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意识形态研判报告

时间:2022-10-26 00:09:12

导语:在意识形态研判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意识形态研判报告

第1篇

二、各支部每月向中心学校党总支专题报告一次意识形态工作,分别在每月30日前落实。

三、遇到有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或特殊情况,各支部随时向中心学校党总支报告。

四、各支部班子成员应当把意识形态工作履职尽责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述学报告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和评议。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制度一、建立分析研判机构。成立各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校长、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教导主任、支部委员担任,成员由学校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及教师代表担任。

二、分析研判时间。常规性研判每半年组织一次,原则上安排在每年的6月中旬和12月中旬进行,特殊情况及时研判。

三、各支部全年专题研判意识形态工作不少于2次。

四、分析研判内容。重点分析研判当前的意识形态工作形势、存在的重大舆情和重大问题、今后的应对策略等,研判结果以报告形式报中心学校党办。

五、定期通报结果。各支部每年在各校通报一次意识形态工作情况。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阅评制度一、阅评领导。人员由中心学校党总支主要负责同志组成。日常工作由中心学校党办负责。

二、阅评内容。重点阅评各校德育工作方面、教师队伍考核与管理方面、师德师风方面、学校办学行为方面、学校网站和校园广播等方面。

三、阅评时间。每季度一次,原则上安排在每年的3月下旬、6月下旬、9月下旬、12月下旬进行,特殊情况随时组织阅评。

四、对学校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错误思潮和言论,应通过学校管理信息形式,理直气壮地及时进行批驳,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思想舆论斗争。

五、各支部阅评情况以信息形式报中心学校党办。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联系沟通制度一、中心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根据工作分工与各校“结对子”,明确联系方式,建立联系。

二、中心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同各校的交流活动。

三、开展联系活动要发扬民主作风,及时了解教师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四、中心学校领导班子日常联系沟通工作由中心学校党办负责,建立联系档案,作好记录。

五、联系沟通制度日常工作由中心学校党办负责。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检查考核制度一、各支部负责组织检查考核各校意识形态工作。

二、检查考核每年至少一次,纳入各校年度目标综合考评,与各校述职述廉相结合,统筹安排部署。

三、检查考核内容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

四、检查考核结束后要形成书面报告并向被检查考核对象反馈。

五、检查考核情况要在全校进行通报。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一、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工作、研判形势、互通情报、交流经验,实现信息共享。

二、成立联席会议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担任,成员由各支部书记、校(园)长、各科室负责同志组成,也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教师。

三、职责分工

1.中心学校党办负责综合协调工作。

2.各学校各科室应当在中心学校党总支的统一领导下,履行好指导、组织、协调、督导和抓好落实的职责。

3.中心学校把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纳入各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

四、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原则上安排在每年的3月中旬、6月中旬、9月中旬、12月中旬进行,特殊情况随时召开,形成联系顺畅、反应灵敏、配合有力的工作秩序。

五、联席会议日常工作由中心学校党办负责。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制度一、专项督查工作由中心学校党办负责。

二、专项督查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原则上在12月份进行,也可根据需要开展督查工作。

第2篇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乡党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落实党委书记意识形态工作述职制度,实行由乡党委书记群星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各负其责,把意识形态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为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我乡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机关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坚持意识形态工作原则,全力打好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战。党委中心组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辨析思想文化领域突出问题,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乡情民意中的苗头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梳理和引导。

(二)强化理论学习,确保理论武装到位

一是坚持领导于部“微党课”制度。以“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全乡党员干部专题学习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邀请县委组织部相关领导以党课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党员于部思想建设工作力度,为大发展提供理论保障。二是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通过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建党97周年重温入党誓词以及向国旗敬礼、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收看廉政戏曲等形式,广泛动员于部职工积极主动地参与文明创建活动。三是走出去、学先进、找差距、明方向。多次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各村两委主干到兄弟乡就基层党建、财务学习、文明创建、产业发展等工作进行观摩学习,不断的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从而解放思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足的劲头投入到的大变革、大发展之中。

(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抓实宣传思想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发展村文化、广场文化,成功举办了石古子村“民族团结一家亲  脱贫奔康感恩党”为主题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活动。很好展示了乡群众的良好精神面貌,树立了好外部形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更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时展主旋律。二是强化阵地建设,夺实思想宣传基础。我乡精心谋划、高标准建设了设施一流、管理先进的“一站式”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同时加强村“两室”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弘扬社会文明,践行核心价值观

一是广泛开展文明乡、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   村民素质和村庄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在全乡范围内营造了争典型、学典型、做典型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我乡精神文明建设。二是以无乡镇创建为契机,以“打击村霸专项行动”为抓手,以各村为单位,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展开拉网式摸底排查确保辖区安全稳定。三是开展美丽乡村、绿色村庄建设。坚持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美丽乡村,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定期组织卫生检查评比,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明显提高。

二、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

一是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要有严肃的政治纪律,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夹保持高度一致。做好当前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重大,我们要有更高的政治敏锐性、更强的责任意识、更实的工作举措,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第3篇

这一年,黔南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增比进位综合测评排位中排名第三,再次步入全省第一方阵。

这一年,在黔南州委的领导下,全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重要讲话精神,在新常态下围绕工作大局,对内汇聚后发赶超正能量,对外塑造生态黔南新形象,在服务大局上主动作为,在中央、省级媒体上增加刊播稿件数量、创新发展举措、改进自身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实现黔南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统一思想上下一心

凝心聚力跨越赶超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地区的长治久安,更关系民族地区的团结和谐、健康发展。

一年来, 黔南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紧扣省委主基调、主战略,围绕黔南州“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新常态,以持续打造“文峰”理论品牌为载体推进理论宣传大众化普及,解读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组织撰写《“三思三干”兴黔南》、《集中火力向“慢”发起总攻》等一批政论文章;组织撰写《让百年品牌香飘万里》、《让精神的星光照耀我们前行》、《科学布局迸发跨越赶超活力》、《在“两座山”上实现绿色崛起》等一批时评文章;推出《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率先践行者》、《持续打造黔南发展新亮点》、《努力在后发赶超全面小康中有更大作为》、《把“5531”作为一项战略性系统工程》等一批新语文章;组织拍摄《高铁时代到来,你准备好了吗》等“文峰”理论视线专题片。

同时,组建州、县、乡“百姓宣讲团”(百个宣讲团、千名宣讲员、万场宣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福泉“1.23”杨刚救火英雄团体英雄事迹等百姓宣讲活动;深入机关、社区、乡村、学校、企业、园区、军营宣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和州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邀请专家开展社科理论走基层活动,组织实施社科理论普及活动周;牵头组织召开全州各系统、各行业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座谈会,全州共召开座谈会200多场,2000多干部群众参加座谈会。

此外,结合实际分别召开州直部门和各县(市)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会,形成全州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报告,并向省委宣传部和州委常委会作了专题汇报,州委常委会对全州意识形态工作作了专题研究;舆情信息工作与2013年同比报送量、采用率大幅增加和提高。

加快构建大宣传格局

着力提升黔南形象

2014年,黔南州组建覆盖州直部门和县市的三级宣传网络,成立对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州新闻工作者协会,加快形成大宣传格局。推动黔南日报与“黔南热线”报网融合,建立黔南热线新闻网,建成“新华黔南”党政客户端和“山水黔南”微信公众号,初步形成微博和微信矩阵,进入全媒体时代。

围绕“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FAST精神等重大主题进行策划宣传。加大对福泉“1.23”扑火救灾英雄群体、“黔南骄傲”年度人物、全省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

整合借力中央、省媒体资源,在央视多彩贵州集群形象推广栏目,展示“毛尖茶都、生态黔南”形象,在央视、旅游卫视天气预报栏目投放播出“都匀毛尖、香满人间”、“游山水黔南、品都匀毛尖”形象宣传推广画面,在《贵州日报》、《当代贵州》、《贵州画报》刊出都匀毛尖品牌宣传专版,开展毛尖茶广告语、“百年世博”活动方案征集等宣传活动;在《贵州日报》推出“聚焦黔南”专版宣传,在新华社外宣平台、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推出黔南专题,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开展为期2个月的“多彩贵州・黔南旅游文化展示月”活动。

邀请中央、省及广州市主流媒体300余家800余人次,开展“一圈两翼”、项目观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匀毛尖茶文化节、高铁经济带建设等外宣活动,讲述黔南好故事,发出黔南好声音。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黔南外宣稿件达4248篇(条),其中,中央媒体1032条,省级媒体3216条,外宣用稿、宣传领域同比明显增加。黔南广播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新闻160多条,继续保持市州新闻上央视用稿量全省第一。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营造风清气正社会环境

加强道德讲堂建设。全州共建成各级各类道德讲堂3055个,评聘“德师”375名,培训各级道德讲堂管理人员、宣讲员104人,开展道德讲堂活动8003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群众参与道德讲堂活动,参与人数达60万人次;加强主题活动集中示范。以瓮安猴场古邑区全州“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活动周为起点,启动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加强街头正能量宣传。召开全州“传送街头正能量”推进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街头、社区、学校、公园、车站码头;加强先进典型选树。推出全省道德模范12人(含提名奖6人),推出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6人,“贵州好人榜”上榜人物26人,评选表彰2014“黔南骄傲”年度人物21人(含特别奖1个,提名奖10个)。持续开展“德行龙里”、“涟江骄傲人物”、“福泉好人”、“贵定榜样”等评选活动,选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类先进典型;加强“积德榜”建设。建成各级“积德榜”493个,县乡村各级以“积德榜”为载体,组织开展“身边好人好事”评选和思想道德宣传、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推进社会突出问题治理。以餐饮企业、单位食堂为重点在食品行业、窗口单位和公共场所等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规范餐饮行业秩序;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强化网吧监管,净化文化市场。

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创建全国文明村镇5个,全国文明单位4个。创建省级文明城市7个、文明乡镇9个、文明村17个、文明单位68个,各类别文明创建先进81个。创建州级文明村镇146个、文明单位182个、文明单位117个、文明集市3个。

推进“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信息化管理。依托黔南州民生热线12345平台,建成覆盖州、县两级的不文明行为、不满意问题收集、分发、处置、反馈评价平台,加强组织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州级媒体开辟专栏,对“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媒体全年曝光1326篇(条)。

增强文化发展后劲

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2014年,黔南州设立1000万元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出台《黔南州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奖励办法》、《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初步建立文艺创作和非遗传承激励机制,实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幸福进万家――文化精品乡村行”以政府采购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文化服务模式,文化惠民深入开展。

平塘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文化园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并在第十届深圳文博会贵州1号馆开展专题招商推介,全州各县(市)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在建项目17个,已投产项目8个,一批文化产业项目顺利实施,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速。抓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全州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8.33亿元,占GDP总量为2.84%。

组织开展第一阶段“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完成作品创作104件,15件作品获第二届贵州省专业文艺奖,位列全省第四位;电影《近距离击杀》获全国 “五个一”工程奖,实现黔南在该奖项零的突破;《突破乌江》、《夜郎侠之一路危途》、《山那边有匹马》等电影作品拍摄完成,全州文艺创作迈上新台阶;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海峡“十大华语电影”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黔南文化知名度。

第4篇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340-02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更加频繁,并通过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极大冲击。新形势下如何因势利导地利用网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值得认真思考、仔细研究、积极探索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外来文化通过互联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更加严峻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握的先进科技,利用在信息资源上的垄断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兜售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灌输西方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全面渗透,其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传统道德意识逐渐弱化。

(二)低俗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和情感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网络媒体在传播时间、内容、方式上的无限开放性使它所涵盖的广阔信息量在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获取信息与休闲娱乐等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其低俗文化以内容浅薄、空洞、甚至粗俗搞怪、噱头包装的方式吸引学生眼球,使大学生往往在无意识中模仿其中的思想、行为和感情[1]。低俗网络信息容易使大学生脱离社会诸多人伦、道德等约束,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网络的“虚拟化”、“无序化”和“自由化”也容易使大学生形成对自由的盲目崇拜和对一切权威的藐视,助长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观念的滋长。

(三)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挑战

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一直处于信息优势的地位。互联网这扇大门打开后,信息开放了,打破了原来分级传达信息的模式,学生和教师获得信息是同步的,有的甚至比教师知道得还早、还多,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丧失,其信赖感和权威感受到威胁。同时,随着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各方面的信息鱼龙混杂,如何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去主动消解和过滤负面信息,做到既对学生的成长负责又对社会的发展负责是给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的新课题。

二、网络时代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网络所具有的新颖高超的技术特性,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都无法比拟的,它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第一,互联网具有快捷的速度优势,这种迅速、及时的传播方式,有利于及时传播健康、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第二,网络受众的广泛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凭借迅速扩散的信息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围大、辐射面广、冲击力强。

第三,网络运用了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娱乐性紧密结合,大大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效果。

第四,网络的互动性改变了过去搞思想政治教育“你说我听、你问我答”的单向方式。网络的交互式传播方式使大学生在通过网络接受思想教育时能及时与教育者开展思想交流,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均可在网上袒露无遗,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使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理想信念。

三、趋利避害,依托网络优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要求,进一步增强用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和利用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尽快做出具体规划和统一部署,提上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可见,利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为了运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用先进文化占领新的思想阵地。对互联网这一新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主动、全面地介入。

(一)利用网络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环境作为独立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并制约教育活动的客观现实,是一种能影响和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手段。在传统校园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2]。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站”主流媒体的作用,通过丰富的思想内容、有较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形式,唱响时代主旋律。每逢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通过网站进行主题讨论,在讨论中拨云见日,实现认识的统一,完成思想的升华。

(二)利用网络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在道德的层面上使用自己的专长柔性地对大学生施加影响,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较强的对于媒介信息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能够以批判性的视角去解读媒体信息,在教学中根据教育内容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媒介资源,实现教育者讲授与借助媒介的有机结合,使教学与网络传媒形成一种相互补益、相互耦合的关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大学生能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价值观念下对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坚定自己的价值取向而不受各种社会浪潮的冲击。

(三)利用网络深化对大学生的“深度辅导”

所谓“深度辅导”就是在深入、动态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业、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深层次辅导[3]。“微博”、“微信”等新兴的网络沟通平台为此提供了便捷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这些新兴媒介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变化,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更加方便快捷地实时互动交流,以避免少数学生与教育者面对面交流时的紧张与尴尬,同时更有利于用文字展现心灵最深处的声音。借助“微博”等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健康干预,化解大学生来自学习、就业、交友等方面的心理压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4]。

(四)利用网络监管和道德自律弱化网络带来的副作用,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2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网络已无处不在,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要看到由于网络社会具有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网络使用者可以隐匿其在真实世界的部分或全部身份,这容易使网络使用者忽视责任归属感和社会约束感,把自己内心中一些不良东西显现出来,利用网络有目的地攻击他人和社会,或利用网络为自己谋取不当得利等,网络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亟须社会制约机制去约束和规范网络行为。

1.加强网络监管

学校应该联合教育、公共安全等相关部门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监控机制,加强对网络安全系统的管理,通过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网络技术从技术层面对大学校园网上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过滤与筛选,以确保网络畅通安全。学校应该组织专门的机构,研发网络舆情监管系统,通过调查大学生的上网情况,关注并分析他们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压力、心理缺陷、心理需求等,及时进行舆情研判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防患于未然。

2.加强大学生道德自律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5]马克思的这一论断精辟地阐述了道德自律的意义。在网络交往中,由于交往主体具有“匿名化”、“面具化”、“数字化”的特点,对道德自律的强调就显得尤为重要[6]。所谓道德自律,就是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内在良心的主动行动。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水平,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遵守网络协议履行网络职责,文明使用网络,以个体的自律行为营造整个校园和谐健康的网络运行环境。

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网络时代我们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传播工具,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境界,又要规避网络风险,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共振和谐振,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为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廖晓衡,付小容.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创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4).

[2]方素弟.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创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3]寇红江,王洵.对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的若干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0,(6).

[4]孔令凯.浅议微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9).

第5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易班”平台;引导机制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包含了网民对当前社会各种现象以及诸多热点问题的立场和观点,已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重要领域的社会舆情晴雨表。但网络是把双刃剑,一些不良信息比如网络谣言、虚假信息、恶意诽谤等也充斥其中。而且,国外敌对势力借助其技术优势时刻都在进行舆论渗透。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对网络传播的热点问题及时予以收集、分析、整理、,如何引导大学生对网络热点问题理性看待,增强大学生网络舆情思想引导工作的前置性和主动性等,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网络传播方式的特征息息相关。信息时代网络传播方式的特征主要是:第一,传播主体的多样性。传播不再是机构、媒体单位的事情,每一位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谁都可能是记者、编辑。第二,传播渠道的多样性。比如电脑、手机等都可以进行大众信息。第三,传播形式的交互性,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相互激荡、及时交流。第四,传播内容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难以考量。甚至有统计显示,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负面信息传播面积是正面信息的四倍。①基于网络信息传播的这些特征,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由性与可控性

全媒体时代中个体间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沟通,同样也可以在BBS、Blog和微博上自由发表言论和表达舆情。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网站,成本低廉,程序简便。网络在提供给人们前所未有的自由的同时,也隐蔽着细腻的政治和经济的控制,它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没有管理者的绝对自由空间,网络也要遵循“游戏规则”。因此,网络的传播自由也是有限的,它是和控制是相伴而生的,尤其是对于各种有害的网络噪音而言,这种控制就显得更加重要。

(二)互动性和即时性

从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主要传播特性来看,网络舆情传播具有互动性和即时性。网络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式的信息传播通道。网络舆情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网民与政府、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以及网民间的互动。另外,时间因素也是影响舆情价值的重要因素。在网络环境下,舆情的传播和表达具有了较高的时效性。通过网络媒体迅捷的报道,网民在获知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内就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

(三)丰富性与多元性

从网络舆情表达的内容来看,它具有丰富性与多元性。丰富性是指网络舆情信息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包罗万象。民众同时对共同的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呈现出辐射形态。这种多元性和分散性可以看作是公众对一个问题持有的看法和态度的不同。此外,多元性还特指网络舆情表达中所体现的意识形态的多元性。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阻隔,使得体现不同意识形态的网络言论随处可见。

(四)情绪化与非理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益群体的调整,都直接影响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切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使得一些人的心理结构失衡,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社会情绪浮动,浮躁心理流行。但是,公众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往往缺乏适当的排解渠道,而网络为民众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的渠道,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基本是以原生态形式得到展现。

(五)偏差性

网民个体所受到的现实压力会直接影响到其在网上的意见表达。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网上发言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同时,很多时候网民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因此,网络舆情是个人情绪与群体情绪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有时它是真实意见的反映,有时也会与人们原有的意见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

(六)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匿名状态下容易摆脱角色关系的束缚,容易个性化。②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实践证明,网民中的“群体极化”倾向更加突出。网络舆情表达的个性化和群体极化特点并不矛盾,个性化特点在Blog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而群体极化在BBS、微博上可能会更加突出。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一)认知途径的网络依赖性

校园BBS、微博等网络平台给当代大学生所提供的几乎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网络甚至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在上海部分高校调查显示,约80%的大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上。③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的途径,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网络(占87.3%),报纸(占65.8%),电视(占65.1%)。可见,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国内外形势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关注的方式,34.5%的学生会选择网上跟帖。④并且经调查发现,会在第一时间将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信息进行转发的大学生的比例在70%左右。⑤可见,无论是从网络上阅读信息还是以手机媒介等群发方式转发信息,大学生认知途径的新媒体依赖性倾向较为明显。

(二)网络认知内容的广泛性

现今的大学生生活在全媒体的信息社会中,他们通过网络、手机等传播媒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自身的学习与发展同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相联系,从自身已有的知识背景和价值观认知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如在政治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大学生最关心分别是:反腐倡廉占90.5%,基层民主问题占64.7%,行政机构改革占49.6%。⑥ 84%的大学生最关心的经济问题是就业问题;80.2%的大学生当前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是就业问题。⑦此外,物价波动、居民收入增长、医疗保障体系建立、高房价等由媒体集中传播报道的问题都是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

(三)认知系统的稳定性与波动性

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和思想等方面已基本成熟,他们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认知系统。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加深,对党的信任增强,对社会现象和问题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认知。

(四)认知价值观的一致性与模糊性

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主导价值观的教育和传播下,大学生的认知价值观在总体上与主导价值观是一致的。他们有强烈的爱国心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认同我国的主导价值体系。但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有着特殊利益和需要的群体,他们多从现实生活、从自己实际感受到的利益中去认识、理解、分析社会问题,极易就事论事,而对政治理论学习表现得相对冷漠。尽管他们的主导价值观认知是基本正确的,但是尚处在肤浅层面。

三、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评估

对网络舆情传播的热点问题多数学生可以较理性地分析和看待

本文作者通过不同时间段与不同大学生对象的访谈和座谈发现,对于由网络媒体频繁传播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大多数的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客观的看法,并不是一味地抱怨或者偏激地去看待,既能看到事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又可以理性对待发展中不足和挫折,不会就事论事,而是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产生的负面影响,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能把国家的稳定与和谐放在第一位。可见多数大学生心智是基本成熟的,学会了较为理性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四、“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的意义与可行性

易班是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网站融合了论坛、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的Web2.0应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全国教育系统的知名文化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易班”在上海各个高校的运行已经比较成熟,在当今全媒体时代,构建“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一)“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的意义

第一,开辟大学生网络信息认知的新平台

网络平台给当代大学生所提供的几乎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上网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类型繁多的虚拟互联网世界中,恶意的信息也可以通过BBS、博客、微博、论坛、电子邮件、手机等网络媒介,在不表明身份的情况下传播。甚至有统计显示,在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负面信息传播面积是正面信息的四倍。⑧大学生面对急速膨胀的非理性信息,网络舆情一时失控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引发。因此,信息时代打造高校自己的网络信息认知平台,及时和分析网络热点问题,对学生予以及时疏解和引导意义重大。

第二,创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互联网的发展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德育的主客体关系、信息渠道和载体介质都发生了变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是网络群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对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就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新情况,上海市2009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试点易班建设,通过这一平台,大学生可以了解当下发生的热点新闻,跟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易班在教育方法上从灌输、服从变为选择、引导,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觉能动性。

第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置性

要改变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易陷入被动的局面,及时发现大学生高度关注的网络热点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必须首先置身于信息社会的前沿,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预见新事物的产生、发展,分析其利弊得失,尽量做到防范于未然。因此,打造“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以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为骨干,建立一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组织,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可能对大学生思想产生冲击、影响的热点事件,通过收集整理和全面分析事件的原因、过程、性质和影响,提前把握事件的发展趋势,对学生可能产生的思想困惑及时解答和疏导,可以大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置性。

第四,培养大学生媒体理性

当前是一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媒体资源丰富的时代。各种媒体,如QQ、微博、微信、飞信、SNS等大众传媒方式,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然而,新媒体也如同一把双刃剑,无时无刻不在传播者良莠不齐的信息,在方便大学生学习生活和获取信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这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年学子来说,是新媒体时代的新挑战。“易班”平台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通过对网络热点问题的理性分析,逐步引导大学生学会用理性的态度看待网络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抵制片面信息的不良思想影响,培养大学生对网络热点问题的媒体理性。

(二)“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的可行性

1.“易班”网络平台已经建立

“易班”(E-CLASS)是上海市高校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和创新教育方式的积极实践。“易班”自2007年8月诞生,2009年正式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四所高校进行第一批试点。2010年5月,“易班”在复旦大学、建桥学院、杉达学院进行第二批试点,2010年11月在21所高校进行第三批试点,2011年11月在44所高校试点,2012年9月“易班”在上海公办、民办高校全覆盖以及成都的西华大学。“易班”经过了在上海多所高校几年的试点和发展,从技术和操作层面来看,易班网络平台的运作已经比较成熟了。可以说,构建“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网络平台基础已经建立。

2.“易班”网络平台丰富的功能

易班的主要功能结构有主页面结构,网站层次结构,班级主页结构,个人主页结构。每个结构都有其相对应的主要模块和功能。易班最为主要的功能就是班级功能,他能让每个进入易班的同学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班级,并帮助辅导员管理整个班级。班级的主要功能有:话题――能让每个加入班级的同学和辅导员(管理员)在这个版块中事物通知、班级决策等。相册――易班的相册是永久无限的。每个加入班级的同学都能在相册中上传图片与大家分享。网盘――易班的网盘也是永久无限的。易班还有个能突显网友活跃度的榜单――社区榜单,能让网友及时了解网站其他用户的相关信息等等。这些丰富的功能能让每个来易班的网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3.“易班”网络平台的师生共建性

“易班”从试点起至今,在上海的公办、民办高校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从师生对易班的运用和掌握方面来看,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对易班的推广和使用。在易班这个网络平台上,学生注册率高,有很多班级的注册率都达到了100%。学生参与易班网络平台的范围广,从获取信息到帖子、跟帖、发起投票、上传共享学习资料等等,基本上可以实现大学生活方方面面的全覆盖。从学校管理角度看,易班目前是学校层面对学生事务信息的平台,是校园中与大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网络教育平台。很多高校在大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已经实现了信息全部上“易班”的管理和工作方式,“易班”网络平台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共同交流和使用的校内唯一网络平台。

五、“易班”平台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的模式探索

依托于已经形成并运行多年的“易班”系统和高校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者,本文拟从以下几个层次探索构建“易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实施模式:

1.“易班”网络舆情引导组织的建立:要开展好大学生网络舆情研判工作,就要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构建网络舆情研判运转系统,首先要建立由高校主管部门领导、学工部、宣传部、团委、思政辅导员、两课教师等多方联动的舆情引导组织,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2.“易班”网络舆情信息采集:高校的网络舆情信息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内部独立的校园网络,二是外部开放的互联网络。随着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校园网中网站、论坛、博客等平台上信息资源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互联网上的信息更是十分巨大。建立良好的网络舆情采集措施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工检索,更需要购置专业性信息采集软件。在人工检索方面,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广大教师和高校辅导员有意愿关注相关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递到舆情处理板块。在利用专业软件检索方面,可以根据需要对软件进行定制,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信息。

3.“易班”网络舆情信息预处理:网络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界限,其传播速度快以及传播效果具有煽动性的特征,使得舆情的把握比较困难。因此要进行网络舆情的预处理,把握其中的规律性的东西,初步研究、分析舆情可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意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初步的舆情应对、引导措施。

4.“易班”网络舆情信息:“易班”作为上海市大学生在线服务网站,为舆情引导提供了网络平台。将经过采集并预处理的舆情信息在通过“易班”网页面向大学生群体,使大学生能够自己在其他网页看到的信息等都能够在“易班”的信息中找到更为详细的信息内容,“易班”信息界面将会成为大学生更为关注的信息源。这方面的工作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及时性和全面性方面。

5.“易班”网络舆情分析引导:基于“易班”交流的互动性,在“易班”信息后,网络舆情引导组织要紧密跟踪学生的反馈信息。利用“易班”平台,正面宣传,口径一致,引导舆情向好的方向转化。要及时发现和控制学生群体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意见,通过网络舆情研判分析工作,使研判成果转化为思政教育的课题和决策思想的参考。要谨慎采取传统运用行政手段对信息“捂”“、堵”封锁的策略,人为地限制和封锁信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造成谣言满天飞,从而引发师生更深层次的思想波动,失去对学校的信任,给学校的处置工作带来更大的不便。

6.“易班”网络舆情分析报告:根据个案的特点和个案处置中的具体过程以及方式、方法的应用,结合个案中大学生的意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舆情分析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和改进方向,并公布在“易班”平台上共享,为相关研究提供资料,为相似个案提供处理思路。

注释:

①孟波:《新媒体的十大特征》,来源于凤凰网:http://new /gundong/detail_ 2011_ 07/27/7980005_ 0.shtm l

②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载《理论界》,2007年第1期。

③数据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调查问卷。

④王永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特点与教育对策》,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6期。

⑤数据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调查问卷。

⑥数据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调查问卷。

第6篇

(一)为党了解社情民意拓宽了新渠道。“在中国传统社情民意收集反馈体制下,群众反映问题或提出诉求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到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反映;到各部门机构反映;通过信件进行匿名反映。但这些渠道依然不能完全保证基层群众意见能真正反映上去并得到解决。”作为一种依附于高科技的新媒体,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由于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自由地发表言论、交流观点。特别是博客、MSN、论坛(BBS)、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平台,更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交互性和多元性,吸引了大量的网民。据抽样统计,在我国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多万条,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通过网络,我们党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愿望诉求,“网络正成为党政官员了解民意的有效途径”。

(二)为党群沟通搭建了新平台。传统党群沟通方法,主要以个别交流、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基层走访、信件反馈为主。这些传统方法在听取群众意见,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缺点是沟通范围有限、互动效能较低。而网络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它以传播速度快、透明度高、不受时空条件限制、反映意见覆盖面广等特征,给党群沟通搭建了新的平台。一方面,网络使党群沟通更加畅通。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平等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释放自我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网民可以自由地发表评论,表达诉求。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了传统沟通渠道的烦琐程序以及时间、地点等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网络使党群沟通更加迅捷。网络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实现了信息的超时空传播,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社会事务的心理。而我们党也可以通过信息、在线交流、论坛对话等方式,即时将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贯彻到群众中,以增强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三)为实现党的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提供了新途径。科学决策是党的各项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直接关系到党的群众工作的成效。而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科学决策的总体要求,是衡量党的决策水平的重要标准。传统的决策程序,一般是通过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此基础上经过党委集体讨论后,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作出决定。实践证明,传统决策程序在党的决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人力、物力、地域等条件的限制,公民参与决策的范围较窄,参与程度并不深。而网络则弥补了传统决策程序在这方面的不足,为推进党的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提供了新的渠道。由于网络政治参与的成本低、操作便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网络这个交流平台,反映内心的声音。群众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对社会的发展、民生的疾苦、人民的需求体验最深,了解最多,自然最有发言权。他们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所关心、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网络平台向政策研究者表达诉求、抒发己见、建言献策。我们党运用网络开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和民意征集,可以快速、准确地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从而使决策的制定更加科学民主,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网络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的冲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以其特有的方式为党的群众工作开辟新领域、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

(一)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党的群众工作对象变得难以识别和把握,降低了党的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网络的出现,将人类生存的时空维度从物理世界延展至一种网络化的虚拟世界。“不仅人类世界的一部分转变成为虚拟环境,而且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同时也日益与虚拟空间和虚拟时间交织在一起”。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们往往以数字化、符号化的形式存在,而无需显示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身份。由于个人的性别、年龄、民族、职业、阶层等重要身份识别信息被掩盖,只剩下符号的交往,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约束力大为弱化,从而使人们毫无顾忌地在网络上发表意见和看法。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超文本链接特质,又使得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迅速扩散。在传统社会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对象都是可以确定、能够掌握的,而网络的出现则使得党的群众工作对象变得模糊和不确定。尽管从技术角度而言,可以根据网络IP地址追踪到网民用来上网的电脑,但与传统群众工作相比,网络环境下党的群众工作对象显然已变得更加隐蔽和难以把握。这无疑降低了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的群众工作过程也因此变得愈加复杂。

(二)网络的开放性和全球性,打破了信息准入权的限制,加大了党教育和引导群众的难度。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系统,任何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都可以自由畅通地与全世界的计算机交换信息。由于打破了民族、地区、国家的界限,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思想观念在网络上相互交织和碰撞。如今,互联网所承载的信息,已经大大超越任何一种传统媒体,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然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海量信息,但网络本身并不能对信息作价值判断,这使得各种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充斥着网络。尤其是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已经把网络变成了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黑色通道。传统媒体对信息具有选择性,而网络则打破了信息准入权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上靠组织体系、宣传工具教育和引导群众的模式,使传统的话语体系边缘化,从而加大了党教育和引导群众工作的难度。

(三)网络的交互性和平等性,为负面舆论的滋长预留了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党群凝聚力。与传统媒体由点到面的单向式传播不同,互联网是双向或多向交互性传播的。网络的交互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由一元到多元的转换。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角落的人们,只要轻敲键盘,就可以跨越时空的局限,与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人就各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自由、平等地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这里,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和评论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网络的交互性和平等性,在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的同时也会使一些言论在网上被催化和渲染。由于人们对真实情况了解得并不全面,加之从众心理,因此很容易获得某种认同感,从而使得负面舆论随时都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出现一边倒的情形。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由各种利益问题引发的矛盾极易被网络无限放大,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党的形象和公信力,进而疏离党与群众的关系。

(四)网络的快捷性和无限扩散性,易引发群体极化效应,考验着党的群众工作能力。网络是扁平的非线性结构,每一个结点之间有着无数线路相互链接,网络信息随意通过任何一条链接都能以光速在任意一个结点之间传递。网络这种超时空的信息链接,使得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都能在极短时间内传遍世界上任何一个网络所能够延伸到的角落。特别是一些突发的重大自然灾害、刑事案件、公共安全事件等,一旦在网络上曝光,各种跟贴、评论便如同滚雪球般不断积聚,其传播的速度、波及的广度和影响的力度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当群体意见高度统一时,便容易走向极化,形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现象积极的一面在于,它能通过人们对事件的高度关注,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进事件得以公正处理。但不容忽视的是,群体极化也能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从而造成网络舆论混乱,导致某些极端言行的发生,这无疑对党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网络环境下改进党的群众工作的措施

指出,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全民普及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的挑战,我们党要主动适应网络时代新变化,深刻把握网上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做好网络环境下党的群众工作。

(一)增强媒介素养,提升领导干部运用网络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全民普及,给各级党的领导干部开展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党要把“媒介素养”纳入党政干部必修课程,把是否重视网络、熟练运用网络作为考量党政领导干部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过加强领导干部互联网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其“网络问政”的能力。一是熟练应用各种网络技术的能力,如浏览网络信息、收发邮件、看微博、上QQ和微信、在线交流及使用网络办公设备等基本技能。二是运用网络搜集社情民意和研判社会舆情的能力。要善于运用手机、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进行民意调查,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并对网络信息进行准确研判。三是运用网络与网民进行互动的能力。要充分利用留言板、电子信箱、电子论坛、在线调查、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就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及时解答群众的困惑和疑问。四是应对和处置网络舆论的能力。要第一时间摸清舆情动态,掌握舆论主动权,及时正确地处置突发事件。

(二)强化舆论导向,发挥主流网站舆论引导主力军的作用。坚持正确导向、传达党的声音、反映人民意愿、引导社会舆论,是主流网站担负的重要职责。我们党应深刻认识互联网在舆论传播方面的社会影响力,重视主流网站的建设、运用和管理,以充分发挥其引导群众的功能。要利用网络的广阔空间,将党的知识、历史、人物、文献资料和最新理论成果、典型事例等内容上传到互联网上,使网站成为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要利用网络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性,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将宣传工作内容有机融入网络文化和娱乐活动中,以增强宣传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要发挥主流网站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力求在第一时间权威准确信息,及时表明党和政府的立场和态度,用正确的导向防止和消除各种虚假信息的负面影响,以发挥引导网上舆论的主渠道作用。

(三)重视制度建设,完善网络群众工作机制。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网络群众工作机制,使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之所在。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做到负面信息、重大事件苗头及时发现、及时报告,防止事态扩大;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网络民意分析研判机制,通过定期搜集、整理和分析各类民调信息,准确掌握群众的愿望和诉求,为党制定或调整方针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建立健全网络发言人制度,通过互联网及时在网上就调查情况对网友进行答复,主动、准确地权威信息,引导舆情走势;建立健全网络沟通和引导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网民的交流和沟通,努力把网民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完善网上服务机制,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使网络成为党和政府直接服务群众的窗口;建立领导干部问责机制,将网络群众工作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

(四)把握工作特点,创新网络群众工作方式。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面对网络给群众工作带来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我们要在继承和运用以往群众工作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成效。例如,在宣传引导方式上要注重立体化,通过发挥电子政务、电子党务网站、专题网站、远程教育、论坛、微博等平台的作用,运用各种网络信息技术和手段,全面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在沟通方式上要体现平等化,尊重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善于坦然面对和包容不同意见,以坦诚、平等的姿态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与网民进行交流。在服务方式上要凸显人性化,充分发挥党务政务微博、手机报和即时通信的服务功能,对于群众在网络上所反映的诸如公交出行、环境保护、购物餐饮、医疗社保、行政执法、社区治理等问题,要热心、及时地予以答复和解决。即便不能立即回答和解决的,在主动说明情况后,也应及时在网下采取措施将问题解决在基层。

第7篇

关键词:新媒体;宣传思想工作;实效性

随着高科技与新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迅速兴起并快速发展。新媒体以其快速、便捷、信息量大等特点受到受众的青睐,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不断改变。这也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提高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新媒体的“崛起”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压力”

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其中,20至29岁的网民占比较高。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对象,V大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与新媒体环境密不可分。在新媒体发展特别是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媒体的深刻变化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挑战。

1、给高校宣传的定位带来考验

新媒体的发展利弊同在,在带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加大了社会思潮的多元多变态势,各种其他形式的道德价值观、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等逐渐渗透进校园,形成多种文化的强烈碰撞,淡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长久以来,很多高校的宣传还停留在灌输、机械重复、单向输出的层面。部分高校的新闻宣传较侧重于学校领导活动的报道,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一线教师的动态、学生热议的话题等缺少挖掘,某种程度上成了传话筒、大喇叭。而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相较于其他群体来说,更易于接受并使用新媒体。而且在校期间,同学们之间也更倾向于使用手机、网络接收和转发、传播各种信息,这就对高校宣传部门的定位提出了挑战。一味地因循守旧、按部就班不再符合当前的形势,这也迫使高校宣传工作要接受新媒体、运用新媒体。是否能到老师和同学们工作和学习之中,俯下身子,倾听他们的声音,真正关心他们的成长成才,这是高校宣传部门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2、舆情环境发生变化,高校舆情易发高发

新媒体拆除了大学校园的“围墙”,信息舆论的藩篱也日渐被削弱,高校舆情与社会舆情逐渐融为一体。一方面,学校师生关注的热点,如学术道德问题、师德问题等问题,会因某个偶然事件触发而迅速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社会上的某些问题,如、国际局势、社会民生等,看似与高校师生无直接利益关系,都可能成为变成校园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形成,很容易引发校园舆情。校园舆情加之社会舆情,使得事件更加不可控制。如果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发。

3、传统的宣传思想工作模式被打破

在传统传播环境中,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属于单向度传播关系。但在新媒体环境中,这种关系演变为交互性的网状传播。师生依赖学校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的行为发生改变,他们通过新媒体自主获取信息并对学校宣传构成一定的影响。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媒体,如果高校宣传仍采用“一言堂”“满堂灌”单纯外部灌输的形式,则会使政策理论与师生的生活实际相分离,使政治学习沦为形式,实效性变差。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高校里的宣传栏、横幅、手册难以发挥较大作用,达不到预期效果。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怎么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宣传方式,谈师生真正关心的话题,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实效,这是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模式提出的挑战。

4、对高校宣传队伍提出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也深受其影响。如果仅仅凭借思政课或者是宣传工作人员发挥作用,收效甚微。相反还有可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面对日益复杂的舆论环境,如何加强阵地管理,怎样牢牢把握舆论的主动权,是新媒体时代给宣传队伍提出的全新挑战。如何吸纳新媒体专业人士、优化宣传队伍结构、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模式、重塑宣传队伍形象,成为高校宣传队伍建设应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新媒体时代,增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实效性探究

1、创新高校宣传工作的理念

在新媒体“无孔不入”的今天,高校宣传工作要做精做实,首先树立“大宣传”的理念。要改变宣传思想工作只有宣传部们、宣传干部才能做的观念,克服宣传的本位主义思想。要强化“全员宣传”的意识,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个多渠道、立体化、全方位、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的宣传氛围,树立“大宣传”的观念。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复杂多变、任务繁重,宣传思想工作要摒弃过去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变“小宣传”为“大宣传”,将“平面宣传”变“立体宣传”,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格局”,同时,要积极挖掘校内外资源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将宣传思想工作向社会化、全员化推进,在全校形成以党委、行政为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和各司其职的大宣传格局。

山东女子学院宣传部门,及时与学校各部门、单位沟通,挖掘亮点,一方面鼓励各部门、单位,特别是二级学院、团委、学生处通讯员主动报送新闻;另一方面,及时关注学校智能办公网、每周工作安排等,及时提醒、催促有关部门报送当天的新闻。对于一些有特色亮点的新闻,除在学校主页外,报送教育厅网站、中国妇女网等主流媒体网站。另外,经常与各部门、各院部就新闻宣传进行沟通,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召开新闻座谈会,以便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2、充分利用网络特点,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方式

新媒体传播平台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及时性以及大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在宣传思想工作方面,必须体现以上几个特点。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建有新媒体平台,好多高校开通了微信、微博、官方QQ等平台,但对新媒体平台的开发利用还仅限于表面还,缺乏互动性、信息更新不及时,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的优势。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真正走进大学生当中,就要用大学生听得懂、喜爱的语言,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巧妙运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山东女子学院团委设计开展了网上团校包括“十报告名词解释”、“四个全面”“北大讲话”“给北大学生回信”等专题,并转发了部分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通过微博、微信加强对学生的舆论引导,开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板块中包含了“引经据典”、“当代青年立德树人”、“高校如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 白话十三五” 等体现青春正能量的微博微信线上活动,其中“引经据典”更是将”北大五四讲话”中用到的成语典故、名句民谚等纷纷摘出,进行注释、剖析。团委坚持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网络环境和浓厚舆论氛围。

3、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完美结合,形成宣传工作合力

继续发挥传统校园媒体的作用,如校报、广播、宣传栏等,同时充分利用学校新媒体作为宣传的重要抓手,如学校网站、微博、微信等,发挥其技术上的优势,加强传统媒与体新媒体的整合运用,形成合力发挥宣传作用。注重挖掘校内外师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互动。对于负面新闻或不良信息,要及时做好师生思想的疏导工作。在学校校庆、运动会、大型学术会议等重大社会活动节点,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平台进行直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扩大网络宣传影响力,掌握新媒体的环境下的舆论引导权,引导新媒体迅速成为校园主流媒体。

山东女子学院官方微信2016年12月,粉丝增至17000余人,最美连队投票微信单篇阅读量达90000余次,在山东省本科高校微信综合影响力排行中位列第五。改版后的微信平台增加了学校简介、教务查询、微信点歌台等多种功能,并开展了“最美情话送给最美的她”晒照片活动,军训最美连队评选活动,文明离校留言签名活动等特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宣传的实效性。

学校校报与微信平台共有一只专业素质较好的大学生记者队伍,记者团内设有采编部、摄影部、新媒体部、外联部、秘书处等部门,在学校大型活动、热点互动等环节各部门间分工合作,从策划、采访、信息整理、汇总等方面各有侧重,两类媒体间在新闻蟮馈⒆刊专栏、重点事件等方面相互补充,相得益彰,逐步建立健全互通式、全方位、广覆盖、功能互补的校园宣传教育与舆论引导网络格局。

4、构建宣传培训机制,建设专业宣传队伍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抓出实效的关键所在是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水平高、肯干事”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首先要注重专职宣传部干部的业务提升,新媒体很大程度上要求传者具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因此,专职宣传干部要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对舆情事件的研判分析处理能力。其次要利用好兼职宣传队伍。要建立“大宣传”格局,就要利用好兼职宣传队伍,包括辅导员、思政教师、二级学院的通讯员、学生骨干等,只有建立起一支健全的宣传队伍,才能真正将思想传达到每个人,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颜士轩.新媒体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4(5).

[2]吴思佳.当前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不足与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3]李永生.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4]陈恕平,关天冲.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提升实效性[J].社科纵横,2010(8).

[5]吕剑红.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宣传格局构建探讨[J].学理论,2013(18).

[6]张岳君,陈锦,刘志伟.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3(7).

第8篇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____年度教育工作会,目的是总结去年的工作和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创新思路,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刚才,县教育局党组罗方贵书记传达了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符培局长作了工作报告,我完全赞同,一会儿,范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并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增强抓好教育工作的紧迫感

____年,是中国教育改革浓墨重彩的一年,也是我县教育厚积薄发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扎实工作,创新发展,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顺利通过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县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履职情况暨全县教育工作的评估验收,农村中小学食堂建设工程顺利通过省的检查验收,全县教育工作获市教学目标管理一等奖,高考质量获市第二名,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各级各部门和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职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尽管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全县教育事业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较为薄弱,发展还不均衡,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城关学校教育资源紧张,大班额现象严重,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教师队伍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进而并认真思考对策和措施加以解决。

在保障公民教育权利和促进教育公平纳入了基础民生工程的今天,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更高,更具体,更明确。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其教育必然发达。反之,教育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将得到有力推动。去年年底中央召开的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的创新发展作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归根结底还得通过教育途径。着眼到我们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把发展教育作为县域软实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意义更为重大。这就决定我县在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还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逐步消除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想方设法为教育发展铺平道路。概括说可归纳为两个词汇:一是做大。教育资源紧张,根本原因在资源缺乏和不足,无论是教育基础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因此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一方面加大自身投入,尽力扩大资源总量,另一方面营造宽松环境,引进各种资本注入教育,不断改善教育结构比例。二是做优。这些年全县教育的大投入,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客观来说,我们只是解决了孩子有书读的问题,如何读好,如何让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长和成才,我们面临的困难还很多。____年我县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边远地区孩子的健康问题,极端学生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缺失关爱的问题等,都在时刻警醒我们,我们离期望的教育还很远。因此,做大的同时还必须做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思想上树立大教育观念,只负责修建学校还不行,只负责招入教师还不够,如何让学校更美,更和谐,更能实施有效的教育,让学生真正进得来,留得下,乐学善学。如何让教师更乐业奉献,更善教爱教,这些方面优化的空间还很大,还大有可为。要真正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学校育人为本,教师以教为荣,学生乐学好学的大教育格局,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切实拿出一些科学可行的措施,把能调动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真抓实干,突破瓶颈,才能逐步缩小差距,真正让教育在培养人才上,在构建社会基本意识形态上,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作出更大贡献。

二、夯实常规,狠抓重点,确保今年教育工作再获提升

____年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持续推进的关键年。正在酝酿的高考制度改革,必将对基础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教育公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阶段教育均衡发展将得到深入推进。全面关注人的发展,尊重个性成长要求的教育观念愈加深入。规范办学,精细管理将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的根本途径。

一要坚持 德育为首,提高教育质量,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以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积极推进创新实践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和全人发展,坚定不移的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要以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作为出发点,将学生的阶段特点和时展特点结合起来,从实效性出发,创新开展好德育工作。要抓好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评价制度的改革,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真正把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思想道德素质良好、适应社会发展、身心健康的“四有”新人。

二是以均衡发展为目标,加大资源优化配置力度,努力推进教育公平。继续完善、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午餐计划,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通过师资调配,均衡城区、集镇和村级学校的师资力量。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抓好农村寄宿制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尽量将农村留守儿童动员到学校入住,着力让寄宿制工程作为改善农村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的大事抓紧抓实。要坚持教育公益原则,在学校食堂实现自办自管,要坚持“零利润”运行,公开食品采购、人工工资等费用,让孩子们吃的明白,吃得舒心。要大力推进县委、政府已经纳入____年十大实事的城关地区学校的建设步伐,已经立项的建设项目,要排除困难尽早启动。还需规划的,要充分调研,得到基础数据,了解发展趋势,合理作出规划,确保与城区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要突出学前教育、普高教育和职业教育地位,全面推进教育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一是要加快幼儿园的建设步伐,____年建设的9所幼儿园要确保3月份能投入使用,同时尽早启动____年7所幼儿园建设工作,力争在半年内修建完毕,9月能够招生。二是要做好学前教育教师的配置工作,要充分发挥好去年招录的30名幼儿教师的教学示范作用,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调配部分小学教师进入幼儿园,要力争建成一所,招生一所,规范一所。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学前教师的培训力度,出台科学规范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切实构建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心智发育规律的学前教育。

普高教育一是要做好毕节实验二中后续建设工作,确保今年9月份全面投入使用;加快县第二高级中学扩建的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动工;二是要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引导优质高中进一步挖掘潜力,实行优质高中与薄弱高中同步发展,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实现普通高中教育提质和增量并举;三是要正确处理好普通高中发展速度与质量、普通高中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促进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要把中职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融资加快职业学校建设步伐,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当前重点是做好县职中的扩建工作,认真做好申报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查缺补漏工作,同时开辟渠道,大力招商引资,抓好现代职教中心和贵州青年职业学院的筹办工作。

三要着力推进民办教育向纵深发展

我县民办教育取得良好成绩。但民办教育发展的空间依然很大,我们要优而思进,做大做强民办教育,实现民办教育大跨越。要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在民办教育教师配置和待遇,财政资金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申办条件和程序等方面,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真正促进民办学校规模化、品牌化、内涵式发展。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和校长治校能力

一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教师培训,着重抓好教师专业学科的过关,让教师能教会教;优化师资配置,继续统筹做好教师队伍的“招聘、调剂、支教”等方面的工作,优化学校教师队伍结构,逐步解决好教师配置地域不均、部分学科专任教师欠缺的矛盾;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培养一支综合素质优良的校长队伍。在前期基础上,继续推行校长选拔、培训、任用、交流以及后备人才储备等措施,建立起一支德才兼备,懂教育、善管理的学校校长队伍。三是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蔚然成风。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关心教师疾苦,积极为教师办好事、办实事,要加快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进度,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的住房困难。通过一系列举措,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重教兴教的良好风尚。

五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的关键是抓落实,抓预防,抓整治,抓排患。要进一步加大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为学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把工作做在前,措施有力,责任明确,时时预防,事事留心,有效杜绝校园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努力构建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明确任务,履行职责,推进全县教育工作实现新跨越

____年全县教育工作任务很重,硬指标有四个大的方面,一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到初步均衡;二是高中突破工程通过省的验收;三是全面铺开农村义务教育营养午餐计划;四是中小学食堂全面收回管理。这四个方面都是省市下达的硬任务,必须完成,没有余地。从软硬两方面来看,硬的方面主要是一系列教育 工程的新建和改扩建,包括____县第二高级中学、思源实验学校的新建,____职中、____三中扩建等,这些工程既有历年尾欠的项目,也有新上的项目,数量多,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大,集中在____年建设,困难很大。软的方面主要有两块,一是教师的招录,本年度初步预计招录300名特岗教师补充到农村中小学,进一步平衡农村中小学师资配置。还需招录98名高中阶段教师,从以往的工作来看,高中教师招考这块难度较大,我们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招录到位。二是教育管理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理顺,要围绕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动心思,下功夫,建立和逐步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保障教育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整体环境下快速发展。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教育教学的规范和科学,教师的成长和活力,学生的健康和乐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则是一切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的基本要素,都应该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