德法制化建设,用法制的力量约束不文明的生态道德行为。

(一)进一步加强公民生态道德的宣传力度

生态道德知识的宣传应针对不同实践主体,采用不同宣传方法和方式。学校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为主渠道,在“三进”方面下功夫,深入推进生态道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对社会公众而言,

应采用全方位、多角度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在公共场所,如公园、车站、娱乐场所等,采用标语、公共电子显示屏或散发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展示,让公众获得生态常识;在企事业单位,可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方式,对全体职工进

行环保主题日教育活动,或举行环保在我心中征文演讲等活动,让每位职工全面了解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家庭教育则以社区管委会为单位,组织宣讲队深入千家万户,或开展社区生态道德知识讲座,举办生态道德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家长形成生态道德意识,自觉渗透于家庭教育中。本次调查显示,有88.2%的人是通过“大众传媒(即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得生态道德知识的。这表明生态道德宣传渠道单一,户外和网络宣传不够。

(二)加快大众生态道德认知向生态道德行为转化

生态道德认识是形成生态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道德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对生态道德理念和素质的教育、生态道德意识的教育、生态情感的培养,行为规范的指导教育等。[2] (P.296-303)本次调查显示,多数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情感,如有100%的被调查者赞同支持国家实行的“限塑”政策,有94.1%的调查者认为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使用过度。尽管如此,在生态道德行为表现上,还有不自觉的行为出现。如调查结果显示,如在“一水多用”上,分别有29.41%和5.8%的人选择了偶尔使用和根本没有选项。而在“主动宣传环保方面”,17.6%的人从来没有做过,说明生态道德意识在一部分人身上还没有形成自觉自愿的生态道德行为和习惯。因此,深化生态道德教育,形成大众生态道德行为就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三)着力构建生态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作为地方政府,首先,要提高生态道德建设重要性认识,制定正确的政策与倡导科学的社会发展模式,着力构建生态道德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注重平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关系。[3] (P.29-44)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道德建设考评机制,将生态道德指标体系进行分解,对各部门生态道德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作为职工年度考核和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第三,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力度,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发展环境。学校要把塑造当代大学生生态观放在育人工作首位,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生态道德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全校上下,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指挥协调,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教务处、人事处、社科部、团委、学生处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生态道德教育的工作机制。二是通过党团、社团工作,实践育人,建立活动机制。建立学习培训、党团带动、爱心帮扶等长效活动机制,寓学习教育和宣传普及活动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技、文体等活动之中。三是完善考评机制。把开展学习践行生态道德有机渗透进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并将其作为重要指标放入院系评估、专业评估等指标体系,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公民生态道德素养的养成还需要加强法制化建设,将生态道德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法制化对生态道德规范具有确立作用,对生态道德实践具有维护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态道德环境具有保障作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法律与道德相互交叉与渗透,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4] (P.44-47)因此,加强和确立公民环境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循环经济、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营造生态道德建设法制环境,立足保护生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从根本上保证生态道德的健康发展。

公民生态道德水平提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提高公民自觉的生态道德素质,必须选择和运行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从生态道德现状调查来看,开展全民教育,实施规范约束和推动社会实践,不失为生态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致谢:徐东明、高春菊、刘占卿、孙瑞华也为本课题研究成员并参与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双霞.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内生态道德研究回顾 与展望[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4).

[2]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 出版社,2003.

第8篇

【关键词】西北地区;生态道德;意义;对策

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得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全国,而造成这一落后贫穷现状的主要原因均与这里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关。对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要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归根到底的措施还是人自身道德观的根本转变。而生态道德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由人类自己根据长远利益的需要,为修复和加固已失衡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提出的,目的是要寻求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生态道德要求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对保护自然和生命的一种道德感情和道德习惯,从而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保护环境。在西北地区普遍树立起对生态的道德意识,发挥道德在调控人们行为上的巨大力量,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与持续发展提供道德上的支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宁夏生态移民的现实迫切需要生态道德

宁夏于2001—2004年2次试点搬迁宁夏南部山区的生态移民55866人,全部安置在宁夏引黄灌区境内的平原农村和三个国有农场,并计划到2020年底搬迁至30万人。1所谓生态移民,亦称环境移民,系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整体性人口迁移。生态移民是站在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保护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看成是保护国家的生态环境乃至人类的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举措。

(一)宁夏生态移民的背景

导致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移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恶化

宁夏地区的生态恶化问题尤以宁南山区最为典型。该地区处于我国北方的生态脆弱带,素有“苦甲天下”之称,其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除最南端的六盘山部分阴湿区外,大部分干旱缺水,山区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332.2立方米,是全国平均值的1/8,耕地亩均地表水占有量88.5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4.8%;而且天然降水量少而不稳,且干燥多风,常有“十年九旱”之说。据统计,平均1950年至1999年的50年间,每4.8年就有一次大旱。①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加剧了贫困问题,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严重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的协调发展。

2.人口超载

20世纪70年代,宁南山区陷入人口超载的泥沼之中。宁南山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时期居高不下,人口超载程度不断加剧,甚至到了积重难返的境地。联合国沙漠化会议曾确定: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压力临界值分别为每平方公里7人和20人,到1999年,干旱、半干旱的宁南山区人口总量已达到242.97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79.8人/平方公里,人口超载3—10倍以上;宁南山区6县区人口密度达到111.33人/平方公里,其中隆德县高达220.3人/平方公里,超载10倍以上。②对于生态脆弱的贫瘠山区来说,人口严重超载,必然导致生存环境恶化,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

环境的恶劣和人口严重超载使的宁南山区的生态问题积重难返。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生态移民,将宁南山区一部分人口迁移到黄河灌区自然经济条件好的平原地区,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宁夏生态移民产生的现实问题的反思

宁夏生态移民的主要目的是移民脱贫致富和保护生态环境。但是随着移民工程建设、农业开发和移民搬迁的不断实践,许多影响黄河灌区可持续发展和移民脱贫致富的深层次问题又逐渐显现出来。(1)移民人口数量增长快,人口素质低下人口的数量与素质,直接关系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例如1998年开工的红寺堡移民区,新灌区开发建设之前,境内常住人口近2.5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4.3人;现有人口16.2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5.6人。①人口增长速度远超出其它灌区,此地如果继续安置生态移民,这里将成为全自治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在这样一个城镇化水平很低、经济发展落后的偏远荒漠地带,搬迁安置如此众多的贫困人口,大大超出土地的承载能力。(2)移民区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在移民开发过程中,以红寺堡新灌区为例。自1998年在红寺堡新灌区开发过程中,原在红寺堡放牧的牛羊又移牧于周边荒漠草原,使其载畜量进一步超载;由于移民的迁入和人口的大幅度增加,使滥采燃料和滥挖中药材的问题更加突出。随着红寺堡新灌区的开发,新开土地中的原生自然植被逐渐消失,目前境内及周边有甘草生长的地方,已被“地毯式”的翻了多遍,甘草已濒临灭绝。在国家投巨资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大面积的天然植被却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又面临新的压力。

由宁夏南部山区向平原灌区的生态移民开发中所出现的问题,引发我们对移民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深思:生态移民的出发点与目的都包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毫无疑问是正确的,是符合时代和区域特点的。但为什么会出现经济上没有实现根本的的转变,却破坏了移民区的资源和环境。在诸多的因素中无可否认的一点是:在操作过程中,忽视了对移民的生态意识的培育,作为生态恶化的制造者和受害者,他们并没有建立环境保护观念,把保护环境和资源,尊重自然。维护生态作为自觉行为,也没有深刻认识到传统的生活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这对能否取得生态移民的最终成功,达到移民脱贫致富和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构建西北地区生态道德的现实意义

西北地区是我国经济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在此区域构建生态道德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生态道德,有利于西北地区树立环保观念和生态意识

生态道德不但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具有道德属性,而且强调人和社会对自然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生态道德规范从社会领域延伸到自然领域,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觉悟和行为习惯。

可以说,西北地区历史和现在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主要是由于人们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引起的。目前西北地区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大多还停留在自我保护的意识水平上,对生态环境的深层关注还远远不够。大力倡导生态道德来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育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伦理道德,倡导生态文明,努力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变成每个公民自觉的行动,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才会大有希望。

(二)构建生态道德,有利于西北地区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道德与可持续发展在形成原因和社会功能方面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和法律的等多种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控制对自然的继续掠夺和破坏,这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次历史性转折,实现这一转折,有赖于生态道德观的确立和普及。

我国西北地区在由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化急剧推进的过程中,一些地区贪图近利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因为经济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振兴西北地区,绝不能再走“吃祖宗饭,夺子孙路”的道路,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保持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走一条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永续不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构建生态道德,有利于西北地区改变传统的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面对着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对环境的干预过大的西北地区人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破坏了生态以至影响到物种的延续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物圈的完整。而这些都是违背生态道德主旨的,继而影响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符合生态道德的正确认识是,对资源的利用要保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能超越资源的承载能力。面对西北地区的现实情况,要以理性的心智、道德的方式对待自然资源,在西北地区倡导一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生态道德观念,为西北地区的持续生存与发展作出贡献。

三、构建西北地区生态道德的主要对策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西部生态环境问题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必须构建西北地区生态道德。为此,提出主要对策如下:

(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生态道德建设

1、合理利用开发资源

合理科学地利用、开发自然资源与科学地保护自然环境,都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而应采取的措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推进西北地区生态道德建设必须做到:①在利用开发一些可再生资源时,必须保证做到消耗、使用与培植、养育相结合的原则,以保证生生不息,长久地为人类服务。②对不可再生资源则要尽量充分地综合利用,并建立有效的回收利用体系。

2、保护生态环境

现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削弱了和谐社会的资源。为此建议:①当前西部开发应以生态保护治理为先。治理的重点是以退耕还林、还草、还牧来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②加强西部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建设,适当扩大保护范围和保护面积,要规范旅游资源开发的行为,努力发挥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减少其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切实加强生态道德的宣传教育

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存亡、兴衰和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大事。因此,必须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并纳入教育内容的结构体系。与此同时,在加强校园文化和课外活动建设中,积极推动生态道德的社会实践,努力使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广大学生的自觉实践。

1、加强生态道德观的教育

生态道德观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科学的人与自然观。培养学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从价值上给予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思想,自觉遵守生态道德原则。并结合西北地区环境恶化的演变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人缺乏生态道德性的无节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导致。

2、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是指人与自然正确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感情、意志、知觉等的总合。要意识到西北地区要实现经济的腾飞,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系统,人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分子,应当与自然界和睦相处、善待自然环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自觉的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从身边小事做起。

(三)着力相关制度建设,营造有利于培育生态道德的社会环境

针对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要从生态保护、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环保科技创新等方面构建起相关的制度体系,以有利于培育生态道德的社会环境,并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的途径把它落实在实处。

1、建立建全生态保护法律制度

相对于传统的道德观念而言,生态道德目前在我国还是一种弱势道德,也就是说它对现实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的干预力量还太弱。要进一步完善社会调控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就必须借助法律的刚性力量与道德的柔性力量的互补。应加强生态保护立法并严格依法贯彻执行。要广泛宣传《环保法》、《森林法》、《草原法》等,在此基础上加紧制订与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以若干法律为基础,各种行政法规相配套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依法打击各种破坏生态保护的违法犯罪行为。

2、政府行政机关建立和加强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制度

构建生态道德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共同承担责任,这种包括来自民间的、政府的、还有国际之间的努力中,把培育生态道德社会环境的责任落实在政府刻不容缓。结合西北地区具体情况,行政机关可以做到:①一些优惠政策或补贴要恰当使用,要利于人们节约能源或使用再生资源。在污染治理上,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提高环保监管的力度和水平。②在生态保护监督管理上,政府要以改变农牧业生产方式、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治理沙漠化和石漠化为重点,加强西部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建设,适当扩大保护范围和保护面积.

我国经济落后和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西北地区,要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倡导生态道德。在广大的西北地区,将生态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作为一种社会规定,对所有人提出的新的道德要求,同时也表现为每一个人所要履行的道德义务。久而久之,当它被普遍接受和实行,就会成为西北各民族具有的风尚和习俗,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那么西北地区经济腾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明天就指日可待了。

注释:

①桑敏烂.宁夏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发展研究[OL].新华网,2005-11-10.

第9篇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全新的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实践途径上提出要加强法治保障,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构建绿色社区家庭,培养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所以,充分利用语文活动无处不在的情感体验,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生态道德行为,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育的总目标之一。

各个年级语文教材都安排了鲜明的环境保护主题的课文,比如写景文本本身就包含了生态知识和情感的因素。笔者对语文教材粗略统计,与生态直接间接的有关文本占总篇幅1/5以上。抓住文本中这些含有生态价值的人文思想,在言语实践中进行道德生态教育,无疑是生态道德教育实践中易行有效的方式。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例来谈一谈这方面的具体做法。

一、在文本学习中渗透,初步培养生态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

1.主题阅读,营造生态文明的文化环境

执教《长江之歌》,笔者没有简单地引导学生读读本文了事,而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功夫:提供歌词创作背景的阅读材料;收看电视节目“话说长江”,欣赏“走进科学”、“人与自然”等相关节目片段;向学生介绍关于长江、黄河水资源的历史发展状况。上课开始,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用第二人称说一说“长江是……”。预设话题:“长江,你是母亲,你是无穷的源泉”、“长江,你风景秀丽,宛如一位俊美的少年”、“长江,有时你也是一头洪水猛兽”。

学生根据自己占有的资料从不同角度认识了长江的文化历史和生态变迁,以及对我国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体会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了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对课文的朗读、理解就有了文化背景的支撑,在言语学习的同时感悟到诗作广阔的文化历史背景,明了壮丽的祖国山河存在于良好和谐的生态环境之中。

2.文本阅读,领略生态环境之美

引导学生在阅读《九寨沟》《鸟岛》《拉萨的天空》《灰椋鸟》等描写风景优美的课文时,笔者尤其注重引导学生在品词析句中体验情境,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比如学习《拉萨的天空》,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从文本中感悟拉萨天空“蓝”的特点,同时配乐播放各种天高云淡、令人心旷神怡的拉萨图片,令学生仿佛置身在空气纯净、高远壮观的大自然中。学生感慨之余,自然而然感悟到没有被破坏的原生态的自然之美,激发起珍视并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道德情感。学习《灰椋鸟》一文时,灰椋鸟归林的壮观景象不仅让人产生愉悦感,也对为此做出贡献的林场工人产生敬意,在交流这些话题的时候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积极的生态价值观。

二、在拓展学习中渗透,加强生态道德情感体验,树立生态道德价值观。

1.在“说”中渗透

“说”是有效地将“读”到的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训练方式,也是学习者对文本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吸纳、表达的过程。如学习《黄果树瀑布》,学生在赞叹气势非凡的黄果树瀑布的基础上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作用,接下来笔者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 同学们,由于近年来干旱频繁,很多游客不远千里去欣赏黄果树瀑布,却只看到几缕稀稀落落的水流甚至是干枯断流的情境,如果你在场,你能给游客描述一下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吗?为了减少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洪涝或旱灾,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在“写”中渗透

相比较“说”,“写”更能促进思维和语言的精确性和深刻性。《长江之歌》课堂学习后,笔者又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写一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倡议书》或《保护家乡盐河的倡议书》,拓展了知识,锻炼了写作能力,也在学校、家庭掀起一股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舆论。又如抓住写公益广告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观察校园、公园、山林等处的宣传标语,自己也练习从各个方面拟几条保护环境、文明生活的广告语。

这样,学生在“说”(“辩”)和“写”中既训练了思维,发展了语言能力,也经历到生态道德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观。

三、在社会实践中掌握生态保护技能,养成生态道德行为。

对于学生们来说,保护生态环境,要紧密联系实际,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利用大语文学习观,将文本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平常熟悉的生活中挖掘教育契机,培养生态道德习惯。

1.利用节日纪念活动进行渗透。教学《走,我们去植树》,学生们在优美的诗歌诵读中感受到植树造林对人类环境的重要意义。为了将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在恰逢植树节前,倡导学生行动起来,每个人栽种一棵树,并认真看护管理小树直到它生根长大,以此激发学生的劳动荣誉感,形成生态道德行为;学习《放小鸟》《鸟岛》等课文或者在爱鸟周时,动员同学们了解鸟类对于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利用各种宣传,禁止捕鸟;利用环境日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出黑板报、手抄报并积极参加学校的手抄报比赛;无烟日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家庭成员戒烟,远离。在丰富的活动中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养成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