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09:26:46
导语:在汽修毕业学生个人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中职学生 职业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206-02
中职教育实质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也就是说,中职教育是以学生顺利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导向的。近年来,中职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中职毕业生总体质量还不是很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能力、创新意识等还有待加强。因此,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任然是中职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意义
1.有益于学生明确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就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来说,只有极少数中职毕业生将来会在固定的岗位上从事某一个职业,更多的可能会经历若干个岗位、若干个职业甚至若干个不同的行业。因此,新时期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具有适应专业、岗位变化能力的、拥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以适应职业的变化和个人生存的需要。
2.有益于满足中职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
不少中职学生在学习和就业中存在较大多问题,如自我定位不准、学习动力不足、对职业了解不够、对前途感到迷惘等。因而开展职业能力培养有助于了解类似问题。因为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是促使学生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应该走怎样的路”等现实问题。而职业能力培养的形式是让学生把现阶段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使学生结合学习自我塑造,加强自我管理,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质是通过实践让学生认清当前的行业发展动态、就业前景,引导他们在当前社会大发展背景之下规划自己的认识道路,使他们主动适应社会要求。
3.更好地体现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
近年来,各中职学校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改变办学模式,加大改革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以我校为例,不仅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年年保持100,不少即将毕业的学生也被“抢购”一空。但高就业率的背后,诸如不考虑内外环境与职业匹配、盲目追求高薪等问题依旧存在。说明学生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仍没有充分认识。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不仅能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还能使中职学生真正认清就业形势的要求,辩证思考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主动调整自我,正确把握就业,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确定个体的职业奋斗目标。
二、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点
1.提高实践能力。中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线的教育。在教学上,不能只依附于教材,而应结合社会的需求,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根据当前的行业需求情况,对行业职位、职业工种进行分析,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总结归纳出每个岗位的特点、任务和职能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能力”;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结合岗位工作的过程与要求进行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逐步形成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如汽修专业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汽车模型制作、数控专业的创新工件的加工等;又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从社会需求、企业用人方向等角度调整课程。对从事办公文秘工作的学生,主要训练录入速度和排版技巧等;对搞网站建设的学生,要开设微机常用外部设备、网页设计、网站开发、网络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网络安全与维护等课程。
2.强化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学生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职业思想、观念、情感和意志,可引发强烈的职业热情。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职业信息,能使学生尽早树立职业意识,注意职业领域的发展空间,看到发展的未来。因此,在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要努力寻找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沟通的渠道,真正体现对“专业”的基础作用,加快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
3.培养职业素养。责任感是职业道德的心理基础和表现形式,通过培养责任感可为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打下基础。时间证明,学生时代所形成的责任感,将延续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也必将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意识。强烈的自强、自立意识是现代人立足于社会的品质基石,是优良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校每年都将学生送到相关单位和企业开展为期三个月至一年不等的校外顶岗实习,岗位数与学生数之比在2:1左右,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参与工作实践,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其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对岗位、职业的感情,形成了优良的职业品质。
4.职业角色适应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产学结合的途径,不仅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使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我校目前与十几个单位或企业建有合作关系,其中与近10家关系紧密,并与之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顶岗实习或开展短期的实训,实现“产教结合,工学交替”。如我校在浙江温州、湖北十堰市多所幼儿园及电子厂建立了幼师、电子和机电专业学生的实训实习就业基地,改善实训实习管理,加强实习交流与指导。每年的毕业生先顶岗实习,合格后择优录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职业角色适应能力。
三、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1.加强宣传,充分认识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要顺利地开展职业能力培养,学校必须高度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工作,要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好课程的完善、开设和咨询等与职业能力相关的工作;要加强对职业能力培养的宣传工作,使学生认识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连。可通过校园网、校简报、广播室、职业能力教育讲座、职业能力知识竞赛等宣传手段,强化学生对职业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也可借助“第二堂课”,利用寒暑假等开展职业能力实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职业能力的内涵。同时,还可借助企业典型、成功人士的榜样示范力来推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工作,弥补学校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资源与力量的不足。
2.学用结合,正确理解职业能力的内涵外延
职业能力培养是建立在正确认识主客观基础之上的、一个长期坚持的自我探索过程。要使学生正确理解职业能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职业能力培养工作。加强职业能力实践,能使学生讲自己的职业能力目标落实为实际行动,不断接受社会、企业组织和他人反馈的信息,对自身开展客观、全面、科学的衡量与评价,实现择业先从“我能干什么”的理想型向“我会干什么”或“我适合干什么”的现实型转变,实现个体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从而正确认识自己,使自己的规划符合自己的兴趣,符合社会的需要。
3.加强建设,完善队伍与课程建设
开展职业能力培养,教师培养是关键。一个优秀的开展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师,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充分的自信心、控制情绪的管理技巧、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在职业能力培养、指导方面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面对学生实情,运用自身经验分析总结,调整或提出新的可行性的规划方案。能体现前瞻性、确定性、开放性、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的课程体系,对开展职业能力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课程内容可包括职业能力理论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还可和企业联合,利用企业员工典型的成长过程中的经历、经验和教训编写职业能力培养教材或校本培训课程,不断更新培训的内容,增强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探索创新,推进校企合作办学规模化
校企合作办学既能实现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包括实验实习设备、信息资源、人才资源等,又能使学生深刻体会职业能力所蕴含的各种要素,促使中职学生在展现个性的同时,真正适应市场需求。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是中考落榜的学生,缺乏自信和进取心,学习热情不高,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客观上,当前用人单位普遍要求员工有大专以上学历,就业形势和压力导致多数人认为上职业学校没有前景,不少家长在思想上不重视,漠不关心。这样,导致许多学生主观上认为前途渺茫,选择了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得过且过、无心向学,心理上存在着严重的挫败感。上述问题使得职校课堂管理存在很大的难度,而课堂纪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系到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中职新教师经验不足、课堂管理方面训练较少,对课堂的复杂性估计不足,缺少课堂管理、调控的能力和教学机智,他们普遍感到课堂管理困难重重。课堂管理的失控会使新教师产生严重的挫败感,这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新教师如何走出困境是中职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首要的问题。笔者经过调查了解,结合自己一年多的教学体验,发现新教师存在以下的管理误区。
1.新教师与学生亲疏关系把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过于放任或过于专制
新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距较小,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但由于经验不足、不能把握分寸,这种优势往往因把握不当而变成劣势。新教师往往把学生当成朋友,当成弟妹,心肠软,缺乏要求的底线,对学生放任自流,民主意识过强,宏观控制不力,不能主导班级的良性发展。这样,导致学生主体意识过于强烈,甚至出现教师被学生主导的情况。不少新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对学生很友好,很和善,从不批评学生,相信他们能自觉遵守纪律,但是有些学生得寸进尺,认为新教师好说话,完全不把老师的话当回事,使得课堂教学很难顺利进行。有些新教师,在从教之初都会倾向于民主的课堂管理方式,相信学生能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但受到残酷的现实冲击之后,往往求助于强制的管理手段,严厉地训斥、控制甚至惩罚学生。这种方法可能会给课堂管理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效果是暂时的,依赖于教师严厉的控制,不利于教学,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潜能,同时,也违背了新课程倡导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终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和敌对情绪,造成课堂气氛的不和谐和师生关系的紧张。以上两种方式都不能很好地管理课堂。课堂管理旨在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是加强对学生的控制。中职新教师跟学生的关系,既不宜过于亲近也不宜过于遥远,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
2.新老师过分看重学生成绩,秉持分数至上的原则,甚至过分较真
与普高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学习能力较差,对学业不太重视,他们选择上职高大多是为了顺利取得毕业证,更多地考虑到就业。中职新教师意识不到学生的这些特征,过于看重分数。在课堂管理上,认为主要任务是教学,把注意力集中于课本、练习,完全不考虑学生是否接受;在教学内容上,挖空心思地把知识一股脑地灌输学生,使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不得不超负荷地应对;在教学方式上,由于缺乏教学技能而一味闷头讲课,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缺少课堂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中职学生更加厌倦学习,觉得上课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造成课堂上出现一系列的违纪行为。这种教学方式,把应对考试作为课堂管理的利器,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不能适应当代中职生的需求。中职新教师要适应当代中职教育的要求,不应过分地较真成绩,而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课堂纪律才会好转。
3.新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忽视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行为问题进行预设和预防
笔者在一次英语公开课上,亲历了这么一起教学案例。任务是完成屏幕上的练习,看谁做得又对又快。不一会,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做完后举起了手。过了一会了,另一个小组的同学也做完了,举起手说:“老师,我做完了,我是第一个做完的。”于是,刚才先举手的同学就火了,喊道“:明明是我先做完的。”后面其他组的同学也争先恐后地加入,课堂陷入一片混乱中。于是,老师便严厉地训斥同学们:“别吵了,再喊就给我站起来听课。”此后,学生倒是安静了,但是,课堂气氛再也调动不起来了。没有对问题进行预先假设和防范,最终会破坏课堂气氛,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有效的课堂管理,不是在处理课堂问题时能发挥教学机智采取相应的方法,而是在问题产生之前,就能采取预防性应急措施,对学生及时地启发引导,把学生的问题解决在未发生之前,避免出现课堂混乱的局面。
二、全面了解学生,提升教师能力,采取有效措施,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管理好课堂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结合一年来的教学体验,笔者认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1.新教师要全情投入,理解学生,用爱心感染学生,科学地教育引导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教学的剂,只有当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能在感情上引起共鸣,才能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和慰藉,才会乐意听老师的话,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无论带怎样的班,无论学生是优中劣,态度是否端正,教师都要待之以爱,不能随个人情绪、喜好、利益来选择。老师的爱心不仅表现在学生有困难时关心、帮助他,更要悉心了解他的心理,尊重他的个性,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把爱倾注到每个学生的心灵中。新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尤为重要。笔者班上有个学生,父母都是做生意的,不怎么关心孩子,动不动就打骂,学生形成了叛逆的性格,课堂上总是不能安静下来,而且爱捣蛋。笔者经常找他谈心,从心理上疏导他,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不久,他便开始信任老师,课堂上再也不捣乱了。新教师应该充满激情和爱心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和心灵的世界。尤其是教育调皮捣蛋的学生,一定要拥有宽广的胸襟和强烈的爱心,善于调动个人的教学艺术,灵活宽容地处理。
2.新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立好规矩,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要求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青春期学生的特性是好说、好动、好问,教师要和学生约法三章,赏罚分明,比如上课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违反了规矩就要受到怎样的惩罚等。如果教师没有事先立下规矩而直接采取惩罚措施,就会引起学生的不满和反抗,最终造成师生关系对立。在一次英语课上,大部分学生都迟到10分钟,原因是学生上一节刚上完体育课,下课时跑去超市买水解渴了,因而耽误了上课的时间。由于学校运动场地较远,迟到现象基本上每周都发生,这位老师终于忍无可忍了,决定在那节课给学生拖堂拖10分钟以示惩罚。此举遭到学生的强烈不满,学生开始与那位老师对抗了。有序的课堂规矩,会使师生之间目标一致,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那位老师在惩罚之前并没有事先说明,学生突然面临这种毫无心理准备的惩罚,必然无法理解老师的行为。因此,教师一定要事先给学生立下课堂规矩。
3.新教师要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根据学生问题对症下药,做到因材施教
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较大,不同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都有不同,他们要达到同一标准所经历的时间、途径均会有差别。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实施适合不同知识水平、不同个性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必须做到: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其次,针对大多数知识水平接近的学生进行施教;最后,对于知识水平和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提出个别要求。课堂上,笔者自始至终坚持因材施教的三大原则。英语语法是一门较为枯燥乏味的课程,对于学习动机不强的中职生来说,要想掌握好语法有一定的难度。首先,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交流,摸清大部分学生的情况,理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接着,根据学生的情况,开始对症下药,课堂上尽量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课堂上,笔者尽量放慢速度,把知识点讲得通俗易懂,与学生形成互动,不断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根据知识水平对部分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基础扎实的学生,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并推荐好书;水平低的学生,要求他们从单词、语法开始掌握,逐步深入和提高。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让这个班的成绩由最初的倒数第一跃升为年级第二名。
4.新教师要关注课堂的动态,懂得艺术地运用教学语言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看待每个问题,教师应多从积极乐观的角度去评判,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批评。无论是哪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优点能获得教师的认可和尊重。中职学生在中小学时是一群弱势群体,很难得到教师的认可,到了职业学校后更注重教师的夸奖,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作为老师,无论学生犯了什么错误,都不宜过多地批评与责骂,要从中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先表扬后批评,让学生得到肯定与鼓励,进而改掉不良习惯。比如,某个知识点老师讲过许多遍了,但学生还是不会做,老师应该这样对学生说:“再仔细想想看,答案就出来了。”切勿不耐烦地说:“这个问题我不是讲了几遍了吗?怎么还不会呀。”教师的激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塑自信。
5.新教师要结合学生专业学习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调整教学内容
中职课堂教学,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教材。教师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当或者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学生难以理解,也会引发课堂纪律问题。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欠佳,有时候教材内容往往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目前,我校2013级各个不同专业都采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英语教材,但是各专业学生总体的英语程度不同,专业侧重点与对英语的要求也有区别。课堂上,新教师可以针对不同专业提出不同要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同时,为了同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其专业特色,教师可以增加学习材料,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比如,会计和电商专业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好,可以在课堂上多讲些较有难度的知识点;汽修专业学生基础较差,但对汽车结构、品牌等会比较感兴趣,可以穿插一些与其专业相关的词汇,如进口汽车品牌名称、发动机部件的名称等;计算机专业则可以补充电脑零部件、网络常见英文等。围绕学生专业学习需求,课堂教学要坚持“学有所用”的原则。新教师首先要配合学生,根据学生的学情调整教学内容,以实用为主;学生个个不同,内容课课迥异,没有哪一种教学流程或方法是万能的;每一节课,都是对新教师的一次挑战,新教师讲课要结合学生实际,力求有变化、出新意,根据知识的发展、对象的转换,做到永远备新课、上新课,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新鲜感,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
三、恪守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与课后的教育相结合,优化课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