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02:03:19
导语:在经济生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1生理机能衰退
人是一个有生长周期的生物,其身体和生理状况会随着年龄的生长而产生一定的变化。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新城代谢减慢,身体出现行动限制,自愈能力下降等现象。一般而言,生命周期前期众向生长,到20岁开始停止生长,到30岁完全停止,并会出现大约1cm/10年变矮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钙和水分会流失,从而会使体重增加和骨骼的弱化。由于肌肉内部的细胞构造萎缩,弹性纤维开始老化,人的力量、灵活性和活动范围都会减弱,体力和耐力会衰减。与身体各种机能衰退同时退化的还有精神系统,这会使老人接收、处理和反馈信息的时间要比以前更长,出现反应迟钝和行动变慢的变化。
1.2认知机能退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感官知觉机能也会进一步减弱。由于水晶体老化,人的视力聚焦能力减弱,会出现老花现象,同时对色彩的感知和辨别力减弱,难以看清细微的图案差异。老年人的听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衰退,需要大声交谈才能听清。肌体的老化和血液循环的减缓,会使老年人对外界的感知灵敏度会下降,不易分辨所接触物体的细致差异和温度的变化。随着大脑容量的变化,老年人的记忆力也会发生改变,会变得以前的事情记得很清楚,而眼前的事情更容易忘记,出现人们所说的健忘的现象。
1.3心理特性变化
人到老年退休以后,由忙碌的工作状态转到休闲无事的状态,个人的社会交往圈子会变小,在家中也可能从一家之主逐渐转为辅助角色,这种社会、经济和身份地位的变化,加之生理机能的衰退,会使老人心理产生变化。有时会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还会变得更加怀念以前的时光。具体表现有:孤独感,缺乏安全感,怀旧与依恋感,求实心理,求廉心理等等。当然不同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与其所处环境、家庭状况、工作经历和自身性格和身体状况密切相关,也与子女关爱程度紧密相联。
2老年居家环境设计要素
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是老年人身心愉快、健康长寿的一个保障。结合老年人在生理状况、认知机能和心理特性等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变化,在具体的环境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从空间布局、环境装饰、家居陈设和氛围营造等方面着手,充分考虑老年人生理、心理方面的特殊需求,从而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的居家生活环境。
2.1空间布局设计
老年人在居家生活中牵涉到的主要空间根据功能类型有门厅、起居室、卧室、书房、餐厅、厨房、洗手间等空间类型,为老年人提供交流、学习、休息和储藏等功能。在不同的空间内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和不同的功能需求,设计中要结合老人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在各个环节予以细致考虑,将不同的空间进行有机组合。由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较弱,有些人还要靠轮椅进行交通辅助,在进行空间功能布局和组合时需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便于老人安全通行。各功能空间最好居于同一楼层并宜就近布局,如起居室作为居家中心要能快捷通达其它空间,卧室与卫生间要就近设计以利老人晚上起夜方便,餐厅和厨房就近设计。室内各空间的交通路线上也不宜设计台阶和高差,并在老人常走的交通路线沿墙设置安全扶手。
2.2起居室环境设计
起居室是老人在家中呆得比较久的一种空间,是老年人平时生活起居,交朋会友的主要场所。整体家居布置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空间要大些较好,能够让轮椅顺畅通行。家具布置平直整体为宜,能形成交流和对话的区域中心。家具选择要注意老人的身体条件,将实用性与美观相结合。沙发不宜太低太软,要考虑老人落座易起身难的问题,可以选择实木类或座垫较高的形式,并考虑与茶几有机配合,以减少老人不必要的肢体动作。家具形体以圆润为佳,尽量少尖角直角,色调可选用深色,与老人的审美习惯趋同。空间整体色调浅色或暖色较好,可在空间视觉焦点装点少量装饰,以打造一个亲切宜人、幽雅的起居环境。
2.3卧室环境设计
老年人在卧室的活动时间占日常生活时间的比重最大,经调查约为35.4%。具体设计要考虑老人各方面的特点和需求。由于老年人可能需要有护理人员照顾,空间要适当大些,提供适当的活动场所和让轮椅周转的空间。房间最好朝南,能有自然光和自然通风进入,使室内更显清新,但墙壁、门窗隔声要好,以让老人能安心休息,不受外部环境干扰。室内家具布置要简明顺畅,其中床不宜太软太低,不利于老人起床和翻身,可以考虑适当增加特殊功能,如采用可自动折叠升降功能,有需要时老人可以半躺在床上看书休息或进食。床头要设便于老人控制的床头灯开关,以柔和适中的灯光配合才人老人晚上会频繁起夜的需求,有必要时可增设床头呼叫器,以便更为及时地为老人提供护助。室内整体色调可以浅色或暖色为主,配合窗帘、床罩等织物用品,打造一个清新恬淡或庄重雅致的空间环境,使老人能得到较好的休息。
2.4洗手间环境设计
由于老人晚上会频繁起夜,如厕时间长,家中最好要设一与卧室相连的专属卫生间。老人卫生间空间要适当大些,以满足轮椅以便利进出和在里面周转。洗手间门也要为轮椅进出提供便利,最好是可以在内外都可开启的推拉门,门上要设观察窗,以便必要时家人可以从外面观察内部状况甚至进去作必要的协助工作。卫生间内要配置洗脸器、座便器和洗浴器。其中洗脸器要适当高些(850mm为佳),使坐轮椅老人可以使用或减小老人的弯腰动作,洗漱用品宜放在老人容易拿到的地方。座便器要适当高些(450mm为佳),最好有电动加热、温水自洁功能,减少老人的肢体动作。洗浴器宜为冲浴器,可以设置浴座,使老人可以轻松地完成洗浴工作。如确实要设置浴缸也要注意台阶的处理,最好是下沉式,避免老人进出时太大的动作或滑倒,造成不可知的事故。卫生间是老人在家最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场所,要特别注意,沿墙或在主要卫浴器具边设安全扶手,地面和洗浴池要注意防滑处理。卫生间整体色调以白色为宜,不仅易于清洁处理也便于老人即时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
2.5厨房环境设计
在我国很多老人在家往往会承担一部分家务活动,其中有很多厨房工作会由家中老人完成。为便于老人放置物品,减少其通行困难,厨房宜靠近门厅。厨房空间和门都要适当增大,便于老人要坐轮椅时也能自由进出并在里面能随机周转进行相应操作活动。厨房内部设计要充分考虑老人的身体特点。操作台面深度和宽度都要比普通厨房要求要大些,台面下橱柜要适当后退,可考虑设置可抽出、置于轮椅上的隔板以利老人坐轮椅时仍能便捷进行炊事准备和操作。台上的吊柜不宜太高太深,要让老人能在轮椅上也能打开、存放或提取物品。台下橱柜可设计为抽出或抽屉式隔柜,避免老人过分弯腰操作,产生潜在危险。厨房炊具以电动类为佳,但不要太过复杂,要便于老人简单操作,最好配有自动提醒和断电装置,以免老人遗忘关闭相应设备产生危险。厨房整体色调宜以浅色为主,要光线明亮,通风良好,使老人能安全、舒适地进行烹饪工作。
3老年居家环境室内装饰
由于老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居室室内环境的空间处理、装饰格调和整体氛围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装饰功能应实用方便,直接面对老龄阶层所需而设。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居家氛围为使老人生活便利、心情愉悦,从而有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也能全身心地这享受美好地生活。
3.1空间界面处理
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老年人的 心智较为成熟,更容易接受总体形象较为稳重,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总体氛围,而老年人机动能力较弱的身体状况,要求居室室内装饰不要太过复杂,以免给老人的日常活动造成影响。对老年人家居环境的空间设计,要综合才会各方面的功能要求和形象要求,根据各不同空间进行细致考虑与处理。入口门厅作为居家进门的第一印象,宜以简洁洗练的造型作点睛之笔。可以考虑融收纳功能的屏风处理,顶部可适当造型处理,要注重环境照明和重点照明的结合,使人一进门就找到家的感觉。针对我目前家居环境的现实,大部分室内起居室与餐厅处于同一开敞式空间内,以使室内空间显得开阔舒适。这两个空间也是居家空间内较为开放性的接待性空间,是一个室内环境总体设计的主要表现载体。设计中可以考虑起居室背景墙作适当风格性的处理,但造型和色调不宜太过怪异和鲜艳,以免引起老人的不适。地面以简洁清爽,便于通行和清洁为主,无须过多材料搭配和造型处理。天花可以根据功能分区做适当叠级造型或选用造型灯具来限定空间,通过灯光的点缀和烘托形成室内的视觉中心。卧室和书房是休息或学习的空间,是属于老人自己的私密性空间,设计上要简洁淡雅,无须过多造型,通过家居用品和照明的搭配,让老人在里面能找到专属的领域感和宁静。厨房和洗手间是功能性空间,空间设计特别注意安全上的防护处理,各界面处理力求简洁清爽,使老人能在其中便捷安全地进行日常生活性活动。
3.2装饰材料选择
目前国内装饰材料品种繁多,类型丰富,从大件界面材料到小件附料应有尽有,既有各种天然性材料,又有多种人造材料,还有天然与人造材料相结合的复合性材料。但是在进行老人居家环境装饰时,对于装饰材料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总体装饰效果和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首先要健康环保,为老人提供一个安全的家;其次要结合老人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材料的选择、搭配和收口处理便于老人日常生活起居。在居家装饰材料选择时,首先要少用含有化学成份、会有辐射的装饰材料,如花岗岩、大面积的墙纸之类。其次,各空间墙材料不宜过于粗糙,阳角部位宜柔化或做护角处理,以免磕碰伤到老人的身体。再次,要根据不同空间类型选择适合用途的产品。其中门厅、起居室、餐厅人流行动频繁的地方,地面可选定大理石、抛光砖或高强实木或实木复合地板,墙面和顶面宜用无辐射环保涂料,局部部位可根据设计要求适当搭配其它装饰性材料。卧室、书房等静态空间地面可选用木地板、地毯,给人感觉比较舒适和安静,墙面可用环保型墙布或涂料,顶面以乳胶漆为佳,材料色调以浅色或暖色比较符合老人的身心要求。厨房、卫生间等功能性空间特别强调安全和洁净,地面可以选用浅蓝色或浅米色的防滑砖,墙面可选用白色或淡蓝色墙砖,可含少量植物纹样图案,顶面要考虑水汽的吸收和管线的隐藏,可选用成品装配化穿孔或吸塑扣板处理,使空间显得洁静、舒适。
3.3室内陈设配置
室内整体氛围的形成,除了空间界面的处理、材料的搭配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室内空间中各种内含物的选择和配置。老年人居家环境内家具、织物、灯具、装饰品等陈设的配置,不仅要从效果出发装点温馨、舒适的居家氛围,还要从老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选配符合老年人身体条件和审美爱好的要求,让老人能从中体会到功能的满足、文化的认同。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在选配家具是要充分考虑到老人起身难、弯腰难等问题。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劳动能力逐渐丧失,对安全的需求性会更高。如沙发不宜选用过分柔软的,落座后将整体身体陷进去的布艺或薄皮沙发,可以选座位较高、座面较深的实木、实木布艺结合或厚皮沙发,避开老人起坐时不必要的身体消耗。茶几、餐桌椅、书桌椅不宜选用金属、玻璃等高反光、多异形类,给人感觉过于冷漠生硬,可选色调较稳重、造型简洁,有较好的触感的实木类,符合老人的身心要求。老年人床的选择非常重要,对老人的休息、睡眠和健康有相当大的影响。老年人的床不能过软,否则翻身非常困难,会对老人的骨骼和肌肉造成损伤;高度不能太低,要让老人较轻松地坐下和起身,条件认可最好选高度可以电动调节、折起的功能性床,让老人可以选择不同角度的形态,从而得到更好的休息。衣柜、书柜、斗柜等收纳类家具宜选用造型简单,开启方便,无需老人过度进行弯腰、出力的肢体动作,以免操作使用中出现意外。老年人居家环境中,窗帘、床上用品等软性织物,由于与老人会有亲密接触且面积往往较大,对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心情都有很影响。设计中可选配雅致的暖色或中性色系,比较淡雅的植物或几何图案,材料最好是以棉或麻,既触感舒适又便于清洗。灯具可结合不同空间适当选择,客厅可选带装饰性的灯具以装点空间,其它空间突出实用性。其中灯具的照明方式以泛光为主,避免直射光,以照度适中的暖光源营造温暖的居家氛围。为避免给老人造成不便,家中装饰品不宜过多,可在各功能空间的墙上挂些老人喜欢,有一定历史或故事书画、壁挂等主题性装饰,也可在书桌、书桌、床头放置老人生活经历中的生活小件,让老人想起以前的生活和故事,在回忆中找到之前的快乐,也找到空间的归属感。
4结语
主要栏目
当代论坛、企业经贸、经济生活、经济新论、经营战略、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财经论坛、理论探索、高教研究等。
投稿须知
1 题名和作者
文稿题名务必精练,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作者署名限于主要参加者,一般不超过6名;作者单位应写标准全称及所在城市(非省会城市须加省份名)和邮政编码。并注明全体作者的姓名、所在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个人信息。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以空格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
文稿题名和作者信息应提供相应的英文。
2 摘 要
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扼要、确切地阐述文稿的创新点或主要研究结论。摘要须采用第三人称,不应出现图表、数学公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及“本文……”之类的用语;并提供相应的英文。
3 关键词
关键词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关键词选用是否恰当,关系到该论文被检索的概率和该成果的利用率。关键词一般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每篇文稿可选3~8个关键词,分别以中、英文提供,多个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分隔。
4 基金项目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在现代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教育经济社区的出现、存在和发展已经成为普遍事实。这一点,在发达国家是这样,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也是这样。
【关键词】 在现代教育 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教育经济社区的出现 存在和发展已经成为普遍事实
【本页关键词】欢迎论文投稿 省级期刊征稿 国家级期刊征稿
【正文】
一、教育经济社区的出现在现代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教育经济社区的出现、存在和发展已经成为普遍事实。这一点,在发达国家是这样,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也是这样。在我国, 教育经济社区出现、存在和发展的历史不长, 还处于初始阶段, 但在教育与经济结合中必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而显示辉煌。11 市场经济的极大发展是教育经济社区出现、存在、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 因市场经济催生的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由此带来的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市场的竞争、效率的竞争以及在竞争中形成的比较优势、区域优势、战略优势, 是我国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市场经济的行为法则和价值观念、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对我国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对教育的经济属性及其经济环境、经济功能、经济产业的影响和作用必将体现得更加直接、更加明确、更加强烈。市场经济的强大张力, 必将造成教育经济社区发展的强势, 不可阻挡。21 现代教育功能的发展是教育经济社区出现、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现代教育、现代教育功能和现代教育经济功能的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说, 就是我国现代教育与我国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相结合的过程。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在急剧扩大, 对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和直接作用是任何历史阶段上的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在教育经济功能的发展和实现中, 教育经济产业、教育经济市场、教育经济社区不能不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是现代教育和市场经济相适应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31 现代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经济社区出现、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现代教育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有机结合, 必然成为教育经济社区出现、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之源。我们应该看到, 教育事业的现展、普遍发展和相对集中是事实,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与经济的联系规律、联系方式、联系渠道比较特殊也是事实。实践证明, 在现代教育与市场经济的紧密联系、和谐发展中, 利用教育经济社区实现双向互动、双向共赢、双向发展, 同样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目前, 在全国特别是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质量的大学城、大学区, 其中任何一所高校的校园区、周边区出现的生活区、服务区,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教育经济社区的基本属性, 证明了并将继续证明教育经济社区出现、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强劲性。
【文章来源】/article/74/6237.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关键词: 体裁分析 纲要式结构 实现形式 商务信函翻译 中国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摘要:商务通信在我们经济生活中非常普遍,随着经济活动国际化,信函翻译产生并成为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将从语篇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一一体裁分析这一新的角度对商务信函翻译进行研究。
本文旨在引进系统功能学派的体裁分析理论解释翻译问题。商务信函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形式和要求,且是针对特定的目的写作,旨在实现某种功能,这是本文利用体裁分析理论的对商务信函翻译进行研究的一个起点。因为体裁分析关注的正是语篇的形式、内容与所行使的功能之间的关系。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观点,语言的使用都是有语境的,包括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在体裁分析中,分别与语篇体裁的纲要式结构和实现形式相对应。
文章主要探讨商务信函翻译中的两个方面:首先是信函纲要式结构的转换,作者提出要熟悉该信函体裁在目标语中的体裁结构,翻译不是简单的以忠实为标准,应注重如何灵活的调整其纲要式结构使其符合目标语文化的习惯,;第二是考察在同样的情景语境中在目标语环境中实现原文的功能和交际目的。这就要分析文章的实现形式,主要是分析译文是否实现了概念意义,交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上的对等,且进一步分析了译者如何实现这些方面意义和功能对等的。
本文并不是以语篇分析为基础的翻译理论,它提供的是在翻译过程中怎样着手从结构和内容方面分析原文和构建译文的途径,探讨体裁分析理论在哪些方面可以指导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
论文摘要 为了满足社会司法需要,更好地解决行政纠纷,扭转行政审判的尴尬处境,司法建议便风行于行政诉讼之中。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司法建议制度。本文通过对我国司法建议的主体进行理清,从根本上对司法建议内涵进行揭示,对现阶段我国司法建议中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总结。以司法建议有效机制的建立作为问题的突破口,同时在对司法建议的三要素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创建一套比较符合法院审判和实践的工作流程,并保证在管理社会的过程中,法院能够对问题予以及时的发现与反映,并对其予以积极的解决,已达到行政审判中司法建议权的终极目标及根本价值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 行政审判 司法建议 行政机关 法院
在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中,行政审判中的司法权对社会利益的平衡以及社会冲突的解决有重要影响,我国市场经济所推出的国策使法院成为权利领导者,当生活的主导者不再是行政权力之时,当正当的法律之治逐渐被大众所认同之时,法院就在以一种空前绝后的深度与强度深入到社会与经济生活当中,并成为一项令人不可抵抗的权力。司法建议是法院对社会管理工作进行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法院在司法理念的正确指导下,通过特殊的视角对社会管理的审视及参与的途径之一 。
上帝创造经济世界的各种规律,似乎只是为了和经济学家们开个玩笑,让他们白费力气。在经济学领域,人们描述和预测经济世界的能力只是在1800年前后达到顶峰。工业革命后,利用经济模型来预测各国、各地收入和财富差异的能力越来越差。经济学变得更专业化。不断深化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了大批对复杂的经济模型和统计方法了如指掌的高水平经济学家。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我们陷入了一个陌生的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华丽的经济学理论在回答普通人提出的经济学问题――为什么有些国家富有而另一些国家贫穷?将来世界各国的经济是否都能很好地增长――时几乎没有说服力。
我们的经济世界被各种经济学杂志的论文和著作包围,这些论文和书籍不但没有让我们对事物有更清楚的了解,反而更糊涂了。这些论文和书籍所构建的经济史,基本上没有遵循经济学的主要原理。在历史的洪流中,经济生活的推动力――地理、科技和劳动力效率――似乎与日常经济问题脱节了。
历史证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能给仍在贫困线挣扎的国家提供多少启示。世界上并没有能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灵药,而复杂的经济改革也不能保证贫穷国家的经济能够复苏。事实证明,即便直接的经济援助也并不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实施的能使某些第三世界国家受益的惟一政策,就是对移民开放。
另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是,世界大部分地区人口福利的增长――儿童死亡率下降、成年人寿命周期延长、收入分配不均现象减少――并没使我们比祖先更快乐。尽管我强调过,在如今这个时代,收入是影响我们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收入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少快乐。
要证明上述观点很简单。我们可以对各国国民发放调查问卷,直接问他们有多快乐或者对现有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尽管这种方法看似非常荒谬、原始,但除此之外,还能用什么方法衡量快乐呢?就单个国家而言,这种问卷的回答都与各种快乐的特征紧密相关。就所有国家而言,收入和快乐程度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在国家层面上,快乐程度和收入水平之间只有一点细微的联系。
为什么高收入并不能在长期内给各国带来更高的幸福程度?人们作了大量探讨。对此,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人们的幸福程度不是取决于收入的绝对水平,而是相对于参照群体而言的相对水平,相对收入是决定人们快乐程度的关键因素。很可能我们生来就不会知足常乐,而总是与身边的人攀比,只有自己做得更好时才会感到快乐。那些知足常乐的人,早在马尔萨斯时代就被淘汰了。
这是否意味着,过去几千年来,科技的巨大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均收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意义呢?罗伯特・弗兰克提出,由于高收入和高消费所带来的快乐程度的增长,是以竞争中失败者的幸福损失为代价的,在所有国家提高收入水平的努力,都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应该对在社会地位的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富有者课以重税,以减少这种成本巨大的社会行为。但是,目前关于幸福程度的研究并不能给这种政策建议提供支持。加大富人的税收负担,可能会减少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但并不会提高社会整体的幸福程度。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证明收入分配更平均的国家总体上幸福程度更高。
不过,关于幸福程度的研究,研究者发现当今世界的税收政策和马尔萨斯时期比较相似。在马尔萨斯时代,征税以满足统治者奢华的生活方式并没有特别巨大的社会成本。关于幸福程度的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也存在上述现象――如果我们很注重科学研究、太空开发、公共艺术、高品质建筑等公共品,那么,无论经济成本多么巨大,我们还是应该通过征税来为其筹集资金。尽管我们的物质消费会因此减少,我们的幸福程度却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经济生活》 原因 策略
作者简介:徐菊红,女,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漫画、广告、地图、清单、目录等组成,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和修订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各种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以《经济生活》为例,全书中图文类72处(不包括综合探究),图类(包括曲线类,柱状图和饼状图)6处,漫画类6处,表格类2处,此外,还有一些凭证单、地图等。这些共同构成了《经济生活》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它们与教材正文内容交互补充,相互契合,能够很好地承载信息,是新课程生活化理念的载体。
一、重视“非连续性文本”的原因
1.对于教师而言,首先,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合理使用“非连续性文本”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增强彼此的信任、理解。而大量的思维火花往往就在互动教学、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和生成。因此,研究“非连续性文本”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也符合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的需要。其次,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挖掘和使用,并能在备课、授课和评课,甚至作业布置、课程评价中注重运用“非连续性文本”,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教材研读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推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2.对于学生而言,首先,有助于启发诱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面对枯燥而生硬的政治理论,学生易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进而学习动力就会下降。“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非连续性文本”用表格、图象来综合信息,是教材重要的“语言”形式,包含着教材所要表达的很多“言外之意”,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有利于学生改变以往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更好地巩固知识。其次,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阅读并理解“非连续文本”的主要任务:一是寻找信息。学生必须将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与图表、数据等“非连续性文本”中的信息相联系,从中发掘、整理信息,从而发展信息处理能力。二是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学生要学会把文本中找到的信息与其他知识相联系,并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统一。可见,“非连续性文本”因其形式多种多样,内容经典精炼,设计生动新颖,符合高中学生心理和智力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
3.对于政治课程而言,“非连续性文本”紧密围绕教材内容主旨,为解决教学重难点而融人教材中。有的是对重点内容的分析,有的是对难点内容的注解,有的则拓展了想像空间,其实质就是对教材正文的延伸和具体化。因而,重视“非连续性文本”有利于挖掘教材资源,盘活教学内容,使教材知识能以更加连贯的方式组织起来。
二、使用“非连续性文本”的策略
1.利用“非连续性文本”精讲知识,创设情境,使之成为“情境教学资源”。首先,以非连续性文本为桥梁,巧妙导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起点与关键,导入的设计将直接关系到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用漫画、图表等“非连续性文本”导入,有利于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调整到最佳状态,并渲染课堂气氛,从而缩短教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有效进入课堂。以“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课为例,在介绍每种理财方式前,教材均配有图或表,教师可充分利用,有效导人。比如,关于储蓄存款,可利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迅速增长”一图,设置三个问题:1.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连年增长的原因是什么?2.人们为什么要把钱存入银行?3.人们把钱存到什么地方?尤其通过对第二问的思考,学生可以得出结论:人们把钱存人银行是为了获得利息,所以储蓄存款是投资理财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三问则引出“商业银行”的相关知识。再如,“面对经济全球化”一框,可在课堂一开始就展示教材中的两幅图片:“中国市场上的外国货”和“外国市场上的中国货”,使学生直观感受经济全球化,明白商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问:你接触过哪些外国品牌的商品?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以此调动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思维,自然地引入课题。可见,此类非连续性文本的运用能让学生动起来,让图表活起来,从而在一种良好的师生互动的氛围中顺利导人。
其次,以“非连续性文本”为载体,有效讲授。教材正文基本上采取一种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达方式,大多比较抽象,而“非连续性文本”形式多样,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在教学中重视对非连续文本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感知教材内容,有效把握教材知识,并综合各方面因素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搞清疑点,进而有效落实书本知识点。比如,“影响价格的因素”中“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知识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如果直接提问“商品价值量由什么因素决定”,这显然超越了高一学生的认知能力,类似于“填鸭式”教学。因而在突破该难点时,可以借助教材中“专家点评”相关资料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具有递进关系的小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进行如下操作。师: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的价值怎样形成?由什么决定?生:在劳动中形成,由劳动量的多少决定。师:劳动量很抽象,应该怎样衡量?生:看劳动时间。师:现实中生产同一商品的企业很多,应该以谁的劳动时间衡量价值量?(表格呈现甲乙丙三家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进一步提问:该商品的价值量应该由哪个企业的劳动时间量来决定?此时,学生中会出现分歧,有些学生认为是甲乙丙中的某个企业决定价值量,还有些学生认为不是由甲乙丙这些个别企业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对此,双方展开辩论,各自阐述理由。最后得出结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接下来进一步水到渠成解释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相关知识。在本案例中借助“非连续性文本”将繁琐问题简单化处理,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再如,“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一框中关于“生产决定消费”的四方面具体体现是重点,但知识点容易混淆。在此,可以借助书本“今非昔比”图片进行如下讲解:在古代,位高权重的皇帝为什么都不能坐上飞机、使用空调?结论: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古代皇帝只能坐马车出行,而我们可以选择坐飞机出行,这说明什么?结论: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坐马车与坐飞机哪个更方便?结论: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古代没有飞机人们就不会有坐飞机的欲望,而现在正是因为飞机的存在使得人们考虑选择飞机,这说明什么?结论: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借助书本的图片,并通过以上四个问题的设置,学生可以比较清晰地区分“生产决定消费”的四个具体表现。在《经济生活》教材中有很多类似的图片或文字资源配套知识的教学,这些图文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利用“非连续性文本”设疑启思,提升能力,使之成为“能力训练资源”。深化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非连续性文本”适应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理解能力,其设置为能力培养搭起了一座桥梁,使之更有效地融人书本知识的学习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借助各种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提升学生能力。比如,引导学生通过对图文的分析准确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提高学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巧妙地重组各种知识,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疑中学,培养质疑精神,提升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例如,“公司的经营”一框,多处呈现图片、表格等信息,可利用这些“非连续性文本”资源设置以下思考或探究环节:1.分组成立一家公司,并介绍自己的公司;2.要想使自己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该如何努力?3.如果经营不善,最终可能会有哪些后果?让学生在小组的合作探究中,灵活运用公司含义、类型,公司经营成功的措施,以及兼并、破产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再如,“新时代的劳动者”一框中关于就业现象的两幅图片,对应并贯穿了“就业”这条主线,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该图片资源。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开展积极的合作探究讨论,这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就业现状及劳动者就业观念,从而更好适应未来生活。
3.利用“非连续性文本”晓理导行,明辨是非,使之成为“道德教育资源”。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人的灵魂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知的堆积。学生的发展不仅要体现在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获得上、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上,更应体现在情感和价值观的内化和升华上。教材中某些“非连续性文本”本身具有明显的教育意义,尤其是一些图片和漫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图片、漫画等作品中人与物的是非、善恶、美丑、真假,培养学生扶正祛邪的优秀品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为将来的人生走向奠定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例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框中关于“白色垃圾”的图文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绿色消费的观念,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你是否用过这些“白色垃圾”?对于这些“白色垃圾”你如何认识?2.关于解决“白色污染”,你有何建议?这幅图片来自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有话可说。当他们畅所欲言后很容易达成共识:应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正确消费观念。对该图片的使用和分析有利于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再如,“征税和纳税”一框中可以让学生围绕“张大爷主动纳税”、“追星族”、“优惠税前”这三幅正反例子的漫画、图片开展讨论、分析,从中深刻体会并明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自觉纳税光荣”。总之,图片、漫画等“非连续性文本”能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理性、辩证地看待人和物,应充分利用,合理分析。
4.利用“非连续性文本”整合资源,启发思想,使之成为“创新教学资源”。首先,将“非连续性文本”资源转化为实践知识。“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实践性”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观点,实践是书本与生活相结合的环节。教师应利用“非连续性文本”资源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生活、开展实践。比如,可以利用教材中实践性的“非连续性文本”布置一些开放式的生活作业,让学生带着作业到生活中寻找答案。例如,学习“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一框时,可以结合书本中涉及银行的图片,要求学生动手填写存款单。再如“股票、债券和保险”一框结束后,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图文内容设置一个实践性的作业:“假如你家有××万元闲置基金,请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设计一套最适合自己家庭的理财方案。”让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设计理财方案,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还原教材知识的生活性。
其次,化“非连续性文本资源”为习题资源。纵观六年浙江高考的文综试卷,政治试题均出现以漫画为题材的选择题和数据图表为题材的非选择题,其实就是考查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解读能力。教师在习题设计中,可以将书本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内容作为材料载体,将课文正文所阐明的观点作为答案要点,制作成有特色的漫画题或表格题,并设置问题,使学生逐步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等能力,并有效巩固教材知识。比如,可利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的漫画设计一道漫画类的选择题:(呈现漫画)漫画《小儿麻痹症》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B.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C.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正确对待攀比心理;D.精神消费比物质消费更重要。再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框中的图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例,可结合图表设置如下问题:(1)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2)如何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3)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这反映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以上问题的设置并不仅仅局限于本框题,还能联系第三单元的重点知识,这不仅唤醒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实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还能培养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且没有激情的行程。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而,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若想体现教材编写意图,提高教学效率,就一定要尊重教材,重视“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的合理挖掘,有效利用“非连续性文本”激趣、感悟、拓展功能,定能找到那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罗松涛)
关于继续使用《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SMLC)》的通知
[关键词]:江村经济 反思
自我国思想家严复对《天演论》算起,他第一次将民族学、人类学的学科带入了中国的浪潮,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影响着中国早年的学人,以此开始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历程。在学科传入的近百年间,中国培养了众多的人类学家与学者,而则是国内与国外培养的学者中最有成就的人类学家之一,其著作《江村经济》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开启了人类学本土化的历程,同时也是西方由此开始了对中国农村进行了最为细致的描述。本文从先生的写作过程、《江村经济》的贡献以及最后讨论当今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的使命与责任,缅怀大师、追随步伐,人类学、民族学探索在路上。
一、先生与《江村经济》
先生的《江村经济》写于1938年,是先生在英国伦敦政治学院求学于马林诺夫斯基时的毕业论文,因此其还有一个英文名称 “Peasant Life in China”,直译为“中国农民的生活”,这是中文版《江村经济》的副标题;就像先生在题目一样,书中对位于江苏吴江的开弦弓村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系统对该村落的现状进行了记录。
当我们翻开江村经济的扉页时,我们会看到一段话“献给我的妻子王同惠”。由此展开了一段先生的奋斗史与不愿被轻易提起的往事。先生早年读书于东吴大学学习医学科,后由于各种原因求学于北京大学学习社会学,深受美国社区研究的归国社会学家吴文藻从此开始了先生的社会科学研究,由于其良好的悟性以及发奋的努力后考入清华大学跟随史禄国教授学习人类学,在学习期间其对体质人类学进行了细致的学习,为其大瑶山的花篮瑶的研究奠定了体质人类学基础。
研究生毕业后,在恩师吴文藻的主持下,先生与自己比翼双飞的才女王同惠喜结连理,开赴大瑶山进行调查;在调查期间,他们定期向吴文藻老师汇报调查状况。但事情有时充满了遗憾,在调查过程中前往下一个村落时先生与王同惠在向导的带领下掉队,因此迷失方面误入抓捕猎物的陷阱使先生受伤严重,为了救助先生王同惠独自原路返回,却在焦急中迷失方向、溺水身亡,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或许是先生最难忘的时刻,新婚燕尔的夫妻就这样各自天涯。先生受伤后返回吴江养病,期间在开弦弓村边养病边挨家挨户的进行调查,这为《江村经济》的写成收集了资料。同时利用先生姐姐的费达生有力资源,并对该村新兴的近代工业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先生由于养伤的机遇,为其博士论文的写成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先生也曾有过表达,是王同惠成就了《江村经济》的书写,或许是命运的巧合与安排,让先生在悲痛交加的情况下,完成两人曾经的愿望支撑先生完成了调查,同时先生也完成了对花篮瑶数据的整理工作,最后使《花篮瑶社会组织》得以问世成为了王同惠的遗著。
二、《江村经济》及其贡献
在《江村经济》的序言中,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功能主义代表人物布・马林诺夫斯基写到:
我敢于预言博士的《中国农民的生活》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此书的某些段落确实可以看作是应用人类学和人类学的。①
因此该著作对于人类学的发展具有历史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梳理一下人类学的发展史。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伴随着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中也主要集中对异民族、异文化的研究,以及对异社会结构的分析,西方国家认为异文化是落后和野蛮的,希望由原来的文化与社会发展来反观当重构今天西方的发展历程。而先生的《江村经济》便有所不同,是本土中国对自己所生活的本土社会的研究,在这一研究领域研究者不仅仅要掌握人类学、民族学的调查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对主客观的转换中寻找制衡点,使民族志的写作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客观性。在先生撰写并完成《江村经济》的同时,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也掀起了,各国反对殖民统治,驱赶殖民者,而人类学、民族学主要是以研究异文化以及殖民文化为基础的,此时的学科研究基点被打破,因此学科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中,而先生的著作正在此刻提醒并昭示了学科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即本土人类学。
论文摘要: 经济法与行政法是独立的两法律部门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本文从经济法与行政法产生背景和本质差异的角度来比较两部门法中国家主体的不同,认为在经济法中国家主体是积极主动、创造性的;而在行政法中,国家主体地位是被动的、消极的,并从社会法之角度指出行政法与经济法在边缘上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经济法的概念提出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但经济法作为独立的部门法与行政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一些观点至今仍有纷争。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经济行政论”,这一理论认为“凡是基于国家公权力作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本质上皆属行政关系”,所以经济法是“作为行政法的一个分支学科来研究[1]”。该理论的形成基础就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但两部门法中国家权力介入的角度是不同的,通过分析经济法、行政法产生背景和本质差异,可以比较出国家主体在两部门法中的不同地位及发挥作用的截然不同。
一、国家、国家主体
国家究竟是什么?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在其著作《法律篇》中对国家的描述到古典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法学家们一直在试图寻找清晰的答案。但直到19世纪马克思才在他的著作中揭示出国家的真实本质,他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至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架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突出,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2]。”
可见,国家首先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次,国家是为缓和冲突而产生的。国家主体指当国家在行使上述概念中所体现的职能时,在法律上所承担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即职权和职责。国家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也是具有法律性和社会性两大特性的。主体的法律性指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为若不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得任意加入到法律关系中,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主体的社会性是指虽然法律主体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但是法律规范确定什么人和社会组织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不是任意的,法律规范不是确定法律主体资格的最终根源。立法者不能任意规定法律主体的范围,而要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即物质生活条件决定[3]。国家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不仅仅是由法律规范规定的,其最终决定原因是经济发展状况。所以虽然国家的职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法律部门内,国家主体的地位是与具体的法律部门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其所体现的本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经济法与行政法中虽然均有国家作为实质主体出现即国家授权其代表机构行使国家职能。但由于两部门法的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其所体现的本质不同,国家主体在两部门法中的地位是显著不同的。
二、从产生的社会背景比较
经济法的概念1755年即提出,当时国家和经济之间关系的论断,以亚当斯密的思想为代表,即“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任其完全自由,在自己的方法下追求他的利益,而以其勤劳及资本,加入对任何人或其他阶级的竞争。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的义务,君主们应当完全解除[4]。”这种国家完全不干预经济状态,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下半叶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生产力发展迅猛,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是经济个体对经济整体与经济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社会日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没有任何一种经济行为可以避免外部性,也没有任何一个个体可以不受其他经济个体及经济大环境的影响[5]。另一方面,经济个体在整个市场大环境中是盲目的,他们不能也没有能力预见到其个体行为对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个体逐利行为的总和已经成为对社会整体经济秩序的破坏。此时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在社会大生产的面前已经无能为力了。于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家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守夜人”角色主动干预社会经济运行,可以说国家对经济的介入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回应。
下面让我们分析行政法的产生背景。行政法最早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799年,法国共和八年拿破仑一世时期。当时由于普通法院对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行政改革心怀不满,存在着对立。所以拿破仑一世设立独立的行政审判制度,此制度日后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法国行政法院[6]。而独立的行政法部门的出现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随着“行政国”的产生而产生的。关于行政国,韦德谈到“现代国家不再限制于防御、公共命令、刑事法律以及其他总的事务,而是提供细致的社会服务和承担很多人们日常商业事务的管理。国家控制了主要命脉,也给自己增加了各种新义务,和这些新义务相关联的必然产生新的权力[7]。”可见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使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涌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些层出不穷的矛盾和问题,国家增设了大量的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以便对国家社会经济生活所必需的秩序进行确立和保障。但另一方面,由于行政权力的扩张,其被滥用的危险增加了,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可能受到侵害的威胁增大了,这是由权力的本性决定的。所以,基于行政权力扩张的本性,以及当时的实际情形。社会必须创立一种机制,在扩大行政权的同时,加强对行政权的控制和制约,使之正当行使而不致被滥用,这种控制和制约的重要环节就是行政法。
从以上两法的产生,我们可以看出是经济的发展使国家职能的触角延伸了。但毕竟经济法与行政法的产生的具体历史背景、原因是不同的。因为经济法是应个体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所引发的市场调节机制的失灵而产生的。而行政法无论其萌芽和独立部门法产生,其原因都是出于对经济发展所导致的行政权之扩张的认识和防范,出于对行政权之限制、控制而产生的。所以必然地两法之中,国家主体是不同的。首先在经济法中,国家主体的出现,国家权力对经济的介入是应经济的需求,是积极主动的。国家主体的出现创造了各经济要素良好互动所需的自然秩序。而在行政法中,国家主体地位是被动的、消极的。虽然在经济生活中行政权力的扩张是为了维护经济的秩序,但实际上由于人们对权力本质的认识,在行政法中,为了防止行政权力对个体权利的侵害,防止其对已产生的自然秩序造成破坏,行政权力是被控制的。所以国家主体虽均在两法中出现,但它们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
三、从法的本质比较
法的本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另一方面指一法律部门区别于其它法律部门的内在规定性。经济法与行政法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故两法律部门所优先保护的利益以及追求的均衡秩序的状态是不同的,所以它们的本质也是不同的。从经济法的产生可以看出,经济法的最初目的是为防止市场失灵,应国家干预经济的现实需求而产生的。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假如市场的确是造成浪费、无效率和不公正的根源,那么我们拿什么来担保国家行动的结果确实符合它进行干涉的目的呢[8]?”事实证明,政府失灵是同样存在的。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加深了,而经济生活对国家干预的依赖也强了。这些无疑暴露出了国家干预的局限,首先是政府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机制的局限;其次是政府面对如此纷繁庞杂的市场是判断能力的局限。这些局限性使政府发生决策失误,并且作为具有特殊地位的资源中心,其许多决策行为受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产生了“寻租”现象。因此经济法的本质被重新定位为协调“市场之手”与“国家之手”的法律。经济法被界定为“市场机制的缺陷和有时失灵为政府干预留下了作用空间,其存在和发生作用的价值需要经济法加以确认,而政府干预的缺陷和有时失灵也不容忽视,也需要经济法予以纠正、限制及至禁止[9]。”
关于行政法的本质的探讨,从18世纪提出的“控权论”到20世纪初的“管理论”再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平衡论”,是一个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的历史过程,在“控权论”里行政法的本质被界定为:“其最初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政府权力在法律范围内行使,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以保护公民[10]。”这种理论由于和资本主义的早期经济发展相适应,而在行政法理论领域占统治地位,达两个世纪之久。直到20世纪初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理论界才兴起了强调行政权力优越性忽视个人权力的“管理论”。但随着社会进步,忽视个人权力的论述没有了社会基础,“管理论”也很快就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平衡论”,它强调行政法的本质是应尽可能“在总体上平衡行政主体与相对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兼顾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以建立和维护民主与效率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的法的秩序[11]。 转贴于
由上述经济法与行政法的本质理论的变迁,可见人们对两部门法的本质的认识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但无可否认在经济法中,国家主体与市场主体此时成为平衡杠上的两个端点,平衡支点便是经济法,是经济法一方面利用国家力量为市场调节机制创造最好的自由竞争秩序环境;另一方面又防止国家之手的失灵,使国家调节市场有度与量的限制。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经济的介入旨在提供良好秩序,以保证各经济要素能自由地在市场机制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其调节手段必须限于间接的、普遍的、宏观整体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的干预市场个体的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市场个体的独立自由的地位。
而行政法作为关于国家行政权的法,其独特性是显而易见得。与其他国家权力相比,行政权是最现实,最常行使的权力。行政权可以直接地、具体地介入影响具体个体的生活,并且行政管理的效率要求使行政权本质上是自由裁量权。可见行政权作为以国家为后盾,以自由裁量权以本质,直接影响社会个体的权力,其一旦不受约束或仅仅是约束有一些疏忽,危害是巨大的。所以无论行政法理论如何变迁,有效的但必须是节制的行政权是构建整个行政法体系的逻辑起点。虽然平衡论是寻求行政机关权力与相对人权利的平衡但实质上由于双方地位的悬殊,其平衡状态也必然以限制行政机关权力为前提。故行政法中国家主体的地位始终是消极的、被动的。
四、结束语
上面的论述,只是试图从国家主体之角度来区分经济法与行政法,以界定经济法是独立于行政法的独立的法律,并以此来回应“经济行政论”。同时也要看到两部门法的天然联系,例如:二者在经济生活牵涉面上的重合,调整方式上的相互配合等。另外20世纪以来,强调社会本位的社会法悄然兴起,并日益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其理论基础即:社会本位超越个人本位、国家本位。社会法成为跨于公法、私法领域之上的立体框架。在这种背景下,经济法的社会法特征日益彰显,强调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并要求以社会自治为调整手段和强化社会责任。而由于社会行政的日益崛起,公共管理社会化使政府的管理范围收缩,行政法将一部分职能逐步交给非政府社会化组织承担,政府不再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12]。可见,经济法与行政法在法律社会化的潮流中,二者在边缘地带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了。
参考文献
[1] 王克稳.行政法视野中的“经济法”[J].中国法学,1989, (4): 65-7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66.
[3] 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382.
[4] 亚当·斯密.国富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79.
[5] 徐杰.论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J].经济法论丛[C].(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1-23.
[6] 王名扬.法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11.
[7] 威廉·韦德著,徐炳译.行政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8] 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187.
[9] 王保树.论经济法的本质[G].清华法律评论. (第二辑),北京:清华出版社, 1997, 63.
[10] 威廉·威德著,徐炳译.行政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