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6 02:04:40
导语:在教育观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题】教育史研究
【关键词】张之洞/师范教育/内涵/启示
【正文】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衷教育,正如清末四川总督赵尔巽所言,“其生平精神所寄,尤在振兴教育,储养人才,以备国家缓急之需,而救当时空疏之习”。师范教育观是张之洞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为发展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作了一些重大的努力,不仅为当时他所兴办的学校培养了大批师资力量,而且为当今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成因
1、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的产生是受其“求才治国”和“兴学育才”的人才观支配的结果。
张之洞对人才与治国、人才与强国的关系深有认识,指出;“国无强弱,得人则兴;……无人才则救贫救弱徒涉空谈,有人才则图富图强易于反掌”。在张之洞看来,强国之道在于得人,国土大小、人口多寡、物产丰缺等等只不过是一个国家能否强盛的物质前提,而不是决定因素,“有船而无驾驶之人,有炮而无测放之人,有鱼雷水雷而无修造演习之人,……则有船械与无船械等”。他将中国与日本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了“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的结论,指出:“中国力图自强,舍培植人才更无下手之处”。人才从哪里来?张之洞说:“日本兴学最骤,而学校之数在东方最多”。又说:“国势之强弱在于人才,人才之消长在于学校;环球各国竞长之争雄,莫不以教育为兴邦之急务”。从张之洞的言论可以看出,他对“教育——学校——人才——强国”之间的联系有清晰的认识。一方面,培养人才要求广兴学校;另一方面又无法实现“学堂必有师”,于是,陷入办学困境的张之洞将发展教育的眼光投到了师范教育领域,把发展师范教育,培养数量充足、知识结构全新的教师队伍作为广兴学校的关键。
2、张之洞师范教育现的产生是基于对师范教育地位正确认识的结果。
张之洞认为,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素质的优劣。在办学实践中,他深感师资力量的缺乏,而合格的教师非经正规的师范教育训练不可,“振兴教育必先广储师资,师资不敷,学校何以兴盛?”他重视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指出:“国民教育必自小学始,欲得小学教育,必自养成师范始。……足以兴办师范尤为小学之先务”。在兴学之初,张之洞十分重视小学教育,他说:“查开通国民知识,普施教育,以小学堂为最要”,但随着对教育发展规律的日益了解,他提出“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正确主张,因为他意识到:“各属开办学堂,全赖师范得人,课程方能合度,管理才能得宜”;“查各国中小学堂,教员咸取材于师范学堂”。他认为“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关系至重”,1902年,他将在湖北兴办教育的情况写成《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上奏朝廷,在其中的“各学堂办法十五条”中,把师范学堂列为第一位,并在《学务纲要》中强调“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他对兴学之始湖北各地中小学堂发展过猛的现象提出批评,指责盲目兴办中小学堂“实为懵昧可异”,指出与其办一些名不副实的中学堂,还不如扎扎实实抓合格师贤队伍的建设。于是,他札饬各府暂停兴办中学堂,“先办速成师范或先办师范传习所”。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观形成和大力兴办师范学堂的实践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教育起步要晚,直到1903年后才系统出现,这与他的教育实践规模日益扩大,教育观内涵的日益拓展的结果是一致的。
二、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内涵
(一)创办师范学堂。创办师范学堂是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核心,他正是通过此举将自己关于师范教育的一些重要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之中。
1、师范学堂的创建。
张之洞创建师范学堂的宗旨十分明确,目的是为其它新式学堂培养合格的师资队伍,他说:“设初级师范学堂,今拟派充高等小学堂及初等小学堂二项教员者入焉”;“设优级师范学堂,……以造就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学堂之教员管理员为宗旨;以上项二种学堂师不外求为成效”。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张之洞在湖北总督任内先后创立和改建了一大批师范学堂,如1902年在武昌宾阳门南开办的湖北师范学堂;1904年将在武昌营坊口都司湖畔的两湖文高等学堂改为两湖总师范学堂;1904年开设湖北师范传习所;1905年于武汉开办六所支郡师范学堂;1905年还饬令湖北各府将中学堂一律改为初级师范学堂;1906年,张之洞于武昌紫刚湖畔创建起湖北女子师范学堂,等等。
2、张之洞为师范学堂的创办和发展制订了诸多详细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癸卯学制”之中。
第一、从“两个章程”来看:
为指导师范教育的正常发展,张之洞主持制订出《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和《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作为“癸卯学制”的有机构成。在这两个章程中,张之洞对师范学堂的种类、学习年限、课程和生源等作出了详尽的规定。首先,张之洞把师范学堂作为“癸卯学制”中的一个独立的系列,将它分为优级师范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两大类型。在正规的师范学堂之外,又开办了师范传习所,对一些年龄在二十至五十之间的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向在乡村市镇以教授蒙馆为生”的人,或经过省城初级师范学堂简易科学习的优等生等进行短期培训,学习期限为十个月,“毕业后给以准充副教员之凭照,即令在各乡村市镇开设小学”。其次,张之洞对各级师范学堂的课程设置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规定初级师范学堂完全科的课程为十二种;优级师范学堂的课程学习分为三节,第一节为公共科,主修人伦道德等八科;第二节为分类科,即学生分专业学习;第三节是加习科,即开设一些选修课。再次,在校址的选择上,张之洞强调“须择其所坐落地方水土,邻近人家之风俗,于道德卫生均无妨害者”。从上述师范学堂的建立来看,一方面它们都不在闹市之区,另一方面多临水而设。
第二、从张之洞制订的《学务纲要》等来看,他极为关注师范学堂的师资建设问题。
首先,重视教师的品行,提倡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行为规范来为学生树立活生生的榜样,他指出:“膺师范之任者,必当效品养德,循礼奉法,言动威仪足为楷模”。其次,在师资队伍构成方面,提倡教员与管理员并重,他说:“学堂所重不仅在教员,尤在有管理学堂之人,必须有明了教授法管理法者实心从事其间,未办者方易开办,已办者方能得法;否则成效难期,且滋流弊”。再次,关于师范学堂的教师来源,张之洞认为可有三种途径,一是聘请外国教员为师;二是派人出国学习师范教育,他曾说:“宜专派若干人入其师范学堂,专习师范,以备回华充小学、中学普通教习”。在湖北推行新式教育之初,张之洞就曾从经心、两湖、江汉三个书院中挑选优秀学生“赴日本学习师范,以为速成师范之预备”。二是创办师范学堂自己培养师资,如优级师范学堂培养的毕业生去向之一就是充任初级师范学堂的教师。
(二)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特色:
“癸卯学制”是张之洞参与制订的、中国近代第一个颁行全国的学制,它不仅是张之洞师范教育观表现于外在的载体,也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重要窗口,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特色尽现其中。
1、反映了张之洞讲究次序、突出重点的办学思想。
尽管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观形成较晚,但他对师范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工程的地位认识颇深,他指出:“师范学堂,意在全国中小学各有师资,此为学堂本源,兴学入手第一义”,因此,“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在师范学堂的两个类型中,他更注重初级师范学堂,认为初级师范学堂是小学教育普及的前提,“开通国民知识,普施教育,以小学堂为最要:则是初级师范学堂,造就小学之师范生,尤为兴办学堂者入手第一义”。他规定,“每州县必设一所”初级师范学堂,为鼓励一些优秀人才进入初级师范学堂学习,他建议实行“初级师范学堂经费,当就各地筹款备用,师范学生毋庸纳费”等优惠政策,广开风气,以图造就更多的教员。
2、重视师范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第一,张之洞强调师范学堂应将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既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义要注重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首先,“激发其爱国志气”。张之洞曾说过,他平生最痛恨两种人,一种“视国家之休戚漠然无动于其心”,一种“诋中国不足有为,日夜冀幸天下有变,以求庇于他人”。他是不能容许自己创办的学堂培养出这样两种人的,特别是对今日之师范生——他日之人才的培养者们,他更为关注,“国民之智愚贤否,实关国家之强弱盛衰,师范生将来有教育国民之重任,当激发其爱国志气,使知学成以后必当勤学诲人,以尽报效国家之义务”。张之洞主张通过历史、地理课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悠久、文明的灿烂及地大物博等,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其次,“砥砺学生志操”,使学生“养成善良高明之性情,使不萌邪妄卑鄙之念”。因此,教师应履行教育的职责,一方面以自己的良好品行去“化导学生”,以身作则,即“身教”;另一方面也应重视“言教”,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学校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张之洞说:“教师范者宜勉各生以谨言慎行,贵庄重而戒轻佻,尚和平而忌暴戾;且须听受长上之命令训诲”,只有这样,“方能使学生服从”。
第二,师范学堂的智育有许多特殊要求:
首先,从课程设置上突出师范类教育的特色。张之洞认为“初级师范学堂,与中学堂入学学生学力相等,故学科程度大略相同。惟初级师范学堂着重在教育学,故特增此科,其钟点除经学外最多”。张之洞重视因材施教,由于初级师范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小学教学,而小学生初入学时既不识字,又不会写字,所以在初级师范学堂里,张之洞将“习字”列为专门的学习课程,正如他自己所言:“教幼童亦重习字,故习字列为专科”。其次,加强师范生的语言训练。随着新式学堂的增多,受教育对象的扩大,使用统一的语育成为普施教育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张之洞指出:“拟以官音统一天下语言,故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中国文一种内附入官话一门”,“将来各省学堂教员,凡授科学,均以官音讲解”,这就要求师范生首先要掌握“官音”,挑起促进全国语言统一的重担,在《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中明确规定,师范生应“练习官话,以便教授学童,使全国人民语言合一”。同时,张之洞还认为,作为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善于语言者,则其讲解学理,醒豁确实,启悟必多”,教师如果善于讲解,口头表达能力强,加之教学方法得当,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张之洞要求师范学堂应注意培养学生此方面的能力,“故当教授之际,宜时使学生演述所学以练习言语”。再次,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张之洞倡导师范教育要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初级师范学堂当设附属小学堂,以便初级师范生为实事授业”;《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优级师范学堂设附属学堂,以备研究普通教育之成法,……且以资本学堂学生之实事练习”。师范学堂应当将组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结合起来,作为师范学堂的学生,“不可仅以教员所授为足”,而应当“自行深造学识,研精技艺”,除学好课堂教学内容,掌握教材知识外,还应当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积累知识,扩充知识面,以便将来能胜任教师工作。
第三,张之洞指出:“身体强健,成业之基”。他把“身体健全”作为师范学堂招生的一个重要条件。他注重师范学堂的体育发展,规定各级师范学堂都开设“体操”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训练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他还要求从事学务管理之人考究研求学校卫生学,对酗酒和吸食鸦片等影响身体健康的恶习严令禁止,他说:“查洋药为鸠毒之尤,各学堂均应悬而厉禁。无论官师学生及服役之人,有犯此者,立行斥退,万不可稍从宽假”。
三、对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反思:
1、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无中心状态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缺乏权威性统一研究机构。作为民间学术团体、中语界唯一的全国性研究机构——全国中语会及地方各级中语会,近些年来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它在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力度及影响呈弱化趋势。不少基层中语会实际上早已形同虚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教研室的专业教研人员也往往成年累月地忙于繁杂事务,忙于各类考务而难以专心致力于研究工作。一线教师中的不少人或因学术造诣、理论修养的力不从心,或因条件所限而难以使研究趋向深入。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专业期刊中,真正能在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上独树一帜的也屈指可数。于是,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在宏观上呈“散兵游勇”状,在微观上呈“人自为战”状,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导向中心,也没有形成颇具实力的研究阵容,当然也就难以使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系统化,使之走向整体性与高层次。
2、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内容(课题)的无序与模糊
就整体看,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专家到教师,都想在攻克语文教育这一难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但是,如果对近十几年来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现状作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即可发现,在这理论研究空前活跃的另一面,却又给人以浓重的扑朔迷离之感,面对令人头晕目眩的语文教育思想,一方面是理论研究者各执一辞,认定自己的观念是“五岳独尊”;另一方面是在第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多数对此难以接受且深感无所适从。今天强调布鲁姆目标分类教学的着手成春,明天宣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神奇妙用;今天说语文教育要以德育为主,明天称语文教育要以工具性为重;今天说语文教育要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主义,明天讲语文教育要使塑造健康人格与发展语文能力同步。对写作教学有研究的,认定写作是语文教育的第一要素;对阅读教学有探索的,强调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内容。甚至在教材的选文比例问题上,直到今天仍然争执不休。有人坚持当代语文教材要削减文言文分量,有人则认为教材选文要以文言文为主。时至今日,只要认真阅读各类语文报刊的若干文章(其中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的大作),我们仍然会强烈地感受到各种语文教育观念的无序与模糊。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如果有迷惘者站出来,求教于莘莘研究者——语文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教师到底该如何当?那将是怎样一种场面呢?笔者在此绝无非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之意(笔者也曾涉猎其中)。学术昌明,从来都是有益无害的。只是认为,在这旷日持久、莫衷一是的争鸣之中与争鸣之后,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没有一个中心机构来对这些学术性见解进行哪怕是初步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和再研究工作,以致使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包括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难以发现这异彩纷呈的各种学术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难以使这些零散的教育理论观念臻于整饬。结果,它们也就很难对语文教育实践起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作用,有时甚至会对实践产生误导。我们完全可以静心想一想,长期以来,各类专业报刊上发表的语文教育理论文章怎一个“多”字了得,其中不少文章确有一定的甚至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发表之后,充其量或则由权威报刊转而载之,或则引起部分读者当时情感上的共鸣和认识上的趋同,然而时过境迁之后,就如同天女散花般地烟消云散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损失,这种零散、无序的格局如果得不到改变,损失仍然会继续下去。
3、对语文教育专家教育思想研究的单向性
若干年来,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对叶圣陶、吕叔湘以及于漪、魏书生等许多专家学者的语文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艺术进行了热烈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还仅仅限于对这些专家学者的单(纵)向研究——研究一个个具体对象的语文教育思想或语文教学艺术,却没有对其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综合与提炼。这就出现了一个令人十分遗憾甚至尴尬的现象:尽管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群星璀璨,但我们却至今没有能够使之融会贯通,使之珠联璧合,进而使之成为建构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指导当代中国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南。这样下去,中学语文教学就永远不会形成合力,也就永远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4、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若干年来,语文教育理论如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一样,存在着一种理论功利主义倾向。一方面,某些所谓高层次理论文章并非来自直接或间接的语文教育实践,而是源于某些理论研究者的“纯智力”,往好处说,它们只是一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贵族文化”,是一种堆砌新辞、大而不当的“思辨哲学”;另一方面,有些文章又走向另一极端,它们只是一种夸大的、带有不少主观想象和虚构成份的直接经验或实践过程的描述,缺少(恐怕也无力进行)切中肯綮的理论阐发。这两类文章给人的总体感受是华而不实。许多时候,它既不像作者与整个中语界教师群体的娓娓而谈,也不像作者与语文教师个体的思想(学术)交流,而仿佛是作者旁若无人般的自言自语。这样的文章,或则昙花一现,或则自赏孤芳,实在没有什么研究和实践价值。
此外,还有些文章善于重弹老调。一些在语文教育界已经取得共识或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问题,至今有人还在喋喋不休。如“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写作方法”,“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语文知识”,对于这些浅薄的、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实在没有必要再去争鸣、去商榷。
论文关键词:民主;教育民主;教育平等;教育效率
民主作为一种进步的价值观,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理想。而当教育遇见了民主,必然碰撞出教育民主的火花。“教育的民主化程度是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教育民主”必将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教育民主的内涵
民主最早出现在政治领域,教育民主,即把政治的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它往往更多的是指受教育者享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以及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态度。在论述教育民主的内涵之前我们有必要澄清几个与教育民主有关但不同的概念。
首先是教育民主化,它是与教育民主最接近的一个概念,“教育民主化使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1]可见教育民主化是一个动态的动词短语,它强调转变的过程,而教育民主则是一个静态的名词短语。因此,教育民主化强调演进的过程,而教育民主则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结果,一种目的。
其次是民主教育,“民主教育”,是用“民主”去更新“教育”的内涵,即把专制的、不民主的或者说不充分民主的教育,改造成为适合现代民主社会需求的民主的教育。因此它更强调的是教育内容的民主性,教育工作者要具有民主思想,并在教育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要进行民主意识、民主精神的教育,从而促进社会的民主。当然,我们不能绝对地说,教育民主丝毫不涉及教育内容的民主,但是从实践层面上看。教育民主更加强调的是教育的普及、对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尊重和民主态度以及民主的管理方式等等。最后,我们用简单的语言来整理一下三者的关系,教育民主是目标,民主教育是方法,教育民主化是进程或者说是评价。
理清了三者的关系我们来看教育民主的内涵,众所周知,教育民主来源于政治民主,“政治民主最根本的实质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权利(各方面参与社会的权利)和精神世界(思想、感情、个性等等)的尊重”[2]在这一点上教育民主与政治民主是相通的。尊重意味着没有歧视,是平等,所以民主与平等有着天然的联系,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信仰、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事实上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3]平等,即等同、均等,指人人都有等同的受教育的权利,都有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无论什么阶级,都要有受教育的机会。”[4]平等是基础,是前提,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认识到平等,人们才相信发展。当然,人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均等,但不是说人人都受一样是教育,差异原则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是有特色的,有个性的,教育就应该提供多种选择。民主就意味着选择,而且是自由的选择,自愿的选择,因此,教育民主不是所有的都相同或一致,而是提供多样的选择,真正的教育平等是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由的选择,真正的教育民主是将多样性视为平等,视为合理,并尊重多样,最终提供多样的教育,使人人真正可以享受教育的民主服务。教育民主不是呆板和一致的同义词,它是尊重多元的自由选择的民主。
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的核心内容,这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笔者认为,在教育民主的内涵中我们不应该忽略教育效率的作用,没有效率的教育民主又怎么能真正促进社会的民主呢?又怎么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教育民主呢?民主就是关注全体人民,使最广大的人受益,而受益就表现为一种效率观。因此,兼顾效率的教育民主才是真正的教育民主,在教育民主中教育效率与教育平等并重。
二、教育民主不能忽视教育效率
“教育民主并不是单单表现在增加学校,扩充各个阶段的入学机会,延长学习的期限等方面。”[5]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的主要方面,平等与效率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概念,效率衡量平等。教育效率这个词是从经济学中移植过来的,它将教育视为生产或经济活动,指教育投入与直接产出之比,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教育有其独立性和特殊性,教育自身并不能说明自己是否有效、是否高效,教育作为人的再生产的手段,作为国家发展的工具,其效率取决于它对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贡献。教育效率高意味着在单位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内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学生。质量高是指教育对于促进受教育者个人素质全面提升、人生成功和幸福的贡献,是指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的贡献。前者是对教育效率的直接衡量,通过教育对个人的发展贡献率来衡量;后者是对教育效率的间接衡量,通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来衡量。贡献率越高则教育效率越高。教育效率是教育规模(数量)与教育质量的统一。[6]可见,教育效率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个人的发展需要教育效率;二是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效率。并且教育效率还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数量维度,另一个是质量维度。我国现在所实行的义务教育免费,加大办学数量和丰富办学层次,以及大学的扩招显然都是一种教育民主化的努力,但数量的急剧增加与质量的被不断否定是我们面临的尴尬,这正是我们在推行教育民主的过程中忽视了教育效率中更重要的质量维度,而质量维度才是衡量贡献率的主要标准。教育民主是推动社会民主发展的主要力量,教育对社会的推动就要看教育的效率,要看教育对社会的贡献率。
首先,每个人都期望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都希望能够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而这种需要的衡量就要看效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这杆秤希望能够通过最少的投入而得到最大的回报,这也就是效率的最大化。教育中有了民主,人人都可以受自己需要的教育,可以进行自由的选择,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选择是否成功,就在效率,因此只有有效率的教育民主才能是成功的教育民主,才是真正的教育民主。
其次,从社会民主需要来讲,也需要效率。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教育民主是社会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民主的一个体现就是学校的大量增加和入学率的不断翻升,但是数量的增加不是真正的教育民主,教育民主呼唤质量的同步提高,或者说是更重视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对社会的贡献率才应该是民主社会所追求的民主教育。
再次,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前进,一种进步,就是水平的不断提高,衡量有没有发展,就要看效率。同理教育的民主发展水平有没有提高也要看教育效率,发展就是追求效率。效率,意味着从一个给定的投入量中获得最多的产出。无论整体的发展还是个体的发展,“如果没有效率就是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何谈发展。”[7] 最后,笔者在前文中提到,教育民主是民主国家的教育发展目标,而教育效率与教育目的有内在的联系,教育效率是对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的衡量。相对于教育效率的数量维度而言,教育效率更本质的方面是教育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有对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高贡献率。在我国,理论与实践都表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是低效率的,因为“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未兑现的承诺”。[8]
另外,在把握教育效率时我们也应该明白教育的特殊性,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投资事业,但又不完全是生产性事业,它更是一项社会消费性或福利性事业。因此,我们既追求教育的高效率同时又把促进教育平等作为价值目标。阿瑟?奥肯认为:如果平等和效率双方都有价值,在它们冲突的方面,就应该达成妥协,相互作出一定的牺牲,而牺牲的一方,必须是公正的,而且是能够促进另一方的发展和提高的。最终应达成在一个有效率的团体中增进平等,或在较高平等水平上增进效率。教育平等和教育效率在达成妥协,相互作出有限的牺牲,保持二者之间一定度和张力。在教育平等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促进教育效率的提高,在有限的具体的教育效率的价值目标追求中促进教育平等水平的不断上升。[9]
因此,教育民主不仅应包括教育平等还应包括教育效率,可以说教育平等可视为民主教育的最根本出发点,而教育效率则可视为是教育民主的成果展示。民主不仅仅是平等的,有数量的,同时也应是有质量的。理念的平等必然导致作为的平等,效率则是平等理念下的收益,促进平等的深入及完善。所以,真正的教育民主是兼顾效率的民主,是平等与效率并重的民主。
三、平等与效率并重下的教育民主尝试
如前文所述,教育民主既包括平等的理念又有着效率的诉求,因此,我们在实践教育民主时可从这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从宏观的教育观考虑,我们要建立终身教育体制,“教育如果要成为真正民主的教育,就应该有这样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不仅使个人准备好自己将来能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他们的才能经过考验之后仍有受教育的机会”[10]这正是人的终身教育需求,更是社会的终身发展需求,可见,终身教育理念符合教育民主的基本精神,终身教育体制可以成为教育民主很好的实现形式。
其次,从微观的教育即教学来考虑,则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将会成为教育民主的微观成果体现。不论是有效教学还是有效学习,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民主的核心概念。因此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当然如前文所述,平等并不与因材施教矛盾,有差别的教学反而是平等的另类体现,那么平等的师生民主关系,因材施教的方法,高质量的学习效率便构成了有效课堂。
有句古谚语: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任何一种先进的价值观的孕育、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民主也不例外,它需要我们所有人的通力合作,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但是“(教育)民主的洪流,浪头已经到来,没有力量可以抵抗它。”[11]我们只能迎浪而上,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1,342。
[2]李镇西。民主教育论连载二[J]。路径,2003,8。
[4][11]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5][10]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103,104。
[6][8]褚宏启。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教育改革的双重追求[J]。教育发展评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73。
[7]郝文武。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376。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高职语文;教育现状;教学策略
语文作为各科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高职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质量,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汉语言文学本属于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我国高职语文教育者缺乏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忽视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一、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学的关系
汉语言文学教学从属于高职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和内在修养,而一般的语文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两者教学的重点虽然具有差异性,但都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此外,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涉及的专业知识面较广,学生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增强自身的文学底蕴,而语言教学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的对接措施
(一)更新教学理念
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普通高职语文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为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高职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开发的思想理念将汉语言文学教学融入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去,注重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以及文化的传承,实现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在教学思路与教学理念方面的对接措施。
(二)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汉语言文学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传统语文教学相比,它更偏重对学生精神面貌的教育,不注重实际的经济效益,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的有效对接,教师应该对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学,以两者的共同点为突破口,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汉语言文学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它在情感表现方面的优势是议论文、科普文等实用性文体不能比拟的,教师要发扬汉语言教育的优势,将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手段,关注对学生人文关怀。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陶冶学生情操,给予学生必要的感情关怀,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品质。此外,教师还应该适当转变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参与度的目的,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优化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高职语文教学效率。
(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汉语言教学与语文教学在教学活动上有共同的目标,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复合型人才,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提高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对接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该开设汉语言文学实践课堂,将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整合起来,综合发展,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问题,关注其读写说三方面技能的培养,提升其理解能力和调研能力,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用性。第三,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多媒体为媒介,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素材融入到语文教育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文学创作的动力和想象力,促使其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最后,教师还可以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创新性和有效性,例如组织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赏析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学修养,感受文学魅力,丰富学生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视听读写能力,实现汉语言文学与高职语文教育的有效对接。
论文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实施,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不仅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日益体现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当前,各高职院校为培养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的改革等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作为基础学科的高职语文却日趋边缘化,甚至有被专业课完全取代的危险,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校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受招生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的院、系领导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招生指标的争取上,放在专业课教学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上,放在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率上,这些当然无可厚非。高职院校在学历上先天的短板,在办学规模、水平、经验及教学资源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决定了在一段时期内,仍将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也正因为如此,高职院校的师生们普遍形成了一种“共识”:只要把“专业课”学好了,毕业时能找到一个好工作,那比什么都强,至于基础课,从小到大,都已经学十几年了,多学点、少学点,学与不学都无所谓。这种心态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领导对语文教学不关注,学生对语文课堂不重视。
(二)课时太少,难以有效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年制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多数为二年或二年半,为完成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基础课的课时量被大幅压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正在开设语文课的高职院校,实际授课量多数在30至60课时之间,分为一或二学期完成。能够开设三或四学期的语文课,实际授课量在120课时以上的,几乎不存在。更令人忧虑的是,一些学校逐年削减语文课教学课时,部分学校将语文课改成应用文写作或开设一、二门选修课代替,极个别学校甚至直接将语文课砍掉。一方面是大力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方面却逐渐将语文等基础性学科边缘化,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让人不解,也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三)语文教师缺少工作动力,教学改革停滞不前
高职院校以理工科院校居多,这便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这些院校中属于“弱势”群体。即便在一些综合类高职院校,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语文这门看起来“谁都学过”、“学得都差不多”的科目,也多采取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这种状况直接导致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困难重重,课堂教学质量无从保证。在这种局面下,很多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要么改行,彻底离开教师岗位,要么转教一些其它相关科目,如“就业指导”、“公关礼仪”等。特别是一些年富力强的中青年语文教师,人才流失严重。只有那些年龄较大,接近退休,实在无法转行,或者非常热爱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随之产生的恶性循环就是,愈是无人重视,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就愈差,教师工作的动力愈是不足,教学改革就愈加停滞不前。如此一来,高职语文教学的命运可想而知。
(四)教学目标不明确,人文性、工具性之争分歧较大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工作者也在探讨教学改革的出路。但是,在高职语文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却出现了较大的分歧。一些人认为,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人文性的突出地位;更何况高等教育阶段培养的是高层次人才,这个层次的人才必须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文化等人文方面的素养,所以,高职语文不仅不能放弃人文性,反而应突出、强化其人文性的地位和特点。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高职教育在根本上还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其办学目标必须突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以“适用”、“实用”为标准,离开了这些目标和标准,一切改革都是空谈。这两种意见争执不下,给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带来许多困惑。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正处于进退两难、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究其根本,应该与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学生的就业压力以及国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是分不开的。当然,我们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也不能完全推卸责任。语文教学改革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不够深入,语文教学不能与专业课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较好地结合起来,缺少能够大面积推广的成熟的高职语文教改经验等,这些都是语文教学走向艰难处境的重要因素。 转贴于
二、如何走出困境
(一)主动出击,争取支持
高职语文教学要想走出困境,获得领导的支持和学生的认可至关重要。在这一点上,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主动出击,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和手段,宣传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引起上级领导和广大学生的高度重视。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教育是终身的。几乎所有的语文教育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语文的学习更能体现“学习的终身性”这一重要特点。人处于社会生活中,无论是生产、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起居,甚至是娱乐活动中,时刻都在运用和实践着语文的知识和技能。无论是口头表达交流,还是书面阅读浏览,这些获取、分析、归纳、编辑、输出各种复杂信息的过程,都是运用、实践和学习语文的过程。而且,语文这一学科带给我们的还远远不止这些。它对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至价值观的形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社会和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呼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回归,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要做到这些,重视和依靠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育,将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
(二)转变思路,增加课时
没有量变的积累,很难产生质变的飞跃。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课时量的增加必不可少。然而,高职院校专业课和实训课内容的大量设置,决定了语文课要想获得大量的课内教学时数是不现实的。既然客观事实无法改变,那么,就需要广大语文教师转变思路,实行变通,在不影响正常专业课教学的同时,想方设法增加语文教学的课时量。办法有很多,比如:利用午后7、8节课或者晚自习时间,大量开设与语文教学相关的选修课、讲座;利用网络,让学生利用假期或者业余时间,完成一定数量的阅读,形成质量较高的阅读笔记或论文;利用第二课堂或者学生社团,组织书法、演讲、朗诵、辩论等系列活动;利用党团活动,协助相关部门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与专业课教师密切合作,深入各种专业课教学和实训教学,协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和处理实际操作、训练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
实际上,语文学习渗透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要有了广大师生的支持,只要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肯于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和思考,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改革活动中去,就一定会创造出很多好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充实和完善语文教学工作,最终质量良好地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
(三)积极改革,大胆尝试
实事求是地说,高职语文教改相对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已经远远落后。特别是同专业课相比,在课程建设、精品课开发以及实践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早已不可同日而语。高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勇挑重任,积极探索,锐意改革,迎头赶上,在培养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立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赢得广大师生的尊重。
现在,一部分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根据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将教学内容设置成应用文写作、文学赏析、书法训练、口语训练等若干模块,实行模块化教学;还可以在模块化教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职业岗位的需要,将这些模块设置成必选课和任选课,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加以取舍,这样既保证综合素质的培养,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还有一些院校,在语文教学中设置实训周,集中时间,强化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非常大胆有益的尝试,值得肯定。
此外,在教材的编写、使用上,在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上,高职语文都应该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如教材的选择,同一所院校不同专业之间,不一定局限于一本书,应该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大胆取舍,而且应该鼓励教师积极推进校本教材的建设。在成绩的评定上,也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将笔试与口试、期末与平时,以及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情况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出一个公正、公平、合理的综合评价。坚决避免出现一张试卷定成绩,几个数字定高低的现象。要真正做到让学生愿意学,不怕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较高的语言和文字运用能力,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论文摘 要: 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成长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期、关键期,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科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对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浸润。在当前我国教育落实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共建和谐文明社会之际,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已是刻不容缓。本文探讨了基础教育视野下班级管理中人文素质的构建与培养问题,意义尤为重大。
一、我国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迫切性
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气质风度等。
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成长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期、关键期,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科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浸润。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普遍注重功利性而轻人文性,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在当前我国教育落实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共建和谐文明社会之际,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已刻不容缓。
1.由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决定。
目前我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远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国人中出现许多不良倾向,其中或多或少地反映在青少年学生身上。如:“读书无用论”泛滥,进取心差,厌学逃学现象严重;追求物质享受,缺乏求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意志力差,缺乏挫折意识和抗诱惑能力;自我意识膨胀,功利心强,缺少互助合作意识,缺乏责任感和荣誉感;冷漠麻木,缺乏爱心,不尊重信任别人,公德意识差;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等等。这些现象都制约当前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此缺失人文精神,何谈成才成人,又怎能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2.由基础教育的特点决定。
基础教育具有全民性与全面性特点,它担负着为国民人生奠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人文素质的奠基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在学生成长阶段,教育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奠定其成为合格公民的基础,为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3.源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强调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又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它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智育和德育发展,而且围绕生命与尊严、自由与责任、理解与宽容、情感与意志等核心,使学生对社会和自然产生人文关怀,具有全面适应现实的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4.顺应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十分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全面强化人才素质,以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如美国在现代人才素质观中,提出了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素质是个人品质,即爱岗敬业,团结合作,自重自信,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确定“学会生存”为主题,80年代又确定“学会关心”为主题,要求青年一代面对挑战有责任感、自信心及意志和能力,正反映了人类教育观念从适应自然与社会到关心自然与社会的转变,强调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自然道德的重要性。为了顺应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我们必须立足长远,狠抓当前,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下一代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文素质的培养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作为基础教育的基层承担者和实施者,班级管理者应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培育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全面完成教书育人任务、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基?
二、基础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观。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要具有人文性。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但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人的教育被忽略,人力的教育成为时尚,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盛行,人们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无意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教育应该着眼于培养既具有良好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心理品质的人,着眼于培养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品德气质兼美的现代文明人。
教育理念正确,教育行为才更坚实有力。班级管理中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人文素质教育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尽可能从各方面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他们拥有牢固的人文科学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修养,涵养人文精神,塑造完美人格,使其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为学生的终生需要奠定坚实的生命基石。
2.提高管理者自身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班级管理者自身必须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值得推崇的模范。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他的言谈举止、思想学识、个性风度、生活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方面良好的人文素养,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学生。所以班级管理者既要掌握渊博的人文知识,又要不断促进自身人格完善,以良好的人文风貌展现在学生面前。
3.营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促使学生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是一个有力的育人场,它体现为整肃的班容、严谨的班风、求实的学风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它不仅可以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生活,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敬互爱、团结协作、民主和谐的生动局面,而且可以陶冶师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大课堂。
班级管理者应注重与学生一起精心打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如张挂富于哲理启迪的班训、名人名言、伟人画像,定期举办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黑板报、班级日报或班刊,等等。学生置身于这既充满着浓郁人文气息又整洁雅致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会自然而生愉悦向上的情感,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4.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引导主体体验。
人文素质的培养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因此还应运用活动育人,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让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社、主办班级日报、参加“志愿者”活动等,使他们找到展示自我的发展空间;针对学生成长期的学习、思想、生活实际及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定期开展主题鲜明的班会活动;开设经典导读课程,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利用人类几千年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来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分利用本地的人文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参观访问,思考体验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增强其自信心、意志力和责任感,激发其家乡情、报国志,并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
5.制定人文化的管理目标,加强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其目的是服务于人,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教育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原理告诉我们暗含期待能够产生良好的作用。就是说如果想要受教育者朝着教育者设想的目标发展,不应一味批评,而应本着仁爱精神,身怀人文关怀,加强正面激励。因此,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人本意识,坚持爱心教育、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运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节、激发、鼓励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思考、比较、判断,权衡利弊得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形成一个人人奋发向上,个个争先进取的氛围。务必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师生的赏识和关爱,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最终通过目标导向,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
6.善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管理者要善于挖掘学科课程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素材,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拓展,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深层交流,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在民主和谐的教学中润物细无声,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信息道德教育;信息素质;信息意识教育
一、信息素质的定义
信息素质是信息产业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名词。一个人具备信息素质,就必须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具备查寻、评估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而且这种素质是终身学习的结果。信息素质可以理解为在信息化社会中个体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包括信息能力(信息知识和技能)、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潜能、信息心理等。信息素质是个综合意义的概念,它不仅蕴涵着个体具备的,带有客观性、发掘和利用社会信息源的基本技能,还包括了个体最基本的更具有主观性的认识和判断信息的基本品质。
二、加强图书馆员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需求
信息素质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和主导因素,它要求人类具有获取并征服它的能力和意识。作为专业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图书馆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较好地开展工作,有效提供信息导航、信息组织、信息开发服务。
2.现代图书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首先文献信息的载体形态从纸质逐渐向电子介质过渡,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不一定以正式出版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图书馆员要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就要深入到不同形态的信息中去判断其价值,决定其取舍。其次,用户的信息消费更趋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图书馆员在进行信息服务过程中,要更多关注用户的需求特点,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心理、习惯、能力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图书馆作为信息的集聚地,不仅是文献的汇集、信息的集散而且是信息的加工、创新思维的孕育。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加强信息素质教育,熟练掌握在复杂的信息中获取有用资料,为不同用户的信息消费者提有效服务的能力。
3.图书馆员终身学习的要求
现代图书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对信息的获取、理解、转化并生成新信息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获取信息、创造信息的方法,才能提高获取与创造知识的能力,才能使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地进行知识的整序、分析、研究和利用。通过信息素质教育获得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终身的学习和自我完善。
三、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
1.信息意识教育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的思想观点和人的信息嗅觉程度,是人们对社会产生的各种理论、观点、实物、现象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能力。信息意识表现为个体对信息的敏锐度,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信息意识强的人可以自觉产生信息需求,可以在众多的信息中捕捉到有用信息。图书馆员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教育者,他首先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才会有自觉利用信息的内在动力,对发现和传递信息才有一种积极的应对态度,是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核心。
2.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道德是指个体在整个信息活动中具有的道德。在信息活动中要坚持公正、公平原则;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正确处理信息创造、信息传播和信息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恰当使用和合理发展信息技术,不非法摄取他人的秘密,不制造和传播伪劣信息等。对图书馆员进行信息道德教育,要学习、了解信息社会应遵循的法律法规,自觉抵制违法信息行为,随时以道德准则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与行动,预防在信息收集、加工、传播过程中发生信息泄密、信息犯罪等问题。
3.信息能力教育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员要学会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要建立和掌握信息源,掌握信息检索的技术、方法、途径;能指导用户使用各种信息源和信息技术找到必要的信息;了解信息分析研究及成果评价的程序、方法,使之成为具有科学价值的新信息并传递、交流。
四、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有针对性的进行岗位培训
对从事技术管理与应用者,开办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应用与网络维护等培训班,使他们真正能肩负起图书馆的技术管理重任;对中级业务骨干,要对他们开展一些启发式培训,为他们创造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的机会,不断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信息利用能力。
2.举办多种形式的文献检索专题讲座
开展文献检索专题系列讲座,使图书馆员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步骤;学习现代信息检索技术的新发展、新动向,使图书馆员既能通过传统工具书为用户提供信息,也可通过信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获取信息。
3.边实践,边研究,不断探索图书管理有效办法,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图书馆员要充分利用每一次信息服务的工作实践,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其中,提高对信息服务的理解度和操作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强化信息收集、加工、传递能力。培养信息意识、改善信息道德、提高信息能力、完善信息素质。
(一)建立教学常规
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在教学之初,用一段时间,重点建立教学常规,为学生规定一定的学习语文的规矩,如语文课上怎样读书,怎样提问,怎样答问……每个老师制订的项目不完全相同,但目的是一个──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建立良好的教学常规,一方面要规定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要及时指出哪些行为不合规范。
(二)教给学习方法,强化训练
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先要教给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再加以强化训练。例如,培养预习的习惯、要指导预习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照这个步骤方法去练习,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样,预习的习惯就养成了。
又如,阅读的习惯。阅读也是由一系列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学习阅读,就是学习一系列规则。默读、朗读、精读、略读、浏览、跳读,其心理的和行为的过程、方法皆不相同。有些学生默读时手点着字,喉头振动,甚至读出声,因为他们不懂得默读的原理和方法。教师需要说明默读的原理和功能,指点方法,让学生从练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以提高默读的效果。又如记笔记的习惯,复习的习惯、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等等,都需要先从方法上加以指导。加强督促检查,才能养成。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各年龄段高级神经系统和心理特点,适当地教给学生各种学习方法,并加以强化训练,就会达到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的目的。
(三)在培养语感上下功夫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符号的一种直觉,是一种高级的语言定势。无论是理解语言还是运用语音文字表达,语感都是极其重要的。凭着语感,人们可以不假思索地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辨别词义的细微差别和感彩;从语句或语段的开头立即预测出整个话语的意思;同样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准确而得体地表达思想感情。两个语文知识大体相同的人,由于语感的差异。语文水平(理解和表达)会有明显的差异。
既然语感是在反复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高级的语言定势,许多具有模糊概念语词,人们可以凭着语感,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它们的含义。
尽管如此,语文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进行语感的培养,包括培养语词感受力,如辨析同义词、反义词,词的感彩,词义的大小、尊谦等;语体感受力,如辨认各种实用文体和文学体裁;语法感受力,如词法、句法,词的结构方式和变化。句子结构方式和变化,等等。
(四)严格要求、坚持不懈
习惯既然是一种“动力定型”,良好的语言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起来的。不良的语文习惯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改正的,因此需要时时严格要求,作坚持不懈的努力。语文习惯是在语文学习中时常表现、时常起作用的,因此需要时常检查。说一阵,抓一阵,以后就放任自流,很可能会前功尽弃。
良好的语文习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以便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和行为定势,保证迅速提高语文水平和自学语文的能力。
中学生应该具有哪些良好的语文习惯呢?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和社会对中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概括出下列一些条目:
(一)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1.课前主动预习的习惯;
2.课上记笔记的习惯;
3.课后复习的习惯;
4.边学边思考(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习惯;
5.质疑讨论的习惯;
6.大声答问的习惯;
7.先思考后练习的习惯;
8.积累(材料、观点、方法、语言)的习惯;
9.反复揣摩体会的习惯;
10.良好的书写习惯;
11.自我计划的习惯;
12.自然我检测、总结的习惯。
(二)良好的阅读习惯
1.认真阅读的习惯;
2.看书、读报的习惯;
3.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的习惯;
4.抓重点、概括要点的习惯;
5.运用已知、学习新知的习惯;
6.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7.讲求阅读速度与效果的习惯;
8.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习惯。
(三)良好的听话习惯
1.积极、专注的听讲习惯;
2.对讲话人礼貌和尊重的仪态;
3.边听、边审视、边思考的习惯;
4.边听、边记的习惯;
(四)良好的表达习惯
1.先思考后表达的习惯;
2.先写提纲后写作文的习惯;
3.使用文明礼貌语言的习惯;
4.文必加标点、文必分段的习惯;
5.运用停顿、重音、语调、语气表情达意的习惯;
6.选择适当语词、句式、语气、语态的习惯;
1.1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文化性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群体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长期的生活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思想、理念、社会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等,我们把这些整合在一块,称之为文化。它也是支撑人类发展,改造社会的内在动力。而在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上至学生所学习的各项专业知识,下至学校自身的各项规章制度等,都受到文化的强烈影响。因此,“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其实就是除了依靠“服务”以及“命令”等方式来实现对管理对象行为的一种驱使,更重要的还是依靠自身营造的一种精神氛围来实现对管理对象人积极性的激发,并且以上层管理者自身具备的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良好形象等实现对管理对象思想及行为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1.1“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激励性
生理需求、社交需求以及安全需求等都只是人们维持正常生活所须的低层次需求,而更高层次的需求是被尊重以及自我实现,这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就是激励因素。而“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正是强调学校管理者通过这样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来满足管理对象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2.“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有效构建方式
2.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基础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2.2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机制
在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学评价,它对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及发展具有监控、甄别、选拔以及改进等许多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前提是学校必须要构建一套科学、健全的符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人本化教学评价机制[2]。传统教学评价机制中,人们更加侧重的是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评价,而缺乏对实施教学的主体的道德素质、文化素养以及人格力量和奉献精神等方面的评价。这往往使得教学中的教学评价机制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机制的构建,就是要确立一种和学校实际情况相符、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一种评价标准,以此来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从精神以及物质等方面入手,积极奖励广大教师,激发其从事教学工作热情。就学生的评价而言,“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强调的是摒弃过去我们过于重视课业成绩的评价模式,而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的评价。
2.3创造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学校文化
文化是一定的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长期的生活和发展逐渐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思想、理念、社会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等的整合[3]。可以说它是支撑人类发展,进行社会改造的内在动力。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以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等,深受其影响。因此,学校积极创造一种既能够反映学生整体精神面貌,又具备共同价值观的学校文化,已成为其实现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它不仅能够使学校实现对管理对象积极性的激发以及思想及行为等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学校实现师生改善心态,陶冶情操及增强学凝聚力的保证。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