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双拥交流材料

时间:2022-06-15 17:01:47

导语:在双拥交流材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双拥交流材料

第1篇

一、2012年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一)社会救助水平持续提高。一是城乡低保标准在2011年的基础上提高了10%,提标后,城市低保标准达到209元/月,人均月补差达到110.5元。农村低保标准由728元/年提高到850元/年,月人均补助由52元提高到65元。全区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5442户70770人,共发放低保金和物价补贴10460.378万元;二是全面落实低保“调、减、免”政策措施,严格按相关要求对低保对象重新划分了类别,重新测定补助标准。按照乡镇区域特点及贫困程度,增加农村低保保障人数16905人,使全区的农村低保总人数达到省上核定的57177人,占农业人口的7.33%;三是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全面落实,集中供养人数达到706人,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1700元,全年发放供养资金577.958万元;四是制定出台了《区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拓宽了救助范围,取消了起付线,提高了救助标准。共救助城乡患病困难群众14276人,发放救助金1287.09万元;五是制定出台了《区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实施细则》,共救助6345人,发放救助金596.7万元,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城乡居民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

(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成效显著。一是积极开展了双拥创建工作,以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为目标,进一步浓厚了双拥氛围,夯实了双拥基础。在区内各公路主干线上制作大型双拥宣传标牌19块,配合市上在城区繁华地段及重点乡镇街区制作大型双拥标牌22块、灯箱广告牌50余块,“举办了军地双拥文艺汇演。制作了反映我区近年来双拥创建成果的专题片,汇编了双拥典型经验材料集,对双拥成果展室进行了更新布展,精心打造了国防教育基地、军民共建和谐社区、共建新农村等双拥工作示范点7个;二是严格落实优抚补助政策,认真执行国家抚恤补助标准,发放各类优抚补助资金956万元。2011年冬季入伍农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达到4380元。制定出台了《区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实施细则》,为1-6级伤残军人办理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全区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全区2766名重点优抚对象每人给予了300元的医疗、生活补助。为2600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了1000元、800元、300元不等的医疗补助资金共90万元;三是不断加大城镇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自谋职业安置力度,安置上岗45人,实行自谋职业安置46人,发放自谋职业金120万元。组织80多名退役人员到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了技能培训。

(三)灾害救助及时高效。2012年受特殊气候和恶劣天气影响,我区境内先后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和较大规模的风暴、沙尘暴、雪灾。面对灾情,我们及时查灾、核灾、报灾,积极上报争取救灾资金。全年共下拨救灾资金965.8万元,对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进行了妥善安排。

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和8月8日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我们积极响应省市号召,动员全区各界向灾区捐款捐物,并组织车辆把救灾物资运往灾区,有力支援了灾区救灾和重建工作。

(四)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全面启动,敬老院建设和管理工作步伐加快。2012年我区被省上列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县区,为有效推进我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下发了《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14个社区和村为试点单位,并针对试点社区和村的不同特点,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找准了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取得了较好成效,试点工作得到了省市的好评。

为了加强全区敬老院的管理工作,我们结合全区实际,制定出台了《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敬老院管理的通知》,在全区开展了“模范敬老院”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农村敬老院人、财、物和日常管理。完成了张义、金塔中心敬老院的扩建和黄羊中心敬老院的修建工作,各敬老院新入住五保老人160人;区中心敬老院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入住五保老人300人以上。积极筹措资金,为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统一购置了保暖内衣、床单、被套、电视机、洗衣机、冰柜、厨具等生活用品,提升了敬老院的整体生活水平。组织区委宣传部、区卫生局、区文联等部门,开展了送文化到敬老院活动,营造了敬老院浓厚的文化氛围。

(五)基层民主政治和社区建设成效显著。一是指导开展了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截至目前,村两委换届工作已全面完成;二是开展了“难点村”治理工作,针对全区4个“难点村”村干部能力不强、村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等问题,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基本上已达到了根本治理和彻底好转的一类治理标准;三是开展了城乡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西大街靶场社区村被省民政厅授予“示范社区”荣誉称号;四是积极开展社区服务项目建设,西大街完成了“四站一中心”项目建设任务,完成了东大街、西关街建设项目的上报工作;五是在充分调研和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在火车站街道办事处辖区新建成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小区,设立了惠民社区居委会。

(六)殡葬改革稳步推进。制定了《区殡葬管理实施细则》、《殡葬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农村区域性公墓建设规划》。经过充分调查论证和实地勘察,规划农村公益性公墓8处,这些公益性公墓建成后,可覆盖全区80%以上的自然村,有效遏制我区乱葬乱埋和坟墓占用耕地的现象。结合工业园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金武公路建设,下拨坟墓搬迁款420万元,对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坟墓进行了搬迁,促进了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七)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规范高效,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全面启动。一是指导新社会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新社会组织的管理,促进了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开展了社会团体“小金库”治理工作;二是努力提高婚姻登记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共办理结婚登记6100对,离婚登记450对,收养登记6件,登记合格率达100%;三是认真开展了地名数据库录入和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调查摸底工作。完成了全区3230条地名信息的录入。对武南、黄羊、谢河及两个工业园区的地名设标工作进行了调查摸底和地名命名认定;四是与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和金昌市永昌县开展了边界联检工作,有效维护了边界地区和谐稳定。

(八)争取项目资金力度不断加大。经过积极努力,2012年共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和项目资金2.48亿元,较往年大幅度增加,这些资金的争取,为确保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和构建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中呈现的亮点

一年来,全区民政工作者立足区情、牢记宗旨、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呈现出了良好发展的态势,多项工作富有特色并取得重大突破,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好评,呈现七大亮点。

亮点一:围绕民政心系广大贫困群众,拓展性地用心做好民政工作,我们抢抓机遇,积极向省市民政部门汇报争取,从全省国扶县农村低保指标中,给区调剂解决了1.69万人,使全区享受省级财政补助的比例从原来的5%提高到目前的7.33%,给特困群众每年又增加近1000万元的生活补助金,切实为困难群众办了实事。

亮点二:为妥善解决部分对越作战人员上访问题,我们组织人员对所有参战退役人员进行了调查摸底,并逐一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提出了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越参战的264名下岗失业退役人员进行公益性岗位安置和灵活就业等就业援助,帮助其加入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上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得到了市区领导的肯定和好评,为全市解决参战退役人员相关问题积累了经验。

亮点三:为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工业强区”和新能源开发战略的实施,确保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和金武高速公路建设,我们民政人创先争优,昼夜奋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心规划,在短短一个月内打造了比较规范的农村殡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示范区,得到了省、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亮点四: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居民生活的“家园”。为了加快社区建设进程,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针对近年来社区建设中办公用房欠账较多、面积较小甚至无处办公、社区工作经费短缺、服务设施较差等问题,我们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类,并多次向区上有关领导汇报,引起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12月中旬,张区长主持召开了社区建设现场办公会议,多年来困扰社区发展的四大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①由区财政出资105.1万元解决9个社区办公用房的欠款和维修、改建问题;②采取无偿划拨的方式解决4个社区的办公用房;③社区办公经费提高到每年2万元;④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的工资报酬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同时为社区副主任办理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解决社区工作人员培训费用10万元。近期,区上还要召开社区建设工作会,安排部署今后一个阶段社区建设工作。这两个会议的召开,必将推动我区社区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亮点五:为了规范全区城乡低保工作,增强工作透明度,我们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对城乡低保档案进行了分类整理,组建了高标准低保档案室,成立了低保投诉中心,开通了专用投诉电话,建立健全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举报、投诉和查处制度,进一步敞开了投诉渠道,深化了阳光低保工作内涵。

亮点六:我区被列为全省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县区后,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措施,使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在全省基层老龄工作现场会上我区作了典型交流发言,西关街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第2篇

面对企业转型时刻,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信息报道,为企业转型服务,也算我为企业转型作一份贡献吧。

学习中提高。古人云:学习是内修身、外立业的法宝,学以致用,用有所成。今年以来,我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班,我都坚持参加,有时因有其他事务中途离场,事后我想方设法从他人那里“补”回来,这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电信业务知识,更扩大了视野。为了做好商务领航和号码百事通新业务的推广,上半年我公司先后举办了三次专题培训,还邀请滁州电信公司相关人员作产品推介会。可以说,每一次参加学习,每一次过后都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四月上旬,大客户经理缪乃美针对嘉山宾馆目前状况,决定首推行业首查业务,便带上号码百事通业务的所有宣传材料上门找到嘉山宾馆联系人,向其宣传百事通业务当中的行业首查业务及其该业务将能够给贵单位带来的诸多好处。通过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不但顺利完成了订单的签订,赢得用户的信赖也赢得了市场份额,更进一步提升了客户关系。事后,公司领导要求写篇案例加以推广。我配合客户经理很快写好,并作为典型案例上报市公司,受到领导的好评。

如何不断提高自己写作水平,惟有坚持“学习与工作、生活永相伴”。今年以来,我不放弃任何机会,利用工余时间读了大量的书,其中不乏一些精品,如《零度生存境界》、《抗战时期的汪道涵》、《前十年的中国》等。我一定要珍惜时间,“挤”出时间,“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创造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成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强者,才能更好地为电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我坚信,只要自己努力了,肯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关注细节。何为细节,其实就是细小的环节,它体现在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细节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所以往往也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状态。

2006年2月14—16日,××市召开人大、政协会议。为了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全面了解××电信的业务发展,以及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所作出的贡献,胡文刚经理指派我做好“两会”期间的宣传工作。为了达到吸引“眼球”效应,我仔细斟酌,谴词造句,在《两会专刊》和“中国××”门户网站上以“××电信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为主题,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在配合城市基础建设,提升农村信息化能力,服务外来投资企业方面所做的工作,同时不放过任何细节,还精心制作了一个大展板,在会场门口展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对××电信在“优化投资环境,建设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所作出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较好地树立中国电信新形象。之后,我又不失时机写出了《××电信分公司借助“两会”大力宣传中国电信品牌》一稿,先后被《安徽电信》、《滁州电信信息》和《滁州电信工会信息》刊发。

细节决定成败。在企业转型时刻,我将用心做好正在从事或将要面临的每项工作,努力在本职工作的每个细节能够尽善尽美。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言:“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勤”字当头。为了做好信息报道工作,积极为企业转型服务,我一定要在“勤”字上下功夫。这“勤”当然包括勤跑、勤问、勤听、勤看、勤写,我相信,“处处留心有新闻,处处在意有信息”。在各种场合上获取信息,主动与各部门干部、职工及群众广泛接触,摄取新闻素材。平时多看报纸、多听广播,掌握宣传动态,做到有的放矢,只要处处留心,多方面摄取,各类信息新闻线索就会源源而来,笔耕不辍,采写的路子才会越来越宽。

在皖东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数××市境内驻军最多,尤其是三界镇有训练场地,每年到此演练官兵达10万人次。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各通信运营商都向驻军营区渗透。我们××电信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将驻军部队列入大客户服务范围,提供优先、优质、优惠、快速的“三优一快”服务,确保部队通信安全,畅通无阻。为了让同志能在训练之余向家乡报个平安,“全天候”为部队服务,保证了部队机关首长每个办公桌上、每个营房内都有电话。为了搞好服务,每月多次到部队走访,及时送卡上门,了解部队官兵的需求。并为所有常驻部队开通虚拟网,方便了内部通讯,为教导大队开办电话超市。一方面,公司领导多次深入驻军单位座谈交流,进行沟通,加深双方感情。今年以来,为了扑捉信息,我背着相机跟随相关部门人员一同到部队营区,通过开展调研,采写出大量的信息。我抓住××市重新命名“双拥模范”单位的契机,将我公司在双拥工作方面的成绩进行认真梳理,在建立档案的基础上向市里申报,经市相关部门领导的考评、审核,八一前夕,我公司被××市委、市政府、市人武部联合授予“拥军拥属模范单位”。我及时将这一信息报道出去,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以后,我要沉下身子,多到基层、到生产第一线勤调研,多掌握一定量的真实信息资料,精心思索,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多写出更多、更深的精品信息来。

为企业发展做贡献。“一个好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电信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转型、提升综合竞争力,再图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具有开局谋篇的深远意义。如何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确保××电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我公司充分利用多种形式,采取“三结合一加强”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宣教活动,要求全体员工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为此,我采写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有效了营造了“兴荣明耻”良好氛围。

第3篇

7月23日,市委、市政府在市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召开了提高我市机关行政效率工作会议,目的是解决机关作风效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政府流程再造,彰显发展环境优势。最近,按照市的部署,民政系统要开展“三服务一满意”基层评议机关作风及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刚才,李伟钊副调研员和陆瑞芬副局长分别作了动员和部署。我想,这两个活动和这次提高机关行政效率工作会议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建设一个人民满意的政府。我希望,大家能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和两个活动精神,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民政系统改进作风,提升效率和服务水平情况

近年来,我市民政系统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在改进机关作风,提升行政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积极推行网上审批,节约审批时限。我局是全市较早实行网上审批的单位之一。民间组织审批年审等全部可实行网上办理,通过简化程序,民间组织登记只需一个许可环节即可实现;市婚姻登记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率先在地级市中实行网上预约结婚登记,当事人最快可在15分钟后拿到结婚证,极大方便了群众。积极推行低保管理系统,低保工作实现了无纸化、瞬时化办公,审批效率大幅提高。二是深入调查研究,认真解决民政对象困难。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在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低保对象住房难问题、农村敬老院建设滞后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三是实行减免优惠措施,降低收费标准,让利于民。殡仪服务对全市的低保对象、特困户全额免除火化基本费,取消加班费及骨灰代处理费等。四是创造条件,挖掘潜力,提供便民服务。市婚姻登记中心将登记范围扩大到全市,并在星期六上午提供网上预约登记服务;在民政信息网上,向群众提供地名查询服务;在严寒天气、节日派出专车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市光荣院、市殡仪馆、市福荫园公墓等为广大群众参观拜祭提供便利服务;市福利彩票中心、市社会福利院、市儿童福利院等深化服务形式和内容,提升服务水平,等等,这些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二、对今后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强化政务公开工作,树立阳光民政形象。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最新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利用新闻媒体、市行政服务在线、门户网站等多个途径,把法规政策、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监督投诉方法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向人民群众公开,让群众了解并监督执法、办事的全过程,增强和群众的沟通,树立阳光民政的良好形象。

(二)依法做好审批登记工作,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在民政工作中,涉及审批登记的事项很多,如最低生活保障、区划地名、民间组织登记和年检、收养登记等,各类审批要从方便企业和群众的角度出发,对报审材料合理简化、分类,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在实际工作中,要把依法办事和开拓创新巧妙的结合起来,坚持便民、效能的精神,提高办事效率。根据这次会议要求,民政系统有关审批登记事项的科室和直属单位,要对本部门的审批项目、办事制度进行一次梳理,对可以改进的集中清理整改。要按照市的要求,能够实行网上审批的项目,要在年内实行网上审批。市监察局已正式启动了网上在线监察,因此,对于已实行了网上审批的,要严格执行审批的时限要求办理,不得超时办理。同时,要认真研究审批流程设计是否便捷,审批时限能否缩短,对能够提高行政工作效率的好的意见和建议要大胆提出来。

(三)加强内外协调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内部沟通协调。民政工作比较繁杂,各科室和单位的工作相对独立,在工作中要加强民政系统各部门内部的沟通和协调,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全局性工作顺利开展。二是与外部单位的沟通协调。民政工作有很多业务,如老龄、民间组织管理、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双拥等,要靠多部门的有效协调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所以要从大局出发,主动加强和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在按照分工做好部门本职工作的同时,对其他单位的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和配合,形成责任明确,办事高效的良好局面,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第4篇

一、强化学习

首先是继续注重加强理论学习,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在实际工作中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在处理问题上,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执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议,对待工作不讲条件,积极主动地参预到各项工作中去。其次是根据工作需要全面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我分管的工作主要是解决民生问题,包括低保、优抚、劳动就业、残疾人保障等等,涉及到千家万户,每项业务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所有业务都需要从头学起。我一方面加强自学能力,丰富知识,开拓视野,熟悉业务。另一方面主要是向老领导、老同事勤于请教,加强同市级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同时也能不耻下问,虚心地向年青同志学习专项知识,向社区工作者、公益性岗位人员、社区志愿者等了解最基层工作情况。通过采取阅读材料、查阅档案、拜访座谈、实地调研、参加会议、学习考察等多种方式,目前已经系统地掌握了相关的业务知识,可以实实在在地为西安区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勤奋工作

我一直具有较强的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上敢于坚持原则,有话讲在当面,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不搞小动作,不怕为工作得罪人。同时也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积极向领导请示,善于同其它同志交换意见,沟通思想。尤其是在业务问题上,坚持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基层同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

1、推进落实,创新争先。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0万元对牡丹立新办及所属6个社区进行升级改造。完成后6个社区全部达到省级300平方和谐社区标准,也是牡丹江唯一一个办事所有社区全部达到省优标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飞跃发展。其中西牡丹社区将建成一个千米社区,成为牡丹江地区面积最大、设施最完备、功能最先进的社区,也将成为牡丹江社区工作的最大亮点之一。同时我还在整合社区资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着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的原则,对牡丹立新办及所属社区房产所有房产都亲自进行全面核查、测算,反复比对,最终拿出价值130万元的5套社区房产用以购置新社区部分房产,这种资源整合的模式今后会继续得以实践、推广。二是服务领先。我区是全市唯一的居家养老试点城区。我们加强领导、整章建制、规范服务,并对100名助老专管员和201名社区干部进行专职培训。9月份,在齐齐哈尔召开的全省居家养老工作现场会上,我代表牡丹江做了经验交流。目前这项服务已在全区全面铺开。三是培训创新。在全市首家开展了社区干部“星期六大讲堂”活动。与牡丹江大学联合,聘请民政、劳动、心理等专家、教授,围绕提高理论素养、提高知识水平、提高业务本领,开展了六个方面内容的培训(政治理论、社区业务、政策法规、社工队伍建设、公文写作、电子政务),使社区干部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2、加强协调,确保稳定。一是处理出租车。区委区政府及时做出正确决策,机关干部全体包扶下到社区,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深入到每一个出租车主家讲解政策,化解矛盾,社区干部每天甲7点晚8点都要入户做工作,顾不上自已的身体,顾不上一家老小,放弃了一切休息日。我包扶温春镇65户车主,最难办的是南江村17户车主,因为他们用卖地钱买出租车,又相对集中,一直拒不出车。我就亲自和他们面对面谈,有时晚上谈到半夜,最后虽然对政策仍有疑问,但是被我们西安区的诚意感动了,全部同意出车。可以说西安区在这次中劝导最为成功,出车次数最多,付出的努力最大,为带动全市恢复正常营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是为国庆60周年庆典创造良好环境。从九月下旬全区就进入高度敏感期,集中所有力量对不稳定因素进行大排查。所有属地不属事的上访案件都由各办事处负责,我就是相应包案责任领导。我们采取逐人见面、逐人掌握、逐人落实,采取有力手段,坚决稳控。对个别情绪激动人员,我也亲自为其疏导。基本上完成稳控工作。三是日常稳定工作。我分管的民政中的低保、廉租房、优抚,劳动中的仲裁,残联中的救济都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不好平衡的问题。今年廉租房实物配租73户。我专门主持召开了联席专题会议(街道办事处、纪检监察、民政、残联等部门参加),认真部署、周密安排,确保每个环节不出现一点纰漏,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四城区唯有我区没有上访事件,在全市廉租房会议上受到表扬。8月份,我区一刑满释放人员能过

要求享受三轮车政策,立即采取多种措施给予解决,市委书记徐广国同志对此做出“落实得好”的批示。3、组织有力,全面发展。一是招商引资工作中,我负责推进的小组目前已超额完成任务157%,居全区第一名。二是双拥工作取得了突破。“八一” 建军节,我们不局限于驻区部队,而是邀请全市驻牡部队,召开了规模宏大的庆祝建军82周年酒会。会上还举行了我区18家单位与部队军民共建结对仪式。区委书记还亲自带队走访慰问部队15家,得到了市领导和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三是队伍建设上有新提高。在社区建设汇报上,指导民政工作人员在西安区首创采用多媒体形式汇报工作。同时还利用广电局的工作优势,为西安区在媒体及广播电视技术上多次给予帮助。

三、一点体会

随着对区里情况的了解和工作的深入,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西安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工作中处处体现出发展思路的超前性、功能定位的准确性、干群关系的和谐性,我认为西安区的领导班子能够坚强领导、果断决策,目前已经最广泛地凝聚起职工的共识,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蕴藏在职工中潜在的巨大能量,从容应对最严峻的挑战,显示出有效驾驭复杂局面的卓越能力,受到职工群众的衷心爱戴。

四、挂职收获

1、锤炼了务实作风。西安区的很多工作往往是“先干后说、多干少说、甚至干了也不说”,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不讲排场,不搞形式主义。对于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始终坚持“不争论、不埋怨、不推诿扯皮,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务实态度,营造出和谐的工作氛围,让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气顺、心齐、有干劲。

2、开阔了工作视野。区里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近年来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在这里挂职锻炼,使我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区里工作的特色和经验,使自己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使自己的思维跳出了原有的圈子,学会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工作方法,学会了从宏观层面思考工作,增强了掌控局面的能力。

3、增强了适应能力。对于来自机关的挂职干部而言,最大的难题不是工作的难点,也不是快节奏的工作,而是工作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此,我就多听、多看、多问、多想。首先从自己的角度努力去理解、适应,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主动介绍自己的情况,以增进彼此的理解和适应。同时,我坚持“谦虚自信”的准则,不害怕、不回避矛盾的产生,通过有礼有节的方式进行工作,得到了领导、同事的认可。在这半年的工作中,我的适应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与区里的干部们建立了真挚的友情。这半年,是充实的半年,愉快的半年,更是收获的半年。

五、存在不足与改进

一是深入基层调研不够。个别社区还未去过,对一些基层状况欠缺第一手资料。今后我想办法多深入基层,多搞调查研究。

二是领导水平和协调能力还要加强。主要是因为工作经经历相对单一,对区里情况掌握不多。今后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站在全局的高度,从整体利益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第5篇

《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经制定,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扩大经济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突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推进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建设,突出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突出发挥对台作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面对“十一五”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要认真落实总书记视察福建、厦门的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不断推出新举措,持续增创新优势,各方面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力争经过五年的奋斗,实现三个新跨越。

一、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

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优先发展工业,通过工业带动第三产业,优化第一产业。经济总量比2005年再翻一番,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力争逼近10000美元,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效益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财政总收入450亿元,年均递增16.5咒以上,综合能耗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形成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和企业,拥有几个产值上千亿元的产业集群,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55.3%提高到68%,科技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形成辐射周边的现代服务业基地,金融商贸、旅游会展、航运物流业比较繁荣,咨询、会计、评估等中介服务业比较发达,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

二、中心城市建设实现新跨越。

围绕“一主四辅八片”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岛内提档次、岛外扩规模,坚持“以港立市”战略,加快海港、空港、信息港建设,增强城市的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建成翔安海底隧道、成功大道等城市快速通道,形成便捷化、智能化立体交通网;建成福厦铁路、厦深铁路、龙厦铁路,联通国家道路交通主干网,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交通枢纽。完成海沧、嵩屿港区及配套航道建设,厦门港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800万标箱,基本建成国际航运枢纽港。建设高崎机场三期工程,形成15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能力,成为我国重要干线机场。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成市民服务信息系统、公共信息资源数据库、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基本建成海沧新城、翔安新城、杏北新城,扩大同安、集美城区,岛外形成100平方公里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3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提高到75Z以上,构成大城区框架。初步形成海峡西岸航运物流、旅游会展、商务营运、金融保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中心,城市国际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作用更加突出,示范带动效应更加明显。

三、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新跨越。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率先跨入宽裕型小康社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万元和1万元左右,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每千人医生数由2.08个上升到3.2个,城乡困难群众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低保和社保水平稳居全国前列。人居环境保持全国领先,大气质量保持优良水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巩固扩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当好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开局之车的工作重心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6%,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9Z,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左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8‰以内。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倍努力争完成得更好。

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在结构调整中提升规模效益。

扩大工业集聚规模。加快火炬(翔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同安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机械工业集中区建设,完善园区配套,吸引企业入驻园区,争取一批大型骨干项目开工投产、早见效益。鼓励现有企业提升改造、增资扩产,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做大工业规模。推动联想移动、明达光电、趋动科技等项目竣工投产,抓好友达光电、华映工业园、太古飞机维修五期项目建设和厦华易地搬迁改造,力争开工建设PX(对二甲苯)项目,推进PTA(精对苯甲酸)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加财政拨款1亿元,重点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产业科技项目。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合作,重点建设科技创业广场、厦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孵化基地。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诊断试剂、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基地,建设半导体照明测试中心,争取钨材料、汽车工程等一批企业研发机构升级。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开发专利和品牌,推动由“厦门制造”向“厦门创造”的转变。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倡导节能节材节水,集约使用土地和海域,推行清洁生产,推进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快建设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完成建设部节能试点示范和美国能源基金合作项目,逐步推广中水回用,鼓励用水器具节约型改造,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引导绿色消费,努力创建节约型社会。

二、大力拓展内需市场,提升中心城市服务功能。

积极扩大消费拉动。抓住中央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有利时机,清理抑制消费的不合理规定,做好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大力拓展消费领域,加紧建设汽车、名牌时装和港澳台商品等各种消费中心,建设同安建材等大型专业市场,全面启用明发商业广场,精心筹办各类节庆活动,打造会展、旅游、商贸互动的活动平台,促进旅游休闲、海上运动、保健健身、教育培训、演艺文化消费。坚持以解决市民住房为主的调控原则,加大岛外开发建设力度,扩大普通商品房供应量,改革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应方式,发展房屋交易和租赁市场,满足消费、抑制投机,保持房价基本稳定。支持大卖场、连锁店向岛外和农村延伸,鼓励企业向省内和中西部拓展市场,提高内销份额。

增强城市现代服务功能。争取国际知名航商增辟航线,积极培育内支线和内贸线,拓展海铁联运,建设以厦门为平

台的福建电子口岸,推进口岸大通关。发挥保税物流园区作用,发展中转、拼装和分拨业务,吸引周边货物经厦门口岸进出。开发五缘湾、观音山等营运中心区,吸引更多企业来厦经营。抓紧园博园和天竺山森林公园建设,扩建改造万石植物园,建成喜来登等高星级酒店,续建国际会议中心和国际游艇码头,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培育会展运营商,吸引境内外企业来厦门市办展或设立展览公司,形成有特色、有影响、有规模的旅游会展品牌。加快发展咨询、评估、会计、法律、仲裁、公证等中介服务业。建成城市地理数据库,完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拓展信息服务范围。

三、着力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广辟农民稳定增收渠道。继续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帮助农村未升学青年接受职业教育,鼓励企业招用本地农民工,政府提供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确保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以上。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拓展订单农业,让千家万户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积极培育有效益有特色的种苗业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提高种养业收入。加快推进“金包银”工程,统一建设外口公寓、商业服务、住宅小区等配套设施,确保每户被征地农民有住房保障和稳定的生活来源。扶持老区基点村、经济薄弱村发展,推进移民造福工程,抓好重点水源保护区和边远山村整体迁移试点。继续推广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完善农村困难群体救助制度,努力减轻农民的后顾之忧。

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城市化投资机制,通过工业集中区、重大产业项目带动农村城市化。按照异地新建、就地改造、环境整治三种类型,做好20个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试点。推进镇改街、村改居,基本完成岛内村改居后集体资产改制,加强对村财、组财的监督管理。做好农村基层组织换届选举,稳妥实施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争提前一年完成1 56个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建设项目,实现行政村有线电视入户率70%,继续改水改厕、绿化村庄,基本完成自来水进村入户建设任务。

四、落实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重点继续向岛外集中。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积极争取核减基本农田总量,确保建设用地需要。做好岛外新城区规划,整治马銮湾区,续建海沧新城、杏北新城和翔安新城。加快建设翔安隧道、福厦铁路,开工建设公铁(杏林)大桥,抓紧海沧港区和嵩屿港区在建项目的进度。新建电力进岛第四通道和五显220千伏变电站,确保海沧500千伏变电站和翔安220千伏变电站投产。新建扩建海沧、翔安、梅山水厂,加快石兜水库扩容,完成九龙江北溪引水渠道改造,保证供水安全。力促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动工,加紧集美、海沧管道燃气建设。打通仙岳路东段,加紧建设成功大道和环岛干道,完成疏港路、仙岳路西段改建,加强岛内外的连接。改造中华片区、百家村和厦港旧城区,加快机场三期前期工作。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把好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验收每一个环节,明确业主法人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强调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和监理单位的监理责任,决不允许以任何理由降低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积极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依靠科技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工程代建制度,严格执行项目经理和建筑工人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全行业信用档案,对优质工程给予奖励,对违规的单位和个人,严格处理直至清出厦门建筑市场。

五、推进改革开放,保持外向型经济的领先优势。

集中力量加大招商。以“投洽会”和“台交会”十周年为契机,做好工业集中区、软件园区、营运中心区的项目引进,积极参加“6.18”等项目对接会,努力扩大引资规模。制造业重点引进一批集聚能力强的大项目,带动引进相关联的中小项目,延伸产业链和壮大产业集群。服务业着力引进航运物流、旅游会展、中介服务等新项目,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引导国内外企业在厦设立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和结算中心,吸引跨国公司将高附加值环节、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厦门,支持国家重点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在厦投资。

提升外贸竞争能力。适应国家外贸政策调整,发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区港联动的政策效应,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扶持厦华高端彩电等一批自主品牌、工贸结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加出口附加值。组织企业出国出境参展,落实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国际服务贸易。支持金龙汽车等有竞争实力的企业在海外设点,扩大境外加工贸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建立出口商品应对技术性壁垒监测预警系统,合理运用WTO规则、国际通行做法,维护好企业的权益。出台重点商品进口扶持政策,培育电子、工业原辅料等商品进口分拨配送中心。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市对区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区级积极性。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试行财政专项支出预算绩效考评。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本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整合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授权经营集团,深化国企股份制改革。推动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完成农信社改革,稳步推进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推出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及后续融资。继续做好事业单位改革,推进行政资源和社会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将公交线路、出租车牌照等竞争性资源推向市场,实行公开招、拍、挂。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创造条件让非公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各个领域。

促进国内区域协作。密切厦漳龙山海协作和厦漳泉城市联盟,推进闽西南五市和闽粤赣十三市区域协作,加强区域内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环境保护、旅游线路、海洋管理对接,推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强与内陆腹地口岸的通关协作,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工作。

六、依托“五缘”强化“六求”,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充分发挥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优势,力求紧密经贸联系、两岸直接“三通”、旅游双向对接、农业全面合作、文化深入交流和载体平台建设。争取扩大台商投资区,更好承接台湾新一波产业转移,争取在光电、软件和动漫产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开放对台服务贸易,加大力度引进航运物流、金融保险、教育卫生和中介服务业。推进长庚医院等台资项目建设,办好台湾学者创业园。建设厦门(闽台)花卉高科技园、闽台中心渔港,建设好台湾水果、花卉等农副产品进入大陆的集散地。鼓励台湾金融机构入驻,力争率先开办人民币与新台币计价结算业务。拓展厦金旅游,争取开通省外居民赴金门旅游,完善厦金红十字生命救助绿色通道。对台湾、金门学生来厦就读实行同等收费。办好厦门卫视、闽南之声广播、海峡新闻网,

发展闽南地方影视、音乐和戏剧文化。增进两岸青少年、妇女以及民间团体的交往,促进两岸民间民俗交流。

七、落实好社会事业建设项目,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快集美、翔安文教区的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继续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加快农村中心校建设,参评高级职称的城市中小学教师一律到农村支教一年。按期完成第一医院、中山医院、中医院等扩建新建项目,建成医高专、疾控中心、紧急救援中心,分批改造村级卫生所。强化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实行免费婚检和免费优生检测,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精心办好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办成有影响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提高油画、动漫、收藏品交易、出版印刷业的发展水平,壮大厦门特色文化产业。全面推广数字电视,启用文化艺术中心,开展志书的续编工作。建成嘉庚体育馆、工人体育馆和翔安体育中心,续建国家乒乓球南方训练基地等项目。继续办好国际马拉松赛,推动全民健身。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按照增加总量、提升质量、盘活存量的思路,修订人才政策。结合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建立全民教育培训资助制度,加快培养本地高级人才,重点加大光电子、生物与新医药、软件等新兴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适应教育、卫生等规模扩张,加大名师、名医等紧缺人才引进力度。加快中青年为主体的企业家群体的培养,更加重视职业经理人、高级技工队伍建设,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建立一批高水平实验室和科研机构,打造高精尖人才、学科带头人载体,适应大开发大发展的需要。

八、维护群众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落实民生保障措施。加强社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社区自治水平和服务功能。扎实做好整治农贸市场、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等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努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举办专场招聘会,重点帮扶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被征地农民等困难群体。鼓励用人单位招收本地生源大中专毕业生,完善技能培训、职业见习制度。修订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监管。确保农村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全部免收学杂费,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活费。继续保持医疗费用零增长,努力降低药品加成率,严禁不合理的医疗检查和小病开大处方,做好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增加医保定点药店,强化药品监督,保障用药安全方便。进一步提高蔬菜、肉类等农产品检测率,确保食品安全。引导商场、酒店等公共场所明确卫生间标识,扩大对公众开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虽停车场建设,提高交通疏导水平。保证燃气、自来水等生活必需品的安全稳定供应。积极创造条件,让进城务工人员享受市民待遇,帮助解决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问题。

第6篇

(一)围绕建设工业新城,奋力推进工业经济新发展

做大产业规模提升竞争力。集中优势做强“4+X”产业。制定实施“4+X”重点培育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落实“工业提升36条”,集聚资源要素重点扶持“4+X”产业,努力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同时,要巩固提升建材、化工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羽毛球等特色产业。多措并举增强科技支撑。制定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意见,搭建科技合作交流和产业服务信息化平台;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快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引导支持企业创牌。开展企业质量管理年活动,完善检测检验服务平台和质量保障体系,鼓励企业参与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省地方标准制订;支持企业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和品牌申报认证,踊跃参加各种展会,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切实帮助企业渡难关强实力。全面落实国家、省以及我市“保稳促调12条”等各类扶工惠企政策,积极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出口退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缓、停和取消一批地方涉企税费,让利企业,扶优做强。引导企业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努力降成本增效益。建立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密切跟踪关注企业生产、融资、投资等方面变化。继续搭建劳务交流平台,大力引进紧缺人才;鼓励企业家积极参加学习培训,着力提升自身素质和发展潜力。狠抓产业领军企业培育,鼓励企业通过合作联合、收购兼并等途径提升竞争实力;继续推进江变、恒亮、红火等企业上市工作。强化招商选资激发活力。坚持政府招商与社会招商齐头并进,不断提升招商实效。要深入实施提升产业招商意见,重点围绕“4+X”产业,突出抓好产业配套及生产业项目招商。要广泛聘请社会中介招商员,积极调动社会中介机构、自然人的招商积极性。要突出杭州、宁波、温州、昆山、东莞等重点区域,派驻专职招商组,强化定点招商,推进合适产业向我市转移。支持企业境外合作伙伴来江投资兴业;鼓励优势企业推出优质项目,实行外资嫁接招商。狠抓项目建设积蓄动力。扎实抓好项目前期,建立项目工作联络员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做好项目包装,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力求有更多项目进入省、国家项目盘子。重点抓好杭(州)长(沙)客运专线、杭(州)广(州)高速铁路、丽(水)江(山)上(饶)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要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增强要素支撑,抓好项目管理,着力提高项目开建率、投资到位率。突出抓好中鑫毛纺、欧派门业、迪奥汽配等22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优化提升平台增强支撑力。着力优化规划布局,细化完善山海协作园、莲华山工业园控制性详规。深入实施江贺经济走廊分阶段整治规划,完善乡镇功能区规划。继续推进城南工业园“退二进三”。强力推进土地征迁,加快平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抓好山海协作园“三纵三横”主干道和十里牌工业园路网建设,启动莲华山工业园首期开发,做好江东工业园四期等基础设施配套。同时,注重引进大项目大企业,提高入园项目质量和产业集聚度。

(二)围绕打造旅游胜地,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新亮点

加快做强休闲旅游业。围绕江郎山—清漾、廿八都古镇—浮盖山、仙霞关—戴笠秘宅三大核心景区,全面推进旅游“十百千”工程,完善推出“二日游”精品线路,争创省旅游经济强市。完成廿八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项目一期并对外开放,加快推进中国良种马浙江繁育基地等工程建设,扎实抓好江郎山“申遗”工作。规划确定一批重点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发展以清漾、和睦为主的古村落文化、以碗窑为主的山水野趣体验等“农家乐”休闲旅游;鼓励南部生态经济发展区乡镇发挥生态优势,谋划建设一批特色项目。提升配套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开发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加强酒店餐饮业的行业管理,深化星级酒店创建,着力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强化营销推介,加强与周边的*、*、*、*等景区协作,通过央视等新闻媒体扩大宣传,精心筹办毛氏文化节系列活动,打响“千年古道?锦绣*”旅游主题品牌。着力做活商贸商务业。认真实施商贸商务业发展规划,大力培育城区中心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争取建成时代广场、城北大型超市、西市街菜市场,规范提升江滨路特色餐饮一条街、解放南路五金一条街、鹿溪路商业街。推进城乡现代流通网建设,加快千镇连锁超市工程扩面提质。大力发展商务新型业态,积极培育生产业,依托中山路金融、劳务中介、各类事务所、科技信息一条街服务职能的集中优势,推进商务中介机构发展。落实外向型经济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开展加工贸易。加速做大现代物流业。积极培育综合物流基地,规划建设*综合物流中心、浙西农业综合物流中心,启动实施浙江驰骋物流基地二期项目。整顿规范二手车交易市场,改造提升农贸城等现有市场,加快装饰材料综合市场建设进度,推出汽车综合市场等项目招商。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整合现有货运企业和营运车辆等资源,引导企业服务外包,积极支持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市外物流企业的引进力度,推动我市物流业向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精心做优房地产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完成商品房售房网建设,规范预(销)售行为,全力保障房地产业稳健发展。加快推进老城区成片拆迁改造,完善城市拆迁和市区土地统分经营机制,规范拆迁程序和拆迁行为。强化住房保障,积极实施“固房”工程。扶优做强建筑企业,支持有条件企业提升资质、走出*、抢占市场。

(三)围绕构筑山水家园,努力增创城市发展新优势

建设最佳居住家园。加快完善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着手编制城南片控制性详规、市域给排水和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完成市心街传统风貌区等修建性详规编制,做好双塔大桥节点船帮文化等方案。突出提升功能。加快推进黄衢南高速*互通立交景观和城北入城口精品景观带工程建设,继续实施一江两带、周家青广场等文化融入项目。做好黄陈、天余拆迁安置小区设施配套,建设迎宾西路、西山路等城市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加快建设达岭溪二期、住宅小区等绿化项目。深入实施“811”环保新三年行动,开展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建设坞里山垃圾填埋场等一批功能配套工程;抓好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扎实推进化工行业、城区锅炉污染专项整治;完善能源消耗基础数据库和新建工业项目能评制度。规范城市管理。加大城市营销策划力度,深入推广CIS城市品牌形象标识;探索施行景观、公园、广场等亮化设施维护市场化运作模式,着力抓好城区路灯节能、楼道亮化改造,继续开展摊点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小区物业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最佳创业城市。通过政策带动、资金扶持、项目引导等方式,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奖励减免、小额贷款等促进政策,探索设立创业园、科技孵化园。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主渠道作用,扩大资金投放规模。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来江设立分支机构,温州银行*支行实现挂牌营业。创建联城小额贷款公司。抓紧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快推进宅基地复垦。开展土地利用专项整治,依法依规盘活废弃、闲置土地。大力弘扬*精神,培育创业文化,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创建活动。

(四)围绕实现富民惠民,强力推动“三农”工作新突破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完善加快“三农”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大支农惠农力度;进一步扩权强镇,落实贺村、峡口省级中心镇的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抓好贺村、淤头、四都、峡口等集镇区控制性详规和规模调整村规划编制,加强集镇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水管体制改革,探索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和宅基地整理推进模式;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完善农户小额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机制;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农民致富能力。深入实施农民素质工程,对接特色产业和用工需求,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对接市场的能力。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以产业扶贫为重点,强化帮扶服务。加快市级下山脱贫小区配套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化粮食高产创建,大力发展食用菌、蜜蜂、茶叶、果蔬等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农业特色强基地、强镇、强村,推进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扎实推进科技服务林改试点和“万亩千元”油茶示范工程;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推广“公司+农户”温氏养鸡、“合作社(公司)+蜂农”蜂业生产经营等模式;健全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支持完善农产品销售网络,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着力加快农村建设。深化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农村“五项工程”,广泛开展农村洁化、绿化运动,加强“空心村”治理,深化农村环境卫生“四级联评”。大力推广生猪“零排放”生态养殖,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工程;深入实施殡葬改革,有效改善农村环境。扎实抓好灌区节水改造、千库保安、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动工兴建新205国道至新46省道接线、205国道*段贺村立交等工程,争取46省道江贺段外移、花园岗至江郎山公路二期工程建成通车,加快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实施康庄公路整治工程,提高农村客运通达率。加快电网建设,启动110千伏虎山变、淤头变工程建设,完成35千伏石门、蔡家等变电所主变增容改造。同时,继续抓好防汛防旱、森林消防、动植物防疫、灾害天气预警等工作。

(五)围绕创新体制机制,全力开创社会事业发展新局面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启动实施教育“新四项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完成双塔片区学校布局调整,动工建设城南中学,完成城北中学、滨江高中、淤头小学等项目建设。做强职业教育,支持*中专创建国家高水平示范性学校;实施幼儿教育提升工程,高度重视特殊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启动创建省卫生强市,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争取公共卫生中心投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真开展参保农民、参保城镇居民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健康体检,深化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和母婴健康工程。加快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继续加强血吸虫病、艾滋病、狂犬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繁荣发展文体等事业。深入开展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传承工作,开展第五届政府文艺奖评选;举办欢乐元宵、建国60周年、机关干部运动会等系列文体活动。继续做好送电影、送戏、送图书、送文体器材下乡活动,启动农村广播电视低保工程。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争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做好优抚安置工作,继续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切实抓好第二次经济普查,加强城乡社区和民间组织建设,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关心支持妇女、儿童、青少年事业,认真做好武装、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通信、邮政、档案、机关事务等工作。

第7篇

政教处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注重实效。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方向,以养成良好行为规范为教育基础,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依照《中学德育大纲》,进一步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切实抓好思想教育和常规管理两个环节。进一步拓宽德育空间,提高德育实效,巩固德育工作特色,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

二、工作目标:

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努力提高学政教工作力争新特色。以德育工作为先导,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国防教育为特色,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爱国从爱校做起。寓德于丰生的道德素质。抓“三结合”教育形式,规范约束与心育启导有机结合。抓过程重落实,抓细节突出重点,抓习惯养成突出道德实践,抓成人成才,突出典型效应,形成守纪乐学的校园气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巩固德育工作的特色。

三、工作思路: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1、明确目标,提高政教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新学期,我们政教全体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知识。多接触学生、多研究学生,明确分工,密切配合,抓好全校的德育工作。担子到肩,责任到人,工作到位,起到龙头作用。政教干事具体负责学生的思想工作、纪律卫生、班级管理、宿舍管理、自行车管理等事宜,日常检查评比工作的记录、汇总等事宜,每人身兼几项工作。因此,既要有责任心,又必须能吃苦,在管理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出最佳的管理办法,同时还要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才能创造佳绩。

2、抓住关键,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

学校是一个整体,班级是这个整体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又是这个基本单位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指导者,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有一支能力强、讲奉献、有爱心、师德高尚的班主任队伍。

(1)定期召开班主任培训会,以会带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他们的工作。同时,阶段性地总结情况,听取反馈,布置工作。

(2)帮助班主任分析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指导和帮助青年班主任掌握班级工作 策略和方法,学习先进经验,走进学生心灵,大力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3)定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研究讨论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过程,研究探讨新的教育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分期分批地组织班主任走出去,到外校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

(5)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考评和奖惩,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把学额巩固率、后进生转化率纳入考核范围。

(6)本着从严、从实、从细的原则,加大反馈力度,增加透明度,使班主任工作扎实地开展起来。

3、切实做好班干部培训工作

本学期,我们要从班干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协调性等方面,以及班干部如何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如何处理同学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能力和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自觉地约束自己,自觉地影响、带动周边的同学。

4、进一步健全社会参与机制,进一步发挥家长委员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下一代。

(二)进一步强化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习惯形成个性,个性影响命运。良好的习惯一经养成终身受益。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狠抓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特别重视文明礼貌、卫生习惯、爱护公物的良好品德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在“内化”上下功夫,在“养成”上做文章。

1、营造文明向上的校园环境

认真学习和宣传《中学生行为规范》,组织开展“遵守校规校纪,争做文明学生”的六要六不要(要礼貌待人,不讲粗话脏话;要团结友爱,不打架、不与校外不良青年来往;要勤奋学习,不迟到、不早退;要自尊自爱,不进营业性网吧;要勤俭自律,不在生活上攀比;要美化校园,不乱扔垃圾废物)教育活动。

2、落实文明习惯的常规训练

具体从学生的仪表、课间纪律、课堂纪律、自习纪律为突破口,全面抓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3、实施量化管理,有效地开展“流动红旗“评比工作

十几年来,“流动红旗“的评比工作一直对班级管理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学期继续实行”流动红旗“评比,但是,根据学生的现状和表现,以及学校的中心工作,对原有的细则进行修订,根据本学期的具体要求,严格校规校纪,加强领导值班、干事检查,与其他几处密切配合,严查、严管,争取达到最佳效果。

4、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设有专职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定期辅导,随时咨询,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5、加强宿舍管理

宿舍是学校的窗口,舍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形象。住宿生自理能力差,管理人员少,所以,舍务管理一直是政教工作的一个难点。加大对舍务检查评比的力度,继续开展文明寝室评比活动,日检查、日通报、月末总评。同时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我校的一个亮点。

6、加强国防教育,巩固国防教育示范校成果

(1)充分发挥校国防教育办公室的效力,具体实施落实学校国防教育系列活动。

(2)把国防教育纳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开设国防教育课,组织七年级学生进行为期八天军训,并注重实效。

(3)定期进行国防教育报告、召开主题班会、国防知识竞赛、军体比赛等国防教育活动。在“八一”建军节、“九·一八”纪念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等,积极参加社会性国防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并参与双拥共建活动,增强学生国防意识。

(4)校园环境建设,能充分体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橱窗、板报定期更换国防教育内容。校园广播、网站,将有计划地安排国防教育的内容。

四、加强体育卫生工作

(一)体育工作:

1、科学管理

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管理学校的体育工作,分工合作,齐抓共管,负责到人、工作到位,加强检查、指导、总结工作。

2、提高体育课、体活课的质量

狠抓体育常规,积极组织好体育教师对新教材的培训工作。根据实际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加强业务进修,提高师德水平,理论水平以及教学和科研能力。坚持面向全体、教书育人,严格律己。建立好体育科研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育科研。多讲、多练,以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同时,建立学校体育体活的安全制度,杜绝安全事故。

3、开展群体性体育竞赛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举行校田径运动会、会操表演、跳绳、踢毽、拔河等小型比赛。

4、保证课间操的质量

抓好早操,规范动作,提高质量,落实检查工作,多方努力,使早操再上新台阶。

5、做好体育器材管理

有标准、有计划地配置体育器材、设备。落实场地、器材的管理制度,开发校本资源。确保其最大的使用率和安全性。

(二)卫生工作:

1、加强健康教育

(1)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要求,做好各项卫生工作,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教案、有评价,确保学生掌握相应的健康知识。

(2)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尤其是控烟宣传及预防爱滋病教育。校医室定期出卫生专题板报,宣传板。

2、做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

(1)按《学校卫生档案》要求,做好学生病假统计工作,提高上报数据准确性。

(2)加强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管理,按照《食品卫生法》和文件精神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管理组织制度和各项岗位制,开展经常性的食品卫生检查,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发生。

3、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

(1)提高眼保健操质量,组织人员每天检查学生眼保健操情况,对穴位按压不准确的及时予以纠正,并把结果列入对班主任的考核。

(2)抓好学校环境卫生,设专人负责,对班级室内、外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列入班级评比当中,使学校的卫生做到定班定人负责,确保学生有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

(3)及时做好传染病的预测及预防工作,根据传染病在不同季节的流行特点,认真做好预防宣传工作,消毒、隔离工作。我们政教处的全体同志,将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尽一切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政教工作。

政教处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我校稳定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秉承和坚持“好学上进,自强不息”的校训,倡导和培育“尊重、文明、守纪、进取”的优良校风,以使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育人观和“实施四项(尊重教育、情感教育、思想教育、开放教育)教育”、“坚持八个体现(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规范管理,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熔铸“理解、尊重,宽容、谦让,正气、好学,文明、善良”的四中精神,不断探索教育及管理经验,全面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把我校建设成为有特色名校。

二、工作要点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认真学习新学期学校工作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抓好两支队伍建设,自强不息,创建区域特色名校),使之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理念。进一步落实工作方法和奖惩办法,用好《班级、班主任量化细则》,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我校特色的班主任培养体制。组织班主任听取优秀班主任的报告,到教育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学习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领会与应用先进的班主任工作理论和方法。各年级通过“班主任工作交流、班主任论坛、班主任集体备课”等形式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并且着力培养优秀班主任、学者型班主任、名班主任,抓好班主任“三个一工程”即一个班会设计、一个班会课件、一堂好的班会课。进一步落实《学生量化管理实施细则及基础素养评定方案》,使其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操作方法和有效地绩效手段。

2、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德育与管理结合起来,下大力气抓常规管理,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抓卫生、着装、礼仪、两操、升旗、主题班会、课堂秩序、各种活动等外部形象,形成学生优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加强学生对“校训”、“校风”、“学生誓词”和我们推崇的“四中精神”的理解和深化,在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做到“人人、时时、处处、事事”有德育,使丰厚的精神文化成为支持学生做好一切工作的原动力。编制班级任务安排表,做到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3、校报、校园广播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人员编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的学期中以更加有声有色的工作,做好面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4、抓好对学生和班级的常规检查工作,协助教导处做好对教师、班级、班主任的考核工作,准确、及时的做好各种数据的统计、汇报和公示,在抓好过程管理的同时为学校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

5、协调团委、班主任,搞好学生自我管理工作,实践证明,善于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的班主任,工作起来总是会得心应手,工作效能总是出类拔萃,所以,在我们强调抓好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同时,班主任们要重视班级管理队伍的建设。

6、通过班会、活动、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等加强对学生的主题教育:政治思想教育、中华传统教育、励志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成长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三、常规工作及要求

1、编制好本学期的班级工作计划。

2、主题班会,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最主要的德育阵地,有计划、有设计、有课件、有记录的开好主题班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标志。事务性工作随时解决。

3、每天班主任到校后,检查班内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发型、着装情况、公物完好情况、卫生、内务情况,发现问题随时找责任人解决。课间操班主任跟操。

4、值班班主任在带班领导的带领下从早上8点开始值班,检查午餐、午休、晚餐、晚自修、晚休、第二天早操、早自修、早餐情况,并检查课余时间学生的一切情况。值班班主任要到岗到位,规范工作,能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不能不管不问、装聋作哑,不能蜻蜓点水、随意离岗。值班主任和带班领导要确实起到监督作用。

5、年级、团委、学生会每天抽查班级的课堂秩序、卫生、学生发型、着装、公物完好情况。

6、每天、每周、每月及学期末的量化信息反馈。

政教处工作计划(三)

一、学生教育活动

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以学生文明形象工程为载体,力求活动主题化,系列化,生活化,切实提高德育时效性。

(一)、继续强化行为习惯教育——打造“文明校园”。

1、继续以七项习惯教育内容为抓手,强化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教育。

2、通过专题队会和主题活动强化学生行为习惯教育,挖掘一批学生“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习惯。

3、继续通过专项检查促进习惯教育的深化实施。

4、完善习惯教育评价方案,纳入“文明班级”的考核。

(二)、深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温馨家园”。

挖掘校园文化的内涵,创设适合儿童健康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营造丰富多彩、寓教于乐、文明向上、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1、继续开展“温馨家园”班级布置活动,以主题化、个性化和全员参与性的班级布置展示班级特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2、继续实施宿舍文化建设。上学期已进行了宿舍环境布置,积极开展课余活动,丰富了住宿生的在校生活。本学期将继续开展各项针对住宿生的活动,努力形成"学校就是我的家"的心理氛围。特别关注一年级新住宿生的生活与心理,促进新生快速适应住宿生活。

(三)、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省“绿色学校”。

上学期我校已成功申报了江苏省“绿色学校”,本学期将积极迎接省教育厅的验收和评估。我们期待通过“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真正落实环境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全面提高师生的可持续发展素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施:

1、会同总务处共同做好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工作。

2、活跃环保活动,以学生“绿色征文”、主题队会、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的形式强化师生的环境意识,深化学校环境教育。

3、做好各项台帐资料,迎接省级“绿色学校”的验收。

(四)、丰富校园活动——打造“成长乐园”。

1、与少先队部、艺术组联合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活跃学生校园生活。

2、配合有关重大纪念日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3、继续借鉴星辰“青春在线”的德育模式,依托“星韵网”和“学校与家庭”,完善学生“成长论坛”和“家长在线”教育阵地,分级部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三次。活动将与重大主题教育结合,与学生心理辅导结合,与增进家校合力结合,与“六个一”中“拥有一次演讲经历”相结合。

(五)、常规教育活动。

1、从学生实际出发抓好升旗仪式、班队活动、夕会课、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等常规德育阵地建设。

2、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3、加强对班级的管理与考核,完善“文明班级”考核办法。

二、德育队伍建设

(一)加强师德建设

1、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加强德育的学科渗透,强化学科教师的德育行为。

2、继续以师德讨论、师德调查等形式开展师德调研。

3、针对学生问卷中暴露的问题适时调整师德评价方案。

(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1、通过专题研讨、专家讲座、经验介绍、班主任工作现场观摩等形式有计划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系列培训,开展“我的教育故事”交流活动。

2、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优办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日考、月评、学期总评优工作。

3、表彰“班主任工作标兵”及“优秀班主任”,积极宣传“班主任工作标兵”的教育事迹,发挥“班主任标兵”的榜样带头作用,重点做好对新班主任的培训、帮扶工作。

三、深化德育研究

1、继续实施《校园文化中少先队文化阵地建设的研究》这一全国级课题,继续着力以“校园早新闻”和宿舍文化建设为抓手促进研究向纵深发展。

2、对“校园早新闻”这一文化阵地进行完善和挖掘,组建工作班子,拓宽新闻稿源,培训工作人员,使这一特色栏目更规范,更富有实效。

3、倡导个性化、多元化、人本化、模糊性的德育评价,对班主任考核评优、班级考核评比、学生评价等进行反思研究,并形成一定的理论依据。

4、对存在品德问题、心理问题的特殊学生进行个案跟踪研究,总结反思。

5、利用“夕会课”进行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使之成为切实有效的德育阵地。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9月1日举行新学期开学典礼暨首次升旗仪式。

2、分级部召开班主任工作交流研讨会,学习“师德标兵”与“班主任标兵”的先进事迹,研讨一年级班主任工作。

3、开展20**年度“红领巾读书读报征文”活动。

4、完成班级布置,要求主题化、个性化、学生全员参与,真正落实“关注每一个学生”这一教育理念。

5、研讨“文明班级”考核细则。

十月份:

1、学生行为习惯教育,营造“文明校园”。

2、安全教育。

3、高级部“成长论坛”主题活动。

4、结合“国庆节”开展小型多样的活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5、新班主任培训活动。

十一月份:

1、开展利用“夕会课”进行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的研讨活动。

2、举行班级布置交流、评比活动。

3、组织有关人员讨论、修订“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优办法”。

4、“家长在线”主题活动。

5、宿舍文化建设:开展宿舍活动,丰富住宿生课余生活。

十二月份:

1、安全教育。

2、组织习惯教育的评优活动。

3、特殊学生座谈会。

4、学习“‘八荣八耻’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活动。

5、“我的教育故事”主题征文交流活动。

一月份:

1、对特殊学生进行个案跟踪研究的总结反思活动。

2、开展师德调研。

3、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优。

政教处工作计划(四)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政教处的常规工作坚持以“学生安全为重,养成教育为主”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在校言行,同时跟学校的大队部联手抓好学生的礼仪文明教育,在工作中要抓常规,重在管理创特色、求实效不断优化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开创我校学生管理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在前面的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学生在校的常规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纪律、卫生、进餐习惯。

2。重视德育工作,抓好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逐渐形成荷城小学“自信、阳光、快乐”的学生管理特色。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培训经验介绍或反思中不断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和能力。

4。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校内不发生安全意外事故。

三、工作措施

1、做好学期初的学生管理。

学期初各班级要对学生开展扎扎实实的整顿教育,前两周下午活动课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守则>及学校的纪律、卫生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做好强化落实,让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短时期内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一年级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入学管理和常规训练。

2、加强基础教育,培养文明学生。

(1)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继续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做到学期有计划,周周有主题。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的宣传作用,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要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结合学校的传统活动科技艺术节,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和科普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狠抓养成教育。

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把基础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抓实、抓细、抓持久。继续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工作,做到日查、周评、月评,组织行规检查小组,不定期下班检查,并督促整改。本学期的常规管理包括纪律、卫生、文艺、两操、进餐、文明礼仪、班报、管理七项。加强校内文明监督岗的作用,改变和规范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讲文明,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学校开展“行为规范”训练月活动,训练有主题,并评选行规示范班。同时开展“争当星级学生”活动,以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评选出一批文明之星,加强宣传,树立典型,以榜样引路。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强化环保意识,做到“净、绿、美、优”四化,各中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布置好班容,做到长期保持整洁、美观。重视学生礼仪教育,倡导学生争做“阳光少年”,根据<一日常规评比细则>进行检查,成绩作为班级量化成绩予以记录。

(3)强化安全卫生工作。

学校将以抓好食品卫生、交通安全和防火教育为切入点,定期开展自查、整改活动,做到防范于未然。学校将继续加强“不许三无食品进校园”教育,抓好学校卫生安全教育工作。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信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经常性通过板报、咨询、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把心理健康与“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机结合,提高转化率。

(5)加强法制教育。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通过法制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对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进一步加强课间及放学路队管理,定期进行各种安全演练。

3、加强社团建设,丰富校园文化。

(1)继续组建学生社团。

学校将在上学期成立的学生社团的基础上,让有一技之长的老师继续创建新的社团,将全校学有特长的学生组织起来,开展各类特长教育活动。旨在陶冶学生的身心、活跃小校园生活,同时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评选明星社团。

为了确保社团的顺利开展,各社团建设要做到五有:有活动计划、有活动时间、有活动地点、有活动指导师、有活动总结。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社团,发展社团。在学期末,我们将评选一批明星社团,以促进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4、调动各界参与,发挥整合优势。

(1)提高家教水平。

继续按规范化要求办好家长学校,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内容针对性,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本学期要召开好全校家长会,加强家校联系。班主任老师要保质保量,做好家访工作,做到同每位学生家长均有一定程度的联系,特别重视做好与后进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

(2)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校外辅导点、学校家长委员会、德育基地的作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5。班主任队伍建设。

一是学校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提供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二是加强班主任工作研讨,针对思想工作河班级管理方面新的先进典型,实时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以及定期组织班主任外出学习考察活动。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学期初整顿教育,规范学生纪律、卫生、进餐、两操等要求。

2.抓学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3.规范学生路队纪管理。

4.队列、行走训练。

5.考核学生以及制度的掌握情况。

6.庆祝第xx个教师节活动

7.开展本月主题中队会,出班级第一期黑版报,主题:我敬爱的老师

8.总结本月学生常规。

十月份

1.国庆xx周年庆祝活动。

2.班主任培训,组织外出考察、交流学习。

3.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实践活动

4.一年级新队员入队工作

5.开展本月主题中队会,出班级第二期黑版报,主题:伟大的祖国

6.总结本月常规。

十一月份

1.“xx之约”系列活动

2.魏书生的养成教育讲座。

3.举行法制讲座,强化安全教育;开展“11。9”消防知识竞赛活动。

4.开展本月主题中队会,出班级第三期黑版报,主题:我爱我校

5.总结本月常规。

十二月份

1.迎“元旦”系列活动。

2.班主任培训。

3.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4.开展本月主题中队会,出班级第四期黑版报,主题:庆祝新年

5.总结本月常规。

一月份

1.期末复习。

2.班主任工作期末检查。

(1)检查班主任工作手册。

(2)上报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名单。

(3)班主任工作总结。

(4)主题班会材料

(5)学生评语

3.总结本月常规。

政教处工作计划(五)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我校德育工作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强化德育队伍建设;狠抓以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内容的养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责任意识,着力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身心健康;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巩固和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使我校的德育工作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队伍建设,引导正确育人意识。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健全班主任的培训学习制度,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确立正确的育人观,要使每一位教师牢牢树立“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基础”教育价值观。继续组织好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工作会议。 指导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讨论、经验交流,从而使学校德育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

强化自主意识,培养队干综合能力。做好新一届队干部的选拔工作,坚持完善队干部例会制度,加强对队干部的教育和培训,积极发挥队干部的作用,为全体学生树立典型。

(二)狠抓规范养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1、抓好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要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践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校纪校规,并做到经常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要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和知恩感恩教育,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注重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让学生终身受益。

2、开展多种形式教育。

利用晨会、班会、崇小讲堂、知识讲座、红领巾广播站、观看电影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交通、消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学会自爱、自护,促使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同时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通过课堂渗透以及教师与学生沟通、交往等,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3、推行值日护导制度。

继续推行路队护导、红领巾督导岗自主管理制度,并对这两项制度的实施情况加强指导、考核,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继续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主体作用,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课间纪律、两操、三合一礼仪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使“红黄蓝苹果”考核与每月的“明星班级”评比相结合,做到评比结果每周一公布,每月一小结,对评比考核优胜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使全校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第8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类型;结构;优势;作用

中图分类号:F1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1-0064-03

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集群的出现及其令人醒目的经济绩效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对产业集群现象的关注反映出人们对中小企业优势及集聚效益的重新思考。随着全球化的区域发展,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一个重要现象。

我国产业集群的研究历史较短,现有的研究多偏重于理论探讨,与区域实践结合的较少。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学者在产业集群的研究方面还把目光停留在东南沿海、江浙等传统产业集聚的地方,对西部产业集群的研究比较欠缺。

我国西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传统产业的产业集群。但是近几年,陕北能源基地依托其丰富的煤和石油等能源,经过现代化的能源基地建设,通过引进国外现代化的企业设备和先进的技术带动和加速了陕北经济的发展,初步形成了陕北能源的产业集群。陕北能源的产业集群研究可以丰富我国产业集群理论,为产业集群研究提供丰富的区域素材,有助于发掘我国产业集群独特的成长机制和发展政策,对我国落后地区,尤其是处于大开发时期的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1.1 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产业集群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 ,并侧面扩展到辅产品的制造商 ,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它是企业在行业内和空间上的聚集,是区域内相关产业的聚集,是一群既独立自主又彼此依赖,既具有专业分工、资源互补现象,又维持着一种长期的、非特定合约的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产业集群综合了市场和科层组织的功能,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有序的生态组织,从而在整合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具备市场或科层组织所不拥有的整体竞争优势。

1.2 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此前,产业集群理论的核心是古典产业区理论,主要从传统的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力)成本角度

出发,分析了工厂定位于原料地、市场区位及运输方式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具代表性

的是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的聚集经济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此后产业集群理论发展成为新产业区理论。这些理论认为网络内的企业彼此间发展为高效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形成了高度灵活专业化的生产协作网络,植根于当地文化,依靠创新能力保持地方产业的竞争优势。最具代表性的是波特的新竞争经济理论。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分别对产业集群进行了阐述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发现了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并且认为外部经济包括三种类型 :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型 ;动力市场规模效应型 ;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型。

韦伯的集聚经济理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认为聚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只是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聚集优势;第二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集中化,形成高级聚集形态,这就是所谓的产业集群。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认为,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聚集而发展形成的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人才、信息等要素的高度集中,呈现产业空间集中化趋向,形成特色经济区域。

波特的新竞争经济理论: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系统地提出了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新竞争经济理论。他认为,由独立的、非正式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形成的产业集群代表着一种能在效率、效益及韧性方面创造竞争优势的空间组织形式。

1.3 国内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才开始关注产业集群理论,许多专家和学者相继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产生的经济绩效和在我国区域及其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关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与性质:仇保兴认为产业集群是介于纯市场组织和层级组织之间,并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和组织内部失灵的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它比市场更稳定,比层级组织更灵活。王辑慈认为产业集群是企业在某一种特定的产业领域里面与之相关的机构之间,通过非常紧密地联系,达到降低成本,促进创新目的的柔性组织。刘琪岩认为集群是一种引导专门领域的产业组织、自增强的机制与环境的互动模式,是鼎力与一个现代化、社会化、国际化大产业的第三足。

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金祥荣等认为产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里由众多生产同类产品的中小企业根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理建立起来的,是在血缘基础上的信任文化与现代经济规模效益之间妥协的产物。陆立军、朱康对、陈雪梅等则从内生和外生两个角度解析企业集群形成的原因。

关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魏守华等用直接经济要素和非直接经济要素来诠释。直接经济要素表现为生产成本优势、产品差异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市场激励优势;非直接经济要素表现为区域的创新能力。陆立军、盛世豪等从生产成本、外部经济、技术创新等三个方面来说明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关于产业集群的培育与构建:仇保兴提出要通过强化融资网络系统,拓展外销市场空间,健全技术创新体系。王辑慈等提出,可以通过诸如帮助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建立生产供应连、与国外机构合作兴办教育培训机构等途径促进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的联系。魏守华提出要加强产业集群中的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包括劳动力及资金的供给、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公有和私营企业合作发展,区域内行业协会协助企业形成网络结构等等。

2.陕北能源产业集群的类型,结构和优势

2.1 陕北能源基地的地位和作用

陕北能源基地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在陕北发现了大量煤炭、石油、天然气、盐岩等能源资源。到目前,陕北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并且目前是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石油储量也非常大,陕北能源基地处于国家级能源基地的位置。

陕北能源基地的作用:陕北能源基地是国家级能源基地,它为陕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加快陕北能源基地建设,对陕北地区的脱贫致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意义深远。作为煤油气的重要资源地,陕北能源基地在整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也展现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陕北能源基地能够加速培育强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加快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能源接续基地。

我国的能源战略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化解能源供求矛盾,其中建立市场化的能源定价机制是能源战略的核心。国家制定的能源战略有利于陕北能源的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陕北能源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2 陕北能源产业集群的类型

由于陕北能源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和易变性。所以其种类较多。按其基本性质大致可分为“市场型”,“中心―卫星型”和“网络式”。

市场型产业集群:市场型产业集群处于产业集群谱系的纯市场组织一端,在其内部,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厂家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的生产,在陕北的零散性产业中的许多小农户生产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当地存在比较发达的专业市场的情况下,多采用这种组织形式。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与之配套的专业市场有机结合,互利共生。这种发展模式不但降低了交易费用,信息成本。而且激化了竞争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创新机制。

中心―卫星型产业集群:这种类型是指大量小企业,围绕一个或数个大中型企业的生产,销售等所形成的以分包合作为基础的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在拥有较多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集团的神木镇,麻家塔等地区较为典型。

网络式产业集群:网络式产业集群介于市场型产业集群和中卫型产业集群之间。企业间的联系方式既不是中卫型产业集群的链条方式,也不是市场型产业集群的无序方式,而是一种独特的网络方式。联系的关键 因素不是原材料,零部件等物质因素,而是技术,信息等非物质因素。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业的柔性生产方式革命促进了网络式产业集群的涌现。

2.3 陕北能源的产业集群的结构

产业集群结构是指产业集群的基本组成部分即行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关系,它是由行业间的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的方式所决定的,它的结构特征主要由行业间的功能联系方式所决定。陕北能源产业集群中的各个行业及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各个行业及其下属的企业之间通过知识、技术、设备、产品等相互关联形成网络状的结构。

2.4 陕北能源的产业集群的优势

建立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基础上面的陕北能源产业集群其内部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降低许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内在的竞争压力获得了单个企业难以拥有的产品质量、产品差别化和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产品差异化优势,能获得比产业集中度更高的利润集中度。陕北能源产业集群还具有区域网络优势,在产业内部的企业可以进行文化,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从而大大降低交易费用。陕北能源基地是国家级能源储备基地,其产业群具有很大的市场竞争优势,由于其产业群建立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基础上,从而使得陕北能源产业群同样具有很大的知识,技术等创新优势。

3.陕北能源产业集群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陕北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产生了多方面的促进效应,以神木县为例,主要表现在:

3.1 促进了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

自产业集群建立以来,神木县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神木县已完成投资近150多亿元,形成3 000万吨原煤生产能力,包神,神朔两条运煤专线已先后开通,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6.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1.5亿元,增长46.2%,其中工业总产值29.6亿元,增长64.4%,农业总产值1.95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5亿元。

3.2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2001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7亿元,较上年下降39.5%。红枣经济林保存面积16万亩,羊子饲养量55万只,位居全陕西省第一。全县人工造林累计保存面积320.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8.1%。人工种草累计保存面积150 万亩,天然草场面积300万亩。

3.3 促进了当地工业经济的发展

2001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78亿元,较过去增长16.3% 。全县原煤产量达3 500万吨,是全国第一产煤大县。全县机焦生产能力达320万吨/年,电力装机容量为36万千瓦。 全长140公里的110千伏输变电线路贯通整个矿区,以神木为北端终点,纵贯陕西南北的电力大动脉330千伏输变电线路已建成投运,建材工业以玻璃,水泥为主,河北晶牛,山东力诺等国内知名玻璃生产企业落户当地,现有玻璃生产能力达300万重量箱/年,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玻璃生产基地。

3.4 促进了当地社会事业的发展。

全县共建成省级文明单位17个,省级文明乡镇7个,省级文明示范单位3个。1995~2001年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被国家爱卫会授予“国家级卫生县城”称号,被国家5部委确定为“全国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县开通了多路微波传输网络,广电覆盖率为100%,20多万人看上了有线电视,人口出生率为千分之十一,被国家计生委授予计划生育“三为主”先进县称号。

参考文献:

[1]PorterM.E. 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HarvardBusiness Review,1998(11).:11-14.

[2]魏江. 产业集群[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赵强,王春辉.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 中国经济评论,2005,(1):1-5.

[4]安虎森,朱妍. 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J]. 南开经济研究,2003,(3):15-18.

[5]张宏智. 腾飞的神木[M]陕北:神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2002,(10).

[6]杨治. 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7]钱平凡. 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特点与问题[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7):23-26.

[8]朱英明. 中国产业集群分析[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9]王缉慈等. 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刘世锦.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J]. 商业研究, 2003,(2):12-15.

[11]吴宣恭. 企业集群的优势及形成机理[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12]李琳等. 西部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对策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03,(6):1-5.

[13]丁敬平. 产业组织与政策[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李建中(1953-),男,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第9篇

2014年,社会事务管理局将继续立足服务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定位,围绕提升园区群众生活品质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工作内涵,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高新区“四区一中心”建设目标,抓住建设新材料科技城这一有利契机,立足提升服务水平和强化监管力度两大工作内容,加快各项事业发展步伐,不断改善园区百姓生活环境。

二、工作目标

——确保我区全年不发生食品药品重大事件。

——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家,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继续保持全区低生育水平,完成市政府计生考核指标。

——深化社区建设,完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维护宗教稳定。

——全力推动文体活动开展,确保全年文体市场规范合法。

三、主要工作

(一)以保障园区居民用餐用药安全为目标,开展食药监管工作

1.保障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预防和控制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进一步夯实监管基础,组织餐饮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示范单位创建,大力推进量化分级管理、索证索票及信誉公示栏上墙制度。落实主体责任,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完善措施,强化关键环节的控制和监管,提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防控水平及应对能力。加强对高风险食品的检验检测,重点突出对熟食、凉菜、食用油等高风险食品和餐饮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抽验。全力做好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严格执行聚餐报备制度,强化菜谱审核和留样备查管理,有效防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深入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适时在媒体上给予曝光。

2.全面实施药品、药械监管工作,防范不合格药品、药械流入市场

全面监管区内2家药品生产企业,重点关注原辅料供应商索证建档、特种药品储存、药品投料生产、出厂检验等各环节。加强药品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发挥药品信息化监管优势,强化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药店监管。

组织医疗器械经营和生产企业负责人和质量管理员集中培训2次。全年对辖区内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检查不少于2次,对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不少于1次,对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检查不少于1次,监管覆盖面达100%。做好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加大对药械类案件的稽查打击力度,健全街道、社区两级药品安全信息员网络建设,推进示范性药品安全街道创建工作。

开展高新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工作,通过“药事服务进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月”等活动载体,在社区、学校、机关企业等宣传、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3.履行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职能,积极探索保化监管新思路

实施分类监管和登记备案制度,积极探索“专业监管、企业自律、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保化监管新路,建立群防群控的社会监督机制。同时加大日常监管和深化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发现违规违法,立即依法查处。

(二)以加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为目标,开展卫生事业各项工作

1.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继续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和高新区公卫中心建设,争取早日投入使用。促成新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尽快立项。新建聚贤社区卫生服务站。

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全科医生培养工程。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引进区外中级职称以上优秀人才。加强与市级机构的人才合作和交流。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创建人民满意医疗机构,开展集门诊服务、上门服务、康复服务等为一体的多方位服务,推行便民惠民常态化服务。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继续开展阳光工程,严格收费制度,加强医疗设备和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的监管。畅通举报渠道,加强医患沟通,缓解医患矛盾。

2.加强公共卫生工作,重点落实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提升卫生应急工作水平。健全卫生 应急的组织管理,完善传染病疫情报送机制,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和预警,及时处置传染病暴发疫情。夯实卫生应急工作基础,强化基层单位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做好装备配备和应急物资储备,开展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处置能力。做好防洪救灾等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和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

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考核,细化服务和考核标准。

加大卫生监督和执法力度。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和医疗废物无缝化收集工作,实施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坚决取缔非法行医。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强化对重点职业病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职业健康体检及作业场所检测工作,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危害因素申报,处理好劳动者职业危害投诉举报事件,继续做好劳动者集中式职业健康体检。加强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督监测,组织住宿、商场超市及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等重点场所监督抽检,开展游泳场所夏季水质抽检。加强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监管。

(三)以低生育水平,高生育质量为目标,开展计划生育各项工作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维持人口形势稳定。一方面强化违法生育防控措施,促进“红黄绿”分类管理和“五不漏”操作法落实到位,指导街道落实计生管理激励制度,建立区、街道两级联动联系社区制度。另一方面,根据单独家庭二胎政策,鼓励合法生育,有序实施两胎审批,做好优生优育服务。不断提升计生惠民服务,推动“妇女体检常态化、免费取药便捷化、知晓政策细节化”。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提升计生干部“基本功”。

(四)以“服务民生、促进民利、维护民权”为目标,开展民政、民宗事业各项工作

1.深化城市社区建设和社会组织管理,不断促进社会管理化创新

贯彻落实高新区《关于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建设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规范社区管理,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大力加强社区基础建设,加快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社区工作台帐电子化,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由区社管局和街道负责的两级社工教育培训制度,鼓励社工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考试,不断提高持证率。加快建立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大力培育社区基层社会组织。

2.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不断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

争取启动高新区养老院建设项目。规范现有敬老院的日常运作,强化安全管理,促进集中供养健康发展。贯彻落实《高新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建设梅墟街道和新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点,辐射各社区居家养老站。在居家养老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和老年人的需求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和模式,积极探索更为科学,更为全面,更符合高新区特色的居家养老模式。

3.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重点实现“应保尽保”和“应保优保”

充分利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平台,加强救助对象动态管理,配合做好困难家庭住房保障。通过建立低保等困难家庭走访制度,及时了解救助对象信息。加大医疗救助力度,重点推进重大疾病救助力度,提高救助比例。规范救助资金管理使用,科学扩大救助对象。在春节等节日走访慰问活动中,在组织开展日常捐赠、集中捐赠等各项工作中确保做到“零延误”。继续开展“慈善一日捐”主题活动,广泛营造慈善救助工作氛围。

4.推进残疾人事业均衡发展,重点培养残疾人融入社会能力

依托街道居家养老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站,继续推进残疾人托(安)养工程。严格落实现有社会保障政策,对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提供全额低保,对特困残疾人发放定额生活补助,对贫困精神残疾人发放服药补贴,对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和残疾学生发放学费补助,对困难残疾人提供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居家服务等。依托区内卫生医疗机构,完善社区康复服务网络,逐步实现残疾人个性化的“按需康复”目标,认真做好康复器具申请、申办、配发等康复服务工作。加大对残疾人的职业培训力度,帮助残疾人提升适应能力,实现稳定就业,鼓励、扶持有能力的残疾人自主创业。

5开展民政专项社会事务工作,重点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及时、规范发放各类优待抚恤金,抓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做好重大节日的双拥优抚工作。开展婚姻服务大厅现场管理标准化建设,推进结婚颁证宣誓仪式和离婚劝导服务,深化新人新婚辅导项目。加强地名管理,做好地名登记和变更工作。加强福利企业管理工作,在抓好残疾职工到岗率的同时,坚持对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予以社保补贴,提高企业聘用残疾人的积极性。开展福利企业无障碍设施配套标准化建设工作。落实惠民殡葬政策。

6. 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重点稳定民族宗教稳定大局

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及宗教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做好宗教活动场所的年检工作,努力提高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水平。加强宗教团体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引导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发挥宗教教义中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积极参加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宗教工作人员对各类的甄别能力,杜绝势力对宗教场所的侵蚀,维护宗教场所的稳定。

(五)以满足居民精神文化和体质健康需求为目标,开展文体事业各项工作

1.保障群众基本文体权益,继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对新增的文体活动场地和设施进行 统计,及时告知群众,同时督促街道进一步完善文体活动设施,全面排查健身路径器材安全隐患。继续实施“千场电影、百场戏剧”工程,2014全年计划开展电影放映216场,戏剧演出15场。组织开展区域性文体活动1—2次,指导2个街道开展群众文体活动月和全民健身活动宣传月等系列活动。

2.加快建设文体队伍,重点打造精品团队

对我区已有的72支业余文体团队进行走访调研,明确个别特色队伍的发展方向和提升空间,适时给予帮扶指导。积极鼓励基层文体工作者多渠道参加学习,提升文体工作的能力。全年计划开展文体培训1—2次。

3.规范文化市场发展,重点打击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文化市场日常监管,严格互联网审批和监管,不定期组织文化市场巡查,坚决取缔无证经营游戏场所及非法大棚演出。加强安全监管,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特别是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深入开展“净网行动”“扫黄打非”等工作。组织1-2次文化市场经营业主法律法规培训班,定期通报违规案例查处情况。加强对文化产业中违规行为的监管。做好游泳场所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六)以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目标,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1.强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效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围绕反对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市委“20条措施”和区党工委“18条规定”。不断完善各项改进作风、服务群众的制度。着力改进会风、文风,减少会议和发文数量。严格执行管委会“三公”经费开支规定,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各级各类学习活动,干部职工学习活动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形式和内容多样化

2.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全面预防腐败。

加强党纪、党风教育,增强干部职工廉洁从政意识。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和民主监督机制,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