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4 04:59:09
导语:在工作问题分析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1、财务分析报告的分类。财务分析报告从编写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两种:一是定期分析报告,二是非定期分析报告。定期分析报告又可以分为每日、每周、每旬、每月、每季、每年报告,具体根据公司管理要求而定,有的公司还要进行特定时点分析。从编写的内容可划分为三种,一是综合性分析报告,二是专项分析报告,三是项目分析报告。综合性分析报告是对公司整体运营及财务状况的分析评价;专项分析报告是针对公司运营的一部分,如资金流量、销售收入变量的分析;项目分析报告是对公司的局部或一个独立运作项目的分析。
2、财务分析报告的格式。严格的讲,财务分析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和体裁,但要求能够反映要点、分析透彻、有实有据、观点鲜明、符合报送对象的要求。一般来说,财务分析报告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提要段、说明段、分析段、评价段和建议段,即通常说的五段论式。但在实际编写分析时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和要求有所取舍,不一定要囊括这五部分内容。
此外,财务分析报告在表达方式上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手法,如可采用文字处理与图表表达相结合的方法,使其易懂、生动、形象。
3、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如上所述,财务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现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部分提要段,即概括公司综合情况,让财务报告接受者对财务分析说明有一个总括的认识。
第二部分说明段,是对公司运营及财务现状的介绍。该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当、数据引用准确。对经济指标进行说明时可适当运用绝对数、比较数及复合指标数。特别要关注公司当前运作上的重心,对重要事项要单独反映。公司在不同阶段、不同月份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所需要的财务分析重点也不同。如公司正进行新产品的投产、市场开发,则公司各阶层需要对新产品的成本、回款、利润数据进行分析的财务分析报告。
第三部分分析段,是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说明问题的同时还要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财务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因为有些报表的数据是比较含糊和笼统的,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当前要点,多反映公司经营焦点和易于忽视的问题。
第四部分评价段。作出财务说明和分析后,对于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应该从财务角度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预测。财务评价不能运用似是而非,可进可退,左右摇摆等不负责任的语言,评价要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进行,评价既可以单独分段进行,也可以将评价内容穿插在说明部分和分析部分。
第五部分建议段。即财务人员在对经营运作、投资决策进行分析后形成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对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改进建议。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不能太抽象,而要具体化,最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积累素材,为撰写报告做好准备
1、建立台账和数据库。通过会计核算形成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但是编写财务分析报告仅靠这些凭证、账簿、报表的数据往往是不够的。比如,在分析经营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增长原因时,往往需要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商品、不同责任人实现的收入与费用的关系,但这些数据不能从账簿中直接得到。这就要求分析人员平时就作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对分析的项目按性质、用途、类别、区域、责任人,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统计,建立台账,以便在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时有据可查。
2、关注重要事项。财务人员对经营运行、财务状况中的重大变动事项要勤于做笔录,记载事项发生的时间、计划、预算、责任人及发生变化的各影响因素。必要时马上作出分析判断,并将各类各部门的文件归类归档。
3、关注经营运行。财务人员应尽可能争取多参加相关会议,了解生产、质量、市场、行政、投资、融资等各类情况。参加会议,听取各方面意见,有利于财务分析和评价。
4、定期收集报表。财务人员除收集会计核算方面的有些数据之外,还应要求公司各相关部门(生产、采购、市场等)及时提交可利用的其他报表,对这些报表要认真审阅、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养成多思考、多研究的习惯。
5、岗位分析。大多数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往往由财务经理来完成,但报告注材要靠每个岗位的财务人员提供。因此,应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养成分析的习惯,这样既可以提升个人素质,也有利于各岗位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只有每一岗位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编写出内容全面的、有深度的财务分析报告。
〔关键词〕专利分析报告;内容要素;标引;质量控制;机制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5.006
〔中图分类号〕G25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5-0033-04
A Study of Indexing Control Mechanism for the
Content Elements of the Patent Analysis ReportsZhang Jing1,2,3
(1.Libra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3.Archiv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
〔Abstract〕Patent analysis reports are carried out to provide mor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information for policy-makers according to patent,the worlds largest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ource.The fully and accurately indexing for content elements of the patent analysis reports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to maximize its value.The content elements required indexing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atent analysis were summarized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indexing method.The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dexing quality were found to build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indexing control mechanism.
〔Key words〕patent analysis report;content elements;indexing;quality control;mechanism
鹇跃霾叩闹贫ū匦胍谰菀欢ㄊ量的可靠信息[1]。而专利是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发明的产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全世界技术成果的80%都能在专利文献中找到[2]。相比其他信息资源,专利文献具有内容新颖、系统详尽、格式规范、分类科学等特点[3],是重要的战略情报分析数据来源。通过专利分析能够为决策者提供较为全面的技术信息:产业发展现状、技术背景信息、关键发明技术路线、核心研究团队、主要竞争者及其技术布局等内容,能有效地支撑决策者评估技术前景、发现新的人/物等技术资源、认知自己现有技术的改进点、发现解决特殊技术问题的方法或途径、预见未来技术布局重点等。
作为专利情报分析的主要产品,针对专利分析报告进行长期保存,有利于维护已有研究成果,便于研究方法与成果的交互与共享,为后续相关研究及决策提供借鉴与数据支持,减少科研资源的重复配置,更充分地发挥已有成果的价值。而种种目的能够达成的基础在于,能够针对情报研究人员及决策者的使用目的,持续、有效地对专利分析报告进行标引。而针对专利分析报告的利用更多的是基于内容要素的,因此需要对专利分析报告内容要素的标引管理机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规划。
1专利分析报告内容要素及其特点
专利分析报告是对专利说明书与专利公报中大量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组合,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和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将之转化为具有总揽全局及预测功能的情报[4]产出,是专利情报分析人员与技术专家合作分析产出的智力成果,具有主题集中、分析数据来源多样、报告格式较为规范、分析层次多、技术分析内容丰富、分析结论较为正式等特点。
整体来说,专利分析报告内容的特点为:①基于不同的分析目的,分析框架会有所不同;②通常一份报告会涵盖多数据库、多检索策略;③包含针对技术的细分框架;④可视化形式多样;⑤技术专家的参与对分析方向有重要作用;⑥包含核心/重点专利著录与内容信息;⑦缩写及技术领域等编号内容较多。通过总结,可以发现中文专利分析报告需要标引的内容要素及其子要素,见表1。表1专利分析报告需标引的内容要素及其子要素
内容要素子要素时间数据采集时间、分析完成时间人员分析人员、技术专家分析领域上位领域、子领域、技术框架分析框架――检索策略数据源、检索式分析指标统计性、描述性、趋势性、组合指标图柱/条等统计图、地形图、气泡图、引证图等表二维表、三维表……文字技术背景、图表解释、结论核心专利信息专利号、题名、申请时间、授权时间、法律状态、同族信息、专利权人等技术领域IPC、MC、EC、UPC等缩写国家代码、文献类型代码、机构名称缩写、专有名词缩写等
21标引方式选取原则
人工标引与自动标引两种主要方式中,人工标引能有效利用人的智能,识别程度较高,但Cleverton[5]指出,人工标引存在较高的标引一致性的问题,并且完全人工标引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信息增速;而自动标引在规则内可以有效解决一致性与工作量的问题,但却存在准确率与召回率不高的问题。黄绍杉等采用条件随机场方法对英文专利摘要信息进行自动抽取,提交第八届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信息检索和获取系统测试集(NTCIR-8)评测会议的参赛结果为准确率接近04,召回率尚不到016[6]。考虑到专利分析报告涵盖的内容远多于专利摘要的信息,且中文资料尚有分词等特问题的存在,针对专利分析报告的完全自动标引质量尚有待商榷。
正如Lancaster和Warner所说,自动标引技术距离完全实际应用仍有很长的距离,只有机器具有足够智能,才能完全替代人类完成这项重要工作[7]。因此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专利分析报告的标引不能完全直接依赖自动标引技术,应通过人的监管,保证标引结果一致性与完备性的同时,通过机器学习等手段,在标引工作中不断丰富完善基础知识库,以实现自动标引系统的长期完善。只有人工和自动标引相结合,才能提高标引效果与标引效率,才有利于标引工作的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专利分析报告标引方式的选取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①不盲目追求“全自动”,要以提高标引质量,便于长期保存和用户再利用为首要目标;②在标引人员监控下,由计算机完成的工作是较为可靠的;③计算机做不好的,要由标引人员来做,如对战略情报研究成果的主题词标引;④计算机做得不好的,标引人员要给予辅助;⑤采取各种手段,如机器学习等,让计算机做更多的工作,逐步提高自动化水平。
22专利分析报告内容要素文本特征及标引方式
专利分析报告的内容要素具有如下文本特征:①技术领域通常有一个不断细化的过程,具有相应的上下位关系;②技术领域作为分析的重点,是专利分析报告的核心信息,会在报告中反复出现;③时间、人员、检索策略等内容要素具备明确的指示文本标志,通常也都在特定位置出现;④分析指标多样、表述方式多样、展示形式多样、涉及计算方法、含义、解释等多方面的信息内容。
总体来说,中文专利分析报告格式较为规范,除文字描述关键信息及分析指标外,其他内容要素多有相对稳定的文本特征,见表2。
表2中文专利分析报告内容要素文本特征及标引方式
内容要素文本标志位置适合的标引方式时间数据采集时间截止到、检索时间、检索日期摘要/检索策略附近自动分析完成时间――报告封面下方自动人员分析人员负责人、完成人、分析人员……报告封面自动技术专家院士、教授、博士……致谢、完成人员中自动分析领域上位领域领域报告标题、分析内容反复出现自动+人工子?领?域领域、技术方向一级标题、相应部分反复出现自动+人工技术框架――内容分析表格、标题层次自动+人工分析框架――目录、摘要、报告起始部分自动+人工表2(续)
内容要素文本标志位置适合的标引方式检索策略检索策略、检索式、数据来源脚注、附录自动分析指标――图/表标题、相应部分多次出现自动+人工图、表图、表正文中的图表标题自动文字技术背景――报告开始部分的定性描述自动+人工图表解释见图、见表……正文图表标题上下自动+人工结论结论、建议、启示摘要、小结自动+人工专利专?利?号专利、国家代码缩写+数字自动其他著录信息――专利信息一览表格、正文专利号
后的描述文字自动+人工技术内容采用……解决……、主要……专利号后的文字描述、列表自动+人工技术领域IPC、MC、EC、UPC……表头、表名注释、正文自动缩写――列表解释自动
结合前述标引方式的选取来看,时间、人员等有相对固定位置及文本标志的内容要素适合采用自动标引的方式进行抽取,人工适当检验即可,可以减少人员工作量;技术领域、框架及解释性文字关键信息的抽取就必须加入人工干预,以在保持标引结果一致性的基础上,提高对关键技术信息揭示的准确与完备程度。值得注意的是,专利分析指标的分析内容与层级是专利分析报告定量分析的核心,虽然分析指标的种类与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穷举性,但其表述及展示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它必须增加人工干预进行指标表述方式的归一化处理,同时不断完善分析指标表述及展示库,以提升自动标引系统的能力。
3专利分析报告标引流程及质量影响因素
专利分析报告的标引工作遵循文献标引工作的一般流程,包括5个基本步骤:查找并利用已有标引成果、主题分析、转换标识、标引记录和标引成果著录、审核[8]。这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性工作,标引质量受各个工作环节的制约。
使用5M因素分析法,经过头脑风暴,并与专家讨论后,得出图1所示的影响专利分析报告标引质量的相关因素:标引人员、专利分析报告、进行标引工作的技术平台,以及制度环境。图1专利分析报告标引质量影响因子
1)标引人员是与标引质量直接相关的重要人物因素。标引工作是一项需要耐心与细致的工作,标引人员的工作态度好,用于标引工作的时间足够,则工作会比较细致,标引质量会较高。标引人员关键信息识别能力越高,则能更准确地把握专利分析报告内容的核心,对其内容要素的描述也就更到位。
2)专利分析报告是标引的“原料”。其标引的格式规范程度越高、信息点越完备,专利情报研究及决策者所需信息揭示得越充分,其日后的利用价值也越高。
3)标引工作进行的技术平台是标引工作的硬件条件,系统设计的越细致、越规范、越易用,则越有利于标引工作的规范性开展,有利于提高标引质量;系统的可扩展性越强,越有利于针对新出现的问题随时修改,有利于标引流程与规范的完善;更为重要的,自动标引系统中针对专利分析报告关键信息的文本特征库越完备,越有利于提高系统自动标引的准确性。
4)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与标引工作相关的管理规范与要求。管理层越重视标引工作、对标引工作的工作量与绩效设置越合理,就越能激发标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标引规则越完善、质量控制流程越合理,越有利于规范标引人员的工作,能够提高标引质量。
4专利分析报告标引质量控制机制
有效提升专利分析报告标引质量的关键在于针对影响标引质量的因素构建相应的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机制,见图2。
图2专利分析报告标引质量控制机制
1)标引方式的选取是有效进行标引质量控制的核心。针对不同内容要素及其文本特征,选取恰当的标引方式。能够在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标引效率与标引结果一致性的同时,提高关键信息的标引Y果准确性与完备程度。
2)构建严格合理的标引工作流程,设置相应岗位,是减少系统误差的重点。①针对不同环节设定专职或兼职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及细致的操作规范,责任到人;②在各环节的岗位职责上,下一环节有责任检查上一环节工作;③计算机与人工检查相配合进行质量控制;④美国国会图书馆提出了书目社会化的构想,在Web20时代,专利分析报告的标引工作也可以逐步吸引用户参与,以便更贴近用户需求。
3)制定严格的标引规则,是提升人工标引一致性和自动标引内容完备性的重要手段。针对专利分析报告,必须标引哪些内容要素,不同内容要素的标引规范及加工标准都需有细致考虑,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
4)内容要素文本特征库的构建与完善机制是不断提升人工标引与自动标引质量的重要前提。内容要素文本特征是人工标引与自动标引过程中的重要参照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标引结果的一致性及完备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人工干预过程中,需要对计算机识别有问题的文本特征进行纠正,并补充进入新的文本特征供机器学习及其他人员共享。
5)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创造良性标引工作环境,是专利分析报告标引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管理规范涉及多方面内容:人员绩效考评机制、人员培训提升机制、对技术平台维护和升级的相应规定、各规定的完善机制等。
5小结
针对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专利而进行的情报分析产品,即专利分析报告,能为决策者提供较为全面的技术信息。而专利分析报告内容要素全面准确的揭示则是其价值最大化发挥的重要基础。
自动标引是信息时代标引工作的发展方向,但现阶段的技术水平决定了目前专利分析报告的标引工作需要根据需标引的内容要素特点及其文本特征选取标引方式,即某些关键信息的标引必须加入人工干预。
因此,为了实现标引结果一致性与完备性的最优,专利分析报告标引需要针对各环节的质量影响因素构建合理的标引流程,设置相应岗位,制定细致明确的岗位规范与标引规则,构建相应的内容要素文本特征库并不断完善,按照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来实现专利分析报告标引工作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炜.面向战略决策服务的专利分析指标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6.
[2]MBlackman.Provision of patent information:a national patent office perspective[J].World Patent Information,1995,17(2):115-123.
[3]胡阿沛,张静,张晓宇.基于专利文献的技术演化分析方法评述[J].现代情报,2013,33(10):172-176.
[4]赖院根,朱东华,胡望斌.基于专利情报分析的高技术企业专利战略构建[J].科研管理,2007,(9):156-162.
[5]Cleverton,CW..Optimizing Convenient Online Access to Bibliographic Database[J].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Use,1984,(4):37-47.
[6]黄绍杉,乔晓东,桂婕,等.基于条件随机场的专利摘要信息抽取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9):7-12.
一、要清楚明白地知道财务分析报告阅读的对象(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领导)及报告分析的范围
财务分析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
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三、财务分析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
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财务分析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财务分析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团公司下设四个二级公司,且都为制造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
四、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地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财务数据毕竟只是
一个中介(是对各样业务的如实反映,或称之为对业务的映射),因而财务数据为对象的分析报告就数据论数据,财务分析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受挫,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难以谈起。
五、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手法
(一)分析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原则。因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反映问题、揭示问题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真正担负起“财务参谋”的重要角色。唯此,报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
(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并存手法揭示异常情况。例如,某公司有36个驻外机构,为分析各驻外机构某月费用控制情况和工作效率,我们以“人均差旅费”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在分析时,我们采用比较分析法(本月与上月比较)从增长额(绝对数)、增长率(相对数)两方面比较以揭示费用异常及效率低下的驻外机构,我们分别对费用增长前十位(定义为集合A)及增长率前十位(定义为集合B)的驻外机构进行了排名,并定义集合C=A∩B,则集合C中驻外机构将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对象之一,这就是“交集原则”。然而,交集原则并有一定能够揭示出全部费用异常的驻外机构,为此“重要性原则”显得必不可少。在运用交集原则时,头脑中要有重要性原则的意识;在运用重要性原则 时,同样少有了闪集思想。总而言之,财务分析人员要始终“抓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在辩证法上体现为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三)问题集中点法亦可称之为焦点映射法。这种分析手法主要基于以下想法:在各部分分析中,我们已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零散分析。这些问题点犹如一张映射表,左边是不同的分析角度,右边是存在问题的部门可费用项目。每一个分析角度可能映射一个部门或费用项目,也可能是多个部门或费用项目。由于具体到各部分中所分析出来的问题点还不系统,因而给领导留下的印象比较散乱,重点问题不突出;而领导通过月度分析报告,意在抓几个重点突出的问题就达到目地了。故而财务分析人员一方面在具体分析时,要有意识地知道本月可能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数据整理时具有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财务分析人员能感觉到本月可能存在的重大异常情况),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前面零散的分析中筛选出一至两个焦点性问题。
六、财务分析报告在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一)对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来公司大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吃透公司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在分析中还应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
(二)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因为,公司最终面对地是复杂多变的市场,在这个大市场里,任何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行业竞争对手政策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公司的竞争力甚至决定着公司的命运;
关键词:电力;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统计工作的最后一步是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分析报告是发挥统计整体功能、表现统计成果的重要步骤,其有利于发现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分析报告的特点类型
统计分析工作的特点就是数量性,因此统计分析报告就是用数字说话,以事实描述,然后进行议论分析。统计分析报告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丰富的统计内涵,做到语言简练意赅。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也说明了与其它文体的显著差别。
(一)统计分析报告的特点
1.统计分析报告的是基于大量的调查数据,既要有数据又要有分析,即要提出问题又要有解决问题的措施,因此统计分析报告要比总结报告更加精准。
2.统计分析报告要求从更宽的面上交代背景,用较多的篇幅和事实系统集中地阐述问题、解剖矛盾,比新闻报道更全面具体。
3.统计分析报告必须运用大量的数据材料揭示规律性,在论证文章观点阐述某种看法时比学术论文更侧重用数据、事实说话,深入浅出,虚实结合。
(二)统计分析报告的类型
统计分析报告的类型有许多种,下面就几种经常使用的类型略作说明。
1.进度型统计分析报告。进度型统计分析报告也被称为定期统计分析报告,其分析目的是为了让企业管理阶层能偶实时了解工作的进度和检查企业计划的实施情况,其一般按周、月、季度等编写。
2.专题性统计分析报告。是利用统计资料, 进行分析投资建设中的某一方面、某一环节而深入研究编写的分析报告。
3.预测性统计分析报告.是在分析过去和现在的大量准确的统计资料基础上、运用统计预测方法、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较为合理的判断和数量预测,它具有数量性、预见性、差异性、可控性的特点。
二、统计分析预测
电力企业的统计工作具有大量的数据优点,除了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之外,对电力企业来说更要充分的利用统计分析进行供电情况进行预测,更重要的是对电力的负荷的调研和分析。
伴随着我国用电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电力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国内各大电网负荷特性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网运行的特性是电力负荷的特性趋向于正常。各大电网集团的的最大负荷普遍持续高速的增长,电力峰谷差率增大,负荷率下降,水源枯水期和电力高峰期电力供应紧张,电网的调峰难度增大,对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电力负荷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对电力企业来说越来越显的重要。
下面论述的是对电力负荷的预测和预警的相关指标,包括了一些还正处于在探索和实践的指标。(1)日最大电力负荷,一天之中电力负荷最大的一段。电能表的计量有一个小时、半个小时、一刻钟和瞬间负荷,日最大电力负荷一般采用的是整点的最大负荷。(2)日平均电力负荷,每天电力用量除以24小时得到的日平均电力负荷。(3)日最小电力负荷,一天之中电力负荷最小的一个时间段,和日最大电力负荷一样,其一般使用的也是整点的电力最小负荷。 (4)月内最大三日平均电力负荷,任意月份内电力负荷最大三日的平均值,也即是每一月内,取电力负荷最大三天中的整点的最大电力负荷,求这三天的平均电力负荷值,该值即是在这个月中的最大三日平均值。对电力负荷的实际分析中,电力的最大负荷是一个最高水平的状态,并不是偶然的电力负荷,其既具有代表性。发达国家一般都是采用月内最大三日平均值最为最大电力负荷。 (5) 日负荷率(γ),反映一天内的电力负荷平复程度,是日平均电力负荷和日最大电力负荷的一个比值,一天之内若负荷的变化比较大,则日负荷的曲线就会陡峭,日电力负荷率越低,反之则越高。 (6) 日最小负荷率(β),反映一天内的负荷变化的趋势,是日最小负荷和日最大负荷的比值。一般为了满足电网调峰的需要,在分析电网调峰能力时通常使用的是接近或者是最小的日最小负荷率(去除节假日外),而并非采用平均最小负荷。(7)日峰谷差率,是日最大电力负荷除以日最大电力负荷与最小负荷的差值所得的数值。和日最小负荷率均值一样日峰谷差率反映的也是一天内的电力负荷变化的幅度。
(8) 月不均衡系数(σ),是指平均日电力负荷和该月份内最大日电力负荷的比值。(9)季度不均衡系数(ρ),是指全年各月最大电力负荷的平均值和该年份内最大电力负荷的比值。其主要反映的是全年内月最大负荷的不均衡性。 (10) 年平均日负荷率(γav),指的是全年内日电力负荷的一个平均值。 (11)年平均月负荷率(σav),指的是全年每个月份的日平均电量的总和与全年每个月份的最大日电量总和的比值。
三、结论
总之,对电力负荷进行统计分析是有效防范电力企业发展风险的重要工作,一直以来受到政府、电力企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电力企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电力统计分析与预测是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保障电力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研究电力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变化,及时监测、分析当前和未来电力供需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春琴. 数理统计分析在电力企业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 华东电力, 2006, (05)
[2] 刘丽萍. 试论科学开展电量分析预测[J]. 江苏科技信息, 2009, (02)
关键词:财务分析报告 撰写 局限性 应对措施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要求能够简单明确地反映出企业财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让报告使用者和决策层能够准确领会和了解报告资料和数据,以便为企业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要撰写出有深度、有高度、有实际应用的财务分析报告却并不容易,明确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编撰的局限性,并采取应对措施,写出能够真正概括并反映出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和资金运作等问题的财务分析报告,为企业经营和发展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一、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编撰的局限性
(一)财务分析报告不能及时反映问题
通常来说,财务分析报告分为月度、季度和年度报告,应该在每个月、每个季度和每年末的下一月10号之前将财务分析报告交至企业财务信息使用者(一般为管理者),以便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但是在我国各企业实际财务工作中,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财会人员信息收集局限、财务信息反馈不及时、财务活动突变等原因,财务分析报告的真正提交时间往往拖延至中旬甚至月底,这大大降低了财务分析报告的时效性,使得其披露的相关信息可能变得毫无价值,无法为企业决策层、管理者、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参考服务。
(二)财务分析报告的针对性较差,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企业整体结构及经营方式的不断复杂深化,企业决策层、管理者及众多投资者将逐渐占据市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要地位,依据财务分析报告做出的经济决策也变得相应复杂,这种大环境对企业财务信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上来说,为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更多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凸显。简单来说,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有效实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针对性不强,不能透彻地揭示出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更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使企业管理者和财会人员将财务分析报告看作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他们总是有这样的感觉,财务分析报告往往撰写花费的时间长、提及的数据和内容多,但是真正有用的信息或者是决策者真正需要的数据资料太少,使得财务分析报告成为一纸空文。
二、应对措施
(一)确定财务分析报告的主体和范围
阅读财务分析报告的对象有很多,应该根据信息接受对象的不同来确定出不同的报告主体和范围。比如,如果企业财务部门领导需要阅读的财务分析报告,就要尽可能地写的专业一些;而如果是提供给其它部门的领导,就要尽量简单易懂、深入浅出。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阅读对象,分析人员在撰写报告时也要准确掌握好整体的分析层次和框架结构,以便满足不同层次阅读者的需求。再者,要根据报告分析范围的不同来控制分析的详略,比如,分析的范围如果是二级公司或某一部门,就要细化、具体地进行分析;如果是从整个企业或者是集团公司来分析,就要力求简洁精练,不能细数所有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抓住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二)有针对性地提炼报告内容
专业的财务分析报告往往会有很多的内容,篇幅也会很长,但是对于很多企业决策者来说,他们需要使用的会计信息并不是罗列出来的全部内容,那么此时如果报告内容过多则显得无益。财务部门的人员在写财务分析报告前尽可能与领导沟通交谈,了解和提炼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进而采取有针对性地撰写方法,使得财务分析报告最大程度地发挥决策参考作用。
(三)要理出明晰的分析线条和整体框架
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线条和整体框架一般为:目录——总论——重要提示——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改进措施。其中报告的“目录”简明报告分析内容及页码;报告的“总论”是将本月或者本年度的重要指标进行总体概括,该部分的语言一定要凝练、简明,力求点到为止;“重要提示”就是针对报告中需着重关注的问题或新增内容进行的简单说明,目的是能够引起阅读者的重视。以上三部分是非常必要的,目的主要在于让阅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对财务报告的整体认知和重大事项的准确了解,其中 “重要提示”必须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的页码,以便阅读者进行快速查找。“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改进措施”在对上期报告执行情况进行追忆总结的同时,对本期报告中的问题进行集中阐述,将散碎的问题集中提炼进行处理。“具体分析”是财务分析报告的中心内容,是对提出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具体、重点分析,该部分的质量,将直接决定整个报告的档次和质量。
(四)采用有效的分析手法
有效的财务报告分析手法或者分析原则有三种,下面进行简单分析:
分析要从问题——原因——改进措施为原则入手。因为财务分析报告的真正作用不在揭示反映问题上,而在于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真正做好“财务参谋”的重要工作。
分析具体问题时要在重要性原则和交集原则相结合的方法下披露问题。重要性原则就是选取一定的对象进行重点分析的原则。交集原则就是在有多重分析指标的情况下,可以将这些指标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排名,取排名前几的指标构成一个或几个集合,将其作为重点分析的对象之一。然而仅仅依靠交集原则并不能准确揭示出全部分析指标,所以此时还必须遵循重要性原则。在运用交集原则的同时,时刻保有重要性原则的意识。而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也要有交集原则的思路。
问题集中点法。该种分析手法的理念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散分析,提炼出一系列的问题点,这些问题点好像是一张映射表,右边是问题,左边是不同的分析角度。每—个分析角度就可能映射出某个或多个费用项目或部门。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该种方法时,财务分析人员要着重培养自己快速准确判断本月可能出现相关重点的意识,还要培养从零散分析中提炼一至两个重点问题的能力。
(五)报告撰写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好的财务分析报告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财务人员除了搞好核算和数据分析外,还应全面了解企业的整体运作和发展,要准确把握企业的方针政策尤其是近期内企业重大的方针政策,在坚决贯彻企业政策精神的基础上,在报告分析中还要站在现阶段的角度,向未来方向迈进,使得财务分析报告充分发挥“向导”的作用;还要尽可能多地企业所处的市场背景,也就是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要有敏锐的同行业竞争对手信息捕捉能力;所有的结论都要做到有理有据,切勿轻易下结论。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带有结论性质的话语对报告信息使用者的影响非常大,不可轻易草率下结论,以免对企业决策者产生误导;报告分析的语言要尽量通顺、流畅、凝练、简明,避免罗嗦重复和口语化。
三、结束语
总之,虽然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编撰还存在不能及时反映问题、针对性较差,难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局限性,但是只要确定财务分析报告的主体和范围,有针对性地提炼报告内容,构架明晰的分析线条和整体框架,采用有效的分析手法,并注意报告撰写过程中的一些其它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就一定能够提高财务分析报告质量,使其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服务。目前,笔者了解到有些大型企业已经就上述问题采取一些措施,以提高财务分析的可利用性,如开展周分析,每月初月度快报等等,都是对财务分析报告的有效补充。
参考文献:
[1]庄芝茗.浅谈如何提高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J].中国经贸.2009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科学发展为核心,以服务经济发展为重点,以为当地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为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信息需求提供服务。
二、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信息定期分析报告制度
县级和各工商分局、所要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信息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对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上涨、下跌或者小幅上涨、小幅下跌的原因,价格基本稳定的因素,以及供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
1、完善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每日监测制度。将当日采集的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信息按时间要求报州局市场科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2、完善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每周分析报告制度。市场股和各工商分局、所每周要对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上涨、下跌或者小幅上涨、小幅下跌的原因,价格基本稳定的因素,以及供求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综合分析报告,每周二报州市场科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3、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每季度分析报告制度。市场股和各工商分局、所每季度要对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上涨、下跌或者小幅上涨、小幅下跌的原因,价格基本稳定的因素,以及供求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季度综合分析报告,并于下一个季度第一个月3日前,报州局市场科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4、从2009年4月1日起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每日监测制度,将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监测情况报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
5、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变化情况每周综合分析制度,并于下周二前形成综合分析报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
6、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变**化情况季度综合分析制度,并于下一个季度第一个月3日前形成综合分析报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三、建立市场监管信息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市场股和各工商分局、所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要对市场主体变化、流通领域食品监测、消费热点、违法广告、商标申报注册等情况每季度进行分析,并在下一个季度第一个月3日前形成分析报告,报当地党委、人民政府。一是市场主体变化。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增加或减少的原因、对策以及投资的领域、投资的热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二是流通领域食品监测。主要是对监测的数量进行归纳,综合判断市场食品安全的指数,存在的问题,应对的措施等进行综合分析。三是消费热点。主要是分析当前民生较关注的消费热点问题是什么,对消费与发展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为政府引导消费提供依据。四是违法广告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违法广告重点及表现形式,提出下步监管重点。五是商标申报注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的件数,未来商标拓展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
三、工作要求
1、各部门要将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变动情况每周综合分析报告和每季综合分析报告抄送市场,由市场股综合后将每季度市场监管信息分析报告抄送州局对口科室。
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三、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团公司下设四个二级公司,且都为制造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
四、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地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财务数据毕竟只是一个中介(是对各样业务的如实反映,或称之为对业务的映射),因而财务数据为对象的分析报告就数据论数据,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受挫,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难以谈起。
五、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手法。如何才能将报告写活并有自己的特色?这里仅介绍本人在报告写作过程中几点所悟:
(一)分析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原则。因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反映问题、揭示问题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真正担负起“财务参谋”的重要角色。唯此,报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
(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并存手法揭示异常情况。例如,某公司有36个驻外机构,为分析各驻外机构某月费用控制情况和工作效率,我们以“人均差旅费”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在分析时,我们采用比较分析法(本月与上月比较)从增长额(绝对数)、增长率(相对数)两方面比较以揭示费用异常及效率低下的驻外机构,我们分别对费用增长前十位(定义为集合A)及增长率前十位(定义为集合B)的驻外机构进行了排名,并定义集合C=A∩B,则集合C中驻外机构将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对象之一,这就是“交集原则”。然而,交集原则并有一定能够揭示出全部费用异常的驻外机构,为此“重要性原则”显得必不可少。在运用交集原则时,头脑中要有重要性原则的意识;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同样少有了闪集思想。总而言之,财务分析人员要始终“抓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在辩证法上体现为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三)问题集中点法亦可称之为焦点映射法。这种分析手法主要基于以下想法:在各部分分析中,我们已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零散分析。这些问题点犹如一张映射表,左边是不同的分析角度,右边是存在问题的部门可费用项目。每一个分析角度可能映射一个部门或费用项目,也可能是多个部门或费用项目。由于具体到各部分中所分析出来的问题点还不系统,因而给领导留下的印象比较散乱,重点问题不突出;而领导通过月度分析报告,意在抓几个重点突出的问题就达到目地了。故而财务分析人员一方面在具体分析时,要有意识地知道本月可能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数据整理时具有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财务分析人员能感觉到本月可能存在的重大异常情况),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前面零散的分析中筛选出一至两个焦点性问题新晨
六、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1)对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来公司大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吃透公司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在分析中还应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
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预测以后,对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的情况进行整理和汇总,形成书面报告。
培训需求分析报告不但作为某一培训项目开发前的培训需求分析预测工作的总结材料,而且还是企业总体培训计划制定前的调研报告。
一、培训需求分析报告的基本内容
1、标题:
2、分析预测工作概况。此次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的组织领导、工作目的、起止时间、接触的组织和人员(包含数量)、采用的方法、工具等等。
3、分析预测的主要内容:
(1)企业的情况分析。企业面临的外部背景、市场竞争的形势、本行业的发展状况;企业内部面临的问题和改革情况,做出较为全面细致的分析。分析尽量与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的相关性强一些。
(2)企业员工基本素质状况分析。对于企业员工素质的分析,应根据岗位任职资格和能力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从员工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比例、技术登记结构、岗位能力胜任程度等方面入手,重点分析出问题和差距。
(4)对培训的认知程度分析。领导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各部门的配合程度、员工的认可和需求的程度。
(5)培训资源条件分析。包括企业内外可利用的教师、教材、设施、工具和企业培训经费支持情况等。
4、分析预测的具体成果: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内容的分析,应当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在制约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哪些是因员工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差距所致?其中哪些是通过培训能够解决的差距。
(2)解决以上差距需要开发哪些培训项目?其中哪些培训项目是最紧迫的?
(3)每一培训项目又要具体说明以下问题:
①为什么进行培训?(培训目的)
②谁需要培训(培训对象及其目标人群)
③培训的深度和广度(培训的目标)
④培训什么(培训内容)
⑤怎样培训好(培训方式、时间、考核方式)
(4)企业,特别是企业领导对培训的态度。
(5)企业具有的培训资源
(6)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7)项目运行可能出现的障碍和问题
5、其他相关建议和说明。
6、报告撰写时间及执笔人、负责人等。
二、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应注意哪些问题
1、报告中各项情况的分析和说明,必须有出处、有依据,不能主观臆造。
2、报告内容要全面,基本上涵盖以上6项内容。
一、案例教学应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形式
笔者认为,目前所进行的案例教学一般来说还是一种综合性的课堂教学形式,它是将课堂讲授(教师准备案例和对学生分析与报告内容的点评等)、讨论、实验(学生实际操作)和习题(撰写分析报告)等教学形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形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形成需要进行分析的案例内容,在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报告以及讨论后要对分析报告的内容和讨论的情况进行点评,这些工作都是与课堂讲授有关的内容。成本会计学案例分析中有的内容是需要学生进行实际计算与复核(如成本核算案例中的计算与复核),撰写分析报告,所做工作类似于学生做习题和实验。学生就案例作分析报告和问答是讨论教学形式的运用。而成本会计学案例教学的深化发展应是将课堂教学形式与现场教学形式相结合,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到企业单位实地调查和实习,收集第一手资料,编写企业单位的成本会计案例和分析报告,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在成本会计学课程的专门实习或学年实习条件下采用比较合适。
二、案例教学应注重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成本会计学案例教学一般是在已经学习了一定的成本会计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进行案例教学首先是检测和巩固所学知识,然后才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问题分析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案例教学的知识检测和巩固部分,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通过学生的判断来检查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学生对有关概念和方法理解上的偏差或错误,从而在教师讲解点评时予以及时纠正,加速学生对有关知识点、方法和相互关系的认识。在案例教学第二部分的分析与解决问题中,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对策的研究,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分析报告的文字表述和口头表述的能力以及课件的制作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是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所无法实现的。
三、将实务案例与理论研究案例相结合
目前在成本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中一般采用的是实务案例,即联系实际编选的有关成本核算和计划、控制、分析等案例;在有关文献中谈到的理论案例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反映实务的抽象性案例,这些案例接近于习题,从涉及的成本会计实务内容上看应归于实务案例。也就是说现有实务案例可分为抽象的(理论性)实务案例和具体的实务案例。在目前的成本会计案例教学中,没有或较少采用理论研究的案例,即使有,也是放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撰写阶段。笔者认为,在大学的成本会计学教学中,要想很好地进行研究式教学,就有必要增加理论研究案例的教学内容。理论研究案例是根据课程教学进展情况确定的,如结合成本概念、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控制等教学内容的介绍,选择一些与成本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相关的研究文献作为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对有关问题存在的不同见解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自己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见解。学生可以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发表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论文,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素质,把握相关研究的动态,紧跟成本会计学术研究发展的步伐。
从过去的教学情况看,大学本科阶段的学生大多对学术研究有较大的兴致和欲望,如果教师在案例教学上加以积极引导,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价值的。同时在案例教学中增加理论研究案例的内容,也有助于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及研究视角的扩展。根据上述认识,在教学案例的编选上可以编辑有关成本会计研究文集,以研究文集中的大量文献作为理论研究的案例。在理论研究案例的编选上注重收集近期和有重要价值的文献。
四、编选成本会计学案例要与课程内容、实际工作及互联网相结合
进行案例教学,必须有好的案例。要有好的案例,教师就应做好案例的编选工作。在有关成本会计学课程的实务案例的编选上,笔者认为,所编选的实务案例应注重与课程教学内容、实际工作和互联网紧密相结合。
首先,编选的案例要反映成本会计学的教学内容,并联系前后教学内容。由于案例教学不等同于习题和实验,因此,结合教学内容编选的实务案例,要能反映学生在所学内容基础上的判断能力。例如,在学生学习完成本核算板块的内容后,教师提供成本核算的案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成本核算知识和方法,从成本核算的实务案例中找出存在的错误和提出修改的意见,使学生加深对学过内容的认识,提高识别和纠正错误的能力。
其次,在编选案例时,要注重将实务案例与实际工作密切相结合。与实际工作相联系的案例应反映企业单位成本会计的实际情况,行业覆盖面要宽。一般来说,现有实务案例涉及到的行业主要有采掘、电力、化学、冶金、纺织、建材、机械电子和轻工业的成本会计案例,根据新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有关内容,有关案例的编选还可以扩大到农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及信息技术业、文化业和其他行业。在编选实务案例时,要注意收集现有的文献资料,同时结合去企业单位参观、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整理间接与直接获得的资料,形成有特点、有具体数据的文字案例。编选案例时还可与实际企业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合作进行,以确保案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更接地气。除了编选文字案例外,还可利用到企业单位参观、调研的机会制作一些视频案例、语音案例和拍摄一些企业单位生产经营流程和成本管理工作的图片。文字案例与图片、视频、语音形式的案例相结合,在运用中使学生能更为形象和直观地了解案例单位的实际情况,丰富案例教学内容。由于企业单位的成本信息属于商业秘密,不对外公开,因此,所编制的实务案例中涉及到的一些具体的成本数据就不可能与案例单位绝对相同,这也是成本会计学案例的一个明显的特点。
第三,在编选案例时,除了到企业参观和调研外,还可通过互联网获取有关的成本会计信息,特别是有关成本控制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有关企业单位成本管理的新闻报道资料和证券市场披露的与成本会计有关的信息,这些报道资料和披露的信息涉及企业面临的成本危机和应对、企业单位采取的成本管理措施等内容,这些报道和披露信息生动、具体且有一定深度,比较适合作为案例使用。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一些知名企业单位成本管理成败的资料,将这些资料整理成为案例,让学生分析,对学生充分认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正确采用成本管理方法是有好处的。通过互联网还可以获得一些企业单位成本管理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在案例的制作中,也可将实地调研资料与互联网上获得的资料相结合,形成更有价值的实务案例,充分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互联网下的案例教学将是成本会计学课程案例教学的一个值得重视的发展方向。
五、要将事前、事中和事后案例教学组织工作相结合
在成本会计学课程案例教学中,要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教学组织工作,并将这三个方面的工作相结合。在成本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安排的教学时间不会太多,因此,教师必须对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精心组织,以保证案例教学能有较高的效率和好的效果。
在事前案例教学组织工作中,教师要整理好文字、图片和视频案例、实务与理论研究案例,明确每一个案例使用的目的、确定案例分析、报告和集中交流的程序、时间和内容安排,划分案例分析的小组并做好分工。在向学生分配案例分析任务时,要阐明案例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复习已讲授的有关教学内容,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求学生有团队合作和大胆创新的精神。对理论研究案例的分析可以不划分小组,由每个学生自己进行研究。
事中案例教学的安排,是由各个案例分析小组组织分析和撰写分析报告,准备好报告的幻灯片(PPT),并由各个小组推出一名代表对本组的案例分析情况向全班同学进行报告,报告后再由其他组的同学根据报告的内容提问,由作报告的同学回答提问,就有关问题交换意见。案例分析中除了分析和解决问题外,还包括类似习题和实验的计算和复核工作。每次下发的案例有若干个,每个小组都对若干个案例进行分析,但每个小组只对其中的一个案例做分析报告,每个小组报告的分析案例是不同的。这样,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可能对报告的案例分析报告提出讨论的问题。对理论研究案例的分析报告,可采用学术报告会的形式,教师可根据学生提交的研究报告安排部分学生进行报告,也可由对有关问题有一定研究兴趣的学生自己报名进行报告。
事后的案例教学组织工作,是由教师对学生报告的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案例教学实施的情况,检查案例分析是否实现预定的目的和对案例分析情况进行成绩的评定,收集学生对案例教学情况的反馈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案例教学内容以及对有关安排进行必要的调节。通常情况下,对成本核算的案例可以给出比较确定的答案,但对成本核算以外的成本会计内容,可能有多样性的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