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7 13:22:18
导语: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团中央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团省委、校团委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好实践育人的优势,推进我校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不断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系统性和实效性。我院就做好201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立身践行中国梦 青春建功新陇原
二、活动原则
在巩固以往成果的基础上,以实施《本科生课外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为契机,全面推进实践活动课程化建设,继续致力于提高同学们的参与面和活动的覆盖面,力求在实现社会实践与实践教学,就业见习的有机结合上有新突破。坚持“学生普遍参与、学分制考核,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以2010级学生为骨干,2011、2012级学生为主体,以师范类学生的义务支教、科技支农以及非师范类学生的骨干挂职为重点。在活动的设计上,坚持点面结合,在点上抓队伍、出精品、建基地,在面上抓动员、重参与、求扩大,重实效,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
三、活动内容
今年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素质提升为主线,突出“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结合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根据自身实际和实践地需求,积极发挥专业优势,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学校,重点开展教育帮扶、文化惠民、科技支农、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就业创业、挂职锻炼等10个方面的实践活动:
1.大学生科技支农服务活动。以农学专业学生为带动,根据定点联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组织大学生通过举办农业知识培训、网络信息服务、现场指导等方式,传播推广现代农业实用技术,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形式为学院组队。
2.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支教服务活动。以全力提升师范类学生实践技能为目标,以学生实践实习基地为依托,在巩固以往关爱留守儿童专项行动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关爱留守儿童专项行动。同时依托大学生骨干在生源地组建关爱农民工子女实践服务团。结合留守的农民工子女的现实需求,利用乡镇活动场地、村镇学校等,跨院系、跨专业组建义务支教小分队重点开展学业辅导、自护教育、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
3.大学生骨干挂职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集中组织城镇学生在家庭所在地的城市社区(或街道办事处)、机关单位、乡镇,完成为期15天的以社区、机关行政事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服务挂职单位,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活动形式为学院组队。
4.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活动。以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为依托,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开展有关就业创业的调研工作和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参观交流和就业见习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技能,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为青年学生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大学生课题调研实践服务活动。各专业、团支部可依据本专业特点和教学科研课题,开展各类社会调研活动,依托实践基地,深入农村、社区,对群众现实生活、生产情况、生活环境作出真实的反映。同时委派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社会实践开展课题调研,将社会实践与科技立项、挑战杯竞赛相结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竞赛所需支撑材料进行广泛调研,力争形成一批优秀的调研报告和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相关调研课题:
(1) 中小学对师范类教育的要求
(2)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调查
6.大学生勤工助学实践活动。通过与中国移动张掖分公司、中国联通张掖分公司等企业联合,为我院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通过实践让大学生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也为他们提升自我、展示才华创建平台。
四、团队的申报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校学生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由主管校领导主持,团委牵头,联合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科技处、保卫处、思政教学部统一安排部署,做好对各学院重点实践团队的立项审核、项目支持、检查指导和考核工作。
团队活动要有明确的活动项目,有详细的活动内容,有预见性的实践成果,有清晰的活动日志,有确实的安全保障。条件成熟的要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学校对重点团队给予立项支持。要求2010 、2011、2012级同学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根据全院组队情况参加不同层次的实践服务活动。
1.团队组建
参加 2013年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学生必须是我校在校学生,鼓励学生跨学院跨年级跨专业组队,学院重点团队组队的学生数须10人以上,必须由1名指导老师带队,全程参与,精心指导。学生个人组团人数原则上控制在15人以下、5人以上。
2.项目申报
根据我院暑期实践工作安排,各专业、团支部至少组建团队1个。各班须于2013年6月23日前将重点团队申报表、候选项目活动计划及经费预算上报团总支,团总支将组织评审会,确定立项团队和项目,并从中选拔推荐申报校级和省级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和项目。
3.活动开展
立项团队将填写《2013年河西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并与校团委签订《河西学院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安全协议书》与《河西学院201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受助目标责任书》;团队成员将与我院签订《河西学院2013年暑期个人社会实践安全责任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期间,立项团队需设立联络员1名,每天与团委联系一次,上报活动信息通讯稿(宣传工作相关要求附后)。我院团总支会及时对本学院团队的活动情况进行指导,确保实践团队安全顺利完成实践活动。
4.经费支持
鼓励各团队积极申报“圆梦中国,公益我先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公益团队招募行动,校级团队学校将根据申报项目等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五、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相关要求
根据《本科生课外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相关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要求参加一次集中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学院学生骨干组织的集体社会实践,也可自己组织实践团队进行社会实践,充分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各团支部应按照《本科生课外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相关要求,广泛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单位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并注意总结经验,以便逐步完善。具体要求如下:
1.团队成员必须5人以上。
2.参加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5天。
3.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是义务支教、企事业单位见习、顶岗实习、专业实践、公益服务等。
4.实践活动结束时提交活动照片5张,3000字调查报告,用于学院进行鉴定审核。
六、时间安排
1.6月10日-6月23日 实践活动的宣传和申报立项阶段。(各专业、团支部填写、上交申报立项书,纸质版上交至辅导员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
2.6月25日-7月6日 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学生骨干的培训及安全教育阶段。
3.7月15日--8月 实践活动全面实施阶段。
4.9月 社会实践的总结和成果交流阶段。
七、总结表彰
1.各实践团队要注意总结经验,开学后2周内,通过组织“实践归来话感想”、实践活动图片展、实践活动报告会、“优秀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选”等活动,组织广大学生交流体会、汇报成果,深化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并做好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的推荐上报工作。
2.学院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按照《河西学院社会实践活动评比表彰办法》,对活动的先进组织单位、优秀团队、优秀队员、优秀指导教师进行评选表彰,并推荐参加全校表彰。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前期准备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大学生活中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大学生提升自我素养,锻炼自我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增长自身才干的重要课堂。近几十年来,社会实践内容逐渐丰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正是越备受关注,出现的问题越是明显。大学生社会实践价值的提升成为多方诉求,有关各方联动作用的发挥备受关注[2]。笔者根据四年的“扶贫支教,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经验,得出社会实践缺乏的不是形式的多元性,内容的多样性,而是实践质量的高低,而社会实践质量提升关键在于做好实践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前期准备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内容与实践地不匹配。实践地点对于社会实践而言就相当于它的大脑,只有实践内容与所选择的地点匹配了,才能进入你想要研究的大脑中,去探索它的奥妙。有些暑期实践队借由准备时间短暂,或为了方便,就近选择实践地,没有认真考虑该实践地是否和实践内容匹配,是否可以更好地完成此次实践目标。例如,当调研留守儿童问题时,实践队因交通便利等因素会选择去县城或城乡结合地区,而未注意到偏远村庄留守儿童的问题才是最主要的研究点,以致研究不深入。当然也存在有些实践队只是形式上的实践队,实践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将实践作为一种旅游,这样就偏离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
(二)缺乏对实践地人文环境的了解和尊重。人文环境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在中国这辽阔的大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各地在人文和经济方面各有千秋,每个地方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特有的民俗文化,每个地方都会接纳尊重自己习俗的外来客,若破坏当地习俗,不仅会受到当地居民的不欢迎甚至可能会发生不必要的争执,这样导致实践无法顺利进行下去。有些实践队在实践出发前对实践目的地人文习俗缺乏了解,到达目的地后对当地的各种东西好奇,强大的好奇心和探索心让大学生们的无心之举、无心之语都可能成为与当地村民矛盾的导火索。也存在不少实践队不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大学生们普遍精力旺盛,又是团体活动,加之社会实践多数是在暑假,学生们精神放松,误将实践和休闲结合,出现晚上聚会聊天,而居民们结束一天的劳作后会早早休息,从而影响到居民生活。
(三)实践前期准备资料不当。当确认实践目标和落实实践基地后即准备资料阶段。调研类,即认真研究准备好调查问卷;科普类,即准备好当地人们容易接受的知识信息;支教类,即准备好授课教案、教学资料工具等。有些实践队实践前不准备资料,只等去了后自由发挥,让它自然进行,等出现问题时各个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例如很多学生去支教不准备教案,认为自己什么都会,教低年级的毫无问题,等支教开始时,面对孩子们时却头脑空白,只能想起什么教什么,实行散乱式无目的教学,导致孩子们最后不知道自己在实践队支教期间到底学到了什么。准备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时,在准备问题上不深思熟虑,可能导致孩子们心灵再一次受到创伤,或准备问题与调查目的相关性低,以致调查结果不严谨。有些实践队伍只准备一个实践方案,当出现特殊情况时便无以应对,手足无措,更有甚者因此放弃实践机会。社会实践是一项有目的性有目标的活动,准备资料不足及不当,凭借自由发挥是不能完成实践的真正目的。当然准备的过于繁琐,也会给整个行程增添很多莫须有的麻烦。所以资料准备要做到充分、充足。
(四)学生功利取向,心态不平衡。这里的功利取向指的是大学生自身完成社会实践的目的有偏差[3]。很多学生在实践前,并没有了解过任何信息,觉得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加学分评奖或者因为没体验过有新鲜感想试试,而且看到别人去社会实践还挺轻松容易,反正团队一起,肯定不会太艰苦,就当是去旅游一趟,秉着“少付出,多回报”的心态投机取巧参加实践。实践时遇到环境恶劣等不如个人原期待时各种抱怨,内心不满,托团队后腿,影响整个团队。社会实践是留给想要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想从中学到学校里学不到知识的学生们,并不是给充满虚荣心、肤浅的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会与各种环境相遇,会遇到各种情况,所以在思想心态不端正,没有充分准备的时候就前去参加社会实践,只会给团队徒增烦恼。
(五)经费分配不合理。合理的经费是实践实行的基础。大多数高校往往分配经费的根据是团队提交的策划书是否完整,清晰及美观。策划做的好,学校会多分点经费,当然也有很多团队可以凭借个人人际关系拿到高额经费,而其他团队拿到极少的经费,这样就出现两极分化。合理分配经费,保障每个团队在实践过程中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很多团队在拿到经费后,不能将经费用到该用到地方,甚至为己所用,在实践过程中偷工减料,这样已经偏离实践的真正意义了,而这样的问题出现在于团队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及使命感。
二、解决大学生社会实践前期准备问题的对策
(一)高校加强实践地审核。在实践队提交申报书时,对各实践队选择实践地进行审核,成立专项小组对实践团队实践地的选择进行评估,关联性较高则允许实行,关联度较低的立即改正,换实践地。保障实践有意义且效果大。
(二)实践前组织团队人文培训。在出发前,由指导教师组织团队进行一次人文培训,对实践进行充分的了解,偏远地区的人文信息可能在网上很难搜集到,这时可以在实践的第一天派所有队员出发去搜集信息,晚上做整体汇报,再大家对村庄以及与实践相关的对象有了一定基础了解后全面进行实践。
(三)加强队内团体合作,明确任务分配。在准备阶段,环节较多,团队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提醒,互相督促。在计划方案时采用A+B两个方案,准备资料的时候分工合作,确保资料的完整度。在前期实地考察了解后,学生们应积极发表个人意见,整合后根据所有人的意见对此次实践的准备做应有的调整。学生大多数经验少,此时指导教师应积极发挥作用,在实践前多组织团体互动交流,增强团队默契感,确定团队精神,并就此实践进行相关的前期培训指导。其中准备材料时,可以用经济学“奥卡姆剃刀定律”,即“简单有效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多距离远,运用这个原理,在携带物品及行动过程中化繁为简,对整个团队成员而言更为方便,同时又可以提高实践的效率。
(四)学校建立健全管理保障制度,提高实践队员选拔标准要求。在组织实践开始时,加强实践管理,对一开始申报的实践队进行严格筛选,严格把控好每一个环节,杜绝出现形式队伍及低质量队伍。并在进行实践前聘请相关指导教师对所有参加实践的教师、学生进行该有的教育培训,指导帮助。在选择实践队员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选择,这是实践质量高低的基础保障,不能为凑数量而选择人员,在选择前告诉所有参选学生们实践可能面临的环境、生活等问题,帮助学生们正确认识实践所遇到的所有可能发生的困难及一些不可抗因素。心理素质差,心态不平,好吃懒做,无团队意识的不予考虑,做到严进严出。(五)建立经费审核管理。对实践队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标准,以及实践队对每一项所需的经费支出进行精准预算分配经费,做到“严审严出”即严格审核,严格控制经费分配,增加惩罚制度,如发现经费使用严重不合理的情况,可以准许追回经费,撤销实践评优资格。
三、结语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来说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提高自身素养,增强实践能力,但多数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所以在实践前一定要留有充足的准备时间。不论是以“关爱留守儿童”为目的还是以“重走路”等其他特定方向的社会实践,准备阶段都不容忽视,它是整个实践过程的基础。在准备阶段,一定要用心思考,准备阶段做的好,实践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本着一颗学习研究的心去实践,才会在实践中成长、受益。
【参考文献】
[1]李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药学教育,2018,2:12~15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 管理体制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230-01
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外经济不断变化,在机会越来越多的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问题,有了更多更艰巨的挑战,这也就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里的知识,还要主动走进社会,积极在实践中学习其他的东西,不断增加自己的经验,全方面武装自己,才能在这个社会有立足之地甚至拥有不败之地。大学是一个教育我们、培养我们、磨练我们的圣地,我们应当为我们能在这里成长而倍感荣幸。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1 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不重视,组织保障体系不健全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同学思维比较固定,只知道一味的学习理论知识,产生惯性思维,一些学校只注重学生的理论教学,偏重于学生的学习,虽然能从认识上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但是出于学生的安全和经费等方面的考虑,让学生普遍存在着很大难度,操作起来也不是那么的容易。有的高校对社会实践也不重视,学生的创新培养机制也不健全,学校的技能培养机制也没有建立。就整个社会环境来看,没有安全的社会环境,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很难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社会中学生的安全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学生的维权意识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1.2 实践组织形式太死
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应该和社会的需要、自己的成长、专业技能相结合,采用多彩的方式,才能受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普遍存在组织形式都比较单一,思想观念太死,没有闪光点。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目的性及创新意识。很多的实践活动还是停留在初级的阶段,缺乏组织形式的创新形式,难以让活动继续的发展。大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很死板,没有一定新意。由于实践活动的选择目的性不强,实践性的活动往往和自己的专业相脱离,没有一定的技术培养,不能学以致用,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社会。
1.3 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搞形式的想象
目前,很多的高校把社会实践活动归为“第二课堂”,依旧用“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来安排和组织实施。简单的把活动理解为这是学校团委的事情,时间应该放到暑假来安排。每到暑假,学校的团委组织就开始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由于具有的力量是有限的,只能让学生的社会实践到自己的家乡去实践,团委自身也用游击式的组织活动,象征性支持几个实践团队,也用短短的几天时间来结束,也没有一定的老师带队,关于调查也就是随意的参观一下便草草收场。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调查,与实践活动的宗旨背道而驰,内容肤浅,缺乏一定的深度,给人一种形式主义的感觉。
2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中改进的措施
2.1 活动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全面
从“探访红色足迹―― 冯玉祥故居调研”、到“转型时期”探索中国环境公益诉讼之路、再到“赤子心”团队调研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再到关于“徽商群体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调研,各个高校的实践代表团队都通过不同的主题来展现当代大学生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探索。从合肥、芜湖、巢湖、黄山、宁国、霍山、蚌埠、铜陵……,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通过高校院系的组织,向大家展示了现代大学生学子们在短短的两个月里在祖国留下的足迹。除此之外,也有调研团队在广州、内蒙古、天津、浙江等省市进行系列活动。在对煤矿矿场、食品加工企业、徽墨制造厂、机器制造企业等工厂和企业进行调研时,实践团队也陆续和他们建立了实践合作平台,加深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
2.2 新旧媒体联动,扩大舆论影响
在全国各个高校中,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各家媒体对社会实践团队的关注和报道。从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安徽商报等纸质媒体,到腾讯网、网易、搜狐网、凤凰网等网络媒体;从新华网、人民网、中青网等中央级媒体到中安在线、六安新闻网、黄山新闻网等地市级媒体,再到安大新闻网、安青在线、真知网等校园媒体,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媒体报道网络。安徽日报就在其C1版社会周刊用正版大标题来刊登某大学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另外,微博转发、评论,BBS论坛讨论,贴吧跟帖留言等多种形式,也扩大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
2.3 创建实习基地
为高校内部有创新意识、实习意向的优秀团体或个人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共享高校的一些创新实习指导老师以及企业资源,共同搜集、关注学校里以及社会上的有意义的创新实践比赛。通过与公司的合作,定期到一些合作公司参观、实习,扩大组织成员的视野,培养自己的能力。通过参加一些高校之间比较有影响力的创新性比赛,充分展现大学生的魅力,并且筛选出久经磨练、比较优秀的创新实践团队,进行重点培养。在这里,实习基地为你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充足的工作资源,更有力的硬件支持。而大学生,只需要拥有创新思想,只需要拿出你们的激情,和许多同你们一样富有创造力的同学一起,将一个个新鲜的点子付诸于实践,为你们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
3 结语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暑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参考文献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奉献精神、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走出校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自身素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案例
一、引言
2015年12月,笔者初次担任高校兼职辅导员的第一个学期末,在一次班会上按照本系部的要求给同学们布置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刚刚上任并且毫无经验的兼职辅导员,我对本次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比较陌生的,所以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完完全全是靠学生们凭自己的本事来做,笔者只好鼓励同学们,给同学们加油:你们是最棒的,最优秀的。但笔者对此活动还是很担心的,生怕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遇到什么问题。班会过后,班级的团支书和团支委成员向我咨询了一些问题,看得出来团支部对这次的实践活动很上心,笔者耐心地回答了她们的疑问。2016年3月,新学期开始,系部举行了颁奖仪式,本班团支部荣获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奖,此外,本班刘同学荣获优秀社会实践个人一等奖,李同学荣获优秀社会实践个人二等奖,听到获奖的那一瞬间我倍感幸福,同学们给了笔者很大的惊喜,没想到孩子们这么优秀,这在平时是看不出来的。但这些荣誉是她们自己努力的结果,笔者真的为她们高兴、自豪!
二、案例效果
在整个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没有辅导老师的参与,同学们完全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自己思考,自己做计划,自己实施,自己解决问题,凭自身的努力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在所有新生班级中,本班是获奖最多、最高的班级,在社会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案例分析
第一,学生自身思想进步,有团队意识。团队意识,即团队合作,是指一个团体中,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和谐相处,共同努力,进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我校15级学生大部分是95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多数学生是比较自私的,缺乏团队意识。然而本班团支部的的几名成员均为非独生子女,她们从小就懂得互帮互助,生活中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团队意识强,乐于奉献,集体荣誉感强,富有责任心,有担当,懂得为他人着想。并且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这种可贵的团队意识得以充分的表现,尤其是这次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整个团队在团支书的的带领下,不畏艰难,在寒冷的冬天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1]。第二,长期以来系部规范的学生管理模式。笔者校药学系在学生管理方面工作较规范,学生管理模式独特,别具一格,使我系学生在同行业内受到广泛好评。我系本着“塑本草师魂,厚专业内涵”的教育工作理念来培养学生,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合格人才。内涵不是表面上的东西,是内在的,需要挖掘和探索才能被发现。我系严格按照学校的学生管理条例来管理学生,并且合理的制定出适合本系学生的管理条例,严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在课余时间举办了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文体活动,比如成长小组活动、医道大讲堂、模拟面试大赛、诗歌朗诵比赛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本班在这次的寒假社会实践中,不仅团支部获得优秀团体奖,而且还涌现出两名优秀同学,分别获得了优秀社会实践一等奖和二等奖。正是由于我系平日开展的一系列文体活动,才充分发挥了我系同学们的特长,调动了同学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才有了这次实践活动的成功[2]。第三,辅导员的不断鼓励。我作为一名专任教师,并且初次担任兼职辅导员工作,对学生工作毫无经验,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在课业负担较重时期,笔者与学生的相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把优点放大,不断的鼓励每一位学生,你们是最优秀的。学生们听到鼓励的话,心情非常愉悦,做起事来会更加充满自信,会向着成功的方向而努力。因此,辅导员的不断鼓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良好的效果[3]。
四、结束语
案例总结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把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当代的大学生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习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日后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总之,笔者系通过开展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使笔者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切实把文化知识学习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平台。
参考文献:
[1]李帅,马春晓,赵望锋.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商业经济,2013(01):113-115.
[2]岳敏,孙悦悦.“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特点及规律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7):83-84.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1.085
Considera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ZHU Siyan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98)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actice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student sublimation knowledge, know the society, the most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yourself. The new social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o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mbine the current main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to explore the long-term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long-term mechanism
1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
(1)社会实践具有认识社会功能。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是在校园内进行,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导致他们认知社会、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不足。社会实践则是大学生快速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国情的有效途径,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2)社会实践具有素质拓展功能。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这一载体和平台,可以使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决策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得到锻炼和提升。
(3)社会实践具有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功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能力的提升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大量社会工作在要求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求大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综合认识、社会协调能力和社会实践水平。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理论教学不同,它具备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补充,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从专业理论到实践经验的知识内化,使大学生将来毕业快速融入社会工作。
2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实践内容单一,形式缺乏创新
我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已经近20年,多年来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方式,其中“三下乡”、“四进社区”、“公益劳动”等形式已经发展成熟,但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却没有跟上社会发展,在实践内容、实践多样性、实践创新性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脱节”。部分高校只有暑期有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往往很匆忙,没能给大学生足够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机会,部分学生为了应付差事,到某风景区转一转就叫文化研究,摆两张桌子发几份传单就叫合理用药研究,唱几首歌就叫文化下乡,听听戏、吃吃小吃就叫做非文化物质遗产研究,使社会实践流于形式,脱离实际。
2.2 大学生的“五性”发挥不够充分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参与实践的主动性、探索实践的创造性、服务社会的自觉性、联系群众的密切性、认识实践的深刻性等方面都充分体现,大学生才能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受益。目前,大多数学生没有对社会实践活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一些学生甚至把社会实践当作政治任务,开展实践之前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对社会实践的内涵和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刻。这样,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也就无从谈起,社会实践的预期目的就很难达到。
2.3 社会实践缺乏稳定和高质量的实践基地
目前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稳定性和教育性,基地管理混乱,结构单一。首先,基地与学校双方没有从观念上达成一致,学校没有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实践的不同需求,基地没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实践机会与实践岗位,导致社会实践活动往往难以深入开展;其次,基地不固定,实践内容经常变化,没有积累与沉淀,难以对学生的思想起到深刻影响;最后,很多学生自己找实践单位,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临时性,致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难以正常有效进行。
3 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1)更新理念、提升思想,建立课程化的社会实践管理体系。高校应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在建立学时学分、考核要求等基础政策的同时,针对学校各学院的不同情况鼓励老师、学生创新社会实践内容、组建社会实践项目,并经过专家评审纳入特色社会实践课程。高校应该严格要求大学生必须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参加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并认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例社会实践算入学分,每次实践时间不得低于2周,凡社会实践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各类先进评比,不能正常毕业,学生班级社会实践参与率低于98%不得评为先进集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循序渐进、归类指导,建立系统化的社会实践教育内容。高校应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生的整个大学教育中,按照“接触”、“理解”、“实践”的层次引导大学生逐步深入参与社会实践。同时,高校应建立类型化的社会实践方案,根据大学生年级、专业、背景等特点和需求,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让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社会服务、创新创业、勤工助学、社会调研相结合,发挥专业特色优势,确定活动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分类指导。比如,鼓励来自城市的学生以了解农村发展现状为基础,到偏远地区开展医疗卫生、科技支农等实践活动;鼓励来自山区的孩子以了解城市发展现状为基础,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鼓励跨学科跨学院学生结队进行社会调研、创新项目研究开展实践活动等,让学生能够各选所需,各有所获。
(3)结合专业、按需设项,建立专业化的社会实践组织模式。以项目为载体的团队实践是发挥综合优势、提高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实践育人最有效的形式。首先,按照“按需设岗、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推进以团队开展的社会实践组织模式应该找准地方需求点、高校与企业结合点、学生兴趣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只有找准这三点并将其创新融合,才能取得社会认同、企业欢迎、学生提升的多赢效果。其次,结合教师课题科研项目,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教师参与积极性,并让学生参与到项目设计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团支部―院部分团委―校团委三级项目申报系统,使实践项目结合时代特色、结合地方实际、结合专业特点,进一步丰富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
(4)全面监管、互动考核,建立过程化的社会实践评价机制。社会实践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的造势活动,不应该只重视前期宣传及后期表彰,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实践前期对各个实践项目的实效性、可行性、特色性等进行评比,评选出重点团队与一般团队给予不同额度的经费支持。每个实践团队配备一名专业的指导教师,教师可以随队实践也可远程指导,依托社会实践微博微信平台了解团队实践情况并及时将有效信息简报反馈团委。实践结束后进行主题交流会、座谈会、分享会等总结活动,最后进行评比表彰,对于在实践中表现优秀的先进集体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作为每年评优的依据,纳入综合评分系统,将教师参与指导项目作为其评选职称、表彰先进的重要依据。
(5)多方合作、共同发展,建立长效化的社会实践运作模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既是高校实践育人的“第二课堂”,也是高校与社会、企业进行联系的重要纽带。高校应采取“多方合作、共同发展”模式,以帮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为契机,积极与街道、社区、企业、医院等机构合作,拓展就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等空间,只有这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改变传统模式,由短期服务变为长期实践,形成社会、高校和学生三方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双.论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11).
[2] 刘张飞.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增强活动实效性[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 陈曦.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
[4] 俞松坤,王晓勇.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
[5] 王自然.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探析[J].文学教育,2009(11).
[6] 范珊珊.浅谈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J].科技信息,2013.
[7] 杜家廷.重庆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模式研究[J].职业时空,2014(11).
[8] 马德峰,唐文跃,马琴芬.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问题――对494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4(4).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锻炼环节,也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药科大学“十字方舟”团队通过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深刻理解“中国梦”,明确身为一名医药人的责任,践行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健康中国梦”。
关键词:
社会实践;安全用药;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169-01
0 引言
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走进社会、历练心智、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最深刻的基础。2012年11月,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鼓舞了无数的年轻人,也在引领着青年大学生的发展道路。中国药科大学“十字方舟”团队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展开主题为“我的健康中国梦”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将药科大学学子的个人理想融入到实现“健康中国梦”的光荣使命中去,践行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1 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了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药学历史传统、传递药学文化精神,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早日解决乡村用药盲、用药难的问题,“十字方舟”团队在笔者的动员和指导下认真策划,精心筹备,积极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展开为期60天,主题为“我的健康中国梦”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紧紧围绕“医药十字,梦想方舟”的宗旨,提高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2 活动主要内容
中国药科大学“十字方舟”团队40余名成员在笔者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筹备,广泛调研,合理分工,以南京市为主战场,通过走访南京各类医疗机构,采访医生患者,赴周边县区进行相关社会调查、知识普及、宣传演讲、视频录制,制作优秀活动集合录,搭建城乡医药交流平台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积极活泼,影响深远的实践活动,赢得了南京市民的赞赏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整个活动,以“我的健康中国梦”为出发点,贯彻“我的梦――药大梦――中国梦”的主线。由浅到深,从每一个药大人的梦想出发,进而演变到整个药大的梦想,最终归结为医药行业的健康中国梦。
2.1 我的梦
团队以药大学子以及在校普通工作人员为切入点,通过采访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理想,来了解药大人心中的“我的梦”。作为中国药科大学的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要时刻谨记“精业济群”的校训,秉承“不唯药,需为药,应围药”的理念,用专业和敬业关爱国民用药,在追逐“我的梦”的同时为实现人民的“健康中国梦”而奋斗终身!
2.2 药大梦
团队通过采访药大在职领导和教授,聆听他们对于“药大梦”的理解和个人感悟,感受他们对于药学文化的传承理念以及对药学教育实践建设的梦想。并在交流的基础上,将多位老师的采访视频剪辑成“药大梦”的专题影视材料。希望通过短片的播放和药大梦想的传播来激励感染大家,为最终“中国梦”的实践活动做好充足准备。
2.3 中国梦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而对于我们医药行业的学子来说尽自己所能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无疑是“我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向校园师生及周边居民讲解过期药品的危害及回收的益处,设立药品回收箱,动员大家积极参与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呼吁科学管理家庭用药。并且进行问卷调查,选取居民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过期药品处置的盲点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广泛宣传。在实践期间,团队成员还走访了江宁县、石桥镇、溧水县、乌江镇等江苏周边村镇,开展了填写问卷、实地考察、采访咨询等调研活动,详细真实的记录了当前许多偏远的村镇里存在着的用药不合理的现状,并及时把调查情况反馈给相关责任部门,同时将收集到的DV短片,照片,实践日志,简报,媒体报道等记录,微博的跟踪记录情况上传团队人人主页、微信平台、微
博等网络平台,并且将活动成果发表在相关媒体报纸,扩大
了本次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团队还联系到当地小学,开展夏令营活动,通过与小学生们的活动、游戏、交流,努力将“药大梦”真正发扬为“中国梦”。
3 活动总结及成效
中国药科大学“十字方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功地、认真地、出色地贯彻了“三下乡”重要思想和团中央的有关精神,树立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本次团队暑期社会实践不仅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更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得到了历练,并在社会范围内打造了我们中国药科大学学生的形象,塑造了中国药科大学学子的风采。“十字方舟”团队受到大众的广泛好评,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骄人业绩和良好的社会影响被实践基地所在地的政府相关部门一致肯定。但更重要的是,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奉献于社会,宣传健康用药,帮助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传播药学文化,进而传播药大人的梦想。通过学生与老师的点滴努力,传承我国医药事业,早日解决乡村用药盲、用药难的问题,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
参考文献
为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去,结合学校创先争优活动、挑战杯竞赛及大学生创业实践等相关工作,根据校团委工作安排,学院团总支积极组织认真安排,为将寒假社会实践工作做得有意义,真正做到促进青年大学生学知识,长才干,做贡献,特将有关事宜通知
一、活动主题
青春奏和谐 实践促发展
二、指导思想
本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原则,注重将本次社会实践与创先争优相结合、与“挑战杯”竞赛相结合、与大学生创业工作相结合、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与助困工作相结合,着重发挥团支部的主导作用,依托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聪明才智,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做到在实践中奉献,在奉献中成才。
三、活动内容
1、社会实践与创先争优相结合。结合我校的创先争优工作,组建党团员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团队,以“创先争优长才干、服务社会促和谐”为主题,开展大学生支农、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各班级学生党团员必须本着就近的原则组建社会实践服务队,发挥地方优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社会实践与“挑战杯”竞赛相结合。积极准备xx年“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准备工作,专题部署、精心指导参赛团队做好寒假期间“挑战杯”竞赛相关工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为挑战杯作品的科学性提供数据支撑。所有上交作品的同学要结合作品内容,对于学术调研类作品要提前选好题目,充实调研环节,提高作品质量。
3、社会实践与创业就业工作相结合。积极梳理现有创业类团队,要利用寒假时间对于创业团队进行规范,对创业项目进行论证调查,涉及到专业技术领域问题的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针对创业推广的前景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做好论证工作,有条件的可以在寒假期间进行创业实践工作。进一步加强“青春创业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助推毕业生就业,组织广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接触,规范基地管理,积极组织学生进站见习。要结合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毕业生就业调研活动,鼓励广大学生结合调研情况、自身实际和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通过到家乡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进行调查、观摩、实习等就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广泛收集信息,了解相关行业动态,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4、社会实践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党九十周年”等主题,就近就便深入到农村和基层,宣讲党的xx届四中全会和相关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调研乡村建国60多年来的乡村面貌、经济发展、精神生活的巨大变化;
一、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构建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是在总结以往大学生社会活动的经验和不足基础上,从更新教育观念入手,综合考虑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各要素,运用管理学知识建立的,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
1.以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
分析以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有:1)老师和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刻,把社会实践仅当作丰富大学生暑期生活的活动,学生大多是被动应付。2)学生、老师、学校(学院、班级)、实践地单位之间的配合协调不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较为混乱。3)实践活动内容单调。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和监督,学生主要通过暑期返乡的机会,凭着学校的介绍信到当地政府抄写一些统计数据,然后写出调查报告来完成社会实践。4)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一套质量监控系统。学校仅凭实践单位证明和学生的体会来给学生打分,大有评价失真的可能。5)学生社会实践效果不好,特别是学生返乡分散实践效果较差。6)学生长才干与做贡献脱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调查为主,忽视了为社会服务,即使强调服务,也不知道群众需求什么或服务水平根本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2.社会实践课教学模式的结构与运行机制
根据社会实践课的基本特征,通过对以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做法的辨析和扬弃,经深入研究,我校构建了由“方案设计――指导阅读――集中培训――实践活动――考核评价――总结反馈”六个环节组成的教学模式。
方案设计是各学生班在学院团委和班主任的指导下,组织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和文化特长,自行设计暑期社会实践方案,要求对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计划安排、目标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策划。校团委则结合地方实际需要,以项目化运作方式,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的原则推出若干组团项目,在全校范围内公开招标,各学生组织或临时学生组合可根据项目进行方案策划和投标,经公平、公正、公开评审,中标者获得项目实施权和经费支持。
指导阅读就是利用学生从完成方案设计到实施方案这段较长的时间,组织学生在专业老师、学生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尽量使学生快速掌握参加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在遇到困难和困惑时,能坦然面对、泰然处之。在这方面,专业老师主要偏向于学生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学习的指导,而学生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则偏向于组织动员和学生思想政治、心理素质、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教育。
集中培训就是由学校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对学生队员进行强化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专业技能、调查研究方法、论文写作、开展实践活动的技巧等。培训方式有公开授课和专门辅导两种。公开授课主要是讲解参加社会实践的常识和技巧,所有团队队员均需参加培训;专门辅导则是在专业技能培训中,针对某一经济作物,组织学生技术骨干进行培训,重点进行实用技术的强化培训。此环节主要是针对重点组队的实践队员设计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学生放暑假后的几天。
实践活动就是以分散实践和组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理论宣讲、科技文化下乡、社会调查、劳动锻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分散实践方式是指在班主任和学生政治辅导员的指导下,组织暑期返乡的学生单独或以相近县(市)、地区为单位,组成实践小组,深入家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集中组队实践方式是指校团委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公开招标组织的重点团队,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到贫困地区和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考核评价就是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效果进行有效控制的环节。由学生自我评价、实践单位评价、指导老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组成。首先由学生本人和实践单位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认识、计划实施、工作态度、活动成效、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评价;其次是由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自评进行审查后,结合实践单位评价和学生的心得体会进行评价;最后由各学院根据指导老师的评价和完成论文(调查报告)的质量评定成绩。参加重点组队的学生,还要在指导老师评价前进行队员间互评。
总结反馈是为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和扩大活动影响而设计的环节。主要内容有表彰先进、编印专辑、主题班会、成绩反馈等。其中表彰先进是学校根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集体和个人表现情况,评选一批先进团队、优秀指导老师、学生积极分子、优秀论文(调查报告);编印专辑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感受、收获;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或学生政治辅导员的指导下,以“实践回来话收获”为主题,开展讨论活动。
这种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有机统一,使大学生按“了解、学习、提高、实践、思考”的过程参加实践活动,符合由初级到高级的梯次发展规律;同时,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可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战胜困难,迎接挑战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还综合考虑了学校及有关部门、教师、学生、实践地单位等主体,实现了学生自愿参加与学校要求、学生服务和社会需求、组队实践与分散实践、学生自学与教师指导、“做贡献”与“长才干”的紧密结合,体现了学校、社会共同教育与学生自我成才“三位一体”的育人思想。为了便于此教学模式的应用实施,我校制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由目的要求、内容方法、计划安排、考核评价、评优评奖五部分组成。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该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方案的应用已七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教师、学生及实践地单位都较为满意。
1.整合了多方资源,促进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社会实践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参加的人数多,地点分散,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社会实践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体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让校团委等部门和各学院共同实施,整合了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资源;学生实践活动前的方案设计、指导阅读、集中培训有班主任、学生政治辅导员、专业教师、校内外专家等广泛参与;对返乡参加分散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远程指导,既保证了实践的效果,又能减轻学校经费投入的压力。
2.极大调动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可增加他们对该门课程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而自己实施方案还可增强他们勇于解决困难的决心;重点组团实行项目化运作,鼓励专业互补,学生自由组团,自主申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价和效果控制机制,营造了良好的争先创优氛围。这些措施激发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增强了实践效果
针对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实践前指导大学生广泛阅读相关资料和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提高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为农民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由于实践前思想引导到位,学生能真正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内涵的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协调、沟通、团队合作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实现了“做贡献”与“长才干”的结合。
4.对大学生进行了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
在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时,强调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学生实践的过程就是他们了解本专业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过程,是他们感受农业人才大有用武之地,增强学农信心的过程,是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的过程,是学生检阅自己专业水平,增强钻研专业知识紧迫感的过程。因此,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是深刻的。
5.活跃大学生学术活动,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ommunity-oriented;social practice;mode;building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257-02
0 引言
作为真理检验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我们获取知识和发展认知的重要途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第二课堂的主要途径,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思想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和舞台。
但当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由“新鲜事物”变成“常态事务”之后,一些问题就显现出来。据河南日报记者调查显示,认为“社会实践很有必要”的大学生占85%,但认为“暑期实践大多是马马虎虎、走过场”的大学生占56%,认为真正实现了“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的目的大学生仅有25%,同时,认为内容陈旧枯燥、没有创新、吸引力明显下降的大学生达38%。基于此,笔者从多年指导本校绿色绿环协、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的工作经验出发,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团化运作模式的构建策略。
1 社会实践社团化模式构建策略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团化运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团队优势、利用学生社团的专业背景,也可以使社会实践活动影响范围更广、意义更为深远。那么如何构建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社团化模式就成为一个操作上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要建立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需要走一条具有“制度化保障、项目化途径、专业化支撑、基地化承载、科学化保证”的道路。这其中,必要而合理的制度是基本保障,过程完整的项目是有效途径,贴近实际的专业知识是必要支撑,运作良好的基地是有效载体,科学管理是必要保证。
1.1 制度化保障,建立学生社团开始社会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大学生开始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引导方面给予制度支持,一是建立健全社会实践学分制度,即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大学生的必(选)修课程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去,肯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建立完备的社会实践成果认定规范与流程,以制度化的形式加以固定;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负责制度,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其指导教师应是该社团的指导教师(在开展大型活动时,可以增聘1-2名指导教师),肯定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激励专业教师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让教师积极深入基层,在以个人专业素养引导学生的同时,锻炼个人专业业务水平,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三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机制,在社团管理规范中,结合社团的性质与类别,规定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致方向与频次,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四是建立健全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对开展效果好、辐射范围大、社会反响好的优秀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对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优秀的学生社团在社团评比中给予倾斜,以形成高职院校大学生走向社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会大众的良好文化氛围。
1.2 项目化操作,促进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内容的持续更新
项目化操作是指将学生社团在开展某项社会实践活动之初,以项目申报书的形式向团组织申报社会实践活动项目,遵照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方式方法,需要学生在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后提交较为完整、科学的实践报告或者调查报告等。这种操作方法是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一种系统式的管理办法,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得到实施。如在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2004年开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开始引入了项目化,至今已成功实施了10年,累计立项的校级社会实践团队和院校社会实践团队近200项。
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项目化运作有如下优点:一是有利于将学生的科研创新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进行科研创新,在科研创新过程中进行实践检验,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的同时,能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有更为清晰的理解,同时将毕业设计、科研项目揉入到实践过程中;二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专业特性,可以使开展教科研的社团指导教师受益,教师借助学生的力量开展科研项目论证、中试等工作,同时也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经费保障;三是进一步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为大学生在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四是使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使单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更为丰满,参与其中的学生收获更多,避免了活动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带来的不良影响,使社会实践活动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学生,真正使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增长才干,从而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因而,高职院校应积极支持学生社团开展项目化社会实践的尝试,发挥学生社团尤其是专业类社团开展项目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申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社会实践社团化运作模式走上一条科学化、长期化的健康发展道路。
1.3 专业化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优势,打造精品活动
依托社团开展社会实践要紧扣社团的专业性质与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社团专业知识背景,同时提供活动层次。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社团的性质进行分类,各类社团应根据个人特点开展与之相对应的活动。对于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而言,应充分利用社团专业知识背景,发挥自身优势。这样,既可以让社团成员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检验理论知识,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巩固专业思维,提升专业归属感;也可以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层次和内涵。如,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协会到农村开展农机维修,电子协会进社区开展家电维修,英语社到偏远山村开展英语支教,街舞协会开展老年舞培训等等。
1.4 基地化承载,为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广阔平台
社会实践基地有别于我们理解的活动场所,基地是一个相对稳定、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供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锻炼的物质平台和场地资源。近些年,高职院校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近三年来,累计建设社会实践基地100余家,其中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40余家,为大学生开始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平台。一个优秀的社会实践基地必须满足如下几个条件:一是明确的思想性,具有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不能违背教育的基本原则;二是具有一定的专业价值,能够提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平台,避免活动内容单一、形式简单、思想消极的不良影响;三是社会实践基地方与学生双赢,应在对大学生起到教育作用的同时不忽略基地的利益,强调双方利益最大化。此外,在众多社会实践基地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品牌基地、精品基地、优秀基地的示范作用,开展优秀社会实践基地评比。地方政府也应该响应高职院校和社会实践基地双方的诉求,为社会实践基地在税收、人员培训、产品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调动基地单位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育人的良好氛围。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提供了通道,是整合大学生社会教育资源的途径,为大学生尽快走入社会提供了方便,也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机会。在当前社会背景条件下,只有实现双赢的社会实践基地才有生命力,即各社会实践基地力争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接受思想教育的场所和施展才华的平台。
1.5 科学化管理,建立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社团化运作模式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坚持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管理的原则,科学化管理社团社会实践,建立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额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学生社团尤其是专业实践类社团的量化指标考核体系,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考核体系当中;二是加大社团社会实践的总结制度,把实践工作经验总结与升华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定下来,常抓不懈,在常规工作中寻求亮点,不断创新;三是围绕精品社团建设,开展“一社团一品牌”活动,加大社团品牌活动建设,引导学生社团将活动重心由“内部相对封闭型”向“社会开放型”转变,由“自娱型”向“服务型”转变;四是高度重视社团社会实践对于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活动时间上进行外延,在活动内容上进行拓展,在活动形式上丰富,力争社团社会实践的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