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版式设计教案

时间:2022-06-21 21:57:39

导语:在版式设计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版式设计教案

第1篇

1.运用多种感官认识方形、圆形。

2.初步认识方、圆标记,能按形状标记对物体进行分类。

(二)准备:

1.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找一片方的饼干,一片圆的饼干。

2.圆、方标记各一个,贴在两个盆子上。

3.袋子一个,装饼干用。

(三)过程:

一.摸饼干:认识方形和圆形。

1.出示装有饼干的袋子。

2.请幼儿来每人摸一片饼干,并说说摸到了什么形状的饼干。

3.T:谁摸到了圆饼干,请举起来!圆饼干是什么样子的?

(圆圆的没有尖尖的角)

〈依上提问认识方饼干〉

二.认识形状标记,按标记将物体分类。

1.出示两只盆子。

A.  指有圆标记的盆子

T:这是谁的家?你怎么知道的?卡片上画的是什么?是什么标记?

B.指有方标记的盆子。

(认识过程同上)

2.送饼干回家。

T:天黑了,请小朋友把饼干送回家吧!边送边告诉它:X饼干送你回X标记的家。

3.集体检查结果。

出示装圆饼干的盆子:“这是什么标记?里面放什么饼干?”再出示装方饼干的盆子:“这里呢?”

三.到饼干的家做客。

第2篇

关键词:盗窃;未成年人;情节;未遂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6-0000-01

2013年4月4日,“两高”《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正式实施。盗窃罪是基层司法实践中最为常见的侵财型犯罪,《解释》传承了1998年解释(以下简称“旧解释”)的基本精神,并基于1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于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给予了诸多考量。由于新司法解释变化较大,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对很多问题的思考还不深入,现就新司法解释适用中出现的实践空白做一些粗浅探究。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适用

《解释》第二条、第六条分别规定了“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特别标准,这一特别规定充分体现了盗窃罪的定罪处罚不“唯数额论”,应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盗窃情节、后果的严重性等社会危害性因素。但是与旧解释存在同样的问题,新解释依然没有明确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者跨年龄段犯罪嫌疑人)是否适用特别规定。值得一提的是,特殊条款第一、二项规定的前科劣迹标准,我们认为当然不适用未成年人。刑修八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属于认定累犯的例外;刑诉法则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本地司法实践中,书中亦不表述前科劣迹,按照“入罪则举轻以明重、出罪则举重以明轻”的当然解释原理,未成年人犯罪当然不存有前科劣迹的情况,故无必要考虑一、二项特殊规定,这与笔者上述阐释并不矛盾,与刑事法律体系亦是相辅相成。

二、四类特殊盗窃行为入罪的具体认定

《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修八)对刑法第264条作了修改,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与多次盗窃并列规定为盗窃犯罪的定罪标准。《解释》在充分领会立法精神的前提下,结合审判实践情况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以及多方意见,从准确适用法律的角度,对四类行为进行了界定。但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适用问题,标准不一以致各地的定罪量刑存有差异。

(一)是否存在数额限制、未遂等情节

刑法条文虽规定四类盗窃行为入罪,但各地司法实践具体不一,有地区一旦实施四种行为即进入司法程序定罪量刑,而有地区考虑数额、实际取得财物等情节,区分既未遂,情节显著轻微不予刑事处罚,故同样的行为在不同区域甚至存在罪与非罪的差异。这有待于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但我们认为四类盗窃行为属于结果犯而非行为犯。首先,不能根据分则条文直接断定四类行为属于行为犯,其次,四种行为的性质决定其应当遵循盗窃罪统一的既遂未遂判断标准,最后,从构成要件齐备的角度看,将四种行为认定为结果犯较为合理。

(二)具体情节的认定

1.携带凶器盗窃

《解释》规定“携带凶器盗窃”是指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该界定与高法《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对携带凶器抢夺以及抢劫中凶器的认定标准一致。

2.扒窃

《解释》规定“扒窃”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实践中对于在医院偷拿病人床头财物的案例认定存有争议:扒窃或是特别规定的八种情形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界定公共场所的含义。

3.入户盗窃

《解释》规定“入户盗窃”是指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这与高法《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对抢劫罪中“户”的界定标准一致,须同时具备“家庭生活”、“外界隔离”双重特征。“与外界隔离”尚容易理解,但若干特殊生活空间如公租房、集体宿舍等是否认定为 “户”,因司法实践中对“家庭生活”这一概念的解释不一而存有争议。辞海将“家庭”解释为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间的共同生活组织。而此处的“生活”我们认为应当狭义解释为衣食住行,当然包括单身生活。

4.多次盗窃

《解释》将“多次盗窃”更改界定为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相较旧解释取消了对空间和场所的限制,即只要在特定时段(二年内)实施了三次以上盗窃行为,即构成“多次盗窃”,这更符合日常生活常识对“多次盗窃”的理解。我们认为因往次行为未被评价处罚,可以与本次行为累加,同时适用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规定的折抵刑罚原则,将本次行政处罚的拘留期限以及罚金数额从刑事处罚中相应扣减。

三、盗窃未遂入罪的具体把握

第3篇

【关键词】防洪堤;橡胶坝设计方案;应用与分析

1工程概况

塔城市处于塔尔巴哈台山前洪积平原上,从西向东有五条河流穿过市区。即:乌拉斯台河(包括萨孜河支流、发展河支流及乌拉斯台河干流)、加吾尔塔木河(包括哈尔墩河支流和加吾尔塔木河干流)、东门外河、师范河、喀浪古尔河。加吾尔塔木河(包括哈尔墩河支流和加吾尔塔木河干流)是塔城市五条河流之一,该河段防洪对象有地税局家属院、塔南路大桥、闻琴路大桥、塔城市一小、广场街桥、左公路大桥、体育馆路、221省道等市标志性建筑,最后汇入额敏河。

据调查和实际工程观测在河流较顺直段建橡胶坝,过坝水流较平稳,坝袋不易发生振动,坝袋磨损较少,坝袋使用寿命较长。如果在河床、岸坡不稳定的河段建坝,将增加维护费用。因此,在选择坝址时,必须在坝址上、下游均有一定长度的平直段。橡胶坝在常遇洪水(五年一遇)时,溢流水深0.34m,当溢流水深超限时,需按设计洪水(五十年一遇)时进行坍坝泄洪。

第二道壅水建筑物在2+946位置,在乌拉斯台河中桥以下,为在修建壅水建筑物后,不影响乌拉斯台河中桥行洪,回水长度不宜过长,故其坝高不易过高,且由于上游水面的遮挡也不影响景观效果,因此在此处修建翻板闸比较合适。翻板闸自身就有泄洪排沙的作用,故不用再设排沙设施。

2基本资料

2.1气象

塔城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荒漠草原气候,由于地处盆地地形状态下,形成了气温较温和,在干旱地区相对降水量较大,蒸发量较小的气候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炎热,山区热量不足,光照较少,平原区热量较丰富,光照充足。平原区受大风影响较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平原区多年平均气温6.8℃,极端最高气温42.8℃(2002年)极端最低气温-39.2℃(1969年),无霜期最长为176天,平均为133天,最短为108天。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7m/s,瞬时最大风速40m/s,20cm口径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85.7mm,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288.9mm,一日最大降水量为56.9mm。最大冻土深为1.46m。

2.2水文

由于拟修建水域景观,水域景观的修建使两河沟水量在左公路和南环路区间汇集,两河沟水量在乌拉斯台河南环路桥处下泄。因此在南环路防洪节点两河沟水量叠加,其余防洪节点洪水洪峰流量不变。其成果见下表。

水域景观修建后两河洪水在加吾尔塔木河南环路桥处叠加成果 单位m3/s

防洪节点 断面位置 不同频率设计值(%)

2.3工程地质条件

区域地貌自北而南可划分为中低山区、低山丘陵、山前倾斜平原与河流冲洪积平原;中低山区、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拟建工程位处塔城盆地,属河流冲洪积平原地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海拔高程542~538m。

中低山区、低山丘陵区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区、转运区, 山前倾斜平原区则是地下水的径流区、赋存区。山区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侧向补给河水,多以下降泉的形式出现;低山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型潜水,受大气降水及河流侧向补给。山区河段河水受降水和融水的补给,水量较丰;河流出山口后进入山前洪积扇地段,河水大量渗漏补给地下水形成潜流;平原区北部地下水位埋深30~50m ,中部地下水位埋深10~30m,南部地下水位埋深2~10m。左、右岸工程地质条件该段地貌单元为河流冲洪积平原。河道宽度6m~8m,水深0.3~0.5m,河岸高低不平,高出河水面0.5m~3.0m,两岸多为居民区。

拟建工程处于倾斜平原南部,是地下水的径流区、赋存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区内主要受大气降水及河流垂直入渗补给。

3.工程设计

3.1工程总体布置

为城市防洪兼顾景观工程,在满足河堤布置及有利于行洪和冲砂的前提下,结合河道景观水面要求,在河道左岸桩号2+706.5、右岸桩号3+391处设置1道坝袋跨度为80.8m的橡胶坝,在河道左岸桩号2+946、右岸桩号3+591处设置1道净跨为72m的水力自控翻板闸。这两种类型建筑物均能起到壅水的作用,能为城市提供一定的景观水面。

3.2橡胶坝工程

3.2.1橡胶坝结构设计

橡胶坝工程为底宽80.80m的堵头式橡胶坝,分别位于河道左岸桩号1+050处。自上游向下看,橡胶坝上游设置8m长、0.4m厚C25F200W6混凝土护坦。橡胶坝底板顺水流方向长6.5m,材料为C25F200W6钢筋混凝土。橡胶坝下游设置消力池,池深0.5m,顺水流方向长10.0m,材料为C25F200W6混凝土。消力池后设置0.4m厚浆砌石护坦,顺水流方向长10m。橡胶坝工程边墩高度为2.50m。

3.3水力自动控翻板闸门工程

3.3.1水力自动控翻板闸门设计

水力自控翻板闸位于河道桩号(左岸2+946、右岸3+591)处,由固定坝和翻板闸门组成,固定坝为现浇钢筋砼结构,砼标号为C25F200W6;水力自控翻板闸门、牛腿、支墩及防护墩采用预制钢筋砼结构,砼标号为C25F200W6。坝长为72.8m,共设置水力自控翻板闸12孔,闸门尺寸为1.5m×6.0m(高×宽)。底板高程527.01m,支墩长1.3m,宽0.4m,高1.365m。固定坝顺水流方向长5m,底板厚1.0m,其基础上、下游齿墙深度均为1.5m。

水力自控翻板闸上游铺盖齿墙深为2.5m,长度为10m,上游铺盖采用0.3m厚C20F200W4砼现浇衬砌;水力自控翻板闸后接消力池,池深为0.2m,池长10m,采用0.3m厚C25F200W6砼现浇衬砌。消力池后接混凝土海漫,长度为20m,底板厚0.3m,纵坡0.1‰,末端设挡墙,挡土墙深度为2.5m。

水力自控翻板闸与两侧防洪堤采用挡土墙连接,两侧防洪堤堤高2.5m,两侧挡土墙顶高程为529.51,墙高为4.1m。

水力自控翻板闸运行操作时,应控制分时序开启不同的闸门,有左岸向右岸布置有12孔水力自控翻板闸门,将其分为五组,在运行期间,最先开启第三组水力自控翻板闸,然后依次开启二、四组,最后开启一、五组。最大泄流量不得超过61m3/s,闸前设计洪水位为528.81m。

3.3.2水力自控翻板闸基础稳定计算

水力自控翻板闸基础为整体式钢筋砼结构,闸基底部为河床圆砾石,呈松散~稍密状态,闸底与地基之间摩擦系数f=0.5~0.55。

水力自控翻板闸为4级水工建筑物,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的规定,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小于[Kc]=1.2;闸室平均基底应力不大于地基允许承载力,最大基底应力不大于地基允许承载力的1.2倍;闸室基底应力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不大于规范要求。

4工程方案分析

4.1所选坝型既满足用水,又美化环境

橡胶坝是一种耐久性强抗震性能强美化环境效果好的新坝型,它应用于防洪方面,可在枯水期冲水成坝蓄水,满足用水及美化环境的需求,汛期排空坝内水,坍坝过洪,不影响河道行洪,保证了防洪安全。

4.2充分利用橡胶坝,减少了工程造价

橡胶坝用于河道上作为低水头,可以不用常规闸的启闭机和工作桥等, 这样大大降低了工程的规模和费用,减少了工程造价。

4.3充分利用施工围堰或活动围堰,可节省劳力并缩短工期

用于施工围堰或活动围堰,橡胶活动围堰高度可升可降,并且可从堰顶溢流,不需取土筑堰可保持河道清洁,节省劳力并缩短工期。

4.4充分利用城区防洪工程,可美化城市环境

用于城区防洪工程,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可为城市建设增添一道优美的风景。

第4篇

以能力为导向组织教学过程

“版式设计”课程的特色在于注重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教师要依据广告设计专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教学内容,以能力为导向对版式设计的理解来编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情境,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版式编排理论进行实际设计的教学模式,将版式设计原理融入对优秀设计作品的分析中,让学生能从版式案例分析中掌握所呈现的设计技能。“版式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比如在教授“字体”这个模块中,我们可以结合中国文化的元素,从平面构成的角度详细分析版式设计形式语言中整体概念的建构,强调汉字自身的设计语境,让学生思考怎样使字体反映出版式设计的美,创造性地形成自己风格、潮流和审美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对“版式设计”课程进行开发,把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完整合理的课程教学新体系。运用模块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每一个模块知识点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未来的岗位职业能力设计一些仿真课题,以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去完成。同时,教师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课程特点,以素质为基础,突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相关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在“版式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引导、指导和监督,把学生中的好认识好见解集中起来,增强教学效果。对于教学内容,教师要按照实际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以及工作环境组织,以完整的工作过程贯穿于项目式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专业训练更接近社会需求,最终能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3]。

加强实战性的仿真性训练

课程的实践性和仿真性训练显得十分重要。在“版式设计”课程模块教学中,教师可以用项目教学法,软件使用和设计理论同步进行,在讲完每个理论课模块之后,安排一些仿真模拟的内容,根据内容安排合适的版面来进行编排,所在课程的教学中安排一些项目习题,如某公司或企事业单位的某一项活动,需要做一本画册,或者老师平时接到一些项目,把这些资料拿过来,让学生把它当成作业来完成,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如果能创造一些机会使学生跟客户直接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明白客户的要求和想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将商业信息和艺术设计结合起来,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此外,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虚拟的项目,让学生参与项目整个研究过程,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操作践能结合起来。

以实际能力为出发点,建构课程考核体系

第5篇

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教学理念,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定位、启发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

(一)主题设定思路整体设计思路本着内容积极向上,思想健康,适合推向市场、服务社会,在设计中又能反映学生的个性,利于多个情景位面的表达。因此可以结合现今社会提倡的共建文明社会、打造和谐家园的思路。确定短片(实验)以公益类型广告为主体,围绕公益类型确定各个不同范围的题材,如讲文明、讲礼貌、安全知识、科普知识等,可按小组或班级确定不同的题材。公益类的剧本信息收集,设计情景可按舞台剧格式(文字剧本)编写剧本,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整体划分为三个情景时空:古代社会(各种文化)、现代社会(各类文化社会)、异时空(种族、风俗随意)。

(二)分组讨论与集体创意根据项目制作的要求,学生按3至5人一组。首先,学生确定角色造型计划,通过资料收集与整理,制定方案,鼓励学生创新求异,大胆地展开想象,提出独创性的想法,最后通过讨论进行归纳,制定可行的设计方案。按照商业化项目标准进行策划、创意,然后完成实训项目,在设计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集体讨论和团结协作精神。如以“古代社会”(宋朝)为选定的主题:1.展开联想。以文字表述进行构思,先对宋朝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让学生去了解宋朝人物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整体造型,归纳总结出其特征。2.设定路线。从宋朝人物造型特征这一中心点出发,设定出若干不同的设计风格线路,让思维充分打开,在各条线路上尽力展开扑捉特征的元素。3.发散思维。将具备宋朝人物特征的多个元素进行新的发散,开发出有趣的元素进行重组,并考虑能否与其他不同的事物结合,看会产生什么新的结果,能否转换原有的概念。4.确定主题。经过发散性思维之后,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宋朝人物特征的深刻认识,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表现方式。要求学生所选风格尽可能不同,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5.分组讨论。学生在讨论会上阐述自己的想法并互相交流、互提建议,然后进一步修改、发展、完善自己的设计构想。6.主题呈现。选取最适合自己且最易于表达的设计风格和视觉元素,绘制出结构概念草图。7.深化主题。选取并确定更多的元素丰富造型,绘制出角色造型设计图。最后对造型进行细化、调整,使造型更加生动、完整。

(三)案例教学法选择典型案例针对角色设计中的剪影特点、风格处理与制作方法等重点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参照企业完成项目流程,限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做到开拓设计思维、熟练运用方法、灵活运用技巧。实训前,教师先讲解角色设计的步骤、方法、要求等基本要领,学生根据项目,设计相应的角色概念草图、三视图(五视图)、肢体动作图、表情指示图、口型图等,方案由指导教师检查后,进行制作。通过案例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创作兴趣,有效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实现了教、学、做、体相互结合。

(四)岗位现场教学例如,在完成“角色概念设计”的项目教学中,我们按需要会组织学生在校外参观企业角色设计的工作环境与方式,围绕角色概念设计的各个环节,与不同类型的生产企业技术高层一起,结合课堂上的授课内容、企业制作要求对学生进行实地教学,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了企业文化、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增强了学生的事业心、责任心。通过现场教学,丰富了学生的概念设计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五)考核方式该课程是考察课,我们遵循高校教学规律结合社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重点突出教学过程的创意设计。严格要求将学生作业的过程记录,通过作业过程记录反映学生创意理念和设计方法的掌握情况,重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引导,实行学习项目阶段评分,综合考查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总评成绩由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最后整套角色设定册的分数组成,各占50%。内容包括四个主要角色的设定、结构概念草图的绘制、三视图、表情设计图、动作设计图、色稿、版式编排等。要求:1.剧情及人物性格分析明确、角色体态特征明确;2.人物角色设定草图,结构比例明确合理,设计具有原创性、趣味性,个性化特征明显;3.人物角色设定成稿,线稿、三视图、头部表情图、肢体表情图、角色比例图完整;4.人物设定的标准应用版式合理,画面安排美观。此外,课程组的教师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已于2011年正式开设角色概念设计精品课程网站,及时更新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多媒体网络课件、授课教案、习题与模拟题、作品图片、视频资料等。教学网站建有师生交流园地,能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和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使学生把课堂教学与课余网络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提供给学生更加宽松的课程学习环境。网络教学给教师提供了了解学生的新窗口,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局限。专业教师收集各类网络资源,以专业班级QQ群为载体,拓展交流平台,就专业学习安排、信息资料收集、作品点评进行了深度沟通。下一步工作交流将逐步向学院精品课程网络平台转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结语

第6篇

关键词:全心思维;外语课堂;课件设计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尤其是PPT的制作和应用,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笔者对多媒体外语课堂进行了一些观察,发现PPT课件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其展示形式和教学效果亦差强人意。基于此,本文以以全新思维(A Whole New Mind)为视角,探讨了现如今多媒体外语课堂课件PPT制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媒体外语课堂课件的设计的步骤和一些设计技巧。

二、多媒体外语课堂课件PPT设计问题

      1、信息量过大

      很多人在制作PPT课件时,一味地堆积文字,整个文稿上满篇英文字符,忽视了PPT的视觉作用。而过多的文字使学生很难把握重点,形成视觉疲劳,失去课堂积极性。而在此情况下,教师成为读书机,学生则成为记录器,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本真。

      2、图文搭配不一致

      制作PPT时,图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表达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课件制作中,或文字摆放不整齐,或图片摆放凌乱。应根据课堂要求和教学目的,或突出文字,或突出图片,或依托图片展示信息。

      3、色彩搭配不当

      在PPT设计中,色彩可以衬托气氛,突出主体,增强界面艺术性。但实际课堂中,许多演示文稿存在色彩搭配不当、冷暖色使用不当、图片背景有损教学情境等等问题,造成学习者看不清、不爱看、或视觉疲劳等问题。

      4、风格不一

      在版式设计中,容易出现版式混乱,各幻灯片出现不同的背景图片,文字大小不一、风格多变,图片色彩或选择与主题不合等问题,使得整个演示显得混乱,造成学习者思绪混乱,难以把握方向,且影响知识获取。

三、全新思维与PPT课件设计

      美国学者丹尼尔•平克(Daniel Pink)在其《全新思维》(A Whole New Mind)一书中认为,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正在从逻辑、线性、类似计算机的能力为基础的信息时代(Information Age)向创意时代(Conceptual Age)转变。创意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建立在创新思维、共情能力和全局能力的基础上,任何一位想要在这个新兴世界生存和发展的人都必须具备全新思维【1】。

      全新思维的六大基本功能是创意时代的六种基本而特出的右脑思维能力,即六大感知能力(“六感”,the Six Senses):交响感、设计感、故事感、共情感、娱乐感和意义感。交响感要求PPT设计需要具备全局观,重点在于关联和整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感要求PPT设计时重在传载信息,同时关注信息表现的形式;故事感要求PPT不仅需要严密的逻辑,而且应当发挥技术优势,构建虚拟情景展开教学;共情感要求PPT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身处地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特点;娱乐感要求PPT设计不仅需要学科专业型和严谨性;同时要考虑教学效果的趣味性和幽默感;意义感要求PPT应富有意义感,PPT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有所为、学生有所得的过程。【2】

三、PPT外语课堂课件制作步骤

      在全新视角的六感指导下,基于多媒体外语课堂的特点与目的,在此,提出PPT外语课堂课件制作的一般步骤。这并代表教学课件应具有统一的模式,重要的是课件能够体现所教课程的特点,最大限度实现该课堂教学目的,使教师有所为、学生有所得。

      1、流程大纲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设计出课件的流程大纲,明确主要结构和各部分先后次序。外语课堂主要有阅读、语法、口语、翻译和写作等课程,课堂活动主要有教师讲解、问答、小组活动、角色表演等形式。在外语课件制作时,我们一定要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课堂类型选择不同的课件层次结构和网状结构。

      2、选择素材

      使用文本、声音、图像以及影像等素材时,要依据不同的课型需要选择素材。要数量得当,过多的素材选用反而会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因而影响教学效果。

      3、模板设计及颜色填充

      PPT具备模板、背影颜色及填充色彩的选择功能。在制作PPT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模板,不同的背景颜色和不同的填充颜色,形成不同风格的PPT,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课堂效果。

      4、内容输入及动画、播放设计

      编辑时可直接输入内容,如有电子版文字教案,可直接复制粘贴。还可插入声音、图像和影像等素材。最后利用自定义动画功能设置各部分的动画效果。

      5、播放检验及完善

      在课件制作完毕之后,要认真检验播放效果,及时修改不合适部分,保证课堂播放流畅,各部分展示顺序得当,展示效果良好,最大化实现本次课堂的教学目的。

四、结语

      在多媒体外语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的背景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已成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现课堂教学效率高、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效果优质化的目的,仍需教师及时掌握ppt课件制作的技巧和方法。全新思维为课件制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和思维,有助于教师克服日常课件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形成自己的课件风格,真正达到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第7篇

关键词:集体备课;备课有效性;教学信息共享

一、集体备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集体备课是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集体备课需要备课组成员根据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材及其知识要点的结构进行再学习,针对课程及其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从中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各要素的重构再设计和整体优化。备课组成员通过集体备课能够集思广益,将个人的思想融入到集体的思想中,相互碰撞,不但有利于个人能力水平的提高,而且对课程整体教学思路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集体备课最终起到的作用就是,教师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掌握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重塑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然后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集体备课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各级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普遍采用集体备课这一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但是在许多学校开展集体备课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严重影响集体备课效果及其作用发挥的现象和问题。

(一)缺乏整体规划,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虽已开展很久,但由于缺乏集体备课的整体规划,强调单课时的备课而没有对课程整体进行备课,所以在一段时期内很难达到预期的备课目的。加之集体备课需要协调备课组成员,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成员在集体备课时雄心勃勃、滔滔不绝,而在实际上课的时候就又我行我素、各行其是,没有将集体备课成果转化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此外,一些学校的备课组没有把握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占用集体的时间来传达会议通知,或者是当集体备课为发牢骚的场所、没有在教材选取、教学策略、重难点、学情分析等方面下功夫,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来激励成员研究集体备课策略,致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二)缺乏灵活性,过分强调统一和量化考核

一部分学校在集体备课的形式和内容上管理很死板,过分强调集体备课中对教学各个环节的“高度统一”,例如,统一思想认识、学进度、学要求、案讲稿、统一作业考察等等。这样的规定缺乏灵活性,无法激活和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新能力,这同集体备课的目的背道而驰。此外,过分强调教学各个环节的量化考核也严重影响着集体备课的实际效用,例如教案检查过分追求量化,检查方法单一,只关注教案的内容结构或者文字数量,要求版式统一,那么如此的量化就将集体备课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打垮,集体备课就变成了集体填表了。

(三)缺少教学信息共享,绩效评价偏颇

集体备课强调成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针对备课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集中集体的智慧进行教学攻关,以此来推动集体备课的不断前进。但是备课成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部分人很少共享有价值的信息,无法真正发挥集体的力量。此外,一些学校单纯拿学生的考试成绩来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没有形成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也使得备课组成员之间存有私心,集体备课的真正作用也无法发挥。

三、提高集体备课效率的对策

集体备课在教学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离不开学校的相关政策、备课组组长的管理智慧以及成员的相互理解,这既包括制度方面的,也包括管理方面的,更包括了思想认识方面的。

(一)学校要积极促进和推动集体备课的开展

这不但有利于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而且对于集体备课的有效实施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始终是学校工作的中心,集体备课需要学校依据其目标来出台基本的保障制度,例如对集体备课的成果进行奖励的激励制度,对于教师参与集体备课并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鼓励创新。学校还要在整体上把握各门课程的集体备课规划,备课组提交的计划要进行仔细的审核,要时不时检查集体备课情况,同时要给予备课组一定的灵活性,不可将集体备课管得过于死板。学校还要在绩效评价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不能单纯拿“分”来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这也是激励每个人积极参与到集体备课中发挥个人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备课组组长在管理方面要进行学习和研究

集体备课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效果,备课组组长身为组织者、管理者和协调者,要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要担当本备课组备课内容整体规划和任务分配的工作,要协调好成员的备课工作,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引导问题的讨论方向,及时将问题进行记录和研究。备课组长要多与成员沟通,了解每个成员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处理好不同的意见分歧,总结备课组的集体意见和想法,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及时提出要求,尽可能解决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其他部门帮助解决的问题。

(三)备课组成员要提高认识、共享教学信息

备课组成员要正确认识集体备课的目的、要求和作用,服从管理,参与集体备课的讨论研究,以无私而积极的心态来贡献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成员间的信息共享是集体备课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信息的充分共享可以大幅提高集体备课的备课质量,对提高个人和集体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大有裨益。充分共享信息不单要求成员有更高的认识,而且还要求学校能够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激发每个人共享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这对于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都是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第8篇

论文摘要: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创新教学”课程的教学资源现状是探索、研究“创新教学”课程新体系的根本保证。透视“创新教学”课程多嫌体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与共享的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反思,反思成功与缺失的方方面面,是“创新教学”多媒体课件走向成熟的基本策略。

自从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开设“创新教学”课程以来,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以全国首届人才工作会议体现出的创新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型教育工作者的新路子,丰富我国远程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依据。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该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以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实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一、“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历史发

1999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的教学计划中有一门特殊的课程—“创新教学”,通过认真研究,不断搜集教学资料,建设教师队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开设了创新教学课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决定整合现有文字教学资源,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化学习的特点,加大“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

(一)MicrosoftPowerpoint时期

2002年,在缺少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及技术知识与能力的前提下,先从教学最直观的电子教案做起,根据教材的七章内容编排情况,以讲座的方式将课程学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知识点用MicrosoftPowerpoint的强大功能体现出来,从而使学员在学习中有效地运用了电子教案的图片、视频、音频和交互等特殊表现形式,使“创新教学”课程内容的七章理论知识在学员的学习过程中具体化、形象化和趣味化。我们制作的120张幻灯片经过学员的反复使用,在课程组的努力下,陕西省先后有4808名学员对幻灯片提出了修改意见,目前在陕西省系统推广的“创新教学”课程电子教案就是多次反馈与修改的教学辅助媒体。根据2003年5月在陕西省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创新教学”课程电子教案在教学中的使用率约为86%,有82%的学员给“创新教学”课程的电子教案综合评价为90分以上。

(二)MicrosoftFrontPage时期

2003年,随着“创新教学”课程教学支持服务的不断完善,在对电子教案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利用MicrosoftFrontPage软件提升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效果。在导航栏目中设置了教学文件、教学辅导、问题解答、知识拓展、教学研究和相关链接等学习模块。由于技术的缘由,该课程的媒体化只考虑了知识检索与链接功能的发挥,虽然在背景音乐、动画制作等方面有所涉及,但其针对性不强,文本与动画的协调度不够理想,知识学习的交互性也体现不太明晰。在当时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员对此课程媒体的综合评价为95%。2004年,我们根据学员的反馈意见,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在陕西省举办的多媒体课件大赛上获得教育厅授予的多媒体课件三等奖。这在当时对我们开发课件的教师来说,受到极大的鼓舞。因此,“创新教学”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就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得到修改与完善,可以说,动态性是课程媒体化的一种写照。依据“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完成的“创新教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报告和论文受到全国电大首届教学创新奖评审委员会的关注,课程组负责教师获得首届教学创新奖并在远程开放教育论坛会议上进行交流。2005年《论“创新教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一文获全国广播电视大学优秀科研论文。

(三)不同媒体资源优势互补的时期

2006年,经过多年修改与完善的“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终于得到其他省级电大课程教师的认可。据不完全统计,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材发行中心先后接到河北电大、新疆电大等13家省级电大商谈“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与共享问题。为了做好应用与共享,使课程教学媒体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又提出了用新的设计理念与软件重新梳理与整合“创新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计划。与此同时,陕西省多所高校也打算利用“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开设教育类专业的选修课程,他们经过论证,充分肯定了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开设“创新教学”课程的超前理念。在许多打算共享资源院校的支持与激励下,我们于2008年完成了IP系统讲授课程18讲的录制目标任务,通过网页向陕西省以至全国开设“创新教学”课程,与此同时,还录制了“创新教学”课程学习推荐直播课堂,加大了“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宣传力度。

2008年,全国第八届多媒体课件大赛开始,课程组积极应对,精心策划,不断创新,利用新的教学软件对以往的媒体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使课程的学习内容更加具体化、趣味化和有效化。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直播课堂、IP系统讲授、作业辅导与讲评、综合测试、课程评价等模块融合进去,尤其是采用多种软件优势互补的方式体现教学内容。在陕西省教育厅2008年多媒体课件大赛上获得优秀等级并被推荐参加全国第八届多媒体课件大赛,经过大赛评委会的审核与评定获得教育部2008年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2009年,“创新教学”课程开发研究成果获得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截至目前,谷歌、百度、搜狗等搜索网站可搜索到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创新教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应用和共享方面的信息100多条。2010年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将成立“创新教学”课程教学团队,其主要任务就在于围绕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尤其是多媒体课件资源建设,分阶段打造中央电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逐步将“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向成熟化推进。

二、“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与共享的反思

从“创新教学”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情况来看,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基本上都是以“创新教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由文字教材、音像媒体、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媒体组成。

(一)文字教材建设是课程多媒体资源建设的基础工程

文字教材是学员学习的基本依据,课程组围绕“创新教学”课程现有教材—《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学员中认为文字主教材中教材理论体系不完整的占83%;概念命题不清楚的76%;文题与内容不配的占37%;教材结构不合理的占46%;课后思考题不合理的占90%;教材内容重复现象的占90%。显然,学生自主学习的主教材必须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改革。只有设计编写出适合开放教育学员特点的文字主教材,才能真正体现出文字主教材的重要作用。第一,主教材应适合学生自学和小组学习的特点,把教学基本内容同教学目标、自学方法导引、自学进度安排、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阶段小结等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第二,文字主教材必须配备一定量的思考题、讨论题、案例题、阶段测试题等具有课程特色的巩固知识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基本内容。第三,文字主教材在版式设计上可采取正文分主、辅栏的形式。主栏为教材的主要内容;辅栏应依据该课程的一体化设计方案为学习者提供各媒体的交互学习要求。第四,编写者应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出发,认真分析该课程的一体化设计方案,使编写出的文字教材既有一定的系统性、严格的科学性,又符合学员的认识发展规律。第五,文字主教材应具有一定的“渲染”力,以吸引和鼓励学生克服自学中遇到的困难。第六,文字主教材应就多种媒体教材的配合使用提出学习要求,以使学生能适时地通过多种媒体教材的综合使用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实现学习目标。

(二)音像媒体的设计与表现形式是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得到应用与共享的关键

课程组多次针对我们开发的“创新教学”课程视频媒体资源以及兄弟院校开发的视频媒体资源进行反复研究,总结了我国网络教育视频媒体资源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播课教师大多数都是学科教学专家,但由于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甚少,教学活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无异于搬家。第二,播课教师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枯燥单调、教学方法死板、表情过于严肃等,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播课教师由于教学任务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其讲授的范围仅仅限于教材之中,结果使学生认识到音像教学无非就是读教材,看与不看一个样。第四,播课教师的教学过程缺少创新成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这方面的统计结果显示,收看录像带教学和卫星电视播课能坚持到底的学员仅占11%,平时自主学习利用电视课程、教学录像、VCD光盘和录音教材资源的占7%。显然,这方面的资源改造和完善工作迫在眉睫。至于通过直播课堂和双向视频系统的教学资源,由于各分校、工作站从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利用率逐渐增加;但农村及边远地区的学生由于接收设备等方面的原因其利用率仍然较低。因此,音像媒体资源的开发,一定要配合文字主教材的内容进行多样化的模块化设计,使不同的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媒体。

(三)多媒体课件是学生自主化学习的最佳途径

从远程教育的角度来看,“创新教学”课程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率还是比较低的。第一,片面追求大而全,教材搬家、黑板搬家现象严重,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件制作者忽视了制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直观形象的描述,使学员理解概念和抽象问题具体化。第二,课件设计中过分热衷于图像、音响和视频等媒体的效果,使课件的内容与多彩书本和音像教材无多大区别。第三,交互性、超文本和导航能力不强,单调的文字显示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第四,缺乏较系统的课程学习评估,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消化,结果造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针对“创新教学”CAI单机版的不足重新开发了一部“创新教学”课程内容比较全面、丰富,上网即可灵活使用的CAI网络版课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员自主化学习的需求。

(四)网络课程是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开发与共享的最终目的

目前,由于理念、名师、技术、经费等方面的种种原因,“创新教学”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问题仍然较多。第一,仅依靠自身师资的力量,很少与省级电大和网络教育学院交流共享,从而造成得不到课程资源完善的有益意见和反馈信息。第二,网络资源的常规方式体现较多,电子交互方式较少。第三,网上资源原始粗糙的多,加工整理的少。第四,网上的静态信息多,动态的信息少。第五,理论性较多,时间性较少。因此,“创新教学”的网络课程,首先,应突出创新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设计,配合动态演示、视频、图像、实验、典型例题、解题思路分析、问题讨论、测验等教学环节,强调实现交互式学习功能,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其次,网络课程应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再次,网络课程的教学支持环境在功能上,除了具备一般的远程教学能力,还应具备使用者可重组、可扩充、可修改的知识模块、媒体素材等开放。

三、“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要依赖于创新的教学形式和手段

“创新教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先进的教学形式和手段不可分割。因此,为了适应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协作学习和小组学习形式,“创新教学”课程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中恰到好处地应用图、文、声、像、动画等多媒体的丰富的表现方法及计算机的交互优势,充分应用现代心理学感知规律和注意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记忆规律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突破教学难点,强化教学重点,有利于学员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必须处理好理论指导与应用共享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于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基本目标。因此,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必须在科学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明确的建设目标,围绕资源建设目标,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突出的学习资源。这里尤其要处理好各种教学资源新建、改造和引进的关系,处理好多媒体资源建设的共建与共享关系。

(三)网络资源的科学选择和合理优化

“创新教学”的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多数应考虑以动态Web页的形式向学生,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课程内容辅导、作业题、教学案例等形式。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必须根据“创新教学”课程各个部分的具体内容、性质、教学条件、师资素质的差异性,结合网络教学资源各种媒体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灵活选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研究、掌握各种媒体特点和功能,注意发挥所选媒体的优势,强调媒体使用的合理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四)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反馈与评估制度

第9篇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模式;上机考核;上机任务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考核模式的设计原则

1.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强调实践考核。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的“双基”作为最终目的,“双基”是指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该课程强调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基础上培养和提高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以使其初步具备学习更高层次计算机理论和训练实践操作能力的基础。该课考核模式设计中,须结合理论与实践,既要将理论知识作为最基础的内容进行考核,又要将实践能力考核部分突出出来。

2.随堂考核与上机考核相结合,偏重上机考核。课堂讲授中可以设计互动环节来作为随堂考核的内容,教师要将随堂考核设计到教案当中,编排到平时的课堂讲授过程中,在备课时更要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备课,以增强随堂考核的实效性。随堂考核反映的仅仅是课堂中师生的即时教学互动,教师还需要通过布置一定量的上机任务来锻炼和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其完成情况则作为考察一个学生对该课程实践性内容的掌握和学习情况,应当作为考核组成的重要组成。

3.作品设计考核与结课考核相结合,重视作品设计考核。随堂及上机考核都是平时一般性的考核,不足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学习和掌握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设计一些阶段性的作品设计考核。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相关知识和操作学习完毕之后,应当布置一次作品设计任务,相关的素材和资料由教师提供,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由编排一份图文并茂的小报纸或其它形式的文档,而且在作品设计过程中要给予学生一定自由度。这样不但可以检验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情况,还起到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操作能力的作用。课程结课考核也是必须的,它是最后针对课程学习重点和难点设置,专门用于考核学生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的一种有效考核方式,应当尽量采取无纸化考核形式,改为纯上机操作考核,其中理论部分的内容以选择题等形式出现,其余均考核操作性内容。

二、考核模式的构成设计

1.平时考核。主要包括随堂和上机两类考核成绩,分别占课程总成绩的10%和20%。随堂考核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除了上文提到的互动式考核形式外,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阶段性的理论小考试,教师通过不多的题目将一部分理论知识整理成考卷形式,随堂利用一小部分时间进行考核,以检验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上机考核主要指教师根据学生上机情况所给予的一个评定成绩,可以包括每次上机任务完成情况、课后作业的提交情况等等。该部分考核需要教师在上机任务的内容设计上下足功夫,因为它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符合课程考核模式设计原则的重要体现。

2.作品设计考核。作品设计它包含了课程标准对学生在Word、Excel和Powerpoint三章上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这三章的作品设计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20%、10%和10%。由于作品设计具有极强的个性分,在每部分考核过程中,教师要以开放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作品,确实做到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Word部分作品设计的考核题目,设置上要以文字和段落的编辑及排版、文本框、艺术字、图片等对象的插入等为重点,将作品设计所需的资料、素材以及必要的提示发送给学生,并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要尽可能从作品题目设计上反映出该部分内容对学生的要求,力求反映学生对文档编辑、排版和美化等方面的掌握情况和综合的操作能力。Excel部分要以填充、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图表、条件格式、公式函数等内容为重点,教师可以给出一个样表让学生参考,并附以相应的要求,该部分考核题目设计上要能够反映学生对表格制作、编辑和美化等方面的掌握情况和综合操作能力。Powerpoint部分要以幻灯片的制作、编辑、版式、切换方式和自定义动画为重点,可以任由学生自由发挥编辑具有一定主题意义的幻灯文稿,要求学生综合利用该部分所学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最后以文稿放映效果、动画效果、文字颜色搭配等为评定依据。

3.结课考核。结课考核主要通过学生登录上机考试系统并以最终答题成绩为考核成绩,该部分的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且系统卷面分数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占40分,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包含少量操作方面的基础知识;文字录入题占10分,检验学生的打字速度和准确度;操作题占50分,包含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办公系列软件和网络应用三大部分。每种题型分别按照由易而难逐个题目增加难度,难度档次分为易、中、难三档,比例为1:2: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