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

时间:2022-03-10 17:08:57

导语:在古代对女子的美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古代对女子的美称

第1篇

“拍板”一词的原意

“拍板”一词为今天人们常用之词,它原为名词,在民乐合奏或戏曲伴奏中,可见到一种由三块板组成、相碰而发音的乐器,此即拍板。拍板亦称绰板,因唐玄宗时黎园乐工黄幡绰善奏此板而得名,可见其源远流长。大概由于拍板在乐器中起着明快击节的作用,后来它转为动词,引申用于市场交易,成为果断决定某些商品价格和成交的术语。发结婚证书始于何时?

我国男女结婚须登记发给结婚证书,这始于时期。当时男女结婚由两司马(乡官)发给绘有龙凤的“合挥”(即结婚证书)上写双方的姓名、年龄、籍贯等。当时,根据“天下多男人,皆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皆姊妹之群”的朴素平等思想,废除封建的买卖婚姻制度。此外,还制订了维护一夫一妻制的法律规定。

“丛书”的由来

“丛书”这个名称,在我国古已有之。人们把两种以上的单独著作编印在一起,并冠以一个总的书名者都称之为“丛书”。最早以“丛书”为书名的,是唐代陆龟蒙的《笠泽丛书》,但它并不是两种以上的专书编印在一起的真正的“丛书”。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一部丛书是宋代嘉泰二年俞鼎孙等人编写的《儒学警语》,计收宋代著作六种四十一卷。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是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计收书三千五百多种,近八万卷。

中国古代的吉祥数字

欧美人非常讨厌十三,他们认为耶稣基督与十二门徒进晚餐时,坐在第十三位的是出卖耶稣的犹大,因此把十三看作倒霉的数字。与其相反,我国古代把十三当作吉祥的数字:皇帝的金带有十三个金环;行政机构一般划为十三个,如汉代全国为十三州,元明全国有十三省,清顺治间设立十三衙门;组织机构也划分为十三个,如明代太医院有十三科,清代广州的商业组织称十三行;古籍篇目常拼凑为十三之数,如儒家经典有《十三经》,《孙子兵法》共十三篇, 《旧唐书・经籍志》载有《十三史》,李贺的诗作有《南园十三首》;戏曲音乐多以十三凑数。

日本人名为何多带“郎、子”?

在中国古代,“郎”既是官职的称谓,如侍郎、尚书郎;又是对男子的美称,如妻子称丈夫为“郎君”,一般人称别人家的儿子为“令郎”。“郎”之前亦可加上姓氏或行辈,如宋代杨家将中的杨四郎、五郎。自汉至唐,日本有很多留学生、僧侣和使节来长安,他们很喜欢“郎”这种称呼,并在回国后仿效,沿习至今。中国古代用“子”作尊称或美称。用于尊称的,如孔子;用于美称时,男女通用,如楚子(楚庄王)、南子(已君夫人)。日本到了明治维新时代,政府鼓励女性用“子”作名。特别是大正年间,天皇遴选九条节子为皇后,更提高了“子”的知名度,用“子”作名的女性猛增。此后,男性专用“郎”字,而把“子”字归了女性。

编辑一词始见于南北朝的梁代。《南史・刘苞传》载:刘苞“少好学,能属文,家有旧书,例皆残蠢,手自编辑,筐筐盈满”。这里的“手自编辑”讲的是刘苞整理残缺古籍。当然他的编辑与今天的编辑工作,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但作为一个词,编辑二字却是从那时见诸文字记载,并沿袭使用至今。

世界上最早的记者,是在欧洲威尼斯诞生的。16世纪的威尼斯是欧洲的经济中心。各国商人、银行家以至达官贵人等纷纷来到这里,进行商业竞争。他们聚集在城里,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涉及切身利益的世界各地消息。这样,有些人便投其所好,专门采集有关政治事务的人和物价行情、船舶抵达起航等方面的消息,或手书成单篇新闻,或刊刻成报纸,然后公开出售。人们根据他们工作的特点,分别称他们为报告记者、手书新闻记者、报纸记者。这些专以采集和出卖新闻为生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职业记者。

作者,原意为“创始之人”。据《礼记・乐记》载: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述”在古时含遵循、依照和论述、陈述之意。就是说后者能把“创始人”的著作加以记述或者说明。可见当时“作者”比“述者”更胜一筹。

到了汉代,建筑匠人数骤增,这时对“作者”一词又多指“会营造的人”而言。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广汉卒,作者数万人治道。”到了三国时期,“作者”一词才有今义。三国时期,大凡著书立说或书法作画的人,不论资历深浅,也不管作品多少,都可称其为“作者”。

我国礼仪中的揖、拜、躬

第2篇

当子女出生后,父母或长辈要给他起一个称呼,这就是名。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只有这个名才是最正式的称谓,故称大名。而在中国古代社会,按照户籍制度的规定,这个名还要记入官府的户籍簿,故又称为官名。

除此之外,一个人从小到大,还会因各种原因有一些其他的称谓,如乳名、小名、别名等。但这些都不属于正式的名称,而且使用的时间和范围有限。

字,是在子女长大成人时,由父母或长辈起的又一个称呼。在中国古代社会,男子长大到20岁(虚岁)时,要举行冠礼,即加冠以示成年;女子在15岁(虚岁)时,则举行笄礼,以盘发插笄(即簪、钗)以示成年。在举行冠礼或笄礼时,待加冠或插笄仪式结束后,还要给受冠者或受笄者起一个新的称呼,这就是字。“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所以在古人一生中,便有了由父母或长辈起的两个不同的称谓。

由于名和字是在古人一生中的两个不同时段起的称谓,所以它们还有不同的寓意。名起于出生时,标志着一个人的降临;字起于冠礼或笄礼仪式上,标志着一个人已进入成年。

虽然如何起名和字,并无章可循,且两个称谓产生的时间相距较远,之间是何种关系,古人也没有明确规定,但在一些古人的名和字上,却存在着意义上的相互联系,而出现名和字的有趣现象。

名和字的相互联系,既有在意义上相同或者相近的,亦有相反或者相对的,也有的名和字是因果关系。其中在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名和字,常使用同义或近义词。如孔子的弟子李叔乘,字子车。先秦时,以一车四马为一乘。乘,意为车辆。孔子的另一位弟子宰予,字子我。予在古汉语中,常作为第一人称的代词,即指我。他们的名和字,实际使用了同义词。

又如十六国前秦皇帝苻坚,字永固;唐初李世民的谋臣,协助策划“玄武门之变”的杜如晦,字克明;抗金名将岳飞,字鹏举:王佐,字廷辅;尹直,字正言等,他们的名和字在意上均为相同或相近。

也有古人的名和字使用了反义词,致使意义上相反或相对。如孔子的弟子狄黑,字皙;普墨,字皙。皙,意为肤色白,与名中的黑,在意义上截然相对。

又如东晋豫州刺史谢奕,字无奕;隋朝将领俞仲文,字次武:唐朝韩愈,字退之;唐朝文学家王绩,字无功;北宋学者宋白,字太素;南宋大臣汤思退,字进之;明末大臣钱士升,字抑之等,他们的名和字在意义上,均存在着相反或相对的关系。

还有的古人在名和字上,采用了其它相关联的方式。其中有的是使用相关联的事物,作为名和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他们的名和字,均合成“耕牛”一词,在意义上有内在联系。

还有古人的名和字,两者之间结成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即以名为因,字为果。如曾任唐尚书库部郎中的郑宠,字若惊。其名中的“宠”,即取意“受宠”;其字“若惊”,则对应了名。明朝大臣梁材,字大用。其名和字则将“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当然古人的名和字出现意义上的联系,并不是普遍的现象。不过,古人在起字时,确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

古人在起字时,常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季来表示兄弟之间的排行。如孔子,字仲尼,即排行老二。刘邦,字季,即排行老三。

伯、仲、叔、季和孟、仲、季这两种表示排行的方法,在使用时有“正出”、“庶出”之分。古人以正房夫人所生子女,按伯、仲、叔、季排行,即所谓“正出”;以偏房夫人所生子女,按孟、仲、季排行,即所谓“庶出”。

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姓为姜。齐国国君夫人所生的长女,就起字为孟,称为姜孟。后齐国大将杞梁殖娶姜孟为妻。齐庄公四年(公元前550年),杞梁殖随庄公进攻莒国。战败被擒后遇害。消息传来,姜孟迎丧郊外。齐庄公派人前往郊吊。她认为杞梁殖是大夫,郊吊违背古礼,拒不接受。庄公只得亲自前往其家中吊唁。亡夫后,姜孟悲痛不已,竟哭夫十日,以至城墙崩塌。后姜孟投淄水身亡。此事在以后的历史中一直被传诵,并不断加以改编。杞梁殖又被改为秦朝人,并更名为范杞良;姜孟也被更名为孟姜女,而演绎成“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这是关于“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由来之一,其中孟姜女的原型,就反映了中国古人字中的排行方式。

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子”字常用于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老子、韩非子等。不过,“子”也常用于古人的字中。孔子的许多弟子的字里,就带有“子”字。如仲由,字子路;曾参,字子舆;有弱,字子有;端木赐,字子贡:言偃,字子游等等。

“子”加在字的前面,在先秦和秦汉时期,使用时是可以省去的。如颜回,字子渊,就可以称作颜渊。但此后,亦有人认为在唐宋以后,字中的“子”就不能省略。如柳宗元,字子厚,就必须称作柳子厚。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为表示性别,还常在男子的字后加一个“父”字。如孔子亦称作仲尼父,周公旦之子伯禽父,以及仲山父等。“父”在古人的字中,只表示男性,是对男性的一种美称,而绝非父亲之意。但在用于尊称时,“父”字也可以取消。

“父”在古汉语中,与“甫”相通。“甫,男子之美称也。”(《说文解字》)所以,古人字中的“父”也写作“甫”。仲尼父,亦称作仲尼甫或尼甫。

古人的名和字在使用时,因场合和对象的不同而有严格的区别,且其中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3篇

关键词:称谓 称谓词 《论语》 分类

称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称谓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个人所处的社会位置,称谓也能帮助人认识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论语》是先秦儒家经典之作,它是语录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当时人物和情景的真实反映。《论语》涉及面广,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论语》称谓词进行考察能够很好地反映先秦时期的词汇特点以及社会面貌。本文从词类、语用、词义三个方面对《论语》称谓词进行判定,对这些称谓词进行数据化描写,并从中归纳出其音节特点和文化特点。

一、《论语》称谓词的判定

称谓词的定义在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马宏基、常庆丰在其研究新时期称谓语的著作《称谓语》中,定义“称谓词”是“指称对象是人,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反映了人们社会关系的一套名称”,把称谓等同于名称,《现代汉语词典》采用了这一定义,该说法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袁庭栋在《古人称谓漫谈》中指出,“称谓词”是“对人的称呼”,他把“称谓词”等同于“称呼”。而《汉语大词典》中解释“称谓词”为“称呼,名称”,包含了前两种说法。本文定义“称谓词”为:“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示个体所处社会位置的称人名词,具有社会交际功能。”在具体的判定中,可以依据三个方面的标准来判断。

第一,依据词类来判断。首先,称谓词是词的一部分,必须符合词的特征。词是具有一定语音形式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所以诸如“执鞭之士”“六尺之孤”等表示称谓的短语就被排除在外了。其次,称谓词属于名词,它是名词的子集。《论语》中部分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例如“直”,指“正直的人”,我们把这类词也放在称谓词中讨论。

第二,从语用上判断。《论语》中称谓词的语用特征主要有自称和对称、尊称和敬称。人称代词具有交际功能,但是不能表现出特定的身份。比如:第一人称代词“吾”在《论语》中出现了113次,其中孔子对学生称“吾”有86次,学生对孔子称“吾”出现4次,他人对孔子称“吾”出现5次,其他情况下“吾”作第一人称出现18次;第二人称代词“尔”共出现21次,孔子对学生称“尔”出现16次,他人对孔子称“尔”出现1次,其他情况出现了4次。上述两种情况下,人称代词所代表的主体是不固定的,有时是孔子,有时是学生,还有指代其他人的。由此可以看出,《论语》中的人称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可以根据对话人物和场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被排除在称谓词的范畴之外。而另外一部分表示自称和对称的词,如“朕、后死者、躬、夫子、师、门人、小子、鄙夫”等,这些词在功能上等同于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但是后来没有出现可以取代它们的人称代词,所以我们将这类词划为称谓词。

第三,依据词义判断。称谓词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个体所处的社会位置。《论语》中出现了许多对姓名的指称,如“丘、参、求”;还有对地名的指称,如“泰山”。王力先生认为,“指称人名、地名的称为‘专名’”。如果仅依词类这一条判断标准,是可以把姓名和地名划入称谓词的,但是称谓词还必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示一个人所处的社会位置,而姓名和地名并不具有这些词义,所以被排除在外。

依据定义及以上三条判断标准,经统计,《论语》中的称谓词共有91个。

二、《论语》称谓词分类描写

称谓词的分类标准不一,依据内容可以分为社会称谓和亲属称谓;依据称谓词的来源和构成形式,分为本称、喻称、代称、用事、别称、省称、仿称、方言;依据说话者的态度和感情,分尊称或敬称、美称、谦称、詈称、蔑称或憎称、昵称或爱称、奉承、戏称或谑称。因为《论语》涉及面广,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为了更好地通过称谓词反映先秦时期的社会面貌,本文依照内容对《论语》称谓词进行分类描写。

(一)社会称谓

《论语》中的社会称谓主要包括社会关系称谓、职业称谓、身份称谓、年龄称谓、情感称谓、性别称谓。这些称谓词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特征。社会称谓共85个,占《论语》称谓词的88.5%。

1.社会关系称谓

《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大部分内容都是孔子与学生、孔子的学生与其学生的对话,所以《论语》中的称谓词很多都是反映师生关系的,此外最多的就是涉及君臣关系的称谓词。

1)表师生关系

a.称呼弟子

“弟子”表示“学生”义一共出现5次,一般都是孔子对弟子的称呼。

(1)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雍也》)

“二三子”出现6次,都是孔子对其学生的称呼。

(2)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

“门人”出现8次,大部分都不是出现在对话中,而是在描述性的语言中对学生的称呼。

(3)门人问曰:“何谓也?”(《里仁》)

“小子”表“学生”义共出现6次,多是长辈对小辈的称呼。

(4)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公治长》)

“从者”出现3次,义为“跟随的学生”。

(5)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先进》)

b.称呼老师

“夫子”作对孔子的特殊称谓共出现30次。

(6)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颜渊》)

“师”出现3次,义为“老师”。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

“木I”出现1次,其原意是“铜质木舌的铃子”,引申为“人民的导师”。

(8)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八佾》)

2)表君臣关系

a.称呼臣子

“臣”出现26次,义为“臣子”。

(9)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泰伯》)

“帝臣”出现1次,义为“天帝的臣子”。

(10)帝臣不蔽,简在帝心。(《尧曰》)

“大臣”出现3次。

(11)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先进》)

“故旧”出现1次,指“故去的臣子”。

(12)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微子》)

另外,“下”也有“臣子”义。

(13)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素)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敌),愉愉如也。(《乡党》)

b.称呼君主

“君”出现46次,用来称呼古代的天子、诸侯。

(14)信君不如君。(《颜渊》)

“上”出现9次,指身处上位的人或年长者。

(15)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

2.职业称谓

《论语》的内容涉及面广,有各种类型的职业称谓。每一类在原文中最多出现1次。

主要有:工(工人)、士(读书人)、士(士人)、执御(赶马车的人)、执射(射击手)、鄙夫(庄稼汉)、夫子(老师)、农(农民)、圃(菜农)、行人(外交官)、学者(学者)、使、士师(法官)、女乐(歌姬)、鼓(打鼓的人)。

3.身份称谓

《论语》的著笔当开始于春秋末期,编辑成书则在战国末期。那时中国正处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等级森严,《论语》是儒家经典,其语言特征契合正统思想,对身份的称谓有严格的区分。

对官职的称谓:南面(一部门或一地方的长官)、宰(总管或县长)、有司(管事者)、太宰(官名)、公卿(官名)、帅(将领)、下大夫(官名)、上大夫(官名)、小相(赞礼之人)、老(大夫的家臣)、臣大夫(家大夫)、大夫(大臣)、诸侯、晨门(司门)、冢宰(宰相)、陪臣(家臣)、赍(诸侯)、大师(太师)、封人(边防官)、令尹(官名)、君子(在高位的人)、大人(在高位的人)。

对百姓的称谓:奴(奴隶)、庶人(百姓)、民(老百姓)、众(大众、百姓)、百姓(百姓)。其中“民”出现42次,“众”出现了13次,“百姓”出现5次。

对君王及其妻室的称谓:朕(帝王的自称)、躬(君主的自称)、天子(最高统治者)、先王(逝去的君主)、夫人(国君的妻子)。

对神灵的称谓:社(土神)。

4.年龄称谓

《论语》中作年龄称谓的词一共有8个,其中“冠者”是用儿童头上戴的帽子指代儿童,“杖者”用老人手里拄的拐杖指代老人,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这部分称谓词依据年龄来分,有以下几类:

a.表示儿童的有“童子”,共出现3次。

(16)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述而》)

b.表示年轻人的称谓词有:“弟子、冠者、后生、匹”等。

(17)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

c.表示老年人的称谓词有:“先生、杖者、丈人”等。

(18)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党》)

5.情感称谓

称谓语中有系统的礼貌用语,根据不同的对话内容使用不同的称谓。依感彩的不同,本文将《论语》中的情感称谓分为美称和贱称。

1)美称

《论语》中有很多评判一个人道德品行的内容,“君子”作为道德上完美的人被儒家推崇,《论语》中出现最多的美称就是“君子”。“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指道德高尚的人。例如:“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另外还有“乱臣”(能治理天下的臣子)、“善”(好人)、“贤”(贤德的人)、“圣人”(贤德的人)、“人”(人物或者人才)、“直”(正直的人)等美称。

2)贱称

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小人”共出现20次,指“无德之人”,例如“小人比而不周”中的“小人”就是指道德品质低劣的人。此外,还有“野人”(一般人)、“枉”(邪曲的人)、“不能”(能力弱的人)、“罔”(不正直的人)、“后死者”(孔子的自称)等贱称。

6.性别称谓

《论语》中没有专门对男性的称呼,一般的称谓都是指男性,出现了6个对女性的称谓词。除了“夫人”“女乐”“妻”“母”以外,“妇”出现了2次,指女子,“女子”出现了1次。男性称谓居多的主要原因是,《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而孔子及其弟子都是男性。

(二)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用来表示具有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或者以某种制度、形式(收养、再婚)形成的亲属关系的称呼或名称。《论语》中的亲属称谓词不多,仅占11.6%,主要包括:“父”出现25次,指父亲;“母”出现10次,一般与“父”连用,指母亲,例如:“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兄”出现4次,表示“兄长”,例如“以其兄之子妻之”;“兄弟”以“兄弟”之义出现了4次。另外,还有“子”(儿子或女儿)、“鬼”(已死的祖先)。

三、《论语》称谓词的特点

称谓词作为词汇的一部分,反映了汉语词汇在先秦时期的特点。另外,称谓词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分析《论语》称谓词的音节特点和文化特点。

(一)音节特点

据统计,《论语》称谓词中单音词共有34个,占37.4%,复音词57个,占62.6%,复音词的数量远多于单音词。

从复音词的构词方式来分析,许多词是由构词能力较强的词根构成的。其中名词性词根构成的复音词有25个,占所有复音词的43.9%,数量最多,也最典型。

由词根“者”构成的复音词共有5个,如“从者、冠者”。由词根“子”构成的复音词共有10个,如“夫子、弟子”。由词根“夫”构成的复音词有4个,加词根“人”的有3个,加词根“天”的有1个,“臣”有2个,“生”有2个,“三”有1个。

(二)文化特点

称谓作为语言的基本组成要素,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面貌和社会观念。《论语》中的称谓词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先秦时期的文化特点。

《论语》中的称谓词体现了等级差别,对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带有明显的鄙视与不屑,例如对庄稼汉的称谓是“鄙夫”,对奴隶的称谓是“奴”,而对帝王称“天子”,统治阶级与被压迫阶级的称谓有明显的差异。

《论语》中的官职称谓一共有22个,占社会称谓的25.9%,这个比例已经相当大了。不同的官职有不同的称谓,大夫也有“上大夫”和“下大夫”之分,可见先秦社会等级森严,有严格的官职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论语》称谓词的判定主要应该依据词类、语用、词义三个标准。通过对《论语》称谓词的分类描写可以发现,《论语》称谓词中复音词居多,《论语》中的官职称谓词十分丰富,而且对不同等级的人的称谓相去甚远,这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的。

参考文献:

[1]畈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M].北京:中华书局,1994.

[4]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5]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7]伍铁平.男性直系亲属称谓的类型比较[J].语言论文集[C].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8]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4篇

关键词:《说文解字》;《卫风・硕人》;女性美

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可谓每况愈下。由最初的女娃抟土造人的“女神”形象,渐渐变成处于依附地位的“女奴”。《诗经》便是在男权社会下应运而生,男性理所应当的可以对女性提出自己的审美需求。《卫风・硕人》就是描写女性美的最经典的名篇,本文将从《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入手,回归“硕人”最初的美。

《说文》:“美,甘也。从羊从大,美与善用意。”徐铉等曰:“羊大则美,故从大。”《硕人》这篇主要记述女子以“硕”为美,这就合乎了“美”的本义,美即大。通篇文章也遵循硕美,从其身世、外貌、婚对及周围场景无不体现其“硕”。下面我们一一分析。

一、身世的“硕美”

《说文》:“硕,头大也。从页石声。”可以理解为脸、头比较方正。当时以“硕”为美,与今相反。《诗经》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有美一人,硕大且卷”等。孟子曾说过:“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他就主张充实饱满的东西是健康美好的。这种以“硕”为美,主要源于当时处在小农经济时代,女性在社会中是必须参与体力劳动的,再者也有“屁股大能生养”的说法,女性身体健康丰满对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硕美”成为男性择偶的共识。

“硕人其颀,衣锦衣。”这句是对主人翁庄姜的刻画。《毛传》中记述:“颀,长貌。”又“锦衣,采衣也。”这句的意思的硕人身体高大,佩戴婚饰。首句点题,交代硕人的“硕”。

紧接着记述庄姜的家世,“齐侯之子,……谭公维私。”其意思是待出嫁的“硕人”与齐庄公、卫庄公、齐太子、邢国君主及谭国君主都有亲戚关系。这种身世可谓“硕”美,进一步扣题。齐王嫁女,对象直接定位为与自己同等地位的“卫庄公”,这样的婚配理所应当。如此的豪门出嫁,为下文的盛况迎娶埋下伏笔。此句主要涉及《说文》中的女部,如妻、妹、姨等女部字。在《说文》中:“妻,妇与夫齐者也,从女从屮从又,妻职也。”“妹”、“姨”、“妻”都表示亲戚称谓的“女部字”,主要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有别于其他的是,“妻”带有了男权的色彩义,有束缚的意思。“妻”的小篆,像是戴着发簪的女子被一只右手束缚的形象,表明女子为妻之后,是被丈夫管束的,这种思想来源于许慎的“妇女观”。排除娲、姜、姬等这类“母系氏族”产生的字,其他女部字大都体现女性的身份的卑微。只是《硕人》作为上层社会的婚嫁,罩着“门当户对”的外衣,礼貌些罢了。《硕人》的前两句主要交代了硕人外表的“硕”的同时,记述了其家族的硕大。

二、外貌的“硕美”

家世硕大的庄姜,外貌亦是硕美的。“手如柔荑……美目盼兮”,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使用了排比、比拟的修辞手法,对硕人的美的刻画细致入微。

手美。“手如柔荑”,《说文》:“荑,草也。从草夷声。”朱熹曰:“茅之始生曰荑,言柔而白也。”柔荑为柔软白皙的嫩草,把手比作嫩草,表明“硕人”的手柔软白皙如嫩草一般,应该属于白白胖胖的手。

皮肤美。“肤”、“脂”在《说文》中属“肉”部,与身体有关的词,如肝、脾等都属于“肉部”。《说文》曰:“脂,戴角者,无角者膏,从肉旨声。”此句很简单,指硕人的皮肤如同凝结的油脂一样细腻光滑。说明硕人的皮肤非后天的脂粉所能替代的,但并不排除硕人的“女为悦己者容”的精心准备。

脖子美。“领如蝤蛴”中的“领”本义指脖子。《说文》曰:“领,项也。”“蝤”、“蛴”在《说文》中为互训字,都属虫类。现如今,蝤蛴指天牛的幼虫,身体白且长。用白且长的幼虫形容硕人的脖子,其白嫩可见一斑。

齿美。“齿如瓠犀”是形容其牙齿的,朱熹曰“瓠犀,瓠中之子方正洁白而比次整齐也。”即她的牙齿是整齐洁白的。

脸美。描述硕人脸部美的为三句话,“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首先是“螓首”,《说文》曰:“首,头也,象形。”即螓的头,可以理解为硕人有着像禅一样方正宽大的额头。其次“蛾眉”。《说文》曰:“蛾,罗也,从虫我声。”蛾就是蚕蛾,可以理解为眉像蚕蛾的触角一样纤细。最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更进一步描写硕人的美貌。《说文》曰:“巧,技也。”又曰“倩,人字,从人青声。东齐谓之倩。”杨雄在《方言》中记载:“东齐之间,婿谓之倩。”与婿是否通假,无从考证。杨雄这句话说明在东齐所处之地,把女婿叫做倩。可能有希望女儿找个美貌郎君的意思。此外,段玉裁批注“倩,人美也。”并注解曰:“倩犹甫也,男子美称。”这与杨雄的解释不谋而合。所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种美可以理解为带有阳光的健康的硕美。

三、婚队场景的“硕美”

在描述硕人婚嫁盛况之前,写到“硕人敖敖,说于农郊”,这与“硕人其颀,衣锦衣”相互照应,进一步扣题。紧接着,主要描写迎亲队伍,“四牡有骄……翟以朝”。《说文》曰:“,马缠镳扇汗也。”又文“,道多草不可行”毛传“骄,壮貌。……镳镳,盛貌。”所以,“骄”、“镳镳”、“翟”都显示队伍的硕大豪华。最后以“大夫夙退,无使君劳”作为完美的结束。

记述婚队硕美并没有收尾,接下来又对周围场景的描写。“河水洋洋……鲔发发。”《毛传》曰:“洋洋,盛大也。活活,流也。,鱼罟。”《说文》曰:“发,根也。”“发发”应该可以理解为从根处一直蓬勃生长的意思。“鲔发发”就指鱼比较多,像从海的根部生长出来的一样。“洋洋、活活、、发发”同义词。这一刻所有的东西都沸腾起来,撒下渔网,收获了许多硕大的鱼,不仅代表当天婚嫁的喜悦,更预示着“年年有余”、“如鱼得水”的意思。民间习俗中还保留春节向财神“供奉活鱼”的习惯,为祈求“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之意。文中描写“鱼跃”场景便是借助这种好的兆头。

最后有转为迎亲队的人物描写,“葭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首先描述环境,芦荻草“揭揭”状。朱熹曰“庶姜,谓侄娣。孽孽,盛饰也。庶士,谓媵臣。竭,武貌。”不仅刻画硕人的硕美,其陪嫁的侍女也个个盛装出席,迎亲的小伙子个个带有武士的力量美。由此可见,这场婚礼的总体样貌呈现出健康向上的硕大美。

小结

通过《说文解字》使我们更为深刻的解读了《硕人》这篇文章,从析字上分析出男性视角下对于女性的审美心理。借助《说文解字》使我们知道在“美”的外表下,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是处处可见的,如妻、娶、婚等女部的都是男尊女卑的呈现,这是任何文学上无法解读出来的。细读《说文》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挖掘出两千多年前的文化底蕴,帮我们解读异于当今的“美”。

参考文献:

[1]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2(2012.4重印).

第5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的是从殷商时期延续到春秋时期的作品共三百零五篇。在《诗经》创作的时代,诗与乐是一体的,也就是说,诗是乐的配词,而乐则是诗能够演奏的旋律和乐曲。在《诗经》中,收录的作品十分丰富,也充满了不同的地方特色,可以说《诗经》也是我国音乐史上的第一部歌曲总集。它收录的所有作品在当时的时代都可以用音乐演奏和歌唱出来,可以说是“篇篇可歌”。在《诗经》中,有一部分作品的创作缘由是为了最终的歌唱。例如,在《墓门》中就有提及:“夫也不良,歌以讯之。”

(一)地方特色之《风》《诗经》按照音乐的种类来划分,具体可以分为“风”“雅”“颂”三个大的部分。其中,《风》是国风,一般内容以各地的风俗为主,实际上在《诗经》的《国风》中收录了13个诸侯国的作品,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所反映的各地风俗来看都是十分丰富的,大部分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民俗和习惯。《风》中的作品就内容来说较为真实地反映着奴隶社会的矛盾,将奴隶社会中的社会矛盾、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都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其中在表现被奴役的悲惨生活的时候,呈现出了奴隶们遭受奴隶主剥削的状况;但从另一个方面,《风》中也着力描述了劳动人民和奴隶的反抗及对剥削阶级的愤怒与不满。(二)皇宫贵戚之《雅》在《诗经》中,《雅》所表现的大多是皇宫贵戚的生活,有些是专门为特定的目的和皇宫生活而创作的。《雅》又分为大雅部分和小雅部分,一般都是贵族在皇宫或朝廷中演奏的乐曲。从风格来看,《大雅》中较为有代表的是史诗性的歌曲,例如《公刘》《火明》《生民》等,这些都是在为周民族作史。这些特定的作品一般都是为周王朝所贡献的,是勇于祭祀祖先的祭歌,例如《生民》一类的作品实际上带有浓重的童话色彩,对周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经过的重大历史转变都做出了介绍和反映。可以说这些作品是产生在人类的童年时期,和民族史诗级英雄史诗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同时具备情节性和感情上的浓烈性。

(三)歌功颂德之《颂》《颂》包含的主要内容分为了三个大的模块:商颂、周颂和鲁颂,也被后人合称为《诗经》中的“三颂”。《颂》一般是贵族用来祭奠祖先的歌曲,在内容上一方面表现了对功德的歌颂,同时也对贵族的祖先祭祀起到了一定的呈示作用。

二、《诗经》中展现的中国古代音乐艺术

(一)简单清绮之《风》在《风》中表现十五国风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的作品中,大部分都能够和歌而唱,可以说在音乐的呈现上,呈现出了中国古代音乐中来自于民间风俗的歌谣特征。十五国风的音乐就很明显地呈现出了风俗歌谣的特色。其中大部分歌曲都采用了民间的唱法,体现出明显的生活气息,同时也呈现出生活风格上简朴清绮的特点。例如,在《魏风•十亩之间》里,歌词十分明了,内容明白畅晓,其中只更换了几十字,同时在尾音上都采用了语气词“兮”,使得整首歌具有简单而清新的自然风格,同时对于韵律方面来说,具有固定的特色和可循的规律,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简单而又朗朗上口的表现特色,增强了歌曲的音乐美感和节奏韵律。在《风》中有大量描写美好爱情的歌曲。由于美满的婚姻生活是当时普遍的一种社会生活状态,同时在当时的社会中,对美满的爱情和婚姻也充满了全社会的歌功颂德的表现,从而体现在了民俗风格的歌唱之中。在比重上,《国风》中的爱情主体占有了很大的比重,并且在《风》中关于爱情内容的表现上也十分的生动形象。恋歌占到了很大的比例,表达了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婚姻的渴望。对男女间爱慕之思的表达尤为具有民间气息;在唱法上,《国风》中的演唱形式是较为丰富的,其中有对唱和帮唱等多种形式。对唱的篇目较为有代表性的有《郑风•择兮》,期间男女对唱抒发了真挚的感情。在青年男子唱完相思之苦后又由年轻的女子开始表白,袒露了自己的思念情怀,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郑风•女由鸡鸣》中的歌曲,是一对新婚夫妇之间的对唱,充满了赞美和爱恋的情感,其次在《风》中也涉猎了帮唱的形式,由一方主唱,另一方附和,形成回环往复的音乐美感。

(二)雍容平和之《雅》在诗经的《雅》中,我们能够体会到音乐艺术着重表现为雍容平和的风格。《雅》中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是贵族的生活和宫廷中的雍容富贵典雅,也是对周代的统治阶层真实生活场面的描绘。有趣的是,由于周代一向很注重礼乐方面的文化与制度,由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用来歌唱的《小雅》更直观地突出了一种“乐”的形式特征和意义。统治阶层用音乐的形式告诉人们礼乐的重要性,并突出表达了典雅精致的华贵风格。其中《小雅》部分与演奏突出的是一种较为含蓄的、节制内敛的情绪;而《大雅》部分更多的则突出了一种宏伟的气势和刚劲的表现力。在这点上,《大雅》和《小雅》各自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点。在演唱中《小雅》所表现的是采用丝竹为主的演奏风格,《大雅》则通过钟鼓来表现更为宽广的气势。如果说《大雅》是“大家闺秀”,那么《小雅》毋庸置疑坐拥“小家碧玉”的美称。

(三)载歌载舞之《颂》《颂》是诗经中宗庙祭祀的礼乐歌曲。在具体的音乐呈现上,《颂》体现出了中国古代音乐所特有的独特风格。在队伍的阵势和构成上,《颂》所体现出来的是庞大的乐队和演奏阵容;在节奏上,宗庙祭祀的礼乐显示出了较为缓慢的节奏特色;在具体的表演和演唱形式中,作为严肃而端庄的《颂》则表现出恢弘的载歌载舞的壮观场面。周文化一向被誉为“礼乐”的文化,十分注重对“礼乐”的尊崇,同时对鬼神和祖先也有着深刻的崇敬之情。周礼的精髓就是长幼有序、尊卑各司其位的理念。这不仅仅意味着周代有着稳定的社会秩序和人人遵守的礼节制度,同时也意味着在周代对祖先的祭祀尤为显得具有礼节性,并体现出明确的等级制度,包括对典礼和仪式的尊重及重视。而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礼”要搭配“乐”才能进行,行“礼”必作“乐”,这也是在特定场合下的要求。同时对于周代本身来讲这种形式使礼乐文化得到了最有效的推广和发扬。其在表演形式和阵容上都呈现出了恢弘的气势和庞大的演奏队伍,使得乐曲在演奏的过程中自觉上升到了一种庄严肃穆的级别上,突出了周代礼乐制度的精髓和基本要领,同时也为《诗经》的整体构成和演奏提供了一种更为完整、更具有个性特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环节。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中国;小提琴音乐;民族性

自从上个世纪20年代至今,中国的音乐家将小提琴音乐与中国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民族气质以及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有效的结合在了一起。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了很多具有中国风格的小提琴作品,展现了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民族性和独特性。

一、从创作题材中表现出的民族性

(一)以古代诗歌为题材诗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文人用诗歌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很多中国的诗歌中,都有古代文人用比较含蓄的方式抒发压抑情感的诗歌内容[1]。小提琴这种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比较含蓄,将小提琴创作与古代的诗歌结合在一起有着十分天然的优势。比如,《峨眉山月歌》这首小提琴音乐是黄虎威在1981年创作的。这首乐曲是根据唐代诗人李白的同名七绝诗创作而成的,描写了峨眉山的月、秋夜、江水等自然景色,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这首乐曲的旋律非常柔美、动听,充满了诗情画意,乐思起伏波澜。作为巴蜀诗人,李白借助峨眉山月的景色来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离别故人的忧伤。而黄虎威同样也是巴蜀儿女,通过这首音乐作品表达了对诗歌的深刻理解和对家乡的无比热爱。

(二)以民间故事为题材民间故事是中国小提琴的另一种创作题材的来源。音乐家在对小提琴音乐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对民间故事的精髓进行了很好的借鉴,使得中国小提琴音乐有了鲜明的文化特征。这种创作方式是非常成功的,为小提琴音乐的创作增添了中国特色[2]。比如,《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959年,并于同年在上海初演,作曲者是陈刚和何占豪。《梁祝》本身是中国的传统民间故事,讲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这首小提琴音乐根据民间故事的情节不断的推进,包括草桥结拜、十八相送、坟前化蝶等内容,通过音乐语言的形式表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梁祝这个故事在中国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群众基础很好,因此也成就了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成为经典。

(三)以地域风貌为题材虽然在中国小提琴音乐中使用的是西洋乐器,但是很多作品的题材都是很有地域特色的,与其他民族音乐还有所不同。比如,著名小提琴独奏曲《夏夜》是作曲家杨善乐在1952年创作的。作者在从小就非常热爱湖南家乡的民族小调和“地花鼓”音乐。因为作者久别故乡,对家乡的有着深深的思念。在自己的作品中,作者通过描写江南夏天优美的水乡夜色,抒发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在这首小提琴音乐中,作者将“地花鼓”音乐作为素材,还将其伴奏音乐的奏法移植到小提琴上,突出了水乡音乐的特色。

(四)以民族情感为题材民族情感也是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重要题材来源。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音乐是表现生活的重要载体,因此很多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都将民族情感作为素材。比如,《渔歌唱晚》这首小提琴曲以潮汕一带渔歌为素材,以南海波涛为背景,描写了渔民们出海捕鱼、丰收归来时的喜悦情景。再比如,《江河水》是一首让人心碎,更让人心醉的乐曲。它从一个侧面演绎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一个弱女子望着逝去的江河水无助而凄惨的哭泣,似乎那淘淘的江河水就是她倾泄不止的眼泪,这也是这首乐曲震撼人心之处。

二、从表现形式中表现出的民族性

(一)运用“五声”调式进行表现与其他音乐不同,中国音乐的调式非常具有独特性。“五声”是中国的传统调式,是中国音乐的基本构成元素。五声中的每个音都可以作为主音,再通过另外四个副音的辅助构成一个完整的调式。中国小提琴乐曲在演奏的过程中大多采用的五声调式,尤其是由传统民歌改编的乐曲,使民族音乐的特色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

(二)在表现时保留老歌的风格中国是一个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有很多传统的歌曲和舞曲流传至今。中国的小提琴音乐对传统的歌舞曲目进行了包装,并且得到了人们的喜爱。中国有非常丰富的老歌和老调,比如信天游、长调、弹词等。很多小提琴音乐都吸收了传统歌舞旋律的精华,保留了其原始风格,如《瑞丽江边》《凤凰展翅》《空山鸟语》等。

(三)在表现时模仿民族器乐中国的民族器乐主要有四大类,包括弹拨类、吹奏类、拉弦类和打击类。为了将民族特色凸显出来,小提琴在创作的时候特意将民族音乐中的特色保留,强调让民族器乐在小提琴乐曲中再现。演奏家在演奏小提琴的时候经常会用滑音的方式来制造出二胡的演奏效果,用顿弓的方式来模仿古筝的演奏效果,用切分音和弦的方式来模仿琵琶的演奏效果等。比如,《十面埋伏》是由杨宝智先生根据同名琵琶古曲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作者通过很多快速的短分弓的方式对琵琶的乐音进行模仿。尽管小提琴和琵琶的结构、发音原理和音色有很多不同,但是它们对音乐的描绘,对艺术的刻画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同样也能达到非常好的演奏效果。

(四)在表现时融合戏曲音乐中国小提琴音乐与戏曲音乐的融合同样也能表现出其民族性。中国有很多种类的戏曲剧种,包括京剧、豫剧、昆曲等。这些戏曲的特色都很鲜明,风采也很独特[3]。中国的戏曲音乐无论是在韵律、板式还是节奏等方面的个性都是独特的。小提琴音乐吸收了戏曲音乐中的精华,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比如,《细读公报》这首小提琴曲就是根据革命现代格局《海港》中女主人公方海珍的唱腔选段改编而成的。

三、结语

第7篇

公主湖的传说

相传公元3世纪末,一位名叫达瓦昆的公主在一次部落迁徒中突遇沙尘暴,公主发现一男孩被狂风卷入沙尘中,她奋力营救并将自己身上的绳索系在了男孩子的身上,自己却被风暴吞噬,男孩长大后成了首领,他为了纪念那位公主,特将此湖命名为“达瓦昆湖”,又称“公主湖”。我被这不可思议的美丽传说所打动,想去领略和感受“公主湖”的神秘,掀开她的面纱,看看她的真容。

达瓦昆湖,又名公主湖。此湖南依昆仑山,东与“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相连,距离新疆喀什不远,直线距离50多公里,就算多拐几个弯也超不过100公里。我家就在喀什,但我也没有去过那里,说实话,那地方的确名不见经传,是个鲜为人知的地方,过去也很少有人去过。我看了一下资料,除了古代打仗时这地方特别吃香外,从历史上看,特别是和平时期,几乎是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要想了解达瓦昆湖,首先得对岳普湖县的由来有所了解。据考证“岳普湖”是由突厥语“亚巴库”演变而来。亚巴库曾是突厥的一个部落,公元11世纪时在这一带定居。公元11世纪20年代前后,喀什噶尔信奉伊斯兰教,叶尔羌、和田信奉佛教。岳普湖是喀什噶尔通往叶尔羌、和田的重要驿站。当时发生宗教冲突,喀什噶尔喀拉汗王朝大王阿尔斯郎特勒布哈拉汗率领军队在岳普湖驻守,并营造了一座大军营。因营帐为白色,所以维吾尔族人按照自己的传统叫法,称此营帐为“尧柔克奥尔达”,意为“白色的营帐”或“白宫”,后来逐渐演绎为“尧普日尕”。汉语译为“岳普湖”,属于音译。

千年古柳与沙漠胡杨王

在达瓦昆沙漠中能欣赏到大漠中红柳、梭梭草、胡杨等沙漠植物五彩斑斓的色彩。在达瓦昆湖水的滋润下,在达瓦昆公主灵魂的依附下,岳普湖这块大地上出现了许多神奇故事。

一株1 500年的古柳虎踞在巴依阿瓦提乡中学侧面,靠水渠而立,奇特的枝干、古老的身姿吸引着世人的眼眸,让人们惊叹于它的古老和神奇。古柳枝系相互交错重叠,盘根错节,根系像龙爪,树冠覆盖面积达0.1公顷,树冠东西长35米,南北宽30米,十分壮观。关于这棵树,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位巴基斯坦商人路过此地去古城楼兰经商,由于步行时间长,又累又渴,决定在此休息片刻再继续赶路,就把手中的拐杖插在泥土中睡着了。一觉醒来,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手杖变成了一棵树,这位商人立即跪在树前说:“你是我的唯一,一定是一棵神树吧!请保佑我此行发大财。”最后,这位商人果真在楼兰发家致富了,后来人们不管在出远门还是将要准备去经商,都要在此树前进行祈祷、跪拜,乞求神树显灵,保佑他们能够风调雨顺,人丁兴旺,被当地人誉为“神树”“发财树”。

胡杨树,是沙漠生命的象征,沙漠中的脊梁,是戈壁滩与沙漠的骄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其以强大生命力闻名,素有“大漠英雄树”的美称,有着对生命的执著和渴望,禀性高贵而倔强。“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是胡杨树独特的品性和精神!

岳普湖的“千年胡杨王”位于岳普湖县阿洪鲁库木乡4村,已生长1 800余年,要十多个人手拉手才能将其围住。相传在数百年前,乔克鲁克古城大王来到此地打猎,看到此处胡杨茂密,便传令在此歇息。这时,从胡杨林里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留着长胡须看护胡杨林的老人。大王指着自己背靠的胡杨树问老人:“这棵胡杨树有多少年了?”老人回答说:“我已经150多岁了,听我父亲说过,您背靠的这棵胡杨树在这里已经有1 000多年了。”大王听后赶紧站起来恭敬地与老人握手道:“这棵胡杨树真不愧为胡杨王。”

胡杨王周围还生长着“夫妻胡杨树”“安乐窝胡杨树”等千奇百态的胡杨树群。1 800多年过去了,随着环境的变迁,胡杨林不断被无情的沙漠吞没,而胡杨王依旧傲然挺立在沙漠中,就像颠沛一生但决不向命运妥协的强者,向天空发出无声的呐喊,向苍天诉说着不屈的灵魂!据传,在1 200年以前,还有一株胡杨树在此处生长,400年后被大风刮倒,眼看就快要死去。一天,一位少女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冲破古老的婚姻习俗,冲破家庭的封建势力,被迫上吊自杀,后来遗体长埋于快死的胡杨树下,不久后,胡杨树竟长出许多嫩枝,呵护着为情而殇的女子,与少女的遗体相依相偎,被人们称为“天堂之约”。

传统的且力西

新疆喀什岳普湖维吾尔族的且力西(摔跤)历史悠久。1983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巴楚县(和岳普湖县接壤)乔提木废墟中的考古发现:早在公元7至10世纪时,维吾尔族的且力西已相当普遍了,其技术动作也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11世纪维吾尔族著名学者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词典》中就记载了“摔跤”一词,告诫小伙子“勿与姑娘摔跤”,说明在1 000年前,维吾尔族在民间就有了且力西这项活动。而岳普湖县维吾尔族的且力西正和在巴楚县乔提木废墟中的考古发现的站立式摔跤,即一种抱腿、抱腰、缠腿摔跤法一样,这说明岳普湖县的维吾尔族且力西历史也相当久远。据当地老人们回忆,在他们小的时候,就经常听爷爷辈讲且力西的故事,并目睹了乡村且力西的盛况。

这里的疆岳驴速度赛、骆驼速度赛、骆驼刁羊赛,绝对能让你热血沸腾,赛场的尖叫声、欢笑声、掌声、口哨声……精彩刺激不断。千人萨马舞表演、千人古勒巴格麦西来甫表演等,现场人海如潮,场面宏大,色彩缤纷艳丽,如浪潮一样起伏不停,成了色彩与个性的世界。最有韵味的是沙漠篝火夜宵狂欢,达瓦孜、长辫子姑娘、特色小吃架子肉、彩色烤包子、烤全羊等等,有吃有喝、有娱乐,全然是一场岳普湖式的狂欢节。在沙漠中过夜,夜晚仰望璀璨的星空,篝火露营自制烤串烤馕,与沙漠村庄中有着淳朴民风的居民联欢,叩拜被遗弃在沙漠中曾经繁华过的远古城池,在远离繁华闹市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尽情游乐,与雄浑壮阔的大漠融为一体。

去达瓦昆沙漠探险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沙漠霸主的地位还是非“沙漠之舟”骆驼莫属。

“无边瀚海人难渡,端赖驼力代客船”是千年前古诗人对骆驼的赞歌。骆驼性情温顺而执拗,耐力坚韧又顽强,能在炎炎烈日下、水草干枯时找到生命之水;能在漫漫黄沙中、逆风飞扬中找到归路。骆驼的脚掌扁平,有厚而软的肉垫子,能在软软的沙地上行走自如;骆驼的皮毛很厚实,能抵御沙漠冬天的寒冷气温;骆驼熟悉沙漠里的气候,有大风沙快袭来时,它就会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备。骆驼行走虽慢,却能驮很多东西,是沙漠和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当代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有诗曰:“骆驼,你沙漠的船,你,有生命的山!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导引着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暴风雨来时,旅行者紧紧依靠着你,渡过了艰难……骆驼,你星际火箭,你,是生命的导弹!你给予了旅行者以天样的大胆。”骆驼是古代人们赖以生存的交通工具,也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朋友。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发出的叮当之声也具有穿透力,声声脆响穿越古今,怀想着远古的繁华与兴衰,历史上的轰轰烈烈,千百年来一直被人迷恋、怀念。

骑骆驼进达瓦昆沙漠探险是国内外游客的首选。骑着骆驼走进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带着无比的兴奋与憧憬,缓缓向神秘的沙漠腹地进军,绿洲、沙漠与蓝色的天际相融,大漠风光尽收眼底。湛蓝高远的天空,醇厚苍茫的沙漠戈壁和悠然翠美的绿洲组成了一幅气势豪迈、色彩浓烈的油画长卷,千百年来,人们在清脆悠扬、浑厚沉稳、叮叮当当的驼铃声中漫行古丝路,大漠孤烟的意境油然而生。听着古老的悠悠驼铃,感受大漠的悲壮与雄浑,体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美丽,穿越沙漠、绿洲、人家诗意的栖居,寻找梦里的故乡,回味古城历史的沧海桑田。夕阳西下,古道黄沙漫漫,人影绰绰,驼铃叮当,羌笛声声……

第8篇

蒙古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他们把一些劳动和生活用品加以美化,使之成为服饰的一个组成部分。华丽的头饰多以金银珠宝装饰而成,这除了自然环境和的因素外,与蒙古族的生活习俗有关,显示着民族个性和自尊心。蒙古族自古以游牧为主,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方式。即使到了近代,这种方式仍然占据着他们的生活。牧民们把自己的主要财富——牲畜转换为金银珠宝佩戴在身上,既显示出富有,也便于保存、迁徙。配饰又是财富和美的象征,蒙古族妇女尤其喜欢珠光宝气地装饰打扮自己,用“浑身披挂”来形容都不过分。头饰更是她们的最爱。

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青铜器时代,蒙古高原就有了头饰的制作工艺。从遗存文物中发现的耳环、耳坠、头戴等青铜装饰品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人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观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从匈奴、鲜卑游牧民族出土的实物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头饰多采用金银、蚌、玉石、水晶、玛瑙、金属和赭石等原料制作,其结构和形制类似于近现代鄂尔多斯和察哈尔妇女的头饰,整个装饰纹样显示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情感和爱好。到了蒙元时期,民间手工技艺的发展更趋进步,头饰以多、大、重为美,其宝石种类、工艺造型、图案纹样之豪华程度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如今民间流传下来的头饰,大多是清代的遗存。清代时期对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致使部族间经济状况、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区别愈加明显,也促进了部族服饰文化的快速形成。这一时期头饰的造型更趋向纤细、复杂和精致,呈现出或雍容华贵,或古朴凝重,或精致秀美,或简约大方的鲜明特色。一个盛装的蒙古族妇女,其头饰轻者有三四斤,重者达十几斤。这些头饰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装饰品,而是植根于蒙古族社会生活的文化载体,诠释了蒙古民俗文化的深邃内涵,也是民族手工技艺绝美的见证。

蒙古族除了在聚居外,在国内多省区也有分布,因此头饰的种类丰富多样,各具特色。不同地区、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头饰的组合也不尽相同,就是同一部落,也因地域不同而略显差异。有的部落还分为姑娘头饰、新娘头饰和已婚妇女头饰。有的地区在戴法上也有讲究,与头饰组合的饰件更是多达几十种,如鄂尔多斯、土尔扈特、和硕特、乌拉特、喀尔喀、杜尔伯特、巴尔虎、察哈尔、布里亚特、乌珠穆沁、科尔沁头饰,有簪、钗、发掐、扁方、步摇、吉祥座、耳坠、珠链及各类坠环、银链、装饰性大耳环、金银项圈等,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璀璨。头饰的结构有石珠链坠式、盘羊角式、簪钗组合式、帽子辫套式、珠链辫套组合式、额箍后帘组合式等几十种。工艺上多采用捶打、编结、錾花、镶嵌、雕纹等技法。饰件图案以各种花卉、虫草、盘肠、吉祥纹样居多,造型精美,玲珑剔透。鄂尔多斯、乌拉特、巴尔虎、科尔沁头饰可以说最具代表性,是其中的精品。

清代头饰制作讲究,大量使用金银、珊瑚、玛瑙、松耳石、翡翠、琥珀、玉石、珍珠等材料,外形特征变化很大,制作工艺也有所不同。大部分头饰都是以红色为基调,这与蒙古族民族信仰有关。红珊瑚色泽纯正,与珍珠、琥珀并列为三大有机宝石,是祭佛的吉祥物,代表高贵权势,被蒙古人视为祥瑞幸福之物,称为“瑞宝”。寓意驱凶辟邪、吉祥富贵,是幸福与永恒的象征。松耳石不仅其色泽艳丽,据说它还是神的赐予。白银象征着圣洁,也深受蒙古族的追崇。因此,服饰、佩饰上多用它们来作装饰物。

鄂尔多斯是蒙古族古老的部族之一,服饰文化积淀深厚,头饰被誉为极品,有“头饰之冠”的美称。银链、银铃、錾花贴片相缀,耗银较多,与成排成串的红珊瑚镶嵌,造型华美,工艺精湛,体积和重量都超过其它部落,是鄂尔多斯姑娘出嫁时最华丽的装饰。在鄂尔多斯,各个旗县的头饰式样也略有不同,多达十几种。有无后屏和有后屏的,有大后屏和小后屏的,还有的面颊两侧的垂链有长有短,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有的华丽,有的简洁。按照当地习俗,姑娘出嫁,无论贫富都要戴头饰。一副好的头饰,价格是相当昂贵的。所以,从头饰的重量上,就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贫富。一般家庭女子成亲的头饰,用银很少,镶嵌的珊瑚珠也小,用不起珊瑚就用红料器代替,价值达二三百个银元。而富家女子出嫁时佩戴的头饰可重达十余斤,价值上万银元。这种贵重的头饰,要以上好的马匹和成群的牛羊才能换取。

鄂尔多斯头饰由连垂和头饰两大部分组成。连垂是在胸前左右辫发上垂挂着的辫套发饰,用布和棉絮缝制而成,上面刺绣有各种图案和镶嵌着银饰片和珊瑚珠子。头饰是由额箍、后屏、颊侧垂穗、额穗等几部分组成。额箍一般高十公分左右,上下两边缀着一至三排珊瑚珠,中间錾花银座上镶着大颗的红珊瑚,隔间又嵌着绿松石。前额银珠子编的流穗,依眉心呈人字形散开。后屏是头饰的后大片,上窄下宽呈凸字形,上面缀满了排列整齐的红珊瑚珠子,上下方中间部位有一个方形的錾花银座,嵌着数颗红珊瑚、绿松石珠。后小片垂于耳后左右,长三寸,工艺如后屏,缀满珊瑚、绿松石珠,上面有圆形或方形的银质装饰。面颊两侧的垂穗子,是银链和珊瑚、松石珠混串的流穗,左右对称,有数条或十几条之多,长至肩下,尾端吊着银铃子,行走起来叮当作响。装饰用的大圈银耳环,多数佩挂在面颊两侧的连垂上,大的重约几百克,每侧多达四个。

乌拉特部落的习俗,姑娘出嫁时,要进行分发仪式,然后穿戴打扮,给新娘戴上头饰,头饰上面还要戴上水獭皮的圆顶立檐帽。整套头饰由额箍、垂饰、坠子、蝴蝶结、额穗子、钗等组成。额箍和后帘均由大小同样的镂空银座横排钉缀,银片上镂雕着吉祥图案,并由镶嵌20个珊瑚珠的坠链在下额处连接,然后把面颊两侧各10个由银、珊瑚、绿松珠串成的垂链套在额箍上,垂链长于腰际。在流穗上方有一菱形的银质额顶饰,顶饰转圈镶满大颗的绿松石和珊瑚。乌拉特头饰可以拆分,已婚妇女平时只戴额箍,逢年过节时才戴全套头饰。

大漠深处的和硕特部落妇女头饰较为素雅,由一对黑色发套、两颗珊瑚珠、一个银钗和额顶吉祥座组成。发套用青色绸缎或平绒布缝制而成,上下两端刺绣有梅花、荷花、莲花、牡丹等各种花卉图案,佩带时先将头发梳于头顶,把辫子装进发套,顺着两鬓垂至腰际,发套在腋下串进坎肩,在坎肩下摆处露出20厘米长的发套装饰边。然后把发套的上口用一对大珊瑚珠子连起来,再用银钗串好。把吉祥座固定在额顶处,银座上对称地镶嵌着9颗翡翠和红珊瑚,头饰戴好后,可根据季节的变化,戴帽子或不戴帽子。冬天有旱獭尖顶立檐帽,春秋有圆帽。

土尔扈特妇女头饰更为简单,已婚妇女梳双辫子,将辫子放入发套中,发套上口嵌3角银饰边,然后戴“陶尔其克”帽,宽帽檐正面为“火” 形图案,两侧为吉祥图案。姑娘则梳独辫式。

蒙古族中的穆斯林是一个大约只有1500多人口的群体,他们的头饰与众不同之处是,底座为银质寿形脑盘或鎏金寿形脑盘,并镶有中间大两边小3颗红珊瑚珠。脸颊两侧挂垂穗子,每侧各3条,每条串有9颗珠子,从上往下第6颗为翡翠或绿松石珠子,其余都为红珊瑚珠,银环上挂大耳环,把梳好的两条辫子,装入黑丝缎缝制的发套中,垂于脑后,一对发套由5个银扣相连,银扣由法郎彩装饰,再用两颗大珊瑚珠子固定在发根上。戴头饰时先用黑纱巾缠头,戴上头饰后,在发辫后面把头纱两头用银卡子串起来,有一种飘逸感。

乌珠穆沁是锡林郭勒草原上的一支古老的部落,其妇女头饰造型具有立体感,主要由羊角式发夹、银镂空额箍、额穗、垂穗子、后帘组成,其中尤以垂穗子最引人注目。它的最上面有珊瑚装饰的银质蝴蝶,其下面用银环连着银蝙蝠和吉祥结。发夹两侧有掐丝镂空银饰。额穗子由珊瑚、珍珠串成,呈垂直状。两鬓下垂由珊瑚、松石和银链结成的长穗子,发箍上面戴立檐帽,帽顶部有吉祥结。

察哈尔头饰轻便玲珑,围箍中间嵌数个鎏金花座。镶珊瑚、松石珠,两侧镂花银饰连接流穗,额箍后面为一弯月形錾花饰片,接珊瑚、松石珠编成的网状后帘,帘长及肩,增添了头饰的绚丽。

巴尔虎部妇女头饰完整地保留了本部落的传统特征,由额箍、牛角形银饰组成。银额箍通体錾花,前部镶嵌数颗珊瑚,后坠3个镂空小银铃,两侧为牛角形银饰,采用錾花工艺成型,银片曲绕,层次分明。整个头饰呈扇形,牛角形边缘包錾花银边,银片上嵌珊瑚、松石珠,背面刻有卷草纹,每侧垂4条银穗子,帽子上缀红缨子,保留了古代贵族的风范。

布利亚特头饰造型显得极其简约。只有额箍上嵌红珊瑚,两侧垂挂镂花的银环,与胸前银盒挂饰相连,显得精巧而华丽。

第9篇

克索沃国家森林公园

“伟大的土地啊,今天你把一根车杆去,明天它就会长出一驾马车来!”这是契诃夫对乌克兰土地的咏叹所以,那是一片壮丽和伟大的土地。张艺谋曾在此拍摄他的《十面埋伏》。

克索沃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乌克兰喀尔巴阡山的东端,拥有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黑土。这里阳光充沛,森林密布。白桦林、松林、橡树林、布克林……长年累月的积叶铺成了厚厚的地毯,青苔绿油油毛茸茸,像是大狗熊的皮毛。张震燕说:原以为森林是万木拥塞,阴暗潮湿,密不透风的。曾对列维坦、希什金的画产生过疑惑,为什么他们的画总是蓝调有着清澈的感觉,充满空气的质感?森林的空气应该是沉重而浑浊的才对吧?但当我进入这片森林时,我完全明白了,并且深刻地意识到那些伟大的诗人、画家、音乐家丰沛的作品真正是来自大自然的力量。“当阳光从斜上方穿入森林时,林中的空气是绝对透明的,甚至还闪闪发光。

推荐携带机型:佳能 DC40

DC40搭载了429万像素1/2.8英寸的CCD,可以直接使用80m的DVD-R/PIW光盘来记录影片,并可以使用miniSD存储卡记录400万像素的静态照片,是佳能Photo DV阵营的又一巅峰之作。DC40应用了在高端机型广泛使用的RGB原色滤镜,配备的是37mm滤镜直径大口径镜头,搭载10倍光学变焦/200倍数码变焦,让眼前景物尽收眼底,能获得真实的影像记忆。单机就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动态影像和静态照片,可以省去数码相机,轻装上阵,当然不要忘了多带些DVD光盘,到了森林公园可就买不到光盘喽!

甘肃 夏河县

《大下无贼》曾在这个被称作小的甘肃南部重镇――夏河县,拍摄影片中的镜头。作为导演的冯小刚为什么会选择这里当作这部透视人性电影的拍摄地点呢?也许是美丽的夏河风光,和佛教重地拉卜楞寺对于体现故事净化灵魂的主旨更为贴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美丽富饶的甘南草原北部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就是素有“第二”和“东方梵蒂冈”美称的夏河县。她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甘、青、川三省安多藏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闻名遐迩的拉卜楞寺座落在县城西隅。

夏河县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一个以拉卜楞寺为龙头,以甘加、桑科草原为两翼,具有民族特色的行、住、食、游、购、娱乐齐全的旅游业正悄然兴起。拉卜楞寺金碧辉煌,八角城展显历史沧桑,白石崖溶洞、达尔宗湖、森林峡谷风光神奇,民族风情绚丽多彩,都令人留恋忘返。夏河县交通便利,距省城兰州270公里,离州府合作67公里。是观光旅游、饱览草原风光和宗教文化的理想之地。

推荐携带机型:三星VP×210L

VP X210L是目前在三星旗下DV中体积最小,体重最轻的机型,在这么小的机身内却依然保持了强大的功能。80万像素CCD,10倍光学变焦,100倍数码变焦,2英寸,23万像素液晶显示器,MPEG4ASP(720×576/25fps)短片拍摄,质量可以媲美DVD画质。带有EIS(Electronic lmageStabiliser)电子图像稳定器,六合一多媒体功能。内置1GB容量,支持最大容量为4GBI的SD/MMC卡,并且提升了读取速度,在电池上加强了使用寿命。由于机身小巧,这款机器的操作按键也比较合理,能够一支手就很方便的进行拍摄。附带由镜头和摄影元件组成的附件装置,可利用臂带等将该装置系到身上进行拍摄,无疑给旅行者带来很大的方便。

四川 蜀南竹海

2001年大红大紫的奥斯卡大片《卧虎藏龙》,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其中“竹海打斗”的场面,最为值得称道。在绿涛万倾、壮阔如海的竹林间,一身轻如燕的女子,一身手不凡的男子,一前一后,穿梭往来,将中国武术的缥缈轻逸展现的淋漓尽致。

影片中的竹海就是位于四川南部长宁、江安两县交界处的蜀南竹海。

走进蜀南竹海,就如走进了一个如烟似海、青翠欲滴的绿竹世界。这里生长着五十八种竹类,除了漫山遍野高大挺拔的楠竹外,还有乌黑如墨的乌竹、高挑耸立的鸡爪竹、娟秀文雅的观音竹,以及凤尾竹、罗汉竹、人面竹等。不同种类的竹有的纤纤如少女婀娜羞涩,有的笔直挺拔一身俊秀,各具神韵,置身其中,仿佛繁华都市的尘嚣都被洗去,纳入满心的就只有“潇潇修竹”的洒脱了。

推荐携带机型:佳能MV×460

MV×460采用了佳能独有的DIGIC DV处理器,133万像素1/5英寸GOD,配备了20倍光学变焦镜头,并且引入了真正意义的16:9记录和宽屏监视系统,全新设计的双白色LED摄像辅助灯,可以帮助用户在黑暗环境中照亮被摄物体来进行拍摄。除了普通摄像机上利用手的压力来进行变焦快慢速度的控制外,MV×460上应用了专业摄像机上才有的固定速度变焦操作。有三种设置可选:速度1、2、3可以实现慢速、中速、快速的匀速变焦,进而可以避免快速推、拉镜头或者时快时慢频繁变化的情形,以获得更完美的图像,留下美好的回忆。更加物超所值的是,MV×460还免费赠送一个0.75倍的广角镜,令您的拍摄视角更加宽广。

四川 九寨沟

《英雄》虽然在票房上是不折不扣的英雄,但是影片真正留给观众的就只有九寨沟美丽的风光。黄叶漫天,两红衣女子凌空飞舞;碧波如镜,两男子湖面掠过;飞流倾泄,一队男女瀑前过招;这一幅幅画面都是精彩绝伦的,张张都有质感,虽然连起来不是很好,但至少证明,张导演不愧为摄影出身。

箭竹海以前有名是因为熊猫,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动物的活化石”,有熊猫必定有供熊猫食用的箭竹。冬季,其他湖面部已经结上厚厚的冰层,但箭竹海还是一汪碧水。箭竹海中,有许多被钙化的枯木,形成奇特的珊瑚树,而在腐木上又可见一些新生的树,这被称为腐木更新,或叫枯木逢春和再生树。无风的时候,可欣赏到箭竹海的倒影。

现在箭竹海有名是因为《英雄》在九寨沟的外景地选择的是箭竹海,这里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来“看稀罕”。当时拍摄影片的过程中,由于不少疯狂的影迷在场外不停的高呼“李连杰”、“梁朝伟”,甚至在拍片间隙不顾一切的;中上去索要签名,严重干扰了剧组的正常拍摄。络绎不绝的游人还是不死心的朝箭竹海赶来,那几天,箭竹海成了九寨沟游人密度最大的景点。

推荐携带机型:索尼DCR-DVD905E

DVD905E装备了全新开发的“晶锐CIearVid CMOS感应器”,能拍摄最高400万像素的静态照片,动态有效像素高达199万像素(4:3模式)。广泛的DVD录制兼容性,支持DVD-R、DVD-RW和DVD+RW制式的8cm DVD光盘。使用专业高精细卡尔蔡司下。镜头,具备双重录制功能,带有记忆棒插槽,在拍摄动态视频的同时可以拍摄高分辨率静态照片。无论是拍摄婚礼或者在旅途中拍摄风景,你都再也不会手

忙脚乱、错过好的拍照或录像机会了。当你在拍摄动态视频的同时,只要按一下照片拍摄按键,就可以拍摄到高达的300万像素照片(4:3模式),取代了大多数摄像机的在动态视频拍摄的同时只能拍摄普通640x480(VGA尺寸)30万像素照片的现状。更可以使用“平滑慢速拍摄”功能,非常快速移动的画面可以被平滑慢速地拍摄下来,通过这个功能可以很方便的拍摄到小鸟展翅高飞,雨滴下落瞬间的精彩视频。

新 疆

有人说,张艺谋的《英雄》完全可以当一个中国风光的推广片来看,其实,《天地英雄》也可以说是为新疆大美不言的大山大水作了一个绝妙的广告。不同的是《英雄》在华丽的包装下是一个空洞的腐朽的概念;而《天地英雄》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新疆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山川壮丽,瀚海无垠,古迹遍地,民族众多,民俗奇异。它的高原山水景观由于蕴含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等世界名山之中,有着众多的雪域冰川、叠嶂雄峰、飞泉瀑布、珍奇异兽。天山南北,浩淼的河山瀚海,气势磅礴,变幻多姿。沙漠边缘被戈壁割裂的绿洲,阡陌纵横,花果飘香,弦鼓传唱,充满诗情画意,保存完好的原始动植物种群,更显出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的本色。

新疆的自然风景与悠久的西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西部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著名的楼兰高昌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王国都城,众多的石窟,干佛;同更是闪耀着古西域文化的光华。原始社会大量的岩刻以及众多的古代墓葬都是先民留下的生活印记。丰富的历史文物给新疆的自然风景又增添了深层次的内涵和奇异的色彩。

新疆又是一个真实而开放的民俗“博物馆”。十三个世居民族由于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的以及不同的聚居区域,形成各自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情。这些人文风情与奇特自然景观相交融,使新疆充满了新奇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