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2 17:02:42
导语:在煤炭行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煤炭价格已触及“涨停”
近年来,在下游旺盛的需求下,我国煤炭产量逐年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炭生产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的局面,原煤产量为12.56亿吨,同比增长14.8%,增速高出去年同期3.4个百分点。6月份,煤炭当月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39亿吨,同比增长17.3%。在煤炭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煤炭价格也屡创历史新高,大同优混的价格从年初的555元/吨上涨到6月30日的965元,半年时间,涨幅高达73.87%。在国际原油价格的带动下,国际煤炭价格也大幅上涨,澳大利亚BJ煤炭现货价格从年初的89.7美元/吨上涨到6月底的168.4美元/吨,涨幅达到87.74%。到7月10日,BJ煤炭价格曾达到200美元/吨的高价,近期有所下滑,截至到7月21日,国内中转地秦皇岛大同优混煤平仓价报于1050至1080元/吨,较年初上涨接近100%。
如果我们将时间区间放长一些,或许更能看清今年上半年煤炭价格上涨的程度。从03年第四季度开始,大同优混价格从270元/吨左右开始上涨,到04年年底,达到440元/吨,涨幅为63%;05年价格平稳,到年底为450元/吨,仅上涨2%;06年小幅上涨,到年底为505元/吨,涨幅为12%;07年也是小幅上涨,到年底达到545元/吨,涨幅为8%,进入08年,价格大幅上涨,截至到7月21日,达到1065元/吨,半年多时间,涨幅接近100%,大有超越国际煤炭价格之势。
正如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一样,国内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也已经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持,投机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不可否认,我国煤炭价格曾被人为压低,煤炭资源的价值被长期低估,但经过近几年的价格上涨,价值被低估的状况已经得到改善,而今年上半年短期大幅的上涨,则非价值重估所能解释。从供求关系上来看,也不应当造成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因为今年上半年的煤炭产量增长超过下游行业产品产量增长。今年上半年,煤炭产量同比增长14.8%,而在下游的四大用煤行业中,火电行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1.7%,钢铁行业钢材产量增长为12.5%,水泥行业水泥产量增长为8.7%,化工行业的合成氨产量增长为3.3%,下游四大行业产品产量增速均小于煤炭产量的增速。即使煤炭存在供给缺口,这个缺口也在不断缩小之中,供求关系也不能解释今年上半年的煤炭价格大幅上涨。
合理的解释是,在煤炭流通环节,中间商看到国际煤炭价格大幅上涨,预期国内煤炭价格也将上涨,从而囤货居奇,使市场上煤炭供应减少,导致价格上涨。今年上半年煤炭价格上涨并非供求关系所导致,而是投机因素所致,煤炭价格的上涨并非理性。政府有关部门也注意到了煤炭价格上涨的非理性,连续出台限价令遏制煤炭价格的上涨,打击流通环节的投机。6月19日国家发改委《关于对全国发电用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公告》,决定自6月20日起至12月31日,对全国发电用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全国煤炭生产企业供发电用煤,包括重点合同电煤和非重点合同电煤,其出矿价(车板价)均以2008年6月19日实际结算价格为最高限价。此次限价令限制了煤炭生产企业的价格,并没有限制流通环节的价格,限价令出台后,业内人士普遍对限价令的效果持怀疑态度,认为煤炭价格仍将继续上涨。果然,秦皇岛港口大同优混的价格继续从限价令出台后的860元/吨上涨到7月21日的1080元/吨,短短一个月时间,涨幅高达25.6%。7月23日,发改委又《关于进一步完善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的通知》,通知规定自发文之日起至今年12月31日,秦皇岛港、天津港、唐山港等港口动力煤平仓价格,不得超过6月19日价格水平,各地可参照上述规定,制定本地区重要港口或煤炭集散地动力煤最高限价。第二次限价令是针对煤炭流通环节的限价,并规定了对违反限价政策行为的处罚措施,这将打击煤炭流通环节的投机行为,遏制煤炭流通环节价格的非理性上涨。与国际原油价格不同的是,中国政府有能力控制国内煤炭价格,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煤炭供应能够自给自足,不需要大量进口,这与国际粮食价格飚涨而国内粮价保持稳定的原因一样,因此,国内煤炭中间商依据国际煤炭价格来炒作国内煤炭价格并无“钱”途。第二次限价令将会使不少投机炒作煤炭价格的中间商损失惨重,如若国内煤炭价格不顾两次限价令还要继续上涨,相信政府还会有更为严厉的措施出台。
我们依然看好煤炭价格的长期走势,在全球能源日益紧张的大背景下,能源稀缺性日益显著,能源价格仍将呈现长期上涨的走势。但从最近三年来看,能源价格在美元贬值及投机资金炒作之下,价格涨过了头,已经透支了预期。随着美元停止贬值,并逐步走强,国际市场上基于美元贬值的能源投机已经告一段落,国际原油、煤炭价格在今年下半年也存在下跌的风险。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哈利勒在7月26日表示,如果美元汇率回升且伊朗局势缓和,那么国际油价有望回落至每桶70到80美元。果真如此,对中国和世界均是好事。
基于以上分析,国内煤炭价格目前的快速上涨不可持续,煤价上涨已触及中国政府设定的“涨停板”。投机的特点是助涨也助跌,下半年国内煤炭价格存在下跌的风险。
08年是煤炭行业利润增长高峰
当前,煤炭行业的超额利润来源于下游行业的利润减少或亏损。当下游行业亏损严重,必将减少对煤炭的消费,使得煤炭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煤炭价格下跌。从煤炭产业链来看,煤炭价格的过度上涨无异于涸泽而渔,虽然煤炭行业短期能够获得超额利润,但这种超额利润是不可持续的,在损害了下游行业之后,最终将损害煤炭行业自身。煤炭行业需要与下游行业共生共存,协调发展。
煤炭行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下游的电力、冶金、建材、化工四大行业占煤炭需求量的71.55%,其中,电力50.65%、冶金8.93%、建材7.08%、化工4.89%。煤炭价格的上涨已经使下游行业不堪重负,其中,电力行业受损最为严重。由于电价受政府管制,煤炭价格上涨的成本无法向下游传导,08年1-5月,五大发电集团除华能略有盈利外,其余四家发电集团均出现亏损。2008年1-5月,火电行业利润总额为-22.93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91.55亿元,在电力行业亏损之际,煤炭行业的利润却高速增长,2008年1-5月煤炭行业利润总额为648.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39.66亿元,增幅为110%。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从煤炭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毛利率比较可以发现,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严重损害了电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近年来,煤炭上市公司毛利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电力上市公司毛利率保持在20%左右。但今年上半年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使电力上市公司毛利率急剧下降,一季度,毛利率从去年的22.94%下降到13.35%,下降了9.59个百分点,预计二季度毛利率下降将更大。
电力行业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五大发电集团均是国有企业,保障我国电力供应安全比赚取盈利更为重要,即使亏损,也要保障电力供应,因此,从短期来看,煤炭需求并不会因为电力行业的亏损而下降。但是,从长期来看,电力行业的亏损不可持续,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电厂资金周转困难以至于无钱买煤的局面,经营已经出现严重困难,上调电价就成为缓解电力行业亏损的措施之一。
但是,大幅度提高电价又将影响到众多的行业,提高居民用电成本,推高CPI,不利于控制通货膨胀。控制煤炭价格,适当提高电价,就成为政府当前的选择。6月19日,在煤炭限价令的同时,国家发改委发文通知,自7月1日,将全国销售电价(除以外)平均每千瓦时提高0.025元,幅度约为4.7%。据测算,上网电价平均提价约为1.81分/千瓦时,幅度约为5.1%。此次电价的调整,只能部分缓解发电企业的困难,还难以扭转电力行业亏损的局面。在通胀压力趋缓的情况下,电价仍有上调的空间,电价的上调,电力行业也仅仅是弥补煤炭价格上涨带来的亏损。
得益于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我国煤炭行业利润在今年将大幅增长,目前,已有12家
煤炭上市公司中期业绩预增公告,业绩增幅从50%-370%不等。
但这种依靠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业绩增长不可长期持续。目前,煤炭价格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令下游行业难以承受,在明年及以后的几年中,煤炭价格再要达到100%以上的涨幅非常困难,因此,煤炭行业的利润增长高峰在今年,今年之后,行业利润增长将会下降。
煤炭行业估值已回到合理区域
今年上半年,在煤炭价格高涨的同时,沪深股市经历了大幅的下跌,上证指数从5273点下跌至目前的2903点,跌幅达到45%,深证成指也从17856点下跌至目前的9974点,跌幅达到44%,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股市。
随着大盘上半年的大幅下跌,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大幅下降。按照整体法、08年一季度业绩×4来计算,全部A股的市盈率从年初的38.59倍下降到目前的21.49倍,煤炭板块的市盈率也从41.17倍下降到24.69倍,煤炭行业的估值已回到合理区间。
中国证券市场的大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基于对中国宏观经济放缓的预期,但市场对此做出了过度恐慌的反应。近年来,中国经济在全球一枝独秀,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07年,八国集团中,除俄罗斯GDP 增长为8.1%以外,其他国家在1.4%-3%之间,而中国则是11.9%,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2008年中国GDP增长仍将在10%左右,即使今后两年中国GDP增长放缓至8%,仍然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因而中国证券市场的估值水平应当高于发达国家的市场。
我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对能源需求非常旺盛,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好于工业化已经完成的发达国家。虽然预计我国煤炭行业在今年以后的利润增长会下降,但依然维持着很高的盈利能力,因而没有理由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感到悲观。
从国际估值的比较来看,中国煤炭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接近美国,低于澳大利亚。我们选取了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市场上市值较大的煤炭公司,剔除了市盈率过高的公司后,为了便于比较,以07年业绩计算,美国煤炭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32倍,澳大利亚煤炭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60.79倍,而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35.12倍,煤炭行业的估值水平已经合理。综合考虑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及当前市场的价格水平,给予煤炭行业“看好”的投资评级。
证券市场往往对行业的周期性波动过度反应,导致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幅度远远超过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从而高估或低估行业和上市公司价值。在股价的大幅波动面前,行业基本面的变化在价值判断中往往退居其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判断煤炭行业利润增长在今年之后将下滑,仍然看好煤炭行业的原因,只因为价格已经过度反应了行业基本面的变化。
重点公司投资评级
1、投资策略。在整体看好煤炭行业的情况下,挑选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需要综合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我们注意到,发改委的限价令仅仅针对电煤,对焦煤并无限制,另外,焦煤资源更为稀缺,其资源价值高于电煤,同时我国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焦煤需求非常强劲,焦煤价格上涨空间高于电煤。因此,生产焦煤比重较大的公司具有优势,如西山煤电、平煤天安等;国际煤炭价格高于国内煤炭价格,煤炭出口量较大的公司具有一定优势,如中煤能源等;向煤炭下游延伸产业链的公司能够抵御煤炭价格的波动,业绩更加平稳,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煤炭行业中估值水平较低的公司,具有较大的安全边际,如兰花科创。
2、重点公司投资评级
2008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262183.2万吨,同比增长12.8%,增速高于2002~2007年年均增速,但去年四季度各月原煤产量增长明显趋缓。截至去年12月末,全国煤炭社会库存2.01亿吨,同比增长34.9%;其中电力直供电厂库存4332万吨,增长90.84%。2008年,大型煤炭企业原煤平均售价357.03元/吨,同比增长34.10%,煤价在去年前8个月同比大幅上涨60%以上的基础上,去年四季度各月环比增速均为负增长。受此影响,煤炭行业企业景气指数四季度直线下降,下滑幅度高于采矿业。
一、行业总体发展现状及预测
(一)煤炭产、运、销量增长趋缓,库存增加
2008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262183.2万吨,同比增长12.8%,增速高于2002~2007年年均增速(10.66%)。但从月度来看,去年10、11、12月当月原煤产量增长明显趋缓,增速大幅下滑,12月当月原煤产量增速出现同比负增长。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08年,全国商品煤销售260179万吨,同比增加17224万吨,增长7.09%,增幅比2007年下降1.51个百分点。其中,原国有重点煤矿销量132933万吨,同比增长9.14%,增幅比2007年下降4.16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完成134477万吨,同比增加12396 万吨,增长10.2%,但增幅比上年1~11月下降1.6个百分点。全国主要港口完成煤炭发运50951万吨,同比增加4607万吨,增长9.9%。
截止到2008年12月末,全国煤炭社会库存2.01亿吨,比2007 年同期增加5196万吨,增长34.9%;比上月末增加300万吨,增长1.51%。其中,煤炭生产企业库存509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175万吨,增长30.0%;比上月增加332万吨,增长6.97%。电力直供电厂去年12月末煤炭库存为433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062万吨,增长90.84%。主要煤炭中转港口存煤为197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62万吨,增长39.77%。
(二)煤炭价格持续环比下降
2008年,大型煤炭企业原煤平均售价357.03元/吨,同比提高90.79元/吨,增长34.10%,比去年1~11月下降2.17元/吨,降低0.60%;原选煤平均售价467.55元/吨,同比提高133.95 元/吨,增长40.15%;比1~11月下降5.65元/吨,降低1.19%。
回顾2008 年,国内煤炭市场价格经历了大起大落。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商品价格监测情况显示,去年前8个月各月煤炭价格环比涨幅都在3.3%以上,同比涨幅逐月提高,8月份煤炭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61.2%。从去年9月份开始,情况发生了急剧转变,9月份煤炭价格环比涨幅仅0.4%,与前几个月相比大幅下降。此后,煤价深幅下调,四季度各月环比均为负增长,环比增幅分别为-4.5%、-7.6%和-6.2%。
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来看,去年四季度以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下降,且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差距不断缩小。2008年10、11、12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141.13、132.65 和126.92,分别比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高34.53、30.65和28.02点。
(三)煤炭出口量增加
2008年上半年,在国际煤炭价格上升带动下,我国煤炭出口大幅上升,去年1~7月煤炭净出口数量达到534 万吨。在出口增加同时国内供求失衡的情况下,去年8月20日,国家开始对烟煤等能源产品征收10%的出口暂定关税,同时将炼焦煤等产品的出口暂定税率也提高至10%。此外,国家对煤炭出口配额进行了有节奏控制。
2008年上半年,国家下发了第一批煤炭出口配额3180万吨后直至去年11月初才下发了第二批1590万吨的煤炭出口配额,使得12月当月煤炭出口数量反弹至447万吨,尽管如此,全年累计出口量仍然同比下滑。2008年1~12月,我国累计出口煤炭4543万吨,同比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4个百分点;累计出口额为524026.5万美元,同比增长58.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9.4个百分点;出口单价为115.35美元/吨,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3.37美元/吨。
2008年1~12月,我国煤炭累计进口量为4040万吨,同比增长-20.8%,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4.2个百分点;累计进口额为350910.6万美元,同比增长44.9%,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7个百分点;进口单价为86.86美元/吨,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9.40美元/吨。 2008年1~12月,我国煤炭实现贸易顺差173115.9万美元,比上年同期87389.3万美元,增加了85726.6万美元。
(四)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加
虽然在供求关系转变、煤价下跌影响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去年第四季度增速下降,但从全年来看,仍然延续了几年来的高增长势头。2008年1~1月,我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410.79亿元,同比增加605.74亿元,同比增长33.60%,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9.90个百分点,增幅比同期采矿业投资总额增速高2.10 个百分点,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7.5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占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34.87%,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63个百分点。今后一个时期,仍将有大量新建产能逐步释放。
(五)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好转
2008年,全国煤矿企业生产事故1954起,同比减少467起,下降19.3%;全国煤矿企业生产事故死亡3215人,同比减少571人,下降15.1%。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1.182,同比下降0.303。其中,原国有重点煤矿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330,同比下降0.053;原国有地方煤矿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1.162,同比下降0.107;乡镇煤矿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2.374,同比下降0.650。2008年,大型煤炭企业吨煤提取安全生产费用27.28元,同比增加3.98元,增长17.08%。
(六)2009年煤炭供求关系趋向宽松,行业利润增速将大幅放慢
目前,与煤炭行业紧密相关的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产品产量呈下降趋势,短期内煤炭需求下降,这在煤炭价格上也有所体现。去年2月19 日,秦皇岛煤炭平仓价格6000大卡的大同优混煤在580~600元/吨,5800大卡的大同优混煤价格在570~590元/吨,这一价格与春节期间相比下降了9%~10%。预计短期内煤炭价格将呈弱势下行趋势,但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从全年看,煤炭价格不会重复2008年的大起大落,将在当前的较低水平上相对稳定运行。
近年来,中国采取了紧缩煤炭出口的政策,煤炭出口配额逐年减少,2003年,中国煤炭出口配额一度达到1亿吨,在2004~2006年三年中,煤炭出口配额一直稳定在8000万吨,2007年减少到7000万吨,2008年继续下降为4770万吨。预计2009年煤炭出口配额将基本保持不变。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能源需求萎缩,若国内企业采取压低价格的方式扩大出口,将导致国际煤价进一步走低,反过来对国内价格造成压力。而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煤炭需求下降,美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商皮博迪能源公司日前也宣布2009 年减少位于澳大利亚和怀俄明州矿区的煤炭产量。皮博迪公司在其网站上表示,2009年美国煤炭产量将从2008年的2亿吨下降至1.9亿~1.95亿吨之间;澳大利亚2009年的煤炭发运量将从2008年的2400万吨下降至2200万吨到2400万吨之间。由此来看,2009年中国煤炭出口量不容乐观。
2009年,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基础上,煤炭需求有所下降,上半年形势尤其严峻。但在煤炭价格低位运行期间,预计全年生产煤炭28亿吨,同比增长5%~8%。由于煤价持续在较低水平运行,加之国家推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煤炭资源税率提高等将使煤炭企业成本有较大幅度上升,预计2009 年煤炭行业利润增速将大幅放慢。
二、行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1~11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621.03亿元,同比增长63.3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1.72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资产总计为18149.22亿元,同比增长36.2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21个百分点;企业数为8109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43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474.07 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28万人。
(二)资本/劳动密集度
2008年11月末,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为28.7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53万元/人;人均资产总额为38.28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9.45万元/人;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为16797.43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4957.87万元/单位;单位资产总额为22381.58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619.36万元/单位。
(三)产销情况
2008年1~11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12820.95亿元,同比增长55.9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9.05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2576.95亿元,同比增长56.41%,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9.61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8.10%,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09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549.69亿元,同比增长63.34%,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2.57 个百分点。
(四)成本费用结构
2008年1~11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11203.8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885.24亿元。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成本为9287.75亿元,同比增长56.0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4.01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82.90%,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39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为423.06亿元,同比增长26.3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2.38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3.78%,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77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为1293.64亿元,同比增长45.3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2.89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1.55%,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66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为199.40亿元,同比增长59.3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6.72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78%,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04个百分点。
(五)盈利情况
2008年1~11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000.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44.29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20.05亿元,同比下降28.50%。去年11月末,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亏损面为9.51%,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42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1.00%,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02个百分点。
三、行业热点问题
(一)全国能源工作强调大力推进煤炭发展方式转变
今年2月3日~5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举行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我国的能源形势:认为,我国能源发展既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和任务,也存在着重大调整和发展的机遇。强调要把结构调整作为下一阶段我国能源工作的主线,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一是建设大型煤电基地。二是继续推进电力工业“上大压小”。三是发展热电联产。四是大力发展核电。五是加强电网建设。(2)大力推进煤炭发展方式转变:一要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二要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三是抓好安全生产。四是促进煤炭运输新通道建设。(3)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一是积极推进水电开发利用。二是促进风电规模化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太阳能开发利用。四是推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
(二)新疆继续维持煤炭临时限价干预措施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发改委公布,新疆煤炭临时限价干预措施于4月15日到期后,将继续顺延执行。今年继续对电煤、热煤和居民生活用煤实施临时限价干预,出矿价最高不得超过每吨120元。 为防止煤价波动过大,保持新疆煤炭价格稳定,去年8月25号到今年4月15号,全疆范围内的电煤、热煤和居民生活用煤实施临时限价干预措施。当前正值冬季供煤、供暖高峰阶段,自治区发改委要求各生产企业要加大煤炭生产,严格执行煤炭价格政策,确保市场供应和煤炭价格的稳定。煤炭市场价格如发生异常波动,应立即启动相应预案,物价部门将严厉查处违反政府限价、擅自提高价格、通过降低煤质、以次充好等欺诈手段变相涨价、不执行电煤供应合同、将重点合同煤转为市场煤销售等行为予以严肃查处,对查处的典型案件予以曝光。
(三)煤电博弈僵局未破,电煤合同难签
由于电煤消费占目前国内全年煤炭消费量比例高达50%以上,因此近几年来,每年年底的“煤炭订货会”广受社会关注,签订的电煤供货合同对年内煤炭、电力等行业运行影响重大。受2008年火电行业整体亏损影响,同时基于2009年煤炭供应过剩的判断,五大电力集团抱团出击,拒绝电煤涨价要求,并咬定电煤合同每吨降价50元,从而与煤企的报价出现100至150元的价格差距。由于价格上的互不相让,2008年底,历时7 天的“2009年全国煤炭产销衔接合同汇兑会”未能打破近年来煤电博弈的僵局,双方一单未签。但从根本上讲,煤、电矛盾根源在于体制,只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通过理顺能源产品价格关系、改革财税价格体系才能解决问题。
(四)潞安集团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成功出油
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2008年12月22日,在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屯留循环经济园区正式出油。这标志着中国“煤制油”项目向着产业化生产又迈出了一大步。潞安集团16万吨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是目前中国煤间接液化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个项目,也是通过国家级项目招标确定的国内首个间接液化煤基合成油示范工厂,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煤化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863”高新技术项目。目前,潞安集团已形成了一系列国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间接液化核心技术,获得了40多项国家专利。 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成功出油后,潞安集团计划在2009年到2012年,建成首个年产300万吨的产业化工厂,单套年产能达到40至60万吨;2012年至2015年,建成第二个年产300万吨的产业化工厂。到2020年,将建成总规模1500万吨的“煤制油”产业化基地。
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全球煤炭需求快速增长,价格逐步攀升。近十年来,2007年,中国煤炭产量、煤炭消费量分别达到25.36亿吨和25.8亿吨,是1998年的2.02倍和1.99倍。据行业快报统计,2010年一季度,我国煤炭产销量大幅增长。原煤产量完成7.37亿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67亿吨,同比增长29.3%;煤炭销量完成7.29亿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85亿吨,同比增长34%。
2010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电力、钢铁、建材等主要用煤行业将继续呈现平稳发展态势,煤炭消费需求还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煤炭行业面临大好发展形势。但也必须看到,由于外需不足,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态势还没有根本改变。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在煤炭产能建设速度加快,全国煤炭总量大幅增加、产能过剩的形势下,行业转型发展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看,成本面临急剧上升压力煤炭行业 自身发展也还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炭需求总量不断增加,资源、环境和安全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我国典型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
我国现行的财务分析体系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为主要依据,根据表内各指标值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设计并计算出各种财务指标,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正确评价财务业绩,满足不同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本文选取了10家煤炭上市公司(A)股为研究样本,它们具有优秀的经营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并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一)偿债能力分析评价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科目的分析中,重点应关注其偿债能力。
其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煤炭行业的平均流动比率为1.465,只有中煤能源的流动比率达到了3.23,也就是说中煤能源的财务状况比较稳定可靠,短期偿债能力较强,有能力支付到期债务,综合对比整个行业的流动比率,可以看出整个行业的财务状况波动比较大,不太稳定,整体而言煤炭行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差。
从表2可以看出煤炭行业的平均速动比率为1.315,也就是说煤炭行业即使资金周转困难也不会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其中中国神华,大同煤业,兖州煤业,西山煤电,中煤能源的速动比率均大于1,说明煤炭行业这些公司的资金是比较充裕的,一般情况能够偿还企业的短期借款,而神火股份却只有0.46,说明其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差,从总体看来,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走势基本一致。
其二,长期偿债能力。从表3可以看出煤炭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为0.495,这说明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负债经营度适中,资产结构比较合理,在借入资本的同时准确的衡量了利润与风险。
(二)营运能力分析公司的营运能力反映了公司资金周转的情况,是公司管理能力的进一步体现。对此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营运状况及经营管理水平。资金周转状况好,说明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高,资金利用效率高;反之,则说明公司的经营管理存在问题,需要对经营管理进行改进。
从表4可以看出煤炭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平均值为0.753,而整个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基本偏离这个数值,而冀中能源的中资产周转率达到1.26,这表明该公司有较强的销售能力。
从表5可以看出,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平均值为14.589,但是该行业整体的存货周转率分布不均,不太平稳,其中冀中能源、平煤股份的存货周转率是比较高的,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说明这两家公司的存货变现能力较强,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两家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还是比较高的。整体来看,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理人员,都日益重视和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
从表6可知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0.165,除了郑州煤电、西山煤电、兰花科创,其他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均接近于平均值。
(四)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的发展能力及企业的成长性,是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总体目标及其增长情况,是衡量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
由表7可以看出,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还是比较慢的,说明2009年煤炭的创收能力还是比较弱的。特别是兖州煤业、神火股份、西山煤电这几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出现负增长,远远低于行业平均值,说明这几家上市煤炭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过慢,市场前景较差。
从表8可以看出冀中能源、兖州煤业的总资产增长率为煤炭行业平均值的3倍左右,说明这两个煤炭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比较强,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平煤股份,该公司的总资产增长率出现负增长,说明该公司的发张能力比较差。
通过对煤炭行业部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的分析发现,煤炭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为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说明煤炭行业负债经营度适中,这基本不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煤炭行业的平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值都比较小,普遍存在短期偿债能力较差的情况。总体看,煤炭上市公司是行业优秀企业的代表,它们具有优秀的经营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并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煤炭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势头将会继续延续。
(五)非财务指标分析现代公司绩效评价理论指出,对知识经济时期的公司进行绩效评价必须引进全面业绩评价方程,在传统的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各类非财务指标,它们包括:社会贡献能力分析 ;产品结构;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新能力,市场份额;诚信度;人才队伍建设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特别是中小型煤炭企业,小型矿井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极低;乡镇煤矿生产工艺落后,浪费资源现象严重,煤炭企业集中度过低,无序竞争依然存,从而影响煤炭市场正常秩序和本行业稳定发展; 煤炭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存在瓦斯、水、火、煤尘、顶板等五大自然灾害,对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威胁。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以煤炭整合、有序开发为重点,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保障安全,改小建大、优化结构,依靠科技、促进升级,深度加工、洁净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三、结论
本文以中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为例,对其2009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普遍负债经营度比较高。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不仅要认识到竞争优势,而且要在战略、系统和措施方面必须做到位,从而达到创造和维持其竞争优势。我国煤炭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是因为未来较长时期,将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期,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国内煤炭总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市场空间十分广阔。煤炭行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我国将重点围绕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煤炭集团建设、大煤电产业建设开展一系列工程,煤炭需求和价格将继续保持稳步上升态势,煤炭行业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各种资源将向煤炭骨干企业进一步集中,煤炭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大煤电产业格局将进一步确立,煤炭科技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煤炭行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进一步和谐友好,煤炭行业新型工业化道路将进一步强化。
参考文献:
[1]周亚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经济管理论坛》,2005年第8期。
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一次能源中69%靠煤炭,煤炭产量关系着国家的能源安全,近年来,对由矿难产生的“红伤”己引起广泛重视,但尘肺病等煤矿职业危害引起的“白伤”仍被忽视。笔者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越来越多职业病患者,一些患Ⅲ期尘肺病的老矿工从一楼走到五楼,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这种场面深深震憾着笔者,本文谨就笔者所认识的煤炭行业劳动者职业危害及保护提出窥管之见。
2 煤炭行业劳动者职业危害现状
煤炭行业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湿五大类,矽肺、电焊伤害及噪音伤害被称为煤炭行业的三大职业危害,其中以粉尘危害造成的尘肺病最为严重。
2,1煤炭行业劳动者职业危害因素危害种类
2,1,1粉尘
在煤炭开采中,无论是露天开采还是井下开采,掘进、回采、提升运输等生产过程以及地面煤台和发运站大部分作业环境中,均能产生粉尘,而且井下作业空间狭小,煤矿工人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可引起各种疾病,如尘肺病、肺气肿、尘源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等。危害最大的是尘肺病(矽肺、煤肺等)。
2,1,2毒物
包括金属及非金属化合物,如铅、汞、砷化氢及其化合物,这些在成煤阶段就掺杂在煤层中的,还有一些是煤炭长期赋存生化反应所产生的有机化合物,如三硝基甲苯、苯及其化合物等,虽然只是少数,但矿工长期在狭小空间内直接接触这些物质,仍然会造成慢性中毒而且后果比较严重。
2,1,3振动与噪声
长期在强噪声下工作,内耳听觉器官不断受到强噪声刺激,暂时性听力偏移转化为永久性听力偏移,甚至导致噪声性耳聋,还可能引起头晕、头痛、精神疲倦、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候群。长期接触振动会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系统和骨组织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还可以对内耳调节平衡功能和胃肠蠕动以及血压产生不良影响。
2,1,4高温高湿
工人在高温条件下作业主要的生理功能改变表现为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水盐代谢紊乱、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损伤、肾脏功能下降、中枢神经系统运动区受抑制。高湿的工作环境则使工人的两手等处发生皮肤糜烂,同时也容易诱发皮肤病。
2,1,5不良(姿势)
不良(姿势)对工人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在我国仍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空间狭小,工人经常在不良(姿势)下工作,不适当的强迫性或工具很容易引起工人的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疾患,如局部肌肉疲劳和全身疲劳,反复紧张性损伤和腰背痛等。
2,2煤炭行业劳动者职业伤害数量及原因
2,2,1统计数据
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2007年。全国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4.296例。其中,尘肺病10.963例,占新职业病病例总数的76.69%,而尘肺病中89.37%的病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报告职业病病例数名列前三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材行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5.84%、10.12%和6.38%。截至2007年底,累积报告的尘肺病例627405例,而尘肺病例中约50%是来自煤矿。据不完全统计,仅国有重点煤矿每年新增尘肺病患者近5000例,平均每年死亡2500人以上。从2009年9月2日,国家安监局等四部门联合召开的“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近20年,每年平均新增尘肺病病例超10000人。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对国有大型煤矿的抽样调查测算,全国每年因尘肺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0亿元人民币,间接损失更是高达四五百亿元人民币。尘肺病例数据分析还表明,尘肺病发病工龄正在缩短。最短接尘时间不足三个月,平均发病年龄40.9岁,最小发病年龄20岁。21.49%的病例实际接尘工龄在10年以下。
2,2,2原因
(1)企业重视不够是直接原因。煤矿工作条件十分复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往往只是针对易于直接构成煤矿工人生命安全威胁的“五大”自然灾害的防范,而忽视了职业危害。突出地表现在:对职工的职业健康保障投入严重不足。如不按国家有关要求对职工实行定期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与治疗;矿井综合防尘设施严重缺失;未提供给从业人员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等等。
(2)个人认识不足是间接原因。随着全社会用工制度的变革,各地煤矿大量招聘农民工,特别是乡镇小煤矿几乎是农民工的世界。我国现有煤矿工人700万左右,井下工人有500多万,其中85%是农民工。由于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低,对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健康的基本条件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差,另外农民工的频繁流动性,许多农民工在离开煤矿后,身患的职业病症状才反映出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近几年尘肺病大量向农民工身上转移便是佐证。
3 煤炭行业职业危害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
(1)对职业危害保护工作的重视不够。国有煤矿作业点的粉尘监测率不到50%,乡镇煤矿则更低,有的根本就不检测,矿区职业病防治力量薄弱,导致小病拖成大病。
(2)对职业危害保护工作措施落实不力。《职业病防治法》已实施7年了,而其中规定的“前期预防”、“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5个章节中的各项措施和要求,目前就连国有大型煤矿都没有落实,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更是一片空白。
(3)对职业危害保护工作投入严重不足。企业在职业危害保护上投入不足,导致保护措施难以落实。由于现阶段用工方式的多样化,煤炭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和按规定建立健康档案、不参加工伤保险的问题仍然存在。统计结果显示,即使国有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率也仅在30%左右,乡镇煤矿的健康检查率仅有17%左右。
4 煤炭行业劳动者职业危害保护对策
做好煤炭行业劳动者职业危害保护工作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在预防”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
4,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职业危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宣传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从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提高政府和企业领导对该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煤矿领导和职工开展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促使其增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意识,保证职业危害保护的资金投入,并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职业危害保护职责,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4,2配备专业人员做好职业危害保护工作。在煤矿企业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尽快在国有煤矿建立职业危害防治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定期检查职业危害防治规划措施的进展情况。
4,3完善制度,强化落实。煤矿企业要健全粉尘监测、防尘、防毒等设施及仪器仪表的使用维修管理、作业环境安全卫生检查、职业危害防治工程项目及职业病的统计、分析、上报等职业危害保护工作制度。强化制度的落实,切实做好职业危害保护工作。
4,4抓住源头,标本兼治。一是要强化源头治理,加强井下现场管理,按照国家规定对生产性粉尘和粉尘中游离SiO=含量、生产性毒物、噪声、放射线及其他有害物理因素等进行定期监测。建立健全防尘系统,完善综合防尘措施,实施煤体注水、掘进和回采均采用湿式作业,在回风巷道和产尘作业点设置喷雾降尘等综合防尘技术,控制粉尘危害程度,改善小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实现煤矿生产由安全型向健康型的转变。二是做好措施保障,加强科技装备。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生产工艺和管理方法,逐步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及职业危害严重的工艺、装备。完善煤矿企业的职业危害保护制度、防治设施、应急救援预案、劳动保护等工作,做好“安全设施与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的落实,配齐劳保用品,制定并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经常演练。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建立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
一、国际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增长的内生动力缺乏和前景堪忧是造成煤炭消费下滑的根本。
煤炭消费量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保持了快速增加的态势,但伴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煤炭的消费量不断减少。造成前些年煤炭大幅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尤其是第二产业工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煤炭消费量的增加,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工业的用电量占整个用电量的7成左右,在7成左右中高耗能产业占6成。以前,国家在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往往是增加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采取更加有力的优惠政策来促进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但随着投资的回报率下滑,实际的情况是,投资对于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下降。再加上欧美市场经济危机,国内出口受到了大的影响,整个经济的增长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消费又因为国富民贫及贫富分化等制度的限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动力不足。
二、国内技术创新不足和国家调结构、转方式的政策取向是未来煤炭行业发展受限的重要原因。
中国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走的是高速度、低效益、高污染的粗放之路,发展的是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低端产业(钢铁、水泥、煤炭、玻璃、电解铝、多晶硅),没有依靠自主创新来促进发展,没有倒逼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来促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受资本趋利的本质属性,大面积的资本都集中到了低端产业领域和虚拟经济领域,尤其是20__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投入4万亿投资,据统计2.27万亿到了煤炭行业,其他均跑到了房地产领域。煤炭行业发展迅速,房地产行业也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这些行业都是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理念来不断壮大的产业,几乎没有任何创新可言,最终的结果是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房地产行业因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和GDP的考核冲动,大面积的发展,泡沫不断壮大。资本迅速向低端暴利行业发展,造成了创新不足,发展不可持续,环境承载压力巨大的发展困境。
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明显的情况下,以及经济增速较高后遗症较多的不利形势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了促进经济平稳有序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政府选择了不刺激、去杠杆、去产能的,以牺牲短期经济增长速度来换取长期的健康发展。走依靠市场自主调节,优胜劣汰,既可以克服低端产业被动依靠政府救市,行业集中度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的缺陷。提高相关行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又可以释放改革的红利,提高企业发展的积极性,用市场机制来逼迫企业增加产业链条,改变过度依靠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来促进经济增长。依靠城镇化中产阶级的消费增长、信息技术、服务业、重大创新型和装备制造业来拉动经济增长。
三、过度依靠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从供给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促进经济增长。
从各个途径的统计报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煤炭的消费增速最快,几乎占到全世界煤炭消费量的50%,但实际的产出效果极低。而与此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煤炭消耗量极低的情况下,而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归根到底因为这些国家的生产效率高,科技对生产的贡献比率大。我国在产业结构上长期依靠重工业发展,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全要素生产效率偏低。都处在粗放式经营管理阶段。这样的一种发展模式反馈到能源消费领域就是煤炭的消费量快速增加。但需求呈现出越来越萎缩的发展趋势,国内经济只有从供给端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方面入手,我国的经济增长才能度过当下的困难期,走向辉煌。煤炭行业也只有利用科技的含量来增加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形成煤电联营以体会发展的模式来规避风险),才能为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价值。
四、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企业的活力,才能从根本上为企业从国内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出台政策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思路,从长期的发展进程中来考虑,会极大地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真正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品牌等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全世界大的知名品牌,为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贡献价值。
经过对某煤炭行业的工会进行分析,发现该行业中存在的工会组织有600多家,这些工会组织分为一些煤炭原料工会、煤炭运输工会或者是其它形式的工会组织。在这些工会当中,有些工会组织是独自进行工会经费管理,有些工会组织是找上级工会组织进行经费管理。在煤炭行业工会中的会计岗位中,有一半以上的工会组织中会计一人兼任会计和出纳等工作内容,超过四分之三的会计工作人员是具有上岗从业会计资格证的,还有少部分的会计岗位上的职员未取得从业资格证书。分析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工作中的工作人员时,发现这些人员的学历参差不齐,有的职员的学历是研究生,有的是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专的学历,以及专门学习会计专业的学历,甚至还有中专以下学历。在会计工作中,在岗的会计工作人员中具有专业高级职称的人员比较少,中级、初级职称的工作人员有五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员是无专业技术职称的。
二、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目前,在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工作中,由于煤炭行业工会整体上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许多会计工作无法合理安排,工作开展不到位,这样导致三方面环节出现问题:首先是在岗位设置工作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有些企业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岗位落实,这样就导致有些工作人员要身兼双职,不仅要进行会计工作,同时还要进行出纳工作,这样无法保证会计工作者在财务工作中的质量。其次是有些会计人员无证上岗。国家出台规定的规范制度或章程上明确规定从事会计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样才能够进行财务相关的工作,但是有些工会组织的会计人员并没有会计证书。最后是在内控制度方面存在不健全的现象。因为会计部门中的岗位分配不具体,存在许多缺陷,分工不明确,这样就经常在财务中有同一个人既管钱又管账的现象,这样容易滋生内部的腐败现象,部门内部的人员之间无法进行互相监督,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账目不清的问题。
(二)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中工作人员缺乏积极性在煤炭行业的工会会计管理中,许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工作缺乏积极性和独立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会计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许多会计人员在进行财务工作时,部门容易在财务使用和实际使用产生的利益之间发生冲突,这样就会把实际的财务进行非法化,不按照工会组织规定的制度进行工作;二是有些工会组织中会计人员缺乏明显的相关知识,他们在对资金的支出和流动情况了解不清楚,这样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工会工作的实际效果与领导预期的效果不相符;三是工会组织采取的考核制度限制了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现在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中普遍对员工进行考核的目的就是行使工会职能以及经费收缴,这样在部门内部缺少必要的奖惩制度,因此减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业务指导需加强在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工作中由于信息不够动态流动,管理方式比较滞后,这样就导致在会计管理中,没有完善最基本的基础人员设置资料库,这样不能够清晰地、规范地对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动态监督管理;有些工会组织的会计部门与相关有来往的部门之间在业务方面存在衔接问题,许多工作会出现越位的问题;在会计管理工作中缺少全面的监管体系,这样就会使财务与经济审理等工作无法同步完成。
三、解决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的监督工作为了解决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加强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的监督工作,要严格规范会计岗位,保证工作人员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样能够对员工进行规范和必要的工作要求;其次是应该及时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监督管理,这样才能够完善工会组织的内控制度,使会计人员严格按照内部的工作制度和流程进行工作,在意识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使工作落实到实处,加强工作的奖惩制度执行,加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员工继续必要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知识的培训,这样能够合理地安排财务工作,使会计人员各司其职。
(二)加强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的制度体系为了能够使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工作更加完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独立性,应该制定一些科学的、合理的规章制度,改变现存的有缺陷的体制。在工会组织中,对于一些大额的、专项的资金管理,上级工会应该选择合适的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由专门人员进行负责和审核,同时还要对员工进行教育,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工会的奖惩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的资源整合为了使煤炭行业工会会计管理更加系统、统一,各方面工作协调统一,应该对组织的会计管理进行现代化,使用动态的、科学的方式进行实际工作的管理,这样能够推动工作向前进行,同时还应该使会计人员明确了解各自的职责,在工作中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管理层对员工进行管理时,应该要健全监管制度,要随时进行检查和监督,建立一个系统的监管平台进行实时监管,这样还能够使各部门进行信息流通,进行资源共享,在工作中更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进而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四、总结
【关键词】煤炭行业 成本核算 制度
一、煤炭行业成本核算的基本现状
虽然我国宏观意义上的成本核算制度不断完善,但具体针对煤炭行业的核算制度表现出滞后性,当前的核算制度是以《煤炭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成本管理办法》为基础构建的框架体系。
(一)煤炭行业成本核算的制度支撑
总体来看,我国煤炭企业成本核算既要遵循国家有关制度,还要遵循行业的相关制度,这些制度共同构建了煤炭行业成本核算的基本体系。从国家层面来看,2006年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并明确自2007年起开始施行,这类会计制度对于煤炭企业同样适应,因而成为必须遵守的准则之一。其次,从行业来看,由于煤炭行业具有很多特殊性,如安全生产、资源国有等,这就使得煤炭行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要遵循有关的规定,如财政部等部门2012年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煤炭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完善煤炭成本核算框架研究报告》等,这些制度也是煤炭企业所需要遵守的或者可以借鉴的。再次,从煤炭行业内部企业的特殊行为还需遵守有关的核算制度,如煤炭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则需要遵循《关于企业事业单位改制重组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4号)等核算制度。
(二)煤炭行业成本核算的对象与内容
首先,从核算对象来看,当前煤炭产品成本核算分别针对原煤、选煤、洗煤三个生产环节,分别对原煤、选煤、洗煤产品进行核算,此外,还有部分煤炭行业企业以商品煤为核算对象,即以作为商品出售的煤炭为核算对象。其次,从具体的核算方法来看,当前煤炭企业设置了包括原材料、电力、折旧费、工资、职工福利、井巷工程基金、维简费、修理费、地面塌陷赔偿费和其他支出等科目的核算体系。这一核算内容基本反映了煤炭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以及期间费用。
二、煤炭行业成本核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煤炭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成本核算制度框架,而传统的框架又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从而导致当前的成本核算制度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核算的对象并不明确
当前的煤炭行业成本核算制度并没有对核算对象进行明确,这导致行业内部部分企业以原煤为核算对象,即只要煤炭被开采出来,都进行相应的核算。而另一部分企业以商品煤为核算对象,即以销售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而并非生产出来就进行核算,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假设某企业生产1吨原煤,其成本为700元/吨,成本总额为700元;但剔除矸石等杂物后用于销售的为0.91吨(商品煤),其核算成本为720元/吨,这时成本总额仅为655元,两者之间存在45元的差异。
(二)核算的内容不全面
从核算内容来看,当前煤炭行业的成本核算主要是针对制造成本,但实际上,煤炭行业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安全成本与环境成本等部分,此外,还包括一些辅的机构如食堂、浴室等,包括煤炭企业的退出成本等,这些成本或者没有完全纳入核算的范围,或者存在核算不规范的问题。以环境成本为例,当前我国积极推动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但从实际来看,煤炭企业大多将生产后的环境恢复与治理工作转移到地方政府身上,缺少了相应的开支,即使有部分开支,其成本额度也远远难以达到环境保护的需求,这就使得环境成本核算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假设由于废弃物的处理、环境管理等带来的支出为100万元,则应当将这100万元作为当期损益纳入到成本核算当中,如果不进行核算则会降低100万元的成本支出。
(三)核算制度有待进一步细化
虽然近年来出台的煤炭行业成本核算制度注重从量的方面完善相关的规定,如《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对安全费的提取标准进行了明确,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吨煤30元,其他井工矿吨煤15元,露天矿吨煤5元,但还存在大量未进行量化规定的成本,如煤炭企业的退出成本、环境成本如何计算等,这就导致成本核算缺乏相应的制度指导,并进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三、完善煤炭行业成本核算制度的思考
完善煤炭行业成本核算制度,可以从完善成本核算框架,细化量化相关制度,构建配套管理体系等方面着手。
(一)以全口径成本核算为基础构建成本核算框架
全口径成本核算就是要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出发,全面、客观的核算各个环节的成本。首先,要对煤炭企业开采权的成本进行核算,要依据《关于企业和地质勘察单位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的通知》等规定进行成本核算。其次,要对煤炭企业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成本进行核算,要将所涉及的人工、机械等成本全部纳入到核算过程当中。再次,要对煤炭企业环境治理等成本进行核算,除按照国家规定核算相关的税费外,煤炭企业还要核算未来企业退出这一场地所可能带来的成本。
(二)细化量化成本核算制度
首先,国家有关部门要系统的梳理当前煤炭企业所缴纳的各种费用,在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国家宏观调控需要等现实因素的基础上,增加、合并或者删除部分项目,从而达到系统、全面而又不重复计提的目标。其次,国家有关部门要量化相关的规定,在对煤炭行业内部不同企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量化性的规定各类企业所应该提取的各种费用,指导企业的会计核算。
(三)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落实配套制度
一、煤炭行业危机成因分析
(一)理念上的危机
各级政府、煤矿管理者以及基层职工的危机意识普遍淡薄,认识不到煤炭行业潜在危机爆发的危险性,这是目前煤炭行业危机管理现状的一个最为深层和根本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纳入危机管理范围的突发事件还不多。目前我国以法律的形式纳入危机管理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种:火灾、洪水、地震、传染病、核辐射和社会动乱,对于其它的突发性事件我国基本上是事发后才临时采取应对措施,缺乏长效的管理,更不用说纳入法制轨道,进行危机管理;另一方面平时缺乏教育培训和实践演习,致使社会民众在突发事件来临时缺乏自我救助的能力,煤炭行业更是如此。以2006年5月18日大同市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特大透水事故为例,该矿批准开采煤层为4号煤层,但开采者非法越层越界开采,超能力生产,超定员下井,擅自越层开采8号、14-1和14-2号等煤层,组织大量人员下井,并在14-1号煤层越界至同煤集团燕子山煤矿矿区范围,盗采其资源,与燕子山煤矿采空区贯通,造成了特大透水事故。这起事故是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日常管理混乱,缺乏危机管理意识的典型案例(注:②参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事故查询系统的事故分析。
(二)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危机
煤炭行业危机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系统管理工程,离不开社会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团结协作。虽然目前我国在一些领域建立了专业的危机检测与预警机构,但社会各部门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还不能做到密切配合,形成协同作战的格局。究其原因:一是现行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在客观上造成了各个部门往往只对自己的主管上级负责,唯上级主管部门命令是从;二是部门利益的差异使有的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对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采取抵制或不予配合的态度;三是法律授权不明确。我国目前还没有就突发事件在法律上对相关部门进行特别授权,这使有关部门针对突发事件采取特别措施后得不到其它部门的理解和配合。
从组织管理看,各应急部门的垂直突发危机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较为完备,但各部门横向之间的职责分工关系并不十分明确,职责交叉和管理脱节现象并存,缺乏统一协调。由于相互之间并没有形成制度化的信息通报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一方面灾害主管部门时常感到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紧缺;另一方面感到协调困难,其他部门现有应急力量和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资源闲置。启用应急指挥部虽可弥补这一缺陷,但其他应急管理阶段的协调问题并未得到真正解决。因此,加快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协同行动,已成为应急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风险评估不足,预警机制不健全
为了避免事故,政府部门、煤炭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监测体系,加强对煤炭行业灾害风险的监测,开展有关灾害风险的预报预警工作。但从全行业看,对灾害风险信息的综合利用、评估和趋势预测则有所不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也不健全,不利于实现超前预防和早期预警。例如,山东华源煤矿“8.17”特大透水事故发生的前一天即16日已经下大暴雨,汶河的水位已经到达警戒线,但煤炭部门、煤监部门、气象部门、水利部门等各部门都没有意识到汶河支流柴汶河对煤矿的威胁,敏感性不强,即风险评估不到位,预警机制不健全,致使洪水泄入井下,172名职工遇难。
(四)信息沟通和共享欠缺,社会参与程度不高
由于信息公开制度的缺失,突发事件发生后,一些政府官员出于各种考虑,往往封锁消息,甚至编造谎言欺上瞒下、谎报虚报情况。这是我国在危机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结果是造成全社会范围内谣言四起,并引起民众的心理恐慌。煤炭行业的信息沟通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煤矿灾害风险信息报告的标准、程序、时限和责任不明确、不规范,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瞒报、缓报、漏报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二,煤炭企业和相关部门各个应急信息系统相互分割,缺乏互通互连,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第三,缺乏综合性的煤矿信息平台和分析机制,无论是在信息收集汇总方面,还是在综合评估和预测预警方面,都有所欠缺。提高煤炭企业危机管理能力,需要有全社会的参与,各种非政府公共部门、社会组织、社区、企业、新闻媒体和公众在危机管理中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各个方面的参与程度都不高。
(五)缺乏完整和统一的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
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危机管理经验之一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框架,在应对紧急事态方面有法律依据和支撑,政府、公民、相关的社会组织各自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法律有基本的甚至是详尽细致的规定,使得危机的处理有章可循。而我国目前却没有一部完整和统一的法律,各地方也没有专门的危机管理的法规,只有一些零散的针对某类危机事件的管理制度。这就使危机管理缺乏法律保障,危机管理不科学、不规范、不得力,而且危机处理中的人为因素过重,行政干预过多,容易引起各方的分歧,甚至可能贻误最佳救助时机。
二、完善煤炭行业危机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在煤炭行业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1.加强煤炭行业危机管理中决策系统的建设
决策系统是危机管理的核心,主要职能是对如何应对危机做出决策。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煤炭行业的危机管理大部分还停留在从工作经验出发开“碰头会”进行决策的水平。要提高危机管理中决策系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重视煤炭行业及其危机知识基础设施的应用。危机决策者要充分利用各级煤炭院校、培训机构、研究实验室、电信网络、图书馆、数据库等设施系统,完善决策研究的科学方法,将危机决策引入专门化的轨道。其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危机决策者要积极顺应科技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和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利用高新技术进行信息的搜集、储存、提取、分析和交流,提高危机决策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程度。煤炭行业建立危机决策支持系统“不是要代替管理方面的判断,而是去支持这项工作,并且使决策过程更加有效益”。再次,要创新决策方法,应成立专门的独立组织机构,公开甄别煤炭行业危机诱因,建设危机事件(矿难)“案例库”,举一反三,吸取教训,最大限度地减少直至杜绝类似灾难、事故的发生,并结合实际,为煤炭行业危机决策和管理提供新的方法。
2.建立健全煤炭行业危机管理的控制机制
在煤炭行业危机管理体系中,组织机构设置、决策机制和控制机制是实现危机有效控制的基础。而控制机制在煤炭行业危机管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完备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成败。管理学中把控制工作按时序划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或实时控制)和反馈控制。依此类推,也可以把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的控制机制划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前馈控制也即预防性控制。政府危机管理的最理想状态是将危机消灭在萌芽或潜伏时期,政府应“使用少量的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的钱治疗”。当然前馈控制并不能消除所有的危机,但它可以为危机的现场控制制造良好的条件和赢得宝贵的时间。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的前馈控制系统的构建主要包括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制定危机反应和恢复计划、举行反危机演习与培训等三个部分。现场控制也称实时控制,反映到政府危机管理过程中也即政府对具体危机事件的管理,它主要包括危机开始阶段的应急管理、危机发展阶段的反应管理和危机结束阶段的恢复管理三个部分,即矿井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抢险和事故后的生产秩序整顿。反馈控制亦即政府危机管理评价,通过对政府危机管理进行评价可以发现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并反馈到体系之中,从而不断完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和提高对事故处理的效率,就煤炭行业而言可以提高整个煤炭系统预防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3.完善危机管理相关法律体系建设
以法律手段来处理煤炭行业危机事件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和对策。近年来,我国虽先后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例如《安全生产法》、《煤炭法》、《消防法》、《矿山安全法》等,但这些法律本身的部门管理色彩较浓,缺乏对政府各部门间、政府和社会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的规定。在应对高频度的以及自然灾害引发的煤炭企业紧急事件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4.建立长期相对稳定的专家咨询机制
煤炭行业是特殊行业,技术性非常强,在危机决策中,专家不仅可以弥补决策者知识、经验、能力和体力的不足,而且在决策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专业性、技术性以及决策方法等方面的咨询意见。然而目前参与政府危机决策的专家大都是“临时征召”、“仓促上阵”,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这不仅不利于专家作用的发挥,影响危机决策的质量,而且也不利于专家对危机相关领域的跟踪研究。针对这种状况,我国应建立长期相对稳定的政府危机管理专家联系制度,分级建立煤炭行业专家库,并按学科专长、知识技能等对专家进行合理分类,建立相应工作机制,一旦发生危机可直接根据危机类型迅速召集有关专家参与决策,从而提高决策的质量。
(二)煤炭行业(企业)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1.强化责任制,建立健全煤矿责任考核体系
责任制建设是搞好煤矿危机管理的根本性措施。首先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职责是:首先需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安全规划、安全目标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使企业安全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组织制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方案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以安全为重点的干部考核制度,把安全业绩作为管理人员晋升、奖励的重要因素,使其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其次要建立并严格落实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制:必须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部门的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各工种的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各个岗位的职工在安全生产中应负的职责,分级管理,层层落实。再次是要落实新建、改建、扩建矿井的安全管理责任。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切忌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应严加审核建井队伍的资质,杜绝井下工程转包,井下工程严禁使用与资质不相符的施工队伍。第四是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跟踪考核。要建立安全生产跟踪考核制度,把考核结果与经济利益挂钩。
2.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培植危机意识
煤炭行业危机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于建设先进的安全文化,这是实现煤矿长治久安的有效途径。强化安全危机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素质是安全文化建设重要的一环。培训中,对安全价值和安全行为准则的灌输、对价值观及行动方式的培育都应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安全文化可在企业内部把全体员工的安全需要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形成职工的安全生产精神动力,使其从整体上、长远上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职工的安全素养。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愿望、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据统计,近年发生的事故有85%以上是由于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只有通过精心构建一种先进、科学的安全文化,才能借助文化特有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扩张力,引发职工安全观念的变化,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使危机管理工作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3.发挥非政府组织(煤炭行业管理协会)的作用
煤炭行业危机管理的主体应该是全国和地方的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煤炭企业,但不可忽视煤炭行业协会对煤炭行业危机管理的统领、协调和纽带作用。我国的煤炭企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如果成立这种地域性的行业协会将有利于对地区内的企业规制。2004年颁布的《行政许可法》也规定“政府不再干预由协会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事”。行业协会在煤炭行业的危机管理中可以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可以通过制定和优化煤炭行业标准、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加强技术力量的整合、开展应急救援方面的技术比武、开展危机(灾害)治理的经验交流等推动煤炭行业危机管理水平的提升。
4.加大安全投入,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充足的安全投入是搞好煤矿危机管理的保障,各煤矿企业必须按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安全费用必须专款专用,对提取不足、挪用安全费用、投入不到位的行为,应该追究责任。同时应积极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制定各岗位工作质量标准和各单项工程质量标准,由跟班负责人、安监员、质量检查员依据标准对工作质量进行评估,推行作业现场精细化管理,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人、机、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提高安全保障水平,逐步实现煤矿企业的本质安全。煤矿企业要结合实际,建立煤矿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保证资金投入,制定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预案宣传和应急救援教育,公示应急救援流程,经常开展相关演练,普及事故灾难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知识,提高煤矿的防灾抗灾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5.加强和改进煤矿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
煤炭产量增速放缓
三季度煤炭产量增速明显放缓
9月份,全国GDP两年来增速首次低于10%,宏观经济下行已不容否认。受此影响,煤炭需求量下降、产量增速放缓。根据安监总局的统计数据,08年第三季度我国煤炭产量为6.71亿吨,同比增长11.2%;而第二季度全国煤炭产量为6.87亿吨,同比增长16.6%,三季度煤炭产量增速明显放缓。其中,9月份煤炭产量为2.29亿吨,同比增长10.5%,较7、8月继续下降。
行业整合影响煤炭供给
近期,国家加大对煤炭行业整合力度。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划,我国将把小煤矿数量从2005年的2.1万个减少到2010年的约1万个,小煤矿产能要从2005年的10.8亿吨压减到2010年的7亿吨以内。近两年,我国煤炭行业的无序竞争局面不断得到改观,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通过整合中小煤矿,国有重点煤企的产能得到提高,中小煤矿的产量呈下降趋势。
我们认为,中小煤矿历来就对煤炭供应波动影响大,三季度受需求下滑和产业整合力度加大的影响,未来煤炭产量将继续下降,整体煤炭供应增速将继续趋缓。
铁路运力紧张继续制约煤炭供应
随着每年冬季用煤高峰的即将到来,煤炭铁路运输出现快速增长。08年9月,铁路月度日均装车5.87万车,同比增长14.8%;煤炭铁路运量1.18亿吨,同比增长16.6%。
目前,我国煤炭运输通道主要有大秦线、石太线、侯月线和朔黄线等。大秦线08年运输能力为3.5亿吨,09年可增至4亿吨,但再增长的空间相当有限,这几条运输线都处于紧平衡的状态。每年四季度是冬季用煤高峰期的开始,随着各地冬季取暖的逐步启动,对供暖用煤的需求达到全年最高峰。而这一阶段煤炭运输高峰与铁路客流高峰相重叠,加剧了运力的紧张,铁路运力的不足将继续制约08年冬季用煤的供应。
下游产业不景气已影响到煤炭需求
需求放缓引发行业担忧
煤炭需求不断变得疲软,08年1-8月份,从煤炭和其主要下游需求行业增速对比来看,主要下游行业的产量增速均出现明显放缓态势,表明煤炭需求呈下滑趋势。
需求的不断下降强化了市场对于煤炭价格难以好转的预期,从而加剧煤炭主要下游行业进一步放缓拖累煤炭价格走势的担心。
火电产量有所下滑
据中国煤炭市场网统计数据,08年8月份,全国火力发电量完成24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较年初15%的增速下降了13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电力总体需求回落。
随着电厂需求量的减少,直供电厂存煤在三季度出现饱和。9月份全国直供电厂存煤达到3450万吨,达到历史高位,而耗煤下降到5410万吨,耗存比下降到1.58,较年初煤炭紧缺时的3.68倍下降57%,目前已经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水平。随着经济的继续下行,电厂需求将继续低迷,直供电厂耗存比将继续保持在1.5倍左右的低水平。
生铁产量下降明显
近期由于下游产业对钢材需求欲望不旺,钢材价格开始下调。宝钢最新的四季度钢铁价格显示,大部分品种的钢材价格均下调了100-400元/吨。据中国煤炭市场网统计数据,08年8月份生铁产量4004万吨,同比增长-1.5%。生铁产量近十年来同比增长首次出现负数,而随着对房地产行业的继续看空,我们预计钢铁行业景气度在未来一年内可能还将持续低迷。钢铁行业对焦炭、焦煤价格有着直接的趋同作用明显,预计08年4季度至09年1季度,钢铁价格走强的可能性不大,这将继续拖累焦炭、焦煤的价格继续走低。
供暖用煤推高煤炭需求
供暖用煤的60%以上用于我国北方地区居民供暖。民用供暖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具有公共性的特征,热价受到政府的管制。尽管近年来煤价高企,供热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但政府从保障民生的角度出发,给予企业适当的补贴,以保障供热企业满足居民的需求,因此民用供暖需求存在很大的刚性,供暖耗煤量也可保持在稳定的水平。
近几年供暖用煤需求呈稳定增长态势,而每年的11月到3月是需求的高峰,尤其12月、1月和2月,每月需求量在1800万吨左右,较其他月份多出近1000万吨。我们预计08年四季度及09年一季度供暖用煤的需求将保持在8000万吨左右,相当于同期全国煤炭铁路运量的12%。
因煤价高企,热力生产企业储煤意愿较差,我国北方地区目前冬季取暖用煤储量不足,加之受铁路运力的制约和煤炭行业整合带来产量减少的影响,今年冬季供暖用煤的供应较往年应更加紧张。我们预计随着11月份冬季用煤高峰和春运的到来,取暖煤供应形势将比较严峻,将对当前动力煤价格构成支撑。
四季度煤炭价格将继续分化
动力煤价格保持稳定
8月份以来,受国际煤炭价格下降、下游电力等行业景气度下降等影响,煤炭需求出现下滑,但秦皇岛港各动力煤种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截止10月20日,大同优混价格为955元/吨,连续两周保持不变,其他煤种价格下跌10-40元/吨,略有下降。随着北方地区冬季储煤陆续启动,东北和西北地区需求开始偏紧,部分地区动力煤市场价格开始出现上涨。随着各地供暖的开始,铁路运力紧张和小煤矿限产的效应将会得到显现,预计我国北方地区动力煤供应或将出现紧张局面,动力煤价格有望保持稳定,且有反弹的可能。
焦炭及焦煤价格继续呈下降趋势
受宏观经济不景气以及奥运等因素影响,煤炭下游钢铁企业大规模限产或停产,导致焦炭三季度需求萎缩,价格大幅下跌。截止10月24日,太原2级冶金焦出厂价降至1700元/吨,较7月份的全年最高点3050元/吨下降44%,目前价格已跌至年初水平。
焦炭需求量的萎缩对炼焦煤价格形成倒挤,主力炼焦煤价格在经历了三季度的坚挺之后价格开始出现下滑。同时,坑口价格也开始下降,西山煤电瘦精煤价格自1330元/吨下调至1200元/吨(含税)。与炼焦煤相关的喷吹煤也降低售价,均价自1280元/吨降低至1080元/吨左右(不含税)。对焦炭的需求将持续低迷,并将进一步影响焦炭、焦煤价格继续走软。
无烟煤价格有支撑
截止10月17日,我国无烟煤平均市场价格为704.7元/吨,较8月最高点728.4元/吨下降了3%。其中,无烟块煤平均价格为1056.1元/吨,较8月最高点1090元/吨下降了4%。虽然无烟煤三季度价格略有下滑,但相对其他煤种而言,降幅较小,价格继续处于高位水平,均价较年初上涨了60%。由于无烟煤资源相对有限,目前产量大部分集中在阳泉、长治、晋城、两淮和六盘水等地区,而潞安集团、阳煤集团和晋城无烟煤集团等大型国有煤企控制了主要无烟煤资源,加之下游化肥行业需求稳定,预计四季度无烟煤价格仍可保持稳定。
08年三季报情况和四季报前瞻
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08年三季度,天相煤炭板块全体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7.35亿元,同比增长57.5%。其中,中国神华、中煤能源收入分别为282.29亿元、155.69亿元,同比增长33.0%和49.5%。其他煤炭上市公司收入合计为559.37亿元,同比增长76.7%。
营业成本增速与收入增速基本持平
08年三季度,天相煤炭板块上市公司营业成本为577.48亿元,同比增长48.1%。其中,中国神华、中煤能源营业成本分别为137.40亿元、97.83亿元,同比增长29.4%、63.0%,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1.3%、37.2%。其他公司合计为342.26亿元,同比增长53.0%,综合毛利率为38.8%。
所得税率水平同比下降
08年三季度,随着新所得税政策逐步推行,所得税上缴水平下调,中国神华降至16.4%,同比下降7.5个百分点;中煤能源降至22.9%,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天相煤炭板块其他上市公司平均为24.6%,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快速增长
08年三季度,天相煤炭板块上市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13.28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分别实现净利润77.92亿元、21.89亿元,同比增长53.8%、11.4%;其他上市煤炭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113.46亿元,同比增长264.6%。
08年1-9月份,天相煤炭板块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526.53亿元,同比增长83.2%。其中,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分别为219.38亿元、57.37亿元,同比增长47.0%和35.2%;其他煤炭上市公司合计净利润为249.77亿元,同比增长160.8%。
08年四季度以及09年一季度前瞻
1)动力煤企业。虽然受经济放缓的影响,电力等行业需求出现下降,但随着北方地区冬季取暖增加,且冬季用煤运输高峰与春运重叠,或将出现运力紧张的局面,并托高动力煤市场价格。由于08年煤炭合同价与市场价差扩大,估计09年合同煤价上调的可能性较大。我们判断,08年四季度到09年一季度,合同煤占比较大、受运力紧张影响小的大型动力煤企业,盈利水平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无烟煤企业。由于无烟煤资源相对稀缺,且下游化肥等行业目前经营较稳定,加之冬春季节对化肥的需求将有所增加,预计无烟煤企业08年四季度到09年一季度盈利可保持稳定。
3)焦煤及焦炭企业。三季度,焦炭价格开始快速回落,目前已经跌至1600元/吨,已接近年初的价格水平。受其影响,焦煤坑口价格也开始出现回落,随着上半年企业资金积累的消耗,以及需求的持续低迷,焦煤价格有继续下降的可能,这将使得焦煤和焦炭类企业四季度到09年一季度盈利出现下滑。
综上所述,我们判断煤炭企业08年四季度和09年一季度盈利水平分化更加明显,动力煤企业将保持较快增长,无烟煤企业盈利较为稳定,焦煤企业盈利会出现下降,而焦炭企业有可能出现亏损。参考已预告08年业绩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情况,我们估计天相煤炭行业上市公司08年盈利增速在1倍以上。随着煤炭行业高位回落,按估算,预计煤炭行业09年的盈利增速在10%左右。
行业投资策略及重点公司评述
关注抵御经济下行风险能力较强公司的投资机会。
由于安全事故不断发生,08年以来山西省政府加大对小煤矿的整顿力度,同煤集团、阳煤集团等山西五大煤炭集团煤炭资源和产能规模,将通过整合周边资源而进一步提高产能。随着小煤矿的产能和产量被压缩,同煤集团等大型煤企增强了对所在地区煤炭资源的控制能力,定价和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强。我们认为,上述集团旗下相应的上市公司大同煤业(601001)、国阳新能(600348)和潞安环能(601699),将因母公司的规模扩展而获益,在产能和资源储备方面获得母公司的支持和资产注入,从而提高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