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2 03:23:31
导语:在三年级语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而对于教育来说,小学教育是其最基础的部分,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为今后的语文阅读和写作积累足够的经验和知识。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需要重视其作文的写作训练。
【关键词】
三年级 作文教学 写作指导
写作是一种对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需要教师对小学三年级的写作具有必要的重视。然而,在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写作教学和训练时,大部分的教师丢失了其主要的目的,而片面的重视学生的写作效果,但对其写作的基础作用没有很好的理解,导致我国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小学三年级学生写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三年级学生在进行写作之前已经掌握了大约2000个汉字,因此,其完全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说出具有完整逻辑性的语句。这种情况为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作提供了可能性,然而,由于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过渡,其最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将口头表达转变为书面表达,这也是我国当前三年级学生作文训练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在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具有词语和文章篇幅的布局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因此,对于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训练,应该将这一目的作为其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其在这一阶段仅仅对于图画等形象的事物具有较大的兴趣,而对于记述文的写作较为缺乏。因此,学生在进行这一类文章的写作时,往往会不知从何处开始,导致学生对这一类文章的写作缺乏应有的兴趣,严重的甚至害怕老师布置这一类的作文写作。这是我国目前非常常见的一种小学作文训练问题【3】。
2.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训练的方法
2.1 注重从说到写的过渡
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其主要的学习任务是通过看图进行口头上的表达,这种锻炼能够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锻炼,但是却没有使学生接触到书面表达的相关知识。一般情况下,口头表达能够借助肢体语言使表达的内容更加的形象,但是在逻辑方面的要求却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对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来说,其上半年主要是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转换练习,但是,这却不能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在进行书面表达时,还是缺乏一定的能力。因此,在进行实际的教学练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相应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将口头的表达转换成书面的表达【1】。
2.2 注重由易到难的过渡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其主要是通过看图进行写作训练,因此,其在写作能力方面拥有一定的基础。然而,对于看图写作来说,其写作材料是现成的,而三年级的写作主要是通过对材料进行整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素材和对文章的整体布局进行把握,这是小学写作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小学教学的教材安排中,语文课本在第五册就开始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训练,并安排了相应的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一些基础的训练。对于这些任务,很好的体现了从易到难的规律,使学生既能够对一、二年级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巩固,同时,又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为今后的写作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这一过渡阶段的安排,使教师具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帮助学生进行表达方式的转换。另外,教师通过在这一阶段创造合适的情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未来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2】。
2.3 注重从观察到思维的过渡
对于写作来说,其最基础的能力要求就是良好的观察能力。小学生的生活环境虽然非常的丰富,但是由于其表达能力的限制,其很难将周围的事物通过合理的语言进行完整的表述。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学生没有足够的观察能力,对于周围事物的观察不够全面。因此,想要学生具有优秀的表达能力,需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锻炼观察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重点关注,将学生的感知和思维能力进行完美的结合。且在进行锻炼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其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另外,还需要让学生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分析和概括,而出现的不足则需要教师进行补充,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1】。
2.4 注重从局部到整体的过渡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对具体的事物分析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对于一些抽象或者理性的事物,在进行分析时则较为困难。由于自身观察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在进行事物的观察时往往不够细致,这就导致其在进行写作时缺乏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使其无法抓住写作的重心。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在进行作文写作训练时,可以采用模仿课文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在二年级时大量进行看图说话的训练,对于图画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概括,在训练的初级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某个段落进行片段的写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自身的阅读对课文进行认真的了解,然后通过自身的构思,将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想想,最后,通过自身的发挥将自己的理解通过书面表达展示出来,通过这种方法,既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同时,还能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结 语】
综合上述所说,本文对当前我国小学三年级的作文写作训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自身的一些建议。通过这些方法,能够使教师在教学时更好的了解自身的位置,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红.小学语文作文写作训练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 (14)
随着时间的匆匆而过,一个繁忙的学期又结束了,一段紧张的教学活动又划上了圆满的句号。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如下总结:
首先,按教学要求完成本册的识字和写字任务。认识并能够正确地运用所学生字词。在继续学好钢笔字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学好毛笔字,在学写毛笔字的过程中,感受祖国文字特色的魅力,感受中国书法的无穷奥妙。在写字过程中成功地运用“我们的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书法,有效地刺激了学生对毛笔书法和钢笔书法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书法的热情,涌现出一批书法爱好者,同时展出了不少的成功作品。
第二,继续训练学生的自读能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运用“范读——默读——品读——朗读”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感悟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理解好词好句在文中的作用。并能够自觉地把这些好的词句积累起来。同时体会关键词语所表达的含义,及对人物的思想品格的塑造作用。
第三,继续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随着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本册范文所含有的习作方法。学生学会了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描写画面内容。学会了按一定顺序写一处建筑物、能写出一种水果或蔬菜的特点、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貌和习性,还学会了以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精神。
第四,继续训练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适当地展开小组学习或分组讨论等多中形式,让学生在小组中
发表见解也倾听别人的见解。同时利用多层次的口语交际课,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品质。并培养在小组中互相协作互相补充互相学习的合作精神。
第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精神。在传统教学的影子里,学生们仍然习惯于老师的讲解,在做习题的时候,有不懂的或年会的还想等待着老师的标准答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惰性,不利于学生的开拓创新素质的养成。因此,在阅读之后我首先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各种问题出现时,又鼓励显示去自己解决,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途径。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并促使他们去为自己的见解到处去努力寻找相应的材料。无论对与错,只要是自己找到的,自己通过任何渠道获得的都得到表扬和鼓励。在一个学期的能力只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相应的增长。
1、漓江的水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2、天上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3、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
4、这些小蝌蚪大头大尾巴,像小姑娘的辫子,黑油油的,真好看!
5、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6、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7、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8、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9、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10、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11、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12、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13、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14、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15、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16、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17、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18、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19、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20、战士们像箭一样地穿过熊熊大火。
21、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22、听了这个消息,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23、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24、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25、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26、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27、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28、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好像一颗颗珍珠一样。
29、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30、中秋夜,一轮明月宛如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
31、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32、天冷极了,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似的。
33、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34、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35、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1、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2、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3、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5、教学时数:三课时
6、教学课程: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4)、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7、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8、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9、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识字“蒌蒿”、“崇”、“轼”
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再读古诗,读懂诗意
(4)、出示自学提示(二)
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
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行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拔。
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指多名学生述说每行诗的意思,教师及时点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生: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游玩,好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师:“桃花三两枝”说明了什么?(两三枝桃花开放,给我们报告了春的的信息)。
生:“鸭先知”表明鸭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戏。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生:这名话的意思是:河滩上已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出嫩芽,此时正是鲜美的河豚上市之时。
师:“蒌蒿满地芦芽短”体现怎样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爱),“河豚”是画中的事物吗?(河豚不是画中的事物)。你能结合课文和图画进行联想吗?(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在师生共研中让学生知道这首诗诗人由江边——江中——江岸——想象,其中第1—3行是咏画的景物,描绘竹林、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丽景色,第4 行诗由画面景物跳出画面,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10、三读古诗,背诵古诗
出示自学提示(三)
三读古诗了解题画诗的特点。背诵古诗。学生进入第三次先学,在学习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概括题画诗的特点。出示《题画兰》这首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让学生结合这两首诗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学生背诵古诗。
11、课堂训练
辩字组词:
崇( ) 芦( ) 豚( ) 蒿( )
崇( ) 庐( ) 逐( ) 篙( )
这首诗中写咏画面景物的诗句是:
作者展开想象的诗句是: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 诗,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
这首诗描写了 时节 的景象,体现了诗人 。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
12、总结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字词教学;探究
一、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革推进,我国的字词教学以及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对字词的认识上,还要更加注重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同时对字词加以积累,教师在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的积累三年级的字词,有效促进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字词教学的措施
1.有效朗读、理解字词
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有效的朗读能够带来事半功倍的作用,不但提高学生记忆的效率,还能加深学生对新字词的理解能力,也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时的情感得到升华,最后喜欢上字词的学习和积累。例如:小学三年级有些词汇像“风尘仆仆”、“慢吞吞”、“兴高采烈”这个类型的词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朗读,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就能对词语的大致意思加以理解,教师为了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可以在反复朗读之后要求学生说出这些词汇的近义词,并且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将他们运用出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样朗读的过程,学生对词汇含义加以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还能培养学生语感以及良好的思维能力,将朗读过程中感受到的美好品质渐渐积累成自身的良好品格,实现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字词
小学语文的生字词是比较多的,这一阶段是语文词汇积累的重要阶段,所以会不断遇到生的字词,对于这样比较有难度的字词学习,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就能够使得生字词的难度就会降低,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例如:在《风筝》这一课程的学习时,会涉及到一些生字词像:丧、憧憬、歇等如果教师只是进行简单的要求学生背诵,死记硬背只会出现记忆不牢固,而且学生的学习压力还会增大,所以教师要将这些生字词联系生活实际,对字词进行解释,并联系生活造句,使得学生望文生义,理解词汇的意思。所以,在小学语文三年级的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这些字词进行造句,通过句子的学习加深对这些字词的理解,进而提高小学语文三年级的字词教学效率。
3.模仿表演、学习字词
小学阶段的孩子仍处在善于模仿的阶段,大部分孩子的模仿和表演的能力都比较强,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课堂上有效结合学生的模仿能力,对于字词的学习,教师可以用动作、表情、眼神等形式加以表达,不但让学生很轻松的理解字词的意思,还能在表演的过程中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打造轻松的学习环境,通过生动的表演学生就可以对情景用字词进行描述,也锻炼了学生的表_能力。例如:“兴高采烈”一词,学生手舞足蹈的表演,十分开心的进行模仿不就是对这一词汇的最好表达吗?“批评”一词,学生模仿家长对自己犯错误时的批评的样子,就是对这一词汇形象的表演。这样通过表演,很多抽象、难懂的词汇,就用这种十分愉悦的方式加以化解,也避免了很多词汇无法用语言解释的尴尬,使得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生动,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比传统的说教授课效率要高的多,学生在理解起来也深刻的多。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字词的学习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主线,通过字词的学习,其他知识才能看得懂、看的明白,所以字词的掌握不但是语文这门学科,也是其他所有知识开始学习的基础,只有真正掌握了字词,才能轻松的学习其他学科,但是如果学生不能掌握字词,那么对于文章的思想把握起来也就十分困难,甚至出现看不懂的情况。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字词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和学生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词汇的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呼唤字词教学的回归:中学语文教学中字词教学的现状和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3[C],2013.
[2]胡宝娟.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边缘化”现象的思考及行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S1).
[3]王璐.认读・理解・积累・运用―浅谈搞好小学语又字词教学四部曲[J].新作又(教育教学研究),2011,(l4):8.
[4]蓝卡佳.从语素构词看小学语又中的字词教学[月.教学与管理,2009,(15):76-77.
[5]胡宝娟.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边缘化”现象的思考及行动月.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34-37.
“意会”,心领神会也;“言传”,言为心声也。“意会”了才能“言传”,“言传”了能更好地意会。“意会”是理解,“言传”是表达。语文阅读教学既需要培养学生的“意会”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言传”能力,加上“言传”能让我们老师直接了解学生“意会”得是否深刻,了解自己的引领是否到位。所以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引领学生“意会”语言文字的美妙时,常常会想尽办法引导学生“言传”——“你觉得这个词语妙在哪里?”“你觉得这个句子美在哪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可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怎一个“妙”字了得!一个“绿”字,一个“敲”字,能让我们的大诗人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让他们的后人玩味无穷,甚至争论不休。于是,“妙不可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成为我们在欣赏美文时经常发出的感慨。请看: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与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这段文字,寥寥数语,既写出了秋雨的特点——轻、凉、柔,又告诉我们秋天是在一阵凉过一阵的秋雨中来到人间的,既形象生动又有趣好玩。不过,作者为什么把秋天的雨比作一把钥匙?为什么说它是温柔的?温柔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是“趁你没留意”时把“秋天的大门”打开的?如果让你把这些问题说清楚,可能还要好好地琢磨一番,组织一番,甚至到最后还会补上一句: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
这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秋天的雨》的开头,像这样的句子、段落,文中到处都是。我想编选这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的主要意图就是引导学生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吧。可是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我们老师尚且觉得妙不可言,又如何引导我们的学生去“言传”那其中之妙,况且还是小学生,况且还是三年级的小学生!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美很不敏感。如果哪天要去旅游,最激动的一定是他们;但到了景点,他们最感兴趣的绝对是游乐、小吃、购物,而对那里的花草树木、山山水水视若不见;回来后问他们:“那里美不美?”“美!”“什么美?”“花!树!……”“美在哪里?”这时候往往就哑口无言了。至于语言的美,他们的感悟自然也深不到那里去,加上他们的阅历还很不丰富,语言的积累还很少,语言的表达能力还很有限,所以要能“意会”就已经很难,要能“言传”就更难了!
二、策略与方法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积累、理解、运用语言文字,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而且“意会”是“言传”的基础,所以必须重视“意会”。没有了“言传”,我们又如何帮助我们的学生深刻“意会”语言之精妙,又如何帮助我们了解学生“意会”的程度呢?不妨试一试下面的方法。
1、赏画中意会。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直观的画面、视频会给他们极强的冲击力,既吸引他们的眼球,又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意会”那些难以言传的妙词佳句。如《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为了帮助学生意会五彩缤纷的意思,感受秋天的美丽,我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所有描写色彩的词语,再说说秋雨把这些色彩送给了谁,而我随机把“簧簧的银杏、红红的枫叶……”这些词组用同种颜色打到屏幕上,并在旁边配上相应的图片。当这一幅五彩缤纷的秋景图展现在孩子眼前时,大家的眼睛都亮了。我让他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看到的色彩。学生说了很多:绚丽多彩、五彩缤纷、五颜六色……我想这个效果绝对要比说出“五彩缤纷”的意思好多了。
2、表演中意会。“美丽的仙子在秋雨中频频点头。”为了体会“频频点头”的意蕴,我让一位小学生扮演仙子在秋雨中“频频点头”的情景,结果第一个只点了一下头,下面马上有人叫起来:“演错了!”接着上来的同学连续点了好几次头,但脸上没有表情。大家说这次演对了。我却一本正经地说:“不能说完全对!因为演员的表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哦。”这一回他们是面带笑容频频点头。我又顺势引导学生说说仙子高兴得频频点头的原因,要求边说边演。有的一边点头一边感激地说:“感谢秋雨带给我这么美丽的颜色。”有的一边点头一边自豪地说:“瞧,我多美丽呀,简直就像仙女下凡。”……
3、想象中意会。其实像上面让学生说说“频频点头”时心里在说什么,就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意会”这个句子的美妙。同样的,在品味“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个拟人句时,我也让学生先演了演“你挤我碰”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想象他们会如何“争”,要求说出理由。通过“争”,他们体会到了果子的大圆、饱满、香甜,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再如开头提到的秋雨“打开了秋天的大门”,我也让学生想象“秋天的大门”打开后自己看到的景象。通过想象学生自然就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是秋雨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秋天。
4、朗读中意会。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品味美文时更要重视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这一句我采用的就是赛读法,就是看谁能把田野读得像大海。在一遍又一遍的赛读中,在不断的比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品味到了这个比喻妙在不仅写出了田野的广阔还写出了田野的壮观。
试卷比例:
朗读、背诵:10%
作文:20%
语文基础知识:70%
复习重点:
1、字:
(1)看拼音写词语:以书后生词表为主。
(2)选字填空:区分形近字、同音字。
(3)按要求查字典:能够确定字的音部(音序)、部首,余几笔、读音,会组词。
(4)正音
(5)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2、词:
(1)组词:能够准确区分形近字、同音字,并正确组词;能够正确区分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并组词。
例如:
圈燕
倦雁
(2)填上恰当词语:
例如:
增添的爪子一清泉
锐利的地露出
(3)照样子写词语:
主要类型:
傻愣愣(abb)
干干净净(aabb)
一张张(以“一”打头,后面为量词重叠)
井井有条(aabc)
又松又软(abac)
远近闻名(开头二字是一组反义词)
动静(两个字为反义词)
(4)选词填空:
(5)补充四字词语:以书后生字表为主。
(5)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6)写出近义词、反义词
3、句:
(1)用带点词语写句子:
(2)给句子加标点:重点为冒号、引号、顿号、逗号、句号的用法。
(3)照样子写句子:
(4)改正句子中的错误:
①在括号里写出正确词语:用词不当
②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用词不当、缺少成分、关联词语用错
(5)判断是否为比喻句:花骨朵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6)古诗解释:
(7)补充语文园地“读读背背”中的句子
4、段:
(1)排列句序
(2)仿照例子写一段话:
例如:有的……有的……有的
(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课内文章)
(4)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5)古诗默写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7)写出课文题目
5、篇:
(1)按要求画词语、句子
(2)说说文章中的一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填空
(4)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5)选择正确答案:考察孩子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对主题的理解
(6)标自然段序号
(7)根据短文内容填表
(8)画出重点句
给家长的建议:
1、请各位家长关注孩子的记事本,按照复习的进度帮助孩子听写八个单元字词,默写规定的古诗(四首55页、95页)以及语文园地“读读背背”的内容。
2、建议家长可以结合孩子8次习作中的问题指导孩子进行片段修改,帮助提高作文水平。
3、请家长每天检查孩子记事本,特别是对于一些口头作业,家长帮助督促孩子落实;对于复习阶段老师留的作业在孩子独立完成,认真修改的基础上,如果家长有时间可以帮助孩子检查。
4、请各位家长对于期末考试中要求朗读、背诵的篇目督促孩子进行练习。
5、家长提醒孩子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醒孩子准备好学习用具。
期末朗读、背诵考察篇目:
朗读:6、10、14、17、19、23、27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抡斧、猛劈、顶天、蹬地”等
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2.过程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4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3.情感价值:鼓励学生通过感悟朗读体会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4自然段,体会的献身精神。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学生搜集开天地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初读感知,学习字词。(略)
第二课时
一、提出本课学习内容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开天地》。
谁能告诉我,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是什么样子的?(板书: 混沌)
那你们现在看到的宇宙又是什么样儿的呢?(板书:美丽)
2、师: 混沌的宇宙,美丽的宇宙,动动脑筋,有什么想问的吗?
3. 集中问题。我发现大家想了解的都和一个问题有关,那就是“神 话中是怎样把混沌的宇宙变成了美丽的宇宙的?”是吗?这也 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
二、情境创设,深入学文
1、感受开天地的神奇。
(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老师用生动的导语创设情境。音响:雷声)
师问:怎么样?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谈论自己的真实感受。
2.(过渡:开天地,多神奇呀!找找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 打开书。哪里写到劈开天地的情形呀?哪个自然段?)品读 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重点语句)
(1)引导学生自读,赛读,评读等充分感受劈开天地的情形。
(2)引导学生发现两句话用的三个表示慢的词(课件演示三个词 变红的效果)
(3再引导学生发现句中的几组反义词(轻——重;清——浊; 上升——下降等)
(4)男女生配合读本句,体会反义词的含义。
3、学习“顶、蹬”部分
师:天和地已经被劈开了(板书:劈)接下来呢?(板书: 顶、蹬)
(1)学生试着模仿顶天蹬地的动作。然后谈感受,通过比较 体会顶天的漫长和艰辛。
(2)学生练读本句。
4、学习“变”的部分。
(1)师:天和地终于成形了,却──累得倒了下去,接着又 发生了什么?(板书:变)
(2)学生轻声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看看有什么发 现?同桌商量讨论。 (学生畅所欲言,有新的发现及时表扬。 如:总分关系的构段方式、颇具气势的排比句式,以及大量像 “隆隆的雷声”这样的词语,段尾的省略号等)
(3)指导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随机出示课件。)
(4)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读,让学生感受宇宙的美丽。(师读 身体的部分,同学们接读变化的部分。)
(5)讨论:省略号是否可以擦掉?
(6)想象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
(出示“小小想像家”:他的______,变成了的______。
A.先自己写一写。
B.小组内说一说。
C.试一试,连成一段话。)
(学生小组合作、老师巡视指导,全班汇报略)
(7)配乐朗读第四自然段。
(8)学生向说说心里话。(让学生感悟出的献身精神。)
5. 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段话。(板书:“创造” 。去掉“?”)
6. 总结:师:传说中的就是这样,用尽所有力量,把他的整个 身体,将混沌的宇宙创造成美丽的宇宙!(边说边连板书)
三、拓展作业。
周正银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适应新教材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钻研教材,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三(1)班语文教学工作做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
我始终按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尤其是在备、讲、批、辅、考等方面,并坚持做好培优扶差工作。
1、做好备课工作。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预先备好课,课前再重新复习一遍教案的做法。能围绕本课时教学目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复杂的内容进行变换,取其精华,有取有舍;环节齐,有后记。
2、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能做到:教学目标明确,能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突破重点难点,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体现分层教学,各类学生主动地发展。
3、作业布置做到合理,有代表性和启发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避免重复死板的作业。能及时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并做好成绩登记。
4、抓好培优扶差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优秀率才能升高,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扫清障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我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效果、有记录、有辅导、有鼓励、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5、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达到了开学初制定的学习目标,掌握了以下知识:
⑴认识250个字,会写2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
⑵学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生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⑶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⑷通过学习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了爱护图书的习惯。
⑸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会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⑹通过这学期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有了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⑺ 在语文学习中对习作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习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二、存在不足
1、学生发展不平衡,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不突出,还有待提高。
2、教学方法创新不足,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有待提高。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够明确。
三、今后打算
继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主体教学;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