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定语从句讲解

时间:2022-04-27 04:13:22

导语:在高中定语从句讲解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定语从句讲解

第1篇

关键词:高三英语课堂;学生主体地位;概念;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高中阶段面临着“高考”指挥大棒的影响,所有学科的教师都恨不得将自己知道的知识全都灌输给学生,在这些教师的观念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对于这种现象也有很多教师感到不理解,自己明明那么卖力地讲解,为什么学生还是不能充分理解讲解的内容呢?下面就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对于“高中英语课堂上如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一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阐述。

一、“学生主体地位”的概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人,教师则应以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合作者的身份出现。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来讲,一定要认真贯彻新课标的基本精神,引导学生争当英语教学的“主角”。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践

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教学理念给予了高度的认可以及重视。比 如,在学习“限定性定语从句与非限定性定语从句”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就选择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讨论”这一优秀的教学模式:首先我在黑板上向学生写下了如下几个句子:

A:It is the building I designed five years ago.

B:It is a building,which I designed five years ago.

A:Vivian likes her mother who has worked abroad.

B:Vivian likes her mother,who has worked abroad.

接着我告诉学生以下这几个句子中,A句子都是限制性定语从句,B句子都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要求学生在仔细观察这些句子构造的基础之上通过自由分组、有效讨论的方法,自主总结出“限定性定语从句与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不同区别。

这样一来,就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我这个老师对他们的理解与尊重,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与总结的活动中去。大约15分钟之后,就有不同的小组举手要表达他们的看法:“老师,我们总结出了一条规律――限制性定语从句对先行词起着限制修饰的作用,使先行词能与其他同类事物明显区别开。就拿第一组句子来说吧,‘It is the building

I designed five years ago.’要表明的意思为‘这是我五年前设计的那座建筑’,这就与其他建筑明显区别开了;对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来说,它只是对前面的先行词起着一个补充、解释或者说明的作用,完全没有上述限制性定语从句中限制或者修饰的作用。‘It is a building,which I designed five years ago.’这是一座建筑,我五年前设计的,这里只起到补充说明设计建筑的具体时间这一作用”“我们也总结出了一条规律――限制性定语从句对先行词具有限定性,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体现先行词的唯一性。这条规律我们是通过第二组句子总结出来的。‘Vivian likes her mother who has worked abroad.’这句话对先行词‘mother’起着限制的作用,‘薇安喜欢她曾经出国工作的妈妈,由于限制不清等因素,让人在进行理解的时候误以为薇安除了这个妈妈之外,还有其他没有出国工作过的妈妈’。而B句‘Vivian likes her mother, who has worked abroad.’这句话则很好地体现了‘mother’的唯一性,‘薇安喜欢她的妈妈,因为她妈妈曾经出国工作过’,这样也不会让人误解”……

课堂上滔滔不绝,看到这种情况我更感欣慰,因为这表明学生真正地投入到自主讨论、自主总结的活动中,进而也为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与英语实际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彻底抛弃以往“教学中教师最大”等落后教育观念,不断转化自身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多一点的空间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高中英语学习中,为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以及他们日后英语的更好发展做足最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方守艳.谈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英语教学[J].信息教研周刊,2011(01).

[2]生新文.英语新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学生之友:高中版,2010(21).

第2篇

关键词:英语衔接; 初高中; 兴趣;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52-001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在学校召开家长会期间和家访的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家长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在初中,特别是初三的时候,英语成绩很好,而到了高一,英语成绩却下降了呢?或者自己的孩子在初中对英语很感兴趣,而到了高中,却对英语不感兴趣了?我能理解家长们的心情,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英语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因此学好英语显得很有必要。高一是初中向高中过渡的关键阶段,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随着语法难度的增大,词汇量的增加,文章中的句子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再加上适应一个新的英语老师的教学方式总有一个过程,不少学生不能适应高一阶段的英语学习,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和成绩。我认为要让高一学生实现初高中英语学习的自然衔接,平稳过渡,不妨指导学生做好以下的准备:

一、培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使对英语非常不感兴趣的同学,老师也要鼓励他们多采用些心理暗示,我一定能把英语学好。平时利用课余时间,老师可以播放一些精典的英文歌曲,把歌词打印下来,让学生跟着哼唱或者放映一些原版的英文电影,如《哈利·波特》系列、《纳尼亚传奇》系列。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英语语言的独特魅力,时间久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必然会随之水涨船高。同时作为高一新生的英语老师,应该与学生多接触,经常找他们谈心,加强相互间的了解,这样既让学生有一种受到老师重视的感觉,从而增强英语的学习兴趣,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听课感受,对教学计划与教法进行调整,可谓一举两得。

二、勤记笔记

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塞谬尔·约翰逊称做笔记为“必要的痛苦”。做笔记是比较痛苦的事情,但能让人内心感到很充实。一堂课结束后,学生们看着自己整理得井井有条的课堂笔记其实也是一种享受。老师应指导学生准备一本质量比较好的笔记本,至少够一学期用。同时记笔记一定要有取舍,切忌抄板书或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而是要关注那些重点、难点、疑点。对于课上没有听懂的,要用不同颜色的笔在笔记本上标注出来,课后主动向老师请教。笔者每年都把上一学年度部分整理得比较好的笔记借过来,发给高一新同学看,让他们模仿,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三、学好语法

语法是高中英语的重点,虽然掌握语法并不等于掌握语言运用能力,但语法知识的欠缺会对准确运用英语产生较大的影响。语法学起来很枯燥,但有了扎实的语法基础,就能帮助分析阅读中一些较长的句子。既然语法是从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想要学好语法,还必须做大量的配套练习,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发现和纠正错误。牛津高中英语高一上学期的重点语法是定语从句,也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语法,最好先从这几个方面向学生讲解:

定语从句是在复合句中,修饰某一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学习定语从句要弄清两个名词:先行词、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

先行词:定语从句所修饰的词(名词或代词)

关系词:引导定语从句的词。常放在先行词和定语从句之间,起联系主句和从句的作用,同时又作定语从句中的一个成分。按其在从句中的作用可分为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

关系代词有:that, which, who, whom, whose,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whose作定语。关系代词可分为代人或代事物两类,代人的是:who, whom, whose, that,代物的是that, which, whose。

who:代人,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作宾语时可省略。

whom:代人,在从句中作宾语,如前面没有介词时也可用who或that替代,而且可省略。

that:既可代人,也可代物,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表语等,作表语和宾语时常可省略。

which:代事物,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作宾语或表语时可省略;如果作介词宾语,介词在which之前,则不能省略。

whose:既指人,也指物,表所属关系,和his, my或its等一样与名词连用,在从句中作定语。

关系副词when指时间,where指地点,why指原因,how指方式,在定语从句中作状语。

四、狠抓阅读理解

第3篇

有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升入高中以后,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很多初中时英语不错的学生,中考英语成绩也很好,上高中后也感到语法学习艰难,以前所学的那些全然派不上用场,与现在学的联系不上。

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初中英语教学体系出了问题。大多数教师把教学重点都放在了词法教学和短语搭配的讲解和积累上,一个词,往往不厌其繁的讲出数种用法,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自以为得到了“真传”;讲固定搭配,只注重表面上的排列顺序,而忽略词与词之间的修饰和限定关系的分析;只注重数量积累,而忽略实际运用。严重的是,老师们没有把句法教学摆到正确位置,学生们学了很多词的用法和搭配,而对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一无所知,对五种基本句型一知半解。老师讲解的时候也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老师们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句法知识和运用能力并非中考的直接考查对象,讲多了,怕“吃力不讨好”,反正考试没有这方面的题型,老师们也乐得省了麻烦,还不如讲些中考必考的内容来得实在,只要使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语用法和固定搭配,经典对话讲明背熟,中考就可大致过关。殊不知这种做法,给学生以后在高中的英语学习设置了无形的巨大障碍。

升入高中后,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个大的语法项目就是定语从句。而要学好定语从句,势必要求学生对于关系词(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指代先行词的同时也在从句中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这一点做到清楚透彻的了解。根据关系词所做的句子成分,才能正确选择是使用关系代词还是关系副词。例如,who, what, which, that在从句中做主,宾,表语;whose在从句中做定语;why, where, when在从句中做状语。学生对于简单句的结构尚不清楚,更何况是在主从复合句中去分析某个词的句法作用,而且这个关系词又不象在简单句中处于正常的位置,而是放到了从句句首,先行词之后,这就更加使本来就不熟悉句子中词与词之间逻辑关系的学生倍感艰难。结果是,一遇到选择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题,每选必错,也写不出象样的句子,对定语从句望而生畏惧之心,一入高中,英语学习便遇到了“拦路虎”,学好英语的信心受到了动摇。情况还远不止如此,高二年级英语学习的重点语法项目是分词和名词性从句。首先说分词,无论是现在分词还是过去分词,在使用时都要时刻考虑其逻辑主语,这样方能用好正确形式,而由于学生的句法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对于主谓关系,动宾关系,修饰关系,限定关系等还很生疏,所以在做题时分词的形式总是用错,分词的学习又成了难点;再说名词性从句,关键是连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的选择。连词that, whether在句中不做成分;连接代词what, who, which在从句中做主,宾,表语,连接副词when, where, why, how在从句中做状语,而对于这些连接词的选择对于没有句法概念的学生来说同样是巨大的困难,常常是该用what的时候用了that,不会分析一个句子在句子中究竟是什么成分。经过二年的煎熬,语法学习频频受挫,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消磨殆尽,上了高三,则只能“望洋兴叹”,无力回天了。由于初中不教句法,导致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无法衔接,此其危害之一也。

在高考中,英语试卷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所占的比重较大,分值大约占70%左右(包括完型填空)。所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英语文章的能力成了高中英语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学生在初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句法能力,到了高中以后,阅读能力的提高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句子,里面的单词意思全懂,就是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原因就在于学生不会正确分析句子成分,对于句子中说的是谁,什么事(主语部分),做了什么,怎么回事(谓语部分)无法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句子的意思自然读不明白。而且句子越长,意思越搞不清楚。例如有一次,一个学生问我一个句子:They do not share much about their thoughts, feelings, or emotions because they feel that doing so might take a way from the harmonous relationship they are trying to build.这个句子本身并不复杂,它只是一个带有一个由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只不过从句的结构稍稍有些复杂,它包含了一个更小的宾语从句that doing so might take from the harmonous relationship they are trying to build.这个更小的宾语从句又包括了一个比它更小的定语从句they are trying to build,修饰先行词relationship.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句子分析能力这么多的词排列在一起对他来讲都是平行的,对句子的意思无法进行正确理解,从而导致无法深入理解文章,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高考考场上,必将影响学生的答题信心,导致阅读理解题丢分。所以说,因不会分析句子影响文章阅读,此其危害之二。

第4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模式;语法教学;实践;运用

英国著名的语言家威尔金斯(Wilkins,1972)说过:“Without grammar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没有语法就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什么也不能表达。)由此可见语法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系统的语法知识构架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语言形式的掌握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但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更好地进行语法教学是一直困扰很多一线英语教师的一个难题。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先由教师讲解、传授,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应的语法规则,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进行巩固、加深,这种教法使得语法变得抽象、晦涩难懂,也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热情与参与的积极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笔者认为: 新课程实施中的语法教学必须体现“发现探究、实践运用、任务型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理念。而体验式教学正是‘以学生为中学’、‘以任务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具体体验’来发现语言使用原则并能够应用到实际语言交流中的教学方法。“Tell me, I will forget; Show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understand.”这句英国谚语正是告诉我们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截然不同的学习成效。

一、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思想

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 Kolb)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我们的体验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境体验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种强调“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模式。它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在理解、体验和感悟中也发挥了自身极大潜力与创造力。

二、体验式语法教学实践案例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将体验式语法教学过程分为四个主要过程:①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感知语法;②现象呈现 、合作探究、归纳语法;③情境设计、实践应用、熟练语法;④情境体验、提升能力、运用语法。

现以人教课标版必修1模块1第四单元的定语从句教学为例,介绍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法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应用:

(一)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教学内容:由that、which、who、whose 引导的定语从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理解、掌握由that、which、who、whose 引导的定语从句并运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和语境中运用定语从句

(二)教学过程

步骤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感知语法

Task One 播放一首由Bette Milder 演唱的经典老歌《The rose》。然后让学生再次聆听歌曲,补全歌词。

【教学思路】 音乐有一种魔力,能够触碰到人们的心灵。课前这首经典歌曲的欣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补全歌词, 学生在感受美妙音乐的同时初步感知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语从句及其重要要素之一:关系词。

步骤2 :现象呈现、合作探究、归纳语法

Task One再次出示三句带定语从句的歌词,引导学生观察并在小组中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所填词是什么词?在句子中起什么作用?

(2)所填词后面所带的句子是什么从句?

(3)所填词前面的词是什么?

【教学思路】 在小组中,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碰撞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渴望,讨论开拓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观察、讨论,学生发现了定语从句的三要素:先行词、关系词及定语从句位置及作用。

Task Two 呈现以下英语谚语,让各小组抢答猜测句意并思考:关系词who 、that、which所引导的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是什么?是人还是物?

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He that travels far knows much.

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接着笔者拿出两只带不同颜色领带的玩具毛绒狗,问:Which dog do you like?引导学生回答:I like the dog whose tie is blue./I like the dog whose tie is red.然后给两只玩具毛绒狗戴上不同颜色的帽子,问:Which dog do you like?引导学生回答:I like the dog whose hat is black./I like the dog whose hat is purple.

然后在屏幕上呈现这两个由whose 引导的定语从句,让学生小组讨论,比较与关系词who 、that、which所引导的定语从句的不同并填写以下表格:

【教学思路】教师启发诱导学生通过观察已知的语法现象,在小组合作中自主地发现探究潜在的规则,透过语法现象归纳总结语法规则,引导学生在动态中掌握语法特征。

步骤3:情境设计、实践应用、熟练语法

Task One呈现几张2012伦敦奥运会冠军、场馆、吉祥物的图片,让学生用定语从句来描述图片内容。

Task Two 呈现两张人物图片,要求学生用定语从句来描述。

【教学思路】 在总结了定语从句的语法规则后,通过图片描述任务能够帮助学生逐步熟练语法规则。这是个开放性定语从句的练习,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行多种猜测、想象,描述。这个操练为下一个运用语言的任务做好了铺垫与准备。

步骤4:情境体验、提升能力、运用语法

Task One 在屏幕上呈现班上几个同学的照片及他们突出的特征、爱好等信息。让一个同学根据屏幕上的图片和信息用定语从句来描述这个同学的特征,而班上另一个蒙上眼睛的同学进行猜测。

【教学思路】 通过这个猜谜游戏,学生积极融入活动,课堂气氛达到了。学生加深了对所学语法现象的理解,同时定语从句这个语法知识也从形式过渡到了内化。

Task Two情境设计1:你的网友Johnson从美国来福州看望你,由于你有急事不能去接机,你请你的朋友替你去接机。请根据图片信息向你的朋友描述Johnson的外貌特征。(至少三个定语从句)

情境设计:你不小心在机场丢失了一件行李,写一个寻物启示。

【教学思路】 两个情境活动都要求学生运用习得的语言来学会做事,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第一个情境是要求学生说,而第二个任务就是落实到写。写作是一个将自己的内在思想组织并用语言外化表达的一个复杂过程,有一定难度。但课堂上前几个听说训练为这个写作任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个任务的难度系数。

脱离了真实的语言应用 ,语法就是一些无生命的语言符号,失去了意义,没有了色彩。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中掌握了语法规则,在小组合作中发展了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在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中自然习得了语言,体现了“在做事中学习语言,用语言来做事”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马丽娜,南纪稳.探究体验式教学.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孔庆炎,胡壮麟,桂诗春,贾国栋.关注《大学体验英语》[J].中国大学教育,2003.8

第5篇

【关键词】主动发展 课堂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084-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教学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

在一次作业评讲中,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个题目:The Roma originally lived in Northern India in ____ is now Pakistan,and later tried in vain to settle down ____ they could live and trade peacefully. 此题错误率极高,涉及了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以及名词性从句的知识,并且这些语法知识在整个高中阶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题综合了这些从句的辨析和运用,难度很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处理这样的难题通常是由教师帮助分析句子结构以及理解句意,讲解本题考点,最后说出选题答案。但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都知道这种教学效果并不好。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们未积极参与其中,思维未充分地调动起来,被动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提高作业评讲的效率,根本的方法是改变教学方式,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而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使这种题目的思维过程深深扎根于他们的脑海,避免进入“一讲就会,一做就错”的死胡同。

在这次评讲中,教师既没有展示自己深厚的知识,也没有告诉学生题目答案,而是请同学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初,一大批同学认为第一个空格应为which,此时,教师并未否定这个答案,而是问为什么。这个时候,A同学站起来,理直气壮解释道:这是一个定语从句,所以我们要用in which来引导这个句子,他的说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教师:大家怎么知道这是一个定语从句的呢?判断定语从句的依据是什么呢?

学生B:定语从句的判断主要有三个要素,分别是先行词,关联词以及关联词在定语从句中充当的成份。在这个句子中,Northern India是定语从句的先行词,which 是关联词,关联词在定语从句中充当主语,正好符合定语从句的判断特征,因此我认为是定语从句。

这时候部分同学出现了困惑的表情。

教师:其他同学有意见吗?

学生C在教师的鼓励下勇敢地站了起来:依靠分析,这个定语从句应该缺主语才是,可是in which 是一个介词短语,大致相当于副词的功能,似乎不能够充当主语。C同学的说法引起了学生们的反思,学生们的态度已经不像刚才那么肯定。就在这个时候,D同学犹豫地站了起来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仍然认为这是一个定语从句,但是这个句子的主语是Pakistan,而不是which,也就是说这个定语从句采用的的是倒装语序。

教师(表情有点诧异,显然没有预料到这个说法,但是很快就镇定下来):你见过定语从句用倒装的吗?举个例子来说说吧。

虽然教师的态度未置可否,但是他的说法很明显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学生原来有所动摇的态度立刻又坚定起来了。在大家赞同声中,D同学原本犹豫的神情很快消失殆尽。他清清嗓子,说道:老师,以前我们遇到这个句子:There is a house,in front of which stands an old tree.

D同学的例子激起了大家的思考热情,学生们陆续给出了一些定语从句用倒装结构的例句。

教师这时候开始发话了:既然是定语从句就请大家把这个句子翻译成中文吧。因为这是一个长句子,就请大家省点事情,只翻译定语从句和它的先行词吧。

片刻思考之后,学生们又出现了疑问。Northern India作从句的先行词,那么与后面的从句连在一起,它们合起来的意思就应该是“巴基斯坦所位于的北印度”。而众所周知,巴基斯坦和北印度并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学生很困惑,这个时候教师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教师开始总结:这个句子从形式上来看确实是定语从句,但是把它翻译成为中文后,我们却发现它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由此,我们是否该探讨一些别的可能性呢?

这时候学生F站了起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既然这个题目选择了which之后句子意义不正确,那它就不应该是定语从句,也就是说这个从句和Northern Indian之间的关联不是很大。那么这个句子的结构就应该这样划分:in Northern India在句子中充当地点状语,我们可以把它暂时忽略。这个句子的主语为The Roma,谓语为lived,in 作为介词和后面的从句合并一起作为这个句子的状语,所以这个从句应该是宾语从句。

教师询问了其他学生的观点,很明显这位同学的说法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接着在教师的鼓励之下,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很多介词后面接宾语从句的例子。

第6篇

想法二:新教材中的听力材料有几个特点:①多。一个单元有三个听力材料。②生活化,口语化。语速快,口语味浓厚,有的单元还出现了方言。③设题难度大。听力题目不是学生们熟悉的选择题,而是填空,问答和判断正误。有些问答题还不是能从材料中直接听到的,必须在听完材料后归纳总结才能得出的。这对于native speaker来说,都不见得容易,更何况是把英语作为纯外语的中国学生,尤其是很多郊区的,山区的学生。这就导致教师要么放弃,要么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它,要么对题目进行改编加工。但现在每个老师的备课量都很大,每个单元都这么做是不现实的。

想法三:新教材的单元板块多,每个单元题、听、说、读、写各个技能的训练都有涉及。students'book上每个单元有goals,warming-up listening,speaking,pre-reading,reading,post-reading learning about useful expressions,learning about useful structures,using language,wrting,tips等等,令人眼花缭乱。课时这么紧,这么多的板块怎么完成?如果删减,又如何做到删减的合理呢?

想法四:新教材加强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这应该是最具有实际意义的改变。但speaking或talking部分把原来简单的口语训练变成了提供主题、情景和语言功能项目,让学生不仅要开口说英语,还要用英语来辩论、讨论、采访或写些调查报告等,难度太大,要求过高,给老师的操作和学生的配合、参与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第7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前提问;课堂效率

问题,这是个很平常的事情。作为任何一个教师乃至任何一个人都会知道“问题”二字。那么作为一个教师,对“问题”这两个字的理解或许要比平常人更为深刻一些。我们教师每上一堂课,多多少少都会针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回答,目的是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更加集中精力专注于课堂,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的知识,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效率。那么除了课堂中的提问外,我们对于课前的问题又该如何去思考呢?

最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对课前提问这件事非常关注,我这里所说的课前提问即:在正式讲课前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经过自己在英语教学过程的亲身实践,课前提问给我一下几点思考。

首先,问题的设置,就是设置哪一些类型的问题。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每天会给学生讲解一些的知识点,语法点,也包括一些单词和词组的运用等等。那么我们在讲解完这些后,学生课后有没有再去温故而知新呢?面对我们现在接触的学生,我们都知道,他们的自觉性是有限的。那么我们就得用不同的方法让他们去温习。其中之一就是设置问题,而这里我所说的设置问题是针对下一次课堂。所以,我们就得提前准备好下一次课堂作为教师你想要提出的问题。而问题的设置则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而不是随随便便,信口拈来,否则有时候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无从适应,更无法了解老师到底要做什么。针对英语这么学科,那么我们可以有多重问题的设置。

我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前提问设置的问题一般比较简单,一般就是对上一次课堂中所讲解到的相关内容作出相关提问。其一,可以提出一些理论性问题,比如,上一堂课中我们讲解了定语从句的几个先关内容,那么我就会提出如下问题:定语从句分为哪几种?关系代词有哪些,关系副词有哪些,它们在从句中有何作用等等。当然,这些是任何一个英语老师都能轻而易举回答的问题,但是对于学生而言,那就有天壤之别了。每每都有很多学生回答不上来,所以,这些个很重要的理论性问题还是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弄清楚,以帮助后续的知识运用。其二,进一步提出实际应用的一些问题。还是就刚才的定语从句举例。在我们让学生了解了定语从句的理论结构后,我们就得让学生进入实际的运用。或许在上一次课堂当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领下对定语从句可以有比较灵活的运用。那么在第二次课堂当中,脱离了教师的引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又如何呢?这就得我们教师提出问题来考察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了。那么课前提问就是对此的一个良好督促。于是我们可以利用手头上的教学工具,黑板,或者多媒体等等来显现一些句型,让学生亲手去操作,让学生去辨析这些句型中所相对应的一些定语从句的理论性知识。如,这句话是定语从句吗?如果是,那么当中哪个是关系代词,哪个是关系副词,哪部分是主句,哪部分是从句呢等等。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做到从理论到实际的一个转换,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举例,我们对课前问题的设置还可以有多种,如词汇的运用,课本原句的回顾等等,这些根据实际情况都可以用在课前问题的设置上面。

其次,课前问题所针对的对象。我们现在多面对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局面。一个班级的学生功底是存在差异性的,有先进的,中等的,也不乏落后者,但是,他们都是来求学的,都是要求上进的。我们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去决定哪些学生可以有回答问题的权力,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所以我们问题的对象也应该是全面性的,但是也有区别性的。对基础相对拔尖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他们设置一些难度相对大一些的问题,这样的课前提问可以避免这部分学生出现骄傲浮躁的心理,也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是需要进一步学习的。那么,对于基础中等的学生我们就可以设置一些相对平常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的课堂积极性了。而且这部分学生是整个学生的主力部分,利用课前提问引导这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那么这堂课的效率就会大部分提升。同样,对于那些相对落后的学生,我们是不能放弃的,我们也应该通过提出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能够体会到回答出问题后的一种成就感,刺激他们奋发图强,勇于进取的精神。如果冷落他们,那么,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后,这部分学生一定会逐渐对你失去希望,进而对学习失去希望,从而导致课堂上出现冷场现象。我想这是老师所不希望看到的结局。所以我们课前提问一定要广泛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就是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落下。

最后,课前提问的数量和时间的控制。这一点我想每一个教师都明白,课前提问其实是对上一堂课知识的一种大致回顾,所以对于问题的数量和时间的控制必须有个度。一般情况下以不超过5分钟为基准,提问的数量可以根据问题的实际难度情况进行调整,这样既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入正式的授课过程,同时也不影响到对新课程的进行。

课前提问题是我们用来控制学生注意焦点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通过实践,我发现,现在每次我进课堂,学生们都非常集中精神,不少学生还在课间再拿出上堂课所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回顾,以准备我的课前提问。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们慢慢适应了这种课前提问,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复习多思考的习惯,自身的成绩也在慢慢提升。想必这对任何一个学生而言都应该是个很好的开端。

我们的思想很多时候是跟着我们所问的问题走的,当我们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之后,绝大部分学生的大脑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思考、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他们的意识焦点,也就自然而然的跟随着问题走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问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作为教师作为引领者,要不断地赋予他们这种机会,让学生从学习的被动者变成学习的积极主动者。这样我们的课堂也会变得更为充实,课堂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

无论我们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试着让问题成为思想的领航,让问题带着我们去寻求我们所要的,让问题引领我们走向美好未来。 [科]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认识定语的概念。

定语的定义是:形容词修饰名词或代词的作用叫定语。而表示法可以叙述为:定语由①形容词;②相当于形容词的词;③相当于形容词的短语;④相当于形容词的句子充当。这个相当于形容词的句子就是定语从句。

先通过大量的举例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二个角度来认识定语从句和定语的关系。如:

①This is a small box.

He is a lazy boy.

②This is an apple tree.

There are 55 students in class 1.

③The girl in a hat is Lucy.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The boy playing over there is my brother.

The cup broken by Jim is valuable.

④The man who I met on the street is my math teacher.

The house where we played cards is small.

二、定语从句和非谓语动词短语作定语时的转换。

可以通过定语从句和非谓语动词短语作定语时的转换,使学生认识定语从句的表达方式,这样能把非谓语动词的学习和定语从句的学习结合起来,同时也能加深对非谓语动词作定语的学习与认识。如:

1.The girl in a hat is lucy.

The girl who is in a hat is lucy.

2.The boy playing over there is my brother.

The boy who is playing over there is my brother.

3.The cup broken by Jim is valuable.

The cup that was broken by Jim is valuable.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多讲这种升降格的做法及应注意的时态和语态问题,不仅能把非谓动词短语作定语与定语从句结合起来,而且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定语。

三、注意定语从句在英汉两种语序翻译上的差异。

英语中定语从句绝大多数是后置定语,而汉语是前置定语,所以定语从句多译成主谓结构加“的”的形式,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请比较:

1.The man who I met on the street is my math teacher.(我在街上遇到的那个人是我的数学老师。)

2.The house where we played cards is small.(我们在里面打牌的那栋房小。)

两者正好相反的语序加大了定语从句的难度。教学时应精心设计一些练习,加强学生对这种差异的认识。

四、认识引导词在定语从句中的作用。

引导定语从句的引导词不仅引出从句,指代先行词,连接着主句和从句,而且还在定语从句中充当成分。教师要多讲引导词在从句中所担当的成分,培养学生在学习时把引导词的各个作用都考虑到,这样就能逐步把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使用区分开来。请比较下面两组例子:

(1)a.I won’t forget the day _______ we met for the first time.

b.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_______ we spent together on the farm.

(2)a.This is the school _______ they studied last year.

b.This is the school _______ they visited last year.

有些学生在上述两组的空白处分别填when,where,这是由于忽略了引导词在定语从句中所担当的成分而造成的。

在上述二组中第一个句子填when和where是正确的,因为它们在从句中作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在上述二组句子中的第二个句子中,尽管各自的先行词与第一个句子的相同,但要用的引导词是否一样,就要予以认真分析,第一组中第二句中,先行词作spent的宾语,第二组中的先行词作visited的宾语,故都应填关系代词that或which。讲解时学生难以判断引导词在从句中所充当的成分时,可要求学生把复合句拆分成简单句,还原该引导词所代替的句子成分,这样就很容易弄清它所作的成分。

五、介词 +which 结构中的介词如何确定。

它还可以替换when,where,why等关系副词。

1.说明在“介词+关系代词”结构中,介词的选用取决于先行词的意义和从句中谓语动词的搭配。例如:

①Do you know the boy to whom my mother is talking?(whom前用to,取决于从句中 is talking to的搭配)

②This is the house in which we lived last year.(which前用in,取决于先行词的搭配in the house)

③I want to find the pen with which I wrote the letter.(which前用with,取决于先行词的搭配with the pen)

注意:含有介词的短语动词一般不能拆开使用,介词仍需要放在动词后面,因为短语动词属于固定搭配。例如:

④Is this the DVD player which you are looking for?

look for 是短语动词,不能拆开。

2.举例说明可用“介词+关系代词”结构替换关系副词when,where,why等。例如:

①I still remember the day when I first came to Beijing.

I still remember the day on which I first came to Beijing.

②The house where he lives needs repairing.

The house in which he lives needs repairing.

The house (which/that) he lives in needs repairing.

③The reason why I’m calling you is to invite you to a party.

The reason for which I’m calling you is to invite you to a party.

The reason(which/that) I’m calling you for is to invite you to a party.

六、关系代词whose不仅可以指人,而且还可指物,归纳说明关系代词whose的用法。

1.关系代词whose既是who的所有格,又是which的所有格,在定语从句中作定语。因此,除指人之外,whose还可以指物。如:

①I saw a woman whose bag was stolen.(指人所属的关系)

②please show me the book whose cover is red.(指物的所属关系)

2.关系代词whose指物时,可用“of+which”结构代替。词序是:限定词(冠词、指示代词、物主代词等)+n.+“of+which”;也可以是:“of+which”+限定词n.。如:

①I live in the room whose window faces south.

I live in the room the window of which faces south.

I live in the room of which the window faces south.

②Which is car whose owner you know?

Which is the car the owner of which you know?

Which is the car of which the owner you know?

七、注意句子中定冠词的修饰作用,判断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调整句子结构,还原定冠词的位置。

先看下面两个句子:

①Is this shopping mall _______ sells many kinds of mobile phones?

②Is this the shopping mall _______ sells many kinds of mobile phones?

A.whereB.the one thatC.which

两个句子都是疑问句形式,可先将它们变成陈述句形式:

①This shopping mall is _______ sells many kinds of mobile phones.

②This is the shopping mall _______ sells many kinds of mobile phones.

由此可知,句①缺少先行词和引导词,所以要选B。而句②缺少从句中作主语的关系代词,因而要选C。假如遇到题干为疑问句、倒装句、强调句等特殊语序的选择题时,最好先将句子还原为陈述语序,再选择。这样,可以降低题目难度,有利于把握句子结构,明确题意,从而准确作答。

再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③He is the (only) one of the students who _______ Russian in our school.

A.know B.knows C.knew

④Titanic is one of the most wonderful movies that _______ been produced in Hollywood.

A.haveB.has C.were

针对这两题,学生往往会选A。实际上,由于定冠词的作用,已使句子的先行词发生了变化。句③在one前加了the(only),表示后面的定词从句修饰的就是先行词“the(only)one”,而不是“the students”,所以动词用单数knows;而句④中的one前没有定冠词,后面的定语从句修饰的是先行词movies,所以动词用复数have。

八、句子中逗号或句号的作用。

说明标点符号对句子结构的影响,试比较以下三个句子:

①He has two sons.One of _______ wants to be an astronaut.

②He has two sons,and one of _______ wants to be an astronaut.

③He has two sons,one of _______ wants to be an astronaut.

A.them B.they C.whom D./

除了在“one of”前面使用的标点符号不同和句②有并列连词and之外,上述三个句子完全相同。根据句意,这三句话的空白处都需填入一词,否则句意不完整。句①是两个完整的简单句,句②的连词and前后是并列分词,句①、②的空白处应是一个可与one of共同作主语的人称代词,因此,都可填them。句③用的尽管也是逗号,但没有并列连词and,并且句③的逗号表示其前后是同一句子的两个部分。从句子的结构可知,在该逗号之后应是一个定语从句。定语从句的引导词要用关系代词,而不能用人称代词,所以,句③要填whom。

九、误将强调句型当定语从句。

去掉It is (was)...that的结构,还原此结构中间的成分。试比较以下三个句子:

①It was in the kitchen _______ the fire broke out.

A.whereB.thatC./

②Was it because it snowed last night _______ you didn’t come?

A.thatB.when C./

③It is the first American movie _______ I’ve ever seen.

A./ B.whatC.that

句①、②、③均填that,但并非都是定语从句。针对形似定语从句而实际上并不是定语从句的句子,应注意先去掉It is(was)...that这个结构后,再还原整个句子。如果句子还原后,在语法和句意上都完整,则属于强调句型,而非定语从句。否则,是定语从句。句①、②均可还原,而且语法和意义都完整,所以是强调句型;句③还原后,结构和意义产生歧义,则是定语从句。

十、合并成含定语从句的复合句时,去掉已被替代了的词语。

把两个或多个句子合并成含定语从句的复合句,是弄清定语从句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做这种练习时,不少学生用了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以后,却没有去掉已被替代的词语,造成错句。请比较:

①She is a girl.

I met her at the party.

(误)She is a girl (who/whom) I met her at the party.

(正)She is a girl (who/whom) I met at the party.

②The hotel wasn’t clean.

We stayed at the hotel.

(误)The hotel where we stayed at it wasn’t clean.

(正)The hotel where we stayed wasn’t clean.

③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We spent those days together on the farm.

(误)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that we spent those days together on the farm.

第9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34-01

我国著名已故语法学家张道真先生(1926——2009)说过,“语法学家为发展语法科学,提出一些新的概念和新的名称是对的。但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一概照搬,这不仅会引起混乱,而且可能增加学习语法的困难。”笔者多年先后教授全日制大专学生三个不同版本的《大学英语语法》课程,对于1989年4月张先生于深圳《实用英语语法前言》中写下的这句话,感触颇深。现将自己多年语法教学经验总结出来,以抛砖引玉。

一、上好第一堂语法课

在广大学生中,从初中生到高中生再到大学生,无论问什么层次的学生,“英语难在哪里?”学生大都会回答,“不懂语法”或“记不住单词。”喜欢英语的学生,大都非常希望自己把英语语法真正学好,但又深感学好语法之不易。

因此,上好第一堂语法课,开门见山激发起学生学语法的兴趣,展示给学生一个宏观的语法背景,解决一些学习语法条款之前的常识问题,在讲授过程中大力整合并且指出正确的学习方法等等,都极为重要。

二、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法

我们常常发现,不少英语国家人士并不懂多少英语语法。这并不奇怪,因为英语作为他们的母语,是他们在母语的环境中习得的,他们学英语的过程基本上是不需要语法理论指导的。这就好比我们中国人,有多少普通国人把汉语语法理解得头头是道呢?有谁在说母语的时候,先想好语法规则才说话呢?

但对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要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中学好英语,英语语法的作用则相当重要。你不可能在听说读写英语句子的时候,无视语法规则,也不可能在完成书面应试的时候,完全绕过语法规则。

三、学习语法之前首先应理解的两个道理

一是“先有语言现象还是先有语法规则”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语言是人类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随着大脑的进化和社会生存需要而发展出来的交际工具。然后,才有专门研究语言的人,从语言现象中抽象概括出语法规则。也就是说,语言源于进化发展,服务于人的社会需要;语法出自语言现象,又反过来可以用来指导人们习得语言。二是语法和词汇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长期的英语运用和教学实践表明,词汇和语法就好比人的两条腿,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海量的词汇常常有助于人们跨越语法障碍,精准的语法能力常常有助于人们跨越词汇障碍。对于大多数以应试为目的的英语学习者而言,更是如此。一个没有一定词汇积累的人,学习语法无疑会用困难重重。一个没有一定语法能力的人,也很难获得全面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四、宏观视野和简明整合

要清楚地告诉学生,从字母到短语再到句子的语言形成模式。要告诉学生,按常见的语法流派,从简单句到复合句的种类及模式。还要告诉学生,在这其中涉及到的词法、时态、复合句以及其它各类特殊语言现象。在具体讲授每个语法板块的时候,最好让学生先细读教材,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简明的条款浓缩归纳相关语法内容,辅之以简单例句,最后再回到课文例句中,去印证浓缩的语法条款,再练习习题。

五、句子语法成份的划分是学习语法板块的基石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当一些句子处于“零生词”状态时,学生也无法理解其中的语法含义;许多语法板块的学习,都会随时用到句子语法成份的划分这个基本工具。例如,复合句的学习,几乎全部都离不开语法成份的划分。所以,语法学家们编著的绝大多数语法教材,第一章都是语法成份的划分。

不少教师在语法教学中不注重语法成份的划分这一章节的讲解,往往一带而过,结果导致学生越往后学越困难,到了学习复合句、倒装句、独立主格结构时,便举步维艰。

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划分句子的基本语法成份也是一个难题。其实,老师可以大量借用汉语语法成份的划分,将其“移植”到英语句子的语法成份划分之中。只是在这一“移植”过程中,必须要清晰地告诉学生,英语语法成份和汉语语法成份的异同之处,移植相同的或相似的,重点突破不同的。

六、复合句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如果研读国内不同版本的中学和大学英语教材,或者浏览国外不同英语国家的英语教材,你会发现,教材中最早出现的复合句是名词性从句中的宾语从句、表语从句或同位语从句,但是教材真正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难点从句,却几乎都是定语从句。例如,从1993年以来,不同年份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第一学年两本书都是要求集中教学定语从句,而其他剩下的众多从句,在高二学年解决。

为什么定语从句如此重要呢?因为定语从句和其他从句的区别最大,其他从句相互之间都是相似的。学好了定语从句,其他从句就可能引刃而解。

定语从句在哪些方面与其他从句区别巨大呢?概括而言有这么几个不同:定语从句无what引导,其他从句都有what;that在任何从句中都可能出现,但在定语从句中表人或表物有语法成份,在其他从句中that无词义和语法成份;which在任何从句中都可能出现,但在定语从句中只表物,没有选择性含义,在其他从句中which既可表人又可表物,有选择性含义;定语从句中有“先行词”的现象,而其他从句中除同位语从句之外没有“先行词”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J].商务印书馆,1992,5。

[2]楼光庆,简明英语语法教程[J].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10。