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劳动实践总结

时间:2022-06-29 18:35:00

导语:在大学生劳动实践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劳动实践总结

第1篇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

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第2篇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 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 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

   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 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第3篇

为了和谐校园的建设,促进校园文化风采,提高在校大生的劳动意识,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大学生的营销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善大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也为了让同学们亲生体验劳动最光荣的滋味,营销实践协会申请在学校举办一次“我的柜台,我做主及营销比赛”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以及青年责任感,丰富校园文化。

这次活动由营销实践协会负责,寻找一批产品形象健康,符合学生身份,并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品牌商家,组织他们到学校举办一次商品展览,并在此基础上举办一场营销比赛,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活动的重点是这次的营销比赛,主要是通过实践来体验生活并在此基础上举行的一场营销比赛。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让广大学子在比赛过程中得到锻炼。不仅在时间分配能力上得以提高,增强工作经验。同时营销实践协会希望在11月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一场“劳动最光荣”的宣传风暴。而比赛评选出的“”将是本次营销比赛的荣誉称号。

总之,组织一场这样的活动,营销实践协会将会花费大量的心血,但营销实践协会秉着“为学校、学生服务、锻炼能力,增强责任感”的宗旨,愿意全心全意的将本次活动举办成功,继“秦汉艺术展”、“隆冬义卖”、“汶川地震爱心行动”之后,在一次举办的一场公益活动。所以,营销实践协会诚恳希望院系领导这次一如既往的支持,监督我们的活动,为我们做出指导。协会一定会成功举办这次活动!恳请院系领导支持,批准。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营销实践协会

11月14日

我的柜台,我做主活动策划书

为了推动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也为了提高在校学生的劳动意识,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销实践协会计划在学校举办一次“商品展销及营销比赛”活动。

一、 活动背景

由营销实践协会承办,联系与学生生活紧密和吸引学生眼球的商品厂商,在我校举办一次商品展销会,并通过展销在校举办一场学生参加的营销比赛,设立相应的奖项。

二、 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由营销实践协会发起,通过展销丰富校园生活,向广大师生推荐一批质优价廉的品牌商品。通过举办营销比赛,增强学子们的实践能力,为参赛学生提供一次勤工助学的机会,在参赛过程中得到的锻炼,体会劳动的光荣,增加社会实践经验。

三、 活动安排

(1)活动商家,协会保证参与本次活动的商家产品形象健康,质量过硬,符合学生身份。参与商家自备帐篷、展柜以及各种宣传资料等。

(2)活动地点:本次活动设3—5个点,具体地点待定。

(3)活动时间:商品展销三天,定为11月26日到28日,营销比赛时间定为12月3号下午两点3202。

说明:营销实践协会在本次活动中负责准备事前联系,寻求商家,在学校内组织展销的进行,参加展销的工作人员的引导及营销比赛的运作,维护展场及赛场的秩序,与商家共同负责展场的清洁等。

四、营销比赛的计划

(1)由营销实践协会组织,以报名参加展销比赛的形式在学校内组织学生比赛

(2)把入选的参赛学生安排到商家的展场,参赛期间负责该活动的展销工作。

(3)营销实践协会组织人员对参赛选手的销售成绩进行统计。

(4)参赛选手每人除获得每天的基本工资外,还根据最后的营销比赛评比,设一、二、三等奖及品牌优秀形象奖等。(具体评分标准见详细资料)

五、效果预期

营销实践协会举办本次活动就是想继“隆冬义卖”、“可口可乐迎奥运传递荆州文化”、“蒙牛,北京之旅”、“慰问福利院老人”等活动之后,再次在学校内及社会上的大型活动。宣传劳动的光荣,增强学生青年责任感。丰富校园文化,锻炼大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培养实践能力。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营销实践协会

11月7日

我的柜台,我做主及营销比赛活动方案

一、 整体情况

1.主题名称:我的柜台,我做主及营销比赛

2.活动目的:增强学子们的实践能力,在参赛过程中得到的锻炼,体会劳动的光荣,增加社会实践经验。

3.主办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院团委

4.承办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营销实践协会

5.活动时间:11月25日—12月4日

6.活动地点:学院足球场前人行道上

7.活动形式:商品展销——营销知识讲座——营销比赛

8.活动对象:全院学子

二、 工作人员及项目组

1.工作人员

总负责人:肖先明

总策划人:周 杰、陈 凯、李灿福

宣传工作负责人:田 雯、毕效平

外联工作组负责人:陈 凯、韦性宝、付勤云

秘书组负责人:张 红

2.项目组

(1)第一项目组:前期工作组

组 长:陈 凯、田 雯

商品组组员:协会所有干部及理事会成员

宣传组组员:宣传部所有成员

任务:a、商品确定:由营销实践协会负责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商家并确定好商品;

b、宣传与报名:由我会宣传部负责本次活动的宣传海报及报名方式

c、参赛选手的确定:全院学子均以公平公正的原则报名,并进行初选

d、由秘书处统一准备参赛人员工作胸针的发放

(2)第二项目组:展销阶段组 (占总成绩30%)

组 长:周 杰

任务:a、参赛选手按人员分配成六大组,每大分为六小组(策划组、宣传组、外联组、业务组、秘书组、财务组),每组负责展销半天。

b、每展销半天的时间定为:上午9:00—1:00

下午1:00—6:00

c、每大组的展销时间段由公平抽签决定

d、每大组人员的六项分工按照每组内部成员的具体情况而定

展销期间要求:a、每组必须按照内部成员具体情况做好分工工作

b、每组成员的策划组必须策划好整场展销的策划并在活动时写出具体方案,作为运作导向

业务组必须负责当天的商品展销及商品的安全保障

外联组必须负责展销当天的对外联谊

宣传组必须负责展销当天商品的宣传

秘书组必须负责展销当天场地的卫生及内务整理

财务组必须负责展销当天财务的整理及货源的供给

注:本次展销期间每组的表现成绩将占总成绩的40%

(3)第三项目组:营销知识讲座

组 长:韦性宝 田 雯

任 务:负责营销知识讲座期间会场秩序及此次活动的宣传

参赛组的要求:a、每个参赛组必须负责本次营销知识讲座的总结

注:本次营销知识讲座的总结的分数将占总成绩的20%

(4)第四项目组:营销比赛

组 长:陈 凯、毕效平

任 务:负责比赛前及比赛期间的安排

a、比赛前评委的安排和比赛当天评委的就绪

b、比赛当天会场的秩序

参赛组的要求:每组将派出两名成员对本次活动的整个过程做一个总结并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有创意的职业规划。

注:本次总结及规划的成绩将占本次比赛总成绩的40%

三、奖励制度

本次活动将设有一定的奖项及奖金以资鼓励所有参赛人员。

详情奖励由营销实践协会制定。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营销实践协会

11月15日

我的柜台,我做主暨营销策划

大赛经费预算

为了使荆州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我的柜台,我做主暨营销策划大赛”活动正常运行,活动经费开支预算如下:

一、 宣传开支

1.打印、复印各种文件预计100元。

2.海报用纸、颜料、笔、胶带、浆糊、胸牌等预计100元。

3.宣传喷绘两张、制作横幅4条预计300元。

二、 奖项安排

1.本次活动结束后,根据选手成绩评比出一、二、三等奖及最佳组织奖,最佳销售奖。具体奖励设置如下:

一等奖一名:价值100元的礼物

二等奖一名:价值50元的礼物

三等奖一名:价值30元的礼物

优秀奖三名:奖励一定金额礼物。

三、 比赛期间开支

营销知识讲座和营销策划大赛期间参赛选手、评委、后勤人员活动过程中预计饮用水费用:150元

五、荣誉证书

本次活动结束后,将颁发荣誉证书六个,奖状150余张,预计费用:150元

四、综上,本次活动总共预计费用九百八十元人名币(980元)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 法律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一、大学生就业法律认知的现状

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他们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时还不够全面,尤其是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还停留在感性认知的水平上,更有甚者会产生法律认知的盲区。大学生对有关就业的法律知识更是严重缺失,对就业中的法律知识缺乏足够的重视,对相关法律规范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也较差。绝大部分毕业生对国家的就业法律法规也不熟悉、不了解甚至不知道。

大学生一旦毕业步入社会,因缺乏初次就业经验,对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违法现象识别能力不强,导致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例如遭遇就业歧视、虚假招聘、试用期陷阱、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克扣工资等。或在试图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法律问题时,将会充满困惑与彷徨。

二、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高校的法律知识教育缺失

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学大纲,是在国家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印发的《关于的通知》指导性原则下修订的。各高校拥有较大的自,原本是为了给予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灵活性。但实际上,高校的法律教育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忽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没有真正将法律教学与提高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劳动与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能否在就业择业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正当的劳动权,以及如何诚信就业等更为重要的法律教育工作。

(二)高校开展就业工作仅注重就业率

许多高校开展就业工作仅仅围绕当年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的数量,并以此作为某个专业、某个系就业率的重要就业指标而给予高度重视。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高校不能H仅关注学生的就业率,更应重视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的就业教育。

(三)学生对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

许多学生存在片面看法,认为法律与己无关。特别是初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认为就业是毕业后的事情,无须在校期间考虑社会招聘和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没有切身体会到法律(特别是有关就业方面的法律)与自己的关系,对于法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

(一)对现行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改革,将法律理论教学与就业指导课程有机结合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律法规教育手段比较单一。仅仅依靠开设法律基础课程,且该课程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无法满足学生在未来就业择业过程中对于法律的需求。应对现行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改革,将法律理论教学融入其中,结合就业案例教学,预测毕业生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规避可能发生的就业风险和就业陷阱。以期加强对大学生有关法律法规意识的教育,做好大学生毕业前的法制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做到知法守法,具备较强的法制观念。

(二)开展相关就业法律知识讲座

在高校就业指导的工作过程中适时开展一些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专题讲座,例如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实习协议、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劳动法等。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互动模式,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以及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已经对法律特别是涉及就业方面的法律产生了强有力的认同感和需求感。因此,要在法律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帮助,避免学生在就业中走弯路。

(三)开设相关就业法律知识专栏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应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学生即将走入社会,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例如劳动合同缔结过程中的知情权、用人单位是否可以收取抵押金、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劳动合同的期限与解除等方面的问题。另外,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由于法律知识的缺失、法律意识的淡薄,违约也成了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较为关注的话题。这些都要求高校教师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全面准确地把握法律的思想,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

因此,可以开设相关就业法律知识专栏,将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及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法律知识专栏,结合重点法律法规条文,进行整理与解答。

(四)重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及法律道德教育,循序渐进引导学生

用人单位通常都非常重视毕业生的个人职业素质,如对企业的忠诚度、工作态度、社会责任感以及法律责任感等。一个健全的人格,远远比专业能力更重要。因为专业能力可以通过培训得到提高,但若一个人的法律修养、品德责任心存在问题,则远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

就业法律知识的培养和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通过几次讲座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通过较长时间的入情入理的教育,循序渐进、细心引导学生。因此,把人格教育及法律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教育中去,使大学生的法律知识,特别是针对就业过程中有关的法律教育以及法律意识的培养实现常规化、常态化、全程化。

四、总结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综上,将就业法律知识教育纳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利于促进就业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有利于推动我国的法制经济建设,有利于推进我国法治社会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第5篇

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假期生活状况,并对当前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从中挖掘出当代大学生假期生活状况的共性。并以此为基础,剖析现象成因,找到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建议,引导大学生科学安排假期时间。根据以上的基本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详细了解我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假期实际生活状况,找出普遍性问题

2、在找出普遍性问题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入剖析,探究产生现象的原因

3、依据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议,以达到引导大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的习惯,自主合理安排假期时间的目的

研究内容:

基于以上研究目标,本文拟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部分:当代大学生假期的实际生活状况

1、当代大学生假期实际生活情况的调查

2、统计、分析调查数据,找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第二部分:个案访谈,典型案例分析

1、选择出两个个案进行访谈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个案进行重点调查

2、纪录访谈,深入分析,形成访谈报告。

第三部分:从各个角度分析现象,剖析问题成因

1、根据已有的数据结果,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

2、联系当今青少年成长中所存在的问题,寻求大学生假期实际生活状况背后的

3、总结分析结果

第四部分:研究结论与提出建议

1、归纳研究结果

2、提出对于大学生假期规划的几点建议

3、提出对于大学生假期生活的几点希望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类别的大学生中广泛发放问卷,对具有突出特点的个案进行深入访谈。随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本课题的总结和讨论,并形成最终的科研报告。

调查时间:

二、问卷调查及分析

问卷构成:

本次问卷由十一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构成。问卷分别从对于假期生活的感受,假期主要活动,对于假期学习、打工的看法,假期同父母的交流以及长期规划对于假期的影响这几方面考察了我校大学生假期的生活状况。

问卷发放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57份。此次问卷调查范围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涿州校区,问卷发放分布于大一、大二,专业分布很广。其中大一被调查者人数占到总人数的52.6%,大二则占到47.4%,在被调查者中有14%的同学属于贫困生。

结果及分析: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的各项数据,本调查小组总结出以下几种现象:

1、我校多数大学生并未形成学习的习惯,假期的主要活动大多以睡觉,看电视等休闲娱乐活动为主。

在对于假期学习的态度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5.6%的被调查者觉得虽然学习很重要,但没有了考试压力就不想学习,另外还有26.3%的同学觉得假期就应该最大程度的放松,可以暂时不学习,而选择学习很重要,假期也要抓紧学习的只占到被调查者的15.8%。而在选择自己假期的主要活动时,排名前三的选项分别是看电视(22%)、睡觉(18%)、上网(16%)。大多数的同学都觉得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学校的氛围,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假期中不想学习、只想睡觉上网也就成为了大学生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反映出我校大学生并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在大多数同学的眼中只是作为一名学生所应该完成的任务,终身学习,时刻学习的理念并没有贯彻于每一个当代大学生。

2、我校大学生认识到了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性,对于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意愿较高,接触社会的主动性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6.1%的被调查者认为假期外出打工是大学生接触社会、提升自身能力的良好途径,而在假期计划中以打工或参与社会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也占到了22.5%。这说明同学们都认识到了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性与残酷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的不足,并愿意在假期中参与一些实践活动,为自己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3、我校多数大学生存在着惰性大,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并对同学们假期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大部分的被调查者都具有很高的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的意愿,但也有很多人表明自己在假期中没有了压力就不想学习。在对于假期计划地制定以及实施状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选择制定计划但没有实施的同学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7.9%。这些调查结果都表明了我校大学生惰性大,自控能力差的问题。很多同学原本对于假期有着非常充实而有意义的设想,但放假回家后却并没有实现,这其中自身的原因是主要的因素。很多同学回到家中就开始过度放松自己,懒得出门,懒得学习,呆在家中则只是睡觉、上网、看电视,再加上家长对于上了大学,放假归来的孩子管教的减少,更是滋长了大学生的惰性。而自制能力差也成为了我校大学生假期生活较为混乱,空洞的一个重要原因。管不住自己,忍不住要上网,看电视,以至于将假期开始前所制定的学习和工作计划完全打乱。由于惰性和自制力差,同学们的假期开始陷入毫无克制的睡觉,看电视,上网之中。

4、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更加注重同父母的沟通,同父母的沟通也更加顺畅。

在对于大学生假期同父母交流频率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有45.6%的同学选择假期时同父母经常谈心,38.6%的同学选择假期中偶尔和父母谈心,只有15.8%的同学选择几乎没有在假期中和父母谈过心。在被调查者中68.4%的同学觉得自己同父母的关系如同朋友一般交流无障碍。同初高中生的叛逆心理相比,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同父母的关系都较为融洽,这表明进入大学后,同学们的心理都逐渐趋于成熟,开始逐渐认识到父母的辛苦,由于远离家庭独自生活,大学生们也意识到应该珍惜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多与他们谈心、交流以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自己的假期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占到了被调查者的59.6%。父母对同学们的假期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通过询问调查者和总结自己的假期生活我们发现父母对大学生假期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所具有的生活习惯、传统思想对大学生假期生活的影响。

5、多数被调查者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并不明确,这也对他们的假期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是否有一个较长期的计划这一问题多数人都选择了没有,占到被调查者的54%。多数同学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比较迷茫,这也使得他们的假期很难起到为自己未来规划作准备的目的。这也使得大学生假期生活缺乏了学习和实践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大学生假期乏味的生活状况的形成。

6、贫困生的对于自己的假期满意程度相对较高,假期充实度也相对较高。

在被调查的贫困生中有50%的同学觉得自己的假期生活充实而有意义,这一比例大大超过了其他的被调查者,而选择假期计划中以打工或参与社会工作为主要活动的也占到了42.9%.这表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假期满意程度普遍较高,这表明了贫困大学生对于假期的时间安排更为合理,大多数的贫困大学生觉得在假期应该外出打工实践,而不是整天沉溺于睡觉、上网、看电视之中。

三、个案调查

个案一:

小榕同学是我校一名大一学生.性格开朗,家庭殷实.属非书呆子型.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假期活动情况,,我们从假期计划,主要假期活动,对打工的看法以及家庭因素对假期的影响四个方面对她做了访谈

暑假寒假对大学生来说都是一段不短而又具有完全支配权的时间。每当快要放假的时候,一个个假期想做的事情就成为大家热烈讨论的焦点。很大一部分同学都为自己做出了假期计划。这些计划到“假末清算”的时候到底结果如何呢?

计划不能实现?!

小榕同学在放假前有度过一个充实假期的愿望,并把看书的作为计划中的一项。放假后通过挑选,带上了四本书回家。但实际却只读了小部分而未完成自己的读书目标。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计划流于形式?小榕同学萌发了一个“放假后我要看看书”的想法型计划,却并没有做出有步骤的具体实施方案。计划在假期里实际上被无限期的拖延,直到开学才发现书还处在未翻动状态。从中可以看出,具体可操作的细致假期计划是引导大学生度过优良品质假期的前提与保证。

假期生活多种多样,面对学习,娱乐,赚钱等等我们何去何从?

是不是在假期一定要想尽办法来锻炼自己呢?也许,单纯地把假期当做一个放松的机会也不错.小榕同学认为假期之所谓为假期就应该给人一种放松的状态,抛下学习的压力。其意义在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即使在家吃吃东西,看电视,打牌,串串亲戚,虽然不够充实,但是觉得放松了自己,很舒服,惬意。在自己选择的假期生活中虽然没有获得物质等上面的回报,却在精神上得到了满足。假期生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都应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价值,每个人对自己的假期期待不同,但目的都是要让自己有所收获。我们提倡健康而有价值的假期生活。

打工是对大学生来说和考研出现频率一样的词。在各个大学的宣传版面上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类似招聘小时工之类的广告.虽然打工现象普遍,但仍一部分同学认为打工并不是必要经历.就如小榕同学认为.实际上,大学生打工市场大多是一些低级的劳动力市场.能学到的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等没有太大的价值.自己所需要的能力可以通过非打工方式来获取。对于大多数家境殷实的同学来说,他们并不重视打工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看中的是其中的带来的社会体验.广大大学生对于社会要求更多的职业型实习而非出卖廉价劳动力。当社会还不能满足我们时,是否打工就成了一件值得大学生认真考虑的事情。对打工我们需要的是理性对待而不是盲目跟风。

2、客观因素

A.家庭环境的因素

(1)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多数同学同父母的交流状况还是比较好的,但仍旧形成了假期中比较封闭的生活状态,这其中除了自身的主要原因外,还有部分原因源于父母。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负担的减轻,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度放松促使同学们开始了毫无节制的睡觉、上网。

(2)贫困大学生由于较为特殊的家庭情况,在假期大多选择了外出打工,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的状况。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了家庭贫困状况的影响。

B.社会环境因素

(1)我国现存的应试教育制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使得大学前长期接受这种教育模式的同学们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少自我创新意识,因而也不敢,不愿在假期中独自寻找社会实践机会。同时,这种制度也使得考试成为鞭策同学们学习的最重要因素,难以让同学们形成时刻学习,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2)当今社会并没有为大学生假期实践进行科学的引导,也没有为大学生假期实践提供良好的途径。使得放假在家的大学生们不知道怎样选择社会实践的工作,也找不到有助于提高自身能力的岗位。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陷入了没有好机会或者只能发传单的尴尬境地。

六、可行性建议

针对调查结果,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A.自身方面:

1.大学生假期空虚,无所事事,因此应积极培养自身兴趣,不要虚度假期宝贵的时间,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2.对于“想一套,做一套”的同学,应努力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自控自律。

3.作为一名大学生,应主动关心时事,关注严峻的就业形势,关注社会现状,珍惜时间,做好准备,不断完善自我,迎接挑战。

4.现实与计划“南辕北辙”,因此制定计划时应贴合实际,不要“眼高手低”,应脚踏实地,量力而为,按部就班完成计划。

5.为自己拟定一个目标,做好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定好未来发展方向。

B.家庭方面:

1.家长作为子女的第一启蒙老师,应加强与子女沟通,尤其在假期做好正确指引,不能放任其自流。

2.家长应为子女树立正确榜样,生活有规律,为大学生假期生活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

3.即使大学生大多已是成年人,但自控能力,是非观念仍未足够,因此家长应监督子女假期行为,适当为其添加压力,避免过分放纵。

C.社会方面:

1.学校方面,应增强对学生假期安排的指引与教育,引导大学生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假期。

2.社会媒体应利用其影响力,为大学生提供假期安排建议,给大学生作为参考。

3.政府相关部门应不断改进教育制度,不断改进现今应试教育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更自主更丰富的大学生活。

七、结语

第6篇

【关键词】生态观;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借鉴的生态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在实践中还需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与方式,当前做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为中介,在批判旧哲学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通过强调自然、人、社会的相互交织及其互动,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观包含了三个主要内容。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生态观的首要内容。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1]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具有演化先在性。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前提性和制约性。因此,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共同存在、共同发展,是生态过程及其关系存在的前提。

第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1]在看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劳动,通过劳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于人类的劳动实践过程和社会活动中,形成了生态关系与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关系。实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积极处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进行。

第三,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其中自然属性是实现人发展的基本方面,人要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需要使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相互协调、相互强化。建设生态文明不只是技术问题、项目问题、经济政策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人的灵魂问题。

透过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生态观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一,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不可分离,有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自觉性。其二,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冲突,认为生态问题的背后是人的价值观或社会发展观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问题的本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和谐。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途径

(一)理论上深刻理解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是对人类发展道路的总结反思,体现了对生态危机解决途径的理论认识和对生态环境观念的理论变革。这些理论认识和变革包含了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以及与此相关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科技观和发展观等一系列生态文化观念。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是理论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构建生态文明观的基本途径。

首先,用的观点解读生态文明。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个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1] “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2]生态文明观运用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具有启发意义。

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化知识。在“基本原理概论”中,可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说明生态文明是随着时展而日渐完善、与时俱进的思想形态,是中国化的必然选择,是价值体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说明生态文明是运用生态观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的。

最后,在教育教学体系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公共课程,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理论及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结合不同专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生态伦理课程,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本专业与生态科学的交叉领域,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与内容,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使生态文明教育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得到深化。

(二)实践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观

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3]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观念,正是马克思调节与控制思想的体现。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实践维度的应答,实践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观,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形式。

生态文明观的实践包括举办生态文明教育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知识;组织生态文明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自然中陶冶性情,激发与大自然的情感。开展经常性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要抓住网络阵地,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专题网站,在校园网设置生态文明栏目,定期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理论动态等,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环境,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使大学生做到心中有校园,心中有生态。

总之,的生态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也为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03.

第7篇

1.1拓展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教育的理念、培养模式

在当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效果的重要途径。作为占职业能力70%的隐性职业素养,其培养的好坏也关系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了解社会所需,尽早确定职业目标,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提升学习创新能力的自觉性,不仅可以增长才干,也能因与社会加强联系,不断增长其社会经验和职业素养,以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高校需基于社会实践创新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理念,探索出更科学、更合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培养模式。

1.2帮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升隐性职业素养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包含着隐性职业素养在内的职业素养是竞争至关重要的内容。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环境,参加具体的劳动和社会生活,并在这过程中转变观念、培养技能、提高个人素质,这也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接触和认识现实社会,了解社会各阶层,能促进其不断地调整职业心态,明确就业目标和发展方向,清楚社会对其除了知识储备、显性技能以外的隐性职业素养的需求,从而促使大学生提高自身隐性职业素养的自觉性。

1.3为社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有益尝试

个体隐性职业素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大学生稳定就业和职业顺畅发展的难度加大,使得本就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是“雪上添霜”。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能帮助长期在校园内的大学生逐步认识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锻炼其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借力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是缓解未来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力举措。

2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途径

2.1培养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增强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主动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主体是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根本也是大学生本人。要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自觉性,首先要解决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问题。当前,部分大学生因为缺乏对社会或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认识,抑或是惰性使然,不会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隐性职业素养。因此,培养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对增强大学生提升隐性职业素养的主动性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系统的培训、考核、激励机制,转变以往压力下被动参与社会实践的不良状态。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咨询等措施,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二是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反馈体系,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进行约束;三是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方式,及时总结并反馈实践效果等信息,让参与的大学生了解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激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四是通过加大对社会实践的意义和职业发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向上向善、积极参与实践的良好氛围。

2.2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建设,增强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规范性

健全的制度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运行的根本保障,加强制度建设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规范化,保证社会实践体系中的各主体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责、协调统一,从而促使社会实践的功能有效发挥。一是建立完善的组织构架。健全的组织机制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动力与发生机制的关键,是社会实践有效运行机制的重要保证。组织机制构建要将就业能力培养的有关人员纳入领导架构中,并确定明晰的职责分工。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制度。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考核评价、激励措施等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予以明确规定。三是规范动员过程。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对自身发展成长的作用,尤其是隐性职业素养提升的内在要求;也要让就业指导教师认识到指导社会实践符合其职业发展的需求。四是制定科学规范的计划与方案。计划、方案的制定要突出导向性、前瞻性、全面性、操作性和完整性,并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提供保障。五是健全基地建设制度。通过健全明确的制度确保实践基地的稳定建立,为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提供合理的形式的依据和保证。六是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成立考评小组,对社会实践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评奖评优等激励体系。

第8篇

论文关键词:优秀大学生;学习的前提;学习的关键;学习的根本

一、明确目标和合理计划是优秀大学生学习的前提

大学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是优秀大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优秀大学生确立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制定的学习计划合理可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使他们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每一个既定的任务,能够指引和鼓舞他们在学习上不断前进。合理的学习计划能够使他们有效规划大学时间,能够督促他们切实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在明确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时,优秀大学生遵循着科学合理的具体原则。

(一)他们坚持适合有度的原则

每个人的发展基础不同,智力和非智力因数有差异,学习习惯、特点有不同,因此,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从个人实际出发。

(二)他们把学习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长期目标是指整个大学期间的目标,如大学里所学课程的总体成绩达到优秀的水平,参加不低于10项以上校级(含校级)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等。短期目标是指每学期的学习目标,如本学期或本学年的所修课程每门成绩不低于80分,参加两、三项的科技或文艺创新竞赛活动。

(三)他们注重目标制定的灵活变通

灵活变通是指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周围条件的变化和切身的实践,对原先制定的学习目标及时地做出合理的调整。调整既可能是加入新的学习目标,也可能是删除原先偏离实际的目标。这样既可以避免因目标容易实现而洋洋得意,又可以避免因学习目标太难而停滞不前。

在制定学习计划上,优秀大学生通常先制定好一年级的整体计划,经过一年的实践,待熟悉了大学的特点之后,再完善四年的整体规划。在制定过程中,他们注重以下四点:

1、学习时间要合理安排

由于大学阶段学习科目较多,内容较繁杂,进度较快,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优秀大学生一般有自己最佳的学习时间,他们往往把重要科目或者较难科目集中在最佳学习时间来学习。当然每个人的最佳学习时间因人而异。

2、计划要有针对性

计划的制定必须要紧密联系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必须清楚自身需要积累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计划的制定也要以此为依据。

3、计划要定期审查

每一个计划执行到某个阶段或结束时,都应该检查一下取得的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查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审查的周期可以为一个月左右,检查内容应着重于未完成的学习任务及其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进。

4、要劳逸结合

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长时间学习而不加以放松锻炼容易使人感到疲倦和劳累,并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优秀大学生一般坚持每天锻炼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慢跑、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运动常常是他们喜爱的运动。

二、善于思考和勤于总结是优秀大学生学习的关键

.大学的学习方法多种多样,然而优秀大学生认为大学学习的关键在于思考和总结。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有句名言:“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基础,也是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源泉’。可见,思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善于思考能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培养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每个人在获得巨大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对知识和经验的不断总结。勤于总结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过的知识和本领,能够促使他们参加对知识综合性要求较高的科技创新活动。

(一)优秀大学生思考的内容有三个方面

1、教材、辅导书里的一些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乐趣;2、自己的学习体会。如哪些做得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做得好;哪些做得不足,为什么做得不足,如何改善。这能让他们在学习中做到扬长避短;3、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老师提出的问题往往具有共性,同学提出的问题往往具有个性,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 转贴于

(二)优秀大学生的思考方式有两种

1、经常与老师和同学交流。通过广泛地交流,能促进对问题的积极思考。更重要的是,许多新奇的想法会产生于交流之中;2、经常查找并利用网络学习资源。网络学习资源涵盖了丰富的知识体系,当我们受到自身知识局限性的阻碍而无法进一步思考时,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思考。

(三)优秀大学生总结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总结。大学的学习课程虽然繁多复杂,但是如果能够不断总结并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学习以后的专业课程则会相对轻松;2、对平时思考、感悟所得的总结。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有突发奇想和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独到见解。这些突发奇想和独到的见解是发明创新之源。总结它们能为以后的发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实践和勇于创新是优秀大学生学习的根本

优秀大学生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学生中的佼佼者,与他们具备的出色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分不开的。在大学期间,他们把注重实践和勇于创新作为大学学习的根本,这能够激励他们在学习上不断开拓进取。注重实践能够让他们更深刻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能够培养他们动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使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他们对实践的渴望和对创新的追求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是他们之所以优秀的关键所在。

(一)优秀大学生注重实践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积极参加学校的综合开放性实验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环境下,学生往往只要按照现有的实验步骤做下去,并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就算完成了一个实验。实验完成后,尽管学生实验成绩很好,但一接触实际问题,常感到束手无策。而学校的综合开放性实验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做开放性实验时,开始可能动作不熟练,或者操作紊乱,甚至不能成功完成,但是经过这个过程之后,他们便能够顺利地处理类似的问题。

2、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为他们创造了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通过参加丰富的竞赛活动,他们不仅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而且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最重要的是,通过参加竞赛活动,他们能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提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方法。

3、充分利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大学教育目的的途径和手段之一。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虚心向各行各业学习,向实践学习,能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这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有利于大学生将所学的文化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个人素养和完善个人品质。

(二)优秀大学生勇于创新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9篇

国外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

国外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社会实践作为教育载体,贯穿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利用学校自身、社会、政府等多方资源,设立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很多学校实行与企业联合的“双元式”社会实践模式[2],如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利用假期打工或承担科研项目,直接去企业参与实际工作。法国高等商业学校则实行从二年级开始在企业里接受培训的“学徒培训”制度。泰国、日本等则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活动,泰国学校安排指导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农村调查,或帮助农民建立学较,教当地少年儿童认字等劳动。而日本则结合学校特别活动进行清扫校舍、绿化校园、慰问和照顾老人及伤残人士、维护公共秩序、学习木工、电器、烹调等活动。墨西哥大学为学生设立了社会服务课,学生们走向工厂,走向农村,走向落后山区的印第安人聚居区,传播科学和文化。在实施学生军训的国家中,美、俄、共、印等国家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是较高的,加强军事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及军事知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感。

国内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现状

随着高等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化、持久化,我国各高等院校普遍将基地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取得了稳步进展。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整理如下:形成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化的共识[3]。经过多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各高校普遍认识到,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具备社会实践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有效化的基本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正形成资源共同开发、共同分享、共同收益的局面。各高校之间的联合逐步形成,高校与社会,与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问的共建已形成良性循环。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形式不断创新,有主题式基地,如各类经济教育基地;也有目标任务式基地,如“三下乡”活动基地;有专业性强的基地,如教育实习见习基地;也有复合型的基地,如与政府、社区共建的基地;有创业、创新类基地,如博士团基地;也有服务奉献类基地,如社区服务基地等。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正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一批成熟的经验。高校和社会各级组织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测评,不断总结、积累、交流和推广成功的经验,使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逐步迈上理论台阶。

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设立基地、管理基地、协调关系上存在诸多问题。实践基地本身都肩负有生产、景点等单独职能,作为实践基地,却处于无人过问、名存实亡的地位,几乎看不到高校的宣传,也没有大学生的身影。许多高校在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时,缺乏深入调查、仔细研究,没有针对性地选择基地并设计实践活动内容,缺乏科学性与实用性。另外,尽管很多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书,但是对双方的职责、义务规定不够明确,协议仅仅是面上的呼吁,这样的结果是基地建设失去了抓手。总之,基地建立不科学,考察不仔细,建立之后没有管理、管理不善、协调沟通不够,学校与基地的联系无法深入持久,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建完废、废完另建的尴尬局面。

(二)各类基地使用单一、划分单一。各类基地的侧重点不一样,育人的效能不一样,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但是,也不能过分割舍基地之间的关系,就业(创业)基地完全可以含有德育基地的功能,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也可以含有勤工助学基地的功能。同时,不同高校建立了不同的基地,很少有“共享”意识。很多高校对基地的“地盘"意识很强,一个大学建立了基地,其他大学往往不会在此建立基地。这样使用单一的基地、高校之间不能交叉使用的基地,效能是大打折扣的。

(三)各类基地建设缺少统筹规划。一个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立,进而发挥作用,不是一次挂牌、一次剪彩就能完成的。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学校和基地之间长期合作,双方需要谋求双赢。然而,目前的好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以大学生实习基地为例,一个理想中的基地是: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优先考虑与基地的科研合作,与基地企业的联袂合作,形成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有了这样的合作,基地就是一个稳固的基地,就是一个双方都受益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