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2 14:42:40
导语:在人生的忠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 买个闹钟,以便按时叫醒你。贪睡和不守时,都将成为你工作和事业上的绊脚石,任何时候都一样。不仅要学会准时,更要学会提前。就如你坐车去某地,沿途的风景很美,你忍不住下车看一看,后来虽然你还是赶到了某地,却不是准时到达。“闹钟”只是一种简单的标志和提示,真正灵活、实用的时间,掌握在每个人的心中。
热点推荐:
28岁外贸业务员的财富历程 李嘉诚父子座驾大曝光 中国最厉害的十大CEO简历
2006中国最佳商务城市揭晓 轰动财富界的明星10大奇恋 四十岁再战江湖叫板中国邮局
2.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初出茅庐,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不要养成挑三拣四的习惯。不要雨天烦打伞,不带伞又怕淋雨,处处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记住,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
3. 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要学会忍受孤独,这样才会成熟起来。年轻人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惯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形形的人和事,一下子不知所措起来,有时连一个可以倾心说话的地方也没有。这时,千万别浮躁,学会静心,学会忍受孤独。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不要因为寂寞而乱了方寸,而去做无聊无益的事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4.走运时要做好倒霉的准备。有一天,一只狐狸走到一个葡萄园外,看见里面水灵灵的葡萄垂涎欲滴。可是外面有栅栏挡着,无法进去。于是它一狠心绝食三日,减肥之后,终于钻进葡萄园内饱餐一顿。当它心满意足地想离开葡萄园时,发觉自己吃得太饱,怎么也钻不出栅栏了。相信任何人都不愿做这样的狐狸。退路同样重要。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点滴积累,水到渠成。有的东西今天似乎一文不值,但有朝一日也许就会身价百倍。
5. 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有的人眼睛总盯着自己,所以长不高看不远;总是喜欢怨天尤人,也使别人无比厌烦。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中甜?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而应像水晶一样透明,太阳一样辉煌,腊梅一样坚强。既然睁开眼睛享受风的清凉,就不要埋怨风中细小的沙粒。
6.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谈论自己,更不要议论别人。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每天下班后和你的那些同事朋友喝酒聊天可不是件好事,因为,这中间往往会把议论同事、朋友当做话题。背后议论人总是不好的,尤其是议论别人的短处,这些会降低你的人格。
7. 机会从不会“失掉”,你失掉了,自有别人会得到。不要凡事在天,守株待兔,更不要寄希望于“机会”。机会只不过是相对于充分准备而又善于创造机会的人而言的。也许,你正为失去一个机会而懊悔、埋怨的时候,机会正被你对面那个同样的“倒霉鬼”给抓住了。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有了机会,就要巧妙地抓住。
8.若电话老是不响,你该打出去。很多时候,电话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不是花瓶,仅仅成为一种摆设。交了新朋友,别忘了老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交际的一大诀窍就是主动。好的人缘好的口碑,往往助你的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9.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已经到了结婚年龄而草率结婚。想结婚,就要找一个能和你心心相印、相辅相携的伴侣。不要因为放纵和游戏而恋爱,不要因为恋爱而影响工作和事业,更不要因一桩草率而失败的婚姻而使人生受阻。感情用事往往会因小失大。
我人生中经历过四次高考,三次是我本人亲历的,一次是我儿子的。我至今还经常做这样的噩梦:考场!卷子! 考题!紧张!发抖!我一抖,就被老婆推醒了。她就习惯地问,你是不是又在做高考的梦?我总是长叹一声算是肯定。
1980年,我第一次参加高考,因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偏科,数学只考了9分,当然没考取。和我一起参加高考的代课教师也没考上,他曾教过我初中语文,于是,我就没怎么难过。当年秋天,父亲动员我去参军。到医院体检,因发育晚、个子太矮,我的身高和体重都不达标。当兵跳“农门”的路走不通,只好死心塌地在补习班死记硬背。
1981年再考,数学还是太差,考了三十来分。母亲看我闷在家几天都不说话,就好心安慰我:考得不好也没事的,让你爸去买把斧头,你就跟着你表哥学做木匠吧。我恶狠狠地对母亲说:你买回来我就扔到井里去!我不服气,再到县城的海安中学补习班报名。唉,说了谁都不会信――我长到18岁了,因为到县城补习,才平生第一次坐上公共汽车,而且没有座位,是站着的。
我这一辈子绝对不会忘记我的恩人――数学老师于海潜先生。于老师看了我的高考成绩单后,主动把我领到他家,耐心开导我:“其他课你只要保持现有水平就行,必须主攻数学。其实,数学并不难学,只要多做练习,举一反三,就能打开思路。”于老师在课外经常辅导我,每天给我布置双份作业并认真批改,耐心给我讲怎么解题。1982年高考,我总共考了426分,其中数学居然考了72分!
今生今世难忘1982年高考第一天的故事:我从借宿的地方低着头,心事重重地步行到县城的中楹桥时,突然看见桥北的一棵树下,父亲正蹲在树荫里抽烟。他是起大早从几十里外骑车赶到县城的。我当时很不懂事,沉着脸责问他:“我考试,你来做什么!”他也不恼,解释说:“正好生产队要买账本(父亲当时是生产队的会计),我顺便来看看你的。”二十多年后,我已经调到南京工作多年了,我儿子在老家的海安中学要参加高考,考前打电话征求儿子的意见,我是否回去陪他高考?这家伙居然和我当年责问父亲时一模一样的口气:“我考试,要你回来做什么!”我握着电话,眼泪立即滚了下来――我当时绝对不是生儿子的气,而是一下子回想起自己当年对父亲的无情与无礼。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儿子读高三期间,我的“高考焦虑”远远超过了他。我经常在夜里做梦,每次在梦中,儿子都只能考两百来分。我那个急哦,一急,醒了!一天深夜,我和老婆居然做了相同的梦:儿子没考上大学!两个人醒后,差点就要抱头痛哭。做了这个梦之后,老婆下定决心向领导请了假,回老家伺候儿子读书。我调到南京工作之后,就将儿子一个人扔在海安。海安高级中学的教学管理极其严格,校长又是我的老友,我早就拜托他严加管教犬子。这就更害苦了儿子,一次在和我通电话时,儿子哀哀地说:“爸,我不想学了,这样子读书真是太苦太苦,还不如死掉算了!”我只好硬着心肠对他连哄带骗:“儿子啊,全国成千上万的学生和你一样!只有拼命读书,才能考上大学。要是考不上大学,你这个男人岂不太窝囊?”儿子在电话那头低声抽泣着,我则在这边抹眼泪。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建议
在当前新的教育形势下,学生对班主任教师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教”,更不只局限于课堂上对课程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更高地要求班主任把以指导、协调为主的教育功能放在首位。新时期的班主任应该努力将自己打造为学生知识学习的施教者、学生个体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引导者。因此,对于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师本身的胜任力,也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一、新时期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
陶行知先生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一个好校长需要有一群好班主任。”优良的校风、学风取决于优良的班风,而优良班风的形成则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班级就是孩子们除了家以外停留的最久的地方。班主任便是除了父母之外最先步入孩子世界的人。班主任老师的心理状态、言行举止、处世方式和能力大小,无一不影响着学生,有的甚至对今后孩子一生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不喜欢班主任而厌学的实例比比皆是。往往班主任老师对一件事的态度或处理一件事时体现出的能力,都会对学生的一生造成影响。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家长们开始并不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为唯一关注点,而是开始更加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各种活跃的新思想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过去,班主任在班里就是说一不二的权威,班主任上课时说这道题选 A,就只能选 A;班主任说你不对,那么你就是不对,班主任的话不容置疑。但现在,班主任在班级中、在学生心中的角色更趋向于是一个能够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一个能与学生在问题探讨中达成共识的学伴、一个
帮助孩子成长成才的引导者。现在的学校中,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趋向于平等,即: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较少地体现为班主任用权威灌输知识和观点给学生,而更多的体现为在引导和帮助孩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产生影响。因此,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对学生成长及性格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尽量减少工作失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影响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点燃学生希望的火花,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提升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的建议
1.加强专业知识素质培养
根据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高中班主任有强烈的提高专业素质的需求,而这需要通过职业培训实现,但是现实情况是我国类似培训缺乏,直接导致了高中班主任在入职后缺少了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不利于工作的发展也不利于个人的提高和进步。面对高中班主任越来越重要的职责任务,建立完善的高中班主任职业素质培训机制必不可少。通过系统有效地职业素质培训,可以增加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能力,也可以帮助班主任构建丰富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更好地处理学生工作。完善的班主任职业素质培训应该包含三个方面:岗位培训、专业知识培训以及综合能力培训。
2.提高道德品质
教师是德育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人格、素质、知识能力对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教师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人物,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把自己的德育知识、观念及价值取向与个人行为结合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这一客观事实决定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有较高的道德品质。
提高高中班主任的道德品质,首先需要在班主任的选择中,坚持德才标准,即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要突出“德”在班主任选拔标准中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同时坚持“才”是基础性作用,树立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的用人导向。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评价优秀班主任的德,把德的状况作为优秀人才进入高中班主任队伍的首要评判标准。同时从班主任掌握所教授的专业课程知识作为评价班主任人才“才”的标准,评判人才是否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能否做到能充分驾驭工作,掌握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或领导水平。德才标准是作为甄别班主任是否为优秀的基础性标准,是考查班主任胜任力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其次,加强高中班主任的思想道德培训工作。高中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已经受到了重视,很多学校通过开展职业培训课程进行培训,而关于高中班主任的道德品质的培训仍旧不够完善。对此,可采用上文提出的专业化水平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以促进高中班主任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最后,建立完善的班主任道德素质考核机制,明确班主任在道德方面的“赏罚”制度,从客观上强化班主任道德品质的管理,促进班主任积极主动的发展道德品质。目前,很多高中的道德考核机制存在赏罚不明的现象,这必然会导致一些班主任的不满,不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由此,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结合本校任教教师的考核机制建立班主任道德品质考核制度,对班主任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的道德品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按照考核结果对班主任进行适当的奖励或处罚。
鲁迅说:“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因为责任我们必须在逆境中挣扎,只有挣扎才会使山穷水尽变得柳暗花明,会使悲剧性的生命变得伟大。截瘫的史铁生因为对生命的责任而坐在轮椅上讲述遥远的清平湾的故事;残臂抱笔的朱彦夫因为对生命的责任而写出了30万字的极限人生;“面对瘫痪我不哭”的桑兰用迷人的笑容征服了世界;因为对生命沉甸甸地责任才有瞎子阿炳那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才有陆幼青的死亡日记。
责任不是甜美的字眼,它仅有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真正了解到责任时,责任如同一份人生礼物已不知不觉地落到你背上。他是一个让你时时不得不付出,呵护的。而它时常给予你的往往是灵魂和肉体上感到的痛苦。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抱怨没有用,逃避不可能,想飞也只是梦想。人生是现实的,现实的人生需要用现实的方法来处理。
【关键词】人文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6-0078-02
人文教育就是教授人文知识,强化学生对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文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对人性的教育。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人文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标准,而高中生物作为我国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要发挥出自身学科的教育意义,也要寻找自身的人文教育价值,并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想的渗透,从而使人文教育贯穿高中生物教学的始终。
一、高中生物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1. 素质教育的需要
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学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强化考试技能的训练,以满足升学率的要求,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思想的培养。这主要表现在: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只是注重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应试能力的训练,忽略了对学生情感以及意志方面的教育;在教学方式的层面上,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过分追求教学的整齐划一,不重视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颁布实施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在广大学校合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及综合实践的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由此可见,素质教育作为一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工程,不能缺少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这两方面。只有加强了科学教育,才能使得学生在知识及智慧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也只有强化了人文教育,学生的人格素养及其人文精神才能得到提高。
2. 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普遍,这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中生物作为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必须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这既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然而,这一系列问题不单单是科学技术本身造成的,还在于人类对科学技术不恰当地应用,因此,要防止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解决好现如今的问题,有赖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21世纪生物科学技术在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人文教育引领它的正确方向,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人文思想教育,有助于降低甚至避免未来科技发展对社会的破坏,引导生物科技向适应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
3. 个人发展的需要
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经济、科技以及教育等多个领域逐渐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单方面的人才已经很难适应社会需求,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应当把人文教育思想渗透进去,使得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提高其竞争力。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应用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这也是现代人才的发展趋势。高中生物教师在教授学生生物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把人文教育渗透进去,逐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发掘生物概念内涵,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掘生物概念的内涵,逐渐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这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珍爱生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青少年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打架斗殴、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这反映出青少年对于生命意识的淡薄,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对于生命教育的忽视。生物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规律的科学,对于生命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把生物学知识充分利用起来,激发学生对探究生命奥秘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及生活的意义,尊重生命,珍重生命,从而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必修二“人类遗传病”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遗传病患者的图片,然后对照自身,让学生思考作为身强体健的青少年应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
另一方面是平等待人。由于智力发展、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于同一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自卑的学生要加以引导,使其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并结合生物知识,让学生了解产生性状差异的原因。例如,在讲解“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时,通过细致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人是如何而来的,面貌为何不相同等一系列问题,在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树立起尊重生命的意识。
2. 运用生态科学知识,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
生态意识就是运用生态科学知识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按照自然界发展的规律,规范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从而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例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土地荒漠化以及酸雨危害等。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相关资料,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让学生建立起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积极参与保护地球家园的行动。
3. 利用生物科学实验,树立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观察及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能够通过科学的实验,增加人们对于未知的认识,实验性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更大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踏实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使学生能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真理。例如,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教师的要求和自己的思考独自完成探究实验,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亲身实践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刘国庆.论高中生物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J].教育界,2014,(35):151.
关键词: 高中政治 人格塑造 教法探讨
在学生笼统的观念中,高中政治学科就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延伸,可见高中政治教育中蕴含着对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意志品格及情感体验等个体人格的塑造。要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融入社会,政治教师们要挖掘教材内容,结合社会事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挖掘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要通过政治教育塑造学生的人格,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挖掘和赏析。高中政治教材在编写时除了考虑到政治、思想、经济、哲学等方面的专项知识外,还包含对学生个性、素质、信念、品德等方面的渗透,这就是政治教师们要仔细分析并加以利用的内容。然而,目前的政治教学似乎存在着很大问题,教师们只是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人格的培养及价值观的建立。为了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确定了将人格教育作为政治教学主体的教学目标,以提高政治的实效性。要从课本出发,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人文培养计划,关注学生的身心培养,利用教材中的点点滴滴帮助学生感受人性的真善美,从而对人格塑造有所促进。在备课时要仔细对讲学内容仔细进行剖析,感受其中对学生人格各方面有所提升的内容,在备课教案中点明,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亲身感受思考这些内容。但是,我们不能在教材的挖掘上花费太多时间,导致教学的本末倒置,忽视主体内容的讲学,避免最后得不偿失。总之,在备课时要善于利用好教材,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着重进行学生素质品性的培养,彻底发挥政治学科的作用。
二、关注社会,增强自主讨论
政治学科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连接的学科,除了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将其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人格塑造的作用。政治教学是离不开社会的,政治是社会的总结,社会也是政治的实践,只有立足社会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塑造,才能帮助学生从具体的事件中感知社会的各个层面。
如对学生消费观念的教育,教师们可以通过平时学生的服装、鞋子、文具用品的品牌向学生展示什么样的消费观念是错误的,不是贵的才好,学生消费要切实际,不要互相攀比。还可以利用网上的一些事件如某些年轻人卖肾买iphone,引起学生自主讨论,总结正确的消费理念。这样的政治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学生一些不良风气,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又如,之前网上流传的老人假摔、讹人钱财及路人不再扶摔倒老人的事情。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两件事恰恰让人怀疑社会的道德是否已沦陷,在伸出援手前是否该犹豫。在课堂上,我们要通过这些事件让学生自行讨论,然后由我们对他们的观点及心态进行纠正。我们不能放任学生被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政治的作用就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教导,所以政治教学一定要联系实际,给学生更直观的思想展示。
三、加强实践,促进真实体验
当然,仅仅是理论上的教导并不足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只有在具体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实践、体会,才能让学生具有更好的品德。那么教师要怎样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开展适当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感受政治对人生活的影响,也给学生更多的生活感悟。情景模拟是笔者在政治教学前经常开展的活动,先了解学生对相关性格、修养、品德等的具体情况,然后再根据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处事行为。
如关于公民的选举权利,笔者在课堂前先让学生预习教学内容,再根据公民选举中的各环节让学生模拟,帮助学生了解实际选举流程,提醒学生现实中公民要行使好自己的权利,不能屈服于强权,也不能做违法的事,要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使自己的权利。我们还要根据平时学生的表现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教导,帮助他们改掉自己的坏习惯。政治教师要给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课本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地联系实际给予学生人格塑造上的建议。我们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等表达出来,同时结合家长和周围人的观察帮助其纠正。总之,真实的体验才能将政治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四、发扬个性,提升自主探索
一、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原则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突破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2中,对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是书本教学的难点.那么,如何循序渐进地突破呢?首先,对于常见的遗传病类型,学生一定要熟记;其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行准确判断.如果判断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那么,该家族中的所有男性均是该病患者.同时,该病的致病基因遵循“祖父父亲儿子孙子…”的规律进行遗传.如果判断该病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那么,首先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就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出来.(1)隐性:①如果遗传系谱图中,父母双方均正常,而子女出现该疾病,则一定可以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②如果该遗传病具有较为明显的“隔代遗传”的特点,也一般可以认为是隐性遗传.(2)显性:①如果遗传系谱图中,父母双方均是该病患者,而子女却正常,则一定可以判断该病是显性遗传;②如果遗传系谱图中,世代均有该疾病或疾病发生率高,也一般可以认为是显性遗传.在对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判断之后,要进一步判断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1)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的特点:母亲正常、儿子也正常;父亲患病、女儿也患病.(2)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的特点:父亲正常、女儿正常;母亲患病、儿子也患病.如无上述特点,则一般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或隐性遗传.与此同时,有些遗传病的特征并不明显,则需要基于遗传系谱图进行全面分析方可得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图1是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系谱图,请根据对图的分析回答问题:
图1该病属于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教师在例题的讲解时,可以进行如下解题分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显隐性的判定和致病基因的位置,根据遗传系谱图Ⅱ1、Ⅱ2不患病而他们的儿子Ⅲ1得病,由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推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根据遗传系谱图Ⅲ3女儿患病,其父亲Ⅱ3和母亲Ⅱ4 表现正常,由口诀“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则推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在实际教学中,知识点由易到难,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突破难点,并且,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如悬念性教学情境,可以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教师要授之以渔,才能形成良性的、持续的有效教学.
2.深入浅出,抽丝剥茧地突破
深入浅出是一种辩证关系,其中“深入”是对教材重点进行钻研,以获取全面而有效的“浅出”知识.这里要强调的是,浅出是手段,而深入才是目的,是深化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的过程.例如,在“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相关图片,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疑问:“一对夫妇肤色正常,却生下了一个白化病孩子,那么白化病对肤色正常是什么性状?……该夫妇的基因型是?……该夫妇想要生第二胎,那么肤色正常、患白化病的概率各为多少?”.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及解答,并通过教师对相关知识进行完善,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归纳总结.最后,教师立足上述问题的讨论解答,继续提问道:“在社会人群中,何种关系的群体更有可能携带相同的致病基因?”,这样一来,教师便可提问学生:“法律上为何禁止近亲结婚?”.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使课堂教学变得趣味横生,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书本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落脚点是知识点的梳理归纳.在图文并茂的教学形态下,在对比分析的教学手段下,重点知识就更容易强化突出,也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1.突出概念板书,强调知识重点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概念是知识的重点,教师需要在黑板的“显眼”位置进行板书,作为一种强调.而学生对于概念的解读,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探究活动.如,探究概念的应用,发现概念理解上的不足点;探究概念间的联系、区别,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等.为此,在对教材重点概念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概念图的讲解方法,便于学生的理解学习.例如,在必修3中,对于《细胞生活的环境》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内容板书:
2.对比讲解,重点辨析
对比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强化学生知识认知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教学中,笔者就采用以下对比教学:
【关键词】政治教学;健全人格;必要性;方法
从整体上反映一个人精神面貌中所包含的相对稳定并且十分重要的心理特征,心理学中称作人格。而健全的人格是由多方面组成的,积极的心态、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兴趣、善良的动机和坚强的性格。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基本专业素质的培养以及多方面性格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所以说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是政治教学的主要内容。由此对政治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依据思想政治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尽可能的发挥德育功能,从而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一、塑造高中生健全人格的意义
人格不是天生的,它的形成是由人先天的生理结构加上后天所处环境以及学校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高中生是青春发育的最佳时期,生理、心理和对环境的适应都还处于后天培养阶段,同时也是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期。
在当代教育的背景下,健全人格的培养是需要不断关注和追求的。《中学德育大纲(试行)》提出了相关要求:要努力养成不怕困难,坚强勇敢且勇于创新的良好品格。要学会辨别和抵抗不良影响的侵蚀,养成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提高学生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和灵活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指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我国教育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我们在未来的机遇和挑战也会越来越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将来要培养的人才不仅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具有高尚的品格,远大的抱负,不断开拓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有研究表明,人与人成功与否的差别,最关键的不是在智力方面,而是在于他们人格的不同。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十分必要的。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方面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儒家文化,强调“仁”、“义”、“礼”等思想,使人们更多的注重对社会或权威的服从而抑制个人的欲望,在性格上对表现出胆小、守旧。但进入21世纪后,创造型人才才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这就要求社会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在这个新时代里,不仅对人们的知识和技能有要求,同时更要求个人具备高尚的品格,强健的体魄。
(二)家庭因素
国家对社会要求“少生优生,控制人口”后,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独生子女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中长大,有的家庭更是对孩子的要求从不拒绝,使这些人在生活中逐渐养成了野蛮、自私、脾气暴躁、任性妄为的性格。再加上家长只对学生在学习中要求过多,却不注重他们人格的培养,就更加加剧了孩子不明是非、缺乏责任心、自私自大的性格。
(三)个人因素
高中时期是人生成长的最佳时期,更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都已经开始形成,但同时又不是很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尤其在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学生的价值取向极易受负面影响。有很多人开始崇尚“金钱至上”、“利益至上”。这些思想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思想道德教育很难改变他们的观点,致使他们人格的不完整。
既然人格的培养如此重要,就更应该认识到其时间的紧迫性,抓紧时间去完善学生的人格。但是社会上也存在这种现象,有些教育工作者虽然认识到了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十分重要,却忽视了时间的紧迫性。他们这样的观念也是不正确的,这不符合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高中这个关键期不能错过,一旦错过要改正过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方法
(一)把人格培养当作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提高人的素质,完善人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任务,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以教师作表率,用人格去影响感染学生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任何教育的改革都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教师,不仅仅需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同时教师高尚人格魅力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用自己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人格向健康方向发展。
(三)在课堂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政治课的优势
政治课本身可能较枯燥,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能力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加愿意融入到学习中去,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健全的人格。
(四)课堂中要联系学生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老师和学生地位不平等,课堂的设计多以老师自己的意志为主。教师要立足学生,课堂设计联系学生实际,使每个人融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人生活在这个世上就不可能脱离社会,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也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更多的开展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拓展知识面,陶冶情操。社会活动的开展会收到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对学生健全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时代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人就必须要做到全面的发展,知识与技能,品格与情操都是缺一不可。思想政治课就是塑造人格教育的重要场地。作为政治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祖国更多的培养“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郭成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专题[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2]林冬桂,张东,黄玉华.班级教育管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 研究生 复试 选拔 胜任力模型 科研能力
1.引言
目前,在我国具有研究生培养资质的高等院校中,以博士生为核心的研究生群体已成为这些培养单位科研工作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生力军。但是,据有关学者研究揭示:当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科研实践参与度低、国际学术榜论文数量偏少、学术成果质量不高、原创性成果稀少[1]。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学者主要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笔者认为实际上在研究生的招生选拔过程中,从某种程度上就已经部分地埋下了产生这一问题的种子。本文试图从研究生的招生复试这一环节来探讨如何选拔具备科研能力的研究生。
2.对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复试测评方法的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选拔的程序基本相同,即:首先通过第一阶段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确定预选名额,然后由各高校自主进行复试,确定正式录取名额。博士生招生选拔也包括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在复试过程中,目前招生单位大多沿用传统的人才测评技术,如面试、加试等。在面试、加试过程中,主要考查考生的个人基本情况,以往学习、工作情况,以往的科研成果,考生对所报考专业的认知水平、态度,考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考生的仪表举止气质等。该技术主要采用定性测评的方法,主要依赖于评价者的个人经验和识人水平,主观随意性强,而且偏重已有的知识水平,测评结果缺乏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实际上,传统人才测评技术主要是从知识、技能层面对考生进行测评,实际上是对初试阶段测试的水平延伸,对考生能力水平的考查层次与初试阶段基本相同,而且对这些外显特征的考查也缺乏统一客观的参照标准,从而使各主考人员的评价结果难以统一。当然,有时在复试中,通过交谈也可以考查出考生的价值观、自我意识甚至动机,但对这些内隐特征的考查比知识技能层面更缺乏参照标准,而且,是否进行深层次特征的测评,以及能否对这些深层次特征进行有效测评,往往与主考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从而使这些深层次特征的测评工作难于统一、客观、公平的展开。但事实上,研究生在其学习阶段是否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创新精神,以及能否发挥创新精神进行有效的科研工作,往往是由那些难以测量的内隐的深层次特征决定的,如价值观、动机。倘若在复试过程中,能够应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考生的深层次特征统一进行有效测评,那么,将会使研究生选拔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3.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的概念和作用
通过考查工业组织心理学、人事测评及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有关人员测评选拔的先进理论和成果,笔者发现了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即通过利用研究生胜任力模型来选拔合格的研究生。
胜任力(Competency)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Spencer,1993)。胜任力模型是指要胜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力要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3个要素,即胜任力的名称、胜任力的定义(指界定胜任力的关键特征)和行为指标的等级(反映出胜任力行为表现的差异)[2]。如表1:
通常,胜任力模型包含着对一个人由浅入深的五个层面的能力测评,分别是:知识、技能层面,社会角色、价值观层面,自我意识层面,人格特质层面,以及动机系统层面。知识、技能层面是个人最为表层的能力特征,也是最容易发展的部分;社会角色、自我意识、人格特质和动机是个人深层的能力特征,这些特质相对稳定,是决定人们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是不容易变化的。胜任力模型是对特定岗位业绩优秀者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之后,对那些产生优秀绩效的各个层面上的决定性能力因素进行提炼而建立的。其特点在于定义明确,行为指标具体详细,而且有的组织建立的胜任力模型还有各级别典型行为表现的描述,使得其特征表现更加形象化,易于识别。应用胜任力模型进行人员测评,不仅可以考查人员的知识、技能等外显特征,更可以考查人员的态度、价值观、动机等这些决定人的行为的深层次特征。其评价标准均为量化指标,标准精确、适应性强,而且具有未来行为绩效的预测功能。
4.将胜任力模型应用于研究生招生复试中的意义
当前,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已相对成熟,而且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胜任力模型最适合应用于研发类和管理类的中高级岗位[3]。企业组织选拔研发类岗位的工作人员相对于高校,即是选拔具有培养潜力的研究生,选拔的目标都是具有科研胜任力的人。因此,将目前企业中已应用并取得成效的胜任力模型应用在研究生招生复试中,无疑会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选拔的正确性,这会给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带来真正的效益,更给高校的竞争力带来真正的源动力。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方向之一是院校自主招收研究生,这一改革在具体操作层面的表现主要是增加复试比重,扩大导师权力。教育部[2006]4号文件《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把复试列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手段,要求其所占比例应达到总成绩的30%―50%,并指出应从多层次、多角度全面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4]。面对众多的应考者,导师依据什么标准来选择具有潜力,值得付出心血培养的学生?胜任力模型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
(1)根据考生与胜任力模型的匹配程度,可以预测其未来在科研工作中的绩效;
(2)胜任力模型对个人能力的考查比较全面,各能力指标详细精确,便于对主考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提供统一评价指标,可以避免主考人员考虑不周或评价结果难以统一的现象;
(3)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复试以各个量化指标进行结果的统计分析,更加客观、科学;
(4)导师通过对考生胜任力的全面考查,可以及早发现学生主要的不足之处,及早确定培养的重点及难点;
(5)胜任力模型在建构过程中,往往融入了学科带头人对本学科建设的战略性设想及对学科队伍建设的人力规划,具有战略导向性和前瞻性,因此,基于胜任力模型选拔的研究生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5.在研究生招生复试中应用胜任力模型的方法
目前胜任力模型的研发技术与研究初期相比已比较成熟。高校可以借鉴目前公认的胜任力模型建模方法建立研究生胜任力模型,并将之应用于研究生的招生选拔中;而且,高校在建立研究生胜任力模型方面具有一大优势,即完全具备构建完整胜任力模型所需要的样本量。学生中的科研工作优秀者、教师中的科研工作优秀者都可以成为样本。建立并应用研究生胜任力模型的具体步骤包括:
(1)确定研究生/教师科研工作绩效标准,根据绩效标准确定样本(即优秀研究生/教师和表现平平的研究生/教师);
(2)通过问卷调查、关键事件访谈等方法采集数据,建立研究生通用胜任力模型;
(3)对建立的研究生通用胜任力模型进行验证;
(4)根据研究生通用胜任力模型建立各学科专用研究生胜任力模型;
(5)对建立的各学科专用研究生胜任力模型进行验证;
(6)基于学科专用研究生胜任力模型,开发研究生复试题库。
6.总结
素质与能力是考核人员的重要标志。在研究生招生遴选中,除初试的笔试成绩外,复试是全面考核考生各项能力与素质的最重要的途径。将胜任力模型引入到研究生复试过程中,用最先进的人员测评技术来全面深入考核考生的各项素质与能力,一方面能保证复试程序的科学性、公平性、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各招生单位从考生中遴选出优秀的人才,保证生源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宏翔,熊庆年,顾云深.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9:32-35.
[2]王重鸣,陈民科.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心理科学,2002,25,(5):51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