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移风易俗工作计划

时间:2023-02-05 04:03:17

导语:在移风易俗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移风易俗工作计划

第1篇

联系村是镇村与镇街道相邻,面积约3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1942人,613户。2014年建档立卡114户471人,2014年脱贫12户57人,2015年脱贫15户60人,2016年脱贫11户42人,2017年脱贫32户129人,2018年脱贫8户14人,2019年脱贫5户9人,之后村所有贫困户完成脱贫,并于2017年贫困村出列。

一、目标任务

加大对村扶贫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模式,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农民劳务技能;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选取一到两个项目,开展增收,切实增加村民收入;开展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认真开展村建设,改善村发展条件;扎实搞好定点扶贫,深入持久开展帮扶。

二、明确重点、理清思路,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扶贫项目的确定不但与贫困户脱贫致富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全村的经济发展,在帮扶村扶贫项目时,配合村“两委”深入调研和周全思考。一是广泛征求广大村民群众的意见,让村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的出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推荐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二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确定我村的发展思路为“发展三项产业、搞好四项建设”,即:全力发展养殖业、用心调整种植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大棚蔬菜地建设,促进牲畜良种基地建设,并紧密围绕这个思路,确定村的扶贫项目;三是与每年的工作计划相结合。

第2篇

一、拓宽党建工作思路,打牢基础建设

年内新建党员服务站,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以此为载体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支部,居委会网络平台,利用免费博客公开公示两委会动态,征求居民对社区的意见。

二、健全组织,加强内部管理

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做到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分工具体,任务明确。

三、继续做好社区民政、残联、老龄、双拥工作

对社区的困难群体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社区的弱势群体老年人做好政策福利的办理,全心全意做好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开展一帮一扶助活动,定期走访慰问。认真学习领会拥军爱民与拥军爱民文件和精神,关心军属,定时定期走访。

四、做好计划生育、妇联工作

以宣传教育为先导,让居民们清醒地认识全面加强我国人口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做好利益导向政策的落实工作;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统计,准确掌握育龄妇女的底数,及时上报信息,对重点人及时入户查访孕检,送具上门.

五、根据居民的需求和社区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特色活动。

在社区内多挖掘文艺骨干,为社区文艺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多方面地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发挥社区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社区开展宣传工作,推动移风易俗,坚决扫除各种歪风邪气,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六、配合办事处综合治理中心,做好社区综合治理工作

1.建立健全社区各项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居委会的职能作用,深入居民,为大家解决疑难问题。

2.利用条幅、板报进行广泛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大禁毒宣传力度。坚持"提高认识、教育为先、严厉打击、全员收戒、综合治理"的方针,扎实推进"无毒社区"工作顺利完成。

3.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的调查、登记管理服务工作,使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到了规范有序。

4.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无赴区级及区级以上集体上访。

七、加大社区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在社区内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的教育,大力宣传社区内禁止乱推乱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提高居民爱护环境的意识,自觉维护社区环境。

八、劳动保障工作

1.深入居民,充分了解和掌握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意向。

2.积极跑企业、找岗位,加强与用人单位沟通,提高就业率,解决困难群体的生活。

九、统计工作

第3篇

今年1-5月份,全县共出生2395人,合法生育率91.2%、比去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0,同比下降17.6个比值。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完成全年考核指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强化责任落实,人口计生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常务会多次听取人口计生部门的工作汇报,专题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重大问题。各级各部门把履行人口计生职责纳入本部门、本系统工作计划,与职能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3月份,召开了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奖惩兑现暨工作会议,对全年的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与12个乡镇(街道)、37个县直部门签订了2013年人口目标责任书。会后,各乡镇(街道)与本辖区的村(居)、企事业单位签订了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强化了乡镇、企事业单位、村(居)在人口计生工作中的责任。全县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

(二)认真学习新《条例》,确保贯彻落实不走样

一是加强学习,正确把握新《条例》的主要内容。组织集中培训、专题会议,强化了对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广大干部职工全面准确把握《条例》修改后的精神实质,熟练掌握修改后相关的政策规定内容,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好贯彻实施。二是做好宣传引导,提高群众知晓率。在县电视台、电台、政务网站公布播报新《条例》修改的相关内容。制作新《条例》为主题的宣传展板,深入乡镇(街道)开展宣传活动。进行专题电视讲话,讲解新《条例》出台背景、重大意义和主要精神,引导群众合理安排生育。三是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做好有关政策衔接过渡工作。对过去制定的有实施办法,规定等进行清理和修改,制定各项配套规定,做好应对预案,不折不扣的把新《条例》的落实到实处

(三)突出工作重点,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是实施宣传模范村示范带头工程。目前,在许商办事处、玉皇庙镇、殷巷镇选取6个村进行试点,聘请专业手绘团队,将手绘艺术与计生宣传标语相结合,打造新颖的宣传墙面,建设形式美观、艺术水平高的人口文化宣传一条街。二是强化媒体宣传。加大在县电视台、《新》报和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宣传力度。在我县7个有线电视频道每天滚动播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打击“两非”的滚动字幕。三是开展集中宣传。组织12辆宣传车利用15天时间,深入全县963个村(居),开展政策法规、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

2.突出查体服务,狠抓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把查体服务作为遏制违法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来抓,充分利用手掌静脉身份识别和二代身份证验证设备,开展环情、孕情查体服务,全县第一次查体,27-40岁已婚育龄妇女查体到站率达到93.8%。抓好对持二胎生育证及符合条件未办证人员孕情的随访和跟踪管理,努力实现由事后追责向孕前管理服务转变。健全完善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跟踪服务制度,引导已婚育龄妇女落实安全、长效的避孕节育措施,将二孩孕情、长效节育措施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监测考核,督促各乡镇(街道)对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

3.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按照农村抓流出、城区抓流入的思路,上半年开展了两次流动人口专项清理清查,利用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实行全程跟踪管理,督促流出人员到当地计生部门接受管理和服务,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流出人员实行村干部包保责任制,及时掌控婚、孕、育等基础信息,确保不出问题。在流出人口集中区域探索建立流动人口“党支部+协会”,形成“以内管外”与“以外管外”并重的管理服务模式。目前,我县依托东营孙集乡流动党支部,在东营市设立首个驻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实现了党建和计生工作的双提升。

4.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积极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定期开展督查和专项考核,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加强与公安、卫生、药监、工商等部门协调配合和周边县(市)、区的区域协作,形成打击“两非”行为的合力。利用孕情消失倒查等方式多途径搜集“两非”案件线索,努力完成打击“两非”案件任务,实现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今年查处“两非”案件2例,收缴B超1台,在全县形成了打击“两非”的高压态势。

5.强化基层,夯实基础。按照市《关于开展人口计生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的意见》,根据我县制定的实施方案,加大了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示范乡镇(街道)、村(居)和幸福家庭的创建,基层优秀计生干部的培养和锻炼。进一步深化村(居)民自治工作,依据村民自治章程和计划生育公约,与已婚育龄妇女签订好《育龄群众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协议》,实行计划生育合同化管理,实现村事村办。突出违约责任追究,严格按照县政府《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协议违约金管理的意见》,将村委会收取的违约金由乡镇(街道)村财办管理。

(四)深化为民服务,努力提升人口计生服务水平。

1.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稳步提高。将计生优质服务工作作为对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点,积极巩固扩大“国优”创建成果,把优质服务贯穿于人口计生工作始终,着力做好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建立起县、乡、村计生技术服务一体化工作机制,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各项服务需求,打造惠民计生。

2.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积极推进。按照国家“六统一”要求,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服务流程,建立健全管理、服务、评估、质控制度,科学规范开展优生项目。今年截至6月底,全县共为1834对育龄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4%。

3.各项计生优先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奖励扶助政策基础上,落实独生子女及其父母住院,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5%的优惠政策。为123户农村落实绝育术双女家庭一次性发放500元奖励,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退休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加发30%补助工作。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第一批企业退休独生子女父母的补助金已全部发放到位,发放资金71万余元。

4.计生助富服务行动深入开展。创新协会工作模式,启动了以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幸福家庭活动为主题的“计生助富服务行动”,把沙河乡作为项目带动基地,给予帮扶计划生育家庭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发展致富。其他乡镇(街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了行动计划,取得很好的效果。

5.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扎实效果。以开展依法行政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了计生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工作,紧紧围绕“找准突出问题”的要求,从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工作态度、政策水平、行政行为五个方面对照检查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深入细致剖析原因和症结,针对查摆出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相关制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提高了计生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行政执法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的人口计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群众的婚育观念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存在着突出矛盾,遏制违法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仍然艰巨。二是基层基础工作存有薄弱环节,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薄弱村转化升级工作仍需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需进一步提升。三是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通过初步打击,“两非”行为的隐蔽性越来越高,打击的难度加大。四是基层计生队伍的执法水平和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深入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围绕“一一二三”的工作思路(围绕巩固提升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先进县工作水平这条主线,以遏制违法生育为中心,以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重点,以查体服务、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流动人口管理为突破口),我委将进一步强基础、补短板、促规范、出亮点,堵塞管理漏洞,筑牢基层网底,确保完成年度责任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

第4篇

镇爱国卫生工作计划一20xx年,我乡爱国卫生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及xx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陕西省爱国卫生条例》和省政府《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坚持“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方针,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全面启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突出卫生镇村卫生先进单位创建、农村改水改厕、除“四害”为主要内容的病媒生物防制和健康教育四个重点,以创建最佳人居环境、最佳投资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进一步提高城乡卫生管理水平。

一、积极开展省级卫生乡镇的巩固工作,进一步提高乡镇的品位和管理水平

按照市爱卫会《卫生县城卫生镇村创建规划》的要求,实施城乡一体化创卫战略,着力改变城乡卫生面貌,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是当前和今后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为此,20xx年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对县城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抓好城区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二是城区综合执法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大对县城区市容市貌、市场和交通秩序的管理力度,切实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坚持依法管理和严管重罚,针对突出问题,定期组织建设、工商、交通、公安、环保、卫生等执法部门“联合执法”,确保县***理井然有序。各乡镇要下大力气抓好城区周围村组、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治理,保持街面、路面清爽干净;三是对照标准,分解任务,全民参与,全面巩固和提升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成果,城乡联动,实现省级卫生县城无缝隙覆盖。

二、开展卫生单位、镇村的创建工作,努力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

继续在全乡开展卫生单位、镇村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保护生态,清洁家园”,重点清理“三堆”、治理“五乱”、美化“三口”,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使城镇、乡村的整体卫生面貌有大的改观。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按照创建标准,认认真真搞好创建工作,年内力争建成2个省级卫生单位,1个省级卫生乡镇,3个省级卫生村,5个市级卫生单位,2个市级卫生乡镇,5个市级卫生村。为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奠定坚实的基矗

三、认真组织开展第23个爱卫月活动,进一步推进卫生防病工作

春季是各种流行传染病多发期,搞好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对于预防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以第23个爱卫月活动为契机,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以“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为主要内容,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组织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清理垃圾,彻底清除卫生死角,消灭“四害”孳生场所,切断病疫传播途径。为此,要扎扎实实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大力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针对春节后城乡环境卫生反弹的现状,组织开展2—3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彻底清除单位院落、办公场所、城乡结合部、居民小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以及公路两侧的生活垃圾,净化公共卫生环境;二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采取组织板展、宣传咨询、发放健康小传单、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街头、小区等人流集中地段,用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通俗易懂、简便直观的方法宣传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提高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县电视台要举办卫生防病栏目,定期播放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卫生意识;三是开展义诊等健康知识咨询服务活动。利用4月7日世界卫生日,在县城和各乡镇要组织医疗单位进行上街医疗咨询服务活动;四是抓好督导检查,推动工作扎实开展。四月份至五月份,县爱卫办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乡镇、各部门、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尝公共场所及乡镇镇区、主干道路、农村村庄的卫生治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推动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的顺利开展。

四、深入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卫生水平

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是移风易俗,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广大农民身体健康的主要途径。一是水利局抓好农村改水项目的实施,完善供水设施,不断扩大受益面,提高自来水普及率;二是今年按照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重大公共卫生农村改厕工作。以实施双瓮漏斗式改厕项目为抓手,在全县11个乡镇大力推行改厕工作,力争完成双瓮漏斗式卫生户厕5000户。每个乡镇至少要抓好2个以上高标准改厕示范村,镇区单位无害化改厕达到80%以上,县城0—5公里以内农户改厕率达到90%以上;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增加绿化美化,改善村容村貌。同时,各乡镇对改厕工作基础资料要进行系统整理和完善,做到底子清、资料齐。

五、认真抓好病媒生物防制,努力降低“四害”密度

今年要按照市上关于除“四害”工作的总体安排,结合我县实际,着力抓好五点:一是加强培训。各乡镇要以会代训、以查代训、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形式,疾控中心要加强对除“四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使除害防病工作人员系统掌握“四害”密度监测、灭杀方式、孳生源治理、效果对比评价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掌握科学的监测和消杀办法,为除害灭病工作打好基础;二是各乡镇、各部门对除“四害”工作要认真安排,年内集中组织1至2次灭鼠灭蚊蝇活动,并做好灭后监测、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有效降低“四害”密度;三是由农业部门负责,在夏秋两季各开展一次田间灭鼠活动;四是要进一步规范鼠药市场,完善巡查制度,规范行业管理。配合农业、公安、工商、环保部门对鼠药定点销售单位进行检查,严防“三无”产品及国家明文禁止的消杀药物流入社会危害人民;五是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组织干部职工和村民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清运垃圾,清除杂草,改造旱厕,健全三防设施,推行垃圾袋装集中收集清运,封堵办公和居民楼院垃圾通道,消灭“四害”孳生地,确保除“四害”工作收到实效。

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卫生保健意识

积极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广大群众综合素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构建***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开展爱卫工作的最终目标。一是精心安排。各乡镇、各部门要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拿出具体措施,推动工作扎实开展;二是认真组织实施。从增强健康干预能力、减少疾病负担,帮助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入手,大力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知识普及、干预和评估工作。要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月”和“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等卫生纪念日,以《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为主要课件,认真制定计划,以“健康教育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医院、进机关”为重点,采取组织展板、宣传咨询、发放传单、组织干部职工体检、开展知识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健康教育基本知识,扩大覆盖面。以社区为单位宣传覆盖率达50%以上。指导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健康宣传栏和卫生服务站健康宣传工作。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加强对农村婚丧嫁娶宴请活动的卫生指导,提高群体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水平。组织开展无烟学校、无烟医院、无烟机关等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无烟单位、科室评选活动,降低吸烟人群比率。

七、加强卫生先进单位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创建质量

随着卫生先进单位数量的增加,加强对已建成单位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因此,今年将认真按照卫生先进单位的管理要求,坚持巩固提高、注重质量、从严把关的工作原则。主要抓好三点:一是按照卫生先进单位动态管理要求,县爱卫办将对各创建单位进行抽查,年底将发文予以重新确认。对名不符实、卫生状况下滑、改进措施不力的单位,按照管理办法撤销其荣誉称号;二是对当年申报拟建的单位,做好培训指导,严把质量关,成熟一个,命名一个,确保创建质量;三是各乡镇要加强对本辖区卫生先进单位的管理,定期进行检查指导,使其发挥表率作用,对卫生状况差、不履行公共卫生义务,不服从当地政府管理的单位要及时上报,县爱卫办将视其情况给予限期整改或撤销其荣誉称号的处理。

八、加强执法检查,不断提高爱卫工作水平

镇爱国卫生工作计划二20xx年,我镇爱国卫生工作坚持“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方针,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全面启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突出卫生镇村卫生先进单位创建、农村改水改厕、除“四害”为主要内容的病媒生物防制和健康教育四个重点,以创建最佳人居环境、最佳投资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进一步提高城乡卫生管理水平。

一、开展卫生单位、镇村的创建工作,努力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

继续在全镇开展卫生单位、镇村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保护生态,清洁家园”,重点清理“三堆”、治理“五乱”、美化“三口”,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使集镇、乡村的整体卫生面貌有大的改观。各村场、各部门要按照创建标准,认认真真搞好创建工作。

二、认真组织开展爱卫月活动,进一步推进卫生防病工作

春季是各种流行传染病多发期,搞好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对于预防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各村场、各部门、各单位要以爱卫月活动为契机,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以“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为主要内容,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组织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清理垃圾,彻底清除卫生死角,消灭“四害”孳生场所,切断病疫传播途径。为此,要扎扎实实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大力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针对城乡环境卫生反弹的现状,组织开展2—3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彻底清除单位院落、办公场所、城乡结合部、居民小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以及公路两侧的生活垃圾,净化公共卫生环境;二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村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采取组织板展、宣传咨询、发放健康小传单、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街头、小区等人流集中地段,用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通俗易懂、简便直观的方法宣传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提高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三是开展义诊等健康知识咨询服务活动。利用4月7日世界卫生日,在集镇和各村场要组织医疗单位进行上街医疗咨询服务活动;四是抓好督导检查,推动工作扎实开展。四月份至五月份,镇爱卫办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各村场、各部门、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尝公共场所及村场镇区、主干道路、农村村庄的卫生治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推动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的顺利开展。

三、深入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卫生水平

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是移风易俗,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广大农民身体健康的主要途径。一是水利局抓好农村改水项目的实施,完善供水设施,不断扩大受益面,提高自来水普及率;二是今年按照创建县级卫生乡镇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重大公共卫生农村改厕工作。以实施双瓮漏斗式改厕项目为抓手,在全镇26个村场大力推行改厕工作,力争完成双瓮漏斗式卫生户厕50户;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增加绿化美化,改善村容村貌。同时,各村场对改厕工作基础资料要进行系统整理和完善,做到底子清、资料齐。

四、认真抓好病媒生物防制,努力降低“四害”密度

今年要按照市上关于除“四害”工作的总体安排,结合我县实际,着力抓好五点:一是加强培训。各村场要以会代训、以查代训、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形式,疾控中心要加强对除“四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使除害防病工作人员系统掌握“四害”密度监测、灭杀方式、孳生源治理、效果对比评价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掌握科学的监测和消杀办法,为除害灭病工作打好基础;二是各村场、各部门对除“四害”工作要认真安排,年内集中组织1至2次灭鼠灭蚊蝇活动,并做好灭后监测、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有效降低“四害”密度;三是由农业部门负责,在夏秋两季各开展一次田间灭鼠活动;四是要进一步规范鼠药市场,完善巡查制度,规范行业管理。配合农业、公安、工商、环保部门对鼠药定点销售单位进行检查,严防“三无”产品及国家明文禁止的消杀药物流入社会危害人民;五是各村场、各部门单位要组织干部职工和村民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清运垃圾,清除杂草,改造旱厕,健全三防设施,推行垃圾袋装集中收集清运,封堵办公和居民楼院垃圾通道,消灭“四害”孳生地,确保除“四害”工作收到实效。

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卫生保健意识

积极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广大群众综合素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开展爱卫工作的最终目标。一是精心安排。各村场部门要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拿出具体措施,推动工作扎实开展;二是认真组织实施。从增强健康干预能力、减少疾病负担,帮助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入手,大力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知识普及、干预和评估工作。要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月”和“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等卫生纪念日,以《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为主要课件,认真制定计划,以“健康教育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医院、进机关”为重点,采取组织展板、宣传咨询、发放传单、组织干部职工体检、开展知识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健康教育基本知识,扩大覆盖面。以村场为单位宣传覆盖率达50%以上。指导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健康宣传栏和卫生服务站健康宣传工作。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加强对农村婚丧嫁娶宴请活动的卫生指导,提高群体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水平。组织开展无烟学校、无烟医院、无烟机关等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无烟单位、科室评选活动,降低吸烟人群比率。

第5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分享到的美”为你整理了这篇某镇某镇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基本情况介绍

王堰镇辖11个村,159个自然庄,6.4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793户、9941人,贫困发生率15.55%。截止到目前已脱贫2716户、9765人,2020年脱贫77户176人今年脱贫,全镇5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从整体情况看,我镇贫困户致贫原因主要为因病致贫1866户,占比 66.8%,其次因残致贫508户,占18%,其他致贫原因419户,占比15.2%。

二、“十大工程”实施情况

1、产业扶贫。2016年申报到户产业499户1739人,申请奖补资金273.21万元;2017年申报产业扶贫项目2573户,申请奖补资金569.94万元;2018年申报到户产业2064户7367人,申请奖补资金513.37万元;2019年申报到户产业1540户,申请补助资金350.58万元;2020年申报到户产业1919户,已发放第一批补助资金303.67万元;2016年以来共计申报8595次到户产业项目,奖补资金累计2010.77万元,户均奖补资金7200元。

2.光伏扶贫。稳定运营13个光伏电站,集体光伏受益1252户户用光伏受益户513户。2016年来合计打款1299.55万元,户均增收7400元

3.健康扶贫。家庭签约医生定期开展义诊和上门送诊活动。全镇贫困人口签约实现应签尽签,据合管中心提供数据统计,我镇为3577人办理慢性病本。有14021人次享受“180”政策,报销金额达461.61万元,报销比例94.99%;1117人次享受“351”健康扶贫政策,报销金额693.31万,报销比例达92.34%;15138人享受大病救助政策,报销金额144.26万元。2020年至今,有2127人次享受“180”政策,报销金额达15.91万元;126人次享受“351”健康扶贫政策,报销金额11.14万;234人享受大病救助政策,报销金额61.2万元。

4.教育扶贫。全面落实“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和中小学寄宿生补助等教育扶贫政策,重点关注因学致贫贫困人口,对义务教育范围内辍学学生及时摸排原因,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确保按时完成学业。2016年至今义务教育补助7173人次,324.48万元,雨露计划728人次,218.4万元;2016年至今教育资助共计发放7971人次,发放金额542.88万元。

5.社保兜底。目前全镇贫困户有1016户1410人享受社会兜底保障政策,享受政策占比14.18%,其中有827户1206人享受低保保障政策;有189户204人享受特困供养政策。今年脱贫的77户176人中有低保户54户144人,特困供养户23户25人,孤儿救助2人。

6.就业扶贫。2014年以来,我镇共建设3个就业基地和,吸引就业人数近百人,带动贫困户39人,年均增收近万元。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光伏协管员、护林员、保洁员等提供253个就业岗位,其中生态护林员年工资8000元,光伏管理员年工资3600元不等,保洁员年工资7200元。2019年,组织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1450人次;招聘光伏协管员26人、保洁员63人、各村自主性开发公益性岗位146个;介绍39个贫困人口到我镇就业基地和扶贫就业车间就业,促其增收。

7.危房改造。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 C类、D类危房摸排工作,对摸排出的危房户,按照C类危房维修,D类危房新建,全力保障群众住房安全。2016-2020年,共计申报危房改造项目375户,申报资金512万元。2017年至今通过实施易地搬迁共计解决我镇151户648人贫困户生态安居问题,分别为2017年易地搬迁安置107户445人。2019年易地搬迁安置44户203人。住房均已通过安全鉴定。

8.饮水安全。镇内有2个自来水厂,满足我镇一万多户人口的自来水供应。对全镇实现了安全饮水的全覆盖。

9.金融扶贫。实施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共有532户贫困户享受小额扶贫政策共计贷款3829.35万元。

10.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基础项目建设:1、我镇累计争取各类落地项目资金近2亿元,其中道路建设投入1.1亿元,自然庄扩面延伸工程投入7200万元,硬化道路1351条近200公里;道路畅通工程投入2600万元,新建道路22公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投入823.8万元,道路15条近9公里;改扩建截岗沟道路6公里,加宽张楼外环街道3.2公里; 2019年投入676.3万元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改扩建村党群服务中心1个;新建5个村卫生室,修缮6个村卫生室;新建镇养老服务中心一个,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投资600万元;新建幼儿园2所,改扩建4所,总投资1768万元,新建中心学校食堂及宿舍楼3700平方米,投入1054.28万元。2、整合各类扶贫资金,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创业产业园及各村就业车间建设。产业园一期占地75亩,规划12栋标准钢结构厂房,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现已建成8栋,4栋正在建设,园区内道路、绿化、下水道等配套工程已实施完毕,建成8栋厂房已全部入驻企业。3、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村容村貌。2019年全年,我镇清理转运生活垃圾 4000余吨,清理乱堆乱放5000余处;新建农民文化小广场30个,小型公厕50个;自2017年以来,我镇实施改厕共计1513户,正常使用683户,问题户数540户,现已全部整改(维修整改467户,重建整改233户),农户自建卫生厕所130户,其中,2019年实施改厕259户,正常使用259户;生态扶贫流转土地4800亩、已完成植树3600亩;通过开展清洁文明户评选,动员群众清理自家房前屋后,奖励花果树苗,鼓励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全年共计评选清洁文明户14000户次,发放花果树苗24万棵,力争2-3年内,全镇成为大花园、大果园;全镇11个行政村已实现网络全覆盖;宽带村村通,居民安全饮用水有保障;村村都设有文化小广场,群众休闲有去处,文化活动有场所,每村都有卫生室,贫困户签约服务全覆盖。

三、脱贫攻坚工作存在不足与薄弱环节

一是少数贫困户思想观念落后,存在“等、靠、要”依赖思想,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二是扶贫资金需求投入不平衡,扶贫资金倾斜于贫困村较多,非贫困村双基设施缺口仍大。

镇政府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阜南夜话等方式宣讲政策,普及种养技术、宣传就业岗位,为群众提供就业职位和产业发展技术;同时联系学校、卫生院跟踪服务群众医疗和教育问题,定期走访查看群众住房情况,确保安全住房有保障。结合本镇实际,建议加大对非贫困村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村基础设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四、2021年工作计划

1.持续改善基础设施。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加快推进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路网、水网、信息网,构建城乡一体、配套完善、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

2.持续挖掘产业效益。通过盘活集体资源、入股或参股、量化资产收益等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积极打造王堰镇农产品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进城”。进一步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活力,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性收入达到一定规模。

3.持续实施健康扶贫。深入实施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贫困人群公共卫生保障,落实好贫困患者就医和“351”和“180”等医疗保障政策。

4.持续落实兜底保障。对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重点救助对象,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基本生活。落实县级财政代缴贫困户农村医疗保险,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100%,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

5.持续推动劳动就业政策。鼓励各村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让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力自己“端起饭碗”;鼓励各村积极宣传扶持就近就业,让群众在县内、镇内、村内实现就近就业;统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资金,组织有就业培训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第6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打造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农业标准化种养作用与效益的宣传和推广农业标准化种养实施经验,推广高效成熟绿色立体养殖模式。鼓励支持企业参加农展会、博览会、交易会、推介会等经贸活动以及名优农产品评选,提高资源农产品整体知名度。目前我县以优质谷、红提、西红柿、猕猴桃、辣椒、茶叶、食用菌、百合、中草药等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及以竹狸、生态猪、生态牛、黑鸡等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已初具规模。例如特色产业“三木”药材种植面积22.8万亩,白芨、重楼等特色作物1.95万亩(其中:高山优质茶叶0.5万亩、百合种植0.3万亩、白芨0.6万亩,重楼0.2万亩,玉竹0.35万亩)。二是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粮食、水果、蔬菜、食用菌、药材、肉牛肉羊、  生猪七大种养业,以及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三个新兴产业加大示范创建力度,促进大宗农产品品牌化、特色农产品高端化。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创建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1家、市级1县、县级4家、乡级26家,示范区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等举措,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标杆作用,有力示范带动了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一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农业农村设施进一步完善。2019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983.13万元,共分29个项目点,新建渠道38.96千米、拦水坝1座,项目建成后改善灌溉面积2000亩,恢复灌溉面积600亩。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166.2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粮食产量426吨、水果279吨、红柿25吨。2019年生态乡村示范建设工作, 12个村屯道路硬化道路20000多米,14个村屯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1900余户、11000余人。二是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目前已发放宣传资料15600张,悬挂宣传标语451条,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次数868次。清理积存和散落的垃圾累计20939吨,清理河塘沟渠累计21.3公里,清理废弃秸秆农膜及露天堆放农业废弃物累计462.3吨,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的户数5153户,农村受益群众人数58775人。财政资金投入32万元,自筹资金408万元。将在24个自然村做无害化厕所600座,6个村整村推进无害化厕所,结合新农村生态(幸福乡村)示范建设点,建设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建一座集市公共厕所,10座300户以上的村屯公共厕所。三是全力统筹抓好田园综合体项目。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举全县之力推进园综合体建设,引进全国第一批田园综合体创建区域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结合我县中峰镇独具的红提产业,旅游业态,乡村特色,佛教文化等量身定制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目前县财政落实300万元设计规划资金,整合3000万元资金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00万元资金发展产业。

(三)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一是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部分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达到特色风貌提升,乡村文明治理有效,基础设施全面改造,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的总体要求。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农村风貌管控,传承发扬乡村优秀历史文化。二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继续推进“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实现农村清洁厨房普及率60%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人畜混居改造完成率达100%。三是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扫尾工作。健全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二、工作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县县直单位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推进重大政策、重大行动和重要工作,协调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难点问题。并制定督促检查工作年度计划和阶段性安排,不定期开展督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

(二)培育农业品牌,抓好示范区建设。通过抓有机农业政策落地、抓“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抓标准化生产、抓质量安全体系、抓电商及订单销售模式等五大内容,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推进有机农业全覆盖,确保到2020年全县累计建成各级园示范区(园、点)102个、其中自治核心示范区2个,市级示范区3个,县级示范区3个、乡级示范园19个,村级示范点78个。

(三)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借力“互联网+”发展,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工、有文化的“二代”农民、有技能的“两后生”返乡从事涉农行业创新创业,支持优秀农业技术科技人员参与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大力培养懂经营、善管理、高素质的新农民。目前共开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310余期,培训农民2.48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受益人数达5.8万余人次。

三、存在问题

(一)在培育带动型的龙头企业方面,我县农产品外销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头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二)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方面,我县新型经营主体实力弱,成立的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实力薄弱,带动能力有限,难以担负起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建设重任。

(三)在培育扶贫产业方面,我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县,贫困村大多地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户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目标。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美丽资源”乡村建设四个阶段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民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思路

1.规划先行,做好三个规划。一是县发改部门牵头做好全县的乡村振兴整体规划,统筹全县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二是规划做好农村建设规划,确保农业、水利、住建等各项建设有序推进。三是农业部门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区域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2.示范引领,做好示范区域建设。一是打造资江沿线示范区域。以绕资源县城水为基础,以山水相依、碧水蓝天为主题发展资江休闲旅游产业,把资江沿线的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区。以支部为龙头,以文明村创建和乡规民约制定为抓手,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好人家、好人好事评选,着力打造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示范区。二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及其他现代农业产业,打造产业兴旺示范片。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抓好人才培育,建立技术人才库。着力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方面要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大学生、在外务工人员等人才回农村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另一方面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加快农村人才的培养,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第7篇

一、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具有城郊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大观区“奋力崛起、率先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全区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科教兴区战略落实到基层,对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全区上下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大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组织实施。

二、农村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科普工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围绕科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全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的根本理念,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紧密结合大观区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三、农村科普工作的总体要求及目标

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重点工作对象。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提高农村青少年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村公众反对愚昧迷信,革除陈规陋习,识别和抵御的能力。

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内容,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树立和落实。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农村的特点,重点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观念和知识,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搭建农村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为主要工作方式,有效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科普工作,集成并共享科普资源,通过社会化的农村科普工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以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为农民和农村青少年提供科普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丰富农村科普资源,发展基层科普设施,使农村科普工作总体薄弱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使农民参与科普教育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四、围绕宣传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

科普宣传活动是增强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科技意识,在农村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形式,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科普的重要平台。要以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以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主体。要与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相结合,采用他们易于理解、容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内容和方式。要注重活动的策划和对活动效果的评估,把公众参与和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作为评价科普活动的主要指标。

要着力抓好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青少年科技传播等重点科普活动。要把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普宣传作为活动的重点。科技下乡活动要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形成动员科技工作者常下乡的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

加强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户建设,广泛开展科普示范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建集技术示范、科普宣传和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支持它们健康发展,发挥好它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五、充分利用各类农村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科技培训是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提高科学生产和科学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科普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技培训,注重培训工作方式的创新。积极与组织、宣传、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完成各级政府实施的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现代传播方式,积极参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学会、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以下简称农函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等在农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农技协是农村基层重要的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平台,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要坚持农技协“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联合相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扶持农技协做大做强,指导农技协发挥好科普示范作用。“*”期间,中国科协、全国性学会和地方科协将重点扶持1万个农技协。各级科协组织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支持,为农技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农技协得到各方面的服务。

六、围绕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提升的关键。各乡镇和基层科协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农村科技教育资源建设,结合地方特点开发与科学课程相结合的低成本科学体验活动,增强农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积极开展农村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培训,提高他们实施科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积极开展农村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宣传教育,在农村进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珍爱生命远离”、“预防艾滋病知识”等内容的巡回展览。针对经济困难、进城务工等家庭中农村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省、市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和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科技活动设施,在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农村学校科学课程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期间,中国科协优先支持“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在农村试点,同时支持地方科协开展农村科技辅导员、科普员培训。区科协要积极争取上级科协的支持。

七、围绕推进科普工作、促进区域科技进步,深化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活动

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活动是全面推进我区科普工作的重大举措,是通过推动科普工作发展促进区域科技进步,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

创建工作要以贯彻实施《纲要》、提高区域公众科学素质作为根本任务。要坚持“党政主抓、科协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优化科普工作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率先实现农村科普工作的有关目标。

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是科技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区科协要与科技部门加强在区域科技工作中的协调配合,逐步把创建科普示范城区作为实施“科技富民强区”计划的基础条件。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把农村科普工作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科普示范乡(镇)、社区(街道)、村创建活动,带动农村科普工作发展。

八、推进“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切实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

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活动站是在乡村组织农民开展科普活动的阵地,宣传栏是农民身边的科普信息窗口,科普员是根植基层、直接面对农民的科普工作者,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期间,力争在全区6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一站、一栏、一员”,并发挥有效作用。

要坚持新建、完善和利用相结合,主要依托农村中小学、乡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农村化技术学校、文化站、科技大院图书室、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等设施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技协等各类基地,通过充实健全其科普功能,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与农业、科技、组织、宣传、教育、文化、卫生、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共建,以争取财政资金和吸纳企业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科普宣传栏;主要在乡村科普组织中的骨干、基层干部、教师、科技人员、回乡知识青年等乡土人才中选拔乡村科普员,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开展科普活动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的骨干力量。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在工作指导、科普资料、设备、经费等方面,对“一站一栏一员”予以支持。区科协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对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进行具体指导、日常管理和培训,并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之成为农村基层科普活动的主要依托。科普活动站要定期开展活动,科普宣传栏要及时、定期更换内容,科普员要利用“一站一栏”开展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协对“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的支持。

九、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组织网络建设,支持基层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基层科协组织是科协面向农村开展科普工作的关键环节。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关心和支持基层科协的队伍建设,区科协要指导基层科协按照章程规定正常开展活动,发展乡(镇)、村级科协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加强业务指导、项目引导,优化工作环境,推动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发展。

加强包括农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农民技术人才,科协及所属学会、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的工作人员等在内的农村科普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农村科普中的突出作用,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下乡,与乡村、农技协等开展结对服务,支持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的项目。加强基层科协农村科普专兼职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加强农村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教育、传媒工作者、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科技青年志愿者和高校学生参加农村科普工作。

十、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营造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的良好环境

各级要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把科普工作纳入科技工作全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区划调整的实际,制定农村科普工作计划;制定和实施更多、更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发展的政策;经常调研科普工作情况,及时解决科普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将农村科普工作纳入各级部门目标管理和干部业绩考核制度。

各基层科协要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配合与协调,搭建社会化的农村科普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

第8篇

一、准确定位,新思路引领新农村妇女工作

占农业劳动力60%以上的农村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妇女的智慧和妇女的创新。能否有效地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千方百计帮助她们增加收入,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站在新的高度、以新的思维、新的举措,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城市带动农村、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宣传、组织、教育、服务妇女的工作优势,让她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新农村这一目标任务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奔小康这一时代主题上来。为此,我们确定了“建设新农村,创造新生活”这一双学双比主题口号,紧贴“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创建新组织,倡扬新风尚”,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以实实在在的服务抓好“四新”:

一是推动国策宣传,营造妇女发展新环境。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已颁布11年之久,但在农村,国策意识仍很淡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大国策在农村的宣传力度有利于唤醒广大农村妇女的性别意识、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提高社会对女性重要性的认知度,有利于提高政府对女性发展的重视程度,为妇女生活、就业、创业、发展营造和谐、平等的积极环境。今年我市将利用召开妇女工作会议的契机,开展“国策进农家”活动,让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走进广阔天地、深入千家万户,激发广大妇女“男女并驾建设新农村”的豪情壮志。

二是延伸组织触角,创建广泛联谊新载体。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妇女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组织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延伸组织触角,真正做到“哪里有妇女群众,哪里就有妇女组织”。“十一五”期间,我们将把在城镇探索出的“巾帼团队”、巾帼志愿者这一有效形式,向农村延伸,通过创建女经纪人团队、女能手联谊会等,不断拓展服务广大农村妇女的新载体。

三是加强道德建设,倡导乡风民俗新风尚。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倡导讲文明、树新风、革陋习的现代农村新风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们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帮助农村妇女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参与中移风易俗,陶冶情操;引导农村妇女和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全面提升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四是发挥女性优势,创造和谐美好新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层面,不仅仅是建新房、原创:修新路,只有改变了陋习、提高了素养、开阔了视野的农民,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创造美好的生活。妇联有责任引导好、教育好、服务好广大农村妇女,通过广泛开展“富裕在农家、美德在农家、和谐在农家”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她们在家庭、教育、社交、劳动等方面的特殊优势,营造和谐温馨的亲情、纯洁高尚的友情、宁静安逸的人情,营造安居乐业的人文环境。

二、分类指导,新渠道拓展增收致富新空间

让农民富起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的,也是妇联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妇联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帮助广大女农民拓宽增收渠道,拓展致富空间,过上富裕生活。我们将坚持分类指导,因人制宜,对有创业能力的人,引导她们自主创业;对有劳动技能的人,促进她们转移致富;对有劳动能力的人,支持她们充分就业,努力形成“个个有技能,人人有工作,家家有产业”的生动局面。今年,我们将深入实施“三万”工程:帮助万名妇女转移创业能致富,万名妇女学习培训会技能,万户家庭科技发家有产业。为她们增收致富寻找门路,打好基础。

以创业促增收。创业是农民增收致富最具持续力、推动力的途径。一个人成功创业,可以解决一批人就业、带动一片人增收。我们要大力弘扬自主创业精神、宣传自主创业典型,大力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大力培植和扶持一批女性创业项目,营造“千方百计想创业,齐心协力创大业”的浓厚氛围;要加大呼吁力度,主动牵线搭桥,积极为妇女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和扶持。今年,我市拟在市区繁华地段命名“巾帼创业示范街”,组织她们争创“巾帼示范岗”,让创业女性成为品牌和旗帜。

以转移促增收。我们泰州是一个蓬勃发展、不断扩张的新型城市,致富农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纯农民,减少农民的直接途径就是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农村,留在城市,成为新市民。为了完成由农民--市民的蜕变,我们坚持城市农村统筹兼顾,转移就业双管齐下,培训维权齐抓共管,技能培训、政策咨询、信息、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城乡联网,重点开展职业技能、家政服务、法律宣传、安全就业和城市生活常识培训,教会广大农村妇女如何在城市立足、生存、发展,让广大农村妇女转得出,留得住,真正实现向非农产业转移。

以发展现代农业促增收。培养和发展以女性为主体的农村妇女经济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村妇女组织化程度和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妇联要因地制宜,组织妇女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副产品,走联合致富、联合竞争之路。今年我们按照全市“十强争先、百村示范、千村小康”的总体目标,率先创建了10个“新农村巾帼示范基地”,围绕妇女创业、科技致富、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维护权益、扶贫救助、文明家庭、家庭教育8个方面进行规范,统一配备铜牌、电脑、电视等硬件设施,充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辐射、带动、引导作用。使妇女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蓬勃发展,形成亮点,带动多点,覆盖全面。不少市(区)利用巾帼示范基地的传、帮、带功能,大力开展一村一品培训,形成整村推进的良好格局。

三、培育人才,新队伍注入农村工作新活力

人换思想地换貌。“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把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和源泉。妇联要把提高妇女素质贯穿建设新农村始终,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多层次、宽领域的学习培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打造创业新形象,打造文明新形象。从2006年起,我们泰州将实施“百、千、万”农村妇女人才培训工程,每年培训百名农村女村干、千名创业带头人、万名农业技术骨干,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再通过这一优势群体将知识层层传递,提高整个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增收、生活的能力和层次。

培育一批政治过硬、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女村官。群雁飞,靠头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好的带头人,妇联要在培养选拔基层女干部中积极呼吁,竭力推荐,选拔出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女村官”。要狠抓基层妇女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妇代会主任的自身素质和领导能力,使她们真正成为带领妇女群众科技致富的明白人,成为保护妇女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言人,成为带领广大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引路人。今年“三八”期间,我们围绕“建设新农村,创造新生活,展示新风采”,召开女村官座谈会,编印《女村官感言集》,60多名来自基层一线的女村长、女支书谈吐大方、思维活跃,表达了带领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展示了新时期基层妇女的形象风貌和丰富内涵。市委朱龙生书记为《女村官感言集》欣然作序。

培育一批勇闯市场、致富有门路的女能手。女能人是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是培训的重点对象。各级妇联要有的放矢,广泛开展营销、网络等知识培训,帮助她们提高创新、创优本领,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增收的“领头雁”;要深入开展“科技人员、女能手、女农民”的科技连环结对活动,帮助她们提高种养殖技能,成为带头富、带领富的“二传手”;要鼓励、扶持女能人创办民间科技服务组织、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把它建成广大农村妇女学技术、学本领的“实习地”,带领更多妇女共同走上致富路。

培育一批适应发展、紧跟时代的新型女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培育一代有理想、有作为的新型女农民是各级妇联组织的责任。要对农村妇女积极开展文化教育和实用技术等普及型培训,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培训,增强她们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今年,我们将通过开展“四个一到农家”活动,帮助广大农家女找到一条致富门路,掌握一门技能技术,订阅一种书籍报刊,学会一种文体爱好。引导她们“离开麻将桌,出门学技能”,让广大农村妇女会种田、会上网、会打扮、会生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

四、整合资源,新力量搭建服务妇女新平台

农村妇女工作面广、量大,各级妇联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在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借劲使力,互动联动,搭建教育培训、科技示范、信息服务、项目入户和扶贫救助等工作平台,有效地为城乡妇女的发展服务。

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把妇女培训列入各级财政、农业、科技、教育、林业、科协等部门工作计划,充分发挥部门优势,通力协作,共同推进农村妇女整体素质的提高。今年,我们采取“走出去培训,敞开门学习”的方式,分期分批组织妇女去昆山、上海等地参观学习,拓宽视野。

整合扶贫资源。要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不动摇,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创新扶贫形式,加大扶贫力度,建设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鼓励经济薄弱村妇女自主创业、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积极为贫困妇女牵线搭桥,寻找脱贫门路。今年我们将积极探索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思路,组织“和谐泰州结伴行”爱心牵手结对活动,通过组织社区与乡村,巾帼示范岗与新市民,五好文明家庭与贫困户,社会妈妈与春蕾女童、城里妈妈与乡下妈妈广泛结对,营造互帮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发展的和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