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数字化教学论文

时间:2022-11-09 21:43:28

导语:在数字化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数字化教学论文

第1篇

苏北农村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已取得进展,但与城市相比,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存在的不足有:一是结构不均衡,例如,学科分布极不均衡,语数英三科的资源量之和,接近总比重的70%,而其他学科资源相对很少,尤其是反映素质教育的资源严重缺乏;二是类型不均衡,不同类型的资源分布结构也不平衡,根据对苏北地区的部分农村中小学的调查,网站内文本类资源数量占55.98%,其次依次为课件动画(17.28%)、图片资源(17.28%)、音频资源(7.40%)、视频类资源(2.06%);三是网上资源更新不及时,数字化课程资源中教师主页、很多学科的资源、教育论坛及教育博客的建设刚刚启动,有不少网页打不开进不去,里面没有内容或者有的内容很久不更新。4.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低。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数字化教育资源和传统教育资源,在苏北农村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和传统教育资源的用户分别是28.67%和71.33%,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学校对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大多数都处在“辅助”和“边缘”的阶段,仅局限于信息的浏览和检索,并没有完全的投入到教学当中去。信息技术课程既不受学校的重视,也不受师生的重视,虽然硬件有,但是由于考试的压力,学校也没有配备足够的甚至没有专职的计算机教师,即使有,安排的课程比重也十分低,学生出于升学的压力,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领会到数字化资源的真正好处,并不愿意使用其进行日常教学。

二、苏北农村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对策

1.加大投入,重视包括软、硬件在内的综合建设。在宏观层面上,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明确分配到农村中小学的具体比重,规定其中用于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比重;成立负责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职能部门,要有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在硬件建设上采用相关各方分担的方式,中心资源库以及必要的公共设施全部由公共财政买单,网络的建设和运行费由县市教育局承担;制定系统的奖励和补助措施,在苏北农村中小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通识课,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2.提高教师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在信息社会中,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加速,对教师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教师掌握数字化教育资源是信息化社会对教师职业提出的新要求,除了要有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2]。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减免与教学关联不大甚至是无关的工作,使教师能拥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学习并掌握数字化教育资源教学。鼓励教师参与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建立奖惩制度,对获取或做出一定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数字资源的利用热情。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充分利用各种培训,如远程教育培训、以县为单位的“扇形结构”培训、教师“参与式”培训、学校内部培训等。只有立足实际,结合传统的资源,教师能合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辅相成,有机整合,才能发挥数字化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3.发挥校长的引领作用。苏北农村中小学校长要增强教育资源数字化的意识和应用理念,要改变认识,正确认识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作用与地位,认识到校长的关键地位和作用,要自己带头使用ppt、参与网络教学和在线答疑等。要主动谋划、规划好学校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教育资源数字化需要做好长期规划,形成规范化的制度,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吸纳新的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农村中小学校长,要从总体上思考与制定学校的规划,要结合学校的特点与条件,根据学校总体发展的规划,提出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发展规划的总体范畴和建设路径,比如学校软硬件资源配置、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专兼职人员、管理机制建设、优质资源的具体应用推进等。要明确规划的建设目标和标志性建设成果,要积极倡导教育资源数字化,对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制作个人的教学资料并使之数字化的教师要予以表扬和鼓励,让参与开发、共享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教师有一种成就感。要制定一系列可行的激励措施吸引校内的各方资源支撑教学资源数字化,推动教师走出个人狭隘的小天地,以一种开放的、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革新的全校大气氛中去。

4.持续建设与发展数字化教育资源。一是要不断开发新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不断更新数字化教育资源,重视各个学科的均衡发展和不同类型资源的优势互补。苏北农村中小学要主动购买名校名师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并要与名校名师联合开发,通过网络的方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比如不同学校的师生一起听公开课、异地同台演出、不同的文艺活动通过网络同享等。要建立优质资源建设评价标准和体系,不断提高数字化资源的质量,这样,可以形成质和量相统一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避免资源建设的低层次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

第2篇

1、电子技术类课程的特点

电子技术类课程着重介绍电子元器件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功能特性以及应用方面的知识。侧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电子学原理,运用电子器件设计和制造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如果只讲理论知识,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实际的器件,听起来肯定是抽象难懂,枯燥无味。比如电阻这个元件,让学生亲手识别测量要比在课堂上讲再多的理论效果要更直接和有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2、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的需要

一体化教学的课堂就是学生的实训室,实训室就是教学课堂。学生平时就能接触到各种电子元器件和仪器设备,在模拟的生产环境中进行综合性的技术训练,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实现从学生到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的转变,当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操能力,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和胜任岗位工作,缩短了学生毕业与就业的距离。

二、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改革

1、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一批理论知识扎实、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双师型教师。学校一方面聘用企业的工程人员做兼职教师,带动本校教师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让教师到企业培训或者直接参与项目建设,熟悉实际操作和现代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

2、教学内容模块化

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是高职院校的教材和实验内容往往多年没有更新。教学和实际应用联系不够紧密,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工作岗位的需要。这就要改革课程内容和体系,紧跟电子技术发展,注意理论和实践并重。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块化教学,不仅让学生做验证性实验,还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做一些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学内容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是将经典理论与先进科技相结合,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建设多功能一体化教室

以往理论课和实训课单独教学,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理论课听得枯燥、抽象,实训课对电路工作原理又知之甚微。而建设多媒体、实验器材、实物一体化的教室,真正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操作技能。

(1)教师结合多媒体和仿真软件进行教学,生动直观。例如在讲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等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时,借助FLASH动画将抽象的内容直观的表现出来。

(2)向学生展示实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和实际操作,学习专业知识不再抽象。例如在讲解电动机控制时,通过展示各种低压电器来介绍其工作原理,学生较容易接受和理解。

(3)教室配备各种实验器材,随时进行电路仿真设计和设计性实验,例如收音机、自熄开关的组装、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等,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设了良好环境。

4、改进教学方法

以往教学只停留在口头说教和机械模仿操作的层面,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欠缺。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探究实践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灵活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给学生创造个性化、创新化的学习空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分配不同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享受到摘到桃子的喜悦。对综合性问题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学习,在生生讨论、师生讨论的活跃课堂氛围中,拓宽学生眼界,完成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升。

5、改革评价考核方式

传统课程考核中,以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课堂表现和作业占30%的方法来计算总评成绩,忽略了平时的阶段性测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增加阶段性测试,以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为主,注重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水平,并计入总评成绩的50%(综合性实验30%,设计性实验20%,期末成绩30%,课堂表现和作业20%)以此让学生对实训引起一定的重视,激励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便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资源;种类;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资源也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三件(硬件、软件、潜件)资源中的软件资源即CAI课件资源、网络资源、积件资源、数据通信等发展更快,在现代教育中它们的优越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生重大变化,为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技术资源的种类

(一)硬件资源

硬件资源是指有形的、具体的信息转换的各种教学机器或设备。硬件资源在传播活动中本身不会改变受播者的认知结构,但却能促进传播活动的发生,加速或延缓受播者的认知结构的改变,实现促进功能。硬件资源通常是以实物的形态存在。硬件资源是开展教育技术的物质基础,没有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上存储的教育信息不能呈现,或不能完整地呈现出来。磁带、磁盘、光盘上的信息,学生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上的信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有效地观察。

(二)潜件资源

潜件资源主要是指与教育技术相关的理论体系与方法等。潜件资源与硬件资源相似,它也是一种外部性的支持条件,研究它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教育技术的应用特点,构建一系列理论体系,从而帮助受播者快速接受信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育技术有它的理论基础,也有自己的专门理论。潜件资源是无形的,潜在的教育、教学的心理、信息、传播、控制等的理论构想、研究成果和实施策略。潜件资源是抽象的,观念形态的东西,是在教师自身学习、师生的教学活动或认知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在师生的脑海里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可以使部分学习者的学习经验被迁移到另一部分学习者身上,减少重复性的摸索活动。因此说潜件资源主要体现了资源的迁移功能。潜件资源是进行教育技术的关键,潜件资源决定着硬件资源的选择、软件资源的编制、媒体的优化组合、恰当运用、控制教育的进程、信息的反馈、协调学生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三)软件资源

软件资源是指由硬件实施而设计的教材,是教育信息及其载体。在人类的传播活动中,真正能够引起受播者的认知结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发生变化的就是软件资源,在资源中实现了改变功能。通常我们把软件资源看成是与硬件资源相应的供其使用的教材。软件资源蕴含着教育的具体内容,是实施教育技术的必要条件,没有软件资源,硬件资源的工作就没有意义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传递任何教育信息。软件资源包括常规软件资源、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源、网络资源等。

1、常规软件资源

常规软件资源主要是指记录有教育信息的“三片两带”,即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

2、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主要是指校园网、地区网、国家网、国际网等多层次远距离网上资源库。

3、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源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源主要是指CAI课件资源、积件资源和智能学件资源。下面只讨论课件资源和积件资源。

(1)课件资源

课件(Courseware)资源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资源。基本模式有操练与练习型、指导型、咨询型、模拟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无论那种类型的课件,都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即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在构成教学活动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中,人(教师、学生)是核心。课件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理论密切相关,是编制者思想与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课件成品后不可修改,不能由教师和学生重组改造以适应自己当前的教学。适用于事先确定的特定的教学目标与具体的教学情境。有的课件完全与教科书配套,紧扣教学大纲,紧扣某版本中小学教材,按教科书章节安排课件内容。具有整体性、固定性、特定性和封闭性。课件的运用能够按照某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策略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中能起到很大作用。但由于课件是事先由教学设计确定的、有固定程序的、定型情节的、模式化的、封闭的、整体型的,决定了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范围,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发挥,不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受到很大的局限。

(2)积件资源

积件(Integradleware)资源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这个系统是由积件库与积件组合平台的有机结合。积件组合平台具有无需程序设计、方便地组合积件库中的各类教学资源,面向普通教师易学易用。积件库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网上环境资源库(网上多媒体教学资料库、网上微教学单元库、网上资料呈现方式库、网上教与学策略库)、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五个部分。又可分五个层次:核心层、平台层、实库层(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虚库层(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环境库。由此可见,“积件”资源是一个大系统,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从它的素材库中调用自己所需的素材,然后利用便于操作的工作平台加以组合,也可以随时增加和完善素材库。积件资源只求问题解决,不象课件资源要做好一堂课。积件资源为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因材施教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比如就海岛而言,有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下面嬉戏着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大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好看的贝壳和巨大的海龟;密林中各种海鸟和遍地的鸟蛋等,总之你所想象到的素材都尽在其中。教师可以调用教学单元库中的习题,还可以通过联网调用网上信息。这样,教师对信息的利用简直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就能以不变(积件)应万变(教学实际)。如果制作出这样的积件,一定会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积件单元是以解决一个问题为单位,而不是以整堂课或整章内容为单位,这样,不但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可以通用一个系统,就这一个单元也可以说明多个问题。如一段下雨的素质(图片、动画、电视)这一单元,不但可用在语文课中讲散文、古诗或作文意境,同样也可用在物理课中讲物态变化和落体运动,还可用在生物课中讲生态和地理课中讲气候的相关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积件的通用性,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二、教育技术资源的关系

教育技术资源是由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潜件资源等构成,它们都是学习资源。

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互相依赖,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通常是一起运用的。优秀的软件资源,通过优质的硬件资源,正确的操作,适当的环境,科学、清晰、完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都有实体形态,潜件资源是抽象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加大力度进行硬件、软件、潜件三件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潜件资源建设,使潜件资源建设有一套理论,有一个系统,有一个体系,要使潜件资源建设上水平、正常化、系统化。在潜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关系中,潜件资源是占主导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提高、改善教师和学生的潜件素质,进行教师的电教意识、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课件资源和积件资源都属软件系统。课件资源是一个封闭的软件系统,课件资源的个性化特点使得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它的形式和内容完全由课件设计者固定下来,一个人自制自用而效果良好的课件,别人用起来效果不一定好,因为他搞不清制作者的用意。要从别人的课件中摘取自己感到有用的部分,集合成一个新课件,往往技术手段不够,因此教师自己不能加以重组改造。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多么优秀的教育专家和高水平教师设计的课件,也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教学情境,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实际。因此,课件资源的通用性不强,更难以产业化。积件资源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软件资源系统,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教学。积件资源是我国学校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新思维,它改变了教学软件资源的设计、开发与使用相互割裂的局面,使教师自己能方便地制作适合教学情境的CAI软件资源。积件资源是继第一代教学软件资源——课件资源之后的第二代教学软件资源,它不是教学资源库和多媒体著作工具的简单叠加,而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的教学信息和教学处理策略库与教学工作平台。积件库和积件组合平台是积件资源的“两翼”。积件库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微教学单元库、网上积件资源库、资料呈现方式库和教与学策略库为师生利用积件组合平台制作教学软件资源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来源,灵活易用开放实用的积件组合平台则是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能动性的有力工具。

三、结束语

加快实现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真正发挥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正如1994年教育技术的定义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因此,教育技术的丰富实践,资源内部的矛盾运动,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动力,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现有教育资源的浪费,将促进教育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如果我们的教育改革有了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有了教育技术这样的教育资源的武装,就能胜利地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 平面设计 图形图像格式

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制作和平面设计中,图形图像的应用是最广泛的。教学工作包括写教案、出试卷、绘制挂图等,写教学论文,PPT课件、FLASH动画和视频制作中,都离不开图形图像的应用。所以图形图像的处理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制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一、图形图像的常用格式

一般来说,图形文件对应的是矢量图,而图像文件对应的是位图,又称为点阵图。

矢量图用数学的向量方式来记录图形内容,图形以线条和色块为主。由于矢量图形可通过公式计算获得,所以矢量图形文件体积一般较小。矢量图形与分辨率无关,可以将它缩放到任意大小和以任意分辨率在输出设备上打印出来,都不会影响清晰度。位图是由称作像素的单个点组成的。这些点可以进行不同的排列和染色以构成图样。由于位图表现的色彩比较丰富,所以占用的空间会很大。当放大图像时,像素点也放大了,但每个像素点表示的颜色是单一的,所以在位图放大后就会出现马赛克状。

基于两者的优缺点,在图形图像的处理和应用中,要根据教学资源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图形图像格式。常用的图形图像格式有很多种。矢量图格式有CDR、AI、EPS、DWG、EPS和WMF等,位图格式有JPG、GIF、PSD、PNG和TIF等。

二、图形图像格式的相互转换

1.矢量图转换为位图的方法

在矢量绘图软件中绘制好图形后,在其他软件中使用是经常遇到的。这就存在一个用什么方法把图形拿出去的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先拷贝图形,再在其他软件中粘贴。但这种方法效果不好,一是图形大小不能调整,二是图形不光滑。在把矢量图形转换为位图时,有两个重要属性要注意,一是图形导出后背景要透明,二是保留图形的矢量性质。下面介绍在实际应用中最好的导出法。

利用软件的导出功能,简便而且效果好。首先把在CorelDraw绘制好要导出的图形放置在一个单独的页面。点击文件下拉菜单看到导出或者按快捷键Ctrl+E,弹出导出对话框,在保存类型选项一定要选EPS格式。因为EPS格式同时具备背景透明和具有矢量性质,对在后来的位图软件中使用极有好处。点击С觯选默认配置,将图片导出为EPS格式文件。在PhotoShop打开刚才导出的EPS文件,出现“栅格化EPS格式”对话框。这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大小、分辨率以及色彩模式。

2.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方法

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制作中,经常遇到位图转矢量图的情况。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如下两种方法用于位图转矢量图,效果很好。

(1)PhotoShop选区法。根据图像的情况,假如要处理的图像是黑白图案形式的,那么用这种方法是再恰当不过了。首先运行PhotoShop,打开要转换的图片。用魔棒工具选取图案黑色部分,再点选菜单“选择/选取相似”,将图案全部选取。打开路径调板,点击调板右上角的黑色小三角形,打开对话框,选“建立工作路径”,容差设置为1,再点击确定,将选区转为路径。点选菜单“文件/导出”,选“路径到Illustrator”把路径以AI的格式导出。打开CorelDraw,新建一个文档。把刚才PhotoShop导出的AI格式的对象导入,然后双击工具栏“选择工具”全选对象。选属性栏的取消全部群组,填充中颜色。再选择属性栏里前面那个“合并”后对象的形状全部出现。

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如果原图的图片太小,可以在PhotoShop中将图像转为智能对象,把图片拉大后再用魔棒选取对象。

第5篇

 

       年度教师发展计划1

 

  过20xx年的努力,在年终工作总结中,我被评为校级骨干教师。为此,我感到高兴和欣慰,一来是自己的努力终于看到了想要的结果;二来感谢学校领导及各老师的指导和协助,为使自己的教学事业更进一步提高,我做出了20xx年教师工作计划:

 

  一、预期目标:

 

  作为校级骨干教师,本学期我要认真贯彻学校新学期学校主要工作计划与教学计划,依据区进修学校教学会议精神,以课改为中心,以科研为导向,注重课堂常规教学,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核心,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自然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开辟教学改革新领域,进一步让自然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分项发展目标:

 

  1、专业技术方面:

 

  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苦练基本功,一专多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承担学校安排的自然课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有关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发展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特点。我将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参加观察和实验活动,从中获得知识和锻炼的能力。

 

  在自身素质方面,做到在理论上多学习,实践中多摸索,总结中多讨论、多反思。在学生方面,以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探究能力为重点,辅导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

 

  实验中要加强安全观念,学生实验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操作规程和步骤进行,确保人身和仪器设备不受损害。

 

  2、具体措施:

 

  本学期里阅读两本教育理论的书籍,并写好读后感。

 

  研究一项课题《自然课长期作业的设计与研究》,并写好中途报告。

 

  针对课题研究,上一门自然科学拓展性课程。

 

  本学期12周左右上一节片级公开课,开展与本学科教师的手拉手活动,要有实效,积极进行研讨及反思,共同进步。

 

  在课堂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动脑筋想办法,利用学生爱游戏,好动的特点,创新一些适合学生的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学、会学。

 

  尝试对学生的评价改革。本学期尝试对学生的评价改革,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制定评价表格,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结合学校“学习型团队”的创建工作,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通过自学、集中学、反思、交流、网上论坛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理论和新课标学习,以学导行,以学促教,以学提升个人素质。

 

  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要灵活、合理使用网上下载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恰如其分的使用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乐学、爱学。

 

  课堂教学做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继续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多学习,修完本科学历,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及修养。

 

  以上是我担任骨干教师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我的计划只是20xx年学校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我的一切向学校靠拢。相信在不懈地努力下会使本学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年度教师发展计划2

 

  一、师德方面

 

  (一)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向身边的一实验老师学习学习他们永不满足的钻研态度;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与时惧进的创新意识;爱生如子的崇高品质;认真踏实的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规范教育行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教师威信。详细了解学校制度,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规范和要求。长期坚持,力求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二)德育方面本学期德育工作以构建魅力德育为目标,以行为习惯养成和法制安全教育为重点,力争通过德育目标的优化,德育内容的细化、德育工作的长抓不懈,从而在德育实效上有所突破,最终能培养出具有我院特色的、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魅力学生。

 

  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2、发挥我的特长,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去喜欢信息技术,热爱信息技术。

 

  二、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其次是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追求简洁明了,克服以往教学中存在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研方面

 

  1、积极实施学院教学改革,采取模块化教学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本学期中,在教学中我将对教材要认真分析,整合个工作流程模块,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认真设计每一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各种实际操作能力,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同时争取本年度能有1-2篇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期刊交流或获奖。

 

  2、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从教育科研过程上来看,参与教育科研就是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过程。比如,课题的确定、论证,研究的实施,报告的撰写,无不需要广泛地学习多种理论,在这样的主动学习中,教师水平的提高是飞跃式的。这样的教科研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可使教师的整体素质都得到提升。在本学期里我将自主寻找与专业教学项目相关的实际问题,制定既有前瞻性和研究水准,又有具体措施的问题解决方案,并认真实施研究方案,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同时更有利于自己专业课教学。同时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确立课题,作好笔记,及时反思。多读书、多积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文学素养,更好的做好科研工作,及时把自己的文章感悟上传博客。

 

  四、努力争取尽早完成研究生学习学业,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和完善。

 

  五、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丰富自己,加强自身建设。

 

  2、请领导、同行多听课、多指导,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年度教师发展计划3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初二11到20班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初三8到14班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信息学奥赛小组的辅导工作以及学校安排的信息技术方面的日常工作等。同时本学期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做一个完整的信息技术课题——初中信息技术基于小组协作竞争环境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为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保证学生的信息学奥赛辅导质量,特做如下计划安排:

 

  一、认真做好备、讲、练、评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信息技术课是一门较新的学科,但它的地位却越来越重要。对学生来说,它虽不是主科,但却胜似主科。所以,本学期,我将认真做好备、讲、练、评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我们的第一任务,也是首要任务。同时,在上好每节课的同时,精心备上几节有特色、有水平的精品备课,既提升自己的备课水平和素养,同时也为做课题做好准备。

 

  本学期初三的信息技术课主要是以下内容:

 

  第一章数字化声音

 

  第1节数字化声音播放

 

  第2节数字化声音录制

 

  第3节数字化声音编辑

 

  第二章数字化视频

 

  第1节数字化视频播放

 

  第2节数字化视频编辑

 

  第3节视频的拍摄与采集

 

  第三章电脑动画初步

 

  第1节走进缤纷的电脑动画世界

 

  第2节逐帧动画

 

  第3节我来当大师——形状补间

 

  第4节我来当大师——动作补间

 

  第5节我来当大师——引导线动画

 

  第四章电脑动画精彩实例

 

  第1节精彩banner

 

  第2节创作片头

 

  第3节音乐贺卡

 

  二、认真钻研教材,探索创新型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发展如此之快,教材的内容往往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别说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教研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从中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作为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继续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创新型的开发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三、做好学生的信息学奥赛辅导工作。经过开学初的'调查,我们在初一新生中发现了不少在信息技术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我们将从这批学生中挑选一批尖子生,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同时,对原有的信息学奥赛小组进行进一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据结构和编程水平,为参加今年的noipXX打下基础。以往我校学生参赛的成绩不理想,今年我们将从兴趣爱好小组成员中挑选出几位特别突出的学生,从近三年的noip试题入手,利用上、下午的课间操和音、体、美、微课,按计划开展好培训工作,力争在这次竞赛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为学校争光。

 

  四、配合学校其他教师和部门,认真完成好学校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以上几点是本人这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我将严格按照计划中所述做好各项工作。若有遗漏及不对的地方,望各位领导和同事指正。

第6篇

关键词:网络教研 数字化 现代信息技术

一、网络教研的理念

校园网络教研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了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二、网络教研的条件

1、硬件条件

(1)校园网络,校园网络不仅仅具备校园局域网的功能,同时必须能够连通Internet,保证网络畅通,建立校园网站,建议包括如下内容:教研新闻、课程改革、教考研究、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专题研究、教研论坛、教研论文、教研计划、教研通知、学科动态、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外活动等栏目。充分发挥了网络速度快、信息及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透明度、参与面与交流面都较大等优点,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在此过程中,在及时有效地为基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促进了教研观念的更新,对变革已经实行多年的传统的教研方式作了有益的探索,进而提高教学研究工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质量和效益。

(2)基本硬件:包括办公室配备台式电脑,安装了基本常用办公软件,配备专职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的畅通。

2、软件条件

(1)教师素质

首先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研理念,新课改的启动,带来了新理念、新课堂、新教研。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科研的主人,通过科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教育科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科研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利用业余学习时间组织举办培训班,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网络教研的相关培训。

其次培养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让每位教师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学会在网络上收集寻找各种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我们并向全体教师明确提出了开展网络教研规定和要求,开展网络教研,整体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研究的水平,提高教研活动的水平、质量和效益。

再次鼓励教师的学习,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如此丰富的社会,一天不学习就有可能落后,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新知识需要掌握,每刻都有那么多的新见解需要了解,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仅仅是业务方面,更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不一定将名山大川都走遍,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其价值是一样,网络资源如此丰富,更应该成为教师学习的有力工具。

最后对教师参加网络教研进行合理分工,根据每位教师的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分工合作计划,使网络教研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顺利开展。

(2)教研氛围

学校要具有浓愈的教科研学术氛围,可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鼓励教师进行网络教研,同时对不参加教研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惩罚,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样才会使教师们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新老教师结对子的方式,利用新教师的活力结合老教师的经验形成优势互补,就会将网络教研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三、网络教研的流程

(1)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按教研组划分为不同的教研小组,各小组分工协作

(2)资源的收集,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的收集工作,收集范围不限,可以是原创性的论文、教案、课件也可以是网络中的优秀教学资源,此项工作应该有专人负责,有详细的资源收集记录。

(3)资源的整理,对收集到的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形成各教研小组的资源库,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资源库进行丰富整理。

(4)资源的上传,根据教研计划,对资源库内的资源进行上传,形成校园资源库,对所有的资源进行共享,实现资源的最优化,体现网络教研的优势——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

(5)总结交流:定期进行网络教研的总结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网络教研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对出现的问题积极探求解决方法,同时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对出现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四、网络教研成果

根据网络教研的运行情况,进行网络教研的成果测评,以确定是否有利用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是否能够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发展学生,体现学生是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网络教研的成果应该公正客观,不单纯以学习成绩作为考核手段,对教师的考核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过程。

总之,校园网络教研是一个新的话题,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尝试。它并不否定其它形式的教研作用,而是从另一种视角上探索教研的方向,扩大教研的职能,挖掘内在资源,促使教研更加科学。这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创新精神,改变教师的角色认识和自我观念发挥重要作用。如今,网络教研这种新型的教研模式正在形成,“自下而上”的教研、“互动式”教研、“参与式”教研、“实战式”教研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自主、合作、探究”正成为“网络教研”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

[2]余红.《关于交互网络的协作学习探讨》

[3]《WebQuest八问八答》.《网络科技时代》,2002年第1期.

第7篇

关键词:学校网站;服务;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05-0009-03

我校的校园网建设起步较早,定位于“对外宣传学校、对内服务于教学管理”的功能,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网站开发小组的辛勤耕耘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多次荣获省、市级荣誉。但是,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推进,我们必须考虑网站的功能转型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探索什么样的校园网站是师生需要的,是可以被大家认可的。战斗在“第二战线”上的我们,应该努力让网站及其附带的模块,真正服务于教学、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管理。下面将我们实践工作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出来,与各位专家和老师探讨。

一、转变观念,规划方向

学校领导不断提出适应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理念,是我们下定决心彻底对网站进行改革的思想动力。学校在近2年提出了“有效教学”、“对话教学”等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学活动回归到本质。开展了“课例研究”、“主题式备课组活动”等系列专项校本教研活动。在这样的形势下,学校网站原先的功能定位已经不能发挥明显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我们必须重新规划网站的发展方向。

为此,学校专门召开会议,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发展新规划。在这个“规划”中,对于网站建设有总体的要求。学校提出,我们的总目标为“继续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学生、教师和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水平。”明确地把我们的网站定为于“服务学生、教师和课程改革。”

二、实用至上,服务教育

学校网站的开发必须与学校的规划保持一致,并且应以实用为主,我们追求的不是花哨,而是真正地被教师们接受,并养成每天都要使用的习惯。我们结合学校特点和教师反馈,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和实践。

(一)助教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也是教师价值的最终归属。学校网站建设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推进“有效教学”、“对话教学”。学校网站开辟了心灵对话专栏,展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如图1)。定期征集教师最新的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并及时上传至网站供师生浏览,内容包括教师教学后的深思,教师对于题目的钻研,管理班级的经验技巧,这些文章真情实意,让人受益匪浅。学校还开辟了元高学科基地,通过基地建设推广学校教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为了及时呈现各组的信息,学校设置每组一名教师作为管理员,让教师参与到网站的管理中来,这样既保证了信息上传的时效性,也保证了信息的正确性,自主管理成为教研组网站的一大特色。

图1

在学科全面铺开的同时,注重打造精品教学资源网站(如图2)。学校承办嘉兴市语文学科基地,曾获得2008年浙江省优秀教育网站,2010年荣获浙江省百佳教育网站称号,2013年被列为浙江省语文教学资源基地学校,在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为打造区域名校奠定坚实基础。为基地建设服务的一批教师,认真钻研,转载或原创了大量的优质资源,为嘉兴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教师服务,截止到目前,稿件数已达13213件,注册会员12299人,每天都有大量的教师来网站寻找资料或上传稿件,形成良性的循环。

图2

(二)助学

推行网络学习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网络中不可估量的资源和学习的便捷性是显而易见的。高中教师是非常忙碌的,每天有大量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任务,平时已经很少有时间来浏览网页。为了让网络教研与教师的日常工作融合在一起,专门在内网中开辟了博客交流区(如图3),教师可以将备课、上课、课后的点滴发表,供他人浏览,并且对一些知名的博客进行了链接推荐,方便教师们登陆浏览。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消息栏目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交流。在这种交流和讨论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教研水平。结合“课例研究”、“主题式备课组活动”等系列专项校本教研活动,我们还专门设计了元高优视网站,将课堂开到网上,一来可供学生回家浏览,二来可供学校教师间进行交流,省去了刻盘等共享问题。通过观看一些优秀教师和名教师的课例,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年轻教师的较快成长。通过结合博客、播客等的教研方式,实现了教师学习的多元化,让教师在网络上跑跑,为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图3

(三)助管

数字化管理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我校从几年前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1.教师无纸化办公

推进无纸化办公是教育工作快捷、高效的要求,也是倡导节约型社会的需求。我校2007年开始引入一体化办公平台,系统功能强大,包括各类通知、校事安排、文件浏览、消息交流等功能,教师可通过平台实时地了解到最新的一些通知和消息,教师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平台查看。平台使用以来,基本上所有的工作布置、反馈等均在线完成,方便快捷并且省去很多纸张的消耗。

2.办公系统的再开发

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有些部门感觉到了系统的好处,也纷纷要求进行开发。我们也不断地摸索和升级,不断地扩充功能。如:教务处推行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开出一节公开课,为此,我们设计了“教师开课登记系统”(如图4),要开课的教师提前开课信息,添加成功后系统自动给本组教师和相关领导发去短息,这样,既有上课的记录,也提醒了其他教师准时去听课,使用多年来,为教务处的统计工作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评价很高。系统的推出,不仅方便了管理,排行榜的设立也促进了教师开课的积极性,有教师一学期开出9节公开课。而且教师的开课全体教师均可见,也促进了相互间听课,提高了教师的交流水平。

图4

除了开课登记,我们还开发了工资查询系统(如图5),省去了每月发工资条的麻烦,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几年的工资均能查询,并且有统计,方便了教师核对。

图5

其他一些如教师成果网、IP地址查询、教师电话号码、图书馆期刊查询、晨检上报、点餐系统等都为学校的管理作出了贡献。

三、反思成果,开拓进取

随着系统的不断增多和功能的不断强大,其局限性也不断显现出来,不利于教师们的应用和系统的推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数据不共享

由于系统是分别建立和不断扩充的,系统间无法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孤岛”。

(二)应用不集成

不同时期由不同的人员研发,缺乏统一规则下的应用访问接口,应用系统各自独立。无法相互访问数据和功能,并且多个系统缺乏有效的管理。

(三)界面不统一

界面风格各异,人性化程度低。

鉴于以上考虑,我们将对学校的数字化网络进行重新定位思考。在原有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构建一体化平台,打造服务型数字化新校园(如图6)。通过研发一体化平台,将系统进行有效地整合,整个平台实行统一身份验证,一经登陆,学生、教师、领导将赋予不同的访问权限。不同的用户可以在一体化平台上完成查询、学习、工作、教研等。

图6

以上是我们近几年网络建设的一点思索,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我们的辛勤付出,网站建设和维护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是我们乐此不疲。将服务进行到底,将便捷和高效的数字化校园深入人心,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名校的建立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蔡世波.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构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

高教职教,2010,(3):20-22.

第8篇

关键词:专业化视野;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

   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对幼教师资学历要求的提高,高等师范院校已成为幼教师资培养的主要基地。高等师范院校需要把握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殊性,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建构和完善学前师资培训模式,才能培养出知识、技能、素质并重,保育、教育、研究兼能的新型幼儿教师。

一、从教师专业化角度来看待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 “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1]。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我们一般把新教师刚入职的前几年看作是专业成长的关键期,而专业发展主要是指从一个熟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所以专业化发展是体现“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由一个新教师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2]。前期有研究者指出:“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有一定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但比较缺乏幼儿教育实际工作经验,因而缺乏相应职业技能技巧”[3],还有提到现有教师在总量、结构、职称以及科研水平等上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以所在的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通过对该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调查研究,结合对同类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一)新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殊性缺乏了解,幼儿教育实践经验缺乏。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专业扩展而大量补充进入的新教师,大多是本硕连读的研究生,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理论知识储备远远多于幼儿教育实践经验。这些新教师即便是工作以后,他们到幼儿园参加观摩、听课、调研、实践的次数和时间还是较少,因此他们在自己担任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会习惯于按照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特点来讲授课程或组织活动,而很少站在教师教育的高度来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

(二)部分教师的角色调整与适应不良。学校升格后,由于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教师必须面临着角色的调整和适应”[4],部分教师由于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习惯于遵循原来的教学模式,重视上课、备课等教学常规工作,没有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幼教机构进行教育科研,对目前不断更新的学前教育观念和新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获取和消化吸收,还没有完全实现角色转换,教师教育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三)职后培训的形式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由于学校刚升格,各种培训渠道还没有完全畅通,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总的来说还是较少,整个职后培训的形式也显得比较单一,除了专家教授讲学外,无非就是让教师到其他高校接受短期培训,培训的内容多数偏重于宽泛的理论,实践操作性不强,职后培训未能真正的起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双师型”教师的呼唤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是有区别的,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系统掌握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从事学前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业务能力,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能在幼儿园、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教师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除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需要强调技能学习和实践操作,因此其实践性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具有坚实的学科理论素养和丰厚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知识、技能、素质并重,保育、教育、研究兼能的新型幼儿教师。因此,建设一支“双师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摆在高职高专院校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也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学校竞争优势的关键。

三、以四川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为例,在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方面作出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高标准、严要求,把好师资入口关,实施“人才工程”,构建合理师资结构。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关键,为了改变学校师资总数不足以及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近年来学校一方面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坚持高学位、高水平的标准,严把师资引进关,重点引进了一大批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业人才,同时学校鼓励原有的教师进行在职进修和学历提高。学校采取重点培养与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和引进了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教授或博士。另一方面,制定和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工程”计划(包括名师工程、教授工程、博士工程、学科专业带头人计划、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培养计划、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加大投入和设立优惠的条件,开设绿色通道,引进一批博士、教授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在岗位设置、师资调配、职称评聘等各个方面保证重点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一支信念执着、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及一批优秀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正在形成。

(二)学校加大软硬件投入,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数字化、信息化资源系统的保障。

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学校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完善,尤其需要构建数字化、信息化的资源系统。学校升格后,继续加大教育资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加强了教师办公室和计算机教室的配备、扩大了多媒体投影教室建设、开展校园网站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等,同时学校配备了教师和后勤办公平台、教育教学信息平台、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完善图书馆学前教育类电子图书资料建设,并且学校购买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等使用权限, 校园内免费向师生开放,为学校数字化、信息化资源系统建设和应用奠定基础。通过数字化信息化资源平台,师生可以及时了解到学前教育发展最新的政策和理论、课程改革的动态,同时还可以展示和交流教研活动,共享教学论文、教学讲义、优质课例等教学资源。

(三) 以校级科研中心为平台,促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投身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为了极大的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相继成立了幼儿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川西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中心下设置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研究室、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室、农村与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室等,学校还相继出台了《四川幼专科研项目奖励细则》和《四川幼专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促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自觉加强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提高。一方面规范了学术委员的审查与评审制度,对课题申报、优秀学术人才的评选等工作进行严格审议,杜绝了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保证了学术活动的真实性。另一方面通过研究中心组织高职称教师申报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青年课题,尤其鼓励教师申报与幼儿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课题项目。科研中心积极引导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密切关注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带领教师深入幼儿教育基地,观摩和探讨幼儿教育热点问题,如:蒙氏教学法、体智能游戏、幼儿早期阅读的训练、奥尔夫音乐等在幼儿教育机构开展的情况,鼓励教师探索具有本地域特色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

(四)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师终身学习制度,积极推进“校本培训”。

为了建立和完善教师终身学习制度,学校制订了教师培养管理办法,构建学校、系部两级培养体系,建立多渠道培养网络,通过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使新教师尽快熟悉工作岗位,进入角色。通过开展单科进修、学历进修、高级研修、访问学者、团队培养等方式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职业情感培训、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教育科研方法等。在培训方式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如:专家讲座、学术论坛、幼教机构观摩活动、高校教育机构学习交流、兄弟学校访问考察等。在培训对象上也各有不同,针对新教师,为了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迅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主要进行校情校史、教师职业意识和情感、教师教育技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特点和方法等培训;针对有一定工作阅历的教师,结合他们自身的专业特点和个人现有的能力水平,把他们分成“理论型教师、实践型教师以及“双师”型教师三个层次”[5]。分别为他们设计个性化的专业发展培养模式,采用实践能力培训、教学能力培养、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高级研修、访问学者等方式,强化和提升他们的专业领域内的优势和特色。

(五)发挥校内外学前教育实训基地的作用,加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的培养

学校目前校内教学实训基地包括学前教育专业实验室、微格教室、心理学实验室、建设中的幼专附属幼儿园,同时学校作为四川省幼儿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在校外多地市州挂牌建立了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和绵阳及周边市区多所职业技术类学校、幼儿园、儿童发展与教育咨询机构、早教机构达成了多项实践教学合作协议,有着长期教学和工作联系。学校要求工作三年内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新教师,每周必需有半天以上的时间深入幼儿园固定跟班听课和调研,每人必须参加1-2个幼教科研课题,每学期组织一次幼儿活动公开课,请幼儿园园长和学校资深的老教师进行听课和评课的活动,让新教师切身体会幼儿教学活动的要求。对有工作经验的教师要求定期下园,并通过承担学前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指导、见实习综合训练、科研论文指导、毕业生就业设计等事项参与学生培养和发展的全过程。此外学校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到校外教学实训基地进行学术交流、实践指导、顶岗锻炼,多层次、多途径的促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顾明远等.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3]杨春华.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几点看法[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14( 8) :9

第9篇

一、国内教育资源库的应用现状

(一)国内教育资源库发展现状

1998年12月,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重点建设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库和若干教育软件开发生产基地”。这是国家首次以国家层面,在报告中提出重视教育资源共享,将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工作提上议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教学资源库的成果稍有成就,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教育资源库建设还是比较落伍,仍有很多问题需被重视并解决。

从1998年国家将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提上议程至今,教育部先后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促进教学资源库工作的开展。尽管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国内的教学资源库的成果层出不穷,比较著名的教学资源库有中国远程教育网、K12教育资源库、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等。综观这些资源库,能实现初步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问题,但步伐还是比较落后,仍存在很多问题。

(二)国内教育资源库存在问题

1.共享性有限,扩展应用单薄

受硬件条件影响,传统的教学资源库服务器的大小有限。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整合,教学资源大小、格式五花八门,这就对各个资源库的硬件和软件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服务器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严重影响了教学资源库中资源的共享性。

2.建设标准尚未制定,资源库建设重复投入

国内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标准尚未统一,给教育资源库的重复利用带来了一定障碍。一般情况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单独的立项活动,它的保密性与建设者能否完成项目及项目的研究成果密切相关。所以,每个研发机构在资源库的开发初期总会出现重复开发一些基层的框架,导致财力、物力的重复投入,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3.教育教学资源扎堆严重,格式多样,更新缓慢

由于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语义定义也不严格,搭建教学资源库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开发平台、数据库平台也多种多样,致使各个教学资源库资源的组织、存储方法及格式不一致;资源库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最终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扎堆;再者,由于课件的开发周期长,人力物力消耗大,严重影响了教学教育资源的更新周期。

二、云计算技术促进教学资源库建设可行性

云计算标志了第三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实现了信息与平台的一体化,将云计算技术用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能解决教学资源库现存的问题。

(一)云计算的定义与特点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模式,通过网络把IT 资源、数据、应用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并通过虚拟技术把大量的计算资源组成IT 资源池,用于动态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提供用户使用。[2]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云计算的特点:(1)安全稳定性。云计算将教育教学资源存储在虚拟资源池中,用户自行下载并利用,使该资源库中的资源的安全稳定性得到保障。(2)通用性。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它把IT资源、数据等整合起来,方便不同教育工作者依据实际的需求对其进行改造,构造出适合的应用,同时可以支撑不同应用的运行。(3)按需服务。云计算可构建一个庞大的资源池,教育工作者可根据本人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中选取服务及资料。(4)虚拟化。用户可在随时随地通过持有的设备,借助网络访问云中的数据,这个云并不是有形的实体。用户通过电脑或者手机访问云端,并不用知道云端的具置,只需按需获得数据。[3]

(二)利用云计算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云计算具有的、新的、高性能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特点表明,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教学资源库建设,能解决目前教学资源库存在的问题,并为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软硬件的共建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撑。利用云计算高性能的分布式处理技术,搭建大型分布式的公共教学资源服务网络,可用来整合全国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云计算技术通过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技术,能够对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服务进行动态管理和分配,满足不同教育工作者的需求,进而构建具有自适应扩展能力的教学资源库。同时,每个前线教育工作者可将手头上的优秀教学资源上传至云平台,由云计算对异构海量资源进行调度,保证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统一标准规范下的有序整合和有效利用。用云计算技术搭建教学资源库,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信息的聚合度,也能减少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复投入,成本更低。因此,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用云计算,可以解决当前教学资源库建设现存的问题。

三、云计算技术为教育资源共享开辟了一条出路

云计算从底层到高层,依次可以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等多种服务。[4]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这是云计算提供的最基础的服务,是教学资源库的进行硬件共享的底层服务层;平台即服务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 ) ,这是云计算提供的中间层的服务,可以为教学资源库建设构建云服务框架的平台服务层。软件即服务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可以帮助教学资源库构建云服务框架的应用服务层。它位于教学资源库架构的第三层,是整个教学资源库云服务框架的核心。应用云计算搭建的教学资源库可以整合异地教学资源库中不相同的软硬件资源,形成一个适用不同应用的、分层的云服务框架。

(一)应用基础设施即服务的功能,实现高层度共享

基础设施即服务,是融合了经过虚拟化技术后的教学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它将各地、各用户、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通过网络集成到云计算平台,利用云平台的按需分配功能,借助网络通道,构建以地方为中心、以各个教育工作者为节点、覆盖全国的教学资源库虚拟网。教学资源通过“云”模式,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各地的教学工作者按需从资源库中选取资料进行教学。各地教学资源库之间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资源的跨库检索、无缝链接。在实际应用中,各地的教育工作者按需从平台中得到IT 基础设施服务,不必亲自购买相关的硬件,从而降低成本。

(二)应用平台即服务的功能,减少重复投入

云计算提供的平台即服务,能实现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建设重复利用。云计算不仅能提供硬件服务,还能提供开发环境、应用程序环境、数据库环境等服务,为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建设提供了统一的共建平台。通过统一的平台建立教学资源,可以避免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减少经费成本等。在云计算的大力支持下,教学资源库将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全部聚合到“云平台”的存储服务器中。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可以按需到平台上摄取资源,改变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三)应用软件即服务的功能,解决资源扎堆问题

云计算技术可以屏蔽信息资源和管理系统的多样性格式,将网络上所有资源连接在一起,构建统一的应用服务层,从而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共享。用户按需从平台的应用服务层中,获取所需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同时,用户不仅可以借助电脑通过云服务访问应用服务平台,也可以通过各种能访问云服务网络移动终端设备和数字电视等。这就为全国各级教学资源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方便的Web 接入方式,给各地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使用云服务器的教学资源提供了便利。

总之,云计算作为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机技术,给传统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构建模式。它能解决传统的教学资源库存在的困境,相信云计算服务型的教学资源库肯定很快就能见到。

参考文献:

[1] 门斌.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9(7):68-72.

[2] 张凌超.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模式初探[J].图书馆学研究,2010(1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