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学化学

时间:2023-01-05 10:04:03

导语:在中学化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学化学

第1篇

一、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步:既讲理论又讲实用。如讲水的蒸发和冷凝、铁的生锈、煤炭燃烧等一些事实的描述,和一看就清楚的现象,如水的沸腾,胆矾的研碎,镁带的燃烧等演示实验,都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懂得道理和事物的内部规律性的东西,并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而不是问题的本身,更不是它的枝叶未梢。

第二步:让学生在练习中,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如在学过“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一节后,让学生回答:观察你家或学校的周围有没有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吗?你知道有哪些治理污染有效的事例吗?等等。这类题目的比较活,往往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要视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针对长法、黄河源头的玉树川来讲,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保护水资源,其意义就显得格外重要。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的余地。教师还可以在课上安排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相互启发补充,会使他们的思想更活跃。

第三步:联系实际。生产中常见的化学现象的问题,应该是联系实际的主攻方向。除此之外,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能力,都是联系实际的好方法。

二、要深入地了解学生

第2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绿色

中学化学绿色实验是广大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在本文中从三个方面研究了中学化学绿色实验的方式,以求进一步提升中学化学实验绿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一、改进实验原理,绿色化设计实验过程

纵观中学化学实验,一般都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氯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在学习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性质的时候,势必要进行相关实验,导致环境污染,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但是改变制取上述有毒有害物质的方式,巧妙地设计实验,在不影响化学实验效果和目的的同时,促进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如进行CO还原氧化铁实验的时候,教学前教师要自行制备一氧化碳,课堂上用整套设备进行演示,为教学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现进行如下调整。

1.实验原理

加热草酸钠制取一氧化碳,加热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

2.操作步骤

首先,在试管底部放入约1克晶体草酸钠,并横放试管,塞入石棉绒,在试管中部铺一层干燥氧化铁(少量),试管口被带导管的小胶塞紧紧封堵,在铁架台上用铁夹固定,让导管通向澄清石灰石,塑料袋收尾气。

接着,用酒精灯同时加热草酸钠和三氧化二铁片刻,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棕色的铁化物变黑,用磁铁靠近试管外壁,黑色粉末被吸引,表明三氧化二铁被一氧化碳还原,挤压塑料袋,烧掉尾气,避免出现一氧化碳污染。

3.改进后的优点

该实验使用草酸钠制备CO,在一个装置中同时进行CO的制备和CO的还原实验,并全部吸收制取的CO,在一个密闭的体系中巧妙地设计实验,实现绿色化学实验之设想。

二、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绿色化设计

可以从降低药品浓度、选择最合适的药品配比、催化剂、恰当控制反应时间等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满足绿色化学实验的要求。

中学化学教科书中,一些实验明确要求了药品浓度和所需量,一些实验却没有这样方面的要求,我们降低化学药品浓度和用量,不仅节约药品,而且提升实验效果。

(1)降低指示剂的浓度,石蕊、酚酞等浓度可以降低为0.1% ~0.25%,较少酒精用量。

(2)对苯酚性质,降低苯酚浓度为0.5%~1.0%,溴水浓度也可以适量降低为稍浓。

(3)改进定性验证试验试剂硝酸银浓度。配置银氨溶液,氨水、硝酸银浓度可降低为1%,通常情况下,离子检验中,硝酸银浓度只需要0.1%,虽然降低了药品浓度,但是实验效果并未因此而降低。由此可见,在不影响最终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其浓度,不仅让药品的损耗更低,还保护了环境,实现我们追求的绿色化学实验。

三、改进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绿色化设计

通过降低化学实验的规模,综合分散实验,充分利用反应物;在计算机、多媒体等的帮助下,使用并改进模拟化学实验,设计出绿色化学理念指导下的绿色实验。笔者在本文中以氯气的性质为例,论述微型实验。

1.实验设置

其中会设置5个宽度1厘米,长度小于试管直径的滤纸条,纸条上依次滴有:(1)品红试液;(2)石蕊试液;(3)淀粉试液;(4)硫化钠试液;(5)溴化钾试液;(6)晶体;(7)胶头滴管(吸有浓盐酸)。

2.实验步骤

实验极为简单,只需要挤压胶头滴管,让少许浓盐酸进入试管底部和晶体发生反应,纸条就会出现颜色改变,从而验证氯气的性质。

3.改进后优点

改进后的装置比较简易,纸条颜色变化明显,消耗药品量较少,无污染。组合两个及以上的化学实验,让实验更具综合性,避免重复进行试验带来的药品浪费、环境污染,大大提升实验效率,缩短实验花费时间,这也是绿色化学理念的内在要求。如改进的演示氯气性质演示实验,不仅要收集大量氯气,而且流程繁琐,燃烧过程中还会造成空气污染,有损师生健康,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很好地避免以上情况,取得更好的效果。

不仅如此,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科学的处理废弃物等也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本质要求,这就要求在进行中学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在不影响实验目的的前提下,提升实验的绿色性。

当前,国内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理念被社会所接受,这就要求中学化学教师深入领会新课改精神,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化学实验的绿色化程度,保证师生健康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参考文献:

[1]罗宵山.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学习支架搭建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5.

第3篇

我在09年9月新担任了高一化学三个省招班的化学课教学,担任化学备课组长。2012年我校获得9个省一等奖,其中一位学生进入省集训队,最后保送南京大学化学系。以下结合自己的化学竞赛辅导的经验,谈谈化学竞赛与化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化学竞赛辅导中学生苗子的选拨

这是化学竞赛辅导应把握好的第一关。近年来化学竞赛还特别重视考察学生对化学分子三维立体结构的空间想象能力或者说空间感受能力,考察化学实验能力和科学表述能力等。我认为参加化学竞赛的选手应该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维力、良好的想象力、高超的创造力和良好的科学表达能力。同时作为化学竞赛小组的一名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化学竞赛辅课的要求:具有高度的自信心、应变能力、勇于提出假定、勇于修正错误、百折不挠等心理品质,必须培养好自学的习惯和自学能力。

化学竞赛培养学生的基本过程

这一届学生的选拨培养我是利用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开始进行操作,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兴趣爱好自愿报名,初次报名下来有六十多名学生,我组织这部分学生开始参加化学竞赛辅课,明确告知辅导二次后,参加我们自命题的资格考试,选拨后将优胜的二十七名学生又分成三个小组,每组9位同学,这样本届化学竞赛小组学生成员宣告正式成立。

一轮化学竞赛活动以时间为序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一上后半期至次年的5月中旬,这段时间主要任务首先是自学完成整个高中化学知识达到高考要求,其次是自修大学《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二阶段是参加江苏省化学竞赛初赛后至暑期夏令营培训和选拨,初步了解大学《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阶段是夏令营培训和选拨结束后至9月初的省决赛,若获全省前40名左右进入省集训队,集训后若进入前5名代表省队参加下年初的全国初赛,再经过由170人左右组成的国家冬令营集训队培训,参加全国决赛获前16名进入国家集训队,最终4人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这是学生学习化学得到的最高荣誉。

培养化学竞赛选手,必须强调基础知识。

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把中学化学教材吃透,在辅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中也必须时刻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知识基础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生要有足够宽的知识面;二是要有足够深的知识层次。因竞赛试题内容广,层次深,有时还涉及到许多新科学新技术领域以及数学、物理、生物等相互渗透的一些问题,这些知识需要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重视基础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指导学生在学习和积累书本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内涵、外延和实践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应用能力,形成最有效的合力,进而提高学生自悟、自省、自学及创新能力。

化学竞赛辅导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做好化学竞赛辅导工作,首先要了解竞赛、研究竞赛,再辅导竞赛。高一阶段着重让学扎实好高中化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了解大学无机、有机化学的初级知识,高二阶段着重是拔高,根据“奥赛”培训大纲指导学生自学大学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教材。具体做法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按时间为序安排学习内容

在高一上的后半学期至高一下学期的5月中旬这段时间主要针对学生参加江苏省化学竞赛初赛,需要完成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达高考要求,确保省初赛能出线,同时安排学生自学《无机化学》上、下册(三师大主编第四版),《有机化学》上、下册(五师大合编第四版)。

在省初赛结束后主要针对出线学生参加省化工学会举办的暑假夏令营选拨性培训,在此期间作好大学无机和大学有机教材的自学辅导。若通过了选拨性考试,整个暑假的时间组织学生在暑假里自学处理省决赛的相关内容和试题。

(二)培养化学竞赛选手的方法和措施

先从化学阅读能力抓起。自学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渠道,通过阅读可让学生掌握上课无法接受到的知识。在化学阅读中可分粗读、精读、复习阅读、实验装置图和化学图表阅读,辅导老师引导学生在一定时间里完成阅读内容,找出知识要点,并做好笔记。精读则是对阅读内容作出深刻的理解,记住必要的知识,并能再现原有相关知识。

编制发散性思维训练材料。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可沿着各种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方面,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化学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化学知识的掌握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关于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的概念、定律、原理等来间接、概括地反映化学事物、独具特色的一类思维活动,化学发散性是一种重要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联想和某些意象的基础上,创造出化学事物新意象的思维活动。

第4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 环境化学 渗透

化学正面临人类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巨大挑战。21世纪是化学学科飞速发展的世纪,同时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也将越来越深入。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不断地改变着这些环境条件,甚至引起对环境的污染,发展到21世纪多方面的全球环境问题,无不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重视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热点,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呼声日趋高涨。所以,如何阐明这些危害人类的环境问题的化学机理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化学科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职责。环境科学与化学学科交叉形成的环境化学在这方面负有特殊的使命。

我是多年的中学化学教师,下面谈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化学教育的内容以及一些体会。

(一) 酸雨

教学"硫及其化合物"时,列举一些事例如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重庆、贵阳等工业城市大面积的"酸雨"以及1994年重庆市连续的"四潮黑雨"事件;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并趁热打铁与学生共同分析酸雨的危害、形成,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并积极探究防止酸雨形成的方法。

中学化学中 "电离平衡"一章,主要介绍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这几种体系pH值的计算。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不同溶液pH值的计算。这时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给学生提出雨水pH值如何计算?酸雨的pH值又是多少呢?我们现在经常说酸雨(广义讲pH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以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例,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变死记为活用,而且认识到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是在不断完善的。

(二)温室效应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是一个动态平衡,条件改变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自然界也存在许多平衡。环境污染正是由于人为因素破坏了这些平衡而造成的。例如,自然界中碳循环就是一个化学平衡,空气的成分是相对固定的,人类动植物的呼吸,燃烧等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又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如果环境条件改变或者由于资源不合理利用,就会打破这种平衡。例如,由于能源消耗量增加,大气中CO2含量不断提高,可能会加速有机物质分解和空气中CO2浓度提高,产生温室效应。因此,维持地球碳循环平衡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接着向学生渗透温室效应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三)水土污染

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也有一定规律。其中以轻元素为最丰富,常量元素几乎没有重金属在内,相反金属浓度较大时将引起生物的毒害作用。金属元素对环境的污染,通常是采矿业、金属冶炼、电镀、化工等工业所产生的"三废"经过种种途径而进入空气、水源和土壤的。如Cd是水迁移性元素,除硫化镉外,其他镉的化合物均能溶于水。水生生物对镉有很强的富集能力,其富集是水体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一种形式,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可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众所周知的日本水俣病是食用含有甲基汞的鱼造成的,。这是由于水体中汞的生物迁移,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与威胁人类安全的生物地球化学迁移。还有日本著名的痛痛病就是由于长期食用含镉量高的稻米所引起的中毒。废旧电池中含有很多重金属元素,渗出液对水土造成很大的污染,现在对其处理方式主要采取填埋,焚烧等,但这些方法都不利于环保,这时让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讨论寻找解决污染的方法,并充分意识到不能随便乱仍废旧电池。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介绍有机氯农药危害,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农药所带来的隐患,在化肥教学中介绍使用化肥的利和弊等等,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的重要性,并积极宣传,做到恰到好处既使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又把对水土的污染降到最低。

实践证明,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化学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环境化学教育,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化学不只是带来污染的,而治理消除污染必须靠化学,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化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第5篇

与传统的化学教学相比,新时期中学化学教学呈现出时代特色。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发挥学生课堂主人翁的作用。二是,中学化学课程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教学模式多样化、科学化。四是,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体会学生学习化学的趣味性。这四方面的变化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做出的总结,在促进自身化学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新背景下加快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同的时代催生不同的教学模式。新时期,加快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是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促进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加快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各中学必须结合本校实际推进化学教学改革。

三、推进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系统地理解中学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直接执行者,保障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有效实施,一个重要方面是能够系统地领会中学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并贯彻落实在一线教学中。新时期,中学化学教学更加关注化学与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例如平等对待后进生,针对后进生的学习基础为其安排与他们学习能力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与课后练习。

2.掌握现代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与指导者,必须掌握现代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科学合理的课堂设计是衡量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扮演好学生学习引领者与指导者的角色,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设计激发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通过规范课堂流程,把握课堂节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等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利用与学生生活背景密切联系的生活现象或者顺口溜等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复杂的化学理论具化为学生熟知的现象,让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

3.促进化学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专业发展

教育的希望在课堂,课堂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与教学改革的效果密切相连。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成就、经验的总结。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与解惑者,首先必须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等知识了然于心。特别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接触新知识、新理念的途径拓宽,对于教师来讲十分具有挑战性。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必须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全面促进自身素质的增强,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培训与进修工作,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4.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

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体现化学的实用性,即通过化学教学能够帮助中学生更好的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摆脱教材的束缚,在以教材为纲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开展教学。例如讲解有机物可以援引生活中的酒精(乙醇)、醋酸(乙酸)等进行讲解。在进行制氧实验时通过编制: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底略倾斜的制氧气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

四、总结

第6篇

关键词:实验 兴趣 能力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学生能够看到实验,很少动手做实验,极少思考实验,不可能改进实验。而我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又直接接触学生,所以我选择该题目提高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

化学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原理或规律,就必须首先通过实验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实验现象和事实等感性认识材料,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经过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模型化等,以形成化学概念和原理、定律,从而达到对化学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

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化学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认识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实验兴趣是指人们对实验活动的特殊认识倾向,是认识兴趣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较强的动机功能。在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感知教师演示实验的现象和观察各种实验仪器、装置就能产生的原理和规律性就会形成探究兴趣;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获得实验现象就会产生操作兴趣;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活动中就会形成创造兴趣。以上四种实验兴趣水平是逐渐升高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有连续发展性,不是彼此孤立的。教师应注意采取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并促进其逐渐由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1、培养注意能力和观察能力

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能专心致志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有趣的实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不断用实验启发学生积极感觉、知觉事物的变化,自觉地进行观察实验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能强化实验演示效果和实验的直观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得的理论知识。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通过组织分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通过选做实验,可以培养和诱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在对某些化学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中,认识物质变化的规律和实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而且还能使他们逐步学会从事物的本质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3、培养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

化学实验作业,是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一种多边活动。它包括书面练习、学做实验、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完成实验作业,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消化知识,是又一次灵活运用知识的再实践。布置实验作业,不仅能使学得的理论知识系统化,更有助于理解能力的培养。正如同志所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学生在做家庭小实验时,需要独立思考,去想象、去钻研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这就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观,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精神是科学素质的灵魂,是各种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道德与意志品质的总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敢于超越现状的科学精神。化学实验本身的特点使其在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者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其思想、情感、意志、精神等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的教育,对其科学素质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学态度是人们能够正确对待客观事物的一种持久的内在的反应倾向,是经过实践活动而习惯养成的。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比如在实验中,有时现象不明显,这就要求学生不能粗心,要细致进行观察;有的实验较慢,这就要求学生不能性急,要有耐心;有的实验不易一次成功,需反复实验,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坚强的实验意志,不怕挫折和困难;有的实验结果与书本上的结论不一定完全一致,这就要求学生要尊重实验现象和事实,不能人为修改,并找出原因,认真解释,重做或补做。学生只有进行实验过程的每一环节和步骤,才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

参考文献:

第7篇

为了使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必须充分研究学生的特征,内容可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学习态度,主要的兴趣和爱好,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技能和技巧,意志品质,文化素养和审美的发展,身体发展,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家庭和同龄人的影响,各学科的原有水平,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等。据此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的实际可能性”,然后把特征相近的学生归结为同一“层次”,使我们的教学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一、分层课堂教学

分层课堂教学是根据常规的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分层实验、教学评价等。

1、设计分层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给相应的学生使用。例如,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分为“达纲目标”、“提高目标”、“高水平目标”。其中“达纲目标”是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是全班学生必须达到的。在教学中可以重点放在基础较差的那一“层次”的学生使用。并强化这一层次的学生落实达纲目标,强化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而且还需老师督促他们对这一层次的教学内容达到人人过关。“提高目标”重点供达纲后的中等生使用,要求他们在掌握达纲目标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而“高水平目标”供学有余力的优等生使用,重点拓宽优等生的知识面,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

2、设计分层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对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能直接反馈教学目标落实得如何。但由于学生的基础及能力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根据问题的难易、繁简而有的放矢地让不同的层次的学生作答,避免问答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教学中所提的问题,让优等生或中等生回答,如果问题太容易,没有给他们“跳一跳,摘果子”的机会,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使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开拓。所提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如果问题太难,他们会无所适从,从而产生畏惧甚至抗拒的心态,打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课堂提问,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问题让他们作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3、设计分层的课堂练习(或辅导材料)

为了帮助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落实、强化,教师应该分层次提供课堂练习,供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让全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掌握知识,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成绩。作业要精选精练,不能让学生机械的重复。作业类型尽可能多样化。比如,方程式的书写、运算;实验能力考察题。而且作业要求层次化,尽可能分层递进。

4、设计分层的实验内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分层的课后教学评价

科学的教学评价将给教学以正确的方向,老师通过教学评价准确地了解教学效果,了解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更恰当的因材施教;学生通过教学评价了解自己的素质特点和学习状况可促进自己扬长避短,有效地进行学习。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同方式的教学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更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另者,我们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设计分层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保证达纲目标的落实。因为达刚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而教学大纲是根据教育方针和中学教学计划制订的中学化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国家对中学化学提出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是中学化学教材编写和老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依据,也是检查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因此,我们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哪一层次的学生,都要保证达纲目标的落实。如果盲目、片面地追求“提高目标”或“高水平目标”的落实,会使我们的教学出现反常现象,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2、动态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做到有针对性地调节、矫正和辅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的思想、行为是在不断变化的。作为教师,应适时注意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的改变。特别是后进生,更应该跟他们谈心交朋友,拉过师生之间的距离,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困难,克服学习的自卑心理。

3、给学生的分层要采取隐蔽的分层的方法。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我们在给学生分成若干层次时,不要明确告诉学生,只是做到教师心中有数,特别针对现在的中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个个自尊心特别强,又死要面子,如果告诉学生则会产生优生自傲,差生自卑的现象,少数学生则会对着干,反而向坏的方向发展,避免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反而不利于教学的进行。

总之,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们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所以,分层教学便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采取的措施,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 课堂教学 CAI

随着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电脑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已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得到全面的推广。CAI的广泛运用引起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CAI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影响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化学教学的广泛运用,首先突破了传统的黑板、粉笔、教材、教案教学手段的限制,使教学手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电脑多媒体网络来辅助化学教学,教师能够在网络环境下灵活地应用网络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和课件来服务于自己的教学,同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应用网络中各种化学资源和课件来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从而改变教师口授、板书、演示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听、记、背的传统学习模式。

再次,电脑多媒体来辅助化学教学,使教学不再受限制于时间和空间。传统教学的模式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进行,CAI使化学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书本、教室和实验室,教和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和扩展。

二、电脑多媒体网络辅助化学教学(CAI)的优越性

CAI由于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中学教学中得到普遍的运用和认可。但是CAI在中学化学教学又有自己独特的优越性。

1.无法比拟的表现力

由于化学课程内容的复杂,个别化学实验的难以操作等原因,造成化学教学中出现一定的困难。这时候就显现出CAI的优势了。CAI可将不同的化学内容进行仿真模拟演示,让看不见的化学实验看见,让静态的化学实验动态化,让抽象的知识直观,极大地增强了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表现力。例如,在传统化学教学中,错误实验操作的后果如撤制取氧气的装置时先撤去酒精灯等这些实验只能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凭空想象,现在则可利用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来演示,让学生直观、生动、形象地了解到这些知识,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一些典型分子的构型CH4(空间构型)、C2H4(平面构型)、C2H2(直线构型)、C6H6(平面构型)、P4(正四面体型),C60(足球分子),化学教师则可选用或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来演示这些分子的空间构型,解剖分子的内部结构,让各种分子模型在三维空间中旋转和翻滚,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来进行仔细观察、充分比较各类分子的结构特征,深化学生对这些抽象的分子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无法比拟的容量

运用电脑多来媒体网络辅助化学教学,可充分发挥其大信息容量、省时省力的优势,这也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在高三的化学知识分块复习阶段,传统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进行全面的知识总结与大剂量的巩固训练活动。现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复习教学,不仅能增大化学课的教学容量,加快练习速度,而且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开拓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化学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3.极大的共享性

传统教学局限在单位范围或者稍微更大的范围内,现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资源现实了在世界范围交换和共享,打破了现有的地域界限、学科界限,教师通过网络可以直接搜索到北京、上海等教育先进地区的教育资源,有利于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教育基础和教学水平之间的差距。

三、运用CAI需注意的错误倾向

正如埃斯特伦斯说:“计算机能非常直观地、多方面地提供学习经验,这可以使一个年轻人在大约几个月的时间内达到传统教学方式需几年才可达到的水平。”由于CAI的这些优越性,就决定了它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这些优越性的发挥,离不开教师这一主体,如何恰当地使用CAI,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中,下面几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1.传统媒体过时论

传统媒体过时传统教学媒体一般是指示教板、教学挂图、实物模型等。与现代多媒体计算机相比,它们显然是很落后了。于是有人视其为“过时”,弃之不用。但是他们仍然具有自己的优势,必须把传统媒体和CAI相互结合,发挥二者的最大作用。

2.课堂教学“满堂电”

教育现代化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由于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了CAI的运用,一部分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使用计算机,把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发展为“满堂电”。不仅没有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教学效果。

3.CAI课件界面花哨

不少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运用了与表现内容无关的大量的图像、怪异的声音。不仅没有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反而分散了学生对学生知识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把重心放在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破方法的推敲上。在此基础上,尽量把外在形式设计得精美些。如果CAI课件操作界面重形式美,轻内容实,这无异于舍本逐末、买椟还珠。

4.过分夸大CAI的作用

CAI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始终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因此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一些简单的教学内容,学生容易接受,可以不使用CAI;一些使用实物、挂图、模型可讲清的内容,应尽量使用实物、挂图、模型;一切能够用实验去研究的教学问题就绝不能脱离实验。只有对那些复杂抽象的内容,利用CAI,以交互式功能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处理不当,一味用CAI代替,一节课完了,黑板上一个板书都没有,教师也就仅仅只充当了一个放映员的角色,这样做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中学化学中的CAI有突出的优势,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它有其自身的优点吸引广大的学生,也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化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广大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合理恰当地使用CAI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倘若使用了不合理的方法,将会降低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玩中学学中玩兴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伴随孩子快乐成长,同时玩也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如果我们把“玩”引入课堂,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都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就时常让学生在“玩”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切实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愉快地学,教师轻松地教,而且还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在游戏中学化学

化学课上,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经常改进演示实验,尽量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为了增加乐趣,有时还把实验变成魔术或游戏来做,这样一来,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

上《同分异构现象》一节,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器材:十个氢原子、四个碳原子、十三根键。学习小组自由拼,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动手,三分钟后小组展示成果,学生在比较中最后确定有两种结构是不同的。此刻教师引入正题,像这种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就是同分异构现象。学生对同分异构现象就有了很直观的认识。

二、把玩具拿到课堂来学习化学

实验器材是我们化学教师的法宝,学校配备完备的实验器材是不现实的。教师亲自动手制作实验器材,毕竟时间和精力有限。于是我经常发动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制器材,对此学生乐此不疲:有的学生孤军奋战,有的合伙制作,有的请家长帮忙,有的甚至把小时侯的玩具也拿到课堂上来做实验。你还别说,有的玩具在实验中效果还真不错。

例如在学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时,我就叫同学们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把动画拿到课堂来学化学

我们化学课中有许多过程或现象若制成动画课件,不仅使学生在愉悦环境中学到知识,还可以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微观的问题宏观化,更重要是一些变化迅速的化学现象或过程,我们根本无法用肉眼观察清晰,但运用动画的“慢镜头”的方式,可以清晰、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对学生理解化学过程、分析化学现象、总结化学规律都可起到很大帮助。例如:我们在学习“化学平衡”时,就教师凭想象分析是很抽象的,学生是被动接受的,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应用动画方式可以很形象地展现这个平衡过程。当然学生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四、把趣味故事引入课堂

有些同学认为化学很难学,很单一,枯燥,特别是下午的课,同学们都昏昏欲睡,那么老师就可以请一些同学讲一些趣味故事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提高精神,如在学习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先后次序时,可以提问哪位同学知道《拿破仑的铝制餐具》的故事,让他来讲给同学听,这样一来同学们就很容易知道原因了,还能体会是化学让我们过上了国王般的生活。在讲分子间有间隔时,可讲这样一个故事,有半袋小米和一袋黄豆,只用一个同样大小的袋子能否装得下?从宏观的现象来理解某些看不见摸不到的微观世界,这样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生实际,有利于对知识的接受和深化。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五、参加社会实践学习化学

在教学中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感知大自然,感知社会。这不仅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直观材料不足的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课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如在学习金属的电化学防护时,我布置同学们通过实地调查、参观走访、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了解生产生活中采用的防治金属腐蚀的方法,分析这些方法能防止金属腐蚀的原理,并将你获取的信息与同学讨论后填入下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有兴趣了。

六、在家庭实验中学习化学知识

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连,增强学生学以至用的意识和能力,可以生活应用为题材,创设一些应用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验,作为家庭实验。如:橙子或番茄电池。

{实验器材}橙子(或番茄)、铜片、锌片(可从废电池中拆取)或铝片、纯碱溶液或白醋,导线,灵敏电流计。

〔实验方法〕选出两个番茄,放在干燥的玻璃台板上,在番茄上刻两道刀痕,中间相距1厘米,然后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用电线将番茄上的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见右图。发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番茄电池”实验成功了。

总之,教化学就要利用好学生玩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探究,玩中获取新知,从玩中让学生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时常对学生这样讲:“智慧来源于学生,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事实就是这样,许多时候我们教给学生的方法还不如学生想的方法妙。让学生在游戏中、实验中、交流讨论中学习,不仅可以激发灵感、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课堂睡觉机会,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吵吵闹闹中,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宽容和理解,同时还能密切同学关系、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