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7 06:51:08
导语:在面试心得体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最新关于热门面试心得体会范文 这次模拟面试我收获甚多,不仅有一连串的惊喜,有对自己特性和能力的了解,更带给我很多的思考。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我的表现很多程度上要归功于自己的用心准备吧。其实这两天我恰好正在准备自己的简历,学习面试的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模拟面试就如同一个彩排的机会,让我的紧迫感也随之增加了,投入了更多的时间来作准备。例如,单单是开始五分钟的自我介绍,我就准备了差不多两天的时间。因为起初并不知道该讲些什么,所以开始时先上网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自我介绍的重要性和自我介绍的方法,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特点撰写腹稿,行成文字后我还模拟了几遍。通过以上的准备,在真正模拟面试的时候才能够比较从容地面对。其实,自我介绍要突出自己的特点、特长,特别是要说你最想让面试官想知道的东西。最好结合一些细节和实例,这样更加有说服力。而且,常规的面试没有这么长的时间,一般是两三分钟,所以尽量不要罗列自己的一些职务,奖励等。因为这些简历上已有,无须赘述。总之,自我介绍一定要尽量引起面试官的兴趣和注意力。
这次模拟面试,给我的思考是,平时的学习不能拘泥于课本和专业知识,应该尽量多联系一些实际工作,多做深入的思考。同时,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一定要归纳整理,争取在自己的脑中形成系统,这样在面试中才会有一个思考的指导方针,不会乱了阵脚。
要想得到面试官的垂青,需要有综合的素质,包括专业知识,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逻辑能力,神态语气,着装,礼貌等。要想在面试时有良好的表现,有技巧可循,但同时也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积累。
从模拟面试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在理论方面和一些面试技巧的不足,我也知道要想在以后真正的找工作面试中有良好表现,我还任重道远。我也希望各位师弟师妹,对自己充满信心,从现在开始多多努力,为自己将来的面试储蓄丰厚的资本!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自我感受和不成熟的建议,如果有不妥的地方还希望大家指正。还有面试技巧,简历的撰写,回答问题技巧,面试礼仪等大家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到网上搜索,会有很多资源的。
最新关于热门面试心得体会范文 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我们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进行了一场仿真版的面试。此次活动意义重大,让我们感触颇深,真正的把理论和实践完美的结合了。我相信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很多的感触。
模拟面试开展前全班同学组建了6个公司,由每个公司的总经理担任面试官的角色,应聘者由每个公司派出2名,想体验的同学当然也可以去尝试。面试前,大家准备的都很充分,查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制作了个人简历。我也不例外,通过网络途径查阅了一些面试礼仪、面试技巧、让面试失败的十个坏习惯,以及一些自杀式的面试回答。网上资料非常丰富,学到了不少的建议和方法。如,面试礼仪中男生给人的感觉要很利索、协调;面对不同面试人员保持良好心态;学会区分不同的问题,有些问题没有正确答案,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面试要注意答所问,紧跟面试人思路,保持高度集中;回答条理简明、不要啰嗦。试官们忙的也不亦乐乎,他们在黑板上写上了自己公司的招聘广告。
面试开始了,首先迎来的第一位面试者,她很有礼貌的和各位面试官及在场的各位同学互相问候了一下。花了大概一分中的时间作了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语气语速都恰到好处,但免不了还是有一点点的小紧张。在各位面试官百般刁难的题目下,她回答的都非常从容。显然,她在面试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总体上讲,表现的是非常的不错。
接下来的各位面试者表现的都非常的优秀。百优之间还是不可避免的留下了一些不足。不知道为什么每个人都有那么点小紧张。说实话,如果站在台上的那个人是我的话,我同样一定会有紧张。为了克服紧张和怯场,我们就必须多多的上台锻炼。
模拟面试圆满结束,每个同学脸上都流露出喜悦的表情。因为大家在紧张有激动的场面里学到了很多。我发现自我介绍是面试里的必考题,对于此题的思路是。
1、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
2、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话。
3、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
4、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5、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写好背熟。回答要点:10秒钟简单说说个人资料即可。用一分钟左右时间介绍你以前从事的工作和所获得的经验。再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描述你以前的工作经验对应聘的这份职位来说有哪些帮助。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我们必须从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里总结经验为己所用。
最新关于热门面试心得体会范文
最近找工作找的真的是心力交瘁,一直在boss上面投简历,然后就看到JKB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看到这个名字我突然就想到了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句话出自于荀子的劝学。然后我就想着这家公司有个这么有内涵的名字,那么这个公司应该也很nice,可是直到去了才知道,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和名字相符的,办公环境暂且不说,我两点二十到面试地点,填完基本简历两点半,然后一直等到四点十几分才面试,我等了一个多小时,我不知道是有多么缺人的公司,才会需要那么大批量的招人,我去的时候面试的人大约有二十多个,
后面还陆续有来,一个行政类工作,来面试的有十几人,当时我的心里对这个公司瞬间就产生了不好的感觉,需要这么大批量人员,这个公司怕是人员流动性很强吧,然后我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候面试时间,真的等的很生气,
每一个找工作的人时间都是有限的,而且昨天下午四点还约了另一家公司,所以真的是很生气,但是还是出于礼貌,耐着性子等着了,一直等到面试了,进去面试官给我第一感觉就是不正规,我进去人家就靠在老板椅上,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当时对这家公司好感度为负,我觉得,不管是面试官还是被面试者,大家都是平等的,如果面试官不能给对方平等的尊重,那么这个公司绝对不会发展的太好,然后面试完了,
2009年,我市棉花种植面积约50万亩,年产皮棉4万吨,品种以湘杂棉、鄂杂棉系列为主。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很不稳定。棉花质量特征波动起伏大。从仪器化公检数量看, 2007棉花年度HVI仪器化检验14500吨,2008棉花年度HVI仪器化检验38158吨,2009棉花年度HVI仪器化检验12400吨,检验数量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控变化较大。
从检验数据来看,2007年品级以4级为主,长度以28mm为主,主体马克隆值级以B级为主;2008年品级以4级为主,长度以28mm为主,主体马克隆值级以B级为主;2009年品级以3级为主,长度以27mm、28mm为主,主体马克隆值级以B级、C级为主(受气候影响,过成熟)。从这几年的检验情况来看,品级主要靠天气和企业管理,长度主要靠品种和气候,综合质量指标不升反降,亟须推广良种,稳定种植面积。
棉花检验新体制改革优势自不必说,但还存在突出问题
1.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对产品质量不重视,对仪器化公检数据不看重。个别企业把大包送检看成负担,甚至不送检,有的企业从市场和利益出发,参与200吨和“两小一土”加工,根本没有发挥产业龙头老大的作用,质量自律意识差。
2.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加工资源严重不足,加工成本高,岳阳市去年有4家新体制企业没有开工生产,一方面它们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强,自身实力不够,没有农发行贷款,就寸步难行;另一方面,籽棉被200吨型企业和“两小一土”加工所瓜分,造成收不到籽棉,加工量小,成本也高。
3.HVI实验室检验资源严重不足,检验成本上升。岳阳实验室有3台HVI设备,按年检4万吨检验量规模设计,去年只检了6000多吨,检验能力过剩,由于实验室没有规模效益,检验成本没有减少,效益低、浪费较大。
新体制棉花在纺织行业的使用状况
我市纺织企业规模小,最大的纺织厂纱锭不到4万锭,纺纱支数最高不超过60S,配棉软件是1984年天津八棉的软件,指标还是品级、手扯长度(参考)、主体长度、品质长度、16mm以下短绒率、基数、均匀度、根克强力、成熟度、公制支数、10克内有害疵点个数等苏联上世纪50年代使用的指标。对仪器化检验出的数据认识不足,很淡漠,甚至陌生,个别企业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而对老指标他们师徒相传,念念不忘,根深蒂固,工艺员谈配棉滔滔不绝,似乎经验十足,难以接受新事物。用新指标配棉不习惯,软件也不能使用,他们还不能很好地预测出纺出纱支的质量指标情况。其实仪器化检验不是每批,而是每包都有检验结果,可具体到每一包配棉的质量,对后续产品的质量控制可以做到万无一失。要纺织企业接受新体制棉花检验这些新事物、树立新观念,可能还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政策体制来引导和完善。
棉花检验新体制的质量保障探讨
1.全力督促国家扶棉政策出台,立法直接补贴每包棉花。历史透视未来,美棉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目前,我们公证检验体制参照美国,但促使产业发展完善的手段和措施要跟上,立法补贴大包棉,可迅速提高新体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200吨型企业和“两小一土”加工的关停并转,使资源更加集中,加工更加规模化,棉花包包检验,覆盖率更高,有效性更强,才能达到优棉优价优用的目的,有助于推动我国纺织工业向精细化科技发展。
2.建立专业仓储库,形成现代物流配送机制。可利用现有的国储棉仓库、期货交易棉仓库作为日常棉花的专业仓储库,当然,也可根据棉花生产情况翻新或修建一些专业仓储棉库。仓储库与银行挂钩,货入库后再贷款,不存在贷款风险,避免国家受损,并解决目前新体制企业的资金欠缺、实力不强问题,入库棉花重新组批销售达到优棉优用的目的。
3.加大对新体制企业的质量监督和技术服务力度。重点对其收购加工进行技术指导,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特别对其抽样和留样抽查,看其是否相符,确保样品真实可靠。对弄虚作假企业,查实后取消其政策补贴,且不准入专业仓储库。
4.修订标准,立即取消细绒棉标准中的皮辊棉文字标准,宣布不再制作细绒棉皮辊棉实物标准。细绒棉皮辊棉标准的存在给皮辊棉非法加工点和纺织企业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没有了参照物,纺织企业收购皮辊棉困难加大,市场秩序将会有所改善,且避免国家棉花资源的破坏。
5.研究HVI检验指标与沿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尽快推出配棉软件。现在HVI检验出的短纤指数是一个切点数据,比较抽象,结杂是单位面积的粒数,比较笼统。专业技术人员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推出配棉软件,充分发挥仪器化包包检验的优越性,使棉花的质量指标在检验、使用中更具连贯性,避免传统检验和新体制检验许多指标前后脱节的情况。
6.加大对仪器化检测指标的宣传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对从事棉花收购、加工、检验人员、使用人员和企业负责人的知识更新培训。
7.严格各棉花公检实验室的管理,逐步淘汰检测水平差的实验室,提高公检结果公信力。
这个暑假,很有幸拜读了“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是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几个字。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他的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封面正中的三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短短两年的时间,作为老师几乎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肯定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让我产生了深深的疑问,这样的方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对孩子来说是否真的有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随着作者踏上正面管教之旅。
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犯很严重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叛逆、顽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并且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之前当班主任,无意间看到论语中的一句话:“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我让班里孩子将这句话写在黑板上,予以勉励,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教师指南A-Z》这本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启发人在教育上着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这本书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拿出来拜读,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关键词】新时期;工会组织;面临问题;解决对策
一、工会组织改革的目标
工会组织改革要以增强基层工会组织活力为根本目标,通过逐步的改革,剔除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织结构、运营方式、不良习气等,全面加强工会组织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让工会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转变,更好的发挥和履行工会组织维护职能的需要,更好的坚持法制建设,最终成为深受工人阶级信赖的、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的先进工人阶级群众组织。
二、当前工会组织存在的问题
由于应对新形势工会建设规律的不足、企业领导工作上不重视、工会人员工作能力有限等多种复杂因素,工会的运营上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员工队伍的分化,工会工作对象复杂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基本无收入差距的大锅饭时代,人人均等,每个职工政治地位平等的,因此工会组织可以代表所有职工的利益。而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单一职工阶层出现了分化,“金领”“白领”“蓝领”“临时工”这些代名词的出现,体现了职工在企业中的经济待遇与地位的不同,其所处的地位不同,自身的需求不同,对工会的希望与要求更是有较大差别。
(二)员工收入差距加大,工会维权难度加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纵观大小企业,都将技术、资本等要素渗入了企业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所有制分配为辅的分配形式也注定了企业内部职工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大,为了留住企业所需的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分配政策与分配比例上必然进行倾斜,严重的两极分化使得低收入群体的经济实力不足以应对突发事件,一朝就可能陷入困难中难以自拔,而此时作为维护职工权利的组织,不论是在经济上提高收入水平,还是在职工再就业上都无能为力。所以工会的协调、帮扶、维权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三)传统的工会组织模式与工作方法不适宜。企业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在技术、政策、文化、组织上都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而工会却是一直延续着固有的工作模式与方法,缺乏对宏观政策的了解、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陈旧的活动形式已不能真正满足职工对于工会存在的要求,对工会建设规律认识不足,在现实与理论之间协调不够,导致工会组织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
(四)企业定编,工会组织受到冲击。工会作为维护职工权利的部门存在,必然受到没有长远眼光的党政领导忽视,“有之不多、无之不少”的理念让工会在企业中的地位岌岌可危,忽略了工会对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的作用,企业工会经常成为了第一个被精简的组织,工会干部也多转为兼职,严重制约了工会的发展。
三、工会组织建设改进意见
(一)分析、明确工作对象,注重工作务实性。工会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要想将工会工作做好,明确工作对象至关重要。首先,要了解不同岗位职工的具体情况,包括思想动态、收入支出、家庭状况、生活所需,从微观上了解每个阶层职工的状况,采用多样化的工作方式贴近群众生活。其次,注重与企业管理部门的沟通,由于职工所处的阶层不同,必然经济上、政治地位上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能够让这种差异逐步缩小并合理并存是工会工作的难题,工会要以经济上兼顾公平、政治上相互平等为前提来化解不同职工阶层间的矛盾,推动和谐的文化氛围,共同推进发展。最后,工会工作要突出重点,要把一线职工、低收入者、困难职工等弱势群体作为维护职工权利的重点,只有这部分职工的利益维护好了,工会的基本职能才得以体现。
(二)逐步健全工会工作机制。调查发现工会往往存在人员少、任务重、难度大的实际问题,而建立健全工会工作机制,将有效的提高工会的工作效率,及时准确的解决迫切问题。 根据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重组改制、转轨变形的实际,我们应当建立民主管理机制、职工经济权益保障机制、宏观参与机制、调查研究机制、工会工作评判机制等,真正的帮助困难职工实现就业收入的提高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率的提高,彻底舍弃原有的自我陶醉式的工作方法。
(三)不断健全工会组织体系。工会合理合法的组织体系是工会日常开展工会维权活动、履行工会职责的有力保障。首先,要按照《工会法》第十条规定设立自下而上的多级别、多层次的企业工会组织,并将其纳入企业生产、营运等各个环节,进而对用工合同签订、劳务分配、维护职工利益、重要章程制度的制定等各方面进行必要性干预。其次,大力提拔符合工会要求的有热情、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才,为工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在注重企业特色与优势的前提下改革工会工作模式,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涵。最后,不断吸收企业内部聘用的临时工、季节工、农民工进入组织,壮大工会的力量,完善企业工会与地方工会的密切联系,发挥工会独立自主开展组织工作的自。
四、结语
工会作为企业的组织之一应日益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不断发挥工会在企业发展、改革、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维护各阶层职工的切身利益,使工会更具有时代性、创新性,促进企业的快速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学军.关于加强新时期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探讨 [J].中国职工教育,2007(10).
[2] 魏至东.新时期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08(12).
关键词:煤矿企业工会;面临问题;对策
作为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煤矿企业工会直接影响到工会组织的地位和在职工群众中的形象,关系着党联系职工群众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发挥,因此,正确分析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工会工作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工作的对策,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工会面临的突出问题
思想观念因循守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改革发展的力度很大,步子很快,与之相比,企业工会无论在理论政策研究上还是在思维方式上都显得滞后,缺乏创新与活力。传统的工会工作思维模式已不能适应煤矿企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工作方法墨守成规。对新时期工会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任务的变化缺乏超前性研究,工作方式与基层实际和职工需求贴得不紧,工作被动,仍偏重搞活动,活动方式也是墨守成规,缺乏创新。
工作内容主次不分。长期以来,工会要参与、协助企业诸多管理具体事务,一味地追求“大而全”的工作职能,容易造成工作主次不分,内容过多,导致职责要求去做的、群众希望去干的份内工作没做好。
工作作风浮躁飘忽。煤矿企业告别“黄金十年”,经营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工会干部及工作人员受到消极情绪影响,工作拖沓应付,不积极改进工作思路,探讨新的工作方法,而是得过且过,对上级应付差事、对工作敷衍了事、对职工糊弄了事。
工会干部素质有待提升。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工会干部必须强化自身素质,加速知识更新,目前,部分专兼职工会干部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有地位、缺作为,有热情、缺水平,有干劲、缺能力”的现象突出,直接影响到工会职能作用的发挥。
二、做好煤矿企业工会工作的对策
拓宽思维模式,打造创新型工会。新时期,面对煤炭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压力的加大,工会工作必须及时更新观念,必须有新的思考和作为,坚决摒弃传统的“坐、等、靠、要”思想,杜绝工会干部及成员的机关化、脱离群众现象,要积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理念,重大会议和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心聚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新时期工会在广大职工中的团结和号召作用,发动最广大的工人阶级团结在我们党的周围,更好的架起党和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
创新工作方法,密切工会干群联系。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工作要本着求新求变、做专做强、学法依法的原则。求新求变,即必须在复杂的客观环境中以变应变,找准位置,确立工会的工作内容、活动方式、工作重点,要结合当前煤矿形势,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新要求适时的开展一些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学法依法,即工会干部及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学习好《工会法》、《劳动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做到每一条款都能够熟悉运用,成为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专家,用法的观念和素质,在关键时刻要懂得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企业和自身的合法权益。在自身懂法的同时,要承担起维护客观上处于弱势地位的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必须运用法律武器,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依法建会、依法治会、依法维权。
明确工作内容,增强工会工作实效。作为工会组织,必须明确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一是要认真调查企业不同职工群体实际情况,掌握思想动态、生活情况以及需求,从宏观上把握群体变化趋势,从微观上关注个体的具体状况,贴近不同职工群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二是在维护企业利益时,要了解企业的利益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合理合法维权护利。三是要积极参与协调不同职工群体间、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引导企业与职工利益共同发展,在维护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确保职工合法利益能够得到真正的保障。要公正公平地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调动积极性,帮助企业化解矛盾。
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干部履职能力。作风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运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是提升工会干部素质、培养队伍的重大内容;是优化发展环境和社会风气的有效途径;是在新形势下教育引导激发职工群众凝聚力量,更好发挥“三大作用” 的重要举措。加强工会干部作风建设,必须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条主线,把解放思想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始终;必须紧紧围绕推动跨越发展这个主题,用实践检验作风建设的成效;必须突出工会领导、工会委员、职工代表这个重点,树立良好形象。
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下面是带来的职业规划课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职业规划课心得体会一:多人进了社会之后,因为没有做好职业规划,让自己的生涯路越走越迷茫。在听了上次全球职业规划师谢珊老师的“职业规划与就业”后,我懂得了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并开始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也让我设定了发展的目标,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
职业规划就是全面、深入、客观分析和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明确的定位,并设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在通过各种积极的行动与措施去争取职业目标的实现,以及个人对生活需求及工作需求进行恰当地调整职业规划是一个过程,规划的功能在于为生涯设定目标,并找出达成目标所需采取的步骤。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制定出基本措施,使自己的事业得到顺利发展,并获取最大程度的成功。
记得在《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里许三多说过一句话:“有意义的人生就是好好的活着,怎么才算好好的活着?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做什么事情是有意义呢?好好的活着。”生活要有目标要有意义就需要我们认清自己适合做哪一些职业,适合做什么,认清所选职业的需求,以及如何经过努力达到目标。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提高自身技能,做到百战百胜”。
美国人在成长过程中从小就会受到专业的职业教育。在美国的小学里有“Careerday”,由社区里各行各业的人为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让他们对各种职业形成初步的印象。孩子大一些以后,学校又会组织职业实践活动。如办模拟公司,让每个学生担当不同的角色,进一步加强对各种岗位的认知。进入高中、大学后,学校会帮助学生进行多次职业测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技能、特性、价值观、优劣势等。
我们花时间来规划自己的生涯,但也要了解到有时我们所播下的种子,未必能马上发芽。性格类型没有对错,而在工作或人际关系上,也没有更好或更坏的组合。每一种性格类型和每一个人都能带来独特的优点。哪一种性格类型最符合自己,是由自己来作最后判断的。自己的性格分析结果是根据自己在回答问题的选择来建议自己最可能属于哪一种性格类型;但是,只有自己才知道年真正的性格类型。
我们可以用性格类型去理解和原谅自己,但不能以它作为自己做或不做任何事情的借口。不要让性格类型左右自己考虑选择任何事业、活动或人际关系。要留意自己对类型的偏见,藉此避免负面的把别人定型。
有人说性格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选择人生目标时,一定要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性格优势方面的作用,寻找职业和人格的最佳匹配,使得我们成为更有焦点,更有效的工作者,避免或减少自己性格中劣势方面对事业的影响。
很多人想等自己老了,要去环游世界;等自己退休,就要去做想做的事情;等孩子长大了,自己就可以……我们都以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与精力。其实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理想,不必在等待中徒耗生命。如果现在就能一步一步努力接近,我们就不会活了半生,却出现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结局。
我们从现在就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提升自身技能,不然为时已晚。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那句经典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职业规划课心得体会二:说实话,进入大学还是第一次这样系统地学了职业生涯这门课,我感到很高兴,也觉得很幸运,能在毕业前对职业生涯进行了一次初略地规划。在老师的讲课下学到的这门课我更荣幸,通过职业规划我懂得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刚进入大学时还想着什么时候能成为像大二的学姐学长们那样懂事那样成熟,转眼之间自己大二的生活也只剩下短短的两个多月,我也即将走到生命中的第二十一个年头,年轻的一代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社会大潮中奋力打拼,我不由考虑起自己的前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将如何面对,我究竟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 我内心深处受到感到强烈震撼,无论从思想方面,知识方面,工作方面均受益非浅。从对职业的理解方面和对职业的目标方面等等,都从一种模糊状态达到一种豁达开朗、在这里我谈谈从学习中得到的启迪和体会:如果要想把职业变成事业去发展,责任使命是动力源泉,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有事业心的,没有事业心就没有事业的发展,没有事业的发展也就谈不上能找到自己。
说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有人说成功属于勤奋的人,而我觉得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奋斗者。为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个目标而奋斗,要依靠团结的力量,依靠集体的进步。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说明了团结的重要性,只有团结才能让团队完美。团队完美了自己有何收益呢?一个团队,如果有高度的凝聚力,有勃发的活力,有发展的潜力,它将带动个人实现自我价值。为什么说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能增强工作责任感呢?首先,一个人没有目标,没有自我价值的体现,那就不可能有工作责任感。因为他没有把工作当回事,没有把自己当回事,就更不可能把责任当回事了。反过来说要实现自我价值,不仅仅靠自己的拼搏争取,还要依靠他人,依靠集体,甚至依靠整个社会的团结进取,共同进步,才能实现。
听了老师及创业明星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讲授,感觉到要实现职业生涯的目标,自己要树立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的人残疾你看得见。”那是肉体上的残疾。“有的人残疾你看不见,”这是心灵上的残疾。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想有心灵上有残疾吧。所以我今天把“增强工作责任感,为找到职业锚,实现自我值打下坚实基础”做为一个观点,同大家交流共享,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不要让内心没有工作责任感,不想找到自己的职业锚,不愿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成为我们心灵上的残疾!
职业规划课心得体会三:在选择这门课程以前,一直以来,我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都有着一个不是很恰当的观念——未来的事情总存在着变数,所以所谓的规划就是一种幻想而已。但是为了在本学期修够学分,可以说我是抱着一种消极的态度上这门课的。
但是在上了江老师您的第一节课以后,我彻底的改正我的这种错误想法。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个人都要未雨绸缪,树立自己的理想,规划自己的每一步,才可以取得成功。江老师您的第一节课结合一些现实来讲述了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让我在那一节课里就清醒的意识到做好职业规划对于每一个渴求成功的人来说,都是必须的。
首先,要肯定的是所有上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的老师的敬业精神,他们的每一节课都是经过精心的准备,每个老师负责的每一部分都是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而设计,真正的让我们有所得。下面就来谈谈我学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端正了我的就业观念。正如上面所说的,在此之前,我都是对于未来一片茫然,觉得一切与工作相关事情都留在以后找工作的时候再去考虑,“船到桥头自然直”。但是上了这门课以后,我就意识到现在就应该要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各种软的或是硬的条件都去努力创造和实现。比别人早走一步就越能靠近成功近一点,晚一步就可能被人淘汰。因此从此刻开始就应该积极的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
第二.学到了很多的面试技巧。在讲课的过程当中,江老师,讲述了一些的面试方式,这于我们这些没有过多的接触社会的大一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与社会接触的有效途径,而且能够针对以后的找工作来介绍在面试过程当中的一些面试技巧,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我们的见识,提高了我们应对面试的能力。
除此以外,这门课程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既有老师的讲解,也有同学的个人规划之谈;课件与一些媒体文件相结合,使这门课程丰富多彩。所以这门课程的编排都是经过江老师您的精心制作,想方设法的努力的创造好条件使我们学有所得。这样的编排也确实提高了我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使我们在轻松当中学到很多东西。
在此,我也有一个建议,就是我们的课程在请一些同学来给我们讲述一些以前经验的时候,成功的经验当然是需要的,但是一些失败的教训也是需要的。因此,老师能不能够在请一些比较成功的同学到来的时候,也可以请一些曾经失败过的同学来给我们讲述他们以前失败教训。此外,江老师您可以在结束课程的时候举办一些模拟的面试实战。以检验我们的实际面试能力,并将此作为期末成绩。我想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样我们更能集中精力去学好这门课程,并学以致用。
以上就是我学这一门课程心得体会,最大体会就是我并没有选错上这门课。我相信在这门课程学到的知识将会令我在以后的求职,甚至是以后的工作中都受益非浅。
职业规划课心得体会四:职业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存在有着重要的意义,职业成功是人生成功的重要标志,获得职业成功是我们对未来的理想。大学生活是学习生活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职业生活的准备阶段。与职业不同,职业生涯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即将个人的职业生活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职业生涯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人生阶段,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是相当有必要的,可以影响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最终取决于人才的职业素质的竞争。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发展要求职业人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职业人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文化知识和就业技能,而且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意识、创新意识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职业人才能更好的立足工作,适应社会,持续发展,实现自我。
大学生涯是一个人处于人生探索和正式就业之间的成长阶段,因此在大学期间学生有意识的了解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职业生业规划能够有利于大学生具备正确的前进方向和有效地行动决策,且还能充分发挥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充分开发自我潜能,从而为以后的职业人生的成功奠定知识储备基础。
首先要认识自我。我的职业兴趣类型属于愿与人打交道,喜欢与人交往,对采访、销售、传递信息一类活动感兴趣的类型,这正与我所就读的新闻学相符合;我的职业能力属于教育型职业能力类型,职业性格属于变化型。同时我的气质属于多血质——胆汁混合型,同时具有这两项气质的特征,所以不适合做细致单调、安静、稳重的工作。综合上述一系列条件,我心目中理想的职业是做一名记者,这也是我选择了新闻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自我认知因素相比,环境因素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外在因素。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环境认识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知彼”过程。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形势、就业政策导向、行业发展前景、职业性质、岗位要求等客观要求与个人主观愿望有机地统一起来,摆正两者的关系,才会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环境认识内容则包括了解我国的产业、行业及职业分类,就业环境,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等。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基本状况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特定阶段;
2、劳动力供给量过剩,但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
3、第三产业和企业用人需求依然占主体地位;
4、人才流动新环境打破了终身制的传统就业环境,重视人才、构筑人才高地的环境正在形成;
5、未来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趋势走向国际化。
因此,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认识就业成才意识,只有这样环境对就业的影响,开阔视野,树立竞争进取的成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人才市场脱颖而出,也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个人所拥有的最大资源就是自己,这种“资源”就是人的潜能,它才是人生最大的宝藏。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只要潜能得到发挥,就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当我们了解和认识了自身的内心世界及其所蕴藏的潜能,并能够把握规律运用自如时,那么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我们都有可能发生一个全新的变化:睿智将取代迷茫,快乐将取代沮丧,成功将取代失败;我们的现状也将得到该改变,理想也将成为现实,就能够书写出更加辉煌的人生篇章。
企业在招聘时,对经验对口的求职者都应接不暇,HR们基本不会考虑转行和转岗的求职者,因为他们在目标职位上的经验空白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风险。当然,如果你的简历足够“与众不同”,能表达出你对该岗位的浓厚兴趣、你完善的职业规划、你对目标岗位的工作思路,相信有眼光的HR会给你一个面试机会。
这里给出成功转岗和转行的简历实例各一个,也许从这两份简历中,你也能学会一招。
实例1:针对“目标职位”写求职信
金先生,10年工作经验,先后在制造、电子、服务行业工作,从事过培训、咨询、项目管理等工作。虽然先后从事着不同的工作,然而金先生一直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浓厚的兴趣。不久前,他又一次递出简历,想要谋取一份HR经理或者组织发展部经理的职位。
简历撰写特点:
一眼望去,金先生的简历打破了传统的撰写格式。他简化了对以往经验的描述,而重点突出对职位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看上去像是一份简历和求职信的结合体。他的简历是这样写的:
第一部分是个人的基本信息介绍;
第二部分立即写到了“求职意向”——HR经理。他详细阐述了自己对HR管理工作的兴趣,长期以来的心得体会,以及在从事其他岗位时与多个HR 共事时间接得出的经验。另外,金先生以前在从事项目管理工作时也经常参与面试招聘活动,因此他还突出了自己在人才甄选上的心得和经验。
第三部分,金先生概括了自己若能够从事HR工作,将要施行哪些措施,以及希望达到的效果。
第四部分,简单罗列以往10年的工作经验。由于这些经验大多与HR无关,因此简述。
第五部分,罗列一些自己符合HR工作的性格素质,比如耐心、细致、善于倾听、善于与各部门协同合作、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等。
这样的简历投出以后,由于撰写格式与众不同,且求职意向明确,很容易吸引HR的眼球,得到面试的机会。
实例2:巧用技巧,转换角度
谢先生,大专学历,在电子行业工作近10年,从事过电子技术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项目管理兼元件采购、生产厂长等职位,并且被公司外派到加拿大工作3年,从事电子工程和流程管理工作,英语流利。
本次回国,谢先生感觉自己在电子行业已经从事了从技术到项目管理的工作,很难有更大的突破。被咨询业的金领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所吸引,谢先生很希望成为一名“咨询师”,从事咨询工作。然而他意识到,就算自己10年的技术工作经验能写满满3页纸,可没有一条经验和咨询沾边,这样的简历怎能受到 HR的青睐?况且自己学历只有大专,而咨询师给人的感觉都是高学历人群,自己能否达成所愿?对此谢先生非常苦恼。
简历撰写特点:
[关键词] 工会工作工会维权分配方式
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以下问题:
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对象变得复杂
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政治地位基本平等,构成成份简单,经济收入差距很小,工会工作对象相对单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职工构成呈现出不同的职工群体,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也有了明显的差距。这些不同的职工群体所处地位不同,需求不同,对工会工作的要求和希望也不尽相同。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职工在岗情况有所变化
对协调劳动关系的要求增高。国有企业内部的改制重组,使企业的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劳动关系也变得非常复杂,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比如,企业为了经济效益客观上需要减员和职工为了生存需要岗位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突出。
三、国有企业分配方式的变化使职工收入差距拉大,相应使工会维权工作的难度加大
现在企业实行的年薪制、股权制或期权制以及职工的岗级制或持股制,彻底打破了“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另外资本、技术等要素也进入了分配领域,企业内部分配方式和工资档次呈现出多样化,不同职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大多数从事一般工作的普通职工群体处于低收入状态,一遇天灾人祸,这个群体常会陷入困难甚至特困之中。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方法手段上,工会都没有力量解决这部分弱势职工群体的就业、提高收入等根本问题。工会工作只能停留在参与、协调上及对部分特困职工的救助上。
四、工会组织因企业的重组改制,精减机构而受到冲击
一些企业领导认识不到工会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企业发展和工会工作的关系认识模糊, 片面地认为工会与企业发展关系不大,企业发展就是生产和经营,因此工会可有可无。这种认识错误地否定了工会工作在企业规模的扩大、竞争力的增强、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个别企业领导甚至认为工会工作干的越少越好,省得添乱。因此,尽管有《工会法》的保障,许多企业工会仍形同虚设,遇到精简机构就会首先成为被合并、精减的组织,工会工作能力被大大削弱。
五、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快速发展的模式与传统的工会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不相适应
在这方面通常表现为: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工作内容的滞后以及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不高等问题。少数单位领导民主意识不深入,不重视工会工作,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开展和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反映出企业工会对新时期工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以及对理论问题研究的不够。笔者认为,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要做好工作,应该认真研究和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健全完善工会领导组织体系做好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前提条件。工会开展各项工作和履行职能的组织基础是工会的组织体系。工会组织履行的是建设职能,而不是替代企业行政组织进行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从工会的角度,以特有的手段和方式积极渗透到企业的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的工作中去,以起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作用。工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是促进经济发展,在国有企业中,行政和工会的总目标和基本任务是一致的,因此,一方面工会要尊重和维护行政领导的中心地位和管理权威,另一方面,行政领导要尊重和支持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工会法》第十条规定,在企业25人以上的车间、队、站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在厂(公司)、处级单位建立工会委员会,形成自下而上多级别、多层次的企业工会组织。要重点对重组改制单位工会组织进行重建或改建,实现工会组织横到边、竖到底的网络构架。因此,国有企业必须根据《工会法》的规定建立健全企业工会组织。在健全组织的基础上,大力选拔那些年轻有为、热心工会工作、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或复合人才充实到工会干部队伍中来,为完成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提供良好的人才保证。还要发挥好企业工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的自,这样更有利于突出维护职能;企业工会要坚持双重领导、各有侧重、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以形成任务明确、各负其责、自主高效、协调运转的科学组织领导体系。
其次,健全完善工会的工作机制是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有力保证。国有企业工会的特点是:任务重、人员少、难度大。因此,针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实际情况,必须依靠健全完善工会工作的各种机制来确保工会工作落到实处。其中。民主管理机制、职工经济权益保障机制、宏观参与机制、调查研究机制以及工会工作评判机制是保证工会工总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
第三,要分析、明确工会的基本职责和工作对象。作为企业工会,要通过开展各项活动,组织引导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增强企业职工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而要履行好这一基本职责首先通过以下措施要搞清楚工会工作的对象:1.认真调查了解企业不同职工群体的生活情况、收入来源、思想动态以及迫切需求,用多样化的工作方式开展针对性的工作。2.企业不同的职工群体由于政治待遇、经济分配的差异,不同职工群体间时常产生矛盾,工会要按照经济上兼顾公平,政治上相互平等的原则, 积极参与协调企业不同职工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帮助企业化解内部矛盾、理顺职工情绪,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发展。3.工会只有把人数多、涉及面广、企业改革成本主要承担者的一线职工作为主要工作对象,特别是要把低收入职工、困难职工作为突出维护职能的重点,能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找准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
结语: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素质是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新要求。要想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国有企业工会干部必须从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做起,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开拓创新,熟悉法律,学会调查研究以及具备熟练的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要改变过去那种封闭、保守的思维方式,培养开放、创新、务实的思维方式,要敢于向陈规陋习、传统观念挑战。要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善于运用法律的观点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以及指导工会工作。作为工会干部要能够通过调查研究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精确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从而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工作。
参考文献:
当前,我国社会需要的是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技能的人才。这使许多大学生从高校毕业之后,走进高职院校的大门;也有著名企业将新招聘本科和硕士生送到高职院校进行培训;甚者,已经工作多年的老员工为了转型发展选择“回炉”到高职院校学习新的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是人才“回炉”现象[1]。
一、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人才“回炉”的温床吗?
人才“回炉”高职院校的现象受到广泛重视,虽然很多专家建议和鼓励本科毕业生“回炉”高职,如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姜大源所说,“使高职成为我们促进高质量就业和创业的摇篮”。然而也有一部分学者对人才“回炉”提出了质疑。河南财经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王利军[2]指出本科毕业生“回炉”高职不值得提倡,他认为这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姚龙琴[3]指出大学生“回炉”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回炉”需要慎重考虑,切不可盲从。张渭浦[4]指出大学生“回炉”既浪费了社会的教育资源,又加重了家庭负担,是一种“人才高消费”。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与10年前人才回炉热正兴起之时已全然不同,那个时候高等教育可以认为是教育体系中的阳春白雪。经过多年的改革,高等教育正涉足本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领地,有些高校甚至设置了应用型本科专业,即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融入了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让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保有一席之地,如何调整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以适应新环境新需求,对于高职教育改革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人才“回炉”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
1.专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以“职业导向”作为办学目标,专业数量虽然增多了,但是专业面变窄了,专业设置缺乏认真调研,导致一些专业的设置带有随意性,实际情况是,有些专业只开设了几年的时间,就不明缘由地取消了。当大学生或转型人才需要“回炉”时,没有合理的专业供他们选择,最终放弃“回炉”再造。
2.高职院校与区域企业合作不够
高职院校没有很好地与区域企业合作,没有做到主动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更没有切实有效地体现区域社会的需求,这样就会造成当企业需要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将其送入高职院校“回炉”时,却发现没有合适的院校可以去。这个合适的院校指的是了解企业发展和需求,熟知企业工作特点,并且对企业文化理念有认识的高职院校。
3.实习实训条件不够完善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由于受资金、场地等外在因素制约仍然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思想,许多高职院校即使具备了一些实训条件,但是实习实训设备陈旧,不能达到相应要求,或是无法与企业所用设备衔接,比如现在企业多数用数字式示波器测试电路波形,可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采用模拟示波器供学生学习和操作。这样会使得经过“回炉”后的新员工走上工作岗位时,却对企业所使用的仪器无从下手。
4.缺乏技能型的高层次师资
通过近十年的发展,高职院校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引进的师资不乏众多硕士、博士,甚至是海归高层次人才,他们普遍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可是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几乎为零,他们对企业的了解不够深入,对企业相应工作岗位的职位需求认识不够全面,因此不能很好地指导“回炉”型人才的教学。这使得有些已经“回炉”高职的人才在学习还未结束时就选择了离开。
三、人才“回炉”高职院校面临问题的对策分析
1.针对性地调整优化专业设置
针对大学生“回炉”减少,设置新兴特色高职专业,建成一大批办学质量高、影响力大、社会评价好的专业,将特色专业与高等院校的高职专业区分开来;为满足企业新员工的“回炉”要求,设置与区域企业紧密联系的对口专业;针对企业老员工设置职业资格考试相关专业。
2.加强区域企业合作
对人才“回炉”而言,其根本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从而找到更满意的工作。这就需要认清企业对人才技能的要求。加强区域企业合作可以使高职院校及时跟踪企业的需要变换,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与区域企业建立长久有效的合作机制。同时可建立对接式的就业渠道,也会增加大学生“回炉”的机会。
3.吸引资金投入建设实习实训场地
通过各种途径吸引资金提高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可以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利用企业的资金投入建立与企业相关的实习实训场地,与人才“回炉”接口;也可以通过各方贷款项目加强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比如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充分利用德国促进贷款项目加强了该校实训条件的建设。
4.从企业引进技能型人才作为师资
新形势下,为了适应人才“回炉”,应该引进同时具备高学历又有在企业工作多年以上经历的师资,他们才符合“回炉”型人才的对师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